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7064B - 聯合收割機 - Google Patents

聯合收割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7064B
TWI727064B TW106121596A TW106121596A TWI727064B TW I727064 B TWI727064 B TW I727064B TW 106121596 A TW106121596 A TW 106121596A TW 106121596 A TW106121596 A TW 106121596A TW I727064 B TWI727064 B TW I7270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ames
wall
aforementioned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1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6474A (zh
Inventor
山本次郎
中井正司
渡部寛樹
二神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井關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654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79832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057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19857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井關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井關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6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6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7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706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252Anti-dust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8Thresh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3/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3/04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concerning exhau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ine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聯合收割機,能夠容易地進行脫穀裝置的維修保養,並能夠防止脫穀裝置的右壁的變形。使連接於淨化裝置(14)之排氣口的排氣管(15)從淨化裝置(14)向上側延伸,在升降裝置(9)的前側向左側延伸,在升降裝置(9)的左側向後側延伸,將脫穀裝置(4)的處理筒罩(60)轉動自如地支撐於設置在脫穀裝置(4)的左壁(4A)之上部的前後方向的支撐軸(61),並將處理筒罩(60)之右側端部的轉動軌跡設定在避開排氣管(15)的位置。

Description

聯合收割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備排氣淨化裝置的聯合收割機。
在以往的聯合收割機中,已知形成在脫穀裝置的右壁上部的傾斜部與形成於穀粒箱的左壁的切槽部之間的空間配置排氣淨化裝置的技術(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123051號公報。
然而,在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由於在脫穀裝置的右壁上部形成的傾斜部配置排氣淨化裝置,因此存在脫穀裝置的維修保養空間變窄、因行駛中的排氣淨化裝置的振動等而使脫穀裝置的右壁變形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主要的課題係在於提供能夠容易進行脫穀裝置的維修保養的聯合收割機,次要的課題係在於提供如下的聯合收割機:能夠提高脫穀裝置的剛性、減輕施加於脫穀裝置的右壁的排氣淨化裝置的重量、防止脫穀裝置的右壁的變形。
本發明通過如下方式解決上述課題。
即,方案1所記載的發明係一種聯合收割機,在機體框架(1)的前側設置收穫穀桿的收割前處理裝置(3),在該收割前處理裝置(3)的後側左部設置對已收穫的穀桿進行脫穀以及篩選處理的脫穀裝置(4),在前述收割前處理裝置(3)的後側右部設置供操縱者搭乘的操縱部(5),在該操縱部(5)的下側設置搭載發動機的發動機室(6),在該發動機室(6)的後側設置儲存已脫穀以及篩選處理後的穀粒的穀粒箱(7),前述聯合收割機的特徵在於,在前述脫穀裝置(4)與前述穀粒箱(7)之間設置對廢氣進行淨化的淨化裝置(14),將前述脫穀裝置(4)的右壁(4B)的下部和穀粒箱(7)的左壁(7A)的上部以運送穀粒的升降裝置(9)連通,使連接於前述淨化裝置(14)的排氣口的排氣管(15)從淨化裝置(14)向上側延伸,在前述升降裝置(9)的前側向左側延伸,在前述升降裝置(9)的左側向後側延伸,將前述脫穀裝置(4)的處理筒罩(60)轉動自如地支撐於設置在前述脫穀裝置(4)的左壁(4A)之上部的前後方向的支撐軸(61),並將該處理筒罩(60)的右 側端部的轉動軌跡設定在避開前述排氣管(15)的位置。
方案2所記載的發明係在方案1的基礎上將前側和左側開放的切槽部(S)形成在前述穀粒箱(7)的左壁(7A)的與前述排氣淨化裝置(12)對向的部位,使前述淨化裝置(14)的至少一部分進入該切槽部(S)。
方案3所記載的發明係在方案2的基礎上將前述切槽部(S)以從左側上部向右側下部延伸的上側傾斜壁(32)、從該上側傾斜壁(32)的下端向下側延伸的垂直壁(33)、以及從該垂直壁(33)的下端向左側下部延伸的下側傾斜壁(34)形成,且在前視觀察時使前述垂直壁(33)位於配置在前述穀粒箱(7)的底部的運送螺旋的上側。
方案4所記載的發明係在方案3的基礎上將前述上側傾斜壁(32)形成為相對於前述機體框架(1)的上表面傾斜(45)度,將前述下側傾斜壁(34)形成為相對於前述機體框架(1)的上表面傾斜30度。
方案5所記載的發明係在方案1的基礎上將形成於前述升降裝置(9)的上部之排出部(40)連結於位於前述左壁(7A)的切槽部(S)之上側的上側垂直壁(31)。
方案6所記載的發明係在方案5的基礎上將前述升降 裝置(9)設置為在側視時向後上傾斜的姿勢。
方案7所記載的發明係在方案1至方案6中任一方案的基礎上將設置在前述操縱部(5)之後部的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操縱席框架(50)和設置在前述脫穀裝置(4)的右壁(4B)之上部的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脫穀裝置框架(63)以淨化裝置框架(20)連結,在該淨化裝置框架(20)的上表面固定前述淨化裝置(14)。
方案8所記載的發明係在方案7的基礎上將前述淨化裝置框架(20)以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預定的間隔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複數個左右框架(A)和在左右方向上隔開預定間隔並沿前後方向延伸的複數個前後框架(B)形成,將該左右框架(A)從前側開始依次以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形成,將前述前後框架(B)從左側開始依次以第一前後框架(24)、第二前後框架(25)形成,將前述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以及第三左右框架(23)各自的左部連結於第一前後框架(24),將前述第一左右框架(21)的右部和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側的中間部連結於第二前後框架(25),將前述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前述第一前後框架(24)以及第二前後框架(25)各自的下部設置於大致同一水平面。
方案9所記載的發明係在方案8的基礎上將前述第二左右框架(22)的左部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左部以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強框架(26)連結,將前述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部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右部以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強框架(27)連結。
根據方案1所記載的發明,使連接於淨化裝置(14)的排氣管(15)從淨化裝置(14)向上側延伸,在升降裝置(9)的前側向左側延伸,在升降裝置(9)的左側向後側延伸,並將脫穀裝置(4)的處理筒罩(60)旋轉自如地支撐於設置在脫穀裝置(4)的左壁(4A)之上部的沿前後方向延伸的支撐軸(61),並將處理筒罩(60)之右側端部的轉動軌跡設定在避開排氣管(15)的位置,所以即使將排氣管(15)的一部分相對於升降裝置(9)配置在脫穀裝置(4)側即左側,也能夠防止排氣管(15)成為處理筒罩(60)開閉的障礙,從而能夠容易地進行脫穀裝置(4)內部的維修保養等。
根據方案2所記載的發明,在方案1所記載的發明的功效之外,淨化裝置(14)的至少一部分進入切槽部(S),所以能夠利用切槽部(S)將淨化裝置(14)緊湊地配置。
根據方案3所記載的發明,在方案2所記載的發明的功效之外,在穀粒箱(7)之左壁(7A)的與排氣淨化裝置(12) 對向的部位設置前側和左側開放的切槽部(S),將切槽部(S)以從左側上部向右側下部延伸的上側傾斜壁(32)、從上側傾斜壁(32)的下端朝向下側延伸的垂直壁(33)、從垂直壁(33)的下端朝向左側下部延伸的下側傾斜壁(34)形成,在前視情況下使垂直壁(33)位於配置在穀粒箱(7)之底部的運送螺旋的上側,所以能夠形成在脫穀裝置(4)與穀粒箱(7)之間配置排氣淨化裝置(17)的較大的空間。
根據方案4所記載的發明,在方案3所記載的發明的功效之外,將上側傾斜壁(32)形成為相對於機體框架(1)的上表面傾斜45度、下側傾斜壁(34)形成為相對於機體框架(1)的上表面傾斜30度,所以能夠使被運送到穀粒箱(7)的穀粒效率佳地落下至設置在穀粒箱(7)之下部的運送螺旋。
根據方案5所記載的發明,在方案1所記載的發明的功效之外,在穀粒箱(7)的左壁(7A)上之位於切槽部(S)的上側的部位連結形成於升降裝置(9)之上部的排出部(40),所以能夠使被運送至穀粒箱(7)的穀粒效率更佳地落下至設置在穀粒箱(7)之下部的運送螺旋。
根據方案6所記載的發明,在方案5所記載的發明的功效之外,將脫穀裝置(4)的右壁(4B)的下部和穀粒箱(7)之左壁(7A)的上部以運送穀粒的升降裝置(9)連結,在側視情況下升降裝置(9)設置為向後上傾斜的姿勢,所以能夠縮小 在側視情況下升降裝置(9)與切槽部(S)重複的面積從而效率佳地利用切槽部(S)。
根據方案7所記載的發明,在方案1至方案6中任一方案所記載的發明的功效之外,將設置在操縱部(5)之後部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操縱席框架(50)和設置在脫穀裝置(4)之右壁(4B)的上部之沿前後方向延伸的脫穀裝置框架(63)以淨化裝置框架(20)連結,將淨化從發動機排出的廢氣中之雜質的排氣淨化裝置(12)固定在淨化裝置框架(20)的上表面,所以脫穀裝置(4)的右壁(4B)的剛性提高,另外,排氣淨化裝置(12)的重量被分散到操縱席框架(50)和脫穀裝置框架(63),所以能夠防止脫穀裝置(4)的右壁(4B)的變形。
根據方案8所記載的發明,在方案7所記載的發明的功效之外,將淨化裝置框架(20)以沿前後方向隔開預定的間隔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框架(A)和沿左右方向隔開預定的間隔並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前後框架(B)形成,將左右框架(A)從前側起依次以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形成,將前後框架(B)從左側開始依次以第一前後框架(24)、第二前後框架(25)形成,將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各自的左部連結於第一前後框架(24),將第一左右框架(21)的右部和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側的中間部連結於第二前後框架(25),將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 右框架(23)、第一前後框架(24)、第二前後框架(25)各自的下部設置在大致同一水平面,所以能夠抑制淨化裝置框架(20)的下部向發動機室(6)的伸出,能夠較大地形成發動機室(6)內的配置空間。
根據方案9所記載的發明,在方案8所記載的發明的功效之外,將第二左右框架(22)的左部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左部以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強框架(26)連結,將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部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右部以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強框架(27)連結,所以能夠防止淨化裝置框架(20)的變形。
1:機體框架
2:行駛裝置
3:收割前處理裝置
3A:運送裝置
3B:收割刀裝置
3C:螺旋運送機
3D:進料室
4:脫穀裝置
4A:脫穀裝置左壁
4B:脫穀裝置右壁
5:操縱部
6:發動機室
7:穀粒箱
7A:左壁
8:排出筒
9:升降裝置
10:排氣管
11:第一排氣管
12:排氣淨化裝置
13:第二排氣管
14:尿素淨化裝置
15:第三排氣管(排氣管)
15A:前後延伸部
16:安裝板
20:淨化裝置框架
21:第一左右框架
21A:前側支撐件
22:第二左右框架
23:第三左右框架
24:第一前後框架
24A:左側支撐件
25:第二前後框架
26:第一加強框架
27:第二加強框架
28:第三加強框架
31:上側垂直壁
32:上側傾斜壁
33:中間垂直壁(垂直壁)
34:下側傾斜壁
35:下側垂直壁
40:排出部
40A:伸出部
41:旋轉軸
42:排出葉片
43:罩
44A:上側板
44B:前側板
44C:下側板
50:操縱席框架
51、53、55:連結部件
52:左側框架
54:右側框架
60:處理筒罩
61:支撐軸
62:延伸部
63:脫穀裝置框架
A:左右框架
B:前後框架
R:軌跡
S:切槽部
圖1係聯合收割機的俯視圖。
圖2係聯合收割機的左側視圖。
圖3係固定於淨化框架之排氣淨化裝置和尿素淨化裝置的前視圖。
圖4係從左側前部的上側觀察固定於淨化框架的排氣淨化裝置和尿素淨化裝置的立體圖。
圖5係從左側後部的上側觀察固定於淨化框架的排氣淨化裝置和尿素淨化裝置的立體圖。
圖6係從淨化框架的前側右部的上側觀察的立體圖。
圖7係將脫穀裝置和穀粒箱連結的升降裝置的左側視圖。
圖8係從右側後部的上側觀察向穀粒箱的內側伸出之升降裝置的排出部之伸出部的立體圖。
參照圖式對本發明進行說明。此外,從操縱者角度來看,以前方為前側、後方為後側、右手側為右側、左手側為左側以方便表示方向並說明。
如圖1、2所示,通用的聯合收割機係在機體框架1的下側設置有由在土壤面上行駛之左右一對履帶所構成的行駛裝置2,在機體框架1的前側設置有收穫農田之穀桿的收割前處理裝置3,在收割前處理裝置3的後側左部設置有對已收穫的穀桿進行脫穀以及篩選處理的脫穀裝置4,在收割前處理裝置3的後側右部設置有供操縱者搭乘的操縱部5。
在操縱部5的下側設置有搭載發動機的發動機室6,在操縱部5的後側設置有儲存經過脫穀以及篩選處理後之穀粒的穀粒箱7,在穀粒箱7的後側設置有將穀粒向外部排出的排出筒8。排出筒8係由將下部連通於穀粒箱7的後側下部並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縱排出筒和將後部連通於縱排出筒的上部並沿前後方向延伸的橫排出筒所形成。另外,脫穀裝置4的下部和穀粒箱7的上部係藉由從脫穀裝置4向穀粒箱7運送穀粒的升降裝置9連通。
收割前處理裝置3係由以下部件構成:一邊使農田的穀桿豎立一邊向後側運送的運送裝置3A;將已被運送至運送裝置3A之後側下部的穀桿的株根切斷的收割刀裝置3B;將已被運送至運送裝置3A之後側運的穀桿向左側聚集的螺旋運送機(auger)3C;以及將聚集的穀桿向脫穀裝置4運送的進料室3D。
如圖3至圖5所示,設置在脫穀裝置4的處理筒之上側的處理筒罩60係被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支撐軸61,前述支撐軸61係設置在脫穀裝置4的左壁4A之上部、沿前後方向延伸。由此,使處理筒罩60以支撐軸61為中心轉動而在處理筒的上側形成較大的空間,藉以能夠容易地進行處理筒等的維修保養。
另外,從處理筒罩60的右側下部向右側延伸的延伸部62係拆裝自如地固定於脫穀裝置框架63,前述脫穀裝置框架63係設置在處理筒裝置4的右壁4B之上部、沿前後方向延伸。
在操縱部5的後側下部係設置有支撐操縱席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操縱席框架50。操縱席框架50的左部係透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連結部件51而連結於設置在機體框架1之前側中間部的倒U字形狀之左側框架52。另外,操 縱席框架50的右部係透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連結部件53而連結於設置在機體框架1之前側右部的倒U字形狀之右側框架54。此外,在右側框架54的內周部係設置有在發動機室6的右側設置的散熱器(radiator)(省略圖示)。
在搭載於發動機室6的發動機(省略圖示)之排氣口係連接有將在發動機燃燒後的廢氣向外部排出的排氣管10。
在排氣管10係設置有淨化廢氣中之雜質的排氣淨化裝置12,和淨化從排氣淨化裝置12排氣的廢氣中之氮氧化物的尿素淨化裝置(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14。此外,排氣淨化裝置12係內置有上游側的氧化觸媒(DOC;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和下游側的柴油微粒捕集濾淨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發動機的排氣口和排氣淨化裝置12的吸氣口係由可撓性的第一排氣管11連接,排氣淨化裝置12的排氣口和尿素淨化裝置14的吸氣口係由可撓性的第二排氣管13連接,並在尿素淨化裝置14的排氣口係連接有可撓性的第三排氣管(方案中的「排氣管」)15。
第三排氣管15係從尿素淨化裝置14的排氣口向上側延伸,並朝向左側大致90度屈曲而使升降裝置9的前側往左側延伸,朝向後側大致90度屈曲以接近升降裝置9的左 側並向後側延伸。亦即,第三排氣管15的前端部係成為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前後延伸部15A。由此,能夠使脫穀裝置4的處理筒罩60以支撐軸61為中心容易地轉動。
第三排氣管15的前後延伸部15A係位於如下位置:至少其一部分比排氣淨化裝置12以及升降裝置9靠左側,比覆蓋處理筒之上側的封閉狀態下的處理筒罩60之右側端部靠左側。另外,前後延伸部15A係配置在從機體前方觀察與處理筒罩60之轉動軌跡不重合的位置(參照圖3)。更詳細來說,前後延伸部15A係配置得比處理筒罩60之延伸部62的軌跡R更靠穀粒箱7側。像這樣利用在第三排氣管15的前後延伸部15A之下側、排氣淨化裝置12的左側形成的空間,因為處理筒罩60能夠開閉(轉動),所以能夠將搭載排氣淨化裝置12以及尿素淨化裝置14或第三排氣管15的空間縮小,或是將用以開閉處理筒罩60的空間縮小,能夠使機體整體緊湊。
排氣淨化裝置12和尿素淨化裝置14係經由安裝板16而固定於淨化裝置框架20。此外,在前視情況下,排氣淨化裝置12係固定於安裝板16的左側,尿素淨化裝置14係在安裝板16的右側與尿素淨化裝置14並列地固定。
如圖6所示,淨化裝置框架20係由以下部件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左右框架21;設置在第一左右框架21 的後側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左右框架22;設置在第二左右框架22的後側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左右框架23;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前後框架24;設置在第一前後框架24的右側的、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二前後框架25。此外,將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統稱為左右框架A,將第一前後框架24、第二前後框架25統稱為前後框架B。
第一左右框架21的左部的後表面、第二左右框架22的左部的左面、第三左右框架23的左部的左面係分別連結於第一前後框架24。第一左右框架21的右部的後表面和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側中央部的前表面係分別連結於第二前後框架25。另外,第一左右框架21的下表面、第二左右框架22的下表面、第三左右框架23的下表面、第一前後框架24的下表面、以及第二前後框架25的下表面係在上下方向上設置在同一位置。由此,縮小向發動機室6延伸的淨化裝置框架20的下部的伸出,能夠在發動機室6形成較大的空間。
第二左右框架22之左部的後表面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左部的前表面係連結於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強框架26,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部的後表面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右部的前表面連結於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強框架27。另外,第二左右框架22的下表面、第三左右框架23 的下表面、第一加強框架26的下表面、以及第二加強框架27的下表面係在上下方向上設置在同一位置。由此,能夠防止淨化裝置框架20的變形,能夠使向發動機室6延伸的淨化裝置框架20之下部更小,能夠在發動機室6形成更大的空間。
在第一加強框架26的上表面和第二加強框架27的上表面係形成有在安裝板16的固定時所使用的開口部。另外,位於第二前後框架25的延長線上的第二左右框架22之後表面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前表面係連結於第三加強框架28更佳。由此,能夠進一步防止淨化裝置框架20的變形。
在第一左右框架21的前表面係設置有左右一對的前側支撐件21A,前述前側支撐件21A係將淨化裝置框架20連結於支撐操縱部5之操縱席的操縱席框架50之上表面。在第一前後框架24的後部的左面係設置有將淨化裝置框架20連結於脫穀裝置4之脫穀裝置框架60的上表面之左側支撐件24A。由此,能夠在操縱席框架50和脫穀裝置框架60穩固地連結並固定淨化裝置框架20。將左側支撐件24A的中心部的下表面經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連結部件55連結於機體框架1為更佳。由此,能夠進一步防止淨化裝置框架20的變形。
如圖3至圖5所示,固定於淨化裝置框架20的排氣淨化裝置12和尿素淨化裝置14係與脫穀裝置4的處理筒罩60在上下方向上設置在大致同一位置。因此,在使處理筒罩60向上方轉動的情況下,排氣淨化裝置12和尿素淨化裝置14係位於比脫穀裝置4本體的上部靠上側,所以能夠容易進行這些裝置的維修保養。
在與尿素淨化裝置14對向的穀粒箱7之左壁7A的前部係形成有在前側和右側具有開口部的切槽部S。由此,能夠將排氣淨化裝置12和尿素淨化裝置14於左右方向並列設置並設置於脫穀裝置4與穀粒箱7之間。
穀粒箱7的左壁7A之前部係在前視情況下,由上側垂直壁31、從上側垂直壁31的下端部向右側向下傾斜的上側傾斜壁32、從上側傾斜壁32的下端部向下側延伸的中間垂直壁(方案中的「垂直壁」)33、從中間垂直壁33的下端部向左側向下傾斜的下側傾斜壁34、以及從下側傾斜壁34的下端部向下側延伸的下側垂直壁35形成。另外,切槽部S係由上側傾斜壁32、中間垂直壁33、下側傾斜壁34劃分的空間。
上側傾斜壁32係形成為相對於水平面朝向右側45度地向下傾斜角度,中間垂直壁33係形成在向排出筒8運送穀粒的、沿前後方向延伸的運送螺旋(省略圖示)之上側, 下側傾斜壁34係形成相對於水平面朝向左側30度的向下傾斜角度。由此,能夠使由升降裝置9向穀粒箱7已被運送的穀粒效率佳地向運送螺旋落下。
如圖7所示,連通脫穀裝置4的下部和穀粒箱7的上部的升降裝置9係向後上傾斜的姿勢,亦即,升降裝置9的上部以比起其下部位於後側的姿勢被固定。由此,在側視情況下,能夠使升降裝置9和切槽部S重複的面積縮小而效率佳地利用切槽部S,另外,能夠防止第三排氣管15過度彎曲。此外,也能夠將升降裝置9以垂直姿勢向前上傾斜,亦即升降裝置9之上部以比起其下部位於前側的姿勢固定。另外,在升降裝置9內部係裝備有運送穀粒的桶。
升降裝置9的排出部40係與在上側垂直壁31的下側形成有切槽部S之前側的部位連結。由此,能夠使由升降裝置9向穀粒箱7已被運送的穀粒效率佳地落下至運送螺旋。
如圖8所示,在排出部40係形成有超過穀粒箱7的右壁7A而向穀粒箱7的內側伸出的伸出部40A。在伸出部40A的大致中心部係設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轉軸41。在旋轉軸41係沿旋轉方向分隔180度地設置有兩片排出葉片42。另外,排出葉片42係相對於旋轉軸41的軸心具有預定的傾斜角度,亦即,將排出葉片42的右側部比起其左 側部在相對於旋轉軸41之旋轉方向的順時針方向固定。由此,透過排出葉片42能夠強制地使由升降裝置9運送來的穀粒向穀粒箱7內排出,能夠防止穀粒在排出部40堵塞。
在排出葉片42的外周部係設置有罩43。罩43係由上側板44A、前側板44B、下側板44C形成。此外,上側板44的左右方向的寬度係與排出葉片42的寬度為相同寬度,前側板44B和下側板44C的左右方向的寬度係形成為排出葉片42之寬度一半的寬度。由此,通過排出葉片42能夠將由升降裝置9運送來的穀粒效率佳地向穀粒箱7的左右方向之中心排出。
1‧‧‧機體框架
2‧‧‧行駛裝置
4‧‧‧脫穀裝置
4A‧‧‧脫穀裝置左壁
7‧‧‧穀粒箱
9‧‧‧升降裝置
11‧‧‧第一排氣管
12‧‧‧排氣淨化裝置
13‧‧‧第二排氣管
14‧‧‧尿素淨化裝置
15‧‧‧第三排氣管(排氣管)
15A‧‧‧前後延伸部
16‧‧‧安裝板
20‧‧‧淨化裝置框架
50‧‧‧操縱席框架
51、53‧‧‧連結部件
52‧‧‧左側框架
54‧‧‧右側框架
60‧‧‧處理筒罩
61‧‧‧支撐軸
62‧‧‧延伸部
63‧‧‧脫穀裝置框架
S‧‧‧切槽部

Claims (9)

  1. 一種聯合收割機,其在機體框架(1)的前側設置收穫穀桿的收割前處理裝置(3),在該收割前處理裝置(3)的後側左部設置對已收穫的穀桿進行脫穀以及篩選處理的脫穀裝置(4),在前述收割前處理裝置(3)的後側右部設置供操縱者搭乘的操縱部(5),在該操縱部(5)的下側設置搭載發動機的發動機室(6),在該發動機室(6)的後側設置儲存已脫穀以及篩選處理後的穀粒的穀粒箱(7);在前述脫穀裝置(4)與前述穀粒箱(7)之間設置對廢氣進行淨化的淨化裝置(14),將前述脫穀裝置(4)的右壁(4B)的下部和穀粒箱(7)的左壁(7A)的上部以運送穀粒的升降裝置(9)連通;使連接於前述淨化裝置(14)之排氣口的排氣管(15)從淨化裝置(14)向上側延伸,在前述升降裝置(9)的前側向左側延伸,在前述升降裝置(9)的左側向後側延伸;將前述脫穀裝置(4)的處理筒罩(60)轉動自如地支撐於設置在前述脫穀裝置(4)之左壁(4A)的上部之前後方向的支撐軸(61),並將該處理筒罩(60)的右側端部之轉動軌跡設定在避開前述排氣管(15)的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在前述穀粒箱(7)之左壁(7A)的與排氣淨化裝置(12)對向的部位形成有前側和左側開放的切槽部(S),使前述淨化裝置 (14)的至少一部分進入該切槽部(S)。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將前述切槽部(S)以從左側上部向右側下部延伸的上側傾斜壁(32)、從該上側傾斜壁(32)的下端向下側延伸的垂直壁(33)、以及從該垂直壁(33)的下端向左側下部延伸的下側傾斜壁(34)形成,且在前視觀察時使前述垂直壁(33)位於配置在穀粒箱(7)之底部的運送螺旋之上側。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將前述上側傾斜壁(32)形成為相對於前述機體框架(1)的上表面傾斜45度,將前述下側傾斜壁(34)形成為相對於前述機體框架(1)的上表面傾斜30度。
  5.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將形成於前述升降裝置(9)之上部的排出部(40)連結於位於前述左壁(7A)之切槽部(S)的上側之上側垂直壁(31)。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將前述升降裝置(9)設置為在側視時向後上傾斜的姿勢。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將設置在前述操縱部(5)的後部之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操縱席框架(50)和設置在前述脫穀裝置(4)的右壁(4B)之上部的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脫穀裝置框架(63)以淨化裝置框架(20)連結;在該淨化裝置框架(20)的上表面固定前述淨化裝置(14)。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將前述淨化裝置框架(20)以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預定的間隔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複數個左右框架(A)和在左右方向上隔開預定的間隔並沿前後方向延伸的複數個前後框架(B)形成,將該左右框架(A)從前側開始依次以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形成,將前述前後框架(B)從左側開始依次以第一前後框架(24)、第二前後框架(25)形成,將前述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以及第三左右框架(23)各自的左部連結於第一前後框架(24),將前述第一左右框架(21)的右部和第二左右框架(22)之右側的中間部連結於第二前後框架(25),將前述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前述第一前後框架(24)以及第二前後框架(25)各自的下部設置於大致同一水平面。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將前述第二左右框架(22)的左部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左部以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強框架(26)連結,將前述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部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右部以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強框架(27)連結。
TW106121596A 2016-08-26 2017-06-28 聯合收割機 TWI7270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5455 2016-08-26
JP2016165455A JP6179832B1 (ja) 2016-08-26 2016-08-26 コンバイン
JP2017105774A JP2018198578A (ja) 2017-05-29 2017-05-29 コンバイン
JP2017-105774 2017-05-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6474A TW201806474A (zh) 2018-03-01
TWI727064B true TWI727064B (zh) 2021-05-11

Family

ID=61437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1596A TWI727064B (zh) 2016-08-26 2017-06-28 聯合收割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20180023809A (zh)
CN (1) CN107771514B (zh)
MY (1) MY199185A (zh)
TW (1) TWI7270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2682B (zh) * 2018-06-22 2023-11-0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42475A (ja) * 2012-08-24 2014-03-13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CN105357953A (zh) * 2013-07-12 2016-02-24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5518268A (zh) * 2013-09-05 2016-04-20 洋马株式会社 作业机械搭载用发动机装置
JP2016146772A (ja) * 2015-02-12 2016-08-1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66885B2 (ja) * 2008-05-30 2013-08-21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脱穀処理装置
TWI454615B (zh) * 2011-07-27 2014-10-01 Iseki Agricult Mach Combine
KR101512682B1 (ko) * 2012-03-29 2015-04-16 이세키노우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콤바인
CN104244700B (zh) * 2012-08-24 2017-10-13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JP2014064519A (ja) * 2012-09-26 2014-04-17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6343119B2 (ja) * 2013-03-15 2018-06-13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のエンジン装置
JP5809300B2 (ja) * 2014-01-15 2015-11-10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6226299B2 (ja) * 2014-07-24 2017-11-0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42475A (ja) * 2012-08-24 2014-03-13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CN105357953A (zh) * 2013-07-12 2016-02-24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5518268A (zh) * 2013-09-05 2016-04-20 洋马株式会社 作业机械搭载用发动机装置
JP2016146772A (ja) * 2015-02-12 2016-08-1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1514B (zh) 2022-02-25
TW201806474A (zh) 2018-03-01
MY199185A (en) 2023-10-19
KR20180023809A (ko) 2018-03-07
CN107771514A (zh) 2018-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5604B (zh) 联合收割机
JP7546101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1019530A (ja) コンバイン
JP5843030B2 (ja) コンバイン
TWI727064B (zh) 聯合收割機
JP6179832B1 (ja) コンバイン
JP6512995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6465605B (zh) 联合收割机
JP2019062796A (ja) コンバイン
JP6877225B2 (ja) コンバイン
JP7055167B2 (ja) コンバイン
TWI554197B (zh) Combine harvesters
JP6921887B2 (ja) コンバイン
TWI660664B (zh) 聯合收割機
JP5880681B2 (ja) コンバイン
WO2024219009A1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8198578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8068183A (ja) コンバイン
WO2024219011A1 (ja) コンバイン
JP6652188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8050595A (ja) コンバイン
JP6652187B2 (ja) コンバイン
WO2024219008A1 (ja) コンバイン
JP645574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9062797A (ja) コンバイ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