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5585B - 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以及線材連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以及線材連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5585B
TWI845585B TW108147805A TW108147805A TWI845585B TW I845585 B TWI845585 B TW I845585B TW 108147805 A TW108147805 A TW 108147805A TW 108147805 A TW108147805 A TW 108147805A TW I845585 B TWI845585 B TW I8455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od member
moving portion
moving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7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9603A (zh
Inventor
永木孝幸
宮澤智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9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9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5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55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joining or terminat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H02G1/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for mounting or str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wire processing before connecting to contact memb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R43/02 - H01R43/26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5/00Implements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or tensioning of wire or str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以及線材連接方法,其可以減輕作業人員的負擔,而可以安全且有效率地進行線材的切割作業及線材的連接作業。 [解決手段]線材操作工具具備有:第1線材把持具;第1棒構件,連結於第1線材把持具,並且藉由移動部相對於基部相對移動而可伸縮;第2線材把持具;第2棒構件,連結於第2線材把持具;連結構件,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第1棒構件的移動部與第2棒構件;及荷重支撐構件,當第1棒構件的移動部與第2棒構件為分離狀態時,可以支撐作用於第1線材把持具及第2線材把持具的拉伸荷重。

Description

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以及線材連接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以及線材連接方法。
目前已知有電線的切割工法。在電線的切割工法中是使用電線切割工具。電線切割工具具備有第1電線把持具、第2電線把持具、以及配置在第1電線把持具與第2電線把持具之間而可伸縮的棒。使用電線切割工具來切割電線時,第1步驟是藉由第1電線把持具來把持住電線的第1部分,並且藉由第2電線把持具來把持住電線的第2部分。第2步驟是使可伸縮的棒收縮,使得第1電線把持具與第2電線把持具之間的距離變小。該收縮的結果,位於第1電線把持具與第2電線把持具之間的電線即會鬆弛。第3步驟是在第1電線把持具與第2電線把持具之間的位置(電線已鬆弛的位置)上,將電線切斷。第4步驟是使支撐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之電線支撐具繞著可伸縮的棒旋轉180度,藉此將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與另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往上下方向分開。
在電線施工完成後,要將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與另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再連接時,第1步驟是使支撐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之電線支撐具繞著可伸縮的棒旋轉180度,藉此使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與另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之位置對齊。第2步驟是將連接套筒的第1端部裝設於一 邊的電線切斷端部。第3步驟是在將連接套筒的第2端部的位置與另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對位之狀態下,將另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的第2端部內。第4步驟是使連接套筒壓縮變形,以壓接連接套筒、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及另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
作為相關聯的技術,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架線施工用輔助具。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架線施工用輔助具具備有:一對緊線器,將被覆電線緊線;伸縮器,使被覆電線的緊線器之間的部分彎曲;及一對把持器,分別把持住在緊線器之間已切斷的被覆電線的切斷位置之兩端部附近的被覆部。並且,一對把持器的至少一者是構成為可沿著伸縮器的長邊方向來移動。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架線施工用輔助具中,將連接套筒壓接於芯線時,由於一對把持器的至少一者是沿著伸縮器的長邊方向來移動,因此可抑制在電線的連接部上產生彎曲之情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0-51081號公報
在電線的切割工法中,將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與另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再連接時,包含以下步驟:使電線支撐具旋轉180度,使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的位置與另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的位置相對齊之步驟;將連接套筒的第1端部裝設於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之步驟;及在將連接套筒的第2端部的位置與另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對位之狀態下,將另一邊的電線切斷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的第2端部內之步驟等,因此作業人員的作業負 擔較大。特別是在執行這些步驟時,當高處作業車的護籠內的作業人員透過長條的棒體來操作電線切割工具的各操作部時,會對作業人員造成較大的作業負擔,且作業時間也會變長。
於是,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以及線材連接方法,其可以減輕作業人員的負擔,而可以安全且有效率地進行線材的切割作業、線材的連接作業等之作業。
本發明是有關於以下所示之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以及線材連接方法。
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以及線材連接方法,其可以減輕作業人員的負擔,而可以安全且有效率地進行線材的切割作業、線材的連接作業等之作業。
1、1A、1B、1C:線材操作工具
2:第1線材把持具
3:第1棒構件
4:第2線材把持具
5:第2棒構件
5h:第2孔
6:連結構件
6a:插銷構件
7:荷重支撐構件
8:固定具
8a:第1固定具
8b:第2固定具
8c:第3固定具
9:線材支撐具
9a:第1線材支撐具
9b:第2線材支撐具
21:第1把持片
22:第2把持片
23:擺動構件
23a:第1擺動構件
23b:第2擺動構件
24:操縱桿構件
25:鎖定構件
26:操作部
29:脫落防止構件
30:基部
30m:基部中央部分
30s:基端部分
32:移動部
32’:第2移動部
32a:推壓部
32h:第1孔
32t:前端部
34:第1連接部
38:第2連結塊體
39:連結塊體
41:第1把持片
42:第2把持片
43:擺動構件
43a:第1擺動構件
43b:第2擺動構件
44:操縱桿構件
45:鎖定構件
46:操作部
49:脫落防止構件
50:板材
51:第2連結部
51h:貫穿孔
51k:貫穿孔
51t:第2荷重傳達面
54:第2連接部
54a:鉤構件
54b:開閉構件
54c:操作部
60:凸輪構件
61:操作部
70:棒狀部
70a:第1棒狀部
70a-1:第1部分
70a-2:第2部分
70b:第2棒狀部
71:第1連結部
71h:貫穿孔
71t:第1荷重傳達面
80:連結部
80a:被推壓部
81:第1把持片
82:第2把持片
83:固定具操作部
91a、91b:框構件
92a、92b:開閉構件
93a、93b:操作部
100:止擋件構件
300:操作部
320:板材
AT1:第1軸
AT2:第2軸
AX:長邊方向軸
AX1:軸
R1:旋轉軸
R2:旋轉軸
SP1、SP2:收容空間
SV:連接套筒
Sa:第1端部
Sb:第2端部
W:線材
W1:第1線材
W2:第2線材
Wa:第1切斷端部
Wb:第2切斷端部
圖1是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的概略側面圖。
圖2是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的概略側面圖。
圖3是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的概略側面圖。
圖4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線材連接方法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5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6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7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8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9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10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11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12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13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14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15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16是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的概略側面圖。
圖17是示意地顯示第1線材把持具的一例的概略側面圖。
圖18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線材連接方法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9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的各步驟的圖。
圖20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的各步驟的圖。
圖21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的各步驟的圖。
圖22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23是第2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線材操作工具的概略側面圖。
圖24是第2實施形態的其他變形例之線材操作工具的概略側面圖。
圖25是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的概略側面圖。
圖26是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的概略側面圖。
圖27是示意地顯示藉由凸輪構件來操作連結構件的情形之圖。
以下,參照圖式來詳細地說明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 1、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將線材切斷,且將2個切斷端部彼此分離的方法)、及線材連接方法。再者,在本說明書中,對於具有相同種類的功能之構件是附加相同或類似的符號。並且,針對已附加相同或類似的符號之構件,有時會將重複的說明省略。又,在本說明書中,「線材」例如為「電線」。在「線材」為「電線」的情況下,本說明書中的「線材操作工具」、「第1線材把持具」、「第2線材把持具」、第1線材支撐具等之「線材支撐具」則是指「電線操作工具」、「第1電線把持具」、「第2電線把持具」、第1電線支撐具等之「電線支撐具」。本說明書中的「線材」亦可為高壓電線。
(方向的定義)
在本說明書中,將沿著第1棒構件3的長邊方向軸AX之方向,且從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朝向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之方向定義為「第1方向」,並且將「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定義為「第2方向」。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1及圖2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A。圖1及圖2是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A的概略側面圖。
線材操作工具1A具備有:第1線材把持具2、連結於第1線材把持具2的第1棒構件3、第2線材把持具4、連結於第2線材把持具4的第2棒構件5、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第1棒構件3與第2棒構件5的連結構件6、及荷重支撐構件7(load bearing member)。線材操作工具1A亦可具備有將線材W或後述的連接套筒SV固定之固定具8。
第1線材把持具2是把持住線材W的第1部分。第1線材把持具2例如具備有第1把持片21與第2把持片22,並且藉由第1把持片21與第2把持片22來夾持住線材W的第1部分。
第1棒構件3是連結於第1線材把持具2。第1棒構件3與第1線材把持具2之間的連結,亦可為可繞著垂直於第1方向DR1的軸來擺動的連結,亦可為不可擺動的連結。又,第1棒構件3亦可裝卸於第1線材把持具2(換言之,以獨立個體的方式來提供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1棒構件3,並且設成將第1線材把持具2安裝於第1棒構件3)。在圖1(a)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1棒構件3是直接地連結於第1線材把持具2,但是第1棒構件3亦可間接地連結於第1線材把持具2。
第1棒構件3具備有基部30與移動部32。第1棒構件3可藉由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相對移動來伸縮。第1棒構件3具備有連結機構(齒輪機構、螺合機構等),前述連結機構是以可相對移動的方式來連結基部30與移動部32,第1棒構件3是藉由操作設置在基部30上的操作部300而伸縮。操作部300的操作例如可利用遠程操作工具來進行。第1棒構件3例如是FRP製(纖維強化塑膠製)。再者,第1棒構件3(基部30、移動部32)的截面形狀,只要基部30與移動部32可以相對移動,並沒有特別限制,可以從圓形、楕圓形、多角形、半球狀等來適當地選擇。
第2線材把持具4是把持住線材W的第2部分。第2線材把持具4例如具備有第1把持片41與第2把持片42,並且藉由第1把持片41與第2把持片42來夾持住線材W的第2部分。
第2棒構件5是連結於第2線材把持具4。第2棒構件5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連結,亦可為可繞著垂直於第1方向DR1的軸來擺動的連結,亦可為不可擺動的連結。又,第2棒構件5亦可裝卸於第2線材把持具4(換言之,以獨立個體的方式來提供第2線材把持具4與第2棒構件5,並且設成將第2線材把持具4安裝於第2棒構件5)。第2棒構件5例如是FRP製(纖維強化塑膠製)。在圖1(a)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2棒構件 5是直接地連結於第2線材把持具4,但是第2棒構件5亦可間接地連結於第2線材把持具4。
連結構件6是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在圖1(a)所記載的例子中,移動部32的前端部(第2方向DR2側的端部)與第2棒構件5的前端部(第1方向DR1側的端部)是透過連結構件6而連結。
如圖1(b)所示,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連結的狀態下,當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相對移動後,第2棒構件5也會相對於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而相對移動。另一方面,如圖2所例示,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分離的狀態下,當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相對移動後,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會相對於第2棒構件5而相對移動。
如圖1(b)或圖6所例示,設想以下情況:當第1線材把持具2把持住線材W的第1部分,且第2線材把持具4把持住線材W的第2部分之狀態下,使第1棒構件3收縮。更具體而言是設想以下情況:當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為連結狀態時,使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往第1方向DR1(換言之,朝向基部30的方向)移動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由於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距離會縮小,因此在線材W當中可以使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部分彎曲。其結果,可以使用任意的切斷工具來容易地切斷線材W當中在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部分(換言之為線材W的彎曲部)。
另一方面,如圖14所例示,設想以下情況:當第1線材W1(或第1線材W1的端部所插入的連接套筒SV)已固定於固定具8的狀態下,使第1棒構件3收縮。更具體而言是設想以下情況:當第1棒構件3 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為分離狀態時,使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往第1方向DR1(換言之,朝向基部30的方向)移動的情況。在此情況下,伴隨於移動部32的移動,固定於固定具8的第1線材W1(或連接套筒SV)是往遠離第2棒構件5的方向移動。藉由該移動,將第1線材W1的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線材W2的第2切斷端部Wb連接的作業之至少一部分(例如,將第2切斷端部Wb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作業)會變得較容易。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構件6包含插銷構件6a,前述插銷構件6a是連結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上,設置有收容連結構件6(更具體而言為插銷構件6a)的第1孔32h,在第2棒構件5上設置有收容連結構件6(更具體而言為插銷構件6a)的第2孔5h。並且,將連結構件6插入至第1孔32h及第2孔5h之雙方後,即可形成為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相連結的狀態。另一方面,將連結構件6從第1孔32h及第2孔5h之至少一者取出後,即可形成為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相分離的狀態。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孔32h是形成在移動部32的前端所配置的板材320上。又,第2孔5h是配置在第2棒構件5的前端所配置的板材50上。
再者,連結構件6的形狀及構造並不限定於圖2所記載的例子。關於連結構件6的形狀及構造,只要可以將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連結並且分離,則可以採用任意的形狀及構造。例如,連結構件6亦可包含將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連結之卡合凸部及卡合凹部(或卡合溝)。
荷重支撐構件7是當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為分離狀態時,支撐作用於第1線材把持具2及第2線材把持具4的拉伸荷重。針對詳細內容將於後文描述。
固定具8是固定線材W(例如第1線材W1)或連接套筒SV(例如,將第1線材W1的端部與第2線材W2的端部連接的連接套筒)之構件。在圖1(a)所記載的例子中,固定具8具備有第1把持片81、第2把持片82、及固定具操作部83。在圖1(a)所記載的例子中,是利用遠程操作工具等來操作固定具操作部83,藉此即可使第1把持片81與第2把持片82之間的距離變化。
操作固定具操作部83,將第1把持片81與第2把持片82之間的距離縮小,藉此即可以將線材W(例如第1線材W1)或連接套筒SV固定於固定具8。又,操作固定具操作部83,將第1把持片81與第2把持片82之間的距離擴大,藉此即可以從固定具8上取下線材W(例如第1線材W1)或連接套筒SV。
在圖1(a)所記載的例子中,固定具8可以和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一起移動。更具體而言,固定具8具有連結部80,連結部80是固定於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因此,當移動部32移動時,固定於移動部32的固定具8會和移動部32一起移動。
作為替代方案,固定具8的連結部80亦可相對於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來滑動。在此情況下亦可構成為:設置在移動部32的推壓部32a會推壓設置在固定具8的被推壓部80a,藉此使固定具8和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一起移動。再者,在固定具8可相對於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來滑動之情況下,亦可利用遠程操作工具等,使固定具8相對於移動部32來相對移動。
在圖1(a)所記載的例子中,固定具8是配置在移動部32的中央部分。作為替代方案,固定具8亦可配置在移動部32的前端部32t,或者亦可在前端部32t與移動部32的基端部之間滑動。設想構成移動部 32的中央部分之棒狀體為非金屬製,而固定具8的至少一部分為金屬製,且前端部32t包含收容連結構件6之金屬製的連結金屬件之情況。在此情況下,將至少一部分為金屬製的固定具8,配置在至少一部分為金屬製的前端部32t,藉此即可以將金屬製的構件集中在前端部32t。其結果,例如,當利用安裝於線材的線材操作工具所進行的作業中斷時,即可較容易地將絕緣性的罩蓋覆蓋於金屬製的構件所配置的部分。再者,至少一部分為金屬製的固定具8亦可構成為安裝於至少一部分為金屬製的前端部32t,至少一部分為金屬製的固定具8亦可和至少一部分為金屬製的前端部32t一體地構成。
(任意附加的構成)
說明在第1實施形態的線材操作工具1A中可採用之任意附加的構成。
在圖1(a)及圖1(b)所記載的例子中,線材操作工具1A具有荷重支撐構件7,且荷重支撐構件7具有第1荷重傳達面71t。又,線材操作工具1A具有第2棒構件5,且第2棒構件5(更具體而言為第2棒構件5的第2連結部51)具有第2荷重傳達面51t。第1荷重傳達面71t與第2荷重傳達面51t可互相接觸,且可互相分離。
如圖2所例示,設想當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為分離狀態時,拉伸荷重F作用於第1線材把持具2及第2線材把持具4之情況。再者,作用於第1線材把持具2及第2線材把持具4的拉伸荷重F,是指作用於第1線材把持具2及第2線材把持具4彼此分離的方向之荷重。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線材操作工具1A具備有荷重支撐構件7。因此,即使當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為分離狀態,荷重支撐構件7仍可以支撐作用於第1線材把持具2及第2線材把持具4的 拉伸荷重。換言之,當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為已分離的狀態下,即使在拉伸荷重F作用於第1線材把持具2及第2線材把持具4之情況下,仍然可藉由荷重支撐構件7來維持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距離。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荷重傳達面71t與第2荷重傳達面51t是互相接觸著。因此,作用於第2線材把持具4的拉伸荷重F會透過第2棒構件5、第2荷重傳達面51t、及第1荷重傳達面71t,而傳達至荷重支撐構件7。又,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荷重支撐構件7是固定於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更具體而言,荷重支撐構件7是透過連結塊體39而固定於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因此,作用於第1線材把持具2的拉伸荷重F會透過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及連結塊體39,而傳達至荷重支撐構件7。
再者,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荷重支撐構件7具備有第1連結部71,前述第1連結部71是以可滑動移動的方式來連結荷重支撐構件7與第2棒構件5,且在該第1連結部71上設置有第1荷重傳達面71t。第1連結部71具有以可滑動移動的方式來收容第2棒構件5的貫穿孔71h。
又,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棒構件5具備有第2連結部51,前述第2連結部51是以可滑動移動的方式來連結第2棒構件5與荷重支撐構件7,且在該第2連結部51上設置有第2荷重傳達面51t。第2連結部51具有以可滑動移動的方式來收容荷重支撐構件7的棒狀部70之貫穿孔51h。在此情況下,藉由第1連結部71、第2連結部51、第2棒構件5、及棒狀部70,即可抑制第2棒構件5繞著第2棒構件5的長邊方向軸旋轉之情形。據此,第2棒構件5不會在無意間旋轉,將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從分離狀態變更成連結狀態的動作(或者,從連結狀態變更成分離狀態的動作),不會被第2棒構件5的旋轉所妨礙。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線材操作工具1A具備有第1連結部71與第2連結部51。因此,荷重支撐構件7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相對滑動移動可順利地進行。再者,從使荷重支撐構件7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相對滑動移動順利的觀點來看,較理想的是,第2棒構件5的長邊方向軸是和荷重支撐構件7的棒狀部70的長邊方向軸為互相平行。
如圖1(a)所示,線材操作工具1A亦可具備有支撐線材W的線材支撐具9。在圖1(a)所記載的例子中,線材支撐具9是固定於第1棒構件3(更具體而言為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線材支撐具9可以支撐線材W(或藉由切斷線材W所形成之後述的第1線材W1)。
當線材操作工具1A具備有線材支撐具9的情況下,線材W(或藉由切斷線材W所形成之第1線材W1)是藉由線材支撐具9而適當地受到定位。又,可抑制線材W(或第1線材W1)的鬆弛度(彎曲)。
如圖3(a)及圖3(b)所示,線材操作工具1A亦可具備有止擋件構件100,前述止擋件構件100是變更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最大分離距離L。當線材操作工具1A具備有止擋件構件100的情況下,可以在最大分離距離L為較小的狀態(參照圖3(a))下,將線材操作工具1A裝設於線材W,並且可以在最大分離距離L為較大的狀態(參照圖3(b))下,換言之,在作用於線材操作工具1A的拉伸荷重為較小的狀態下,從線材W上取下線材操作工具1A。在此情況下,從線材W上取下線材操作工具1A的作業會變得較容易。
再者,在圖3(a)所記載的例子中,止擋件構件100是配置在第1荷重傳達面71t與第2荷重傳達面51t之間。並且,當止擋件構件100配置在第1荷重傳達面71t與第2荷重傳達面51t之間的狀態下,最大分離距離L為距離L1,當止擋件構件100並未配置在第1荷重傳達面71t與第2 荷重傳達面51t之間的狀態下,最大分離距離L為距離L2。距離L1是比距離L2更小。
再者,止擋件構件100的形狀及構造並不限定於圖3(a)及圖3(b)所記載的例子。關於止擋件構件100的形狀及構造,只要可以變更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最大分離距離L,則可以採用任意的形狀及構造。例如,止擋件構件100亦可為可從荷重支撐構件7的棒狀部70的外周面突出之插銷構件。在此情況下,當插銷構件從棒狀部70的外周面突出的狀態下,最大分離距離L則成為距離L1,當插銷構件並未從棒狀部70的外周面突出的狀態下,最大分離距離L則成為距離L2。
(線材切割方法)
參照圖4至圖10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圖4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之一例的流程圖。圖5至圖10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是使用線材操作工具1來執行。在第1實施形態的線材切割方法中所使用的線材操作工具1亦可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A,或亦可為其他線材操作工具。
在第1實施形態的線材切割方法中所使用的線材操作工具1具備有:第1線材把持具2;第1棒構件3,連結於第1線材把持具2,並且藉由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相對移動而可伸縮;第2線材把持具4;第2棒構件5,連結於第2線材把持具4;及連結構件6,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第1棒構件3與第2棒構件5。線材操作工具1亦可具備有以下構件當中的至少1者:荷重支撐構件7(load bearing member)、固定第1線材W1等線材(或第1線材W1等線材的端部所插入的連接套筒SV)的固定具8、及支撐線材W的線材支撐具9。
在第1步驟ST1中,將第1線材把持具2裝設於線材W。在第2步驟ST2中,將第2線材把持具4裝設於線材W。再者,第2步驟ST2亦可在第1步驟ST1之後執行,亦可在第1步驟ST1之前執行。在圖5中顯示了第1步驟ST1及第2步驟ST2執行後之線材操作工具1的狀態。
在第3步驟ST3中,縮短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距離,藉此使線材W彎曲(參照圖6)。第3步驟ST3可藉由收縮第1棒構件3來執行。再者,第3步驟ST3(換言之,使線材W彎曲的步驟)是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連結的狀態下執行。
在第4步驟ST4中,在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位置(例如,在圖6中以箭頭E所示的位置)上切斷線材W。藉由線材W的切斷,在線材W上形成第1切斷端部Wa及第2切斷端部Wb(參照圖7)。
在第5步驟ST5中,擴大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在圖8中顯示了第5步驟ST5執行後之線材操作工具1的狀態。
使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擴大的步驟,例如是藉由使線材支撐具9(更具體而言,支撐具有第1切斷端部Wa的第1線材W1之線材支撐具9)繞著第1棒構件3來旋轉而執行。
作為替代方案,如圖9所例示,使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擴大的步驟,亦可藉由將具有第1切斷端部Wa的第1線材W1固定於固定具8而執行。
再者,如圖10所例示,第5步驟ST5(換言之,使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擴大的步驟)亦可包含使第1棒構件3伸長,藉此使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擴大。第 1棒構件3的伸長是例如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連結的連結狀態下,使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相對移動來執行。
在第1實施形態中,可以藉由使第1棒構件3收縮來使線材W彎曲(第3步驟ST3)。又,在第1實施形態中,藉由簡單的作業或操作,即可以擴大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第5步驟ST5)。因此,使用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A及/或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後,即可以安全且有效率地實施線材W的切割作業。又,可減輕進行線材W的切割作業之作業人員的作業負擔。
(線材連接方法)
參照圖4、圖11至圖15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圖4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之一例的流程圖。圖11至圖15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是使用線材操作工具1來執行。在第1實施形態的線材連接方法中所使用的線材操作工具1亦可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A,或亦可為其他線材操作工具。
當「線材」為「電線」的情況下,在線材連接方法(換言之為電線連接方法)的執行之前,在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第1切斷端部Wa)及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第2切斷端部Wb)上將絕緣被覆去除,以在第1端部(Wa)及第2端部(Wb)上使線材W(亦即電線)的芯線露出。
在第6步驟ST6中,將第1線材把持具2所把持的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1端部Sa(參照圖11)。再者,第6步驟ST6例如是在上述線材切割方法的第5步驟ST5之後執行。
第6步驟ST6例如是藉由使用任意的遠程操作工具,將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1端部Sa而進行。
在第7步驟ST7中,將連接套筒SV固定於固定具8(參照圖13)。雖然第7步驟ST7較理想是在第6步驟ST6的執行後進行,但是在第6步驟ST6的執行前進行亦無妨。
在第8步驟ST8中,固定具8及固定具8所固定的連接套筒SV是往第1方向DR1移動,換言之,往遠離第2線材把持具4的方向來移動(參照圖14)。該移動是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分離的分離狀態下,使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相對移動來執行。
為了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分離的分離狀態下,使固定具8及連接套筒SV移動,在第8步驟ST8的執行前,解除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連接狀態(更具體而言,透過連結構件6而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連結狀態)。該連結狀態的解除亦可在第7步驟ST7之前進行,亦可在第7步驟ST7之後進行。又,該連結狀態的解除亦可在第6步驟ST6之前進行,亦可在第6步驟ST6之後進行。
在圖1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連結狀態的解除,是將連結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的連結構件6(例如,插銷構件6a),從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及第2棒構件5當中的至少一者中拔出而執行。
再者,如圖12所例示,將連結構件6(例如,插銷構件6a)從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及第2棒構件5當中的至少一者中拔出之作業,較理想的是在荷重支撐構件7的第1荷重傳達面71t與第2棒構件5的第2荷重傳達面51t相接觸的狀態下執行。在第1荷重傳達面71t與第2荷重傳達面51t相接觸的狀態下,作用於第1線材把持具2及第2線材把持具4的拉伸荷重F的至少一部分會受到荷重支撐構件7所支撐。在此情況下, 作用於連結構件6的荷重會在實質上變為零或者變小。因此,在第1荷重傳達面71t與第2荷重傳達面51t相接觸的狀態下,可較容易拔出連結構件6。
在圖12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構件6(更具體而言為插銷構件6a)是從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及第2棒構件5之雙方完全地取下。作為替代方案,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連結狀態解除後,連結構件6(更具體而言為插銷構件6a)亦可連結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或第2棒構件5。在此情況下,連結構件6即不會丟失。
接著,在第9步驟ST9中,將第2線材把持具4所把持的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Wb)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2端部Sb(參照圖15)。第9步驟ST9較理想的是包含使第1棒構件3伸長的步驟。第1棒構件3的伸長,換言之,使移動部32往第2方向DR2移動例如是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分離的分離狀態(或者,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連結的連結狀態)下執行。
藉由以上的步驟,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與第2線材W2的端部(Wb)即透過連接套筒SV而連接。再者,亦可在第9步驟ST9之後,對連接套筒SV加壓,以壓接連接套筒SV與第1端部(Wa),並且壓接連接套筒SV與第2端部(Wb)。
在第1實施形態的線材連接方法中,藉由簡單的作業,即可以將第1線材W1的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1端部Sa(第6步驟ST6)。又,在圖11所記載的例子中,在第1線材W1當中插入連接套筒SV的部分(更具體而言為芯線露出部)為直線狀、或者為彎曲的程度較小。據此,即可以容易地實施第6步驟ST6(換言之,將第1線材W1的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步驟),而可以大幅地減輕將第1線材W1的端部插入 至連接套筒SV時的作業負擔。又,將第1線材W1的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SV時,不需要作業人員採取勉強的姿勢或進行困難的動作。因此,作業人員可以安全且有效率地實施線材連接作業。
在第1實施形態的線材連接方法中,藉由簡單的作業,即可以將第2線材W2的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2端部Sb(第9步驟ST9)。又,在圖14及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在第2線材W2當中位於第2線材把持具4與連接套筒SV之間的位置之部分為直線狀、或者為彎曲的程度較小。據此,即可以容易地實施第9步驟ST9(換言之,將第2線材W2的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步驟),而可以大幅地減輕將第2線材W2的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SV時的作業負擔。又,將第2線材W2的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SV時,不需要作業人員採取勉強的姿勢或進行困難的動作。因此,作業人員可以安全且有效率地實施線材連接作業。
又,在第1實施形態的線材連接方法中,在線材W的切斷後,可以在不使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距離變化的情形下,使移動部32移動。更具體而言,在第1實施形態的線材連接方法中,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分離的分離狀態下,只要使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來相對移動,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距離即不會變化。在此情況下,作用在第1線材把持具2或第2線材把持具4所把持的第1線材W1或第2線材W2的張力不會變化,且第1線材W1或第2線材W2的彎曲量不會變化。據此,即可以更安定且安全地實施線材的連接作業。此外,在抑制第1線材W1或第2線材W2的彎曲量變化的情況下,可以減少第1線材W1或第2線材W2接觸到配置在下方的其他線材等之風險。
(第2實施形態)
參照圖16及圖17來說明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B。圖16是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B的概略側面圖。圖17是示意地顯示第1線材把持具2的一例的概略側面圖。
在第2實施形態中,以和第1實施形態不同的點為中心來說明,並且省略第1實施形態中已說明的事項之重複說明。據此,即使在第2實施形態中未明示地說明,當然仍可以在第2實施形態中採用第1實施形態中已說明過的事項。
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B具備有第1線材把持具2、第1棒構件3、第2線材把持具4、第2棒構件5、連結構件6、荷重支撐構件7、及固定具8。線材操作工具1B亦可具備有線材支撐具9。又,線材支撐具9亦可包含安裝在第1棒構件3(更具體而言為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的第1線材支撐具9a、及安裝在第2棒構件5的第2線材支撐具9b。
(第1線材把持具2)
第1線材把持具2具備有第1把持片21與第2把持片22,並且藉由第1把持片21與第2把持片22來夾持住線材W的第1部分。
在圖17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把持片21與第2把持片22是透過擺動構件23而連結。又,在擺動構件23上,以可擺動的方式連結有操縱桿構件24。操縱桿構件24是透過第1連接部34而連接於第1棒構件3。
當操縱桿構件24被第1棒構件3拉動後,擺動構件23即相對於第1把持片21而擺動。又,當擺動構件23相對於第1把持片21而擺動後,第1把持片21的把持面與第2把持片22的把持面之間的距離即縮小。如此一來,線材W即被第1把持片21與第2把持片22所夾持。
在圖17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線材把持具2具備有鎖定構件25、以及操作鎖定構件25的操作部26。鎖定構件25是限制第1把持片 21的把持面與第2把持片22的把持面之間的距離擴大。在圖17所記載的例子中,鎖定構件25是安裝於操縱桿構件24上。
藉由遠程操作工具等來操作操作部26後,鎖定構件25的前端部即朝向擺動構件23來移動。藉由鎖定構件25的前端部與擺動構件23抵接,即可限制擺動構件23的擺動。如此一來,即可限制第1把持片21的把持面與第2把持片22的把持面之間的距離擴大。
再者,在圖17所記載的例子中,擺動構件23包含第1擺動構件23a與第2擺動構件23b,前述第2擺動構件23b在實質上是平行於第1擺動構件23a而配置。並且,藉由第1擺動構件23a、第2擺動構件23b、第1把持片21、及操縱桿構件24而形成平行連桿機構。在圖17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1線材把持具2具備有2個擺動構件(23a、23b),但是第1線材把持具2所具備的擺動構件的數量亦可為1個。
在圖17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線材把持具2包含脫落防止構件29,前述脫落防止構件29是防止第1把持片21與第2把持片22之間所配置的線材從第1線材把持具2上脫落。在圖17所記載的例子中,脫落防止構件29是藉由擺動構件23(更具體而言為第2擺動構件23b)而支撐成可繞著第1軸AT1來擺動,並且藉由第2把持片22而支撐成可繞著第2軸AT2來擺動。
(第1棒構件3)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是透過第1連接部24而連結於第1線材把持具2。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棒構件3與第1線材把持具2之間的連結亦可為可擺動的連結。更具體而言,第1棒構件3亦可相對於第1線材把持具2而繞著軸AX1來擺動,前述軸AX1是垂直於第1棒構件3的長邊方向軸AX之軸。再者,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 雖然第1棒構件3與第1線材把持具2之間的連結是透過插銷構件的連結,但是第1棒構件3與第1線材把持具2之間的連結亦可為透過鉤構件的連結。
第1棒構件3具備有基部30與移動部32。第1棒構件3可藉由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相對移動來伸縮。第1棒構件3具備有連結機構(齒輪機構、螺合機構等),前述連結機構是以可相對移動的方式來連結基部30與移動部32,第1棒構件3是藉由操作設置在基部30上的操作部300而伸縮。
說明利用遠程操作工具,使可伸縮的第1棒構件3伸縮之機制的一例。作為一例可設想以下情況:(A)在操作部300上設置有第1傘齒輪,該第1傘齒輪可和操作部一起繞旋轉軸R1旋轉,(B)在基部30的內側配置有第2傘齒輪,該第2傘齒輪是與第1傘齒輪連接成可傳遞荷重,(C)第2傘齒輪可和外周配置有外螺紋的螺紋棒一起繞第1棒構件3的長邊方向軸AX旋轉,(D)移動部32是螺合於該螺紋棒。在此情況下,藉由遠程操作構件,使操作部300繞著旋轉軸R1旋轉後,第1傘齒輪會繞旋轉軸R1來旋轉,且第2傘齒輪會繞著長邊方向軸AX來旋轉。當第2傘齒輪繞著長邊方向軸AX旋轉後,螺紋棒會繞著長邊方向軸AX來旋轉。當螺紋棒繞著長邊方向軸AX旋轉後,螺合於螺紋棒的移動部32會往被拉向基部30的方向(或從基部30突出的方向)移動。如此一來,第1棒構件3即可伸縮。
(第2線材把持具4)
第2線材把持具4具備有第1把持片41與第2把持片42,並且藉由第1把持片41與第2把持片42來夾持住線材W的第2部分。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線材把持具4具備有擺動構 件43、操縱桿構件44、鎖定構件45、操縱部46、及脫落防止構件49。「擺動構件43」、「第1擺動構件43a」、「第2擺動構件43b」、「操縱桿構件44」、「鎖定構件45」、「操作部46」、「脫落防止構件49」分別和上述「擺動構件23」、「第1擺動構件23a」、「第2擺動構件23b」、「操縱桿構件24」、「鎖定構件25」、「操作部26」、「脫落防止構件29」為同樣的構件。因此,省略針對這些構件之重複的說明。
(第2棒構件5)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棒構件5的基端部是透過第2連接部54而連結於第2線材把持具4。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連接部54包含:鉤構件54a,安裝於第2棒構件5;開閉構件54b,可封閉該鉤構件54a的開口;及操作部54c,操作該開閉構件54b。並且,操作操作部54c而使開閉構件54b成為開狀態,藉此即可以將第2線材把持具4卡合於鉤構件54a。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棒構件5與第2線材把持具4是透過鉤構件54a而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2棒構件5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連結是透過鉤構件54a的連結,但是第2棒構件5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連結亦可為透過插銷構件的連結。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棒構件5的基端部(第2方向DR2側的端部)是連結於第2線材把持具4,第2棒構件5的前端部(第1方向DR1側的端部)是透過連結構件6而以可分離的方式連結於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
(第2連結部51)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棒構件5具備有第2連結部51,前述第2 連結部51是以可滑動移動的方式來連結第2棒構件5與荷重支撐構件7,且在該第2連結部51上設置有第2荷重傳達面51t。
第2連結部51較理想的是具有貫穿孔51h及貫穿孔51k,前述貫穿孔51h是收容荷重支撐構件7的第1棒狀部70a,前述貫穿孔51k是收容荷重支撐構件7的第2棒狀部70b。
(荷重支撐構件7)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荷重支撐構件7包含第1棒狀部70a與第2棒狀部70b,前述第2棒狀部70b是平行於前述第1棒狀部70a。又,第1棒狀部70a及第2棒狀部70b是配置成平行於第1棒構件3的長邊方向軸AX。
當荷重支撐構件7包含有第1棒狀部70a及第2棒狀部70b的情況下,荷重支撐構件7的彎曲剛性即可提升。又,當荷重支撐構件7包含第1棒狀部70a及第2棒狀部70b的情況下,作用在第1線材把持具2及第2線材把持具4的拉伸荷重則會被第1棒狀部70a與第2棒狀部70b分散支撐。據此,線材操作工具1B的安全性及信賴性即會提升。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棒構件3的前端部(換言之為連結於第2棒構件5的部分)、以及第2棒構件5的前端部(換言之為連結於第1棒構件3的部分)是被第1棒狀部70a與第2棒狀部70b所夾著。因此,第1棒構件3的前端部及第2棒構件5的前端部是受到第1棒狀部70a及第2棒狀部70b所保護。
再者,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荷重支撐構件7所具有的棒狀部(70a、70b)的數量為2個,但是荷重支撐構件7所具有的棒狀部的數量亦可為1個或3個以上。
(第1連結部71)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荷重支撐構件7具備有第1連結部71,前述 第1連結部71是以可滑動移動的方式來連結荷重支撐構件7與第2棒構件5,且在該第1連結部71上設置有第1荷重傳達面71t。
第1棒狀部70a及第2棒狀部70b是固定於第1連結部71。又,較理想的是,第1連結部71具有以可滑動移動的方式來收容第2棒構件5的貫穿孔71h。
(固定具8)
固定具8是將第1線材W1等線材(或連接套筒SV)固定的構件。固定具8具備有第1把持片81、第2把持片82、及固定具操作部83。又,固定具8具有連結部80,連結部80是以可滑動的方式而連結於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作為替代方案,連結部80亦可固定於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部80具有收容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之貫穿孔、以可滑動的方式來收容荷重支撐構件7的第1棒狀部70a之貫穿孔、以及以可滑動的方式來收容荷重支撐構件7的第2棒狀部70b之貫穿孔。
又,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固定具8(更具體而言為連結部80)具有被推壓部80a,前述被推壓部80a可和移動部32的推壓部32a接觸。移動部32的推壓部32a與固定具8的被推壓部80a可互相接觸,且可互相分離。並且,藉由移動部32的推壓部32a推壓固定具8的被推壓部80a,固定部8即可和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一起往第1方向DR1移動。
(線材支撐具9)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線材操作工具1B具備有線材支撐具9。線材支撐具9亦可包含第1線材支撐具9a及第2線材支撐具9b。
第1線材支撐具9a是被支撐(亦即,被固定)於第1棒構件3(更具體而言為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第1線材支撐具9a可支撐線材W。
第1線材支撐具9a亦可沿著第1棒構件3(更具體而言為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的長邊方向來變更位置。在此情況下,第1線材支撐具9a具備有貫穿孔與緊固構件(固定螺絲等),前述貫穿孔是以可滑動的方式來收容第1棒構件3(更具體而言為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前述緊固構件是用於將第1線材支撐具9a固定於第1棒構件3。
當線材操作工具1B具備有第1線材支撐具9a的情況下,在線材W的切斷後,可藉由第1線材支撐具9a來適當地定位第1線材W1的第1切斷端部Wa。又,在線材W的切斷後,可抑制第1線材W1的鬆弛度(彎曲)。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線材支撐具9a具備有收容線材W的收容空間SP1。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線材支撐具9a具備有:框構件91a;開閉構件92a,可開閉框構件91a的開口部;及操作部93a,操作開閉構件92a。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是藉由框構件91a與開閉構件92a來規定收容空間SP1。將線材W插入至收容空間SP1時,例如是藉由操作操作部93a而將開閉構件92a設為開狀態。之後,透過框構件91a的開口部,將線材W插入至收容空間SP1內。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線材支撐具9a是安裝於第1棒構件3(更具體而言為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以繞著第1棒構件3的長邊方向軸AX旋轉。作為替代方案或者作為附加方案,第2線材支撐具9b亦可安裝於第2棒構件5,以繞著第2棒構件5的長邊方向軸旋轉。
第2線材支撐具9b是被支撐(亦即,被固定)於第2棒構件5。第2線材支撐具9b可支撐線材W。
第2線材支撐具9b亦可沿著第2棒構件5的長邊方向來變更位置。在此情況下,第2線材支撐具9b具備有貫穿孔與緊固構件(固定 螺絲等),前述貫穿孔是以可滑動的方式來收容第2棒構件5,前述緊固構件是用於將第2線材支撐具9b固定於第2棒構件5。
當線材操作工具1B具備有第2線材支撐具9b的情況下,在線材W的切斷後,可藉由第2線材支撐具9b來適當地定位第2線材W2的第2切斷端部Wb。又,在線材W的切斷後,可抑制第2線材W2的鬆弛度(彎曲)。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線材支撐具9b具備有收容線材W的收容空間SP2。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線材支撐具9b具備有:框構件91b;開閉構件92b,可開閉框構件91b的開口部;及操作部93b,操作開閉構件92b。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是藉由框構件91b與開閉構件92b來規定收容空間SP2。將線材W插入至收容空間SP2時,例如是藉由操作操作部93b而將開閉構件92b設為開狀態。之後,透過框構件91b的開口部,將線材W插入至收容空間SP2內。
(線材切割方法)
參照圖18及圖19來說明第2實施形態中的電線切割方法。圖18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之一例的流程圖。圖19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的各步驟之概略側面圖。
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是使用線材操作工具1來執行。在第2實施形態的線材切割方法中所使用的線材操作工具1亦可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B,或亦可為其他線材操作工具。
在第1步驟ST101中,將第1線材把持具2裝設於線材W。在第2步驟ST102中,將第2線材把持具4裝設於線材W。再者,第2步驟ST102亦可在第1步驟ST101之後執行,亦可在第1步驟ST101之前執行。
在第3步驟ST103中,將線材W支撐於第1線材支撐具9a。 再者,將線材W支撐於第1線材支撐具9a亦可指將線材W配置在第1線材支撐具9a的收容空間SP1內,亦可指將線材W固定於第1線材支撐具9a。在線材操作工具1不具備第1線材支撐具9a的情況下,則省略第3步驟ST103。
在第4步驟ST104中,將線材W支撐於第2線材支撐具9b。再者,將線材W支撐於第2線材支撐具9b亦可指將線材W配置在第2線材支撐具9b的收容空間SP2內,亦可指將線材W固定於第2線材支撐具9b。在線材操作工具1不具備第2線材支撐具9b的情況下,則省略第4步驟ST104。
在圖19(a)中顯示了第1步驟ST101至第4步驟ST104執行後之線材操作工具1的狀態。再者,在第1步驟ST101至第4步驟ST104的執行後之狀態下,線材W並未固定在固定具8上。又,在第1步驟ST101及第2步驟ST102執行後的狀態下,較理想的是在第1連結部71與第2連結部51之間配置有止擋件構件100。
第3步驟ST103及第4步驟ST104亦可在第1步驟ST101及第2步驟ST102之前執行,亦可在第1步驟ST101及第2步驟ST102之後執行。
在第5步驟ST105中,縮短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距離,藉此使線材W彎曲(參照圖19(b))。
第5步驟ST105可藉由操作操作部300而使第1棒構件3收縮來執行。再者,第5步驟ST105(換言之,使線材W彎曲的步驟)是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連結的狀態下執行。
在第6步驟ST106中,在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位置,更具體而言為第1線材支撐具9a與第2線材支撐具9b之間 的位置(例如,在圖19(b)中以箭頭E所示的位置)上切斷線材W。藉由線材W的切斷,在線材W上形成第1切斷端部Wa及第2切斷端部Wb(參照圖19(c))。
在第7步驟ST107中,擴大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在圖19(b)中顯示了第7步驟ST107執行後之線材操作工具1的狀態。
使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擴大的步驟,例如是藉由使支撐具有第1切斷端部Wa的第1線材W1之第1線材支撐具9a、或支撐具有第2切斷端部Wb的第2線材W2之第2線材支撐具9b,繞著第1棒構件3或第2棒構件5的長邊方向軸來旋轉而執行。在圖19(d)所記載的例子中,是使第1線材支撐具9a繞著第1棒構件3的長邊方向軸AX來旋轉,藉此將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擴大。
再者,如圖20(a)所例示,第7步驟ST107(換言之,使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擴大的步驟)亦可包含使第1棒構件3伸長,藉此使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擴大。第1棒構件3的伸長是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連結的連結狀態下,使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相對移動來執行。作為附加方案,在第7步驟ST107中,亦可從第1連結部71與第2連結部51之間去除止擋件構件100。
在第2實施形態中,可以藉由使第1棒構件3收縮來使線材W彎曲(第5步驟ST105)。又,在第2實施形態中,藉由簡單的作業或操作,即可以擴大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第7步驟ST107)。因此,使用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B及/或第2實施形 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後,即可以安全且有效率地實施線材W的切割作業。又,可減輕進行線材W的切割作業之作業人員的作業負擔。
(線材連接方法)
參照圖18、圖20至圖22來說明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圖18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之一例的流程圖。圖20至圖22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的各步驟之概略側面圖。
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是使用線材操作工具1來執行。在第2實施形態的線材連接方法中所使用的線材操作工具1亦可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B,或亦可為其他線材操作工具。
當「線材」為「電線」的情況下,在線材連接方法(換言之為電線連接方法)的執行之前,在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第1切斷端部Wa)及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第2切斷端部Wb)上將絕緣被覆去除,以在第1端部(Wa)及第2端部(Wb)上使線材W(亦即電線)的芯線露出(參照圖20(a))。
在第8步驟ST108中,將第1線材把持具2所把持的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1端部Sa(參照圖20(b))。再者,第8步驟ST108例如是在上述線材切割方法的第7步驟ST107之後執行。
第8步驟ST108例如是藉由使用任意的遠程操作工具,將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1端部Sa而進行。
在第9步驟ST109中,將連接套筒SV固定於固定具8(參照圖20(c))。將連接套筒SV固定於固定具8的步驟,例如是藉由操作固定具操作部83,將第1把持片81與第2把持片82之間的距離縮小來進行。雖然第9步驟ST109較理想是在第8步驟ST108的執行後進行,但是在第8 步驟ST108的執行前進行亦無妨。
再者,當固定具8可相對於移動部32而沿著第1棒構件3的長邊方向軸AX來調整位置的情況下,在第9步驟ST109的執行前,亦可調整固定具8相對於移動部32的位置(換言之,亦可變更固定具8相對於移動部32的位置)。
在第10步驟ST110中,解除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連接狀態(更具體而言,透過連結構件6的連結狀態)(參照圖20(c))。該連結狀態的解除例如是藉由以下方式來執行:從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及第2棒構件5當中的至少一者中拔出連結構件6(例如,插銷構件6a)。再者,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連結狀態之解除較理想的是在第1連結部71與第2連結部51相接觸的狀態下執行。
該連結狀態的解除亦可在第9步驟ST109之前進行,亦可在第9步驟ST109之後進行。又,該連結狀態的解除亦可在第8步驟ST108之前進行,亦可在第8步驟ST108之後進行。
在第11步驟ST111中,固定具8及固定具8所固定的連接套筒SV是往遠離第2線材把持具4的方向來移動(參照圖21(a))。該移動是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分離的分離狀態下,使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相對移動來執行。更具體而言,使移動部32朝向基部30移動後,移動部32的推壓部32a即會推壓固定具8的被推壓部80a。其結果,固定具8會往朝向基部30的方向(換言之,遠離第2線材把持具4的方向)移動。
在第12步驟ST112中,使第2線材把持具4所把持的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Wb)移動至相向於連接套筒SV的第2端部Sb之位置(參 照圖21(b))。該移動例如是利用任意的遠程操作工具來執行。第12步驟ST112亦可包含從第2線材支撐具9b上取下第2線材W2(更具體而言,使第2線材W2移動到第2線材支撐具9b的收容空間SP2外)。
在第13步驟ST113中,將第2線材把持具4所把持的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Wb)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2端部Sb(參照圖21(c))。第13步驟ST113包含使固定具8及固定具8所固定的連接套筒SV朝向第2線材把持具4來移動。該移動亦可包含以下內容:使用遠程操作工具等,使固定具8相對於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而滑動。作為替代方案,當固定具8固定於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的情況下,該移動亦可藉由使第1棒構件3伸長,換言之,使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來相對移動而進行。
在第13步驟ST113的執行後,當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及/或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Wb)對連接套筒SV的插入量為不充分的情況下,亦可縮小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距離,藉此促進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及/或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Wb)對連接套筒SV的插入(參照圖22)。縮小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距離,可以在藉由連結構件6連結了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後,藉由收縮第1棒構件3來執行。再者,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連結,例如是藉由將插銷構件6a插入至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雙方來執行。
藉由以上的步驟,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與第2線材W2的端部(Wb)即透過連接套筒SV而連接。再者,亦可在第13步驟ST113之後,對連接套筒SV加壓,以壓接連接套筒SV與第1端部(Wa),並且壓接連接套筒SV與第2端部(Wb)。
在第2實施形態的線材連接方法中,藉由簡單的作業,即 可以將第1線材W1的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1端部Sa(第8步驟ST108)。又,將第1線材W1的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SV時,不需要作業人員採取勉強的姿勢或進行困難的動作。因此,作業人員可以安全且有效率地實施線材連接作業。
在第2實施形態的線材連接方法中,藉由簡單的作業,即可以將第2線材W2的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2端部Sb(第13步驟ST113)。又,將第2線材W2的端部插入至連接套筒SV時,不需要作業人員採取勉強的姿勢或進行困難的動作。因此,作業人員可以安全且有效率地實施線材連接作業。
(第2實施形態的變形例)
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說明了荷重支撐構件7(更具體而言為第1棒狀部70a及第2棒狀部70b)是透過連結塊體39而固定於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之例子。在圖16所記載的例子中,荷重支撐構件7的第1方向DR1側的端部是固定在連結塊體39。作為替代方案,如圖23所例示,荷重支撐構件7亦可延伸成通過連結塊體39,且荷重支撐構件7(更具體而言為第1棒狀部70a及第2棒狀部70b)的第1方向DR1側的端部是固定於第2連結塊體38。在圖2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連結塊體38是安裝在基部30當中配置有操作部300的基端部分30s。作為替代方案,第2連結塊體38亦可和基端部分30s一體地形成。
作為其他替代方案,如圖24所例示,當荷重支撐構件7(更具體而言為第1棒狀部70a及第2棒狀部70b)的第1方向DR1側的端部是固定於第2連結塊體38之情況下,亦可省略連結塊體39(參照圖23)。
(第3實施形態)
參照圖25及圖26來說明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C。圖25及 圖26是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C的概略側面圖。
在第3實施形態中,以和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不同的點為中心來說明,並且省略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中已說明的事項之重複說明。據此,即使在第3實施形態中未明示地說明,當然仍可以在第3實施形態中採用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中已說明過的事項。
在第3實施形態的線材操作工具1C中,第1棒構件3具備有第2移動部32’,當移動部32往第1方向DR1移動時,前述第2移動部32’是往第1方向DR1的相反方向即第2方向DR2移動,這一點和第1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A(或第2實施形態中的線材操作工具1B)是不同的。
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棒構件3具備有移動部32、基部30、及第2移動部32’。基部30例如是固定於荷重支撐構件7(更具體而言為第1棒狀部70a及/或第2棒狀部70b)。
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基部30具有操作部300。第1棒構件3是藉由操作設置在基部30上的操作部300而伸縮。操作部300的操作例如可利用遠程操作工具來進行。藉由操作操作部300,使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往第1方向DR1(或第2方向DR2)移動的機制,已在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中說明。據此,省略針對移動部32移動的機制之重複的說明。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是藉由操作操作部300,使第2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往第2方向DR2(或第1方向DR1)移動。第2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往第2方向DR2(或第1方向DR1)移動的機制,和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往第1方向DR1(或第2方向DR2)移動的機制是同樣的。
再者,為了設成當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往第1方向 DR1移動時,第2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往第2方向DR2移動(或者,當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往第2方向DR2移動時,第2移動部32’相對於基部30而往第1方向DR1移動),第1棒構件3亦可具備有螺紋部與逆螺紋部。在此情況下,當螺紋部將移動部32往第1方向DR1驅動時,逆螺紋部是將第2移動部32’往第2方向DR2驅動。
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固定具8(更具體而言為第1固定具8a)是配置於移動部32,且固定具8(更具體而言為第2固定具8b)是配置於第2移動部32’。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1固定具8a是固定於移動部32,但是第1固定具8a亦可相對於移動部32而滑動。同樣地,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2固定具8b是固定於第2移動部32’,但是第2固定具8b亦可相對於第2移動部32’而滑動。在第1固定具8a上固定有例如具有第2切斷端部Wb的第2線材W2,在第2固定具8b上固定有例如具有第1切斷端部Wa的第1線材W1。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1固定具8a是固定於移動部32的前端部32t,但是第1固定具8a亦可固定於移動部32的中央部分。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2固定具8b是固定於第2移動部32’的前端部,但是第2固定具8b亦可固定於第2移動部32’的中央部分。
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固定具8(更具體而言為第3固定具8c)是配置於基部30。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3固定具8c是固定於基部30,但是第3固定具8c亦可固定於荷重支撐構件7(更具體而言為第1棒狀部70a及/或第2棒狀部70b)。在第3固定具8c上例如固定有連接套筒SV。
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棒狀部70a包含第1部分70a-1及第2部分70a-2。又,第1部分70a-1的第1方向DR1側的端部是和 基部30(更具體而言為基部30當中配置有操作部300的基部中央部分30m)相連結,第2部分70a-2的第2方向DR2側的端部是和基部30(更具體而言為基部30當中配置有操作部300的基部中央部分30m)相連結。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1棒狀部70a包含配置在直線上的2個棒狀體(更具體而言為棒狀體的第1部分70a-1及棒狀體的第2部分70a-2),但是第1棒狀部70a亦可藉由1個棒狀體來構成。同樣地,第2棒狀部70b亦可藉由配置在直線上的2個棒狀體來構成,亦可藉由1個棒狀體來構成。
在圖25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固定具8a、第2固定具8b、及第3固定具8c亦可分別具有和圖1(a)所例示的固定具8同樣的構造。換言之,第1固定具8a、第2固定具8b、及第3固定具8c亦可分別具備有連結部80、第1把持片81、第2把持片82、及固定具操作部83。
說明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方法之一例。在第3實施形態的線材切割方法中,第1步驟是將線材W裝設於第1線材把持具2,並且將線材W裝設於第2線材把持具4。將線材裝設於線材把持具(2、4)之前或之後,亦可將線材W支撐於第1線材支撐具9a及/或第2線材支撐具9b。第2步驟是使第1棒構件3收縮藉此使線材W彎曲。使第1棒構件3收縮包含使移動部32往第1方向DR1移動,且同時使第2移動部32’往第2方向DR2移動。使第1棒構件3收縮是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已連結的連結狀態下執行。第3步驟是在第1線材把持具2與第2線材把持具4之間的位置上切斷線材W。藉由該切斷,即形成第1切斷端部Wa及第2切斷端部Wb。第4步驟是擴大第1切斷端部Wa與第2切斷端部Wb之間的距離。該距離的擴大例如是藉由使第1線材支撐具9a或第2線材支撐具9b繞著第1棒構件3的長邊方向軸來旋轉而執行。
說明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連接方法之一例。在第3實施 形態的線材連接方法中,第1步驟是將連接套筒SV固定於第3固定具8c。將連接套筒SV固定於第3固定具8c之前或之後,將第1線材W1固定於第2固定具8b。又,將連接套筒SV固定於第3固定具8c之前或之後,將第2線材W2固定於第1固定具8a。在圖26中顯示將連接套筒SV固定於第3固定具8c,且將第1線材W1固定於第2固定具8b,並且將第2線材W2固定於第1固定具8a之後的狀態。在第2步驟中,將第1線材把持具2所把持的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1端部Sa,並且將第2線材把持具4所把持的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Wb)插入至連接套筒SV的第2端部Sb。將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及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Wb)插入至連接套筒SV,例如是藉由使第1棒構件3收縮來執行。使第1棒構件3收縮包含使移動部32往第1方向DR1移動,且同時使第2移動部32’往第2方向DR2移動。使第1棒構件3收縮,是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連結已解除的狀態(更具體而言,連結構件6未連結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的狀態)下執行。在圖26所記載的例子中是將第1固定具8a固定於移動部32,並且將第2固定具8b固定於第2移動部32’。因此,當移動部32往第1方向DR1移動時,第1固定具8a所固定之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Wb)會往第1方向DR1移動。其結果,第2端部(Wb)會插入至連接套筒SV。同樣地,當第2移動部32’往第2方向DR2移動時,第2固定具8b所固定之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會往第2方向DR2移動。其結果,第1端部(Wa)會插入至連接套筒SV。將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及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Wb)插入至連接套筒SV後,亦可對連接套筒SV進行加壓。
第3實施形態可發揮和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又,在第3實施形態中,線材操作工具1C的第1棒構件3包含移 動部32及第2移動部32’。在此情況下,即可以同時地操作第1線材W1的第1端部(Wa)及第2線材W2的第2端部(Wb)(例如,將第1端部(Wa)及第2端部(Wb)同時地插入至連接套筒SV)。
(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
在上述實施形態的線材操作工具1當中,針對第1線材把持具2、第2線材把持具4、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及線材支撐具9,可以將既有的線材切割工具的零件依原樣來使用。亦即,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針對第1線材把持具2、第2線材把持具4、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及線材支撐具9是使用既有的零件,針對構成第1棒構件3的一部分之移動部(32)(換言之,相對於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而可相對移動的移動構件)、第2棒構件5、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的連結構件6、及荷重支撐構件7,亦可使用新提供的零件。當然,第1線材把持具2、第2線材把持具4、第1棒構件3的基部30、線材支撐具9、及固定具8當中的至少1個亦可為新提供的零件而不是既有的零件。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可以進行上述各實施形態之自由組合、或各實施形態的任意構成要件之變形、或任意構成要件的省略。此外,也可以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追加任意的構成要件。
例如,在圖2中記載了從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及第2棒構件5上完全地取下連結構件6之例子。作為替代方案,如圖27之下側的圖所例示,在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連結解除的狀態下,連結構件6(例如,插銷構件6a)亦可構成為不會從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或第2棒構件5上被取下(換言之,不會從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或第2棒構件5上脫落)。在圖27所記載的例子中,線材操作工具具備有 凸輪構件60與操作部61,前述凸輪構件60可變更連結構件6(更具體而言為插銷構件6a)的位置,前述操作部61是用於藉由遠程操作工具來操作凸輪構件60。在圖27所記載的例子中,凸輪構件60是繞著旋轉軸R2而旋轉,藉此使連結構件6(更具體而言為插銷構件6a)的位置在連結位置與連結解除位置之間變化,其中前述連結位置是連結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的位置,前述連結解除位置是將第1棒構件3的移動部32與第2棒構件5之間的連結解除的位置。作為替代方案,亦可設為凸輪構件60是滑動移動,藉此使連結構件6(更具體而言為插銷構件6a)的位置在連結位置與連結解除位置之間變化。又,連結構件6亦可藉由賦與勢能構件而從連結位置被賦與勢能成朝向連結解除位置的方向。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使用本發明之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或線材連接方法,即可以安全且有效率地進行線材的切割作業及線材的連接作業。從而,對於線材操作工具的製造業者、實施線材切割作業及線材連接作業的業者而言,本發明是有用的。
1、1B:線材操作工具
2:第1線材把持具
3:第1棒構件
4:第2線材把持具
5:第2棒構件
6:連結構件
6a:插銷構件
7:荷重支撐構件
8:固定具
9:線材支撐具
9a:第1線材支撐具
9b:第2線材支撐具
21:第1把持片
22:第2把持片
23:擺動構件
24:操縱桿構件
30:基部
32:移動部
32a:推壓部
32t:前端部
34:第1連接部
39:連結塊體
41:第1把持片
42:第2把持片
43:擺動構件
43a:第1擺動構件
43b:第2擺動構件
44:操縱桿構件
45:鎖定構件
46:操作部
49:脫落防止構件
51:第2連結部
51h:貫穿孔
51k:貫穿孔
51t:第2荷重傳達面
54:第2連接部
54a:鉤構件
54b:開閉構件
54c:操作部
70a:第1棒狀部
70b:第2棒狀部
71:第1連結部
71h:貫穿孔
71t:第1荷重傳達面
80:連結部
80a:被推壓部
81:第1把持片
82:第2把持片
83:固定具操作部
91a、91b:框構件
92a、92b:開閉構件
93a、93b:操作部
100:止擋件構件
300:操作部
AX:長邊方向軸
AX1:軸
R1:旋轉軸
SP1、SP2:收容空間

Claims (14)

  1. 一種線材操作工具,其具備有: 第1線材把持具; 第1棒構件,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且藉由移動部相對於基部相對移動而可伸縮; 第2線材把持具; 第2棒構件,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 連結構件,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前述第1棒構件的前述移動部與前述第2棒構件;及 荷重支撐構件,當前述第1棒構件的前述移動部與前述第2棒構件為分離狀態時,可以支撐作用於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及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的拉伸荷重。
  2. 如請求項1之線材操作工具,其中前述連結構件包含插銷構件,前述插銷構件是連結前述第1棒構件的前述移動部與前述第2棒構件。
  3. 如請求項1之線材操作工具,其更具備有固定線材或連接套筒的固定具, 前述固定具可以和前述第1棒構件的前述移動部一起移動,或者可以相對於前述移動部而滑動。
  4. 如請求項2之線材操作工具,其更具備有固定線材或連接套筒的固定具, 前述固定具可以和前述第1棒構件的前述移動部一起移動,或者可以相對於前述移動部而滑動。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線材操作工具,其中前述荷重支撐構件包含第1荷重傳達面, 前述第2棒構件包含可以接觸前述第1荷重傳達面的第2荷重傳達面。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線材操作工具,其更具備有止擋件構件,前述止擋件構件是變更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與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之間的最大分離距離。
  7. 如請求項5之線材操作工具,其更具備有止擋件構件,前述止擋件構件是變更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與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之間的最大分離距離。
  8.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線材操作工具,其中前述第1棒構件具備有第2移動部,當前述移動部往第1方向移動時,前述第2移動部是往前述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2方向移動。
  9. 如請求項5之線材操作工具,其中前述第1棒構件具備有第2移動部,當前述移動部往第1方向移動時,前述第2移動部是往前述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2方向移動。
  10. 如請求項6之線材操作工具,其中前述第1棒構件具備有第2移動部,當前述移動部往第1方向移動時,前述第2移動部是往前述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2方向移動。
  11. 如請求項7之線材操作工具,其中前述第1棒構件具備有第2移動部,當前述移動部往第1方向移動時,前述第2移動部是往前述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2方向移動。
  12. 一種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前述線材操作工具具備有:第1線材把持具、第2線材把持具、及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之可伸縮的第1棒構件,前述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具備有: 移動構件,構成前述第1棒構件的一部分,並且可以相對於前述第1棒構件的基部而相對移動; 第2棒構件,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 連結構件,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前述移動構件與前述第2棒構件;及 荷重支撐構件,當前述移動構件與前述第2棒構件為分離狀態時,可以支撐作用於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及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的拉伸荷重。
  13. 一種線材切割方法,是使用線材操作工具來切割線材的線材切割方法, 前述線材操作工具具備有: 第1線材把持具; 第1棒構件,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且藉由移動部相對於基部相對移動而可伸縮; 第2線材把持具; 第2棒構件,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及 連結構件,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前述第1棒構件的前述移動部與前述第2棒構件, 前述線材切割方法具備有: 將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裝設於前述線材的步驟; 將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裝設於前述線材的步驟; 縮短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與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之間的距離,藉此使前述線材彎曲的步驟; 在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與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之間的位置上將前述線材切斷,藉此形成第1切斷端部與第2切斷端部的步驟;及 使前述第1切斷端部與前述第2切斷端部之間的距離擴大的步驟, 使前述線材彎曲的步驟是在前述第1棒構件的前述移動部與前述第2棒構件已連結的連結狀態下執行。
  14. 一種線材連接方法,是使用線材操作工具來連接第1線材與第2線材的線材連接方法, 前述線材操作工具具備有: 第1線材把持具; 第1棒構件,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且藉由移動部相對於基部相對移動而可伸縮; 第2線材把持具; 第2棒構件,直接或間接地連結於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 連結構件,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前述第1棒構件的前述移動部與前述第2棒構件;及 固定具,可以固定連接套筒, 前述線材連接方法具備有: 將前述第1線材把持具所把持的前述第1線材的端部插入至前述連接套筒的第1端部之步驟; 將前述連接套筒固定於前述固定具之步驟; 將前述固定具及前述固定具所固定的前述連接套筒往遠離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的方向來移動之步驟;及 將前述第2線材把持具所把持的前述第2線材的端部插入至前述連接套筒的第2端部之步驟, 前述移動步驟是在前述第1棒構件的前述移動部與前述第2棒構件已分離的分離狀態下執行。
TW108147805A 2018-12-27 2019-12-26 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以及線材連接方法 TWI8455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5020 2018-12-27
JP2018245020 2018-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9603A TW202029603A (zh) 2020-08-01
TWI845585B true TWI845585B (zh) 2024-06-21

Family

ID=7112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7805A TWI845585B (zh) 2018-12-27 2019-12-26 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以及線材連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4634B2 (zh)
JP (1) JP7025066B2 (zh)
KR (1) KR102637231B1 (zh)
CN (1) CN113228437B (zh)
AU (1) AU2019417007B2 (zh)
TW (1) TWI845585B (zh)
WO (1) WO20201371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104926A (ko) * 2020-11-11 2023-07-11 나가키 세이키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활선 분배 공구용의 전선 홀딩구 및 활선 분배 방법
WO2024034508A1 (ja) * 2022-08-09 2024-02-15 株式会社永木精機 棒状伸縮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8321A (ja) * 1999-09-08 2001-03-23 Yonezawa Densen Kk 電線保持工具
JP2010051081A (ja) * 2008-08-20 2010-03-04 Nagaki Seiki Co Ltd 架線工事用補助具及び架線工事方法
TWM406868U (en) * 2010-12-14 2011-07-01 Kauw Yehi Ind Co Ltd Hand cable cutter structure
US20160064860A1 (en) * 2013-11-14 2016-03-03 Patrick McCammon Quick Disconnec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ty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N205407143U (zh) * 2016-02-15 2016-07-27 王明晟 一种电缆夹紧装置
JP2018074826A (ja) * 2016-11-01 2018-05-10 株式会社中電工 引下線用工具と、電線設備を交換する施工方法
TW201818626A (zh) * 2016-11-04 2018-05-16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切斷工具
JP2018152940A (ja) * 2017-03-10 2018-09-27 株式会社関電工 電線切分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8545B2 (ja) * 2000-07-06 2008-11-26 株式会社永木精機 被覆架線の切分け方法
JP4647878B2 (ja) * 2002-07-25 2011-03-09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ケーブルへの部品取付け方法
JP4503919B2 (ja) * 2002-12-09 2010-07-14 沖縄電力株式会社 被覆架線の切分け工事における接地方法
JP5268537B2 (ja) * 2008-10-02 2013-08-21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活線切分工具
JP5897627B2 (ja) * 2014-03-17 2016-03-30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高圧引下線用切断補助具
MY193770A (en) * 2017-07-06 2022-10-27 Nagaki Seiki Kk Electric wire manipulation tool, component for an electric wire manipulation tool, electric wire cutting method, and electric wire connectinq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8321A (ja) * 1999-09-08 2001-03-23 Yonezawa Densen Kk 電線保持工具
JP2010051081A (ja) * 2008-08-20 2010-03-04 Nagaki Seiki Co Ltd 架線工事用補助具及び架線工事方法
TWM406868U (en) * 2010-12-14 2011-07-01 Kauw Yehi Ind Co Ltd Hand cable cutter structure
US20160064860A1 (en) * 2013-11-14 2016-03-03 Patrick McCammon Quick Disconnec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ty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N205407143U (zh) * 2016-02-15 2016-07-27 王明晟 一种电缆夹紧装置
JP2018074826A (ja) * 2016-11-01 2018-05-10 株式会社中電工 引下線用工具と、電線設備を交換する施工方法
TW201818626A (zh) * 2016-11-04 2018-05-16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切斷工具
JP2018152940A (ja) * 2017-03-10 2018-09-27 株式会社関電工 電線切分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13974A1 (en) 2022-01-13
JP7025066B2 (ja) 2022-02-24
KR20210107026A (ko) 2021-08-31
JPWO2020137159A1 (ja) 2021-10-21
CN113228437A (zh) 2021-08-06
AU2019417007B2 (en) 2024-08-15
CN113228437B (zh) 2022-07-12
AU2019417007A1 (en) 2021-07-15
TW202029603A (zh) 2020-08-01
US11664634B2 (en) 2023-05-30
KR102637231B1 (ko) 2024-02-16
WO2020137159A1 (ja) 2020-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45585B (zh) 線材操作工具、線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線材切割方法、以及線材連接方法
CN110832721B (zh) 电线操作工具、电线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电线切割方法、及电线连接方法
JP4757236B2 (ja) ロープ取付具
JP6852908B2 (ja) 活線振り分け工具用の張線器
JP5850800B2 (ja) 掴線器
JP2008206254A (ja) 活線振分方法
JP2009284722A (ja) 電線被覆剥離用工具
KR102425231B1 (ko) 슬리브 장착 공구, 및, 슬리브 장착 방법
RU2803201C2 (ru) Рабоч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для провода, компонент рабочего инструмента для провода, способ резки и разделения провода и способ соединения провода
JP5694419B2 (ja) 固定器具
JP5960233B2 (ja) 間接活線工事用コッター及び間接活線工事用アダプタ
JP6601133B2 (ja) 間接活線工事用コッター
TWI711238B (zh) 套筒裝設工具及套筒裝設方法
TWI820709B (zh) 固定器、電線切割工具、及固定方法
JP6497140B2 (ja) 保持具
KR100688147B1 (ko) 클립 유니트의 교체에 의한 다규격 전선 가선용 쉐벨클립
KR100900911B1 (ko) 호스 클램프 체결용 공구
JP2009017759A (ja) ジャンパー線保持具
KR20110012080A (ko) 바이스 플라이어
JP2023172160A (ja) 吊り足場の設置方法
KR20200038785A (ko) 랙형 원터치식 철근 커플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