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8833B -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8833B
CN101768833B CN2008101877161A CN200810187716A CN101768833B CN 101768833 B CN101768833 B CN 101768833B CN 2008101877161 A CN2008101877161 A CN 2008101877161A CN 200810187716 A CN200810187716 A CN 200810187716A CN 101768833 B CN101768833 B CN 101768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lifting
transmission shaft
power transmission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77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8833A (zh
Inventor
叶紫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EN 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EN 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EN 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EN 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877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68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68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8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8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88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第一传动轴、至少一皮带轮、一第二传动轴、一储纱轮、一升降轴、一接合单元以及一升降轮,第一及第二传动轴枢接于本体,皮带轮连接于第一传动轴,储纱轮连接于第二传动轴,升降轴可升降的设置于第二传动轴,接合单元设置于第一传动轴与升降轴之间,接合单元可接合或分离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升降轮可升降的设置于储纱轮上,升降轮连接于升降轴;藉此,可使制造成本降低,并可精确的达到侦测纱线的目的。

Description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送纱装置,尤指一种用于具有可变的纱线喂入需求的针织机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纺织机械都必需具有供应不规则送纱的需求,以适应布面花纹图案的编织及布面张力等因素,藉以达到对纱线供给的需求。 
“储存式送纱器”主要用于具有可变的纱线喂入需求的针织机,在使用于任何品种的纱线皆能提供正确的张力,以减少织物疵点的百分比,也提高了针织机的效率。如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M321434号即揭示有一种“送纱器的侦测装置”,配置于一送纱器上,该送纱器具有一本体及一储纱轮,该储纱轮具有一表面为镜面的纱轮钉及一驱动器,该驱动器驱动该储纱轮,该侦测装置包括:一红外线探测电眼,位于该本体上,其斜向照射于该纱轮钉上且电性连接该驱动器。 
上述的送纱器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探测电眼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储纱轮的纱轮钉的表面,判断出纱轮钉的表面纱线的数量,进而控制驱动器的动作,使纱线可维持在一定的数量,以避免出现纱线堆积及不当缠绕的现象。 
但,上述的送纱器是利用电子方式驱动储纱轮及侦测纱线,每一个送纱器皆设置有驱动器(马达)及红外线探测电眼,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且驱动器及红外线探测电眼容易故障,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再者,利用红外线探测电眼侦测纱线,会因为纱线颜色、粗细及粉尘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误差,无法精确的达到侦测纱线的目的。 
缘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可使制造成本降低,且不容易故障,也不会造成误差,可精确的达到侦测纱线的目的。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第一传动轴,其枢接于该本体;至少一皮带轮,其连接于该第一传动轴;一第二传动轴,其枢接于该本体;一储纱轮,其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一升降轴,其可升降的设置于该第二传动轴内部;一接合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与该升降轴之间,该接合单元选择性的接合该第一传动轴与该升降轴;以及一升降轮,其可升降的设置于该储纱轮上,该升降轮连接于该升降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发明以机械方式运作,利用纱线推动升降轮上升或下降,并连动升降轴上、下位移,用以控制接合单元接合或分离,使第一传动轴传递至接合单元及第二传动轴的旋转动力得以继续或中断,藉此控制储纱轮的动作,使纱线可维持在一定的数量。本发明以机械方式运作,不需设置驱动器(马达)及红外线探测电眼,可使制造成本降低,且不容易故障,也不会因纱线颜色、粗细及粉尘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误差,可精确的达到侦测纱线的目的。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3A、B为本发明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局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另一使用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的立体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送纱装置 
11本体 
111固定部 
112导纱件 
113导纱件 
114轴承 
115轴承 
12皮带轮 
13第一传动轴 
14离合器 
15储纱轮 
151上轮体 
152下轮体 
153纱轮钉 
154螺丝 
16接合单元 
161外座 
162内座 
163迫紧块 
164接触面 
165凸部 
166第一接合件 
167第二接合件 
168齿部 
169齿部 
1601转动盘 
1602连动杆 
1603迫紧块 
1604接触面 
1605固定架 
1606凸部 
17第二传动轴 
171滑槽 
18升降轴 
181顶抵部 
182插销 
19升降轮 
191穿孔 
192抵触面 
20连动单元 
201支架 
202摆动座 
203夹持件 
204轴承 
205连动座 
206臂体 
207轴承 
208连接件 
209支撑轴 
210凹槽 
21弹性组件 
211调整螺丝 
2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该送纱 装置1包括一本体11、至少一皮带轮12、一第一传动轴13、一离合器14、一储纱轮15、一接合单元16、一第二传动轴17、一升降轴18、一升降轮19及一连动单元20。 
该本体11一端形成一固定部111,该固定部111能配合螺丝锁附固定于针织机上适当的位置。本体11上并设置有适当的导纱件112、113,能用以导引纱线。 
该皮带轮12中心连接于第一传动轴13,第一传动轴13下端以二轴承114枢接于本体11,使皮带轮12可旋转的设置于本体11上方,且第一传动轴13下端伸入本体11内部。该皮带轮12能用以与皮带(图略)啮合,以便利用皮带驱动皮带轮12旋转。 
该离合器14可上、下移动的设置于皮带轮12上侧,而能用以选择皮带轮12传动或不传动第一传动轴13及储纱轮15,因该离合器14的构造及运作属于习知技术,故不予以详述。 
该储纱轮15包含一上轮体151、一下轮体152及多数个纱轮钉153,上轮体151及下轮体152分设于上、下方,该等纱轮钉153间隔的插设于上轮体151及下轮体152之间,该等纱轮钉153连接于上轮体151及下轮体152近边缘处。 
该第二传动轴17为一中空圆柱体,第二传动轴17上端形成开口状,第二传动轴17两侧开设有二相对设置的长形滑槽171。第二传动轴17下端穿设于上轮体151及下轮体152中心,并以一螺丝154螺接于第二传动轴17下端加以固定。 
该第二传动轴17上端以一轴承115枢接于本体11,使储纱轮15可旋转的设置于本体11下方,且第二传动轴17上端伸入本体11内部。储纱轮15连接于第二传动轴17,从而能利用第二传动轴17带动储纱轮15 旋转。 
该升降轴18活动的穿设于第二传动轴17内部,使升降轴18可升降的设置于第二传动轴17及本体11内部,升降轴18上端形成有一呈圆锥状的顶抵部181,顶抵部181伸出第二传动轴17上端,升降轴18连接有一插销182,插销182沿升降轴18的径向穿设于升降轴18上,插销182滑动的配合于第二传动轴17的二滑槽171,插销182可沿二滑槽171导引上、下滑移,且插销182两端伸出第二传动轴17外。 
该接合单元16设置于第一传动轴13与升降轴18之间,接合单元16可选择性的接合第一传动轴13与升降轴18。在本实施例中,接合单元16包含一外座161、一内座162及至少一迫紧块163,该外座161为一圆型中空体,其内壁形成一环状的接触面164,外座161中心连接于该第一传动轴13下端。内座162容纳于外座161内部,内座162连接于第二传动轴17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是设有多数个迫紧块163,该等迫紧块163可移动的设置于内座162上,该等迫紧块163可沿内座162径向移动,迫紧块163内端及外端分别形成对应于升降轴18的顶抵部181及外座161的接触面164的弧形,迫紧块163内端抵触于升降轴18的顶抵部181,迫紧块163外端对应于外座161的接触面164,使该等迫紧块163外端可选择性的接触外座161的接触面164。 
因此可利用升降轴18的上、下位移,控制迫紧块163沿内座162径向内、外移动,用以控制迫紧块163外端接触迫紧或脱离释放外座161的接触面164,使接合单元16得以接合或分离第一传动轴13与第二传动轴17。 
当第一传动轴13透过接合单元16与第二传动轴17接合时,第一传 动轴13的旋转动力可向下传递至接合单元16及第二传动轴17,用以带动储纱轮15旋转,使纱线缠绕在储纱轮15的纱轮钉153上。当第一传动轴13透过接合单元16与第二传动轴17分离时,第一传动轴13传递至接合单元16及第二传动轴17的旋转动力中断,纱线则停止缠绕。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座161内壁另突设有二相对的凸部165,二凸部165之间的间距小于接触面164的直径,因此在升降轴18向上位移,推动迫紧块163向外移动时,迫紧块163外端会预先接触外座161的凸部165,使迫紧块163与外座161之间产生打滑的现象,使得第一传动轴13的旋转动力可部份的向下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用以慢速的带动储纱轮15旋转。直到迫紧块163外端接触及迫紧外座161的接触面164,迫紧块163与外座161之间才不会产生打滑,使得第一传动轴13的旋转动力可完全的向下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用以快速的带动储纱轮15旋转。 
该升降轮19为一圆型轮体,升降轮19上开设有多数个与纱轮钉153相对应的穿孔191,穿孔191的内径大于纱轮钉153的外径,该等纱轮钉153穿设于相对应的穿孔191,使得升降轮19可升降的设置于储纱轮15上。该升降轮19设有一抵触面192,在本实施例中抵触面192位于升降轮19底面近外缘处。 
该升降轮19可升降的设置于储纱轮15上,抵触面192伸出储纱轮15的纱轮钉153外缘,从而能利用纱线推动抵触面192。 
该连动单元20设置于本体11及升降轮19之间,该连动单元20包含一支架201、一摆动座202、二夹持件203、一轴承204及一连动座205,该支架201锁固于本体11底部,支架201具有二向下延伸的臂体206。 
该摆动座202设置于支架201的二臂体206之间,摆动座202并以二支撑轴209枢接于二臂体206,使摆动座202可作一摆动。升降轮19 内部嵌设有一轴承207,轴承207并套设于摆动座202外壁下部,使升降轮19枢接于该摆动座202,升降轮19与摆动座202可相对于本体11作一摆动。 
该二夹持件203为圆环体,二夹持件203上、下相对设置,二夹持件203相邻接的一面设有与插销182相对应的凹槽210,二夹持件203套设于第二传动轴17外,二夹持件203叠置在一起,将插销182夹置于二夹持件203之间,插销182容纳于相对应的凹槽210内。 
该轴承204套设于该二夹持件203外部,连动座205为一圆型壳体,连动座205再套设于该轴承204外部。连动座205底部以一连接件208连接于摆动座202,升降轮19能以摆动座202的摆动带动连接件208连动连动座205、轴承204及夹持件203升降,进而以该插销182连动该升降轴18升降,使升降轮19可透过连动单元20连接于升降轴18及第二传动轴17。 
另于升降轮19与本体11之间设置有一弹性组件21,该弹性组件21下端顶触于升降轮19内部的摆动座202顶部一侧,使升降轮19一侧向下移动,从而形成一侧向下偏斜状态。弹性组件21也可采用可调整的设计,亦即于本体11上螺设一调整螺丝211,调整螺丝211顶触于弹性组件21上端,可利用调整螺丝211的转动调整弹性组件21的张力,使储纱轮15的储纱量可以调整。 
纱线2可经由导纱件112、113的导引,并缠绕于该储纱轮15上,以便藉由皮带(图略)驱动皮带轮12,进而透过第一、第二传动轴13、17传动储纱轮15旋转,从而利用储纱轮15带动纱线2进行储纱及送纱的动作。当缠绕于储纱轮15上的纱线2到达一定数量时,纱线2会抵触升降轮19的抵触面192,并以纱线2抵触推动抵触面192,使升降轮19 向下倾斜的一侧得以上升(如图4所示),相对的升降轮19另一侧则以支撑轴209为支点下降,以便利用连动单元20连动升降轴18下降,升降轮19是以摆动座202带动连接件208连动连动座205、轴承204及夹持件203下降,进而以插销182连动该升降轴18下降,藉此控制迫紧块163沿内座162径向向内移动,使迫紧块163外端脱离外座161的接触面164,接合单元16得以分离第一传动轴13与升降轴18、第二传动轴17,从而使第一传动轴13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的旋转动力中断,纱线2立即停止缠绕,以避免出现纱线2堆积及不当缠绕的现象。 
反之,当缠绕于储纱轮15上的纱线2数量减少时,纱线2则会脱离升降轮19的抵触面192,使升降轮19一侧被弹性组件21推动向下倾斜复位,相对的升降轮19另一侧以支撑轴209为支点上升,以便利用连动单元20连动升降轴18上升,升降轮19是以摆动座202带动连接件208连动连动座205、轴承204及夹持件203上升,进而以插销182连动该升降轴18上升,藉此控制迫紧块163沿内座162径向向外移动,使迫紧块163外端接触外座161的接触面164,接合单元16得以接合第一传动轴13与升降轴18、第二传动轴17,从而使第一传动轴13的旋转动力继续向下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用以带动储纱轮15旋转,使纱线2缠绕在储纱轮15的纱轮钉153上,以继续进行储纱的动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主要用于具有可变的纱线喂入需求的针织机,在使用于任何品种的纱线皆能提供正确的张力,以减少织物疵点的百分比,也提高了针织机的效率。 
本发明以机械方式运作,其利用纱线2推动升降轮19上升或下降,并透过连动单元20连动升降轴18上、下位移,用以控制接合单元16接合或分离,使第一传动轴13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的旋转动力得以继续 或中断,藉此控制储纱轮15的动作,使纱线2可维持在一定的数量。本发明以机械方式运作,不需设置驱动器(马达)及红外线探测电眼,可使制造成本降低,且不容易故障,也不会因纱线颜色、粗细及粉尘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误差,可精确的达到侦测纱线的目的。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仅在于:该接合单元16包含一第一接合件166及一第二接合件167,第一接合件166及第二接合件167为相对的圆型盘体,其相邻接的一面设有相对应的齿部168及169,第一接合件166及第二接合件167设置于本体11内部,并位于第一传动轴13及第二传动轴17、升降轴18之间,第一接合件166连接于第一传动轴13下端,第二接合件167连接于升降轴18上端,可藉由升降轴18的上、下位移连动第二接合件167上、下移动,使第二接合件167的齿部169与第一接合件166的齿部168得以接合或分离。当两齿部168及169接合时,第一传动轴13的旋转动力可向下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用以带动储纱轮15旋转,使纱线2缠绕在储纱轮15的纱轮钉153上,以进行储纱的动作;当两齿部168及169分离时,第一传动轴13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的旋转动力随即中断,纱线2立即停止缠绕。 
请参阅图6及图7,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仅在于:该接合单元16包含一转动盘1601、至少一连动杆1602及至少一迫紧块1603,该转动盘1601为一圆型盘体,其外壁形成一环状的接触面1604,转动盘1601中心连接于该第一传动轴13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二连动杆1602及相对应的二迫紧块1603,连动杆1602呈“<”型杆体,该二连动杆1602中间部位分别枢设于连接在第二传动轴17上端的固定架1605上,使连动杆1602可摆动的设置于本体11内部,该二连动杆1602下端抵触于升降轴18的顶抵部181。 
该二迫紧块1603固设于相对应的连动杆1602上端,迫紧块1603对应于转动盘1601的接触面1604,使该等迫紧块1603可选择性的接触转动盘1601的接触面1604。 
因此可利用升降轴18的上、下位移,控制连动杆1602上端向内、外摆动,用以控制迫紧块1603接触迫紧或脱离释放转动盘1601的接触面1604,使接合单元16得以接合或分离第一传动轴13与第二传动轴17。 
在本实施例中,该转动盘1601外壁另突设有至少一凸部1606,如突设有二相对的凸部1606。因此在升降轴18向上位移,连动迫紧块1603向内移动时,迫紧块1603会预先接触转动盘1601的凸部1606,使迫紧块1603与转动盘1601之间产生打滑的现象,使得第一传动轴13的旋转动力可部份的向下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用以慢速的带动储纱轮15旋转。直到迫紧块1603接触及迫紧转动盘1601的接触面1604,迫紧块1603与转动盘1601之间才不会产生打滑,使得第一传动轴13的旋转动力可完全的向下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用以快速的带动储纱轮15旋转。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31)

1.一种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
一第一传动轴,其枢接于该本体;
至少一皮带轮,其连接于该第一传动轴;
一第二传动轴,其枢接于该本体;
一储纱轮,其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
一升降轴,其可升降的设置于该第二传动轴内部;
一接合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与该升降轴之间,该接合单元选择性的接合该第一传动轴与该升降轴;以及
一升降轮,其可升降的设置于该储纱轮上,该升降轮连接于该升降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轮与该本体之间设置有一弹性组件,使该升降轮形成一侧向下偏斜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螺设一调整螺丝,该调整螺丝顶触于该弹性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轴及该第二传动轴各以轴承枢接于该本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纱轮包含一上轮体、一下轮体及多数个纱轮钉,该等纱轮钉间隔的设置于该上轮体及该下轮体之间,该升降轮上设有多数个与纱轮钉相对应的穿孔,穿孔的内径大于纱轮钉的外径,该等纱轮钉穿设于相对应的穿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轮设有一抵触面,该抵触面位于该升降轮底面近外缘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动轴两侧设有滑槽,该升降轴连接有一插销,该插销滑动的配合于该二滑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轮及该本体之间设有一连动单元,该连动单元包含一支架、一摆动座、二夹持件、一轴承及一连动座,该支架固定于该本体,该摆动座枢接于该支架,该升降轮枢接于该摆动座,该二夹持件套设于该第二传动轴外,该插销夹置于该二夹持件之间,该轴承套设于该二夹持件外部,该连动座套设于该轴承外部,该连动座连接于该摆动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轮内部嵌设有另一轴承,该另一轴承套设于该摆动座外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离合器,该离合器可上、下移动的设置于该皮带轮一侧。
11.一种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
一第一传动轴,其枢接于该本体;
至少一皮带轮,其连接于该第一传动轴;
一第二传动轴,其枢接于该本体;
一储纱轮,其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
一升降轴,其可升降的设置于该第二传动轴内部,该升降轴上端形成有一顶抵部;
一接合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与该升降轴之间,该接合单元包含一外座、一内座及至少一迫紧块,该外座内壁形成一接触面,该外座连接于该第一传动轴下端,该内座容纳于该外座内部,该内座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上端,该迫紧块可移动的设置于该内座上,迫紧块内端抵触于升降轴的顶抵部,迫紧块外端对应于外座的接触面,该迫紧块外端选择性的接触该外座的接触面;以及
一升降轮,其可升降的设置于该储纱轮上,该升降轮连接于该升降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轮与该本体之间设置有一弹性组件,使该升降轮形成一侧向下偏斜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螺设一调整螺丝,该调整螺丝顶触于该弹性组件。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纱轮包含一上轮体、一下轮体及多数个纱轮钉,该等纱轮钉间隔的设置于该上轮体及该下轮体之间,该升降轮上设有多数个与纱轮钉相对应的穿孔,穿孔的内径大于纱轮钉的外径,该等纱轮钉穿设于相对应的穿孔。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轮设有一抵触面,该抵触面位于该升降轮底面近外缘处。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动轴两侧设有滑槽,该升降轴连接有一插销,该插销滑动的配合于该二滑槽。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轮及该本体之间设有一连动单元,该连动单元包含一支架、一摆动座、二夹持件、一轴承及一连动座,该支架固定于该本体,该摆动座枢接于该支架,该升降轮枢接于该摆动座,该二夹持件套设于该第二传动轴外,该插销夹置于该二夹持件之间,该轴承套设于该二夹持件外部,该连动座套设于该轴承外部,该连动座连接于该摆动座。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离合器,该离合器可上、下移动的设置于该皮带轮一侧。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轴的顶抵部呈圆锥状,该迫紧块内端及外端分别形成对应于升降轴的顶抵部及外座的接触面的弧形。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座内壁突设有凸部。
21.一种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
一第一传动轴,其枢接于该本体;
至少一皮带轮,其连接于该第一传动轴;
一第二传动轴,其枢接于该本体;
一储纱轮,其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
一升降轴,其可升降的设置于该第二传动轴内部,该升降轴上端形成有一顶抵部;
一接合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与该升降轴之间,该接合单元包含一转动盘、至少一连动杆及至少一迫紧块,该转动盘外壁形成一接触面,该转动盘连接于该第一传动轴下端,该连动杆可摆动的设置于该本体内部,该连动杆一端抵触于该升降轴的顶抵部,该迫紧块设于该连动杆另一端,该迫紧块对应于该转动盘的接触面,该迫紧块选择性的接触该转动盘的接触面;以及
一升降轮,其可升降的设置于该储纱轮上,该升降轮连接于该升降轴。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轮与该本体之间设置有一弹性组件,使该升降轮形成一侧向下偏斜状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螺设一调整螺丝,该调整螺丝顶触于该弹性组件。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纱轮包含一上轮体、一下轮体及多数个纱轮钉,该等纱轮钉间隔的设置于该上轮体及该下轮体之间,该升降轮上设有多数个与纱轮钉相对应的穿孔,穿孔的内径大于纱轮钉的外径,该等纱轮钉穿设于相对应的穿孔。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轮设有一抵触面,该抵触面位于该升降轮底面近外缘处。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动轴两侧设有滑槽,该升降轴连接有一插销,该插销滑动的配合于该二滑槽。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轮及该本体之间设有一连动单元,该连动单元包含一支架、一摆动座、二夹持件、一轴承及一连动座,该支架固定于该本体,该摆动座枢接于该支架,该升降轮枢接于该摆动座,该二夹持件套设于该第二传动轴外,该插销夹置于该二夹持件之间,该轴承套设于该二夹持件外部,该连动座套设于该轴承外部,该连动座连接于该摆动座。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离合器,该离合器可上、下移动的设置于该皮带轮一侧。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轴的顶抵部呈圆锥状。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盘外壁突设有凸部。
31.一种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
一第一传动轴,其枢接于该本体;
至少一皮带轮,其连接于该第一传动轴;
一第二传动轴,其枢接于该本体;
一储纱轮,其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
一升降轴,其可升降的设置于该第二传动轴内部;
一接合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与该升降轴之间,该接合单元包含一第一接合件及一第二接合件,该第一接合件连接于该第一传动轴下端,该第二接合件连接于该升降轴上端,该第二接合件该与第一接合件选择性的接合;以及
一升降轮,其可升降的设置于该储纱轮上,该升降轮连接于该升降轴。
CN2008101877161A 2008-12-31 2008-12-31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8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77161A CN101768833B (zh) 2008-12-31 2008-12-31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77161A CN101768833B (zh) 2008-12-31 2008-12-31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8833A CN101768833A (zh) 2010-07-07
CN101768833B true CN101768833B (zh) 2012-03-28

Family

ID=42501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771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8833B (zh) 2008-12-31 2008-12-31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688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8775A (zh) * 2011-07-19 2011-12-07 吴江市荣润纺织品有限公司 转盘驱动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3307A (en) * 1971-12-23 1973-01-30 Fouquet Werk Frauz & Planck Thread suppl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ry
US4165048A (en) * 1976-08-12 1979-08-21 Horst Paepke Positive feed
CN2288197Y (zh) * 1996-06-04 1998-08-19 陈仁惠 一种改良的送纱轮
CN1200152A (zh) * 1995-10-16 1998-11-25 梅名格-Iro公司 喂纱器
CN2352952Y (zh) * 1998-10-22 1999-12-08 叶紫彬 储纱器之纱线侦测装置
CN1412369A (zh) * 2001-10-08 2003-04-23 陈仁惠 不规则送纱装置
CN1607282A (zh) * 2003-10-16 2005-04-20 陈仁惠 定量与变量送纱装置
CN1650058A (zh) * 2002-05-02 2005-08-03 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 纱线输送装置
CN101063251A (zh) * 2006-04-28 2007-10-31 陈仁惠 不规则送纱装置(五)
CN101283134A (zh) * 2005-10-07 2008-10-08 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更换的纱线喂给轮的纱线喂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3307A (en) * 1971-12-23 1973-01-30 Fouquet Werk Frauz & Planck Thread suppl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ry
US4165048A (en) * 1976-08-12 1979-08-21 Horst Paepke Positive feed
CN1200152A (zh) * 1995-10-16 1998-11-25 梅名格-Iro公司 喂纱器
CN2288197Y (zh) * 1996-06-04 1998-08-19 陈仁惠 一种改良的送纱轮
CN2352952Y (zh) * 1998-10-22 1999-12-08 叶紫彬 储纱器之纱线侦测装置
CN1412369A (zh) * 2001-10-08 2003-04-23 陈仁惠 不规则送纱装置
CN1650058A (zh) * 2002-05-02 2005-08-03 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 纱线输送装置
CN1607282A (zh) * 2003-10-16 2005-04-20 陈仁惠 定量与变量送纱装置
CN101283134A (zh) * 2005-10-07 2008-10-08 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更换的纱线喂给轮的纱线喂给装置
CN101063251A (zh) * 2006-04-28 2007-10-31 陈仁惠 不规则送纱装置(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8833A (zh) 201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9448B (zh) 元件安装机
CN102292602A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508002B (zh) 容器供给装置
CN101768833B (zh)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CN201351212Y (zh)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结构
CN201351213Y (zh)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结构
CN201351211Y (zh)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结构
CN103990271B (zh) 一种扑克牌机的翻牌机构
CN103990268B (zh) 一种扑克牌机
CN209577948U (zh) 一种用于冲压的自动送片机
CN202170403U (zh) 送纱装置及其张力圈限位结构
CN202968931U (zh) 储纱结构及其浮动盘
CN207328918U (zh) 真空包装机
CN201890998U (zh) 具有单向控制装置的储纱器
CN202323303U (zh) 具有耐磨结构的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
CN102851869A (zh) 两用式送纱装置
CN201883254U (zh) 储纱装置及其离合器结构
CN103726207B (zh) 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
CN2937174Y (zh) 自动送纱装置
CN202543541U (zh) 具有压纱结构的送纱装置
CN204341494U (zh) 一种纸卡出料装置
CN202170404U (zh) 两用式送纱装置
CN111908216A (zh) 带状物料加工用物料站的换位放卷机构
CN201981349U (zh) 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结构
CN204093004U (zh) 一种扑克牌机的翻牌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