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6055C -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76055C CN100476055C CNB2003101161939A CN200310116193A CN100476055C CN 100476055 C CN100476055 C CN 100476055C CN B2003101161939 A CNB2003101161939 A CN B2003101161939A CN 200310116193 A CN200310116193 A CN 200310116193A CN 100476055 C CN100476055 C CN 10047605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thread
- thread
- face
- clamping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RKTYLMNFRDHKIL-UHFFFAOYSA-N copper;5,10,15,20-tetraphenylporphyrin-22,24-diide Chemical compound [Cu+2].C1=CC(C(=C2C=CC([N-]2)=C(C=2C=CC=CC=2)C=2C=CC(N=2)=C(C=2C=CC=CC=2)C2=CC=C3[N-]2)C=2C=CC=CC=2)=NC1=C3C1=CC=CC=C1 RKTYLMNFRDHKI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ferric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6—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and for disposing of the severed thread end ; Catching or wiping devices for the severed 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缝纫机(100)的面线保持装置(60),是在用保持部件的保持面(1f)与夹持部件的夹持面(2e)夹持面线时、由设在夹持部件上的凸起部(2c)将面线折曲的结构。并且,面线保持装置在保持面线时的保持力,能对施加于凸起部的伴随折曲的阻力、及保持面与夹持面夹持面线的夹持力进行两档调整,并在调整了布料中的面线长度以后,保持面线。这种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能缩短留在布料中的面线长度并保持一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缝纫开始时将穿过机针的面线的端部夹持在针板的下方并将被夹持的面线端部向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的位置移动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为了可靠地用缝纫机形成开始缝纫的线迹并稳定缝纫开始留在针尖上的面线的长度,在机针通过针板的机针通过孔(针孔)向上拔起时,在针板的下方夹持穿过该缝纫开始第一针的机针上的面线端部并在规定位置保持面线的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并且,如上所述,众所周知,这是在保持面线的端部时,在针杆上死点,以规定的保持力保持用挑线杆挑起的面线并调整留在布料内的面线长度的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
特许第26714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2000-325683号公报
但是,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情况,面线的夹持是在机针通过了针板的机针通过孔时进行的,在该时间点,用挑线杆对面线的拉起还未结束,会出现残留于针尖上的线头的长度变长的问题。
另外,对于上述专利文献2的情况,面线保持装置保持面线的保持力,由于根据减压阀的调整而变化调节,所以有难于调节其保持力的问题。并且,面线的夹持,是以允许用挑线杆提引面线的保持力进行的,但由于被保持的时间点是在挑线杆已经开始上升的针杆的上死点附近,所以会因挑线杆所提引的面线的惯性力在面线上产生松线,并发生留在布料里的面线长度长短不齐、不能稳定线迹美观的质量的问题。
另外,用面线保持装置所夹持的面线端部,由于在被夹持的位置上是朝正下方下垂,所以有容易与下方的机梭接触、或被卷入机梭部、或粘上机梭的污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能使留在布料上的面线长度短且保持长度一定,并且不会在面线上粘上机梭的污秽。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1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是在开始缝纫时将穿过机针52的面线端部夹持在针板50的下方且面对机针的机梭90的尖角92所经过路径的上方的位置,并将被夹持的面线端部向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的位置移动,且在形成规定数的线迹之后放开所夹持的面线端部的缝纫机100的面线保持装置60,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保持面1 f的保持部件(例如,下板1)、与保持面对向配置且具有在与保持面之间夹持面线的夹持面2e的夹持部件(例如,上板23)、使保持部件及夹持部件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B、和控制驱动机构的控制机构70;保持部件及夹持部件可相对移动于初始位置、中间保持位置和面线夹持位置,在初始位置,保持面与夹持面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两侧;在中间保持位置,通过使由形成于保持部件上的第1折曲部1g和形成于夹持部件上的第2折曲部2f构成的面线折曲部123相互交叉而使面线折曲、以便边允许用缝纫机的挑线杆提引面线边对该面线施加滑动阻力;在面线夹持位置,于保持面与夹持面之间夹持由挑线杆提引的面线;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以便在缝制开始的挑线杆开始提引面线之前,将保持部件及夹持部件从初始位置向中间保持位置相对移动并停止,然后使其相对移动到面线夹持位置。
根据本发明1所述的发明,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在保持面与夹持面之间夹持由机针在布料上穿过第一针的缝线的端部。然后,继续保持线的端部直到进行第二~第三针缝制为止。以此,防止因机针上升或挑线杆的提引动作而将第一针的缝线从布料拔出。
并且,在中间保持位置,面线的折曲部,在缝纫开始时挑线杆提引面线之前将面线折曲,一边允许用挑线杆对面线提引一边施加滑动阻力,并且随后在面线夹持位置,由保持面与夹持面可靠地保持由挑线杆提引的面线。其结果是,可以防止因挑线杆的面线提引而产生的面线松弛,并能在从针孔到面线端部的长度稳定的基础上夹持,使从针孔到面线端部的长度一定。并且,由于夹持被挑线杆提引状态的面线,所以可以缩短从针孔到面线端部的长度。因此,可以使留于布料里的面线的长度稳定且短。
根据本发明1的面线保持装置,本发明2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面线折曲部,将从相互接近的保持面与夹持面之间向下方下垂的面线端部向沿机梭的梭轴91方向折曲。
根据本发明2所述的发明,可以起到与本发明1同样的作用,并且面线折曲部,将从保持面与夹持面之间向下方下垂的面线端部向沿梭轴的方向折曲。因此,在中间位置或夹持、保持面线的位置,可以变更从针孔到机梭(机梭的滑动面,也称为滑道面)的面线路径,用面线折曲部躲避机梭,以防止机梭与面线接触而防止面线的污染。
另外,从面线折曲部的前端更多余的面线端部,根据其自身的硬度而弯曲且垂向下方,但在该状态下产生在中间保持位置上的面线的滑动时,从比面线折曲部前端更前面垂下的面线端部,沿面线折曲部的凸出方向被向面线折曲部的根部侧牵引,并在从面线折曲部前端向下方弯曲的部分产生离心力,沿面线折曲部的方向被抬起。
因此,可以使面线端部难于朝向机梭的方向,可以避开与机梭的接触。因此,可以防止机梭的污秽粘在面线端部,还可以防止面线端部被卷入机梭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设有本实施例的面线保持装置的缝纫机的局部透视侧视图。
图2是表示相对于本实施例的缝纫机主轴旋转角度的针杆及挑线杆的动作的时间顺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面线保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面线保持装置的仰视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面线保持装置的俯视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7是用于说明构成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驱动机构、检测机构的各部件「初始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初始位置」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构成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各部件的「中间保持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中间保持位置」的(a)立体图及(b)侧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构成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各部件的「面线保持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面线夹持位置」的立体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构成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驱动机构、检测机构的各部件的「放开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放开位置」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实施例的缝纫机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夹持机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中:1-下板(保持部件),1b-通孔,1f-保持面,1g-下面(第1折曲部),2-前端部件,2b-夹持部,2c-凸起部,2e-夹持面,2f-上面(第2折曲部),3-上板本体,23-上板(夹持部件),123-面线折曲部,4-马达,5-连接部件,6-凸轮板连杆,7-引导部件,8-引导部件盖,9-螺旋弹簧,20-缝隙板,21-第1传感器,22-第2传感器,25-光路,35-针杆,36-主轴马达,36a-编码器,44-挑线杆,51-针孔,52-机针,60-面线保持装置,70-控制机构,90-旋转机梭(旋梭),91-梭轴,92-尖角,100-缝纫机,A-夹持机构,B-驱动机构,C-检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另外,包含本发明的面线保持装置的缝纫机本体的各个部件结构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用图上所示的XYZ轴分别确定各个方向。Z轴方向,是与机针的上下运动平行的方向,X轴、Y轴方向,是在与Z轴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特别是,X轴方向的+侧为左、-侧为右;Y轴方向的+侧为前、-侧为后;Z轴方向的+侧为上、-侧为下。
图1所示的缝纫机100,包括:由具有略呈水平的底板面31a的底板部31、直立设于底板部31后端部的纵机身部32、从纵机身部32的上部向与底板部31略呈平行的前方伸出的机头部33、构成的概略形状。
缝纫机100,具有:使安装了机针52的针杆35在机头部33的前端部的下部上下运动的针杆驱动机构、使挑线杆44在机头部33的前端部的侧面上下运动的挑线杆驱动机构、在针杆35的下方的底板31的内部旋转驱动将底线穿过用机针52供给的面线形成的布料下的环状部的旋转机梭90的旋转机梭驱动机构、在底板31的内部夹持机针52供给的面线端部并将夹持的面线端部向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的位置移动的面线保持装置60。
针杆驱动机构,由作为针杆驱动机构的主轴马达36、主轴马达36旋转驱动的未图示的主轴、将主轴的旋转运动变换成上下的往复运动并传递给针杆35的未图示的传动机构等构成。并且,由该针杆驱动机构,针杆35随着主轴旋转1圈而进行1个往复运动(参照图2)。
另外,在主轴马达36的主轴(省略图示)上,设有编码器36a(参照图6)。编码器36a检测主轴马达36的主轴的旋转角度,例如,将主轴马达36主轴每旋转1°的脉冲信号向控制机构70输出。
在机针52的下端部分上,形成有穿线孔(也称为机针孔),从面线供给源导出的面线,通过后述的面线调节机构39或挑线杆44到达机针52并穿过穿线孔。机针52在与针杆35连动并上下运动时,穿过设在底板部31的底板面31a上的针板50上所形成的针孔51并插入底板部31内,并将面线送入底板部31内的旋转机梭90侧。
挑线杆驱动机构,利用作为挑线杆驱动机构的主轴马达36所旋转驱动的未图示的主轴的旋转运动,将该主轴的旋转运动变换为上下的往复运动并传动给挑线杆44。并且,由该挑线杆驱动机构,使挑线杆44随主轴转1圈而往复运动1次(参照图2)。
另外,挑线杆44上下往复运动的周期与针杆35上下往复运动的周期相同,但挑线杆44的相位与针杆35的相位不同。即,针杆35位于上死点的时间点与挑线杆44位于上死点的时间点错开,针杆35位于下死点的时间点与挑线杆44位于下死点的时间点错开(参照图2)。
在挑线杆44上,形成有穿线孔,从面线供给源导出的面线,通过后述的面线调节机构39到达挑线杆44并穿过该穿线孔,通往机针52。
由于在上下运动的挑线杆44位于下死点位置时,挑线杆44最接近针杆35,并且可以缩短从面线供给源到达布料的路径长度,所以降低了面线上的张力,且不妨碍从面线供给源向机针52的面线供给,并且旋转机梭90在扩展面线线环时给予了松弛面线的富裕。另外,当挑线杆44位于上死点时,挑线杆44离针杆35最远,并且对面线施加张力,且从面线供给源将面线倒出,同时在从后述的旋转机梭90的尖角将面线放开以后牵引扩展开的面线线环。
面线调节机构39,由引导面线的路径的引导部件41、43、对面线施加张力的调线装置45、用面线的张力调节面线路径的压线弹簧42等构成。
面线引导部件41,将从面线供给源导出的面线导入调线装置45,面线引导部件43,将通过调线装置45的面线引导到挑线杆44。
调线装置45,由将从面线供给源导入的面线夹在可动盘与固定盘之间的调线盘组46等构成,调线盘组46对被夹持的面线施加规定的压力,对面线给予张力。
压线弹簧42,被装在调线装置45与面线引导部件43之间,以调线盘组46为中心摆动,从调线盘组46导出的面线,被挂在压线弹簧42上。
在对该面线几乎没作用张力时,压线弹簧42位于以调线盘组46为中心的顺时针侧(从图1的方向看时)。此时,连接压线弹簧42与面线引导部件43及调线盘组46的面线路径不呈直线状,且在从调线盘组46到面线引导部件43之间对面线施加了负荷。并且,当作用于面线上的张力很大时,压线弹簧42位于以调线盘组46为中心的逆时针侧(从图1的方向看时)。并且,在面线的张力超过规定值时,连接压线弹簧42与面线引导部件43及调线盘组46的面线路径呈直线状,以减轻从调线盘组46到面线引导部件43之间的面线负荷。
这样来调整面线的张力。
旋转机梭驱动机构,将作为旋转机梭驱动装置的主轴马达36所旋转驱动的未图示的主轴的旋转运动变换为往复转动并传递给梭轴91。然后,根据梭轴91的往复转动,旋转机梭90也往复转动。梭轴91被支撑与Y轴平行。
旋转机梭90,被配置在机针52(针杆35)的正下方。旋转机梭90,具有从针板50的针孔51下降的机针52捕捉面线的尖角92和卷绕了底线的未图示的梭心。并且,在机针52上下1次往复运动期间旋转机梭90进行转动,在机针52下降时旋转机梭90用尖角92捕捉面线,以此形成面线线环,且通过旋转机梭90的转动将面线线环扩展。然后,旋转机梭90,将梭心的底线穿通面线线环。
这样通过机针52与旋转机梭90的协调动作使底线穿通面线,在被缝制物上形成线迹。
面线保持装置60,如图1、图3~图5所示,由在保持面与夹持面之间夹持(保持)面线的端部且可放开被夹持(保持)的面线的端部的夹持机构A、使夹持机构A相对移动且使其动作的驱动机构B、检测驱动机构B的动作位置的检测机构C构成。
夹持机构A,包括:具有保持面1f的下板(保持部件)1、具有面对保持面1f配置的夹持面2e的上板(夹持部件)23。
下板1,如图3所示,是在一定方向上长的略呈平板状的部件,在被支撑于驱动机构B上的状态下,其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在下板1的前端部1a上,沿下板1的长度方向形成有长方形的通孔1b,在相当于通孔1b的四方形的四个内周面中,最前端侧的内面为保持面1f。该保持面1f,在下板1破支撑于驱动机构B的状态下,成为相对于梭轴91的垂直面。并且,在下板1的后端侧,形成沿下板1的长度方向的细缝状的孔部1c。另外,在下板1上,设有从其下面向下方凸出的前销1d和在前销1d的稍微的左后方向下方凸出的前销1e。
并且,保持面1f,具有用于在夹持面2e之间夹持面线的保持面的功能。
上板23,如图3所示,由具有夹持面2e的前端部件2和将前端部件2与前端部3a连接且保持的上板本体3构成。
前端部件2,具有在前端部件本体2a的前端侧向图3的下方延伸的夹持部2b和从前端部件本体2a的下端向图3的前方凸出的凸起部2c,并在前端部件本体2a的后端侧形成有连接孔2d。夹持部2b的前侧面,用于在保持面1f之间夹持面线的夹持面2e起作用。该夹持面2e,在前端部件2(上板23)被支撑于驱动机构B上的状态下,相对于梭轴91呈垂直面。
上板本体3,是比下板稍短的略呈平板状的部件。在上板本体3的前端部3a的下部设有向下方凸出的连接凸起3b。另外,在上板23上,分别设有从其下面向下方凸出的后销3c、在后销3c的稍稍的右前方的向下方凸出的右销3d。
并且,通过将前端部件2的连接孔2d与上板本体3的连接凸起3b嵌合并连接,将前端部件2与上板本体3组装成一体,成为上板23。
在夹持机构A上,上板23的前端部件2的夹持部2b及凸起部2c,穿过下板1的通孔1b,并且上板23与下板1重叠以使上板23的后销3c穿过下板的孔部1c,且上板23与下板1能在其长度方向相对地灵活移动。
并且,下板1的前销1d及上板23的后销3c,穿过后述的引导部件7的中孔部7b,并在该引导部件7的下方,通过螺旋弹簧9连接。
螺旋弹簧9在最短缩的状态下,下板1的前销1d与上板23的后销3c最接近,并且下板1的左销1e与上板23的右销3d也最接近。即,在该状态下,左销1e与右销3d,将下板1(上板23)夹持,并被配置在与下板1(上板2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
另外,螺旋弹簧9是拉簧,总是对将前销1d及后销3c互相接近的方向施加弹力,以此下板1的保持面1f与上板23的夹持面2e,只要不施加外力就维持常靠接状态。
驱动机构B,具有:作为面线保持装置60的驱动源的马达4、固定安装于马达4的旋转轴4a上的摆动连杆10、其一端部与摆动连杆10的摆动端部10b连接且另一端部通过后述的凸轮板连杆6与夹持机构A连接的连接部件5、保持与凸轮板连杆6连接的夹持机构A且引导其移动动作的引导部件7、覆盖被保持于引导部件7上的夹持机构A的引导部件盖8。
马达4,是根据控制机构的动作指令信号,按规定角度转动的步进马达,对应于根据编码器36a输出的主轴(省略图示)角度的脉冲信号旋转。
连接部件5,沿图中Y方向配置且在其一端部上形成有孔部5a,并且在另一端部上形成有孔部5b。连接部件5,通过凸轮板连杆6将摆动连杆10的摆动端部10b上的Y方向位移传递给夹持机构A。
凸轮板连杆6,与下板1(上板23)交叉地配置,且将其长度方向沿图中X方向配置。在凸轮板连杆6上,设有从其下面向下方凸出的凸轮板销6a。因此,凸轮板连杆6能以凸轮板销6a为中心摆动。另外,凸轮板连杆6,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形成左孔部6b、在另一端部形成右孔部6c。在左孔部6b、右孔部6c上分别连接着下板1的左销1e、上板23的右销3d。另外,在凸轮板连杆6的左端部上,设有能对应于后述的滚柱12外圆周面且稍稍弯曲的凸轮形状部6d。
引导部件7,被固定在未图示的缝纫机100的本体机架上。
引导部件7,在其中央部沿前后方向形成具有规定宽度的槽部7a,并且在槽部7a上,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中孔部7b。另外,在引导部件7的槽部7a的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分别形成有缝隙状的左孔部7c及右孔部7d。在此,这些左孔部7c及右孔部7d相互平行,但左孔部7c及右孔部7d是相互在前后方向稍微错开的位置关系,左孔部7c相对地在前侧,右孔部7d在后侧。并且用螺钉7e将滚柱12安装在引导部件7的左边缘的下部。
另外,槽部7a的宽度,与下板1及上板23的宽度大致相同。
引导部件盖8,是略呈平板状的部件,在前侧及后侧的两处位置分别被四个螺钉8a固定在引导部件7上。因此,上述的下板1及上板23被夹持在引导部件7与引导部件盖8之间,并被引导部件7的槽部7a引导,以防止下板1及上板23的晃动。
在驱动机构B上,将作为摆动连杆10一端部的轴部10a固定于马达4的旋转轴4a上。并且,用分段螺栓11将连接部件5连接在摆动连杆10的摆动端部10b上,以便使其能在形成于连接部件5一端部上的孔部5a内灵活滑动。另外,用凸轮板销6a以轴支撑的状态将凸轮板连杆6安装在形成于连接部件5另一端的孔部5b内。根据这样的结构,随着马达4的旋转轴4a的在规定范围内转动的摆动连杆10的摆动(参照图7、9、11、13中的箭头L0~L3)连接部件5前后运动(参照图7、9、11、13中的箭头M0~M3)。并且,连接部件5的前后运动被传递给凸轮板连杆6。
另外,在引导部件7的左孔部7c及右孔部7d中,分别插入下板1的左销1e及上板23的右销3d,并由挡块13、13将左销1e及右销3d以分别能在凸轮板连杆6的左孔部6b及右孔部6c中滑动地安装。
因此,随着马达4的旋转轴4a转动的驱动力,通过凸轮板连杆6被传递给左销1e及右销3d。并且,由于左销1e及右销3d被配置为分别能通过左孔部7c及右孔部7d而前后灵活移动,所以其驱动力,能前后相对移动地传递给下板1及上板23(夹持机构A)。
检测机构C,包括:固定在连接部件5上的缝隙板20和固定于未图示的缝纫机100的本体机架上且检测有无与连接部件5同时移动的缝隙板20的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
缝隙板20,是被固定于连接部件5上且与连接部件5一起前后移动的部件。缝隙板20,具有出入对应于第1传感器21的位置且用第1传感器21检测其有无的第1被检测部20a和出入对应于第2传感器22的位置且用第2传感器22检测其有无的第2被检测部20b。
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分别具有发光元件21a、22a及受光元件21b、22b,例如,使用LED作为发光元件、使用光电传感器作为受光元件。以下,将受光元件接受发光元件输出的发射光时定义为断开状态,将受光元件没接受发光元件输出的发射光时定义为接通状态并进行说明。
具体的是,随着缝隙板20的前后移动,当第1被检测部20a遮盖第1传感器21的发射光时,第1传感器21检测出第1被检测部20a并处于接通状态,没遮盖时第1传感器21处于断开状态。并且,第1传感器21,将表示该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检测信号向控制机构70输出。
同样,当第2被检测部20b遮盖第2传感器22的发射光时,第2传感器22检测出第2被检测部20b并处于接通状态,在没遮盖时第2传感器22处于断开状态。并且,第2传感器22,将表示该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检测信号向控制机构70输出。
另外,在图7、9、11、13中,(a)以俯视图用虚线表示、(b)以侧视图用点表示发光元件输出的发射光射向受光元件的光路25。
下面,说明缝纫机100的控制系统。
如图6所示,控制机构70,虽没有详细的图示,但大致由进行各种计算处理的CPU,和储存记忆了控制、判断等各种处理用的各种程序的ROM,和作为各种处理中的工作存储器使用的RAM构成。并且,在控制机构70上,通过系统接线及驱动电路等连接着主轴马达36、驱动机构B(面线保持装置60)的马达4、检测机构C的第1传感器21,第2传感器22、缝纫机100的启动开关SW。
控制机构70,根据从设在主轴马达36的主轴上的编码器36a输入的脉冲信号,可确认主轴马达36的旋转角度。
并且,控制机构70,根据从检测机构C的第1传感器21、第2传感器22输入的脉冲信号,可确认夹持机构A的动作位置。
另外,控制机构70,当从启动开关SW输入缝制开始信号时,根据确认、掌握的主轴马达36的旋转角度、或夹持机构A的动作位置,控制驱动机构B的马达4的驱动。
另外,检测机构C,兼作马达4的原点检索机构,当向控制机构70接入电源时,到从检测机构C输出规定的信号为止进行原点检索动作。在控制机构70的ROM中,储存着用于从该原点位置将夹持机构A移动到初始位置、中间位置或面线保持位置等的规定位置所需要的马达4的脉冲数,并在规定的时间点向马达4输出规定数量的脉冲,并且夹持机构A被驱动控制到规定的位置。
具体的是,控制机构70,作为向马达4输出驱动信号的中间保持位置控制机构进行控制,以便根据从启动开关SW输入缝制开始信号,驱动主轴马达36,并由主轴马达36的编码器36a对第1针的机针52已从布料中拔出的情况从编码器信号的检测角度来确认,并由马达4将夹持机构A向「中间保持位置」移动。
另外,控制机构70,作为向马达4输出驱动信号的面线保持位置控制机构进行控制,以便由主轴马达36的编码器36a对挑线杆44到达挑线上死点的15°的情况(参照图2)从编码器信号的检测角度来确认,并由马达4将夹持机构A向「面线保持位置」移动。
以下,说明缝纫机100进行缝制时的面线保持装置60的动作。
首先,参照图7说明从缝制开始前到刚开始缝制后的动作。
(O1)根据来自控制机构70的初始位置信号,马达4按图中的逆时针方向将旋转轴4a转动规定的角度。随着旋转轴4a的转动,摆动连杆10以轴部10a为支点摆动(参照图7(a)中箭头L0)。并且,由分段螺栓11可滑动地安装于摆动连杆10上的连接部件5,随着摆动连杆10的摆动,向前侧移动(前移)(参照图7(a)中箭头M0)。
(O2)被轴支撑于连接部件5上的凸轮板连杆6,随着连接部件5的前移而整体前移。
(O3)与凸轮板连杆6的右孔部6c结合的上板23的右销3d,随着凸轮板连杆6的前移,沿引导部件7的右孔部7d前移且与右孔部7d的前壁相碰(靠接),并呈右销3d的前移被限制的状态。此时,与右销3d为一体的上板23也前移,上板23位于最前位置。
(O4)同样,与凸轮板连杆6的左孔部6b结合的下板1的左销1e,随着凸轮板连杆6的前移,沿引导部件7的左孔部7c前移。此时,引导部件7的左孔部7c与右孔部7d当中,由于左孔部7c一方相对地比右孔部7d稍稍形成在前方,所以在上板23的右销3d与右孔部7d的前壁相碰(O3的状态)之后,下板1的左销1e也以上板23的右销3d为支点沿引导部件7的左孔部7c前移。另外,左销1e的前移、即下板1的前移,一直持续到下板1的通孔1b到达针板50的针孔51正下方的规定的最前位置为止,并在到达规定的最前位置的时间点,控制机构70通过停止马达4而使其停止。并且,引导部件7的左孔部7c的朝前方的长度,形成具有富余的长度,以便左销1e到达上述最前位置以后也不与左孔部7c的前壁相碰,用于防止马达4的失调。
(O5)当下板1及上板23位于最前位置时,下板1的前销1d与上板23的后销3c,相互克服螺旋弹簧9的弹力而处于在Y方向离开的状态。并且,此时,因螺旋弹簧9的弹力对下板1的前销1d与上板23的后销3c施加了在前后方向互相接近的弹力,但由于马达4的驱动力比螺旋弹簧9的力大,所以下板1可以克服螺旋弹簧9的弹力并处于最前位置。
(O6)另外,当下板1及上板23位于最前位置时,下板1的通孔1b上的保持面1f、与被安装于上板23的前端3a的前端部件2的夹持面2e及凸起部2c的前端、沿Y轴方向离开,通孔1b处于打开状态。此时,通孔1b与针板50的针孔51处于上下重合的状态,缝制开始后的第一针的机针52可以穿过通孔1b和针板50的针孔51并上下运动。这样,将夹持机构A位于机针52的上下运动路径上的位置作为以下说明中的「初始位置」。
然后在该「初始位置」上,检测机构C的缝隙板20,与连接部件5的前移一起前移,缝隙板20的第1被检测部20a及第2被检测部20b,分别在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处于非检测位置、为断开状态。
(O7)然后,当夹持机构A位于「初始位置」时,面线端部穿过的第一针的机针52,以贯通针孔51及通孔1b地上下运动。并且,面线端部在机针52下降时被旋转机梭90向下方引出,随后,在机针52上升时,如图8所示,面线以穿过通孔1b的状态处于下垂的状态。
以下,参照图9,说明缝制开始后(第一针的机针52的上下运动后)的面线保持装置60的动作。
(P1)根据来自控制机构70的中间保持位置信号,马达4将旋转轴4a按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规定的角度。随着旋转轴4a的转动,摆动连杆10,以轴部10a为支点摆动(参照图9(a)中的箭头L1)。并且,被分段螺栓11能滑动地固定在摆动连杆10上的连接部件5,随着摆动连杆10的摆动,向后侧移动(后移)(参照图9(a)中的箭头M1)。
(P2)被轴支撑于连接部件5上的凸轮板连杆6,随着连接部件5的后移而整体地后移。
(P3)当凸轮板连杆6开始后移时,因螺旋弹簧9的弹力,上板23的后销3c被拉向下板1的前销1d的方向,所以上板23的右销3d处于与引导部件7的右孔部7d的前壁原样靠接的状态,只是下板1开始后移。并且,当下板1进行规定量的移动并停止时,下板1的保持面1f位于上板23的凸起部2c的前端的后方,处于将通孔1b关闭的「中间保持位置」。
另外,该「中间保持位置」,是仅仅下板1后移的状态,是凸轮板连杆6的凸轮板销6a、上板23的右销3d及下板1的左销1e在朝向与夹持机构A(下板1、上板23)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被配置成一列的期间的配置。在该期间马达4进行对应于「中间保持位置」的规定角度的转动。
然后,在该「中间保持位置」上,检测机构C的缝隙板20,与连接部件5的后移一起后移,缝隙板20的第1被检测部20a处于第1传感器21上的检测位置,成为接通状态。并且,第2被检测部20b处于第2传感器22上的非检测位置,成为断开状态。
下板1从该「初始位置」向「中间保持位置」的移动,在挑线杆44的上升开始之前结束,并在该「中间保持位置」上,不使下板1的保持面1f与上板23的夹持面2e靠接,不夹持并保持面线。然后,在该「中间保持位置」上,凸起部2c将在上述的「初始位置」的(O7)的穿过通孔1b而下垂的面线向旋转机梭90的梭轴91方向折曲。即,如图10(a)及(b)所示,夹持机构A,以将凸起部2c的上面2f(凸起面)与下板1的下面1g交叉、使面线介于其间的方式、对于挑线杆44向上方提起的面线,向与提起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折曲,并施加对该面线提起的阻力。即,将下板1的下面1g作为第1折曲部,将凸起部2c的上面2f作为第2折曲部,该作为第1折曲部的下面1g与作为第2折曲部的上面2f,是跨越下板1及上板23而形成的面线折曲部123。
由于施加了这样的阻力,即可以防止被挑线杆44提起的面线因惯性力松弛,又可以防止从夹持机构A上脱出,并且,可以稳定地保持从机针52的针孔到面线端部的长度。
另外,特别是在「中间保持位置」的面线上,当产生牵引面线端部的滑动时,从比面线折曲部123上的凸起部2c的前端靠前下垂的面线端部,沿凸起部2c的凸出方向被向凸起部2c的根部侧拉入,在从凸起部2c前端向下方弯曲的部分产生离心力,且沿凸起部2c的方向被抬起(参照图10(a)箭头P)。因此,面线从下方的旋转机梭90离开,可以避免面线接触旋转机梭90的故障。
以下,参照图11,说明「中间保持位置」以后,夹持机构A夹持、保持面线前后的面线保持装置60的动作。
(Q1)在上述的「中间保持位置」的(P3)之后,马达4继续按图中的顺时针转动而使摆动连杆10摆动,因连接部件5随着摆动连杆10的摆动的后移,凸轮板销6a、右销3d、左销1e,朝向与夹持机构A的长度方向垂直地被配置成一列。在该状态下,因螺旋弹簧9的弹力,下板1的前销1d与上板23的后销3c在前后方向受到最靠进的力。与其相随,下板1的保持面1f与上板23的夹持面2e靠接,如图12所示,夹持机构A将面线夹持于「面线夹持位置」。
处于「面线夹持位置」之后,根据来自控制机构70的面线保持位置信号,马达4继续按图中顺时针将旋转轴4a转动规定的角度,随着旋转轴4a的转动,摆动连杆10,以轴部10a为支点摆动(参照图11(a)中箭头L2)。并且,用分段螺栓11可滑动地固定在摆动连杆10上的连接部件5,随着摆动连杆10的摆动,向后侧移动(后移)(参照图11(a)中箭头M2)。
(Q2)被轴支撑于连接部件5上的凸轮板连杆6,随着连接部件5的后移而整体后移。
(Q3)在该状态下,由于夹持面2e与保持面1f处于靠接状态,所以螺旋弹簧9不进行再使被施加力的上板23与下板1的向相互接近方向的移动。因此,因凸轮板连杆6的后移,下板1、上板23也后移同样的量,即,夹持机构A夹持面线且后移。
这样,夹持机构A,在夹持面线的状态下,向比「面线夹持位置」稍稍后移的「面线保持位置」移动。该「面线保持位置」,在针板50的针孔51的后方侧,夹持机构A,位于从机针52的上下运动路径避开的位置。
然后,在该「面线保持位置」上,检测机构C的缝隙板20,与连接部件5的后移一起后移,缝隙板20的第1被检测部20a及第2被检测部20b,分别在第1传感器21与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位置,都处于接通状态。
然后,夹持机构A,在避开该「面线保持位置」的状态下,用机针52进行规定数量(例如,2~3针)的线迹形成(落针),并进入缝制。
以下,参照图13说明夹持(保持)面线的端部以后的面线保持机构60的动作。
(R1)根据来自控制机构70的放开位置信号,马达4将旋转轴4a按图中的顺时针转动规定的角度。随着旋转轴4a的转动,摆动连杆10,以轴部10a为支点摆动(参照图13(a)中的箭头L3)。并且,被分段螺栓11能滑动地固定在摆动连杆10上的连接部件5,随着摆动连杆10的摆动,向后侧移动(后移)(参照图13(a)中的箭头M3)。
(R2)被轴支撑于连接部件5上的凸轮板连杆6,随着连接部件5的后移而后移。并且,在超过规定的移动量时,凸轮板连杆6的凸轮形状部6d与滚柱12的外圆周面接触,凸轮板连杆6,以该接触部为支点向顺时针方向摆动。
(R3)并且,与凸轮板连杆6的左孔部6b连接的下板1的左销1e,因凸轮板连杆6的凸轮形状部6d与滚柱12的外圆周面接触而被限制后移。另一方面,与凸轮板连杆6的右孔部6c连接的上板23的右销3d,随着凸轮板连杆6的摆动,而沿引导部件7的右孔部7d后移。其结果是,上板23的后移量比下板1的后移量大。这样,下板1及上板23位于最后位置。
(R4)下板1的后移,在凸轮板连杆6的凸轮形状部6d与滚柱12接触且被限制以后,在上板23向后移动时,下板1的前销1d与上板23的后销3c,处于克服螺旋弹簧9的弹力而相互离开的状态。另外,该场合下,因螺旋弹簧9的弹力,下板1的前销1d与上板23的后销3c受到在前后方向相互靠近的力,但由于马达4的驱动力比螺旋弹簧9的力大,所以上板23能克服螺旋弹簧9的力而位于最后位置。
(R5)另外,当下板1及上板23后移时,当因下板1与上板23的后移量的差、使下板1的通孔1b上的保持面1f与安装于上板23的前端部3a的前端部件2的夹持面2e离开并超过规定的移动量时,通孔1b处于打开状态。即,从「面线夹持位置」、「面线保持位置」的状态如(R1)、(R2)所示,通过上板23相对于下板1向后方移动,而使下板1的通孔1b上的保持面1f与安装于上板23的前端部3a的前端部件2的夹持面2e离开。并且,如图14所示,夹持机构A能放开面线。这样,夹持机构A处于将夹持、保持的面线放开的「放开位置」。
另外,在该「放开位置」上,检测机构C的缝隙板20,与连接部件5的后移一起后移,缝隙板20的第1被检测部20a在第1传感器21的非检测位置,成为断开状态。另外,第2被检测部20b在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位置,成为接通状态。
以下,根据图15所示的流程及图2,说明具有面线保持装置60的缝纫机100的动作。
图2表示主轴马达36的主轴转一圈的机针52位置的曲线α、及表示挑线杆44位置的曲线β。另外图2中γ表示布料位置,并表示主轴的旋转角度。
首先,当将缝纫机100的未图示的电源接通时,进行马达4的原点检索动作。该原点检索动作,是根据检测机构C输出的信号从接通到断开或从断开到接通的切换、控制机构70使马达4的旋转而进行的(步骤S1)。然后,控制机构70,将夹持机构A、即下板1及上板23移动到「初始位置」(步骤S2)。
然后,控制机构70根据第1传感器2 1及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判断夹持机构A是否位于「初始位置」(步骤S3)。
当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都表示断开状态时(步骤S3;是),则进入步骤S4。当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不是上述的组合时(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19的错误处理。
在步骤S4中,控制机构70,判断是否由启动开关SW输入了缝制开始信号。启动开关SW输入了接通信号时(步骤S4;是),则进入步骤S5,进行主轴马达36的驱动,第一针的机针52下降到布料上(步骤S5)。
随后,从主轴马达36的编码器36a向控制机构70输入表示第一针的机针52是否相对于布料已经上升的编码信号。控制机构70根据该编码信号判断第一针的机针52是否从布料上拔出(步骤S6)。根据图2,主轴马达36的主轴处于245°,表示机针52已从布料拔出的状态。即,控制机构70,根据编码器输出是否超过245°来进行机针52是否从布料拔出的判断。
当控制机构70判断为第一针的机针52没从布料上拔出(步骤S6;否)时,反复进行步骤6的处理直到来自主轴马达36的编码器36a的表示第一针的机针52从布料拔出的旨意的编码信号被输入为止。
另一方面,当控制机构70判断为第一针的机针52已从布料上拔出(步骤S6;是)时,向驱动机构B的马达4输出驱动信号,夹持机构A因马达4的驱动力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中间保持位置」(步骤S7)。
然后,控制机构70,根据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判断夹持机构A是否位于「中间保持位置」(步骤S8)。
当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为断开且第1传感器21的检测信号被切换为接通状态(步骤S8;是)时,进入步骤S9。
另一方面,当第2传感器22为断开状态且第1传感器21没有处于接通状态(步骤S8;否)时,则进入步骤19的错误处理。
然后,控制机构70,根据来自主轴马达36的编码器36a的编码信号判断挑线杆44是否在挑线杆上死点的15°跟前(步骤S9)。在图2上,主轴马达36的主轴角度为70°时,表示挑线杆44到达上死点。因此用判断编码器的输出是否超过55°来确认挑线杆上死点跟前15°。
当控制机构70判断为挑线杆44没有到达上挑线杆上死点跟前15°(步骤S9;否)时,反复进行步骤9的处理直到挑线杆44到达挑线杆上死点跟前15°为止。
另一方面,当控制机构70根据来自主轴马达36的编码器36a的编码信号判断为挑线杆44已到达上挑线杆上死点跟前15°(步骤S9;是)时,则进入步骤10。根据该判断判断出已经结束了由挑线杆44进行的面线的提升。
然后,控制机构70向驱动机构B的马达4输出作为驱动信号的规定数的脉冲,通过马达4的驱动力,夹持机构A从「中间保持位置」经过「面线夹持位置」移动到「面线保持位置」(步骤S10)。另外,在用夹持机构A的保持面1f与夹持面2e保持于「面线夹持位置」上的面线夹持,是在夹持机构A从「中间保持位置」移动到「面线保持位置」期间进行的,且在从用挑线杆44使面线上升大致结束(例如,55°)到机针52穿过布料为止(例如,115°)期间的规定角度(例如,80°)上进行的。
然后,控制机构70,根据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判断夹持机构A是否位于「面线保持位置」(步骤S11)。
当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为接通状态(步骤S11;是)时,进入步骤12。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中为否定判断(步骤S11;否)时,则进入步骤19的错误处理。
然后,缝纫机100进行第二针以下的缝制(步骤S12)。
然后,控制机构70判断是否进行了规定数的落针(例如,两次落针)(步骤S13)。落针的次数,例如,可以用对由表示编码器36a的180°的信号输出次数进行计算的方法,确认规定数的落针。
当控制机构70判断没有进行规定数的落针时(步骤S13;否),则反复进行步骤S12的处理,直到进行了规定数的落针为止。
另一方面,当控制机构70判断进行了规定数的落针时(步骤S13;是),则进入步骤S14。
然后,控制机构70向驱动机构B的马达4输出作为驱动信号的规定数的脉冲,夹持机构A由马达4的驱动力从「面线保持位置」移动到「放开位置」(步骤S14)。
然后,控制机构70根据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判断夹持机构A是否位于「放开位置」(步骤S15)。
当第1传感器21的检测信号为断开状态、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为接通状态时(步骤S15;是),进入步骤16。
另一方面,当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不是上述的组合时(步骤S15;否),则进入步骤S19的错误处理。
然后,控制机构70判断用机针52的缝制是已经否结束(步骤S16)。
当控制机构70判断缝制没有结束时(步骤S16;否),则反复进行步骤S16的处理直到缝制结束为止。
另一方面,当控制机构70判断缝制已经结束时(步骤S16;是),则进入步骤S17。
然后,控制机构70向驱动机构B的马达4输出作为驱动信号的规定数的脉冲,由马达4的驱动力,夹持机构A从「放开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步骤S17)。
然后,控制机构70根据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判断夹持机构A是否位于「初始位置」(步骤S18)。
当第1、第2传感器21、22的检测信号都为断开状态(步骤S18;是)时,结束缝纫机100的动作。
另一方面,,当第1传感器21及第2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不是上述的组合时(步骤S18;否),则进入步骤S19的错误处理。
另外,在上述步骤S1、S7、S10、S14、S17等上的夹持机构A向各位置的移动,是控制机构70的CPU对作为步进马达的马达4输出储存于ROM中的规定数的脉冲而进行的。
另外,步骤S19的错误处理,是作为发生马达4的失调等异常而控制机构70停止马达4及主轴马达36的处理。并且,此时,也可以设置显示错误发生的显示机构(省略图示),将发生马达4失调情况通知操作者。
如上所述,进行缝纫机100的动作。
这样,在「中间保持位置」上,下板1的保持面1f与上板23的夹持面2e不靠接,处于不夹持、保持面线的状态。在该「中间保持位置」上,上板23的凸起部2c将穿过通孔1b且下垂的面线向旋转机梭90的梭轴91方向折曲,使面线介于凸起部2c的上面与下板1的下面之间。然后,对于挑线杆44向上方提起面线、施加由该折曲而对该面线提起产生的阻力。由于施加了这样的阻力,可以防止由被挑线杆44提起的面线的惯性力而在面线被夹持之前、面线从夹持机构A脱出或发生面线松弛的现象。因此,能稳定地保持在面线位于面线保持位置时的面线的状态,且可以稳定地保持留于针尖上的面线端部的长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由于是在「中间保持位置」或「面线夹持位置」或「面线保持位置」上,将从相互接近的保持面1f与夹持面2e之间向下方垂下的面线端部、在保持面1f下方的下面1g与凸起部2c的上面2f之间沿梭轴91方向折曲的结构,所以能在中间保持位置或面线保持位置上,用面线折曲部12(保持面1f下方的下面1g(第1折曲部))、与凸起部2c的上面2f(第2折曲部))改变从机针52的针孔到旋转机梭90(机梭的滑动面、或机梭的滑道面)的面线路径而躲避机梭90,以防止面线的端部与机梭90接触,防止面线的污染。
另外,当对中间保持位置上的面线,产生拉拔面线端部的滑动时,比凸起部前端靠前的下垂的面线端部、被沿凸起部2c的凸出方向引向凸起部2c的根部侧,并在从凸起前端向下方弯曲的部分上产生离心力,而沿凸起部2c的方向被抬起。因此,面线从下方的旋转机梭90离开,容易回避因面线与旋转机梭90接触的故障。
然后,在配置了夹持机构A「面线保持位置」上,夹持面2e与保持面1f靠接,并可以夹持保持面线。
另外,即使不是图10所示的结构,而是如图16所示在「中间保持位置」上、在下板1的上面1h与上板23a的下面23b之间将面线折曲并一边允许用挑线杆44提起面线一边施加滑动阻力的结构,当然也可以缩短并稳定从机针52的针孔到面线端部的长度。
这样,缝纫机上的面线保持装置60,可以用「中间保持位置」与「面线保持位置」的切换,稳定地保持留于布料里的面线长度。
另外,在挑线杆44到达挑线杆上死点跟前15°时,控制机构70将夹持机构A从「中间保持位置」移动到「面线保持位置」,但主轴的角度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挑线杆上死点前后的15°~20°之间。
另外,当然对于面线保持装置的各部件等具体的细部结构等,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例如,夹持机构A从初始位置向中间保持位置的移动、即夹持机构A向能滑动地补充面线端部的位置移动的时间点,只要在由挑线杆进行面线的提升时补充面线即可,并且可以不局限于机针52刚从布料拔出之后,例如,可以在机针52刚从下板1的通孔1b拔出之后,另外,也可以是机针52刚从布料拔出之后的280°附近。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移动夹持机构A的下板1及上板23的驱动源,共用了马达4,但也可以是用分别独立的马达将其驱动的结构。
在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上,是使保持部件与夹持部件相对移动,并切换于用跨越保持部件与夹持部件而形成的面线折曲部将面线折曲,以一边允许用缝纫机的挑线杆提起面线一边对该面线施加滑动阻力的中间位置、和将用挑线杆拉起的面线夹持于保持面于夹持面之间的面线夹持位置的结构。
这样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在中间保持位置上,面线折曲部在缝制开始挑线杆提升面线之前将面线折曲,并一边允许挑线杆提起面线一边对该面线施加滑动阻力,然后,在面线夹持位置上,保持面和夹持面可靠地保持由挑线杆提起的面线。因此,其结果是,可以防止因挑线杆提起面线而发生的面线松弛,并可以在稳定了从针孔到面线端部的长度的基础上将其夹持,可以保持一定的从针孔到面线端部的长度。并且,由于夹持了用挑线杆提起状态的面线,所以可以缩短从针孔到面线端部的长度。因此,可以稳定且缩短留于布料里的面线长度。
另外,由于面线折曲部可以将从保持面于夹持面之间向下方垂下的面线端部沿梭轴的方向折曲,所以在中间保持位置或夹持、保持面线的位置上,可以用面线折曲部改变从针孔到机梭的面线路径,以躲避机梭,并可以防止机梭与面线接触,以防止面线的污染。
Claims (2)
1.一种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在开始缝纫时将穿过机针的面线端部夹持在针板的下方且面对所述机针的机梭尖角所经过路径的上方的位置,并将被夹持的面线端部向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的位置移动,且在形成规定数的线迹之后放开所夹持的面线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保持面(1f)以及第1折曲部(1g)的保持部件(1)、
具有第2折曲部(2f)和与所述保持面(1f)对向配置且在与所述第2折曲部(2f)及所述保持面(1f)之间夹持所述面线的夹持面(2e)的夹持部件(23)、
使所述保持部件及所述夹持部件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
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控制机构;
所述保持部件及所述夹持部件可相对移动于初始位置、中间保持位置和面线夹持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保持面与所述夹持面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两侧;在所述中间保持位置,通过使由所述第1折曲部和所述第2折曲部构成的面线折曲部相互交叉而使所述面线折曲、以便边允许用缝纫机的挑线杆提引所述面线边对该面线施加滑动阻力;在所述面线夹持位置,于所述保持面与所述夹持面之间夹持由所述挑线杆提引的所述面线;
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以便在缝制开始的挑线杆开始提引面线之前,将所述保持部件及所述夹持部件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中间保持位置相对移动并停止,然后使其相对移动到所述面线夹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线折曲部,将从相互接近的所述保持面与所述夹持面之间向下方下垂的所述面线端部向沿所述机梭的梭轴方向折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336985A JP4235435B2 (ja) | 2002-11-20 | 2002-11-20 |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
JP2002336985 | 2002-11-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02737A CN1502737A (zh) | 2004-06-09 |
CN100476055C true CN100476055C (zh) | 2009-04-08 |
Family
ID=32310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16193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76055C (zh) | 2002-11-20 | 2003-11-19 |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235435B2 (zh) |
KR (1) | KR101078152B1 (zh) |
CN (1) | CN100476055C (zh) |
DE (1) | DE10354110B4 (zh) |
TW (1) | TWI29875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314512A (ja) * | 2005-05-12 | 2006-11-24 | Juki Corp |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
JP4975270B2 (ja) * | 2005-05-17 | 2012-07-11 | Juki株式会社 | ミシン |
CN1869309B (zh) * | 2005-05-23 | 2011-07-27 | 顾飞龙 | 缝纫机的勾夹线装置 |
JP5026231B2 (ja) | 2007-11-12 | 2012-09-12 | Juki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上糸つかみ装置 |
CN101225586B (zh) * | 2008-02-02 | 2011-12-07 | 杭州经纬电子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绣花机上使用的面线夹持机构 |
JP5265226B2 (ja) * | 2008-03-31 | 2013-08-14 | Juki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上糸つかみ装置 |
KR101031088B1 (ko) * | 2008-11-22 | 2011-04-26 | 오영곤 | 재봉기의 윗실 클램핑 장치 |
JP5982228B2 (ja) * | 2012-06-18 | 2016-08-31 | Juki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
CN102926139B (zh) * | 2012-11-02 | 2015-02-11 | 谭英 | 一种自动钮扣绕脚机 |
JP5944064B1 (ja) * | 2015-04-16 | 2016-07-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上糸つかみ装置及びミシン |
JP6560913B2 (ja) * | 2015-06-26 | 2019-08-14 | Juki株式会社 | ミシン |
CN111020903B (zh) * | 2019-12-17 | 2021-08-24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起缝剪线机构及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422863D0 (en) * | 1984-09-11 | 1984-10-17 | Univ London | Sewing machine |
JP2671478B2 (ja) * | 1989-02-10 | 1997-10-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上糸つかみ装置 |
JP2000325683A (ja) * | 1999-05-19 | 2000-11-28 | Juki Corp | ミシンの鳥の巣防止装置 |
JP4037151B2 (ja) * | 2002-04-10 | 2008-01-23 | Juki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
-
2002
- 2002-11-20 JP JP2002336985A patent/JP423543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
- 2003-11-19 CN CNB2003101161939A patent/CN10047605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1-19 DE DE10354110.1A patent/DE10354110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1-20 TW TW092132602A patent/TWI29875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11-20 KR KR1020030082598A patent/KR10107815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298756B (en) | 2008-07-11 |
CN1502737A (zh) | 2004-06-09 |
DE10354110B4 (de) | 2018-02-08 |
KR101078152B1 (ko) | 2011-10-28 |
JP4235435B2 (ja) | 2009-03-11 |
DE10354110A1 (de) | 2004-06-09 |
KR20040044174A (ko) | 2004-05-27 |
TW200419029A (en) | 2004-10-01 |
JP2004167007A (ja) | 2004-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76055C (zh) |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 |
CN104005189B (zh) | 双针缝纫机 | |
CN1800478B (zh) | 缝纫机 | |
JP4660017B2 (ja) | 根巻き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 |
CN101372792B (zh) | 缝纫机的面线控制装置 | |
CN104005188A (zh) | 缝纫机 | |
CN101845723B (zh) | 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 | |
CN101220546A (zh) | 双针缝纫机 | |
CN101440555A (zh) | 缝纫机 | |
CN102653902B (zh) | 缝纫机 | |
CN1824871B (zh) | 锁眼缝纫机 | |
CN101387049B (zh)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
JPH01121091A (ja) | 針位置による糸締り補正ミシン | |
CN1831230B (zh) | 绕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 |
CN101046040B (zh) | 锁眼缝纫机的夹线装置 | |
CN101275340B (zh) | 钉扣缝纫机 | |
CN102634940A (zh) |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切线方法 | |
CN101135091B (zh) | 缝纫机 | |
US2003461A (en) | Sewing machine | |
JP4605444B2 (ja) | ミシンの糸掛け装置 | |
CN101377038A (zh) | 缝纫机 | |
JP2006000372A (ja) | ミシン | |
CZ302014B6 (cs) | Stroj na ovíjení krcku knoflíku | |
JP4219651B2 (ja) | ミシンの糸保持装置 | |
CN1332087C (zh) | 电子缝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