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6748B - 物品搬送設備 - Google Patents

物品搬送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6748B
TWI736748B TW107107886A TW107107886A TWI736748B TW I736748 B TWI736748 B TW I736748B TW 107107886 A TW107107886 A TW 107107886A TW 107107886 A TW107107886 A TW 107107886A TW I736748 B TWI736748 B TW I7367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peed
conveyor
conveyor unit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7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6952A (zh
Inventor
高原正裕
上田俊人
田中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6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6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6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674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3/00Control of linear speed; Control of angular speed; Control of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g. of a prime mover
    • G05D13/62Control of linear speed; Control of angular speed; Control of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g. of a prime move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e.g. use of a tachometric dynamo, use of a transducer converting an electric value into a displac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5Speed of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66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load carrier(s)
    • B65G2203/0275Damage on the load c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14Combination of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81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mmon features for more than one conveyor kind or type
    • B65G2811/09Driving means for the conveyors
    • B65G2811/095Speed variation control means

Abstract

搬送物品的輸送機裝置是沿著物品的搬送路徑而連結配置有複數個輸送機單元,輸送機單元的控制部是將於可接收速度上加上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第一設定速度,且將該第一設定速度與限制速度當中較低的速度設定為可接收速度,並將該可接收速度發送至上游側輸送機單元,將於移交速度上加上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第二設定速度,且將該第二設定速度、從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之可接收速度、及限制速度當中的最低速度,設定為移交速度,並將該移交速度發送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

Description

物品搬送設備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具備有搬送物品的輸送機裝置之物品搬送設備。
發明背景
所述物品搬送設備的以往的例子已記載在日本專利特開2005-231840號公報(專利文獻1)上。專利文獻1的物品搬送設備具備有輸送機裝置,且此輸送機裝置是沿著搬送物品的搬送路徑來連結配置複數個輸送機單元而構成。像這樣的輸送機裝置,是從控制裝置將指令資訊發送至複數個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且藉由控制裝置將各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控制成根據此指令資訊來驅動各輸送機單元。並且,輸送機裝置是藉由驅動各輸送機單元的輸送機部,而形成以事先設定的設定速度來對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進行移交,且於複數個輸送機單元依序搬送下去,搬送目的地的輸送機單元是讓以設定速度接收到的物品停止在該輸送機單元上。
發明概要
課題、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然而,輸送機單元在搬送方向上為較短的情況下,會有無法在1個輸送機單元上加速到設定速度的情況。在該情況下可考慮的是,控制裝置對複數個輸送機單元指示搬送速度,並在從搬送起點的輸送機單元於複數個輸送機單元進行轉移之中,將物品的搬送速度提升至設定速度,且在朝向搬送目的地的輸送機單元而於複數個輸送機單元進行轉移之中,從設定速度逐漸地減速,來使物品停止於搬送目的地的輸送機單元。但是,在像這樣控制輸送機裝置的情況下,必須對複數個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發送顯示搬送速度的資訊,使必須從控制裝置發送至輸送機單元的資訊量變多。
於是,所期望的是可以抑制發送至輸送機裝置的資訊量之物品搬送設備。
有鑒於上述內容,物品搬送設備的特徵構成在於下述諸點:具備有搬送物品的輸送機裝置,前述輸送機裝置是沿著物品的搬送路徑而連結配置複數個輸送機單元,複數個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具備有載置搬送物品的輸送機部、可與相鄰的其他的前述輸送機單元通訊的通訊部、以及控制前述通訊部及前述輸送機部的控制部,前述控制部會儲存限制速度資訊及變化量資訊,該限制速度資訊是顯示具備有該控制部之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限制速度之資訊,該變化量資訊是顯示可在 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內將物品的搬送速度變速的變化量之資訊,複數個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會將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物品以移交的方式搬送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該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是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上游側相鄰之前述輸送機單元,該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是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下游側相鄰之前述輸送機單元,前述控制部在將物品從物品的搬送起點之前述輸送機單元即搬送起點單元,搬送至物品的搬送目的地之前述輸送機單元即搬送目的地單元之情況下,會執行第一設定控制、第二設定控制及搬送控制,前述第一設定控制為下述之控制:為了使物品停止在前述搬送目的地單元,將可接收速度從前述搬送目的地單元往上游側的前述輸送機單元依序進行中繼發送,來設定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之前述可接收速度,其中該可接收速度是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可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物品的速度,前述第二設定控制為下述之控制:在從前述搬送起點單元開始進行物品的搬送之情況下,將移交速度從前述搬送起點單元往下游側的前述輸送機單元依序進行中繼發送,來設定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之前述移交速度,其中該移交速度是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將物品移交到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速度,在前述第一設定控制中,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是將對從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可接收速度加上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資訊所顯示的前述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第一 設定速度,並將該第一設定速度與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限制速度當中較低的速度,設定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可接收速度,且將該可接收速度發送至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在前述第二設定控制中,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是將對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移交速度加上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資訊所顯示的前述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第二設定速度,並將該第二設定速度、從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可接收速度、及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限制速度當中的最低速度,設定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移交速度,且將該移交速度發送至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前述搬送控制是以如下方式控制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輸送機部:在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移交速度下驅動前述輸送機部,而於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物品後,以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移交速度驅動前述輸送機部,以將物品移交至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
根據此構成,在第一設定控制中,是將對從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可接收速度加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第一設定速度。此第一設定速度是設定在:可以在以第一設定速度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物品的情況下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中對物品的搬送速度進行加減速,並在從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可接收速度下對下游側輸送機單元進行移交的速度。並 且,在第一設定控制中,是將第一設定速度與限制速度當中較低的速度作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之可接收速度來設定。
由於可接收速度是在不超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第一設定速度及限制速度的範圍內設定,因此能夠將以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而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物品,在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下移交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
在第二設定控制中,是將對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移交速度加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第二設定速度。此第二設定速度是設定在:可以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在移交速度下接收到物品的情況下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中對物品的搬送速度進行加減速,而以第二設定速度來對下游側輸送機單元進行移交的速度。並且,在第二設定控制中,是將第二設定速度、限制速度、及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當中的最低的速度作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之移交速度來設定。
由於移交速度是在不超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第二設定速度及限制速度、以及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之範圍內設定,因此能夠將在上游側輸送機單元的移交速度下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物品,以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或比其更低的速度來移交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
像這樣,由於可以讓複數個輸送機單元的每 一個考慮上游側輸送機單元的移交速度與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來改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中的物品的搬送速度,因此變得不需要來自外部的控制裝置之速度指令等,而可以抑制與外部的控制裝置之資訊通訊量。
1:輸送機裝置
2:輸送機單元
2A:自身的輸送機單元
2B:上游側輸送機單元
2C:下游側輸送機單元
2C’:規定下游側單元
2G:搬送目的地單元
2S:搬送起點單元
2M:中間單元
2T:異常單元
4:第一種輸送機單元(直線輸送機單元)
5:第二種輸送機單元(直線輸送機單元)
6:迴旋輸送機單元(分歧輸送機單元)
7:升降輸送機單元
10:輸送機部
10A:輸送機體
10B:電動馬達(驅動部)
11:通訊部
11A:第一通訊部
11B:第二通訊部
12:控制部(異常檢測部)
12A:通訊控制基板
12B:驅動基板
13:物品檢測感測器
13A:第一物品檢測感測器
13B:第二物品檢測感測器
14:升降部
14A:支撐體
15:迴旋部
H:控制裝置
U:單元體
R1:第一搬送路徑
R2:第二搬送路徑
R3:連接路徑
X1:第一方向
Y1:第三方向
Y2:第四方向
圖1是輸送機裝置的平面圖。
圖2是第一種輸送機單元的平面圖。
圖3是第二種輸送機單元的平面圖。
圖4是迴旋輸送機單元的平面圖。
圖5是升降輸送機單元的平面圖。
圖6是顯示輸送機裝置與控制裝置的通訊之圖。
圖7是對物品顯示搬送速度的速度模式之圖。
圖8是對物品顯示搬送速度的速度模式之圖。
圖9是對物品顯示搬送速度的速度模式之圖。
圖10是顯示存在有異常單元的情況的速度模式之圖。
圖11是顯示可接收速度之圖。
圖12是顯示可接收速度與移交速度之圖。
圖13是顯示存在有異常單元的情況的可接收速度與移交速度之圖。
圖14是控制方塊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1.實施形態
根據圖式來說明物品搬送設備的實施形態。
如圖1及圖6所示,物品搬送設備具備有:搬送物品的輸送機裝置1、及將搬送資訊發送至輸送機裝置1的控制裝置H。輸送機裝置1是沿著物品的搬送路徑而連結配置有複數個輸送機單元2。再者,連結配置所表示的是配置成可從相鄰的2個輸送機單元2的一個往另一個搬送物品的情形,並毋須將相鄰的2個輸送機單元彼此機械性地連結。
如圖2至圖5所示,作為輸送機單元2,有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迴旋輸送機單元6、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藉由適當地排列這些輸送機單元2,即可構成如圖1所示的輸送機裝置1。再者,在圖2至圖5以外,是將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以正方形來顯示,將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以矩形來顯示,將迴旋輸送機單元6以圓形來顯示,將升降輸送機單元7以正方形內三角形來顯示。再者,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及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相當於直線輸送機單元,迴旋輸送機單元6相當於分岐輸送機單元。
如圖2至圖5所示,輸送機單元2的每一個具備有:載置搬送物品的輸送機部10、可與控制裝置H及相鄰的其他輸送機單元2通訊的通訊部11、控制輸送機部10及通訊部11的控制部12、及檢測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輸送機部10上之物品的存在與否的物品檢測部即物品檢測感測器13。在通訊部11中,有可與控制裝置H通訊的第一通訊部11A、及可與相鄰的其他輸送機單元2通訊的第二通訊部11B。輸送機單元2的每一個具備有第一通訊部11A及第二通訊部11B之雙方。又,控制部12無論是否正在對輸 送機部10指示驅動,均可在藉由物品檢測感測器13繼續檢測到相同物品的情況等之下,判別為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已發生異常。像這樣,控制部12具備有可作為檢測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異常之異常檢測部的功能。又,在輸送機單元2中具備有切斷檢測感測器(圖未示),該切斷檢測感測器可檢測輸送機部10所具備的皮帶之切斷,此切斷檢測感測器也可作為檢測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異常之異常檢測部來發揮功能。
如圖2所示,雖然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具備有上述之輸送機部10、通訊部11、控制部12、及物品檢測感測器13,但不具備有後述之升降部14或迴旋部15。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是構成為可藉由輸送機部10來直線狀地搬送物品。
如圖3所示,雖然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是與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同樣地具備有上述之輸送機部10、通訊部11、控制部12、及物品檢測感測器13,但不具備有後述之升降部14或迴旋部15。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輸送機部10相較於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輸送機部10,是構成為在搬送方向上較長,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的物品之搬送距離是形成為比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搬送距離更長。在本實施形態中,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的物品的搬送距離是形成為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搬送距離之2倍。
如圖4所示,迴旋輸送機單元6除了上述之輸送機部10、通訊部11、控制部12、及物品檢測感測器13 之外,還具備有迴旋部15,該迴旋部15是使輸送機部10繞著沿上下方向的軸心迴旋。迴旋輸送機單元6是藉由迴旋部15使輸送機部10繞著縱軸心迴旋,藉此形成為可以變更輸送機部10之物品的搬送方向。
如圖5所示,升降輸送機單元7除了上述之輸送機部10、通訊部11、控制部12、及物品檢測感測器13之外,還具備有使物品升降的升降部14。升降部14具備有從下方支撐物品的支撐體14A、及升降此支撐體14A的升降驅動部(圖未示),支撐體14A是藉由升降驅動部的驅動,而升降至退避高度及支撐高度,其中該退避高度是位於比輸送機部10所支撐的物品更下方的高度,該支撐高度是在比輸送機部10所支撐的物品更高的位置上來支撐物品的高度。
在升降輸送機單元7中,藉由使支撐體14A先下降至退避高度,可以在不對支撐體14A造成干涉的情形下藉由輸送機部10來載置搬送物品。並且,藉由使支撐體14A從退避高度上升至支撐高度,可以藉由支撐體14A將輸送機部10所支撐的物品,以從輸送機部10舉起的狀態來支撐。又,藉由使支撐體14A從支撐高度下降至退避高度,可以將原本被支撐體14A所支撐的物品卸下至輸送機部10。
輸送機部10具備有載置搬送物品的輸送機體10A、及作為驅動輸送機體10A的驅動部之電動馬達10B。控制部12具備有通訊控制基板12A、及控制電動馬達10B的驅動之驅動基板12B。在物品檢測感測器13中, 有第一物品檢測感測器13A及第二物品檢測感測器13B。
通訊控制基板12A會控制第一通訊部11A及第二通訊部11B的作動,且在與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或控制裝置H之間發送接收資訊。又,通訊控制基板12A會在與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所具備的驅動基板12B之間對資訊進行發送接收。驅動基板12B會控制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所具備的電動馬達10B,並且可供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所具備的物品檢測感測器13的檢測資訊輸入。
第一物品檢測感測器13A是構成為可在物品整體位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輸送機部10上的狀態下檢測該物品。
第二物品檢測感測器13B是構成為可檢測位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輸送機部10中的事先設定的位置上之物品。第二物品檢測感測器13B是設置為可檢測位於比第一物品檢測感測器13A更上游側的物品,且是設置為: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所搬送來的物品之至少一部分已轉移到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輸送機部10上的情況下,可檢測該物品。
在輸送機單元2中,有組合複數個單元體U而構成的單元。在本實施形態中,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迴旋輸送機單元6、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是以1個單元體U所構成。相對於此,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是組合2個單元體U而構成。
在單元體U中具備有輸送機部10(輸送機體10A及電 動馬達10B)、物品檢測感測器13(第一物品檢測感測器13A及第二物品檢測感測器13B)、及驅動基板12B。又,在迴旋輸送機單元6的單元體U中具備有迴旋部15,在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單元體U中具備有升降部14。
又,在僅以1個單元體U所構成的輸送機單元2(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迴旋輸送機單元6、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中,是在該1個單元體U中具備有第一通訊部11A、第二通訊部11B、及通訊控制基板12A。相對於此,在由複數個單元體U所構成的輸送機單元2(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中,是將第二通訊部11B及通訊控制基板12A僅配備於複數個單元體U的任一個中。
在圖1所示的輸送機裝置1中,是沿著第一搬送路徑R1及第二搬送路徑R2,將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第二輸送機單元5、及迴旋輸送機單元6直線狀地連結配置,並且沿著連結第一搬送路徑R1與第二搬送路徑R2的連接路徑R3直線狀地連結配置有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如圖1中以箭頭所示,輸送機裝置1是沿著第一搬送路徑R1朝第一方向X1搬送物品,且沿著第二搬送路徑R2朝第二方向搬送物品。又,如圖1中以箭頭所示,輸送機裝置1是沿著連接路徑R3朝第三方向Y1或第四方向Y2進行搬送。
接著,針對輸送機裝置1的物品的搬送,以在圖1中以一點鏈線包圍之部分為例來說明。
如圖6所示,沿著第一搬送路徑R1,從上游側開始以迴旋輸送機單元6、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迴旋輸送機單元 6、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迴旋輸送機單元6的順序來連結配置。又,以相對於迴旋輸送機單元6而在第三方向Y1上相鄰的狀態而連結配置有升降輸送機單元7。
並且,輸送機裝置1是以如下方式搬送物品:從上游側開始以迴旋輸送機單元6、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迴旋輸送機單元6、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迴旋輸送機單元6的順序來依序交接。又,迴旋輸送機單元6是構成為:已從在上游側相鄰的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進行接收後,藉由使輸送機部10迴旋,也可朝升降輸送機單元7進行搬送。
像這樣,複數個輸送機單元2的每一個會將從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上游側相鄰之輸送機單元2所接收到的物品,以移交的方式搬送至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下游側相鄰之輸送機單元2。順帶一提,圖6中之相鄰於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迴旋輸送機單元6的情況,是將從在上游側相鄰的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接收到的物品,擇一地朝在下游側相鄰的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或升降輸送機單元7搬送。
再者,有時會對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附加符號2A,且將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上游側相鄰之輸送機單元2稱為上游側輸送機單元2B,並將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下游側相鄰之輸送機單元2稱為下游側輸送機單元2C來說明。亦即,在圖6中,將相鄰於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迴旋輸送機單元6設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情況下,在該迴旋輸送機單元6的上游側相鄰之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即成為 上游側輸送機單元2B,在該迴旋輸送機單元6的下游側相鄰之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即成為下游側輸送機單元2C。又,雖然在圖6中未附加符號,但將升降輸送機單元7設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情況下,在該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上游側相鄰之迴旋輸送機單元6即成為上游側輸送機單元2B,下游側輸送機單元2C則不存在。
像這樣,在輸送機單元2中,會有上游側輸送機單元2B與下游側輸送機單元2C的其中一個不存在的情況、或上游側輸送機單元2B及下游側輸送機單元2C的其中一個或雙方存在複數個的情況。
並且,在迴旋輸送機單元6中有複數個下游側輸送機單元2C,這些複數個下游側輸送機單元2C當中的一個會被設定為規定下游側單元2C’。具體而言,是如圖6所示,雖然在相鄰於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迴旋輸送機單元6中,作為下游側輸送機單元2C而有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與升降輸送機單元7,但在這2個輸送機單元2當中,是將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設定為規定下游側單元2C’。
輸送機單元2的控制部12儲存有限制速度資訊及變化量資訊,該限制速度資訊是顯示具備有該控制部12之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限制速度之資訊,該變化量資訊是顯示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中物品的搬送速度之可變速的變化量之資訊。
如圖7所示,作為輸送機單元2中的物品的搬送速度而設定有1速(1st)、比1速更快的2速(2nd)、比2速更快的3 速(3rd)、及比3速更快的4速(4th)。在本實施形態中,是將1速設定為15m/min,將2速設定為30m/min,將3速設定為45m/min,將4速設定為60m/min。又,限制速度之一即通常時限制速度是在輸送機單元2中搬送的物品的搬送速度之上限,在本實施形態中是設定為與4速相同的60m/min、或與2速相同的30m/min。
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能夠在物品已停止於輸送機部10上的情況下,以1速將該物品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能夠讓以1速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所接收到的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上、以1速原樣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以及增速至2速來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能夠將以2速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所接收到的物品,減速至1速來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以2速原樣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以及增速至3速來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能夠將以3速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所接收到的物品,減速至2速來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以3速原樣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以及增速至4速來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能夠將以4速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所接收到的物品,以4速原樣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以及減速至3速來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
亦即,在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中,4速的速度即60m/min是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通常時限制速度,且將顯示此通常時限制速度的限制速度資訊儲存在控制部12中。又,在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中,顯示1速的速度之值(從停止狀態加速至1速的情況或從1速減速至停止狀態的情況之值即「15」)或顯示1速與2速的速度差之值(從1速加速至2速的情況或從2速減速至1速的情況之值即「15」)等,是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中可對物品的搬送速度進行變速的變化量,且將顯示此變化量的變化量資訊儲存於控制部12中。
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能夠在物品已停止於輸送機部10上的情況下,以1速、2速、3速、及4速之任一種速度將該物品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在以1速、2速、3速、及4速之任一種速度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物品之情況下,都能夠使該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上,且能夠以1速、2速、3速、及4速之任一種速度將該物品移交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2C。
在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中,4速的速度即60m/min是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通常時限制速度,且將顯示此通常時限制速度的限制速度資訊儲存在控制部12中。又,在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中,顯示4速的速度之值(從停止狀態加速至4速的情況或從4速減速至停止狀態的情況之值即「60」)等,是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中可對物品的搬送速度進行 變速的變化量,且將顯示此變化量的變化量資訊儲存於控制部12中。像這樣,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的變化量(特別是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中可進行複數階段變速的情況),會比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變化量更大。
升降輸送機單元7及迴旋輸送機單元6能夠在物品停止於輸送機部10上的情況下,以1速將該物品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升降輸送機單元7及迴旋輸送機單元6能夠使以1速從上游側輸送機所接收到的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上、以及以1速原樣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迴旋輸送機單元6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能夠將以2速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所接收到的物品,以2速原樣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
在迴旋輸送機單元6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中,2速的速度即30m/min是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通常時限制速度,且將顯示此通常時限制速度的限制速度資訊儲存在控制部12中。又,在迴旋輸送機單元6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中,顯示1速的速度之值(從停止狀態加速至1速的情況或從1速減速至停止狀態的情況之值即「15」)或0之值(維持2速的情況之值即「0」)等,是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中可對物品的搬送速度進行變速的變化量,且將顯示此變化量的變化量資訊儲存於控制部12中。像這樣,迴旋輸送機單元6或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變化量(特別是以2速來接收的情況),會比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變化量或第二種輸送機單 元5的變化量更小。
輸送機單元2的控制部12儲存有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位址資訊、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上游側相鄰之輸送機單元2的位址資訊、及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下游側相鄰之輸送機單元2的位址資訊。具體而言,是例如,在圖6中的相鄰於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迴旋輸送機單元6中,會儲存有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位址資訊、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即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位址資訊、及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即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位址資訊,但不會儲存其他的輸送機單元2的位址資訊。
又,輸送機單元2的控制部12,除了上述之通常時限制速度以外,還會儲存有顯示比此通常時限制速度更低速的異常時限制速度之資訊,來作為限制速度。並且,輸送機單元2的控制部12會執行限制速度設定控制,該限制速度設定控制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未發生異常的情況下,是將限制速度設定為通常時限制速度,而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已發生異常的情況下,是將限制速度設定為異常時限制速度。輸送機單元2的控制部12是以事先設定的時間間隔來執行限制速度設定控制。再者,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迴旋輸送機單元6、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任一個的控制部12都是將異常時限制速度設為0m/min。
輸送機單元2的通訊部11(第二通訊部11B) 是構成為:在構成輸送機裝置1的複數個輸送機單元2當中,僅能與相對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及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進行通訊。
控制裝置H是將顯示搬送目的地的輸送機單元2即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搬送起點的輸送機單元2即搬送起點單元2S。此搬送目的地資訊中包含有搬送至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物品之特有資訊。
在輸送機裝置1中,是根據已發送至搬送起點單元2S的搬送資訊,來讓搬送起點單元2S、搬送目的地單元2G、及中間單元2M(在搬送路徑中位於搬送起點單元2S與搬送目的地單元2G之間的1個或複數個輸送機單元2)的每一個,在與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之間發送、接收資訊,並設定速度模式,該速度模式是顯示如圖7至圖10所示之將物品從搬送起點單元2S搬送至搬送目的地單元2G時的物品的搬送速度之模式,且根據此速度模式,來將物品從搬送起點單元2S搬送至搬送目的地單元2G。
圖7所顯示的是僅排列有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時的速度模式。如圖7所示,在從搬送起點單元2S到搬送目的地單元2G連結配置有輸送機單元2的情況下,伴隨著物品從搬送起點單元2S離開,而將物品的搬送速度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提升上去,且伴隨著物品接近於搬送目的地單元2G,而將物品的搬送速度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降低,使物品於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停止。
圖8所顯示的是排列有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迴旋輸送機單元6、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情況的速度模式。如圖8所示,在從搬送起點單元2S到搬送目的地單元2G連結配置有輸送機單元2的情況下,伴隨著物品從搬送起點單元2S離開,而在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中將物品的搬送速度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提升(在迴旋輸送機單元6中是維持搬送速度),且伴隨著接近於搬送目的地單元2G,而在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中將物品的搬送速度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降低(在迴旋輸送機單元6中是維持搬送速度),使物品於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停止。
圖9所顯示的是排列有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及迴旋輸送機單元6時的速度模式。如圖9所示,在從搬送起點單元2S到搬送目的地單元2G連結配置有輸送機單元2的情況下,在搬送起點單元2S即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中使物品的搬送速度提升至最高速度為止,且伴隨著接近於搬送目的地單元2G,而在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中降速二階段,在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中降速一階段(在迴旋輸送機單元6中是維持搬送速度),使物品於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迴旋輸送機單元6停止。
圖10所顯示的是在僅排列有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情況下,從搬送目的地單元2G於朝上游側第3個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中發生了異常的情況之速度模式。如圖10所示,在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一個發生異常而成為異常單元2T的情況下,伴隨著物品從搬送起點單元2S離開, 而將物品的搬送速度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提升上去,且伴隨著物品接近於異常單元2T,而將物品的搬送速度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降低,使物品在相對於異常單元2T而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上停止。
接著,說明如圖7至圖10所示之速度模式的設定。
在輸送機單元2已從控制裝置H接收到搬送目的地資訊的情況下,會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在輸送機單元2在已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搬送目的地資訊的情況下,在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之搬送目的地單元2G不是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情況下,會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在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之搬送目的地單元2G是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情況下,則不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
亦即,控制裝置H是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搬送起點單元2S,且搬送起點單元2S會接收來自控制裝置H的搬送目的地資訊。
並且,搬送起點單元2S的控制部12是將已從控制裝置H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中間單元2M的控制部12會由於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所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之搬送目的地單元2G不是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而將此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 中間單元2M的控制部12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為複數個的情況中,會在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之搬送目的地單元2G為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任一個之情況下,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該搬送目的地單元2G,在所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之搬送目的地單元2G不是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任一個之情況下,會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規定下游側單元2C’。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控制部12會由於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所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之搬送目的地單元2G是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而不對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發送搬送目的地資訊。
像這樣,控制部12是將從控制裝置H或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所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藉此將搬送目的地資訊從搬送起點單元2S開始至搬送目的地單元2G為止依序進行中繼發送。
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控制部12是因應於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所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來將對應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變化量資訊所示之變化量的速度設定為可接收速度,且將該可接收速度發送至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具體而言,是例如,在使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上的情況下且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為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情況下,是設定「15」來作為變化量。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控制部12是將對應於 此變化量所示之15的15m/min設為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第三設定速度。並且,將此第三設定速度與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限制速度(為通常時限制速度的情況下即60m/min)當中較低的速度(例如,15m/min)設定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可接收速度,且將顯示該可接收速度(例如,15m/min)的資訊(例如,顯示1速的資訊)發送至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順帶一提,在使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上的情況下且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為迴旋輸送機單元6或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情況下,是設定「15」來作為變化量。又,在使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上的情況下且為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的情況下,是設定「60」來作為變化量。
中間單元2M的控制部12是在將物品從搬送起點單元2S搬送至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情況下,執行第一設定控制。此第一設定控制為下述之控制:為了使物品停止在搬送目的地單元2G,將可接收速度由搬送目的地單元2G往上游側的輸送機單元2依序進行中繼發送,來設定輸送機單元2的每一個之可接收速度,其中該可接收速度是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可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物品的速度。
亦即,在第一設定控制中,輸送機單元2的每一個是將從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的可接收速度,加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變化量資訊所示的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第一設定速度,並將 該第一設定速度與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限制速度當中較低的速度,設定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可接收速度,且將該可接收速度發送至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
具體而言,是例如,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以1速至4速來接收物品的情況下且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為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情況下,是設定「15」來作為變化量。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控制部12是將從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的可接收速度(例如,15m/min),加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變化量資訊所示的變化量「15」而得之速度(例如,30m/min),設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第一設定速度。並且,將此第一設定速度(例如,30m/min)與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限制速度(為通常時限制速度的情況下為60m/min)當中較低的速度(例如,30m/min),設定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可接收速度,且將顯示該可接收速度(例如,30m/min)的資訊(例如,顯示2速的資訊)發送至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
順帶一提,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為以1速至4速接收物品的情況下且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為迴旋輸送機單元6或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情況下,是設定「0」來作為變化量。又,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為以1速至4速來接收物品的情況下且為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的情況下,是設定「60」來作為變化量。
搬送起點單元2S的控制部12會因應於從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的可接收速度,將對應 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變化量資訊所示之變化量的速度設定為移交速度,且將該移交速度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具體而言,在例如,開始進行位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上的物品之搬送的情況下且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為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情況下,是設定「15」來作為變化量。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控制部12是將對應於此變化量所示之15的15mm/min設為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可移交速度。並且,將此可移交速度與從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的可接收速度當中較低的速度,設定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且將顯示該移交速度的資訊(例如,顯示1速的資訊)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
順帶一提,開始進行位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上的物品之搬送的情況下且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為迴旋輸送機單元6或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情況下,是設定「15」來作為變化量。又,開始進行位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上的物品之搬送的情況下且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為第二輸送機單元5的情況下,是設定「60」來作為變化量。
中間單元2M的控制部12是在從搬送起點單元2S將物品搬送至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情況下,執行第二設定控制。此第二設定控制為下述之控制:在從搬送起點單元2S開始進行物品的搬送之情況下,將移交速度從搬送起點單元2S往下游側的輸送機單元2依序進行中繼發送,並設定輸送機單元2的每一個之移交速度,其中該移交速 度是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將物品移交到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速度。
亦即,在第二設定控制中,輸送機單元2的每一個是將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的移交速度,加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變化量資訊所示的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第二設定速度,並將該第二設定速度、從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的可接收速度、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限制速度當中的最低速度,設定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且將該移交速度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
具體而言,是例如,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以1速至4速來接收物品的情況下且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為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的情況下,是設定「15」來作為變化量。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控制部12是將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的移交速度(例如,15m/min),加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變化量資訊所示的變化量「15」而得之速度(例如,30m/min),設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第二設定速度。並且,將此第二設定速度(例如,30m/min)、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限制速度(為通常時限制速度的情況下為60m/min)、及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可接收速度(例如,45m/min)當中較低的速度(例如,30m/min),設定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且將顯示該移交速度(例如,30m/min)的資訊(例如,顯示2速的資訊)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
順帶一提,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以1速或2速來接收物品的情況下且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為迴旋輸送機單元6或升降輸送機單元7的情況下,是設定「0」來作為變化量。又,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以1速至4速來接收物品的情況下且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為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的情況下,是設定「60」來作為變化量。
像這樣,首先,是將從控制裝置H發送至搬送起點單元2S的搬送目的地資訊,從搬送起點單元2S透過1個或複數個中間單元2M而朝搬送目的地單元2G依序進行中繼搬送。
接著,將顯示可接收速度的資訊從搬送目的地單元2G透過1個或複數個中間單元2M而朝搬送起點單元2S依序進行中繼搬送。如圖11所示,可接收速度所設定的是不超出中間單元2M的限制速度或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限制速度之速度。再者,在圖11中,是以實線來顯示可接收速度。
並且,將顯示移交速度的資訊從搬送起點單元2S透過1個或複數個中間單元2M而朝搬送目的地單元2G依序進行中繼搬送。如圖12所示,移交速度所設定的是不超出中間單元2M的限制速度及可接收速度之速度、或不超出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限制速度及可接收速度之速度。再者,在圖12中,是以虛線來顯示可接收速度,且以實線來顯示移交速度。
搬送起點單元2S的控制部12會執行搬送開始控制。此搬送開始控制是在開始進行輸送機部10的驅動 後,以如下方式控制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輸送機部10:讓輸送機部10以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將物品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
中間單元2M的控制部12會執行搬送控制。此搬送控制是以如下方式控制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輸送機部10:以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的移交速度來驅動輸送機部10,而於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物品後,以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來驅動輸送機部10,來將物品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在搬送控制中,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為迴旋輸送機單元6,且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為複數個的情況下,在所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的搬送目的地單元2G為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任一個的情況下,是將輸送機部10及迴旋部15控制成將物品移交至該搬送目的地單元2G,又,在所接收的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的搬送目的地單元2G不是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之任一個的情況下,是將輸送機部10及迴旋部15控制成將物品移交至規定下游側單元2C’。
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控制部12會執行搬送結束控制。此搬送結束控制是以如下方式控制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輸送機部10:以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的移交速度來驅動輸送機部10,而於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物品後,停止輸送機10的驅動,來使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上。
接著,說明通訊控制基板12A的控制及驅動基板12B的控制。
通訊控制基板12A是執行第一設定控制與第二設定控制,且對驅動基板12B發送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以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移交速度、與停止距離資訊。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停止距離資訊是設成顯示藉由第二物品檢測感測器13B檢測到物品後到物品停止的位置為止的距離之資訊。但是,停止距離資訊也可以是僅顯示物品的停止之資訊。在此情況下,驅動基板12B在接收停止距離資訊時,會在藉由第二物品檢測感測器13B檢測到物品後以事先設定的設定距離來進行搬送並使物品停止。
亦即,通訊控制基板12A是根據第二通訊部11B所接收到之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可接收速度,來設定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可接收速度,且從第二通訊部11B將該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可接收速度發送至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通訊控制基板12A會執行第二設定控制,該第二設定控制是根據第二通訊部11B所接收到之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來設定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移交速度,且從第二通訊部11B將該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移交速度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又,通訊控制基板12A是將第二通訊部11B所接收到之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以及在第二設定控制中所設定之自身的輸送機 單元2A的移交速度,發送至驅動基板12B。又,通訊控制基板12A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為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情況下,會將停止距離資訊發送至驅動基板12B。
驅動基板12B是從物品檢測感測器13接收檢測資訊,並且執行搬送控制與搬送停止控制。
亦即,驅動基板12B會接收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以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移交速度。並且,驅動基板12B會將電動馬達10B驅動成使輸送機體10A的搬送速度成為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之後,驅動基板12B在從第一物品檢測感測器13A接收顯示已檢測到物品之情形的檢測資訊時,會視為已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完成物品的接收,而將電動馬達10B驅動成使輸送機體10A的搬送速度成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移交速度。
又,在驅動基板12B已將停止距離資訊和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一起接收的情況下,首先,驅動基板12B會將電動馬達10B驅動成使輸送機體10A的搬送速度成為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之後,當從第二物品檢測感測器13B接收到已檢測到物品的資訊時,會將電動馬達10B驅動成將物品搬送設定距離,而使物品停止於輸送機體10A上。
如上所述,搬送控制是根據已從通訊控制基板12A接收到的移交速度(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與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的移交速度),而讓驅動 基板12B驅動電動馬達10B。又,搬送停止控制是根據從通訊控制基板12A接收到之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及停止距離資訊、以及從第二物品檢測感測器13B接收到之檢測資訊,而讓驅動基板12B將電動馬達10B驅動成使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部上。
再者,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A為迴旋輸送機單元6的情況下,針對搬送控制中的迴旋部15的控制,也可以藉由驅動基板12B來控制,也可以藉由通訊控制基板12A來控制,又,也可以藉由迴旋部15的驅動部專用之基板來控制。
像這樣,控制部12在將物品從搬送起點單元2S搬送至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情況下,會執行第一設定控制、第二設定控制、及搬送控制。
並且,迴旋輸送機單元6的控制部12在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之搬送目的地單元2G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情況下,會控制輸送機部10以使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又,迴旋輸送機單元6的控制部12在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之搬送目的地單元2G為複數個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任一個的情況下,會將通訊部11及輸送機部10控制成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該搬送目的地單元2G,並且將物品移交至該搬送目的地單元2G。又,迴旋輸送機單元6的控制部12在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之搬送目的地單元2G不是複數個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任一個的情況下,會將通訊部11及輸送機部10控制成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規定下游側 單元2C’,並且將物品移交至該規定下游側單元2C’。
順帶一提,輸送機單元2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物品時,是在已以一定速度(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驅動輸送機部10的狀態下來接收物品。又,輸送機單元2在將物品移交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時,是在已以一定速度(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移交速度)驅動輸送機部10的狀態下來移交物品。
如上所述,位於搬送路徑上的輸送機單元2的控制部12是如上所述地執行控制,藉此,如下地進行來設定速度模式。
亦即,首先,輸送機裝置1是將已從控制裝置H發送至搬送起點單元2S的搬送目的地資訊朝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依序發送,以將該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搬送目的地單元2G。接著,輸送機裝置1是伴隨著搬送目的地單元2G接收搬送目的地資訊,而從位於下游側的輸送機單元2開始依序設定可接收速度。之後,輸送機裝置1是從位於上游側的輸送機單元2開始依序設定移交速度,並且以移交速度將物品依序以移交的方式搬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來將該物品搬送至搬送目的地單元2G。
接著,說明輸送機單元2已發生異常的情況。
控制部12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已發生異常的情況下,是將限制速度從通常時限制速度變更為異常時限制速度,並且將顯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已發生異常的情形之異常發生資訊與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位址資訊一起發送 至控制裝置H。
在本實施形態中,異常時限制速度是設定為0m/min。因此,由於在將限制速度設定為異常時限制速度的情況下,在中間單元2M中,是限制速度變得比第一設定速度低,而在搬送目的地單元2G中,是限制速度變得比第三設定速度更低,因此中間單元2M的控制部12或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控制部12會將異常時限制速度的速度設定為可接收速度,且將顯示該可接收速度(0m/min)的資訊(例如,顯示0速的資訊)發送至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
又,控制部12在物品已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上的情況下,也可將限制速度變更為異常時限制速度。
搬送起點單元2S從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顯示0速的資訊來作為顯示可接收速度的資訊之情況下,是使移交速度成為0m/min,因此不會開始搬送。
又,中間單元2M從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顯示0速的資訊來作為顯示可接收速度的資訊之情況下,會將作為可接收速度而顯示1速的資訊發送至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並將輸送機部10控制成使已從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接收到的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上。
並且,如圖11所示,將可交接速度發送後,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已發生異常的情況下,是以將限制速度設為異常時限制速度的狀態來進行第一設定控制,而 讓位於比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更上游側的輸送機單元2再次執行第一設定控制與第二設定控制,藉此來設定圖13所示之可接收速度及移交速度。再者,在圖13中,是以虛線來顯示可接收速度,且以實線來顯示移交速度。
在已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情況下,從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並未發送回應於該搬送目的地資訊的資訊的情況下,即判斷為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已發生異常,並將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可接收速度設為0速,並且與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位址資訊一起而將顯示在該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已發生異常的情形之資訊發送至控制裝置H。
控制裝置H可藉由異常發生資訊來掌握異常單元2T存在之情形以及該異常單元2T的位址,其中該異常發生資訊是從已發生異常的輸送機單元2即異常單元2T發送來的資訊、或從在異常單元2T的上游側相鄰之輸送機單元2發送來的資訊。因此,控制裝置H在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輸送機裝置1時,可以將搬送起點單元2S及搬送目的地單元2G設定成避開異常單元2T的搬送路徑。
又,控制裝置H就已對輸送機裝置1發送完畢的搬送目的地資訊,在從已發送該搬送目的地資訊的搬送起點單元2S到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之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搬送路徑途中存在有異常單元2T的情況下,會將發送完畢的搬送目的地資訊取消,並發送在搬送路徑上沒有異常 單元2T之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
像這樣,控制裝置H就已將異常發生資訊發送回來的輸送機單元2即異常單元2T位於搬送路徑上的搬送目的地資訊,是對位於該搬送目的地資訊所示之物品的搬送路徑上且位於比異常單元2T更上游的輸送機單元2,發送取消搬送目的地資訊的取消資訊,並且發送搬送路徑上沒有異常單元2T之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
2.其他的實施形態
接著,針對物品搬送設備的其他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1)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控制裝置H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搬送起點單元2S,但控制裝置H亦可將搬送起點資訊發送至搬送目的地單元2G。在此情況下,搬送目的地單元2G的控制部12是因應於從控制裝置H接收到的搬送起點資訊,而將對應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變化量資訊所示之變化量的速度設定為可接收速度,且將該可接收速度發送至在上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搬送起點單元2S的控制部12亦可伴隨於接收來自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的可接收速度,而將對應於自身的輸送機單元2的變化量資訊所示之變化量的速度設定為移交速度,且將該移交速度發送至在下游側相鄰的輸送機單元2。
(2)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作為輸送機單元2而有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迴旋輸送機單元6、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但作為輸送機單元2,亦可僅有這些輸送機單元2的一部分,又,作為輸送機單 元2,亦可除了這些輸送機單元2的全部或一部分之外,還具有具備有升降部14與迴旋部15的輸送機單元2等之其他種類的輸送機單元2。
(3)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在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與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中使可變速的變化量不同,但亦可在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與第二種輸送機單元5中使可變速的變化量相同。又,雖然在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迴旋輸送機單元6、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中使可變速的變化量不同,但亦可設成在第一種輸送機單元4、迴旋輸送機單元6、及升降輸送機單元7中使可變速的變化量相同。亦即,對輸送機單元2設定之可變速的變化量,亦可因應於輸送機單元2的性能等來適當變更。
(4)再者,上述之各實施形態所揭示的構成,只要沒有發生矛盾,也可與其他實施形態所揭示的構成組合來應用。關於其他的構成,在本說明書中所揭示的實施形態在全部之點上均只不過是例示。從而,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之範圍內,可適當地進行各種改變。
3.上述實施形態之概要
以下,針對在上述所說明之物品搬送設備的概要進行說明。
一種物品搬送設備,具備有搬送物品的輸送機裝置,前述輸送機裝置是沿著物品的搬送路徑而連結配置複數個輸送機單元,複數個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具備 有載置搬送物品的輸送機部、可與相鄰的其他的前述輸送機單元通訊的通訊部、以及控制前述通訊部及前述輸送機部的控制部,前述控制部會儲存限制速度資訊及變化量資訊,該限制速度資訊是顯示具備有該控制部之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限制速度之資訊,該變化量資訊是顯示可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內將物品的搬送速度變速的變化量之資訊,複數個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會將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物品以移交的方式搬送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該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是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上游側相鄰之前述輸送機單元,該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是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下游側相鄰之前述輸送機單元,前述控制部在將物品從物品的搬送起點之前述輸送機單元即搬送起點單元,搬送至物品的搬送目的地之前述輸送機單元即搬送目的地單元之情況下,會執行第一設定控制、第二設定控制及搬送控制,前述第一設定控制為下述之控制:為了使物品停止在前述搬送目的地單元,將可接收速度從前述搬送目的地單元往上游側的前述輸送機單元依序進行中繼發送,來設定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之前述可接收速度,其中該可接收速度是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可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物品的速度,前述第二設定控制為下述之控制:在從前述搬送起點單元開始進行物品的搬送之情況下,將移交速度從前述搬送起點單元往下游側的前述輸送機單元依序進行中繼發送,來設定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之前述移交速度,其中該移交速度是自身 的前述輸送機單元將物品移交到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速度,在前述第一設定控制中,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是將對從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可接收速度加上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資訊所顯示的前述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第一設定速度,並將該第一設定速度與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限制速度當中較低的速度,設定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可接收速度,且將該可接收速度發送至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在前述第二設定控制中,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是將對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移交速度加上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資訊所顯示的前述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第二設定速度,並將該第二設定速度、從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可接收速度、及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限制速度當中的最低速度,設定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移交速度,且將該移交速度發送至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前述搬送控制是以如下方式控制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輸送機部:以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移交速度驅動前述輸送機部,而於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物品後,以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移交速度驅動前述輸送機部,來將物品移交至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
根據此構成,在第一設定控制中,是將對從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可接收速度加上自身的輸送機 單元的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第一設定速度。此第一設定速度是設定在:可以在以第一設定速度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物品的情況下,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中對物品的搬送速度進行加減速,而以從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可接收速度來對下游側輸送機單元進行移交的速度。並且,在第一設定控制中,是將第一設定速度與限制速度當中較低的速度作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之可接收速度來設定。
由於可接收速度是在不超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第一設定速度及限制速度的範圍內設定,因此能夠將以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而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物品,以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來移交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
在第二設定控制中,是將對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移交速度加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第二設定速度。此第二設定速度是設定在:可以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在移交速度下接收到物品的情況下,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中對物品的搬送速度進行加減速,而以第二設定速度來對下游側輸送機單元進行移交的速度。並且,在第二設定控制中,是將第二設定速度、限制速度、及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當中的最低的速度作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之移交速度來設定。
由於移交速度是在不超出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第二設定速度及限制速度、以及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 度之範圍內設定,因此能夠將在上游側輸送機單元的移交速度下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物品,以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或比其更低的速度來移交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
像這樣,由於可以讓複數個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考慮上游側輸送機單元的移交速度與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來改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中的物品的搬送速度,因此變得不需要來自外部的控制裝置之速度指令等,而可以抑制與外部的控制裝置之資訊通訊量。
在此,較理想的是,複數個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具備有異常檢測部,該異常檢測部是檢測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異常,前述控制部會儲存將通常時限制速度及比前述通常時限制速度更低速的異常時限制速度作為前述限制速度而顯示之資訊,並且根據前述異常檢測部的檢測資訊來執行限制速度設定控制,該限制速度設定控制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未發生異常的情況下,是將前述限制速度設定為前述通常時限制速度,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發生異常的情況下,是將前述限制速度設定為前述異常時限制速度,且以事先設定的時間間隔來執行前述限制速度設定控制。
根據此構成,在設定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可接收速度之情況下,若自身的輸送機單元沒有發生異常,可接收速度是以通常時限制速度為上限來設定,若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發生異常,可接收速度是以異常時限制速度為 上限來設定。因此,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發生異常的情況下,可以抑制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中的物品搬送速度,或者,藉由將異常時限制速度設定為0,可以不讓已發生異常的輸送機單元去接收物品。
並且,由於是以事先設定的時間間隔來執行限制速度設定控制,因此即使在以通常時限制速度為上限來設定可接收速度後於輸送機單元發生異常的情況下,仍然可以藉由之後執行的限制速度設定控制,來設定以異常時限制速度為上限的可接收速度。
又,較理想的是,作為前述輸送機單元,有第一種輸送機單元、及物品的搬送距離比此第一種輸送機單元更長的第二種輸送機單元,且前述第二種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是比前述第一種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更大。
根據此構成,第二種輸送機單元相較於第一種輸送機單元,物品的搬送距離較長且物品的搬送速度的變化量較大。因此,可以藉由第二種輸送機裝置來搬送比較長的搬送距離,並且可以在以第二種輸送機裝置來搬送物品時使物品的搬送速度變化得較大。
又,較理想的是,在前述輸送機單元中有升降輸送機單元、迴旋輸送機單元、及直線輸送機單元,前述升降輸送機單元具備使物品升降的升降部,前述迴旋輸送機單元具備迴旋部,該迴旋部是使前述輸送機部繞著沿上下方向的軸心迴旋,前述直線輸送機單元不具備有前述 升降體及前述迴旋部,前述升降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及前述迴旋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是比前述直線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更小。
根據此構成,由於升降輸送機單元或迴旋輸送機單元相較於直線輸送機單元,具備有迴旋部或升降部,因此構成會變得較複雜。像這樣,藉由將構造比較複雜的升降輸送機單元或迴旋輸送機單元的變化量,設得比構造比較簡單的直線輸送機單元的變化量更小,即可以做到在構成比較簡單的直線輸送機單元中,是使物品的搬送速度變化得較大,並且在構成比較複雜的升降輸送機單元或迴旋輸送機單元中,則是在該輸送機單元可以容許的範圍內來變化物品的搬送速度。
又,較理想的是,更具備有對前述輸送機裝置發送搬送資訊的控制裝置,前述控制裝置是將顯示前述搬送目的地單元的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前述搬送起點單元,前述搬送起點單元的前述控制部,是將從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到的前述搬送目的地資訊往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發送,前述搬送目的地單元的前述控制部是因應於從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搬送目的地資訊,來將對應於前述變化量的速度設定為前述可接收速度,且將該可接收速度發送至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其中前述變化量是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資訊所顯示的變化量,前述搬送起點單元的前述控制部是將對應於前述變化量的速度設定為前述移交速度,且將該移交速度發送至前 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其中前述變化量是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資訊所顯示的變化量。
根據此構成,控制裝置是將顯示搬送目的地單元的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搬送起點單元。搬送起點單元是將從控制裝置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搬送起點單元及搬送目的地單元以外的輸送機單元是將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搬送目的地單元是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搬送目的地資訊。像這樣,控制裝置只要將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搬送起點單元,即可將該搬送目的地資訊從搬送起點單元開始至搬送目的地單元為止依序進行中繼發送,因此可以抑制控制裝置與輸送機裝置之間的資訊之通訊量。
又,較理想的是,前述輸送機部具備有載置搬送物品的輸送機體、及驅動輸送機體的驅動部,前述輸送機單元具備有物品檢測部,該物品檢測部是檢測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上的物品之存在與否,前述控制部具備有通訊控制基板、及控制前述驅動部的驅動之驅動基板,前述通訊控制基板是執行前述第一設定控制與前述第二設定控制,且對前述驅動基板發送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前述移交速度以及前述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前述移交速度、與停止距離資訊,前述驅動基板是從前述物品檢測部接收檢測資訊,並且執行前述搬送控制與搬送停止控制,前述搬送控制是根據從前述通訊控制基板接收到的前述移交速度 來控制前述驅動部,前述搬送停止控制是根據從前述通訊控制基板接收到的前述停止距離資訊與從前述物品檢測部接收到的前述檢測資訊而控制前述驅動部,以使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部上。
根據此構成,搬送控制是以如下方式控制驅動部:讓驅動基板根據從通訊控制基板接收到的上游側輸送機單元的移交速度以及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移交速度,而在上游側輸送機單元的移交速度下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物品,且以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移交速度將物品移交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
搬送停止控制是以下述方式使驅動部停止:該驅動基板根據從通訊控制基板接收到的上游側輸送機單元的移交速度以及停止距離資訊、與從物品檢測部接收到的檢測資訊,而在上游側輸送機單元的移交速度下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物品,且使該已接收的物品停止在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輸送機部上。像這樣,由於在搬送停止控制中,通訊控制基板會變得不需要從物品檢測部接收檢測資訊並根據該已接收的檢測資訊來對驅動基板發送用於使物品停止的資訊,因此可以使通訊控制基板的控制內容簡單化。並且,藉由將通訊控制基板的控制內容簡單化可以迅速地進行搬送停止控制,而可以謀求物品的搬送之高速化。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揭示的技術可以利用在具備有搬送物品之輸送機裝置的物品搬送裝置上。
2‧‧‧輸送機單元
2G‧‧‧搬送目的地單元
2M‧‧‧中間單元
2S‧‧‧搬送起點單元
4‧‧‧第一種輸送機單元(直線輸送機單元)

Claims (6)

  1. 一種物品搬送設備,具備:搬送物品的輸送機裝置,該物品搬送設備具有以下之特徵:前述輸送機裝置是沿著物品的搬送路徑而連結配置複數個輸送機單元,複數個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具備有載置搬送物品的輸送機部、可與相鄰的其他前述輸送機單元通訊的通訊部、以及控制前述通訊部及前述輸送機部的控制部,前述控制部會儲存限制速度資訊及變化量資訊,該限制速度資訊是顯示具備有該控制部之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限制速度之資訊,該變化量資訊是顯示可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內將物品的搬送速度變速的變化量之資訊,複數個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會將從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物品以移交的方式搬送至下游側輸送機單元,該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是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上游側相鄰之前述輸送機單元,該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是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下游側相鄰之前述輸送機單元,前述控制部在將物品從物品的搬送起點之前述輸送機單元即搬送起點單元,搬送至物品的搬送目的地之前述輸送機單元即搬送目的地單元之情況下,會執行第一設定控制、第二設定控制及搬送控制,前述第一設定控制為下述之控制:為了使物品停止在前述搬送目的地單元,將可接收速度從前述搬送目的地單 元往上游側的前述輸送機單元依序進行中繼發送,來設定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之前述可接收速度,其中該可接收速度是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可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物品的速度,前述第二設定控制為下述之控制:在從前述搬送起點單元開始進行物品的搬送之情況下,將移交速度從前述搬送起點單元往下游側的前述輸送機單元依序進行中繼發送,來設定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之前述移交速度,其中該移交速度是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將物品移交到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的速度,在前述第一設定控制中,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是將對從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可接收速度加上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資訊所顯示的前述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第一設定速度,並將該第一設定速度與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限制速度當中較低的速度,設定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可接收速度,且將該可接收速度發送至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在前述第二設定控制中,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是將對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移交速度加上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資訊所顯示的前述變化量而得之速度,設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第二設定速度,並將該第二設定速度、從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可接收速度、及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限 制速度當中的最低速度,設定為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移交速度,且將該移交速度發送至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前述搬送控制是以如下方式控制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輸送機部:以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移交速度驅動前述輸送機部,而於從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物品後,以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移交速度驅動前述輸送機部,來將物品移交至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
  2. 如請求項1之物品搬送設備,其中複數個前述輸送機單元的每一個具備有異常檢測部,該異常檢測部是檢測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異常,前述控制部會儲存將通常時限制速度及比前述通常時限制速度更低速的異常時限制速度作為前述限制速度而顯示之資訊,並且根據前述異常檢測部的檢測資訊來執行限制速度設定控制,該限制速度設定控制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未發生異常的情況下,是將前述限制速度設定為前述通常時限制速度,在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發生異常的情況下,是將前述限制速度設定為前述異常時限制速度,且以事先設定的時間間隔來執行前述限制速度設定控制。
  3. 如請求項1或2之物品搬送設備,其中作為前述輸送機單元,有第一種輸送機單元、及物品的搬送距離比前述第一種輸送機單元更長的第二種輸送機單元, 且前述第二種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比前述第一種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更大。
  4. 如請求項1或2之物品搬送設備,其中在前述輸送機單元中有升降輸送機單元、迴旋輸送機單元、及直線輸送機單元,前述升降輸送機單元具備使物品升降的升降部,前述迴旋輸送機單元具備迴旋部,該迴旋部是使前述輸送機部繞著沿上下方向的軸心迴旋,前述直線輸送機單元不具備有前述升降部及前述迴旋部,前述升降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及前述迴旋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是比前述直線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更小。
  5. 如請求項1或2之物品搬送設備,其更具備有對前述輸送機裝置發送搬送資訊的控制裝置,前述控制裝置是將顯示前述搬送目的地單元的搬送目的地資訊發送至前述搬送起點單元,前述搬送起點單元的前述控制部,是將從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到的前述搬送目的地資訊往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發送,前述搬送目的地單元的前述控制部是因應於從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接收到的前述搬送目的地資訊,來將對應於前述變化量的速度設定為前述可接收速度,且將該可接收速度發送至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其中前述變化量 是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資訊所顯示的變化量,前述搬送起點單元的前述控制部是將對應於前述變化量的速度設定為前述移交速度,且將該移交速度發送至前述下游側輸送機單元,其中前述變化量是自身的前述輸送機單元的前述變化量資訊所顯示的變化量。
  6. 如請求項1或2之物品搬送設備,其中前述輸送機部具備有載置搬送物品的輸送機體、及驅動輸送機體的驅動部,前述輸送機單元具備有物品檢測部,該物品檢測部是檢測自身的輸送機單元上的物品之存在與否,前述控制部具備有通訊控制基板、及控制前述驅動部的驅動之驅動基板,前述通訊控制基板是執行前述第一設定控制與前述第二設定控制,且對前述驅動基板發送前述上游側輸送機單元的前述移交速度及前述自身的輸送機單元的前述移交速度、以及停止距離資訊,前述驅動基板是從前述物品檢測部接收檢測資訊,並且執行前述搬送控制與搬送停止控制,前述搬送控制是根據從前述通訊控制基板接收到的前述移交速度來控制前述驅動部,前述搬送停止控制是根據從前述通訊控制基板接收到的前述移交速度與從前述物品檢測部接收到的前述檢測資訊而控制前述驅動部,以使物品停止於自身的輸送機部 上。
TW107107886A 2017-03-28 2018-03-08 物品搬送設備 TWI7367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3503A JP6729465B2 (ja) 2017-03-28 2017-03-28 物品搬送設備
JP2017-063503 2017-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6952A TW201836952A (zh) 2018-10-16
TWI736748B true TWI736748B (zh) 2021-08-21

Family

ID=63782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7886A TWI736748B (zh) 2017-03-28 2018-03-08 物品搬送設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29465B2 (zh)
KR (1) KR102418498B1 (zh)
CN (1) CN108657767B (zh)
TW (1) TWI7367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8027B (zh) * 2021-11-29 2023-11-10 创新奇智(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速度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34853B (zh) * 2022-07-01 2022-12-06 山西戴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煤流差的煤炭传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10946B (zh) * 2022-09-29 2023-06-13 广州载德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组装生产线及其电芯输送调度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48480B2 (ja) * 2009-03-26 2013-11-20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搬送設備
TW201641391A (zh) * 2015-04-06 2016-12-01 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搬送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2082B2 (ja) * 1977-10-03 1983-09-17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位置決め制御装置
CA1324588C (en) * 1989-02-16 1993-11-23 Martin R. Doane Controlled spacing induction from plural lines
JPH05193722A (ja) * 1992-06-26 1993-08-03 Daifuku Co Ltd コンベヤ装置
JP4175491B2 (ja) * 1999-05-07 2008-11-05 オークラ輸送機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2004207335A (ja) * 2002-12-24 2004-07-22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搬送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
US6860381B2 (en) * 2003-01-29 2005-03-01 Hytrol Conveyor Company, Inc. Decentralized drive system for a conveyor
JP4296496B2 (ja) 2004-02-20 2009-07-15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載置搬送装置
JP2006248682A (ja) * 2005-03-10 2006-09-21 Yaskawa Electric Corp コンベア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933055B2 (ja) * 2005-05-06 2012-05-16 国立大学法人 熊本大学 ワーク搬送システム、経路設定方法及び経路設定プログラム
US7954621B2 (en) * 2007-09-27 2011-06-0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odular wireless conveyor interconn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JP5458633B2 (ja) * 2008-06-20 2014-04-02 株式会社Ihi 処理設備及び搬送制御方法
JP5222689B2 (ja) * 2008-10-24 2013-06-26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コンベア装置、並びに、コンベア制御装置
JP5513137B2 (ja) * 2010-01-05 2014-06-04 トーヨーカネツ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アキュムレーションコンベヤ
JP5741034B2 (ja) * 2011-02-09 2015-07-0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有軌道台車システム
KR102244137B1 (ko) * 2011-10-26 2021-04-23 브룩스 오토메이션 인코퍼레이티드 반도체 웨이퍼 취급 및 이송
CN104058279B (zh) * 2013-03-18 2016-10-05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类处理装置
CN204211031U (zh) * 2014-11-01 2015-03-18 中汽迈赫(天津)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滑板输送机
WO2016080362A1 (ja) * 2014-11-18 2016-05-26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コンベヤ装置、コンベヤシステム、ゾーンコントローラ、cad装置及びコンベヤ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07897B2 (ja) * 2015-07-10 2019-05-08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搬送設備
CN105819160A (zh) * 2016-05-07 2016-08-03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输送机智能运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48480B2 (ja) * 2009-03-26 2013-11-20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搬送設備
TW201641391A (zh) * 2015-04-06 2016-12-01 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搬送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7767B (zh) 2021-04-09
KR102418498B1 (ko) 2022-07-06
JP2018165199A (ja) 2018-10-25
KR20180109761A (ko) 2018-10-08
TW201836952A (zh) 2018-10-16
JP6729465B2 (ja) 2020-07-22
CN108657767A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6748B (zh) 物品搬送設備
JP4586992B2 (ja) 物品処理設備
TWI732108B (zh) 物品搬送設備
KR20160009365A (ko) 자동 화물 시스템
JP2015048195A (ja) 順序搬送システム
JP2002160806A (ja) 物品収納設備
JP6187382B2 (ja) 物品搬送設備
JP2013245057A (ja) 自動倉庫
JP6579492B2 (ja) 自動倉庫システム
JPH07267352A (ja) コンベヤ装置
KR101720199B1 (ko) 자동화물 시스템용 화물 리프트 동기화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3797069B2 (ja) 物品保管設備
JP3613823B2 (ja) 自動倉庫
JP3599165B2 (ja) 物品保管設備
JP2007110612A (ja) 物品処理設備
JP2005272053A (ja) 物品収納設備
JP2020029329A (ja) 物品昇降装置、昇降制御装置、及び自動搬送システム
JP2024006450A (ja) 物品収容設備
JP2021084754A (ja) ヤード移動機
CN116331704A (zh) 一种中转装置及仓储系统
JP2012224410A (ja) 搬送装置
JP2021054553A (ja) 物品搬送設備
JP2020117351A (ja) 物品搬送設備
JP2008143651A (ja) 物品合流設備
KR20150000213U (ko) 컨베이어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