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4652U - 匯流排組 - Google Patents
匯流排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24652U TWM624652U TW110210431U TW110210431U TWM624652U TW M624652 U TWM624652 U TW M624652U TW 110210431 U TW110210431 U TW 110210431U TW 110210431 U TW110210431 U TW 110210431U TW M624652 U TWM624652 U TW M624652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bus bar
- bent
- lead
- bend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01—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 H05K7/1411—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for securing or extracting box-type draw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6—Rails or bus-bar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unterparts
- H01R25/161—Details
- H01R25/162—Elect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rails or bus-ba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0—Bus-bar or other wiring layouts, e.g. in cubicles, in switchy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案關於一種匯流排組,包含第一連接匯流排、第二連接匯流排及複數個電連接器。第一連接匯流排包含第一基部、第一彎折部、第一導接部及複數個第二導接部。複數個第二導接部連接於第一基部之第一基部側邊,第一彎折部連接於第一基部之第二基部側邊及第一導接部間。第二連接匯流排與第一連接匯流排相互絕緣且對應設置,且包含第二基部、第二彎折部、第三導接部及複數個第四導接部。複數個第四導接部連接於第二基部之第三基部側邊,第二彎折部連接於第二基部之第四基部側邊及第三導接部間。複數個電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第二及第四導接部。
Description
本案關於一種電源導接元件,尤指一種匯流排組。
一般而言,匯流排組經常被運用於機櫃匯流排,架構於將一個或多個電源供應單元之輸出電極電性連接至機櫃匯流排,使一個或多個電源供應單元所輸出之電能經由伺服器機櫃之機櫃匯流排而分配至電子設備,藉此以供電予電子設備使用。
第1A圖為習知技術之匯流排組之結構示意圖,第1B圖為構成第1A圖所示之匯流排組之連接匯流排之金屬平板之結構示意圖。如第1A、1B圖所示,習知技術之匯流排組100包含二個連接匯流排101及複數個電連接器102。每一個連接匯流排101包含主體101a及輸出部101b。為了降低接觸阻抗及增加效率,連接匯流排101之主體101a及輸出部101b係由第1B圖所示之金屬平板A依特定圖案去除廢料B後所構成,再透過彎折輸出部101b至垂直於主體101a的方式,以形成連接匯流排101。然而,如第1B圖所示,廢料B的體積約佔金屬平板A的體積之百分之四十六,其廢料B之比例高,所產生的廢料量亦較多。
為了避免廢料產生,一些習知的連接匯流排係透過組裝的方式,來固定主體及輸出部,例如以螺絲鎖固。然而,透過組裝的方式所固定之連接匯流排之接觸阻抗較高,電能傳輸效率較低。此外,習知的匯流排組通常僅具有單一電能輸出路徑,僅能將電源供應單元所供應之電能傳輸至匯流排組之輸出部,不能同時提供備用電能之輸入路徑或輸出路徑,其裝置組配自由度較低,。另一方面,習知的匯流排組通常不具備溫度異常或電壓異常的檢測裝置,若匯流排組或機櫃匯流排有溫度或電壓異常狀況發生,將無法即時地且有效地進行檢測或維修,甚至導致電源供應中斷之風險。
有鑑於此,實有必要發展一種匯流排組,以解決現有技術所面臨之問題。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匯流排組,可達到降低接觸阻抗、增加電能傳輸效率以及減少廢料之產生等功效。本案之匯流排組透過感測器的設置,以即時且有效地偵測系統運作狀態正常與否。此外,本案之匯流排組之複數個第二導接部及複數個第四導接部更增加了一組額外的電能供輸路徑,以節省額外配置電池單元連接路徑的空間,並且降低成本。
為達前述目的,本案之一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匯流排組,包含第一連接匯流排、第二連接匯流排及複數個電連接器。第一連接匯流排包含第一基部、第一彎折部、第一導接部及複數個第二導接部。複數個第二導接部分別連接於第一基部之第一基部側邊,第一彎折部連接於第一基部之第二基部側邊及第一導接部之間,其中第一基部側邊與第二基部側邊位於第一基部之兩相對側。第二連接匯流排與第一連接匯流排相互絕緣且對應設置,且包含第二基部、第二彎折部、第三導接部及複數個第四導接部。複數個第四導接部分別連接於第二基部之第三基部側邊,第二彎折部連接於第二基部之第四基部側邊及第三導接部之間,其中第三基部側邊與第四基部側邊位於第二基部之兩相對側。複數個電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第二導接部及複數個第四導接部。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第2圖為本案一實施例之匯流排組之結構示意圖,第3圖為第2圖所示之匯流排組之第一連接匯流排、第二連接匯流排及絕緣件之結構拆解示意圖。如第2、3圖所示,本實施例之匯流排組200包含第一連接匯流排1、第二連接匯流排2及複數個電連接器3。第一連接匯流排1包含第一基部11、第一彎折部12、第一導接部13及複數個第二導接部14。複數個第二導接部14分別連接於第一基部11之第一基部側邊11c,第一彎折部12連接於第一基部11之第二基部側邊11d及第一導接部13之間,其中第一基部側邊11c與第二基部側邊11d位於第一基部11之兩相對側。第二連接匯流排2與第一連接匯流排1相互絕緣且對應設置,且包含第二基部21、第二彎折部22、第三導接部23及複數個第四導接部24。複數個第四導接部24分別連接於第二基部21之第三基部側邊21c,第二彎折部22連接於第二基部21之第四基部側邊21d及第三導接部23之間,其中第三基部側邊21c與第四基部側邊21d位於第二基部21之兩相對側。複數個電連接器3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第二導接部14及複數個第四導接部24。
如第3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匯流排組200包含絕緣件4。絕緣件4設置於第一連接匯流排1及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間,架構於使第一連接匯流排1及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間彼此絕緣,絕緣件4係例如但不限於以一絕緣材料所製成之墊片。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匯流排1及第二連接匯流排2分別為一體成型之整體結構,但不以此為限。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基部11、第一彎折部12及第一導接部13彼此相互垂直設置,但不以此為限。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二基部21、第二彎折部22及第三導接部23彼此相互垂直設置,但不以此為限。當第二連接匯流排2與第一連接匯流排1相互絕緣且對應設置時,第一基部11對應地堆疊設置於第二基部21上,第一彎折部12之第一彎折部表面12a與第二彎折部22之第三彎折部表面22a(如第3圖所示)共平面設置,第一彎折部12之第二彎折部表面12b與第二彎折部22之第四彎折部表面22b(如第3圖所示)共平面設置,以及第一導接部13與第三導接部23彼此對應地間隔設置,但均不以此為限。
第4圖為構成第3圖所示之第一連接匯流排之金屬平板之結構示意圖,第5圖為第3圖所示之第一連接匯流排之側視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之匯流排組200之第一連接匯流排1係由第4圖所示之金屬平板C依特定圖案去除廢料D,以形成平面結構狀態之第一連接匯流排1,再透過彎折平面結構狀態之第一連接匯流排1,使第一基部11、第一彎折部12及第一導接部13彼此相互垂直設置,以形成第一連接匯流排1,但不以此為限。如第4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基部11包含第一基部側邊11c及第二基部側邊11d,第一基部側邊11c及第二基部側邊11d分別位於第一基部11之兩相對側,且相互對應地設置。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彎折部12包含第一彎折部側邊12c及第二彎折部側邊12d,第一彎折部側邊12c及第二彎折部側邊12d分別位於第一彎折部12之兩相鄰側。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導接部13包含第一導接部側邊13d,第一導接部側邊13d位於第一導接部13之一側。第一基部11之第二基部側邊11d連接於第一彎折部12之第一彎折部側邊12c,第一彎折部12之第二彎折部側邊12d連接於第一導接部13之第一導接部側邊13d。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彎折部12係呈三角形,但不以此為限。
如第2至5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基部11包含第一基部表面11a及相對於第一基部表面11a之第二基部表面11b。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彎折部12包含第一彎折部表面12a及相對於第一彎折部表面12a之第二彎折部表面12b。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導接部13包含第一導接部表面13a及相對於第一導接部表面13a之第二導接部表面13b。第一彎折部12之第一彎折部表面12a係由共平面於第一基部表面11a(如第4圖所示)彎折至垂直於第一基部表面11a(如第3、5圖所示)。第一導接部13之第二導接部表面13b由共平面於第二彎折部表面12b(如第4圖所示)彎折至垂直於第二彎折部表面12b(如第3、5圖所示)。複數個第二導接部14分別包含第五導接部表面14a,複數個第二導接部14之第五導接部表面14a分別由共平面於第一基部表面11a(如第4圖所示)彎折至垂直於第一基部表面11a(如第3、5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匯流排1為一體成型之整體結構,使接觸阻抗降低,達到提升電能傳輸效率之效果。此外,本實施例之第一連接匯流排1透過上述彎折方式一體成型,廢料D的體積僅佔金屬平板C的體積之約百分之三十四,相較於習知技術之連接匯流排,本實施例之第一連接匯流排1所產生之廢料D比例較低,俾實現降低廢料量之效果。
如第3、4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基部11更包含第一取料凹部11e,第一取料凹部11e係由第二基部側邊11d朝向第一基部側邊11c的方向凹陷所形成。於第一連接匯流排1未彎折時,第一導接部13係部分地容置於第一基部11之第一取料凹部11e。換言之,第一導接部13之部分材料係取自於第一基部11之第一取料凹部11e,藉此避免朝向遠離第一基部11的方向取料,俾實現降低廢料量之效果。第一導接部13所取用第一取料凹部11e的材料量可依據實際需求任施變化,且不以本實施態樣為限。於一實施例中,於第一連接匯流排1未彎折的情形下,第一基部11之第二基部側邊11d係為無凹槽之側邊,且第一導接部13間隔地鄰設於第一基部11之第二基部側邊11d,但不以此為限。
第6圖為構成第3圖所示之第二連接匯流排之金屬平板之結構示意圖,第7圖為第3圖所示之第二連接匯流排之側視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之匯流排組200之第二連接匯流排2係由第6圖所示之金屬平板C’依特定圖案去除廢料D’,以形成平面結構狀態之第二連接匯流排2,再透過彎折平面結構狀態之第二連接匯流排2,使第二基部21、第二彎折部22及第三導接部23彼此相互垂直設置,以形成第二連接匯流排2,但不以此為限。如第6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二基部21包含第三基部側邊21c及第四基部側邊21d,第三基部側邊21c及第四基部側邊21d分別位於第二基部21之兩相對側,且相互對應地設置。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二彎折部22包含第三彎折部側邊22c及第四彎折部側邊22d,第三彎折部側邊22c及第四彎折部側邊22d分別位於第二彎折部22之兩相鄰側。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三導接部23包含第二導接部側邊23d,第二導接部側邊23d位於第三導接部23之一側。第二基部21之第四基部側邊21d連接於第二彎折部22之第三彎折部側邊22c,第二彎折部22之第四彎折部側邊22d連接於第三導接部23之第二導接部側邊23d。於一實施例中,第二彎折部22係呈三角形,但不以此為限。
如第2、3、6、7圖所示,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二基部21包含第三基部表面21a及相對於第三基部表面21a之第四基部表面21b。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二彎折部22包含第三彎折部表面22a及相對於第三彎折部表面22a之第四彎折部表面22b。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三導接部23包含第三導接部表面23a及相對於第三導接部表面23a之第四導接部表面23b。第二彎折部22之第三彎折部表面22a由共平面於第三基部表面21a(如第6圖所示)彎折至垂直於第三基部表面21a(如第3、7圖所示)。第三導接部23之第四導接部表面23b由共平面於第四彎折部表面22b(如第6圖所示)彎折至垂直於第四彎折部表面22b(如第3、7圖所示)。複數個第四導接部24分別包含第六導接部表面24a,複數個第四導接部24之第六導接部表面24a係由共平面於第三基部表面21a(如第6圖所示)彎折至垂直於第三基部表面21a(如第3、7圖所示) 。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匯流排2為一體成型之整體結構,使接觸阻抗降低,達到提升電能傳輸效率之效果。此外,本實施例之第二連接匯流排2透過上述彎折方式一體成型,廢料D’的體積僅佔金屬平板C’的體積之約百分之三十四,相較於習知技術之連接匯流排,本實施例之第二連接匯流排2所產生之廢料D’比例較低,俾實現降低廢料量之效果。
如第3、6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二基部21更包含第二取料凹部21e,第二取料凹部21e係由第四基部側邊21d朝向第三基部側邊21c的方向凹陷所形成。於第二連接匯流排2未彎折時,第三導接部23係部分地容置於第二基部21之第二取料凹部21e。換言之,第三導接部23之部分材料係取自於第二基部21之第二取料凹部21e,藉此避免朝向遠離第二基部21的方向取料,俾實現降低廢料量之效果。第三導接部23所取用第二取料凹部21e的材料量可依據實際需求任施變化,且不以本實施態樣為限。於一實施例中,於第二連接匯流排2未彎折的情形下,第二基部21之第四基部側邊21d係為無凹槽之側邊,且第三導接部23間隔地鄰設於第一基部11之第二基部側邊11d,但不以此為限。
如第2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導接部13及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三導接部23彼此相對設置,且於兩者之間形成一間隙,該間隙係例如但不限為供一機櫃匯流排(未圖式)夾設於其中,使本案之匯流排組200與機櫃匯流排相導接,俾藉由機櫃匯流排而進一步傳輸與分配電能至電子設備(即負載)。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導接部13包含複數個第一穿孔13c,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三導接部23包含複數個第二穿孔23c。複數個第一穿孔13c及複數個第二穿孔23c係例如但不限為供鎖附該機櫃匯流排(未圖式)之固定孔。於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導接部13及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三導接部23分別為無穿孔之板狀結構,一機櫃匯流排(未圖式)係透過夾持件與本案之匯流排組200緊配結合並於兩者間形成間隙,但不以此為限。
如第3圖所示,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複數個第二導接部14沿著第一基部11之第一基部側邊11c線性地排列,兩相鄰之第二導接部14彼此以第一特定間距間隔設置。換言之,任兩個相鄰之複數個第二導接部14之間距係為等距。第一特定間距係大於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每一個第四導接部24之寬度,但不以此為限。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複數個第四導接部24沿著第二基部21之第三基部側邊21c線性地排列,兩相鄰之第四導接部24彼此以第二特定間距間隔設置。換言之,任兩個相鄰之複數個第四導接部24之間距係為等距。第二特定間距係大於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每一個第二導接部14之寬度,但不以此為限。於一實施例中,第一特定間距係等於第二特定間距,但不以此為限。
如第2圖所示,當第一連接匯流排1與第二連接匯流排2相互對應設置時,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複數個第二導接部14及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複數個第四導接部24分別線性地排列於同一平面,且相互交錯設置。換言之,每一個第二導接部14均相鄰於一個第四導接部24設置,或設置於兩個第四導接部24之間,且每一個第四導接部24均相鄰於一個第二導接部14設置,或設置於兩個第二導接部14之間。
第8圖為第2圖所示之匯流排組之第一連接匯流排連接之感測器之局部放大示意圖。如第2、8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匯流排組200包含至少一感測器5,架構於感測匯流排組200之一個或多個運作狀態,例如但不限為感測匯流排組200之溫度或電壓準位。至少一感測器5係可為但不限為溫度感測器及電壓感測器之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匯流排組200之第一連接匯流排1包含至少一第一牙孔15,至少一第一牙孔15係架構於供至少一感測器5鎖附及電性連接,但不以此為限。至少一第一牙孔15係不限為設置於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彎折部12之第二彎折部表面12b。於一實施例中,至少一感測器5係可為但不限為一電壓準位感測器,鎖附於第一牙孔15,架構於感測匯流排組200之電壓準位。於一實施例中,至少一感測器5係可為但不限為熱敏電阻(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thermistor, NTC thermistor),鎖附於第一牙孔15,架構於感測匯流排組200之溫度狀態。於一實施例中,第一牙孔15亦可依據實際應用需求鎖附其他所需之感測器、電子裝置或元件。透過感測器5的設置,可即時地取得匯流排組200之電壓準位及溫度狀態,藉此即時且有效地偵測系統運作狀態正常與否。
如第2圖所示,第二連接匯流排2包含至少一第二牙孔25,至少一第二牙孔25係架構於供至少一感測器5鎖附及電性連接,但不以此為限。至少一第二牙孔25係不限為設置於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二彎折部22之第四彎折部表面22b。至少一感測器5鎖附於至少一第二牙孔25的實施態樣係與上述至少一感測器5鎖附於至少一第一牙孔15的實施態樣相仿,故於此不再贅述。
如第2、8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匯流排1包含第一絕緣塗層16。第一絕緣塗層16係塗佈於第一基部11及第一彎折部12,架構於提供第一基部11及第一彎折部12之絕緣防護。第二連接匯流排2包含第二絕緣塗層26。第二絕緣塗層26係塗佈於第二基部21及第二彎折部22,架構於提供第二基部21及第二彎折部22之絕緣防護。透過第一絕緣塗層16及第二絕緣塗層26的設置,以避免短路發生。
如第2、8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一彎折部12包含第一無塗層區17,第一絕緣塗層16未覆蓋於第一彎折部12之第一無塗層區17,第一牙孔15設置於第一無塗層區17。當至少一感測器5鎖附於第一牙孔15時,至少一感測器5透過第一無塗層區17與第一彎折部12電性連接,以實現至少一感測器5之感測功能。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二彎折部22包含第二無塗層區27,第二絕緣塗層26未覆蓋於第二彎折部22之第二無塗層區27,第二牙孔25設置於第二無塗層區27,當至少一感測器5鎖附於第二牙孔25時,至少一感測器5透過第二無塗層區27與第二彎折部22電性連接,以實現至少一感測器5之感測功能,但不以此為限。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匯流排1及第二連接匯流排2係選擇性地設置一個或多個無塗層區,且無塗層區選擇性地設置一個或多個牙孔,其設置方式不以上述實施態樣為限,可以據實際需求任施變化。
第9圖為第2圖所示之匯流排組之複數個電連接器分別連接於電源供應單元及電池單元之局部結構示意圖,第10圖為第2圖所示之匯流排組之複數個電連接器分別連接於電源供應單元及電池單元之側視結構示意圖。如第2、9、10圖所示,複數個電連接器3分別架構於電性連接電源供應單元6及電池單元7之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電源供應單元6架構於輸出電能,且包含第一電能輸出電極61及第二電能輸出電極62。電源供應單元6之第一電能輸出電極61可插拔地連接設置於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二導接部14之電連接器3,電源供應單元6之第二電能輸出電極62可插拔地連接設置於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四導接部24之電連接器3。電池單元7架構於接收、儲存及輸出電能,且包含第一電池電極71及第二電池電極72。電池單元7之第一電池電極71可插拔地連接設置於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第二導接部14之電連接器3,電池單元7之第二電池電極72可插拔地連接設置於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第四導接部24之電連接器3。本實施例係以複數個電連接器3分別電性連接一個電源供應單元6及一個電池單元7為例進行說明,但不以此為限。於一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單元6及電池單元7之設置方式可依實際需求調整,例如電源供應單元6及電池單元7位置互換,但不以此為限。
如第2圖所示,第一連接匯流排1之每一個第二導接部14分別設置兩個電連接器3。如第9、10圖所示,設置於單一第二導接部14之兩個電連接器3分別電性連接至電源供應單元6之第一電能輸出電極61及電池單元7之第一電池電極71。如第2圖所示,第二連接匯流排2之每一個第四導接部24亦分別設置兩個電連接器3。如第9、10圖所示,設置於單一個第四導接部24之兩個電連接器3分別電性連接至電源供應單元6之第二電能輸出電極62及電池單元7之第二電池電極72。透過上述配置方式,使電源供應單元6能透過匯流排組200實現電能之輸出,且電池單元7亦能透過匯流排組200實現電能之輸出及輸入。當電源供應單元6供應正常時,電源供應單元6除了透過匯流排組200之第一導接部13及第三導接部23輸出電能之外,同時也經由匯流排組200之第二導接部14及第四導接部24對電池單元7充電。相對地,當電源供應單元6供應異常時,則可改由電池單元7透過匯流排組200之第一導接部13及第三導接部23直接輸出電能。相較於習知技術之匯流排組僅具有單一電能輸出路徑,本實施例之匯流排組200增加了一組額外的電能供輸路徑,使匯流排組200能同時連接電源供應單元6及電池單元7,即使電源供應單元6供電異常的情形下,電池單元7仍能夠持續輸出電能,藉此降低斷電的風險,並且節省額外配置電池單元7連接路徑的空間,可降低成本。
綜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種匯流排組,透過彎折方式構成一體成型之連接匯流排整體結構,可降低接觸阻抗、增加電能傳輸效率以及減少廢料之產生。本案之匯流排組透過感測器的設置,可即時地取得匯流排組之電壓準位及溫度狀態,以即時且有效地偵測系統運作狀態正常與否。此外,本案之匯流排組更增加了一組額外的電能供輸路徑來連接電池單元,藉此降低斷電風險,並且節省額外配置電池單元連接路徑的空間,可降低成本。
本案得由熟知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00:匯流排組
101:連接匯流排
101a:主體
101b:輸出部
102:電連接器
A:金屬平板
B:廢料
200:匯流排組
1:第一連接匯流排
11:第一基部
11a:第一基部表面
11b:第二基部表面
11c:第一基部側邊
11d:第二基部側邊
11e:第一取料凹部
12:第一彎折部
12a:第一彎折部表面
12b:第二彎折部表面
12c:第一彎折部側邊
12d:第二彎折部側邊
13:第一導接部
13a:第一導接部表面
13b:第二導接部表面
13c:第一穿孔
13d:第一導接部側邊
14:第二導接部
14a:第五導接部表面
15:第一牙孔
16:第一絕緣塗層
17:第一無塗層區
2:第二連接匯流排
21:第二基部
21a:第三基部表面
21b:第四基部表面
21c:第三基部側邊
21d:第四基部側邊
21e:第二取料凹部
22:第二彎折部
22a:第三彎折部表面
22b:第四彎折部表面
22c:第三彎折部側邊
22d:第四彎折部側邊
23:第三導接部
23a:第三導接部表面
23b:第四導接部表面
23c:第二穿孔
23d:第二導接部側邊
24:第四導接部
24a:第六導接部表面
25:第二牙孔
26:第二絕緣塗層
27:第二無塗層區
3:電連接器
4:絕緣件
5:感測器
6:電源供應單元
61:第一電能輸出電極
62:第二電能輸出電極
7:電池單元
71:第一電池電極
72:第二電池電極
C、C’:金屬平板
D、D’:廢料
第1A圖為習知技術之匯流排組之結構示意圖。
第1B圖為構成第1A圖所示之匯流排組之連接匯流排之金屬平板之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本案一實施例之匯流排組之結構示意圖。
第3圖為第2圖所示之匯流排組之第一連接匯流排、第二連接匯流排及絕緣件之結構拆解示意圖。
第4圖為構成第3圖所示之第一連接匯流排之金屬平板之結構示意圖。
第5圖為第3圖所示之第一連接匯流排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第6圖為構成第3圖所示之第二連接匯流排之金屬平板之結構示意圖。
第7圖為第3圖所示之第二連接匯流排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第8圖為第2圖所示之匯流排組之第一連接匯流排連接之感測器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9圖為第2圖所示之匯流排組之複數個電連接器分別連接於電源供應單元及電池單元之局部結構示意圖。
第10圖為第2圖所示之匯流排組之複數個電連接器分別連接於電源供應單元及電池單元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200:匯流排組
1:第一連接匯流排
11:第一基部
12:第一彎折部
13:第一導接部
13c:第一穿孔
14:第二導接部
15:第一牙孔
16:第一絕緣塗層
17:第一無塗層區
2:第二連接匯流排
21:第二基部
22:第二彎折部
23:第三導接部
23c:第二穿孔
24:第四導接部
25:第二牙孔
26:第二絕緣塗層
27:第二無塗層區
3:電連接器
4:絕緣件
Claims (17)
- 一種匯流排組,包含: 一第一連接匯流排,包含一第一基部、一第一彎折部、一第一導接部及複數個第二導接部,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導接部分別連接於該第一基部之一第一基部側邊,該第一彎折部連接於該第一基部之一第二基部側邊及該第一導接部之間,其中該第一基部側邊與該第二基部側邊位於該第一基部之兩相對側; 一第二連接匯流排,與該第一連接匯流排相互絕緣且對應設置,包含一第二基部、一第二彎折部、一第三導接部及複數個第四導接部,其中該複數個第四導接部分別連接於該第二基部之一第三基部側邊,該第二彎折部連接於該第二基部之一第四基部側邊及該第三導接部之間,其中該第三基部側邊與該第四基部側邊位於該第二基部之兩相對側;以及 複數個電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第二導接部及複數個第四導接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該第一連接匯流排及該第二連接匯流排分別為一體成型之整體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該第一彎折部、該第一基部及該第一導接部彼此相互垂直設置,其中該第二彎折部、該第二基部及該第三導接部彼此相互垂直設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該第一彎折部包含一第一彎折部側邊及一第二彎折部側邊,該第一彎折部側邊及該第二彎折部側邊分別位於該第一彎折部之兩相鄰側,其中該第一導接部包含一第一導接部側邊,該第一導接部側邊位於該第一導接部之一側,其中該第一基部之該第二基部側邊連接於該第一彎折部之該第一彎折部側邊,該第一彎折部之該第二彎折部側邊連接於該第一導接部之該第一導接部側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該第二彎折部包含一第三彎折部側邊及一第四彎折部側邊,該第三彎折部側邊及該第四彎折部側邊分別位於該第二彎折部之兩相鄰側,其中該第三導接部包含一第二導接部側邊,該第二導接部側邊位於該第三導接部之一側,其中該第二基部之該第四基部側邊連接於該第二彎折部之該第三彎折部側邊,該第二彎折部之該第四彎折部側邊連接於該第三導接部之該第二導接部側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該第一基部包含一第一基部表面及相對於該第一基部表面之一第二基部表面,該第一彎折部包含一第一彎折部表面及相對於該第一彎折部表面之一第二彎折部表面,該第一導接部包含一第一導接部表面及相對於該第一導接部表面之一第二導接部表面,其中該第一彎折部之該第一彎折部表面係由共平面於該第一基部表面彎折至垂直於該第一基部表面,其中該第一導接部之該第二導接部表面由共平面於該第二彎折部表面彎折至垂直於該第二彎折部表面,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導接部分別包含一第五導接部表面,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導接部之該第五導接部表面分別由共平面於該第一基部表面彎折至垂直於該第一基部表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該第二基部包含一第三基部表面及相對於該第三基部表面之一第四基部表面,該第二彎折部包含一第三彎折部表面及相對於該第三彎折部表面之一第四彎折部表面,該第三導接部包含一第三導接部表面及相對於該第三導接部表面之一第四導接部表面,其中該第二彎折部之該第三彎折部表面由共平面於該第三基部表面彎折至垂直於該第三基部表面,其中該第三導接部之該第四導接部表面由共平面於該第四彎折部表面彎折至垂直於該第四彎折部表面,其中該複數個第四導接部分別包含一第六導接部表面,該複數個第四導接部之該第六導接部表面係由共平面於該第三基部表面彎折至垂直於該第三基部表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導接部及該複數個第四導接部相互交錯設置,其中任兩個相鄰之該複數個第二導接部之間距係為等距,任兩個相鄰之該複數個第四導接部之間距係為等距。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更包含至少一感測器及至少一牙孔,其中該至少一牙孔設置於該第一連接匯流排及該第二連接匯流排之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該至少一牙孔係架構於鎖附該至少一感測器。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該至少一感測器為一溫度感測器及一電壓感測器之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該第一連接匯流排包含一第一絕緣塗層,該第一絕緣塗層塗佈於該第一基部及該第一彎折部,其中該第二連接匯流排包含一第二絕緣塗層,該第二絕緣塗層塗佈於該第二基部及該第二彎折部。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匯流排組,更包含至少一無塗層區,其中該至少一無塗層區設置於該第一彎折部及該第二彎折部之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該至少一牙孔設置於該至少一無塗層區。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該複數個電連接器分別架構於電性連接一電源供應單元或一電池單元之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其中該電源供應單元架構於輸出電能,且包含一第一電能輸出電極及一第二電能輸出電極,該第一電能輸出電極連接設置於該第二導接部之該電連接器,該第二電能輸出電極連接設置於該第四導接部之該電連接器,其中該電池單元架構於接收、儲存及輸出電能,且包含一第一電池電極及一第二電池電極,該第一電池電極連接設置於該第二導接部之該電連接器,該第二電池電極連接設置於該第四導接部之該電連接器。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每一該第二導接部及每一該第四導接部分別設置兩個該電連接器,設置於單一該第二導接部之兩個該電連接器分別電性連接至該電源供應單元之該第一電能輸出電極及該電池單元之該第一電池電極,以及設置於單一該第四導接部之兩個該電連接器分別電性連接至該電源供應單元之該第二電能輸出電極及該電池單元之該第二電池電極。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更包含一絕緣件,設置於該第一連接匯流排及該第二連接匯流排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更包含至少一穿孔,該至少一穿孔設置於該第一導接部及該第三導接部之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架構於供鎖附一機櫃匯流排。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匯流排組,其中該第一彎折部係呈一三角形,且該第二彎折部係呈一三角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163197847P | 2021-06-07 | 2021-06-07 | |
USUS63/197,847 | 2021-06-0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24652U true TWM624652U (zh) | 2022-03-21 |
Family
ID=804318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210431U TWM624652U (zh) | 2021-06-07 | 2021-09-03 | 匯流排組 |
TW110132791A TWI763585B (zh) | 2021-06-07 | 2021-09-03 | 具防呆結構之裝置及機櫃式裝置總成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32791A TWI763585B (zh) | 2021-06-07 | 2021-09-03 | 具防呆結構之裝置及機櫃式裝置總成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2119596B2 (zh) |
CN (2) | CN215955513U (zh) |
TW (2) | TWM62465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29506B (zh) * | 2023-01-13 | 2024-01-11 |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裝置 |
TWI840792B (zh) * | 2022-04-22 | 2024-05-01 |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624652U (zh) | 2021-06-07 | 2022-03-2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匯流排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04555A (en) | 1911-02-11 | 1911-10-03 | Walter B M Brooks | Baling apparatus. |
US3732523A (en) * | 1971-10-12 | 1973-05-08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Bus duct system including improved plug-in power take-off means |
US3956574A (en) * | 1974-02-22 | 1976-05-11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 Busway insulation system |
USD253887S (en) | 1977-06-28 | 1980-01-08 | Turner James F | Panel for an electronic module |
DE2825037C2 (de) | 1978-06-07 | 1981-10-15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 Verbindungsstück zwischen Kabel und Schienen |
JPH0614475B2 (ja) * | 1989-06-09 | 1994-02-2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におけるブスバーと分岐用圧接端子の接続構造 |
DE69103028T2 (de) * | 1990-01-16 | 1994-11-17 | Yazaki Corp | Abzweigverbindergehäuse und Sammelschiene für eine Abzweigverbindung. |
DE69512592T2 (de) * | 1994-08-31 | 2000-05-31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Elektrische Anschlussdose |
US20020098743A1 (en) | 1998-04-17 | 2002-07-25 | Schell Mark S. | Power connector |
US6238225B1 (en) * | 1998-09-23 | 2001-05-29 | Tvm Group, Inc. | Bus bar assembly |
DE69908896T2 (de) * | 1999-01-04 | 2004-05-19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 Elektrische Anschlussdose mit einer Sammelschiene |
USD463778S1 (en) | 2000-12-04 | 2002-10-01 | Raritan Computer, Inc. | Equipment rack bracket for an electronic rack system or other similar systems |
US6603075B1 (en) * | 2000-12-20 | 2003-08-0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Vertical bus power connector |
US6519817B1 (en) | 2001-08-27 | 2003-02-18 |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 PCB-mounted CATV hybrid grounding clip |
EP1447829A1 (de) | 2003-02-14 | 2004-08-18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Installationsgerät und Installationsbaugruppe mit Installationsgerät |
CN2701108Y (zh) * | 2004-05-26 | 2005-05-18 |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诠欣电子五金厂 | 一种改进的记忆卡推取结构 |
FR2908012B1 (fr) * | 2006-10-27 | 2009-01-09 | Abb Entrelec Soc Par Actions S | Appareil electrique comprenant au moins une borne de raccordement a ressort |
CA121782S (en) | 2007-02-15 | 2008-09-09 |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 Connector holder |
CN101295917B (zh) * | 2007-04-27 | 2012-05-09 | 泰商泰达电子公司 | 具有锁闩元件的可插拔式电子装置 |
TWI324501B (en) * | 2007-04-27 | 2010-05-01 | Delta Electronics Thailand Public Co Ltd |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latch structure |
JP3156176U (ja) * | 2009-10-06 | 2009-12-17 | 至良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 送受信モジュールが挿抜可能な筐体構造 |
USD630586S1 (en) | 2010-01-29 | 2011-01-11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 Straddle mount connector |
JP5806012B2 (ja) * | 2011-06-28 | 2015-11-1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ヒューズ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接続箱 |
US8152545B1 (en) * | 2011-07-19 | 2012-04-10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Card connector |
KR101431717B1 (ko) | 2012-02-06 | 2014-08-26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신규한 구조의 버스 바 |
US8911250B2 (en) | 2012-10-05 | 2014-12-16 | Facebook, Inc. | Floating bus bar connector |
JP6123231B2 (ja) * | 2012-11-01 | 2017-05-10 | 株式会社明電舎 | ハー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パックの固定構造 |
CN203250928U (zh) * | 2013-05-17 | 2013-10-23 | 陈丽玉 | 电连接器的防呆结构 |
US9728895B2 (en) | 2014-01-20 | 2017-08-08 |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 Busbar connector assembly |
KR102233776B1 (ko) * | 2014-01-28 | 2021-03-30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모듈 |
US9166309B1 (en) * | 2014-06-27 | 2015-10-20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Bus bar with connector shroud |
USD760655S1 (en) | 2014-11-07 | 2016-07-0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Busbar |
USD760656S1 (en) | 2014-11-25 | 2016-07-0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Busbar |
CN106163198B (zh) * | 2015-03-30 | 2019-04-12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扣夹及其适用的电子装置 |
US10756488B2 (en) * | 2015-07-08 | 2020-08-25 | Chou Hsien Tsai | Bidirectio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
FR3040112B3 (fr) * | 2015-08-14 | 2017-09-29 |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 Connecteur, ensemble faisceau de cables, connecteur de bus can de vehicule et borne de connexion |
CN105578760A (zh) * | 2016-01-05 | 2016-05-11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电路板组件 |
TWM537780U (zh) | 2016-08-15 | 2017-03-01 |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 電流傳導裝置及具有該電流傳導裝置的機櫃 |
US10468841B2 (en) * | 2016-08-22 | 2019-11-05 | Lear Corporation | Bus bar header assembly |
JP6790838B2 (ja) * | 2017-01-06 | 2020-11-25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 |
USD867300S1 (en) | 2017-11-30 | 2019-11-19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Electrical bus bar assembly |
CN109428246B (zh) | 2017-09-01 | 2021-03-23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交流电源转接器及其适用的电源分配系统 |
TWM567897U (zh) | 2017-09-01 | 2018-10-0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匯流排組 |
TWM568539U (zh) | 2018-04-27 | 2018-10-11 | 余耀堂 | Multi-directional adapter socket combination structure |
CN208225970U (zh) * | 2018-06-21 | 2018-12-11 | 山东飞跃玻璃钢有限公司 | Smc复合材料模压电池包壳体 |
CN111009758B (zh) | 2019-10-30 | 2021-07-30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容差浮动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WO2021161268A1 (en) | 2020-02-13 | 2021-08-19 | Molex, Llc | Busbar connector |
JP7467234B2 (ja) | 2020-05-28 | 2024-04-15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
CN113922169A (zh) | 2020-07-09 | 2022-01-11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汇流条组件 |
US20220385014A1 (en) * | 2021-05-31 | 2022-12-01 | Aes Global Holdings Pte Ltd. | Bus bar assembly |
TWM624652U (zh) | 2021-06-07 | 2022-03-2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匯流排組 |
TWD221357S (zh) | 2021-08-13 | 2022-10-0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匯流排組之部分 |
CN216598291U (zh) | 2021-09-01 | 2022-05-24 | 宁波思宏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 用于电源插座盒的安装组件 |
-
2021
- 2021-09-03 TW TW110210431U patent/TWM624652U/zh unknown
- 2021-09-03 CN CN202122114905.XU patent/CN215955513U/zh active Active
- 2021-09-03 TW TW110132791A patent/TWI763585B/zh active
- 2021-09-03 CN CN202111030535.XA patent/CN115515362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1-27 US US17/586,775 patent/US12119596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2-01 US US18/429,777 patent/US20240170898A1/en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40792B (zh) * | 2022-04-22 | 2024-05-01 |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裝置 |
TWI829506B (zh) * | 2023-01-13 | 2024-01-11 |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55513U (zh) | 2022-03-04 |
TWI763585B (zh) | 2022-05-01 |
TW202247790A (zh) | 2022-12-16 |
US20240170898A1 (en) | 2024-05-23 |
US20220393414A1 (en) | 2022-12-08 |
CN115515362A (zh) | 2022-12-23 |
US12119596B2 (en) | 2024-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624652U (zh) | 匯流排組 | |
JP6227082B1 (ja) | 接続モジュール | |
US8330035B2 (en) | Terminal box for solar cell modules | |
JP5764540B2 (ja) |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 |
CN109004166B (zh) | 汇流条模块和电池组 | |
US20110059342A1 (en) | Voltage sens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employed with the same | |
BRPI0516071B1 (pt) | conector de eletrodo contendo placa e módulo de bateria contendo o mesmo | |
KR20190124446A (ko) | 센싱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 |
US4641052A (en) | Input circuit for a stacked type piezo-electric element device | |
KR20210024967A (ko) | 유체 가열 히터 | |
JP6837042B2 (ja) | 電池導電接続シート及び電池導電接続モジュール | |
JP2015027222A (ja) | バスダクトの接続構造 | |
US20220377881A1 (en) | Battery wiring module | |
TWM618849U (zh) | 匯流條組件 | |
JP2019129055A (ja)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
JP2019129056A (ja)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
JP2019106253A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
KR102314342B1 (ko) | 연료 전지 스택 어셈블리에 대한 커넥터 시스템 | |
JP2006165227A (ja) | 太陽電池パネ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 |
CN210224344U (zh) | 转换器连接件及转换器 | |
WO2019082731A1 (ja) | 電気接続部材 | |
JP7177109B2 (ja) | 導電モジュール | |
JP6601184B2 (ja) | ハーネス接続構造及び電池パック | |
JP2019145419A (ja) | 蓄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蓄電池モジュール組み立て方法 | |
JP6452402B2 (ja) | 蓄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