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3887A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23887A TW202023887A TW108140883A TW108140883A TW202023887A TW 202023887 A TW202023887 A TW 202023887A TW 108140883 A TW108140883 A TW 108140883A TW 108140883 A TW108140883 A TW 108140883A TW 202023887 A TW202023887 A TW 20202388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straddle
- rear suspension
- mounting bracket
- body fram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1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the engine beside or within the driven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能夠確保抗振連桿之振動減少效果,並且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跨坐型車輛1具備:擺動單元21,其包含引擎22及傳遞機構;及抗振連桿24,其配置於引擎22之下方,將擺動單元21與車體框架2連結。後懸架26相對於後輪Rw配置於與傳遞機構相反之側。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後懸架26之中心線Ls之延長線Le於側視時在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且較後輪Rw之後端Rr更靠前方之位置與路面Rs相交,於側視時與座部11之座面11s相交。後懸架26於俯視時與冷卻風扇78重疊。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作為跨坐型車輛之一例之速克達型之機車。該機車具備:引擎單元,其可相對於車體框架上下擺動;及連桿構件,其介置於引擎單元之前端部與車體框架之間。後輪支持於引擎單元。
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連桿構件配置於引擎之下方。連桿構件經由於左右方向上延伸之第1樞軸與車體框架連結,經由於左右方向上延伸之第2樞軸與引擎連結。引擎單元能夠繞第1樞軸及第2樞軸相對於車體框架上下擺動。
又,於專利文獻1之圖3中示出後懸架。與引擎單元之後部同樣地,後懸架配置於後輪之左方。專利文獻1之圖3之描畫內容如下:後懸架幾乎未向前後傾倒,於車輛側視時自後輪之中心附近延伸至座架。後懸架之中心線之延長線於車輛側視時在後輪之中心附近之正下方與路面相交。
專利文獻2中亦揭示有一種速克達型之機車。該機車具備可相對於車體框架上下擺動之動力單元、及介置於引擎單元與車體框架之間之引擎懸吊連桿。
於專利文獻2之圖6中示出相當於後懸架之緩衝器。緩衝器配置於後輪之右方。緩衝器之上端部安裝於車體框架。緩衝器之下端部經由減音器支持托架及緩衝托架安裝於引擎單元。緩衝器於車輛側視時與風扇罩(符號71a)重疊。冷卻風扇被風扇罩覆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7-14916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11-25517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對於速克達等跨坐型車輛,使用者及市場多樣化,因而要求發展相對應之商品。
然而,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機車中,難以擴展或變更車輛後部之功能,而無法充分應對此種要求。即,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機車中,後懸架之上端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之前端更靠後方。又,後懸架之上端與車體框架連結。於該構造中,由於收納箱之大小及配置受車體框架及後懸架限制,故而例如難以將收納箱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擴展來增加收納箱之容積,或難以使車輛後部之寬度變窄。根據相同之理由,亦難以靈活地變更收納箱之位置。進而,由於後懸架之上端配置於較高之位置,故而車體框架亦配置於較高之位置,對配置於座部之後方之載物架或載貨箱之設置位置進一步產生限制。
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機車中,若使後懸架向前方傾倒,則可使後懸架之上端向前方移動。藉此,緩和因後懸架產生之上述限制。然而,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機車中,與引擎單元之後部同樣地,後懸架配置於後輪之左方。位於引擎單元之上方之空氣濾清器箱配置於後懸架之前方。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機車中,由於後懸架與空氣濾清器箱接觸,故而無法使後懸架以較大之角度向前方傾倒,而無法使後懸架之上端大幅地向前方移動。
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機車中,只要使後懸架較空氣濾清器箱更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則即便使後懸架向前方傾倒,後懸架亦不會與空氣濾清器箱接觸。藉此,能夠使後懸架以較大之角度向前方傾倒,能夠使後懸架之上端大幅地向前方移動。然而,當使後懸架較空氣濾清器箱更向車寬方向上之外側移動時,會導致車輛後部之寬度增加。
如此,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機車之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不高。因此,難以根據多樣化之使用者或市場來擴展或變更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機車之後部之功能。
於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機車中,將相當於後懸架之緩衝器於車寬方向上相對於後輪配置於與動力單元相反之側。即,緩衝器配置於後輪之右方。於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機車中,由於緩衝器及動力單元相對於後輪配置於相互相反之側,故而即便使緩衝器以較大之角度向前方傾倒,緩衝器亦不會與空氣濾清器箱接觸。因此,於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機車中,不會產生與專利文獻1相關之如上所述之問題。
另一方面,就一般之速克達而言,包含引擎之擺動單元藉由抗振連桿與車體框架連結。伴隨活塞之往復運動而產生之引擎之振動被抗振連桿吸收。藉此,減少自引擎傳遞至車體框架之振動。若調整安裝於曲軸之平衡塊等平衡器,則有時即便無抗振連桿亦能夠減小傳遞至車體框架之振動。然而,於引擎中無平衡器之情形時,為了減少車體框架之振動,必須設置抗振連桿。
於專利文獻2之圖6所示之機車中,後懸架以相對較大之角度向前方傾倒。如下所述,當後懸架之傾斜角度較大時,損害了相當於抗振連桿之引擎懸吊連桿之振動減少效果,騎乘者之騎乘體驗變差。為了彌補該問題,於專利文獻2之圖6所示之機車中,採用了行程量較大且較長之後懸架。
然而,於將較長之後懸架佈局於引擎之周邊之情形時,後懸架之佈局產生限制,並且產生後懸架與周邊零件接觸之干涉問題。於專利文獻2之圖6所示之機車中,為了克服干涉問題與佈局之限制,將後懸架配置於護罩(專利文獻2之風扇罩)之外側,該護罩配置於引擎中之車寬方向上之最外側。然而,於該構成中,機車於車寬方向上大型化。
此外,於專利文獻2之圖6中未描畫供騎乘者就座之座部。因此,於專利文獻2之圖6所示之機車中,緩衝器之中心線之延長線於車輛側視時是否與座部之座面相交並不明確。此種構造於專利文獻2之說明書中未作揭示。於緩衝器之中心線之延長線在車輛側視時不與座部之座面相交之情形時,如下所述,難以將緩衝器之伸縮直接傳遞至騎乘者,無法使騎乘者之騎乘體驗更良好。
因此,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提供一種能夠確保抗振連桿之振動減少效果,並且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之跨坐型車輛。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車體框架;後輪,其與路面相接;座部,其包含與騎乘者相接之座面;擺動單元,其包含引擎及傳遞機構,能夠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下擺動,且支持上述後輪,該引擎具備繞旋轉軸線旋轉之曲軸,該傳遞機構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後輪之右方或左方,將上述引擎之動力傳遞至上述後輪;旋轉部(轉子(rotor)),其繞上述曲軸之旋轉軸線與上述曲軸一起旋轉;抗振連桿,其配置於上述引擎之下方,以上述擺動單元能夠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下擺動之方式將上述擺動單元與上述車體框架連結;及後懸架,其包含上安裝托架及下安裝托架,該上安裝托架與上述車體框架連結,該下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上安裝托架更靠後方,並且與上述擺動單元連結;且上述後懸架於車寬方向上相對於上述後輪配置於與上述傳遞機構相反之側,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後輪之前端更靠前方,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中心線之延長線於較上述後輪之前端更靠後方且較上述後輪之後端更靠前方之位置與上述路面相交,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中心線之延長線與上述座部之座面相交,上述後懸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旋轉部更靠上方,且於車輛俯視時與上述旋轉部重疊。
根據該構成,包含引擎及傳遞機構之擺動單元經由抗振連桿與車體框架連結。後輪支持於擺動單元。後輪及擺動單元能夠相對於車體框架上下擺動。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與車體框架連結,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與擺動單元連結。擺動單元之振動被後懸架吸收。
傳遞機構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後輪之右方或左方,另一方面,後懸架於車寬方向上相對於後輪配置於與傳遞機構相反之側。因此,後懸架之配置或角度不易受傳遞機構限制。藉此,後懸架之配置或角度之自由度提高,故而能夠將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配置於較後輪之前端更靠前方。其結果,後懸架之上端向前方移動。
如此,與先前之跨坐型車輛相比,後懸架之上端向前方移動,故而車輛後部(跨坐型車輛之後部)之構造不易受後懸架限制。換言之,與先前之跨坐型車輛相比,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提高。因此,能夠根據多樣化之使用者或市場靈活地擴展及變更車輛後部之功能。例如,能夠根據多樣化之使用者或市場變更收納箱之大小或配置。於將載物架或載貨箱設置於車輛後部之情形時,由於載物架等之高度不易受後懸架限制,故而能夠降低載物架等之位置。藉此,能夠提供與使用者之喜好或市場之需求相應之跨坐型車輛。
另一方面,於車輛側視時,後懸架之中心線之延長線於較後輪之前端更靠後方且較後輪之後端更靠前方之位置與路面相交。此外,該延長線於車輛側視時與座部之座面相交。於此情形時,如下所述,後懸架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增加,施加於抗振連桿之水平反作用力減少。因此,能夠確保抗振連桿之振動減少效果,並且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進而,由於後懸架之上端向前方移動,故而自後懸架至座部之移位之傳遞路徑變短。即,於後懸架之上端配置於後方之情形時,於傳遞路徑中車體框架所佔據之範圍變長。構成傳遞路徑之各零件發生彈性變形。若傳遞路徑中之彈性變形之總量較大,則後懸架之伸縮反映至座部為止之時間增加。因此,藉由縮短傳遞路徑,能夠於短時間內將後懸架之伸縮反映至座部,能夠使就座於座部之騎乘者之騎乘體驗良好。
此外,由於後懸架之中心線之延長線於車輛側視時與座部之座面相交,故而該延長線於車輛側視時通過就座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軀體。因此,就座於座部之騎乘者之重心配置於後懸架之中心線之延長線上或其附近。藉此,能夠將後懸架之伸縮直接傳遞至騎乘者,能夠使就座於座部之騎乘者之騎乘體驗更良好。
又,後懸架配置於較繞曲軸之旋轉軸線與曲軸一起旋轉之旋轉部更靠上方。後懸架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俯視時與旋轉部重疊。於後懸架配置於較旋轉部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且在車輛俯視時不與旋轉部重疊之情形時,跨坐型車輛之最大寬度(寬度之最大值)增加。因此,能夠防止最大寬度之增加,並且能夠使騎乘者之騎乘體驗良好。
於本實施形態中,可對上述跨坐型車輛添加以下特徵中之至少一個。
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車軸,該車軸介置於上述後輪與上述擺動單元之間,且支持上述後輪。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車軸更靠前方。
根據該構成,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在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支持後輪之車軸更靠前方。因此,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亦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車軸之前方。如此,由於後懸架之上端向前方移動,使得於車輛側視時,上安裝托架及下安裝托架配置於較車軸更靠前方,故而能夠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轉向把手,其由就座於上述座部之騎乘者操作;及轉向軸,其與上述轉向把手一起旋轉。上述車體框架包含插入有上述轉向軸之頭管。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頭管之下端更靠下方。
根據該構成,與轉向把手一起旋轉之轉向軸插入至車體框架之頭管中。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之下端更靠下方。換言之,後懸架之上端不僅向前方移動,亦向下方移動。因此,座部及收納箱之高度不易受後懸架限制。藉此,能夠靈活地擴展及變更車輛後部之構造。
上述引擎包含曲軸箱,該曲軸箱收容有上述曲軸,且配置於上述後輪之前方。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曲軸箱之後端更靠前方。
根據該構成,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不僅配置於較後輪之前端更靠前方,亦配置於較收容曲軸之曲軸箱之後端更靠前方。藉此,能夠使後懸架之延長線與路面之交點於車輛側視時位於後輪之全長之範圍內,並且使後懸架之上端進一步向前方移動。因此,能夠利用抗振連桿有效地吸收擺動單元之振動,並且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後輪之前端更靠後方。
根據該構成,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之前端更靠前方,另一方面,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之前端更靠後方。若改變觀點,則以上安裝托架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之前端更靠前方,下安裝托架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之前端更靠後方之方式,使後懸架之上端向前方移動。藉此,能夠確保自後懸架至抗振連桿為止之距離,並且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之自由度。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上方。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下方。
根據該構成,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上方,另一方面,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之全部或一部分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下方。如此,由於了降低後懸架之位置,故而能夠不改變後懸架之上端之位置而使後懸架於其軸向上變長。或者,能夠降低後懸架之上端之位置。
上述傳遞機構包含:CVT,其改變自上述引擎傳遞來之轉速,並且向上述後輪傳遞上述引擎之動力;及CVT箱,其收容上述CVT。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CVT箱之上表面更靠下方。
根據該構成,傳遞引擎之旋轉之CVT收容於CVT箱中。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以下安裝托架配置於較CVT箱之上表面更靠下方之方式降低。藉此,能夠不改變後懸架之上端之位置而使後懸架於其軸向上變長。或者,能夠降低後懸架之上端之位置。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與上述後輪重疊。
根據該構成,後懸架及後輪排列於車寬方向上,後懸架於車輛側視時與後輪重疊。若改變觀點,則後懸架於在車輛側視時與後輪重疊之範圍內向前方移動。藉此,能夠確保自後懸架至抗振連桿為止之距離,並且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之自由度。
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前方。
根據該構成,車體框架於前後方向上小型化,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前方。如此,由於車體框架之後端向前方移動,故而車輛後部之構造不僅不易受後懸架限制,亦不易受車體框架限制。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轉向把手,其由就座於上述座部之騎乘者操作;及轉向軸,其與上述轉向把手一起旋轉。上述車體框架包含插入有上述轉向軸之頭管。於車輛側視時,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頭管之下端更靠下方。
根據該構成,車體框架之後端之位置降低,車體框架之後端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之下端更靠下方。當車體框架之後端之位置較高時,與此相應地,座部或載物架之位置亦上升。若降低車體框架之後端之位置,則座部或載物架之高度不易受車體框架之後端限制。藉此,能夠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後臂,該後臂於車寬方向上相對於上述後輪配置於與上述傳遞機構相反之側,支持上述後輪,且與上述擺動單元連結。上述後懸架經由上述後臂與上述擺動單元連結。
根據該構成,後輪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後臂及傳遞機構之間。後臂與擺動單元連結。後臂至少向後方延伸至支持後輪之車軸為止。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安裝於後臂。因此,能夠於自擺動單元至車軸為止之範圍內之任意位置配置下安裝托架。
上述抗振連桿以上述擺動單元能夠繞與前後方向正交之水平之樞軸線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下擺動之方式將上述擺動單元與上述車體框架連結。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樞軸線更靠後方。
根據該構成,上安裝托架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之前端更靠前方,上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抗振連桿之樞軸線更靠後方。於此情形時,若後懸架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較小,則後懸架之中心線之延長線於車輛側視時不與座部之座面相交。因此,能夠增大後懸架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能夠有效地減小車體框架向上下方向之振動。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後方。
根據該構成,上安裝托架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之前端更靠前方,上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後方。於此情形時,若後懸架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較小,則後懸架之中心線之延長線於車輛側視時不與座部之座面相交。因此,能夠增大後懸架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能夠有效地減小車體框架向上下方向之振動。
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護罩,該護罩配置於較上述旋轉部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於車輛側視時與上述旋轉部之至少一部分重疊。上述後懸架於車輛側視時不與上述護罩重疊。
根據該構成,護罩配置於較旋轉部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於車輛側視時與旋轉部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後懸架於車輛側視時不與護罩重疊。換言之,後懸架之任一部分均未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護罩之外側,後懸架及護罩未排列於車寬方向。因此,能夠防止跨坐型車輛之最大寬度之增加。
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平坦面,該平坦面於車寬方向上自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右端延伸至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端,供擱置就座於上述座部之騎乘者之雙腳。
根據該構成,於跨坐型車輛設置有供擱置騎乘者之雙腳之平坦面。平坦面於車寬方向上自跨坐型車輛之右端延伸至跨坐型車輛之左端。於此情形時,下支持框架被用作車體框架。一般而言,與運動型機車中所使用之搖籃框架等其他種類之框架相比,彎梁式框架難以確保剛性,於施加有來自跨坐型車輛之前方之荷重時容易撓曲。即便為此種車體框架,亦能夠如上所述,利用後懸架有效地減少傳遞至騎乘者之振動,故而能夠將由車體框架之撓曲引起之騎乘體驗變差限制於最小限度。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能夠確保抗振連桿之振動減少效果,並且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之跨坐型車輛。
以下,參照隨附圖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只要無特別說明,則對配置於水平之路面Rs上之基準姿勢之跨坐型車輛1進行說明。基準姿勢係轉向把手14配置於跨坐型車輛1直進之直進位置(圖3所示之轉向把手14之位置)且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為水平之姿勢。
以下說明中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只要無特別說明,則基於基準姿勢之跨坐型車輛1來定義。左右方向相當於車寬方向。車輛中央WO相當於通過頭管3之中心線且與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正交之鉛直面。以下說明中之俯視及側視只要無特別說明,則分別意指跨坐型車輛1之俯視及側視。以下說明中之「上端」意指某構件中位於最上方之部分。即,「上端」意指最上端。關於下端、前端、後端、右端、左端、外端及內端亦相同。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左側視圖。圖2、圖3及圖4分別為表示卸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左側視圖、俯視圖及右側視圖。圖1中之箭頭U及箭頭F分別表示跨坐型車輛1之上方向及前方向。圖2中之箭頭L表示跨坐型車輛1之左方向。關於其他圖亦相同。
如圖1所示,跨坐型車輛1例如為速克達。跨坐型車輛1具備由外裝殼體39覆蓋之車體框架2。車體框架2包含向後方且上方斜向地延伸之頭管3。如圖2所示,車體框架2進而包含:向下框架4,其自頭管3向後方且下方斜向地延伸;及一對下框架5,其等自向下框架4向後方且上方斜向地延伸。向下框架4及下框架5例如為中空之金屬構件。一對下框架5之前端配置於較頭管3更靠下方。一對下框架5於側視時相互重疊。
如圖1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供騎乘者就座之跨騎型之座部11、及配置於座部11之下方之收納箱12。圖1表示於座部11設置有供騎乘者就座之主座部11m及供同乘者就座之雙人座部11t之例。座部11亦可為單人乘坐用。座部11及收納箱12配置於頭管3之後方。設置於收納箱12之上端部之開口藉由座部11而開閉。圖1係表示座部11配置於收納箱12之開口藉由座部11而關閉之關閉位置之狀態。
座部11經由收納箱12與車體框架2連結。如圖3所示,車體框架2包含:橫向構件6,其自右方之下框架5延伸至左方之下框架5;前撐桿7,其自橫向構件6向前方延伸;及一對後撐桿(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其等自一對下框架5向後方延伸。收納箱12藉由複數個螺栓可卸除地固定於前撐桿7、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
前撐桿7配置於較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更靠前方。車寬方向上之一對前撐桿7之間隔較車寬方向上之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之間隔窄。前撐桿7配置於較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內側。前撐桿7於俯視時配置於後輪Rw之前方。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配置於較後輪Rw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
右後撐桿8及左後撐桿9均為例如金屬製。右後撐桿8自右方之下框架5向後方延伸,左後撐桿9自左方之下框架5向後方延伸。右後撐桿8之後端2r配置於較左後撐桿9之後端9r更靠後方。右後撐桿8之後端2r相當於車體框架2中位於最後方之車體框架2之後端2r。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與此相反,座部11之後端11r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後方。
如圖2所示,操舵跨坐型車輛1之轉向裝置13包含由騎乘者操作之轉向把手14、及將前輪Fw可旋轉地支持之前叉16。作為前輪支持構件之一例之前叉16包含分別配置於前輪Fw之右方及左方之一對叉管17、及插入至頭管3之轉向軸15。前輪Fw包含在路面Rs上滾動之橡膠製之輪胎T、及被輪胎T包圍之金屬製之輪圈W。輪圈W包含被輪胎T包圍之環狀之輪緣R、被輪緣R包圍之環狀之輪轂H、及自輪轂H延伸至輪緣R之複數個輪輻S。後輪Rw亦包含輪胎T及輪圈W。
轉向軸15自頭管3之上端部向上方突出。轉向把手14與轉向軸15之上端部連結。轉向把手14配置於頭管3之上方。當操作轉向把手14時,前輪Fw與轉向把手14及前叉16一起繞頭管3之中心線左右旋動。藉此,操舵跨坐型車輛1。
跨坐型車輛1包含能夠相對於車體框架2上下擺動之擺動單元21。擺動單元21係使跨坐型車輛1行駛之動力單元之一例。擺動單元21包含產生使後輪Rw旋轉之動力之引擎22、及將引擎22之動力傳遞至後輪Rw之傳遞機構23。傳遞機構23自引擎22向後方延伸。後輪Rw由傳遞機構23可旋轉地支持。引擎22經由抗振連桿24安裝於車體框架2。後輪Rw及擺動單元21能夠繞於車寬方向上通過抗振連桿24之水平之樞軸線Ap1及Ap2相對於車體框架2上下擺動。
如圖3所示,後輪Rw配置於擺動單元21之右方。跨坐型車輛1具備配置於後輪Rw之右方之後臂25、及吸收擺動單元21之振動之後懸架26。後輪Rw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擺動單元21及後臂25之間。後輪Rw可旋轉地支持於擺動單元21及後臂25。
如圖4所示,後懸架26之上端部安裝於車體框架2,後懸架26之下端部經由後臂25安裝於擺動單元21。後懸架26配置於較後輪Rw更靠右方。因此,後懸架26相對於後輪Rw配置於與傳遞機構23相反之側。
設置於跨坐型車輛1之後懸架26之數量為1個。換言之,於跨坐型車輛1僅設置有1個後懸架26。後懸架26於側視時與後輪Rw重疊。後懸架26整體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後懸架26於側視時配置於收納箱12之下方。後懸架26之任一部分於側視時均不與收納箱12重疊。後懸架26之至少一部分亦可於側視時與收納箱12重疊。
如圖2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貯存供給至引擎22之燃料之燃料箱27。燃料箱27安裝於車體框架2。燃料箱27配置於下述腳踏板44(參照圖1)之下。燃料箱27亦可配置於除腳踏板44之下之空間以外之位置。燃料箱27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一對下框架5之間。燃料箱27於俯視時配置於引擎22之前方。使供油口開閉之注油口蓋29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頭管3之外側。流入供油口之燃料藉由自燃料箱27向上方延伸之燃料配管28導入至燃料箱27。
如圖3所示,跨坐型車輛1具備空氣濾清器箱30及進氣管31,該空氣濾清器箱30收容有自供給至引擎22之空氣去除異物之元件E,該進氣管31將空氣自空氣濾清器箱30引導至引擎22。跨坐型車輛1進而具備排氣系統32,該排氣系統32將由引擎22產生之排氣釋出至大氣中。排氣系統32包含:排氣管33,其將自引擎22排出之排氣向下游引導;及消音器34,其將由排氣管33引導來之排氣自於大氣中開口之排氣口34p排出。
空氣濾清器箱30配置於傳遞機構23之上方。引擎22於俯視時配置於空氣濾清器箱30之前方。進氣管31自空氣濾清器箱30向前方延伸。如圖4所示,排氣管33自引擎22向後方延伸。消音器34自排氣管33向後方延伸。排氣管33及消音器34配置於後臂25之右方,於側視時與後臂25重疊。排氣管33之前端部安裝於引擎22。消音器34安裝於後臂25。排氣系統32能夠與後輪Rw及擺動單元21一起相對於車體框架2上下擺動。
如圖1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頭燈35,其朝前方發出光;及2個前閃光燈36,其等根據騎乘者之操作而閃爍。跨坐型車輛1進而包含:尾燈37,其朝後方發出光;及2個後閃光燈38,其等根據騎乘者之操作而閃爍。頭燈35及前閃光燈36配置於較座部11更靠前方。尾燈37及後閃光燈38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
跨坐型車輛1之外裝殼體39包含:把手蓋40,其配置於轉向把手14之前方及後方;前外殼41,其配置於頭管3之前方;及護腿板42,其配置於頭管3之後方。護腿板42配置於前後方向上之頭管3與座部11之間。外裝殼體39之前擋泥板43配置於前輪Fw之上方。前擋泥板43與前輪Fw一起左右旋動。把手蓋40與轉向車把14一起左右旋動。
外裝殼體39包含:腳踏板44,其配置於一對下框架5之上方;一對底部側外殼45,其等分別配置於一對下框架5之右方及左方;及底部外殼46,其配置於座部11之下方。底部外殼46配置於護腿板42之後方。外裝殼體39於前後方向上之護腿板42與底部外殼46之間形成有腿部空間SL,該腿部空間SL供配置乘坐於座部11之騎乘者之腳及腿。
乘坐於座部11之騎乘者之腳擱置於設置在腳踏板44之上表面之平坦面44s。平坦面44s於車寬方向上自跨坐型車輛1之右端延伸至跨坐型車輛1之左端。平坦面44s可為無凹凸之完全之平面,亦可為設置有不妨礙擱置腳之程度之凹部或凸部(例如1~2 cm左右之凹部或凸部)之實質之平面。當乘坐於座部11之騎乘者之腳擱置於平坦面44s時,騎乘者之腳配置於護腿板42之後方。
外裝殼體39包含:一對後側外殼47,其等分別配置於收納箱12之右方及左方;及後擋泥板49,其配置於後輪Rw之上方及後方。後擋泥板49經由自收納箱12向後方延伸之撐桿48支持於收納箱12。後擋泥板49自撐桿48向下方延伸。2個後閃光燈38安裝於後擋泥板49。尾燈37經由收納箱12安裝於車體框架2。尾燈37配置於收納箱12之後方。
如圖4所示,下框架5包含:前框架51,其配置於腳踏板44(參照圖1)之下方;後框架53,其配置於座部11(參照圖1)之下方;及角框架52,其自前框架51延伸至後框架53。前框架51自向下框架4向斜上方向朝後方延伸,後框架53自角框架52向斜上方向朝後方延伸。
後框架53於側視時與引擎22重疊。後框架53於側視時配置於後懸架26之前方。後懸架26自固定於後框架53之右後撐桿8向斜下方向朝後方延伸。後框架53於側視時向後方傾倒,另一方面,後懸架26於側視時向前方傾倒。後框架53及後懸架26於前後方向上分離。下述冷卻風扇78配置於前後方向上之後框架53及後懸架26之間。如圖3所示,後懸架26配置於較冷卻風扇78更靠上方,於俯視時與冷卻風扇78重疊(亦參照圖5)。
如圖4所示,排氣管33於側視時配置於後框架53及後懸架26之下方。排氣管33之前端部於側視時配置於引擎22之下方。排氣管33之後端部於側視時配置於後懸架26之下方。冷卻風扇78於側視時配置於排氣管33之上方。冷卻風扇78於側視時配置於由後框架53、後懸架26及排氣管33包圍之三角形狀之空間內。
後框架53之上端相當於下框架5之上端5u。後框架53之後端相當於下框架5之後端5r。右後撐桿8自後框架53向後方延伸。右後撐桿8之後端2r配置於較下框架5之後端5r更靠後方。右後撐桿8之後端2r相當於車體框架2之後端2r。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下框架5之後端5r更靠下方。
下框架5之上端5u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更靠下方。下框架5之上端5u配置於較下述汽缸57更靠上方。下框架5之上端5u配置於較下述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下框架5之後端5r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下框架5之後端5r配置於較後懸架26之上端26u更靠上方。下框架5之後端5r配置於較後輪Rw之上端Ru更靠上方。下框架5之後端5r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
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更靠下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汽缸57(參照圖5)更靠上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後輪Rw之上端Ru更靠上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後懸架26之上端26u更靠上方。
其次,對擺動單元21進行說明。
圖5係表示擺動單元21之內部之剖視圖。
引擎22包含:活塞54,其伴隨燃料之燃燒而往復運動;汽缸57,其收容活塞54;曲軸55,其伴隨活塞54之往復而旋轉;及聯接桿56,其連接活塞54與曲軸55。圖5表示汽缸57之中心線Lc於俯視時在前後方向上延伸,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於俯視時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之例。汽缸57之中心線Lc及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之方向並不限定於此。
汽缸57包含:汽缸體59,其收容活塞54;及汽缸頭58,其與活塞54及汽缸體59一起形成供空氣與燃料之混合氣體燃燒之燃燒室60。引擎22包含:火星塞61,其於燃燒室60內點燃混合氣體;進氣閥,其使於燃燒室60之內表面開口之進氣埠開閉;及排氣閥,其使於燃燒室60之內表面開口之排氣埠開閉。空氣經由進氣埠供給至燃燒室60,排氣經由排氣埠自燃燒室60排出。
傳遞機構23包含皮帶式之CVT62(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無段變速器),該CVT62連續地變更自引擎22傳遞來之轉速,並且向後輪Rw傳遞該旋轉。CVT62包含:驅動皮帶輪63,其與曲軸55一起旋轉;從動皮帶輪65,其配置於驅動皮帶輪63之後方;無端皮帶64,其架設於驅動皮帶輪63及從動皮帶輪65;及第二軸67,其經由離心式離合器66與從動皮帶輪65連結。曲軸55之旋轉係藉由驅動皮帶輪63、無端皮帶64及從動皮帶輪65連續地變更其速度,並且傳遞至從動皮帶輪65。藉此,曲軸55之旋轉傳遞至第二軸67。
傳遞機構23進而包含減速器68,該減速器68使自CVT62傳遞來之轉速降低,並且向後輪Rw傳遞該旋轉。減速器68包含:驅動齒輪69,其與第二軸67一起旋轉;反轉齒輪70,其與驅動齒輪69嚙合;及從動齒輪71,其與反轉齒輪70嚙合。第二軸67之旋轉經由驅動齒輪69及反轉齒輪70傳遞至從動齒輪71。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車軸72插入至從動齒輪71,與從動齒輪71一起旋轉。車軸72於車寬方向上貫通後輪Rw之輪轂H,且藉由車軸螺帽Na固定於後輪Rw之輪圈W。藉此,曲軸55之旋轉傳遞至後輪Rw。
引擎22包含收容曲軸55之曲軸箱73。傳遞機構23包含收容CVT62之CVT箱74。離心式離合器66及減速器68亦收容於CVT箱74中。CVT箱74包含配置於曲軸箱73之左方之主箱75、及配置於主箱75之左方之側箱76。主箱75及側箱76收容有CVT62。曲軸箱73自主箱75向右方延伸。汽缸體59自曲軸箱73向前方延伸。
車軸72自CVT箱74之主箱75向車寬方向突出。車軸72之兩端部支持於後臂25及CVT箱74。後臂25配置於後輪Rw之右方。CVT箱74配置於後輪Rw之左方。後輪Rw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後臂25及CVT箱74之間。後輪Rw經由車軸72支持於後臂25及CVT箱74。
擺動單元21包含:發電機77(例如飛輪式永磁發電機),其伴隨曲軸55之旋轉而發電;冷卻風扇78,其與曲軸55一起旋轉;及護罩79,其收容發電機77及冷卻風扇78。發電機77、冷卻風扇78及護罩79相對於曲軸箱73配置於與傳遞機構23相反之側。發電機77及冷卻風扇78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曲軸箱73及護罩79之間。冷卻風扇78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發電機77之外側。發電機77及冷卻風扇78包圍曲軸55。
其次,對抗振連桿24進行說明。
圖6A係朝上方向觀察抗振連桿24所得之模式圖。圖6B係表示沿著圖6A所示之切斷線VIB-VIB之抗振連桿24之剖面之剖視圖。圖6C係表示沿著圖6A所示之切斷線VIC-VIC之抗振連桿24之剖面之剖視圖。
如圖6A所示,抗振連桿24包含:連桿構件82,其介置於車體框架2與擺動單元21之間;及至少一個阻尼器單元,其吸收擺動單元21之振動。圖6A表示於抗振連桿24設置有介置於車體框架2與連桿構件82之間之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及介置於連桿構件82與擺動單元21之間之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之例。連桿構件82經由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與車體框架2連結,且經由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與擺動單元21連結。
擺動單元21能夠繞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前樞軸線Ap1相對於車體框架2擺動,且能夠繞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後樞軸線Ap2相對於車體框架2擺動。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配置於前樞軸線Ap1上。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配置於後樞軸線Ap2。前樞軸線Ap1配置於較後樞軸線Ap2更靠前方。前樞軸線Ap1配置於較後樞軸線Ap2更靠上方。前樞軸線Ap1及後樞軸線Ap2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前方(參照圖4)。前樞軸線Ap1及後樞軸線Ap2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下方。
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保持於連桿構件82。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保持於擺動單元21。連桿構件82包含保持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之一對前保持器部83。擺動單元21包含保持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之一對後保持器部86。一對前阻尼器單元Df亦可保持於車體框架2。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亦可保持於連桿構件82。
連桿構件82除包含一對前保持器部83之外,還包含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一對後保持器部86之間之基座部85、及自基座部85延伸至一對前保持器部83之臂部84。連桿構件82之一對前保持器部83配置於設置在車體框架2之一對下撐桿81之間。一對下撐桿81分別自一對下框架5向下方延伸(參照圖4)。下撐桿81固定於下框架5。
如圖6B所示,前阻尼器單元Df包含:筒狀之彈性體De,其為橡膠製或樹脂製;內管Di,其被彈性體De包圍;及外管Do,其包圍彈性體De。後阻尼器單元Dr等其他阻尼器單元(下述上阻尼器單元Du及下阻尼器單元DL)亦具備彈性體De、內管Di及外管Do。內管Di之外周面藉由接著等與彈性體De之內周面結合,外管Do之內周面藉由接著等與彈性體De之外周面結合。當施加使內管Di及外管Do相對旋轉之力時,彈性體De發生彈性變形,內管Di及外管Do相對旋轉。
前阻尼器單元Df之外管Do插入至前托架部83,且固定於前托架部83。前阻尼器單元Df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下撐桿81之內側。螺栓B1於車寬方向上貫通下撐桿81,且插入至前阻尼器單元Df之內管Di。螺帽N1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前阻尼器單元Df之內側,且螺固於螺栓B1。前阻尼器單元Df之內管Di由螺栓B1及螺帽N1於車寬方向上夾住。藉此,前阻尼器單元Df之內管Di固定於下撐桿81。
如圖6C所示,後阻尼器單元Dr之外管Do插入至後保持架部86,且固定於後保持架部86。螺栓B2於車寬方向上貫通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及連桿構件82之基座部85。螺帽N2螺固於螺栓B2。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之內管Di由螺栓B2及螺帽N2於車寬方向上夾住。連桿構件82之基座部85由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之內管Di於車寬方向上夾住。藉此,連桿構件82之基座部85固定於一對後阻尼器單元Dr之內管Di上。
其次,對空氣濾清器箱30及後臂25進行說明。
圖7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之右側視圖。圖8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之俯視圖。圖9係表示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以外,亦卸除後懸架26及排氣系統32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之右側視圖。
如圖8所示,空氣濾清器箱30包含排列在車寬方向之中央濾清器箱91及側濾清器箱92。中央濾清器箱91及側濾清器箱92收容有元件E。中央濾清器箱91及側濾清器箱92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側濾清器箱92配置於中央濾清器箱91之左方。側濾清器箱92配置於CVT箱74之上方,且於俯視時與CVT箱74重疊。
中央濾清器箱91於俯視時配置於汽缸57之後方。進氣管31自中央濾清器箱91向前方延伸。中央濾清器箱91配置於CVT箱74及後輪Rw之上方,且於俯視時與CVT箱74及後輪Rw重疊。中央濾清器箱91進而配置於曲軸箱73之上方,且於俯視時與曲軸箱73重疊。
空氣濾清器箱30包含配置於後輪Rw之前方之前部93及配置於後輪Rw之側方之側部94。前部93及側部94係中央濾清器箱91之一部分。側部94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後輪Rw之外側。側部94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後輪Rw及側濾清器箱92之間。前部93自側部94向右方延伸。
前部93之側面相當於空氣濾清器箱30之側面30s。空氣濾清器箱30之側面30s配置於較後輪Rw更靠右方。如圖7所示,後懸架26配置於空氣濾清器箱30之右方,於側視時與空氣濾清器箱30之側面30s重疊。
如圖9所示,後臂25自曲軸箱73向後方延伸。後臂25可卸除地固定於曲軸箱73。車軸72支持於後臂25。後臂25包含固定於曲軸箱73之至少一個固定部、及支持車軸72之車軸支持部96。圖9表示於後臂25設置有2個固定部(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之例。
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藉由2個螺栓B3固定於曲軸箱73。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上固定部95u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及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上方。下固定部95L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及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下方。上固定部95u配置於較後輪Rw之上端Ru更靠下方。
車軸支持部96配置於較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更靠後方。車軸支持部96配置於後輪Rw之右方。車軸72插入至於左右方向上貫通車軸支持部96之貫通孔。車軸72經由配置於車軸72與車軸支持部96之間之軸承支持於車軸支持部96。如圖8所示,車軸支持部96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後輪Rw及消音器34之間。
消音器34安裝於後臂25。同樣地,後懸架26安裝於後臂25。後臂25包含安裝有排氣系統32之至少一個消音器安裝部、及安裝有後懸架26之懸架安裝部99。圖9表示於後臂25設置有3個消音器安裝部(前消音器安裝部97f、後消音器安裝部97r及下消音器安裝部97L)之例。
如圖8所示,消音器34之前托架98f與後臂25之前消音器安裝部97f之側面重疊。將前托架98f固定於前消音器安裝部97f之螺栓B4插入至於左右方向上貫通前托架98f及前消音器安裝部97f之貫通孔。前托架98f由螺栓B4及前消音器安裝部97f左右夾住。藉此,前托架98f固定於前消音器安裝部97f。同樣地,消音器34之後托架98r固定於後消音器安裝部97r,消音器34之下托架98L固定於下消音器安裝部97L。
如圖9所示,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所有固定部(上固定部95u及下固定部95L)更靠後方。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及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上方。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車軸支持部96更靠前方。懸架安裝部99配置於較所有消音器安裝部(前消音器安裝部97f、後消音器安裝部97r及下消音器安裝部97L)更靠前方。下阻尼器單元DL保持於懸架安裝部99內。後懸架26經由下阻尼器單元DL安裝於懸架安裝部99。
其次,對後懸架26進行說明。
圖10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之右側視圖。圖11係表示除外裝殼體39、座部11及收納箱12以外,亦卸除空氣濾清器箱30後之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之俯視圖。圖12係表示後懸架26之內部之剖視圖。圖13係表示設置於後懸架26之油壓阻尼器103之內部之剖視圖。圖14係用於說明後懸架26之傾斜角度之右側視圖。圖15係用於說明後懸架26之反作用力之模式圖。於圖10中,省略了螺栓Bu及螺栓BL(參照圖11)之圖示。
如圖10及圖11所示,後懸架26包含:上安裝托架101,其安裝於車體框架2;及下安裝托架102,其經由後臂25安裝於擺動單元21。如圖12所示,後懸架26包含配置於上安裝托架101與下安裝托架102之間之油壓阻尼器103。後懸架26進而包含:螺旋彈簧104,其包圍油壓阻尼器103;上擋塊105及下擋塊106,其等支持螺旋彈簧104;及筒狀之懸架罩107,其包圍油壓阻尼器103及螺旋彈簧104。
上安裝托架101與油壓阻尼器103之上端部連結。下安裝托架102與油壓阻尼器103之下端部連結。上擋塊105設置於上安裝托架101。下擋塊106設置於油壓阻尼器103。油壓阻尼器103插入至螺旋彈簧104內。螺旋彈簧104由上擋塊105及下擋塊106在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上夾住。
油壓阻尼器103能夠於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上伸縮。如圖13所示,油壓阻尼器103包含:缸筒108,其收容油;活塞閥110,其於缸筒108之內部沿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移動;及活塞桿109,其於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上自缸筒108突出,且與活塞閥110一起沿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移動。圖13表示油壓阻尼器103為雙筒型阻尼器,且活塞桿109自缸筒108向上方突出之例。油壓阻尼器103亦可為單筒型阻尼器。活塞桿109亦可自缸筒108向下方突出。
如圖13所示,於油壓阻尼器103為雙筒型阻尼器之情形時,缸筒108包含包圍活塞閥110之內筒108i及包圍內筒108i之外筒108o。內筒108i之內部空間由活塞閥110分隔為於油壓阻尼器103之軸向Da上分離之兩個油室O1及油室O2。形成於內筒108i與外筒108o之間之流體室F1經由座閥111與油室O2連接。於油室O1及油室O2中收容有油,於流體室F1中收容有油及氣體(氮氣等)。
無論油壓阻尼器103為單筒式及複筒式中之哪一者,油室O1、油室O2及流體室F1均成為與缸筒108之外之空間隔離之封閉空間。因此,缸筒108內之流體(油或氣體)無法流出至缸筒108之外。如此,後懸架26不具備與油壓緩衝器103分開之貯存箱(亦稱為副箱),故而能夠使後懸架26小型化及輕量化。
如圖12所示,上安裝托架101經由上阻尼器單元Du安裝於車體框架2。將上安裝托架101安裝於車體框架2之螺栓Bu(參照圖11)插入至於車寬方向上貫通上安裝托架101之上螺栓插入孔Hu。上阻尼器單元Du插入至上螺栓插入孔Hu內,且保持於上安裝托架101。上阻尼器單元Du亦可保持於車體框架2。上安裝托架101能夠繞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上螺栓插入孔Hu之中心線相對於車體框架2旋轉。
下安裝托架102經由下阻尼器單元DL安裝於後臂25。將下安裝托架102安裝於後臂25之螺栓BL(參照圖11)插入至於車寬方向上貫通下安裝托架102之下螺栓插入孔HL。下阻尼器單元DL保持於設置在後臂25之保持孔Hr(參照圖9)內。下阻尼器單元DL亦可保持於下安裝架102。下安裝托架102能夠繞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下螺栓插入孔HL之中心線相對於後臂25旋轉。
如圖10所示,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下安裝托架102更靠上方。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下安裝托架102更靠前方。上安裝托架101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下安裝托架102之至少一部分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下方。上安裝托架101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樞軸線Ap1及Ap2更靠後方。上安裝托架101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樞軸線Ap1及Ap2更靠上方。
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上方。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與後輪Rw重疊。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CVT箱74更靠上方。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與CVT箱74重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CVT箱74之上表面74s(參照圖11)更靠下方。
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前方。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後方。上安裝托架101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下方。上安裝托架101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參照圖4)更靠下方。
如圖11所示,上安裝托架101配置於右後撐桿8之下方,且於俯視時與右後撐桿8重疊。同樣地,懸架罩107配置於右後撐桿8之下方,且於俯視時與右後撐桿8重疊。曲軸箱73之後端73r於俯視時配置於較上安裝托架101更靠後方。下安裝托架102於俯視時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排氣管33之內側。
如圖10所示,上螺栓插入孔Hu於側視時配置於較下螺栓插入孔HL更靠上方。上螺栓插入孔Hu於側視時配置於較下螺栓插入孔HL更靠前方。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上螺栓插入孔Hu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下方。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樞軸線Ap1及Ap2更靠後方。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樞軸線Ap1及Ap2更靠上方。
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上方。上螺栓插入孔Hu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上螺栓插入孔Hu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前方。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後方。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更靠下方。上螺栓插入孔Hu及下螺栓插入孔HL於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參照圖4)更靠下方。
如圖12所示,油壓阻尼器103之中心線相當於後懸架26之中心線Ls。後懸架26之中心線Ls向前方傾斜。如圖14所示,將於側視時通過後懸架26之中心線Ls之任一部分之直線定義為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相當於後懸架26之中心線Ls之延長線。後懸架26之中心線Ls配置於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上,且包含於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於側視時,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且較後輪Rw之後端Rr更靠前方之位置(交點Pi之位置)與路面Rs相交。
如圖14所示,將後輪Rw之全長之範圍R1定義為側視時通過後輪Rw之前端Rf之鉛直線與路面Rs之交點Pf至側視時通過後輪Rw之後端Rr之鉛直線與路面Rs之交點Pr為止的範圍。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與路面Rs之交點Pi位於後輪Rw之全長之範圍R1內。即,後懸架26之位置及傾斜角度被設定為交點Pi位於後輪Rw之全長之範圍R1內。進而,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於側視時與和騎乘者之臀部及大腿相接之座部11之座面11s相交。圖14表示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通過就座於主座部11m之騎乘者之軀體之例。
如圖15所示,當後懸架26於其軸向上收縮時,後懸架26產生反作用力,後懸架26之軸向之反作用力施加於擺動單元21及抗振連桿24。當後懸架26朝前方斜向地傾斜時,施加於擺動單元21之反作用力被分解為鉛直方向之成分Fv與水平方向之成分Fh。擺動單元21及抗振連桿24被水平方向之成分Fh向後方牽拉。
水平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之水平方向之分量Fh)隨著後懸架26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減小而增加。當水平反作用力較大時,擺動單元21及抗振連桿24被水平反作用力向後方牽拉。於此情形時,擺動單元21難以繞樞軸線Ap1及Ap2自由地擺動。因此,當水平反作用力較大時,會損害抗振連桿24之振動減少效果,引擎22之振動容易傳遞至車體框架2。
如上所述,於側視時,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且較後輪Rw之後端Rr更靠前方之位置與路面Rs相交。此外,該延長線Le於側視時與座部11之座面11s相交。於此情形時,後懸架26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增加,施加於抗振連桿24之水平反作用力減小。藉此,即便不於引擎22設置平衡器,亦能夠藉由抗振連桿24及後懸架26有效地減少後輪Rw及擺動單元21之振動。
進而,由於後懸架26之上端26u向前方移動,故而自後懸架26至座部11之移位之傳遞路徑變短。即,如圖15中二點鏈線所示之後懸架26,於後懸架26之上端26u配置於後方之情形時,在傳遞路徑中車體框架2所佔據之範圍變長。於圖15所示之例中,車體框架2所佔據之範圍相應於箭頭X1之量變長。
後懸架26之移位依序傳遞至車體框架2、收納箱12(參照圖14)及座部11。該等零件發生彈性變形。若傳遞路徑中之彈性變形之總量較大,則後懸架26之伸縮反映至座部11之前之時間增加。因此,藉由縮短傳遞路徑,能夠於短時間內將後懸架26之伸縮反映至座部11,能夠使就座於座部11之騎乘者之騎乘體驗良好。
此外,由於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於側視時與座部11之座面11s相交,故而該延長線Le於側視時通過就座於座部11之騎乘者之軀體。因此,就座於座部11之騎乘者之重心配置於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上或其附近。藉此,能夠將後懸架26之伸縮直接傳遞至騎乘者,能夠使就座於座部11之騎乘者之騎乘體驗更良好。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包含引擎22及傳遞機構23之擺動單元21經由抗振連桿24與車體框架2連結。後輪Rw支持於擺動單元21。後輪Rw及擺動單元21能夠相對於車體框架2上下擺動。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與車體框架2連結,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與擺動單元21連結。擺動單元21之振動被後懸架26吸收。
傳遞機構23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後輪Rw之右方或左方,另一方面,後懸架26於車寬方向上相對於後輪Rw配置於與傳遞機構23相反之側。因此,後懸架26之配置或角度不易受傳遞機構23限制。藉此,後懸架26之配置或角度之自由度提高,故而能夠將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其結果,後懸架26之上端26u向前方移動。
如此,與先前之跨坐型車輛相比,後懸架26之上端26u向前方移動,故而車輛後部(跨坐型車輛1之後部)之構造不易受後懸架26限制。換言之,與先前之跨坐型車輛相比,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提高。因此,能夠根據多樣化之使用者或市場靈活地擴展及變更車輛後部之功能。例如,能夠根據多樣化之使用者或市場變更收納箱12之大小或配置。於將載物架或載貨箱設置於車輛後部之情形時,由於載物架等之高度不易被後懸架26限制,故而能夠降低載物架等之位置。藉此,能夠提供與使用者之喜好或市場需求相應之跨坐型車輛1。
又,後懸架26配置於較繞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與曲軸55一起旋轉之冷卻風扇78更靠上方。後懸架26之至少一部分於俯視時與冷卻風扇78重疊。於後懸架26配置於較冷卻風扇78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且於俯視時不與冷卻風扇78重疊之情形時,跨坐型車輛1之最大寬度(寬度之最大值)增加。因此,能夠防止最大寬度之增加,並且能夠使騎乘者之騎乘體驗良好。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配置於在側視時較支持後輪Rw之車軸72更靠前方。因此,於側視時,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亦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軸72更靠前方。如此,由於以上安裝托架101及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軸72更靠前方之方式使後懸架26之上端26u向前方移動,故而能夠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與轉向把手14一起旋轉之轉向軸15插入至車體框架2之頭管3中。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更靠下方。換言之,後懸架26之上端26u不僅向前方移動,亦向下方移動。因此,座部11及收納箱12之高度不易受後懸架26限制。藉此,能夠靈活地擴展及變更車輛後部之構造。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不僅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亦配置於較收容曲軸55之曲軸箱73之後端73r更靠前方。藉此,能夠使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與路面Rs之交點Pi於側視時位於後輪Rw之全長之範圍R1內,並且使後懸架26之上端26u進一步向前方移動。因此,能夠利用抗振連桿24有效地吸收擺動單元21之振動,並且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另一方面,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若改變觀點,則以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下安裝托架102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後方之方式,使後懸架26之上端26u向前方移動。藉此,能夠確保自後懸架26至抗振連桿24為止之距離,並且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另一方面,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之全部或一部分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下方。如此,由於後懸架26之位置降低,故而能夠不改變後懸架26之上端26u之位置而使後懸架26於其軸向上變長。或者,能夠降低後懸架26之上端26u之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傳遞引擎22之旋轉之CVT62收容於CVT箱74中。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降低為下安裝托架102配置於較CVT箱74之上表面74s更靠下方。藉此,能夠不改變後懸架26之上端26u之位置而使後懸架26於其軸向上變長。或者,能夠降低後懸架26之上端26u之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懸架26及後輪Rw排列於車寬方向,後懸架26於側視時與後輪Rw重疊。若改變觀點,則於後懸架26在側視時與後輪Rw重疊之範圍內,後懸架26向前方移動。藉此,能夠確保自後懸架26至抗振連桿24為止之距離,並且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車體框架2於前後方向上小型化,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前方。如此,車體框架2之後端2r向前方移動,故而車輛後部之構造不僅不易受後懸架26限制,亦不易受車體框架2限制。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車體框架2之後端2r之位置降低,車體框架2之後端2r於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更靠下方。若車體框架2之後端2r之位置較高,則座部11及載物架之位置亦相應地上升。若降低車體框架2之後端2r之位置,則座部11及載物架之高度不易受車體框架2之後端2r限制。藉此,能夠提高車輛後部之設計自由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後輪Rw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後臂25及傳遞機構23之間。後臂25與擺動單元21連結。後臂25至少向後方延伸至支持後輪Rw之車軸72為止。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安裝於後臂25。因此,能夠將下安裝托架102配置於自擺動單元21至車軸72為止之範圍內之任意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上安裝托架101之至少一部分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抗振連桿24之樞軸線Ap1更靠後方。於此情形時,若後懸架26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較小,則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於側視時不與座部11之座面11s相交。因此,能夠增大後懸架26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能夠有效地減少車體框架2向上下方向之振動。
於本實施形態中,上安裝托架101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上安裝托架101之至少一部分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後方。於此情形時,若後懸架26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較小,則後懸架26之延長線Le於側視時不與座部11之座面11s相交。因此,能夠增大後懸架26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能夠有效地減少車體框架2向上下方向之振動。
於本實施形態中,護罩79配置於較冷卻風扇78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於側視時與冷卻風扇78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後懸架26於側視時不與護罩79重疊。換言之,後懸架26之任一部分均未配置於車寬方向上之護罩79之外側,後懸架26及護罩79未排列於車寬方向。因此,可防止跨坐型車輛1之最大寬度之增加。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跨坐型車輛1設置有供擱置騎乘者之雙腳之平坦面44s。平坦面44s於車寬方向上自跨坐型車輛1之右端延伸至跨坐型車輛1之左端。於此情形時,下支持框架被用作車體框架2。一般而言,與運動型機車中所使用之搖籃框架等其他種類之框架相比,彎梁式框架難以確保剛性,於施加有來自跨坐型車輛1之前方之荷重時容易撓曲。即便為此種車體框架2,亦能夠如上所述,利用後懸架26有效地減少傳遞至騎乘者之振動,故而能夠將由車體框架2之撓曲引起之騎乘體驗變差限制於最小限度。
其他實施形態
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之內容,可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座部11可經由除收納箱12以外之構件安裝於車體框架2。或者,座部11亦可不經由收納箱12等中間構件安裝於車體框架2,而直接安裝於車體框架2。
跨坐型車輛1可進而具備配置於後輪Rw之上方之載物架或載貨箱。於此情形時,載物架或載貨箱可經由收納箱12等中間構件安裝於車體框架2,亦可直接安裝於車體框架2。
跨坐型車輛1亦可具備分別配置於車輛中央WO之右方及左方之2根後懸架26。
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之至少一部分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更靠上方。
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之至少一部分亦可配置於較曲軸箱73之後端73r更靠後方。
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之至少一部分亦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樞軸線Ap2更靠前方。於此情形時,上安裝托架101之至少一部分可於側視時配置於前後方向上之樞軸線Ap1與樞軸線Ap2之間,亦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樞軸線Ap1更靠前方。
後懸架26之上安裝托架101之至少一部分亦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前方。
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之至少一部分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車軸72更靠後方。
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之至少一部分亦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
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之整體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更靠上方。
後懸架26之下安裝托架102之至少一部分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CVT箱74之上表面74s更靠上方。
後懸架26可於側視時不與後輪Rw重疊。即,後懸架26之整體亦可於側視時配置於較後輪Rw之前端Rf更靠前方。
後懸架26亦可於俯視時與除冷卻風扇78以外之旋轉部重疊。例如,後懸架26亦可於俯視時與作為旋轉部之另一例之發電機77重疊。發電機77及冷卻風扇78與曲軸55同軸,且與曲軸55一起繞曲軸55之旋轉軸線Ac旋轉。
後懸架26亦可於側視時與護罩79重疊。
車體框架2之後端2r亦可配置於較後輪Rw之旋轉中心C1更靠後方。車體框架2之後端2r亦可配置於較頭管3之下端3L更靠上方。
若將擺動單元21設置於跨坐型車輛1,則跨坐型車輛1亦可為速克達以外之機車。又,跨坐型車輛1亦可為具備3個以上之車輪之車輛。
亦可將上述所有構成之2個以上組合。
除此以外,可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事項之範圍內實施各種設計變更。
1:跨坐型車輛
2:車體框架
2r:後端
3:頭管
3L:下端
4:向下框架
5:下框架
5r:後端
5u:上端
6:橫向構件
7:前撐桿
8:右後撐桿
9:左後撐桿
9r:後端
11:座部
11m:主座部
11r:後端
11s:座面
11t:雙人座部
12:收納箱
13:轉向裝置
14:轉向把手
15:轉向軸
16:前叉
17:叉管
21:擺動單元
22:引擎
23:傳遞機構
24:抗振連桿
25:後臂
26:後懸架
26u:上端
27:燃料箱
28:燃料配管
29:注油口蓋
30:空氣濾清器箱
30s:側面
31:進氣管
32:排氣系統
33:排氣管
34:消音器
34p:排氣口
35:頭燈
36:前閃光燈
37:尾燈
38:後閃光燈
39:外裝殼體
40:把手蓋
41:前外殼
42:護腿板
43:前擋泥板
44:腳踏板
44s:平坦面
45:底部側外殼
46:底部外殼
47:後側外殼
48:撐桿
49:後擋泥板
51:前框架
52:角框架
53:後框架
54:活塞
55:曲軸
56:聯接桿
57:汽缸
58:汽缸頭
59:汽缸體
60:燃燒室
61:火星塞
62:CVT
63:驅動皮帶輪
64:無端皮帶
65:從動皮帶輪
66:離心式離合器
67:第二軸
68:減速器
69:驅動齒輪
70:反轉齒輪
71:從動齒輪
72:車軸
73:曲軸箱
73r:後端
74:CVT箱
74s:上表面
75:主箱
76:側箱
77:發電機
78:冷卻風扇
79:護罩
81:下撐桿
82:連桿構件
83:前保持器部
84:臂部
85:基座部
86:後保持器部
91:中央濾清器箱
92:側濾清器箱
93:前部
94:側部
95L:下固定部
95u:上固定部
96:車軸支持部
97L:下消音器安裝部
97f:前消音器安裝部
97r:後消音器安裝部
98L:下托架
98f:前托架
98r:後托架
99:懸架安裝部
101:上安裝托架
102:下安裝托架
103:油壓阻尼器
104:螺旋彈簧
105:上擋塊
106:下擋塊
107:懸架罩
108:缸筒
108i:內筒
108o:外筒
109:活塞桿
110:活塞閥
111:座閥
Ac:旋轉軸線
Ap1:前樞軸線
Ap2:後樞軸線
B1:螺栓
B2:螺栓
B3:螺栓
B4:螺栓
BL:螺栓
Bu:螺栓
C1:旋轉中心
DL:下阻尼器單元
Da:軸向
De:彈性體
Df:前阻尼器單元
Di:內管
Do:外管
Dr:後阻尼器單元
Du:上阻尼器單元
E:元件
F:箭頭
F1:流體室
Fh:水平方向之成分
Fv:垂直方向之成分
Fw:前輪
H:輪轂
HL:下螺栓插入孔
Hr:保持孔
Hu:上螺栓插入孔
L:箭頭
Lc:中心線
Le:延長線
Ls:中心線
N1:螺帽
N2:螺帽
Na:車軸螺帽
O1:油室
O2:油室
Pf:交點
Pi:交點
Pr:交點
R:輪緣
R1:後輪之全長之範圍
Rf:前端
Rr:後端
Rs:路面
Ru:上端
Rw:後輪
S:輪輻
SL:腿部空間
T:輪胎
X1:箭頭
U:箭頭
W:輪圈
WO:車輛中央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左側視圖。
圖2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跨坐型車輛之左側視圖。
圖3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跨坐型車輛之俯視圖。
圖4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跨坐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圖5係表示擺動單元之內部之剖視圖。
圖6A係朝上方向觀察抗振連桿所得之模式圖。
圖6B係表示沿著圖6A所示之切斷線VIB-VIB之抗振連桿之剖面之剖視圖。
圖6C係表示沿著圖6A所示之切斷線VIC-VIC之抗振連桿之剖面之剖視圖。
圖7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跨坐型車輛之後部之右側視圖。
圖8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跨坐型車輛之後部之俯視圖。
圖9係表示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以外,亦卸除後懸架及排氣系統後之跨坐型車輛之後部之右側視圖。
圖10係表示卸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後之跨坐型車輛之後部之右側視圖。
圖11係表示除外裝殼體、座部及收納箱以外,亦卸除空氣濾清器箱後之跨坐型車輛之後部之俯視圖。
圖12係表示後懸架之內部之剖視圖。
圖13係表示設置於後懸架之油壓阻尼器之內部之剖視圖。
圖14係用於說明後懸架之傾斜角度之右側視圖。
圖15係用於說明後懸架之反作用力之模式圖。
1:跨坐型車輛
2:車體框架
2r:後端
3:頭管
3L:下端
4:向下框架
5:下框架
5r:後端
5u:上端
6:橫向構件
7:前撐桿
8:右後撐桿
11:座部
11m:主座部
11s:座面
11t:雙人座部
12:收納箱
13:轉向裝置
14:轉向把手
15:轉向軸
16:前叉
17:叉管
21:擺動單元
22:引擎
24:抗振連桿
25:後臂
26:後懸架
27:燃料箱
30:空氣濾清器箱
32:排氣系統
33:排氣管
34:消音器
34p:排氣口
51:前框架
52:角框架
53:後框架
58:汽缸頭
59:汽缸體
78:冷卻風扇
Ac:旋轉軸線
Ap1:前樞軸線
Ap2:後樞軸線
C1:旋轉中心
F:箭頭
Fw:前輪
Le:延長線
Ls:中心線
Pf:交點
Pi:交點
Pr:交點
R1:後輪之全長之範圍
Rf:前端
Rr:後端
Rs:路面
Ru:上端
Rw:後輪
U:箭頭
Claims (15)
-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 車體框架; 後輪,其與路面相接; 座部,其包含與騎乘者相接之座面; 擺動單元,其包含引擎及傳遞機構,能夠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下擺動,且支持上述後輪,該引擎具備繞旋轉軸線旋轉之曲軸,該傳遞機構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後輪之右方或左方,將上述引擎之動力傳遞至上述後輪; 旋轉部,其繞上述曲軸之旋轉軸線與上述曲軸一起旋轉; 抗振連桿,其配置於上述引擎之下方,以上述擺動單元能夠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下擺動之方式將上述擺動單元與上述車體框架連結;及 後懸架,其包含上安裝托架及下安裝托架,該上安裝托架與上述車體框架連結,該下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上安裝托架更靠後方,並且與上述擺動單元連結;且 上述後懸架於車寬方向上相對於上述後輪配置於與上述傳遞機構相反之側,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後輪之前端更靠前方,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中心線之延長線於較上述後輪之前端更靠後方且較上述後輪之後端更靠前方之位置與上述路面相交,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中心線之延長線與上述座部之座面相交, 上述後懸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旋轉部更靠上方,且於車輛俯視時與上述旋轉部重疊。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車軸,該車軸介置於上述後輪與上述擺動單元之間,且支持上述後輪,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車軸更靠前方。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轉向把手,其由就座於上述座部之騎乘者操作;及轉向軸,其與上述轉向把手一起旋轉;且 上述車體框架包含插入有上述轉向軸之頭管,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頭管之下端更靠下方。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引擎包含曲軸箱,該曲軸箱收容有上述曲軸,且配置於上述後輪之前方, 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曲軸箱之後端更靠前方。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後輪之前端更靠後方。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上方,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下方。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傳遞機構包含:CVT,其變更自上述引擎傳遞來之轉速,並且向上述後輪傳遞上述引擎之動力;及CVT箱,其收容上述CVT;且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下安裝托架配置於較上述CVT箱之上表面更靠下方。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與上述後輪重疊。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後輪之旋轉中心更靠前方。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轉向把手,其由就座於上述座部之騎乘者操作;及轉向軸,其與上述轉向把手一起旋轉;且 上述車體框架包含插入有上述轉向軸之頭管,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車體框架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頭管之下端更靠下方。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後臂,該後臂於車寬方向上相對於上述後輪配置於與上述傳遞機構相反之側,支持上述後輪,且與上述擺動單元連結, 上述後懸架經由上述後臂與上述擺動單元連結。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抗振連桿以上述擺動單元能夠繞與前後方向正交之水平之樞軸線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下擺動之方式將上述擺動單元與上述車體框架連結, 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樞軸線更靠後方。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側視時,上述後懸架之上安裝托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曲軸之旋轉軸線更靠後方。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護罩,該護罩配置於較上述旋轉部更靠車寬方向上之外側,於車輛側視時與上述旋轉部之至少一部分重疊, 上述後懸架於車輛側視時不與上述護罩重疊。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進而具備平坦面,該平坦面於車寬方向上自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右端延伸至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左端,供擱置就座於上述座部之騎乘者之雙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12476 | 2018-11-12 | ||
JP2018212476 | 2018-11-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23887A true TW202023887A (zh) | 2020-07-01 |
TWI730497B TWI730497B (zh) | 2021-06-11 |
Family
ID=7073025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40884A TWI747077B (zh) | 2018-11-12 | 2019-11-11 | 跨坐型車輛 |
TW108140883A TWI730497B (zh) | 2018-11-12 | 2019-11-11 | 跨坐型車輛 |
TW108140824A TWI740270B (zh) | 2018-11-12 | 2019-11-11 | 跨坐型車輛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40884A TWI747077B (zh) | 2018-11-12 | 2019-11-11 | 跨坐型車輛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40824A TWI740270B (zh) | 2018-11-12 | 2019-11-11 | 跨坐型車輛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3) | EP3882116B1 (zh) |
JP (3) | JP6932274B2 (zh) |
TW (3) | TWI747077B (zh) |
WO (3) | WO202010083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62694B2 (ja) * | 2022-03-30 | 2024-04-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17589U (ja) * | 1983-01-28 | 1984-08-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懸架装置 |
JPS6236984U (zh) * | 1985-08-26 | 1987-03-04 | ||
JPH08207864A (ja) * | 1995-02-07 | 1996-08-13 | Honda Motor Co Ltd | スイングユニット式車両におけるスイングアーム構造 |
TW374747B (en) * | 1996-06-04 | 1999-11-21 | Suzuki Motor Corp | Motor scooter type vehicle |
JPH11255173A (ja) * | 1998-03-10 | 1999-09-21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
JP4247860B2 (ja) | 1999-09-30 | 2009-04-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2002053087A (ja) * | 2000-08-11 | 2002-02-19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用後輪支持装置 |
JP2002225688A (ja) * | 2001-01-31 | 2002-08-14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後車輪構造 |
JP2002347685A (ja) * | 2001-05-29 | 2002-12-04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スイングアーム |
JP2003040183A (ja) * | 2001-07-31 | 2003-02-13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JP2007055584A (ja) * | 2005-07-25 | 2007-03-08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JP4820207B2 (ja) * | 2005-08-31 | 2011-11-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パワーユニット懸架装置 |
JP5004511B2 (ja) * | 2006-06-09 | 2012-08-22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2009132356A (ja) * | 2007-10-30 | 2009-06-18 | Yamaha Motor Co Ltd | 車両 |
EP2682330B1 (en) * | 2011-02-28 | 2018-04-18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approach alert device for saddle-ridden electric vehicle |
JP5712110B2 (ja) * | 2011-11-25 | 2015-05-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
BR112014016060A8 (pt) * | 2011-12-27 | 2017-07-04 | Tvs Motor Co Ltd | veículo |
JP2017149165A (ja) | 2014-07-04 | 2017-08-31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CN106976518B (zh) * | 2016-01-19 | 2019-06-28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后减震器构造 |
WO2018180419A1 (ja) * | 2017-03-27 | 2018-10-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懸架構造 |
-
2019
- 2019-11-11 EP EP19884906.9A patent/EP3882116B1/en active Active
- 2019-11-11 WO PCT/JP2019/044205 patent/WO2020100839A1/ja unknown
- 2019-11-11 TW TW108140884A patent/TWI747077B/zh active
- 2019-11-11 JP JP2020555694A patent/JP6932274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1-11 EP EP19885001.8A patent/EP3882117B1/en active Active
- 2019-11-11 JP JP2020555693A patent/JP693227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1-11 JP JP2020555684A patent/JP6915172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1-11 TW TW108140883A patent/TWI730497B/zh active
- 2019-11-11 WO PCT/JP2019/044155 patent/WO2020100819A1/ja unknown
- 2019-11-11 TW TW108140824A patent/TWI740270B/zh active
- 2019-11-11 EP EP19885740.1A patent/EP3882118B1/en active Active
- 2019-11-11 WO PCT/JP2019/044204 patent/WO2020100838A1/ja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82116A4 (en) | 2021-11-24 |
EP3882116B1 (en) | 2023-04-19 |
EP3882118A1 (en) | 2021-09-22 |
WO2020100839A1 (ja) | 2020-05-22 |
WO2020100819A1 (ja) | 2020-05-22 |
TW202023889A (zh) | 2020-07-01 |
TW202023886A (zh) | 2020-07-01 |
EP3882118A4 (en) | 2021-12-01 |
JP6915172B2 (ja) | 2021-08-04 |
TWI747077B (zh) | 2021-11-21 |
JPWO2020100819A1 (ja) | 2021-09-02 |
EP3882117A1 (en) | 2021-09-22 |
WO2020100838A1 (ja) | 2020-05-22 |
JP6932273B2 (ja) | 2021-09-08 |
JPWO2020100839A1 (ja) | 2021-09-02 |
TWI730497B (zh) | 2021-06-11 |
JP6932274B2 (ja) | 2021-09-08 |
EP3882117B1 (en) | 2023-08-30 |
EP3882117A4 (en) | 2021-12-01 |
EP3882116A1 (en) | 2021-09-22 |
EP3882118B1 (en) | 2023-08-02 |
TWI740270B (zh) | 2021-09-21 |
JPWO2020100838A1 (ja) | 2021-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70349233A1 (en) | Vehicle with structure for improved engine output | |
US7699134B2 (en) | Motorcycle exhaust system | |
CN101791997B (zh) | 摩托车 | |
ES2927061T3 (es) | Familia de vehículos de tres ruedas con asiento a horcajadas | |
JP5006455B2 (ja) | 2輪車両 | |
TWI730497B (zh) | 跨坐型車輛 | |
JP7022867B1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112339897B (zh) | 速克达型摩托车结构 | |
JP2023087912A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6783880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5138797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懸架装置 | |
JP2015157508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懸架装置 | |
CN101746455B (zh) | 跨骑式车辆 | |
JP4874662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懸架装置 | |
CN115349049A (zh) | 用于蒸发排放控制装置的支撑结构 | |
JP2013043542A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2012126314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