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2072A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22072A CN101122072A CNA2007101363977A CN200710136397A CN101122072A CN 101122072 A CN101122072 A CN 101122072A CN A2007101363977 A CNA2007101363977 A CN A2007101363977A CN 200710136397 A CN200710136397 A CN 200710136397A CN 101122072 A CN101122072 A CN 1011220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uture
- looper
- air injection
- injection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8—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multi-thread seams
- D05B1/12—Lock-stitch seam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08—Loop takers, e.g. loopers for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3/00—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loop-taker thread, e.g. for tension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05B87/02—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moving thread through needle or looper ey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使打环装置线的更换变得容易。通过将缝线导向杠杆(121)的下端部和喷气单元(130)之间由连结部件(161)连结而使两者联动,该缝线导向杠杆(121)支撑可摆动地安装在下打环装置(21)上的缝线导管(110),该喷气单元(130)被设置为可自由分离移动地与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插入口(111)相对,向该缝线插入口(111)吹送空气。即,通过操作操作杆(4),在缝线排出口(112)被配置在与下打环装置(21)的线孔(21b)吻合的穿线位置上时,空气喷嘴(132)的喷出口(132a)配置在接近缝线插入口(111)的喷气位置上,在缝线导管(110)移动至退避位置上时,空气喷嘴(132)被移动至待机位置。由此,可以比现有技术更容易地向下打环装置(21)穿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使缝线穿过打环装置(looper)的穿线装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当前,在例如锁边缝纫机或双重环缝缝纫机等中,已知具有穿线装置的缝纫机,该穿线装置利用被加压的空气而使缝线穿过打环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所述缝纫机中的穿线装置如图11至图13所示,具有:下打环装置驱动机构500,其具有下打环装置510,该下打环装置510具有延伸部510a,该延伸部510a通过与针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进退,从而插入针线的线环中;缝线导管520,其一端作为缝线插入口521,另一端作为缝线排出口522,该缝线导管520在内部具有可以插入下打环线T的缝线通路;缝线导向杠杆530,其使缝线导管520移动,以使缝线排出口522在与打环装置510的线孔510b吻合的穿线位置和从该穿线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喷气单元540,其与缝线插入口521相对配置,向该缝线插入口521喷气;以及空气泵550,其向喷气单元540供给空气。
并且,在使下打环线T穿过下打环装置510的线孔510b时,使作为缝线导管520的另一端的缝线排出口522与下打环装置510的线孔510b吻合后,向作为缝线导管520的一端的缝线插入口521吹入被加压的空气,使下打环线T插入下打环装置510的线孔510b中。
专利文献1:特开2005-3189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具有穿线装置的缝纫机中,在进行下打环线T的缝线更换时,首先使设置在飞轮507及缝纫机架M上的标记m1、m2吻合,而将下打环装置510配置在摆动端位置上,然后使缝线导向杠杆530沿箭头A方向(参照图12)移动,而使缝线导管520的缝线排出口522和下打环装置510的线孔510b吻合(参照图13)。然后,使喷气单元540的操作杆4沿如图11所示箭头C方向移动,从而使空气喷嘴541的喷出口541a以与缝线插入口521相对配置的方式接近,然后操作空气泵550,吹送压缩空气而使下打环线T穿过下打环装置510的线孔510b。此外,在下打环线T通过后,需要首先使操作杆4沿图11所示的箭头D方向移动,然后使缝线导向杠杆530沿图13所示的箭头B方向移动。因此,产生以下问题:在进行下打环线T的缝线更换时,操作部位多,缝线更换变得麻烦。另外,由于在上述操作中具有次序,所以产生在操作时花费工时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打环装置线的更换变得容易。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打环装置驱动机构(10、20),其具有打环装置,该打环装置在前端形成线孔,该前端通过与缝针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进退,插入针线的线环中;缝线导管部件(110),其一端作为缝线插入口(111),另一端作为缝线排出口(112),内部具有可以插入下打环线的缝线通路;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120),其使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以使得上述缝线排出口在与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吻合的穿线位置和从该穿线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喷气单元(130),其与上述缝线插入口相对配置,向该缝线插入口吹送空气;空气供给单元(140),其向上述喷气单元供给空气;喷气单元移动单元(150),其使上述喷气单元移动,以使其在接近上述缝线插入口的喷气位置和从该喷气位置离开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联动单元(160),其使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单元联动,以使得在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的缝线排出口配置在上述穿线位置上时,上述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上。
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中,上述联动单元具有:第一致动器(ST1),其驱动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第二致动器(ST2),其驱动上述喷气单元移动单元;以及联动控制单元,其驱动上述第一及第二致动器,以使得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单元同步进行动作。
技术方案3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中,上述联动单元具有连结部件(161),该连结部件连结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单元。
技术方案4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中,上述联动单元具有致动器(270),该致动器驱动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方案5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中,上述打环装置经由与主轴联动的打环装置轴,由缝纫机电动机施加动力,该缝纫机具有:输入单元(290),其输入使下打环线穿过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主轴角度检测单元(280),其检测利用缝纫机电动机而进行旋转的主轴是否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以及喷气控制单元,其在从上述输入单元输入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上述主轴角度检测单元的检测,使上述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上述第二致动器,将上述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
技术方案6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记述的发明中,上述打环装置经由与主轴联动的打环装置轴,由缝纫机电动机施加动力,该缝纫机具有:输入单元(290),其输入使下打环线穿过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主轴角度检测单元(280),其检测利用缝纫机电动机而进行旋转的主轴是否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以及喷气控制单元,其在从上述输入单元输入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上述主轴角度检测单元的检测,使上述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上述致动器,将上述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
技术方案7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中,具有复位单元(167),其与缝纫机电动机的驱动对应而将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的缝线排出口配置在退避位置。
技术方案8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打环装置驱动机构(10、20),其具有打环装置,该打环装置在前端形成线孔,该前端通过与缝针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进退,插入针线的线环中;缝线导管,其连通缝线插入口和缝线排出口之间,在其内部具有可以插入下打环线的缝线通路,该缝线导管可以使上述缝线排出口在与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吻合的穿线位置、和从该穿线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缝线导管移动机构(120),其与上述缝线导管连结,以使得上述缝线排出口在上述穿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喷气单元(230),其与上述缝线插入口相对,可以在向上述缝线插入口吹送空气的喷气位置和从该喷气位置离开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空气供给单元(140),其向上述喷气单元供给空气;喷气单元移动机构(150),其与上述喷气单元连结,以使得上述喷气单元在上述喷气位置和上述待机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联动机构(260),其使上述缝线导管移动机构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机构联动,以使得在上述缝线排出口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穿线位置移动时,上述喷气单元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喷气位置。
技术方案9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记述的发明中,上述联动机构具有:第一致动器(ST1),其驱动上述缝线导管移动机构;第二致动器(ST2),其驱动上述喷气单元移动机构;以及联动控制部,其驱动上述第一及第二致动器,以使得上述缝线导管移动机构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机构同步进行动作。
技术方案10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记述的发明中,上述联动机构具有连结部件(261),该连结部件连结上述缝线导管移动机构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机构。
技术方案11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记述的发明中,上述联动机构具有致动器(270),该致动器驱动上述缝线导管移动机构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方案12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9记述的发明中,上述打环装置经由与主轴联动的打环装置轴,由缝纫机电动机施加动力,该缝纫机具有:输入部(290),其输入使下打环线穿过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主轴角度检测传感器(280),其检测利用缝纫机电动机而进行旋转的主轴是否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以及喷气控制部,其在从上述输入部输入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上述主轴角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使上述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上述第二致动器,将上述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
技术方案13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1记述的发明中,上述打环装置经由与主轴联动的打环装置轴,由缝纫机电动机施加动力,该缝纫机具有:输入部(290),其输入使下打环线穿过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主轴角度检测传感器(280),其检测利用缝纫机电动机而进行旋转的主轴是否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以及喷气控制部,其在从上述输入部输入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上述主轴角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使上述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上述致动器,将上述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
技术方案14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记述的发明中,具有复位单元(167),其与缝纫机电动机的驱动对应而将上述缝线排出口配置在退避位置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利用联动单元,通过使缝线导管移动至穿线位置而使喷气单元移动至喷气位置,反之,通过使喷气单元移动至喷气位置而使缝线导管移动至穿线位置。即,通过操作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移动单元的任一个,就可以同时操作另一个。由此,使向打环装置穿线时的操作比现有技术简化,同时由于不需要操作次序,所以穿线操作变得容易。其结果,能够提高缝纫机的操作性。
根据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除了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之外,特别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被第一致动器驱动,喷气单元移动单元被第二致动器驱动。另外,通过联动控制单元,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移动单元,以相互的动作方向一致的方式被驱动。即,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移动单元之间电气地联动。由此,例如可以自动地将缝线导管配置在穿线位置上,能够容易地进行向打环装置穿线的作业。另外,也可以将缝线导管自动地配置在退避位置上。由于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移动单元之间并不是通过机械地直接连结而使两者联动,所以能够提高它们在缝纫机中的配置自由度。
根据技术方案3记述的发明,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之间通过连结部件机械地连结而联动。因此,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而廉价地得到与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4记述的发明,除了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之外,特别地,可以通过致动器的驱动电气地控制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能够经由连结部件而同时控制两者的驱动。
即,通过使用一个致动器和连结部件,能够在控制成本的同时电气地控制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另外,例如通过使用检测单元,其检测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是否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从而能够控制两者自动地停止在规定的位置上。
根据技术方案5记述的发明,除了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之外,特别地,喷气控制单元进行下述控制:在从输入单元输入向打环装置穿线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主轴角度检测单元的检测而使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第二致动器而将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由此,将缝线导管配置在穿线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向打环装置穿线的穿线作业,能够实现缝纫机操作性的提高。
另外,所谓“规定的旋转角度”,例如是指将与主轴联动而进行摆动的打环装置配置在其摆动行程的一端时的主轴角度,可以将其设定为期望的旋转角度。
根据技术方案6记述的发明,除了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4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之外,特别地,喷气控制单元进行下述控制:在从输入单元输入向打环装置穿线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主轴角度检测单元的检测而使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致动器而将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由此,将缝线导管配置在穿线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向打环装置穿线的穿线作业,能够实现缝纫机操作性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7记述的发明,除了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之外,特别地,通过复位单元,能够与缝纫机电动机的驱动对应而将缝线导管配置在退避位置上。另外,经由联动单元而将喷气单元配置在待机位置。由此,例如即使在打环装置中穿过缝线后,用户忘记将缝线导管复位至退避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顺畅地转换至缝制动作。即,在向打环装置穿线的穿线作业中,缝纫机的用户不需要在缝线穿过打环装置后进行将缝线导管从穿线位置复位至退避位置的复位操作,向打环装置穿线的作业变得容易。其结果,实现缝纫机操作性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8记述的发明,利用联动单元,通过使缝线导管移动至穿线位置而使喷气单元移动至喷气位置,反之,通过使喷气单元移动至喷气位置而使缝线导管移动至穿线位置。即,通过操作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移动单元的任一个,可以同时操作另一个。由此,使向打环装置穿线时的操作比现有技术简化,同时由于不需要操作次序,所以穿线操作变得容易。其结果,能够提高缝纫机的操作性。
根据技术方案9记述的发明,除了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8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之外,特别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被第一致动器驱动,喷气单元移动单元被第二致动器驱动。另外,通过联动控制单元,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移动单元,以相互的动作方向一致的方式被驱动。即,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移动单元之间电气地联动。由此,例如可以自动地将缝线导管配置在穿线位置上,能够容易地进行向打环装置穿线的作业。另外,也可以将缝线导管自动地配置在退避位置上。由于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移动单元之间并不是通过机械地直接连结而使两者联动,所以能够提高它们在缝纫机中的配置自由度。
根据技术方案10记述的发明,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之间通过连结部件机械地连结而联动。因此,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而廉价地得到与技术方案8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1记述的发明,除了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8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之外,特别地,特别地,可以通过致动器的驱动电气地控制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能够经由连结部件而同时控制两者的驱动。
即,通过使用一个致动器和连结部件,能够在控制成本的同时电气地控制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另外,例如通过使用检测单元,其检测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喷气单元是否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从而能够控制两者自动地停止在规定的位置上。
根据技术方案12记述的发明,除了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9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之外,特别地,喷气控制单元进行下述控制:在从输入单元输入向打环装置穿线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主轴角度检测单元的检测而使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第二致动器而将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由此,将缝线导管配置在穿线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向打环装置穿线的穿线作业,能够实现缝纫机操作性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13记述的发明,除了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1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之外,特别地,喷气控制单元进行下述控制:在从输入单元输入向打环装置穿线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主轴角度检测单元的检测而使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致动器而将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由此,将缝线导管配置在穿线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向打环装置穿线的穿线作业,能够实现缝纫机操作性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14记述的发明,除了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8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之外,特别地,通过复位单元,能够与缝纫机电动机的驱动对应而将缝线导管配置在退避位置上。另外,经由联动单元而将喷气单元配置在待机位置。由此,例如即使在打环装置中穿过缝线后,用户忘记将缝线导管复位至退避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顺畅地转换至缝制动作。即,在向打环装置穿线的穿线作业中,缝纫机的用户不需要在缝线穿过打环装置后进行将缝线导管从穿线位置复位至退避位置的复位操作,向打环装置穿线的作业变得容易。其结果,实现缝纫机操作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缝纫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I部的放大图,表示缝线导管的缝线排出口向穿线位置移动,空气喷嘴向喷气位置移动的状态。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联动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缝线导向杠杆和喷气单元之间的连结构造(缝线导管的缝线排出口位于退避位置)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缝线导向杠杆和喷气单元之间的连结构造(缝线导管的缝线排出口位于穿线位置)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联动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缝纫机中的主轴角度检测传感器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缝纫机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其他例子,表示在穿线装置上设置复位单元的例子的概略图。
图11是表示现有的缝纫机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12是表示现有的缝纫机中的穿线装置(缝线导管的缝线排出口位于退避位置)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的缝纫机中的穿线装置(缝线导管的缝线排出口位于穿线位置)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缝线导向杠杆的驱动构造的概略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喷气单元的驱动构造的概略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联动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至图10及图14至图16,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缝纫机,以锁边缝纫机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垂直上下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将在设置在水平面上的状态下的缝纫机1的臂部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将与未图示的针板的板面平行且与Y轴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另外,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相互正交。
(实施方式1: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缝纫机(锁边缝纫机)1具有:针驱动机构(未图示),其利用缝纫机电动机5(图7及图8)的驱动而使缝针3上下移动;下打环装置驱动机构20(打环装置驱动机构),其具有下打环装置21,该下打环装置21具有延伸部21a,该延伸部21a通过与缝针3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进退,从而在被缝制物即布料的下侧插入针线T1、T2(图4)的线环中;以及上打环装置驱动机构10,其具有上打环装置11,该上打环装置11使上打环线插入下打环线T的线环中,通过由这些缝针3、下打环装置21及上打环装置11按顺序交叉缝线,而对布料实施锁边缝制。此外该缝纫机1还具有穿线装置100,其用于使下打环线T穿过下打环装置21的线孔21b中。
下面,详细说明各部分。
(缝针驱动机构)
未图示的缝针驱动机构具有:上轴(未图示),其由缝纫机电动机5的驱动而旋转;以及传递机构(未图示),其通过旋转锤及双臂曲柄等公知构造,将上轴的旋转运动变换为上下运动,传递至针棒2。在针棒2的下端上保持2根针3、3。这样,根据上述构造,如果上轴旋转,则经由传递机构使针棒2上下移动,缝针3上下移动。
(上打环装置驱动机构)
上打环装置驱动机构10具有:上打环装置保持体12,其保持上打环装置11;支撑部件13,其支撑上打环装置保持体12,使其能够进行直线前进动作和两种围绕轴的旋转动作;以及动作机构14,其使与上打环装置12的连结点在两个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上打环装置保持体12为圆柱体,在其一端部(上端部)上保持上打环装置11。并且,上打环装置11穿过后述的下打环装置21的移动轨迹的后方而使上打环线插入下打环线T的线环中,同时使其前端部移动至缝针3、3的落针位置,使缝针3、3及针线T1、T2(参照图4)插入上打环线的线环中。
(下打环装置驱动机构)
下打环装置驱动机构20具有:作为打环装置轴的下打环装置驱动轴22,其配置在未图示的针板的下侧,被缝纫机架M沿前后方向可旋转地支撑;下打环装置保持臂23,其固定安装在下打环装置驱动轴22的前端部,进行摆动;以及下打环装置21,其被该摆动端部保持。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设置了传递机构,其将下轴6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往复转动驱动力而施加于下打环装置驱动轴22。
下打环装置驱动轴22通过与下轴6同步进行往复转动而使下打环装置保持臂23摆动。由此,下打环装置2 1在针板的下侧,以在缝针3、3的移动轨迹的附近穿过其后方的方式移动。即,下打环装置21经由与下轴6联动的下打环装置驱动轴22,由缝纫机电动机5施加动力,进行驱动。另外,下打环装置21具有延伸部21a,该延伸部21a捕捉插入下降后的缝针3、3中的针线T1、T2的线环,在该线环中插入下打环线T的线环。
此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上述延伸部21a中形成线孔21b,其使从后述的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排出的下打环线T穿过。此外,从该线孔21b向与缝线排出口112的退避位置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打环装置槽21c。该打环装置槽21c用于将从缝线排出口112排出的下打环线T夹持在下打环装置21和后述的缝线导向杠杆121之间,防止缝线导向杠杆121的转动被阻止。
另外,在下轴6的一端固定位于缝纫机架M的外侧的飞轮7,飞轮7和下轴6一体地旋转。在所述的飞轮上设置标记m1,在该标记m1与设置在缝纫机架M上的标记m2吻合时,下打环装置21配置在其摆动行程中的一边的摆动端中、图1所示的最右端位置上。
(穿线装置)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穿线装置100。
穿线装置100用于使从形成于缝纫机架M上的线槽17导出的下打环线T,穿过下打环装置21的线孔21b,设置在针棒2的下方。
所述穿线装置100如图1至图5所示,具有:缝线导管110,其一端作为缝线插入口111,另一端作为缝线排出口112,该缝线导管110内部具有能够插入下打环线T的缝线通路;作为缝线导管移动单元的缝线导管移动机构120,其使缝线导管110移动,以使其可以在缝线排出口112与下打环装置21的线孔21b吻合的穿线位置(参照图5)、和从该穿线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参照图4)之间移动;喷气单元130,其与缝线插入口111相对配置,作为向该缝线插入口111吹送空气的喷气单元;作为空气供给单元的空气泵140,其向喷气单元130供给空气;作为喷气单元移动单元的喷气移动机构150,其使喷气单元130移动,以使其在接近缝线插入口111的喷气位置和从该喷气位置离开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作为联动单元的联动机构160,其使缝线导管移动机构120和喷气移动机构150联动,以使得在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配置在穿线位置上时,使喷气单元130配置在喷气位置上。
(缝线导向单元)
缝线导管110如图4及图5所示,与设置在针棒2的下方的下打环装置21进行摆动的平面平行地设置。该缝线导管110是在两个位置上弯折而以侧面观察大致コ字状形成的管状的部件。该缝线导管110如图4所示,一端部作为插入下打环线T的缝线插入口111起作用,该缝线插入口111随着靠近其端部侧而逐渐扩大直径。这是为了容易地插入下打环线T。另外,缝线导管110如图5所示,另一端部作为排出下打环线T的缝线排出口112起作用,该缝线排出口112的端部弯折成大致直角。即,缝线导管110作为用于向下打环装置21的线孔21b中导入下打环线T的缝线导向单元起作用。所述缝线导管110通过与后述的缝线导管移动机构120连接,能够在使缝线排出口112与下打环装置21的线孔21b吻合的穿线位置(图2及图5所示的位置)和从该穿线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图1及图4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
(缝线导管移动单元)
缝线导管移动单元120具有:缝线导向杠杆121,其上端支撑缝线导管110,同时通过摆动而使上端部能够在上述穿线位置和上述退避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缝线导向杠杆台122,其以使缝线导向杠杆121可转动的方式支撑其中间部;以及切换杠杆123,其连结缝线导向杠杆121的一端部和缝线导向杠杆台122,使缝线导向杠杆121摆动而将缝线排出口112的位置在穿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切换。
缝线导向杠杆121由长方形的板材成型,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相互沿相反方向弯折地形成。缝线导向杠杆121在大致中央上具有长孔121a,利用贯穿该长孔121a的支点轴122a,可自由转动地卡止在缝线导向杠杆台122上。在缝线导向杠杆121的一端部(图1至图5中的上端部)上,以从表面侧面向背面侧贯穿的方式安装缝线导管110的另一端部,作为缝线排出口112起作用。另外,在缝线导向杠杆121的中央部附近,利用粘结剂或焊锡等粘结单元固定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插入口111。另外,在缝线导向杠杆121的另一端部上,形成用于与切换杠杆123连结的连结孔121b。
缝线导向杠杆台122由板材构成,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支撑下打环装置21的下打环装置保持臂23上。此外,下打环装置保持臂23,在一端部上支撑下打环装置21,在另一端部上连接使下打环装置21转动的下打环装置轴22。即,缝线导管移动机构120相对于下打环装置21可自由拆卸地安装,设置在缝线导管移动机构120上的缝线导管110自然也相对于下打环装置21可自由拆卸地被安装。
在缝线导向杠杆台122的一端部上形成支点轴122a,其向缝线导向杠杆121侧突出,成为缝线导向杠杆121转动时的支点,该支点轴122a卡止在缝线导向杠杆121的长孔121a中。此外,在缝线导向杠杆台122的另一端上,形成可旋转地支撑切换杠杆123的转动轴122b。
切换杠杆123由板材构成,设置在缝线导向杠杆121和缝线导向杠杆台122之间。在切换杠杆123的一端上形成用于插入转动轴122b的插入孔123a,通过将转动轴122b插入插入孔123a中,切换杠杆123可以相对于转动轴122b自由转动。此外,在切换杠杆123的另一端上形成用于连结缝线导向杠杆121的连结轴123b,通过在缝线导向杠杆121的连结孔121b中插入切换杠杆123的连结轴123b,切换杠杆123可自由转动地与缝线导向杠杆121连结。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连结轴123b,向X轴方向即图4及图5中的图中前侧突出,与后述的连结部件161的连结槽161a嵌合(参照图4及图5)。
(喷气单元)
在喷气单元130中设有:基台131,其能够在接近缝线插入口111的喷气位置(图2及图5所示的位置)和从该喷气位置离开的待机位置(图1及图4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空气喷嘴132,其沿该基台131的移动方向安装,用于向缝线插入口111中吹送空气。
在基台131上设有:凸部131a,其位于基台131的下端,向X轴方向突出设置;以及长孔131b,其沿Y轴方向形成。
所述的喷气单元130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喷气单元起作用,其在下打环装置21的线孔21b与缝线排出口112吻合时,与缝线插入口111相对配置,向该缝线插入口111吹送空气。
另外,在穿线装置100中,如图1所示设有作为缝线导入单元的线槽17,其一端向缝纫机架M的外侧开口,另一端在空气喷嘴132的喷出口132a的上方开口,内部具有可以插入下打环线T的缝线通路。并且,从在缝纫机架M外侧开口的一端插入,从另一端拉出的下打环线T,通过由喷气单元130吹送被加压的空气而插入缝线插入111中。
(空气供给单元)
空气泵140具有:自由伸缩的中空的蛇腹部141;以及杠杆部142,其与该蛇腹部141的一端部连接,用于压缩蛇腹部141。蛇腹部141的另一端部经由空气管143与空气喷嘴132连接。
即,通过操作杠杆部142而压缩蛇腹部141,将蛇腹部141内的空气传递至空气管143而送至空气喷嘴132,从前端的喷出口132a吹出。
(喷气单元移动单元)
喷气移动机构150具有:支撑部件151,其固定在缝纫机架M上,支撑基台131;以及操作杆4,其使喷气单元130移动,以可以在接近缝线插入口111的喷气位置和从该喷气位置离开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参照图1)。此外,该操作杆4(移动部件)或喷气单元130,也可以利用螺线管或步进电动机等使其移动。
支撑部件151具有2个凸部151a、151a,其向X轴方向突出设置,同时沿Y轴方向并排设置,通过该凸部151a与基台131的长孔131b嵌合,沿Y轴方向可自由滑动地支撑喷气单元130。
操作杆4固定在基台131的大致中央部上,基台131与操作杆4的移动配合而沿Y轴方向移动。该操作杆4可移动地卡止于形成在缝纫机架M上的槽8中,通过用户操作操作杆4,能够使喷气单元130沿Y轴方向移动。
(联动机构)
在这里,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中的联动机构160。
联动机构160具有连结部件161,其连结上述缝线导管移动机构120的缝线导向杠杆121和喷气单元130的基台131。
连结部件161如图3所示,由俯视时呈大致コ字状的长方形板材构成,以其长度方向沿Y轴方向的方式配置在机座部内的下方。在该连结部件161上,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设置沿Y轴方向的长孔161c。在螺合固定在缝纫机架M上的基座162的上表面突出设置的凸部162a,从下方分别嵌合上述长孔161c中。即,连结部件161,经由长孔161c及凸部162a支撑在基座162上,由此能够相对于缝纫机架M沿Y轴方向自由滑动。
连结部件161的一端(图3中的左端)向上方弯折,形成上端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连结槽161a。连结部件161的另一端(图3中的右端)也向上方弯折,沿上下方向设置长条形的连结孔161b。并且,在组装在缝纫机1中的状态下,连结槽161a中嵌合将缝线导向杠杆121和切换杠杆123连结的连结轴123b。另外,连结孔161b中嵌合在基台131的下端沿X轴方向突出设置的凸部131a。即,与连结部件161的一端侧连结的缝线导向杠杆121、和与另一端侧连结的基台131,在沿Y轴方向移动时,相互联动。
所述的连结部件161,位于其Y轴方向两端的连结槽161a和连结孔161b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以下长度:在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通过与连结部件161的一端连结的缝线导管移动机构120而配置在穿线位置(参照图5)上时,与另一端连结的喷气单元130的空气喷嘴132的前端(喷出132a)配置在喷出位置。即,连结部件161是机械地连结缝线导管移动机构120的缝线导向杠杆121和喷气单元130的基台131的本实施方式中的连结部件,作为使缝线导管移动机构120和喷气单元130联动的联动单元起作用,以使得在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配置在穿线位置上时,喷气单元130配置在喷气位置上。
(缝纫机的动作说明)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1的动作。
在进行下打环线T的缝线更换时,首先使飞轮7旋转,使该飞轮7的标志m1和缝纫机架M的标志m2吻合,使下打环装置21移动至其摆动行程中的最右端。
如图1所示,在操作杆4被配置在最右端即最退后位置上的情况下,与缝线导向杠杆121的下端连结的连结部件161也被配置在图1中的最右端。因此,缝线导向杠杆121以支点轴122a为中心沿B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112被配置在退避位置上(参照图4)。另外,喷气单元130的空气喷嘴132如图1所示,其前端的喷出口132a配置在从缝线插入口离开的待机位置上。
然后,如果通过用户的操作而将操作杆4移动至图1中的最左端即最前进位置上,则连结部件161也移动至图1中的最左端。由此,缝线导向杠杆121以支点轴122a为中心沿A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被配置在穿线位置上(参照图5)。
并且,如果在所述的穿线位置使空气泵140动作,则从空气喷嘴132的前端的喷出口132a中喷出被加压的空气,从缝线插入口111插入缝线导管110内的下打环线T从缝线排出口112中排出,插入下打环装置21的线孔21b中。
在下打环线T插入下打环装置21后,通过向右侧移动操作杆4,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移动至退避位置,喷气单元130移动至待机位置。
(实施方式1的效果)
如上所示,根据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缝纫机1,利用连结部件161,可以通过使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移动至穿线位置而使喷气单元130移动至喷气位置,反之,可以通过使喷气单元130向喷气位置移动而使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移动至穿线位置。即,通过操作操作杆4而操作缝线导向杠杆121和喷气单元移动单元中的任一个,就能够同时操作另一个。由此,在使下打环线T穿过下打环装置21时的操作比现有技术简化,同时由于不需要操作次序,所以穿线操作变得容易。另外,能够提高缝纫机1的操作性。
(实施方式2:整体结构)
下面,基于图6至图9,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的记述。
实施方式2中的联动机构260如图6至图8所示,其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地方在于,具有:作为致动器的步进电动机270,其驱动该联动机构260;作为主轴角度检测单元的主轴传感器280,其检测下轴6是否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控制部50,其基于主轴传感器280的检测而控制步进电动机270的驱动;以及作为输入单元的穿线按钮290,其输入使下打环线T穿过下打环装置21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
(联动机构)
在如图6所示的连结部件261上,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设有连结槽261a、连结孔261b及长孔261c,除此之外,设置齿部即齿条261d,其位于在与Y轴方向平行的端缘上,沿该端缘以直线状排列。
在连结部件261的一侧上配置步进电动机270,安装在该步进电动机270上的小齿轮271与齿条261d啮合。
步进电动机270固定在缝纫机架M的底座部内。该步进电动机270与控制部50电气连接(参照图8),通过与从该控制部50输出的规定脉冲对应而进行旋转,使连结部件261进行沿Y轴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用于将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配置在穿线位置或退避位置上的移动距离或所需的脉冲数(规定脉冲数),预先存储在后述的作为控制部50的存储部的ROM 52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该步进电动机270作为联动机构260的驱动源而起作用,所以不需要与实施方式1中的操作杆4相当的操作部。
另外,如图7所示,在实施方式2中,屏蔽板6a固定在下轴6(主轴)的端部附近,该下轴6经由驱动皮带9,由缝纫机电动机5施加旋转力而进行旋转。屏蔽板6a安装在下轴6的外周、即与XZ平面平行地安装在围绕轴的一部分上,设置为能够与下轴6一体旋转。
主轴传感器280固定在缝纫机架M内的上部。本实施方式中的主轴传感器280是具有发光部和感光部的光电传感器,通过将与下轴6同时旋转的屏蔽板6a配置在上述发光部和感光部之间,能够检测出下轴6是否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上。
(操作面板)
此外,在缝纫机1中设置用于由用户进行各种操作输入的操作面板60,输入至操作面板60中的各种数据或操作信号输出至后述的控制部50中。操作面板60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省略图示)和设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上的触摸面板(省略图示)而构成,通过对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各种操作键等进行触摸操作,触摸面板检测被触摸指示的位置,向后述的控制部50输出与检测出的位置对应的操作信号。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面板60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穿线按钮290,其输入使下打环装置线T穿过下打环装置21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以及退避按钮291,其用于输入退避动作的开始信号,该退避动作是在穿线后使喷气单元230移动至待机位置,同时使缝线导管110移动至退避位置。
并且,如果由用户按下上述穿线按钮290及退避按钮291,则表示各按钮被按下的信号输出至控制部50,控制部50进行后述的各种控制。
(缝纫机的控制系统)
下面,基于图8说明控制部50的构成。
如图8所示,控制部50连接缝纫机电动机5及步进电动机270等驱动源、主轴传感器280等传感器、缝纫机启动踏板15及操作面板60等。图8仅示出本实施方式中需要的结构,控制部50还连接其他驱动源、传感器等。
所述控制部50具有:作为微型计算机的MPU(Micro ProcessorUnit)51、ROM(Read Only Memory)52、RAM(Random AccessMemory)53和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ROM)54。
在ROM 52中存储锁边缝纫机1的控制程序。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的ROM 52中,存储与以下的脉冲数相关的数据,即用于将喷气单元230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喷气位置所需的脉冲数,或者相反地,用于将喷气单元230从喷气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所需的脉冲数。RAM 53是向MPU 51提供工作区域的存储器。在EEPROM 54中备份缝制所涉及的各种数据。并且,MPU 51按照存储在ROM 52中的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50,在由穿线按钮290输入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进行下述控制:基于主轴传感器280的检测,使下轴6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步进电动机270,将喷气单元230配置在喷气位置。即,控制部50作为本发明的喷气控制单元起作用。
具体地说,控制部50进行下述控制:如果操作面板60的穿线按钮290被按下,则基于来自主轴传感器280的检测信号,在与下轴6联动而摆动的下打环装置21配置在作为其摆动行程一端的位置(图4及图5所示的位置)的角度(规定的旋转角度)时,使下轴6停止,然后基于存储在ROM 52中的数据,输出用于使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从退避位置移动至穿线位置所需数量的脉冲信号,驱动步进电动机270。
另外,如果操作面板60的退避按钮29 1被按下,则控制部50进行下述控制:基于存储在ROM 52中的数据,输出用于使缝线导管110从穿线位置移动至退避位置所需数量的脉冲信号,驱动步进电动机270。
(缝纫机的动作说明)
下面,基于图9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实施方式2中的缝纫机1的动作。
首先,如果穿线按钮290被按下(步骤S1),则从操作面板60向控制部50输出表示该穿线按钮290被按下的信号。基于该信号,控制部50驱动缝纫机电动机5(步骤S2),判断下轴6是否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步骤S3)。
在这里,所谓规定的旋转角度,可以与屏蔽板6a向下轴6的安装位置对应而设定为期望的旋转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指,如图4及图5所示,在延伸部21a插入上述各图中的最右端即缝针3、3上升时形成的针线T1、T2的线环中的状态下,当与下轴6联动的下打环装置21处于该位置时,配置在该下打环装置21的摆动行程一端的下轴6的角度。
在下轴6没有配置在上述规定的旋转角度的情况下(步骤S3;否),控制部50继续驱动缝纫机电动机5,反复进行判断,直至下轴6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并且,在检测出下轴6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的情况下(步骤S3;是),控制部50通过停止缝纫机电动机5(步骤S4)而停止下打环装置21。
然后,控制部50沿图6所示的箭头E方向驱动步进电动机270(步骤S5),使空气喷嘴123前进至喷气位置(参照图5)(步骤S6)。此时,通过经由连结部件26 1而与喷气单元230联动的缝线导向杠杆121沿图5所示的箭头A方向摆动,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被配置在穿线位置上。步进电动机270根据从控制部50输出的预先存储在ROM 52中的数量的脉冲信号而被驱动,该脉冲数量是与用于将空气喷嘴132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喷气位置的距离(移动距离)对应的脉冲数。并且,步进电动机270旋转与该规定的脉冲数对应的量后停止(步骤S7)。
在步骤S7中,步进电动机270停止后,进行穿线,如果按下退避按钮291(步骤S8),则控制部50沿图6所示的箭头F方向驱动步进电动机270(步骤S9),使空气喷嘴132后退至待机位置(步骤S10)。此时,通过经由连结部件261而与喷气单元230联动的缝线导向杠杆121沿图4所示的箭头B方向摆动,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被配置在退避位置上。并且,控制部50与前进时相同地,使步进电动机270旋转与规定脉冲数对应的量后停止(步骤S11),结束处理。
(实施方式2的效果)
根据作为实施方式2的缝纫机1,能够通过驱动步进电动机270而电气控制支撑缝线导管110的缝线导向杠杆121和喷气单元230,同时能够经由连结部件同时控制两者的驱动。即,通过使用连结部件261和驱动该连结部件261的一个致动器(步进电动机270),能够抑制成本且进行同时驱动缝线导向杠杆121和喷气单元230的控制。由此,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容易地进行穿线动作,提高缝纫机1的操作性。
(其他)
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设置固定在缝纫机架M的底座部内的作为复位单元的导向部件167,其与缝纫机电动机5的驱动对应而将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配置在退避位置上。由此,如果缝纫机电动机5进行驱动而下打环装置21经由下轴6及下打环装置驱动轴22开始摆动,则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该下打环装置21的中央部上的缝线导向杠杆121也与下打环装置21一起摆动。然后,如果缝线导向杠杆121的凸部121e与导向部件167的倾斜部167a抵接,则缝线排出口112沿该倾斜部167a被导向至退避位置。即,能够与缝纫机电动机5的驱动对应而使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移动至退避位置。由此,例如在下打环装置21上穿过下打环线T后,用户忘记将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复位至退避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转换至缝制动作。即,在下打环装置21中穿过下打环线T的穿线作业中,不需要缝纫机1的用户在下打环线T穿过下打环装置21后,进行使缝线导管110的缝线排出口112从穿线位置复位至退避位置的复位动作,穿线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通过在连结部件261的端缘设置齿条261d,使连结部件261直接被步进电动机270驱动,但例如也可以是使基台231或缝线导向杠杆121的至少一个由步进电动机270驱动的结构,经由连结部件261使基台231及缝线导向杠杆121联动。另外,致动器也不限定为步进电动机,例如也可以是螺线管。
另外,通过在连结部件161(261)和与其两端连结的缝线导向杠杆121或基台131之间的连结部中,使用转速比不同的齿轮或长度不同的连杆,能够将缝线导向杠杆121或喷气单元130相对于连结部件161(261)的沿Y轴方向的移动距离的移动距离变更为期望值。
此外,作为实施方式3,可以分别通过各自的驱动部件而使缝线导向杠杆121和喷气单元130同步动作。
例如如图14所示,使作为用于摆动缝线导向杠杆121的第一致动器的第一步进电动机ST1,经由齿条和小齿轮等连结单元R1与动作板M1连结。动作板M1与上述缝线导管移动单元120的缝线导向杠杆121连结。
另外如图15所示,使作为用于使基台131往复运动的第二致动器的第二步进电动机ST2,经由齿条和小齿轮等连结单元R2与基台131连结。
此外,如图16所示,由作为联动控制单元的控制部50,控制两个步进电动机ST1、ST2,以使上述缝线导管移动单元120和喷气单元130同步动作。
Claims (14)
1.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打环装置驱动机构,其具有打环装置,该打环装置在前端形成线孔,该前端通过与缝针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进退,插入针线的线环中;
缝线导管部件,其一端作为缝线插入口,另一端作为缝线排出口,内部具有可以插入下打环线的缝线通路;
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其使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以使得上述缝线排出口在与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吻合的穿线位置和从该穿线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喷气单元,其与上述缝线插入口相对配置,向该缝线插入口吹送空气;
空气供给单元,其向上述喷气单元供给空气;
喷气单元移动单元,其使上述喷气单元移动,以使其在接近上述缝线插入口的喷气位置和从该喷气位置离开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联动单元,其使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单元联动,以使得在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的缝线排出口配置在上述穿线位置上时,上述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联动单元具有:
第一致动器,其驱动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
第二致动器,其驱动上述喷气单元移动单元;以及
联动控制单元,其驱动上述第一及第二致动器,以使得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单元同步进行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联动单元具有连结部件,该连结部件连结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联动单元具有致动器,该致动器驱动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移动单元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环装置经由与主轴联动的打环装置轴,由缝纫机电动机施加动力,
该缝纫机具有:
输入单元,其输入使下打环线穿过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
主轴角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利用缝纫机电动机而进行旋转的主轴是否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以及
喷气控制单元,其在从上述输入单元输入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上述主轴角度检测单元的检测,使上述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上述第二致动器,将上述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环装置经由与主轴联动的打环装置轴,由缝纫机电动机施加动力,
该缝纫机具有:
输入单元,其输入使下打环线穿过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
主轴角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利用缝纫机电动机而进行旋转的主轴是否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以及
喷气控制单元,其在从上述输入单元输入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上述主轴角度检测单元的检测,使上述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上述致动器,将上述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复位单元,其与缝纫机电动机的驱动对应而将上述缝线导管部件的缝线排出口配置在退避位置。
8.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打环装置驱动机构,其具有打环装置,该打环装置在前端形成线孔,该前端通过与缝针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进退,插入针线的线环中;
缝线导管,其连通缝线插入口和缝线排出口之间,在其内部具有可以插入下打环线的缝线通路,该缝线导管可以使上述缝线排出口在与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吻合的穿线位置、和从该穿线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缝线导管移动机构,其与上述缝线导管连结,以使得上述缝线排出口在上述穿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喷气单元,其与上述缝线插入口相对,可以在向上述缝线插入口吹送空气的喷气位置和从该喷气位置离开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
空气供给单元,其向上述喷气单元供给空气;
喷气单元移动机构,其与上述喷气单元连结,以使得上述喷气单元在上述喷气位置和上述待机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联动机构,其使上述缝线导管移动机构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机构联动,以使得在上述缝线排出口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穿线位置移动时,上述喷气单元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喷气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联动机构具有:
第一致动器,其驱动上述缝线导管移动机构;
第二致动器,其驱动上述喷气单元移动机构;以及
联动控制部,其驱动上述第一及第二致动器,以使得上述缝线导管移动机构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机构同步进行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联动机构具有连结部件,该连结部件连结上述缝线导管移动机构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联动机构具有致动器,该致动器驱动上述缝线导管移动机构和上述喷气单元移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环装置经由与主轴联动的打环装置轴,由缝纫机电动机施加动力,
该缝纫机具有:
输入部,其输入使下打环线穿过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
主轴角度检测传感器,其检测利用缝纫机电动机而进行旋转的主轴是否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以及
喷气控制部,其在从上述输入部输入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上述主轴角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使上述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上述第二致动器,将上述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环装置经由与主轴联动的打环装置轴,由缝纫机电动机施加动力,
该缝纫机具有:
输入部,其输入使下打环线穿过上述打环装置的线孔的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
主轴角度检测传感器,其检测利用缝纫机电动机而进行旋转的主轴是否位于规定的旋转角度;以及
喷气控制部,其在从上述输入部输入穿线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基于上述主轴角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使上述主轴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同时驱动上述致动器,将上述喷气单元配置在喷气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复位单元,其与缝纫机电动机的驱动对应而将上述缝线排出口配置在退避位置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18233A JP2008036341A (ja) | 2006-08-10 | 2006-08-10 | ミシン |
JP2006218233 | 2006-08-1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22072A true CN101122072A (zh) | 2008-02-13 |
Family
ID=39084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363977A Pending CN101122072A (zh) | 2006-08-10 | 2007-08-10 | 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308027A1 (zh) |
JP (1) | JP2008036341A (zh) |
CN (1) | CN101122072A (zh) |
TW (1) | TW200825235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35073B2 (ja) * | 2011-06-16 | 2016-06-15 |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
JP5974214B2 (ja) * | 2011-09-20 | 2016-08-23 |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
CN104082910B (zh) * | 2014-06-16 | 2016-06-08 | 武汉纺织大学 | 全自动无纺布鞋套锁边机 |
DE102015207993A1 (de) * | 2015-04-30 | 2016-11-03 | Dürkopp Adler AG | Nähmaschine |
JP6866968B2 (ja) | 2016-02-10 | 2021-04-28 |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
CN108729051B (zh) * | 2018-08-16 | 2023-12-26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换线穿线机构及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65470B2 (ja) * | 1992-02-24 | 1999-03-08 |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
US5301622A (en) * | 1992-03-02 | 1994-04-12 | Suzuki Manufacturing, Ltd. | Looper for sewing machine |
US6880472B2 (en) * | 2002-12-17 | 2005-04-19 | Juki Corporation | Looper threading apparatus for sewing machine |
-
2006
- 2006-08-10 JP JP2006218233A patent/JP2008036341A/ja active Pending
-
2007
- 2007-08-09 TW TW096129393A patent/TW200825235A/zh unknown
- 2007-08-09 US US11/889,119 patent/US2008030802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8-10 CN CNA2007101363977A patent/CN101122072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25235A (en) | 2008-06-16 |
US20080308027A1 (en) | 2008-12-18 |
JP2008036341A (ja) | 2008-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22072A (zh) | 缝纫机 | |
CN102140741A (zh) | 多针式缝纫机 | |
JP5578162B2 (ja) | ミシン | |
JP2923934B2 (ja) | 刺繍縫製装置及び刺繍装置 | |
CN101713127A (zh) | 缝纫机的布料压脚装置 | |
JP2000176186A (ja) | ミシン | |
CN101245532B (zh)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
CN100445454C (zh) | 钮扣孔缝纫机 | |
CN100500971C (zh) | 钮扣供给装置 | |
CN1542191B (zh) | 绕根钉扣缝纫机 | |
CN1676724B (zh) | 缝纫机的上线夹持机构 | |
CN101387049B (zh)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
JP2000140464A (ja) | ジグザグミシン | |
CN1524989B (zh) | 电子式锯齿线迹缝纫机 | |
JPH09135980A (ja) |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 |
JP3868805B2 (ja) | 根巻き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 |
CN101135091B (zh) | 缝纫机 | |
CN100379140C (zh) | 步进电机控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缝纫机 | |
CN100591825C (zh) | 缝纫机的上线夹持机构 | |
CN1769563B (zh) | 锁钮孔缝纫机 | |
US5924373A (en) | Electronic sewing machine control having numeric keys on display | |
JPH0280083A (ja) | ミシンに装着可能な刺繍装置 | |
CN101135088B (zh) | 钮扣缝附方法及其缝纫机 | |
JPH0280084A (ja) | ミシンに装着可能な刺繍装置 | |
US611896A (en) | doby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