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0187B - 計數裝置以及計數方法 - Google Patents

計數裝置以及計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0187B
TWI790187B TW111135286A TW111135286A TWI790187B TW I790187 B TWI790187 B TW I790187B TW 111135286 A TW111135286 A TW 111135286A TW 111135286 A TW111135286 A TW 111135286A TW I790187 B TWI790187 B TW I7901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s
workpiece
loading
count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5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4597A (zh
Inventor
藤田正俊
村田貴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不二輸送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540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01869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819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01871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不二輸送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不二輸送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0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018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4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459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MCOUNTING MECHANISMS; COUNTING OF OBJ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M7/00Counting of objects carried by a conveyor
    • G06M7/02Counting of objects carried by a conveyor wherein objects ahead of the sensing element are separated to produce a distinct gap between successive objects
    • G06M7/06Counting of flat articles, e.g. of sheets of pap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計數裝置,能夠高精度地計數平板狀的工件。 為了解決此問題,本發明的計數裝置,用於計數多個平板狀的工件,具備:按批搬入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工件的搬入裝置;為了對搬入的工件進行計數而使其上升的升降裝置;對上升的工件進行計數並將所計數的工件中的預定數量的工件作為1群工件群來劃分送出的計數劃分裝置;以及對送出的工件群加以搬出的搬出裝置;計數劃分裝置具備:具有造形體的造形部,該造形體使上升的工件維持水平地在前後方向偏移從而使相鄰的工件彼此產生階梯狀的段差;具有與造形體相對的角度限制體並且可調整地限制工件偏移的距離即偏移幅度的角度限制部;以及具有推出體的推出部,推出體具有檢測段差並計數工件的檢測裝置並且能夠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

Description

計數裝置以及計數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計數工件的計數裝置以及計數方法。
以往,作為計數平板狀的工件例如瓦楞紙板的計數裝置,提案有「一種瓦楞紙板製造裝置的紙板張數計數裝置,其計數瓦楞紙板製造裝置製造的瓦楞紙板的張數,其特徵在於,具備:拍攝堆料部裝載的瓦楞紙板的寬度方向端面的攝像單元;以及分析來自該攝像單元的圖像資訊並基於形成該瓦楞紙板的芯紙的楞型來針對該圖像資訊識別每張瓦楞紙板從而計數紙板張數的圖像分析單元」。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29669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上述專利文獻記載的裝置,藉由拍攝瓦楞紙板的端面,分析其圖像資訊來準確地計數瓦楞紙板的張數,但是如果瓦楞紙板的端面中的芯紙的波紋形狀有壓扁或變形,則容易出現識別不良而使計數精度降低。
本發明用於解決上述問題中的至少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計數裝置,其能夠高精度地計數平板狀的工件。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申請包括解決上述問題的至少一部分的多個技術手段,舉例如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態樣的計數裝置,用於計數多個平板狀的工件,具備:按批搬入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的搬入裝置;為了對藉由所述搬入裝置搬入的所述工件進行計數而使所述工件上升的升降裝置;對藉由所述升降裝置上升的所述工件進行計數並將所計數的所述工件中的預定數量的所述工件作為1群工件群來劃分送出的計數劃分裝置;以及對從所述計數劃分裝置送出的所述工件群加以搬出的搬出裝置;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具有造形體的造形部,所述造形體使藉由所述升降裝置上升的所述工件維持水平地在前後方向偏移從而使相鄰的所述工件彼此產生階梯狀的段差,所述前後方向垂直於作為堆積方向的上下方向;具有與所述造形體相對的角度限制體並且可調整地限制所述工件偏移的距離即偏移幅度的角度限制部;以及具有推出體的推出部,所述推出體具有檢測裝置並且能夠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所述檢測裝置檢測所述段差並計數所述工件;其中,所述計數裝置具有用於裝載所述工件並進行上升搬運的上升空間,並且,藉由所述搬入裝置來水平地搬入了的所述工件,在所述上升空間垂直地上升並進行計數和劃分後,藉由所述搬出裝置來水平地搬出。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使階梯狀的所述工件群排齊的排齊部;所述排齊部的排齊體一邊從前方向後方移動一邊從位於所述工件群的最前方的最上端工件開始依序接觸所述工件而消除相鄰的所述工件彼此的所述段差。
上述計數裝置中,在所述造形體停止了產生所述段差的造形動作後,推壓比偏移了的最下層的所述工件更下方的所述工件。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使階梯狀的所述工件群排齊的排齊部;所述推出體下降至所述工件群的最下端工件的後方並且在所述排齊部的排齊體使所述工件群排齊後向前方推出所述工件群。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防止位於所述工件群的下方的所述工件的移動的下方工件移動防止部;所述下方工件移動防止部的移動防止體在所述工件群的最下端工件的相鄰工件的前方防止位於所述工件群的下方的所述工件的向前方的移動。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具有與所述角度限制體相對的後方限制體並且維持所述段差的後方限制部;所述後方限制體具有與所述角度限制體的與所述工件接觸的面平行的面。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造形體在與所述工件接觸的面形成有用於提高摩擦係數的凹凸。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具有推壓體的推壓部,所述推壓體從上方吊下並在上升的所述工件的最上層的工件的頂面施加荷重。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推壓部的用於將所述推壓體吊下的吊下部能夠伸縮。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推壓體是具有在縱深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旋轉軸的旋轉體,所述縱深方向垂直於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前後方向。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推壓體是設置為與所述最上層的工件的所述頂面接觸的板簧。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升降裝置具備:具有裝載台的升降台裝置,所述裝載台從所述搬入裝置搬入並裝載本批工件並且能夠在所述上升空間上升移動及下降移動,所述本批工件是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以及具有第一裝載架的第一升降架裝置,所述第一裝載架以水平移動的方式進出所述上升空間,並且能夠在所述上升空間上升移動及下降移動;所述裝載台從作為所述上升空間的裝載的最下端的面狀區域的搬入區域上升至第一交接區域,並且在所述第一交接區域將所述本批工件交給所述第一裝載架後下降至所述搬入區域;所述第一交接區域是位置高於所述搬入區域的面狀區域,所述第一裝載架一邊進入所述上升空間一邊從所述裝載台接收所述本批工件並使其上升。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升降裝置具備:具有第二裝載架的第二升降架裝置,所述第二裝載架以水平移動的方式進出所述上升空間,並且能夠在所述上升空間上升移動及下降移動;所述第一裝載架上升至第二交接區域,並且在所述第二交接區域將所述本批工件的剩餘的工件交給所述第二裝載架後,從所述上升空間退出並下降至所述第一交接區域的高度,所述第二交接區域是位置高於所述第一交接區域的面狀區域;所述第二裝載架一邊進入所述上升空間一邊從所述第一裝載架接收所述本批工件的剩餘的工件並使其上升;所述裝載台搬入並裝載下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即下批工件。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計數裝置具備:回收廢棄工件的廢棄工件回收部,所述廢棄工件是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的最下端工件;所述廢棄工件回收部具有:從所述上升空間放出所述廢棄工件的廢棄工件放出部;以及領取所述廢棄工件的廢棄工件領取部;所述第二裝載架一邊進入所述上升空間一邊在所述第二交接區域從所述第一裝載架接收除了所述廢棄工件之外的本批的剩餘的多個所述工件並使其上升;所述廢棄工件放出部在所述第一裝載架從所述上升空間退出時使所述廢棄工件留在所述第一裝載架以便從所述上升空間僅放出所述廢棄工件。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第一裝載架為了在裝載面留住所述廢棄工件而在所述裝載面具有提高摩擦係數或者吸附所述廢棄工件的留止部;所述第二裝載架為了收取除了所述廢棄工件之外的堆積了的多個所述工件而在裝載面具有減低摩擦係數的收取部。
上述計數裝置中,所述裝載台在所述第二裝載架進行上升搬運的期間上升至所述第一交接區域,將所述下批工件交給所述第一裝載架後下降至所述搬入區域,所述第一裝載架一邊進入所述上升空間一邊從所述裝載台接收所述下批工件並待機,在所述第二裝載架上升至作為所述上升空間的裝載的最上端的面狀區域的結束區域的情況下,上升並接近所述第二裝載架以載放在所述下批工件之上的方式從所述第二裝載架接收本批的不足1群的剩餘工件;所述第二裝載架在所述結束區域一邊從所述上升空間退出一邊將所述剩餘工件交給所述第一裝載架後,下降至所述第二交接區域的高度。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態樣的計數方法,按批搬入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平板狀的工件來計數,包括:為了對多個所述工件進行計數而使所述工件上升的上升工序;以及對上升的所述工件進行計數並將所計數的所述工件中的預定數量的所述工件作為1群工件群來劃分送出的劃分送出工序,所述劃分送出工序包括:藉由設置於所述工件的送出方向的上游側的造形體使上升的所述工件維持水平地在前後方向偏移從而使相鄰的所述工件彼此產生階梯狀的段差的工序,所述前後方向垂直於作為堆積方向的上下方向;藉由設置於所述工件的送出方向的下游側的角度限制體而可調整地限制所述工件偏移的距離即偏移幅度的工序;以及藉由具有計數所述工件的檢測裝置並且能夠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的推出體來檢測及計數所述段差的工序。
上述計數方法中,在所述產生階梯狀的段差的工序,藉由從上方吊下的推壓體在上升的所述工件的最上層的工件的頂面施加荷重。
上述計數方法中,在所述上升工序,至少藉由第一升降裝置以及第二升降裝置這兩個升降裝置使本批工件上升,所述本批工件是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在用於裝載多個所述工件並進行上升搬運的上升空間,所述第一升降裝置使所述本批工件從作為所述上升空間的裝載的最下端的面狀區域的搬入區域上升至第一交接區域,所述第一交接區域是位置高於所述搬入區域的面狀區域;所述第二升降裝置在所述第一交接區域從所述第一升降裝置接收所述本批工件並使其上升;所述第一升降裝置在將所述本批工件交給所述第二升降裝置後,回到所述搬入區域搬入並裝載下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即下批工件。
上述計數方法中,在所述上升工序,至少藉由第一升降裝置、第二升降裝置以及第三升降裝置這三個升降裝置使本批工件上升,所述本批工件是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在用於裝載多個所述工件並進行上升搬運的上升空間,所述第一升降裝置使所述本批工件從作為所述上升空間的裝載的最下端的面狀區域的搬入區域上升至第一交接區域,所述第一交接區域是位置高於所述搬入區域的面狀區域;所述第二升降裝置在所述第一交接區域從所述第一升降裝置接收所述本批工件並使其上升;所述第三升降裝置在第二交接區域從所述第二升降裝置接收所述本批工件的剩餘的工件並使其上升,所述第二交接區域是位置高於所述第一交接區域的面狀區域;所述第一升降裝置在將所述本批工件交給所述第二升降裝置後,回到所述搬入區域搬入並裝載下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即下批工件。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計數裝置,其能夠高精度地計數平板狀的工件。
上述以外的問題、結構以及效果等藉由以下實施形態的說明可得以明瞭。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例子。另外,在以下的實施形態(包括變形例)中,對於同樣的構成要素,會有附加與之前的標記同樣的標記並省略其說明的情況。並且,當提到構成要素等的形狀、位置關係等時,除了明確記述的情況以及從原理上考慮顯然不是的情況等之外,包括實質上與該形狀等近似或類似等的構成要素等。並且,安裝、連接、固定等詞,包括直接實行的情況及經由其他構件間接實行的情況的雙方。
圖1是示出本申請的一個實施形態的計數裝置的方塊圖。計數裝置1具備:將多個工件搬入計數裝置1的搬入裝置2;為了對搬入的工件進行計數而使其上升的升降裝置;對上升的工件進行計數後將其送出的計數劃分裝置6;對送出的工件從計數裝置1加以搬出的搬出裝置7;以及與這些裝置電連接並控制其動作的控制盤8。
作為計數裝置1的計數對象的工件是平板狀的工件,尤其是相對於平面面積,其厚度薄且以人工進行計數作業效率低而期望實現自動化的工件。以下,舉出瓦楞紙板(波紋紙板)為代表例進行說明,但是本申請不限於此,只要對於具有平面並具有厚度的板材,本申請的計數裝置1就能夠廣為適用。
用於對藉由搬入裝置2搬入的工件進行計數之上升搬運,可以使用一個升降裝置來進行,也可以使用兩個以上的升降裝置來進行。作為一例,計數裝置1具備升降台裝置3(以下亦稱“第一升降裝置”)、第一升降架裝置4(以下亦稱“第二升降裝置”)以及第二升降架裝置5(以下亦稱“第三升降裝置”)這三個升降裝置。計數裝置1藉由具備兩個以上的升降裝置,而能夠縮短週期時間以高速地計數,之後詳細說明。
圖2是示出計數裝置的一個例子的概念圖。圖3是示出計數裝置的具體的一個例子的正面圖。圖中,X表示前後方向(水平方向)(+X表示後方、-X表示前方),Y表示上下方向(垂直方向)(+Y表示上方、-Y表示下方)(圖3以下的各圖式與此相同)。另外,後述圖中的Z表示與X方向和Y方向垂直的縱深方向(+Z表示背面方向、-Z表示正面方向)。
計數裝置1藉由搬入裝置2來按批搬入在上下方向重疊而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工件W。搬入裝置2從後方的上游工序接收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工件W,在預定位置及預定時序將其按批交給前方的升降裝置。優選為,搬入裝置2將工件W的縱深方向的位置調整為工件W的中心線與計數劃分裝置6的中心線一致後再交給升降裝置。搬入裝置2例如是輸送帶或輸送輥等固定式的輸送裝置。搬入裝置2也可以是無人搬運車等自如地移動的裝置。
計數裝置1包括:用於對多個工件W進行計數的計數空間F;以及用於裝載多個工件W並向著計數空間F進行上升搬運的上升空間E。
搬入的一批工件W,藉由升降裝置維持水平狀態地在上升空間E垂直上升,在計數空間F被計數及劃分後,藉由搬出裝置7向前方水平地搬出。
為了便於計數,也可以考慮斜置地處理工件W(例如使該批工件向前方斜置),但是這需要額外的使其斜置的時間以及從斜置恢復至水平的時間。計數裝置1,水平地處理工件W,且垂直和水平地進行工件W的升降及計數,因此不需要額外的時間,而能夠高速地計數。並且,如果斜置地處理工件W,則增加工件W的端部的負荷,使工件W變得容易損傷。計數裝置1因為水平地處理工件W,因此不會給工件W的端部增加額外的負荷。
如圖所示,上升空間E是在搬入區域A與結束區域D之間的供多個工件W上升的空間,搬入區域A是藉由升降裝置來裝載工件W的最下端的面狀區域,結束區域D是藉由升降裝置來裝載工件W的最上端的面狀區域。在藉由三個升降裝置使工件W上升的情況下,作為升降裝置進行交替的區域,上升空間E中包括第一交接區域B以及第二交接區域C,第一交接區域B是位置高於搬入區域A的面狀區域,第二交接區域C是位置高於第一交接區域B的面狀區域。計數空間F是在結束區域D以上的空間。另外,在使用一個升降裝置的情況下可以不設定交接區域,在使用兩個升降裝置的情況下僅設定一個交接區域即可,在使用四個以上的升降裝置的情況下交接區域設定為比升降裝置的數量少一個即可。
升降台裝置3從搬入裝置2搬入並裝載本批工件W並且在預定時序使其上升,本批工件W是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工件W。升降台裝置3具有能夠在上升空間E上升移動及下降移動的裝載台31。
第一升降架裝置4具有能夠以水平移動的方式進出上升空間E,並能夠在上升空間E上升移動及下降移動的第一裝載架41。在藉由兩個以上的升降裝置來上升搬運本批工件W的情況下,裝載台31從搬入區域A上升至第一交接區域B,將本批工件W交給第一裝載架41後,下降至搬入區域A。第一裝載架41一邊進入上升空間E一邊從裝載台31接收本批工件W並在預定時序使其上升。裝載台31在預定時序搬入並裝載下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工件即下批工件。另外,在圖式中第一裝載架41設置於上升空間E的前方,但不限於此,第一裝載架41只要設置於上升空間E的側方中的除了搬入裝置2一側之外的三個側方的任一方即可。
第二升降裝置5具有能夠以水平移動的方式進出上升空間E,並能夠在上升空間E上升移動及下降移動的第二裝載架51。在藉由三個升降裝置來上升搬運本批工件W的情況下,第一裝載架41上升至第二交接區域C,在第二交接區域C將本批工件W的剩餘的工件交給第二裝載架51後,從上升空間E退出並下降至第一交接區域B的高度。第二裝載架51一邊進入上升空間E一邊從第一裝載架41接收本批工件W的剩餘的工件並在預定時序使其上升。裝載台31在預定時序搬入並裝載下批工件。另外,在圖式中第二裝載架51設置於上升空間E的後方,但不限於此,第二裝載架51只要設置於上升空間E的側方中的與第一裝載架41相對的側方即可。
計數劃分裝置6計數藉由升降裝置上升的多個工件W,並將所計數的工件W中的預定數量的工件W作為1群工件群Wa來劃分送出。
計數劃分裝置6具備:具有造形體611的造形部61,造形體611使藉由升降裝置上升的工件W維持水平地在前後方向偏移從而使相鄰(上下相鄰)的工件W彼此產生階梯狀的段差;角度限制部62具有與造形體611相對的角度限制體621並可調整地限制工件W偏移的距離即偏移幅度;以及具有推出體631的推出部63,推出體631具有檢測段差並計數層數從而計數工件W的檢測裝置並且能夠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優選為,計數劃分裝置6還具備:使階梯狀的工件群Wa排齊的排齊部64。
搬出裝置7將計數劃分裝置6送出的工件群Wa從計數裝置1向前方的下游工序搬出。搬出裝置7例如是輸送帶或輸送輥等固定式的輸送裝置。搬出裝置7也可以是無人搬運車等自如地移動的裝置。
控制盤8(在此未圖示)構成為包括CPU、記憶體等,根據記憶體儲存的程式,控制計數裝置1的動作。
計數裝置1還具備主框架10以支撐上述構成部分,主框架10包括多個柱構件以及架設在這些柱構件之間的梁構件(參照圖3)。
計數裝置1的升降裝置(升降台裝置3、第一升降架裝置4、第二升降架裝置5)以及計數劃分裝置6,從圖3的初始狀態,過渡至圖2的待機狀態進行待機,並進行預定動作。
以下,詳細說明計數劃分裝置6,之後詳細說明為了計數劃分裝置6的計數而使工件W上升的升降裝置。首先,示出計數劃分裝置6的各部分的具體的一個例子,但這些僅是一個例子而已,本申請不限於此。
圖4A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造形部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圖4B是其側面圖。另外,圖4A中省略了一部分的結構。
造形部61具有造形體611、水平移動機構612、垂直移動機構613、以及支撐全體的在縱深方向延伸的梁部610。
造形體611,作為一例是旋轉體,例如是輥。造形體611可以設置一個,優選為設置多個造形體611並使其在縱深方向相隔預定間隔排成一行。作為一例,在此設置五個,這些造形體611的縱深方向上的寬度可以相同,但優選為如圖所示,中央的造形體611的寬度寬於兩側的造形體611的寬度。造形體611設有支持部6110,造形體611的共用的軸部可旋轉地支撐於支持部6110。造形體611的軸部連結於馬達6111的輸出軸。支持部6110具有多個(在此為三個)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狀部分。
造形體611能夠藉由水平移動機構612而在前後方向水平移動。作為一例,水平移動機構612具有:固定於梁部610的馬達6121;藉由馬達6121的驅動而旋轉的一對小齒輪6122;安裝於主框架10並與一對小齒輪6122嚙合的一對齒條6123;以及一對線性導向部6124。線性導向部6124的移動體安裝於梁部610,導軌安裝於主框架10。
造形體611能夠藉由垂直移動機構613而在上下方向垂直移動。作為一例,垂直移動機構613具有:固定於梁部610的馬達6131;藉由馬達6131的驅動而旋轉的小齒輪6132;與小齒輪6132嚙合的齒條6133;以及一對線性導向部6134。齒條6133安裝於支持部6110的中央棒狀部分。線性導向部6134的移動體安裝於梁部610,導軌安裝於支持部6110的兩個端部棒狀部分。造形體611能夠藉由垂直移動機構613而相對於梁部610上下移動。
圖5A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角度限制部的一個例子的側面圖,圖5B是其正面圖。另外,為了便於說明,圖3、圖5A及圖5B中示出了角度限制體621的傾斜狀態,但是角度限制體621在初始狀態也可以呈水平。
角度限制部62具有角度限制體621、旋轉機構622以及軸部620。
角度限制體621可以設置一個,優選為設置多個角度限制體621並使其在縱深方向相隔預定間隔排成一行。作為一例,在此設置五個薄板狀的矩形的等大的角度限制體621。角度限制體621的下端固定於在縱深方向延伸的軸部620以使其平面部分朝向前方及後方。軸部620的兩端可旋轉地支撐於主框架10。
角度限制體621能夠藉由旋轉機構622來轉動並變更角度。作為一例,旋轉機構622具有固定於主框架10的馬達6221以及安裝於軸部620的滑輪6222,在兩者之間安裝有傳動皮帶能夠傳遞旋轉力。角度限制體621能夠藉由旋轉機構622從水平位置向預定方向轉動到預定角度。
圖6A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推出部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圖6B是其側面圖。另外,圖6A中省略了一部分的結構。
推出部63具有推出體631、水平移動機構632、垂直移動機構633以及支撐全體的梁部630。
推出體631可以設置一個,優選為設置多個推出體631並使其在縱深方向相隔預定間隔排成一行。作為一例,在此,設置三個上下延伸的推出體631,這些推出體631的縱深方向上的寬度可以相同,但優選為如圖所示,中央推出體631的寬度寬於兩側推出體631的寬度。推出體631具有本體6311以及檢測裝置6312。另外,如之後所述,推出體631可設有爪部6313。
本體6311,作為一例,是板狀構件,其上端以其平面部分朝向前方及後方的方式固定於支持部6310,下端是自由端。優選為,如圖6A所示,本體6311是在上下方向中空的構件,例如是扁平的方筒狀構件,上端以外周面中的較寬面朝向前方及後方的方式固定於支持部6310,下端是自由端。如圖6A所示,本體6311可在後側面設有上下延伸的狹縫。本體6311也可以是後側面開放的俯視呈ㄇ字形狀的構件。支持部6310具有連結各本體6311的彼此的上端部分的一個或多個薄板部分。
檢測裝置6312安裝於本體6311的下端附近。優選為,檢測裝置6312安裝於前側面以外的位置,例如安裝於後側面,以免與工件W碰撞。在本體6311是在上下方向中空的構件及呈ㄇ字形狀的構件的情況下,檢測裝置6312安裝於其內側(例如前側面的裡側)。檢測裝置6312,作為一例,是光電式距離感測器,具有投射光的投光部以及接收被物體反射的光的受光部。
推出體631能夠藉由水平移動機構632而在前後方向水平移動。作為一例,水平移動機構632具有:固定於梁部630的馬達6321;藉由馬達6321的驅動而旋轉的一對小齒輪6322;安裝於主框架10並與一對小齒輪6322嚙合的一對齒條6323;以及一對線性導向部6324。線性導向部6324的移動體安裝於梁部630,導軌安裝於主框架10。
推出體631能夠藉由垂直移動機構633而在上下方向垂直移動。作為一例,垂直移動機構633具有:固定於梁部630的馬達6331;藉由馬達6331的驅動而旋轉的一對小齒輪6332;安裝於支持部6310並與一對小齒輪6332嚙合的一對齒條6333;以及一對線性導向部6334。線性導向部6334的移動體安裝於本體6311,導軌安裝於設置於梁部630的上下延伸的棒狀部分。線性導向部6334可以設置一對,優選為設置有與推出體631同等數量的線性導向部6334。推出體631能夠藉由垂直移動機構633而相對於梁部630上下移動。
圖7A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排齊部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圖7B是其側面圖。另外,圖7A中省略了一部分的結構。
排齊部64具有排齊體641、水平移動機構642、垂直移動機構643以及支撐全體的梁部640。
排齊體641可以設置一個,優選為設置多個排齊體641並使其在縱深方向相隔預定間隔排成一行。作為一例,在此設置四個薄板狀的矩形的等大的排齊體641。排齊體641中,其上端以其平面部分朝向前方及後方的方式固定於支持部6410,其下端是自由端,並行排列呈梳齒朝下的梳齒狀。支持部6410具有連結各排齊體641的彼此的上端部分的一個或多個薄板部分。排齊體641,優選為,設置數量為角度限制體621的數量±1,縱深方向的寬度比上述角度限制體621的彼此的預定間隔更小,而成為能夠通過角度限制體621之間。
排齊體641能夠藉由水平移動機構642而在前後方向水平移動。作為一例,水平移動機構642具有:固定於主框架10的馬達6421;支撐於主框架10且藉由馬達6421的驅動而旋轉的一對主動滑輪6422和一對從動滑輪6423;以及一對線性導向部6424。主動滑輪6422與從動滑輪6423之間架設有傳動皮帶,梁部640連結於傳動皮帶。一對線性導向部6424的移動體安裝於梁部640的兩端,導軌安裝於主框架10。
排齊體641能夠藉由垂直移動機構643而在上下方向垂直移動。作為一例,垂直移動機構643具有:設置於梁部640的氣缸(或液壓缸)6431;以及線性導向部6432。氣缸(或液壓缸)6431的活塞桿的下端連結於支持部6410。線性導向部6432的移動體安裝於梁部640,導軌安裝於排齊體641。線性導向部6432可以設置一對,優選為設置與排齊體641同等數量的線性導向部6432。排齊體641能夠藉由垂直移動機構643而相對於梁部640上下移動。
圖8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動作的一個例子的流程圖,圖9是說明其一連串的動作例的圖。
另外,圖8所示的流程圖的步驟(工序)單位是為了使各裝置的處理動作容易被理解而對應於主要處理內容來劃分的。本發明不因步驟單位的劃分的樣式、名稱而受限。各裝置的處理動作能夠對應於其內容來劃分為更多的步驟單位。並且,能夠劃分為一個步驟單位包括更多的處理動作。而且,如果能夠達成本發明的目的以及效果,上述流程圖的處理順序也不受限於圖示例。之後所述的圖22及圖24所示的流程圖也與此相同。
計數劃分裝置6計數工件W,並將所計數的工件W按工件群Wa劃分送出。工件群Wa的數量,基於工件來決定,例如是在下游工序藉由捆紮機來捆紮為1捆的工件W的數量。
首先,計數劃分裝置6以圖2所示的狀態待機。也就是說,造形部61以造形體611的前方下側的外周面位於與上升的工件W接觸的位置的狀態待機,角度限制部62以角度限制體621呈水平的狀態待機,推出部63以推出體631位於結束區域D的上方的狀態待機,排齊部64以排齊體641位於與角度限制體621的前端隔開有預定間隔的位置的狀態待機。
(1)計數劃分裝置6中,首先,在工件W進入計數空間F之前,使角度限制體621旋轉而斜向立起(步驟S121),使造形體在順時針方向旋轉(步驟S122)(圖9的(1))。另外,步驟S121和步驟S122只要在工件W進入計數空間F之前進行即可,兩者的順序可以顛倒,兩者也可以同時進行。
(2)於是,進入計數空間F(藉由升降裝置向計數空間F上升搬入)的工件W抵接至旋轉的造形體611的外周面從而在後端側造形成階梯狀的段差,所以可供推出體631向後方移動並檢測此段差以計數工件W(步驟S123)(圖9的(2))。前方的角度限制體621使工件W的偏移量成為一樣,工件W造形成當正面觀看時呈平行四邊形。另外,圖9中示出的是第一裝載架41,但也可以使用上述升降裝置中的任一個。
(3)計數劃分裝置6中,在預定時序,使造形體611停止旋轉,退避至後方,使推出體631下降至劃分位置(步驟S124)。並且,使角度限制體621倒下呈水平,藉由排齊體641來消除段差以使階梯狀的工件群Wa排齊(步驟S125)(圖9的(3))。
(4)接著,計數劃分裝置6中,使排齊體641移動至上方而退避,藉由推出體631來將工件群Wa向前方推出而送出(步驟S126)(圖9的(4))。
(5)接著,計數劃分裝置6中,使推出體631移動至待機位置,使造形體611移動至待機位置(步驟S127)(圖9的(5))。另外,送出的工件群Wa藉由搬出裝置7來搬出。
圖10是詳細說明關於計數劃分裝置的計數的構成的圖。
首先,對造形體611進行說明,上升的工件W抵接至旋轉的造形體611的外周面。造形體611的與工件W接觸的面(接觸面)是外周面的前方下側的1/4範圍。使工件W與造形體611的上述範圍內的任一位置接觸,亦即造形體611的在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可以對應於工件W的厚度、準確計數所需要的偏移幅度G、旋轉扭矩等而調整。
造形體611的與工件W的抵接處,僅限於工件W的頂面後端及至後端上側角部、後端端面,優選為,對應於工件W的硬度、容易損傷的程度等來調整造形體611的接觸面的摩擦係數。例如,需要減輕對工件W的負荷的情況下,藉由塗層、研磨等來減小造形體611的外周面的摩擦阻力。相反,需要提高負荷的情況下,對造形體611施加不使工件W受損傷的程度的摩擦阻力。作為一例,可考慮在接觸面形成用於提高摩擦係數的凹凸,例如,可考慮對造形體611的外周面施加塗層、噴丸加工等表面改質處理,利用陶瓷材料等多孔材料,進行齒輪、花鍵、滾花加工等。
上升的工件W一旦抵接至造形體611,則相對於相鄰的下層的工件W向前方滑動,碰觸在前方等候的角度限制體621而止住。因此,使偏移幅度G成為均一。也可以說,角度限制體621對造形體611所進行的造形加以導向。上升的工件W一個接一個地抵接至造形體611而一個接一個地產生階梯狀的段差,並保持著段差而上升,因此藉由造形體611和角度限制體621來生成後端是階梯狀而當正面觀看時呈平行四邊形的工件集團。限制角度α是使角度限制體621從水平而斜向立起的角度,限制角度α能夠對應於工件W的種類來任意調整,尤其能夠對應於工件W的厚度來調整,例如在15度至45度中進行調整。藉由可調整限制角度α,能夠從厚的工件W至薄的工件W逐漸增大偏移幅度G,從而提高推出體631的讀取精度。偏移幅度G例如能夠確保在5mm至45mm中。
推出體631藉由設置於下端附近的檢測裝置6312來檢測已造形成階梯狀的工件W彼此的段差(頂面間高低差)H並計數其數量即層數,從而計數工件W。檢測裝置6312,例如是雷射位移感測器且設置為其光軸與工件W的後端面平行。
雖有拍攝工件W的端面、例如拍攝瓦楞紙板的端面並對該圖像資訊加以分析以對張數進行計數的計數裝置,但是當瓦楞紙板的端面中的芯紙的波紋形狀有壓扁或變形時,則容易出現識別不良,而使計數錯誤的可能性變高。如果使用高度的人工智慧(AI)技術等則精度會提高,但是費用會變得昂貴。
計數裝置1對已造形成階梯狀的工件W而連續地測量直到階梯部分為止的距離,藉由距離呈急劇變化的段差數量來檢測該等工件W的數量,因此能夠準確地進行計數。
推出體631能夠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因此能夠以近距離讀取段差。例如,對於厚度為1.5mm程度的薄的工件W在近處讀取會提高精度,推出體631能夠藉由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而接近到最佳位置,因此能夠高精度地進行讀取。
推出體631所進行的計數,可以在造形進行到一定程度後進行,因為至少造出一個段差就能夠進行計數,因此也可以與造形幾乎同時並列地進行。
圖11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1的圖。本例中,計數劃分裝置6,還具備與角度限制體621相對地設置且用於維持段差的後方限制部66。後方限制部66具有:後方限制體661;以及使後方限制體661旋轉的旋轉機構662。後方限制體661例如是板狀構件。後方限制體也661可以構成為具有彈性能夠藉由變形而變更角度,以此取代旋轉機構662。
後方限制體661,用於夾住造形成階梯狀的工件W而位於與角度限制體621的相反的一側,並調整為與角度限制體621平行(以與限制角度α相同的角度傾斜)且從角度限制體621僅隔開工件W的前後寬度I的間隔,或者隔開工件W的前後寬度I以上的間隔。優選為,後方限制體661,具有與角度限制體621的與工件W接觸的面平行的面。據此,即使有藉由造形體611來送出但碰觸角度限制體621而彈回的工件W,也因為後方限制體661在後方進行限制,因此會維持段差。
圖12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2的圖。本例中,計數劃分裝置6,還具備用於防止在工件群W的下方的工件W的移動的下方工件移動防止部65。下方工件移動防止部65具有移動防止體651以及垂直移動機構(未圖示)。
(1)此計數劃分裝置6,能夠在為了送出工件群Wa而停止了造形體611的旋轉後(即產生段差的造形動作停止後)(圖8的步驟S123與步驟S124之間),推壓比藉由造形體611而偏移了的最下層的工件W(圖示的箭頭所示的斜線部工件)更下方的工件W,從而防止該等工件W移動(圖12的(1))。
(2)在造形體611退避至後方的期間,移動防止體651維持在上升位置且在工件群Wa的最下端工件(塗黑的工件)W的相鄰工件(圖示的箭頭所示的斜線部工件)W的前方,從而防止比工件群Wa更下方的相鄰工件W的向前方的移動(圖12的(2))。
(3)若造形體611退避至後方,則推出體631下降至工件群Wa的最下端工件(塗黑的工件)W的後方,推壓在最下端工件的下方的工件W(圖示的箭頭所示的斜線部工件)(圖12的(3))。之後,推出體631將工件群Wa向前方推出而送出。
於是,移動防止體651,能夠防止在送出工件群Wa時,將在造形成階梯狀的工件中的預定送出的工件群Wa的下方的工件W也一併送出的情況。
圖13是說明關於計數劃分裝置的排齊的構成的圖。計數劃分裝置6,優選為,對工件W進行計數後,將其排齊後再劃分送出。
工件群Wa,造形成從後端側觀察呈階梯狀,從正面觀察全體呈平行四邊形狀。如果要將這樣的工件群Wa直接向前方推出,勢必會從後方下端進行推出且工件W的自重也加到其上,而可能對下端的工件W的端面造成損傷。並且,若要使角度限制體621回到水平位置,從而前方會失去支撐,則維持在平行四邊形狀的工件群Wa一旦從後方受力就可能會倒塌。於是,計數劃分裝置6具備排齊部64,藉由排齊體641來消除相鄰的工件W之間的段差,使前端彼此及後端彼此在前後方向的位置平整而排齊成長方體狀。
(1)排齊體641從前方向後方移動使工件群Wa排齊(圖13的(1))。如上所述,排齊體641呈梳齒朝下的梳齒狀,能夠從角度限制體621之間穿過,因此即使角度限制體621沒有倒下呈水平,也能使工件群Wa排齊。
(2)排齊體641一邊從前方向後方移動一邊從位於工件群Wa的最前方的最上端工件W開始依序接觸,將其向後方推入,從而消除相鄰的工件彼此的段差(圖13的(2))。被推入的工件群Wa後端抵接後方的推出體631。這樣,藉由從前方排齊而從輕的一側進行推入,相較於從後方下端進行推出的情況,使得對工件W的負荷變小。並且,藉由階段性地使端面變得平整,使得接觸至排齊體641的端面受壓面積也漸漸增大,從而能夠減輕對工件W的端面的負荷,以防止工件W的端面受到損傷。
(3)排齊體641在排齊動作結束後上升。並且,角度限制體621倒下呈水平(圖13的(3))。
(4)排齊體641移動(退避)至工件群Wa的最上端工件的上方,則推出體631將工件群Wa向前方推出而送出(圖13的(4))。工件群Wa端面呈平整,因此受壓面積增大而減輕對工件W的端面的負荷,能夠無損傷地進行搬運。
圖14和圖15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3的圖。本例中,推出體631跟隨於工件群Wa或者抬起工件群Wa而進行搬運。而且,排齊體641也可以防止搬運中的工件群Wa的倒塌。
推出體631還具有設在下端的爪部6313。在推出體631的下端,爪部6313設置為從後端朝向前端水平地延伸。爪部6313的前端厚度逐漸遞減而呈“∠”形狀(參照圖15)。推出體631將爪部6313插入工件群Wa的下方,將工件群Wa的後端載置於爪部6313之上,以將其抬起幾毫米使爪部6313的底面不會與剩餘的工件W接觸的方式向前方搬運。
也可以是,排齊體641不退避至上方而與工件群Wa的向前方的移動同步地移動,從而防止工件群Wa的倒塌。
也可以是,如圖15所示,推出體631的檢測裝置6312為了除去紙粉、水蒸氣等而從噴嘴6314噴出空氣進行空氣吹掃(air purge)。
圖16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4的圖。本例中,計數劃分裝置6的造形部61還具有下方工件移動防止部614。藉由在造形部61設置下方工件移動防止部(壓板)614,即使造形體611退避至後方,也能夠使用下方工件移動防止部614來推壓工件群Wa的下方的工件W以防止其移動。
另外,也可以是,如圖所示,在將工件群Wa載置於推出體631的爪部6313之上將其抬起而向前方搬運的情況下,使角度限制體621以比形成段差時的限制角度的角度更小的角度(移動防止角度)斜向立起,暫時支撐藉由推出體631推出的工件群Wa,並使之與剩餘的工件W分開,從而防止下方的工件W的移動。移動防止角度被調整在不損傷工件群Wa的前端的範圍內。
圖17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5的圖。本例中,造形體611是以使傾斜板往復運動的推桿機構615來構成,而非由旋轉體來構成。推桿機構615的傾斜板的角度能夠自動調整或手動調整。還可以使傾斜板振動,以減小工件W彼此的摩擦力從而減輕推力。也可以是,向工件W彼此之間吹送空氣,藉此在工件W之間設置空氣層以減小工件W之間的摩擦力從而減輕推出力。
圖18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6的圖。本例中,造形體611是以傾斜輸送帶機構616來構成,而非由旋轉體來構成。輸送帶機構616的與工件W接觸的輸送帶的角度能夠自動調整或手動調整。輸送帶能夠水平移動,藉由水平移動能夠調整推出時的負荷、工件W的向前方的偏移幅度。也可以是,使輸送帶振動以減小工件W之間的摩擦力從而減輕推出力。
圖27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7的圖。本例中,計數劃分裝置6還具備推壓部67,推壓部67至少對最上層的工件W在其頂面施加荷重。推壓部67具有:與最上層的工件W的頂面接觸的推壓體671;以及用於將推壓體671吊下的吊下部672。推壓部67還具有支撐吊下部672的未圖示的支持部。推壓體671伴隨升降裝置的上升而上升。
換而言之,本例中,計數劃分裝置6具備:具有造形體611的造形部61,造形體611使藉由升降裝置上升的工件W維持水平地在前後方向偏移從而使相鄰的工件W彼此產生階梯狀的段差,前後方向垂直於作為堆積方向的上下方向;具有與造形體611相對的角度限制體621並且可調整地限制工件W偏移的距離即偏移幅度的角度限制部62;具有推壓體671的推壓部67,推壓體671從上方吊下並在上升的工件W的最上層的工件W的頂面施加荷重;以及具有推出體631的推出部63,推出體631具有檢測段差並計數工件W的檢測裝置並且能夠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
在計數劃分裝置6藉由造形體611來使多個工件W造形成階梯狀時,工件W有可能會彈起。在此,工件W彈起,是指工件W向前方移動且卡在角度限制體621之上、及被角度限制體621彈回而卡在造形體611之上等。尤其是,最上層的工件W,因為上方沒有工件W而不承受上方的工件W的荷重,因此容易彈起。
於是,本例中,還具備推壓部67,至少對最上層的工件W施加可被偏移但不會彈起的程度的荷重,從而解決上述問題。
推壓部67的推壓體671與最上層的工件W的頂面接觸,隨同最上層的工件W的上升一同上升。例如,在圖中,在初始狀態位於虛線所示位置的推壓體671隨同最上層的工件W的上升而一同上升到實線所示的位置。也就是說,下方的工件W被造形時也會受推壓體671的荷重。因此,優選為,與最上層的工件W的上升對應地減輕推壓體671的荷重。推壓體671在最上層的工件W的造形結束後離開最上層的工件W而退避至上方。例如,構成為:自開始造形起經過預定時間則推壓體671離開最上層的工件W而退避至上方。推壓部67中,支持部(未圖示)包括使推壓體671和吊下部672在上下方向垂直移動的垂直移動機構,藉由該垂直移動機構使推壓體671退避至上方。另外,推壓部67也可以構成為不使推壓體671退避,在此情況下,推壓體671至少能夠上升至最上層的工件W可上升的最高的高度。
推壓體671,作為一例,是具有在縱深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旋轉軸的旋轉體。推壓體671,作為一例,由輥構成。更具體而言,推壓體671例如由自由輥構成,且構成為即使最上層的工件W向前方移動,推壓體671也會一邊旋轉一邊停留在原地而不前後移動。推壓體671例如也可以由具備驅動部的驅動輥(例如藉由馬達等驅動部來驅動的輥)構成,且配合伴隨造形的最上層的工件W的向前方的移動而旋轉。推壓體671,作為一例,也可以由輪狀的旋轉體來構成。當然,推壓體671也可以構成為與最上層的工件W一同向前方移動。
吊下部672一端安裝有推壓體671,另一端經由支持部(未圖示)來連接到主框架10。不特別限定,但優選為,吊下部672能夠伸縮,且構成為伴隨推壓體671的上升而吊下部分縮短。
吊下部672,作為一例,構成為包括螺旋彈簧,例如壓縮螺旋彈簧,且在其自由長度時使得推壓體671位於虛線所示的初始位置。吊下部672,作為一例,構成為包括氣缸,推壓體671連接到活塞桿的下端。吊下部672,作為一例,構成為包括板簧,且當板簧彎曲時則使得推壓體671被上提。
推壓部67不限於上述構成,只要是可對最上層的工件W的頂面施加使得工件W可被造形成階梯狀(可被偏移)卻不會彈起的程度的荷重的構成即可。例如,也可以是,推壓部67的推壓體671是底面的摩擦係數小的板狀體,而非旋轉體。也可以是,推壓部67的推壓體671是設置為與最上層的工件W的頂面接觸的板簧。板簧即推壓體671,在初始狀態位於圖示的虛線所示的位置的下端位置,且一旦最上層的工件W上升,則彈性變形而向上方彎曲。推壓部67,在推壓體671是板簧且吊下部672是氣缸的情況下,推壓體671安裝到吊下部672的活塞桿的下端。也可以是,推壓部67不具有吊下部672,而構成為板簧即推壓體671直接安裝到支持部(未圖示)的垂直移動機構。
推壓部67以推壓體671位於圖示的虛線所示的初始位置的狀態待機。或者,推壓部67在工件W進入上述的計數空間F之前,將推壓體671吊下至初始位置。這可與上述的步驟S121、步驟S122同時進行,也可以在之前或者之後進行(參照圖8)。這樣,推壓體671,接觸至進入計數空間F的工件W的最上層的工件W的頂面並施加荷重,以施加有荷重的狀態藉由造形體611來進行造形。也就是說,在產生階梯狀的段差的工序中,藉由從上方吊下的推壓體671來在上升的工件W的最上層的工件W的頂面施加荷重。
接著,對升降裝置進行說明。另外,以下示出具體的一個例子,但其僅是一個例子而已,本申請不限於此。升降裝置,也可以是液壓升降機等從下部抬起的機構、藉由鏈條等從上部吊下的機構等。
圖19A是示出升降台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圖19B是其側面圖。另外,圖19A中省略了一部分的結構。
升降台裝置3具有裝載台31以及垂直移動機構32。
裝載台31具有藉由支持部310來支撐的多個在前後方向水平地延伸的輸送帶311。多個輸送帶311在縱深方向相隔預定間隔排成一行,並行排列為梳齒狀。多個輸送帶311的一部分或全部,藉由裝載台31所具備的旋轉驅動機構(未圖示)而同步地旋轉。裝載台31例如為旋轉驅動機構設置於中間部的中間驅動型。
裝載台31能夠藉由垂直移動機構32在上下方向垂直移動。垂直移動機構32設有一對,其線對稱地設置於正面一側及背面一側,在此,以正面一側的垂直移動機構32為例進行說明。作為一例,垂直移動機構32具有:框架部320;固定於框架部320的上方的馬達321;設置於框架部320內的鏈輪322;設置於鏈輪322的兩側的鏈輪323,鏈輪324;以及兩端固定於框架部320的頂部且兩端之間的部分繞設於鏈輪322,鏈輪323,鏈輪324的鏈條325。鏈輪322固定於距框架部320的頂部近的位置,鏈輪323連接有裝載台31的支持部310,鏈輪324連接有配重。藉由馬達321使鏈輪322旋轉來驅動鏈條325,從而能夠使輸送帶311從待機位置上升到圖示的虛線所示的位置,並且能夠下降至待機位置。
圖20A是示出第一升降架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圖20B是其正面圖。另外,圖20A中省略了一部分的結構。
第一升降架裝置4具有上述的第一裝載架41、水平移動機構42、垂直移動機構43以及支撐全體的框架部40。框架部40具有:設置於正面一側及背面一側的一對柱部;以及在兩個柱部之間在縱深方向延伸的梁部,在該梁部設有上下延伸的棒狀部分。
第一裝載架41具有藉由支持部410來支撐的多個在前後方向水平地延伸的裝載條411。多個裝載條411在縱深方向相隔預定間隔排成一行而並行排列為呈梳齒朝後的梳齒狀。多個裝載條411,其前端藉由支持部410來連結,其後端是自由端。裝載條411的縱深方向的寬度比輸送帶311之間的預定間隔更窄,而能夠插入輸送帶311之間。優選為,裝載條411的設置數量為輸送帶311的數量±1,以便在交接工件時使得工件的中心不會偏離。支持部410具有:連結多個裝載條411的前端且在縱深方向延伸的板狀部分;以及設置在該板狀部分的上下延伸的一對棒狀部分。
第一裝載架41能夠藉由水平移動機構42而在前後方向水平移動。作為一例,水平移動機構42具有:未圖示的馬達等驅動部;以及藉由該驅動部的推動力而移動的一對線性導向部421。線性導向部421的移動體安裝於框架部40的柱部的下端,導軌安裝於主框架10。
第一裝載架41能夠藉由垂直移動機構43而在上下方向垂直移動。作為一例,垂直移動機構43具有:馬達431;藉由馬達431的驅動而旋轉的一對小齒輪432;與一對小齒輪432嚙合的一對齒條433;以及一對線性導向部434。齒條433安裝於第一裝載架41的支持部410的棒狀部分。線性導向部434的移動體安裝於支持部410的板狀部分,導軌安裝於框架部40的棒狀部分。第一裝載架41能夠藉由垂直移動機構43而相對於框架部40上下移動。
圖21A是示出第二升降架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圖21B是其側面圖。另外,圖21A中省略了一部分的結構。
第二升降架裝置5具有上述的第二裝載架51、水平移動機構52、垂直移動機構53以及支撐全體的在縱深方向延伸的梁部50。
第二裝載架51具有藉由支持部510來支撐的多個在前後方向水平地延伸的轉載條511。多個裝載條511相隔預定間隔在縱深方向排成一行而並行排列為呈梳齒朝前的梳齒狀。多個裝載條511的後端藉由支持部510來連接,前端是自由端。支持部510具有:連結多個裝載條511的後端的板狀部分;以及設置在該板狀部分的上下延伸的多個棒狀部分。
第二裝載架51能夠藉由水平移動機構52而在前後方向水平移動。作為一例,水平移動機構52具有:固定於梁部50的馬達521;藉由馬達521的驅動而旋轉的一對小齒輪522;安裝於主框架10且與一對小齒輪522嚙合的一對齒條523;以及一對線性導向部524。線性導向部524的移動體安裝於梁部50,導軌安裝於主框架10。
第二裝載架51能夠藉由垂直移動機構53而在上下方向垂直移動。作為一例,垂直移動機構53具有:設置於梁部50且具備馬達的滾珠螺桿531;以及藉由滾珠螺桿531的推動力移動的一對線性導向部532。支持部510的多個棒狀部分藉由連接構件來連結,並連結到滾珠螺桿531的螺母。線性導向部532的移動體安裝於梁部50,導軌安裝於支持部510的兩端棒狀部分。第二裝載架51能夠藉由垂直移動機構53而相對於梁部上下移動。
圖22是示出升降裝置的動作的一個例子的流程圖。圖23A至圖23F是說明藉由三個升降裝置進行搬運的圖。為便於說明,首先說明使用三個升降裝置的搬運例。
各升降裝置以圖2所示的狀態待機。也就是說,升降台裝置3以裝載台31的裝載面位於搬入區域A的狀態待機,第一升降架裝置4在上升空間E的前方以第一裝載架41的裝載面與第一交接區域B等高的狀態待機,第二升降裝置5在上升空間E的後方以第二裝載架51的裝載面與第二交接區域C等高的狀態待機。
(1)首先,裝載台31在搬入區域A從搬入裝置2搬入並裝載本批工件W(步驟S101)(圖23A)。
(2)裝載台31上升至第一交接區域B(步驟S102),在第一交接區域B待機(步驟S103)(圖23B)。
(3)接著,第一裝載架41一邊從前方水平移動進入上升空間E的第一交接區域B,一邊從裝載台31接收本批工件W(步驟S105)。更具體而言,第一裝載架41的朝向後方的梳齒狀的裝載條411插入裝載台31的輸送帶311之間而接收本批工件W(圖23C)。
(4)交接後,若到了下一個計數處理時序(步驟S106的“是”),則第一裝載架41使工件W向著計數空間F上升而將其搬入計數空間F,若未到下一個計數處理時序(步驟S106的“否”),則待機,到了下一個計數處理時序再進行上升搬入(步驟S107)。在此期間,裝載台31下降至搬入區域A(步驟S104)(圖23D)。
裝載台31,只要在上升空間E空出了用於收入下批工件W的空間,則從搬入裝置2搬入並裝載下批工件W(步驟S101)(圖23E)。
(5)第一裝載架41上升至第二交接區域C(步驟S108的“是”),則第二裝載架51一邊水平移動且進入上升空間E,一邊接收本批的剩餘的工件W(步驟S111)(圖23E)。在未上升至第二交接區域C的期間(步驟S108的“否”),第一裝載架41在預定時序向著計數空間F上升搬入工件W。
第一裝載架41在第二交接區域C一邊將本批的剩餘的工件W交給第二裝載架51一邊退避(從上升空間E退出至前方)(步驟S109)(圖23E)。另外,也可以是,第一裝載架41待機,第二裝載架51的裝載條511插入第一裝載架41的裝載條411之間而接收工件W,之後第一裝載架才退避的方式進行交接。
(6)交接後,若到了下一個計數處理時序(步驟S112的“是”),則第二裝載架51使工件W向著計數空間F上升而將其搬入計數空間F,若未到下一個計數處理時序(步驟S112的“否”),則待機,到了下一個計數處理時序再進行上升搬入(步驟S113)。第一裝載架41下降至第一交接區域B的高度(步驟S110)(圖23F)。
(7)第二裝載架51若上升到了結束區域D(步驟S114的“是”),則退避(從上升空間E退出至後方)(步驟S115),下降至第二交接區域C的高度(步驟S116)。在尚未上升到結束區域D的期間(步驟S114的“否”),第二裝載架51在預定時序向著計數空間F上升搬入工件W。
另外,第二裝載架51呈梳齒朝前的梳齒狀,支持部的棒狀部分同樣隔開有間隔,因此即使與造形體611在前後方向位置重疊也能夠不發生碰撞地動作。
如之前所述,也可以是,藉由升降台裝置3這一個升降裝置來使本批工件W從搬入區域A上升至結束區域D。在此情況下,從計數劃分裝置6對本批工件W的處理結束起到裝載台31從結束區域D返回至搬入區域A為止的時間也要加到週期時間中。另外,週期時間(cycle time)是指處理一批工件W所需要的時間(從開始向計數裝置1搬入一批工件W起到開始下批工件W的搬入為止所需要的時間)。
並且,也可以是,藉由升降台裝置3以及第一升降架裝置4這兩個升降裝置使本批工件W從搬入區域A上升至結束區域D。圖24是示出使用兩個升降裝置的搬運例的流程圖。
首先,升降台31在搬入區域A從搬入裝置2搬入並裝載本批工件W(步驟S101)。裝載台31上升至第一交接區域B(步驟S102),在第一交接區域B待機(步驟S103)。
接著,第一裝載架41一邊從前方水平移動且進入上升空間E的第一交接區域B,一邊從裝載台31接收本批工件W(步驟S105)。
交接後,若到了下一個計數處理時序(步驟S106的“是”),則第一裝載架41使工件W向著計數空間F上升而將其搬入計數空間F,若未到下一個計數處理時序(步驟S106的“否”),則待機,到了下一個計數處理時序再進行上升搬入(步驟S107)。
交接後,裝載台31下降至搬入區域A(步驟S104)。裝載台31,只要在上升空間E空出了用於收入下批工件W的空間,則從搬入裝置2搬入並裝載下批工件W(步驟S101)。
第一裝載架41若上升到了結束區域D(步驟S117的“是”),則退避(從上升空間E退出至前方)(步驟S118),並下降至第一交接區域B的高度(步驟S119)。在尚未上升到結束區域D的期間(步驟S117的“否”),第一裝載架41在預定時序向著計數空間F上升搬入工件W。
另外,在本例的情況下,第一升降裝置4構成為第一裝載架41能夠上升至結束區域D。
如本例這樣使用兩個升降裝置,則在第一裝載架41進行上升搬運的期間,裝載台31可返回到搬入區域A,因此能夠縮短週期時間。並且,藉由使用兩個升降裝置,即使工件W在上升的期間,只要上升空間E空出了用於收入下批工件W的空間,則裝載台31就能夠搬入下批工件W,因此能夠更加縮短週期時間。
而且,如上述例那樣使用三個升降裝置,則在第二裝載架51進行上升搬運工件W的期間,第一裝載架41可返回到最初的待機位置以備從裝載台31接收下批工件W,因此能夠更加縮短週期時間。也就是說,藉由使用三個升降裝置,能夠在計數劃分裝置6進行處理的期間進行升降裝置的交替以及工件W的搬入,因此能夠更加實現高速化。
圖25A和圖25B是說明升降裝置的變形例1的圖。計數裝置1對按批搬入的工件W進行計數,並自所計數的工件W搬出每1群工件群Wa,但是有一批的最後剩下的工件W的數量不足1群的情況。以下將這樣的不足1群的工件W稱為剩餘工件,說明關於其處理(亦稱為“續接處理”)的構成。
在第二裝載架51上升到了結束區域D時,已進行了計數(亦或一部分或全部尚未計數)但不足1群的剩餘工件W殘留於第二裝載架51。此時,第一裝載架41已經從裝載台31接收了下批工件W並在待機。在上述例子中,第一裝載架41待機直到第二裝載架51從上升空間E退出,但是本例子中,在判斷為發生了剩餘工件W的時序或者之後,如圖25A所示,第一裝載架41上升並接近第二裝載架51。
如圖25B所示,第一裝載架41上升至預定位置並在該位置待機,則第二裝載架51一邊從上升空間E退出一邊以下端面不會與下批工件W的最上層的工件W接觸的方式將剩餘工件W交給第一裝載架41。而在下方等候的第一裝載架41則以將剩餘工件W載放在下批工件W之上的方式接收剩餘工件W。第二裝載架51從上升空間E退出後下降至第二交接區域C的高度。
如本例這樣藉由三個升降裝置來上升搬運,也能夠易於應付發生剩餘工件W的情況。
圖26A至圖26C是示出升降裝置的變形例2的圖。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工件W的最下端工件W有因為髒污等而回收廢棄的情況。以下,將這樣的一批的最下端工件W稱為廢棄工件V。通常廢棄工件V在升降裝置下降至搬入區域A時進行回收,在此情況下升降裝置的下降時間以及廢棄工件的回收時間要加到週期時間中。本例中,藉由具備三個升降裝置,還具備用於回收廢棄工件的構成部分,從而將這樣的合計的時間從週期時間除外。
計數裝置1具備廢棄工件回收部。作為一例,廢棄工件回收部具備:從上升空間E放出廢棄工件V的廢棄工件放出部91;以及領取被放出的廢棄工件V的廢棄工件領取部92。廢棄工件V的放出,在第二交接區域C在第一裝載架41與第二裝載架51之間交接本批的剩餘的工件W時進行,廢棄工件放出部91設置於第二交接區域C附近的與第一裝載架41的進出側同一側的主框架。
廢棄工件領取部92不特別限定,但優選為,設置於與第一升降架裝置4的設置側同一側且比較遠離上升空間E的位置,並且高度在第一交接區域B與第二交接區域C之間。廢棄工件領取部92例如在底面設有真空吸附墊,並且能夠水平移動。廢棄工件領取部92的下方設有回收容器。
如圖26A所示,在第二交接區域C的工件交接中的第一裝載架41從上升空間E退出之時,廢棄工件放出部91以使廢棄工件V留在第一裝載架41的方式僅使廢棄工件V從上升空間E放出。作為一例,廢棄工件放出部91,設置於比第二交接區域C更高的位置,且具有能夠垂直移動的板狀部分,該板狀部分下降至與廢棄工件V的相鄰工件W的端面(在此為前端面)抵接的高度,並攔住包括該相鄰工件W在內的比廢棄工件V的更上方的工件W。據此,第一裝載架41一邊將除了廢棄工件V之外的本批的剩餘的工件W交給第二裝載架51一邊從上升空間E退出,第二裝載架51一邊進入上升空間E一邊接收除了廢棄工件V之外的本批的剩餘的工件W。
作為一例,雖未圖示但是,廢棄工件回收部,以代替廢棄工件放出部91的方式,或者與廢棄工件放出部91一同具備的方式,在第一裝載架41的裝載面具有容易留住廢棄工件V的留止部,在第二裝載架51的裝載面具有容易收取除了廢棄工件V之外的堆積的多個工件W的收取部。第一裝載架41的留止部例如是為了在裝載面留住廢棄工件V而設置於裝載面的提高摩擦係數的部分或者為了在裝載面留住廢棄工件V而吸附廢棄工件V的部分。第二裝載架51的收取部例如是為了容易收取除了廢棄工件V之外的堆積的多個工件W而設置於裝載面的減低摩擦係數的部分。
更具體而言,作為留止部,例如在第一裝載架41的裝載面設有藉由切削加工、噴丸強化加工等而成的多個凹凸或者真空吸附墊等。也可以採用帶槽的橡膠板等藉由其變形而增大摩擦力的方式。也可以採用組合上述結構的方式。
並且,作為收取部,例如採用在第二裝載架51的裝載面施加容易滑動的加工或者使用不具有驅動機構的自由輥等旋轉體、自由輸送帶等。也可以採用向上吹空氣從而減低摩擦阻力的方式。
如圖26B所示,第二裝載架51從第一裝載架41接收除了廢棄工件V之外的本批的剩餘的工件W,在預定時序使其上升而將其搬入計數劃分裝置6。另一方面,第一裝載架41則在裝載面留住廢棄工件V而從上升空間E退出,並下降至廢棄工件領取部92的領取高度。
如圖26C所示,第一裝載架41的裝載面下降至廢棄工件領取部92的領取高度,則廢棄工件領取部92水平移動至第一裝載架41的位置以領取廢棄工件V,並回到原來的位置,使廢棄工件V下落到回收容器中。第一裝載架41在廢棄工件V被領取後,下降至第一交接區域的高度。
以上對關於本發明的計數裝置的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是這些僅是本發明的一個例子而已,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包括組合了上述各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的方式,還包括各種各樣的變形例。在不脫離從權利要求書規定的內容及其等同物中推導出的本發明的概念構思和主旨的範圍內,能夠進行各種添加、修改和部分刪除。
並且,本發明不限於計數裝置,本發明能夠以計數方法、計數裝置的控制程式等多種態樣進行提供。
1:計數裝置
10:主框架
2:搬入裝置
3:升降台裝置
31:裝載台
310:支持部
311:輸送帶
32:垂直移動機構
320:框架部
321:馬達
322,323,324:鏈輪
325:鏈條
4:第一升降架裝置
40:框架部
41:第一裝載架
410:支持部
411:裝載條
42:水平移動機構
421:線性導向部
43:垂直移動機構
431:馬達
432:小齒輪
433:齒條
434:線性導向部
5:第二升降架裝置
50:梁部
51:第二裝載架
510:支持部
511:轉載條
52:水平移動機構
521:馬達
522:小齒輪
523:齒條
524:線性導向部
53:垂直移動機構
531:滾珠螺桿
532:線性導向部
6:計數劃分裝置
61:造形部
610:梁部
611:造形體
6110:支持部
6111:馬達
612:水平移動機構
6121:馬達
6122:小齒輪
6123:齒條
6124:線性導向部
613:垂直移動機構
6131:馬達
6132:小齒輪
6133:齒條
6134:線性導向部
614:下方工件移動防止部
615:推桿機構
616:輸送帶機構
62:角度限制部
620:軸部
621:角度限制體
622:旋轉機構
6221:馬達
6222:滑輪
63:推出部
630:梁部
631:推出體
6310:支持部
6311:本體
6312:檢測裝置
6313:爪部
6314:噴嘴
632:水平移動機構
6321:馬達
6322:小齒輪
6323:齒條
6324:線性導向部
633:垂直移動機構
6331:馬達
6332:小齒輪
6333:齒條
6334:線性導向部
64:排齊部
640:梁部
641:排齊體
6410:支持部
642:水平移動機構
6421:馬達
6422:主動滑輪
6423:從動滑輪
6424:線性導向部
643:垂直移動機構
6431:氣缸(或液壓缸)
6432:線性導向部
65:下方工件移動防止部
651:移動防止體
66:後方限制部
661:後方限制體
662:旋轉機構
67:推壓部
671:推壓體
672:吊下部
7:搬出裝置
8:控制盤
91:廢棄工件放出部
92:廢棄工件領取部
A:搬入區域
B:第一交接區域
C:第二交接區域
D:結束區域
E:上升空間
F:計數空間
G:偏移幅度
H:段差
I:前後寬度
V:廢棄工件
W:工件
Wa:工件群
α:限制角度
圖1是示出本申請的一個實施形態的計數裝置的方塊圖。 圖2是示出計數裝置的一個例子的概念圖。 圖3是示出計數裝置的一個例子的正面圖。 圖4A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造形部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 圖4B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造形部的一個例子的側面圖。 圖5A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角度限制部的一個例子的側面圖。 圖5B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角度限制部的一個例子的正面圖。 圖6A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推出部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 圖6B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推出部的一個例子的側面圖。 圖7A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排齊部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 圖7B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排齊部的一個例子的側面圖。 圖8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動作的一個例子的流程圖。 圖9是說明計數劃分裝置的一連串的動作例的圖。 圖10是說明關於計數劃分裝置的計數的構成的圖。 圖11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1的圖。 圖12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2的圖。 圖13是說明關於計數劃分裝置的排齊的構成的圖。 圖14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3的圖。 圖15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3的圖。 圖16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4的圖。 圖17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5的圖。 圖18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6的圖。 圖19A是示出升降台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 圖19B是示出升降台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側面圖。 圖20A是示出第一升降架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 圖20B是示出第一升降架裝置的一個例子的正面圖。 圖21A是示出第二升降架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平面圖。 圖21B是示出第二升降架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側面圖。 圖22是示出升降裝置的動作的一個例子的流程圖。 圖23A是說明藉由三個升降裝置進行搬運的圖。 圖23B是說明藉由三個升降裝置進行搬運的圖。 圖23C是說明藉由三個升降裝置進行搬運的圖。 圖23D是說明藉由三個升降裝置進行搬運的圖。 圖23E是說明藉由三個升降裝置進行搬運的圖。 圖23F是說明藉由三個升降裝置進行搬運的圖。 圖24是示出藉由兩個升降裝置進行的搬運例的流程圖。 圖25A是示出升降裝置的變形例1的圖。 圖25B是示出升降裝置的變形例1的圖。 圖26A是示出升降裝置的變形例2的圖。 圖26B是示出升降裝置的變形例2的圖。 圖26C是示出升降裝置的變形例2的圖。 圖27是示出計數劃分裝置的變形例7的圖。
1:計數裝置
2:搬入裝置
3:升降台裝置
31:裝載台
4:第一升降架裝置
41:第一裝載架
5:第二升降架裝置
51:第二裝載架
6:計數劃分裝置
61:造形部
611:造形體
62:角度限制部
621:角度限制體
63:推出部
631:推出體
64:排齊部
641:排齊體
7:搬出裝置
8:控制盤
91:廢棄工件放出部
92:廢棄工件領取部
A:搬入區域
B:第一交接區域
C:第二交接區域

Claims (20)

  1. 一種計數裝置,用於計數多個平板狀的工件,其特徵在於具備:按批搬入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的搬入裝置;為了對藉由所述搬入裝置搬入的所述工件進行計數而使所述工件上升的升降裝置;對藉由所述升降裝置上升的所述工件進行計數並將所計數的所述工件中的預定數量的所述工件作為1群工件群來劃分送出的計數劃分裝置;以及對從所述計數劃分裝置送出的所述工件群加以搬出的搬出裝置;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具有造形體的造形部,所述造形體使藉由所述升降裝置上升的所述工件維持水平地在前後方向偏移從而使相鄰的所述工件彼此產生階梯狀的段差,所述前後方向垂直於作為堆積方向的上下方向;具有與所述造形體相對的角度限制體並且可調整地限制所述工件偏移的距離即偏移幅度的角度限制部;以及具有推出體的推出部,所述推出體具有檢測裝置並且能夠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所述檢測裝置檢測所述段差並計數所述工件;其中,所述計數裝置具有用於裝載所述工件並進行上 升搬運的上升空間,並且,藉由所述搬入裝置來水平地搬入了的所述工件,在所述上升空間垂直地上升並進行計數和劃分後,藉由所述搬出裝置來水平地搬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使階梯狀的所述工件群排齊的排齊部;所述排齊部的排齊體一邊從前方向後方移動一邊從位於所述工件群的最前方的最上端工件開始依序接觸所述工件而消除相鄰的所述工件彼此的所述段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在所述造形體停止了產生所述段差的造形動作後,推壓比偏移了的最下層的所述工件更下方的所述工件。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使階梯狀的所述工件群排齊的排齊部;所述推出體下降至所述工件群的最下端工件的後方並且在所述排齊部的排齊體使所述工件群排齊後向前方推出所述工件群。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防止位於所述工件群的下方的所述工件的移動的下方工件移動防止部;所述下方工件移動防止部的移動防止體在所述工件群的最下端工件的相鄰工件的前方防止位於所述工件群 的下方的所述工件的向前方的移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具有與所述角度限制體相對的後方限制體並且維持所述段差的後方限制部;所述後方限制體具有與所述角度限制體的與所述工件接觸的面平行的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造形體在與所述工件接觸的面形成有用於提高摩擦係數的凹凸。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計數劃分裝置具備:具有推壓體的推壓部,所述推壓體從上方吊下並在上升的所述工件的最上層的工件的頂面施加荷重。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推壓部的用於將所述推壓體吊下的吊下部能夠伸縮。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推壓體是具有在縱深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旋轉軸的旋轉體,所述縱深方向垂直於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前後方向。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推壓體是設置為與所述最上層的工件的所述頂面接觸的板簧。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計數裝 置,其中,所述升降裝置具備:具有裝載台的升降台裝置,所述裝載台從所述搬入裝置搬入並裝載本批工件並且能夠在所述上升空間上升移動及下降移動,所述本批工件是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以及具有第一裝載架的第一升降架裝置,所述第一裝載架以水平移動的方式進出所述上升空間,並且能夠在所述上升空間上升移動及下降移動;所述裝載台從作為所述上升空間的裝載的最下端的面狀區域的搬入區域上升至第一交接區域,並且在所述第一交接區域將所述本批工件交給所述第一裝載架後下降至所述搬入區域,所述第一交接區域是位置高於所述搬入區域的面狀區域;所述第一裝載架一邊進入所述上升空間一邊從所述裝載台接收所述本批工件並使其上升。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升降裝置具備:具有第二裝載架的第二升降架裝置,所述第二裝載架以水平移動的方式進出所述上升空間,並且能夠在所述上升空間上升移動及下降移動;所述第一裝載架上升至第二交接區域,並且在所述第二交接區域將所述本批工件的剩餘的工件交給所述第二裝載架後,從所述上升空間退出並下降至所述第一交接區域的高度,所述第二交接區域是位置高於所述第一交接區 域的面狀區域;所述第二裝載架一邊進入所述上升空間一邊從所述第一裝載架接收所述本批工件的剩餘的工件並使其上升;所述裝載台搬入並裝載下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即下批工件。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計數裝置具備:回收廢棄工件的廢棄工件回收部,所述廢棄工件是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的最下端工件;所述廢棄工件回收部具有:從所述上升空間放出所述廢棄工件的廢棄工件放出部;以及領取所述廢棄工件的廢棄工件領取部;所述第二裝載架一邊進入所述上升空間一邊在所述第二交接區域從所述第一裝載架接收除了所述廢棄工件之外的本批的剩餘的多個所述工件並使其上升;所述廢棄工件放出部在所述第一裝載架從所述上升空間退出時使所述廢棄工件留在所述第一裝載架以便從所述上升空間僅放出所述廢棄工件。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裝載架為了在裝載面留住所述廢棄工件而在所述裝載面具有提高摩擦係數或者吸附所述廢棄工件的留止部;所述第二裝載架為了收取除了所述廢棄工件之外的 堆積了的多個所述工件而在裝載面具有減低摩擦係數的收取部。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計數裝置,其中,所述裝載台在所述第二裝載架進行上升搬運的期間上升至所述第一交接區域,將所述下批工件交給所述第一裝載架後下降至所述搬入區域;所述第一裝載架一邊進入所述上升空間一邊從所述裝載台接收所述下批工件並待機,在所述第二裝載架上升至作為所述上升空間的裝載的最上端的面狀區域的結束區域的情況下,上升並接近所述第二裝載架以載放在所述下批工件之上的方式從所述第二裝載架接收本批的不足1群的剩餘工件;所述第二裝載架在所述結束區域一邊從所述上升空間退出一邊將所述剩餘工件交給所述第一裝載架後,下降至所述第二交接區域的高度。
  17. 一種計數方法,按批搬入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平板狀的工件來計數,其特徵在於,包括:藉由升降裝置使要進行計數的多個所述工件上升的上升工序;以及藉由計數劃分裝置對上升的所述工件進行計數並將所計數的所述工件中的預定數量的所述工件作為1群工件群來劃分送出的劃分送出工序,所述劃分送出工序包括:藉由設置於所述工件的送出方向的上游側的造 形體使上升的所述工件維持水平地在前後方向偏移從而使相鄰的所述工件彼此產生階梯狀的段差的工序,所述前後方向垂直於作為堆積方向的上下方向;藉由設置於所述工件的送出方向的下游側的角度限制體而可調整地限制所述工件偏移的距離即偏移幅度的工序;以及藉由具有計數所述工件的檢測裝置並且能夠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的推出體來檢測及計數所述段差的工序。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計數方法,其中,在所述產生階梯狀的段差的工序,藉由從上方吊下的推壓體在上升的所述工件的最上層的工件的頂面施加荷重。
  19. 如請求項17或18所述之計數方法,其中,在所述上升工序,至少藉由第一升降裝置以及第二升降裝置這兩個升降裝置使本批工件上升,所述本批工件是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在用於裝載多個所述工件並進行上升搬運的上升空間,所述第一升降裝置使所述本批工件從作為所述上升空間的裝載的最下端的面狀區域的搬入區域上升至第一交接區域,所述第一交接區域是位置高於所述搬入區域的面狀區域;所述第二升降裝置在所述第一交接區域從所述第一 升降裝置接收所述本批工件並使其上升;所述第一升降裝置在將所述本批工件交給所述第二升降裝置後,回到所述搬入區域搬入並裝載下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即下批工件。
  20. 如請求項17或18所述之計數方法,其中,在所述上升工序,至少藉由第一升降裝置、第二升降裝置以及第三升降裝置這三個升降裝置使本批工件上升,所述本批工件是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在用於裝載多個所述工件並進行上升搬運的上升空間,所述第一升降裝置使所述本批工件從作為所述上升空間的裝載的最下端的面狀區域的搬入區域上升至第一交接區域,所述第一交接區域是位置高於所述搬入區域的面狀區域;所述第二升降裝置在所述第一交接區域從所述第一升降裝置接收所述本批工件並使其上升;所述第三升降裝置在第二交接區域從所述第二升降裝置接收所述本批工件的剩餘的工件並使其上升,所述第二交接區域是位置高於所述第一交接區域的面狀區域;所述第一升降裝置在將所述本批工件交給所述第二升降裝置後,回到所述搬入區域搬入並裝載下一批堆積成長方體狀的多個所述工件即下批工件。
TW111135286A 2021-09-22 2022-09-19 計數裝置以及計數方法 TWI7901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54097A JP7001869B1 (ja) 2021-09-22 2021-09-22 計数装置、及び計数方法
JP2021-154097 2021-09-22
JP2021-181929 2021-11-08
JP2021181929A JP7001871B1 (ja) 2021-11-08 2021-11-08 計数装置、及び計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0187B true TWI790187B (zh) 2023-01-11
TW202314597A TW202314597A (zh) 2023-04-01

Family

ID=84580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5286A TWI790187B (zh) 2021-09-22 2022-09-19 計數裝置以及計數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77739B (zh)
TW (1) TWI79018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1530A (en) * 1992-03-13 1995-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nd stocking lead plates for storage batteries
JPH0772003B2 (ja) * 1986-07-24 1995-08-02 花王株式会社 計数方法
US6053695A (en) * 1997-12-02 2000-04-25 Ite, Inc. Tortilla counter-stacker
JP2004318430A (ja) * 2003-04-15 2004-11-11 Sony Corp 枚数計数装置及び計数補助治具
WO2009025152A1 (ja) * 2007-08-23 2009-02-26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カウンタエゼクタ及び製函機
JP2009184325A (ja) * 2008-02-08 2009-08-20 Ishikawa Seisakusho Ltd シート状段ボールの計数排出装置
JP4548935B2 (ja) * 2000-12-28 2010-09-22 ネッツエスアイ東洋株式会社 書類作成システム
US8331729B2 (en) * 2008-01-16 2012-1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lock-based object cou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5706120A (zh) * 2013-10-15 2016-06-22 艾尔弗雷德.冯舒克曼 计数器和具有计数器的手持式设备
CN111425256A (zh) * 2020-02-26 2020-07-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煤矿巷道监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12433830U (zh) * 2020-05-13 2021-01-29 深圳市实益达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品生产线的综合计数机构
CN113261277A (zh) * 2018-10-31 2021-08-13 神经口袋公司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程序或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1709B2 (ja) * 1992-11-30 2003-04-28 ニチロ工業株式会社 計数スタック装置
JP3401710B2 (ja) * 1992-11-30 2003-04-28 ニチロ工業株式会社 計数スタック装置
JP3555978B2 (ja) * 1994-03-29 2004-08-18 ニチロ工業株式会社 計数スタック装置
JP5740691B2 (ja) * 2010-07-23 2015-06-24 株式会社瑞光 物品の整列搬送装置
JP7169235B2 (ja) * 2018-03-15 2022-11-10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計数装置
JP7164319B2 (ja) * 2018-05-10 2022-11-01 Juki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実装装置、搬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2003B2 (ja) * 1986-07-24 1995-08-02 花王株式会社 計数方法
US5431530A (en) * 1992-03-13 1995-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nd stocking lead plates for storage batteries
US6053695A (en) * 1997-12-02 2000-04-25 Ite, Inc. Tortilla counter-stacker
JP4548935B2 (ja) * 2000-12-28 2010-09-22 ネッツエスアイ東洋株式会社 書類作成システム
JP2004318430A (ja) * 2003-04-15 2004-11-11 Sony Corp 枚数計数装置及び計数補助治具
WO2009025152A1 (ja) * 2007-08-23 2009-02-26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カウンタエゼクタ及び製函機
US8331729B2 (en) * 2008-01-16 2012-1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lock-based object cou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9184325A (ja) * 2008-02-08 2009-08-20 Ishikawa Seisakusho Ltd シート状段ボールの計数排出装置
CN105706120A (zh) * 2013-10-15 2016-06-22 艾尔弗雷德.冯舒克曼 计数器和具有计数器的手持式设备
CN113261277A (zh) * 2018-10-31 2021-08-13 神经口袋公司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程序或者方法
CN111425256A (zh) * 2020-02-26 2020-07-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煤矿巷道监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12433830U (zh) * 2020-05-13 2021-01-29 深圳市实益达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品生产线的综合计数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7739A (zh) 2023-01-06
TW202314597A (zh) 2023-04-01
CN115577739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00941A (en) Corrugated sheet unstacking and feeding apparatus
JP2710761B2 (ja) プレート状加工物を加工する機械の出口で積み上げられたプレート状加工物のバッチを積み上げ、分離し、放出するためのステーション
JP2597746Y2 (ja) バッチ成形機械
US6991229B2 (en) Paper stacker for use with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9808946B (zh) 智能自动检测计数堆叠机
JP2009184325A (ja) シート状段ボールの計数排出装置
TWI790187B (zh) 計數裝置以及計數方法
JP4159319B2 (ja) ケース群積付け装置及びケース群積付け方法
JP7001869B1 (ja) 計数装置、及び計数方法
JP7001871B1 (ja) 計数装置、及び計数方法
CN108927465A (zh) 一种薄片材料送料装置
EP1518807A1 (en) Accumulating and delivering apparatus for group of sheets
JP4213963B2 (ja) バッチの形成方法
CN211920122U (zh) 一种自动排坯机的码料装置
JP2001294359A (ja) シート状物の集積送り出し装置
KR200190145Y1 (ko) 시트 제품 적재 장치
JPH1159903A (ja) 板材の集積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9906396U (zh) 一种可自动分堆的视觉扫描点数机
CN220375719U (zh) 上料输送设备
CN220299930U (zh) 一种伸缩式放垛机构
JPH0567545B2 (zh)
JP5310028B2 (ja) 用紙揃え装置、用紙揃え方法、用紙揃え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27930B2 (ja) 円筒体の整列移載装置
JPH07267458A (ja) 計数スタック装置
JP3321846B2 (ja) ガラス管定量移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