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5665C - 存储卡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存储卡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5665C
CN100405665C CNB2004800007753A CN200480000775A CN100405665C CN 100405665 C CN100405665 C CN 100405665C CN B2004800007753 A CNB2004800007753 A CN B2004800007753A CN 200480000775 A CN200480000775 A CN 200480000775A CN 100405665 C CN100405665 C CN 1004056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ard
contact
card
slide block
fixe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007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1470A (zh
Inventor
田中博久
山本利弘
川岛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1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1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56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566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在使检测存储卡的插入的检测开关的接触稳定的同时,能够防止取出存储卡时的由飞出而引起的破损。检测开关与同存储卡的端子相接触的触点一起,被接触块所保持,由固定接点板和可动弹簧片构成。在可动弹簧片的接触部上,形成具有大致V状剖面的槽,以2点与固定接点板相接触。此外,在外壳的顶板上形成有弹性突起,该弹性突起在保持存储卡的滑块即将到达初始位置之前,嵌入到设置于存储卡的锁定用凹部,从而防止存储卡的飞出。

Description

存储卡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由插拔地连接如迷你型SD卡这样的存储卡用的存储卡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专利第3252133号中所揭示的那样,这种存储卡用连接器具有:外壳,其在前面设置有用于插入存储卡的开口;多条触点,其保持在外壳内部,且与设置在存储卡上的端子相接触;滑块,其与插入到外壳内部的存储卡抵接,且在外壳内部沿着存储卡的插入方向移动;加载弹簧,其对滑块向取出存储卡的方向上进行加载;推入推出型锁定机构,其在滑块移动到比存储卡的端子接触到触点的位置还要深的锁定位置时,锁定滑块的移动,同时,在滑块移动到比锁定位置更深的锁定解除位置时,解除滑块的锁定。
在具有这种推入推出型锁定机构的存储卡用连接器中,如果将存储卡从外壳开口插入到内部,则存储卡的前端与滑块卡合,滑块与存储卡一起开始在外壳内部朝着与开口相反侧移动。伴随着滑块的移动,加载弹簧被加载。如果设置于存储卡前端附近的端子移动到比接触到触点的位置还要深的锁定位置,则利用锁定机构来锁定滑块的移动,在与加载弹簧的加载力无关地,除去对于存储卡的按压力后,滑块及与其卡合的存储卡就留在锁定位置上。在从连接器取出存储卡时,将存储卡进一步向外壳内部压入,使滑块向比锁定位置稍稍深一点的位置移动。如此,解除由锁定机构对滑块的锁定,滑块和与其卡合的存储卡由于加载弹簧的加载力而向外壳的开口侧移动。之后,由于存储卡的后端部从外壳开口向外部突出很多,因此能够从连接器中取出存储卡。
如果加载弹簧的加载力过于强,则有可能导致存储卡强进地向外壳外飞出,且由于落下而使得存储卡破损。反之,如果加载弹簧的加载力过于弱,则比由触点对于存储卡端子的接触压等而产生的摩擦力还要变弱,在存储卡的端子和触点分离前,滑块和与其卡合的存储卡的移动停止,有可能因此产生操作不良。因此,不可能将加载弹簧的加载力设为某恒定值或其以下,另外还需要用于防止存储卡飞出的其他机构。
另一方面,在存储卡用连接器中,还存在内置检测开关的连接器,该检测开关用于检测存储卡的插入。在图12A~图12D中表示了迷你型SD卡用连接器中的检测开关的结构。在迷你型SD卡用连接器中,要求外壳的进深尺寸尽可能小。为此,如图所示,在用于保持多个触点的接触块的基体7中,利用镶嵌成形而一体设置有构成检测开关的固定接点板30和可动弹簧片31。固定接点板30设置于突出部71上,该突出部71形成为从接触块的基体7的一端部向前方突出,固定接点30a从突出部71向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内侧露出,以使与可动弹簧片31的弹性接触部31a相接触。此外,可动弹簧片31以下述方式形成,即在插入存储卡后,其弹性接触部31a与存储卡的前端部相接触,而向固定接点30a侧变形,弹性接触部31a相对于存储卡的插入方向倾斜。
在存储卡没有插入到连接器内时,可动弹簧片31利用其弹力恢复到图12B所示的初始状态,弹性接触部31a离开固定接点30a。另一方面,如果存储卡插入到连接器内,则可动弹簧片31的弹性接触部31a由于存储卡的前端部而向固定接点30a侧弯曲,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相接触。如果在固定接点板30和可动弹簧片31之间附加规定电压,则由于可动弹簧片31的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的接触/非接触,而使由固定接点板30和可动弹簧片31构成的检测开关为接通/断开,因此,能够检测到插入有存储卡或还没有插入存储卡的情况。
固定接点板30通过对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固定接点30a在通过利用冲压加工而被冲孔的端面上与可动弹簧片31的弹性接触部相接触。可动弹簧片31也通过对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弹性接触部31a在作为材料的金属薄板的表面与固定接点30a相接触。但是,弹性接触部31a形成为:从基体7向存储卡插入方向的前方突出,同时,还续接于以接近宽度方向的固定接点板30侧的方式形成的曲柄部31b上,而且,与相对于存储卡的插入方向成规定角度。为此,弹性接触部31a相对于固定接点30a的位置容易受到弹性接触部31a自身或曲柄部31b等的加工误差的影响。为此,例如在图12A中用点划线所示,如果弹性接触部31a的位置在连接器的厚度方向上产生偏移,则会有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不接触的可能性,从而存在不能确保检测开关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了廉价地制造接触块,进行下述加工,即通过在一张金属薄板上实施利用冲压加工的冲孔和弯曲,从而以分别经由连结部而彼此连结的状态,形成多个触点和固定接点板30以及可动弹簧片31,在该状态下,镶嵌成形基体7后,切断连结部,并分离触点、固定接点板30和可动弹簧片31。如这样,由于触点和固定接点板30以及可动弹簧片31由同一板材构成,因此它们的厚度相同。
这里,为了确保镶嵌成形于基体7的部分的强度,作为金属薄板,必须要使用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例如0.2mm)的板材。为此,弹性接触部31a的板厚变厚到所需以上,与此相伴,存在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的接触压变得过高,或者在存储卡插入时在弹性接触部31a中发生永久变形,或者在与弹性接触部31a相抵接的存储卡上产生伤痕的问题。
并且,存储卡的宽度尺寸的公差为±0.1mm。在此,在图13A~图13C中,表示了存储卡的宽度尺寸为基准尺寸的+0.1mm的情况、基准尺寸的情况、以及基准尺寸的-0.1mm的情况下的接触压的分析结果。
存储卡的宽度越宽,可动弹簧片31的弯曲量越大,与此相伴,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的接触压也增加。在存储卡的宽度为基准尺寸的情况下,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的接触压为4.27N。此外,在存储卡的宽度比基准尺寸宽0.1mm的情况下,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的接触压为大于等于4.27N。另外,在存储卡的宽度比基准尺寸窄0.1mm的情况下,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的接触压为3.56N。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由于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的接触压过高,因而加在可动弹簧片31上的应力变为980N/mm2或其以上,在可动弹簧片31上产生弹力减弱(永久变形)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便可动弹簧片的弯曲尺寸存在偏差也能够确保接触稳定性的存储卡用连接器。此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存储卡飞出的存储卡用连接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种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具有:箱状的外壳,其在前面具有卡插入口;接触块,其保持与设置于存储卡一面上的端子相接触的多个触点,且以所述触点朝向所述卡插入口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后端附近;滑块,其与插入到所述外壳内部的存储卡相抵接,在所述外壳内部沿着存储卡的插入方向移动;检测开关,其由以向存储卡的插入方向突出的方式由所述接触块所保持的固定接点板和可动弹簧片构成,并检测存储卡已安装于正常位置上的情况,其中,在与所述可动弹簧片的所述固定接点板相接触的部分,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越靠近与所述固定接点板和所述可动弹簧片对向的方向以及所述存储卡的插入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的两侧部,就越向靠近所述固定接点板侧倾斜。
利用这种结构,能够与可动弹簧片的位置的偏差无关地,使得设置于可动弹簧片上的倾斜面和固定接点板以2个点来接触,使可动弹簧片和固定接触板的接触状态稳定。
此外,本发明还具有:加载弹簧,其对所述滑块向取出存储卡的方向上进行加载;推入推出型锁定机构,其在所述滑块移动到比存储卡端子接触到所述触点的位置还要深的锁定位置时,锁定所述滑块的移动,同时,在所述滑块移动到比锁定位置更深的锁定解除位置时,解除所述滑块的锁定;弹性突起,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在从取出存储卡时存储卡的端子离开所述触点后,到所述滑块移动到前端的初始位置之间,存储卡上所设置的锁定用凹部通过的部分上,由此,在滑块和存储卡即将恢复到初始位置之前,使弹性突起嵌入到锁定用凹部,因此,能够通过由弹性突起所引起的弹力,来迅速可靠地减少存储卡按压出去的趋势。其结果,能够防止存储卡的飞出。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箱状的外壳,其在前面具有卡插入口;接触块,其保持与设置于存储卡一面的端子相接触的多个触点,以所述触点朝向所述卡插入口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后端附近;滑块,其与插入到所述外壳内部的存储卡相抵接,在所述外壳内部沿着存储卡的插入方向而移动;检测开关,其由以向存储卡的插入方向突出的方式由所述接触块所保持的固定接点板及可动弹簧片构成,检测存储卡安装于正常位置的情况,所述可动弹簧片以从所述接触块的基体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可动弹簧片的与所述固定接点板相接触部分形成有槽,在所述槽内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越靠近与所述固定接点板和所述可动弹簧片对向的方向及所述存储卡的插入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的两侧部,则越向靠近所述固定接点板侧倾斜,所述固定接点板与所述槽的倾斜面以两个点相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存储卡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拆下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面壳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4A~4D分别是表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的接触块中的检测开关部的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以及主剖视图。
图5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可动弹簧片的结构的侧视图,图5B是表示与可动弹簧片的固定接点板相接触的部分的形状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存储卡使可动弹簧片弯曲而与固定接点板相接触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A~7C是分别表示在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中,存储卡的宽度尺寸为基准尺寸的+0.1mm的情况、基准尺寸的情况、以及基准尺寸的-0.1mm的情况下的接触压的分析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0A~图10C分别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保护壳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以及后视图。
图11是图10A中的X-X剖视图。
图12A~12D分别是表示现有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的接触块中的检测开关部的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以及侧部剖视图。
图13A~13C分别是表示在现有的存储卡用连接器中,存储卡的宽度尺寸为基准尺寸的+0.1mm的情况、基准尺寸的情况、以及基准尺寸的-0.1mm的情况下的接触压的分析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将连接器的外壳的卡插入口侧设为“前”,将设置有触点的一侧设为“后”。就存储卡而言,将从连接器的外壳突出的一侧设为“后”,将形成有端子和切口部的一侧设为“前”。此外,将构成外壳的面壳一侧设为“上”,将底壳一侧设为“下”。
首先,作为存储卡的一个例子,就迷你型SD卡进行简单说明。图1所示的存储卡100是被称为对现有的SD存储卡小型化后的迷你型SD卡,其具有扁平的略呈矩形板状,在前端部(插入侧)的一个角上设置有切口部101。此外,存储卡100的前端部的左右两侧边缘上分别形成有向上的阶梯部102。另外,在比切口部101还要后侧(取出侧)的上面的左右两侧边缘上,形成有略呈矩形形状而陷下去的锁定用凹部103。另外,在存储卡100前端部附近的下面,平行排列配置有多个端子104(参见图3)。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详细结构。图1是表示连接器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连接器1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所示,连接器1具有:底壳3,其通过对厚度极薄的不锈钢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来冲孔,进一步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面壳2,其与底壳3相同地,通过对厚度极薄的不锈钢金属板进行冲孔、弯曲加工而形成,其中,通过在底壳3上面覆盖面壳2,来构成在前面具有插入存储卡的卡插入口3a的扁平的箱状的外壳1A。接触块4安装在外壳1A的内部,且后端部附近。在外壳1A的内部,且在接触块4的前侧,配置有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的滑块5(滑块),该滑块在外壳1A内部的前后方向(存储卡100的插入方向和取出方向)上自由移动。
底壳3的底板6a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向上弯曲形成的侧壁6b,底板6a的前后端开放。之后,在底板6a的后端上,通过弯曲朝向上方而形成多个突出部9。通过从下方将这些突出部9压入到在接触块4的树脂制的基体7上形成的以上下方向贯通的方式设置的压入孔8内,由此接触块4固定在底壳3的底板6a的后部上面。此外,各侧壁6b上贯通设置有多个固定孔35…。另外,在各侧壁6b的前端,向内突出设置有突部18,该突部18用于防止滑块5从卡插入口3a脱落。另外,在底板6a中、与保持于接触块4的触点10…对向的部分中,形成有多个透孔11…,该多个透孔11…用于在由存储卡100向下方按压触点10时,放出触点10…,以使触点10接触不到底板6a。
在面壳2的顶板20a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向下弯曲形成的侧壁20b,顶板20a的前后端开放。在顶板20a的后端上由弯曲而向下形成有多个突出部21。当在底壳3上面覆盖面壳2时,通过从上方将这些突出部21压入到配置于底壳3的后部上面的接触块4的树脂制的基体7上形成的压入孔22内,接触块4被固定在由面壳2和底壳3构成的外壳1A上。此外,在与两侧壁20b的底壳3的两侧壁6b的固定孔35…相对应的位置上,由切削并立起(切り起こレ)而形成有弹性固定部34…。
此外,在顶板20a的左右端部附近,分别设置有2条狭缝24和由狭缝24所夹持的部分向下突出而形成的弹性突起25。以与下述部分对向的方式设置弹性突起25,即在从连接器中取出存储卡100时,在存储卡100的端子104离开触点10后,滑块5移动到前端的初始位置之间内,形成在存储卡100上的锁定用凹部103通过的部分。为此,通过弹性突起25与存储卡100的上面(与设置端子104的面相反侧的面)相接触,而将存储卡100按压到滑块5上。此外,如果锁定用凹部103通过弹性突起25的下面,则弹性突起25嵌入到锁定用凹部103内,降低存储卡100的移动速度或使移动停止。
接触块4具有分别与排列配置在存储卡100下面的前端部附近的多个端子104相接触的触点10…、存储卡100的位置检出用的固定接点板30以及可动弹簧片31。触点10…、固定接点板30和可动弹簧片31借助于镶嵌成形而一体保持于树脂制的基体7上。如图3所示,触点10…、固定接点板30和可动弹簧片31分别使接触部侧向基体7的前侧(卡插入口3a侧)突出,向用于焊接到电路基板等上的焊接端子部32…基体7的后侧突出。
如图2所示,在基体7的前面设置阶梯部7b。上述压入孔8…以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基体7的阶梯部7b的方式形成。此外,压入孔22形成于阶梯部7b的后侧的上面。在基体7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一体地设置有向前面侧突出的突出部71。在突出部71的上面,还形成有心形凸轮槽部15。心形凸轮槽部15由心形凸轮15a和形成于心形凸轮15a周围的引导槽15b构成,锁定配件19的引导轴19b可滑动地嵌合到引导槽15b内。如图3中标记a~f所示,引导槽15b的底面分别由正面图(elevation)不同的6个部分构成,且构成为:伴随着滑块5的前后移动,锁定配件19的引导轴19b在引导槽15b内只能沿着规定的路径而移动。在面壳2的顶板20a上,通过对与心形凸轮槽部15对向的部分进行切削并立起而形成有加载弹簧部23。利用加载弹簧部23,锁定配件19的引导轴19b被按压到引导槽15b的底面。由心形凸轮槽部15和锁定配件19构成推入推出型锁定机构。该推入推出型锁定结构,在滑块5被按压到比存储卡100的端子104接触到触点10的位置还要深的锁定位置时,锁定滑块5以及与其卡合的存储卡100的向取出方向的移动,同时,在滑块5被按压到比锁定位置更深的位置时解除滑块5的锁定,并使得滑块5以及与其卡合的存储卡100可在取出方向上移动。
滑块5具有:臂部5b和5c,其引导存储卡100的左右的侧边缘;抵接部5a,其连结臂部5b和5c的后部上侧边缘之间,并与存储卡100的前端上部抵接;平板状的连结部5e,其连结两臂部5b和5c的前部下侧边缘,它们是通过树脂成型而一体形成的。在滑块5的左侧的臂部5b的后部,设置有向内侧突出并与存储卡100的切口部101抵接的伸出部5d。此外,在滑块5的左侧的臂部5b的前端部上面,设置有轴支承锁定配件19的转动轴19a的轴孔14。各臂部5b和5c是引导存储卡100的左右侧部的,在各臂部5b和5c的后端部内侧面上,设置有上侧比下侧更向内侧突出的阶梯部50,设置于存储卡100的左右的侧边缘上的向上的阶梯部102进入到各臂部5b和5c的阶梯部50下侧。此外,由于抵接部5a的下面比连结部5e的上面更位于上侧,因此,在抵接部5a的下面和底壳3的底板6a上面之间形成空隙。为此,如果按压滑块5,则触点10…通过抵接部5a的下侧,并比抵接部5a更向前方突出。
锁定配件19是对宽度窄的金属板冲压成平面看略呈ㄑ字形而形成的,在一端部上设置上述引导轴19b,在另一端上设置上述转动轴19a。此外,在锁定配件19的弯曲部的内侧边缘(存储卡100侧的侧边缘)上,一体地形成有向侧方突出的锁定部19c。锁定配件19的一方的引导轴19b可滑动地嵌合在设置于接触块4的基体7的突出部71的心形凸轮槽部15的引导槽15b内,另一转动轴19a轴支承在滑块5的臂部5b的轴孔14上,因此,伴随着滑块5的前后操作,引导轴19b一边被引导到引导槽15b的侧壁和正面图不同的底面上,一边在心形凸轮15a的周围移动。此时,锁定配件19以转动轴19a为中心而摇动,锁定部19c响应于锁定配件19的摇动而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此外,在滑块5的两臂部5b和5c的下侧面上,分别形成有在后面侧开放的螺旋弹簧(加载弹簧)13的前端部插入的槽(图中未示出)。各螺旋弹簧13的后端分别经由弹簧座片41和42而被安装到接触块4上。在接触块4的基体7的突出部71的下面,形成有弹簧座保持槽71a。一个弹簧座片41具有:从螺旋弹簧13的后方插入、且防止螺旋弹簧13的压曲的压曲防止针43;从压曲防止针43的后端开始连续一体地延伸出、且嵌合到突出部71的弹簧座保持槽71a内的安装部44。此外,另一个弹簧座片42具有:从螺旋弹簧13的后方插入、且防止螺旋弹簧13压曲的压曲防止针45;从压曲防止针45的后端延伸出、且与设置在基体7的右端上的结合槽7a卡合的安装部46。在这里,两臂部5b和5c在前方均等地受到由螺旋弹簧13所产生的加载力,因此滑块5能够在外壳1A内顺滑地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因此,在接触块4的基体7上设置有检测开关,该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插入有存储卡100的情况,该检测开关由固定接点板30和可动弹簧片31构成。如图4A~4D所示,固定接点板30通过镶嵌成形而被保持于基体7的突出部71上,设置于固定接点板30的前端部上的固定接点30a从突出部71向内侧露出。另一方面,可动弹簧片31以从基体7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并具有在靠近基体7侧形成的曲柄部31b、以及连续形成于曲柄部31b的弹性接触部31a。曲柄部31b从保持于基体7的附带根部(付け根部)31d向存储卡的插入方向突出,而且,以弹性接触部31a接近固定接点板30的方式弯曲成曲柄状。如图6所示,弹性接触部31a以下述方式形成,即在插入存储卡100时,使得与存储卡100的前端部接触,而向固定接点30a侧弯曲,相对于存储卡100的插入方向成规定角度。弯曲成为:弹性接触部31a的前端部附近与固定接点30a对向,曲柄部31b向与固定接点30a相反侧突出。
如图4A、图4B、图5A以及图5B所示,在与可动弹簧片31的弹性接触部31a中的固定接点30a的接触部分上,形成有具有略呈V字形剖面的槽31c,并形成有越靠近槽31c的上下方向的两侧部就越向靠近固定接点30a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根据这种结构,在固定接点30a和弹性接触部31a接触时,固定接点30a接触到槽31c的倾斜面。固定接点板30是通过对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固定接点30a在利用冲压加工而冲孔后的端面上与可动弹簧片31的弹性接触部31a相接触。为此,即便由于弹性接触部31a或曲柄部31b的加工误差而使弹性接触部31a的位置在上下多少有些偏差,固定接点30a的端面的上面或下面的边缘在槽31a的倾斜面上相对地滑动,使弹性接触部31a的位置在上下方向微小移动,使得固定接点30a的端面的上面和下面的边缘在2点与槽31c的倾斜面相接触。为此,可得到固定接点30a和弹性接触部31a的稳定的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在弹性接触部31a中与固定接点30a的接触部分上,形成有具有略呈V字形剖面的槽31c,但是,槽31c的剖面形状并不限定于略呈V字形,只要是固定接点30a和弹性接触部31a可在2点接触的结构即可,也可以形成具有略呈弧状剖面的槽、或者具有略呈U字形剖面的槽等,只要是越靠近分别与固定接点板30和可动弹簧片31对向的方向以及存储卡100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部则越向靠近固定接点板30侧倾斜的倾斜面即可。
可动弹簧片31与形成触点10…和固定接点板30一起,都是对板厚约0.2mm的1张金属薄板实施冲压加工、冲孔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因此,如果对于可动弹簧片31不特别实施追加加工,则其厚度与触点10…和固定接点板30的厚度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镶嵌成形基体7之前,对可动弹簧片31中的、至少除了与固定接点30a的接触部分以及保持于基体7上的附带根部31d的中间部分(图4B中标记A所表示的部分)实施冲压加工,以与有必要持有强度的附带根部31d、或与接触压无关的与固定接点30a的接触部分相比约一半的厚度,使其变薄到存储卡插入时不发生永久变形的厚度(约0.1mm)。其结果,能够减弱可动弹簧片31的弹性并降低接触压,减轻存储卡插入时加到可动弹簧片31上的应力,防止发生永久变形。
图7A~图7C表示存储卡100的宽度尺寸为基准尺寸的+0.1mm的情况、基准尺寸的情况、以及基准尺寸的-0.1mm的情况下的接触压的分析结果。尽管存储卡的宽度越宽可动弹簧片31的弯曲量越大,但是,在存储卡宽度为基准尺寸的情况下,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的接触压为0.21N。在存储卡的宽度比基准尺寸宽0.1mm的情况下,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的接触压为0.28N。另外,在存储卡的宽度比基准尺寸窄0.1mm的情况下,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的接触压为0.15N。在存储卡的宽度最大的情况下,弹性接触部31a和固定接点30a的接触压变为现有的1/20或其以下。其结果,由于加在可动弹簧片31上的应力下降到847N/mm2,弹性限度变为(=980N/mm2)以内,因此不会发生永久变形。
并且,为了降低加在可动弹簧片31上的应力,也考虑可以用比形成触点10…以及固定接点板30的板材相比薄的其它板材来形成可动弹簧片31。但是,这种情况下,镶嵌成形作业变困难,成为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上述方法来形成接触块4,因此镶嵌成形容易,不会招致成本提高。
接下来,说明上述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组装顺序。首先,将弹簧座片41安装在镶嵌有触点10、固定接点板30和可动弹簧片31的接触块4的基体7上。之后,在底壳3的上面后部安装接触块4,将设置于底壳3上的突出部9从下方压入到接触块4的压入孔8,而将接触块4固定到底壳3上。接下来,使得将左侧螺旋弹簧13的后部插入到弹簧座片41上,将螺旋弹簧13的前端部收纳于设置在臂部5b的下面的槽内,而将滑块5安装在底壳3的上面前部。之后,将锁定配件19的一端的转动轴19a插入到臂部5b的轴孔14内,并轴支承在轴孔14上的同时,使锁定配件19的另一端的引导轴19b可在引导槽15b内滑动地嵌合。在该状态下,滑块5由螺旋弹簧13而受到加载并向前方(卡插入口3a侧)移动,两臂部5b和5c的前端部与设置于底壳3的前端的突部18的里面相抵接,限制滑块5从底壳3的前面飞出。
在底壳3上配置接触块4和滑块5的同时,安装左侧的螺旋弹簧13和锁定配件19后,将面壳2从上方覆盖在底壳3上。此时,将形成于面壳2上的突出部21…从上方压入到接触块4的基体7的压入孔22内,同时,使两侧壁20b以沿着底壳3的两侧壁6b的外侧面而垂下来。设置于面壳2的两侧壁20b上的弹性固定部34…的向上的前端部,固定在设置于底壳3的两侧壁6b上的固定孔35…上,从而使底壳3和面壳2彼此结合,形成扁平箱状的外壳1A。此后,安装右侧的螺旋弹簧13和弹簧座片42,而完成连接器1。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是将各触点10…、固定接点板30和可动弹簧片31的焊接端子部32…的下面设得低的SMD型的连接器。此外,通过使金属制的外壳1A接地,使其在抗静电和外部噪声等方面很强。
接下来,说明将存储卡100插入到连接器1的情况下各部件的操作。在没有插入存储卡100的状态下,处于受到螺旋弹簧13的弹力而使滑块5移动到卡插入口3a侧的状态。此时,锁定配件19的引导轴19b位于图3中由标记a所示的初始位置。由标记a所示的初始位置由于处于引导槽15b中的最外侧(与存储卡100相反侧),因此,锁定配件19以转动轴19a为中心向左旋转到最大,锁定部19c退让到不与存储卡100的锁定用凹部103卡合的位置上。
接下来,如果使存储卡100的前后方向和表里方向向正常方向,将其从外壳1A的卡插入口3a插入,则存储卡100的前端部插入到外壳1A内的滑块5的两臂部5b和5c之间,存储卡100的下面两侧部的朝上的阶梯部102与滑块5的两臂部5b和5c的阶梯部50相抵接。另外,如果将存储卡100插入到外壳1A,则形成于存储卡100的前端部的单侧的切口部101与滑块5的伸出部5d相卡合,同时,存储卡100的前端部与抵接部5a相卡合。之后,滑块5受到经由存储卡100的按压力,开始向后方移动。之后,如果克服加到滑块5上的螺旋弹簧13的弹力而进一步插入存储卡100,则伴随着存储卡100的插入而滑块5向后方移动。
由于滑块5的向后方的移动,锁定配件19的引导轴19b一边借助于引导槽15b而被引导到心形凸轮槽部15的引导槽15b内,一边移动到心形凸轮15a左侧的引导槽15b内的由标记b所示的位置。此时,伴随着引导轴19b的移动,锁定配件19以转动轴19a为中心而转动,但是,由于心形凸轮15a左侧的引导槽15b沿着前后方向大致笔直地延伸,因此,锁定配件19的倾斜充分得小,锁定部19c不与存储卡100的锁定用凹部103相卡合。
另外,如果插入存储卡100,滑块5的抵接部5a的后面移动到靠近位于接触块4的基体7前面的位置处的位置,则锁定配件19的引导轴19b到达引导槽15b的后端由标记c所示的位置,而变得不能再按压存储卡100。如果在该位置上除去加在存储卡100上的按压力,则滑块5借助于螺旋弹簧13的弹力而欲与存储卡100一起向前方返回。此时,锁定配件19的引导轴19b一边由引导槽15b引导一边移动,而嵌入到由标记d所示的心形凸轮15a的凹部15c。其结果,限制在此以上的滑块5的向取出方向的移动,使滑块5停留在锁定位置,存储卡100也在该位置处停留在外壳1A内。
如果存储卡100的前端部移动到规定位置,则各触点10…的前端部响应于触点10…的长度,而依次接触到分别形成于存储卡100下面的对应的端子104。此外,如图6所示,向前方突出的可动弹簧片31的弹性接触部31a被按压向存储卡100的切口部101的侧面,并与固定接点30a接触,检测开关变为接通状态。利用从该检测开关输出的信号,由外部的检测电路(图中未示出)能够检出存储卡100插入到正常位置上的情况。
如上所述,在保持存储卡的状态下,通过在心形凸轮15a的凹部15c内嵌入锁定配件19的引导轴19b,从而限制滑块5的向取出方向的移动。但是,存储卡100在这样的状态下仍然有从外壳1A脱落的可能性。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滑块5向锁定位置移动,则锁定配件19伴随着该滑块5的前后移动而转动,锁定配件19的锁定部19c向比滑块5的臂部5b更靠内侧(存储卡100侧)突出,其前端部与存储卡100的锁定用凹部103相卡合。其结果,存储卡100被锁定,防止其从外壳1A脱落。此时,由于面壳2的弹性突起25与存储卡100的上面抵接,将存储卡100向滑块5侧按压,因此,能够确保存储卡100的端子104和触点10的接触压。
在从连接器取出存储卡100时,将从外壳1A的卡插入口3a向外部突出的存储卡100的后端部向插入方向按压,并与滑块5一起,使存储卡100向插入方向移动。伴随着该移动,锁定配件19的引导轴19b从心形凸轮15a的凹部15c脱离,同时,被引导槽15b引导,并向比凹部15c更靠右侧的引导槽15b内的由标记e所示的位置移动。此时,锁定配件19以转动轴19a为中心向右旋转,锁定部19c还进一步移动到存储卡100侧,并锁定部19c的大致整体进入到锁定用凹部103内。
此后,如果解除存储卡100的按压力,则滑块5以及与其卡合的存储卡100借助于螺旋弹簧13的弹力而开始向前方移动。伴随着该移动,锁定配件19的引导轴19b一边被引导槽15b引导,一边经过心形凸轮15a右侧的引导槽15b内的由标记f所示的位置并向前方移动。此时,锁定配件19以转动轴19a为中心向左旋转,锁定部19c从锁定用凹部103退让。之后,如果滑块5借助于螺旋弹簧13的弹力而向卡插入口3a侧移动并返回到由标记a所示的初始位置,则锁定部19c完全从锁定用凹部103向外退出,并解除存储卡100的锁定。此时,由于存储卡100的后端部从外壳1A的卡插入口3a向外部大大地突出,因此,能够从外壳1A取出存储卡100。
在面壳2的顶板20a中,在下述部分上设置有弹性突起25,即当取出存储卡100时,在存储卡100的端子104与触点10分离后,滑块5移动到前端的初始位置为止的期间内,锁定用凹部103通过的部分。为此,在滑块5和存储卡100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中,弹性突起25与存储卡100的上面接触,产生了由摩擦而引起的制动力。另外,由于在滑块5和存储卡100即将恢复到初始位置之前,弹性突起25嵌入到锁定用凹部103,因此由于由弹性突起25所产生的弹力而能够迅速可靠地减少欲将存储卡100按压出去的趋势。其结果,能够防止存储卡100的飞出。并且,由于弹性突起25是通过在顶板20a上并排设置各2条狭缝24,并以使由狭缝24所夹持部分的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的,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提供防止存储卡飞出的连接器。
(第2实施方式)
最后,将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并且,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省略其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8~图11所示,通过对在面壳2的顶板20a中、取出存储卡100时,在存储卡100的端子104离开触点10后,滑块5移动到前端的初始位置之前期间内,锁定用凹部103通过的部分,进行向下切削并立起,而形成有板簧状的弹性突起26。弹性突起26的前端连接到顶板20a上而成为固定端,自由端侧向下方突出而接触到存储卡100的上面。
即便利用这种结构,也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滑块5和存储卡100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中,弹性突起26与存储卡100的上面接触,而产生由摩擦而引起的制动力。另外,由于在滑块5和存储卡100即将恢复到初始位置上之前,弹性突起26嵌入到锁定用凹部103,因此,能够迅速且可靠地减少由于由弹性突起26而产生的弹力欲将存储卡100按压出去的趋势。其结果,能够防止存储卡100的飞出。此外,弹性突起26由于是通过使面壳2的顶板20a向下切削并立起而形成的,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提供防止存储卡飞出的连接器。
本发明是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03-148224和2003-158359而成的,其内容通过参照上述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和附图,而最终应结合到本发明中。
此外,本申请的发明尽管通过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而得到了充分记载,但是,对于具有本领域常规知识的人员来讲,很明显还可能有各种变更或变形。而且,这种变更和变形是没有超出本申请发明的范围的,应将其解释为包含于本申请发明的范围内。
如上说明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由于是在可动弹簧片的与固定接点板的接触部分上,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越靠近分别与固定接点板和可动弹簧片相向的方向以及前后方向正交之方向的两侧部、则越向固定接点板侧倾斜,因此,与可动弹簧片的位置的偏差无关地,可动弹簧片上设置的倾斜面和固定接点板以2点接触,能够使可动弹簧片和固定接触板的接触状态稳定。
此外,由于在外壳中的,在取出存储卡时,存储卡的端子与连接器分离后,滑块移动到前端的初始位置之间的期间内,锁定用凹部通过的部分上设置有弹性突起,因此,在滑块和存储卡向前后方向的移动中,弹性突起接触到存储卡的上面,产生了由摩擦而引起的制动力。另外,由于在滑块和存储卡即将恢复到初始位置上之前,弹性突起嵌入到锁定用凹部,因此,能够迅速且可靠地减少由于由弹性突起所产生的弹力而欲将存储卡按压出去的趋势。其结果,能够防止存储卡的飞出。

Claims (7)

1.一种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箱状的外壳,其在前面具有卡插入口;
接触块,其保持与设置于存储卡一面的端子相接触的多个触点,以所述触点朝向所述卡插入口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后端附近;
滑块,其与插入到所述外壳内部的存储卡相抵接,在所述外壳内部沿着存储卡的插入方向而移动;
检测开关,其由以向存储卡的插入方向突出的方式由所述接触块所保持的固定接点板及可动弹簧片构成,检测存储卡安装于正常位置的情况,
所述可动弹簧片以从所述接触块的基体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可动弹簧片的与所述固定接点板相接触部分形成有槽,在所述槽内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越靠近与所述固定接点板和所述可动弹簧片对向的方向及所述存储卡的插入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的两侧部,则越向靠近所述固定接点板侧倾斜,所述固定接点板与所述槽的倾斜面用两个点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接点板用端面与所述可动弹簧片相接触,在该端面上具有通过对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的冲孔,
所述可动弹簧片的倾斜面通过对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所述固定接点板和所述可动弹簧片,是通过对同一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弹簧片中的、至少除了与所述固定接点板相接触的部分及保持于所述接触块上的部分之外的部分的厚度,以比保持于所述接触块的部分的厚度要薄,且在插入存储卡时,即便由于与存储卡接触而变形,也不会发生永久变形的程度的厚度来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加载弹簧,其沿着取出存储卡的方向对所述滑块进行加载;
推入推出型锁定机构,其在所述滑块移动到比存储卡的端子接触到所述触点的位置还要深的锁定位置时,锁定所述滑块的移动,同时,在所述滑块移动到比锁定位置更深的锁定解除位置时,解除所述滑块的锁定;
弹性突起,其设置于在所述外壳中的,取出存储卡时,在存储卡的端子离开所述触点后,所述滑块移动到前端的初始位置之前的期间内,存储卡上所设置的锁定用凹部通过的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通过对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施加冲孔和弯曲加工,从而形成箱形,
所述弹性突起以下述方式形成,即在所述外壳中的、与存储卡的锁定用凹部对向的面形成多对狭缝,使由所述多对狭缝所夹持部分的中间部,分别向存储卡侧突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是通过对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施加冲孔和弯曲加工,从而形成箱形,
所述弹性突起是以下述方式形成的板簧状,即在所述外壳中的、与存储卡的锁定用凹部对向的面切削并立起,将一端设为连接到所述外壳的固定端,使自由端侧向存储卡侧突出。
CNB2004800007753A 2003-05-26 2004-05-25 存储卡用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56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8224/2003 2003-05-26
JP2003148224A JP4023389B2 (ja) 2003-05-26 2003-05-26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JP158359/2003 2003-06-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1470A CN1701470A (zh) 2005-11-23
CN100405665C true CN100405665C (zh) 2008-07-23

Family

ID=33534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077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5665C (zh) 2003-05-26 2004-05-25 存储卡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23389B2 (zh)
CN (1) CN10040566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4430B1 (ko) * 2005-09-14 2009-02-19 파나소닉 전공 주식회사 메모리 카드 유지 구조체
JP4699951B2 (ja) * 2006-07-12 2011-06-15 Smk株式会社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8287919A (ja) * 2007-05-15 2008-11-27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564551B2 (ja) * 2008-05-30 2010-10-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ソケット
JP2011014311A (ja) * 2009-06-30 2011-01-20 Fujitsu Ltd 接点機構、カード検出装置、及びカード検出方法
JP5585156B2 (ja) * 2010-03-26 2014-09-1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薄型コネクタ
JP5803449B2 (ja) * 2011-09-02 2015-11-04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KR101630766B1 (ko) * 2014-10-17 2016-06-15 몰렉스 엘엘씨 전자기기용 카드 소켓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59211Y1 (zh) * 1966-06-07 1970-04-30
JP2000227945A (ja) * 1999-02-05 2000-08-15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1135424A (ja) * 1999-11-08 2001-05-18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1143788A (ja) * 1999-11-16 2001-05-25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のカード認識スイッチ
JP2001244026A (ja) * 2000-02-25 2001-09-07 Alps Electric Co Ltd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2352911A (ja) * 2001-05-23 2002-12-06 Molex Inc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3109704A (ja) * 2001-09-28 2003-04-11 Hosiden Corp カード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59211Y1 (zh) * 1966-06-07 1970-04-30
JP2000227945A (ja) * 1999-02-05 2000-08-15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1135424A (ja) * 1999-11-08 2001-05-18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1143788A (ja) * 1999-11-16 2001-05-25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のカード認識スイッチ
JP2001244026A (ja) * 2000-02-25 2001-09-07 Alps Electric Co Ltd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2352911A (ja) * 2001-05-23 2002-12-06 Molex Inc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3109704A (ja) * 2001-09-28 2003-04-11 Hosiden Corp カード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349223A (ja) 2004-12-09
JP4023389B2 (ja) 2007-12-19
CN1701470A (zh) 2005-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9653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US6398567B1 (en) Lock and lock releasing mechanism in IC card connecting mechanism
KR100619579B1 (ko) 메모리 카드용 커넥터
US6537090B2 (en) Card connector having cam and pin members for securing a card
US7410375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ejecting mechanism
KR100512466B1 (ko) 메모리카드용 커넥터
JP3783591B2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7927117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100405665C (zh) 存储卡用连接器
JP4992685B2 (ja) メモリ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576354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01334831B (zh) 存储卡用插座
CN101165702A (zh) 垂直安装的智能卡读卡装置
US7128589B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JP6397387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489643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137163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3982371B2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2005135696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H08250238A (ja) エッジコネクタ
JP4028997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124038B2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JP4023394B2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JP4570644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3945432B2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