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2511B - 印刷物、使用該印刷物而成之容器、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及印刷物之選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物、使用該印刷物而成之容器、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及印刷物之選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2511B
TWI712511B TW104128556A TW104128556A TWI712511B TW I712511 B TWI712511 B TW I712511B TW 104128556 A TW104128556 A TW 104128556A TW 104128556 A TW104128556 A TW 104128556A TW I712511 B TWI712511 B TW I7125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rinted matter
glossy
printing layer
degre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8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5443A (zh
Inventor
星野翔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5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5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511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印刷物,其係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者,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及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滿足以下條件(1)、(2)。
0.50≦(Ra0.8-Ra0.25)/(Ra0.25-Ra0.08)≦1.50 (1)
0.10μm≦Ra0.25≦0.50μm (2)

Description

印刷物、使用該印刷物而成之容器、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及印刷物之選擇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印刷物、使用該印刷物而成之容器、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及印刷物之選擇方法。
以往,關於各種印刷物,為了提高其設計性,有時要求賦予金屬光澤。
作為賦予金屬光澤之手段之一,使用具有金屬光澤之膜。例如,於紙基材上貼合具有金屬光澤之膜而製作具有金屬光澤之基體,進而於該基體上印刷圖案層等,藉此製作具有金屬光澤之印刷物。
然而,具有金屬光澤之膜係於膜上形成金屬蒸鍍膜而成,因此成本昂貴,不適於價格低廉之印刷物。進而,於紙基材上貼合具有金屬光澤之膜而成之基體存在如下問題:因紙與膜之收縮率之差異而發生捲曲,導致隨後之步驟(例如,對基體進行印刷之步驟、將印刷物加工成容器之步驟)之精度降低,良率下降。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2323號公報
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於紙基材上形成印刷層而成之紙容器,該印刷層具有黏結樹脂及含有金屬薄膜細片之金屬光澤層區域。
專利文獻1之紙容器不存在成本或捲曲方面之問題,且具有一定程度之金屬光澤。然而,關於如專利文獻1般追求金屬光澤之紙容器,照明之映入強烈且缺乏防眩性,不具有協調之設計感。
又,於為了對印刷物賦予防眩性而單純使表面粗糙化之情形時,有時會導致金屬光澤之降低、或印刷物之高級感之消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金屬光澤並且具有存在高級感之防眩性之印刷物及容器。又,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或選擇具有金屬光澤並且具有存在高級感之防眩性之印刷物之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提供以下[1]~[6]之印刷物、使用該印刷物之容器、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及印刷物之選擇方法。
[1]一種印刷物,其係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者,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與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滿足以下條件(1)、(2)。
0.50≦(Ra0.8-Ra0.25)/(Ra0.25-Ra0.08)≦1.50 (1)
0.10μm≦Ra0.25≦0.50μm (2)
[2]一種印刷物,其係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者,該光澤印刷層含有金屬鱗片,朝向該印刷物之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α,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3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β,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1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γ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該α、β及γ滿足以下條件(5)~(9)。
4.0度≦α≦6.0度 (5)
5.5度≦β≦10.0度 (6)
9.5度≦γ≦15.0度 (7)
1.2度≦β-α≦2.5度 (8)
4.0度≦γ-β≦8.0度 (9)
[3]一種印刷物之製造方法,該印刷物係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 該印刷物之製造方法進行藉由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用油墨形成該光澤印刷層之步驟、及藉由表面保護層用油墨形成該表面保護層之步驟,來使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與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滿足以下條件(1)、(2)。
0.50≦(Ra0.8-Ra0.25)/(Ra0.25-Ra0.08)≦1.50 (1)
0.10μm≦Ra0.25≦0.50μm (2)
[4]一種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其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形成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形成表面保護層,進行藉由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用油墨形成該光澤印刷層之步驟、及藉由表面保護層用油墨形成該表面保護層之步驟,藉此使得:朝向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α,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3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β,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1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γ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該α、β及γ滿足以下條件(5)~(9)。
4.0度≦α≦6.0度 (5)
5.5度≦β≦10.0度 (6)
9.5度≦γ≦15.0度 (7)
1.2度≦β-α≦2.5度 (8)
4.0度≦γ-β≦8.0度 (9)
[5]一種印刷物之選擇方法,其在選擇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之印刷物時,將以下情況設為判定條件: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與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滿足以下條件(1)、(2)。
0.50≦(Ra0.8-Ra0.25)/(Ra0.25-Ra0.08)≦1.50 (1)
0.10μm≦Ra0.25≦0.50μm (2)
[6]一種印刷物之選擇方法,其在選擇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之印刷物時,將以下情況設為判定條件:朝向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α,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3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β,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1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γ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 一部分區域中,該α、β及γ滿足以下條件(5)~(9)。
4.0度≦α≦6.0度 (5)
5.5度≦β≦10.0度 (6)
9.5度≦γ≦15.0度 (7)
1.2度≦β-α≦2.5度 (8)
4.0度≦γ-β≦8.0度 (9)
本發明之印刷物及容器具有金屬光澤,並且具有存在高級感之防眩性。又,本發明之印刷物及容器可不使用金屬蒸鍍之手段而達到該效果,故而成本績效極其優異。又,根據本發明之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可簡易地製造具有上述效果之印刷物。又,根據本發明之印刷物之選擇方法,可準確地選擇具有上述效果之印刷物。
1‧‧‧基材
2‧‧‧硬塗層
3‧‧‧光澤印刷層
31‧‧‧金屬鱗片偏在區域
4‧‧‧圖案層
5‧‧‧表面保護層
10‧‧‧印刷物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印刷物之一實施形態之剖視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印刷物之另一實施形態之剖視圖。
圖3係表示實施例1之印刷物之反射光之強度分佈之圖。
圖4係表示比較例1之印刷物之反射光之強度分佈之圖。
圖5係表示比較例2之印刷物之反射光之強度分佈之圖。
圖6係表示比較例3之印刷物之反射光之強度分佈之圖。
圖7係表示比較例4之印刷物之反射光之強度分佈之圖。
圖8係表示比較例5之印刷物之反射光之強度分佈之圖。
[印刷物]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印刷物係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之印刷物,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及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滿足以下條件(1)、(2)。
0.50≦(Ra0.8-Ra0.25)/(Ra0.25-Ra0.08)≦1.50 (1)
0.10μm≦Ra0.25≦0.50μm (2)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刷物係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之印刷物,該光澤印刷層含有金屬鱗片,朝向該印刷物之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α,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3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β,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1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γ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該α、β及γ滿足以下條件(5)~(9)。
4.0度≦α≦6.0度 (5)
5.5度≦β≦10.0度 (6)
9.5度≦γ≦15.0度 (7)
1.2度≦β-α≦2.5度 (8)
4.0度≦γ-β≦8.0度 (9)
以下,對本發明之印刷物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以下,只要未特別明示,則設為上述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所共通之實施形態。
圖1及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印刷物10之一實施形態之剖視圖。圖1及圖2之印刷物10於基材1上依序具有硬塗層2、光澤印刷層3及表面保護層5,表面保護層5成為印刷物10之最外表面。圖2之印刷物進而於光澤印刷層3與表面保護層5之間具有圖案層4。又,圖1及圖2之印刷物10之光澤印刷層3具有上部之金屬鱗片偏在區域31。
表面保護層之表面條件:條件(1)、(2)
本發明之印刷物之光澤印刷層之表面滿足上述條件(1)、(2)。條件(1)係由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及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所規定。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刷物較佳為滿足條件(1)、(2)。
截止值為表示自以粗糙度成分(高頻成分)及起伏度成分(低頻成分)構成之剖面曲線中切除起伏度成分(低頻成分)之程度之值。換言之,截止值為表示切除起伏度成分(低頻成分)之濾波器之粗細之值。更具體而言,若截止值大,則濾波器較粗,因此起伏度成分(低頻成分)中之大起 伏度被切除,但小起伏度未被切除。即,若截止值大,則成為包含起伏度成分(低頻成分)之值。另一方面,若截止值小,則濾波器較細,因此起伏度成分(低頻成分)幾乎都被切除。即,若截止值小,則成為幾乎不包含起伏度成分(低頻成分)之準確反映粗糙度成分(高頻成分)之值。
以下,有時將截止值0.08mm之粗糙度成分稱為高頻成分,將截止值0.25mm之粗糙度成分稱為中頻成分,將截止值0.8mm之起伏度成分稱為低頻成分。
條件(1)規定Ra0.8-Ra0.25(低頻成分之Ra與中頻成分之Ra之差量)與Ra0.25-Ra0.08(中頻成分之Ra與高頻成分之Ra之差量)之比。條件(2)意味著適度地存在特定中頻成分之Ra。即,於不滿足條件(1)、(2)之情形時,高頻成分、中頻成分及低頻成分之Ra未適度地存在。此處,高頻成分之Ra有助於高角度之擴散,中頻成分之Ra有助於中等程度之擴散,低頻成分之Ra有助於低角度之擴散。因此,於高頻成分、中頻成分及低頻成分之Ra未平衡良好地存在之情形時,特定角度之擴散減弱。若特定角度之擴散減弱,則會於擴散變化中產生特異點,成為具有不適感之防眩。
於高頻成分之Ra過度地存在之情形時,角度較大之擴散增加,故而因擴散光導致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大幅度降低,印刷物之金屬光澤消失。又,若角度較大之擴散增加,則變白而不具有高級感。又,由於角度較大之擴散增加,正反射方向之反射光之比例會減少,導致光澤感降低。
於低頻成分之Ra過度地存在之情形時,角度較小之擴散增加,故而正反射方向之反射光之比例減少,導致光澤感降低。於低頻成分之Ra未適度 存在之情形時,角度較小之擴散消失,正反射方向之反射光之比例增多,視認性降低。
中頻成分之Ra藉由適度地存在而發揮將高頻成分和低頻成分連結之作用,可確保防止視認性之急劇變化。
條件(1)更佳為滿足0.60≦(Ra0.8-Ra0.25)/(Ra0.25-Ra0.08)≦1.40,進而較佳為滿足0.70≦(Ra0.8-Ra0.25)/(Ra0.25-Ra0.08)≦1.30。
條件(2)更佳為滿足0.15μm≦Ra0.25≦0.45μm,進而較佳為滿足0.20μm≦Ra0.25≦0.40μm。
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a0.08較佳為0.20μm以下,更佳為0.18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15μm以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a0.08之下限為0.05μm左右。
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a0.8較佳為0.60μm以下,更佳為0.55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50μm以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a0.8之下限為0.30μm左右。
條件(3)、(4)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印刷物較佳為: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谷深度(Rv0.08)、上述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谷深度(Rv0.25)、與上述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谷深度(Rv0.8)滿足以下條件(3)、(4)。
1.00≦(Rv0.8-Rv0.25)/(Rv0.25-Rv0.08)≦2.00 (3)
0.50μm≦Rv0.25≦1.00μm (4)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刷物較佳為滿足條件(3)、(4)。
條件(3)規定Rv0.8-Rv0.25(低頻成分之Rv與中頻成分之Rv之差量)與Rv0.25-Rv0.08(中頻成分之Rv與高頻成分之Rv之差量)之比。條件(4)意味著存在特定之中頻成分之Rv。
藉由滿足條件(3)、(4),高頻成分、中頻成分及低頻成分之Rv適度地存在,不存在特定角度之擴散減弱之特異點,因此適宜。又,藉由高頻成分、中頻成分及低頻成分之Rv之適度存在,抑制了正反射方向之反射光之比例減少而光澤感降低之情況,且抑制了正反射方向之反射光之比例增多而視認性降低之情況,藉此既具有金屬光澤亦具有存在高級感之防眩性,因此較佳。
條件(3)更佳為1.10≦(Rv0.8-Rv0.25)/(Rv0.25-Rv0.08)≦1.80,進而較佳為1.20≦(Rv0.8-Rv0.25)/(Rv0.25-Rv0.08)≦1.50。
條件(4)更佳為滿足0.55μm≦Rv0.25≦0.90μm,進而較佳為滿足0.60μm≦Rv0.25≦0.80μm。
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v0.08較佳為0.55μm以下,更佳為0.45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35μm以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v0.08之下限為0.10μm左右。
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v0.8較佳為2.00μm以下,更佳為1.80μm以下,進而較佳為1.50μm以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v0.8之下限為1.00μm左右。
關於表面保護層之表面,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峰高度Rp0.08較佳為0.55μm以下,更佳為0.45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35μm以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p0.08之下限為0.10μm左右。
關於表面保護層之表面,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峰高度Rp0.25較佳為1.0μm以下,更佳為0.90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80μm以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p0.25之下限為0.30μm左右。
關於表面保護層之表面,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峰高度Rp0.8較佳為1.90μm以下,更佳為1.80μm以下,進而較佳為1.40μm以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p0.8之下限為1.00μm左右。
本案發明之印刷物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平滑性高,因此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v及Rp為近似值。即,於本發明中,亦可使用Rp來代替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v。
條件(5)~(9)
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刷物,朝向印刷物之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α,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3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β,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1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γ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該α、β及γ滿足以下條件(5)~(9)。
4.0度≦α≦6.0度 (5)
5.5度≦β≦10.0度 (6)
9.5度≦γ≦15.0度 (7)
1.2度≦β-α≦2.5度 (8)
4.0度≦γ-β≦8.0度 (9)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印刷物較佳為滿足條件(5)~(9)。
首先,對α、β及γ之意義進行說明。
成為α、β及γ之基準之「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表示入射至印刷物並反射之光中沿著正反射方向反射之光之強度。即,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為不於表面保護層之表面、光澤印刷層之表面、及該等層內部擴散而會沿著正反射方向反射之光之強度。又,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亦可稱為於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平滑部位、及於光澤印刷層之上部與基材平行地排列之金屬鱗片處被正反射之光之強度。
另一方面,α、β及γ表示入射至印刷物並反射之光中擴散反射後之光擴展之範圍。更具體而言,α表示較小擴散所引起之反射光擴展之範圍,β表示中等程度之擴散所引起之反射光擴展之範圍,γ表示較大擴散所引起之反射光擴展之範圍。
因此,滿足表示α、β及γ、以及其等之差量之條件(5)~(9)意味著分別含有一定量之較小擴散、中等程度之擴散、較大擴散,並且意味著擴散不會過小或過度。
如上所述,滿足條件(5)~(9)意味著分別含有一定量之較小擴散、中等程度之擴散、較大擴散。如此,藉由分別含有一定量之大、中、小之擴散,即便手持印刷物自各種角度進行觀察,亦不存在反射強度驟變之角度,可賦予提供無不適感之高級感之防眩性。
又,於金屬光澤面上存在過度之擴散要素之情形時,會使金屬光澤面之金屬光澤受損,但若為滿足條件(5)~(9)之不過度之擴散,則可將 金屬光澤之降低抑制為必要之最小限度。又,若為滿足條件(5)~(9)之不過度之擴散,印刷物之外觀亦不會白化。再者,條件(7)及(9)之上限值對抑制金屬光澤之降低、及抑制白化特別有效。進而,條件(5)~(9)之擴散並不過小,因此可防止因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過強而使視認者感到不適。
如上所述,滿足條件(5)~(9)之本發明之印刷物將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之降低抑制為必要之最小限度,藉此可具有金屬光澤,且賦予存在高級感之防眩性。
條件(5)較佳為滿足4.5度≦α≦6.0度,更佳為滿足4.5度≦α≦5.5度。
條件(6)較佳為滿足5.5度≦β≦9.0度,更佳為滿足6.0度≦β≦8.0度。
條件(7)較佳為滿足10.5度≦γ≦15.0度,更佳為滿足12.0度≦γ≦14.0度。
條件(8)較佳為滿足1.4度≦β-α≦2.5度,更佳為滿足1.4度≦β-α≦2.2度。
條件(9)較佳為滿足4.5度≦γ-β≦7.5度,更佳為滿足5.0度≦γ-β≦7.0度。
條件(5)~(9)只要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滿足即可。所謂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係指圖1之「x」所表示之範圍。即,於圖1之情形時,只要「x」所表示之範圍之至少一部分區域滿足條件(5)~(9)即可。又,為了使本發明之效果更 良好,較佳為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全部區域中滿足條件(5)~(9)。
再者,於印刷物於光澤印刷層與表面保護層之間具有圖案層之情形時,條件(5)~(9)之值根據圖案顏色(更詳細而言為構成圖案之顏料之種類)而略有不同,較佳為於除黑色以外之所有顏色之區域中滿足條件(5)~(9)。
條件(10)
本發明之印刷物較佳為,朝向印刷物之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δ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上述γ、及δ滿足以下條件(10)。
δ-γ≦4.0度 (10)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印刷物較佳為滿足條件(10)。
如上所述,γ表示較大擴散所引起之反射光擴展之範圍,δ表示超過γ之極大擴散所引起之反射光擴展之範圍。又,條件(10)意味著未大量含有極大擴散。
藉由滿足條件(10),可更容易地抑制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之降低。條件(10)較佳為於與滿足條件(5)~(9)之區域相同之區域中滿足。
再者,為了更容易滿足條件(10)之效果,δ較佳為19.0度以下,更佳為18.0度以下,進而較佳為17.0度以下。δ之下限為14.0度左右。
反射強度之測定方法
首先,朝向印刷物之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平行光線)。繼而,對於經反射之光,將照射光之正反射方向設為0度,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掃描受光器,而測定於各角度之強度(光度)。測定強度時,使光源之明亮度固定。又,測定強度(光度)時,將受光器之光闌所檢測之受光器之開口角設為0.1度。因此,例如,0度(正反射)之測定係於±0.05度之範圍進行測定,1度之測定係於0.95度~1.05度之範圍進行測定,-1度之測定係於-0.95度~-1.05度之範圍進行測定。再者,-45度之測定成為-44.95度~-45.00度之範圍之測定,測定範圍比其他角度窄0.05度,由於幾乎不存在達到-45度之較大擴散,故而不會對條件(5)造成影響。
關於測定強度之裝置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通用之測角光度計(goniophotometer)。於本發明中,使用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公司製造之商品名GP-200(光束直徑:約10.5mm、光束內傾斜角:0.29度以內)作為測角光度計。
圖3~8係表示實施例1及比較例1~5之印刷物之反射強度分佈之圖。
α、β、γ及δ之算出
α、β、γ及δ可根據以上述方式測得之反射強度算出。具體而言,首先,確認正反射方向(0度)之反射強度(正反射強度)之值。算出α時,於正方向及負方向兩個方向確認成為正反射強度之1/2以下之測定角度,並將該角度之絕對值之平均值設為α。β、γ及δ只要將上述順序之「1/2以下」變更為「1/3以下」、「1/10以下」、「1/20以下」便可算出。如此,α、β、γ及δ可由反射強度之實測值算出。再者,亦可使用反射強 度分佈圖瞭解α、β、γ及δ之概算值。例如,於圖1之情形時,正反射強度約為2.3,顯示其1/2之反射強度(1.15)之正方向及負方向之角度分別為+5.4、-5.0左右。繼而,可將該等角度之絕對值之平均值5.2度讀取為α之概算值。然而,自反射強度分佈圖讀取之α、β、γ及δ為概算值,因此準確值仍應如上所述般由實測值算出α、β、γ及δ。
再者,當測定角度距離0度較遠時,有時反射強度並非逐漸減小而是上下波動。此時,存在如下情況:降低到正反射強度之一定比例以下之後,超過該比例,並再次降低到該比例以下。於如此觀察到多個成為正反射強度之一定比例以下之測定角度之情形時,成為該比例以下之測定角度設為最初出現之測定角度和最後出現之測定角度的中間值。
基材
基材之材料只要為以往之印刷物等所使用之材料便無特別限定,具體而言,使用高質量紙、中等質量紙、塗料紙、合成紙、含浸紙、層疊紙、印刷用塗佈紙、記錄用塗佈紙等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碳酸酯膜等塑膠膜或該等之複合體等。
基材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於紙基材之情形時通常為基重150~550g/m2左右,於塑膠膜基材之情形時通常為9~50μm左右。
硬塗層
較佳為於基材與光澤印刷層之間具有硬塗層。藉由使硬塗層介於基材與光澤印刷層之間,可容易地使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良好。認為其原因如下。再者,使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良好會使本發明之印刷物之金屬光澤良好。
首先,認為光澤印刷層用油墨之溶劑不易滲透至硬塗層。因此,於硬塗層上塗佈光澤印刷層用油墨並乾燥時,溶劑不易流向光澤印刷層之下方。另一方面,於乾燥過程中溶劑揮發時,溶劑容易流向光澤印刷層之上方。又,隨著溶劑之流動,金屬鱗片朝光澤印刷層之上方上浮,金屬鱗片偏在於光澤印刷層之上部,可使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良好。
又,認為上述基材之表面粗糙,儘管根據種類之不同而存在程度差異。例如,紙因纖維而導致表面粗糙。於如此表面粗糙之基材形成光澤印刷層時,光澤印刷層之表面亦會粗糙,無法使金屬光澤良好,但藉由利用硬塗層來緩和基材表面之粗糙,可抑制光澤印刷層表面之粗糙而使金屬光澤良好。
又,認為於基材之表面受損之情形時,損傷之凹凸會反映於光澤印刷層之表面,導致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降低。然而,由基材及硬塗層構成之基體之表面不易受損,因此可抑制損傷所致之凹凸反映於光澤印刷層之表面,從而使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良好。
硬塗層較佳為形成於與形成下述光澤印刷層之部位對應之部位。又,就避免硬塗層與光澤印刷層之位置對準之麻煩之觀點而言,硬塗層較佳為設置於基材之形成光澤印刷層之區域之整面。又,就使由基材及硬塗層構成之基體之物性均勻化而抑制基體之變形等之觀點而言,硬塗層較佳為形成於基材之整個面。
較佳為使硬塗層之表面(硬塗層之與基材為相反側之表面)平滑化。於硬塗層之表面粗糙之情形時,硬塗層之表面積增加,於形成光澤印刷層時,溶劑容易滲透。另一方面,若使硬塗層之表面平滑化,則溶 劑不易滲透至硬塗層,因此容易使金屬鱗片偏在於光澤印刷層之上部,可使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良好。又,於硬塗層之表面粗糙之情形時,硬塗層之凹凸亦會反映於光澤印刷層,導致光澤印刷層之表面亦粗糙。另一方面,若使硬塗層之表面平滑化,則光澤印刷層之表面亦會平滑化,可使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良好。
作為硬塗層表面之平滑化指標,可列舉JIS Z8741:1997之鏡面光澤度、或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
硬塗層表面之JIS Z8741:1997之於60度之鏡面光澤度較佳為85%以上,更佳為90%以上。
又,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硬塗層表面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Ra0.08HA)較佳為0.080μm以下,更佳為0.060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040μm以下。
再者,截止值表示自剖面曲線去除起伏度成分(低頻成分)之濾波器之粗細。更具體而言,剖面曲線可分為起伏度成分(低頻成分)及粗糙度成分(高頻成分),截止值越小(濾波器越細),則低頻成分被去除而高頻成分之比例越多。因此,Ra0.08HA表示硬塗層之高頻成分之凹凸,下述Ra0.8HA表示硬塗層之低頻成分之凹凸。再者,亦可加上將截止值設為0.25mm的中頻成分而以三種成分之凹凸管理表面形狀。下述表面保護層之表面凹凸提及了三種成分之凹凸。
若硬塗層含有大量高頻成分之凹凸,則硬塗層之表面積擴大,溶劑容易滲透,因此光澤印刷層之金屬鱗片難以偏在於上部,容易使金屬光澤受損,故而較佳為將Ra0.08HA設為上述範圍。
又,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硬塗層表面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Ra0.8HA)較佳為0.400μm以下,更佳為0.370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350μm以下。
低頻成分之凹凸儘管程度不如高頻成分之凹凸,然亦擴大硬塗層之表面積。因此,較佳為將Ra0.8HA設為上述範圍。再者,若硬塗層之低頻成分之凹凸消失,則無法於光澤印刷層之表面形成由硬塗層之低頻成分之凹凸所引起之凹凸,有使光澤印刷層過度平滑化之傾向。於該情形時,有時最外表面之表面保護層亦會過度平滑化,表面保護層之正反射方向之反射光過強,對視認者造成不適感。因此,Ra0.8HA較佳為0.100μm以上,更佳為0.200μm以上。
又,硬塗層之低頻成分之凹凸亦與表面保護層之低頻成分之凹凸有關,可有助於上述α之調整。
進而,較佳為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基材表面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Ra0.08BA)、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基材表面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Ra0.8BA)、上述Ra0.08HA、及Ra0.8HA滿足以下條件(a)。
[Ra0.8HA/Ra0.8BA]>[Ra0.08HA/Ra0.08BA] (a)
硬塗層之Ra與基材之Ra之比表示硬塗層緩和基材之凹凸之程度。而且,上述條件(a)表示硬塗層緩和基材凹凸之高頻成分之程度大於緩和低頻成分之程度。
如上所述,硬塗層表面積之擴大對高頻成分之凹凸之影響較大。因此,硬塗層較佳為緩和基材之高頻成分之凹凸。另一方面,若過度緩和至基材 之低頻成分之凹凸,則可能不僅會使基材之質感受損,而且光澤印刷層之正反射方向之反射光變得過強。因此,對表示緩和基材凹凸之高頻成分之程度大於緩和低頻成分之程度之上述條件(a)之滿足具有較大意義。
為了更容易發揮上述效果,較佳為上述Ra0.08HA、Ra0.8HA、Ra0.08BA、及Ra0.8BA滿足以下條件(b)。
1.8≦[Ra0.8HA/Ra0.8BA]/[Ra0.08HA/Ra0.08BA] (b)
條件(b)更佳為滿足2.2≦[Ra0.8HA/Ra0.8BA]/[Ra0.08HA/Ra0.08BA]≦4.0,進而較佳為滿足2.5≦[Ra0.8HA/Ra0.8BA]/[Ra0.08HA/Ra0.08BA]≦3.5。
硬塗層之具體例可列舉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層(以下,有時稱為「硬化物層」)、黏土塗層等,就使平滑性、防損傷性及防滲透性更良好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層。
進而,於由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形成硬塗層之情形時,可藉由游離輻射之照射使硬塗層瞬間硬化,因此於硬塗層之形成過程中,可抑制硬塗層之表面形狀追隨基材之高頻成分之凹凸。換言之,於由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形成硬塗層之情形時,可利用硬塗層來緩和基材之高頻成分之凹凸。另一方面,於硬塗層硬化前之期間(乾燥過程期間),硬塗層之表面形狀會適度追隨基材之低頻成分之凹凸。即,於由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形成硬塗層之情形時,可使硬塗層之表面成為抑制高頻成分之凹凸並且具有適度之低頻成分之凹凸之形狀,可容易地發揮上述效果(抑制溶劑滲透至硬塗層,維持基材之質感等)。
硬化物層
用以形成硬化物層之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為含有游離輻射硬化性官能基之化合物(以下,亦稱為「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之組成物。作為游離輻射硬化性官能基,可列舉(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烯丙基等乙烯性不飽和鍵基、及環氧基、氧雜環丁基(oxetanyl)等。作為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較佳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基之化合物,更佳為具有2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鍵基之化合物,其中,進而較佳為具有2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鍵基之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作為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可使用單體及低聚物之任一種,就利用高交聯密度使防損傷性及防滲透性更良好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單體。
再者,所謂游離輻射係指電磁波或帶電粒子束中之具有可將分子聚合或交聯之能量量子之輻射,通常使用紫外線(UV)或電子束(EB),再者,亦可使用X射線、γ射線等電磁波、α射線、離子束等帶電粒子束。
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中,作為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可列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四乙氧基二丙烯酸酯、雙酚A四丙氧基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等。
作為三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例如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改質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又,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亦可為將分子骨架之一部分改質之單體,亦可使用經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己內酯、異三聚氰酸、烷基、環狀烷基、芳香族、雙酚等進行過改質之單體。
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之官能基數較佳為2~6,更佳為2~3。
又,作為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低聚物,可列舉:(甲基)丙烯酸胺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系聚合物等。
(甲基)丙烯酸胺酯例如可藉由多元醇及有機二異氰酸酯與羥基(甲基)丙烯酸酯之反應而獲得。
又,較佳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為使三官能以上之芳香族環氧樹脂、脂環族環氧樹脂、脂肪族環氧樹脂等與(甲基)丙烯酸進行反應所獲得之(甲基)丙烯酸酯、使二官能以上之芳香族環氧樹脂、脂環族環氧樹脂、脂肪族環氧樹脂等與多元酸及(甲基)丙烯酸進行反應所獲得之(甲基)丙烯酸酯、及使二官能以上之芳香族環氧樹脂、脂環族環氧樹脂、脂肪族環氧樹脂等與酚類及(甲基)丙烯酸進行反應所獲得之(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中,較佳為含有50質量%以上之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更佳為含有80質量%以上。
於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為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之情形時,游離輻射硬化性組成物(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較佳為含有光聚合起始劑或光聚合促進劑等添加劑。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可列舉選自苯乙酮、二苯甲酮、α-羥基烷基苯酮、米其勒酮、苯偶姻、聯苯醯縮二甲醇(benzil methyl ketal)、苯甲醯基苯甲酸酯(benzoyl benzoate)、α-醯基肟酯、9-氧硫
Figure 104128556-A0202-12-0023-15
類等中之1種以上。
又,光聚合促進劑可減輕硬化時空氣所導致之聚合阻礙而提高硬化速 度,例如可列舉選自對二甲胺基苯甲酸異戊酯、對二甲胺基苯甲酸乙酯等中之1種以上。
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亦可含有光穩定劑、抗氧化劑、調平劑等添加劑。
再者,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亦可含有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以外之樹脂成分(熱塑性樹脂或熱硬化性樹脂)。然而,為了容易達成上述效果,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於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全部樹脂成分中所占之比例較佳為90質量%以上,更佳為9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00質量%。
就基材之平滑化及防損傷之觀點而言,硬化物層之厚度較佳為2μm以上。再者,於硬化物層過厚之情形時,加工性會降低,故而硬化物層之厚度更佳為3~20μm,進而較佳為4~10μm,更進一步較佳為5~7μm。
硬化物層可藉由將含有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視需要添加之稀釋溶劑之硬化物層用油墨塗佈於基材上並進行乾燥、游離輻射照射而形成。再者,於硬化物層用油墨中不含溶劑之情形時,無需乾燥。
黏土塗層
黏土層含有黏土及黏合劑樹脂等。
作為黏土,只要為通常被稱為黏土(clay)者,便可無特別限定地使用,進而,可使用高嶺土、滑石、膨潤土、膨潤石、蛭石、雲母、綠泥石、木節土、蛙目黏土(gairome clay)、多水高嶺土等。
黏土塗層除黏土以外,較佳為含有碳酸鈣、二氧化鈦、非晶 矽、發泡性硫酸鋇、緞光白(satin white)等顏料。藉由使用碳酸鈣或二氧化鈦作為顏料,可容易地提高黏土塗層表面之平滑性。進而,碳酸鈣因價格低廉而可適宜使用。
作為黏合劑樹脂,可列舉:乳膠系黏合劑樹脂(例如苯乙烯丁二烯乳膠、丙烯酸系乳膠、乙酸乙烯酯系乳膠)、水溶性黏合劑樹脂(例如澱粉(改質澱粉、氧化澱粉、羥乙基醚化澱粉、磷酸酯化澱粉)、聚乙烯醇、酪蛋白等)。
黏土塗層中之黏土:顏料:黏合劑樹脂之質量比較佳為1~20:50~90:10~30。
黏土塗層中亦可含有顏料分散劑、消泡劑、防發泡劑、黏度調整劑、潤滑劑、耐水化劑、保水劑、色料、印刷適應性改良劑等添加劑。
就基材之平滑化、防損傷及加工性之平衡之觀點而言,黏土塗層之厚度較佳為5~40μm,更佳為10~30μm,進而較佳為15~25μm。
黏土塗層可藉由將於溶劑中稀釋構成黏土塗層之材料而成之黏土塗層用油墨塗佈於基材上並使其乾燥而形成。
光澤印刷層
光澤印刷層係位於基材或硬塗層上之層,藉由印刷光澤印刷層用油墨而形成。藉由如此以印刷而非蒸鍍來形成光澤賦予層,可降低成本並且抑制捲曲之產生。就使金屬鱗片偏在之觀點而言,光澤印刷層較佳為形成於硬塗層上,更佳為與硬塗層相接地形成。
又,光澤印刷層可如圖1般於基材或硬塗層上之一部分區域中利用所需圖案來形成,從而形成文字、數字、圖形、記號、風景、人物、動物、 圖標等圖案,亦可如圖2般形成於基材或硬塗層上之全部區域。
光澤印刷層中需要含有金屬鱗片。藉由使用金屬鱗片,可使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良好。
又,金屬鱗片較佳為偏在於光澤印刷層之上部(光澤印刷層之與硬塗層為相反側)而成。藉由金屬鱗片於光澤印刷層上部之偏在,可使金屬光澤良好,並且提高光澤印刷層與基材或硬塗層之密接性。
金屬鱗片可於形成光澤印刷層之過程中偏在於光澤印刷層之上部。更詳細而言,認為於光澤印刷層之加熱乾燥過程中,光澤印刷層用油墨之溶劑揮發時,溶劑朝向上方流動。而且,隨著溶劑之流動,金屬鱗片上浮,金屬鱗片偏在於光澤印刷層之上部。尤其是藉由使光澤印刷層之下層位於溶劑不易滲透之硬塗層,可抑制溶劑朝向下方流動,溶劑幾乎都朝向上方流動,因此可容易地使金屬鱗片偏在於光澤印刷層之上部。又,認為於將硬塗層設為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層時,可使金屬鱗片之偏在更顯著。
金屬鱗片之偏在程度可藉由利用電子顯微鏡拍攝印刷物之剖面並根據所拍攝之照片之光澤印刷層內之濃度差來確定。更詳細而言,金屬鱗片偏在部位之電子反射顯著,因此觀察到白色,實質上不含金屬鱗片之部位則觀察到灰色調。
就金屬光澤與密接性之平衡之觀點而言,光澤印刷層中之金屬鱗片偏在區域之厚度之比例[(金屬鱗片偏在區域之厚度/光澤印刷層之總厚度)]較佳為10~60%,更佳為20~50%,進而較佳為25~45%。
金屬鱗片較佳為滿足以下條件(11)。
金屬鱗片之平均厚度/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0.010 (11)
藉由將[金屬鱗片之平均厚度/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設為0.010以下,於塗佈光澤印刷層用油墨之時間點,金屬鱗片不易相對於光澤印刷層之水平方向(與光澤印刷層之厚度方向正交之方向)傾斜。因此,於光澤印刷之乾燥過程中,溶劑向光澤印刷層之上方流動時,金屬鱗片容易受到溶劑流動之力,金屬鱗片容易偏在於光澤印刷層之上部,並且金屬鱗片容易平行地排列,因此可容易地使金屬光澤良好。又,金屬鱗片之傾斜所導致之弊端隨著金屬鱗片含量之增加而增加,但於滿足上述條件(11)之情形時,由於金屬鱗片不易傾斜,故而可增加金屬鱗片之含量,可容易地使金屬光澤良好。
再者,若金屬鱗片之平均厚度相對於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過薄,則可能難以操作,無法表現充分之金屬光澤。
因此,條件(11)較佳為滿足0.001≦金屬鱗片之平均厚度/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0.01,更佳為滿足0.002≦金屬鱗片之平均厚度/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0.008,進而較佳為滿足0.002≦金屬鱗片之平均厚度/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0.005。
又,就於塗佈光澤印刷層用油墨之時間點進一步抑制金屬鱗片相對於光澤印刷層之水平方向傾斜之觀點、及抑制金屬鱗片自光澤印刷層之表面突出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與光澤印刷層之厚度滿足以下條件(12)。若抑制金屬鱗片之傾斜,則容易滿足條件(5)~(9),若抑制金屬鱗片之突出,則容易滿足條件(1)、(2)。
10≦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光澤印刷層之厚度 (12)
再者,若[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光澤印刷層之厚度]過大,則金屬鱗片有時會自光澤印刷層之表面突出,故而條件(12)更佳為滿足12≦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光澤印刷層之厚度≦60,進而較佳為滿足14≦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光澤印刷層之厚度≦30。
作為金屬鱗片之材質,可列舉:鋁、金、銀、黃銅、鈦、鉻、鎳、鎳鉻合金、不鏽鋼等金屬或合金。
金屬鱗片例如可藉由將使上述金屬或合金真空蒸鍍於塑膠膜上而成之金屬薄膜自塑膠膜剝離並將所剝離之金屬薄膜粉碎、攪拌而獲得。
就金屬鱗片之分散適應性、偏在及排列之觀點而言,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較佳為5.0~30μm,更佳為8.0~20.0μm。
又,就金屬鱗片之偏在及排列之觀點而言,金屬鱗片之平均厚度較佳為0.10μm以下,更佳為0.08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06μm以下。又,就操作性及高光澤之觀點而言,金屬鱗片之平均厚度較佳為0.01μm以上,更佳為0.02μm以上。
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及平均厚度係設為100個金屬鱗片之平均值。再者,各個金屬鱗片之長度及厚度可藉由在將金屬鱗片散佈於平滑基材上之狀態下使用雷射干涉式三維形狀解析裝置進行測定。各個金屬鱗片之長度係指於任意方向上自平面觀察各個金屬鱗片時之最大直徑,各個金屬鱗片之厚度係指自剖面方向觀察各個金屬鱗片時之最大厚度。再者,所謂於任意方向上自平面觀察各個金屬鱗片時之最大直徑係指將測定各個金屬鱗片之最大直徑之方向統一。例如,將對三維形狀解析裝置之測定結果進行圖像處理後之畫面上之X軸方向設為任意方向(測定方向)時, 於與X軸平行之方向測定最大直徑。即便假設於並非與X軸平行之方向上存在最大直徑,亦不將其視為最大直徑。
作為雷射干涉式三維形狀解析裝置,例如可列舉KEYENCE公司製造之商品名「形狀解析雷射顯微鏡VK-X系列」。
光澤印刷層較佳為進而含有黏合劑樹脂。
作為黏合劑樹脂,可列舉:聚酯樹脂、胺酯樹脂(urethane resin)、環氧樹脂、三聚氰胺樹脂、醇酸樹脂、酚樹脂、丙烯酸樹脂、纖維素樹脂等熱塑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又,作為黏合劑樹脂,亦可使用上述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
黏合劑樹脂與金屬鱗片之摻合比以固形物成分質量比計較佳為55:45~30:70,更佳為50:50~35:65。藉由相對於黏合劑樹脂55份將金屬鱗片設為45份以上,容易獲得充分之金屬光澤,藉由相對於黏合劑樹脂30份將金屬鱗片設為70份以下,可容易地使光澤印刷層之印刷性、印刷物之加工性良好。再者,於本發明中,由於在光澤印刷層之下方具有硬塗層,故而如上所述,即便使用大量金屬鱗片,亦可使金屬鱗片偏在於光澤印刷層之上部。
就金屬鱗片之偏在及排列之觀點、以及隱蔽性之觀點而言,光澤印刷層之厚度較佳為0.15~1.50μm,更佳為0.20~1.00μm,進而較佳為0.25~0.75μm。
再者,光澤印刷層之厚度例如可對使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穿透型電子顯微鏡(TEM)或掃描穿透型電子顯微鏡(STEM)拍攝到之剖面圖像中20個部位之厚度進行測定,並由20個部位之值之平均值來算出。於 測定之膜厚為微米(μm)級別之情形時,較佳為使用SEM,為奈米(nm)級別之情形時,較佳為使用TEM或STEM。於使用SEM之情形時,加速電壓較佳為設為1kV~10kV,倍率較佳為設為1000~7000倍,於使用TEM或STEM之情形時,加速電壓較佳為設為10kV~30kV,倍率較佳為設為5萬~30萬倍。
光澤印刷層以外之層厚度亦可使用與上述相同之方法測定。
為了使光澤印刷層成為所需顏色,亦可使光澤印刷層含有氧化鈦、鋅華(zinc flower)、碳黑、氧化鐵、黃氧化鐵(yellow iron oxide)、群青、金屬顏料、珍珠顏料等著色劑。
光澤印刷層表面之JIS Z8741:1997之於60度之鏡面光澤度較佳為150%以上,更佳為200%以上,進而較佳為250%以上。光澤印刷層表面之鏡面光澤度之上限為500%左右。藉由將光澤印刷層之鏡面光澤度設為上述範圍,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變良好,進而可使印刷物之金屬光澤良好。
光澤印刷層之表面形狀與條件(5)~(10)、及光澤印刷層之鏡面光澤度相關。因此,光澤印刷層較佳為具有特定之表面形狀。
關於光澤印刷層之表面,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谷深度Rv(Rv0.08GL)較佳為0.25μm以下,更佳為0.15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10μm以下。光澤印刷層表面之Rv0.08GL之下限為0.010μm左右。
關於光澤印刷層之表面,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谷深度Rv(Rv0.8GL)較佳為1.00μm以下,更佳為0.95μm 以下,進而較佳為0.90μm以下。光澤印刷層表面之Rv0.8GL之下限為0.05μm左右。
又,就金屬光澤之觀點而言,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光澤印刷層表面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Ra0.08GL)較佳為0.100μm以下。再者,就抑制正反射方向之反射而使視認性良好之觀點而言,Ra0.08GL較佳為不會過小。因此,Ra0.08GL更佳為0.010μm≦Ra0.08GL≦0.070μm,進而較佳為0.020μm≦Ra0.08GL≦0.050μm。
又,就金屬光澤之觀點而言,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光澤印刷層表面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Ra0.8GL)較佳為0.500μm以下,更佳為0.450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400μm以下。再者,就抑制正反射方向之反射而使視認性良好之觀點而言,Ra0.8GL較佳為0.250μm以上。
光澤印刷層可藉由將利用溶劑稀釋形成光澤印刷層之成分而成之光澤印刷層用油墨塗佈於硬塗層上並乾燥,且視需要進行紫外線照射而形成。
就兼顧金屬鱗片之偏在及乾燥效率之觀點而言,光澤印刷層用油墨中,相對於總固形物成分100質量份,較佳為含有溶劑600~1100質量份。
根據硬塗層之樹脂組成,溶劑之滲透性有所不同,因此適宜之溶劑種類無法一概而論,但例如可使用乙酸乙酯、異丙醇(IPA)、乙醇、乙酸正丙酯(NPAC)或將該等溶劑混合而成之溶劑等。
圖案層
為了提高印刷物之設計性,本發明之印刷物較佳為於基材與上述表面 保護層之間之任意部位具有圖案層。例如,圖案層可形成於光澤印刷層上及/或基材上之未形成光澤印刷層之部分之任意部位。
圖案層係藉由印刷等形成。圖案層除可藉由利用通常之黃色、紅色、藍色、及黑色之印刷原色(process color)之多色印刷來形成以外,亦可藉由準備構成圖案之各個顏色之版而進行之利用專色之多色印刷等來形成。圖案層之圖案只要為通常之印刷中所使用之圖案(例如文字、數字、圖形、記號、風景、人物、動物、圖標等),便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
作為形成圖案層所使用之油墨,使用對黏合劑樹脂適當混合顏料、染料等著色劑、體質顏料、溶劑、穩定劑、塑化劑、觸媒、硬化劑等而成之油墨。
作為黏合劑樹脂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胺酯系樹脂、氯化聚烯烴系樹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樹脂、聚乙烯丁醛樹脂、醇酸系樹脂、石油系樹脂、酮系樹脂、環氧系樹脂、三聚氰胺系樹脂、氟系樹脂、聚矽氧系樹脂、纖維素衍生物、橡膠系樹脂等。該等樹脂可單獨使用或者將2種以上混合而使用。
考慮到圖案層之形態、及目標設計性,圖案層之厚度可於0.1~20μm左右之範圍內適當調整。於不損害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圖案層中亦可含有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等添加劑。
表面保護層
本發明之印刷物於具有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藉由在最外表面形成表面保護層,可提高印刷物之耐擦傷性及耐候性。為了達成該效果,表面保護層較佳為以覆蓋光澤印刷層及視需要設置之圖案 層之整個區域之方式形成。又,於具有硬塗層之情形時,更佳為以進而覆蓋硬塗層之整個區域之方式形成表面保護層。
表面保護層可藉由塗佈含有樹脂成分、及視需要添加之粒子等之表面保護層用油墨並視需要使其乾燥、硬化而形成。
本發明之印刷物必須滿足條件(5)~(9),較佳為進而滿足條件(10)。又,為了滿足條件(5)~(10),如上所述,重要的是較小擴散、中等程度之擴散、及較大擴散之平衡。因此,表面保護層必須設為如印刷物整體上獲得較小擴散、中等程度之擴散、及較大擴散之平衡之構成。
具體而言,表面保護層較佳為具有以下之表面形狀。
表面保護層較佳為,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及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滿足以下條件(c)、(d)。
0.50≦(Ra0.8-Ra0.25)/(Ra0.25-Ra0.08)≦1.50 (c)
0.10μm≦Ra0.25≦0.50μm (d)
條件(c)更佳為滿足0.60≦(Ra0.8-Ra0.25)/(Ra0.25-Ra0.08)≦1.40,進而較佳為滿足0.70≦(Ra0.8-Ra0.25)/(Ra0.25-Ra0.08)≦1.30。
條件(d)更佳為滿足0.15μm≦Ra0.25≦0.45μm,進而較佳為滿足0.20μm≦Ra0.25≦0.40μm。
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a0.08較佳為0.20μm以下,更佳為0.18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15μm以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a0.08之下限為0.05 μm左右。
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a0.8較佳為0.60μm以下,更佳為0.55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50μm以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a0.8之下限為0.30μm左右。
又,表面保護層較佳為: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谷深度(Rv0.08)、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谷深度(Rv0.25)、及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谷深度(Rv0.8)滿足以下條件(e)、(f)。
1.00≦(Rv0.8-Rv0.25)/(Rv0.25-Rv0.08)≦2.00 (e)
0.50μm≦Rv0.25≦1.00μm (f)
條件(e)更佳為1.10≦(Rv0.8-Rv0.25)/(Rv0.25-Rv0.08)≦1.80,進而較佳為1.20≦(Rv0.8-Rv0.25)/(Rv0.25-Rv0.08)≦1.50。
條件(f)更佳為滿足0.55μm≦Rv0.25≦0.90μm,進而較佳為滿足0.60μm≦Rv0.25≦0.80μm。
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v0.08較佳為0.55μm以下,更佳為0.45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35μm以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v0.08之下限為0.10μm左右。
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v0.8較佳為2.00μm以下,更佳為1.80μm以下,進而較佳為1.50μm以下。表面保護層表面之Rv0.8之下限為1.00μm左右。
為了對表面保護層之表面賦予低頻成分之凹凸、中頻成分之凹凸、及高頻成分之凹凸,表面保護層較佳為於形成表面保護層時對下層(光澤印刷層、圖案層等)之凹凸具有追隨性。就該觀點而言,作為表面保護層用油墨之樹脂成分,較佳為含有熱塑性樹脂及/或熱硬化性樹脂。又, 就該觀點而言,表面保護層用油墨較佳為含有溶劑。
較佳為含有表面保護層用油墨之總樹脂成分之5~60質量%之熱塑性樹脂及/或熱硬化性樹脂,更佳為含有10~30質量%。再者,就使印刷物之耐擦傷性及耐候性更良好之觀點而言,表面保護層用油墨之總樹脂成分之剩餘部分較佳為設為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
熱塑性樹脂及/或熱硬化性樹脂可使用丙烯酸系樹脂、胺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等通用之樹脂。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可使用與硬化物層中所例示者相同之化合物。
又,為了增加中等程度之擴散及較大擴散,表面保護層較佳為具有內部霧度。若僅藉由表面保護層之表面凹凸來確保特定量之中等程度之擴散或較大擴散,則表面保護層之表面可能會過度地凹凸,印刷物之外觀變差,藉由一併使用內部霧度,可維持印刷物之外觀,並且容易確保中等程度之擴散或較大擴散。
內部霧度可由構成表面保護層之材料間之折射率差來表現。例如,於表面保護層含有樹脂成分及粒子之情形時,只要使樹脂成分之折射率與粒子之折射率不同,便可表現內部霧度。又,藉由摻合相溶性差且折射率不同之樹脂並於表面保護層內使樹脂彼此進行相分離,亦可表現內部霧度。
粒子可列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三聚氰胺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苯胍
Figure 104128556-A0202-12-0035-14
-三聚氰胺-甲醛縮合物、聚矽氧、氟系樹脂及聚酯系樹脂等有機粒子、二氧化矽(silica)、氧化鋁、氧化鋯及氧化鈦等無機粒子。
就表現內部霧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選擇與樹脂成分之折射率差為0.01 ~0.10之粒子。
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小於表面保護層之厚度。具體之平均粒徑根據表面保護層之厚度而有所不同,因此無法一概而論,較佳為0.10~1.0μm左右。
粒子之含量較佳為表面保護層之總固形物成分之2~20質量%,更佳為5~15質量%。
表面保護層之厚度較佳為0.50~5.0μm,更佳為0.80~1.5μm。
為了提高耐候性,表面保護層中較佳為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或光穩定劑。
[容器]
本發明之容器係使用上述本發明之印刷物而成者。
作為容器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飲料容器、食品容器等。本發明之容器具有優異之光澤感,且設計性優異。又,由於印刷物之捲曲受到抑制,故而於容器之製造過程中,可防止產生捲曲所導致之問題。
[印刷物之製造方法]
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印刷物之製造方法,該印刷物係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者,該印刷物之製造方法進行藉由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用油墨形成光澤印刷層之步驟、及藉由表面保護層用油墨形成表面保護層之步驟,來使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 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與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滿足以下條件(1)、(2)。
0.50≦(Ra0.8-Ra0.25)/(Ra0.25-Ra0.08)≦1.50 (1)
0.10μm≦Ra0.25≦0.50μm (2)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刷物之製造方法係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形成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形成表面保護層者,進行藉由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用油墨形成該光澤印刷層之步驟、及藉由表面保護層用油墨形成該表面保護層之步驟,藉此使得:朝向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α,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3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β,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1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γ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該α、β及γ滿足以下條件(5)~(9)。
4.0度≦α≦6.0度 (5)
5.5度≦β≦10.0度 (6)
9.5度≦γ≦15.0度 (7)
1.2度≦β-α≦2.5度 (8)
4.0度≦γ-β≦8.0度 (9)
以下,只要未特別明示,則設為上述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所共通之實施形態。
作為防眩性之評價指標,有時使用JIS Z8741:1997之鏡面光澤度。具體而言,若鏡面光澤度小(≒若正反射強度小),則用於具有防眩性之基準中。然而,即便正反射強度小,若正反射強度與遠離正反射方向附近之周邊區域之反射強度之差過大,則於手持印刷物自各種角度進行觀察之情形時,亦會產生反射強度驟變之角度。存在反射強度驟變之部位意味著根據觀察角度之不同,防眩性之等級存在差異。因該防眩性等級之差異導致視認者感到不適,使印刷物之高級感降低。
具有防眩性但產生反射強度驟變之部位之原因在於,若正反射強度之值甚至含有較小擴散,則即便不含有中等程度之擴散或較大擴散,亦會於一定程度上減小。
藉由滿足本發明之條件(1)及(2)、或(5)~(9),高頻成分、中頻成分及低頻成分之Ra適度地存在於表面保護層之表面,意味著表面保護層之表面上之反射分別含有一定量之較小擴散、中等程度之擴散、及較大擴散。因此,關於根據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印刷物,即便手持印刷物自各種角度進行觀察,亦不存在反射強度驟變之角度,可賦予不會感到不適之具有高級感之防眩性。
又,滿足條件(1)及(2)、或(5)~(9)之表面保護層上之擴散不會過度,故而可將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之降低抑制為必需之最小限度。因此,根據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印刷物具有金屬光澤。
進而,根據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簡易且穩定地製造具備上述效果且 標準化為高品質之印刷物。
為了獲得滿足條件(1)及(2)、或(5)~(9)之印刷物,較佳為於形成光澤印刷層之前形成硬塗層。又,為了獲得滿足條件(1)及(2)、或(5)~(9)之印刷物,較佳為將表面保護層之表面形狀設為上述範圍,且使表面保護層產生內部霧度。
又,為了使設計性良好,較佳為於形成光澤印刷層之後形成圖案層。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印刷物之製造方法較佳為以進而滿足上述條件(3)、(4)之方式獲得印刷物。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刷物之製造方法較佳為以進而滿足上述條件(10)之方式獲得印刷物。又,較佳為以滿足上述硬塗層、光澤印刷層、圖案層、表面保護層等之適當條件(例如光澤印刷層之鏡面光澤度)之方式獲得印刷物。
本發明之印刷物之製造方法所使用之基材、硬塗層、光澤印刷層、圖案層、表面保護層之實施形態與本發明之印刷物之基材、硬塗層、光澤印刷層、圖案層、表面保護層之實施形態相同。
[印刷物之選擇方法]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印刷物之選擇方法在選擇具有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之印刷物時,將以下情況設定為判定條件: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及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滿足以下條件(1)、(2)。
0.50≦(Ra0.8-Ra0.25)/(Ra0.25-Ra0.08)≦1.50 (1)
0.10μm≦Ra0.25≦0.50μm (2)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刷物之選擇方法在選擇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之印刷物時,將以下情況設為判定條件:朝向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α,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3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β,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1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γ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該α、β及γ滿足以下條件(5)~(9)。
4.0度≦α≦6.0度 (5)
5.5度≦β≦10.0度 (6)
9.5度≦γ≦15.0度 (7)
1.2度≦β-α≦2.5度 (8)
4.0度≦γ-β≦8.0度 (9)
如上所述,即便使用鏡面光澤度作為防眩性之判定基準,有時亦無法選擇具有各角度之防眩性程度之差異較少之具有高級感之防眩性、及抑制了光澤印刷層之金屬光澤之降低之防眩性的印刷物。又,若僅利用人眼進行評價,則會受到個人之視力或色覺、身體狀況等之影響,無法將印刷物之品質標準化。根據本發明之印刷物之選擇方法,可準確地選 擇兼具金屬光澤、及具有高級感之防眩性之印刷物,且可將印刷物之品質標準化。
本發明中選擇之對象印刷物亦可具有除光澤印刷層及表面保護層以外之層。例如,可於基材與光澤印刷層之間具有硬塗層,亦可於光澤印刷層與表面保護層之間具有圖案層。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印刷物之選擇方法較佳為進而將上述條件(3)、(4)設為判定條件。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刷物之選擇方法較佳為進而將上述條件(10)設為判定條件。又,亦較佳為追加上述硬塗層、光澤印刷層、圖案層、表面保護層等之適當條件(例如光澤印刷層之鏡面光澤度)作為判定條件。
本發明之印刷物之選擇方法中選擇之印刷物之基材、硬塗層、光澤印刷層、圖案層、表面保護層之實施形態與本發明之印刷物之基材、硬塗層、光澤印刷層、圖案層、表面保護層之實施形態相同。
[實施例]
其次,利用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受該例之任何限定。
1.測定及評價
對於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製作之印刷物進行以下測定及評價。將結果示於表1。
1-1.鏡面光澤度
依據JIS Z8741:1997,使用BYK Gardner公司之micro-TRI-gloss作為測定器,測定實施例1~4、及比較例1~6之印刷物、或該印刷物之中間物之 光澤印刷層或蒸鍍膜之60度鏡面光澤度。
1-2.算術平均粗糙度Ra及最大谷深度Rv
對於實施例1~4及比較例1~6之印刷物,測定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及最大谷深度Rv、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及最大谷深度Rv、以及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及最大谷深度Rv。再者,Ra及Rv之測定係使用小坂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SE-340,且設為以下測定條件。
[表面粗糙度檢測部之觸針]
小坂研究所公司製造之商品名SE2555N(前端曲率半徑:2μm、頂角:90度、材質:金剛石)
[表面粗糙度測定器之測定條件]
‧評價長度(基準長度):截止值λ c之5倍
‧觸針之前送速度:0.5mm/s
‧預備長度:(截止值λ c)×2
‧縱向倍率:2000倍
‧橫向倍率:10倍
1-3.反射強度分佈
使用測角光度計(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公司製造,商品名GP-200),朝向印刷物之最外表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平行光線)。對於經反射之光,相對於照射光之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對受光器進行掃描,從而測定於各角度之強度(光度)。測定強度(光 度)測定時,將由受光器之光闌檢測之受光器之開口角設為0.1度。根據測定結果算出α、β、γ及δ。
1-4.金屬光澤
將比較例1之印刷物作為參照物,利用目測來評價實施例1~4及比較例2~6之印刷物之金屬光澤。結果,將感覺到與參照物同等之金屬光澤者設為「A」,將雖然金屬光澤較參照物差但仍感覺到金屬光澤者設為「B」,將感覺不到金屬光澤者設為「C」。
1-5.防眩性
手持實施例1~4及比較例1~6之印刷物,於螢光燈之照明下擺成各種角度,利用目測來評價各角度之防眩性。結果,將於所有角度均具有優異之防眩性且未感到各角度之防眩性之差異者設為「A」,將感到一定之防眩性但感到各角度之防眩性存在差異者設為「B」,將幾乎不具有防眩性者設為「C」。
1-6.捲曲
對於實施例1~4及比較例1~6之印刷物,基於JAPAN TAPPI No.15-1之「捲曲深度測定法」,於溫度25℃、濕度75%RH之條件下測定捲曲深度。
2.印刷物之製作 [實施例1]
於基材(基重235g/m2之單面象牙紙)之塗佈面側之整個面,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6μm之方式塗佈下述配方之硬塗層用油墨1並進行乾燥、紫外線照射,從而形成硬塗層(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層)。
繼而,於硬塗層之整個面,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0.50μm之方式塗佈 下述配方之光澤印刷層用油墨2並使其乾燥,從而形成光澤印刷層。光澤印刷層之實質上不存在金屬鱗片之區域之厚度為0.30μm,金屬鱗片偏在區域之厚度為0.20μm。
繼而,藉由平板印刷於光澤印刷層上之任意部位形成深藍色圖案層。繼而,以覆蓋圖案層及光澤印刷層之整個面之方式且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1.0μm之方式塗佈下述配方之表面保護層用油墨3並進行紫外線照射,從而形成表面保護層,獲得實施例1之印刷物。
<硬塗層用油墨1>
‧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 70份
(BASF JAPAN公司製造,商品名:Lumogen OVD Primer301)
(二官能丙烯酸酯單體與三官能丙烯酸酯單體之混合物)
‧溶劑(乙酸乙酯) 30份
<光澤印刷層用油墨2>
‧黏合劑樹脂(硝化纖維素) 4.8份
(DIC GRAPHICS公司製造)
(商品名:XS-763 Medium NT-No.1)
‧鋁鱗片 7.2份
(平均長度14μm、平均厚度0.04μm)
‧溶劑(乙酸乙酯、IPA、乙醇、NPAC) 88份
<表面保護層用油墨3>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100份
(DIC GRAPHICS公司製造、商品名:UV CARTON ACT OP VARNISH)
(含有紫外線硬化性單體55~65質量%、合成樹脂10~20質量%、粒子5~15質量%、助劑5~15質量%作為主要成分之混合物)
再者,於實施例1中,基材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129μm。又,基材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524μm。
又,於實施例1中,硬塗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026μm。又,硬塗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305μm。
又,於實施例1中,光澤印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036μm。又,光澤印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359μm。
[實施例2]
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0.35μm之方式塗佈光澤印刷層用油墨2並使其乾燥而形成光澤印刷層,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實施例2之印刷物。
[實施例3]
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0.70μm之方式塗佈光澤印刷層用油墨2並使其乾燥而形成光澤印刷層,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實施例3之印刷物。
[實施例4]
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1.00μm之方式塗佈光澤印刷層用油墨2並使其乾燥而形成光澤印刷層,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實施例4 之印刷物。
[比較例1]
除了不於光澤印刷層上形成圖案層及表面保護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例1之印刷物。
[比較例2]
除了不於圖案層上形成表面保護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例2之印刷物。
[比較例3]
除了將表面保護層用油墨3變更為下述表面保護層用油墨4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例3之印刷物。
<表面保護層用油墨4>
‧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 100份
(DIC GRAPHICS公司製造、商品名:UV低氣味塗刷漆S)
[比較例4]
於厚度12μm之雙軸延伸PET膜上,準備具有厚度50nm之鋁蒸鍍膜之蒸鍍膜。繼而,使用三明治層疊法,一邊以厚度成為15μm之方式擠出低密度聚乙烯(LDPE)一邊將基材(基重235g/m2之單面象牙紙)之塗佈面側之面與蒸鍍膜之PET膜側之面貼合,獲得層疊基材。
繼而,藉由凹版印刷於層疊基材之蒸鍍膜上形成深藍色圖案層。繼而,以覆蓋圖案層及蒸鍍膜之整個面之方式且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1.0μm之方式塗佈下述配方之表面保護層用油墨5並使其乾燥,從而形成表面保護層,獲得比較例4之印刷物。
<表面保護層用油墨5>
‧熱硬化性樹脂 70份
(DIC GRAPHICS公司製造、商品名:DIC SAFE G-310 OP VARNISH)
‧溶劑(水/IPA=2/8) 30份
再者,於比較例4中,蒸鍍膜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048μm。又,蒸鍍膜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301μm。
[比較例5]
於基材(基重235g/m2之單面象牙紙)之塗佈面側之整個面,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1.5μm之方式塗佈下述配方之光澤印刷層用油墨6並使其乾燥而形成光澤印刷層。繼而,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法於光澤印刷層上形成深藍色圖案層。繼而,以覆蓋圖案層及光澤印刷層之整個面之方式且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1.0μm之方式塗佈下述配方之表面保護層用油墨7並進行紫外線照射,從而形成表面保護層,獲得比較例5之印刷物。
<光澤印刷層用油墨6>
‧黏合劑樹脂(硝化纖維素) 6份
(DIC GRAPHICS公司製造)
(商品名:XS-763 Medium NT-No.1)
‧鋁片 6份
(TOYO ALUMINIUM K.K.公司製造、商品名:TD-180T)
(平均長度15μm、平均厚度超過0.2μm)
‧溶劑(乙酸乙酯、IPA、乙醇、NPAC) 88部
<表面保護層用油墨7>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100份
(TOYO INK公司製造、商品名:FD OLP MULTICOLOR OP VARNISH M1-B)
(含有紫外線硬化性單體35~45質量%、合成樹脂35~45質量%、粒子1~10質量%、助劑5~15質量%作為主要成分之混合物)
再者,在比較例5中,光澤印刷層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15μm。
[比較例6]
於基材(基重235g/m2之單面象牙紙)之塗佈面側之整個面,使用熔融擠出法以厚度成為15μm之方式擠出低密度聚乙烯(LDPE),從而形成熱塑性樹脂層。
繼而,於熱塑性樹脂層之整個面,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0.70μm之方式塗佈上述配方之光澤印刷層用油墨2並使其乾燥,從而形成光澤印刷層。
繼而,藉由平板印刷於光澤印刷層上之任意部位形成黃色圖案層。繼而,以覆蓋圖案層及光澤印刷層之整個面之方式且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1.0μm之方式塗佈上述配方之表面保護層用油墨3並進行紫外線照射,從而形成表面保護層(無溶劑型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層),獲得比較例6之印刷物。
Figure 104128556-A0202-12-0049-1
根據表1之結果,可知實施例1之印刷物具有金屬光澤,且具有存在高級感之防眩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印刷物及容器不使用金屬蒸鍍之手段而具有金屬光澤,且具有存在高級感之防眩性,就該方面而言有用。
1‧‧‧基材
2‧‧‧硬塗層
3‧‧‧光澤印刷層
5‧‧‧表面保護層
10‧‧‧印刷物
31‧‧‧金屬鱗片偏在區域

Claims (22)

  1. 一種印刷物,其係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依序具有硬塗層、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者,該光澤印刷層形成為圖案狀,該硬塗層設置於:該基材上之至少與形成該光澤印刷層之區域對應的部位,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及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滿足以下條件(1)、(2):0.50≦(Ra0.8-Ra0.25)/(Ra0.25-Ra0.08)≦1.50 (1) 0.10μm≦Ra0.25≦0.50μm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印刷物,其中,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谷深度(Rv0.08)、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谷深度(Rv0.25)、及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最大谷深度(Rv0.8)滿足以下條件(3)、(4):1.00≦(Rv0.8-Rv0.25)/(Rv0.25-Rv0.08)≦2.00 (3) 0.50μm≦Rv0.25≦1.00μm (4)。
  3. 一種印刷物,其係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 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者,該光澤印刷層含有金屬鱗片,朝向該印刷物之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α,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3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β,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1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γ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該α、β及γ滿足以下條件(5)~(9):4.0度≦α≦6.0度 (5) 5.5度≦β≦10.0度 (6) 9.5度≦γ≦15.0度 (7) 1.2度≦β-α≦2.5度 (8) 4.0度≦γ-β≦8.0度 (9)。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印刷物,其中,朝向印刷物之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δ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該γ、及δ滿足以下條件(10):δ-γ≦4.0度 (1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印刷物,其中,該金屬鱗片之 平均長度與平均厚度滿足以下條件(11):金屬鱗片之平均厚度/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0.010 (1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印刷物,其中,該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與該光澤印刷層之厚度滿足以下條件(12):10≦[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光澤印刷層之厚度] (1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印刷物,其中,該金屬鱗片之平均長度為5.0~30.0μm。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印刷物,其中,該金屬鱗片之平均厚度為0.10μm以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印刷物,其中,該光澤印刷層之厚度為0.15~1.50μm。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印刷物,其中,該金屬鱗片偏在於該光澤印刷層之上方。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印刷物,其係藉由該光澤印刷層形成圖案而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印刷物,其中,該光澤印刷層形成為圖案狀,於該基材與該光澤印刷層之間且該基材上之至少與形成該光澤印刷層之區域對應的部位具有硬塗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印刷物,其中,該硬塗層為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層。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印刷物,其中,該基材為紙基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印刷物,其係於該基材與該表面保護層之間之任意部位具有圖案層而成。
  16. 一種容器,其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印刷物而成。
  17. 一種印刷物之製造方法,該印刷物係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依序具有硬塗層、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該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含有:於該基材上形成硬塗層之步驟、藉由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用油墨將該光澤印刷層圖案狀地形成於該硬塗層上之步驟、及藉由表面保護層用油墨形成該表面保護層之步驟,該硬塗層設置於:該基材上之至少與形成該光澤印刷層之區域對應的部位,來使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及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滿足以下條件(1)、(2):0.50≦(Ra0.8-Ra0.25)/(Ra0.25-Ra0.08)≦1.50 (1) 0.10μm≦Ra0.25≦0.50μm (2)。
  18. 一種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其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形成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形成表面保護層,進行藉由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用油墨形成該光澤印刷層之步驟、及藉由表面保護層用油墨形成該表面保護層之步驟, 藉此使得:朝向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α,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3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β,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1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γ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該α、β及γ滿足以下條件(5)~(9):4.0度≦α≦6.0度 (5) 5.5度≦β≦10.0度 (6) 9.5度≦γ≦15.0度 (7) 1.2度≦β-α≦2.5度 (8) 4.0度≦γ-β≦8.0度 (9)。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18項之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其進而包含以下步驟:於形成該光澤印刷層之步驟前,在該基材上之形成該光澤印刷層之區域的整面形成硬塗層,於形成該光澤印刷層之步驟中,該光澤印刷層形成為圖案狀。
  20. 一種印刷物之選擇方法,其在選擇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依序具有設置於至少與形成光澤印刷層之區域對應的部位的硬塗層、含有金屬鱗片且形成為圖案狀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之印刷物時,將以下情況設為判定條件: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8)、該表面保護層表 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25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25)、及該表面保護層表面之將截止值設為0.8mm時之JIS B0601: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0.8)滿足以下條件(1)、(2):0.50≦(Ra0.8-Ra0.25)/(Ra0.25-Ra0.08)≦1.50 (1) 0.10μm≦Ra0.25≦0.50μm (2)。
  21. 一種印刷物之選擇方法,其在選擇於基材上之任意部位具有含有金屬鱗片之光澤印刷層、進而於具有該光澤印刷層之側之最外表面具有表面保護層而成之印刷物時,將以下情況設為判定條件:朝向表面保護層側之面以距離法線45度之角度照射可見光時,相對於正反射方向於-45度~+45度之範圍內每0.1度地測定反射強度,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2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α,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3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β,將顯示正反射方向反射強度之1/10之反射強度的擴散角度之絕對值設為γ時,於光澤印刷層所處之正上部之表面保護層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該α、β及γ滿足以下條件(5)~(9):4.0度≦α≦6.0度 (5) 5.5度≦β≦10.0度 (6) 9.5度≦γ≦15.0度 (7) 1.2度≦β-α≦2.5度 (8) 4.0度≦γ-β≦8.0度 (9)。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或21項之印刷物之選擇方法,其中,該光澤印刷 層形成為圖案狀,於該基材與該光澤印刷層之間且該基材上之形成該光澤印刷層之區域的整面具有硬塗層。
TW104128556A 2014-10-30 2015-08-28 印刷物、使用該印刷物而成之容器、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及印刷物之選擇方法 TWI7125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4-222032 2014-10-30
JP2014222032 2014-10-30
JP2014222029 2014-10-30
JPJP2014-222029 2014-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5443A TW201615443A (zh) 2016-05-01
TWI712511B true TWI712511B (zh) 2020-12-11

Family

ID=56508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8556A TWI712511B (zh) 2014-10-30 2015-08-28 印刷物、使用該印刷物而成之容器、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及印刷物之選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251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3247A (ja) * 1986-04-03 1987-10-13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アルミ金属紙の製造方法
US6130185A (en) * 1997-07-11 2000-10-1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receiv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3002322A (ja) * 2001-06-20 2003-01-08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金属光沢層領域を有する紙容器
JP2003088800A (ja) * 2001-09-17 2003-03-25 Nippon Paint Co Ltd 光輝性塗膜形成方法および複層塗膜
JP2005271405A (ja) * 2004-03-25 2005-10-06 Jujo Chemical Kk 鏡面光沢積層体
JP2010162787A (ja) * 2009-01-16 2010-07-2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印刷物及び容器
WO2011135860A1 (ja) * 2010-04-30 2011-11-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形状保持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包装用積層体、包装材とその製造方法、形状保持繊維、および異方性熱伝導フィルム
CN103828491A (zh) * 2011-09-21 2014-05-28 吉坤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挠性印刷布线板用铜箔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3247A (ja) * 1986-04-03 1987-10-13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アルミ金属紙の製造方法
US6130185A (en) * 1997-07-11 2000-10-1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receiv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3002322A (ja) * 2001-06-20 2003-01-08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金属光沢層領域を有する紙容器
JP2003088800A (ja) * 2001-09-17 2003-03-25 Nippon Paint Co Ltd 光輝性塗膜形成方法および複層塗膜
JP2005271405A (ja) * 2004-03-25 2005-10-06 Jujo Chemical Kk 鏡面光沢積層体
JP2010162787A (ja) * 2009-01-16 2010-07-2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印刷物及び容器
WO2011135860A1 (ja) * 2010-04-30 2011-11-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形状保持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包装用積層体、包装材とその製造方法、形状保持繊維、および異方性熱伝導フィルム
CN103828491A (zh) * 2011-09-21 2014-05-28 吉坤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挠性印刷布线板用铜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5443A (zh) 2016-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55079B2 (ja) 印刷物、該印刷物を用いた容器、印刷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刷物の選択方法
JP2018030355A (ja) 印刷物、印刷物を用いた容器及び印刷物の選別方法
JP7396407B2 (ja) 化粧シート及び化粧板
JP6578887B2 (ja) 印刷物、該印刷物を用いてなる容器、印刷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刷物の選択方法
JP6696348B2 (ja) 印刷物、該印刷物を用いた容器、印刷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刷物の選択方法
JP6919693B2 (ja) 印刷物、及び該印刷物を用いた容器
JP6551157B2 (ja) 印刷物、該印刷物を用いた容器、印刷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刷物の選択方法
JP6620518B2 (ja) 印刷物、及び該印刷物を用いてなる容器
TWI712511B (zh) 印刷物、使用該印刷物而成之容器、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及印刷物之選擇方法
JP6578886B2 (ja) 印刷物、該印刷物を用いてなる容器、印刷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刷物の選択方法
JP6610229B2 (ja) 印刷物及び該印刷物を用いた容器
JP2005271405A (ja) 鏡面光沢積層体
JP6932990B2 (ja) 印刷物及び印刷物を用いた容器
TWI679132B (zh) 印刷物、使用該印刷物而成之容器、印刷物之製造方法及印刷物之選擇方法
JP6759861B2 (ja) 印刷物、印刷物を用いた容器及び印刷物の選別方法
JP6988220B2 (ja) 印刷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容器
TWI680066B (zh) 印刷物、及使用該印刷物而成之容器
JP6544286B2 (ja) 印刷物
US20240010849A1 (en) Decorative laminate including metallic lay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allic coating composition
JP6627354B2 (ja) 印刷物及び該印刷物を用いた容器
JP2024008569A (ja) 印刷物
JP6627355B2 (ja) 印刷物及び該印刷物を用いた容器
JP6641864B2 (ja) 印刷物
JP2022015908A (ja) 金属光沢を有する印刷物
JP2022178048A (ja) ホットスタンピング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