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7464C - 安全带卷收器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卷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7464C
CN100387464C CNB2005101356230A CN200510135623A CN100387464C CN 100387464 C CN100387464 C CN 100387464C CN B2005101356230 A CNB2005101356230 A CN B2005101356230A CN 200510135623 A CN200510135623 A CN 200510135623A CN 100387464 C CN100387464 C CN 1003874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ine reel
acceleration
webbing retractor
gas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356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9905A (zh
Inventor
北沢泰穗
永田智纪
鹰松均
安田真己
中岛利夫
相原一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99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9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74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746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2/4633Linear actuators, e.g. comprising a piston moving along reel axis and rotating along its own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022/4661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comprising venting means, e.g. for avoiding overpressure in case of fire or for allowing return motion with energy ab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B60R22/405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to belt movement and vehicle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其能够防止用于使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的气体影响其它结构部件。在该安全带卷收器中,当预张紧器机构操作时,将缸中用于操作的气体通过形成于活塞的凸缘部分中的排气孔朝着小齿轮排出。因为在小齿轮和加速度传感器之间设有阻挡壁,所以排气在小齿轮和阻挡壁之间经过,并从盖板等的上端侧排至安全带卷收器的外侧。这样,就阻碍了排气吹出到加速度传感器上,从而能够防止排气影响加速度传感器。

Description

安全带卷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收器(webbing retractor),其构成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这样的安全带卷收器,其配备有:卷轴(卷绕轴),安全带卷绕在该卷轴上;加速度检测机构,其具有检测车辆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和预张紧器机构,其在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强制卷轴沿安全带的卷绕方向转动(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JP-A)No.8-133015)。
在该安全带卷收器中,预张紧器机构布置在框架的一侧,而加速度检测机构布置在框架的另一侧,从而使该机构在框架的一侧和另一侧处布置的平衡性(在空间方面的平衡性)良好。
在这种安全带卷收器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增加了需要一定大小的布置空间的其它机构,例如在预测到车辆碰撞时卷绕安全带的电机卷收器机构等等。在这些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将该其它机构布置在框架的一侧,并将预张紧器机构和加速度检测机构布置在框架的另一侧,而使得所述机构布置的平衡性良好。
如上所述的预张紧器机构例如具有:相对于卷绕轴同轴设置的小齿轮、设置在小齿轮附近的缸、和可运动地设置在缸中的活塞。在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由于气体被供应至缸中活塞的一侧从而活塞朝着另一侧运动,因此形成在活塞处的齿条与小齿轮啮合,并使小齿轮沿着卷绕方向转动。在小齿轮处设有离合器。当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和卷绕轴通过离合器连接,从而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
而且,在预张紧器机构中,通常在活塞的凸缘部分中形成有小的排气孔,供应至缸内的高压气体通过该排气孔排出。这样,就可以防止缸中的气压急剧上升。
然而,在其中预张紧器机构和加速度检测机构(加速度传感器等)如上所述布置在卷轴同一侧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某种措施以防止从活塞排气孔中排出的气体影响加速度检测机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其能够防止用于使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的气体影响其它结构部件。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具有预张紧器机构的安全带卷收器,该预张紧器机构通过气压使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该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引导壁,该引导壁沿预定方向引导从预张紧器机构排出的气体的排出方向,所述安全带卷收器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其检测安全带卷收器的运动加速度,并且所述引导壁沿预定方向(除了朝着加速度传感器的方向之外)引导从预张紧器机构排出的气体的排出方向。
在第一方面的安全带卷收器中,当预张紧器机构操作时,卷绕轴在气压作用下沿卷绕方向转动。从预张紧器机构排出的气体的排出方向由引导壁沿预定方向引导。这样,能够防止排气影响其它结构部件。
在与根据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第二方面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中,所述安全带卷收器还包括加速度检测机构,其检测安全带的拉出加速度,该加速度检测机构包括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并且所述引导壁沿预定方向(除了朝着加速度检测机构的方向之外)引导从预张紧器机构排出的气体的排出方向。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卷绕轴,用于约束车辆乘员的安全带围绕在该卷绕轴周围,从而能够卷绕在该卷绕轴上并从其拉出;锁定部件,其设置成能够与卷绕轴接合,该锁定部件在其中该锁定部件与卷绕轴接合的状态下阻碍卷绕轴沿拉出方向转动;加速度检测机构,其设置在卷绕轴的一轴向侧,并检测安全带卷收器的运动加速度和/或安全带的拉出加速度,且基于检测结果使得锁定部件与卷绕轴接合;预张紧器机构,其设置在加速度检测机构的附近,并通过缸中的气压使活塞运动从而使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以及阻挡壁,其设置在相对于加速度检测机构的预张紧器机构侧,并且阻碍排气朝着加速度检测机构吹出。
在第三方面的安全带卷收器中,设置在卷绕轴的一轴向侧的加速度检测机构检测安全带卷收器的运动加速度(车辆的加速度)和/或安全带的拉出加速度,并且基于检测结果使得锁定部件与卷绕轴接合。因此卷绕轴沿拉出方向的转动受到阻碍。
另外,在气体供应至设置在加速度检测机构附近的预张紧器机构的缸内时,活塞由于气体压力而运动,从而使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排气孔形成在活塞中,并且供应至缸内的气体从该排气孔排出。
此处,阻挡壁设置在相对于加速度检测机构的预张紧器机构侧。该阻挡壁阻碍了从活塞的排气孔排出的气体朝着加速度检测机构吹出。这样,能够防止排气影响加速度检测机构(另一结构部件)。
在与根据第三方面的本发明第四方面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中,在从形成于活塞中的排气孔将供应至缸内的气体排出的时候,所述预张紧器机构通过缸内的气压使活塞运动。
与本发明第五方面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卷绕轴,用于约束车辆乘员的安全带围绕在该卷绕轴周围,从而能够卷绕在该卷绕轴上并从其拉出;加速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卷绕轴的一轴向侧,并检测安全带卷收器的运动加速度;形成为管状的缸,其设置在加速度传感器的附近;具有凸缘部分的活塞,该凸缘部分与缸的内表面可运动地配合,并在该凸缘部分中形成有从一侧穿过至另一侧的排气孔、和朝着凸缘部分的另一侧延伸的齿条,且在预定的时候,通过供应至缸中凸缘部分的一侧的气体,活塞朝着另一侧运动,同时从排气孔排出气体;与卷绕轴同轴设置的小齿轮,由于该小齿轮在活塞运动时与齿条啮合在一起并转动,因此小齿轮与卷绕轴连接并使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以及阻挡壁,其设置在小齿轮和加速度传感器之间,并阻碍排气朝着加速度传感器吹出。
在第五方面的安全带卷收器中,设置在卷绕轴一轴向侧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安全带卷收器的运动加速度。另外,缸设置在加速度传感器附近,并且活塞的凸缘部分与缸的内表面可运动地配合。由于气体在预定的时候供应至缸中凸缘部分的一侧,因此活塞朝着另一侧运动,同时将气体从形成于凸缘部分中的排气孔排出。因此,朝着凸缘部分的另一侧延伸的齿条与相对于卷绕轴同轴设置的小齿轮啮合在一起,并使小齿轮沿着卷绕方向转动。这样,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从而安全带被卷绕。
此处,阻挡壁设置在小齿轮和加速度传感器之间。该阻挡壁阻碍了从活塞的排气孔排出的气体朝着加速度传感器吹出。这样,可以防止排气影响加速度传感器(另一结构部件)。
与本发明第六方面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在第五方面的安全带卷收器中,所述阻挡壁与由树脂形成的齿轮箱一体形成,该齿轮箱设置在卷绕轴和小齿轮之间并将卷绕轴的轴向位置保持在预定位置处,并且该阻挡壁朝着卷绕轴的相对侧直立。
在第六方面的安全带卷收器中,由树脂形成并将卷绕轴的轴向位置保持在预定位置处的齿轮箱,设置在卷绕轴和小齿轮之间。阻挡壁在齿轮箱处朝着卷绕轴的相对侧一体地直立。该阻挡壁阻碍了从活塞的排气孔排出的气体朝着加速度传感器吹出。由于阻挡壁以这种方式与树脂齿轮箱一体形成的结构,因此易于制造阻挡壁。
在与根据第五方面的本发明第七方面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中,所述阻挡壁的一端延伸至凸缘部分的另一侧。
如上所述,与本发明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能够防止用于使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的气体影响其它结构部件。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和
图3是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3的分解立体图中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10的结构。
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10具有框架12,其成形为在俯视图中看时大致呈U形的板。框架12固定在车辆乘员车厢中。连接件14横跨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的顶端和另一侧壁12B的顶端之间。连接件14固定在车辆乘员车厢中,并且在连接件14中形成有插入通孔16。大致圆形的通孔15形成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中,且圆形通孔13形成在另一侧壁12B中。
用作卷绕轴的圆柱管状卷轴18被支承以可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和另一侧壁12B之间自由转动。用于约束车辆乘员的细长带状安全带20的近端部分通过圆柱轴22锚固在卷轴18上。当卷轴18围绕其轴线沿一个方向(下文中,该方向称为“卷绕方向”)转动时,安全带20从其近端侧卷绕在卷轴18的外周部分上。另一方面,当从安全带20的远端侧拉动安全带20时,与之同时发生的是,安全带20随着卷轴18的转动而被拉出(下文中,在安全带20被拉出时卷轴18的转动方向称为“拉出方向”)。
构成限力机构的扭转轴24(能量吸收部件)布置在卷轴18的轴向中央部分。扭转轴24由例如铁等的金属材料形成,并具有扭转变形部分23和枢轴部分25。由于施加预定值或更大的扭转载荷,因此扭转变形部分23可发生扭转变形。枢轴部分25与扭转变形部分23轴向的一个端部(箭头A方向侧的端部)同轴并一体地设置。枢轴部分25在非接触状态下穿过一个侧壁12A的通孔15,并朝着框架12的外侧(箭头A方向侧)伸出。
螺钉部件26与扭转变形部分23轴向的另一个端部(箭头B方向侧的端部)拧在一起。该扭转变形部分23轴向的另一个端部通过该螺钉部件26与卷轴18轴向的另一个端部(箭头B方向侧的端部)一体连接。因此扭转轴24与卷轴18一体地转动。
构成限力机构的锁定齿轮28设置在卷轴18轴向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锁定齿轮28布置在一个侧壁12A的通孔15中,并锚固在扭转变形部分23轴向的一个端部(箭头A方向侧的端部)上。除了当扭转变形部分23发生扭转变形之外的时候,锁定齿轮28与扭转轴24和卷轴18一体转动。棘轮齿30形成在锁定齿轮28的外周处。圆形滚花孔32形成在锁定齿轮28的中央部分中。滚花孔32朝着轴向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开口。对滚花孔32的整个内周表面进行滚花,从而形成滚花表面34。
推动机构(urging mechanism)36设置在框架12的另一侧(箭头B方向侧)。推动机构36具有弹簧座38。弹簧座38安装在框架12的另一侧壁12B的外侧。弹簧座38在其中螺钉部件26在框架12的另一侧伸出的状态下覆盖卷轴18的另一侧面。弹簧座38的另一侧(箭头B方向侧)由弹簧罩40覆盖,并且弹簧罩40安装在框架12的另一侧壁12B的外侧。大致呈圆柱形的凹部42形成在弹簧罩40中,并且朝着一侧(箭头A方向侧)开口。
盘簧44设置在弹簧罩40的凹部42内。盘簧44的外侧端固定在凹部42的内周表面上。盘簧44的内侧端固定在螺钉部件26上。盘簧44通过螺钉部件26沿卷绕方向推动扭转轴24、卷轴18和锁定齿轮28。
由树脂制成的齿轮箱52设置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的外侧(箭头A方向侧)。齿轮箱52覆盖锁定齿轮28轴向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并将锁定齿轮28,即卷轴18的轴向位置保持在预定位置处。圆孔54形成在齿轮箱52的中央部分中,并且圆孔54使得锁定齿轮28的滚花孔32露出。另外,大致板状的支撑部分53与齿轮箱52的对角下部一体形成,并且如图2所示,圆形支撑孔55形成为穿过支撑部分53。支撑孔55与将在下面描述的锁定部件46相对应。
又如图1所示,形成为与圆孔54同心的圆弧形状的阻挡壁57朝着齿轮箱52的一侧(图1中沿垂直图面方向的近侧(表面侧),即图2和图3中的箭头A方向侧)一体地直立在圆孔54的对角下部。沿阻挡壁57弯曲方向的一个端部(下端部)朝着圆孔54的径向外侧弯曲,并延伸至齿轮箱52的外周部分(下端部分)。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阻挡壁57的一个端部(下端部)在活塞的凸缘部分75的另一侧附近延伸,这将在以下描述。
锁定部件46横跨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和另一侧壁12B之间。锁定部件46朝着另一侧(箭头B方向侧)的运动受到框架12的另一侧壁12B的阻碍。锁定板48设置在锁定部件46的一个侧端(箭头A方向侧的端部)处。锁定板48布置在锁定齿轮28的对角下方。圆轴状旋转轴49在锁定板48的一端(箭头D方向侧的端部)一体形成。由于旋转轴49插入通过齿轮箱52的支撑孔55(见图2),因此锁定板48由齿轮箱52的支撑部分53在旋转轴49处可转动地支撑。锁定齿50形成在锁定板48的另一端(箭头C方向侧的端部)处。锁定板48布置在锁定齿轮28的相对侧(远离锁定齿轮28的一侧),并且锁定齿50处于不能与锁定齿轮28的棘轮齿30啮合的状态。
预张紧器机构56设置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的外侧(卷轴18位于与该侧相对的一侧)。预张紧器机构56在齿轮箱52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具有相对于卷轴18同轴布置的小齿轮58。小齿轮58由例如铁等的金属材料形成,并具有齿轮部分60,小齿轮齿形成在该齿轮部分的外周部分上。
圆柱管状凸轮部分62同轴并一体地设置在齿轮部分60轴向的另一侧(箭头B方向侧)。在凸轮部分62的外周交替形成有凹凸部分。凸轮部分62通过齿轮箱52的圆孔54插入滚花孔32中,且锁定齿轮28可以在凸轮部分62不与滚花表面34接触的情况下独立于小齿轮58转动。凸轮部分62对应于下面将要描述的离合器板64。
成形为圆柱管状的转动枢轴部分61与齿轮部分60轴向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同轴并一体地设置。转动枢轴部分61穿过形成在下面将要描述的盖板80中的圆孔81,并由卡环83锚固,从而小齿轮58由盖板80可转动地支撑。
沿轴向穿过的圆孔部分63形成在小齿轮58(齿轮部分60、凸轮部分62和转动枢轴部分61)的轴向中央部分中。扭转轴24的枢轴部分25同轴地穿过孔部分63。注意到孔部分63的内径形成为充分大于扭转轴24的枢轴部分25的外径,从而枢轴部分25在不与孔部分63接触的状态下穿过孔部分63。
另一方面,预张紧器机构56具有离合器板64。离合器板64布置在齿轮箱52和小齿轮58之间。多个啮合爪66形成在离合器板64的中央侧。啮合爪66从离合器板64朝着轴向的另一侧(箭头B方向侧)伸出。啮合爪66与上述凸轮部分62的凹部啮合在一起,从而将离合器板64安装到小齿轮58上。啮合爪66与凸轮部分62一起通过齿轮箱52的圆孔54插入滚花孔32中,且锁定齿轮28可以在啮合爪66不与滚花表面34接触的情况下独立于离合器板64转动。
预张紧器机构56具有操作源67。操作源67具有成形为大致L形圆柱管的缸68。缸68在小齿轮58的下方固定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的外侧(箭头A方向侧)。在缸68的一个侧端(箭头D方向侧)设有气体发生器70,并固定有成形为具有底板的圆柱管的发生器罩72。气体发生器70在其中发生器罩72布置在其上的状态下封闭缸68的一个侧端。
操作源67具有活塞74,该活塞74形成为杆状并设置在缸68内。活塞74具有:凸缘部分75,其成形为环状并与缸68的内表面可运动地装配在一起;和齿条78,其设置成朝着凸缘部分75的另一侧(箭头C方向侧)延伸。O形圈76安装在凸缘部分75的一侧(箭头D方向侧)上,并将在缸68和活塞74的一端之间的区域密封。从一侧穿过至另一侧的排气孔120形成在凸缘部分75中。
另一方面,预张紧器机构56具有盖板80,该盖板由金属材料形成并大致呈三角柱状容器的形状。盖板80固定在一个侧壁12A的外侧(箭头A方向侧)上。如上所述,小齿轮58可转动地支撑在盖板80的圆孔81处。穿过小齿轮58的孔部分63的枢轴部分25伸出至盖板80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盖板80的另一侧(箭头B方向侧)和下侧(箭头D方向侧)敞开。盖板80在其内部容置有小齿轮58、离合器板64和活塞74的上部。齿轮箱52夹在盖板80和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之间。
此处,如图1所示,盖板80的下侧敞开部分除了其与缸68的另一端部(箭头C方向侧的端部)相对应的部分之外,由齿轮箱52的阻挡壁57封闭。
加速度检测机构82设置在预张紧器机构56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加速度检测机构82具有箱形传感器架84,箱形传感器架84的另一侧(箭头B方向侧)敞开。传感器架84由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安装在一个侧壁12A的、与卷轴18所位于的一侧相对的侧上。圆形的轴接收孔85形成在传感器架84的底壁中。穿过小齿轮58的孔部分63的枢轴部分25(扭转轴24)的一个端部(箭头A方向侧的端部)由该轴接收孔85可自由转动地支撑。
传感器架84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由箱形传感器罩86覆盖,其另一侧(箭头B方向侧)敞开。传感器罩86固定在传感器架84和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上。
加速度传感器88被保持在传感器架84的下部(箭头D方向侧的端部)。加速度传感器88布置在缸68的附近,并相对于齿轮箱52的阻挡壁57布置在与小齿轮58所位于的一侧相对的侧(阻挡壁57相对于加速度传感器88布置在预张紧器机构56侧)。
加速度传感器88具有布置部分90。大致呈倒圆锥的凹部形成在布置部分90的顶面处。球体92布置在布置部分90的凹部中。可动爪94支撑在球体92上从而能够自由转动,并且布置在球体92上。
V形齿轮96设置在传感器架84和传感器罩86之间的空间中。V形齿轮96与枢轴部分25轴向的一个端部(箭头A方向侧的端部)一体连接,并且与扭转轴24一体转动。棘轮齿98形成在V形齿轮96的外周处。
W形爪100可转动地支撑在V形齿轮96处。W形块(mass)102固定在W形爪100上。传感器弹簧104横跨在V形齿轮96和W形爪100之间。传感器弹簧104沿着卷绕方向相对于W形爪100推动V形齿轮96。
大致呈盘状的齿轮传感器106设置在V形齿轮96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并位于传感器架84和传感器罩86之间的空间中。齿轮传感器106可转动地支撑在枢轴部分25轴向的一个端部处。螺旋弹簧108横跨在齿轮传感器106和传感器罩86的内表面之间,并沿着卷绕方向推动齿轮传感器106。
接合爪110可转动地支撑在齿轮传感器106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并位于齿轮传感器106的下部(箭头D方向侧的端部)。接合爪110的转动中心轴线与扭转轴24的轴向平行,并且接合爪110可以与V形齿轮96的棘轮齿98啮合在一起。另外,推动件112形成在齿轮传感器106的另一侧
(箭头B方向侧),并位于齿轮传感器106的下部。
此处,在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10中,在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举例来说,在例如车辆迅速减速等的预定时刻),由于预张紧器机构56的气体发生器70操作,气体供应至缸68中的凸缘部分75(活塞74)的一侧(箭头D方向侧)。由于气体压力,活塞74与O形圈76一起在缸68中朝着另一侧(小齿轮58侧,即箭头C方向侧)运动。如图1所示,运动的活塞74的齿条78与小齿轮58的齿轮部分60啮合在一起,从而小齿轮58由于齿条78的运动而沿卷绕方向转动。
另外,此处在预张紧器机构56中,在活塞74如上所述运动的时候,供应至缸68内部的气体通过形成于活塞74的凸缘部分75中的排气孔120朝着小齿轮58侧排出。排出的气体在小齿轮58和阻挡壁57之间经过,并且从盖板80等的上端侧排至装置外部(参照图1中的箭头E)。也就是说,阻挡壁57起到引导壁的作用,其沿预定方向引导预张紧器机构56的排出气体的排出方向。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操作。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安全带卷收器10中,由于推动机构36的盘簧44通过螺钉部件26沿卷绕方向推动扭转轴24、卷轴18和锁定齿轮28,因此安全带20沿卷绕到卷轴18上的方向被推动。
加速度检测机构82的加速度传感器88检测车辆的加速度(安全带卷收器10的运动加速度)大于或是等于预定加速度。也就是说,当车辆的加速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加速度(例如当车辆迅速减速)时,加速度传感器88的球体92在布置部分90的凹部上朝着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侧运动,并且上升而向上推动可动爪94。这样,可动爪94使齿轮传感器106的接合爪110转动,并使得接合爪110与V形齿轮96的棘轮齿98啮合在一起。因此齿轮传感器106设定为与V形齿轮96连接的状态。
加速度检测机构82的W形爪100、W形块102和传感器弹簧104检测安全带20的拉出加速度(卷轴18沿拉出方向的旋转加速度)大于或是等于特定加速度。也就是说,当安全带20的拉出加速度大于或等于特定加速度时,W形爪100和W形块102由于惯性而相对于V形齿轮96沿拉出方向的转动受到抑制,该V形齿轮96通过卷轴18和扭转轴24沿拉出方向转动。因此W形爪100和W形块102相对于V形齿轮96转动。这样,由于W形爪100使齿轮传感器106的接合爪110转动并使得接合爪110与V形齿轮96的棘轮齿98啮合在一起,因此出现了齿轮传感器106与V形齿轮96连接的状态。
在如上所述出现齿轮传感器106与V形齿轮96连接的状态的时候,由于从车辆乘员施加到安全带20上的拉出负载,因此V形齿轮96和齿轮传感器106通过卷轴18和扭转轴24沿拉出方向略微转动。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到V形齿轮96和齿轮传感器106的转矩由于传感器弹簧104的推动力而减小,该推动力由于W形爪100和W形块102的惯性而增加。
由于齿轮传感器106以这种方式沿拉出方向略微转动,因此齿轮传感器106的推动件112使得锁定部件46的锁定板48朝着锁定齿轮28转动。这样,拉出负载从车辆乘员施加到安全带20上,并且沿拉出方向的转矩施加到卷轴18、扭转轴24和锁定齿轮28上。因此锁定板48的锁定齿50与锁定齿轮28的棘轮齿30啮合在一起,从而阻碍锁定齿轮28沿拉出方向的转动,由此阻碍安全带20的拉出。
另外,在以这种方式阻碍安全带20拉出的状态下,当从车辆乘员通过安全带20和卷轴18施加到扭转轴24上的扭转负载大于或等于预定值时,限力机构操作,并且由于扭转轴24的扭转变形部分23发生扭转变形,因此卷轴18独立于锁定齿轮28沿拉出方向转动。这样,安全带20被拉出,并且从安全带20施加到车辆乘员上的负载(能量)被吸收。
另外,在车辆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例如在车辆迅速减速等的预定时刻),由于预张紧器机构56的气体发生器70将气体供应至缸68中的凸缘部分75(活塞74)的一侧(箭头D方向侧),因此活塞74在缸68中朝着另一侧(小齿轮58侧,即箭头C方向侧)运动,同时从凸缘部分75的排气孔120朝着小齿轮58侧排出气体。当活塞74运动时,活塞74的齿条78与小齿轮58的齿轮部分60啮合在一起,并且小齿轮58沿卷绕方向转动。因此,小齿轮58相对于离合器板64转动,并且由于离合器板64的啮合爪66与小齿轮58的凸轮部分62的相应凸起部分啮合在一起,因此离合器板64的啮合爪66沿离合器板64的径向方向向外运动并与锁定齿轮28的滚花表面34啮合在一起。这样,小齿轮58通过离合器板64与锁定齿轮28连接,并且小齿轮58与离合器板64和锁定齿轮28一体地沿卷绕方向转动。因此扭转轴24和卷轴18与锁定齿轮28一体地沿卷绕方向转动,从而卷绕安全带20。
此处,在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10中,如上所述,在预张紧器机构56操作时,缸68中用于操作的气体通过形成于活塞74的凸缘部分75中的排气孔(未示出)排向小齿轮58。因为阻挡壁57设在小齿轮58和加速度传感器88之间,所以排气在小齿轮58和阻挡壁57之间经过,并从盖板80等的上端侧排向装置的外部(参照图1中的箭头E)。这样,阻碍了排气朝着加速度传感器88吹出,从而能够防止排气影响加速度传感器88。
另外,由于阻挡壁57的原因,排气朝着加速度检测机构82(W形爪100、W形块102、传感器弹簧104、齿轮传感器106等)的吹出也受到阻碍。因此,能够防止排气影响加速度检测机构82。
还有,阻挡壁57与齿轮箱52一体形成,该齿轮箱52由树脂形成,并设置在锁定齿轮28(卷轴18)和小齿轮58之间且将卷轴18的轴向位置保持在预定位置处。因此,阻挡壁57的形成(模制)很容易,并易于将阻挡壁57形成(模制)为很薄。另外,因为阻挡壁57和齿轮箱52是一体的,所以与其中阻挡壁57与齿轮箱52形成为分开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成本,并且易于进行装配操作。
如上所述,在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收器10中,可以防止用于使卷轴18沿卷绕方向转动的气体影响包括加速度传感器88的加速度检测机构82(即,能够防止其影响其它结构部件)。
注意到在上述实施例中,阻挡壁57与齿轮箱52一体形成。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阻挡壁57可以与盖板80一体形成。或者,阻挡壁57可以与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一体形成。

Claims (7)

1.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其具有通过气压使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的预张紧器机构,该安全带卷收器包括:
引导壁,其沿预定方向引导从预张紧器机构排出的气体的排出方向;以及
加速度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运动加速度,
其中所述引导壁沿着除了朝着加速度传感器的方向之外的预定方向引导从所述预张紧器机构排出的气体的排出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速度检测机构,其检测安全带的拉出加速度,该加速度检测机构包括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引导壁沿着除了朝着加速度检测机构的方向之外的预定方向引导从所述预张紧器机构排出的气体的排出方向。
3.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包括:
卷绕轴,用于约束车辆乘员的安全带围绕在该卷绕轴周围,从而能够卷绕在该卷绕轴上并从其拉出;
锁定部件,其设置成能够与所述卷绕轴接合,该锁定部件在该锁定部件与卷绕轴接合的状态下阻碍卷绕轴沿拉出方向转动;
加速度检测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卷绕轴的一轴向侧,并检测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运动加速度和/或安全带的拉出加速度,且基于检测结果使得所述锁定部件与卷绕轴接合;
预张紧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加速度检测机构的附近,并通过缸中的气压使活塞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以及
阻挡壁,其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加速度检测机构的预张紧器机构侧,并且阻碍排气朝着加速度检测机构吹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在从形成于所述活塞中的排气孔将供应至缸内的气体排出的时候,所述预张紧器机构通过缸内的气压使活塞运动。
5.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包括:
卷绕轴,用于约束车辆乘员的安全带围绕在该卷绕轴周围,从而能够卷绕在该卷绕轴上并从其拉出;
加速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卷绕轴的一轴向侧,并检测安全带卷收器的运动加速度;
形成为管状的缸,其设置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附近;
具有凸缘部分的活塞,该凸缘部分与缸的内表面可运动地配合,并在该凸缘部分中形成有从一侧穿过至另一侧的排气孔、和朝着凸缘部分的另一侧延伸的齿条,且在预定的时候,通过供应至缸中凸缘部分的一侧的气体,活塞朝着另一侧运动,同时从排气孔排出气体;
与所述卷绕轴同轴设置的小齿轮,由于该小齿轮在活塞运动时与齿条啮合在一起并转动,因此小齿轮与所述卷绕轴连接并使卷绕轴沿卷绕方向转动;以及
阻挡壁,其设置在所述小齿轮和加速度传感器之间,并阻碍排气朝着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吹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壁与由树脂形成的齿轮箱一体形成,该齿轮箱设置在所述卷绕轴和小齿轮之间并将卷绕轴的轴向位置保持在预定位置处,并且该阻挡壁朝着所述卷绕轴的相对侧直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壁的一端延伸至凸缘部分的另一侧。
CNB2005101356230A 2005-01-06 2005-12-27 安全带卷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4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01222A JP4476126B2 (ja) 2005-01-06 2005-01-06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05001222 2005-0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9905A CN1799905A (zh) 2006-07-12
CN100387464C true CN100387464C (zh) 2008-05-14

Family

ID=3610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14737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895162Y (zh) 2005-01-06 2005-12-27 安全带卷收器
CNB20051013562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464C (zh) 2005-01-06 2005-12-27 安全带卷收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14737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895162Y (zh) 2005-01-06 2005-12-27 安全带卷收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24940B2 (zh)
EP (1) EP1679239B1 (zh)
JP (1) JP4476126B2 (zh)
CN (2) CN2895162Y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76126B2 (ja) * 2005-01-06 2010-06-0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4611186B2 (ja) * 2005-11-30 2011-01-1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KR100835932B1 (ko) 2007-05-16 2008-06-09 델파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차량 리트랙터용 프리텐셔너
WO2009118088A1 (de) * 2008-03-25 2009-10-0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rtstraffer
JP4996538B2 (ja) * 2008-05-16 2012-08-0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5252148B2 (ja) * 2008-07-25 2013-07-31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シートベルト用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
JP5276933B2 (ja) * 2008-09-10 2013-08-28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JP2011079402A (ja) * 2009-10-06 2011-04-21 Tokai Rika Co Ltd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5243388B2 (ja) 2009-10-29 2013-07-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5243395B2 (ja) * 2009-12-04 2013-07-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5581144B2 (ja) * 2010-08-03 2014-08-2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5571043B2 (ja) * 2010-12-22 2014-08-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プリテンショナ
US9145108B2 (en) * 2011-06-01 2015-09-29 Carleton Life Support Systems, Inc. Restraint pretensioner with deacceleration mechanism
JP2013018316A (ja) * 2011-07-07 2013-01-31 Tokai Rika Co Ltd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KR101316354B1 (ko) * 2011-11-23 2013-10-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시트벨트의 프리텐셔너
DE102013009393B4 (de) * 2013-06-05 2019-03-07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traffer
DE102014006499B4 (de) * 2014-05-06 2019-01-10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traffer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Gurtstraffers
US10315617B2 (en) * 2016-08-04 2019-06-11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load limiting stop mechanism
US10369962B2 (en) * 2017-05-15 2019-08-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straint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14C (zh) * 2000-04-17 2004-12-01 Trw车辆电气与零件有限两合公司 安全带卷收器
CN2663232Y (zh) * 2003-11-13 2004-12-15 顾光 旋转离合式汽车安全带预张紧装置
CN2895162Y (zh) * 2005-01-06 2007-05-0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10514C3 (de) * 1975-03-11 1980-01-10 Bayern-Chemie Gesellschaft Fuer Flugchemische Antriebe Mbh, 8261 Aschau Aufwickelvorrichtung für Sicherheitsgurte mit pyrotechnisch angetriebener Schnelldreheinrichtung
US4372501A (en) * 1980-01-16 1983-02-08 Toyota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eatbelt retractor
DE3215929C2 (de) * 1982-04-29 1985-05-02 Bayern-Chemie Gesellschaft für flugchemische Antriebe mbH, 8261 Aschau Aufwickelvorrichtung mit Rückstrammer für Sicherheitsgurte
JPH06336147A (ja) 1993-05-28 1994-12-06 Tokai Rika Co Ltd プリテンショナ
DE4421758A1 (de) * 1994-06-22 1996-01-04 Artur Foehl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en Gurtstraffer
JP3609465B2 (ja) 1994-11-11 2005-01-12 エヌエスケー・オートリブ株式会社 プリテンショナー付き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GB2330334A (en) * 1997-06-02 1999-04-21 Alliedsignal Ltd Buckle pretensioner for a vehicle
JP4109780B2 (ja) * 1998-03-06 2008-07-0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ギヤ機構及び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CA2361712C (en) * 1999-02-16 2007-10-23 Kabushiki Kaisha Tokai-Rika-Denki-Seisakusho Webbing take-up device
JP3437488B2 (ja) 1999-02-16 2003-08-1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4136181B2 (ja) * 1999-04-30 2008-08-20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用プリテンショナー
JP3878423B2 (ja) 2000-06-13 2007-02-0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4651841B2 (ja) * 2001-03-22 2011-03-16 オートリブ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6698677B1 (en) * 2002-11-12 2004-03-02 H. Koch & Sons Co., Inc. Restraint pretensioner
JP4295552B2 (ja) * 2003-05-16 2009-07-1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14C (zh) * 2000-04-17 2004-12-01 Trw车辆电气与零件有限两合公司 安全带卷收器
CN2663232Y (zh) * 2003-11-13 2004-12-15 顾光 旋转离合式汽车安全带预张紧装置
CN2895162Y (zh) * 2005-01-06 2007-05-0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79239B1 (en) 2011-10-26
CN1799905A (zh) 2006-07-12
CN2895162Y (zh) 2007-05-02
US20060144983A1 (en) 2006-07-06
US7624940B2 (en) 2009-12-01
JP2006188138A (ja) 2006-07-20
EP1679239A1 (en) 2006-07-12
JP4476126B2 (ja)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7464C (zh) 安全带卷收器
CN100500484C (zh) 预张紧器装置
KR100878105B1 (ko) 안전벨트 리트랙터
JP4885764B2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GB2347124A (en) Pre-tensioner
US9573563B2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US20150224959A1 (en) Seat belt retractor
US20110133012A1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US20080116309A1 (en) Webbing Retractor
WO2010084687A1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US20010040199A1 (en) Seatbelt retractor
US9132801B2 (en)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pindle of seat belt retractor
US9371054B2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EP1908651A1 (en) Seatbelt device
US20090057467A1 (en) Cover structure of seat belt retractor
EP2390149B1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JP2006213199A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4512500B2 (ja) 回転部材のガタ止め構造及び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GB2379425A (en) Pre-tensioner
CN115179895A (zh) 安全带预紧驱动装置和安全带卷收器
JP5032394B2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10000828A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05297702A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