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6374B - 薄片紙及其製造方法、與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薄片紙及其製造方法、與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6374B
TWI716374B TW104142998A TW104142998A TWI716374B TW I716374 B TWI716374 B TW I716374B TW 104142998 A TW104142998 A TW 104142998A TW 104142998 A TW104142998 A TW 104142998A TW I716374 B TWI716374 B TW I7163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agent
sheet
thin paper
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2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4022A (zh
Inventor
石岡智
糸井隆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4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4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6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637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7/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constitution; Paper-impregn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constitution
    • D21H17/63Inorganic compounds
    • D21H17/67Water-insoluble compounds, e.g. fillers, pig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9/00Coated paper; Coating material
    • D21H19/10Coatings without pig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7/00Special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made by multi-step proces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薄片紙係於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上附著有0.05g/m2以上之陽離子性抗菌劑、以及多孔質粒子、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者。

Description

薄片紙及其製造方法、與吸收性物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拋棄式尿布或吸尿墊等吸收性物品之薄片紙。
關於拋棄式尿布或吸尿墊等吸收性物品,通常由排泄物產生之臭味成為穿著者或周圍人介意之問題。迄今為止提出有若干針對其之除臭技術(例如專利文獻1等)。
由排泄物產生之臭味、例如尿臭等包含多種多樣之臭味之複合臭。認為排泄不久之初期之尿臭本身雖然存在身體狀況或個人差異但通常並非發出令人不快之臭味者,因菌之作用而發出令人不快之腐敗臭。例如於護理設施或醫院、在家之護理等時,於尿布穿著者入浴之機會較少之情形或陰部之擦拭不充分之情形時,肌膚常駐菌或源自糞便之大腸桿菌等腸內細菌會殘留於穿著者之肌膚或正面片材,於該情形等時,該等細菌會對尿產生作用。具體而言,若菌與尿接觸,則源自菌之酵素會將尿中所含之尿素或蛋白質、葡萄糖醛酸共軛物等臭味之前驅物分解,而於液中產生乙酸等脂肪酸類或氨、三甲基胺等胺類、酚類、硫醇類等酸性至中性、鹼性之各種臭味成分。該臭味成分會揮發而令人感覺到尿之腐敗臭。
此種腐敗臭例如於大人用之拋棄式尿布等尿量較多且穿著相對長時間(例如穿著6小時)之情形時,會因菌等之增殖而隨時間經過加速增強。該強烈之腐敗臭有如下情形:由於不僅於更換尿布時之周 邊,亦於居室或客廳、尿布廢棄用之垃圾箱周邊(保管垃圾收集之前之一定期間)飄盪腐敗臭,故而感覺到強烈之不快。業界強烈期望可改善尿布穿著者或周邊之家人、護理人員之衛生方面或護理設施或醫院等之勞動環境,而對吸收性物品賦予用以減輕不快之腐敗臭之除臭性能。另一方面,必須想到因肌膚常駐菌或腸內細菌等所引起之長時間之腐敗臭之產生等嚴苛之穿著環境。但是,先前之除臭技術於該等方面仍有較多應改善之餘地。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191966號公報
本發明提供一種薄片紙,其係使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中含有0.05g/m2以上之陽離子性抗菌劑、以及多孔質粒子、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者。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特徵及優點適當參照隨附圖式,根據下述記載而更明確。
1‧‧‧正面片材
2‧‧‧背面片材
3‧‧‧吸收體
4‧‧‧次層片材
10‧‧‧原液罐
11、13‧‧‧攪拌葉
12‧‧‧稀釋罐
14‧‧‧濾器
15‧‧‧泵
16‧‧‧噴霧噴嘴
20‧‧‧濕紙
21‧‧‧第1搬送帶
22‧‧‧壓輥
23‧‧‧第2搬送帶
24‧‧‧揚基乾燥機
25‧‧‧接觸輥
26‧‧‧刮刀
27‧‧‧薄片紙
31‧‧‧吸收性芯體
32‧‧‧被覆片材
W‧‧‧稀釋水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薄片紙之製造步驟中所使用之水系塗佈液之製備裝置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薄片紙之製造步驟中所使用之水系塗佈液之噴霧裝置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3係模式性地表示使用本發明之薄片紙之吸收性物品之一例的剖視圖。
圖4係以時間序列表示對實施例之試樣之臭味官能評價之結果的圖表。
圖5係以時間序列表示對比較例之試樣之臭味官能評價之結果的圖表。
再者,各剖視圖係模式性地表示,於構成要素為片材等厚度較 薄者之情形時以線表示,為了容易區分構成要素而空出間隔表示。因此,實際上只要未特別預先說明,則各構成要素間發生接觸或接著。
對於長時間之腐敗臭之產生,僅憑增加先前之抑制菌增殖之抗菌劑或除臭劑之量,難以實現尿布穿著者或周圍人察覺不到臭味之程度之高水準之除臭。又,吸收性物品用片材中之該等劑之增量本身亦於製造技術方面或成本方面存在侷限。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方面,關於一種即便於肌膚常駐菌或腸內細菌等進行繁殖之嚴苛條件下長時間穿著吸收性物品,亦可將臭味抑制為極低,達到感覺不到不快之水準的薄片紙。
本發明之薄片紙即便於菌較多之嚴苛條件下長時間穿著吸收性物品,亦可將臭味抑制為極低,達到感覺不到不快之水準。
以下,對本發明之薄片紙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詳述。
本發明之薄片紙係使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中含有0.05g/m2以上之陽離子性抗菌劑、以及多孔質粒子、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者。於本實施形態中,上述3種劑混合存在於1片之片材中而配置。該陽離子性抗菌劑、多孔質粒子、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組合於尿等排泄液與薄片紙發生接觸時顯示出廣泛之除臭譜,可抑制源自排泄尿之各種惡臭成分之產生及除臭。藉此,對於組入有該片材之吸收性物品,例如即便經過6小時,亦可於其後至廢棄前之期間藉由持續且有效之抗菌與除臭之作用而強力地抑制腐敗臭,維持與排泄初期同等以下之較弱臭味。
又,於本發明之薄片紙中,使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含有於構成薄片紙之纖維素纖維中,並進行乾燥而為固體狀。藉此,藉由使纖維中之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與排泄液接觸而緩慢溶解,可獲得適度之抗菌與中和除臭之作用效果之持續 性。該情況成為與陽離子性抗菌劑與緩衝劑之混合液以液體狀存在並與排泄物接觸所發揮出之效果不同之高水準之長時間之臭味抑制。
本發明之除臭機制大致分為沿產生惡臭為止之各階段之時間軸之除臭機制、及與各產生階段之具有各種pH值之廣泛之腐敗臭對應之pH值軸之除臭機制。
時間軸之除臭機制具有以下3個階段。作為第1階段,陽離子性抗菌劑斷絕臭味成分之產生源(生物學除臭作用)。即,於排泄液之液相中,抑制作為臭味成分之產生原因之微生物或源自微生物之酵素之增殖。作為第2階段,pH值緩衝性除臭劑將上述液相中於第1階段無法完全抑制而產生之臭味成分中和,以中和鹽之形式殘留於液相中(化學除臭作用)。作為第3階段,於前階段無法抑制產生、亦無法中和之臭味成分隨時間經過而增加,多孔質粒子將無法完全溶解於上述液相中而揮散至氣相中之臭味成分吸附或包容(物理除臭作用)。
pH值軸之除臭機制係防止各產生階段之酸性或鹼性之廣泛種類之臭味(複合臭)之產生。例如防止低級脂肪酸類、酚類、硫醇類及胺類等自酸性至鹼性之各種臭味之產生。於上述第1階段,藉由抑制微生物或源自微生物之酵素之增殖,而抑制產生各種廣泛之臭味成分。於第2階段,掌握排泄液之pH值之變化並進行緩衝,將酸性或鹼性之各種廣範圍之臭味成分中和而抑制臭味氣體之產生。於第3階段,多孔質粒子將廣泛種類之臭味氣體吸附而封入。
如此,關於利用上述3種劑之組合之除臭機制,針對產生惡臭之機制,以時間軸及pH值軸之矩陣而全面地將惡臭封入。又,至產生惡臭為止之各階段未必依序按時間序列進行,亦有於某時點各階段混合存在之情形。即,混合存在於薄片紙中之上述3種劑同時並行地發揮作用而全面地封鎖惡臭。尤其是,由於陽離子性抗菌劑作用於作為臭味之產生源之微生物(抗菌),而控制臭味成分之產生,故而可將液 中之臭味成分及自液中揮散之臭味成分之產生量抑制為極低。如此,由於抑制產生量,故而可確實地進行第2階段及第3階段之除臭。因此,對於上述3種劑之組合,可提高除臭能力,並且與先前相比降低應對揮散臭味成分之多孔質粒子之含量。該降低亦有助於創造出薄片紙之柔軟之質感。以下,對該等劑進行詳述。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陽離子性抗菌劑為了亦抑制強烈之腐敗臭之產生作為對惡臭產生之控制,而以0.05g/m2以上之基重含有,較佳為0.1g/m2以上,更佳為0.2g/m2以上。就控制惡臭產生之觀點而言,其上限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所使用之物品之用途等而適當設定。例如於吸收性物品之用途中,有與使用者之肌膚直接長時間接觸、或經由排泄尿而長時間接觸之情形,因此若含有基重過量,則有肌膚刺激性較強等對身體之影響、或抑制通過片材之排泄尿之透過性之虞。因此,其上限較佳為1.0g/m2以下,更佳為0.5g/m2以下,進而較佳為0.3g/m2以下。
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之含有基重可藉由以下方法而測定。
於自市售之製品等進行分析之情形時,使用乾燥機或冷噴霧器等,將各構件剝離,而獲得成為對象之薄片紙。其後,薄片紙中之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之含有基重可利用液相層析儀/質量分析計(Agilent Technolog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6140 LC/MS,離子化法:ESI)進行測定。或者,亦可製作校準曲線,基於其而測定陽離子性抗菌劑之含量。
作為陽離子性抗菌劑,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具有上述抗菌作用者。例如有日本專利特開平8-99841號公報之說明書之段落[0015]~[0018]中所記載者。該等陽離子性抗菌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陽離子性抗菌劑為有機化合物系抗菌劑,與銀、鋅、銅等金屬離子系相比向尿等排泄液中之溶出較多而抗菌作用為廣 範圍。尤其可列舉二癸基二甲基銨鹽、烷基吡啶鎓鹽、苯乙鎓鹽、苄烷銨鹽、單烷基三甲基銨鹽、二烷基二甲基銨鹽等四級銨鹽,較佳為含有選自由該等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該等陽離子性抗菌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
其中,就抗菌性與安全性(對皮膚之低刺激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下述式(1)所表示之苄烷銨鹽。
Figure 104142998-A0202-12-0006-1
式(1)中,R1及R2表示相同或不同之甲基、乙基或碳數8以上且20以下之直鏈或支鏈之烷基或烯基。X-表示一價陰離子。
可單獨使用式(1)所表示之劑中之1種,或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式(1)中,作為R1及R2之較佳組合,例如可列舉R1為甲基且R2為碳數8以上且20以下之直鏈或支鏈之烷基之組合、或R1及R2為相同之基且該基為碳數8以上且20以下之直鏈或支鏈之烷基之組合。於該等組合中,烷基之碳數進而較佳為10以上且18以下。
式(1)中,X-所表示之一價陰離子例如較佳為鹵化物離子或陰離子活性基。所謂「陰離子活性基」,係指具有陰離子性之界面活性能力之離子。
作為該陰離子活性基,較佳為使用含有碳數6以上、尤其是碳數10以上,又,碳數20以下、尤其是碳數18以下之直鏈或支鏈之烷基或烯基的陰離子性活性基。就抗菌能力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例如烷基磷酸酯鹽或烷基羧酸鹽、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酯鹽作為此種陰離 子活性基。尤其就抗菌能力進一步提高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下述式(2)所表示之烷基磷酸。
Figure 104142998-A0202-12-0007-2
式(2)中,R3及R4之一者表示碳數6以上且20以下之直鏈或支鏈之烷基或烯基,另一者表示氫原子、甲基或乙基。
作為R3與R4之較佳組合,可列舉R3為氫原子且R4為碳數8以上且20以下之直鏈或支鏈之烷基之組合。烷基之碳數進而較佳為10以上且18以下。藉由具有長鏈烷基之陽離子性活性基(四級胺),紙之質感(蓬鬆性、柔軟性)提高,作為薄片紙而較佳。
於上述苄烷銨鹽中,尤其就抗菌性、安全性及速效性較高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鯨蠟基磷酸苄烷銨。鯨蠟基磷酸苄烷銨係於有機系陽離子性抗菌劑中,抗菌性與對皮膚之低刺激性(水溶解性較低)之平衡性良好,安全性相對較高,因此適用於吸收性物品用片材之劑。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pH值緩衝性除臭劑係將排泄液等液相中所產生之酸性或鹼性之臭味成分加以中和而減小pH值變化之劑。即,其係利用平衡作用之中和除臭劑。作為此種劑,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弱酸或其共軛鹼、或其等之混合物、弱鹼或其共軛酸、或其等之混合物等。具體而言,作為弱酸,可列舉檸檬酸等。作為其鹽,可列舉Na、K、Ca等鹼金屬之鹽。作為弱鹼,可列舉多羥基胺等。pH值緩衝性除臭劑並非必須將酸、鹼臭全部同時中和。例如若單獨使用作為弱酸之檸檬酸,則可將作為臭味成分之一的胺或氨等鹼臭進行中 和除臭。進而,藉由中和而生成檸檬酸之鹽,附帶產生緩衝作用。又,不論僅檸檬酸鈉之單獨成分,抑或檸檬酸與其鹽之混合物,均產生緩衝作用。又,對於作為弱鹼之三羥甲基胺基甲烷及其鹽亦可謂相同。
關於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含有基重,為了將吸收性物品之排泄物中持續性產生之酸性或鹼性之臭味成分長時間有效地中和除臭而阻止其揮散至氣相中,較佳為0.05g/m2以上,更佳為0.1g/m2以上,進而較佳為0.15g/m2以上。其上限並無特別限定,就製造成本之觀點而言,較佳為2.0g/m2以下,更佳為1.0g/m2以下,進而較佳為0.5g/m2以下。
上述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含有基重可使用公知之離子層析分析法等進行測定。例如於有機酸、磷酸等之陰離子、烷醇胺等之分析時,可利用作為分析裝置之Dionex ICS-2100(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導電率檢測器,梯度溶出法)進行定性分析及含有基重測定。
於pH值緩衝性除臭劑中,較佳為含有選自由至少一個酸解離指數pKa(25℃)為5.0以上之有機酸及其鹽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以下亦稱為「A劑」)。所謂有機酸之鹽係Na、K、Ca等金屬之鹽。藉由含有該A劑,對於脂肪酸類等酸性臭味成分或胺類等鹼性臭味成分之中和除臭發揮作用。
酸解離指數例如可藉由(a)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vol.68,number6,page1560(1964)中記載之方法、(b)使用平沼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電位差自動滴定裝置(COM-980Win(商品名)等)之方法等而測定,又,亦可利用(c)日本化學會編之化學手冊(修訂3版,1984年6月25日,丸善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中記載之酸解離指數、(d)CompuDrug公司製造之pKaBASE(商品名)等資料庫等。
A劑於薄片紙中之含有基重根據成為對象之排泄物或惡臭之濃度、使用形態而異,就除臭性能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01g/m2以上,更佳為0.03g/m2以上,進而較佳為0.1g/m2以上。又,關於其上限,由於過高基重會導致薄片紙之強度降低或損害質感,故而較佳為3g/m2以下,更佳為1g/m2以下,進而較佳為0.5g/m2以下。
關於至少一個酸解離指數pKa(25℃)為5.0以上之有機酸,例如作為有機二元酸,可列舉:順丁烯二酸(第2段pKa值:5.83;以下之( )內之數值表示第2段pKa值)、丙二酸(5.28)、2-甲基丙二酸(5.76)、2-乙基丙二酸(5.81)、2-異丙基丙二酸(5.88)、2,2-二甲基丙二酸(5.73)、2-乙基-2-甲基丙二酸(6.55)、2,2-二乙基丙二酸(7.42)、2,2-二異丙基丙二酸(8.85)、間羥基苯甲酸(9.96)、對羥基苯甲酸(9.46)、1,2-環己烷二羧酸(反式體:6.06,順式體:6.74)、1,2-環戊烷二羧酸(反式體:5.99,順式體:6.57)、1,2-環辛烷二羧酸(反式體:6.24,順式體:7.34)、1,2-環庚烷二羧酸(反式體:6.18,順式體:7.6)、琥珀酸(5.24)、苯基琥珀酸(5.55)、2,3-二甲基琥珀酸(6.0)、2,3-二乙基琥珀酸(6.46)、2-乙基-3-甲基琥珀酸(6.1)、四甲基琥珀酸(7.41)、2,3-二第三丁基琥珀酸(10.26)、3,3-二甲基戊二酸(6.45)、3,3-二乙基戊二酸(7.42)、3-異丙基-3-甲基戊二酸(6.92)、3-第三丁基-3-甲基戊二酸(7.49)、3,3-二異丙基戊二酸(7.68)、3-甲基-3-乙基戊二酸(6.70)、3,3-二丙基戊二酸(7.48)、2-乙基-2-(1-乙基丙基)戊二酸(7.31)、環己基-1,1-二乙酸(7.08)、2-甲基環己基-1,1-二乙酸(6.89)、環戊基-1,1-二乙酸(6.77)、3-甲基-3-苯基戊二酸(6.17)、3-乙基-3-苯基戊二酸(6.95)等。
又,作為有機多元酸,可列舉檸檬酸(第3段pKa值:5.69)等。於該等中,就容易獲取、因產生氣體所引起之內壓增加等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含有選自由至少一個解離段之酸解離指數(pKa)為 5.2以上之磷酸、檸檬酸、琥珀酸、順丁烯二酸、丙二酸等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尤佳為檸檬酸。
又,作為pH值緩衝性除臭劑,較佳為含有選自由多羥基胺化合物及其鹽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以下亦稱為「B劑」)。
B劑之多羥基胺化合物係下述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
Figure 104142998-A0202-12-0010-3
式(3)中,R5表示氫原子、碳數1~5之烷基、或碳數1~5之羥基烷基。
碳數1~5之烷基可為直鏈或支鏈之任一者,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各種丁基、各種戊基。又,作為碳數1~5之羥基烷基,可列舉:羥基甲基、2-羥基乙基、2-羥基丙基、3-羥基丙基、2-羥基丁基、3-羥基丁基、4-羥基丁基等。
關於R5,就除臭性能及獲取性之觀點而言,上述中較佳為氫原子、甲基、乙基、羥基甲基、2-羥基乙基,尤佳為氫原子、羥基甲基、2-羥基乙基。
R6表示氫原子、碳數1~6之烷基、或碳數1~5之羥基烷基。
碳數1~6之烷基可為直鏈狀、支鏈狀、環狀中之任一者。作為烷基之具體例,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各種丁基、各種戊基、各種己基、環戊基、環己基等。又,作為碳數1~5之羥基烷基,可列舉上述者。
關於R6,就除臭性能及獲取性之觀點而言,上述中較佳為氫原子、碳數1~3之烷基、羥基乙基,尤佳為氫原子。
R7及R8表示碳數1~5之烷二基。R7及R8可相同亦可不同。
作為碳數1~5之烷二基,較佳為亞甲基、伸乙基、三亞甲基、丙烷-1,2-二基、四亞甲基等,尤佳為亞甲基。
作為B劑之多羥基胺化合物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2-胺基-1,3-丙二醇、2-胺基-2-甲基-1,3-丙二醇、2-胺基-2-乙基-1,3-丙二醇、2-胺基-2-羥基甲基-1,3-丙二醇、2-胺基-2-羥基乙基-1,3-丙二醇、4-胺基-4-羥基丙基-1,7-庚二醇、2-(N-乙基)胺基-1,3-丙二醇、2-(N-乙基)胺基-2-羥基甲基-1,3-丙二醇、2-(N-癸基)胺基-1,3-丙二醇、2-(N-癸基)胺基-2-羥基甲基-1,3-丙二醇等。
於該等中,就除臭性能等觀點而言,尤佳為選自2-胺基-1,3-丙二醇、2-胺基-2-甲基-1,3-丙二醇、2-胺基-2-乙基-1,3-丙二醇、2-胺基-2-羥基甲基-1,3-丙二醇、2-胺基-2-羥基乙基-1,3-丙二醇中之1種以上。
尤其是,2-胺基-2-羥基甲基-1,3-丙二醇、即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具有對酸性臭之優異中和作用,又,由於揮發性較低,故而其本身之臭味較少,因此較佳。
上述多羥基胺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將2種以上混合而使用。再者,多羥基胺化合物可藉由通常之方法而製造。
關於薄片紙中之上述B劑之含有基重,就除臭性能之方面而言,較佳為0.01g/m2以上,更佳為0.05g/m2以上。又,關於其上限,由於過高基重會導致吸收性物品片材之強度降低或損害質感,故而較佳為3g/m2以下,更佳為1g/m2以下。進而較佳為0.01g/m2以上且3g/m2以下,尤佳為0.05g/m2以上且1g/m2以下。
於本發明之薄片紙中,作為pH值緩衝性除臭劑,可含有上述A劑及B劑之任一者,亦可含有兩者。若含有A劑及B劑之兩者,則於中和廣泛之臭味成分之方面更佳。尤佳為含有檸檬酸作為A劑之有機酸, 含有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作為B劑之多羥基胺化合物。於該情形時,A劑之有機酸、B劑之多羥基胺化合物、及其等之鹽自薄用紙同時溶解至排泄液中,藉由其緩衝性而對排泄液之臭味成分發揮優異之除臭作用。進而,A劑及B劑之pH值緩衝性除臭劑係與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組合而含有於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中。藉由該組合,不僅酸臭及鹼臭,亦包括僅憑pH值緩衝性除臭劑無法完全抑制之中性附近之臭味在內,可強力地抑制臭味成分整體之產生。其結果為,關於使用該薄片紙之吸收性物品,即便長時間穿著亦可維持自周圍幾乎察覺不到排泄液之臭味之水準之除臭性。
又,對於該組合,於下述薄片紙之製造過程中,若設為特定之混合比率之塗料,則使陽離子性抗菌劑之粒子進行小粒徑化而變得能夠進行均勻塗佈。藉此,本發明之薄片紙之抗菌性提高。
又,關於本發明之薄片紙,作為與尿等排泄液接觸而表現出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及上述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作用(表現殺菌作用及中和作用)之情形時之目標pH值,就除臭性能(可維持緩衝性能)之觀點而言,較佳為5.0以上,更佳為5.5以上。並且,就相同之觀點而言,目標pH值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9.0以下。又,就安全性(對皮膚之低刺激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上述作用後之排泄液之pH值儘量為中性區域。
關於A劑與B劑之含有質量之比,就由上述pH值產生之作用之觀點及除臭性能之觀點而言,較佳為A劑/B劑=5/95~95/5,進而較佳為20/80~55/45。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多孔質粒子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可將揮發之臭味氣體吸附或包容於其孔中者。例如可列舉:多孔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多孔丙烯酸聚合物等丙烯酸系聚合物、多孔二乙烯苯聚合物、多孔吡啶共聚物等芳香族系聚合物、及其等之共聚物等合成多孔質聚合 物;甲殼素及殼聚糖等天然之多孔質聚合物;氧化鋅、活性碳、矽土、二氧化矽(矽膠)、矽酸鈣、鋁矽酸鹽化合物、高矽沸石(疏水性沸石)、海泡石、鈣霞石、沸石、及水合氧化鋯等無機多孔質物質;銀擔載沸石、銀擔載鈣霞石、以及銀擔載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及銀擔載多孔二乙烯苯-乙烯基吡啶聚合物等乙烯基吡啶共聚物等金屬擔載多孔質等,較佳為含有選自由其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尤其就除臭性能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含有選自由活性碳、鋁矽酸鹽化合物及乙烯基吡啶共聚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該等多孔質粒子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作為多孔乙烯基吡啶共聚物,可列舉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多孔二乙烯苯-乙烯基吡啶聚合物等。再者,所謂銀擔載鈣霞石係日本專利特開2005-336363號公報之段落[0029]~[0045]中所記載之鈣霞石樣之礦物。
就更有效率地表現上述作用之觀點而言,多孔質粒子之BET比表面積較佳為50m2/g以上,更佳為100m2/g以上,進而較佳為200m2/g以上。又,其上限並無特別限制,實際中設為2000m2/g以下。此外,多孔質粒子之平均孔徑較佳為2nm以上,並且,較佳為50nm以下,更佳為30nm以下。例如上述活性碳、鋁矽酸鹽化合物及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之BET比表面積分別可使用1750m2/g左右、250m2/g左右、350m2/g左右者,平均孔徑分別可使用4.5nm左右、20nm左右、10nm左右者。如此,BET比表面積之值越大,臭味成分之吸附性能越高。又,成為除臭之對象之尿等排泄液之臭味成分為氨、胺類、脂肪酸類、硫化氫或硫醇類等各種各樣,其大部分之分子尺寸超過1nm,因此若多孔質粒子之孔徑為2nm以上,則可吸附多種臭味成分。因此,若使用具有上述BET比表面積或平均孔徑之多孔質粒子,則可於較高地維持除臭性能之狀態下進而使多孔質粒子之含量降低, 故而較佳。進而,若使用具有上述BET比表面積及平均孔徑之兩者之多孔質粒子,則上述作用進一步提高,故而較佳。該情況與藉由與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之組合所獲得之多孔質粒子之含量降低相輔相成,而可提高薄片紙之質感,及提高組入至吸收性物品中時之穿著感。
再者,上述BET比表面積可使用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比表面積-細孔分佈測定裝置「ASAP2020」,藉由使用液態氮之多點法而測定,於參數C成為正之範圍內導出值。又,細孔分佈之測定可使用水銀壓入法。
關於多孔質粒子之含有基重,就獲得因吸附或包容所產生之除臭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05g/m2以上,更佳為0.1g/m2以上,進而較佳為0.5g/m2以上。關於其上限,由於隨著更多含有多孔質粒子會損害紙之質感,故而較佳為5g/m2以下,更佳為3g/m2以下,進而較佳為1.0g/m2以下。
所謂上述多孔質粒子,係指具有大量細孔之微粒子,其材質可列舉無機系、有機系、聚合物等,並無特別限制。又,孔徑只要具有0.1nm以上之孔徑即可。又,微粒子之形狀可為球形、具有縱橫比之棒狀或針狀、粉碎形狀等不定形狀中之任一者。再者,上述孔徑可使用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比表面積-細孔分佈測定裝置「ASAP2020」進行測定。又,微粒子之形狀係利用日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掃描型電子顯微鏡「JCM-5100」進行觀察。
上述活性碳、鋁矽酸鹽化合物及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亦可分別藉由表面處理而附加進一步之除臭功能。例如活性碳可藉由氯化鋅(ZnCl)活化而具備因對硫系氣體之化學吸附而產生之除臭功能。又,鋁矽酸鹽化合物可藉由擔載鋅而具備抗菌作用,乙烯基吡啶共聚物可藉由擔載銀而具備抗菌作用。
其次,對成為本發明之薄片紙之基材的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進 行說明。
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包含如下所說明之纖維素纖維,可為單層,亦可為2層以上之複數層。或者,亦可為將2層以上之複數個片材重疊而成者且該複數個片材中之任一者含有纖維素纖維者。尤其於組入至吸收性物品中時,於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為複數層之情形時,有妨礙排泄液向芯體之轉移、吸收,或吸收性物品變硬而損害使用者之穿著感之情形,因此較佳為單層。
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可根據吸收性物品中之具體應用位置而使用適宜之基重者。例如於將薄片紙用於吸收性物品中之吸收性芯體之被覆之情形時,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之基重較佳為8g/m2以上,更佳為13g/m2以上。又,較佳為40g/m2以下,更佳為20g/m2以下。
作為纖維素纖維,例如可列舉針葉樹牛皮紙漿或闊葉樹牛皮紙漿之類的木材紙漿、木棉紙漿及草類紙漿等天然纖維素纖維。或者,可使用嫘縈及銅氨纖維等再生纖維素纖維。進而,亦可使用乙酸酯等半合成纖維素纖維。
亦可使用蓬鬆性纖維素纖維作為纖維素纖維。本說明書中所謂「蓬鬆性纖維」,係指纖維形狀為扭轉結構、捲曲結構、彎曲及/或分支結構等立體結構,或纖維剖面極粗(例如纖維粗度為0.3mg/m以上)之纖維。作為蓬鬆性纖維素纖維之較佳者之例,可列舉纖維粗度為0.3mg/m以上、尤其是0.32mg/m以上,又,2mg/m以下、尤其是1mg/m以下、特別是0.32mg/m以上且1mg/m以下之纖維素纖維。所謂「纖維粗度」係對於如木材紙漿般纖維之粗細不均勻之纖維,用作表示纖維粗細之尺度者,例如可使用纖維粗度計(FS-200(商品名),AJANI EL ECTRONICS LTD.公司製造)進行測定。作為纖維粗度為0.3mg/m以上之纖維素纖維之例,可列舉針葉樹牛皮紙漿[Federal Paper Board Co.製造之「ALBACEL」(商品名)、及PT Inti Indorayon Utama 製造之「INDORAYON」(商品名)]等。
作為蓬鬆性纖維素纖維之較佳者之其他例,可列舉纖維剖面之真圓度較佳為0.5以上、進而較佳為0.55以上,又,較佳為1以下之纖維素纖維。纖維剖面之真圓度為0.5以上且1以下之纖維素纖維由於液體之移動阻力較小,液體之透過速度加快,故而較佳。纖維剖面之真圓度例如可藉由日本專利特開平8-246395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方法而測定。
一般而言,木材紙漿之剖面藉由脫木質素化處理而為扁平,其真圓度大部分未達0.5。為了將此種木材紙漿之真圓度設為0.5以上,例如只要對該木材紙漿進行絲光化處理而使木材紙漿之剖面膨潤即可。如此,作為蓬鬆性纖維素纖維,亦較佳為對木材紙漿進行絲光化處理而獲得之真圓度為0.5以上且1以下之絲光化紙漿。作為可於本發明中使用之市售之絲光化紙漿之例,可列舉ITT Rayonier Inc.製造之「FILTRANIER」(商品名)或該公司製造之「POROSANIER」(商品名)等。又,若使用纖維粗度為0.3mg/m以上且纖維剖面之真圓度為0.5以上且1以下之纖維素纖維,則容易進一步形成蓬鬆之網狀結構,液體之通過速度亦進一步加快,故而較佳。
作為蓬鬆性纖維素纖維之另一例,有使纖維素纖維之分子內及/或分子間進行交聯而成之交聯纖維素纖維。該交聯纖維素纖維具有即便於濕潤狀態下亦可維持蓬鬆結構之特點。用以使纖維素纖維交聯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使用交聯劑之交聯方法。作為該交聯劑之例,可列舉:二羥甲基伸乙脲及二羥甲基二羥基伸乙脲等N-羥甲基系化合物;檸檬酸、1,2,3-丙烷三羧酸及丁烷四羧酸等多羧酸;二甲基羥基伸乙脲等多元醇;聚縮水甘油醚系化合物之交聯劑等。尤佳為於交聯時不產生對人體有害之福馬林等的多羧酸或聚縮水甘油醚系化合物之交聯劑。
以上之各種纖維素纖維可使用1種或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又,纖維素纖維可根據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之製造方法、或抗菌性片材之具體用途而使用適宜纖維長度者。例如於藉由濕式抄造法而製造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之情形時,纖維素纖維之纖維長度較佳為1mm以上且20mm以下。
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可僅由上述纖維素纖維構成,或者可除了纖維素纖維以外亦含有其他纖維。作為其他纖維,例如可列舉熱熔合性纖維。作為熱熔合性纖維,可使用藉由加熱進行熔融而相互接著之纖維。作為熱熔合性纖維之具體例,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及聚乙烯醇等聚烯烴系纖維、聚酯系纖維、聚乙烯-聚丙烯複合纖維、聚乙烯-聚酯複合纖維、低熔點聚酯-聚酯複合纖維、纖維表面為親水性之聚乙烯醇-聚丙烯複合纖維、以及聚乙烯醇-聚酯複合纖維等。於使用複合纖維之情形時,亦可使用芯鞘型複合纖維及並列型複合纖維之任一者。該等熱熔合性纖維可分別單獨使用,或者亦可將2種以上混合而使用。
熱熔合性纖維較佳為其纖度為0.1dtex以上,尤其是0.5dtex以上,又,3dtex以下。又,於藉由例如濕式抄造法而製造纖維片材之情形時,熱熔合性纖維一般較佳為其纖維長度為2mm以上且60mm以下。進而,熱熔合性纖維較佳為於纖維片材中含有1質量%以上且30質量%以下。
於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中,除了上述纖維成分以外,亦可含有其他成分。作為其他成分,例如可列舉紙力補強劑。作為紙力補強劑,例如可使用多胺-表氯醇樹脂、二醛澱粉、海綿、羧基甲基纖維素等。該等紙力補強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紙力補強劑較佳為於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中含有0.01質量%以上且30質量%以下、尤其是0.01質量%以上且20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薄片紙中,亦可於無損上述作用之範圍內含有其他劑。例如可含有多元醇、界面活性劑、其他除臭劑、一般使用之各種溶劑、油劑、凝膠化劑、硫酸鈉或N,N,N-三甲基甘胺酸等之鹽、pH值調整劑、抗氧化劑、防腐劑、殺菌/抗菌劑、香料、色素、紫外線吸收劑、螯合劑等。
又,本發明之薄片紙亦可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劑而進一步提高除臭效果。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劑可抑制作為尿臭之原因物質之酚系化合物及吲哚類之增加,而持續性地抑制令人不快之尿臭之產生。又,例如於組入有本發明之薄片紙之吸收性物品之廢棄時,藉由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劑之作用,可抑制於廢棄後之物品內產生令人不快之尿臭之情況。
β-葡萄糖醛酸苷酶係指將使各種醇類、酚類、胺類等進行葡萄糖醛酸共軛而成之化合物(葡萄糖醛酸苷)加以水解之酵素,其存在於細菌、真菌、植物、動物等多數生物中。由於排出至體外之尿之分解多數與微生物相關,故而於本發明中,源自細菌及真菌之β-葡萄糖醛酸苷酶較為重要。具體而言,可列舉源自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短乳酸菌(Lactobacillus brevis)、痤瘡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溶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化膿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睡眠嗜血桿菌(Haemophilus somunus)、宋內氏桿菌(Shigela sonnei)、黑麴黴(Aspergillus niger)等之β-葡萄糖醛酸苷酶。源自該等微生物之β-葡萄糖醛酸苷酶被分類為具有共通之區域之酵素群。進而,源自人類血漿之β-葡萄糖醛酸苷酶亦被分類為相同之蛋白質群。
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劑係指顯示出如下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活性者,即,於下述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抑制率之測定方法中,藉 由向反應液中添加0.1重量%,而抑制60%以上之活性。進而,較佳為藉由向上述反應液中添加0.01重量%而抑制80%以上之上述活性者。
<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抑制率之測定方法>
於已進行γ射線滅菌之容器中,將2mM對硝基苯基-β-D-葡萄糖醛酸苷(PNPG)水溶液100μL、0.5M磷酸緩衝液(pH值6.8)40μL、離子交換水38μL、各種化合物或植物萃取物之10重量%或1重量%DPG(二丙二醇)溶液2μL進行混合,繼而添加調整為16units/mL之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溶液20μL並於37℃恆溫槽中進行2小時酵素反應。又,對於一部分化合物,進而亦對0.1重量%DPG溶液進行相同之實驗(所提供之化合物及植物萃取物於反應液中之濃度分別成為0.1重量%、0.01重量%、0.001重量%)。又,將添加DPG代替上述化合物及植物萃取物者設為對照,將針對各樣品及對照分別添加離子交換水代替酵素液者設為空白,分別以相同之方式進行2小時反應。使用0.2M甘胺酸緩衝液(pH值10.4)將上述反應液稀釋,測定波長400nm下之吸光度。根據所獲得之測定值,依照下式求出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抑制率。下式中,對照吸光度變化=(對照之吸光度-各對照之空白之吸光度),樣品吸光度變化=(樣品之吸光度-各樣品之空白之吸光度)。
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抑制率(%)=[(對照吸光度變化-樣品吸光度變化)/對照吸光度變化]×100
作為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劑,可使用具有上述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活性者。具體而言,例如可使用五倍子單寧、天臺烏藥、通草等植物萃取物;葡萄糖酸內酯、8-環十六碳烯-1-酮(Globanone)、麝香烯酮δ(Muscenone Delta)、黃葵內酯(Ambrettolide)、靈貓酮(civetone)、10-氧雜十六內脂(Oxalide)、辛炔羧酸甲酯、草嵩腦、麝香TM-II、麝香Z-4、2-苯基環戊烯酮、岩蘭草醇(Vetiverol)、甲基紫羅烯-G、仙客來醛(cyclamen aldehyde)、諾卡酮(Nootkatone)、D-葡萄 糖二酸-1,4-內酯、順式茉莉酮、乙酸松油腦酯、龍涎酮(orbitone)、乙酸沉香酯、苯基乙基異戊基醚、甲基紫羅烯-A、麝香酮等香料;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等。作為該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舉: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anisol、Quartamin(均為商品名)。Sanisol有Sanisol B-50(氯化烷基苄基二甲基銨)、Sanisol C(氯化烷基苄基二甲基銨)、Sanisol P(鯨蠟基磷酸苄烷銨)等。又,Quartamin有Quartamin 24P(氯化月桂基三甲基銨)、Quartamin 60W(氯化鯨蠟基三甲基銨)、Quartamin 86P(濃縮氯化硬脂基三甲基銨)、Quartamin 86W(氯化硬脂基三甲基銨)、Quartamin D2345P(氯化二烷基二甲基銨)、Quartamin D86P(氯化二硬脂基二甲基銨)、Quartamin E-80K(氯化十八烷氧基丙基三甲基銨)等。
作為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劑,可使用從動植物單離者,亦可使用化學合成者。又,亦可將含有該等化合物之精油等植物萃取物、例如香根草油、羅勒油、丁香油、肉桂油、葡萄柚油等直接用作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劑。該等化合物或植物萃取物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
作為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劑,較佳為選自由上述之植物萃取物、香料及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所組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尤佳為選自由植物萃取物及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所組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尤其就酵素抑制效果或水系清洗劑之分散穩定性之觀點而言,作為植物萃取物較佳為五倍子單寧,作為香料較佳為葡萄糖酸內酯及8-環十六碳烯-1-酮(Globanone),作為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較佳為使用Sanisol。
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劑之濃度為0.01質量%以上且2.0質量%以下,就除臭效果、藥液之保存穩定性、擦拭性、皮膚刺激性、向其他商品之氣味轉移性較少之方面而言,尤佳為0.05質量%以上且1.0重量 %以下,尤佳為0.1質量%以上且0.5質量%以下。
其次,對本發明之薄片紙之製造方法之較佳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驟。
(i)使用造紙絲將含有纖維素纖維及多孔質粒子之懸浮液進行脫水而形成擔載有多孔質粒子之濕紙(乾燥前之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的步驟。
(ii)製備含有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且pH值為5.0以上且9.0以下之水系塗佈液的步驟。
(iii)將該水系塗佈液塗佈於上述濕紙的步驟。
上述(i)步驟可使用通常之濕式造紙製造裝置藉由通常方法而實施。
於上述(ii)步驟中,藉由將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與水進行混合而獲得水系塗佈液。關於上述pH值5.0以上且9.0以下之製備,可調節相對於陽離子性抗菌劑之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添加量。於陽離子性抗菌劑為上述式(1)及(2)所表示之烷基磷酸苄烷銨鹽之情形時,pH值較佳為6.5以上,更佳為7.0以上。藉由將水系塗佈液之pH值設定為該值以上,而有效地防止於水系塗佈液中生成包含未溶解之陽離子性抗菌劑之粗大物。認為其原因在於:藉由提高水系塗佈液之pH值,式(1)中之陽離子部位與陰離子部位之解離得到促進。水系塗佈液之pH值越高,越抑制包含上述抗菌劑(烷基磷酸苄烷銨鹽)之粗大物之生成,故而較佳。但是,若pH值過度提高,則上述抗菌劑之溶解過度進行,而水系塗佈液之黏度容易急遽上升。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水系塗佈液之pH值之上限較佳為9.0以下,更佳為8.5以下。如此,本發明中之水系塗佈液之pH值較佳為5.0以上且9.0以下,更佳為6.5以上且9.0以下,進而較佳為7.0以上且8.5以下。水系塗佈 液之pH值依存於其溫度,本發明中所謂之水系塗佈液之pH值係對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賦予該水系塗佈液時之該水系塗佈液之溫度下之pH值。
水系塗佈液之pH值可藉由緩衝劑之添加量或其他pH值調整劑而調整。若例示利用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pH值調整之一例,則於使用檸檬酸作為A劑,使用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作為B劑並添加至作為陽離子性抗菌劑之烷基磷酸苄烷銨中之情形時,藉由將A/B比率設為20/80~40/60,pH值成為5.0~8.3。此時於塗料中陽離子性抗菌劑之粗大物較少,黏度較低,獲得容易塗佈之塗料。即,可使半溶解於水之狀態之烷基磷酸苄烷銨之粒子小粒徑化,而均勻地塗佈於片材基材上。其結果為,薄片紙之抗菌性提高。又,中性附近之pH值緩衝能力變高(不論稀釋抑或加入酸鹼,pH值均難以變化)。例如若添加A/B比率為25/75~35/65之範圍之pH值緩衝液,則塗佈液之pH值根據緩衝能力而大致固定為pH值7,尤其於A/B=30/70時pH值為7.5附近。
關於水系塗佈液中之陽離子性抗菌劑之濃度,就對薄片紙賦予充分之抗菌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5質量%以上。又,就不使水系塗佈液之黏度過度上升之觀點而言,上述抗菌劑之濃度較佳為8.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0質量%以下。具體而言,上述抗菌劑之濃度較佳為0.3質量%以上且8.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0.5質量%以上且5.0質量%以下。
又,關於水系塗佈液中之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濃度,就進行上述pH值之調製並且賦予對酸性至鹼性之廣範圍之臭味成分之中和除臭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5質量%以上。又,作為對於消除吸收性物品之尿等排泄物之臭味而言發揮效果之上限值,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濃度較佳為8質量%以下。
亦較佳為於水系塗佈液中含有螯合劑。其原因在於:螯合劑會 與有時於水系塗佈液中以雜質形式含有之金屬離子形成錯合物,而抑制因上述抗菌劑所引起之浮沫之生成。就該觀點而言,水系塗佈液中所含之螯合劑之濃度較佳為設為0.1質量%以上、尤其是0.5質量%以上。又,較佳為設為2.0質量%以下、尤其是1.5質量%以下。水系塗佈液中所含之螯合劑之濃度例如較佳為設為0.1質量%以上且2.0質量%以下、尤其是0.5質量%以上且1.5質量%以下。
作為螯合劑,例如可列舉:胺基三(亞甲基膦酸)、1-羥基亞乙基-1-二膦酸、乙二胺四(亞甲基膦酸)、二乙三胺五(亞甲基膦酸)、及其等之鹽,2-膦酸基羧酸或其鹽、天冬胺酸或其鹽、麩胺酸或其鹽等胺基酸或其鹽,次氮基三乙酸或其鹽、乙二胺四乙酸或其鹽等胺基聚乙酸或其鹽等有機酸或其鹽,檸檬酸或其鹽、焦磷酸鹽及三磷酸鹽等。該等螯合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
於該水系塗佈液中含有螯合劑之情形時,即便於該水系塗佈液中含有可生成金屬皂之金屬離子、例如鈣離子或鎂離子等鹼土金屬元素之離子之情形時,亦有效地抑制浮沫之生成。因此,可使用硬度較高之水作為水系塗佈液所使用之水。鹼土金屬元素之離子之濃度係根據河水或地下水等水源或採取場所而異,於本發明中,即便水系塗佈液所利用之水為超過100mgCaCO3/L之較高之硬度,只要該水系塗佈液中所含之螯合劑之濃度為上述範圍內,則亦可有效地抑制浮沫之生成。
水系塗佈液較佳為其黏度為80mPa‧s,尤其是65mPa‧s以下,特別是20mPa‧s以下。藉由將黏度設定為該值以下,可將該水系塗佈液順利地噴霧至纖維片材。水系塗佈液之黏度依存於其溫度,本發明中所謂水系塗佈液之黏度係對纖維片材賦予該水系塗佈液時之該水系塗佈液之溫度下之黏度。水系塗佈液之黏度可藉由上述抗菌劑之濃度或該水系塗佈液之pH值而調整。水系塗佈液之黏度係使用B型黏度 計TVB-10M(東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進行測定。
上述(ii)步驟例如可藉由圖1所示之裝置而實施。首先,向原液罐10中添加作為水系塗佈液之成分之水、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視需要進而添加螯合劑。使用攪拌葉11將該等成分充分混合,藉此製備水系塗佈液之原液。對於貯存於原液罐10中之原液,視需要利用稀釋水W進行稀釋,於稀釋罐12中使用攪拌葉13進行充分混合。又,對於如此獲得之水系塗佈液,視需要藉由使之通過濾器14而去除粗大物,並利用泵15送液至噴霧噴嘴16。
於上述(iii)步驟中,將上述(ii)步驟中獲得之水系塗佈液塗佈於上述(i)步驟中獲得之濕紙。該塗佈例如可經由圖1所示之噴霧噴嘴16藉由噴霧法而進行塗佈。作為塗佈方法,並不限定於該噴霧法,可藉由通常使用之各種方法而進行。例如可列舉:刷塗法、棒式塗佈、凹版塗佈、各種輥式塗佈、浸漬法等。其中,就均勻地塗佈於濕紙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噴霧法。
此種上述(iii)步驟例如可藉由圖2所示之裝置而實施。如圖2所示,濕紙20係於濕潤狀態下被第1搬送帶21搬送並利用一對壓輥22、22進行夾壓而脫水。繼而,搬送至第2搬送帶23,於即將導入至揚基乾燥機24之前,藉由利用噴霧噴嘴16之噴霧對濕紙20之一面賦予上述水系塗佈液。具體而言,於揚基乾燥機24之導入部以與該揚基乾燥機24之周面對向之方式配置有接觸輥25、25。濕紙20隨著第2搬送帶23被引導至接觸輥25、25而導入至揚基乾燥機24。然後,於即將引導至接觸輥25、25之前,對濕紙20之一面賦予自噴霧噴嘴16噴霧之水系塗佈液。於圖2所示之方法中,僅對濕紙20之一面(將該面稱為第1面,將其相反側稱為第2面)賦予水系塗佈液。但是,並不限定於僅塗佈於一面之情形,亦可為塗佈於兩面之方法。
賦予有水系塗佈液之濕紙20於濕潤狀態下保持於揚基乾燥機24 之周面並被搬送。並且,於其搬送之期間進行加熱而去除水分使之乾燥。其後,利用刮刀26將其自揚基乾燥機24之周面剝離,而獲得薄片紙27。再者,就防止濕紙20因乾燥而於揚基乾燥機24之表面剝離而晃動之觀點而言,亦可對於揚基乾燥機24之表面,於欲導入濕紙20之位置之前賦予接著劑等提高密接性之劑。
於藉由以上方法所獲得之薄片紙27係藉由單面(第1面)塗佈而獲得者之情形時,其經塗佈之一面(第1面)側與其相反面(第2面)側相比,成為存在大量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狀態。其原因在於:上述抗菌劑於水系塗佈液中未完全溶解,而未溶解之凝聚體存在於該水系塗佈液中,因此若將該水系塗佈液噴霧至濕式20,則未溶解之該凝聚體未滲透至纖維片材內,而殘留於噴霧面之表面、即第1面之表面。藉此,於將該薄片紙組入至吸收性物品中之情形時,藉由使第1面成為穿著者之肌膚側,不僅可有效地發揮抗菌除臭作用,而且亦可抑制由因排泄液之腐敗所產生之氨或胺類所導致之穿著者之肌膚之pH值上升,故而較佳。再者,如上所述,多孔質粒子係於上述(i)步驟中含有,因此不會不均分佈於第1面及第2面之任一面,而分散存在於片材整體。
本發明之薄片紙係利用其時間軸與pH值軸之全面除臭機制,有助於提高吸收性物品之除臭功能。本發明之薄片紙係應用於吸收保持排泄液之各種吸收性物品。例如可列舉:吸尿墊或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衛生護墊等。又,本發明之薄片紙可於吸收性物品中用作各種構成構件。例如如圖3所示,可應用本發明之薄片紙作為被覆液體保持性之吸收性芯體之包芯片材。
圖3表示吸收性物品之基本構造。即,包含與穿著者之肌膚抵接之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1、朝向穿衣側之防漏性之背面片材2、及配置於兩片材間之液體保持性之吸收體3。又,亦可視需要於正面片材1 與吸收體3之間配置液體擴散性之次層片材4。吸收體3包含成為液體保持性之本體的吸收性芯體31及覆蓋該吸收性芯體31之整個表面的被覆片材32。本發明之薄片紙係應用於被覆片材32。吸收性芯體31係由短纖漿等吸液性纖維所構成,或包含吸液性纖維及高吸收性聚合物所構成。
於該吸收性芯體31之面中,將至少與穿著者之肌膚對向之面利用本發明之薄片紙加以被覆(於僅應用於與肌膚對向之面之情形時,被覆片材32成為包含肌膚對向面側與穿衣對向面側之2個片材之構成)。若將本發明之薄片紙應用於被覆片材32,則可於排泄液之透過路徑上,自初期階段確實地使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溶出。藉此,能夠表現出持續性之除臭作用。又,由於較與肌膚接觸之正面片材1位於更靠內部側,故而可抑制陽離子性抗菌劑、pH值緩衝性除臭劑及多孔質粒子與肌膚之接觸,故而較佳。於該情形時,就除臭效果之有效表現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以使薄片紙之第1面、即存在大量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側之面與穿著者之肌膚對向之方式進行配置。又,如上所述,本發明之薄片紙亦可於第1面及第2面之任一面均均勻地存在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於該情形時,即便排泄液透過至吸收性芯體以後,亦可使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溶出至液相中,就持續高水準之除臭作用之觀點而言較佳。又,就相同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利用本發明之薄片紙而覆蓋吸收性芯體31之整個表面。
本發明之薄片紙並不限定於圖3所示之形態,亦可應用於其他構成構件。例如亦可代替被覆片材32而應用於次層片材4,或者一併應用於被覆片材32與次層片材4。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本發明進而揭示以下之薄片紙及其製造方法。
<1>一種薄片紙,其係使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中含有0.05g/m2以上之陽離子性抗菌劑、以及多孔質粒子、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者。
<2>如上述<1>中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較佳為0.1g/m2以上,更佳為0.2g/m2以上,其上限較佳為1.0g/m2以下,更佳為0.5g/m2以下,進而較佳為0.3g/m2以下。
<3>如上述<1>或<2>中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含有四級銨鹽。
<4>如上述<3>中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四級銨鹽含有選自由烷基吡啶鎓鹽、苯乙鎓鹽、苄烷銨鹽、單烷基三甲基銨鹽、及二烷基二甲基銨鹽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含有下述式(1)所表示之苄烷銨鹽。
Figure 104142998-A0202-12-0027-4
(式(1)中,R1及R2表示相同或不同之甲基、乙基或碳數8以上且20以下之直鏈或支鏈之烷基或烯基;X-表示一價陰離子)
<6> 如上述<5>中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苄烷銨鹽為鯨蠟基磷酸苄烷銨。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多孔質粒子含有選自由活性碳、鋁矽酸鹽化合物及乙烯基吡啶共聚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多孔質粒子之BET比表面積較佳為50m2/g以上,更佳為100m2/g以上,進而較佳為200m2/g以上,其上限較佳為2000m2/g以下。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多孔質粒子之平均孔徑較佳為2nm以上,並且,較佳為50nm以下,更佳為30nm以下。
<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多孔質粒子之平均孔徑為2nm以上且50nm以下。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多孔質粒子之含有基重較佳為0.05g/m2以上,更佳為0.1g/m2以上,進而較佳為0.5g/m2以上,其上限較佳為5g/m2以下,更佳為3g/m2以下,進而較佳為1.0g/m2以下。
<12>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多孔質粒子含有選自由多孔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多孔丙烯酸聚合物等丙烯酸系聚合物、多孔二乙烯苯聚合物、多孔吡啶共聚物之芳香族系聚合 物、及其等之共聚物之合成之多孔質聚合物;甲殼素及殼聚糖之天然之多孔質聚合物;活性碳、矽土、二氧化矽(矽膠)、矽酸鈣、鋁矽酸鹽化合物、高矽沸石(疏水性沸石)、海泡石、鈣霞石、沸石、及水合氧化鋯之無機多孔質物質;銀擔載沸石、銀擔載鈣霞石、以及銀擔載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及銀擔載多孔二乙烯苯-乙烯基吡啶聚合物之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之金屬擔載多孔質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13>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含有基重較佳為0.05g/m2以上,更佳為0.1g/m2以上,進而較佳為0.15g/m2以上,其上限較佳為2.0g/m2以下,更佳為1.0g/m2以下,進而較佳為0.5g/m2以下。
<14>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pH值緩衝性除臭劑含有包含選自由至少一個酸解離指數pKa為5.0以上之有機酸及其鹽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的A劑。
<15>如上述<14>中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於上述pH值緩衝性除臭劑中,上述A劑之含有基重較佳為0.01g/m2以上,更佳為0.03g/m2以上,進而較佳為0.1g/m2以上,其上限較佳為3g/m2以下,更佳為1g/m2以下,進而較佳為0.5g/m2以下。
<16>如上述<14>或<15>中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A劑包含選自由磷酸、檸檬酸、琥珀酸、順丁烯二酸、丙二酸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17> 如上述<1>至<1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pH值緩衝性除臭劑含有包含選自由多羥基胺化合物及其鹽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的B劑。
<18>如上述<17>中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B劑之含有基重較佳為0.01g/m2以上,更佳為0.05g/m2以上,其上限較佳為3g/m2以下,更佳為1g/m2以下,進而較佳為0.01g/m2以上且3g/m2以下,尤佳為0.05g/m2以上且1g/m2以下。
<19>如上述<17>或<18>中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B劑包含選自2-胺基-1,3-丙二醇、2-胺基-2-甲基-1,3-丙二醇、2-胺基-2-乙基-1,3-丙二醇、2-胺基-2-羥基甲基-1,3-丙二醇、2-胺基-2-羥基乙基-1,3-丙二醇中之1種以上。
<20>如上述<17>或<18>中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B劑包含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
<21>如上述<1>至<2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為單層。
<22>如上述<1>至<2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之基重較佳為8g/m2以上,更佳為13g/m2以上,較佳為45g/m2以下,更佳為20g/m2以下。
<23>如上述<1>至<2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其中上述薄片紙之一面側與其相反面側相比,成為存在大量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及 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狀態。
<24>一種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具有:使用造紙絲將含有纖維素纖維及多孔質粒子之懸浮液進行脫水而形成擔載有多孔質粒子之濕紙的步驟;製備含有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且pH值為5.0以上且9.0以下之水系塗佈液的步驟;及將該水系塗佈液塗佈於上述濕紙的步驟。
<25>如上述<24>中所記載之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為下述式(1)及(2)所表示之烷基磷酸苄烷銨鹽之情形時,上述pH值較佳為6.5以上,更佳為7.0以上,上述pH值之上限較佳為9.0以下,更佳為8.5以下。
Figure 104142998-A0202-12-0031-5
Figure 104142998-A0202-12-0031-6
<26>如上述<24>或<25>中所記載之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水系塗佈液中之陽離子性抗菌劑之濃度較佳為0.3質量%以上,進而 較佳為0.5質量%以上,較佳為8.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0質量%以下,具體而言,上述抗菌劑之濃度較佳為0.3質量%以上且8.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0.5質量%以上且5.0質量%以下。
<27>如上述<24>至<2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水系塗佈液中之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濃度較佳為0.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5質量%以上,較佳為8質量%以下。
<28>如上述<24>至<2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將上述水系塗佈液塗佈於上述濕紙之步驟中,上述濕紙於濕潤狀態下被第1搬送帶搬送並由一對壓輥進行夾壓而脫水,繼而被第2搬送帶搬送,於即將導入至揚基乾燥機之前,藉由利用噴霧噴嘴之噴霧對上述濕紙之一面賦予上述水系塗佈液。
<29>如上述<24>至<2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中僅對上述濕紙之一面賦予上述水系塗佈液。
<30>如上述<28>或<29>中所記載之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中對上述揚基乾燥機之表面於欲導入上述濕紙之位置之前賦予接著劑等提高密接性之劑。
<31>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使用如上述<1>至<23>中所記載之薄片紙、或藉由如上述<24>至<30>中所記載之製造方法所獲得之薄片紙作為構成構件。
[實施例]
以下,基於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其限 定而解釋。再者,於本實施例中表示組成之所謂「份」及「%」只要未特別預先說明,則均為質量基準。
(實施例1)
(1)水系塗佈液之製備
使用鯨蠟基磷酸苄烷銨(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Sanisol P」(註冊商標))作為陽離子性抗菌劑,使用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及檸檬酸作為pH值緩衝性除臭劑。將該等與地下水混合而獲得水系塗佈液。該地下水之硬度為75mgCaCO3/L。水系塗佈液中之各成分之調配比率係以質量比計設為鯨蠟基磷酸苄烷銨/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檸檬酸=2/1.4/0.6。水系塗佈液之pH值設為7.6,黏度設為4.5mPa‧s(25℃)。
(2)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之製造
以含有針葉樹牛皮紙漿90%、闊葉樹牛皮紙漿10%之紙料作為纖維素纖維原料,混合作為多孔質粒子之BET比表面積750m2/g、平均孔徑4.5nm之活性碳(氯化鋅活化)(Futamura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A1000」(商品名))並進行濕式抄造。又,所獲得之濕紙中之活性碳之含有基重為0.5g/m2。使用該濕紙作為加工前之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
(3)薄片紙之製造
使用圖1及圖2所示之裝置製造薄片紙。薄片紙之基重為16g/m2。於薄片紙中,鯨蠟基磷酸苄烷銨之含有基重為0.1g/m2,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之含有基重為0.056g/m2,檸檬酸之含有基重為0.024g/m2(作為pH值緩衝性除臭劑共計0.08g/m2)。又,如上所述,多孔質粒子之含有基重為0.5g/m2
陽離子性抗菌劑鯨蠟基磷酸苄烷銨之含有基重係使用液相層析儀/質量分析計(Agilent Technolog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6140 LC/MS, 離子化法:ESI)藉由如下方式製作校準曲線而測定。
首先,為了製作校準曲線,稱取鯨蠟基磷酸苄烷銨之有效成分約0.05g,將其溶解於含有10mmol/L乙酸之甲醇中,而設為100mL(500μg/mL)。將該溶液進行稀釋,而製備以有效成分計為0.01、0.05、0.1、0.5μg/mL之校準曲線用標準液。
繼而,使用上述校準曲線,測定薄片紙中之鯨蠟基磷酸苄烷銨之含有基重。即,將10cm×10cm見方之薄片紙浸漬於含有10mmol/L乙酸之甲醇溶液30mL中,照射10分鐘超音波,將萃取液回收至100mL之容量瓶中。將該萃取作業重複3次,利用上述含有乙酸之甲醇而製備為100mL。將該溶液適當稀釋至2~10倍,利用0.45μm之膜濾器進行過濾,獲得濾液作為薄片紙之萃取液。將測定模式設定為選擇離子監測,作為監測離子設定m/z=276(C10之M+)、304(C12之M+)、332(C14之M+)及360(C16之M+)。根據校準曲線用標準液之測定結果,使用C10、C12、C14、C16之峰面積之合計值而製作校準曲線,根據薄片紙之萃取液之測定而求出萃取液中之抗菌劑之濃度(μg/mL),換算為薄片紙每1m2之抗菌劑之基重(g/m2)。
作為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及檸檬酸之含有基重係使用離子層析法進行測定。離子層析分析裝置係使用Dionex ICS-2100(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股份有限公司,導電率檢測器)進行測定。精確稱取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及檸檬酸各0.1g,添加純水而精確地設為100mL。將該溶液稀釋,設為0.1、0.5、1、2.5、5、10、25μg/mL之濃度,而製備校準曲線用溶液,並根據LC分析值製作校準曲線。
來自薄片紙之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及檸檬酸之萃取方法如下所述。於容量瓶中精確地添加薄片紙之試樣1片(約0.16g)及純水50ml。一面適當振盪混合一面照射30分鐘超音波。其次,利用0.45μPVDF過 濾器將萃取液過濾,用於LC分析。再者,若溶液濃度成為LC分析之範圍以外,則可適當增減所添加之純水之量,或者將過濾後之萃取液稀釋而調整。
多孔質粒子之含有基重係根據各多孔質粒子藉由下述方法而測定。
於多孔質粒子為活性碳之情形時,含有基重係利用碘吸附法進行測定。使薄片紙濕式分解,浸漬於已知量之碘溶液中,使碘吸附於活性碳,並利用硫代硫酸鈉進行滴定,求出未吸附而殘留之碘量,藉此求出活性碳所吸附之碘量。根據活性碳量與碘吸附量之校準曲線,進行換算而求出薄片紙中之活性碳之基重。
又,於多孔質粒子為銀擔載聚合物粒子之情形時,關於含有基重,於預先已知粒子之金屬與聚合物量之比率之情形時,根據薄片紙中所含之金屬量換算而求出銀擔載聚合物粒子之基重。再者,關於薄片紙中所含之金屬量,將薄片紙進行濕式分解,利用ICP發光分析裝置測定金屬量而求出。
又,於多孔質粒子為如鋁矽酸鹽之無機物之情形時,將薄片紙進行焙燒,根據灰分換算而求出。
(實施例2)
作為多孔質粒子,使用BET比表面積250m2/g、平均孔徑20nm之Mizukanite HP(氧化鋅擔載鋁矽酸鹽)(水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代替活性碳0.5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實施例2之薄片紙中之多孔質粒子之含有基重為0.5g/m2
(實施例3)
作為多孔質粒子,使用BET比表面積350m2/g、平均孔徑10nm之聚合物D(銀擔載二乙烯苯/乙烯基吡啶共聚物)(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代替活性碳0.5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 得薄片紙。實施例3之薄片紙中之多孔質粒子之含有基重為0.5g/m2
(實施例4)
作為多孔質粒子,使用BET比表面積30m2/g、平均孔徑22nm之銀擔載鈣霞石(銀擔載鋁矽酸鹽)(商品名:LUNAMOS SP-PC)(Clariant Catalyst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代替活性碳0.5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實施例4之薄片紙中之多孔質粒子之含有基重為0.5g/m2。再者,所謂銀擔載鈣霞石係日本專利特開2005-336363號公報之段落[0029]~[0045]中所記載之鈣霞石樣之礦物。
(實施例5)
作為多孔質粒子,使用BET比表面積5m2/g、平均孔徑60nm之氧化鋅代替活性碳0.5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實施例5之薄片紙中之多孔質粒子之含有基重為3g/m2
(實施例6)
作為多孔質粒子,使用BET比表面積430m2/g、平均孔徑1.0nm之高矽沸石(Union Show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Absent 3000)代替活性碳0.5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實施例6之薄片紙中之多孔質粒子之含有基重為3g/m2
(實施例7)
作為pH值緩衝性除臭劑,不含有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實施例7之薄片紙中之檸檬酸之含有基重與實施例2相同,為0.024g/m2
(實施例8)
作為pH值緩衝性除臭劑,不含有檸檬酸,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實施例8之薄片紙中之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之含有基重與實施例2相同,為0.056g/m2
(實施例9)
將用作陽離子性抗菌劑之Sanisol P之含有基重設為0.05g/m2,將用作多孔質粒子之Mizukanite之含有基重設為5.0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
(實施例10)
將用作陽離子性抗菌劑之Sanisol P之含有基重設為0.2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
(實施例11)
將用作陽離子性抗菌劑之Sanisol P之含有基重設為0.2g/m2,將用作多孔質粒子之Mizukanite之含有基重設為0.05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
(比較例1)
不含有pH值緩衝性除臭劑,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
(比較例2)
將用作陽離子性抗菌劑之Sanisol P之含有基重設為0.03g/m2,將用作多孔質粒子之活性碳之含有基重設為0.8g/m2,除此以外,以與比較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再者,上述基重係設定為將上述專利文獻之日本專利特開2006-191966號公報之實施例1中所記載之調配比率換算為本說明書中之上述實施例1之薄片紙之基重16g/m2者之值。
(比較例3)
不含有多孔質粒子,將作為陽離子性抗菌劑之Sanisol P之含有基重設為0.5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
(比較例4)
不含有陽離子性抗菌劑及多孔質粒子,關於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含有基重,將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設為0.112g/m2,將檸檬酸設 為0.048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
(比較例5)
不含有陽離子性抗菌劑,將作為多孔質粒子之活性碳之含有基重設為5.0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
(比較例6)
將作為陽離子性抗菌劑之Sanisol P之含有基重設為0.02g/m2,將作為多孔質粒子之活性碳之含有基重設為5.0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
(比較例7)
將作為陽離子性抗菌劑之Sanisol P之含有基重設為0.02g/m2,將作為多孔質粒子之Mizukanite HP之含有基重設為5.0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
(比較例8)
將作為陽離子性抗菌劑之Sanisol P之含有基重設為0.02g/m2,將作為多孔質粒子之氧化鋅之含有基重設為5.0g/m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5相同之方式獲得薄片紙。
(除臭評價試驗)
首先,將實施例1~11及比較例1~8中獲得之各薄片紙製備成170mm×200mm之大小作為吸收體之被覆片材。利用該各薄片紙被覆紙漿/吸收性聚合物之構成比率為150(g/m2)/150(g/m2)之吸收性芯體之整個表面,而製作評價用吸收體樣品。所製作之各吸收體樣品均為70×190mm之大小。
繼而,以如下順序準備用於試驗之尿。
(a)準備基重20g/m2且大小10cm×15cm之不織布(未進行抗菌、除臭等特殊處理之通用者)。
(b)使用利用水適度潤濕之(a)之不織布,由3名測試人員(研究 員,入浴後經過12小時後之狀態)分別充分擦拭自身之下半身,採取肌膚常駐菌及源自糞便之腸內細菌。
(c)3名測試人員採尿,使尿2.0g附著於(b)之不織布,放入至塑膠袋(生產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Unipac(註冊商標),聚乙烯製,200×140×0.04mm)中並密封,於36℃環境下靜置24小時。藉此使(b)之不織布中之菌增殖,而獲得菌較多之嚴苛條件。
(d)其後,將各測試人員所採取之尿300g混合,將其中500g放入至容量瓶中。於其中放入(c)之結果所獲得之不織布,一面時而攪拌一面浸漬20分鐘。
繼而,將(d)之結果所獲得之尿30g注意不溢出而緩慢注入至各吸收體樣品之中央部。將注入有尿之各吸收體樣品分別放入至帶蓋之不鏽鋼製容器中並密封。將該各容器於恆溫乾燥機中保管,以成為36℃之方式保溫並靜置6小時。
其間,自恆溫乾燥機中取出1、2、3、4、5、6小時後之各容器,由5名測試人員(至少3名護理人員初次任職者等護理資格持有者)根據下述基準進行官能評價。關於官能評價之具體方法,首先自恆溫乾燥機中取出容器,打開蓋子後靜置30秒。其後,將鼻子靠近容器聞氣味。將其評價數值之平均值設為各吸收體樣品之評價試驗之結果。
其結果如表1及2以及圖1及2所示。
5:較強之腐敗臭
4:較弱之腐敗臭
3:輕易感知為尿之較強臭味
2:感知為尿之較弱臭味
1:難以判別為尿之略微臭味
0:無臭味
Figure 104142998-A0202-12-0040-7
Figure 104142998-A0202-12-0040-8
如表1所示,實施例1~11均為含有0.05g/m2以上之陽離子性抗菌劑、pH值緩衝性除臭劑及多孔質粒子之3種劑者,評價結果為「2.0」以下,較強之臭味得到抑制。
相對於此,如表2所示,比較例1~8係不滿足0.05g/m2以上之陽離子性抗菌劑、pH值緩衝性除臭劑及多孔質粒子之3種劑之構成者,評價結果成為「2.5」以上。即,感覺到較強臭味,遜於實施例之除臭效果。又,陽離子性抗菌劑之含有基重設為未達0.05g/m2之比較例5~7之評價結果亦為高於「2」之值。即,感覺到較強臭味,遜於實施例之除臭效果。
又,根據圖1之按時間序列之官能評價得知,實施例中均為「1:難以判別為尿之略微臭味」以下之時間較長地持續3小時以上。尤其是實施例10中陽離子性抗菌劑多於其他例,而始終於「0.5」附近,將臭味抑制為極低。
相對於此,根據圖2之按時間序列之官能評價得知,比較例中除比較例1、2、6以外,於經過3小時之時點評價值均顯示「1.5」以上,自較早之階段感覺到較實施例強烈之臭味。尤其是不含有陽離子性抗菌劑及多孔質粒子之比較例4、不含有陽離子性抗菌劑之比較例5、陽離子性抗菌劑之含量較少而未達「0.05g/m2」之比較例8中,於經過約3小時後,評價值超過「2:感知為尿之較弱臭味」,產生較實施例之6小時後之狀態強烈之臭味。進而,不含有pH值緩衝性除臭劑之比較例1及2、陽離子性抗菌劑之含量未達「0.05g/m2」之比較例6中,至中途為止可見某程度之除臭效果,但自試驗開始經過3小時後臭味開始急遽增強,於較試驗結束之6小時稍早成為評價值超過「2」之結果。
根據以上情況得知,本發明之薄片紙藉由含有0.05g/m2以上之陽離子性抗菌劑、pH值緩衝性除臭劑及多孔質粒子之3種劑,即便於肌 膚常駐菌或腸內細菌增殖之嚴苛之環境下長時間使用,亦可將臭味抑制為感覺不到不快之極低水準。
以上,將本發明與其實施形態及實施例一併進行了說明,但只要本文未特別指定,則於說明之任何細節部分均非意在限定本發明,應當於不違反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示之發明之精神與範圍之情況下被廣泛地解釋。
本申請案係主張基於2015年3月11日在日本提出專利申請之日本專利特願2015-48865之優先權者,參照該等,將其內容作為本說明書之記載之一部分而併入本文。
10‧‧‧原液罐
11、13‧‧‧攪拌葉
12‧‧‧稀釋罐
14‧‧‧濾器
15‧‧‧泵
16‧‧‧噴霧噴嘴
W‧‧‧稀釋水

Claims (17)

  1. 一種薄片紙,其係使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中含有0.05g/m2以上之陽離子性抗菌劑、以及多孔質粒子、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者。
  2. 如請求項1之薄片紙,其中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含有四級銨鹽。
  3.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紙,其中上述多孔質粒子含有選自由活性碳、鋁矽酸鹽化合物及乙烯基吡啶共聚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4.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紙,其中上述多孔質粒子之BET比表面積為50m2/g以上。
  5.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紙,其中上述多孔質粒子之平均孔徑為2nm以上且50nm以下。
  6.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紙,其中上述pH值緩衝性除臭劑含有包含選自由至少一個酸解離指數pKa為5.0以上之有機酸及其鹽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的A劑。
  7.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紙,其中上述pH值緩衝性除臭劑含有包含選自由多羥基胺化合物及其鹽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的B劑。
  8. 如請求項7之薄片紙,其中上述B劑包含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
  9.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紙,其中上述pH值緩衝性除臭劑含有包含選自由至少一個酸解離指數pKa為5.0以上之有機酸及其鹽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的A劑、及包含選自由多羥基胺化合物及其鹽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的B劑。
  10. 如請求項9之薄片紙,其中上述B劑包含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
  11.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紙,其中上述纖維素纖維片材基材為單層。
  12.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使用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薄片紙作 為構成構件。
  13. 一種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使用造紙絲將含有纖維素纖維及多孔質粒子之懸浮液進行脫水而形成擔載有多孔質粒子之濕紙的步驟;製備含有陽離子性抗菌劑及pH值緩衝性除臭劑且pH值為5.0以上且9.0以下之水系塗佈液的步驟;及將該水系塗佈液塗佈於上述濕紙的步驟。
  14. 如請求項13之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陽離子性抗菌劑包含下述式(1)及(2)所表示之烷基磷酸苄烷銨鹽,上述pH值為6.5以上且9.0以下,
    Figure 104142998-A0202-13-0002-9
    Figure 104142998-A0202-13-0002-10
  15. 如請求項13或14之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將上述水系塗佈液塗佈於上述濕紙之步驟中,對於上述濕紙,於濕潤狀態下被第1搬送帶搬送並由一對壓輥進行夾壓而脫水,繼而被第2搬送帶搬送,於即將導入至揚基乾 燥機之前,藉由利用噴霧噴嘴之噴霧對上述濕紙之一面賦予上述水系塗佈液。
  16. 如請求項15之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中對於上述揚基乾燥機之表面,於欲導入上述濕紙之位置之前賦予接著劑等提高密接性之劑。
  17. 如請求項13或14之薄片紙之製造方法,其中僅對上述濕紙之一面賦予上述水系塗佈液。
TW104142998A 2015-03-11 2015-12-21 薄片紙及其製造方法、與吸收性物品 TWI716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8865A JP6130869B2 (ja) 2015-03-11 2015-03-11 薄葉紙
JP2015-048865 2015-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4022A TW201634022A (zh) 2016-10-01
TWI716374B true TWI716374B (zh) 2021-01-21

Family

ID=56879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2998A TWI716374B (zh) 2015-03-11 2015-12-21 薄片紙及其製造方法、與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30869B2 (zh)
CN (1) CN107923128B (zh)
TW (1) TWI716374B (zh)
WO (1) WO20161432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7817B2 (en) 2013-12-30 2017-08-01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Binary odor control system for absorbent articles
JP2018166937A (ja) * 2017-03-30 2018-11-0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及び吸収性物品
JP6328357B1 (ja) * 2017-07-27 2018-05-2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393821B1 (ja) * 2017-11-30 2018-09-19 ミヨシ油脂株式会社 紙類処理剤
JP6553320B1 (ja) 2017-12-28 2019-07-31 コアレックス信栄株式会社 消臭紙の製造方法
JP6649429B2 (ja) * 2018-04-16 2020-02-1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WO2019226179A1 (en) * 2018-05-25 2019-11-28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Odor-control absorbent materials and absorbent articl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U2019208150A1 (en) * 2018-05-25 2019-12-12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Odor-control absorbent materials and absorbent articl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and methods of making
US11471555B2 (en) 2018-05-25 2022-10-18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Methods of reducing trimethylamine
JP6797872B2 (ja) 2018-09-11 2020-12-09 花王株式会社 消臭方法及び消臭物品
EP3954826B1 (en) * 2019-04-08 2024-01-17 Kao Corporation Antibacterial pap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7356930B2 (ja) * 2019-04-08 2023-10-05 花王株式会社 抗菌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206748B (zh) * 2019-07-10 2023-05-26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十五碳二元酸精制的高效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JP2022088703A (ja) * 2020-12-03 2022-06-15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872A (zh) * 2006-11-17 2009-09-16 Sca卫生用品公司 包括有机锌盐和抗菌剂或碱金属氯化物或碱土金属氯化物的吸收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6327B2 (ja) * 1994-10-04 2004-05-10 花王株式会社 リンス剤組成物
JP4397100B2 (ja) * 2000-04-28 2010-01-1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EP1386621B1 (en) * 2000-09-28 2010-03-31 Uni-Charm Corporation Method of diminishing urine odor and article functioning to diminish urine odor
JP4651392B2 (ja) * 2005-01-11 2011-03-16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063328B2 (ja) * 2007-12-19 2012-10-31 花王株式会社 低拡散性透過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5368829B2 (ja) * 2009-02-27 2013-12-1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806716B2 (ja) * 2013-09-02 2015-11-10 花王株式会社 β−グルクロニダーゼ阻害剤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872A (zh) * 2006-11-17 2009-09-16 Sca卫生用品公司 包括有机锌盐和抗菌剂或碱金属氯化物或碱土金属氯化物的吸收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3128A (zh) 2018-04-17
CN107923128B (zh) 2019-02-15
JP6130869B2 (ja) 2017-05-17
WO2016143217A1 (ja) 2016-09-15
TW201634022A (zh) 2016-10-01
JP2016169446A (ja) 2016-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6374B (zh) 薄片紙及其製造方法、與吸收性物品
US8480643B2 (en) Film material with antimicrobial and/or odor-absorbing coating and sanitary article
CN101360520B (zh) 含有酸性超级吸收体以及有机锌盐的吸收性制品
JP6496576B2 (ja) 薄葉紙
JPH02299662A (ja) 抗微生物性製品および組成物
CN101534764A (zh) 含有过氧化合物和有机锌盐的吸收性制品
JP6511084B2 (ja) 吸収性物品のための二成分系臭気制御システム
SK5882002A3 (en) Alkali-neutralising superabsorbent products
US11090242B2 (en) Wet wipes comprising a lotion
KR102140737B1 (ko) 피톤치드가 담지된 기능성 스마트 생리대
JP6871363B2 (ja) pH制御トップシートを有する吸収性用品
EP3267959B1 (en) Sanitary article comprising a ph contro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BE1022338A9 (nl) Hygiene artikel bestaand uit een effectief geurcontrole systeem
JP2017070515A (ja) 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AU2017417540A1 (e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skin pH-adjusting effect
WO2010040418A1 (en)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cidic superabsorbent material and pentanediol
BR112019005659B1 (pt) Artigo absorvente de higiene descartável, material de trama não tecido permeável a líquidos e métodos para produzir um material de trama não tecido permeável a líquidos e para produzir um artigo absorvente de higiene descartável
KR20100111775A (ko) 원적외선 방사용 섬유유연제 조성물
MXPA98010294A (en) Absorbent article disposable anti-rosad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