CN100520612C - 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0612C
CN100520612C CNB2006100719621A CN200610071962A CN100520612C CN 100520612 C CN100520612 C CN 100520612C CN B2006100719621 A CNB2006100719621 A CN B2006100719621A CN 200610071962 A CN200610071962 A CN 200610071962A CN 100520612 C CN100520612 C CN 10052061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mall size
conveying belt
feeding cassette
siz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719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41225A (zh
Inventor
山本隆照
贵志信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41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1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06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061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2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on edge
    • B65H1/027Support fully or partia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dra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26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auxiliary supports to facilitate introduction or renewal of the pile
    • B65H1/266Support fully or partia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dra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1Juxtaposed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1Juxtaposed compartments
    • B65H2405/3311Juxtaposed compartments for storing articles horizontally or slightly incli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40Movement
    • B65H2513/42Route,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2Single-function printing machines, typically table-top mach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47Plural types handl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48Jam, error detection, e.g. double fee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在供纸盒内,具有标准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和比该标准尺寸纸张面积小的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并设置有用于将标准尺寸纸张及小尺寸纸张从各收纳部导入图像形成部中的各纸张输送通路,在各纸张输送通路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相互共用的部分。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其是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装置最下部收纳纸张,从收纳的纸张中逐张选择性地供给输送,从上方位置将未定影显影剂像转印到前述供给来的纸张上,进而在从上方位置将该未定影显影剂像熔融·固着到纸张上后,将定影后的纸张排出上方或侧方。
背景技术
以往,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下述图像形成处理,即,利用显影剂对写入感光鼓上而形成的原稿图像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将该显影剂像转印到从供纸盒内供给的纸张(记录纸张)上后,将转印到该记录纸张上的显影剂像在定影部定影,例如将其夹在加热辊及加压辊之间熔融·加压进行定影,然后排纸。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处理中,使用的纸张包括多种。在这些各种记录纸张中,小尺寸且纸张厚度厚的明信片(通常单位面积重量为128g/m2)并不大量使用,即使制造专用的供纸托盘,利用频率也较少,所以多采用与从供纸托盘的供纸部分开构成的手动供纸机构供纸。
在特开平4-32744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采用了手动供纸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通常,如该专利文献1所述,手动供纸机构的纸张输送通路为从盒开始的纸张输送通路,在用于控制向感光鼓输送纸张的输送时机的导辊的近前侧合流。
近年来,图像形成装置设计得紧凑化,进而开发有前端输出(在装置前面侧几乎能进行所有的图像形成的指示操作的结构)和组合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即,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供纸部,将纸张收纳在装置最下部,从收纳的纸张中逐张选择性地供纸输送;印字部,将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激光写入)显影后的调色剂像转印到前述供纸来的纸张上;定影部,将该未定影显影剂像熔融·固着到纸张上;排纸部,将熔融·固着了显影剂像的纸张排到该定影部的上方或装置侧壁部。
最近,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多开发出下述图像形成装置,即从装置的最下部向上依次配置有供纸部、印字部、定影部、纸张排纸部、原稿读取部。
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采用下述系统,即使纸张输送路径大致垂直,从供纸部向上方输送记录纸张。另外,关于前述的手动供纸机构,通常配置在前述供纸部与印字部之间的装置外装部上。
由于从这样的手动供纸机构输送的纸张在朝向上方的前述纸张输送路径中需要在印字部的近前侧(导辊的正前)合流,所以需要经过相对于前述纸张输送路径具有极端的曲率的输送通路,手动输送纸张。
若相对于从该手动供纸机构的输送通路,输送前述小尺寸、厚度厚且有刚性的明信片等纸张时,则产生这种纸张滞留于输送通路中,该纸张产生所谓卡纸(JAM:纸张堵塞不动)的问题。
除明信片以外,使用厚度比一般纸张厚度(例如单位面积重量(坪量)50~100g/m2左右)还厚的特定厚度的纸张(单位面积重量128g/m2~250g/m2)的情况下也产生同样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问题作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可以高效利用空间且有效地形成在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下部的供纸盒的输送通路,利用该供纸盒,在装置内部的空间部分中收纳与通常的纸张相比面积小的明信片等单位面积重量大且尺寸小的纸张,与通常的纸张同样地,即使是小尺寸纸张也能大致垂直的直线输送,可输送小尺寸纸张而不产生卡纸。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
本发明的第1方案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供纸部,将纸张收纳在设置于装置主体的下部的供纸盒内,从收纳的纸张中逐张选择性地将纸张向上方供纸输送;印字部,在像载持体上形成未定影显影剂像,将该未定影显影剂像转印到上述供给的纸张上;定影部,在该印字部的上方将该未定影显影剂像熔融·固着到纸张上;排纸部,将熔融·固着了显影剂像的纸张排出到该定影部的上方或装置侧壁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供纸部的供纸盒内,具有规定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和面积比该规定尺寸纸张小的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并且,设置有用于将规定尺寸纸张及小尺寸纸张从各收纳部导入印字部中的各纸张输送通路,在各纸张输送通路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相互共用的部分。
在本发明的第2方案中,优选地,在前述供纸盒中,沿水平方向并列配置有前述规定尺寸纸张的收纳部与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在供纸盒的上部,形成有小尺寸纸张与规定尺寸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所共用的部分。
在本发明的第3方案中,优选地,前述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可安装在供纸盒中或从供纸盒中脱离,在安装在供纸盒中的状态下,该收纳部的侧壁形成供纸盒的侧壁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第4方案中,优选地,前述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具有将该小尺寸纸张向上方的印字部输出的输送机构,输送前述小尺寸纸张的输送机构设置有通过沿上下方向的规定路径而移动的输送带、使输送带移动的驱动部、将小尺寸纸张按压到输送带的一侧面上的加压部,在利用加压部将小尺寸纸张按压到输送带的一侧面上时,利用驱动部使上述输送带的一侧面向上方移动,利用与一侧面的摩擦力将小尺寸纸张输出到上方的印字部中。
在本发明的第5方案中,优选地,驱动部为使输送带通过规定路径向上方或下方选择性地移动的可逆驱动的部件。
在本发明的第6方案中,优选地,具有通过将机构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驱动部来作为输送带的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部,所述机构将规定尺寸纸张从收纳部经由纸张输送通路输送到印字部,将前述小尺寸纸张输送到印字部的输送机构,借助由驱动力传递部传递的、与输送前述规定尺寸纸张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驱动力,使输送带的一侧面侧向上方移动,小尺寸纸张经由纸张输送通路输送到印字部中。
在本发明的第7方案中,优选地,该图像形成装置,前述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可安装在供纸盒中或从供纸盒脱离,在收纳部安装在供纸盒上的状态下可利用印字部对收纳在供纸盒中的纸张以外的从供纸盒的下方输入的其他纸张进行印字,小尺寸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兼用作小尺寸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和将从供纸盒的下方输送的其他纸张引导到印字部侧的上方的纸张输送通路,在输送小尺寸纸张时,输送带遮住纸张输送通路的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另一方面,在输送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时,输送带开放该其他纸张入口。
在本发明的第8方案中,优选地,上述小尺寸用的纸张输送通路的收纳部一侧的部分,成为分别与沿上下方向的输送带的另一侧面和导向部件对置的配置,设置有使该输送带的另一侧面与导向部件之间的间隔变化的间隔变化部,具有输送控制部,对小尺寸纸张印字时,借助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接近导向部件而遮住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并且,在借助加压部件将小尺寸纸张按压到输送带的一侧面上时,由驱动部使上述输送带的一侧面向上方移动,借助与一侧面的摩擦力使小尺寸纸张通过上方的纸张输送通路的供纸盒侧的部分,而输送到上方的印字部中。
在本发明的第9方案中,优选地,输送控制部,在对其他纸张进行印字时,利用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离开导向部件而开放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并且,进行借助驱动部来驱动输送带的控制,以使输送带的一侧面向下方移动而使另一侧面向上方移动。
在本发明的第10方案中,优选地,收纳在前述供纸盒中的小尺寸纸张为明信片。另外,明信片通常单位面积重量为128g/m2左右,当然包括接近或超出该单位面积重量的明信片(葉書)。另外,“明信片”并不限于标准的明信片,也包括各种尺寸·形状的明信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1~第10方案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由于在供纸部的供纸盒内,具有规定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和面积比该规定尺寸纸张小的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并且,设置有将规定尺寸纸张及小尺寸纸张从各收纳部导入印字部中的各纸张输送通路,所以在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下部的供纸盒上,可以高效利用空间且有效地形成纸张输送通路。另外,由于各纸张输送通路的相互共用部分沿上下方向设置,所以可使纸张输送通路的结构简单化。
另外,起到下述良好的效果,即用该供纸盒在装置内部的空间部分收纳比通常的纸张面积小的明信片等较厚且单位面积重量大的小尺寸纸张,与通常的纸张一样,也可大致垂直直线输送小尺寸纸张,可不产生卡纸地输送小尺寸纸张。
在各方案中,除了上述作用效果外,还起到下述作用效果。
根据第2方案,由于在供纸盒中,沿水平方向并列配置有前述规定尺寸纸张的收纳部与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所以供纸盒上下方向的尺寸不会变大,能保持以往的供纸盒的尺寸而形成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和纸张输送通路。另外,由于在供纸盒的上部,形成有小尺寸纸张与规定尺寸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的共用部分,所以图像形成装置侧的纸张输送通路用一个即可,使得结构简单化。
根据第3方案,前述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可安装在供纸盒中或从供纸盒中脱离,在安装在供纸盒中的状态下,该收纳部的侧壁形成供纸盒的侧壁的一部分,所以可从供纸盒脱离而将小尺寸纸张容易地装填到收纳部中,并且,在安装到供纸盒上的状态下,能使它们一体化,提高外观品质。
根据第4方案,前述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具有将该小尺寸纸张向上方的印字部输出的输送机构,在利用加压部将小尺寸纸张按压到输送带的一侧面上时,利用驱动部使上述输送带的一侧面向上方移动,利用与一侧面的摩擦力将小尺寸纸张输出到上方的印字部中,所以小尺寸纸张牢固地抵接到输送带上,借助的充分的摩擦力而被可靠地输送到上方的印字部中,能防止输送不良并可靠地防止卡纸的产生。
根据第5、6方案,驱动部为使输送带通过规定路径向上方或下方选择性地移动的可逆驱动的部件,所以在向上方移动时,能可靠地输送小尺寸纸张,在向下方输送时,能可靠地停止输送小尺寸纸张。
根据第7方案,小尺寸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兼用作小尺寸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和将从供纸盒的下方输送的其他纸张引导到印字部侧的上方的纸张输送通路,所以可使输送通路的结构简单化。另外,由于在输送小尺寸纸张时,输送带遮住纸张输送通路的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另一方面,在输送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时,输送带开放该其他纸张入口,所以不仅能将小尺寸纸张的输送通路作为其他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来使用,还能防止小尺寸纸张与其他纸张同时输送,可靠地防止卡纸的产生。
根据第8方案,上述小尺寸用纸张输送通路的收纳部一侧的部分,成为分别与沿上下方向的输送带的另一侧面和导向部件对置的配置,设置有使该输送带的另一侧面与导向部件之间的间隔变化的间隔变化部,所以输送带的另一侧面成为纸张输送通路的构成部分,可使结构简单化。另外,具有输送控制部,对小尺寸纸张印字时,利用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接近导向部件而遮住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并且,在由加压部件将小尺寸纸张按压到输送带的一侧面上时,由驱动部使上述输送带的一侧面向上方移动,借助与一侧面的摩擦力使小尺寸纸张通过上方的纸张输送通路的供纸盒侧部分,而输送到上方的印字部中,所以除了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防止卡纸产生的效果外,作用于纸张的摩擦力较大,故能可靠地输送小尺寸纸张。
根据第9方案,输送控制部以使在对其他纸张进行印字时,利用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离开导向部件而开放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并且,进行借助驱动部来驱动输送带的控制,使输送带的一侧面向下方移动而使另一侧面向上方移动,所以其他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变宽,输送带的另一侧面成为向上移动的导向件,可使其他纸张朝向上方的印字部顺利地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结构的外观的说明图。
图2是概略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装置主体下部设置的供纸盒及纸张输送部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未设置图4所示的明信片等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的比较例的说明图。
图6是在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小尺寸纸张装入(装填)到其收纳部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将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装入供纸盒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从标准尺寸纸张的收纳部输送纸张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从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输送纸张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9所示的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辊的驱动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外观结构。图2表示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图3表示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框部。附图标记1指装置主体(机体)。
如图1~图3所示,在该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部,设置有由载置原稿的透明板构成的原稿载置台2,在该原稿载置台2的下方,配置有读取原稿G的图像信息的原稿读取部即扫描部3。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供纸部,将纸张(标准尺寸纸张P1、小尺寸纸张P2,也称为记录纸张P)收纳在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下部的供纸盒23内,从收纳的纸张P1、P2中逐张选择性地将纸张向上方供纸输送;图像形成部(相当于“印字部”)10,在感光鼓(相当于“像载持体”)11上形成未定影显影剂像,并将该未定影显影剂像转印到上述供纸的纸张上;定影装置(相当于“定影部”)30,在该图像形成部10的上方将该未定影显影剂像熔融·固着到纸张上;排纸处理部(相当于“排纸部”)60,将熔融·固着了显影剂像的纸张排出到该定影装置30的上方或装置侧壁部。
[扫描部3]
该扫描部3包括:配置在原稿载置台2的下方并且平行往复移动的第1扫描单元4及第2扫描单元5、和具有光学透镜体6、光电转换元件(CCD)7的原稿图像读取单元。图2中,用点划线表示扫描部3的光路。
第1扫描单元4具有:曝光灯4A、使来自该曝光灯4A的光在原稿图像表面上曝光的反射器4B、用于将经由该反射器4B曝光反射的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像朝规定方向引导的第1反射镜4c,一边相对于原稿载置台2的下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边以规定的扫描速度进行平行往复移动控制。
第2扫描单元5具有用于将由第1扫描单元4的第1反射镜4C引导的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像进一步向规定的方向引导的第2反射镜5A及第3反射镜5B,与第1扫描单元4保持一定的速度关系,进行平行往复移动控制。
光学透镜体6配置在由第2扫描单元5的第3反射镜5B引导的原稿图像的反射光的光路上,使该光像在光电转换元件7上成像。
该光电转换元件(例如CCD(电荷耦合器件))7通过读取由光学透镜体6成像的原稿图像的光像并光电转换成电信号,形成原稿图像信息(原稿图像数据),将该原稿图像信息向图像处理部57输出。
[图像处理部57]
图像处理部57将光电转换元件7输出的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得到析像度和浓度等适于印字的印字用图像信息(印字用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后的印字用图像信息被转送到激光扫描单元(LSU)8的图像数据输入部中。
[图像形成部(印字部)10]
激光扫描单元8将与从图像处理部57输出的印字用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照射到构成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处理)10的感光鼓11的表面上。由此,在感光鼓11上写入而形成印字用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
在图像形成部10中,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印字部的印字功能,即、用显影剂将形成于感光鼓11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而使其显影化(形成未定影显影剂像),并将该未定影显影剂像转印到供给的纸张上。
详细地说,沿箭头方向旋转驱动感光鼓11。在感光鼓11的周围,沿感光鼓11的旋转方向依次配置有:使该感光鼓11的表面以规定的电位带电的主带电器12、对感光鼓11表面照射形成静电潜像用的激光的激光扫描单元8、用由调色剂等形成的显影剂对通过照射来自激光扫描单元8的激光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显影化的显影装置13、将由该显影装置13显影化了的原稿图像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从后述的供纸盒23经由供纸输送通路25供纸的纸张(也称为记录纸张或转印纸)P上的转印辊14、将在由该转印辊14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1上的残留调色剂清除的清除装置15。
图像形成部10的主带电器12具有将在由清除装置15清除后的感光鼓11表面的电荷除去的未图示的除电装置的功能。
[定影装置30]
夹持在感光体辊11与转印辊14之间并转印了调色剂像后的记录纸张P从感光鼓11上剥离,经由主输送通路16而突入到定影装置30的加热辊(驱动辊)31与加压辊(与驱动辊对置的部件)32之间。在加热辊31与加压辊32之间的抵接部上,由规定的按压力而形成有夹紧部。
在定影装置30中,通过加热辊31的加热和加热辊32的加压,对夹持在该加热辊31与加压辊32之间、即夹紧部上的记录纸张P进行从前述感光鼓11转印的未定影调色剂像的定影。
由该定影装置30定影后的记录纸张P在排纸输送通路17中输送,并借助排纸驱动辊18朝排纸口20侧的排纸辊19输送。
[排纸处理部(排纸部)60]
排纸处理部60将熔融·固着了显影剂像的纸张排到定影装置30的上方或装置主体1的侧壁部。
详细地说,通过设置在定影装置30的下游侧的定影检测开关21A,检测在排纸输送通路17中输送的记录纸张P通过加热辊31与加压辊32之间的状态。
在通常单面印字的情况下,通过排纸驱动辊18及排纸辊19的旋转驱动,直接从排纸口20向在扫描部3的下部空间设置的排纸盒22上排纸。利用设置在排纸辊19的上游侧的排纸检测开关21B,检测记录纸张P通过该排纸辊19的状态。
记录纸张P通过前述图像形成部10的横向,排到供纸盒23的上方且扫描部3的下方、或定影装置30的上方、或装置主体1的侧壁部等。
图4是本发明的在装置主体1下部设置的供纸盒23及纸张输送部59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图5是未设置图4所示的明信片(小尺寸纸张P2)的收纳部80的比较例的说明图。图6~图9是从明信片安装到收纳部中到从收纳部输送明信片的各状态的说明图。
[供纸盒23及纸张输送部59(供纸部)]
在装置主体1的内底部侧,配置有按照各规定的纸张尺寸叠置收容记录纸张P的可更换的供纸盒23。在该供纸盒23的排纸侧上部,配置有拾取辊24。
供纸盒及纸张输送部59构成供纸部,所述供纸部将纸张(P1、P2)收纳于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下部的供纸盒23内,并从收纳的纸张中逐张选择性地将纸张向上方供纸输送。
在前述供纸部的供纸盒23内,具有以依据日本工业标准的A4纸张等的A开纸张或B4、B5纸张等B开纸张为例的标准尺寸纸张(规定尺寸纸张)P1的收纳部78、和面积比该标准尺寸纸张的小的明信片等小尺寸纸张P2的收纳部80。
在供纸盒23内,一起分别设置将标准尺寸纸张P1和小尺寸纸张P2从各收纳部78及80导入图像形成部10中的各纸张输送通路82及84,在各纸张输送通路82及84上,沿上下方向设置相互共用的部分86。
详细地说,在图4中表示供纸盒23的纸张排出侧的周边的主要部分。
如图4所示,供纸盒23呈沿水平方向扩开的大致上方开口的箱结构。在前述供纸盒23中,沿水平方向并列配置有前述标准尺寸纸张P1的收纳部78和小尺寸型号纸张P2的收纳部80。在实施方式中,从操作开关类76一侧观察装置主体1,这些收纳部78、80配置成沿左右方向排列。在供纸盒23的上部,形成有标准尺寸纸张P1和小尺寸型号纸张P2的纸张输送通路82和84共用的共用部分86。
[标准尺寸纸张P1的收纳部78及其纸张输送通路82]
标准尺寸纸张P1的收纳部78沿水平方向扩开,呈上方开口的箱形状,在内部的下部设置有载置该纸张P1的底板78a,在下部与底板78a之间,设置有对底板78a向上方施力而使该纸张P1沿厚度方向输送(上升)的弹簧等弹性部件78b。
上述收纳部78的上述标准尺寸纸张P1朝向右上方沿水平方向输出,在该纸张P1的出口侧,设置有按压上升的纸张P1前端使其整齐的纸张前端整齐部件78c,在其前方以右高的斜面形成纸张输送通路82。
在此,用于取出收纳部78内的标准尺寸纸张P1的拾取辊24上下可动地构成(在实施方式中,以下述供纸辊88为摆动中心上下摆动),拾取辊24向下方移动,从最上层逐张拾取在供纸盒23内叠置收容的标准尺寸纸张P1,并朝下游侧(为了方便将标准尺寸纸张P1的送出一侧(盒一侧)设为上游,将输送出一侧设为下游)输入纸张输送通路82。另外,输送到纸张输送通路82的纸张P1被输送至朝向上述图像形成部10的供纸输送通路25的阻力辊(也称为“导辊”)26上。
上述纸张输送通路82形成有由板状部件构成的下侧斜面82a、该斜面82a中途的进纸(捌き)部件82b、在远离斜面82a侧与前述共用部分86相连的斜的平行板状的连设部82c。
进纸部件82b上方对置形成有圆筒状的供纸辊88,用供纸辊88与进纸部件82b上下夹持标准尺寸纸张P1,供纸辊88成为从上方与纸张P1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通过供纸辊88的旋转,来输送纸张P1。
进纸部件82b具有发挥适当摩擦力的表面状态,在用供纸辊88输送纸张P1时,与该纸张P1的下表面滑动接触,具有防止送出多张纸张P1的功能。
另外,拾取辊24借助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正时带24a传递前述供纸辊88的旋转驱动力,并可将纸张P1输出,由于拾取辊24与供纸辊88相互同步旋转,所以在纸张P1上不会产生褶皱或松弛等。
另外,连设部82c相对于朝向上下方向的共用部分86向右上方倾斜地连续而一体形成为大致“入”字形状。
在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中,在供纸盒23内,具有标准尺寸纸张P1的收纳部78和比该标准尺寸纸张P1面积更小的小尺寸纸张P2的收纳部80,并设置有将标准尺寸纸张P1及小尺寸纸张P2从各收纳部78及80导入图像形成部10中的各纸张输送通路82及84,所以在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下部的供纸盒23上,可以高效利用空间而有效地形成纸张输送通路82及84。另外,由于各纸张输送通路82及84相互共用的部分86沿上下方向设置,所以可使纸张输送通路82及84的结构简单化。
另外,用该供纸盒23在装置内部的空间部分收纳比通常的纸张面积小的明信片等较厚且单位面积重量大的小尺寸纸张P2,与通常的纸张一样,也可大致垂直的直线输送小尺寸纸张P2,可不产生卡纸地输送小尺寸纸张。
另外,在供纸盒23中,沿水平方向左右并列地配置有前述标准尺寸纸张P1的收纳部78和小尺寸纸张P2的收纳部80,所以供纸盒23上下方向的尺寸不会变大,能保持以往的供纸盒的结构和尺寸而形成小尺寸纸张P2的收纳部80和纸张输送通路84。
例如,在如图5所示的未设置小尺寸纸张收纳部80的比较例中,在标准尺寸纸张P1的纸张输送通路82的下方具有空间。若在该空间中设置上述的收纳部80,则可在比较例或与其类似的以往的供纸盒中简易地设置小尺寸纸张P2的收纳部80及纸张输送通路84。
另外,由于在供纸盒23的上部,形成有小尺寸纸张p2与标准尺寸纸张P1的纸张输送通路的共用部分86,所以图像形成装置侧的纸张输送通路用一个即可,使得结构简单化。
[小尺寸纸张P2的收纳部80及其纸张输送通路84]
前述小尺寸纸张P2的收纳部80可安装在供纸盒23中或从供纸盒23中脱离,在安装在供纸盒23中的状态下,该收纳部80的侧壁80a形成供纸盒23的侧壁23a的一部分。
这样,由于形成前述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80,所以可从供纸盒23脱离而将小尺寸纸张P2容易地装填到收纳部80中,并且,在安装到供纸盒23上的状态下,能使它们一体化,提高外观品质。
前述小尺寸纸张P2的收纳部80具有将该小尺寸纸张P2向上方的图像形成部(印字部)10输出的输送机构90。
具体的说,输送前述小尺寸纸张P2的输送机构90设置有通过沿上下方向的规定路径而移动的输送带90a、使输送带90a移动的驱动部90b、将小尺寸纸张P2按压到输送带一侧面上的加压部件90c。
输送带90a架设在上下配置的带轮90d、90d上。
驱动部90b通过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正时带88a(驱动力传递部)将前述供纸辊88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带轮90d、90d上,而选择性地循环驱动输送带90a的一方及另一方。沿上下的规定路径在实施方式中成为连接带轮90d、90d的外周面间的路径,具体地说,面对图4,在与左侧的标准尺寸纸张P1的收纳部78一侧相反一侧移动的路径。另外,与输送带90a的上部左侧对置地配置有利用摩擦力来防止小尺寸纸张P2的多张输送的进纸部件90g,小尺寸纸张P2在从收纳部输出时,夹持在输送带90a与进纸部件90g之间,被输送到纸张输送通路84中。
加压部件90c包括:可沿上下方向整齐地载置小尺寸纸张P2、输送带一侧开放的纵剖面呈“L”字型的载置部件90e、和将该载置部件90e按压到输送带90a一侧的弹簧等弹性部件90f。
收纳部80中,由未图示的框架支承·加强水平方向的底板80b和在取出侧端部立起的上述侧壁80a,在该框架上可转动地轴支承有上述带轮90d、90d。在底板80b上设置有可沿水平方向(左右方向)向输送带90a一侧进退移动的载置部件90e。另外,弹性部件90f的一端固定在供纸盒23的标准纸张P1的收纳部78一侧(螺线管S0往复移动的杆),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对载置部件90e朝向小尺寸纸张P2一侧施力。
该加压部件90c在利用弹性部件90f将载置在载置部件90e上的小尺寸纸张P2按压到输送带90a的一侧面(在图4中为左侧面)时,由驱动部使上述输送90a的一侧面向上方移动,利用与一侧面的摩擦力将小尺寸纸张P2输送到上方的图像形成部(印字部)10中。
这样,由驱动部90b使上述输送90a的一侧面向上方移动,利用与一侧面的摩擦力将小尺寸纸张P2输送到上方的图像形成部(印字部)10中,所以小尺寸纸张P2牢固地抵接到输送带90a上,借助的充分的摩擦力而被可靠地输送到上方的印字部中,另外,由于借助进纸部件90g而被进纸,所以能防止输送不良并可靠地防止卡纸的产生。
另外,供纸辊88为进行正转·反转的可逆驱动的部件,因此,驱动部为借助由正时带88a传递的驱动力,使输送带90a通过规定路径向上方和下方选择性移动的可逆驱动的部件。
这样,由于驱动部90b是使输送带90a通过由带轮90d、90d形成的规定路径向上方和下方选择性移动的可逆驱动的部件,所以在向上方移动时,能可靠地输送小尺寸纸张P2,在向下方输送时,能可靠地停止输送小尺寸纸张P2。
另外,这样,用于将标准尺寸纸张P1从收纳部78经由纸张输送通路82输送到印字部中的供纸辊88的旋转驱动力,通过传递到带轮90d、90d的轴等驱动部中,而传递到成为输送带90a的驱动力的正时带(驱动力传递部)88a中。借助由同步带(驱动力传递部)88a传递的与输送前述规定尺寸纸张P1时的旋转方向反方向的驱动力,用于将前述小尺寸纸张P2朝图像形成部(印字部)10输送的输送机构90使输送带90a的一侧面侧向上方移动,从而将小尺寸纸张P2经由纸张输送通路84输送到印字部中。
在此,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前述小尺寸纸张P2的收纳部80可安装在供纸盒23中或从供纸盒23脱离,在收纳部80安装在供纸盒23上的状态下可利用图像形成部(印字部)10对收纳在供纸盒23中的纸张以外的从供纸盒23的下方输入的其他纸张进行印字。
小尺寸纸张P2的纸张输送通路84兼用作小尺寸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和用于将从供纸盒23的下方输送的其他纸张引导到印字部侧的上方的纸张输送通路,输送小尺寸纸张P2时,输送带90a遮住来自纸张输送通路84的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92,在输送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时,输送带90a打开该其他纸张入口92。
这样,由于小尺寸纸张P2的纸张输送通路84兼作用于将其他纸张引导到印字部侧的上方的纸张输送通路,所以可使输送通路的结构简单化。另外,由于在输送小尺寸纸张P2时,输送带90a遮住纸张输送通路84的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92,另一方面,在输送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时,输送带90a开放该其他纸张入口92,所以不仅能将小尺寸纸张P2的输送通路84作为其他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来使用,还能防止小尺寸纸张P2与其他纸张同时输送,能可靠地防止卡纸的产生。
上述纸张输送通路84从前述共用的部分86向下方形成有收纳部80一侧的部分84a,该部分84a成为分别与沿上下方向的输送带90a的另一侧面(图4中右侧部分的面)和导向部件94对置的配置,并设置有用于使该输送带90a的另一侧面与导向部件94之间的间隔变化的间隔变化部。
另外,在收纳部80中,卷挂有输送带90a的带轮90d、90d、载置部件90e、进纸部件90g以一定或大致一定的位置关系与该输送带90a一体地安装。若利用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90a向靠近导向部件94的方向移动(向图4的右方向移动),则由加压部件90c按压载置部件90e,而载置部件90e内的小尺寸纸张P2借助适当的按压力而被按压到输送带90a上,从而在该纸张P2的输送中不产生故障。
由此,输送带90a的另一侧面成为纸张输送通路84的构成部分,能使结构简单化。
在实施方式中,间隔变化部为使输送带90a左右位置发生变化的螺线管S0等致动器。该致动器的接通·断开与操作开关类76的纸张种类的输入设定相对应,在选择纸张P1或其他纸张时接通(图8),在选择纸张P2时断开(图9)。
此时,在对小尺寸纸张P2印字时,借助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90接近导向部件94而遮住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92,并且,由加压部件90c将小尺寸纸张P2按压到输送带90a的一侧面(左侧面)上。
此时,利用CPU54的指令来控制驱动控制部(输送控制部)62,由驱动部使上述输送带90a的一侧面向上方移动,借助与一侧面的摩擦力使小尺寸纸张P2通过上方的纸张输送通路即供纸盒23一侧的共用部分86,而输送到上方的印字部中。
另外,驱动控制部(输送控制部)62,在对其他纸张进行印字时,利用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90a离开导向部件94而将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92打开,并且,进行利用驱动部驱动输送带90的控制,使输送带90a的一侧面向下方移动并使另一侧面向上方移动。
如上述那样,由于具有驱动控制部(输送控制部)62,在进行小尺寸纸张P2印字时,由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90a接近导向部件94而遮住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92,并且,在由加压部件90c将小尺寸纸张P2按压到输送带90a的一侧面时,由驱动部90b使上述输送带90a的一侧面向上方移动,利用与一侧面的摩擦力使小尺寸纸张P2通过上方的纸张输送通路的供纸盒23一侧的部分,而输送到上方的图像形成部(印字部)10中,所以除了具有防止产生卡纸的效果外,作用于纸张的摩擦力较大,故能可靠地输送小尺寸纸张P2。
另外,驱动控制部(输送控制部)62在对其他纸张进行印字时,如上述那样,利用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90a离开导向部件94而开放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92,所以其他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变宽,输送带90a的另一侧面成为向上移动的导向件,可使其他纸张朝向上方的印字部顺利地输送。
另外,收纳在前述供纸盒23中的小尺寸纸张P2优选地如上述那样为明信片(书页)。
在此,在阻力辊26的上游侧,设置有阻力前检测开关21C,该阻力前检测开关21C用于检测从供纸盒23供给输送的记录纸张P。基于该信号,一边实现同步供纸,一边向上述的图像形成部10供纸。
另一方面,在进行两面印字的情况下,由图像形成部10进行记录纸张P的单面印字后,输送到排纸输送通路17中的通过定影装置30后的记录纸张P暂时输送到排纸辊19一侧,在该状态下,切换控制纸张切换门27,借助排纸辊19的反转驱动使记录纸张P路线转向而导入到使纸张反转的副输送通路28中。
借助设置在该副输送通路28上的副驱动辊29的旋转驱动,将被导入的记录纸张P再次输送到阻力辊26的上游侧,从而对记录纸张P的另一面进行印字。
在装置主体1的原稿载置台2上,开闭自如地搭载有例如由借助原稿移动方式的两面原稿自动读取装置(R-SPF)构成的兼作原稿按压盖使用的自动原稿处理装置40。
如图2所示,该自动原稿处理装置40具有载置原稿G的原稿托盘41,利用原稿拾取辊42拾取载置在该原稿托盘41上的原稿G,并将原稿G经由原稿驱动辊43导入原稿输送通路44而引导输送至阻力辊(PS辊)45的上游侧。
在该阻力辊45的上游侧,设置有用于可检测原稿G的原稿尺寸的原稿入纸传感器46,用该原稿入纸传感器46检测原稿G的前端及后端,一边基于该检测信号实现输送同步,一边使原稿G朝原稿读取台9上进行输送控制,所述原稿读取台9由与原稿载置台2一侧近接配置的狭缝玻璃(slit glass)构成。
此时,对扫描部3的第1扫描单元4进行移动控制,使其待机位于原稿读取台9的下方。
输送到该原稿载置台9上的原稿G一边进行移动一边由扫描部3的第1扫描单元4扫描单面侧的第1图像读取面G1。其他的由光电转换元件7进行的读取、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印字等图像形成处理与上述一样。
在原稿读取台9上进行图像读取后的原稿G经由输送辊47输送到原稿排纸通路48的原稿排纸辊49一侧,在仅进行单面读取的情况下,利用原稿切换门50的切换控制而排出到原稿排纸托盘51上。
另一方面,在进行两面原稿读取的情况下,利用原稿切换门50的切换控制,将原稿G暂时朝配置在原稿托盘41与原稿排纸托盘51之间的中间托盘52上排出后,使原稿排纸辊49反转驱动,通过路线转向将原稿G导入到原稿反转通路53中。通过再次将原稿G输送到原稿输送通路44中,来对原稿G的背侧的图像读取面的原稿图像进行读取,并且与上述的单面印字工序一样,将原稿G的背面侧的原稿图像印字到记录纸张P的第1印字面上。
在向该记录纸张P的第1印字面的印字工序结束后,记录纸张P由上述纸张反转机构而反转,再次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0中,并将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原稿G的表面侧的原稿图像印字到该第2印字面上。
如图1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上部侧的前面部上,设置有使用者对记录纸张P的纸张种类(除纸张尺寸外纸张厚度等)、印刷张数、倍率、浓度等图像形成条件进行设定的操作开关类76。
下面,参照图3,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按照预先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55中的图像读取处理、图像处理、图像形成处理、及记录纸张P的输送处理等的程序,使用中央处理单元(CPU)54的RAM(随机存储器)56等寄存器进行处理。也可以取代ROM和RAM而使用HDD(硬盘驱动器)等存储器。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由扫描部(原稿读取部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信号(原稿图像数据)、或从与未图示的通信网相连的各终端装置输送来的原稿图像信息经由通信处理部58而输入到图像处理部57中。
图像处理部57利用上述程序将存储在RAM56等存储器中的原稿图像信息处理成适于印字(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印字用图像。
将印字用图像信息输入到图像形成部10中。
图像形成部10、纸张输送部(在供纸输送通路25、主输送通路16、副输送通路28(它们也称为纸导向件)中进行记录纸张P的各种检测·控制)59、定影装置30、排纸处理部(在排纸输送通路17中,进行记录纸张P的各种检测·控制)60与各自的驱动控制部连动。
由纸张输送部59输送的记录纸张P经过印字工序(在图像形成部10中的图像信息的印字处理),此后经过针对该印字处理后的记录纸张P的定影工序(定影装置30)而被排到纸张排出部(排纸盒22)。另外,向纸张输送部59输入上述的阻力前检测开关21C、定影检测开关21A、及排纸检测开关21B的检测信号。
图像形成装置设置有运转条件设定部77。使用者利用操作开关类76设定该运转条件设定部77,按照图像形成要求或记录介质的种类等图像形成条件,来设定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或输送条件等运转条件。
图像形成装置按照设定的前述运转条件,基于存储在ROM中的程序,在驱动控制部62的控制下,使前述读取部(扫描部3)、纸张输送部59、图像形成部10、定影装置30及排纸处理部60等驱动用致动器的原稿读取驱动器64、记录纸张输送驱动部66、印字处理驱动部68、定影驱动部70及排纸驱动部72进行按照CPU的指令的同步动作。
原稿读取驱动部64为扫描部3的第1扫描单元4、和第2扫描单元5的驱动用致动器。
记录纸张输送驱动部66为纸张输送部59的驱动用马达,具体地说,为上述的供纸输送通路25上的供纸辊88(拾取辊24、输送带90a)或阻力辊26的驱动用马达。印字处理驱动部68为感光鼓11的驱动用马达。定影驱动部70为定影装置30的加热辊31及加压辊32的驱动用马达。排纸驱动部72为排纸驱动辊28、排纸辊19等的驱动用马达。这些各驱动部的驱动用马达分别以相同或不同的马达作为驱动源经由动力传递机构而适当地构成。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可选结构74,可配置有后处理装置(装订、冲头、多级排纸托盘、移动装置等)、自动原稿读取装置(自动原稿处理装置40等)、大容量供纸盒等,这些可选结构74除了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外,在各可选结构74内具有控制部,并且经由前述通信处理部58同时进行与装置的同步调整。
下面,根据图6到图9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6所示,从供纸盒23的侧壁23a拉出小尺寸纸张P2的收纳部80。此时,在收纳部80的侧壁80a的内侧,设置有切口空间23b,作为把手,使用者将手插入该空间23b拉出收纳部80。
在拉出收纳部80的状态下将小尺寸纸张P2纵向(使纸张P2的平面方向朝向上下)插入输送带90a与载置部90e之间。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拉出收纳部80的状态下,在供纸辊88与带轮90d的驱动部90b之间卷挂的正时带88a由于其延伸性而与收纳部88随动地延伸。当然,即使取下正时带88a,也可使用这样的正时带以外的卡合脱离的驱动力传递部。
下面,如图7所示,将处于收纳有小尺寸纸张P2的状态的收纳部80压入供纸盒23内,并设置·固定在规定位置。此时,使纸张输送通路84与共用部分86一致。由弹性部件90f按压载置部件90,而将小尺寸纸张P2牢固地按压到输送带90a上。另外,设定正时带88a以使其完全能够在供纸辊88与带轮90d之间传递驱动力。这样,完成印字动作的准备。
使用者操作操作开关类76输入要求用标准尺寸纸张P1或小尺寸纸张P2印字的信号或其他纸张的印字要求,则如下述那样从收纳部78或80输送纸张。
[要求用标准尺寸纸张P1印字]
要求用标准尺寸纸张P1印字时,如图8所示,首先拾取辊24朝向标准尺寸纸张P1一侧向下方摆动而与该纸张P1接触。拾取辊24在图8中向左旋转,将标准尺寸纸张P1输送到纸张输送通路82中。
纸张输送通路82中,在输出的标准尺寸纸张P1的前端接触到供给辊88时,该纸张P1被夹在供纸辊88与进纸部件82b之间。该标准尺寸纸张P1借助供纸辊88的向左的旋转一边防止多张输送一边沿输送通路82向右上方上升,通过纸张输送通路的共同的部分86,朝着作为印字部的图像形成部10向上方输送。
另外,供纸辊88的左转驱动力借助正时带88a传递到输送带90a上,利用该驱动力使输送带90a也被以左转的方式循环驱动。利用输送带90a的该左转循环驱动,使输送带90a的左侧的路径向下移动。由于对小尺寸纸张P2作用向下的输送力按压到载置部件90e上,所以该纸张P2在收纳部80内位置不发生变动。另一方面,输送带90a的右侧的路径向上移动。
另外,要求用其他纸张印字的情况下,使拾取辊24向上方摆动,成为不与标准尺寸纸张P1接触的状态。向左转动驱动供纸辊88,经由正时带88a驱动输送带90a而使其进行左转循环。
由此,输送带90a一边向上移动一边与通过纸张输送通路84的其他纸张接触,从而能顺利地进行输送。
[要求用小尺寸纸张P2印字]
若要求用小尺寸纸张P2印字,则如图9所示,利用由未图示的致动器组成的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90a向靠近导向部件94的方向移动(向图4的右方向移动)。由此,由输送带90a遮住纸张输送通路84的下侧的进入口92,能防止输入其他纸张而产生卡纸。
由弹性部件90f按压载置部件90,借助适当的按压力将载置部件90e内的小尺寸纸张p2按压到输送带90a上。
另外,使拾取辊24向上方摆动而成为与标准尺寸纸张P1不接触的状态。向右旋转驱动供纸辊88,经由正时带88a驱动输送带90a并使其进行右转循环。
因此,借助与输送带90a之间的摩擦力,向上方输送小尺寸纸张P2。小尺寸纸张P2夹持在输送带90a与进纸部件90g之间,一边防止多张输送一边逐张从纸张输送通路84通过共同的部分86而输入上方的图像形成部(印字部)10中。
另外,供纸辊88在图9中向右旋转,供纸辊88的驱动力经由正时带24a传递到拾取辊24上。拾取辊24向右旋转,假设即使拾取辊24与标准尺寸纸张P1接触也不会输出该标准尺寸纸张,或即使在纸张输送通路82上残留标准尺寸纸张P1,由于右向转动,所以该纸张返回到收纳部78一侧,能预先防止纸张卡纸的产生。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也包括在不脱离发明主旨范围内的各种变更。例如小尺寸纸张并不限于明信片,只要是比规定尺寸纸张的尺寸小的纸张即可,与单位面积重量的大小无关。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供纸部,将纸张收纳在设置于装置主体的下部的供纸盒内,从收纳的纸张中逐张选择性地将纸张向上方供纸输送;
印字部,用于在从供纸部供给输送来的纸张上形成图像,
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供纸部的供纸盒内,具有规定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和面积比该规定尺寸纸张小的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并且,设置有将规定尺寸纸张及小尺寸纸张从各收纳部导入印字部中的各纸张输送通路,
在各纸张输送通路中,沿上下方向设置有相互共用的部分,
前述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具有将该小尺寸纸张向上方的印字部输出的输送机构,
输送前述小尺寸纸张的输送机构设置有通过沿上下方向的规定路径而移动的输送带、使输送带移动的驱动部、和将小尺寸纸张按压到输送带的一侧面上的加压部,在利用加压部将小尺寸纸张按压到输送带的一侧面上时,利用驱动部使上述输送带的一侧面向上方移动,利用与一侧面的摩擦力将小尺寸纸张输出到上方的印字部中,
驱动部为使输送带通过规定路径向上方或下方选择性地移动的可逆驱动的部件,
具有通过将机构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驱动部来作为输送带的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部,所述机构将规定尺寸纸张从收纳部经由纸张输送通路输送到印字部,
将前述小尺寸纸张输送到印字部的输送机构,借助由驱动力传递部传递的、与输送前述规定尺寸纸张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驱动力,使输送带的一侧面侧向上方移动,小尺寸纸张经由纸张输送通路输送到印字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供纸盒中,沿水平方向并列配置有前述规定尺寸纸张的收纳部与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
在供纸盒的上部,形成有小尺寸纸张与规定尺寸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所共用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可安装在供纸盒中或从供纸盒中脱离,在安装于供纸盒中的状态下,该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的侧壁形成供纸盒的侧壁的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前述小尺寸纸张的收纳部可安装在供纸盒中或从供纸盒脱离,在安装于供纸盒中的状态下,可利用印字部对收纳在供纸盒中的纸张以外的从供纸盒的下方输入的其他纸张进行印字,
小尺寸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兼用作小尺寸纸张的纸张输送通路、和将从供纸盒的下方输送的其他纸张引导到印字部侧的上方的纸张输送通路,
在输送小尺寸纸张时,输送带遮住纸张输送通路的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另一方面,在输送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时,输送带开放该其他纸张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小尺寸用的纸张输送通路的收纳部侧的部分,成为分别与沿上下方向的输送带的另一侧面和导向部件对置的配置,并设置有使该输送带的另一侧面与导向部件之间的间隔变化的间隔变化部,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具有输送控制部,对小尺寸纸张印字时,借助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接近导向部件而遮住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并且,在由加压部件将小尺寸纸张按压到输送带的一侧面上时,由驱动部使上述输送带的一侧面向上方移动,借助与一侧面的摩擦力使小尺寸纸张通过上方的纸张输送通路的供纸盒侧的部分,而输送到上方的印字部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控制部,在对其他纸张进行印字时,利用间隔变化部使输送带离开导向部件而开放来自下方的其他纸张入口,并且,进行利用驱动部驱动输送带的控制,以使输送带的一侧面向下方移动并使另一侧面向上方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其特征在于,收纳在前述供纸盒中的小尺寸纸张为明信片。
CNB2006100719621A 2005-03-31 2006-03-31 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06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00957A JP4097659B2 (ja) 2005-03-31 2005-03-31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構造
JP2005100957 2005-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1225A CN1841225A (zh) 2006-10-04
CN100520612C true CN100520612C (zh) 2009-07-29

Family

ID=37030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196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0612C (zh) 2005-03-31 2006-03-31 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99304B2 (zh)
JP (1) JP4097659B2 (zh)
CN (1) CN10052061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7659B2 (ja) * 2005-03-31 2008-06-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構造
JP4513682B2 (ja) * 2005-07-25 2010-07-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815500B2 (ja) * 2009-03-05 2011-1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447055B2 (ja) * 2010-03-19 2014-03-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267393B1 (en) * 2011-08-24 2012-09-1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ontinuous media edge reference surface for a removable media input tray assembly of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6406096B2 (ja) * 2015-03-30 2018-10-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供給装置
JP2023101098A (ja) * 2022-01-07 2023-07-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1671Y2 (zh) * 1975-10-16 1979-05-24
US4688782A (en) * 1984-12-13 1987-08-25 Xerox Corporation Vertical vacuum corrugation feeder
US4729683A (en) * 1986-01-24 1988-03-08 Ziyad Incorporated Paper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4986522A (en) * 1989-09-27 1991-01-22 Paulson Harold E Printing press feed mechanism
US5201873A (en) * 1990-07-04 1993-04-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ability to retract the sheet supply
JP2949301B2 (ja) * 1990-07-23 1999-09-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紙葉類収納箱及び紙葉類取扱い装置
JP2964676B2 (ja) * 1991-03-27 1999-10-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セット式給紙装置
JPH04327446A (ja) 1991-04-26 1992-11-17 Minolta Camer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5779235A (en) * 1995-04-27 1998-07-14 Ricoh Company, Ltd. Paper feed apparatus
JP3400604B2 (ja) * 1995-04-28 2003-04-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装置
GB9618689D0 (en) * 1996-09-06 1996-10-16 De La Rue Systems Ltd Sheet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cassette
JPH10129860A (ja) * 1996-10-31 1998-05-19 Canon Inc 記録装置
EP0879779B1 (en) * 1997-05-21 2005-12-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having several medium cassettes with respective feeding units adap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ored medium
US6371476B2 (en) * 1998-03-27 2002-04-16 Minolta Co., Ltd. Image producing apparatus wherein a paper feed unit and a paper stack are arranged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JP2000016619A (ja) * 1998-07-06 2000-01-18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GB2342091B (en) * 1998-09-30 2002-10-23 Xerox Corp Sheet feed assembly
JP2002120950A (ja) * 2000-10-13 2002-04-23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79267A (ja) 2001-10-24 2002-06-26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7347637B2 (en) * 2003-09-04 2008-03-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Hybrid paper supply modul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uch hybrid paper supply module
US7451972B2 (en) * 2003-10-02 2008-11-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Hybrid paper supply modul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uch hybrid paper supply module, and also paper supply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uch paper supply mechanism
JP4381960B2 (ja) * 2004-03-15 2009-1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097659B2 (ja) * 2005-03-31 2008-06-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構造
JP4598730B2 (ja) * 2005-09-13 2010-12-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97659B2 (ja) 2008-06-11
CN1841225A (zh) 2006-10-04
JP2006282290A (ja) 2006-10-19
US7699304B2 (en) 2010-04-20
US20060226595A1 (en) 200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36441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0520612C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
KR100408951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KR100421126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KR100739793B1 (ko) 자동급지장치를 구비한 화상독취장치
JP4820696B2 (ja) 大量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1246332B (zh) 送纸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76635C (zh) 成像装置
JPH051972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86436A (ja)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原稿自動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108261B2 (en) Sheet delivery mechanism
JP20023704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87700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516693B2 (ja) 原稿供給装置
JP20062516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90266A (ja) 複合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20392B (zh) 图像处理装置
JP20022651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紙処理装置
JP3309866B2 (ja) ページプリンタ
JP2024001528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51345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622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077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474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44704A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