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8036B - 機器編織工具以及由複數個機器編織工具形成之群組 - Google Patents

機器編織工具以及由複數個機器編織工具形成之群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8036B
TWI768036B TW107114587A TW107114587A TWI768036B TW I768036 B TWI768036 B TW I768036B TW 107114587 A TW107114587 A TW 107114587A TW 107114587 A TW107114587 A TW 107114587A TW I768036 B TWI768036 B TW I7680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knitting
height
machine
but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4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5263A (zh
Inventor
烏韋 斯丁格爾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葛羅斯貝克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葛羅斯貝克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葛羅斯貝克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5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5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8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803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6Sink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4Latch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6Sliding-tongue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0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one set of nee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機器編織工具(11)且尤其係一種機器編織針(12),其具有在縱向方向(L)上延伸之一針柄(15)。機器編織工具(11)具有直接鄰近一前端(16)之一針步形成部(M)及直接鄰近一後端(17)之一驅動部(A)。至少在驅動部(A)中,針柄(15)之一底側(25)不具有任何凹痕或凹陷部且沿一平面(E)延伸。針柄(15)在驅動部(A)中形成至少一個肋條部(30)且具有至多1.1毫米之一肋條高度(h1)。

Description

機器編織工具以及由複數個機器編織工具形成之群組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機器編織工具,且尤其係一種機器編織針。該機器編織工具較佳被設計成用於編織例如棉紗等短纖紗。該機器編織工具或機器編織針較佳係為一舌針(latch needle)或一複式針(compound needle)。
人們已知大量的機器編織工具及機器編織針。在利用一編織機器進行編織期間,機器編織針(例如尤其舌針)在一導引通道或針通道中沿一縱向方向(longitudinal direction)移動。為此,各該機器編織針具有具一針踵部(butt part)之一驅動部。針踵部與編織機器之一凸輪協作,以在一針通道中沿縱向方向對機器編織針進行定位或移動。在圓形編織機器之情形中,編織圓筒(knitting cylinder)與機器編織針一起相對於凸輪在一周邊方向上旋轉,且機器編織針之針踵部在一凸輪軌道(cam track)中被導引。此處,力不僅在機器編織針之縱向方向上而且橫向於機器編織針在一橫向方向(transverse direction)上作用於針踵部上。於在一編織機器中編織期間,其他機器編織工具(例如複式針之鉤(hook)或滑桿(slider))亦藉由一適合之驅動裝置被移動或定位。
此種機器編織工具必須滿足大量條件,該等條件有時亦相衝突。為達成最大可能之生產率(productivity),需要高移動速度,例如一圓形編織機器之一編織圓筒之一高旋轉速度,此使得編織機器之機器編織針及其他機器編織工具具有對應高的加速度及速度。
為達成高的加速度,一方面,使機器編織工具具有低質量係為有利的。另一方面,機器編織工具必須具有一長的工作壽命,且不允許因引入加速力而存在過度磨損或損壞跡象。更換一有缺陷之機器編織工具需要使編織機器停工且造成生產率損失。機器編織工具必須能夠被以一精確方式定位,以免在針步形成(stitch formation)時間產生任何差錯。在針步形成過程期間對機器編織工具之導引或定位準確度亦不允許被殘留之紗線、殘留之纖維或其他污染物損害。
為將此各種約束條件考量在內,已提出各式各樣之機器編織工具實施例。為避免針斷裂之風險,亦已知其中針柄(shank)包含以一曲折方式延伸之複數個部分之機器編織針,例如自US 5,231,855或DE 69 218 303 T2中已知。此文獻之目標係為更好地阻尼急動加速度(jerky acceleration)對機器編織針之影響且避免損壞之風險。此文獻所述之針形成一群組,其中一群組內之針各自具有一針踵部,該針踵部與同一群組內之其他機器編織針之針踵部相較位於一不同之針踵位置處。在該等針其中之一具有一針踵部之情形下,其他針各自具有一針柄橋(shank bridge)。
在DE 28 20 925 A1中另外闡述了一種具有一曲折針柄部之機器編織針。其中,與底側相距一距離配置之一肋條部(rib portion)具有至多1.1毫米(mm)或0.9毫米之一肋條高度。
代替一機器編織針之複數個曲折部,US 4,036,036 A提出在針柄之二個側面之間設置複數個開孔,該等開孔可具有不同之形狀及設計。因此,與曲折針柄部相較,避免了在針之底側及上側上存在凹痕(indentation)或凹陷部(recess)。
DE 3 014 751 A1例如闡述一種呈一舌針之形式之壓花型機器編織工具(stamped machine knitting tool)。針柄具有複數個開孔,該等開孔在橫向方向上完全穿過針柄且在針柄之每一側面上敞口。因此,形成了複數個環形閉合腔室。 此等環形閉合腔室由在縱向方向上彼此平行延伸之二個肋條限定。因此,急動加速度應被更好地吸收,且針斷裂應得以避免。
自CN 2 178 245 Y中已知一種具有如請求項1之前序所述之特徵之機器編織針。
自先前技術出發,本發明之一個目標係為形成一種充分遵從介紹中所述之約束條件且能夠在精確導引下達成高加速度之編織工具。
此目標係藉由一種具有如請求項1所述之特徵之機器編織工具來達成。
根據本發明,提出一種機器編織工具且尤其係一種機器編織針,其具有在縱向方向上延伸之一針柄。該機器編織工具之針柄具有一底側、與底側相對之一上側、及二個側面,該二個側面連接該底側與該上側。該等側面係在相對於縱向方向成直角之一橫向方向上以一距離而配置。該二個側面較佳係彼此平行定向。
該針柄或該機器編織工具具有一前端及與該前端相對之一後端。一針步形成部(stitch-forming portion)直接毗連前端。在作為一機器編織針之機器編織工具之實施例中,該針步形成部中設置有一針鉤。當機器編織針被實施為一舌針時,在針步形成部中可設置有一以可移動方式安裝之針舌,該針舌可在一打開位置與一閉合位置之間移動。
該機器編織工具之一驅動部直接毗連後端。在驅動部中,該機器編織工具具有至少一個針踵部。該針踵部在相對於縱向方向成直角且相對於橫向方向成直角之一高度方向上延伸,且具有自底側起始之一針踵部高度。該針踵部被設計成在針步形成過程期間與編織機器之一凸輪協作。該機器編織工具可藉由針踵部被移動及/或定位。
當在本說明中提及針柄或針柄之某些部分之一高度時,任何高度規格 始終係相對於底側而給出。
該機器編織工具之底側至少在針步形成部之外在由縱向方向及橫向方向橫跨之一單個平面中延伸。相對於此平面,底側不具有凸起(elevation)或凹痕或開孔。
該等側面較佳至少在驅動部中不形成有凹陷部或凹痕。因此,不可能在底側上之一凹痕或凹陷部中或者在側面上之一凹痕或凹陷部中累積灰塵。就機器編織針之定位準確度而言,灰塵積累可造成不利影響。若在一凹陷部中累積太多灰塵,則機器編織工具在移動期間之摩擦力亦可增加且造成加劇之磨損。該機器編織工具尤其被設計成用於編織短紗或棉紗。在此種紗線之情形中,殘留之短纖紗會在編織機器中產生特別高之污染水準。因此,該機器編織工具對此種污染物特別不敏感。
在驅動部中,針柄形成至少一個肋條部,該至少一個肋條部具有自底側起始至多1.1毫米之一肋條高度。由於底側在驅動部中係在共同平面中延伸,因此當在編織機器之一導引通道中被導引時,肋條部壓靠導引通道之基底處之一對應面。肋條部係以一短高度而形成。因此,針重量得以減小,且針柄之彈性得以增大。倘若出現急動加速度,其中引入加速度之針踵部上之負荷得以減小,且針踵部發生斷裂之風險得以降低。由於肋條部係在與底側無任何距離之情況下延伸且因此可以其整個底側而承載於編織機器之一面上,因而任何引入之振盪被充分阻尼。不設置與底側相距一距離之肋條或針柄部。
針柄在驅動部中、尤其在至少一個肋條部中之短高度(至少在某些部分中)亦降低圍繞平行於縱向方向延伸之一縱向軸線之扭轉剛度(torsional rigidity)。當機器編織工具在其橫向方向上相對於一凸輪在一圓形編織機器中移動時,會對針踵部上引入方向為橫向方向之力,此可使得針踵部圍繞此縱向軸線傾斜或傾側。為了能夠抵消此種傾斜或傾側以及對機器編織工具進行支撐,在驅 動部中設置至少一個支撐凸起,該支撐凸起在高度方向上延伸且具有一凸起高度。該凸起高度大於肋條高度且小於針踵部高度。支撐凸起係被配置成在縱向方向上與針踵部相距一距離。在支撐凸起之區域中,針柄具有一相對大之高度且在編織機器中係以其底側被支撐於一導引面上,此改良支撐效應。
編織機器之一導引通道之一通道壁設置於直接相鄰之機器編織工具之間。該等機器編織工具藉由支撐凸起被支撐於通道壁上。針踵部上之局部負荷降低,且損壞得以避免,及/或機器編織工具之工作壽命得以延長。倘若機器編織工具發生斷裂或劣化,則不僅在機器編織工具處、而且並尤其在編織機器(編織圓筒,針座)之通道壁處可造成損壞,而該損壞只能以巨大努力及成本來加以補救。
根據本發明之機器編織工具或根據本發明之機器編織針具有一種達成高編織速度且對污染物不敏感之設計。各設計特徵相互協調且以所主張組合來得到機器編織工具之一特別適合之構造。閉合底側及/或較佳閉合側面不會為殘留之紗線或其他灰塵顆粒提供相對大量累積之任何機會。該至少一個肋條部使得機器編織工具對在針踵部處引入之急動加速度不敏感。肋條部藉由底側被支撐於編織機器中之一導引面上,例如被支撐於一針通道之基底上,俾使在此處造成之任何振盪皆被有效地阻尼且達成高的導引準確度。相鄰之機器編織工具可藉由支撐凸起被支撐於編織機器之一通道壁上,俾可限制一機器編織工具圍繞與縱向方向平行之一軸線發生傾斜或扭轉。
有利地,在驅動部中配置至少一個(在每一種情形中)由二個支撐凸起形成之對。可在針柄之上側中於支撐凸起之間設置一凹形凹痕或一溝穀(furrow)。同一對中之二個支撐凸起可被配置成在縱向方向上彼此相距一支撐距離。此支撐距離尤其係為該二個支撐凸起之極點(maximum)之間在縱向方向上之最小距離。舉例而言,該支撐距離可對應於針踵部在縱向方向上之一長度尺 寸,或者可略大於針踵部之長度尺寸。
例如,各該支撐凸起可具有相對於高度方向及縱向方向以一斜度伸展之二個側翼。因此,可達到一清潔效果:灰塵藉由側翼之斜度而自編織機器之導引通道被輸送出。因此,污染物自導引通道被輸送出,且灰塵顆粒或其他污染物向針柄下方之滲漏得以減少或避免。
機器編織工具之後端可配置於針柄之一端部處。如在橫向方向上所考量,該端部例如具有一矩形輪廓。該端部可在縱向方向上具有一端部長度。該端部長度可至少對應於一對中之二個支撐凸起間之支撐距離。
較佳地,該肋條部或各所設置肋條部其中之一配置於至少一個支撐凸起與針踵部之間。
另外,有利地,針柄在驅動部中形成各自具有相同肋條高度之複數個肋條部。因此,一單獨肋條部之彎曲負荷可降低。
在另一有利實例性實施例中,針踵部配置於二個支撐部之間。該等支撐部各自在高度方向H上以一支撐部高度延伸,該支撐部高度至少與凸起高度一樣大。該二個支撐部可具有相同或不同之支撐部高度。該等支撐部可用於直接鄰近針踵部將機器編織工具支撐於編織機器之一導引通道之通道壁處。
該等機器編織工具可形成一群組。一共同群組內之所有機器編織工具在其各自針踵部之針踵位置上彼此不同。針踵部之針踵位置指定了針踵部距前端及/或後端之距離。一共同群組內之各該機器編織工具在位於此群組內之另一機器編織工具之針踵位置之區域中之點處具有該至少一個支撐凸起。
10:群組
11:機器編織工具
12:機器編織針
12a:第一機器編織針
12b:第二機器編織針
12c:第三機器編織針
12d:第四機器編織針
15:針柄/針桿
16:前端
17:後端
18:針鉤
19:鉤內部
20:針舌
24:針踵部
25:底側
26:側面
27:上側
30:肋條部
31:支撐凸起
32:對/群組
33:側翼
34:溝穀
38:支撐部
39:過渡部
40:邊緣
49:端部
50:倒角
A:驅動部
b:凸起基礎長度
c:群組基礎長度
d:支撐部基礎長度
E:平面
H:高度方向
h1:肋條高度
h2:針踵部高度
h3:凸起高度
h4:支撐部高度
h5:端部高度
L:縱向方向
M:針步形成部
Q:橫向方向
S:樞轉軸線
v:肋條長度
x:支撐距離
y:針踵部之長度尺寸
Z:中間部
I:閉合位置
II:打開位置
IV-IV:剖面線
依據附屬請求項、說明以及圖式,本發明之有利實施例將變得清晰。下文中,將基於附圖來詳細地闡釋較佳實例性實施例,附圖中:第1圖以立體圖來顯示由被實施為機器編織針之機器編織工具形成之一 群組;第2圖顯示一機器編織針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之側視圖;第3圖顯示第2圖所示機器編織針之一針步形成部;第4圖顯示根據第3圖所示剖面線IV-IV穿過機器編織針之針柄所取之橫截面;第5圖顯示第2圖所示機器編織針之一驅動部之局部視圖,該驅動部具有機器編織針之一針踵部;第6圖顯示第2圖所示機器編織針之驅動部之局部視圖,該驅動部具有由二個支撐凸起形成之一對;以及第7圖顯示由第1圖所示機器編織針形成之群組,其中該等機器編織針各自係以側視圖加以例示。
第1圖及第7圖中顯示由複數個機器編織工具11且例如由複數個機器編織針12、具體而言一第一機器編織針12a、一第二機器編織針12b、一第三機器編織針12c、及一第四機器編織針12d形成之一群組10。每群組10中機器編織工具11之數目可有所變化。各該群組10可包含二或更多個機器編織工具11。
同一群組10內之各機器編織工具11或各機器編織針12係被不同地成形。以下將更詳細地闡述差異。
將參照第2圖至第6圖基於第一機器編織針12a來闡釋一機器編織針12之結構。
機器編織針12具有一針柄15,針柄15在一前端16與一後端17之間沿一縱向方向L延伸,後端17與前端16相對。根據該實例,機器編織針12被實施為一舌針。在前端16處,針柄15形成一針鉤18。針鉤18限定一鉤內部 19,在實例性實施例中,鉤內部19可由一針舌20打開及閉合。出於此種目的,針舌20安裝於針柄15之一承載間隙(bearing gap)中,以能夠圍繞一樞轉軸線S樞轉。樞轉軸線S在相對於縱向方向L成直角之一橫向方向Q上延伸。針舌20可圍繞樞轉軸線S在一閉合位置I(第3圖中以一虛線方式顯示)與一打開位置II之間樞轉。在閉合位置I中,針舌20靠壓針鉤18並閉合鉤內部19。在打開位置II中,針舌20遠離針鉤18並釋放鉤內部19,俾使一針步可被接納於鉤內部19中或者可自鉤內部19移除。在編織過程期間,針舌20在一針步或一紗線部分之幫助下於閉合位置I與打開位置II之間移動。
根據該實例,機器編織針12的配置有針鉤18及針舌20之區域形成一針步形成部M。針步形成部M直接毗連前端16。針步形成部M較佳終止於用於接納針舌20之一承載間隙所終止之點處。作為另一選擇,針步形成部M的與前端16相對之端可由針舌20之自由端在最遠離針鉤18之打開位置II中所呈現之位置形成。
除承載間隙之外,機器編織針12之針柄15較佳不實施有腔或開孔,尤其狹槽或孔。在第4圖中,顯示針柄15的沿第3圖所示剖面線IV-IV所取之橫截面,且根據該實例,針柄15具有具倒角區域之一實質上矩形橫截面。橫截面亦可具有一橢圓形、圓形或其他形狀。
後端17直接毗連機器編織針12之一驅動部A。在實例性實施例中,針步形成部M藉由一中間部Z連接至驅動部A。根據該實例,中間部Z一方面直接毗連針步形成部M,且另一方面直接毗連驅動部A。
在驅動部A中,機器編織針12具有一針踵部24,針踵部24被設計成與一編織機器、尤其一圓形編織機器之一凸輪協作。藉由針踵部24,機器編織針12可在縱向方向L上被移動或定位。在一圓形編織機器之情形中,出於此種目的,將一編織圓筒圍繞平行於縱向方向L延伸之一旋轉軸線進行旋轉驅動。 此處,針踵部24突出至編織機器之凸輪之一軌道中,且依據軌道在縱向方向L上之走向(course)而對機器編織針12進行定位或移動。
在針步形成部M之外,針柄15在一高度方向H上具有不同之高度,高度方向H被定向成相對於縱向方向L成直角且相對於橫向方向Q成直角。在每一種情形中,針柄15或其部分之高度係相對於針柄15之一底側25在其中延伸之一平面E而指定。在針步形成部M之外,底側25在針柄15之每一點處皆在平面E內伸展,且相對於此平面E不具有任何凸起或凹痕。底側25可僅在直接鄰近後端17處藉由一半徑或一倒角過渡成後端17處之一後邊緣。此半徑或此倒角不屬於完全在平面E之內延伸之底側25。
底側25毗連針柄15之二個側面26,該二個側面26被配置成在橫向方向Q上彼此相距一距離。在實例性實施例中,該二個側面26各自在其自身之平面內延伸,其中此等平面被彼此平行定向並且由縱向方向L及高度方向H橫跨。針柄15具有與底側25相對之一上側27。上側27與底側25藉由該二個側面26彼此連接。
在針步形成部M之外,側面26不形成有凹痕或開孔,而是構成連續之閉合面。在針步形成部M之外,針柄15視需要具有在上側27上開放之凸起及凹痕。
在驅動部A內,針柄15形成至少一個肋條部,且根據該實例,形成配置成在縱向方向L上彼此相距一距離之複數個肋條部30。各該肋條部30在高度方向H上具有至多1.1毫米之一肋條高度h1。在實例性實施例中,各該機器編織針12具有三個肋條部30。在驅動部A中,針柄15在具有肋條高度h1之各該肋條部30處具有其最短高度。在實例性實施例中,各肋條部30皆具有相同之肋條高度h1。亦將可能使二或更多個肋條部30各自具有不同之肋條高度。
一個或數個或所有存在之肋條部在長度方向L上之各自肋條長度v至 少與針踵部24在長度方向L上之一長度尺寸y一樣大,且可例如至少係為針踵部24之長度尺寸y之1倍至1.5倍。
針踵部20在高度方向H上具有較肋條高度h1大得多的一針踵部高度h2。在針踵部24處,針柄15或機器編織針12具有其最大高度,俾使針踵部高度h2表示針柄15之最大高度。
在驅動部A中,針柄15另外具有至少一個支撐凸起31。在實例性實施例中,每二個支撐凸起31形成一共同對32。支撐凸起31被配置成在縱向方向L上與針踵部24相距一距離。根據實例,至少一個肋條部30設置於針踵部24與該至少一個支撐凸起31之間。
在此處所述之實例性實施例中,機器編織針12各自具有二個群組32且因此具有總共四個支撐凸起31。各該支撐凸起31具有一駝峰狀設計及一最大高度點,該最大高度點具有一凸起高度h3(第6圖)。自最大高度點(凸起高度h3)之區域起始,各該支撐凸起31在相對之二個縱向側上具有一側翼33,該等側翼相對於高度方向H以一斜度且相對於縱向方向L以一斜度延伸。同一群組32內之二個支撐凸起31沿縱向方向在其之間限定一溝穀34,該溝穀連接至各該支撐凸起31之一個側翼33。二個支撐凸起31沿縱向方向L在其具有凸起高度h3之極點之間具有一支撐距離x,支撐距離x表示二個支撐凸起31之極點之間在縱向方向L上之最小距離。在一溝穀34中針柄之高度較佳至少與肋條部30中之高度一樣大且根據該實例大於肋條部30中之高度。
在實例性實施例中,支撐距離x至少與針踵部24在縱向方向L上之一長度尺寸y一樣大(第2圖及第7圖)。
各該支撐凸起31在各側翼33與針柄15之一相鄰區段之過渡點之間具有一凸起基礎長度b(第6圖)。一單個支撐凸起31之凸起基礎長度b較佳至少與針踵部24之長度尺寸y一樣大且至多係為針踵部之長度尺寸y之1.5倍 至2倍,俾使以下尤其適用:y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1
b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2
1.5.y或y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3
b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4
2.y。
由二個支撐凸起31形成之一群組在二個最外側翼33與針桿15之一相鄰區段之過渡點之間具有一群組基礎長度c(第6圖)。群組基礎長度c較佳至少係為針踵部24之長度尺寸y之二倍且至多係為針踵部24之長度尺寸y之三倍至四倍,俾使以下尤其適用:2.y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5
c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6
3.y或2.y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7
c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8
4.y。
在此處所述之實例性實施例中,一對32中之二個凸起31可相同地成形。各該機器編織針12較佳具有至少一個具二個相同支撐凸起31之群組32。一群組32中之二個凸起31亦可彼此不同地成形。
在實例性實施例中,在驅動部A中,針踵部24配置於二個支撐部38之間,該二個支撐部38各自在高度方向H上具有一支撐部高度h4(第5圖)。二個支撐部38之支撐部高度h4較佳係為相同的。支撐部高度h4至少與支撐凸起31之凸起高度h3一樣大,且根據該實例係為更大的。支撐部高度h4小於針踵部高度h2。
二個支撐部38各自藉由上側27上之一過渡部39而過渡成針踵部24。過渡部39至少部分地具有較支撐部38短之一高度,且例如可由上側27之一凹形走向(concave course)形成。在實例性實施例中,在與過渡部39相對之側上,相應支撐部38具有一邊緣40,邊緣40實質上以高度方向H伸展或相對於高度方向H圍起一銳角、尤其至多10°至15°之一小銳角。邊緣40相對於縱向方向L之坡度大於支撐凸起31之側翼33之坡度。
各該支撐部38在過渡部39與邊緣40之間具有一支撐部基礎長度d(第5圖)。支撐部基礎長度d較佳至少與針踵部24之長度尺寸y一樣大且至多係為針踵部24之長度尺寸y之1.5倍至2倍,俾使以下較佳適用:y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9
d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10
1.5.y或y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11
d
Figure 107114587-A0305-02-0013-12
2.y。
機器編織針12具有直接鄰近其後端17之一端部49。端部49具有一 端部高度h5,端部高度h5至少與凸起高度h3一樣大且在實例性實施例中至少與支撐部高度h4一樣大。端部高度h5小於針踵部高度h2。
在機器編織針12其中之某些之情形中,尤其在第一機器編織針12a、第二機器編織針12b及第三機器編織針12c之情形中,端部49具有一實質上矩形輪廓。在第四機器編織針12d之情形中,針踵部24係靠近後端17配置,俾使配置於後端17與針踵部24間之支撐部38具有一改型形狀且代替其邊緣40而藉由一倒角50下降至後端17(第1圖及第7圖)。因此,此第四機器編織針12d之端部49不同於其他機器編織針12a、12b、12c之端部49。
如尤其在第1圖及第7圖中可看出,在同一群組10之各該機器編織針12a、12b、12c、12d之情形中,針踵部24距前端16及距後端17之距離係為不同的,俾使各該機器編織針12a、12b、12c、12d具有一不同之針踵位置。機器編織針在此群組10內之另一機器編織針之針踵部24所在的針柄區域中具有至少一個支撐凸起31或由二個支撐凸起31形成之一對32。在第7圖中,基於虛線來顯示:例如在第二機器編織針12b之針踵部24之針踵位置處,此群組10內之其他機器編織針12a、12c及12其中之每一者包含一對32,該一對32在每一種情形中包含二個支撐凸起31。當針踵部24在一圓形編織機器之操作期間圍繞與縱向方向L平行之一軸線傾斜或傾側(乃因在操作期間,力會沿橫向方向Q作用於針踵部24上)時,機器編織針12a、12c及12d可被支撐於導引通道中。由於該支撐,會避免對針踵部24及編織機器造成損壞,或者此風險會降低。
一群組10內之所有機器編織針12a、12b、12c及12d沿縱向方向L在前端16與後端17之間具有相同之整體長度。
所述之機器編織針12尤其適用於編織短纖紗,例如棉紗。機器編織針12對在編織過程期間進入編織機器之導引通道中之污染物、尤其殘留之棉或紗線不敏感。另外,機器編織針12被設計成吸收藉由針踵部24引入之急動加速度 且具有一長的工作壽命。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機器編織工具11且尤其係一種機器編織針12,其具有在縱向方向L上延伸之一針柄15。機器編織工具11具有直接鄰近一前端16之一針步形成部M及直接鄰近一後端17之一驅動部A。至少在驅動部A中,針柄15之一底側25不具有任何凹痕或凹陷部且沿一平面E延伸。針柄15在驅動部A中形成至少一個肋條部30,該至少一個肋條部30具有至多1.1毫米之一肋條高度h1。另外,針柄15在驅動部A中形成至少一個支撐凸起31,該至少一個支撐凸起31在高度方向H上延伸超出該至少一個肋條部30之肋條高度h1且在其最大高度點處具有一凸起高度h3。
10:群組
11:機器編織工具
12a:第一機器編織針
12b:第二機器編織針
12c:第三機器編織針
12d:第四機器編織針
16:前端
17:後端
18:針鉤
24:針踵部
25:底側
26:側面
27:上側
31:支撐凸起
32:對/群組
34:溝穀
38:支撐部
49:端部
50:倒角
A:驅動部
H:高度方向
L:縱向方向
M:針步形成部
Q:橫向方向
Z:中間部

Claims (12)

  1. 一種機器編織工具(11),尤其機器編織針(12),具有在一縱向方向(longitudinal direction)(L)上延伸之一針柄(shank)(15),該針柄具有一底側(25)、與該底側(25)相對之一上側(27)、及二個側面(26),該二個側面(26)係在一橫向方向(transverse direction)(Q)上以一距離配置且連接該底側(25)與該上側(27),其中設置有直接毗連一前端(16)之一針步形成部(stitch-forming portion)(M),其中設置有直接鄰近與該前端(16)相對之一後端(17)之一驅動部(A),在該驅動部中,一針踵部(butt part)(24)在相對於該縱向方向(L)及該橫向方向(Q)成直角之一高度方向(H)上以一針踵部高度(h2)延伸且被設計成與一編織機器之一凸輪協作,其中該底側(25)至少在該針步形成部(M)之外在一平面(E)中延伸且不具有凹痕,該機器編織工具(11)之特徵在於,該針柄(15)在該驅動部(A)中形成至少一個肋條部(rib portion)(30),該至少一個肋條部(30)具有至多1.1毫米(mm)之一肋條高度(h1),且至少一個支撐凸起(support elevation)(31)在該驅動部(A)中沿該高度方向(H)延伸,且被配置成在該縱向方向(L)上與該針踵部(24)相距一距離,並且具有大於該肋條高度(h1)且小於該針踵部高度(h2)之一凸起高度(h3)。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器編織工具,其中該驅動部(A)中配置有至少一個由二個支撐凸起(31)形成之對(32)。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機器編織工具,其中同一對(32)中之該二個支撐凸起(31)被配置成在該縱向方向(L)上彼此相距一支撐距離(x)。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機器編織工具,其中該支撐距離(x)係為該二個支撐凸起(31)之極點之間在該縱向方向(L)上之最短距離。
  5. 如請求項3或4所述之機器編織工具,其中該支撐距離(x)對應於該針踵部(24)在該縱向方向(L)上之一長度尺寸(y)。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器編織工具,其中該後端(17)配置於該針柄(15)之一端部(49)處,該端部(49)具有一實質上矩形輪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機器編織工具,其中在該高度方向(H)上,該端部(49)之一端部高度(h5)至少與該凸起高度(h3)一樣大。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器編織工具,其中各該支撐凸起(31)具有相對於該高度方向(H)以一斜度且相對於該縱向方向(L)以一斜度伸展之二個側翼(flank)(33)。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器編織工具,其中該肋條部(30)或者該等肋條部(30)其中之一配置於該至少一個支撐凸起(31)與該針踵部(24)之間。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器編織工具,其中該針柄(15)在該驅動部(A)中形成各自具有相同之該肋條高度(h1)之複數個肋條部(30)。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器編織工具,其中該針踵部(24)配置於二個支撐部(support part)(38)之間,該二個支撐部(38)各自在該高度方向(H)上延伸一支撐部高度(h4),該支撐部高度(h4)至少與該凸起高度(h3)一樣大。
  12. 一種由複數個如前述請求項1所述之機器編織工具(11)形成之群組(10),其中該群組(10)內之各該機器編織工具(11)之該針踵部(24)與該群組(10)內之所有其他機器編織工具(11)相較具有在與該前端(16)及/或該後端(17)相距一不同距離處之一不同針踵位置,且其中該群組(10)內之各該機器編織工具(11)在該縱向方向(L)上位於該群組內之另一機器編織工具(11)之該針踵位置之區域中之一點處具有該至少一個支撐凸起。
TW107114587A 2017-06-19 2018-04-27 機器編織工具以及由複數個機器編織工具形成之群組 TWI768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176608.2 2017-06-19
??17176608.2 2017-06-19
EP17176608.2A EP3418434B1 (de) 2017-06-19 2017-06-19 Maschinenstrickwerkzeug, insbesondere maschinenstricknade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5263A TW201905263A (zh) 2019-02-01
TWI768036B true TWI768036B (zh) 2022-06-21

Family

ID=5907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4587A TWI768036B (zh) 2017-06-19 2018-04-27 機器編織工具以及由複數個機器編織工具形成之群組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3824B2 (zh)
EP (1) EP3418434B1 (zh)
JP (1) JP7134187B2 (zh)
KR (1) KR102416661B1 (zh)
CN (1) CN110914493B (zh)
PT (1) PT3418434T (zh)
TW (1) TWI768036B (zh)
WO (1) WO201823418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45731A1 (de) * 1972-09-18 1974-03-28 Mayer & Cie Maschinenfabrik Nadel fuer strick- und wirkmaschinen
US4036036A (en) 1976-03-22 1977-07-19 The Torrington Company Latch needle for knitting machines
US4089192A (en) * 1976-04-30 1978-05-16 Kohorn Alfred O Knitting machine needles with improved cut-off and spring location
GB1577481A (en) * 1976-11-01 1980-10-22 Philip M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US4255948A (en) * 1978-04-26 1981-03-17 Needle Industries Limited Stress reducing latch needle shank
DE2820925C2 (de) * 1978-05-12 1982-11-18 Sulzer Morat Gmbh, 7024 Filderstadt Gestanztes Strickwerkzeug für Strickmaschinen
DE3014751C2 (de) 1980-04-17 1982-06-16 Theodor Groz & Söhne & Ernst Beckert Nadelfabrik KG, 7470 Albstadt Gestanztes Strickwerkzeug für Strick- oder Wirkmaschinen
DE3108041C2 (de) * 1981-03-03 1985-01-31 Alfred 7031 Bondorf Buck Strickmaschine
DE3330530C1 (de) * 1983-08-24 1985-03-28 Memminger Gmbh, 7290 Freudenstadt Strickmaschine mit wenigstens einem Nadeltraeger
JPS62215054A (ja) * 1986-03-17 1987-09-21 永田 裕一 緩衝機能を備えた編針
DE3706856C1 (de) * 1987-03-04 1988-03-03 Groz & Soehne Theodor Gestanztes Strickwerkzeug fuer Textilmaschinen,insbesondere Strick- und Wirkmaschinen
JPH02160961A (ja) * 1988-12-13 1990-06-20 Gunze Ltd メリヤス編針
JP2767273B2 (ja) * 1989-03-13 1998-06-18 株式会社福原精機製作所 プレーティングパイル編地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に使用するシンカー
JP2951757B2 (ja) 1991-06-25 1999-09-20 福原ニードル株式会社 丸編機用メリヤス針およびその使用法
JP2951756B2 (ja) * 1991-06-25 1999-09-20 福原ニードル株式会社 編機用メリヤス針
US5154069A (en) * 1991-09-12 1992-10-13 Exeltor Inc. Knitting needle having force reduction portion
CN2178245Y (zh) * 1993-05-06 1994-09-28 上海织针三厂 圆纬机用织针
US6105402A (en) * 1995-10-24 2000-08-22 Lee; Kyung-Mok Design of sinker and sinker cam shape for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atterning fabric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n actuator and these newly designed tools
TW528822B (en) * 1999-10-27 2003-04-21 Shima Seiki Mfg Compound needle
JP4025512B2 (ja) * 2000-05-12 2007-12-19 丸善産業株式会社 靴下のつま先縫製方法と装置
US6269665B1 (en) * 2001-02-20 2001-08-07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Jack and upper needle dial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double-knitting plush fabric fabricated by the same
DE10325671B4 (de) * 2003-06-06 2007-03-01 Groz-Beckert Kg Versandeinheit länglicher Systemteile, insbesondere Nadeln, für maschenbildende Maschinen
JP4454634B2 (ja) 2004-12-07 2010-04-21 福原ニードル株式会社 丸編機用部品
EP1816247B1 (de) * 2006-02-02 2008-11-26 Groz-Beckert KG Systemteil für ein Stricksystem und Handhabungsverfahren
EP1988199B1 (de) * 2007-05-03 2009-10-28 Groz-Beckert KG Wirkmaschinenwerkzeug, insbesondere für feinste Teilung
EP2096200B1 (de) 2008-02-27 2011-06-08 Groz-Beckert KG Umhängenadel mit innen liegender Federspitze
EP2172584B1 (de) * 2008-10-02 2013-01-09 Groz-Beckert KG Strickmaschinennadel mit geschlitztem Mäanderbogen
US7874181B1 (en) * 2009-01-28 2011-01-25 Sandra Kay Lindahl Knitting needle with ergonomic configuration
CN201842950U (zh) * 2010-09-26 2011-05-25 浙江巨福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电脑横机织针
TWM423123U (en) * 2011-10-19 2012-02-21 Zheng-Bin Yang Sinker piece
PT2927360T (pt) * 2014-04-03 2017-04-20 Groz Beckert Kg Ferramenta de tricotar para máquinas de tricota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19222A (ko) 2020-02-21
US20200173070A1 (en) 2020-06-04
BR112019027263A2 (pt) 2020-07-14
CN110914493B (zh) 2022-05-10
CN110914493A (zh) 2020-03-24
EP3418434B1 (de) 2019-05-01
PT3418434T (pt) 2019-06-11
US11203824B2 (en) 2021-12-21
TW201905263A (zh) 2019-02-01
KR102416661B1 (ko) 2022-07-05
JP7134187B2 (ja) 2022-09-09
JP2020524229A (ja) 2020-08-13
WO2018234183A1 (de) 2018-12-27
EP3418434A1 (de) 2018-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26156B2 (en) Sinker for knitting system and knitting system showing reduced wear
KR102607933B1 (ko) 루프 형성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구성 요소
KR100852230B1 (ko) 편물기의 바
TWI768036B (zh) 機器編織工具以及由複數個機器編織工具形成之群組
JP4056690B2 (ja) 非対称的に分割されたスライダを有するスライダ編針
CN100473768C (zh) 用于线圈成形纺织机器的舌针
US7334436B2 (en) Component for a knitting system
JP5819038B2 (ja) 蛇行状スリット曲線を備えた編み機の針
US6892556B2 (en) Knitting machine needle
JP6373361B2 (ja) スライド針
US5582038A (en) Knitting needle having anchoring means for a filler held in the needle shank
CN110735224B (zh) 机器编织工具,特别是机器编织针
KR101170661B1 (ko) 회전 스위블 핀을 구비한 편직바늘
US5609045A (en) Latch needle for knitting machines
US6574995B2 (en) Latch needle comprising a relieved latch shank
BR112019027263B1 (pt) Ferramenta de máquina de tricotar, em particular agulha de máquina de tricotar
JPH04263658A (ja) 編機用編針
US20240052537A1 (en) Knitting tool
CN116648534A (zh) 编织工具
JP4614990B2 (ja) べら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