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8188155A1 - 量子点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量子点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8188155A1
WO2018188155A1 PCT/CN2017/084851 CN2017084851W WO2018188155A1 WO 2018188155 A1 WO2018188155 A1 WO 2018188155A1 CN 2017084851 W CN2017084851 W CN 2017084851W WO 2018188155 A1 WO2018188155 A1 WO 201818815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aphene
electrode layer
quantum dot
fullere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0848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谢华飞
Original Assignee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5/571,3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0600979B2/en
Publication of WO201818815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8188155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1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active inorganic nanostructures, e.g.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6Multilayers, e.g. transparent mult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20/00Nanooptics, e.g. quantum optics or photonic crys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8Transparent cathodes, e.g. comprising thin metal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量子点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量子点显示器件包括柔性基板(101),第一、第二电极层(102,104),器件组合层(103)。第一电极层(102)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第二电极层(104)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或富勒烯-石墨烯;或者第一、第二电极层(102,104)的材料均为非金属掺杂石墨烯。该方案能减少对金属材料的使用,避免破坏环境。

Description

量子点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量子点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显示面板一般包括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和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上述传统的显示面板一般都包括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金属,例如,用作透明电极的铟。
由于铟这种金属材料日益短缺,成本越来越高,并且这种金属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大,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的显示器件,以替代需要使用大量金属材料的传统的显示面板。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能减少对金属材料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技术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量子点显示器件,所述量子点显示器件包括:柔性基板;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器件组合层,所述器件组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作为所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阳极、阴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层作为所述阳极、所述阴极中的另一者;所述器件组合层包括电子传输层、碳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另一者;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均为非金属掺杂石墨烯;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按预定顺序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所述预定顺序为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先后顺序或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先后顺序;所述非金属掺杂石墨烯为氮掺杂石墨烯、磷掺杂石墨烯、硅掺杂石墨烯、硼掺杂石墨烯中的一者;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量子点或石墨烯量子点。
一种量子点显示器件,所述量子点显示器件包括:柔性基板;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器件组合层,所述器件组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作为所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阳极、阴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层作为所述阳极、所述阴极中的另一者;所述器件组合层包括电子传输层、碳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另一者;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均为非金属掺杂石墨烯。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中,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按预定顺序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所述预定顺序为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先后顺序或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先后顺序。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或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厚度处于40纳米至120纳米的范围内,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或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10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6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6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的厚度处于10纳米至3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处于10纳米至30纳米的范围内。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或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厚度为80纳米,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或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为60纳米,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40纳米,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40纳米,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的厚度为20纳米,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0纳米。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一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一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或者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一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一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二富勒烯材料层,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组合为一体。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至少两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或者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富勒烯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至少两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中,所述非金属掺杂石墨烯为氮掺杂石墨烯、磷掺杂石墨烯、硅掺杂石墨烯、硼掺杂石墨烯中的一者。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中,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量子点或石墨烯量子点。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电子能级为4.8电子伏特,所述空穴注入层的电子能级为5.0电子伏特,所述空穴传输层的电子能级处于2.3电子伏特值5.2电子伏特的范围内,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的电子能级处于3.9电子伏特至5.5电子伏特的范围内,所述电子传输层的电子能级处于2.8电子伏特至6.3电子伏特的范围内,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电子能级为4.5电子伏特。
一种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所述柔性基板;B、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作为所述阳极、所述阴极中的一者;C、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所述器件组合层,所述器件组合层包括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D、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作为所述阳极、所述阴极中的另一者;E、将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柔性基板相分离。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A包括:a1、将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溶解于第一有机溶剂中,以形成具有预定重量百分比的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可例如为二甲基乙酰胺;a2、将所述第一溶液均匀涂布于所述玻璃基板上;a3、对所述玻璃基板上的所述第一溶液进行烘烤,以去除所述第一溶液中的溶剂和水分,以形成附着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所述柔性基板。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a3包括:a31、对涂布有所述溶液的所述玻璃基板以80摄氏度的温度烘烤120分钟,以去除所述第一溶液中的溶剂;a32、对去除了所述溶剂的所述溶液以100摄氏度、150摄氏度、200摄氏度各烘烤60分钟,以去除水分,以形成附着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所述柔性基板,得到包括所述柔性基板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一组件。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C为: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按预定顺序设置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预定顺序为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先后顺序或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先后顺序。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C包括:c1、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依次设置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或者c2、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依次设置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情况下,所述步骤B包括:b1、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第一石墨烯材料层;b2、在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一富勒烯材料层;所述步骤D包括:d1、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设置第二石墨烯材料层;d2、在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的情况下,所述步骤B包括:b3、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第三石墨烯材料层;b4、在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所述步骤D包括:d3、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设置第四石墨烯材料层;d4、在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二富勒烯材料层。
在上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情况下,在所述步骤B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b1和所述步骤b2,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在所述步骤D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d1和所述步骤d2,以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的情况下,在所述步骤B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b3和所述步骤b4,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在所述步骤D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d3和所述步骤d4,以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富勒烯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
有益效果
相对现有技术,由于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中的柔性基板、第一电极层、器件组合层、第二电极层均由有机材料制成,而不含有金属材料,因此能减少对金属材料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量子点显示器件中的器件组合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图3中在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所述柔性基板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为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为在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7为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为在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的步骤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使用的词语“实施例”意指实例、示例或例证。此外,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冠词“一”一般地可以被解释为“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可以清楚确定单数形式。
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量子点显示器件中的器件组合层103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包括柔性基板101、第一电极层102、器件组合层103、第二电极层104。
所述第一电极层102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101上,所述器件组合层103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所述第二电极层104设置在所述器件组合层103上。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作为所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阳极、阴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层104作为所述阳极、所述阴极中的另一者;
所述器件组合层103包括电子传输层1034、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空穴传输层1032和空穴注入层1031;
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Fullerene)-石墨烯(Graphene)、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层104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另一者;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对应的材料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04所对应的材料均为非金属掺杂石墨烯。
其中,电子传输层1034、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空穴传输层1032和空穴注入层1031所对应的材料均为有机材料。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中,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和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按预定顺序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所述预定顺序为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和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的先后顺序或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的先后顺序。
具体地,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上,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上,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位于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上,所述第二电极层104位于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上。
或者,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位于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上,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位于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上,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上,所述第二电极层104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上。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或所述第二电极层104的厚度处于40纳米至120纳米的范围内,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04或所述第一电极层102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10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6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6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的厚度处于10纳米至3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的厚度处于10纳米至30纳米的范围内。
优选地,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或所述第二电极层104的厚度为80纳米,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04或所述第一电极层102的厚度为60纳米,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的厚度为40纳米,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的厚度为40纳米,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的厚度为20纳米,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的厚度为20纳米。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中,所述柔性基板101所对应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组合;
所述非金属掺杂石墨烯为氮掺杂石墨烯、磷掺杂石墨烯、硅掺杂石墨烯、硼掺杂石墨烯中的一者;
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所对应的材料为PEDOT、PSS、PEDOT与PSS的混合物、2T-NATA、m-MTDATA中的一者;
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所对应的材料为TFB、PVK、CBP、NPB、Poly-TPD、TCTA、α-NPD、MEH-PPV中的一者;
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所对应的材料为碳量子点或石墨烯量子点;
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所对应的材料为TPBi、BBOT、BCP、Alq3、BND中的一者。
其中,PEDOT为聚(3,4-乙烯二氧噻吩);PSS为聚苯乙烯磺酸;2T-NATA为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为4,4’,4”-三[苯基(间甲苯基)氨基]三苯胺;TFB为聚(9,9-二辛基芴-CO-N-(4-丁基苯基)二苯胺);PVK为聚乙烯咔唑;CBP为4,4’-二(9-咔唑)联苯;NPB为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Poly-TPD为聚(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102包括一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04包括一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或者
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102包括一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04包括一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二富勒烯材料层,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组合为一体。
作为一种改进,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至少两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或者
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富勒烯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至少两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
在本发明中,术语“组合”包括层叠、混合。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102的电子能级为4.8电子伏特,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的电子能级为5.0电子伏特,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的电子能级处于2.3电子伏特值5.2电子伏特的范围内,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的电子能级处于3.9电子伏特至5.5电子伏特的范围内,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的电子能级处于2.8电子伏特至6.3电子伏特的范围内,所述第二电极层104的电子能级为4.5电子伏特。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步骤301)、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柔性基板101;
B(步骤302)、在所述柔性基板101上形成第一电极层102,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作为量子点显示器件的阳极、阴极中的一者;
C(步骤303)、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形成器件组合层103,所述器件组合层103包括电子传输层1034、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空穴传输层1032和空穴注入层1031;
D(步骤304)、在所述器件组合层103上设置第二电极层104,所述第二电极层104作为所述阳极、所述阴极中的另一者;
E(步骤305)、将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柔性基板101相分离;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层104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另一者;或者
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对应的材料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04所对应的材料均为非金属掺杂石墨烯。
参考图4,图4为图3中在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所述柔性基板101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A包括:
a1(步骤3011)、将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溶解于第一有机溶剂中,以形成具有预定重量百分比的第一溶液,其中,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可例如为二甲基乙酰胺;
a2(步骤3012)、将所述第一溶液均匀涂布于所述玻璃基板上;
a3(步骤3013)、对所述玻璃基板上的所述第一溶液进行烘烤,以去除所述第一溶液中的溶剂和水分,以形成附着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所述柔性基板101。
在所述第一有机溶剂溶解有所述聚酰亚胺的情况下,所述步骤a3还用于使得所述第一溶液中的聚酰亚胺固化。
所述预定重量百分比处于1wt%至40wt%的范围内,优选地,所述预定重量百分比为10wt%。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C为: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按预定顺序设置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和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所述预定顺序为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和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的先后顺序或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的先后顺序。
具体地,所述步骤C包括:
c1、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依次设置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和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或者
c2、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依次设置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
参考图5和图6,图5为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在所述柔性基板101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层102的步骤的流程图,图6为在所述第二电极层104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在所述器件组合层103上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104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104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情况下,所述步骤B包括:
b1(步骤3021)、在所述柔性基板101上形成第一石墨烯材料层;
b2(步骤3021)、在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一富勒烯材料层;
所述步骤D包括:
d1(步骤3041)、在所述器件组合层103上设置第二石墨烯材料层;
d2(步骤3042)、在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情况下,在所述步骤B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b1和所述步骤b2,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在所述步骤D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d1和所述步骤d2,以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
参考图7和图8,图7为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在所述柔性基板101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层102的步骤的流程图,图8为在所述第二电极层104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在所述器件组合层103上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104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104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的情况下,所述步骤B包括:
b3(步骤3023)、在所述柔性基板101上形成第三石墨烯材料层;
b4(步骤3024)、在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
所述步骤D为:
d3(步骤3043)、在所述器件组合层103上设置第四石墨烯材料层;
d4(步骤3044)、在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二富勒烯材料层。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的情况下,在所述步骤B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b3和所述步骤b4,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在所述步骤D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d3和所述步骤d4,以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富勒烯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
所述步骤a3包括:
a31、对涂布有所述溶液的所述玻璃基板以80摄氏度的温度烘烤120分钟,以去除所述第一溶液中的溶剂;
a32、对去除了所述溶剂的所述溶液以100摄氏度、150摄氏度、200摄氏度各烘烤60分钟,以去除水分,以形成附着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所述柔性基板101,得到包括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一组件。
所述步骤b1包括:
b11、将设置有第一石墨烯的第一铜箔压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石墨烯设置于所述第一铜箔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一石墨烯相接触,所述第二玻璃板与所述第一铜箔相接触。
b12、利用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将所述第一石墨烯展平,具体地,滑动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的组合或所述第一铜箔,以使所述第一石墨烯展平,以形成第一石墨烯材料层。
b13、将所述第一玻璃板移除;
b14、将附着有所述柔性基板101的所述玻璃基板(所述第一组件)扣压于设置有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的所述第一铜箔上,其中,所述柔性基板101与所述第一石墨烯相接触;
b15、将所述第二玻璃板移除;
b16、往所述第一铜箔上滴加铜蚀刻液,以利用所述铜蚀刻液对所述第一铜箔进行蚀刻;
b17、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包括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二组件,以去除所述第二组件中残留的蚀刻液;
b18、烘干所述第二组件,具体地,以100摄氏度对所述第二组件烘烤120分钟。
所述步骤b2包括:
b21、将第一富勒烯溶解于第二有机溶剂中,以形成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第二有机溶剂可例如为甲苯溶液,所述第二溶液为5毫摩尔每升。
b22、在所述第二组件上涂布所述第二溶液,具体地,将所述第二组件以每分钟1000转的速度旋转,将所述第二溶液滴入到处于旋转状态的所述第二组件中,保持所述第二组件旋转至少30秒。
b23、烘干设置于所述第二组件上的所述第二溶液的溶剂,以形成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得到包括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三组件,具体地,对设置于所述第二组件上的所述第二溶液以200摄氏度烘烤120分钟,以形成所述第三组件。
重复执行所述步骤b22和所述步骤b23,即可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层102具有多层富勒烯和多层石墨烯的结构。其中,术语“多层”是指至少两层。至少两层富勒烯和富勒烯石墨烯交错组合为一体。
即,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为第一石墨烯-第一富勒烯-第二石墨烯-第二富勒烯-……-第N石墨烯-第N富勒烯的多层结构。
所述步骤d1包括:
d11、将设置有第二石墨烯的第二铜箔压在第三玻璃板和第四玻璃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石墨烯设置于所述第二铜箔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三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石墨烯相接触,所述第四玻璃板与所述第二铜箔相接触。
d12、利用所述第三玻璃板和所述第四玻璃板将所述第二石墨烯展平,具体地,滑动所述第三玻璃板和所述第四玻璃板的组合或所述第二铜箔,以使所述第二石墨烯展平,以形成第二石墨烯材料层。
d13、将所述第三玻璃板移除;
d14、将所述器件组合层103与所述第三组件的组合扣压于设置有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的所述第二铜箔上,其中,所述器件组合层103与所述第二石墨烯相接触;
d15、将所述第四玻璃板移除;
d16、往所述第二铜箔上滴加铜蚀刻液,以利用所述铜蚀刻液对所述第二铜箔进行蚀刻;
d17、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包括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所述器件组合层103、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四组件,以去除所述第四组件中残留的蚀刻液;
d18、烘干所述第四组件,具体地,以100摄氏度对所述第四组件烘烤120分钟。
所述步骤d2包括:
d21、将含有分散于第三有机溶剂中的第一碳纳米管的第三溶液涂布在所述第四组件上,其中,所述第三有机溶剂可例如为二甲基甲酰胺。具体地,将所述第四组件以每分钟1000转的速度旋转,将所述第三溶液滴入到处于旋转状态的所述第四组件中,保持所述第四组件旋转至少30秒。
d22、烘干设置于所述第四组件上的所述第三溶液的溶剂,以形成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得到包括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所述器件组合层103、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五组件,具体地,对设置于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上的所述第三溶液以200摄氏度烘烤120分钟,以形成所述第五组件。
所述步骤b3包括:
b31、将设置有第三石墨烯的第三铜箔压在第五玻璃板和第六玻璃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三石墨烯设置于所述第三铜箔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五玻璃板与所述第三石墨烯相接触,所述第六玻璃板与所述第三铜箔相接触。
b32、利用所述第五玻璃板和所述第六玻璃板将所述第三石墨烯展平,具体地,滑动所述第五玻璃板和所述第六玻璃板的组合或所述第三铜箔,以使所述第三石墨烯展平,以形成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
b33、将所述第五玻璃板移除;
b34、将附着有所述柔性基板101的所述玻璃基板(所述第一组件)扣压于设置有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的所述第三铜箔上,其中,所述柔性基板101与所述第三石墨烯相接触;
b35、将所述第六玻璃板移除;
b36、往所述第三铜箔上滴加铜蚀刻液,以利用所述铜蚀刻液对所述第三铜箔进行蚀刻;
b37、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包括所述第三石墨烯、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六组件,以去除所述第六组件中残留的蚀刻液;
b38、烘干所述第六组件,具体地,以100摄氏度对所述第二组件烘烤120分钟。
所述步骤b4包括:
b41、将含有分散于第四有机溶剂中的第二碳纳米管的第四溶液涂布在所述第六组件上,其中,所述第四有机溶剂可例如为二甲基甲酰胺。具体地,将所述第六组件以每分钟1000转的速度旋转,将所述第四溶液滴入到处于旋转状态的所述第六组件中,保持所述第六组件旋转至少30秒。
b42、烘干设置于所述第六组件上的所述第四溶液的溶剂,以形成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得到包括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所述第三石墨烯、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七组件,具体地,对设置于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上的所述第四溶液以200摄氏度烘烤120分钟,以形成所述第七组件。
所述步骤d3包括:
d31、将设置有第四石墨烯的第四铜箔压在第七玻璃板和第八玻璃板之间,其中,所述第四石墨烯设置于所述第四铜箔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七玻璃板与所述第四石墨烯相接触,所述第八玻璃板与所述第四铜箔相接触。
d32、利用所述第七玻璃板和所述第八玻璃板将所述第四石墨烯展平,具体地,滑动所述第七玻璃板和所述第八玻璃板的组合或所述第四铜箔,以使所述第四石墨烯展平,以形成第四石墨烯材料层。
d33、将所述第七玻璃板移除;
d34、将所述器件组合层103与所述第七组件的组合扣压于设置有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的所述第四铜箔上,其中,所述器件组合层103与所述第四石墨烯相接触;
d35、将所述第八玻璃板移除;
d36、往所述第四铜箔上滴加铜蚀刻液,以利用所述铜蚀刻液对所述第四铜箔进行蚀刻;
d37、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包括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所述器件组合层103和所述第七组件的第八组件,以去除所述第八组件中残留的蚀刻液;
d38、烘干所述第八组件,具体地,以100摄氏度对所述第八组件烘烤120分钟。
所述步骤d4包括:
d41、将第二富勒烯溶解于第五有机溶剂中,以形成第五溶液,其中,所述第五有机溶剂可例如为甲苯溶液,所述第五溶液为5毫摩尔每升。
d42、在所述第八组件上涂布所述第五溶液,具体地,将所述第八组件以每分钟1000转的速度旋转,将所述第五溶液滴入到处于旋转状态的所述第八组件中,保持所述第八组件旋转至少30秒。
d43、烘干设置于所述第八组件上的所述第五溶液的溶剂,以形成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得到包括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和所述第八组件的第九组件,具体地,对设置于所述第八组件上的所述第五溶液以200摄氏度烘烤120分钟,以形成所述第九组件。
重复执行所述步骤d42和所述步骤d43,即可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层102具有多层富勒烯和多层石墨烯的结构。其中,术语“多层”是指至少两层。至少两层富勒烯和富勒烯石墨烯交错组合为一体。
其中,单层的石墨烯可通过对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或所述玻璃基板进行剥离得到。
所述步骤c1包括:
c11、将10mg/mL的第六溶液涂布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具体地,将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组合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旋转,将所述第六溶液滴入到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保持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组合旋转60秒,其中,所述第六溶液为所述PEDOT与所述PSS的混合溶液。
c12、对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的所述第六溶液进行烘烤,以形成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得到包括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十组件;
c13、将10mg/mL的第七溶液涂布在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上,其中,所述第七溶液为含有所述Poly-TPD的溶液;
c14、对设置在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上的所述第七溶液进行烘烤,以形成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得到包括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十一组件;
c15、将10mg/mL包含溶解于第六有机溶剂的碳量子点的第八溶液涂布在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上,具体地,将所述第十一组件以每分钟2000转的速度旋转,将所述第八溶液滴入到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上,保持所述第十一组件旋转20秒,所述第六有机溶剂可例如为正己烷;
c16、对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上的所述第八溶液进行烘烤,具体地,对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上的所述第八溶液放在真空干燥箱中以80摄氏度烘烤60分钟,以形成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得到包括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和所述十一组件的第十二组件。
c17、利用蒸镀机将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蒸镀在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上,以形成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得到包括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和所述第十二组件的第十三组件。
所述步骤c2包括:
c21、利用蒸镀机将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蒸镀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上,以形成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得到包括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所述第一电极层102、所述柔性基板101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十四组件;
c22、将10mg/mL包含溶解于第六有机溶剂的碳量子点的第八溶液涂布在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上,具体地,将所述第十四组件以每分钟2000转的速度旋转,将所述第八溶液滴入到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上,保持所述第十四组件旋转20秒,所述第六有机溶剂可例如为正己烷;
c23、对设置在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上的所述第八溶液进行烘烤,具体地,对设置在所述电子传输层1034上的所述第八溶液放在真空干燥箱中以80摄氏度烘烤60分钟,以形成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得到包括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和所述十四组件的第十五组件。
c24、将10mg/mL的第七溶液涂布在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上,其中,所述第七溶液为含有所述Poly-TPD的溶液;
c25、对设置在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1033上的所述第七溶液进行烘烤,以形成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得到包括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和所述第十五组件的第十六组件;
c26、将10mg/mL的第六溶液涂布在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具体地,将所述第十六组件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旋转,将所述第六溶液滴入到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上,保持所述第十六组件旋转60秒,其中,所述第六溶液为所述PEDOT与所述PSS的混合溶液。
c27、对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1032上的所述第六溶液进行烘烤,以形成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得到包括所述空穴注入层1031、所述第十六组件的第十七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的量子点显示器件中的柔性基板、第一电极层、器件组合层、第二电极层均由有机材料制成,而不含有金属材料,因此能减少对金属材料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 一种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量子点显示器件包括:
    柔性基板;
    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上;
    器件组合层,所述器件组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
    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作为所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阳极、阴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层作为所述阳极、所述阴极中的另一者;
    所述器件组合层包括电子传输层、碳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另一者;或者
    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均为非金属掺杂石墨烯;
    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按预定顺序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所述预定顺序为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先后顺序或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先后顺序;
    所述非金属掺杂石墨烯为氮掺杂石墨烯、磷掺杂石墨烯、硅掺杂石墨烯、硼掺杂石墨烯中的一者;
    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量子点或石墨烯量子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或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厚度处于40纳米至120纳米的范围内,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或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10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6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6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的厚度处于10纳米至3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处于10纳米至30纳米的范围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一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一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或者
    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一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一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二富勒烯材料层,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组合为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至少两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或者
    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富勒烯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至少两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
  5. 一种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量子点显示器件包括:
    柔性基板;
    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上;
    器件组合层,所述器件组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
    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作为所述量子点显示器件的阳极、阴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层作为所述阳极、所述阴极中的另一者;
    所述器件组合层包括电子传输层、碳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另一者;或者
    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均为非金属掺杂石墨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按预定顺序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所述预定顺序为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先后顺序或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先后顺序。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或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厚度处于40纳米至120纳米的范围内,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或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10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6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处于20纳米至6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的厚度处于10纳米至3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处于10纳米至30纳米的范围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或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厚度为80纳米,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或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为60纳米,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40纳米,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40纳米,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的厚度为20纳米,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0纳米。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一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一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或者
    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一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一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一第二富勒烯材料层,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组合为一体,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组合为一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至少两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或者
    以碳纳米管-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以富勒烯-石墨烯为材料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富勒烯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至少两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
  11.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非金属掺杂石墨烯为氮掺杂石墨烯、磷掺杂石墨烯、硅掺杂石墨烯、硼掺杂石墨烯中的一者。
  12.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量子点或石墨烯量子点。
  13.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电子能级为4.8电子伏特,所述空穴注入层的电子能级为5.0电子伏特,所述空穴传输层的电子能级处于2.3电子伏特值5.2电子伏特的范围内,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的电子能级处于3.9电子伏特至5.5电子伏特的范围内,所述电子传输层的电子能级处于2.8电子伏特至6.3电子伏特的范围内,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电子能级为4.5电子伏特。
  14. 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所述柔性基板;
    B、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作为所述阳极、所述阴极中的一者;
    C、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所述器件组合层,所述器件组合层包括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
    D、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作为所述阳极、所述阴极中的另一者;
    E、将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柔性基板相分离。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
    a1、将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溶解于第一有机溶剂中,以形成具有预定重量百分比的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可例如为二甲基乙酰胺;
    a2、将所述第一溶液均匀涂布于所述玻璃基板上;
    a3、对所述玻璃基板上的所述第一溶液进行烘烤,以去除所述第一溶液中的溶剂和水分,以形成附着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所述柔性基板。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3包括:
    a31、对涂布有所述溶液的所述玻璃基板以80摄氏度的温度烘烤120分钟,以去除所述第一溶液中的溶剂;
    a32、对去除了所述溶剂的所述溶液以100摄氏度、150摄氏度、200摄氏度各烘烤60分钟,以去除水分,以形成附着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所述柔性基板,得到包括所述柔性基板和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一组件。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为: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按预定顺序设置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预定顺序为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先后顺序或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先后顺序。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包括:
    c1、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依次设置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或者
    c2、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依次设置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碳量子点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
  19.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情况下,所述步骤B包括:
    b1、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第一石墨烯材料层;
    b2、在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一富勒烯材料层;
    所述步骤D包括:
    d1、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设置第二石墨烯材料层;
    d2、在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的情况下,所述步骤B包括:
    b3、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第三石墨烯材料层;
    b4、在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
    所述步骤D包括:
    d3、在所述器件组合层上设置第四石墨烯材料层;
    d4、在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上形成第二富勒烯材料层。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情况下,在所述步骤B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b1和所述步骤b2,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在所述步骤D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d1和所述步骤d2,以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二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所述第二电极层所对应的材料为富勒烯-石墨烯的情况下,在所述步骤B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b3和所述步骤b4,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三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碳纳米管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在所述步骤D中,重复执行所述步骤d3和所述步骤d4,以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第二富勒烯材料层,至少两所述第四石墨烯材料层和至少两所述第二富勒烯材料层交错组合为一体。
PCT/CN2017/084851 2017-04-14 2017-05-18 量子点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188155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571,368 US10600979B2 (en) 2017-04-14 2017-05-18 Quantum dot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4634.5 2017-04-14
CN201710244634.5A CN107104192B (zh) 2017-04-14 2017-04-14 量子点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88155A1 true WO2018188155A1 (zh) 2018-10-18

Family

ID=59675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7/084851 WO2018188155A1 (zh) 2017-04-14 2017-05-18 量子点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00979B2 (zh)
CN (1) CN107104192B (zh)
WO (1) WO20181881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0824A (zh) * 2019-12-30 2021-07-1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214B (zh) * 2017-06-20 2020-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384256B (zh) * 2018-12-28 2021-10-29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100899A (ko) * 2019-02-18 2020-08-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063098B2 (en) * 2019-09-04 2021-07-1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display panel having carbon quantum dot layer
CN110993820B (zh) * 2019-12-05 2022-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极的制作方法
CN111261793B (zh) * 2020-01-20 2021-11-0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25296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raphene-on-substrate a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transistor including the graphene-on-substrate
CN103035311A (zh) * 2011-09-30 2013-04-10 株式会社东芝 导电材料
CN103441221A (zh) * 2013-09-16 2013-12-11 东南大学 基于石墨烯的柔性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1585A (zh) * 2015-09-23 2015-12-1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状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9067A (zh) * 2015-12-31 2016-03-30 白德旭 一种石墨烯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26480A (zh) * 2015-01-26 2016-08-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和包括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6859B2 (en) * 2007-04-30 2010-10-19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White light tandem OLED
KR100996374B1 (ko) * 2008-02-25 2010-11-24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광 여기 발광시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120068154A1 (en) * 2010-09-16 2012-03-22 Samsung Led Co., Ltd. Graphene 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566935B2 (ja) * 2011-03-25 2014-08-06 株式会社東芝 発光装置
KR101357045B1 (ko) * 2011-11-01 2014-02-05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그라핀이 결합된 산화물 반도체-그라핀 핵-껍질 양자점과 이를 이용한 튜너블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462901B1 (ko) * 2012-11-29 2014-11-20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그래핀 양자점을 이용한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090555B1 (ko) 2012-12-27 2020-03-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102078679B1 (ko) * 2013-05-30 2020-0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 장치 및 가요성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4091892B (zh) * 2014-06-13 2016-10-05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石墨烯电极的有机半导体光电器件
KR20160025337A (ko) * 2014-08-27 2016-03-08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그래핀 양자점을 이용한 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25296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raphene-on-substrate a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transistor including the graphene-on-substrate
CN103035311A (zh) * 2011-09-30 2013-04-10 株式会社东芝 导电材料
CN103441221A (zh) * 2013-09-16 2013-12-11 东南大学 基于石墨烯的柔性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26480A (zh) * 2015-01-26 2016-08-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和包括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
CN105161585A (zh) * 2015-09-23 2015-12-1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状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9067A (zh) * 2015-12-31 2016-03-30 白德旭 一种石墨烯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0824A (zh) * 2019-12-30 2021-07-1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30824B (zh) * 2019-12-30 2022-10-11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4192A (zh) 2017-08-29
US10600979B2 (en) 2020-03-24
CN107104192B (zh) 2019-02-26
US20180366673A1 (en)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88155A1 (zh) 量子点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14104702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elem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WO2015047037A1 (ko) 유기전자소자용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09091231A2 (ko)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6200179A1 (ko) 접착제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접착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자장치
WO2015047049A1 (ko) 유기전자장치
WO2013141677A1 (ko) 유기전자소자용 기판
WO2018212443A1 (ko) 스트레처블 전자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WO2014077627A1 (ko)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370805A (zh) 一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180539A1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TWI538978B (zh) 用於製備有機電子裝置之方法
WO2015047044A1 (ko) 유기전자장치의 제조 방법
WO2016200176A1 (ko) 유기전자장치
WO2018209753A1 (zh) 薄膜晶体管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548170A (zh) 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41461A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WO2013143146A1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196677A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WO2014082300A1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0994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082306A1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082308A1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146912A1 (ko) 전자화물 박막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무기 발광소자
TWI508621B (zh) 影像顯示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790507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790507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