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9923C - 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9923C
CN100439923C CNB2006100665975A CN200610066597A CN100439923C CN 100439923 C CN100439923 C CN 100439923C CN B2006100665975 A CNB2006100665975 A CN B2006100665975A CN 200610066597 A CN200610066597 A CN 200610066597A CN 100439923 C CN100439923 C CN 10043992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test
interface module
general
daughte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665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8596A (zh
Inventor
张欣
杨文进
李益欢
王宇
林建军
戈文
李春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ilic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665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9923C/zh
Publication of CN1858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8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99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992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包括一测试母板、一测试子板和一通用接口连接器;测试母板唯一地与一种测试平台对应,并与通用接口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测试子板唯一地与一种芯片结构对应,与通用接口连接器的另一端连接;通用接口连接器为采用统一接口标准的接口连接器。还公开了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的构建方法,按照设定的统一接口标准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将测试母、子板的接口信号与通用接口连接器建立关联。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同一测试子板跨平台用于不同的测试母板,以及同一测试母板使用不同的测试子板;避免了测试母、子板的反复开发,使芯片测试转换测试平台时硬件无投入,节省了芯片测试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半导体芯片的质量,降低开发成本,在芯片的开发初期一般会在自动测试设备(Automatic Test Equipment,缩写为ATE,简称测试机)上做测试,其一般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插座(Socket)或机械手(HandlerContactor)B,用来固定住待测试的封装芯片(Device Under Test,简称DUT)A;器件接口板(Device Interface Board,简称DIB)C;测试平台E。如图1所示,DUT通过Socket与DIB连接,DIB又通过弹簧针(pogo pin)D与测试平台的连接通道连接。这样,测试平台能够把各种信号通过DIB上的布线传送到DUT的各个引脚。
或者,测试装置包括:探针卡(probe card),用来连接待测试的未封装芯片(Wafer die),DIB和测试平台。Wafer die通过探针卡与DIB连接,DIB又通过pogo pin与测试平台的连接通道连接,因此,测试平台能够把各种信号通过DIB上的布线传送到Wafer die晶元上。
由于测试平台的生产厂商不同,型号也不相同,因此造成了不同的测试平台,其内部的硬件结构和分布不相同,对应的连接通道也不相同。比如泰瑞达(Teradyne)公司的测试平台与安捷伦(Agilent)公司的测试平台不相同,而Teradyne公司本身的J750、Catalyst和Flex型测试平台之间也各不同。这就要求不同测试平台即使是针对同一封装的芯片、同一接触点的Waferdie,都必须设计不同的专门匹配的DIB。
同时,对于同样功能的器件,由于Wafer die接触点物理结构位置(PadMap)的不同,或对于同一芯片由于芯片信号封装引脚位置(Pin Map)发生改变,导致测试平台资源与改变后的引脚不匹配;或者同一芯片由于封装形式的不同,如球栅阵列(BGA)封装和双列直插式封装(DIP)具有完全不同的管脚构造,造成和DIB板完全不匹配;因此,即使针对同一测试平台,对于同样功能芯片由于外形尺寸的不同或同一芯片引脚顺序不同也必然要求设计布线不同的DIB。
显然,测试平台、芯片封装以及引脚顺序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导致了DIB开发的复杂度以及时间和成本的增加。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目前业界进行芯片工程测试时,采用一种基于单一测试平台的母子板方案:
对于封装芯片DUT而言,母子板方案是在图1基础上,将DIB的功能分解为由母子板共同完成,如图2所示。实际上DIB的功能是由一块对应某一测试平台的母板,一块对应器件的子板,以及一个连接母板和子板的接口连接器来共同完成的。子板和芯片的接口依然是通过芯片的插座Socket来连接。
相应的,针对Wafer die的母子板方案结构与图2相同,只不过“芯片socket”需要被替换为探针“probe”。在这种情况下,子板起到了探针卡probe card的作用,因此,能够直接与探针probe连接。
由于DIB板被母子板方案替代,子板针对器件开发,母板针对测试平台开发,增加了开发灵活性。当不同封装,或者不同引脚顺序的芯片在同一测试平台测试时,就只需要设计不同的子板,而不需要对测试母板有设置上的改动,从而减少开发的重复性,时间和成本。
但是,在单一测试平台母子板技术方案中,子板并不是单一测试子板,即子板是根据某种平台母板的接口进行设置的;因此,单一测试平台母子板技术方案仍存在着一个缺陷:只有子板开发的灵活性而没有母板开发的灵活性,即使芯片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只要测试平台的母板改变,则必须相应调整子板设计,如图3所示。
当测试平台更换而导致母板更换时,必须重新设置和制造新的母板及所对应的子板,制作完成后才可以继续开发新的测试程序。所以同样存在开发周期较长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单一测试平台母子板技术方案中的缺陷,提出一种跨测试平台的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及其构建方法,避免在不同测试平台进行测试程序开发时反复制作DIB测试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包括一测试母板和一测试子板,还包括连接所述测试母板和所述测试子板的一通用接口连接器:
所述测试母板唯一地与一种测试平台对应,并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的一端连接,用于转接测试平台通道和通用接口连接器通道上的信号;
所述测试子板唯一地与一种芯片结构对应,并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的另一端连接,用于转接芯片与通用接口连接器通道上的信号,所述芯片结构包括芯片物理结构和芯片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构;
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为采用统一接口标准的接口连接器,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测试子板和所述测试母板。
较佳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电源接口模块,至少一个数字接口模块和/或至少一个模拟接口模块,所述数字接口模块、模拟接口模块和电源接口模块具有与所述统一接口标准匹配的固定位置,所述数字接口模块用于连接所述测试子板和所述测试母板通道上的数字信号,所述模拟接口模块用于连接所述测试子板和所述测试母板通道上的模拟信号,所述电源接口模块用于连接所述测试子板和所述测试母板通道上的电源信号。
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开关接口模块,所述控制开关接口模块具有与所述统一接口标准相匹配的固定位置,用于连接所述测试子板和所述测试母板的继电器控制信号。
所述任一接口模块可分别设置有多个连接通道。
所述任一接口模块可为设定有优先级的模块。
还提供了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设定的统一接口标准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
步骤2、按照测试平台结构设置测试母板结构,使所述测试母板唯一地与所述测试平台对应,并将所述测试母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建立关联;
步骤3、按照芯片的物理结构及芯片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构设置测试子板结构,使所述测试子板唯一地与所述芯片的物理结构及所述芯片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构对应,并将所述测试子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建立关联。
较好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按照预先设定的统一接口标准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其中统一接口标准为自定义的统一接口标准或者为业界已有的通用接口标准。具体为:
按照统一接口标准分别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中的电源接口模块、数字接口模块和/或模拟接口模块,并为所述任一接口模块指定固定位置。
还包括按照统一接口标准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中的控制开关接口模块,并为所述控制开关接口模块指定固定位置。
还包括按照统一接口标准为任一所述电源接口模块、数字接口模块、模拟接口模块和/或控制开关接口模块指定优先级。则步骤2中将所述测试母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建立关联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测试母板接口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中优先级高的接口模块;
在所述优先级高的接口模块中,选择至所述测试母板信号通道物理连线最短的接口模块;
在测试母板中建立所述测试母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接口模块的映射关系。
步骤3中将所述测试子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建立关联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测试子板接口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中优先级高的接口模块;
在所述优先级高的接口模块中,选择至所述测试子板信号通道物理连线最短的接口模块;
在测试子板中建立所述测试子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接口模块的映射关系。
还包括按照统一接口标准为任一所述电源接口模块、数字接口模块、模拟接口模块和/或控制开关接口模块设置多个连接通道,并为所述连接通道指定固定位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针对测试平台设置测试母板,针对芯片测试内容设置测试子板,采用统一测试母板和测试子板接口的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针对不同的测试平台一次性投入相应的单一的测试母板,避免了测试母板的反复开发,节省了芯片测试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2、在芯片工程测试阶段,无须考虑测试机台的选择问题,降低了芯片测试开发的难度;
3、对同一结构的芯片,只需制作一个测试子板即可实现对所有测试平台的兼容,节省了芯片测试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DIB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测试平台的母子板方案替代DIB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单一测试平台母子板方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芯片通用测试装置的框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芯片通用测试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装置中通用接口连接器接口标准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通用接口连接器数字接口模块的通道设置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通用接口连接器模拟接口模块的通道设置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通用接口连接器电源接口模块的通道设置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通用接口连接器控制开关接口模块的通道设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芯片通用测试装置的构建方法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芯片通用测试装置的构建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芯片通用测试装置,通过不同测试平台的测试母板和不同器件的子板连接组合实现各种器件的跨平台测试。
参见图4,本发明所提供的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包括一测试母板1、一测试子板3和连接所述测试母板1和测试子板3的一通用接口连接器2。
测试母板1与通用接口连接器2连接,作为测试平台与通用接口连接器2之间的连接板,用于转接测试平台通道和通用接口连接器通道上的信号。一种测试母板1唯一地与一种测试平台对应,即其匹配且仅匹配一种测试平台,是针对不同测试平台分别设计、一次性投入的,比如Catalyst,J750,Teradyne平台各自对应不同结构的测试母板1;因此,与通用接口连接器2连接的测试母板1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一种,而是可以变化的。具体的,测试母板1与对应的测试平台连接,根据测试平台的结构对测试母板1进行设置。
测试子板3与通用接口连接器2连接,作为芯片socket/probe与通用接口连接器2之间的连接板,用于转接芯片与通用接口连接器通道上的信号。一种测试子板3唯一地与一种芯片结构对应,该结构包括芯片物理结构及芯片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构。比如,同为256管脚的BGA芯片,如果其中一个的某一管脚信号被设定为电源接口信号,而另一个的同一管脚被设定为数字接口信号时,对应的测试子板结构不相同;同时,都是256管脚且芯片信号类型分布结构相同的情况下,即每一管脚对应的信号类型都相同时,如果一个是BGA芯片,另外一个是PIC封装,则由于物理结构不同,对应的测试子板结构也不相同。因此,与通用接口连接器2连接的测试子板3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一种,而是可以变化的。具体的,测试子板3与对应的芯片socket/probe连接,根据新器件测试的需要随时进行布线设置和制作。
测试子板3与传统测试子板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单一测试子板,设置时无需考虑测试平台的结构。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中,一个测试母板为匹配且仅匹配一种测试平台的单一测试母板,一个测试子板为匹配且仅匹配一种芯片结构,其应用示意图如图5所示,通过不同测试平台的测试母板和不同器件的子板连接组合实现各种器件的跨平台测试,比如,“测试子板1”可以通过通用接口连接器分别和“测试母板1”、“测试母板2”和“测试母板3”分别组合,这样“芯片1”可以通过同一个“测试子板1”自由的在“平台1”或者“平台2”或者“平台3”上测试。
当然,考虑测试平台结构的测试子板同样适用于本发明,但是由于在开发成本和开发时间上的浪费,因此,不是较佳的技术方案。
通用接口连接器2是本技术方案中的关键部分,采用统一接口标准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测试子板3和所述测试母板1,将测试母板1和测试子板3连接在一起。其中,该统一接口标准可以是自定义的标准,也可以采用业界现有的接口标准,即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接口可以是自定义的接口,也可以是业界通用接口。
通用接口连接器2可以采用不同的物理方式实现,包括但不限于pogo pin(一种弹簧针),connector(一种和插槽匹配的插针),同轴电缆等。
这样,使用统一的接口标准进行通用接口连接器2的设置,则针对具有新的封装规格及测试指标要求的芯片,只涉及到测试子板3的开发,即可应用于所有的测试平台,避免了转换测试平台时对相应测试母板1的开发,实现了在不同测试平台间无缝过渡。
实施例:
如图6所示,通用接口连接器2包括16个数字接口模块21,分别以“DIGxx”表示,2个模拟接口模块22,分别以“ANAxx”表示,以及4个电源接口模块23,分别以“DPSxx”表示。其中,数字接口模块21、模拟接口模块22和电源接口模块23具有固定位置,该固定位置由本实施例所定义的统一接口标准确定。这样,通用接口连接器2就可以分别连接所述测试子板3和所述测试母板1通道上的数字信号、模拟信号和电源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用接口连接器2还包括4个控制开关接口模块24,以“UTIxx”表示,所述控制开关接口模块24具有与统一接口标准相匹配的固定位置,用于连接测试子板3和测试母板1通道上的继电器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还进一步设定了各个接口模块的使用优先级,如图6圈内数字所示,在进行实际接口设置时,可参考优先级进行实际测试接口的规范。
通用接口连接器2中的各个接口模块还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连接通道,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
图7所示,为一数字接口模块21的通道示意图,设置了64个通道,其中数字为开发人员设定,以便标识方便;在本图中,深色标示的通道,如01、03、05、07、10、12、14、16等,表示接信号的通道;浅色标示的通道,如02、04、06、08、09、11、13、15等,表示接地的通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图中所示,仅是一个具体实例而非限定,数字接口模块的通道可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任意设定。
图8所示,为一模拟接口模块22的通道示意图,设置了64个通道,其中数字为开发人员设定,以便标识方便;在本图中,深色标示的通道,如01、03、05、07、10、12、14、16等,表示接信号的通道;浅色标示的通道,如02、04、06、08、09、11、13、15等,表示接地的通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图中所示,仅是一个具体实例而非限定,数字接口模块的通道可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任意设定。
图9所示,为一电源接口模块23的通道示意图,设置了39个通道,其中空白部分为通孔,标示数字为开发人员设定,以便标识方便;在本图中,通道01、15、27、39表示与模拟电源的地连接的通道;以另外一种灰度标示的通道,如09、12、18、35等,表示接电源的通道;空白表示的通道,如02、03、16、28等,表示与数字电源的地连接的通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图中所示,仅是一个具体实例而非限定,数字接口模块的通道可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任意设定。
图10所示,为一控制开关接口模块24的通道示意图,设置了15个通道,其中空白部分为通孔,标示数字为开发人员设定,以便标识方便;在本图中,通道01、05、10和11表示接地的通道;通道02、04为自行定义的通道;通道06-09以及12-15,表示接信号的通道;通道03表示控制开关接口模块接电源的通道;分别以不同的灰度标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图中所示,仅是一个具体实例而非限定,数字接口模块的通道可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任意设定。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仅为说明清楚而描述了四类模块,但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四类模块,可以根据开发人员定义的统一接口标准增加或减少模块类型,比如可以仅包括电源接口模块和模拟模块,用来适配模拟芯片,也可以仅包括电源接口模块和数字模块,用来适配数字芯片,同时,也可以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如射频信号接口模块、大电流接口模块、高速信号接口模块等;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模块的位置描述和通道设定。
为了进一步说明通过接口连接器,能够实现在不同的各个测试平台之间的无缝移植使用,现以Teradyne公司的Flex平台和Catalyst平台为例,以其在电源接口模块23的DPS1的参数进行说明。
  通道   Flex   Catalyst
  1 1CH2F DUTSRC2F(1F5)
  2 DGND DGND
  3 DGND DGND
  4 DGND DGND
  5 DGND DGND
  6 DGS1 DGS1(1E21)
  7 DGND DGND
  8 1CH4F DUTSRC3F(1F9)
  9 1CH4F DUTSRC3F(1F10)
  10 DGND DGND
  11   1CH3S   DCMATRIX1S(1F17)
  12 1CH3F DCMATRIX1F(1F16)
  13 1CH3F DCMATRIX1F(1F16)
  14 1CH3F DCMATRIX1F(1F16)
  15 DGND DGND
  16 1CH3S DUTSRC3S(1F11)
  17 1CH4F DUTSRC3F(1F9)
  18 DGS1 DGS1(1E21)
  19 1CH2F DUTSRC2F(1F5)
  20 DGND DGND
  21 DGND DGND
  22 DGND DGND
  23 DGND DGND
  24 DGS1 DGS1(1E21)
  25 DGND DGND
  26 1CH4F DUTSRC3F(1F9)
  27 1CH4F DUTSRC3F(1F10)
  28 DGND DGND
  29 1CH3S DCMATRIX1S(1F17)
  30 1CH3F DCMATRIX1F(1F16)
  31 1CH3F DCMATRIX1F(1F16)
  32   1CH3F   DCMATRIX1F(1F16)
  33 DGND   DGND
  34   1CH3S   DUTSRC3S(1F11)
  35 1CH4F DUTSRC3F(1F9)
  36 DGS1 DGS1(1E21)
  37 1CH2F DUTSRC2F(1F5)
  38 DGND DGND
  39 DGND DGND
在上表中,第二列是Flex测试平台对通道定义的名称,第三列是Catalyst测试平台对通道定义的名称,这些可以从Teradyne公司的操作文件中获知。而第一列则是本发明设置的一种通道模式,是采集各个平台信息加以定义重组。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不同测试平台的具体情况,对统一的通用接口连接器2的各个模块进行设置,实现信号的交互。
其中,通道设置不局限于上述模式,接口模块也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出现的数字接口模块、模拟接口模块、电源接口模块以及控制开关接口模块;同时,测试平台也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其种类可以增减。
综上所述,测试母板是针对不同的测试平台,比如Catalyst,Flex,分别一次性投入的,无需反复开发,节省了芯片测试开发的时间和成本;这样,在芯片工程测试阶段,就无须考虑测试机台的选择问题,降低了芯片测试开发的难度;同时,对同一的芯片,只需制作一个测试子板即可实现对所有测试平台的兼容,节省了芯片测试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的构建方法,参见图11,其主要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按照设定的统一接口标准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
步骤102、按照测试平台结构设置测试母板结构,使所述测试母板唯一地与所述测试平台对应,并将所述测试母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建立关联;
步骤103、按照芯片的物理结构及芯片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构设置测试子板结构,使所述测试子板唯一地与所述芯片物理结构及芯片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构对应,并将所述测试子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建立关联。
其中,步骤101中的统一接口标准为自定义的统一接口标准或者为业界已有的通用接口标准,定义了接口模块的名称、数量及位置,接口模块中信号通道的名称、数量及位置,以及接口模块信号优先级等。
步骤101具体为:
按照统一接口标准分别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中的电源接口模块、数字接口模块和/或模拟接口模块,并为所述任一接口模块指定固定位置。
步骤101还可以包括:
按照统一接口标准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中的控制开关接口模块,并为所述控制开关接口模块指定固定位置;
按照统一接口标准为所述任一接口模块指定优先级;以及按照统一接口标准为所述任一接口模块设置多个连接通道,并为所述连接通道指定固定位置。
实施例:
以使用通用接口连接器中设置的数字接口模块为例,参见图1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按照统一接口标准分别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中的电源接口模块、数字接口模块和模拟接口模块及控制开关接口模块,并为所述任一接口模块指定固定位置;
步骤202、为电源接口模块、数字接口模块、模拟接口模块以及控制开关接口模块指定优先级,在本实施例中,数字接口模块A、B、C、D的优先级分别是1、2、3、4;
步骤203、为电源接口模块、数字接口模块、模拟接口模块以及控制开关接口模块设置多个连接通道,并为所述连接通道指定固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数字接口模块A、B、C、D都具有64个连接通道;
步骤204、按照Catalyst测试平台结构设置测试母板结构,使所述测试母板唯一地与Catalyst测试平台对应,;
步骤205、识别该测试母板有128个信号通道的信号为数字信号,因此按照优先级确定可选用的接口模块为数字接口模块A和B;
步骤206、在测试母板中,建立测试母板的信号通道的信号与数字接口模块A和B中连接通道的一一对应关系;在本步骤中,可以采用按照物理连线最短的原则建立对应关系,即测试母板的每一个信号通道的信号都选择距其最近且尚未使用的连接通道建立对应关系,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
步骤207、按照不同芯片的物理形式及芯片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构设置测试子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是按照一种BGA芯片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构设置测试子板结构,使所述测试子板唯一地与BGA芯片的信号类型分布对应;
步骤208、识别该测试子板有48个信号通道的信号为数字信号,确定可选用的接口模块为数字接口模块A;
步骤209、在测试子板中建立所述测试子板的全部通道的信号与所述数字接口模块A中连接通道的映射关系,在本步骤中,该48个信号通道的信号可以在数字接口模块的64个连接通道中任意选择48个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但为了提高信号质量,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按照物理连线最短的原则来建立该对应关系。
可见,本实施例采用了统一接口标准,优先选择优先级高的模块设置该测试子板与通用接口连接器相连接的接口;在保证优先级的条件下,以物理连线最短为原则建立映射关系。
上述实施例仅提供了一种较佳的芯片通用测试装置的构建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实施顺序并不唯一。
综上所述,测试母板只针对测试平台开发,测试子板只针对芯片开发,通过通用接口连接器,任一测试母板与任一测试子板都可实现匹配,节省了芯片测试开发的时间和成本,降低了芯片测试开发的难度。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包括一测试母板和一测试子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测试母板和所述测试子板的一通用接口连接器;
所述测试母板唯一地与一种测试平台对应,并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的一端连接,用于转接测试平台通道和通用接口连接器通道上的信号;
所述测试子板唯一地与一种芯片结构对应,并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的另一端连接,用于转接芯片与通用接口连接器通道上的信号,所述芯片结构包括芯片物理结构和芯片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构;
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为采用统一接口标准的接口连接器,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测试子板和所述测试母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电源接口模块,至少一个数字接口模块和/或至少一个模拟接口模块,所述数字接口模块、模拟接口模块和电源接口模块具有与所述统一接口标准匹配的固定位置,所述数字接口模块用于连接所述测试子板和所述测试母板通道上的数字信号,所述模拟接口模块用于连接所述测试子板和所述测试母板通道上的模拟信号,所述电源接口模块用于连接所述测试子板和所述测试母板通道上的电源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开关接口模块,所述控制开关接口模块具有与所述统一接口标准相匹配的固定位置,用于连接所述测试子板和所述测试母板的继电器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接口模块分别设置有多个连接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接口模块为设定有优先级的模块。
6、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设定的统一接口标准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
步骤2、按照测试平台结构设置测试母板结构,使所述测试母板唯一地与所述测试平台对应,并将所述测试母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建立关联;
步骤3、按照芯片的物理结构及芯片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构设置测试子板结构,使所述测试子板唯一地与所述芯片的物理结构及所述芯片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构对应,并将所述测试子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建立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统一接口标准为自定义的统一接口标准或者为业界已有的通用接口标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
按照统一接口标准分别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中的电源接口模块、数字接口模块和/或模拟接口模块,并为所述任一接口模块指定固定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按照统一接口标准设置通用接口连接器中的控制开关接口模块,并为所述控制开关接口模块指定固定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按照统一接口标准为所述任一接口模块指定优先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测试母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建立关联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测试母板接口信号的类型,选择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中优先级高的接口模块;
在所述优先级高的接口模块中,选择至所述测试母板信号通道物理连线最短的接口模块;
在测试母板中建立所述测试母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接口模块的映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测试子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建立关联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测试子板接口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通用接口连接器中优先级高的接口模块;
在所述优先级高的接口模块中,选择至所述测试子板信号通道物理连线最短的接口模块;
在测试子板中建立所述测试子板的接口信号与所述接口模块的映射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按照统一接口标准为所述任一接口模块设置多个连接通道,并为所述连接通道指定固定位置。
CNB2006100665975A 2006-04-03 2006-04-03 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992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665975A CN100439923C (zh) 2006-04-03 2006-04-03 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665975A CN100439923C (zh) 2006-04-03 2006-04-03 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8596A CN1858596A (zh) 2006-11-08
CN100439923C true CN100439923C (zh) 2008-12-03

Family

ID=3729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659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9923C (zh) 2006-04-03 2006-04-03 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992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0719B (zh) * 2007-11-08 2010-09-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调试设备
CN101369550B (zh) * 2008-08-12 2012-07-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全自动引线键合机金线断线检测装置
CN101799506B (zh) * 2010-04-21 2012-05-30 广州市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脚本控制的芯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60064A (zh) * 2011-08-01 2012-02-22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芯片的测试系统
CN103576073A (zh) * 2012-07-30 2014-02-12 合肥科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芯片功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48611A (zh) * 2013-01-21 2013-04-17 烟台正海科技有限公司 Cob模组通用测试方式
CN104280639B (zh) * 2014-10-20 2017-01-11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高速视频总线连接器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4375076B (zh) * 2014-11-12 2018-09-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一一工厂 一种电路模块测量转接装置
CN106033093A (zh) * 2015-03-10 2016-10-1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测试辅助装置
CN104914339A (zh) * 2015-06-10 2015-09-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 一种面向ate机台的高速测试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105301516B (zh) * 2015-09-24 2019-03-1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bga芯片电源测试治具和方法
CN105866658B (zh) * 2016-03-29 2019-02-15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用电子产品单板及测试装置
KR20180012981A (ko) * 2016-07-28 2018-0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검사 장치용 어댑터의 공용 보드, 공용 보드를 포함하는 검사 장치용 어댑터 및 검사 장치
CN106054062A (zh) * 2016-08-03 2016-10-26 胜克公司 自动测试机机头和具有该自动测试机机头的自动测试机
CN106571166B (zh) * 2016-11-09 2020-02-14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可定制流程的mt29f系列nand flash测试老炼系统
CN106708023A (zh) * 2017-01-19 2017-05-24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20190011497A1 (en) * 2017-07-09 2019-01-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est Fixture with Sintered Connections Between Mother Board and Daughter Board
CN109491854B (zh) * 2017-09-12 2022-03-22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一种基于FPGA的SoC原型验证方法
CN110023770A (zh) * 2017-10-25 2019-07-1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芯片的方法、测试平台和测试系统
CN108459262A (zh) * 2017-12-14 2018-08-28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通用化的SiP芯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8983760A (zh) * 2018-10-16 2018-12-11 昆明北方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单片机功能和电源电流测试装置
CN111083269A (zh) * 2018-10-22 2020-04-28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组件以及测试夹具
TWI709757B (zh) * 2019-07-24 2020-11-11 儀騰科技有限公司 光通訊元件測試裝置
CN111965524B (zh) * 2020-08-14 2021-06-29 上海捷策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测试装置
CN112083257B (zh) * 2020-09-22 2021-11-0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的测试装置
CN113484720A (zh) * 2021-06-30 2021-10-08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测试转接装置
CN114675168A (zh) * 2022-05-31 2022-06-28 南京宏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自动测试设备通用卡槽的校准接口板及系统
CN116755002A (zh) * 2023-08-14 2023-09-15 上海季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焊接状态的测试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2288A (ja) * 1994-08-22 1996-03-08 Advantest Corp 半導体試験装置用テストヘッド
US5652523A (en) * 1995-04-07 1997-07-29 Advantest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IC device interface unit
JPH1130644A (ja) * 1997-07-14 1999-02-02 Advantest Corp Ic試験装置のテストヘッドと試料との接続機構
JPH11102756A (ja) * 1997-09-25 1999-04-13 Nippon Avionics Co Ltd Icソケットの取付装置
US6462570B1 (en) * 2001-06-06 2002-10-08 Sun Microsystems, Inc. Breakout board using blind vias to eliminate stubs
CN1452231A (zh) * 2002-04-18 2003-10-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半导体测试用测试板
CN2655252Y (zh) * 2003-08-21 2004-11-1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主机电路板的测试治具
CN1556928A (zh) * 2002-10-31 2004-12-22 ��ʽ���簮������� 连接单元、被测量组件搭载板、探针卡以及组件接口部
CN2733363Y (zh) * 2004-09-02 2005-10-12 王云阶 电子元件及电路及电路板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2288A (ja) * 1994-08-22 1996-03-08 Advantest Corp 半導体試験装置用テストヘッド
US5652523A (en) * 1995-04-07 1997-07-29 Advantest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IC device interface unit
JPH1130644A (ja) * 1997-07-14 1999-02-02 Advantest Corp Ic試験装置のテストヘッドと試料との接続機構
JPH11102756A (ja) * 1997-09-25 1999-04-13 Nippon Avionics Co Ltd Icソケットの取付装置
US6462570B1 (en) * 2001-06-06 2002-10-08 Sun Microsystems, Inc. Breakout board using blind vias to eliminate stubs
CN1452231A (zh) * 2002-04-18 2003-10-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半导体测试用测试板
CN1556928A (zh) * 2002-10-31 2004-12-22 ��ʽ���簮������� 连接单元、被测量组件搭载板、探针卡以及组件接口部
CN2655252Y (zh) * 2003-08-21 2004-11-1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主机电路板的测试治具
CN2733363Y (zh) * 2004-09-02 2005-10-12 王云阶 电子元件及电路及电路板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8596A (zh) 2006-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9923C (zh) 一种芯片通用测试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CN101799517B (zh) 合封芯片以及合封芯片测试系统
US9121881B2 (en) Calibration module for a tester and tester
US8479066B2 (en) Process for making an electric test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50077905A1 (en) Testing method and tester for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comprising high-speed input/output element
KR20060122757A (ko) 능동 라우팅 회로 및 시스템
KR20150100637A (ko) 다수의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트랜시버를 동시에 검사하는 방법
US887253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devices using serially controlled intelligent switches
CN104898037A (zh) 测试装置、校正器件、校正方法及测试方法
CN101713812A (zh) 一种ic设计电路板的测试系统、方法及一种测试接口板
US6785854B1 (en) Test access port (TAP) controller system and method to debug internal intermediate scan test faults
CN102142911A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测试方法
CN116660719A (zh) 一种基于flex测试系统的通用ate接口子母板测试方法
CN111522700A (zh) 测试串行RapidIO网络交换模块的自测试平台
CN216560889U (zh) 一种芯片检测装置
CN113806146B (zh) 测试转接卡设计系统及其方法
KR20140078170A (ko) 제이택 인터페이스 보드
CN101109785A (zh) 集成电路高温动态老化多产品复用测试板
CN117706322A (zh) 一种芯片测试方法及系统
US20040257066A1 (en) Ancillary equipment for testing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CN101165502B (zh) 测试仪同测方法
KR100974669B1 (ko) 룩업 테이블을 내장한 보스트 회로 장치 또는 패턴 생성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테스트 대상 디바이스에 대한 테스트 데이터 출력 방법
US7855571B2 (en) Testing circuit board for preventing tested chip positions from being wrongly positioned
US20230184831A1 (en) Server jtag component adaptive inter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18252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tes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ISI SEMICONDUCTOR CO., LTD., SHENZHE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2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214

Address after: 518129 Bantian HUAWEI Longgang HUAWEI electric production center, Shenzhen District,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Haisi Semiconductor Co., Ltd., Shenzhen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03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