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7077B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7077B
TWI747077B TW108140884A TW108140884A TWI747077B TW I747077 B TWI747077 B TW I747077B TW 108140884 A TW108140884 A TW 108140884A TW 108140884 A TW108140884 A TW 108140884A TW I747077 B TWI747077 B TW I7470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uspension
straddle
body frame
typ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0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3889A (zh
Inventor
斎藤悠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3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7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707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1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the engine beside or within the driven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確保配置於座部之下方之收納箱之容量,且能夠減輕左右失衡之跨坐型車輛。 跨坐型車輛具備:擺動單元21,其包含引擎22及傳遞機構23;後臂25,其配置於較後輪Rw更靠右方,且與後輪Rw及擺動單元21一起上下擺動;及後懸架26,其配置於較後輪Rw更靠右方。後懸架26之後端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後臂25包含:至少一個固定部95u、95L,其固定於引擎22;及懸架安裝部99,其安裝有後懸架26。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至少一個固定部95u、95L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作為跨坐型車輛之一例之速克達。該速克達具備可相對於車體框架上下擺動之擺動單元。擺動單元包含引擎及傳遞機構。傳遞機構包含收容動力傳遞機構之傳動箱。
傳遞機構之傳動箱配置於後輪之左方。擺臂與後懸架配置於後輪之右方。擺臂之前端部固定於傳動箱。後懸架之上端部安裝於車體框架之後端部。後懸架之下端部安裝於托架部,該托架部設置在擺臂之後端部之上部。如專利文獻1之圖3所示,托架部之內端配置於較擺臂之前端部之外端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24786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一般之速克達具備藉由座部而開閉之收納箱。然而,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速克達中,由於後懸架之整體配置於較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後方,故而包含收納箱之速克達之後部之形狀及大小受後懸架限制。
進而,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速克達中,後懸架之上端部安裝於車體框架之後端部。車體框架之後端部配置於較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後方。因此,收納箱之形狀及大小不僅受後懸架限制,亦受車體框架限制。此外,後懸架或CVT箱等配置於速克達之後部之周邊零件亦受該等之限制。
另一方面,於將2個後懸架設置於速克達之情形時,通常,2個後懸架相對於車寬方向上之速克達之中央(以下為車輛中央)左右對稱地配置。於在速克達上僅設置有1個後懸架之情形時,通常,1個後懸架配置於靠近車輛中央之位置。
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速克達中,僅設置有1個後懸架。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後懸架之下端部安裝於後臂之上部,且配置於車寬方向上靠近後輪之位置,上述後臂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後輪與消音器之間。因此,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後懸架配置於靠近車輛中央之位置。然而,當後懸架靠近車輛中央時,包含收納箱之速克達之後部之寬度進一步受到限制。
此外,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後懸架配置於後輪之右方。因此,與後懸架配置於後輪之左方之情形相比,減輕了速克達之左右失衡。然而,由於後懸架配置於車寬方向上靠近後輪之位置,自相當於支點之後輪至後懸架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較短,故而左右失衡並未大幅地減輕。
因此,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提供一種能夠確保配置於座部之下方之收納箱之容量,且能夠減輕左右失衡之跨坐型車輛。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後輪;車體框架;座部,其供騎乘者就座;收納箱,其配置於上述座部之下方,且藉由上述座部而開閉;擺動單元,其包含引擎及傳遞機構,能夠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下擺動,且支持上述後輪,該傳遞機構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後輪更靠左方,且將上述引擎之動力傳遞至上述後輪;後臂,其包含固定於上述引擎之前部、及與上述傳遞機構一起支持上述後輪之後部,且配置於較上述後輪更靠右方,與上述後輪及擺動單元一起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下擺動;及後懸架,其配置於較上述後輪更靠右方,且安裝於上述車體框架及後臂;且上述後懸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前方,上述後臂包含固定於上述引擎之至少一個固定部、及安裝有上述後懸架之懸架安裝部,上述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至少一個固定部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根據該構成,後懸架之整體配置於較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前方。換言之,後懸架之任一部分均配置於較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前方。因此,車輛後部(跨坐型車輛之後部。以下相同。)之形狀或大小不易受後懸架限制。藉由座部而開閉之收納箱配置於車輛後部。藉此,能夠確保收納箱之容量。
另一方面,後輪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擺動單元用與後臂之間。擺動單元之傳遞機構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後輪更靠左方,後懸架配置於較後輪更靠右方。由於傳遞機構及後懸架相對於後輪相互配置於相反側,故而能夠減輕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
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即、使跨坐型車輛向右方傾斜之力與使跨坐型車輛向左方傾斜之力之差係藉由減小左右之重量差而減輕。藉由變更與車輛中央相距之車寬方向之距離,左右失衡亦得以減輕。其原因在於,即便跨坐型車輛之零件之重量相同,當自車輛中央至該零件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發生改變時,該零件使跨坐型車輛向右方或左方傾斜之力亦發生改變。
後臂相對於後輪配置於與傳遞機構相反之側。後臂之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後臂之至少一個固定部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之位置。因此,自車輛中央至懸架安裝部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增加。進而,由於後臂於車寬方向上大型化,故而後臂之重量增加。藉此,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
如上所述,於在速克達等跨坐型車輛上僅設置有1個後懸架之情形時,通常,1個後懸架配置於靠近車輛中央之位置。與此相反,本實施形態之後懸架於車寬方向上遠離車輛中央。藉此,能夠使自車輛中央至後懸架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變長,能夠增加相對於後輪配置於與傳遞機構相反之側之後臂之重量。藉此,能夠有效地減輕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
於本實施形態中,可對上述跨坐型車輛添加以下特徵中之至少一個。
上述至少一個固定部係分別固定於上述引擎之複數個固定部,上述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複數個固定部中之任一者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根據該構成,複數個固定部設置於後臂,且各個固定部固定於引擎。後臂之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複數個固定部之任一者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因此,自車輛中央至懸架安裝部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增加,後臂之重量增加。藉此,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
上述至少一個固定部包含:上固定部,其固定於上述引擎;及下固定部,其固定於上述引擎,且配置於較上述上固定部更靠下方;上述懸架安裝部配置於較上述上固定部更靠下方。
根據該構成,後臂之上固定部及下固定部固定於引擎。後臂之下固定部配置於較後臂之上固定部更靠下方。後臂之懸架安裝部亦配置於較後臂之上固定部更靠下方。因此,與懸架安裝部配置於較上固定部更靠上方之情形相比,懸架安裝部之位置降低。
當懸架安裝部之位置降低時,後懸架整體向下方移動,或者,後懸架於其軸向上變長。於前者之情形時,由於後懸架之上端向下方移動,故而能夠進一步緩和由後懸架引起之形狀及大小之限制。於後者之情形時,由於後懸架之振動吸收能力提高,故而能夠進一步減少傳遞至騎乘者之振動。
上述懸架安裝部配置於較上述下固定部更靠上方。
根據該構成,後臂之上固定部配置於較後臂之懸架安裝部更靠上方,後臂之下固定部配置於較後臂之懸架安裝部更靠下方。因此,自上固定部至下固定部為止之上下方向之距離增加,後臂於上下方向上大型化。藉此,後臂之重量增加,故而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與上述後臂之上述至少一個固定部重疊。
根據該構成,於車輛側視時,後懸架與後臂之至少一個固定部重疊。後懸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固定部之外側。因此,後懸架於車寬方向上遠離後輪,自車輛中央至後懸架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增加。藉此,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
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排氣管,其引導自上述引擎排出之排氣;及消音器,其將由上述排氣管引導之排氣自於大氣中開口之排氣口排出;且於車輛俯視時,上述懸架安裝部配置於較上述消音器之內端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根據該構成,後臂之懸架安裝部於車輛俯視時配置於較消音器之內端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因此,與懸架安裝部於車輛俯視時配置於較消音器之內端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內側之情形相比,懸架安裝部於車寬方向上遠離後輪,自車輛中央至懸架安裝部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增加。藉此,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
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排氣管,其引導自上述引擎排出之排氣;及消音器,其將由上述排氣管引導之排氣自於大氣中開口之排氣口排出;且上述後懸架配置於上述排氣管之上方,且於車輛俯視時與上述排氣管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於車輛俯視時,上述排氣管之外端配置於較上述後懸架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根據該構成,後懸架配置於排氣管之上方,且於車輛俯視時與排氣管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換言之,使後懸架之外端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至後懸架於車輛俯視時與排氣管重疊之位置為止。藉此,能夠使後懸架之外端於車寬方向上遠離後輪,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
另一方面,於車輛之俯視時,排氣管之外端配置於較後懸架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即,於後懸架之外端位於較排氣管之外端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內側之範圍內,使後懸架之外端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藉此,能夠防止最大寬度(跨坐型車輛之寬度之最大值)之增加,並且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不與上述收納箱重疊。
根據該構成,後懸架配置於在車輛側視時不與收納箱重疊之位置。由於後懸架於車輛側視時不與收納箱重疊,故而即便擴大收納箱之寬度,收納箱亦不會與後懸架接觸。因此,能夠不受後懸架限制地擴大收納箱之寬度。
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前方。
根據該構成,車體框架於前後方向上小型化,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前方。如此,由於車體框架之後端向前方移動,故而車輛後部之構造不僅不易受後懸架限制,亦不易受車體框架限制。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上述跨坐型車輛包含:轉向把手,其由騎乘者操作;及轉向軸,其與上述轉向把手一起旋轉;且上述車體框架包含插入有上述轉向軸之頭管,於車輛側視時,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頭管之下端更靠下方。
根據該構成,車體框架之後端之位置降低,車體框架之後端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之下端更靠下方。當車體框架之後端之位置較高時,與此相應地,座部或載物架之位置亦上升。若降低車體框架之後端之位置,則座部或載物架之高度不易受車體框架之後端限制。藉此,能夠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懸架安裝部更靠前方。
根據該構成,車體框架於前後方向上小型化,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後臂之懸架安裝部更靠前方。如此,由於車體框架之後端向前方移動,故而車輛後部之構造不僅不易受後懸架限制,亦不易受車體框架限制。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於車輛俯視時,上述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之後方。
根據該構成,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俯視時配置於車體框架之後端之後方。換言之,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與車體框架之後端排列於前後方向。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與車體框架之後端於車輛俯視時配置於與車寬方向正交之水平之直線上。
若使自車輛中央至懸架安裝部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變長,則能夠減輕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但若該距離過長,則最大寬度增加。若將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俯視時配置於車體框架之後端之正後方,則能夠防止最大寬度之增加,並且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之左右失衡。
上述後懸架包含:上安裝托架,其與上述車體框架連結;及下安裝托架,其配置於較上述上安裝托架更靠後方,且安裝於上述後臂之上述懸架安裝部;且於車輛側視時,上述上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引擎之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上方,於車輛側視時,上述下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下方。
根據該構成,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上方,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之全部或一部分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下方。如此,由於降低了後懸架之位置,故而能夠不改變後懸架之上端之位置而使後懸架於其軸向上變長。或者,能夠降低後懸架之上端之位置。
上述後懸架包含:上安裝托架,其與上述車體框架連結;及下安裝托架,其配置於較上述上安裝托架更靠後方,且安裝於上述後臂之上述懸架安裝部;且於車輛側視時,上述上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引擎之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後方。
根據該構成,後懸架整體配置於較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前方,另一方面,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後方。因此,後懸架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增加。藉此,能夠有效地減少車體框架向上下方向之振動。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提供一種能夠確保配置於座部之下方之收納箱之容量,且能夠減輕左右失衡之跨坐型車輛。
以下,參照隨附圖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只要無特別說明,則對配置於水平之路面Rs上之基準姿勢之跨坐型車輛1進行說明。基準姿勢係轉向把手14配置於跨坐型車輛1直進之直進位置(圖3所示之轉向把手14之位置)且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為水平之姿勢。
以下說明中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只要無特別說明,則基於基準姿勢之跨坐型車輛1來定義。左右方向相當於車寬方向。車輛中央WO相當於通過頭管3之中心線且與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正交之鉛直面。以下說明中之俯視、側視及後視只要無特別說明,則分別意指跨坐型車輛1之俯視、側視及後視。以下說明中之「上端」意指某構件中位於最上方之部分。即,「上端」意指最上端。關於下端、前端、後端、右端、左端、外端及內端亦相同。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左側視圖。圖2、圖3及圖4分別為表示卸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左側視圖、俯視圖及右側視圖。圖1中之箭頭U及箭頭F分別表示跨坐型車輛1之上方向及前方向。圖2中之箭頭L表示跨坐型車輛1之左方向。關於其他圖亦相同。
如圖1所示,跨坐型車輛1例如為速克達。跨坐型車輛1具備由外裝殼體39覆蓋之車體框架2。車體框架2包含向後方且上方斜向地延伸之頭管3。如圖2所示,車體框架2進而包含:向下框架4,其自頭管3向後方且下方斜向地延伸;及一對下框架5,其等自向下框架4向後方且上方斜向地延伸。向下框架4及下框架5例如為中空之金屬構件。一對下框架5之前端配置於較頭管3更靠下方。一對下框架5於側視時相互重疊。
如圖1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供騎乘者就座之跨騎型之座部11、及配置於座部11之下方之收納箱12。圖1表示於座部11設置有供騎乘者就座之主座部11m及供同乘者就座之雙人座部11t之例。座部11亦可為單人乘坐用。座部11及收納箱12配置於頭管3之後方。設置於收納箱12之上端部之開口藉由座部11而開閉。圖1係表示座部11配置於收納箱12之開口藉由座部11而關閉之關閉位置之狀態。
座部11經由收納箱12與車體框架2連結。如圖3所示,車體框架2包含:橫向構件6,其自右方之下框架5延伸至左方之下框架5;前撐桿7,其自橫向構件6向前方延伸;及一對後撐桿(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其等自一對下框架5向後方延伸。收納箱12藉由複數個螺栓可卸除地固定於前撐桿7、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
前撐桿7配置於較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更靠前方。車寬方向上之一對前撐桿7之間隔較車寬方向上之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之間隔窄。前撐桿7配置於較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內側。前撐桿7於俯視時配置於後輪Rw之前方。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配置於較後輪Rw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均為例如金屬製。右後撐桿8自右方之下框架5向後方延伸,左後撐桿9自左方之下框架5向後方延伸。右後撐桿8之後端2r配置於較左後撐桿9之後端9r更靠後方。右後撐桿8之後端2r相當於車體框架2中位於最後方之車體框架2之後端2r。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與此相反,座部11之後端11r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後方。
如圖2所示,操舵跨坐型車輛1之轉向裝置13包含由騎乘者操作之轉向把手14、及將前輪Fw可旋轉地支持之前叉16。作為前輪支持構件之一例之前叉16包含分別配置於前輪Fw之右方及左方之一對叉管17、及插入至頭管3之轉向軸15。前輪Fw包含在路面Rs上滾動之橡膠製之輪胎T、及被輪胎T包圍之金屬製之輪圈W。輪圈W包含被輪胎T包圍之環狀之輪緣R、被輪緣R包圍之環狀之輪轂H、及自輪轂H延伸至輪緣R之複數個輪輻S。後輪Rw亦包含輪胎T及輪圈W。
轉向軸15自頭管3之上端部向上方突出。轉向把手14與轉向軸15之上端部連結。轉向把手14配置於頭管3之上方。當操作轉向把手14時,前輪Fw與轉向把手14及前叉16一起繞頭管3之中心線左右旋動。藉此,操舵跨坐型車輛1。
跨坐型車輛1包含能夠相對於車體框架2上下擺動之擺動單元21。擺動單元21係使跨坐型車輛1行駛之動力單元之一例。擺動單元21包含產生使後輪Rw旋轉之動力之引擎22、及將引擎22之動力傳遞至後輪Rw之傳遞機構23。傳遞機構23自引擎22向後方延伸。後輪Rw由傳遞機構23可旋轉地支持。引擎22經由抗振連桿24安裝於車體框架2。後輪Rw及擺動單元21能夠繞於車寬方向上通過抗振連桿24之水平之樞軸線Ap1及Ap2相對於車體框架2上下擺動。
如圖3所示,後輪Rw配置於擺動單元21之右方。跨坐型車輛1具備配置於後輪Rw之右方之後臂25、及吸收擺動單元21之振動之後懸架26。後輪Rw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擺動單元21及後臂25之間。後輪Rw可旋轉地支持於擺動單元21及後臂25。
如圖4所示,後懸架26之上端部安裝於車體框架2,後懸架26之下端部經由後臂25安裝於擺動單元21。後懸架26配置於較後輪Rw更靠右方。因此,後懸架26相對於後輪Rw配置於與傳遞機構23相反之側。
設置於跨坐型車輛1之後懸架26之數量為1個。換言之,於跨坐型車輛1僅設置有1個後懸架26。後懸架26於側視時與後輪Rw重疊。後懸架26整體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後懸架26於側視時配置於收納箱12之下方。後懸架26之任一部分於側視時均不與收納箱12重疊。
如圖2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貯存供給至引擎22之燃料之燃料箱27。燃料箱27安裝於車體框架2。燃料箱27配置於下述腳踏板44(參照圖1)之下。燃料箱27亦可配置於除腳踏板44之下之空間以外之位置。燃料箱27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一對下框架5之間。燃料箱27於俯視時配置於引擎22之前方。使供油口開閉之注油口蓋29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頭管3之外側。流入供油口之燃料藉由自燃料箱27向上方延伸之燃料配管28導入至燃料箱27。
如圖3所示,跨坐型車輛1具備空氣濾清器箱30及進氣管31,該空氣濾清器箱30收容有自供給至引擎22之空氣去除異物之元件E,該進氣管31將空氣自空氣濾清器箱30引導至引擎22。跨坐型車輛1進而具備排氣系統32,該排氣系統32將由引擎22產生之排氣釋出至大氣中。排氣系統32包含:排氣管33,其將自引擎22排出之排氣向下游引導;及消音器34,其將由排氣管33引導來之排氣自於大氣中開口之排氣口34p排出。
空氣濾清器箱30配置於傳遞機構23之上方。引擎22於俯視時配置於空氣濾清器箱30之前方。進氣管31自空氣濾清器箱30向前方延伸。如圖4所示,排氣管33自引擎22向後方延伸。消音器34自排氣管33向後方延伸。排氣管33及消音器34配置於後臂25之右方,於側視時與後臂25重疊。排氣管33之前端部安裝於引擎22。消音器34安裝於後臂25。排氣系統32能夠與後輪Rw及擺動單元21一起相對於車體框架2上下擺動。
如圖1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頭燈35,其朝前方發出光;及2個前閃光燈36,其等根據騎乘者之操作而閃爍。跨坐型車輛1進而包含:尾燈37,其朝後方發出光;及2個後閃光燈38,其等根據騎乘者之操作而閃爍。頭燈35及前閃光燈36配置於較座部11更靠前方。尾燈37及後閃光燈38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
跨坐型車輛1之外裝殼體39包含:把手蓋40,其配置於轉向把手14之前方及後方;前外殼41,其配置於頭管3之前方;及護腿板42,其配置於頭管3之後方。護腿板42配置於前後方向上之頭管3與座部11之間。外裝殼體39之前擋泥板43配置於前輪Fw之上方。前擋泥板43與前輪Fw一起左右旋動。把手蓋40與轉向車把14一起左右旋動。
外裝殼體39包含:腳踏板44,其配置於一對下框架5之上方;一對底部側外殼45,其等分別配置於一對下框架5之右方及左方;及底部外殼46,其配置於座部11之下方。底部外殼46配置於護腿板42之後方。外裝殼體39於前後方向上之護腿板42與底部外殼46之間形成有腿部空間SL,該腿部空間SL供配置乘坐於座部11之騎乘者之腳及腿。
乘坐於座部11之騎乘者之腳擱置於設置在腳踏板44之上表面之平坦面44s。平坦面44s於車寬方向上自跨坐型車輛1之右端延伸至跨坐型車輛1之左端。平坦面44s可為無凹凸之完全之平面,亦可為設置有不妨礙擱置腳之程度之凹部或凸部(例如1~2 cm左右之凹部或凸部)之實質之平面。當乘坐於座部11之騎乘者之腳擱置於平坦面44s時,騎乘者之腳配置於護腿板42之後方。
外裝殼體39包含:一對後側外殼47,其等分別配置於收納箱12之右方及左方;及後擋泥板49,其配置於後輪Rw之上方及後方。後擋泥板49經由自收納箱12向後方延伸之撐桿48支持於收納箱12。後擋泥板49自撐桿48向下方延伸。2個後閃光燈38安裝於後擋泥板49。尾燈37經由收納箱12安裝於車體框架2。尾燈37配置於收納箱12之後方。
如圖4所示,下框架5包含:前框架51,其配置於腳踏板44(參照圖1)之下方;後框架53,其配置於座部11(參照圖1)之下方;及角框架52,其自前框架51延伸至後框架53。前框架51自向向下框架4向斜上方向朝後方延伸,後框架53自角框架52向斜上方向朝後方延伸。
後框架53於側視時與引擎22重疊。後框架53於側視時配置於後懸架26之前方。後懸架26自固定於後框架53之右後撐桿8向斜下方向朝後方延伸。後框架53於側視時向後方傾倒,另一方面,後懸架26於側視時向前方傾倒。後框架53及後懸架26於前後方向上分離。下述冷卻風扇78配置於前後方向上之後框架53及後懸架26之間。
排氣管33於側視時配置於後框架53及後懸架26之下方。排氣管33之前端部於側視時配置於引擎22之下方。排氣管33之後端部於側視時配置於後懸架26之下方。冷卻風扇78於側視時配置於排氣管33之上方。冷卻風扇78於側視時配置於由後框架53、後懸架26及排氣管33包圍之三角形狀之空間內。
後框架53之上端相當於下框架5之上端5u。後框架53之後端相當於下框架5之後端5r。右後撐桿8自後框架53向後方延伸。右後撐桿8之後端2r配置於較下框架5之後端5r更靠後方。右後撐桿8之後端2r相當於車體框架2之後端2r。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下框架5之後端5r更靠下方。
下框架5之上端5u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更靠下方。下框架5之上端5u配置於較下述汽缸57更靠上方。下框架5之上端5u配置於較下述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下框架5之後端5r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下框架5之後端5r配置於較後懸架26之上端26u更靠上方。下框架5之後端5r配置於較後輪Rw之上端Ru更靠上方。下框架5之後端5r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
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更靠下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汽缸57(參照圖5)更靠上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後輪Rw之上端Ru更靠上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後懸架26之上端26u更靠上方。
其次,對擺動單元21進行說明。
圖5係表示擺動單元21之內部之剖視圖。
引擎22包含:活塞54,其伴隨燃料之燃燒而往復運動;汽缸57,其收容活塞54;曲軸55,其伴隨活塞54之往復而旋轉;及聯接桿56,其連接活塞54與曲軸55。圖5表示汽缸57之中心線Lc於俯視時在前後方向上延伸,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於俯視時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之例。汽缸57之中心線Lc及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之方向並不限定於此。
汽缸57包含:汽缸體59,其收容活塞54;及汽缸頭58,其與活塞54及汽缸體59一起形成供空氣與燃料之混合氣體燃燒之燃燒室60。引擎22包含:火星塞61,其於燃燒室60內點燃混合氣體;進氣閥,其使於燃燒室60之內表面開口之進氣埠開閉;及排氣閥,其使於燃燒室60之內表面開口之排氣埠開閉。空氣經由進氣埠供給至燃燒室60,排氣經由排氣埠自燃燒室60排出。
傳遞機構23包含皮帶式之CVT62(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無段變速器),該CVT62連續地變更自引擎22傳遞來之轉速,並且向後輪Rw傳遞該旋轉。CVT62包含:驅動皮帶輪63,其與曲軸55一起旋轉;從動皮帶輪65,其配置於驅動皮帶輪63之後方;無端皮帶64,其架設於驅動皮帶輪63及從動皮帶輪65;及第二軸67,其經由離心式離合器66與從動皮帶輪65連結。曲軸55之旋轉係藉由驅動皮帶輪63、無端皮帶64及從動皮帶輪65連續地變更其速度,並且傳遞至從動皮帶輪65。藉此,曲軸55之旋轉傳遞至第二軸67。
傳遞機構23進而包含減速器68,該減速器68使自CVT62傳遞來之轉速降低,並且向後輪Rw傳遞該旋轉。減速器68包含:驅動齒輪69,其與第二軸67一起旋轉;反轉齒輪70,其與驅動齒輪69嚙合;及從動齒輪71,其與反轉齒輪70嚙合。第二軸67之旋轉經由驅動齒輪69及反轉齒輪70傳遞至從動齒輪71。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車軸72插入至從動齒輪71,與從動齒輪71一起旋轉。車軸72於車寬方向上貫通後輪Rw之輪轂H,且藉由車軸螺帽Na固定於後輪Rw之輪圈W。藉此,曲軸55之旋轉傳遞至後輪Rw。
引擎22包含收容曲軸55之曲軸箱73。傳遞機構23包含收容CVT62之CVT箱74。離心式離合器66及減速器68亦收容於CVT箱74中。CVT箱74包含配置於曲軸箱73之左方之主箱75、及配置於主箱75之左方之側箱76。主箱75及側箱76收容有CVT62。曲軸箱73自主箱75向右方延伸。汽缸體59自曲軸箱73向前方延伸。
車軸72自CVT箱74之主箱75向車寬方向突出。車軸72之兩端部支持於後臂25及CVT箱74。後臂25配置於後輪Rw之右方。CVT箱74配置於後輪Rw之左方。後輪Rw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後臂25及CVT箱74之間。後輪Rw經由車軸72支持於後臂25及CVT箱74。
擺動單元21包含:發電機77(例如飛輪式永磁發電機),其伴隨曲軸55之旋轉而發電;冷卻風扇78,其與曲軸55一起旋轉;及護罩79,其收容發電機77及冷卻風扇78。發電機77、冷卻風扇78及護罩79相對於曲軸箱73配置於與傳遞機構23相反之側。發電機77及冷卻風扇78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曲軸箱73及護罩79之間。冷卻風扇78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發電機77之外側。發電機77及冷卻風扇78包圍曲軸55。
其次,對抗振連桿24進行說明。
圖6A係朝上方向觀察抗振連桿24所得之模式圖。圖6B係表示沿著圖6A所示之切斷線VIB-VIB之抗振連桿24之剖面之剖視圖。圖6C係表示沿著圖6A所示之切斷線VIC-VIC之抗振連桿24之剖面之剖視圖。
如圖6A所示,抗振連桿24包含:連桿構件82,其介置於車體框架2與擺動單元21之間;及至少一個阻尼器單元,其吸收擺動單元21之振動。圖6A表示於抗振連桿24設置有介置於車體框架2與連桿構件82之間之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及介置於連桿構件82與擺動單元21之間之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之例。連桿構件82經由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與車體框架2連結,且經由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與擺動單元21連結。
擺動單元21能夠繞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前樞軸線Ap1相對於車體框架2擺動,且能夠繞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後樞軸線Ap2相對於車體框架2擺動。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配置於前樞軸線Ap1上。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配置於後樞軸線Ap2。前樞軸線Ap1配置於較後樞軸線Ap2更靠前方。前樞軸線Ap1配置於較後樞軸線Ap2更靠上方。前樞軸線Ap1及後樞軸線Ap2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前方(參照圖4)。前樞軸線Ap1及後樞軸線Ap2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下方。
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保持於連桿構件82。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保持於擺動單元21。連桿構件82包含保持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之一對前保持器部83。擺動單元21包含保持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之一對後保持器部86。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亦可保持於車體框架2。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亦可保持於連桿構件82。
連桿構件82除包含一對前保持器部83之外,還包含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一對後保持器部86之間之基座部85、及自基座部85延伸至一對前保持器部83之臂部84。連桿構件82之一對前保持器部83配置於設置在車體框架2之一對下撐桿81之間。一對下撐桿81分別自一對下框架5向下方延伸(參照圖4)。下撐桿81固定於下框架5。
如圖6B所示,前阻尼器單元Df包含:筒狀之彈性體De,其為橡膠製或樹脂製;內管Di,其被彈性體De包圍;及外管Do,其包圍彈性體De。後阻尼器單元Dr等其他阻尼器單元(下述上阻尼器單元Du及下阻尼器單元DL)亦具備彈性體De、內管Di及外管Do。內管Di之外周面藉由接著等與彈性體De之內周面結合,外管Do之內周面藉由接著等與彈性體De之外周面結合。當施加使內管Di及外管Do相對旋轉之力時,彈性體De發生彈性變形,內管Di及外管Do相對旋轉。
前阻尼器單元Df之外管Do插入至前托架部83,且固定於前托架部83。前阻尼器單元Df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下撐桿81之內側。螺栓B1於車寬方向上貫通下撐桿81,且插入至前阻尼器單元Df之內管Di。螺帽N1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前阻尼器單元Df之內側,且螺固於螺栓B1。前阻尼器單元Df之內管Di由螺栓B1及螺帽N1於車寬方向上夾住。藉此,前阻尼器單元Df之內管Di固定於下撐桿81。
如圖6C所示,後阻尼器單元Dr之外管Do插入至後保持架部86,且固定於後保持架部86。螺栓B2於車寬方向上貫通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及連桿構件82之基座部85。螺帽N2螺固於螺栓B2。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之內管Di由螺栓B2及螺帽N2於車寬方向上夾住。連桿構件82之基座部85由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之內管Di於車寬方向上夾住。藉此,連桿構件82之基座部85固定於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之內管Di上。
其次,對空氣濾清器箱30及後臂25進行說明。
圖7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之右側視圖。圖8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之俯視圖。圖9係表示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以外,亦卸除後懸架26及排氣系統32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之右側視圖。圖10係表示後輪Rw、傳遞機構23、後臂25及後懸架26之俯視圖。圖11係表示後輪Rw、後臂25及後懸架26之俯視圖。
如圖8所示,空氣濾清器箱30包含排列在車寬方向之中央濾清器箱91及側濾清器箱92。中央濾清器箱91及側濾清器箱92收容有元件E。中央濾清器箱91及側濾清器箱92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側濾清器箱92配置於中央濾清器箱91之左方。側濾清器箱92配置於CVT箱74之上方,且於俯視時與CVT箱74重疊。
中央濾清器箱91於俯視時配置於汽缸57之後方。進氣管31自中央濾清器箱91向前方延伸。中央濾清器箱91配置於CVT箱74及後輪Rw之上方,且於俯視時與CVT箱74及後輪Rw重疊。中央濾清器箱91進而配置於曲軸箱73之上方,且於俯視時與曲軸箱73重疊。
空氣濾清器箱30包含配置於後輪Rw之前方之前部93及配置於後輪Rw之側方之側部94。前部93及側部94係中央濾清器箱91之一部分。側部94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後輪Rw之外側。側部94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後輪Rw及側濾清器箱92之間。前部93自側部94向右方延伸。
前部93之側面相當於空氣濾清器箱30之側面30s。空氣濾清器箱30之側面30s配置於較後輪Rw更靠右方。如圖7所示,後懸架26配置於空氣濾清器箱30之右方,於側視時與空氣濾清器箱30之側面30s重疊。
如圖9所示,後臂25自引擎22向後方延伸。後臂25可卸除地固定於引擎22。車軸72支持於後臂25。後臂25包含固定於引擎22之至少一個固定部、及支持車軸72之車軸支持部96。圖9表示2個固定部(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設置於後臂25,且各個固定部固定於曲軸箱73之例。至少一個固定部亦可固定於除曲軸箱73以外之引擎22之零件上。
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藉由2個螺栓B3固定於曲軸箱73。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上固定部95u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及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上方。下固定部95L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及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下方。上固定部95u配置於較後輪Rw之上端Ru更靠下方。
車軸支持部96配置於較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更靠後方。車軸支持部96配置於後輪Rw之右方。車軸72插入至於左右方向上貫通車軸支持部96之貫通孔。車軸72經由配置於車軸72與車軸支持部96之間之軸承支持於車軸支持部96。如圖8所示,車軸支持部96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後輪Rw及消音器34之間。
如圖7所示,後懸架26於側視時與至少一個固定部重疊。圖7表示後懸架26於側視時與上固定部95u重疊,且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上固定部95u之外側之例。後懸架26可於側視時與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之兩者重疊,亦可於側視時僅與下固定部95L重疊。
消音器34安裝於後臂25。同樣地,後懸架26安裝於後臂25。後臂25包含安裝有消音器34之至少一個消音器安裝部、及安裝有後懸架26之懸架安裝部99。圖9表示於後臂25設置有3個消音器安裝部(前消音器安裝部97f、後消音器安裝部97r及下消音器安裝部97L)之例。
如圖8所示,消音器34之前托架98f與後臂25之前消音器安裝部97f之側面重疊。將前托架98f固定於前消音器安裝部97f之螺栓B4插入至於左右方向上貫通前托架98f及前消音器安裝部97f之貫通孔。前托架98f由螺栓B4及前消音器安裝部97f左右夾住。藉此,前托架98f固定於前消音器安裝部97f。同樣地,消音器34之後托架98r固定於後消音器安裝部97r,消音器34之下托架98L固定於下消音器安裝部97L。
如圖9所示,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所有固定部(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更靠後方。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及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上方。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車軸支持部96更靠前方。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所有消音器安裝部(前消音器安裝部97f、後消音器安裝部97r及下消音器安裝部97L)更靠前方。下阻尼器單元DL保持於懸架安裝部99內。後懸架26經由下阻尼器單元DL安裝於懸架安裝部99。
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上固定部95u更靠下方。圖9表示懸架安裝部99之上端配置於較上固定部95u之下端更靠下方,懸架安裝部99之下端配置於較下固定部95L之上端更靠上方之例。於該例中,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下固定部95L更靠上方。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可配置於與下固定部95L相等之高度,亦可配置於與下固定部95L不同之高度。
如圖10所示,懸架安裝部99之外端99o於俯視時配置於較排氣管33之外端33o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內側。懸架安裝部99之內端99i於俯視時配置於較消音器34之內端34i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懸架安裝部99之內端99i配置於較車軸72之外端(圖10中為右端)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後方。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於俯視時配置於車體框架2之後端2r之後方。換言之,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與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排列於前後方向。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與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於俯視時配置於與車寬方向正交之水平之直線上。
如圖11所示,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至少一個固定部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圖11表示懸架安裝部99之內端99i配置於較上固定部95u之外端95o與下固定部95L之外端o95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之例。若懸架安裝部99之內端99i配置於較上固定部95u之外端95o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則懸架安裝部99之內端99i亦可配置於較下固定部95L之外端o95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內側。
其次,對後懸架26進行說明。
圖12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之右側視圖。圖13係表示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以外,亦卸除空氣濾清器箱30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之俯視圖。圖14係表示後懸架26之內部之剖視圖。圖15係表示設置於後懸架26之油壓阻尼器103之內部之剖視圖。於圖12中,省略了螺栓Bu及螺栓BL(參照圖13)之圖示。
如圖12及圖13所示,後懸架26包含:上安裝托架101,其安裝於車體框架2;及下安裝托架102,其經由後臂25安裝於擺動單元21。如圖14所示,後懸架26包含配置於上安裝托架101與下安裝托架102之間之油壓阻尼器103。後懸架26進而包含:螺旋彈簧104,其包圍油壓阻尼器103;上擋塊105及下擋塊106,其等支持螺旋彈簧104;及筒狀之懸架罩107,其包圍油壓阻尼器103及螺旋彈簧104。
上安裝托架101與油壓阻尼器103之上端部連結。下安裝托架102與油壓阻尼器103之下端部連結。上擋塊105設置於上安裝托架101。下擋塊106設置於油壓阻尼器103。油壓阻尼器103插入至螺旋彈簧104內。螺旋彈簧104由上擋塊105及下擋塊106在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上夾住。
油壓阻尼器103能夠於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上伸縮。如圖15所示,油壓阻尼器103包含:缸筒108,其收容油;活塞閥110,其於缸筒108之內部沿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移動;及活塞桿109,其於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上自缸筒108突出,且與活塞閥110一起沿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移動。圖15表示油壓阻尼器103為雙筒型阻尼器,且活塞桿109自缸筒108向上方突出之例。油壓阻尼器103亦可為單筒型阻尼器。活塞桿109亦可自缸筒108向下方突出。
如圖15所示,於油壓阻尼器103為雙筒型阻尼器之情形時,缸筒108包含包圍活塞閥110之內筒108i及包圍內筒108i之外筒108o。內筒108i之內部空間由活塞閥110分隔為於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上分離之兩個油室O1及油室O2。形成於內筒108i與外筒108o之間之流體室F1經由座閥111與油室O2連接。於油室O1及油室O2中收容有油,於流體室F1中收容有油及氣體(氮氣等)。
無論油壓阻尼器103為單筒式及複筒式中之哪一者,油室O1、油室O2及流體室F1均成為與缸筒108之外之空間隔離之封閉空間。因此,缸筒108內之流體(油或氣體)無法流出至缸筒108之外。如此,後懸架26不具備與油壓緩衝器103分開之貯存箱(亦稱為副箱),故而能夠使後懸架26小型化及輕量化。
如圖14所示,上安裝托架101經由上阻尼器單元Du安裝於車體框架2上。將上安裝托架101安裝於車體框架2之螺栓Bu(參照圖13)插入至於車寬方向上貫通上安裝托架101之上螺栓插入孔Hu。上阻尼器單元Du插入至上螺栓插入孔Hu內,且保持於上安裝托架101。上阻尼器單元Du亦可保持於車體框架2。上安裝托架101能夠繞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上螺栓插入孔Hu之中心線相對於車體框架2旋轉。
下安裝托架102經由下阻尼器單元DL安裝於後臂25。將下安裝托架102安裝於後臂25之螺栓BL(參照圖13)插入至於車寬方向上貫通下安裝托架102之下螺栓插入孔HL。下阻尼器單元DL保持於設置在後臂25之保持孔Hr(參照圖9)內。下阻尼器單元DL亦可保持於下安裝架102。下安裝托架102能夠繞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下螺栓插入孔HL之中心線相對於後臂25旋轉。
如圖12所示,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下安裝托架102更靠上方。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下安裝托架102更靠前方。上安裝托架101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圖12表示上安裝托架101之整體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之例。亦可僅將上安裝托架101之一部分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
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下安裝托架102之至少一部分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下方。上安裝托架101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樞軸線Ap1及Ap2更靠後方。上安裝托架101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樞軸線Ap1及Ap2更靠上方。
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上方。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與後輪Rw重疊。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CVT箱74更靠上方。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與CVT箱74重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CVT箱74之上表面74s(參照圖13)更靠下方。
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前方。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後方。上安裝托架101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下方。上安裝托架101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參照圖4)更靠下方。
如圖13所示,上安裝托架101配置於右後撐桿8之下方,且於俯視時與右後撐桿8重疊。同樣地,懸架罩107配置於右後撐桿8之下方,且於俯視時與右後撐桿8重疊。曲軸箱73之後端73r於俯視時配置於較上安裝托架101更靠後方。下安裝托架102於俯視時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排氣管33之內側。後懸架26配置於排氣管33之上方,且於俯視時與排氣管33重疊。後懸架26之外端26o於俯視時配置於較排氣管33之外端33o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內側。
如圖12所示,上螺栓插入孔Hu於側視時配置於較下螺栓插入孔HL更靠上方。上螺栓插入孔Hu於側視時配置於較下螺栓插入孔HL更靠前方。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上螺栓插入孔Hu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下方。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樞軸線Ap1及Ap2更靠後方。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樞軸線Ap1及Ap2更靠上方。
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上方。上螺栓插入孔Hu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上螺栓插入孔Hu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前方。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後方。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下方。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參照圖4)更靠下方。
如圖14所示,油壓阻尼器103之中心線相當於後懸架26之中心線Ls。後懸架26之中心線Ls向前方傾斜。如圖12所示,將自後懸架26之中心線Ls沿該中心線Ls之方向延伸至路面Rs之直線定義為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配置於與後懸架26之中心線Ls相同之直線上。於側視時,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且較後輪Rw之後端Rr更靠前方之位置(交點Pi之位置)與路面Rs相交。
如圖12所示,將後輪Rw之全長之範圍R1定義為側視時通過後輪Rw之前端Rf之鉛直線與路面Rs之交點Pf至側視時通過後輪Rw之後端Rr之鉛直線與路面Rs之交點Pr為止的範圍。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與路面Rs之交點Pi位於後輪Rw之全長之範圍R1內。即,後懸架26之位置及傾斜角度被設定為交點Pi位於後輪Rw之全長之範圍R1內。藉此,即便不於引擎22設置平衡器,亦能夠藉由抗振連桿24及後懸架26有效地減少後輪Rw及擺動單元21之振動。
圖16係表示後懸架配置於較後輪更靠右方之先前之跨坐型車輛之背面的模式圖。於圖16所示之先前之跨坐型車輛中,後懸架配置於車寬方向上相對靠近車輛中央之位置。具體而言,後懸架之下端部於後視時配置於後臂之車軸支持部之正上方。於此種後懸架之佈局中,車體框架之後部亦配置於車寬方向上相對靠近車輛中央之位置。因此,收納箱之寬度受車體框架及後懸架限制。進而,由於後懸架於較車軸更靠後方之位置與後臂連接,故而收納箱之寬度亦受消音器限制。
圖17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背面之模式圖。就圖17所示之跨坐型車輛1而言,與圖16所示之先前之跨坐型車輛相比,後懸架26於後視時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具體而言,後懸架26之下端部於後視時較後臂25之車軸支持部96(參照圖9)更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於圖17所示之例中,安裝有後懸架26之下端部之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通過車軸支持部96之外端之鉛直之粗線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後臂25之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參照圖9)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於圖17所示之跨坐型車輛1中,後懸架26不僅配置於較後輪Rw更靠右方,亦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因此,安裝有後懸架26之後臂25於車寬方向上大型化,後臂25之重量增加。進而,自車輛中央WO至後懸架26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增加。藉此,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
後懸架26配置於較車軸72更靠前方。懸架安裝部99於車寬方向上配置於較消音器34之最內端(相當於圖10所示之內端34i)更靠外側。因此,能夠不受消音器34限制地將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外側。進而,由於後懸架26向前方移動,故而即便使後懸架26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後懸架26亦不會與消音器34(圖17中利用二點鏈線描畫之較大之圓)接觸。因此,若避免後懸架26與排氣管33之接觸,則能夠如上所述使後懸架26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
此外,由於後懸架26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故而後懸架26之上端部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安裝有後懸架26之上端部之車體框架2之後部亦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圖17表示收納箱12之一部分於後視下配置於車體框架2之一對下框架5之間之例。由於車體框架2之後部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故而即便於圖17所示之例之情形時,亦能夠使收納箱12於車寬方向上大型化。
進而,就圖17所示之跨坐型車輛1而言,與圖16所示之先前之跨坐型車輛相比,後懸架26之下端部向下方移動。因此,能夠不改變後懸架26之上端之位置而使後懸架26於其軸向上變長。或者,能夠降低後懸架26之上端之位置。若使後懸架26於軸向上變長,則能夠使騎乘者之騎乘體驗更良好。若降低後懸架26之上端之位置,則能夠使車體框架2之後部降低,能夠緩和由車體框架2引起之收納箱12之形狀等之限制。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懸架26之整體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換言之,後懸架26之任一部分均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因此,車輛後部(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以下相同。)之形狀或大小不易受後懸架26限制。藉由座部11而開閉之收納箱12配置於車輛後部。藉此,能夠確保收納箱12之容量。
另一方面,後輪Rw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擺動單元21與後臂25之間。擺動單元21之傳遞機構23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後輪Rw更靠左方,後懸架26配置於較後輪Rw更靠右方。由於傳遞機構23及後懸架26相對於後輪Rw相互配置於相反側,故而能夠減輕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
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即、使跨坐型車輛1向右方傾斜之力與使跨坐型車輛1向左方傾斜之力之差係藉由減小左右之重量差而減輕。藉由變更與車輛中央WO相距之車寬方向之距離,左右失衡亦得以減輕。其原因在於,即便跨坐型車輛1之零件之重量相同,當自車輛中央WO至該零件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發生改變時,該零件使跨坐型車輛1向右方或左方傾斜之力亦發生改變。
後臂25相對於後輪Rw配置於與傳遞機構23相反之側。後臂25之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後臂25之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因此,自車輛中央WO至懸架安裝部99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增加。進而,由於後臂25於車寬方向上大型化,故而後臂25之重量增加。藉此,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
如上所述,於在速克達等跨坐型車輛上僅設置有1個後懸架之情形時,通常,1個後懸架配置於靠近車輛中央之位置。與此相反,本實施形態之後懸架26於車寬方向上遠離車輛中央WO。藉此,能夠使自車輛中央WO至後懸架26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變長,能夠增加相對於後輪Rw配置於與傳遞機構23相反之側之後臂25之重量。藉此,能夠有效地減輕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臂25之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固定於引擎22。後臂25之下固定部95L配置於較後臂25之上固定部95u更靠下方。後臂25之懸架安裝部99亦配置於較後臂25之上固定部95u更靠下方。因此,與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上固定部95u更靠上方之情形相比,懸架安裝部99之位置降低。
當懸架安裝部99之位置降低時,後懸架26整體向下方移動,或者,後懸架26於其軸向上變長。於前者之情形時,由於後懸架26之上端向下方移動,故而能夠進一步緩和由後懸架26引起之形狀及大小之限制。於後者之情形時,由於後懸架26之振動吸收能力提高,故而能夠進一步減少傳遞至騎乘者之振動。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臂25之上固定部95u配置於較後臂25之懸架安裝部99更靠上方,後臂25之下固定部95L配置於較後臂25之懸架安裝部99更靠下方。因此,自上固定部95u至下固定部95L為止之上下方向之距離增加,後臂25於上下方向上大型化。藉此,後臂25之重量增加,故而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懸架26於側視時與後臂25之上固定部95u重疊。後懸架26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上固定部95u之外側。因此,後懸架26於車寬方向上遠離後輪Rw,自車輛中央WO至後懸架26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增加。藉此,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臂25之懸架安裝部99於俯視時配置於較消音器34之內端34i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因此,與懸架安裝部99於俯視時配置於較消音器34之內端34i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內側之情形相比,懸架安裝部99於車寬方向上遠離後輪Rw,自車輛中央WO至懸架安裝部99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增加。藉此,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懸架26配置於排氣管33之上方,且於俯視時與排氣管33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換言之,使後懸架26之外端26o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至後懸架26於俯視時與排氣管33重疊之位置為止。藉此,能夠使後懸架26之外端26o於車寬方向上遠離後輪Rw,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
另一方面,於俯視時,排氣管33之外端33o配置於較後懸架26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即,於後懸架26之外端26o位於較排氣管33之外端33o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內側之範圍內,使後懸架26之外端26o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藉此,能夠防止最大寬度(跨坐型車輛1之寬度之最大值)之增加,並且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懸架26配置於側視時不與收納箱12重疊之位置。由於後懸架26於側視時不與收納箱12重疊,故而即便擴大收納箱12之寬度,收納箱12亦不會與後懸架26接觸。因此,能夠不受後懸架26限制地擴大收納箱12之寬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車體框架2於前後方向上小型化,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如此,車體框架2之後端2r向前方移動,故而車輛後部之構造不僅不易受後懸架26限制,亦不易受車體框架2限制。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車體框架2之後端2r之位置降低,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於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更靠下方。若車體框架2之後端2r之位置較高,則座部11及載物架之位置亦相應地上升。若降低車體框架2之後端2r之位置,則座部11及載物架之高度不易受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限制。藉此,能夠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車體框架2於前後方向上小型化,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後臂25之懸架安裝部99更靠前方。如此,車體框架2之後端2r向前方移動,故而車輛後部之構造不僅不易受後懸架26限制,亦不易受車體框架2限制。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於俯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後方。換言之,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與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排列於前後方向。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與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於俯視時配置於與車寬方向正交之水平之直線上。
若使自車輛中央WO至懸架安裝部99為止之車寬方向之距離變長,則能夠減輕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但若該距離過長,則最大寬度增加。若將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於俯視時配置於車體框架2之後端2r之正後方,則能夠防止最大寬度之增加,並且能夠進一步減輕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失衡。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之全部或一部分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下方。如此,後懸架26之位置降低,故而能夠不改變後懸架26之上端之位置而使後懸架26於其軸向上變長。或者,能夠降低後懸架26之上端之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懸架26之整體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另一方面,於側視時,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因此,後懸架26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增加。藉此,能夠有效地減少車體框架2向上下方向之振動。
其他實施形態 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之內容,可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座部11可經由除收納箱12以外之構件安裝於車體框架2。或者,座部11亦可不經由收納箱12等中間構件安裝於車體框架2,而直接安裝於車體框架2。
跨坐型車輛1可進而具備配置於後輪Rw之上方之載物架或載貨箱。於此情形時,載物架或載貨箱可經由收納箱12等中間構件安裝於車體框架2,亦可直接安裝於車體框架2。
後臂25之懸架安裝部99可配置於較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之兩者更靠上方,亦可配置於較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之兩者更靠下方。
後懸架26可於側視時不與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中之任一者重疊。
後臂25之懸架安裝部99之內端99i(參照圖10)可於俯視時配置於較消音器34之內端34i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內側。
後懸架26亦可於俯視時不與排氣管33重疊。
排氣管33之外端33o(參照圖13)可於俯視時配置於較後懸架26之外端26o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內側。
後懸架26亦可於側視時與收納箱12重疊。
車體框架2之後端2r可配置於較懸架安裝部99更靠後方。
後臂25之懸架安裝部99之至少一部分可於俯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或內側。
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下方。
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之至少一部分亦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前方。
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之至少一部分亦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更靠上方。
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之至少一部分亦可配置於較曲軸箱73之後端73r更靠後方。
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之至少一部分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軸72更靠後方。
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之至少一部分亦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
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之整體亦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
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之至少一部分亦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CVT箱74之上表面74s更靠上方。
後懸架26亦可於側視時不與後輪Rw重疊。即,後懸架26之整體亦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
車體框架2之後端2r可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後方。
車體框架2之後端2r亦可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更靠上方。
若將擺動單元21設置於跨坐型車輛1,則跨坐型車輛1亦可為速克達以外之機車。又,跨坐型車輛1亦可為具備3個以上之車輪之車輛。
亦可將上述所有構成之2個以上組合。
除此以外,可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事項之範圍內實施各種設計變更。
1:跨坐型車輛 2:車體框架 2r:後端 3:頭管 3L:下端 4:向下框架 5:下部框架 5r:後端 5u:上端 6:橫向構件 7:前撐桿 8:右後撐桿 9:左後撐桿 9r:後端 11:座部 11m:主座部 11r:後端 11t:雙人座部 12:收納箱 13:轉向裝置 14:轉向把手 15:轉向軸 16:前叉 17:叉管 21:擺動單元 22:引擎 23:傳遞機構 24:抗振連桿 25:後臂 26:後懸架 26o:外端 26u:上端 27:燃料箱 28:燃料配管 29:注油口蓋 30:空氣濾清器箱 30s:側面 31:進氣管 32:排氣系統 33:排氣管 33o:外端 34:消音器 34i:內端 34p:排氣口 35:頭燈 36:前閃光燈 37:尾燈 38:後閃光燈 39:外裝殼體 40:把手蓋 41:前外殼 42:護腿板 43:前擋泥板 44:腳踏板 44s:平坦面 45:底部側外殼 46:底部外殼 47:後側外殼 48:撐桿 49:後擋泥板 51:前框架 52:角框架 53:後框架 54:活塞 55:曲軸 56:聯接桿 57:汽缸 58:汽缸頭 59:汽缸體 60:燃燒室 61:火星塞 62:CVT 63:驅動皮帶輪 64:無端皮帶 65:從動皮帶輪 66:離心式離合器 67:第二軸 68:減速器 69:驅動齒輪 70:反轉齒輪 71:從動齒輪 72:車軸 73:曲軸箱 73r:後端 74:CVT箱 74s:上表面 75:主箱 76:側箱 77:發電機 78:冷卻風扇 79:護罩 81:下撐桿 82:連桿構件 83:前保持器部 84:臂部 85:基座部 86:後保持器部 91:中央濾清器箱 92:側濾清器箱 93:前部 94:側部 95L:下固定部 95u:上固定部 95o:外端 96:車軸支持部 97L:下消音器安裝部 97f:前消音器安裝部 97r:後消音器安裝部 98L:下托架 98f:前托架 98r:後托架 99:懸架安裝部 99i:內端 99o:外端 101:上安裝托架 102:下安裝托架 103:油壓阻尼器 104:螺旋彈簧 105:上擋塊 106:下擋塊 107:懸架罩 108:缸筒 108i:內筒 108o:外筒 109:活塞桿 110:活塞閥 111:座閥 Ac:旋轉軸線 Ap1:前樞軸線 Ap2:後樞軸線 B1:螺栓 B2:螺栓 B3:螺栓 B4:螺栓 BL:螺栓 Bu:螺栓 C1:旋轉中心 DL:下阻尼器單元 Da:軸向 De:彈性體 Df:前阻尼器單元 Di:內管 Do:外管 Dr:後阻尼器單元 Du:上阻尼器單元 E:元件 F:箭頭 F1:流體室 Fw:前輪 H:輪轂 HL:下螺栓插入孔 Hr:保持孔 Hu:上螺栓插入孔 L:箭頭 Lc:中心線 Le:延長線 Ls:中心線 N1:螺帽 N2:螺帽 Na:車軸螺帽 O1:油室 O2:油室 o95:外端 Pf:交點 Pi:交點 Pr:交點 R:輪緣 R1:範圍 Rf:前端 Rr:後端 Rs:路面 Ru:上端 Rw:後輪 S:輪輻 SL:腿部空間 T:輪胎 U:箭頭 W:輪圈 WO:車輛中央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左側視圖。 圖2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跨坐型車輛之左側視圖。 圖3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跨坐型車輛之俯視圖。 圖4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跨坐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圖5係表示擺動單元之內部之剖視圖。 圖6A係朝上方向觀察抗振連桿所得之模式圖。 圖6B係表示沿著圖6A所示之切斷線VIB-VIB之抗振連桿之剖面之剖視圖。 圖6C係表示沿著圖6A所示之切斷線VIC-VIC之抗振連桿之剖面之剖視圖。 圖7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車輛後部之右側視圖。 圖8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車輛後部之俯視圖。 圖9係表示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以外,亦卸除後懸架及排氣系統後之車輛後部之右側視圖。 圖10係表示後輪、傳遞機構、後臂及後懸架之俯視圖。 圖11係表示後輪、後臂及後懸架之俯視圖。 圖12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車輛後部之右側視圖。 圖13係表示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以外,亦卸除空氣濾清器箱後之車輛後部之俯視圖。 圖14係表示後懸架之內部之剖視圖。 圖15係表示設置於後懸架之油壓阻尼器之內部之剖視圖。 圖16係表示後懸架配置於較後輪更靠右方之先前之跨坐型車輛之背面的模式圖。 圖17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背面的模式圖。
2:車體框架
2r:後端
5:下部框架
8:右後撐桿
21:擺動單元
22:引擎
23:傳遞機構
25:後臂
26:後懸架
32:排氣系統
33:排氣管
33o:外端
34:消音器
34i:內端
34p:排氣口
72:車軸
73:曲軸箱
73r:後端
74:CVT箱
75:主箱
76:側箱
79:護罩
95L:下固定部
95u:上固定部
95o:外端
96:車軸支持部
97f:前消音器安裝部
97r:後消音器安裝部
98f:前托架
98r:後托架
99:懸架安裝部
99i:內端
99o:外端
101:上安裝托架
102:下安裝托架
107:懸架罩
B4:螺栓
C1:旋轉中心
F:箭頭
L:箭頭
o95:外端
Rw:後輪
WO:車輛中央

Claims (14)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 後輪; 車體框架; 座部,其供騎乘者就座; 收納箱,其配置於上述座部之下方,且藉由上述座部而開閉; 擺動單元,其包含引擎及傳遞機構,能夠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下擺動,且支持上述後輪,該傳遞機構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後輪更靠左方,且將上述引擎之動力傳遞至上述後輪; 後臂,其包含固定於上述引擎之前部、及與上述傳遞機構一起支持上述後輪之後部,且配置於較上述後輪更靠右方,與上述後輪及擺動單元一起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下擺動;及 後懸架,其配置於較上述後輪更靠右方,且安裝於上述車體框架及後臂;且 上述後懸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前方, 上述後臂包含固定於上述引擎之至少一個固定部、及安裝有上述後懸架之懸架安裝部, 上述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至少一個固定部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至少一個固定部係分別固定於上述引擎之複數個固定部, 上述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複數個固定部中之任一者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3.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至少一個固定部包含:上固定部,其固定於上述引擎;及下固定部,其固定於上述引擎,且配置於較上述上固定部更靠下方; 上述懸架安裝部配置於較上述上固定部更靠下方。
  4.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懸架安裝部配置於較上述下固定部更靠上方。
  5.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與上述後臂之上述至少一個固定部重疊。
  6.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排氣管,其引導自上述引擎排出之排氣;及消音器,其將由上述排氣管引導之排氣自於大氣中開口之排氣口排出;且 於車輛俯視時,上述懸架安裝部配置於較上述消音器之內端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7.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排氣管,其引導自上述引擎排出之排氣;及消音器,其將由上述排氣管引導之排氣自於大氣中開口之排氣口排出;且 上述後懸架配置於上述排氣管之上方,且於車輛俯視時與上述排氣管之至少一部分重疊, 於車輛俯視時,上述排氣管之外端配置於較上述後懸架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8.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不與上述收納箱重疊。
  9.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前方。
  10. 如請求項9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跨坐型車輛包含:轉向把手,其由騎乘者操作;及轉向軸,其與上述轉向把手一起旋轉;且 上述車體框架包含插入有上述轉向軸之頭管,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頭管之下端更靠下方。
  11.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懸架安裝部更靠前方。
  12. 如請求項1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俯視時,上述懸架安裝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之後方。
  13.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後懸架包含:上安裝托架,其與上述車體框架連結;及下安裝托架,其配置於較上述上安裝托架更靠後方,且安裝於上述後臂之上述懸架安裝部;且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上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引擎之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上方,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下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下方。
  14.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後懸架包含:上安裝托架,其與上述車體框架連結;及下安裝托架,其配置於較上述上安裝托架更靠後方,且安裝於上述後臂之上述懸架安裝部;且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上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引擎之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後方。
TW108140884A 2018-11-12 2019-11-11 跨坐型車輛 TWI747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2476 2018-11-12
JP2018212476 2018-1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889A TW202023889A (zh) 2020-07-01
TWI747077B true TWI747077B (zh) 2021-11-21

Family

ID=7073025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884A TWI747077B (zh) 2018-11-12 2019-11-11 跨坐型車輛
TW108140883A TWI730497B (zh) 2018-11-12 2019-11-11 跨坐型車輛
TW108140824A TWI740270B (zh) 2018-11-12 2019-11-11 跨坐型車輛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883A TWI730497B (zh) 2018-11-12 2019-11-11 跨坐型車輛
TW108140824A TWI740270B (zh) 2018-11-12 2019-11-11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3) EP3882116B1 (zh)
JP (3) JP6932274B2 (zh)
TW (3) TWI747077B (zh)
WO (3) WO20201008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2694B2 (ja) * 2022-03-30 2024-04-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74747B (en) * 1996-06-04 1999-11-21 Suzuki Motor Corp Motor scooter type vehicle
CN1290629A (zh) * 1999-09-30 2001-04-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
TW541261B (en) * 2001-05-29 2003-07-11 Honda Motor Co Ltd Rear swing arm for motorcycle
TW201238806A (en) * 2011-02-28 2012-10-01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approach notification device of saddle-ride type electric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7589U (ja) * 1983-01-28 1984-08-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懸架装置
JPS6236984U (zh) * 1985-08-26 1987-03-04
JPH08207864A (ja) * 1995-02-07 1996-08-13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イングユニット式車両におけるスイングアーム構造
JPH11255173A (ja) * 1998-03-10 1999-09-21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JP2002053087A (ja) * 2000-08-11 2002-02-1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後輪支持装置
JP2002225688A (ja) * 2001-01-31 2002-08-14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後車輪構造
JP2003040183A (ja) * 2001-07-31 2003-02-1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07055584A (ja) * 2005-07-25 2007-03-08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4820207B2 (ja) * 2005-08-31 2011-11-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パワーユニット懸架装置
JP5004511B2 (ja) * 2006-06-09 2012-08-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009132356A (ja) * 2007-10-30 2009-06-18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
JP5712110B2 (ja) * 2011-11-25 2015-05-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BR112014016060A8 (pt) * 2011-12-27 2017-07-04 Tvs Motor Co Ltd veículo
JP2017149165A (ja) 2014-07-04 2017-08-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N106976518B (zh) * 2016-01-19 2019-06-28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减震器构造
WO2018180419A1 (ja) * 2017-03-27 2018-10-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懸架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74747B (en) * 1996-06-04 1999-11-21 Suzuki Motor Corp Motor scooter type vehicle
CN1290629A (zh) * 1999-09-30 2001-04-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
TW541261B (en) * 2001-05-29 2003-07-11 Honda Motor Co Ltd Rear swing arm for motorcycle
TW201238806A (en) * 2011-02-28 2012-10-01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approach notification device of saddle-ride type electric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2116A4 (en) 2021-11-24
EP3882116B1 (en) 2023-04-19
EP3882118A1 (en) 2021-09-22
WO2020100839A1 (ja) 2020-05-22
WO2020100819A1 (ja) 2020-05-22
TW202023889A (zh) 2020-07-01
TW202023886A (zh) 2020-07-01
EP3882118A4 (en) 2021-12-01
JP6915172B2 (ja) 2021-08-04
JPWO2020100819A1 (ja) 2021-09-02
EP3882117A1 (en) 2021-09-22
WO2020100838A1 (ja) 2020-05-22
JP6932273B2 (ja) 2021-09-08
JPWO2020100839A1 (ja) 2021-09-02
TWI730497B (zh) 2021-06-11
JP6932274B2 (ja) 2021-09-08
EP3882117B1 (en) 2023-08-30
EP3882117A4 (en) 2021-12-01
EP3882116A1 (en) 2021-09-22
EP3882118B1 (en) 2023-08-02
TWI740270B (zh) 2021-09-21
JPWO2020100838A1 (ja) 2021-09-27
TW202023887A (zh) 202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49233A1 (en) Vehicle with structure for improved engine output
CN101791997B (zh) 摩托车
JP5006455B2 (ja) 2輪車両
JP2008063977A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0516545A5 (zh)
TWI747077B (zh) 跨坐型車輛
CN108698664A (zh) 三轮跨骑座椅式车辆
CN100523444C (zh) 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JP7022867B1 (ja) 鞍乗型車両
CN112339897B (zh) 速克达型摩托车结构
JP2023087912A (ja) 鞍乗型車両
JP678388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5157508A (ja)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懸架装置
CN101746455B (zh) 跨骑式车辆
TWM611543U (zh) 機車的置物箱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