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9069C - 纱线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纱线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9069C
CN100359069C CNB038098458A CN03809845A CN100359069C CN 100359069 C CN100359069 C CN 100359069C CN B038098458 A CNB038098458 A CN B038098458A CN 03809845 A CN03809845 A CN 03809845A CN 100359069 C CN100359069 C CN 1003590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eed wheel
delivery device
thread delivery
stora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098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0058A (zh
Inventor
F·科赫恩
H·施莫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mminger IRO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emminger IRO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mminger IRO GmbH filed Critical Memminger IRO GmbH
Publication of CN1650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0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90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90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8Thread-fee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设置在阳螺纹调节轮上的纱线提升部件(28),包括直的纱线支撑表面(34,35),它的位置不能被纱线(2)移动,使得所述纱线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相对纱线喂入轮(17)滑动。所述其他措施使得所述阳螺纹调节轮能够用在以前被排除的区域中,这个区域因为在纱线输送和纱线消耗之间所必须的同步而在以前被排除在外。

Description

纱线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输送装置,用于向诸如针织机的针织工位的纱线消耗位置输送纱线的纱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纱线输送装置被用于从诸如线轴的纱线源中拉出纱线,并且,例如,以预定速度,或预定纱线张力,或其他预定条件将它输送到纱线消耗装置。所述纱线消耗装置可以是针织机的针织工位,或其他机械装置。用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的弹性纱线,非弹性纱线,短纤维纱线,其他纱线或单丝都被认为是纱线。通常,所述纱线消耗位置不能以一直稳定的纱线消耗工作,因此,纱线输送必须适应纱线消耗。例如,当纱线消耗位置开启或关闭时,它与套口机或提花机结合使用。摩擦喂入轮是已知的,其中,所述纱线卷绕在旋转驱动辊上,但是在一个或多个部位被抬升离开所述辊。例如,在美国专利2539527中披露了一种纱线输送装置,它的纱线输送轮是由辊形杆笼构成。两个钩子形状的螺旋弹簧安装在后者附近,它将卷绕在所述辊周围的单根纱线部分抬升离开所述杆笼。
所述杆笼的环绕特性随着不同的纱线张力而改变,这是由于所述螺旋弹簧的偏转力造成的。
在法国专利964455中披露了另外一种纱线输送装置,它具有一个旋转驱动的纱线输送辊。纱线在后者上面卷绕若干周。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独立的纱线环进一步卷绕在两个旋转设置的销上,它们根据旋转位置相对所述纱线输送辊平行或形成锐角地延伸靠近纱线输送辊。所述销可以旋转离开所述辊,以便能够以这种方式增加纱线储存:此时位于下游的针织工位没有接纳纱线。
在这里,所述卷绕特征同样因为所述销的运动而改变。
另外,苏联专利785168披露了一种纱线输送装置,它具有一个旋转驱动的筒状纱线输送辊,和一个用于这一目的的纱线抬升部件。所述纱线抬升部件具有针织的纱线接触表面,它的第一部分相对所述辊表面以15-20度的锐角延伸,并且它的第二部分平行于所述辊表面延伸。所述纱线抬升部件的下端是叉形的,其中,机械切断杠杆进入所述叉子的尖头之间。
由于在其上部和下部之间的接触表面中提供的环结,卷绕在所述抬升部件和辊上的每一个环具有不同的长度。因此,不容易在所有卷绕中形成均匀延续的强或弱的纱线拉力。
通常需要以不同的操作模式操纵纱线输送装置。不过,上面提到的现有装置要么是作为具有纱线输送的阳输送轮装置使用的,要么是作为摩擦输送轮装置使用的。另外,业已发现,现有装置必须适合被输送的纱线。这构成了显著的制约,而消除这种制约是头等重要的。
发明内容
基于这种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纱线输送装置,它能够以尽可能多的方式使用。
这一目的是通过一种纱线输送装置实现的。该纱线输送装置在所述纱线输送轮附近具有至少一个纱线接触表面,卷绕在所述纱线输送轮上的卷绕环可以在它上面运动。例如,为此提供了一个纱线抬升部件。另外,可以在两个独立的纱线抬升部件上提供两个纱线接触表面。不过,对两个纱线输送装置来说,纱线抬升部件的基本几何设计和纱线输送轮的设计是相同的。本发明的纱线输送装置可以用作阳输送轮装置,以及用作摩擦输送轮装置。所述纱线输送轮具有纱线入口区,具有一种装置,该装置提供向前供应的纱线卷。这是这样获得的:例如纱线入口区实施为非常陡的锥形,从而形成到储存区域的连续的过渡,也可以形成稍微地逐渐变细的锥形,例如,由旋转纱线输送轮获得的纱线卷绕是在入口区与储存区之间强迫进行的,从而轴向移动卷绕的毛卷以便提供空间。对于纱线不在纱线抬升部件上运动的形状操作来说,这是特别重要的。为了进行摩擦操作,所述纱线抬升部件可以在纱线和纱线输送轮之间形成有限的摩擦接触,以便所述纱线输送装置能够输送连续波动数量的纱线,所述纱线输送轮以大体上稳定的转数旋转。可以通过所述储存区的锥度,帮助所述卷绕的纱线卷在纱线输送轮上向前输送。另外,纱线抬升部件的纱线接触表面和纱线输送轮的远离纱线抬升部件的一侧之间的锐角,可以提供纱线卷的向前输送。
如上文所述,设置在所述入口区的向前输送装置,优选通过纱线输送轮本身的造型构成,它还可以通过沿轴向方向移动卷绕的纱线卷的其他装置提供。例如,它可以是安装在纱线输送轮上的圆盘,它具有从在纱线输送轮上的通孔向外延伸的轮辐。如果所述圆盘的旋转轴线相对纱线输送轮的旋转轴线略微倾斜的话,所述圆盘的轮辐在所述纱线输送轮的一侧向前轴向推卷绕的纱线卷。另外,所述储存区可以由两个在内部相互以锐角运动的笼子构成,并且导致所述纱线向前输送。
独立于所述向前输送装置的实际实施方案,所述纱线输送装置可以在有或没有纱线抬升部件的情况下使用。如果不使用所述纱线抬升部件,甚至是去掉它,所述向前输送装置能导致有序的卷绕卷的形成。后者可能具有10或20个卷绕,这些卷绕不会位于彼此的上面。不过,通过所述摩擦操作,在纱线抬升部件和它的纱线接触表面上至少对卷绕的纱线卷进行了若干次卷绕。所需要的纱线卷的向前输送,在这里特别是通过所述纱线抬升部件和纱线输送轮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轴向向前的输送力作用在每一个卷绕上,以便能够将具有10-20个卷绕(例如,15个卷绕)的较大的卷绕卷放置在所述纱线输送轮上。即使使用这种类型的大型的卷绕纱线卷,摩擦操作也是可行的,并且避免了将每一个卷绕放在彼此的上面(这会导致对功能的干扰)所述大型卷绕纱线卷的一个或所有卷绕是在所述纱线抬升部件上进行的,这样确保了如果纱线断裂的话,纱线的末端不会进入生产出来的产品中。检测纱线断裂的运行断开器,利用所述纱线切断下游连接的机器。留在所述纱线输送轮上的纱线足够机器的停机。也使用形状操作,以及摩擦操作。因此可以将新的纱线连接在现有的纱线末端上,因此,能够迅速并且简单地固定中断操作。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纱线输送轮是以这种方式体现的,并且所述纱线抬升部件是以这种方式安装的:在所述卷绕卷上的每一个前面的卷绕短于新形成的相邻的卷绕。这样,每一个卷绕都会受到向前的输送作用。根据纱线的类型和纱线的粗细,可以通过改变纱线抬升部件的倾斜状态,配合卷绕长度的减少。这样,可以调节可能出现在卷绕之间的间隙。
优选将所述纱线接触表面设计成直的,即,没有弯曲和扭结。所述纱线不能够改变所述纱线抬升部件的位置。这导致了稳定的输送条件。另外,所述纱线抬升部件优选是以这种方式安装的:卷绕纱线卷的每一个卷绕的低于240度角的部分与所述纱线输送轮接触(接触角),即每一个卷绕的大于120度的部分从所述纱线输送轮抬起。整个卷绕卷位于纱线输送轮上,低于(筒状)卷绕卷长度的2/3的部分完全贴在纱线输送轮上。不过,所述接触角优选大于180度。
业已证实,所述纱线抬升部件的直的接触表面,即体现为没有扭结,代表了被转运和输送的所有纱线的良好的折衷,特别是与纱线输送轮结合,如与纯粹的形状输送轮装置一起使用。可能临时发生纱线输出张力的降低,由于所述接触表面的没有扭结的实施方案,它是通过所有卷绕发展的,并且导致了滑动。在这一过程中,防止了低纱线张力(松卷绕)纱线卷绕彼此位于上部。
另外,业已证实,如果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接近10-30毫米,特别是12-18毫米,可以处理特别大范围的可能的纱线。它特别适合与体现为杆笼或波纹状辊的纱线输送轮一起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辊的距离优选在10-20毫米范围内。所述纱线抬升部件可以用陶瓷材料(耐磨损)或钢丝销或钢丝环(便于生产)制成。另外,所述纱线抬升部件可以通过弯曲的片状金属部件构成。如果所述纱线抬升部件是由金属(金属丝或金属片)制成,最好提供减弱磨损的涂层,例如,陶瓷材料。
除了所述纱线输送轮之外,纱线输送装置优选不具有任何其他纱线输送装置,例如位于所述纱线输送轮上的条等。因此,所述纱线输送轮具有没有阻碍的周边。这样允许所述纱线输送轮和所述纱线之间的受控制的滑动。
所述纱线输送轮具有纱线入口部分,例如,它可以表现为锥形。在这种情况下,锥形意味着所述纱线输送轮的直径在纱线入口部分是沿轴向方向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锥形可能具有陡圆锥形形状或其他弯曲形状。所述锥形形状使得能够通过加速纱线,在纱线输送轮上产生向前的输送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纱线入口部分优选体现为闭合的表面区或杆笼。
另外,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纱线输送轮可以具有一个锥形纱线离开边缘。后者还可以体现为截头锥形或其他锥形形状。所述纱线离开边缘允许进行倾斜的纱线转移,特别是在纱线导致含有敷料或胶料的沉积物时,或者在有绒毛时,它是有利的。
在所述入口部分和纱线离开边缘之间提供一个储存区,优选不将它设计成筒状的,并且它的直径小于所述入口部分和纱线离开边缘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储存区可以具有多角形的外形,以便所述纱线卷绕只能由纱线输送轮的条形部分获得。所述纱线输送轮可以体现为杆笼,或体现为一体化部件,例如,作为下拉的片状金属部件,或体现为陶瓷部件。在所述纱线卷绕的截面上的多角形接触,使得能够以特别有效的方式进行形状配合输送,而没有滑动,以及进行所述纱线的包括滑动的输送。在纱线离开边缘的方向上的外部直径可以略微降低。
所述纱线输送装置的入口纱线导向装置优选设置在所述储存区上方,以便强制所述纱线通过纱线输送轮的所述入口部位进入所述储存区。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入口纱线导向装置优选是刚性设置的,它提供了确定的纱线入口条件。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出口纱线导向装置同样是刚性安装的,并且优选安装在所述储存区下面。在这种情况下,它优选明显偏离所述纱线输送轮的轴向和径向方向,以便它还位于纱线离开边缘的下面。通过这种方式,向外运动的纱线具有在所述离开边缘上滑动并且保持它的清洁的可能性。所述输出纱线导向装置的刚度地可能是手工可调的安装,提供了特定的纱线输出条件。
优选将两个纱线导向装置都安装在与纱线输送轮的旋转轴线相同的水平高度上。这样提供了对称的操作条件,所述纱线输送轮可以逆时针或顺时针驱动。
可以将所述纱线离开部件固定安装在纱线输送装置上,不过,它优选是可以手工调节的。可以提供调节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确定纱线离开抬升部件相对纱线输送轮的纵轴或旋转轴线的倾斜度。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进行微调,以便使所述纱线输送装置适应各种纱线特性或应用。
所述纱线抬升部件还可以是这样安装的,使得它能够在一个圆环上移动,它是相对所述纱线输送轮同轴安装的。这种移动的可能性,提供了改善了的操纵能力,而又不会明显影响纱线输送特征。特别是在可利用的空间,有限的场合下这种情况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将很多相同的纱线输送装置安装在圆形针织机的机器圆周上,以便转动具有所述抬升部件的支撑装置,横向移动到所述纱线输送装置的侧面,以便手工将纱线放置在它上面。一旦将纱线放置在它上面,所述支撑装置可以保持这种状态,或者它可以旋转90度,例如,以便所述抬升部件位于所述主体或纱线输送装置的主要支撑装置的下面,因此不需要更多的空间。对于所述纱线输送装置的功能来说,所述位置是不重要的。这样不仅加强了操作的方便性,而且还确保防止错误的安装。
所述抬升部件优选延伸到位于所述入口区的储存区的上面,并且位于纱线输送轮的离开边缘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所述直的纱线接触表面分布在纱线输送轮的整个储存区。
所述纱线抬升部件优选是与所述纱线输送装置可分离地连接的。由于这种原因,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纯粹以形状配合输送轮装置的形式操纵所述纱线输送装置。所述纱线抬升部件可以作为辅助或从属部件提供。
在制造所述纱线输送装置时,通过两个抬升部件可以有利地安装在不同的支撑部件上,这两个抬升部件是可以彼此相对调整的。这一点在所述抬升部件安装在相对纱线输送轮的旋转轴线的不同半径上时是特别有利的。可选择性地将两个抬升部件一前一后地安装在径向方向上,以便只有位于外侧的一个可以操纵。
可以用滑轮作为所述纱线输送轮的驱动机构。还可以提供具有独立的电驱动马达的纱线输送装置。所述马达能够驱动所述纱线驱动轮。例如,可以根据纱线的要求操纵所述驱动马达,或通过纱线张力控制。
一种用于向纱线消耗工位输送纱线的纱线输送装置,
具有一个纱线输送轮,它具有用于接纳卷绕纱线卷的纱线储存区,和具有向前输送装置的入口区,以便导致所述卷绕纱线卷向前输送,
具有旋转驱动机构,它与纱线输送轮连接,和
具有至少一个纱线抬升部件,它是靠近纱线输送轮安装的,并且保持在固定位置上,并且具有供卷绕纱线卷的卷绕使用的纱线接触表面。
所述向前输送装置是由环形导向表面构成的,它是沿轴向方向逐渐变细的,并且形成一个通向储存区的连续的过渡。
纱线输送轮是杆笼,其中杆限定了储存区和入口区。
纱线输送轮是由一体化辊构成的,它具有通过储存区中的肋形成的形状。
储存区的直径是沿纱线运行方向降低的。
在纱线输送轮的上游提供入口纱线导向装置,用于向纱线输送轮运行纱线,该入口纱线导向装置是固定安装的,并且,在纱线输送轮的下游提供出口纱线导向装置,用于使运行的纱线离开纱线输送轮。
纱线接触表面:
-在特定方向实施为直的和光滑的,
-在纱线输送装置工作期间,保持在相对纱线输送轮的固定方向上,和
-相对纱线输送轮的远侧形成锐角,
其中,卷绕的纱线放置在纱线输送轮上的每一个卷绕的环角是恒定的并且低于240度。
入口纱线导向装置,出口纱线导向装置和纱线输送轮安装在共同高度上,并且,入口纱线导向装置安装在储存区上面,出口纱线导向装置是刚性安装的,并且出口纱线导向装置安装在储存区下面。
纱线抬升部件的安装使得能够进行手工调整。
纱线抬升部件在纱线输送轮的储存区上方在入口区和纱线离开边缘轴向突出。
纱线抬升部件可释放地保持在纱线输送装置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其他细节披露于一下附图,说明书或从属权利要求中。
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纱线输送装置的透视图;
图2,图1所示纱线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3,图2所示纱线输送装置的正视图;
图4,纱线输送装置的改进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5,纱线输送装置的另一种改进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6,具有电驱动机构的纱线输送装置的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7,具有独立的抬升部件的纱线输送装置的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8,具有独立的抬升部件的纱线输送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的正视图;
图9,固定在支撑装置上的抬升部件的俯视图;
图10,抬升部件的改进实施方案的俯视图;
图11,保持在独立支撑装置上的抬升部件的俯视图;
图12,图1所示的,以及其他实施方案所示的纱线输送装置的几何关系;
图13,具有两个纱线抬升部件的纱线输送装置,这两个部件是通过所示几何关系的形式沿直径方向相对安装的;和
图14,纱线输送轮和纱线抬升装置之间的几何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纱线输送装置1,它被用于将图2所示的纱线2输送到没有进一步示出的针织机的针织工位,或其他纱线消耗工位。所述纱线输送装置1具有长形的基本体3,例如,用塑料制成,在它的一端装有夹子4,用于将纱线输送装置1固定在针织机的环状支撑装置上(机器环)。在它的相反一端,所述基本体3具有纱线入口装置5,例如,它的一部分是入口孔7,例如,是用陶瓷材料制成,除节机8,纱线制动器9,和入口孔12,它被固定保持在刚性支撑装置11上,它们构成了纱线入口导向装置13。
在上端支撑着一个或若干个滑轮14,15的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基础体3上或内,位于纱线入口导向装置13和夹子4之间,所述滑轮是通过可轴向移动的连接环15与所述轴连接的,选择性地相对转动固定的。在基础体3下面,所述轴与纱线输送轮17不相对转动地连接,因此,它可以通过滑轮14,15旋转驱动。纱线输送轮17具有入口区18,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直径在相对纱线输送轮17的轴线方向A上从上向下降低的。如图所示,入口区18包括具有小的开口角度的第一锥形部分,它形成了具有很大的开口角度的进入第二锥形部分18b的弧形过渡。所述锥形部分构成了导向表面18a,作为纱线卷26的向前输入装置。所述轴基本上是垂直取向的。在无滑动工作期间(形状配合操作),没有去掉的纱线可以旋转,以曲柄的方式向底部沉降,而不会向后卷绕。
储存区21的水平截面优选偏离圆形,连接入口区18,它实施为没有中断的闭合表面。在所述典型实施方案中,纱线输送轮17是以一体化深拉片状金属部件形式制成的。在这里,储存区21是通过筒形部分22构成的,从它上面突出肋23。所述每一个肋具有圆形的背部,纱线2放置在它上面,通过独立的卷绕24,25形成卷26。卷绕24,25自由地位于独立的肋2 3之间。同样总体上看,纱线输送轮17是没有孔的。储存区21同样是闭合的。所述储存区21可以是朝向底部略微收缩的。
从筒状部分22开始,所述纱线输送轮的直径再次增加,直到它超过所述肋23的外径。纱线离开边缘27从这里开始,并且锥形变宽。在这种情况下,它形成了光滑的,闭合的表面,所述肋23形成了进入该表面的没有肩形部分的过渡。
所述纱线输送轮17自由地转动,即它仅仅与纱线2接触。不存在其他部件,这些部件有可能接触纱线输送轮17或输送纱线2。
在靠近纱线输送轮17的地方,安装一个纱线抬升部件28,如图1,2和3所示,它是由U形环29构成的。后者优选是用金属丝制成的。环29具有两个腿31,32,这两个腿是彼此平行的(图1),并且在它们的下部自由末端通过条23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在它们靠近所述储存区的部分上,腿31,32表现为直的,并且它们与由纱线输送轮17的旋转轴线构成的轴向A成锐角或者平行。这样,腿31,32构成了纱线接触表面34,35(图2),在它上面,纱线2的每一个卷绕24,25,26延伸。纱线接触表面34,35是弧形的(例如,柱状弧形的),并且分别在腿的纵向方向R上,在储存区21的整个高度上是直的。腿31,32的下端略微向外径向设置,以便所述条33偏离纱线输送轮17倾斜。所述弯曲的位置位于所述储存区下面。它能阻止疏松地位于纱线辊上的纱线卷绕掉落。腿31,32在它们的相应的上端是弯曲的或向外倾斜的,优选位于入口区18的上面(图3)。通过这种方式,它能阻止进入的纱线线圈离所述顶部太近。这样,它还能防止所述纱线线圈在上部辊边缘上滑动,并且通过所述辊的轴卷绕。因此,通过所述弯曲或角度形成的销31,32的上部肩增加了操作的依赖性。
所述环29特别是在它的接触表面34,35上可以具有陶瓷涂层。
所述纵向腿方向R与纱线输送轮17的轴向方向匹配,或者与它形成锐角。由于这种原因,所有卷绕24,25,26的长度是从入口一侧向出口一侧逐圈降低的,如图14所示,在纱线接触表面34和储存区的母线M之间形成了锐角α,所述储存区位于与纱线输送轮17相反的一侧。在腿31,32之间的开放空间中,还可以提供一个闭合表面。
将腿31,32的两个上端保持在支撑装置36上(图1和图3)。所述支撑装置设置成,使它可以在纱线输送装置1的基础体3上旋转,例如围绕沿轴向Ax延伸的旋转轴线D旋转。旋转轴线D是垂直设置的。支撑装置36在它的外端有一个弹簧铰链37,由它连接腿31,32。弹簧铰链37将腿31,32保持在相对旋转轴线D成锐角的松弛状态。如图3所示,将调整螺杆38设置在靠近弹簧铰链37的地方,它被支撑在支撑装置36上,并且提供环29相对支撑装置36的旋转位置的设定。它被放入底座部分39的螺纹孔中,它通过弹簧铰链37与支撑装置36连接,并且它还能接纳腿31,32的上端。另外,可以将它放入支撑装置36的螺纹孔中,并且支撑在底座部分39上(图1)。环29的倾斜角度的可调整性,使得能够调整向前的纱线输送,以便改变纱线质量。
支撑装置36是这样设计的,以便它保持环29,并因此将腿31,32保持在距离纱线输送轮17的储存区21的外围10-15毫米的位置。如图12所示,销距离A,即纱线接触表面34,35彼此之间的距离(图12)优选为大约15-20毫米。这样纱线输送轮所采用的直径大约为45毫米,并且得到了理想的卷绕角度,该角度大于180度,但低于240度。在任何场合下,纱线接触表面34,35的曲率半径r都小于距离A。
出口纱线导向装置41还可以从图2中看到。如图2和3所示,它的一部分是环41。41设置在靠近纱线输送轮17的一侧,并且具有下部水平部分43,由它引导纱线2,并且将它横向保持在纱线输送轮17下面(图3)。由此导致了倾斜的纱线下落。另一个环44和停机中断器45设置在环42和43之间的纱线2上,它们是靠近出口纱线导向装置41设置的。监测纱线朝向纱线输送轮17的运行的运行中断器46可以放置在纱线制动器9和入口纱线导向装置13之间的纱线上。
纱线导向装置41,纱线入口孔42,和旋转轴线D位于共同高度上。由于这种原因,纱线输送装置1没有优选的旋转方向,纱线输送轮17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工作,还能沿逆时针方向工作。
迄今所披露的纱线输送装置1是以如下方式工作的:
在工作期间,纱线输送轮17是通过传动带旋转驱动的,没有进一步的示出所述传动带,该传动带是在滑轮14上运行的。如图2所示,纱线2卷绕在纱线输送轮17周围。卷绕24,25,26在纱线抬升部件28上运行。在这里,纱线输送轮17的转速是这样的,纱线输送轮的周线速度略大于理想的最大纱线速度。卷绕24,25,26卷绕在纱线输送轮的大部分圆周上,不过,通过纱线抬升部件28抬升离开所述纱线输送轮。由此降低了纱线2和纱线输送轮17之间的摩擦作用,其中,所述摩擦仍然是足够强的,以便在正常情况下,纱线2的输送仅具有小的滑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所述纱线的周线速度比输送轮17的周线速度低10%。
如果所述纱线消耗工位临时需要比输送装置1输送来的纱线少的纱线,需要的纱线速度明显降低到低于纱线输送轮17的周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纱线输送轮17和纱线消耗工位之间的纱线张力降低。纱线抬升装置28以略微制动的方式对所述纱线起作用,并且防止纱线以全速输送。由卷绕24,25,26组成的纱线卷是略微疏松的,以便将输送速度降低到这样的程度,根据要求,所述纱线是带有滑动的输送的。降低了的摩擦作用,使得卷绕24,25,26的滑动不会移动或调整纱线抬升部件28,使得纱线2近似地遵循所述纱线输送轮17的轨道。它的运行速度明显低于纱线输送轮17的相应的周线速度。这一点是特别借助于储存区21表面的带肋的结构实现的。
纱线抬升部件28是通过图3所示的位移装置的结构刚性设置的,并且由调整螺杆38和弹簧铰链37组成。调整螺杆38被支撑在纱线输送轮17和环39之间,环39位于支撑装置36和底座部分39之间,而弹簧铰链是向外径向定位的。因此,较大的纱线张力不会导致环29在纱线输送轮17上旋转。
支撑装置36优选实施为可以拆卸。在所述纱线输送装置能够纯粹作为形状配合输送轮装置工作而又没有滑动作用的情况下,或者如上文所述,作为摩擦输送轮装置使用时,其中,编织工位在较小的纱线张力情况下临时接受较少的纱线。它还可以提供具有铰链或关节的支撑装置36,通过这种方式,纱线抬升部件28能够旋转或转动到静止状态,在静止状态中,它不发挥作用。可以提供嵌入或其他制动装置,以便将纱线抬升部件保持在工作状态或静止状态。
还能够以两种方式使用纱线输送装置1,以便将线圈24,25,26选择性地放置在纱线抬升部件28上,或者不放置在它上面。另外,可以将纱线抬升部件28设计成可更换的,例如,通过制造供不同纱线使用的不同的环29。不过,业已发现,如果出现上面提到的几何条件的话,在较大范围内所有测试过的纱线都可以在一个相同的环29上运行。
在图4中示出了纱线输送装置1的一种改进的实施方案。除了纱线输送轮17之外,它与上述纱线输送装置1的所有其他部件都一致(图1-3),因此,基于相同附图标记的使用,可以参考以上说明。与上述纱线输送轮17不同的是,图4中的纱线输送轮17具有杆笼的基本结构。它是由多个直的杆48构成的,它们取代了肋23,并且一起构成了一个筒状笼,或者带有很小锥形的笼。将杆48插入末端圆盘49中,它的锥形外表面构成了纱线离开边缘27。在所述锥形外表面上设置了孔51,将杆48插入其中。另外,杆48的上端被保持在上端圆盘52中,它构成了入口区18。
在图5中可以看到纱线输送装置1的另一种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主要相当于图1-3所示实施方案,唯一的差别是纱线输送轮17的纱线离开边缘27的设计。它被设计成直的截头锥形,即所述纱线离开边缘17的半径从上到下是略微增加的,因此,在图1-3中提供的对它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明是基于相同的附图标记使用的。
图6表示纱线输送装置1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它的不同之处在于提供了一个电动马达,用于驱动纱线输送轮17。该马达安装在基础体3上或者从这里突出,如图6所示。还可以将所述电动马达53放置在所述基础体上面代替滑轮14,15。可以根据上述任何形式的说明设计纱线输送轮17。在这里,当纱线输送和纱线接受不完全一致时,特别是当接收量最小时会出现这种情况,纱线从纱线输送轮17上的抬升具有使得纱线输送轮可以滑动而又不会与所述中断器起作用的功能。
在上面所描述的纱线输送装置1的所有实施方案中,代替纱线抬升部件28可以使用,具有两个腿31,32的固定装置,图8所示的结构具有两个纱线抬升部件28a,28b。这两个部件通过位于它们自身的底座部分39a,39b上的自身的支撑装置36a,36b保持。实施为直的销54,55被用作纱线抬升部件,并且与腿31,32相同,大体上平行于旋转轴线D或相对该轴线成锐角的形式安装。在这种情况下,销54,55是彼此平行排列的,如果需要的话,通过它们的调整螺杆38a,38b进行不同的调整。两个支撑装置36a,36b可以彼此独立地旋转,以便可以将销54,55调整到彼此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手工控制纱线2放置在纱线输送轮17上的接触角度,通过这种方式,使纱线输送装置1能够适应安装要求和/或纱线特性。这一点可以参见图7,例如,图中表示两个支撑装置36a,36b能够彼此相向或相背旋转。另外示出了销54,55彼此平行的取向,它是独立于相对旋转轴线D的倾斜方向保持的。
图9表示纱线抬升部件28的一种改进的实施方案。与图1-6所示实施方案不同,其中,纱线抬升部件29由环29构成,在这里,它是由实心条56构成的,它具有长形的十字截面,带有圆形的侧翼。所述圆形的侧翼构成了纱线接触面34,35。例如,所述条56可以用硬质合金,陶瓷材料,或其他耐磨材料制成。它还可以用片状金属弯曲而成,并且提供硬质材料的涂层,例如陶瓷材料。它可以是固定连接的,或者是通过没有进一步示出的调整装置连接的,并且可以相对支撑装置36手工调整,它具有一个环形肩部57,以便固定在底座支撑装置3上。
如图10所示,条56可以在它的纱线接触表面34,35之间具有槽58,纱线2跨接在它们上面。可以实现结合图13所示的操作。
通过图9和图10所示的两种纱线抬升部件28的实施方案,纱线接触表面34,35之间的距离优选处在15-20毫米范围内。这样,条56取代了环29,并且像后者那样起作用。
图7和8的实施方案的改进同样是可行的,并且如图11所示。图7是基于距离纱线输送轮17相同距离安装的两个销54,55的。因此,支撑装置36a,36b具有相同的长度。与此不同的是,图11所示的实施方案提供了具有不同长度的支撑装置36a,36b,以便两个销54,55保持在距离旋转轴线D和纱线输送轮17不同的距离上。这样还提供了可以通过转动使它进入图11中的虚线所示的位置59而使销55不起作用。
图12示出了用虚线表示的另外一种变种。腿31,32业已被一个纱线抬升部件28’所取代。它被安装在距离纱线输送轮17很大距离的位置上。该角度的大小是这样的,角β保持不变,朝向腿31延伸的纱线2和远离腿32延伸的纱线2构成了该角β。
图13表示具有两个销54,55的纱线输送装置的另一种典型实施方案。这些销是以间隔大约180度的形式排列的。销54是固定安装的,而销55的位置是沿箭头61的方向移动的。这样,使得销54形成了例如70度的抬升区,而另一个抬升区是可变的。环角度γ是部分环角度γ1和γ2的总和。
在形状配合输送轮装置上提供了具有直的纱线接触表面34,35的纱线抬升部件28。所述表面的位置不能通过纱线2移动,如果必要的话,使该纱线能够相对纱线输送轮17略微滑动。因此,该额外步骤使得所述形状配合输送轮装置能够打开业已闭合的展开部位,这是因为纱线输送和纱线消耗之间的同步性的要求所致。
附图标记表
1纱线输送装置
2纱线
3基础体
4夹子
5纱线入口装置
7入口孔
8除节机
9纱线制动器
11支撑装置
12入口孔
13入口纱线导向装置
14,15滑轮
16连接环
17纱线输送轮
18入口区
18a,18b部分
19纱线保护套管
21纱线输送区
22筒状部分
23肋
24,25,26卷绕
27纱线离开边缘
28纱线抬升部件
29环
31,32腿
33条
34,35纱线接触表面
36支撑装置
37弹簧铰链
38调整螺杆
39底座部分
41出口纱线导向装置
42环
43条
44环
45停机中断器
46运行中断器
48杆
49末端圆盘
51孔
52末端圆盘
53马达
54,55销
56条
57肩
58槽
59位置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向纱线消耗工位输送纱线(2)的纱线输送装置(1),
具有一个纱线输送轮(17),它具有用于接纳卷绕纱线卷(26)的纱线储存区(21),和具有向前输送装置(18a)的入口区(18),以便导致所述卷绕纱线卷向前输送,
具有旋转驱动机构(14,15,53),它与纱线输送轮连接,和
具有至少一个纱线抬升部件(28),它是靠近纱线输送轮(17)安装的,并且保持在固定位置上,并且具有供卷绕纱线卷的卷绕(24,25)使用的纱线接触表面(34)。
2.  如权利要求1的纱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前输送装置是由环形导向表面(18a)构成的,它是沿轴向方向(Ax)逐渐变细的,并且形成一个通向储存区(21)的连续的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纱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输送轮(17)是杆笼,其中杆(48)限定了储存区(21)和入口区(18)。
4.如权利要求1的纱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输送轮(17)是由一体化辊构成的,它具有通过储存区(21)中的肋(23)形成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的纱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储存区(21)的直径是沿纱线运行方向降低的。
6.如权利要求1的纱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纱线输送轮(17)的上游提供入口纱线导向装置(13),用于向纱线输送轮(17)运行纱线(2),该入口纱线导向装置(13)是固定安装的,并且,在纱线输送轮(17)的下游提供出口纱线导向装置(41),用于使运行的纱线(2)离开纱线输送轮(17)。
7.如权利要求1的纱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接触表面(34):
-在特定方向(R)实施为直的和光滑的,
-在纱线输送装置(1)工作期间,保持在相对纱线输送轮(17)的固定方向上,和
-相对纱线输送轮的远侧形成锐角(α),
其中,卷绕的纱线放置在纱线输送轮上的每一个卷绕的环角(γ)是恒定的并且低于240度。
8.如权利要求6的纱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入口纱线导向装置(13),出口纱线导向装置(41)和纱线输送轮(17)安装在共同高度上,并且,入口纱线导向装置(13)安装在储存区(21)上面,出口纱线导向装置(41)是刚性安装的,并且出口纱线导向装置(41)安装在储存区(21)下面。
9.如权利要求1的纱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抬升部件(28,28a,28b)的安装使得能够进行手工调整。
10.如权利要求1的纱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抬升部件(28,28a,28b)在纱线输送轮(17)的储存区(21)上方在入口区(18)和纱线离开边缘(27)轴向突出。
11.如权利要求1的纱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抬升部件(28)可释放地保持在纱线输送装置(1)上。
CNB038098458A 2002-05-02 2003-04-25 纱线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0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19537.4 2002-05-02
DE10219537A DE10219537B4 (de) 2002-05-02 2002-05-02 Fadenliefergerä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0058A CN1650058A (zh) 2005-08-03
CN100359069C true CN100359069C (zh) 2008-01-02

Family

ID=2928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984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069C (zh) 2002-05-02 2003-04-25 纱线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261251B2 (zh)
EP (1) EP1499764B1 (zh)
JP (1) JP2005532481A (zh)
KR (1) KR100638508B1 (zh)
CN (1) CN100359069C (zh)
AU (1) AU2003233766A1 (zh)
BR (1) BR0309352B1 (zh)
DE (2) DE10219537B4 (zh)
TW (1) TWI229157B (zh)
WO (1) WO20030935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07003544B4 (de) * 2007-06-27 2019-06-06 Memminger-Iro Gmbh Fadenliefergerät mit überlastsicherer Befestigungsklemme
CN101768833B (zh) * 2008-12-31 2012-03-28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CN103510269B (zh) * 2012-06-26 2016-12-21 陈仁惠 导引式送纱装置
CN103572489B (zh) * 2012-08-08 2016-09-14 陈仁惠 送纱轮改良构造
TWI611059B (zh) * 2014-01-24 2018-01-11 Jen Hui Chen 送紗裝置的分紗桿構造
CN108774799B (zh) * 2018-07-21 2019-11-01 绍兴柯桥凯悦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提拉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09309A (en) * 1976-06-16 1978-05-04 Triplite Ltd Feeding yarn to textile machinery
SU785168A1 (ru) * 1977-06-07 1980-12-07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Маши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Им. Карла Маркс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одачи нити в текстильную машину
GB2138846A (en) * 1983-04-27 1984-10-31 Triplite Ltd Yarn feed device
GB2169927A (en) * 1985-01-22 1986-07-23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A thread deliver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964455A (zh) * 1950-08-17
US2189492A (en) * 1938-10-08 1940-02-06 Worcester Knitting Company Compensator for feeding elastic thread
US2399403A (en) * 1944-08-05 1946-04-30 Hemphill Co Yarn feeding device
US2641913A (en) * 1947-04-15 1953-06-16 Poron Ets Yarn fee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nitting machines
US2539527A (en) * 1947-11-28 1951-01-30 Hemphill Co Yarn feeding device
SU519513A1 (ru) * 1974-09-03 1976-06-30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рикотаж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осто нной подачи нити в петлеобразующую систему круглов зальной машины
US3922887A (en) * 1974-09-13 1975-12-02 Singer Co Positive yarn feeding system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IT1200374B (it) * 1982-05-13 1989-01-18 Savio & C Spa Apparecchio alimentatore di filo per macchine per maglieria a cadute multiple
DE3326099C2 (de) * 1983-07-20 1985-05-23 Memminger Gmbh, 7290 Freudenstadt Fadenliefervorrichtung für Textilmaschinen
JPS60188272A (ja) * 1984-03-06 1985-09-25 Fukuhara Seiki Seisakusho:Kk 編機における積極型の糸送り装置
DE4301507C2 (de) * 1993-01-21 1995-01-26 Memminger Iro Gmbh Fadenbremse
US6270032B1 (en) * 1999-04-03 2001-08-07 Jen Hui Chen Variable or steady yarn feed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09309A (en) * 1976-06-16 1978-05-04 Triplite Ltd Feeding yarn to textile machinery
SU785168A1 (ru) * 1977-06-07 1980-12-07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Маши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Им. Карла Маркс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одачи нити в текстильную машину
GB2138846A (en) * 1983-04-27 1984-10-31 Triplite Ltd Yarn feed device
GB2169927A (en) * 1985-01-22 1986-07-23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A thread deliver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0058A (zh) 2005-08-03
EP1499764B1 (de) 2005-12-07
EP1499764A1 (de) 2005-01-26
US7261251B2 (en) 2007-08-28
BR0309352A (pt) 2005-03-08
DE10219537B4 (de) 2005-12-29
US20050126228A1 (en) 2005-06-16
BR0309352B1 (pt) 2013-05-21
JP2005532481A (ja) 2005-10-27
KR20050006189A (ko) 2005-01-15
DE10219537A1 (de) 2003-11-27
DE50301864D1 (de) 2006-01-12
WO2003093549A1 (de) 2003-11-13
KR100638508B1 (ko) 2006-10-26
TW200403368A (en) 2004-03-01
TWI229157B (en) 2005-03-11
AU2003233766A1 (en) 200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71308A (en) Wire transfer assembly
US4574597A (en) Yarn feeding apparatus, particularly for knitting machines
CN101377026A (zh) 纱线卷绕机及假捻加工机
CN100359069C (zh) 纱线输送装置
TWI234539B (en) Yarn feeder for textile machines
CN1009640B (zh) 织机的贮线和供线装置
EP03343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ssing threadlike pieces through tubular products
CN85108363A (zh) 特别用于纺织机的纱线制动器
CN102471950B (zh) 气流纺纱装置
CN103354798A (zh) 纱线蓄留装置以及纱线卷绕机
JP5788011B2 (ja) 給糸分離型装置
CN1238297A (zh) 具有改善纱线行程的纱线喂给装置
US4399952A (en) Thread delivery apparatus
US2811013A (en) Yarn twisting machine
JP2002502468A (ja) 多重加撚スピンドル
CN100581967C (zh) 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驱动辊
EP0787842A1 (en) Tension-regulating rotary unwinder for a double-twist twisting frame
CN103180235B (zh) 纱线蓄留引出装置以及纱线卷绕机
SU1418239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одачи нитевид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к рабочему органу текстильной машины
JP2003514738A (ja) 給糸装置
US4569216A (en) Sequential variable pitch coiler
JPH0157027B2 (zh)
CA214832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nding continuous threads or yarns
SU749781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одачи нити
CZ31589A3 (en) device for winding yarn on to conical bobbi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