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1869A - 两用式送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用式送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1869A
CN102851869A CN2011101866934A CN201110186693A CN102851869A CN 102851869 A CN102851869 A CN 102851869A CN 2011101866934 A CN2011101866934 A CN 2011101866934A CN 201110186693 A CN201110186693 A CN 201110186693A CN 102851869 A CN102851869 A CN 102851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eeding device
clutch
purpose type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66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紫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AN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AN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AN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AN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866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518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51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18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用式送纱装置,其包括一本体、一第一传动轴、一第二传动轴、一离合器、一储纱轮及一切换开关,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离合器设置于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之间,储纱轮连接于第二传动轴,储纱轮内侧及外侧分别设置有光传感器;切换开关设置于本体上,切换开关电连接于离合器,切换开关可用以切换控制离合器为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离合器切换为第一模式时,可进行分离或接合的动作,离合器切换为第二模式时,离合器固定进行接合的动作;由此,兼具规则送纱及不规则送纱两种功能,可应需要选择切换所需的功能。

Description

两用式送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纱装置,尤指一种电磁离合的两用式送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纺织机械都必须具有供应不规则送纱的需求,以适应布面花纹图案的编织及布面张力等因素,以达到对纱线供给的需求。尤其是条带式的送纱装置,其不需采用主动电机,而是使用针织机上配备的条带作为动力源,简化了机构,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 
为使送纱装置适用于不规则送纱的计算机提花机台,业者研发出一种电子储纱器,其于储纱器内设置一马达,利用储纱器内部的纱线检测系统,依纱线的检测状态以决定是否启动马达带动储纱轮进行补纱动作,其虽可达到不规则送纱的需求,但每一储纱器内部需设置一独立的马达,不但使其体积变大,且会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并使耗电量增加。 
申请人曾提出一种“电磁离合之储纱器结构”(台湾地区专利申请案号第099201372),其可适用于不规则送纱的计算机提花机台,且不需于储纱器内部设置马达,故结构简单,不会使其体积变大及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也不容易故障,且电磁线圈耗电量较低,具有省电的效果。 
然而,目前现有的各种送纱装置,皆仅具有规则送纱或不规则送纱的单一功能,若要使用不同功能的送纱装置,则需费工费时地进行拆装更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式送纱装置,其兼具规则送纱及不规则送纱两种功能,可应需要选择切换所需的功能,以便利于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两用式送纱装置,其包括:一本体;一第一传动轴,其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本体;一第二传动轴,其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本体; 一离合器,其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及该第二传动轴之间;一储纱轮,其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该储纱轮内侧及外侧分别设置有光传感器;以及一切换开关,其设置于该本体上,该切换开关电连接于该离合器,该切换开关用以切换控制该离合器为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该离合器切换为第一模式时,该离合器进行分离或接合的动作,该离合器切换为第二模式时,该离合器固定进行接合的动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发明设置有一切换开关,切换开关电连接于离合器,可用以开关离合器为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当切换开关切换离合器为第一模式时,离合器可正常地进行分离及接合的操作,使送纱装置具有不规则送纱的功能。当切换开关切换离合器为第二模式时,离合器固定在接合状态,使送纱装置具有规则送纱的功能。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切换为不规则送纱状态)。 
图2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离合器呈分离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离合器呈接合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切换为规则送纱状态)。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送纱装置 
11本体 
111固定部 
112导纱件 
113导纱件 
114导纱件 
115导纱件 
116轴承 
117固定座 
118容置槽 
12皮带轮 
13第一传动轴 
131基部 
14驱动盘 
141弹性元件 
15电磁线圈 
16被动盘 
161摩擦面 
17第二传动轴 
171轴承 
18储纱轮 
181光传感器 
182光传感器 
183储纱钉 
184压纱器 
185上轮体 
186下轮体 
188容置空间 
189开口 
19垫圈 
20单向控制装置 
21电源开关 
22切换开关 
23固定件 
24穿纱件 
25开关座 
A导纱斜面 
B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用式送纱装置,尤指一种电磁离合型式的送纱装置,本实施例的送纱装置1包括一本体11、一皮带轮12、一第一传动轴13、一驱动盘14、一电磁线圈15、一被动盘16、一第二传动轴17及一储纱轮18。 
本体11一端可具有一固定部111,固定部111能配合螺丝锁附固定于针织机上适当的位置。本体11上设置有多个导纱件112、113、114、115,能用以导引纱线。本体11内部形成有一容置槽118,该容置槽118底部可呈开口状。 
皮带轮12中心连接于第一传动轴13的上端,使皮带轮12与第一传动轴13可作同步的转动。第一传动轴13以两轴承116枢接于一固定座117,固定座117再设置于本体11内,使第一传动轴13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11上。皮带轮12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11的上方,且第一传动轴13的下端伸入本体11内部,皮带轮12能用以与皮带(图略)等条带元件啮合,以驱动皮带轮12及第一传动轴13旋转。 
第一传动轴13的下端可设置有一基部131,驱动盘14设置于基部131的底部,使驱动盘14连接于第一传动轴13的一端(下端)。驱动盘14可呈圆环状盘体,驱动盘14为一铁件,从而能被电磁线圈15及被动盘16所吸附。另于驱动盘14与基部131之间可设有弹性元件141,弹性元件141可为弹片等弹性体,弹性元件141可提供驱动盘14向上移动的复位力量。所述的固定座117、第一传动轴13及驱动盘14可组装成一上模块。 
电磁线圈15及被动盘16位于驱动盘14的下方,且被动盘16位于驱动盘14与电磁线圈15之间,被动盘16可旋转地盖置于电磁线圈15的上方。被动盘16与驱动盘14相对设置,被动盘16为一铁件,被动盘16的顶部也可进一步地设置有一较粗糙的摩擦面161,用以增加摩擦力,以避免被动盘16与驱动盘14接触时产生打滑。被动盘16与驱动盘14在电磁线圈15磁场作用的范围内,因此当电磁线圈15通电激磁时,电磁线圈15产生的磁力可传递至被动盘16及驱动盘14,使被动盘16与驱动盘14相吸附。 
第二传动轴17的一端(上端)固定地连接于被动盘16的中心,第二传动轴17的上端以两轴承171枢接于电磁线圈15,使第二传动轴17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11上,也使第二传动轴17及被动盘16可旋转地设置于电磁线圈15上,电磁线圈15、被动盘16及第二传动轴17可组装成一下模块。 
固定座117与电磁线圈15之间可设置一环形的垫圈19,垫圈19的高度可应需要适当地变化,所述的上模块、垫圈19及下模块能用工具(治具)依序压入安装于本体11的容置槽118内,使第一传动轴13、驱动盘14、电磁线圈15、被动盘16及第二传动轴17设置于本体11内,且垫圈19设置于固定座117与电磁线圈15之间。 
本发明在送纱装置1的本体11内,第一传动轴13及第二传动轴17之间设置固定座117、驱动盘14、电磁线圈15、被动盘16及垫圈19等组成离合器B,离合器B设置于第一传动轴13及第二传动轴17之间。垫圈19的高度可应需要适当地变化,使得驱动盘14与被动盘16之间的距离具有可调整性,能使离合器B的结构简化,装配及调整方便容易。 
第二传动轴17及被动盘16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11内,第二传动轴17的下端伸出电磁线圈15的底部,储纱轮18连接于第二传动轴17的下端,从而能利用第二传动轴17带动储纱轮18旋转,储纱轮18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储纱钉183,纱线可缠绕于这些储纱钉183外缘。 
储纱轮18上可升降地设置有一压纱器184,压纱器184呈环型片体,压纱器184会因为本身重量而下降并压制于储纱轮18下缘。缠绕于储纱轮18上的纱线可穿过压纱器184与储纱轮18下缘之间,而后导引至导纱件115,可利用压纱器184压制于纱线上,使纱线输送较为稳定。 
本发明的储纱轮18可为一体式或组合式的设计,其构造并不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储纱轮18为组合式的设计,储纱轮18具有一上轮体185及一下轮体186,上轮体185及下轮体186以塑料材质制成,上轮体185设置于下轮体186的上方,这些储纱钉183的两端分别插置于上轮体185及下轮体186,亦即于上轮体185及下轮体186上预设有与储纱钉183相对应的孔洞(图略),使这些储纱钉183的两端分别插置于上轮体185及下轮体186相对应的孔洞。 
另以多个螺丝(图略)固定上轮体185及下轮体186,亦即这些螺丝穿 设于上轮体185且螺接于下轮体186,使上轮体185及下轮体186之间得以固定。储纱轮18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88,容置空间188位于这些储纱钉183内侧,储纱轮18顶部形成有一开口189,开口189开设于上轮体185,开口189与容置空间188相通,下轮体186外缘可设有导纱斜面A,以增进导纱效果。 
储纱轮18内侧及外侧分别设置有光传感器181、182,光传感器181、182可固定于本体11上适当的位置,光传感器181、182的数量并不限制,可分别为一个、两个或三个等。本体11上可设置有一电源开关21,电源开关21适当地电连接于离合器B及光传感器181、182等,可用以控制输入所需的电源。 
储纱轮18内侧的光传感器181可为红外线发射器或红外线接收器,储纱轮18外侧的光传感器182可为红外线接收器或红外线发射器。这些光传感器181、182可作为纱线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储纱轮18上的纱线是否足够。当这些光传感器181、182检测到纱线不足时,会输出一启动信号以导通电磁线圈15使其激磁。储纱轮18内侧的光传感器181可由储纱轮18的顶部开口189设置于容置空间188内。 
纱线可经由导纱件112、113、114、115的导引,并缠绕于储纱轮18上,以便通过皮带(图略)等条带元件驱动皮带轮12,进而通过第一传动轴13、第二传动轴17传动储纱轮18旋转,从而利用储纱轮18带动纱线进行储纱及送纱的动作。 
如图4所示,当电磁线圈15通电激磁时,被动盘16与驱动盘14吸附接合,以接合第一传动轴13与第二传动轴17,从而使第一传动轴13的旋转动力得以向下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用以带动储纱轮18旋转,使纱线缠绕在储纱轮18上,以继续进行储纱的动作。 
如图3所示,当电磁线圈15断电时,驱动盘14可利用弹性元件141拉动与被动盘16分离,使驱动盘14与被动盘16保持一定的间隙,以分离第一传动轴13与第二传动轴17,从而使第一传动轴13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的旋动动力中断,使储纱轮18停止转动以中止补纱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储纱轮18内侧设有三个光传感器181,其为红外线发射器;储纱轮18外侧对应地设有三个光传感器182,其为红外线接收器。这些 光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181可发射红外线,且通过这些储纱钉183之间的间隙照射至储纱轮18外部,以利用这些光传感器(红外线接收器)182接收红外线,由此判断储纱轮18上的纱线是否足够。当只有部分的光信号被纱线或储纱钉183遮断时,表示纱线不足,此时会输出一启动信号以导通电磁线圈15使其激磁,以接合第一传动轴13一端的驱动盘14与第二传动轴17一端的被动盘16,使第一传动轴13的旋转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用以带动储纱轮18旋转,使纱线缠绕在储纱轮18上进行储纱(补纱)的动作。 
当全部接收用的光传感器(红外线接收器)182都未接收到光信号时,表示储纱轮18上缠绕的纱线足够,则会输出一关闭信号以中断电磁线圈15的激磁,分离第一传动轴13一端的驱动盘14与第二传动轴17一端的被动盘16,使第一传动轴13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的旋动动力中断,使储纱轮18停止转动以中止储纱动作。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本体11上另设置有一切换开关22,切换开关22可直接安装于本体11上或先安装于一开关座25,再将开关座25设置于本体11上,电源开关21也可安装于开关座25上。切换开关22适当地电连接于离合器B,可用以切换控制离合器B为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当切换开关22切换离合器B为第一模式时,离合器B可正常地进行分离及接合的动作(如图3及图4所示),亦即当光传感器181及182检测到储纱轮18上的纱线不足时,即可导通电磁线圈15接合第一传动轴13一端的驱动盘14与第二传动轴17一端的被动盘16,使第一传动轴13的旋转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用以带动储纱轮18旋转,使纱线缠绕在储纱轮18上进行储纱的动作。当光传感器181及182检测到储纱轮18上的纱线足够时,即可分离第一传动轴13一端的驱动盘14与第二传动轴17一端的被动盘16,使第一传动轴13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的旋动动力中断,使储纱轮18停止转动以中止储纱动作,使送纱装置具有不规则送纱的功能。 
当切换开关22切换离合器B为第二模式时,离合器B只能固定进行接合的动作(如图4所示),亦即导通电磁线圈15固定维持接合第一传动轴13一端的驱动盘14与第二传动轴17一端的被动盘16,使第一传动轴13的旋转动力固定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用以带动储纱轮18旋转,使纱线缠绕在储纱轮18上进行储纱的动作。亦即无论储纱轮18上的纱线充足与否,离 合器B皆被固定在接合状态,使送纱装置具有规则送纱(一般送纱)的功能。 
如图1及图6所示,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有一固定件23,固定件23固定于本体11上,亦即固定件23可以螺丝锁附等方式固定于本体11上相对于固定部111的一端。固定件23上设置有一穿纱件24,导纱件114也可设置于固定件23上,穿纱件24可为C型环体,使纱线可穿设于穿纱件24内。穿纱件24位于储纱轮18一侧下方处,亦即穿纱件24低于储纱轮18的底面。穿纱件24可提供穿纱的功能,专用于离合器B在第二模式时,送纱装置进行规则送纱时穿纱、导纱之用(如图6所示)。若是离合器B在第一模式时,送纱装置进行不规则送纱,则不需使用穿纱件24(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送纱装置可适用于不规则送纱的计算机提花机台,且不需于送纱装置内部设置马达,故不会使其体积变大及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且电磁线圈15耗电量较低,具有减少耗电量的省电效果。 
本发明的被动盘16连接于第二传动轴17的一端,驱动盘14连接于第一传动轴13的一端,第一传动轴13及第二传动轴17相对且间隔地设置,形成两段式的传动轴设计。因此当电磁线圈15断电时,驱动盘14与被动盘16分离,第二传动轴17与第一传动轴13之间不会有任何的接触,使旋转动力可确实地中断,以确保储纱轮18停止转动以中止补纱动作。 
本发明在储纱轮18内侧及外侧设置有光传感器181、182,这些光传感器181、182直接发射及接收信号,能精确地检测储纱轮18上的纱线,使储纱轮18上得以维持适量的纱线。 
本发明也可在储纱轮18与第二传动轴17之间设置一单向控制装置20,单向控制装置20可为单向轴承或单向齿等单向装置,使得储纱轮18只能单向的转动,不会有倒转的情形发生,以避免纱线松脱掉落及机构受损。单向控制装置20套设于第二传动轴17外,可予以活动拆卸,以便于单向控制装置20更换方向。 
本发明的储纱轮18内部可设有容置空间188,使储纱轮18形成空心体,且顶部具有开口189,可便于光传感器181(纱线检测装置)设置于储纱轮18的内部,使其应用较具变化。本发明的储纱轮18形成空心体,可使储纱轮18乃至于整个送纱装置重量减轻,以便于搬运及安装。 
本发明的储纱轮18可采用组合式的设计,由上轮体185、下轮体186及 多个储纱钉183构成,这些构件可利用不同的材质制成,材质选用可弹性地变化,上轮体185及下轮体186可利用塑料等材质制成,具有降低成本效果。 
本发明设置有一切换开关22,切换开关22适当地电连接于离合器B,可用以切换控制离合器B为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当切换开关22切换离合器B为第一模式时,离合器B可正常地进行分离及接合的操作,使送纱装置具有不规则送纱的功能。当切换开关22切换离合器B为第二模式时,离合器B固定在接合状态,使送纱装置具有规则送纱的功能。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用式送纱装置包括:
一本体;
一第一传动轴,其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本体;
一第二传动轴,其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本体;
一离合器,其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及该第二传动轴之间;
一储纱轮,其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该储纱轮内侧及外侧分别设置有光传感器;以及
一切换开关,其设置于该本体上,该切换开关电连接于该离合器,该切换开关用以切换控制该离合器为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该离合器切换为第一模式时,该离合器进行分离或接合的动作,该离合器切换为第二模式时,该离合器固定进行接合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固定有一固定件,该固定件上设置有一穿纱件,该穿纱件位于该储纱轮一侧的下方处,该穿纱件用于该离合器切换为第二模式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以螺丝锁附固定于该本体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一端具有一固定部,该固定件固定于该本体上相对于该固定部的一端,该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导纱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穿纱件为C型环体。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换开关安装于一开关座,该开关座设置于该本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设置一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安装于该开关座。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纱轮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储纱轮顶部形成有一开口,该开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通,该储纱轮内侧的光传感器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纱轮具有一上轮体、一下轮体及多个储纱钉,所述储纱钉的两端分别插置于该上轮体及该下轮体,该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储纱钉内侧,该开口设于该上轮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轮体外缘设有导纱斜面。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纱轮上可升降地设置有一压纱器,该压纱器呈环型片体,该压纱器压制于该储纱轮下缘。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纱轮内侧的光传感器为红外线发射器或红外线接收器,该储纱轮外侧的光传感器为红外线接收器或红外线发射器。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纱轮与该第二传动轴之间设置一单向控制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设置于该本体内,该离合器包括一固定座、一驱动盘、一电磁线圈、一垫圈及一被动盘,该固定座设置于该本体内,该第一传动轴可旋转地设置于该固定座上,该驱动盘连接于该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该电磁线圈设置于该本体内,该第二传动轴可旋转地设置于该电磁线圈上,该垫圈设置于该固定座与该电磁线圈之间,该被动盘与该驱动盘相对设置,该被动盘位于该驱动盘与该电磁线圈之间,该被动盘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的一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内部形成有一容置槽,该固定座、该第一传动轴及该驱动盘组装成一上模块,该电磁线圈、该被动盘及该第二传动轴组装成一下模块,该上模块、该垫圈及该下模块安装于该本体的容置槽内。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轴的下端设置有一基部,该驱动盘设置于该基部的底部,该驱动盘与该基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轴以两轴承枢接于该固定座。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动轴以两轴承枢接于该电磁线圈。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两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轴及该第二传动轴上、下相对地设置。
CN2011101866934A 2011-06-28 2011-06-28 两用式送纱装置 Pending CN1028518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66934A CN102851869A (zh) 2011-06-28 2011-06-28 两用式送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66934A CN102851869A (zh) 2011-06-28 2011-06-28 两用式送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1869A true CN102851869A (zh) 2013-01-02

Family

ID=4739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66934A Pending CN102851869A (zh) 2011-06-28 2011-06-28 两用式送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5186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6533A (zh) * 2014-02-13 2015-08-19 爱吉尔电子股份公司 用于具有转筒的储纱馈送器的纱线退绕传感器
CN105316864A (zh) * 2014-06-10 2016-02-10 蔡秀珠 送纱轮送纱方法及其结构
CN105420906A (zh) * 2014-09-23 2016-03-23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送纱装置、送纱装置的储纱轮及其组装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8921A (en) * 1973-03-12 1975-09-30 Iro Ab Thread suppl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s
US3918036A (en) * 1973-03-16 1975-11-04 Iro Ab Thread suppl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s
GB2087439A (en) * 1980-11-14 1982-05-26 Memminger Gmbh Thread or Yarn Fournisseur for Textile Machinery, Particularly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US5570593A (en) * 1991-05-21 1996-11-05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Und Beteiligungs Gesellschaft Mbh Strand feeding device
CN1718892A (zh) * 2005-07-13 2006-01-11 慈溪市太阳纺织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反向制动功能的喂纱装置
KR20070018589A (ko) * 2005-08-10 2007-02-14 조철신 줄무늬 편성용 사 공급장치
CN201136947Y (zh) * 2007-12-26 2008-10-22 宁波太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光电检测功能的输纱装置
TWM403511U (en) * 2010-09-20 2011-05-11 Tien 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Yarn-storage device and clutch structure thereof
CN202170404U (zh) * 2011-06-28 2012-03-21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两用式送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8921A (en) * 1973-03-12 1975-09-30 Iro Ab Thread suppl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s
US3918036A (en) * 1973-03-16 1975-11-04 Iro Ab Thread suppl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s
GB2087439A (en) * 1980-11-14 1982-05-26 Memminger Gmbh Thread or Yarn Fournisseur for Textile Machinery, Particularly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US5570593A (en) * 1991-05-21 1996-11-05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Und Beteiligungs Gesellschaft Mbh Strand feeding device
CN1718892A (zh) * 2005-07-13 2006-01-11 慈溪市太阳纺织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反向制动功能的喂纱装置
KR20070018589A (ko) * 2005-08-10 2007-02-14 조철신 줄무늬 편성용 사 공급장치
CN201136947Y (zh) * 2007-12-26 2008-10-22 宁波太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光电检测功能的输纱装置
TWM403511U (en) * 2010-09-20 2011-05-11 Tien 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Yarn-storage device and clutch structure thereof
CN202170404U (zh) * 2011-06-28 2012-03-21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两用式送纱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6533A (zh) * 2014-02-13 2015-08-19 爱吉尔电子股份公司 用于具有转筒的储纱馈送器的纱线退绕传感器
CN104846533B (zh) * 2014-02-13 2019-03-08 爱吉尔电子股份公司 用于具有转筒的储纱馈送器的纱线退绕传感器
CN105316864A (zh) * 2014-06-10 2016-02-10 蔡秀珠 送纱轮送纱方法及其结构
CN105420906A (zh) * 2014-09-23 2016-03-23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送纱装置、送纱装置的储纱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5420906B (zh) * 2014-09-23 2018-09-14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送纱装置、送纱装置的储纱轮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80215A (en) Thread storage and supply arrangement for textile machines
CN102851869A (zh) 两用式送纱装置
EP3045090B1 (en) Solar shading device
CN202170404U (zh) 两用式送纱装置
CN202170403U (zh) 送纱装置及其张力圈限位结构
TWI591224B (zh) 送紗裝置及送紗方法
CN201890998U (zh) 具有单向控制装置的储纱器
CN204473849U (zh) 升降旋转机构
TWI468566B (zh) 兩用式送紗裝置
CN202323303U (zh) 具有耐磨结构的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
CN201883254U (zh) 储纱装置及其离合器结构
TWI382109B (zh) 電磁離合之儲紗器裝置及其紗線偵測方法
CN201981349U (zh) 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结构
CN104163259B (zh) 全自动编带机及其二分度机构
CN202968931U (zh) 储纱结构及其浮动盘
CN109178866A (zh) 一种分拣机
CN102146612B (zh) 电磁离合的储纱器装置及其纱线检测方法
CN202543541U (zh) 具有压纱结构的送纱装置
CN104936877A (zh) 用于纺织机的导纱单元
CN201660746U (zh) 电磁离合的储纱器结构
CN101768833B (zh)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CN103171932A (zh) 卷取装置
CN103726207A (zh) 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
CN202660252U (zh) 手电筒灯头转向结构
TWM456374U (zh) 儲紗結構及其浮動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