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6207B - 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6207B
CN103726207B CN201210392785.2A CN201210392785A CN103726207B CN 103726207 B CN103726207 B CN 103726207B CN 201210392785 A CN201210392785 A CN 201210392785A CN 103726207 B CN103726207 B CN 103726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loating part
yarn feeding
wheel
feed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27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6207A (zh
Inventor
叶紫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AN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AN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AN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AN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927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26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26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6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6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62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送纱装置,包括一本体、一送纱轮、一浮动件以及至少一感应器,送纱轮可旋转地连接于本体,浮动件以磁浮的方式浮动地设置于送纱轮上,浮动件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浮动件与送纱轮之间形成有导引单元,感应器对应于浮动件,感应器可用以检测浮动件的位置,从而判断送纱轮上的纱线是否足够,使送纱轮上维持适量的纱线。本发明可使制造成本降低,且不容易故障,也不会造成误动作,可精确的达到检测纱线的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送纱方法。

Description

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尤指一种用于具有可变的纱线喂入需求的针织机的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纺织机械都必需具有供应不规则送纱的需求,以适应布面花纹图案的编织及布面张力等因素,以达到对纱线供给的需求。
“储存式送纱器”主要用于具有可变的纱线喂入需求的针织机,在使用于任何品种的纱线皆能提供正确的张力,以减少织物疵点的百分比,也提高了针织机的效率。例如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M321434号即揭示有一种“送纱器的侦测装置”,配置于一送纱器上,该送纱器具有一本体及一储纱轮,该储纱轮具有一表面为镜面的纱轮钉及一驱动器,该驱动器驱动该储纱轮,该侦测装置包括:一红外线探测电眼,位于该本体上,其斜向照射于该纱轮钉上且电性连接该驱动器。
上述的送纱器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探测电眼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储纱轮的纱轮钉的表面,判断出纱轮钉的表面纱线的数量,进而控制驱动器的动作,使纱线可维持在一定的数量,以避免出现纱线堆积及不当缠绕的现象。
只是,上述的送纱器是利用红外线探测电眼检测纱线,会因为纱线颜色、粗细、粉尘及脏污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误动作,以致无法精确的达到检测纱线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不会造成误动作,可精确的达到检测纱线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包括:一本体;一送纱轮,其可旋转地连接于该本体;一能被送纱轮上纱线推动的浮动件,其以磁浮的方式浮动地设置于该送纱轮上,该浮动件形成有能与该送纱轮上纱线接触的接触面,该浮动件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浮动件与该送纱轮之间形成有能导引该浮动件的导引单元;以及至少一感应器,其对应于该浮动件。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送纱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提供一送纱装置,该送纱装置包括一本体、一送纱轮、一浮动件以及至少一感应器,该送纱轮可旋转地连接于该本体,该浮动件以磁浮的方式浮动地设置于该送纱轮上,该感应器对应于该浮动件;而后将纱线缠绕于该送纱轮外缘;当该纱线未到达预定的数量时,该浮动件上升位于一第一位置,该感应器感应到该浮动件,随即驱动该送纱轮旋转,使该纱线缠绕在该送纱轮上以进行储纱的动作;以及当该纱线到达预定的数量时,该纱线会推动该浮动件下降位于一第二位置,该浮动件脱离该感应器的感应范围,随即控制该送纱轮停止转动以中止储纱的动作。
根据上述构思,该送纱轮上设置有一第一磁铁,该浮动件上设置有一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位于可相互磁力感应的距离,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相面对的极面具有相同的极性,该浮动件因为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同极相斥而上升位于该第一位置。
根据上述构思,该感应器为磁感应器或金属感应器。
根据上述构思,该感应器位于该送纱轮内部或外部。
根据上述构思,该送纱轮具有一上轮体、一下轮体及数个储纱钉,这些储纱钉设于该上轮体及该下轮体之间,该浮动件设有数个穿孔,这些储纱钉穿过各穿孔,这些储纱钉与各穿孔形成该导引单元。
根据上述构思,该浮动件的接触面为一斜面,该接触面的外缘向下弯折形成有一倒角。
根据上述构思,该感应器固定于该本体上。
根据上述构思,该送纱装置包括一第一传动轴、一第二传动轴及一离合器,该第一传动轴及该第二传动轴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本体,该离合器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及该第二传动轴之间,该送纱轮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
根据上述构思,该浮动件上升位于该第一位置时,会输出一启动信号使该离合器接合该第一传动轴与该第二传动轴,以带动该送纱轮旋转。
根据上述构思,该浮动件下降位于该第二位置时,会输出一关闭信号使该离合器分开该第一传动轴与该第二传动轴,使该送纱轮停止转动。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发明在送纱轮上浮动地设置有浮动件,且搭配有感应器,用以检测浮动件的位置,从而判断送纱轮上的纱线是否足够,使送纱轮上维持适量的纱线。
本发明不会因纱线颜色、粗细、粉尘及脏污等因素而造成误动作,可精确的达到检测纱线的目的。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送纱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送纱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送纱装置第一实施例另一使用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送纱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送纱轮与浮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送纱轮与浮动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送纱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送纱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送纱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送纱装置
11本体
111固定部
112导纱件
113导纱件
114导纱件
115导纱件
116轴承
117固定座
118容置槽
119马达
12皮带轮
13第一传动轴
131基部
14驱动盘
141弹性元件
15电磁线圈
16被动盘
17第二传动轴
171轴承
18送纱轮
181上轮体
182下轮体
183储纱钉
184压纱圈
185容置空间
186开口
187导纱斜面
188固定件
19垫圈
20单向控制装置
21浮动件
211穿孔
212接触面
213倒角
22第一磁铁
23第二磁铁
24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揭露一种电磁离合型式的送纱装置,但并不限制于此,本发明也可应用于马达式或其他形式的送纱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送纱装置1包括一本体11、一皮带轮12、一第一传动轴13、一驱动盘14、一电磁线圈15、一被动盘16、一第二传动轴17、一送纱轮18及一浮动件21。
本体11一端具有一固定部111,固定部111能配合螺丝锁附固定于针织机上适当的位置。本体11上设置有数个导纱件112、113、114、115等,能用以导引纱线。所述导纱件的构造、数量及设置位置并不限制,可因应需要而加以变化。本体11内部形成有一容置槽118,且容置槽118底部可呈开口状,以便于组装第一传动轴13、驱动盘14、电磁线圈15、被动盘16及第二传动轴17等。
皮带轮12中心连接于第一传动轴13的上端,使皮带轮12与第一传动轴13可作同步的转动。第一传动轴13以两轴承116可旋转地设置于一固定座117,固定座117设置于本体11内,使第一传动轴13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11上。皮带轮12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11的上方,且第一传动轴13的下端伸入本体11内部,皮带轮12能用以与皮带(图略)等条带元件啮合,以驱动皮带轮12及第一传动轴13旋转。只是,皮带轮12及第一传动轴13设置于本体11的构造并不限制,可因应需要而加以变化。
第一传动轴13的下端可设置有一基部131,驱动盘14设置于基部131的底部,使驱动盘14连接于第一传动轴13的一端(下端)。驱动盘14可呈圆环状盘体,驱动盘14可为一铁件,从而能被电磁线圈15及被动盘16所吸附。另于驱动盘14与基部131之间也可进一步地设有弹性元件141,弹性元件141可为弹片等弹性体,弹性元件141可提供驱动盘14向上移动的复位力量。
电磁线圈15及被动盘16位于驱动盘14的下方,且被动盘16位于驱动盘14与电磁线圈15之间,被动盘16可旋转地盖置于电磁线圈15的上方。被动盘16与驱动盘14相对设置,被动盘16可为一铁件。被动盘16与驱动盘14在电磁线圈15磁场作用的范围内,因此当电磁线圈15通电激磁时,电磁线圈15产生的磁力可传递至被动盘16及驱动盘14,使被动盘16与驱动盘14相吸附。
第二传动轴17的一端(上端)固定地连接于被动盘16的中心,第二传动轴17的上端以两轴承171枢接于电磁线圈15,使第二传动轴17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11上,也使第二传动轴17及被动盘16可旋转地设置于电磁线圈15上。
固定座117与电磁线圈15之间可设置一环形的垫圈19,垫圈19的高度可因应需要适当的变化,使得驱动盘14与被动盘16之间的距离具有可调整性。
第一传动轴13及第二传动轴17之间设置固定座117、驱动盘14、电磁线圈15、被动盘16及垫圈19等组成一离合器,该离合器设置于第一传动轴13及第二传动轴17之间,可用于接合或分开第一传动轴13及第二传动轴17。
第二传动轴17及被动盘16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11内,第二传动轴17的下端伸出电磁线圈15的底部,送纱轮18连接于第二传动轴17的下端,也即送纱轮18能利用螺丝(图略)锁固等方式连接于第二传动轴17的下端,从而能利用第二传动轴17带动送纱轮18旋转,使送纱轮18可旋转地连接于本体11。送纱轮18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储纱钉183,纱线可缠绕于这些储纱钉183外缘。
纱线可经由导纱件112、113、114、115的导引,并缠绕于送纱轮18上,以便通过皮带(图略)等条带元件驱动皮带轮12,进而通过第一、第二传动轴13、17传动送纱轮18旋转,从而利用送纱轮18带动纱线进行储纱及送纱的动作。
请参阅图5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送纱轮18采用组合式的设计,送纱轮18具有一上轮体181、一下轮体182及数个储纱钉183,这些储纱钉183设于上轮体181及下轮体182之间。另以数个固定件188固定上轮体181及下轮体182,例如这些固定件188穿设于上轮体181且螺接于下轮体182,使上轮体181及下轮体182之间得以固定。
送纱轮18上可升降地设置有一压纱圈184(如图1所示),压纱圈184呈环型片体,压纱圈184会因为本身重量而下降并压制于送纱轮18下缘。缠绕于送纱轮18上的纱线可穿过压纱圈184与送纱轮18下缘之间,而后导引至导纱件115,可利用压纱圈184压制于纱线上,使纱线输送较为稳定。
送纱轮18内部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85,容置空间185位于这些储纱钉183内侧,送纱轮18顶部形成有一开口186,开口186开设于上轮体181,开口186与容置空间185相通。下轮体182外缘可设有一导纱斜面187,以增进导纱效果。
送纱轮18内部或外部可设有至少一感应器24,感应器24较佳但不限制为磁感应器或金属感应器,感应器24对应于该浮动件21,感应器24可固定于本体11上适当的位置,感应器24设置的数量较佳但不限制为一个,也可设置为两个或三个等。送纱轮18内部的感应器24可由送纱轮18顶部开口186设置于容置空间185内。感应器24可用以检测浮动件21的位置,从而判断送纱轮18上的纱线是否足够。
浮动件21浮动地设置于送纱轮18上,在本实施例中浮动件21是以磁浮的方式设置于送纱轮18上。浮动件21可为一圆形盘体,浮动件21可为金属件或塑胶件,浮动件21的材质并不限制,可因应感应器24的型式而变化。例如该浮动件21为金属件时,该感应器24可为金属感应器24,可用于感应浮动件21。该浮动件21为塑胶件时,该感应器24可为磁感应器,可用于感应浮动件21上的第二磁铁23。
在本实施例中浮动件21设有数个与储纱钉183相对应的穿孔211,这些储纱钉183穿过各穿孔211,使浮动件21可升降地设置于送纱轮18上,浮动件21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这些储纱钉183与各穿孔211的配合可形成一导引单元,也即浮动件21与送纱轮18之间形成有导引单元,用以导引浮动件21稳定的上、下移动。浮动件21可形成有一环状的接触面212,接触面212可为一斜面,接触面212可用以与纱线接触。接触面212的外缘可向下弯折形成有一倒角213,可用以防止纱线刮伤。只是浮动件21的构造并不限制,可予以适当的变化,例如接触面212也可为弧面或其他形状,倒角213也可为其他构造或予以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送纱轮18及浮动件21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磁铁22及一第二磁铁23,第一磁铁22可利用黏接等方式设置于送纱轮18的下轮体182内部或外部,使第一磁铁22固定地设置于送纱轮18上。第二磁铁23可利用黏接等方式设置于浮动件21的顶部或底部,使第二磁铁23可随浮动件21浮动地设置于送纱轮18上。第一磁铁22与第二磁铁23位于可相互磁力感应的距离,第一磁铁22与第二磁铁23相面对的极面具有相同的极性,从而,第一磁铁22与第二磁铁23同极相斥而保持一距离,使浮动件21及第二磁铁23以磁浮的方式设置于送纱轮18上,且浮动件21及第二磁铁23在常态下位于下轮体182上适当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送纱轮18及浮动件21之间设置有一弹性元件(如弹簧),也即可在送纱轮18的下轮体182及浮动件21之间设置弹性元件,可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向上推动浮动件21,使浮动件21浮动地设置于送纱轮18上。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送纱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首先提供一送纱装置1,该送纱装置1包括一本体11、一送纱轮18、一浮动件21以及至少一感应器24,该送纱轮18可旋转地连接于该本体11,浮动件21以磁浮的方式浮动地设置于送纱轮18上,感应器24对应于浮动件21;送纱轮18上设置有一第一磁铁22,浮动件21上设置有一第二磁铁23,第一磁铁22与第二磁铁23位于可相互磁力感应的距离,第一磁铁22与第二磁铁23相面对的极面具有相同的极性;
而后将纱线(图略)缠绕于该送纱轮18外缘;
当纱线未到达预定的数量时,浮动件21因为第一磁铁22与第二磁铁23同极相斥而上升位于一第一位置,感应器24可以感应到浮动件21,此时表示送纱轮18上缠绕的纱线不足,随即驱动送纱轮18旋转,使纱线缠绕在送纱轮18上,以继续进行储纱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24感应到浮动件21时,会输出一启动信号以导通电磁线圈15使其激磁,使离合器接合第一传动轴13与第二传动轴17(如图2所示),从而使第一传动轴13的旋转动力得以向下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用以带动送纱轮18旋转,使纱线缠绕在送纱轮18上以继续进行储纱的动作;
当纱线到达预定的数量时,纱线会推动浮动件21下降位于一第二位置,浮动件21脱离感应器24的感应范围,此时表示送纱轮18上缠绕的纱线过多,随即控制送纱轮18停止转动以中止储纱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浮动件21脱离感应器24的感应范围时,会输出一关闭信号以中断电磁线圈15的激磁,使离合器分开第一传动轴13与第二传动轴17(如图3所示),使第一传动轴13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7的旋动动力中断,使送纱轮18停止转动以中止储纱动作。
本发明在送纱轮18上浮动地设置有一浮动件21,且搭配有一感应器24,用以检测浮动件21的位置,从而判断送纱轮18上的纱线是否足够,使送纱轮18上维持适量的纱线。本发明利用浮动件21的升降判断送纱轮18上的纱线是否足够,也不会因纱线颜色、粗细、粉尘及脏污等因素而造成误动作,可精确的达到检测纱线的目的。
本发明也可在送纱轮18与第二传动轴17之间设置一单向控制装置20(如图2所示),其为单向轴承或单向齿等单向装置,使得送纱轮18只能单向的转动,不会有倒转的情形发生,以避免纱线松脱掉落及机构受损。
请参阅图7至图9,这些实施例中揭露多种不同的马达式送纱装置,这些实施例中的送纱装置1各包括有一本体11、一送纱轮18、一浮动件21及至少一感应器24,送纱轮18可旋转地连接于本体11,且本体11上设有一马达119,马达119的转动轴心连接于送纱轮18,可用以驱动送纱轮18转动。浮动件21以磁浮的方式浮动地设置于送纱轮18上,浮动件21形成有接触面212,浮动件21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浮动件21与送纱轮18之间形成有导引单元,感应器24对应于浮动件21。这些实施例同样可利用感应器24检测浮动件21的位置,从而判断送纱轮18上的纱线是否足够,使送纱轮18上维持适量的纱线。
只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17)

1.一种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
一送纱轮,其可旋转地连接于该本体;以及
至少一感应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能被送纱轮上纱线推动的浮动件,其以磁浮的方式浮动地设置于该送纱轮上,该浮动件形成有能与该送纱轮上纱线接触的接触面,该浮动件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浮动件与该送纱轮之间形成有能导引该浮动件的导引单元;该至少一感应器对应于该浮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纱轮上设置有一第一磁铁,该浮动件上设置有一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位于可相互磁力感应的距离,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相面对的极面具有相同的极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器为磁感应器或金属感应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器位于该送纱轮内部或外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器固定于该本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纱轮具有一上轮体、一下轮体及数个储纱钉,这些储纱钉设于该上轮体及该下轮体之间,该浮动件设有数个穿孔,这些储纱钉穿过各穿孔,这些储纱钉与各穿孔形成该导引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浮动件的接触面为一斜面,该接触面的外缘向下弯折形成有一倒角。
8.一种送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提供一送纱装置,该送纱装置包括一本体、一送纱轮、一浮动件以及至少一感应器,该送纱轮可旋转地连接于该本体,该浮动件以磁浮的方式浮动地设置于该送纱轮上,该感应器对应于该浮动件;
将纱线缠绕于该送纱轮外缘;
当该纱线未到达预定的数量时,该浮动件上升位于一第一位置,该感应器感应到该浮动件,随即驱动该送纱轮旋转,使该纱线缠绕在该送纱轮上以进行储纱的动作;以及
当该纱线到达预定的数量时,该纱线会推动该浮动件下降位于一第二位置,该浮动件脱离该感应器的感应范围,随即控制该送纱轮停止转动以中止储纱的动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送纱轮上设置有一第一磁铁,该浮动件上设置有一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位于可相互磁力感应的距离,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相面对的极面具有相同的极性,该浮动件因为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同极相斥而能上升位于该第一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送纱装置包括一第一传动轴、一第二传动轴及一离合器,该第一传动轴及该第二传动轴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本体,该离合器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及该第二传动轴之间,该送纱轮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浮动件上升位于该第一位置时,会输出一启动信号使该离合器接合该第一传动轴与该第二传动轴,以带动该送纱轮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浮动件下降位于该第二位置时,会输出一关闭信号使该离合器分开该第一传动轴与该第二传动轴,使该送纱轮停止转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器为磁感应器或金属感应器。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器位于该送纱轮内部或外部。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器固定于该本体上。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送纱轮具有一上轮体、一下轮体及数个储纱钉,这些储纱钉设于该上轮体及该下轮体之间,该浮动件设有数个穿孔,这些储纱钉穿过各穿孔。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浮动件形成有一环状的接触面,该接触面为一斜面,该接触面的外缘向下弯折形成有一倒角。
CN201210392785.2A 2012-10-16 2012-10-16 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6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2785.2A CN103726207B (zh) 2012-10-16 2012-10-16 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2785.2A CN103726207B (zh) 2012-10-16 2012-10-16 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6207A CN103726207A (zh) 2014-04-16
CN103726207B true CN103726207B (zh) 2015-12-02

Family

ID=50450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278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6207B (zh) 2012-10-16 2012-10-16 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262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844A (zh) * 1998-07-05 2000-01-12 汪文斌 纬纱控制装置
CN101135081A (zh) * 2007-04-03 2008-03-05 林天来 送纱器的侦测装置
CN101831734A (zh) * 2009-03-11 2010-09-15 王建伟 磁悬浮倍捻机节能锭子
CN201605406U (zh) * 2009-12-10 2010-10-13 蔡秀珠 针织机送纱器的结构
CN201981350U (zh) * 2011-01-28 2011-09-21 蔡秀珠 电子式间歇性送纱器改良结构
CN202323303U (zh) * 2011-11-11 2012-07-11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耐磨结构的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6243B2 (ja) * 1998-01-16 2003-01-14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緯糸測長貯留装置におけるドラム径の設定装置
TWI382109B (zh) * 2010-01-22 2013-01-11 Tien Yang Knitting Machinery Co Ltd 電磁離合之儲紗器裝置及其紗線偵測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844A (zh) * 1998-07-05 2000-01-12 汪文斌 纬纱控制装置
CN101135081A (zh) * 2007-04-03 2008-03-05 林天来 送纱器的侦测装置
CN101831734A (zh) * 2009-03-11 2010-09-15 王建伟 磁悬浮倍捻机节能锭子
CN201605406U (zh) * 2009-12-10 2010-10-13 蔡秀珠 针织机送纱器的结构
CN201981350U (zh) * 2011-01-28 2011-09-21 蔡秀珠 电子式间歇性送纱器改良结构
CN202323303U (zh) * 2011-11-11 2012-07-11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耐磨结构的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6207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1224B (zh) 送紗裝置及送紗方法
CN106222901A (zh) 一种自动换梭装置及方法
CN202968931U (zh) 储纱结构及其浮动盘
CN103726207B (zh) 送纱装置及送纱方法
CN104163259B (zh) 全自动编带机及其二分度机构
CN201890998U (zh) 具有单向控制装置的储纱器
TWI382109B (zh) 電磁離合之儲紗器裝置及其紗線偵測方法
CN202170403U (zh) 送纱装置及其张力圈限位结构
KR101486280B1 (ko) 센서를 구비한 랩핑기
CN102851869A (zh) 两用式送纱装置
CN201883254U (zh) 储纱装置及其离合器结构
CN202323303U (zh) 具有耐磨结构的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
CN103621323B (zh) 自动换盘式嫁接机的旋转持苗器
CN202170404U (zh) 两用式送纱装置
CN204311201U (zh) 送纱装置及送纱装置的储纱轮
CN202543541U (zh) 具有压纱结构的送纱装置
CN201981349U (zh) 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结构
CN101768833B (zh)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CN106499324B (zh) 一种适用于电动卷帘门机的刹车装置
CN201660746U (zh) 电磁离合的储纱器结构
CN105420906A (zh) 送纱装置、送纱装置的储纱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2146612B (zh) 电磁离合的储纱器装置及其纱线检测方法
CN201351213Y (zh)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结构
TWM456374U (zh) 儲紗結構及其浮動盤
TW201247954A (en) Dual purpose yarn feede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