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9588C - 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9588C
CN100469588C CNB2006100794938A CN200610079493A CN100469588C CN 100469588 C CN100469588 C CN 100469588C CN B2006100794938 A CNB2006100794938 A CN B2006100794938A CN 200610079493 A CN200610079493 A CN 200610079493A CN 100469588 C CN100469588 C CN 1004695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section
framework
arm
engage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794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1415A (zh
Inventor
降幡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61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1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95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95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41J25/308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s
    • B41J25/3088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s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ans on the printer frame, e.g. for rotation of an eccentric carriage guide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41J2/16511Constructions for cap pos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41J25/312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pressure adjustment mechanisms, e.g. pressure-on-the paper mechanis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具有该压板间隙调整装置的印刷装置。该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在不增大调整装置的条件下可确切地固定凸轮或偏心轴,将压板间隙维持在一定值。该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包括:滑动自如地支承搭载有印刷头的滑动架的导向轴;具有安装卡合部的支承导向轴的一对安装部件;具有与安装部件嵌合的安装孔、能够与安装卡合部卡合的框架卡合部、经由安装部件支承导向轴的框架;向使分别形成在一对安装部件上的安装卡合部、和形成在框架上框架卡合部相互卡合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印刷装置具有该压板间隙调整装置。

Description

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和具备了该压板间隙调整装置的印刷装置,该压板间隙调整装置用于调整:规定印刷介质相对印刷头的位置的压板与印刷头的距离,即压板间隙。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下述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使规定印刷介质相对印刷头的位置的压板与印刷头相对配置,在该压板与印刷头之间插入印刷介质进行印刷。印刷介质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具有各种厚度。另外,印刷头与印刷介质的适当的距离,根据不同的印刷方式而不同。根据印刷介质的厚度以及印刷头与印刷介质的适当的距离来确定压板间隙的适当的值。在所使用的印刷介质的厚度范围被限定在一定的窄范围的情况下,可将压板间隙固定为一定值。另一方面,在使用的印刷介质的厚度范围宽的情况下,如果将压板间隙固定为一定值,则不能维持印刷头与印刷介质的适当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压板间隙调整为某个一定的初始值后,对应于所使用的印刷介质的厚度,通过自动或手动操作进行压板间隙的适当变更。
作为压板间隙调整装置,有一种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使压板移动的装置、和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使印刷头侧移动的装置。在这些装置中,设置有能够绕中心轴转动的凸轮或偏心轴,使该凸轮或偏心轴转动,来使可滑动地枢轴支承压板或印刷头的支承轴(控制轴、导杆)移动。然后,在成为适当的压板间隙的转动位置上,固定凸轮或偏心轴,由此将压板间隙调整为适当的值。基于这样的手动操作的凸轮或偏心轴的固定,是使与凸轮或偏心轴一体形成的轴卡合部卡合在形成于框架等上的框架卡合部内。
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为了抵抗随着印刷头的移动的振动、和点阵方式印刷时的印刷头的反力等,来固定凸轮或偏心轴,轴卡合部与框架卡合部的卡合需要大的固定力。另一方面,在使凸轮或偏心轴转动来进行压板间隙的调整时,需要抵抗大的固定力来解除上述卡合。为了进行该固定和调整的操作,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将卡合部设在离开中心轴的位置。由于从中心轴到卡合部的杆的长度长,所以能够以小的力解除卡合。并且通过增大杆前端的变位量,可获得更确切的固定力。这样,通过确切地固定离开中心轴的卡合部,能够抵抗中心轴在轴周方向的大的力,确切地固定凸轮或偏心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57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11748号公报
但是,如果将卡合部设置在离开中心轴的位置,则存在着包括凸轮或偏心轴和卡合部的调整装置增大的问题。而且,如果调整装置增大,则带来了使得具有调整装置的印刷装置也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无需增大调整装置即能够可靠地固定凸轮或偏心轴,将压板间隙维持在一定值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具有该压板间隙调整装置的印刷装置。
本发明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是一种对位于压板与印刷头之间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导向轴,其滑动自如地支承搭载有印刷头的滑架;
第一安装部件,其具有相对于与该导向轴嵌合的轴孔偏心的第一安装轴、和定位用的第一安装卡合部;
第二安装部件,其具有相对于与该导向轴嵌合的轴孔偏心的第二安装轴、定位用的第二安装卡合部、和卡止导向轴在轴向上移动的轴卡止部;
框架,其具有与第一或第二安装轴嵌合的安装孔、能够与第一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一框架卡合部、和能够与第二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二框架卡合部;以及
施力部件,其向使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安装部件上的第一和第二安装卡合部、和形成在框架上的第一和第二框架卡合部相互卡合的方向施力。
根据本发明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当由施力部件施力的第一安装部件的第一安装卡合部卡合在第一框架卡合部上时,利用由施力部件的施力来维持该卡合。若通过被施力部件施力的导向轴,按压了轴卡止部的第二安装部件的第二安装卡合部卡合在第二框架卡合部上,则利用由施力部件的施力来维持该卡合。因此,利用由施力部件的施力,来维持第一或第二安装卡合部与第一或第二框架卡合部的卡合,可固定导向轴在安装轴的周方向上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不需要利用针对将第一或第二安装轴与第一或第二安装卡合部结合的杆发生变形的抵抗力,来维持安装卡合部与框架卡合部的卡合。并且,也不需要用于使结合第一或第二安装轴与第一或第二安装卡合部的杆发生弹性变形的力,从而能够使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小型化。
在这种情况下,在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中,优选的是,第一安装部件具有多个第一卡合部臂,该第一卡合部臂从第一安装轴突出,在其前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卡合部,
第二安装部件具有多个第二卡合部臂,该第二卡合部臂从第二安装轴突出,在其前端形成有第二安装卡合部,
框架具有能够与第一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三框架卡合部、和能够与第二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四框架卡合部,
在形成在一个第一卡合部臂上的第一安装卡合部与一个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第一卡合部臂上的第一安装卡合部位于不与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的位置上,
在形成在一个第二卡合部臂上的第二安装卡合部与一个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第二卡合部臂上的第二安装卡合部位于不与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的位置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无需增大第一或第二安装部件的轴的周方向的面积,即可形成多个第三或第四框架卡合部。
并且,在本发明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中,优选的是,一个第一卡合部臂的长度与其它第一卡合部臂的长度不同,一个第二卡合部臂的长度与其它第二卡合部臂的长度不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第一或第二的多个卡合部臂的长度相互不同,所以,能够使在该第一或第二卡合部臂上形成的第一或第二安装卡合部形成在轴的径向上的错开的位置上。即,与将第一或第二安装卡合部配置在轴的周方向上的结构相比,可减小第一或第二安装部件在轴的周方向上的面积。
并且,在本发明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中,优选的是,在形成在一个第一卡合部臂上的第一安装卡合部与第一框架卡合部不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第一卡合部臂上的第一安装卡合部与一个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在形成在一个第一卡合部臂上的第一安装卡合部与一个第一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第一卡合部臂上的第一安装卡合部不与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另外,在本发明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中,优选的是,在形成在一个第二卡合部臂上的第二安装卡合部与第二框架卡合部不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第二卡合部臂上的第二安装卡合部与一个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在形成在一个第二卡合部臂上的第二安装卡合部与一个第二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第二卡合部臂上的第二安装卡合部不与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依次地变更与第一安装卡合部卡合的第一或第三框架卡合部,以及依次变更与第二安装卡合部卡合的第二或第四框架卡合部,可缩小能够固定第一或第二安装部件的角度间隔。即,无需增大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即可进行更细致的压板间隙调整。
并且,在本发明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中,优选的是施力部件是螺旋弹簧。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在导向轴上卷绕压缩螺旋弹簧,可实现在小的空间产生大的施力的施力部件。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具备小型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所以可实现小型化的印刷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合处理装置的外观侧视图;
图2是印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印刷头与滑动架轴和压板的位置关系的模式图;
图4(a)是左安装部件的立体图,(b)是右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压板间隙调整机构的外观侧视图;
图6(a)是安装了左安装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安装了右安装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5中A-A所示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8(a)是侧板的平面图,(b)是与内卡合槽的槽延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剖面图,(c)是与外卡合槽的槽延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剖面图;
图9(a)是图7中B-B所示的截面的外卡合突起已卡合于外卡合槽的状态的截面图,(b)是图7中B-B所示的截面的内卡合突起已卡合于内卡合槽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具备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复合处理装置10进行说明,其中,印刷装置具有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图1是复合处理装置的外观侧视图。图1所示的复合处理装置10的上部侧被前壳体5和盖体6所覆盖,在其前面部形成有以手动插入支票或发票等印刷介质的插入口7。在盖体6的上面部形成排出印刷介质的排出口8,并形成有从插入口7到排出口8的印刷介质的输送路径9。沿着输送路径9设有由两个输送辊构成的输送辊对11、12。从插入口7插入的印刷介质由输送辊对11和输送辊对12输送,并通过输送路径9,从设在上面部的排出口8排出。
面临输送路径9设有印刷装置,并设有搭载于被可滑动地支承的滑动架(carriage)2上的印刷头1。在隔着输送路径9与印刷头1相对的位置上,以与印刷头1相隔压板间隙的方式设有压板3。把该印刷头1与压板3之间的距离称作压板间隙。另外,为了读取处理被记录在通过输送路径9的印刷介质上的印刷信息,面临输送路径9设有读取装置。该读取装置是读取例如所印刷的条形码或图像的扫描仪、或读取利用磁性墨水印刷的磁性墨水文字的磁性文字读取装置。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复合处理装置10,在其后部具备收纳发行收据用的卷纸的卷纸收纳部(未图示),被收纳在该卷纸收纳部中的卷纸被印刷后,从位于装置上面部的排出口8后方的卷纸排出口排出。这样,复合处理装置10由印刷装置和读取装置等的多功能的装置构成。
下面,对印刷装置20中的支承印刷头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包括印刷头的印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外观立体图。在图2中,在框架21的侧板21a、21b上分别形成有安装孔22a(参照图8和图9)和安装孔22b。在安装孔22a中和安装孔22b中分别嵌合有左安装部件23a和右安装部件23b。滑动架轴24的两端借助左安装部件23a和右安装部件23b被支承在框架21上。在滑动架轴24的左安装部件23a附近,安装有E型挡圈26,在左安装部件23a与E型挡圈26之间,配置有活动嵌套在滑动架轴24上的轴弹簧27。左安装部件23a相当于第一安装部件,右安装部件23b相当于第二安装部件。轴弹簧27相当于施力部件,滑动架轴24相当于导向轴。
在框架21上形成有与滑动架轴24平行的滑动架导轨28,形成于滑动架2的引导槽31(参照图3)与滑动架导轨28相卡合。将印刷头1与印刷头1的驱动电路(未图示)电耦合的FFC(Flexible Flat Cable)32的一端与印刷头1连接,FFC32的靠近印刷头1的部位被固定在滑动架2上。滑动架2沿着滑动架轴24和滑动架导轨28,在图2的箭头a的方向上往复滑动。另外,向图2的箭头b的方向输送印刷介质。
下面,说明压板间隙调整的概要。图3是表示在与滑动架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印刷头与滑动架轴和压板的位置关系的模式图。如上所述,印刷头1与压板3隔着输送路径相对。在图3中,p表示的印刷头1与压板3的间隙是压板间隙。滑动架2,其轴承孔滑动自如地嵌合有滑动架轴24,并且引导槽31与滑动架导轨28相卡合而限制了其在滑动架轴24的周方向的位置。如上所述,滑动架轴24的两端经由左安装部件23a和右安装部件23b被支承在框架21上,左安装部件23a和右安装部件23b分别嵌合于安装孔22a和安装孔22b。
如图3所示,滑动架轴24的滑动架轴中心241与图3中的由双点划线所示的安装孔22a的安装孔中心221不一致。安装孔22b也是同样。因此,如果使左安装部件23a绕轴转动,则滑动架轴24以安装孔中心221为中心转动,滑动架轴中心241也以安装孔中心221为中心转动,由此使滑动架轴24的位置移动。由于随着滑动架轴24的位置移动,印刷头1向图3中的箭头c方向移动,因此能够调整压板间隙p。
与图3所示的箭头c成直角的箭头b的方向,是与图2所示的箭头b相同的方向。该方向上的印刷头1的偏移虽然造成了针对印刷介质的印刷位置的偏移,但该偏移量非常小,基本不会造成问题。对于该偏移量,也可以在调整了压板间隙后,基于此时的印刷头1的位置来调整印刷开始位置,来抑制偏移量。另外,在调整了压板间隙后,如果滑动架轴中心241与安装孔中心221在箭头c方向上的位置保持大致一致的位置关系,则滑动架轴24在箭头c方向上的移动增大,在与箭头c成直角的方向上的移动减小。
接下来,对左安装部件23a以及右安装部件23b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a)是左安装部件的立体图,图4(b)是右安装部件的立体图。如图4(a)所示,左安装部件23a具有在圆板状的大致中央形成了圆形滑动架轴孔34a的安装板36a。在板状安装板36a的一面上,直立设置有与滑动架轴孔34a一体形成的安装板轴37a,该安装板轴37a呈切掉了大致圆筒形状的一部分后的形状。在安装板轴37a的外周上形成有两处(其中一处未图示)的向与安装板轴37a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轴突起38a。构成以下的位置关系,即,滑动架轴孔34a的外周的轴与外接于两处的轴突起38a的顶部的圆筒的轴平行,位置相互错开,滑动架轴孔34a的外周内接于与两处的轴突起38a的顶部外接的圆筒。在该内接部分的附近,滑动架轴24与框架21接触而构成电连接。因此,如上述那样,安装板轴37a不是圆筒形状,而是圆筒被切掉大致半部后的形状。通过滑动架轴24与框架21的电连接,使滑动架轴24所产生的静电可被释放到框架21。安装板轴37a和轴突起38a相当于第一安装轴。
在安装板36a的直立设置了安装板轴37a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与安装板36a一体地直立设置有圆筒形状的安装板突起48a(参照图5和图6),该安装板突起48a在中心形成有滑动架轴孔34a。安装板突起48a与滑动架轴孔34a同轴。
从安装板36a的外周突出形成有呈叉状的内突起叉39a、外突起叉41a以及五个调整突起44a。内突起叉39a和外突起叉41a被大致呈U字形状的槽分离成大致呈I字形状的内突起叉39a和大致呈U字形状的外突起叉41a。在内突起叉39a和外突起叉41a的前端,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朝向安装板轴37a突出的一面侧的内卡合突起42a和外卡合突起43a。五个调整突起44a形成为放射状地相互邻接的状态,在邻接的调整突起44a之间形成有调整槽46a。内卡合突起42a和外卡合突起43a相当于第一安装卡合部。内突起叉39a和外突起叉41a相当于第一卡合部臂。
右安装部件23b,如图4(b)所示,形成为与左安装部件23a面对称,并且是形成了轴卡止部47的形状。更具体地讲,由与左安装部件23a面对称形状的滑动架轴孔34b、安装板36b、安装板轴37b、轴突起38b、内突起叉39b、外突起叉41b、内卡合突起42b、外卡合突起43b、调整突起44b、调整槽46b以及轴卡止部47、安装板突起48b(参照图5和图6)构成。轴卡止部47形成于安装板轴37b的前端侧,能够与从安装板36b的安装板突起48b侧嵌入于滑动架轴孔34b的轴接触,并将其卡止。内卡合突起42b和外卡合突起43b相当于第二安装卡合部,安装板轴37b和轴突起38b相当于第二安装轴。内突起叉39b和外突起叉41b相当于第二卡合部臂。
下面,对有关压板间隙调整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压板间隙调整机构的外观侧视图。在图5中,在框架21的侧板21a、21b上分别形成有安装孔22a(参照图8和图9)和安装孔22b(参照图2)。在安装孔22a和安装孔22b,分别经由轴突起38a和轴突起38b,可绕轴转动地嵌合有左安装部件23a的安装板轴37a和右安装部件23b的安装板轴37b。滑动架轴24,其两端分别嵌入左安装部件23a的滑动架轴孔34a和右安装部件23b的滑动架轴孔34b内,经由左安装部件23a和右安装部件23b将两端支承在框架21上。
在滑动架轴24的左安装部件23a的附近,形成有挡圈槽242(参照图9),并安装有E型挡圈26。在左安装部件23a的安装板突起48a与E型挡圈26之间,配置有被活动嵌套在滑动架轴24上的轴弹簧27。轴弹簧27是压缩螺旋弹簧,施加使安装板突起48a和E型挡圈26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的作用力。
被与安装板突起48a接触的轴弹簧27施力的左安装部件23a被压接在侧板21a上,使得左安装部件23a的安装板36a、内卡合突起42a、外卡合突起43a、调整突起44a等被压接在侧板21a上。另一方面,被与E型挡圈26接触的轴弹簧27施力的滑动架轴24被压接在右安装部件23b的轴卡止部47上,使得右安装部件23b被压接在侧板21b上,从而使得右安装部件23b的安装板36b、内卡合突起42b、外卡合突起43b、调整突起44b等被压接在侧板21b上。
图6(a)是安装了左安装部件(第一安装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b)是安装了右安装部件(第二安装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图5中由A-A所示的截面的截面图。如图6(a)和图7所示,在侧板21a上形成有卡合槽51a。卡合槽51a的内卡合槽52a(第一框架卡合部)和外卡合槽53a(第三框架卡合部)分别形成在能够分别与内卡合突起42a(参照图4(a))和外卡合突起43a卡合的位置。如上所述,由于安装板轴37a经由轴突起38a嵌合在安装孔22a内,所以左安装部件23a被安装成在侧板21a上能够绕安装板轴37a的轴向的方向转动。内卡合突起42a和外卡合突起43a被压接在侧板21a上,如果左安装部件23a绕安装板轴37a的轴向转动,则内卡合突起42a或外卡合突起43a分别与内卡合槽52a或外卡合槽53a卡合。如果内卡合突起42a与内卡合槽52a、或外卡合突起43a与外卡合槽53a卡合,则左安装部件23a在安装板轴37a的轴旋转方向的位置被固定,并且滑动架轴24相对侧板21a的位置被固定。内卡合槽52a和外卡合槽53a相当于第一框架卡合部以及第三框架卡合部。
同样,如图6(b)所示,在侧板21b上形成有卡合槽51b,卡合槽51b的内卡合槽52b(第二框架卡合部)和外卡合槽53b(第四框架卡合部)分别形成在能够分别与内卡合突起42b和外卡合突起43b卡合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安装板轴37b经由轴突起38b嵌合在安装孔22b内,所以右安装部件23b被安装成在侧板21b上能够绕安装板轴37b的轴向的方向转动。内卡合突起42b和外卡合突起43b被压接在侧板21b上,如果右安装部件23b绕安装板轴37b的轴向转动,则内卡合突起42b或外卡合突起43b分别与内卡合槽52b或外卡合槽53b卡合。如果内卡合突起42b与内卡合槽52b、或外卡合突起43b与外卡合槽53b卡合,则右安装部件23b在安装板轴37b的轴旋转方向的位置被固定,并且滑动架轴24相对侧板21b的位置被固定。内卡合槽52b和外卡合槽53b相当于第二框架卡合部以及第四框架卡合部。
通过使滑动架轴24的两端分别被固定在侧板21a、21b上,来固定滑动架轴24相对框架21的位置。由此,使被设置在由滑动架轴24支承的滑动架2上的印刷头1、与被固定在框架21上的压板3(参照图2和图3)的距离,即压板间隙p(参照图3)被固定为一定值。
下面,对卡合槽51a、51b进行详细说明。图8(a)是从图5中A-A所示的方向观察的侧板的平面图,图8(b)是与内卡合槽的槽延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剖面图,图8(c)是与外卡合槽的槽延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剖面图。如图8(a)所示,五处的内卡合槽52a和外卡合槽53a分别形成在以安装孔22a的安装孔中心221为中心的圆弧上。内卡合槽52a和外卡合槽53a分别形成在,在被安装于安装孔22a的左安装部件23a转动时、内卡合突起42a所通过的圆弧上,和外卡合突起43a所通过的圆弧上。
内卡合槽52a和外卡合槽53a,其邻接的卡合槽相互间的间隔为,相对安装孔中心221例如呈3.4度的角度。另外,内卡合槽52a和外卡合槽53a在以安装孔中心221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分别以槽间隔的一半错开。即,内卡合槽52a和外卡合槽53a相互间的间隔相对安装孔中心221例如呈1.7度的角度。为了通过缩小配置卡合槽51a的所需要的范围而使装置小型化,使邻接的内卡合槽52a的内周侧相互接触。如图8(c)所示,在外卡合突起43a与外卡合槽53a卡合的位置上,与外卡合突起43a在圆周方向的位置相同的内卡合突起42a,如图8(b)所示,不在与内卡合槽52a卡合的位置,内卡合突起42a不与内卡合槽52a卡合。
图9是图7中B-B所示的截面的截面图,图9(a)表示外卡合突起卡合于外卡合槽的状态,图9(b)表示内卡合突起卡合于内卡合槽的状态。图9所示的内卡合槽52a或外卡合槽53a与内卡合突起42a或外卡合突起43a的位置关系,与图8(b)和图8(c)所示的内卡合槽52a或外卡合槽53a与内卡合突起42a或外卡合突起43a的位置关系相同。在图8(c)所示的外卡合槽53a与外卡合突起43a卡合的状态下,此时,如图8(b)所示,内卡合突起42a不在与内卡合槽52a卡合的位置,而如图9(a)所示,内突起叉39a变形,使内卡合突起42a越到侧板21a的面上。另外,通过使左安装部件23a转动,图9(b)所示,在内卡合槽52a与内卡合突起42a卡合的状态下,外卡合突起43a不在与外卡合槽53a卡合的位置,而是外突起叉41a变形,使外卡合突起43a越到侧板21a的面上。
另外,内卡合突起42a或外卡合突起43a越到侧板21a的面上,使内突起叉39a或外突起叉41a在与侧板21a的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了变形,此时的抵抗力比由轴弹簧27施加的力小。使内突起叉39a或外突起叉41a在与侧板21a的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变形时的变形抵抗力,虽然对左安装部件23a产生了向与侧板21a分离方向的作用力,但由于轴弹簧27的施力比该变形抵抗力大,所以能够维持左安装部件23a压接在侧板21a上的状态。
在外卡合槽53a与外卡合突起43a卡合的状态、或在内卡合槽52a与内卡合突起42a卡合的状态下,左安装部件23a被固定成不能转动。因此,能够以转动角度1.7度的间隔固定左安装部件23a。与左安装部件23a的转动角度1.7度对应的压板间隙p的变化量成为压板间隙p的调整单位。
为了使左安装部件23a在安装板轴37a的周方向上转动,例如在调整槽46a插入一字槽螺钉旋具的前端,操作该一字槽螺钉旋具。如图8(b)和(c)所示,卡合槽51a在安装板轴37a的周方向的剖面形状为大致三角形。卡合槽51a与外卡合突起43a或内卡合突起42a通过相互斜面之间的卡合,来固定左安装部件23a在安装板轴37a的周方向上的转动。在把一字槽螺钉旋具插入调整槽46a内进行操作时,通过施加大于与内突起叉39a或外突起叉41a的侧板21a的面垂直的方向的变形抵抗力的力,从卡合槽51a中卸下内卡合突起42a或外卡合突起43a,使左安装部件23a在安装板轴37a的周方向转动。
为了不受伴随滑动架2的滑动和印刷头1的驱动的振动等的影响,稳定地支承印刷头1,优选使经由轴突起38a的安装板轴37a与安装孔22a的嵌合不容易脱开。并且对左安装部件23a、安装孔22a以及滑动架轴24设定适当的部件尺寸,以便使在能够进行上述的转动的范围内不容易脱开。
另一方面,卡合槽51b为与卡合槽51a面对称的形状,其支承滑动架轴24的右安装部件23b的一侧与支承上述的左安装部件23a的一侧同样,构成为能够进行位置调整以及固定的结构。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的效果。
(1)在由轴弹簧27施力的左安装部件23a的内突起叉39a或外突起叉41a与内卡合槽52a或外卡合槽53a(卡合槽51a)卡合后,利用轴弹簧27的施力来维持该卡合。通过被轴弹簧27施力的滑动架轴24按压了轴卡止部47的右安装部件23b的内卡合突起42b或外卡合突起43b、与内卡合槽52b或外卡合槽53b(卡合槽51a)卡合后,利用轴弹簧27的施力来维持该卡合。因此,利用轴弹簧27的施力,能够在维持内突起叉39a或外突起叉41a与卡合槽51a、以及内突起叉39b或外突起叉41b与卡合槽51b的卡合的同时,将滑动架轴24在安装板轴37a以及安装板轴37b的周方向上的位置固定。
由此,由于能够利用:结合安装板轴37a与内突起叉39a或外突起叉41a之间的部分、或结合安装板轴37b与内突起叉39b或外突起叉41b之间的部分变形的抵抗力,来维持这些结合,所以不需要使结合的部分进一步弹性变形那样大的力。因此,能够使左安装部件23a和右安装部件23b小型化,从而可使压板间隙调整装置整体小型化。
(2)设置有在圆周方向的位置相同的内卡合突起42a和外卡合突起43a以及分别能够与其卡合的内卡合槽52a和外卡合槽53a,并且内卡合槽52a与外卡合槽53a,其邻接的卡合槽相互间的间隔相对安装孔中心221成为3.4度的角度。而且,内卡合槽52a和外卡合槽53a在以安装孔中心221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分别以槽间隔的一半错开。由此,能够使左安装部件23a每次以1.7度的角度转动,并将其固定。
(3)由滑动架与滑动架轴的嵌合部的摩擦阻力,对滑动架轴也附加了滑动架移动方向的力。因此,在使滑动架轴向周方向微小移动的构造中,有随着滑动架的移动,滑动架轴也移动的情况;和滑动架相对滑动架轴滑动的情况。由于两种情况的移动的质量或滑动阻力的大小不同,所以滑动架的动作开始的动作特性不同。另外,在与滑动架一同动作的滑动架轴移动了微小的可以移动范围后停止的情况下,此时的移动的质量或滑动阻力的大小发生变化。因此,可能造成滑动架的动作不平稳的情况。
轴弹簧27被压缩在安装板突起48a与E型挡圈26之间,并且向使安装板突起48a和E型挡圈26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被与E型挡圈26接触的轴弹簧27施力的滑动架轴24,通过被压接在右安装部件23b的轴卡止部47上,可抑制滑动架轴24在轴向上的移动。因此,在滑动架2的移动时,可抑制移动的质量或滑动阻力的大小的变化。
(4)由于设置了调整槽,所以通过将例如一字槽螺钉旋具插入调整槽内,可容易地转动安装部件从而进行压板间隙的调整。因此,不需要在安装部件上设置用于使安装部件转动的杆,从而可缩小安装部件。
(5)轴弹簧27是压缩螺旋弹簧,并被配置成活动嵌套在滑动架轴24上的状态。因此,用于设置轴弹簧27的空间仅为滑动架轴24周围的、与弹簧的大致线径对应的范围,从而可缩小用于设置轴弹簧27所需要的空间。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合适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导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
(变形例1)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从安装板的外周呈叉状突出的突起叉的前端形成卡合突起,并且能够使卡合突起相对安装板变位,但不是必须使卡合突起能够相对安装板变位。也可以在安装板面上直接形成卡合突起。由于在突起与安装板之间不存在突起叉变形的可能性,所以与有突起叉的情况相比,可更确切地固定。另外,由于不能使多个卡合突起分别独立地进行相对安装板的变位,所以构成了多个卡合突起同时与卡合槽卡合的结构。
(变形例2)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内突起叉39a和外突起叉41a构成为从安装板36a的外周向安装板36a的延长方向突出的形状,但也可以使内突起叉39a和外突起叉41a形成向侧板21a侧弯曲的形状。通过形成为向侧板21a侧弯曲的形状,在左安装部件23a被安装在侧板21a上的状态下,内卡合突起42a和外卡合突起43a容易接触到侧板21a,能够使内卡合突起42a以及外卡合突起43a与卡合槽51a构成更确切的卡合。
(变形例3)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部件而使用了压缩螺旋弹簧,但也可以使用螺旋型线圈弹簧。通过使用螺旋型线圈弹簧,可缩短施力部件在滑动架轴的轴方向上的长度。
(变形例4)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从安装板突出的调整突起而形成了调整槽,但也可以不形成调整突起而直接在安装板本身上形成调整槽。
(变形例5)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了如下结构:使内卡合突起42a和外卡合突起43a在圆周方向的位置相同,内卡合槽52a与外卡合槽53a在以安装孔中心221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分别以各自的槽间隔的一半错开。但通过构成使内卡合槽52a与外卡合槽53a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相同,使内卡合突起42a和外卡合突起43a错开槽间隔的一半的结构,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6)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卡合部而构成了内卡合突起42a和外卡合突起43a的两处的卡合部,但安装卡合部不限于两处。通过增加错开了卡合位置的卡合部,能够使安装部件每次以更小的角度转动和固定。另外,通过构成为在同时使多个卡合部卡合的结构,与由一处的卡合部卡合的情况相比,可更确实地固定安装部件。
(变形例7)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卡合槽51a、51b以及卡合突起的剖面形状为大致三角形,在相对于左或右安装部件的转动方向倾斜的面之间构成卡合,但卡合槽以及卡合突起的剖面形状不限于大致三角形。例如,也可以使卡合槽和卡合突起的剖面形状为大致方形,在相对安装部件的转动方向垂直的面之间构成卡合。通过构成在相对安装部件的转动方向垂直的面之间卡合的结构,可减少卡合脱开的可能性,更确切地固定安装部件以及固定压板间隙。另外,虽然难以解除卡合会令人们想到压板间隙的调整也会变得困难,但本发明的结构由于是在按压安装板轴37a或轴卡止部47时,容易解除左安装部件23a侧或右安装部件23b侧的卡合的构造,所以基本没有问题。
(变形例8)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左安装部件23a侧和右安装部件23b侧形成为面对称的形状,但不是必须形成面对称形状。即使形成为与被配置在周围的部件的形状等对应的形状,也不会破坏本发明的效果。
(变形例9)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内突起叉39a、39b和外突起叉41a、41b的长度,使内卡合突起42a、42b与外卡合突起43a、43b的位置在径向错开来形成多个卡合突起,但也可以构成使位置在周方向上错开的结构。即,也可以在周方向错开同一长度的突起叉,在大致同一圆周上形成多个卡合突起。

Claims (12)

1.一种压板间隙调整装置,是对位于压板与印刷头之间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导向轴,其滑动自如地支承搭载有所述印刷头的滑架;
第一安装部件,其具有相对于与该导向轴嵌合的轴孔偏心的第一安装轴、和定位用的第一安装卡合部;
第二安装部件,其具有相对于与该导向轴嵌合的轴孔偏心的第二安装轴、定位用的第二安装卡合部、和卡止所述导向轴在轴向上移动的轴卡止部;
框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或第二安装轴嵌合的安装孔、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一框架卡合部、和能够与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二框架卡合部;以及
施力部件,其向使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部件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卡合部、和形成在所述框架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卡合部相互卡合的方向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具有多个第一卡合部臂,该第一卡合部臂从所述第一安装轴突出,在其前端形成有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
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具有多个第二卡合部臂,该第二卡合部臂从所述第二安装轴突出,在其前端形成有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
所述框架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三框架卡合部、和能够与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四框架卡合部,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位于不与所述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的位置上,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位于不与所述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第一卡合部臂的长度与其它所述第一卡合部臂的长度不同,
一个所述第二卡合部臂的长度与其它所述第二卡合部臂的长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与所述第一框架卡合部不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一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不与所述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与所述第二框架卡合部不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二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不与所述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板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螺旋弹簧。
7.一种印刷装置,其对位于压板与印刷头之间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其特征在于,
具有:
导向轴,其滑动自如地支承搭载有所述印刷头的滑架;
第一安装部件,其具有相对于与该导向轴嵌合的轴孔偏心的第一安装轴、和定位用的第一安装卡合部;
第二安装部件,其具有相对于与所述导向轴嵌合的轴孔偏心的第二安装轴、定位用的第二安装卡合部、和卡止所述导向轴在轴方向上移动的轴卡止部;
框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或第二安装轴嵌合的安装孔、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一框架卡合部、和能够与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二框架卡合部;以及
施力部件,其向使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部件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卡合部、和形成在所述框架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卡合部相互卡合的方向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具有多个第一卡合部臂,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从所述第一安装轴突出,在其前端形成有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
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具有多个第二卡合部臂,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从所述第二安装轴突出,在其前端形成有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
所述框架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三框架卡合部、和能够与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卡合的多个第四框架卡合部,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位于不与所述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的位置上,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位于不与所述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的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第一卡合部臂的长度与其它所述第一卡合部臂的长度不同,
一个所述第二卡合部臂的长度与其它所述第二卡合部臂的长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与所述第一框架卡合部不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一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一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卡合部不与所述第三框架卡合部卡合。
11.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与所述第二框架卡合部不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
在形成在一个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与一个所述第二框架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其它所述第二卡合部臂上的所述第二安装卡合部不与所述第四框架卡合部卡合。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螺旋弹簧。
CNB2006100794938A 2005-05-12 2006-05-09 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95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39356 2005-05-12
JP2005139356A JP4670466B2 (ja) 2005-05-12 2005-05-12 プラテンギャップ調整装置及び印刷装置、並びに複合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1415A CN1861415A (zh) 2006-11-15
CN100469588C true CN100469588C (zh) 2009-03-18

Family

ID=37388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949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9588C (zh) 2005-05-12 2006-05-09 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70072B2 (zh)
JP (1) JP4670466B2 (zh)
KR (1) KR100777897B1 (zh)
CN (1) CN10046958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1552B2 (ja) * 2005-11-28 2011-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1264699B (zh) * 2007-03-12 2011-03-1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
US7976231B2 (en) * 2007-12-13 2011-07-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gap in a printer
JP5171236B2 (ja) * 2007-12-14 2013-03-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11178144A (ja) * 2010-03-04 2011-09-15 Seiko Epson Corp 媒体処理装置のギャップ制御方法および媒体処理装置
TW201200326A (en) * 2010-03-29 2012-01-01 Automation Tooling Syst Mechanism and system for clamping
JP2013119172A (ja) * 2011-12-06 2013-06-17 Seiko Precision Inc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ギャップ調整方法
CN104070854B (zh) * 2013-03-27 2016-03-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
JP6508720B2 (ja) * 2015-08-31 2019-05-08 セイコ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印字ユニット及びプリンタ
JP6765890B2 (ja) * 2016-07-29 2020-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キャリッジ装置
JP6516275B1 (ja) * 2018-07-04 2019-05-22 株式会社カネダ技研 綴じ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7060U (ja) * 1984-05-22 1985-12-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字手段とプラテンのギヤツプ調整機構
JPS61198051U (zh) * 1985-05-31 1986-12-10
JPS6273978A (ja) * 1985-09-26 1987-04-04 Brother Ind Ltd 印字装置
JPS62246768A (ja) * 1986-04-18 1987-10-27 Nec Corp プリンタ装置
JPH0661983B2 (ja) * 1989-04-03 1994-08-17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自動ギヤツプ調整機構
US5000590A (en) * 1989-06-29 1991-03-19 Itt Corporation Print head adjustment mechanism
JPH0538851A (ja) * 1991-08-07 1993-02-19 Seiko Epson Corp 印字装置
JPH0642192U (ja) * 1992-11-24 1994-06-03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の印字ヘッドギャップ調整装置
JP3463948B2 (ja) 1994-02-17 2003-11-0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偏心軸受及びこの偏心軸受を用いたプリンタ
JP2710560B2 (ja) 1994-07-18 1998-02-10 日本電気データ機器株式会社 プラテンギャップ可変機構
US6315468B2 (en) * 1997-01-30 2001-11-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a platen gap regulator
JPH10211748A (ja) 1997-01-30 1998-08-11 Seiko Epson Corp プラテンギャップ調整装置
JP3509844B2 (ja) 1997-11-14 2004-03-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ヘッドの位置調整機構
JP3714527B2 (ja) 2000-08-31 2005-1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ラテンギャップ調整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3705103B2 (ja) 2000-09-20 2005-10-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のキャリッジガイド軸支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US6736557B2 (en) * 2002-09-05 2004-05-1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rinthead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JP2004322453A (ja) * 2003-04-24 2004-11-18 Seiko Epson Corp キャリッジガイド軸の支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70466B2 (ja) 2011-04-13
US20060257185A1 (en) 2006-11-16
CN1861415A (zh) 2006-11-15
KR20060117240A (ko) 2006-11-16
US7470072B2 (en) 2008-12-30
JP2006315263A (ja) 2006-11-24
KR100777897B1 (ko) 200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9588C (zh) 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EP1548522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fixing apparatus
CN201989423U (zh) 纸卷支撑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打印装置
JPS60116487A (ja) プリンタの紙送り装置
US7681878B2 (en) Paper fee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100485782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용지배출장치
US6644765B2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a position of a printing head in an inkjet printer
US7614809B2 (en) Head support structure, printing device, thermally activating device, and printer
US20050024473A1 (en) Thermal printer
US7940428B2 (en)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CN1853941A (zh) 打印定位机构及打印机
JPH08337029A (ja) ライ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1088990A (ja) 印刷紙巻取り装置
JP382052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19446524U (zh) 打印装置
JPH08332752A (ja) サーマルラインプリンタ
JP2006036515A (ja) ロール紙支持装置
KR100395526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캐리지 얼라인먼트 조정장치
JP388293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19133535U (zh) 一种印刷辊
JP2005112509A (ja) 紙送り機構
JP494678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15193A (ja) サーマルヘッド位置決め機構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KR200186322Y1 (ko) 프린터의 아이들롤러 가압장치
KR200168095Y1 (ko) 용지 이송 장치의 설치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