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8708B - 剎車連動系統 - Google Patents

剎車連動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8708B
TWI708708B TW108110318A TW108110318A TWI708708B TW I708708 B TWI708708 B TW I708708B TW 108110318 A TW108110318 A TW 108110318A TW 108110318 A TW108110318 A TW 108110318A TW I708708 B TWI708708 B TW I70870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output
swing arm
component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0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5212A (zh
Inventor
曾全佑
吳柏廷
林苑婷
蕭富成
Original Assignee
明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明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明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0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8708B/zh
Priority to JP2019061315A priority patent/JP6740532B1/ja
Publication of TW202035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5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70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案提供一種剎車連動系統,其結構包括一擺臂、入力組件、第一出力組件、槓桿比調變機構、第二出力組件。擺臂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端與第二端。入力組件銷連接於擺臂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當入力組件提供一輸入力時,擺臂沿輸入力之方向產生位移。於第一端的第一出力組件,對應輸入力產生一第一輸出力。槓桿比調變機構滑動地連接至第二端,對應輸入力產生一調變力,俾使第一端與第二端相對擺動。第二出力組件滑動地連接至槓桿比調變機構,因應輸入力、第一輸出力以及調變力產生第二輸出力,其中第二輸出力與第一輸出力呈一非線性關係。

Description

剎車連動系統
本案係關於一種剎車系統,尤指一種整合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之剎車連動系統。
剎車系統係一種令交通工具從前進中減速或停止下來的制動系統,透過使車輛車輪的轉動減慢來停車。傳統的兩輪車輛受限於兩個車輪的運動,一旦在剎車過程中不慎發生不當作動,除了可能會大幅延長剎車距離外,更可能導致輪胎因完全鎖死而側滑,進而使車身失去平衡而發生傾倒之意外,嚴重危害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為強化車輛行駛的安全性並避免車輛使用者不當操作前後輪剎車系統,目前市場遂有整合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之剎車系統,透過單一把手的動作同時啟動前後輪的剎車裝置,使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以一固定比例分別作用於前輪與後輪。
然而由於車輛慣性前移的效應會隨著整體車輛的剎車力增加而越趨明顯,若僅以一固定比例的剎車力作用於前輪與後輪,並無法使行進中的車輛自行進中平順地停止下來。況且,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的連動,更無法避免使用者不當的操作而造成前輪提早鎖死或初始剎車力過大,進而使車輛在剎車的過程中發生偏移或傾倒。
有鑑於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剎車連動系統,有效整合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於啟動後輪剎車力後方才啟動前輪剎車力,且配合車輛慣性前移效應提供非線性比例變化的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以解決習知技術所面臨之問題。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剎車連動系統,透過單一把手操作,即可產生足夠的剎車力,符合安全規範的減速度。其中利用單一把手操作連動槓桿比調變機構中至少一調變桿件作用,確保前後輪剎車力正確分配,使後輪剎車力與前輪剎車力的比例變化呈一非線性之關係變化,以於車輛剎車時可獲得舒適性能、最大減速度以及穩定性。此外,其結構精簡、成本合理且安裝容易。槓桿比調變機構中至少一桿件的作動機制,更提昇前後輪剎車力的比例變化範圍,利於整體結構的微小化。
本案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剎車連動系統,透過按壓單一把手操作連動槓桿比調變機構的啟動延遲組件,使後輪剎車機構先制動進行剎車。於緊急剎車或濕滑路面剎車時,後輪會比前輪先鎖死。後輪剎車機構若失效,例如斷線或卡死,前輪則將不連動產生剎車力。此外,前輪剎車機構若失效,後輪剎車機構仍可產生足夠的剎車力。
為達前述目的,本案提供一種剎車連動系統,其結構包括擺臂、入力組件、第一出力組件、槓桿比調變機構以及第二出力組件。擺臂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第一端與第二端彼此相對。入力組件銷連接至擺臂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當入力組件提供一輸入力時,擺臂沿輸入力之方向產生位移。第一出力組件銷連接至擺臂的第一端,對應入力組件之輸入力產生一第一輸出力。槓桿比調變機構滑動地連接至擺臂之第二端,對應入力組件之輸入力產生一調變力,俾使擺臂之第一端與第二端相對擺動。第二出力組件滑動地連接至槓桿比調變機構,因應入力組件之輸入力、第一輸出力以及調變力產生一第二輸出力,其中第二輸出力與第一輸出力之比例,隨著輸入力之變化,呈一非線性之關係變化。
於一實施例中,剎車連動系統更包括一殼體,具有一容置空間,擺臂與槓桿比調變機構容置於容置空間,且槓桿比調變機構設置於殼體上。
於一實施例中,槓桿比調變機構包括一啟動延遲組件以及一力分配組件,其中啟動延遲組件設置於殼體,滑動地連接至擺臂之第二端,對應入力組件之輸入力產生調變力,俾以延遲第二出力組件產生第二輸出力,其中力分配組件設置於殼體,滑動地連接至擺臂之第二端,於擺臂沿輸入力之方向產生位移時,調變力分配組件抵頂擺臂之位置。
於一實施例中,擺臂包括一第一滑輪,設置於第二端,滑動地連接至槓桿比調變機構,其中啟動延遲組件包括一轉動件以及一彈性件,轉動件樞接於殼體,且具有至少一第一臂,其中第一滑輪滑動地連接轉動件之第一臂,轉動件連接彈性件之一端,彈性件的另一端連接至殼體,其中彈性件提供一彈力使轉動件轉動並以第一臂抵頂擺臂之第一滑輪。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臂具有一弧面,第一滑輪透過弧面滑動地連接至轉動件之第一臂。
於一實施例中,力分配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桿件,銷連接於殼體,其中擺臂沿輸入力方向產生位移時,擺臂抵頂第一桿件,第一桿件轉動並抵頂或拉動第二出力組件,俾以產生第二輸出力。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桿件包括彼此相對的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二滑輪,第一端銷連接至殼體,第二滑輪設置於第二端,其中於擺臂沿輸入力之方向產生位移並抵頂第二滑輪滑動時,第一桿件以第一桿件之第一端為中心轉動。
於一實施例中,力分配組件更包括一第二桿件,第二桿件包括彼此相對的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滑輪,第一端銷連接至殼體,第三滑輪設置於第二端,其中於第一桿件以第一桿件之第一端為中心轉動時,第一桿件抵頂第三滑輪,第二桿件以第二桿件之第一端為中心轉動,且第二桿件抵頂或拉動第二出力組件,俾以產生第二輸出力。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出力組件與第二出力組件係選自由一鼓式剎車機構與一碟式剎車機構所構成之群組中之一者。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出力組件與第二出力組件分別為一後輪剎車機構與一前輪剎車機構。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於限制本案。
第1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力作用示意圖。第2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中第一輸出力與第二輸出力的關係圖。於本實施例中,剎車連動系統1包括有擺臂10、入力組件20、第一出力組件30、槓桿比調變機構40以及第二出力組件50。其中入力組件20例如是一左手剎車把手組件,供使用者操作致動剎車連動系統1。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則可分別例如是一後輪剎車機構與一前輪剎車機構。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更例如是一後輪鼓式剎車機構以及一前輪碟式剎車機構。當然,本案並不以此為限。應說明的是,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之輸出力可應用於鼓式、碟式或其他型式之剎車機構,於此不再贅述。
於本實施例中,擺臂10具有一第一端11與一第二端12,第一端11與第二端12彼此相對。入力組件20銷連接至擺臂10的第一端11與第二端12之間,組配提供一輸入力F1,俾使擺臂10沿輸入力F1之方向產生位移。第一出力組件30銷連接至擺臂10的第一端11,對應入力組件20之輸入力F1產生一第一輸出力F2。槓桿比調變機構40可例如透過一滑輪或其他滑動元件,滑動地連接至擺臂10之第二端12,對應入力組件20之輸入力F1產生一調變力F3,俾使擺臂10之第一端11與第二端12相對擺動。需說明的是,隨著入力組件20之輸入力F1增加,擺臂10產生之位移增加,槓桿比調變機構40因應擺臂10之位移而滑動,產生之調變力F3非一定值,隨著輸入力F1之變化,呈非線性變化。另一方面,第二出力組件50亦可例如透過一滑輪或其他滑動元件,滑動地連接至槓桿比調變機構40,因應入力組件20之輸入力F1、第一出力組件30之第一輸出力F2以及槓桿比調變機構40之調變力F3產生一第二輸出力F4,如第1圖所示。第二出力組件50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出力組件30之第一輸出力F2分別傳遞作用於前輪剎車機構等效剛性與後輪剎車機構等效剛性,使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之比例,隨輸入力F1之變化呈一非線性關係。其中第二出力組件50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出力組件30之第一輸出力F2之比例,隨著輸入力F1之變化,更呈一非線性關係,如第2圖所示實線部分。
第3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立體結構圖。第4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啟動延遲組件。第5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部份組件之立體結構圖。於本實施例中,剎車連動系統1更包括一殼體60,具有一容置空間61。剎車連動系統1之擺臂10與槓桿比調變機構40容置於容置空間61,且槓桿比調變機構40設置於殼體60上。入力組件20、第一出力組件30以及第二出力組件50則可視實際應用需求,自殼體60外接入。惟,入力組件20、第一出力組件30以及第二出力組件50之連接方式非限制本案之必要技術特徵,於此便不再贅述。於本實施例中,擺臂10更包括一第一滑輪13,設置於第二端12,透過第一滑輪13使擺臂10滑動地連接至槓桿比調變機構40。
於本實施例中,槓桿比調變機構40包括有一啟動延遲組件40a與一力分配組件40b。其中啟動延遲組件40a設置於殼體60,滑動地連接至擺臂10之第二端12,對應入力組件30之輸入力F1產生調變力F3,俾以延遲第二出力組件50產生第二輸出力F4。其中力分配組件40b設置於殼體60,滑動地連接至擺臂10之第二端12,於擺臂10沿輸入力F1之方向產生位移時,調變力分配組件40b與擺臂10之一抵頂點。於本實施例中,啟動延遲組件40a包括一轉動件41以及一彈性件42,轉動件41樞接於殼體60,且具有一第一臂411與一第二臂412。其中,第一臂411具有一弧面413,擺臂10的第一滑輪13可例如透過弧面413滑動地連接至轉動件41之第一臂411。於本實施例中,彈性件42可例如是一伸縮彈簧,轉動件41的第二臂412連接彈性件42之一端,而彈性件42的另一端連接至殼體60。藉此,彈性件42可提供一彈力,使轉動件41趨於轉動並以第一臂411上的弧面413抵頂擺臂10之第一滑輪13,俾使轉動件41於使用者操作入力組件20時可因應輸入力F1轉動,並產生呈非線性變化的調變力F3以抵抗輸入力F1產生之力矩。於一實施例中,彈性件42可例如以一扭簧取代伸縮彈簧,本案並不以此為限。於本實施例中,轉動件41之第一臂411與第二臂412之夾角小於180度。當擺臂10沿輸入力F1之方向產生位移而帶動轉動件41轉動,轉動件41之第一臂411逐漸趨於垂直擺臂10,降低轉動件41之第一臂411與擺臂10之第一滑輪13之間的抵頂作用,降低彈性件42作用於擺臂10之力矩。換言之,利用啟動延遲組件40a之轉動件41與彈性件42產生之調變力F3呈一非線性變化,且隨著擺臂10沿輸入力F1之方向產生位移,調變力F3逐漸減少。
另一方面,力分配組件40b包括至少一第一桿件43與至少一第二桿件44。第一桿件43與第二桿件44分別銷連接於殼體60,且於空間上彼此相對。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桿件43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端431、第二端432以及第二滑輪433。第一桿件43之第一端431銷連接至殼體60,第二滑輪433設置於第一桿件43之第二端432。其中於擺臂10沿輸入力F1之方向產生位移,擺臂10趨向抵頂第一桿件43的第二滑輪433,則第一桿件43將以第一桿件43的第一端431為中心轉動。另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二桿件44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端441、第二端442以及第三滑輪443。第二桿件44之第一端441銷連接至殼體60,第三滑輪443設置於第二桿件44之第二端442。於第一桿件43以其第一端431為中心轉動時,第一桿件43抵頂第二桿件44上之第三滑輪443,使第二桿件44以其第一端441為中心轉動,進而帶動第二桿件44以例如一抵頂部444抵頂第二出力組件50,俾以產生第二輸出力F4。應強調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出力組件50以碟式剎車機構作說明,故第二桿件44可例如以抵頂之方式推壓例如碟式剎車機構中之油泵。惟本案應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桿件44更可以抵頂或拉動等出力方式產生第二輸出力F4,作用於鼓式、碟式或其他型式之剎車機構,於此便不再贅述。
第6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中各組件之連動關係圖。第7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初始狀態示意圖。第8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作動狀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於剎車連動系統1的初始狀態時,擺臂10因啟動延遲組件40a之限制,保持於一初始位置。如第3至7圖所示,擺臂10之第一端11與第二端12分別連接第一出力組件30與槓桿比調變機構40的啟動延遲組件40a,俾以相對於第一端11與第二端12之間接入的入力組件20。於一實施例中,殼體60可設置有一定位凸部63,相對於擺臂10上入力組件20之接入點,於剎車連系統1的初始狀態時抵頂擺臂10,進一步增加初始狀態的穩定性。惟其非限制本案之必要技術特徵,於此不再贅述。另一方面,因應擺臂10沿輸入力F1方向之位移,殼體60更包含有一導溝62。擺臂10則包括有一限位部14,設置於擺臂10上,鄰近入力組件20之接入點,且至少部份容置於導溝62,俾以導引擺臂10沿輸入力F1方向產生位移,並隨著輸入力F1、第一輸出力F2、調變力F3與第二輸出力F4之變化,使擺臂10以入力組件20之接入點為中心產生擺動第一端11與第二端12。
值得注意的是,於初始狀態時,擺臂10更例如與力分配組件40b的第一桿件43保持間隙,即第一桿件43上之第二滑輪433不受擺臂10的抵頂。此時,力分配組件40b亦將不受力抵頂或拉動第二出力組件50,而使第二輸出力F4為零(請參考第2圖所示實線部分)。換言之,於輸入力F1帶動擺臂10產生之位移足以使擺臂10抵頂第一桿件43上之第二滑輪433之前,第二輸出力F4之值均為零,即剎車連動系統1可藉以控制前輪剎車力晚於後輪剎車力生成,使例如是後輪剎車機構之第一出力組件30先制動進行剎車,確保後輪會比前輪先鎖死並停止轉動。又於另一實施態樣中,當例如後輪剎車機構之第一出力組件30無法受力產生第一輸出力F2,例如後輪剎車機構發生斷線或卡死時,擺臂10因啟動延遲組件40a之限制,將無法進一步頂抵第一桿件43而帶動例如前輪剎車機構之第二出力組件50產生第二輸出力F4。換言之,本案剎車連動系統1除了整合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外,更保有安全機制。一旦例如後輪剎車機構之第一出力組件30若失效,例如斷線或卡死,例如前輪剎車機構之第二出力組件50則將不連動產生剎車力。
另一方面,當輸入力F1帶動擺臂10產生位移並使擺臂10開始抵頂第一桿件43上之第二滑輪433時,第一桿件43以其第一端431為中心轉動,使第一桿件43抵頂第二桿件44上之第三滑輪443。而第二桿件44受第一桿件43抵頂,以第二桿件44之第一端441為中心轉動,進而帶動第二桿件44抵頂第二出力組件50,俾以產生第二輸出力F4。由於擺臂10帶動力分配組件40b抵頂第二出力組件50時,同時需抵抗啟動延遲組件40a之轉動件41與彈性件42產生之調變力F3,又啟動延遲組件40a之轉動件41與彈性件42產生之調變力F3更呈一非線性變化,故第二出力組件50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出力組件30之第一輸出力F2之比例變化亦呈一非線性關係,如第2圖所示實線部分。換言之,第二出力組件50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出力組件30之第一輸出力F2分別傳遞作用於前輪剎車機構等效剛性與後輪剎車機構等效剛性,使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之比例,隨輸入力F1之變化呈一非線性關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擺臂10沿輸入力F1之方向產生位移,啟動延遲組件40a之轉動件41與彈性件42產生之調變力F3會逐漸變小。相對於逐漸加大的輸入力F1,逐漸減少的調變力F3更將增益第二輸出力F4的增加量。換言之,例如前輪剎車力之第二輸出力F4除了晚於例如後輪剎車力之第一輸出力F2生成外,第二輸出力F4更隨著後續輸入力F1的增加與調變力F3呈非線性變化而增加。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輸出力F2之比例,隨著輸力入F1之變化,呈一非線性關係,同時減小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輸出力F2之差異,以有效提昇例如前後輪之剎車效率。
藉此,本案之剎車連動系統1於緊急剎車或濕滑路面剎車時,後輪會比前輪先鎖死並停止轉動。後輪剎車機構若失效,例如斷線或卡死,前輪則將不連動產生剎車力。此外,前輪剎車機構若失效,後輪剎車機構仍可產生足夠的剎車力。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出力組件50更透過槓桿比調變機構40中力分配組件40b制動。由於力分配組件40b包括至少一第一桿件43與至少一第二桿件44等至少二桿件的作動機制,當輸入力F1帶動擺臂10產生位移並使擺臂10開始抵頂力分配組件40b時,相對於擺臂10的位移方向,即輸入力F1方向,至少二桿件的作動機制可以較小尺寸達成沿擺臂10的位移方向推抵或拉動第二出力組件50。於其他實施例中,槓桿比調變機構40之力分配組件40b更可對應增加或減少桿件的數量,本案並不受限於此。
惟需說明的是,於前述實施例中,剎車連動系統1藉由前述作動機制整合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之設計更具有強健性(robustness)。以第一出力組件30為鼓式後輪剎車機構為例作說明,鼓式剎車機械的變異條件很多且複雜。當後輪剎車機構中的剎車鞋磨耗或者剎車線疲乏後未調整,剎車把手的自由間隙(或稱手把游隙)將加大而導致例如後輪剎車機械之第一出力組件30提供的第一輸出力F2下降。然而本案剎車連動系統1藉由前述作動機制整合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時,即使於手把游隙超過範圍而未回廠調整,仍可確保例如後輪剎車機構之第一出力組件30先於例如前輪剎車機械之第二出力組件50先作動,同時提供呈非線性關係變化且配比正確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輸出力F2。如第2圖所示之實線部分,第一輸出力F2與第二輸出力F4的關係即為本案剎車連動系統1之設計曲線,相較於理論上前後兩輪同時鎖死可得最大減速度之理想曲線(虛線部分),本案剎車連動系統1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輸出力F2的配比更增加安全裕度S,故本案剎車連動系統1藉由前述作動機制整合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之設計具備足夠的強健性,可確保前後輪之剎車力分配不因這些因素而有明顯的劣化。
第9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安裝示範例。如圖所示,本案剎車連動系統1可應用於例如兩輪車輛上。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則可分別例如是一後輪剎車機構與一前輪剎車機構。擺臂10與槓桿比調變機構40例如設置於殼體60(參見第3圖)內,且可視實際應用需求調變設置位置,例如將剎車連動系統1架構於左右把手之間,惟本案並不受限於此。同樣地,入力組件20與第一出力組件30接入擺臂10之方式,以及第二出力組件50滑動地連接至槓桿比調變機構40之方式,均非限制本案之必要技術內容,可視實際應用需求調變。於本實例中,使用者藉由例如左手把手控制入力組件20,而控制剎車連動系統1之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使剎車連動系統1可提供呈非線性關係變化且配比正確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輸出力F2(如第2圖所示實線部分),完成前後輪之剎車連動,以於車輛剎車時可獲得舒適性能、最大減速度以及穩定性。
第10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另一安裝示範例。於本實施例中,剎車連動系統1可將擺臂10與槓桿比調變機構40架構於殼體60(參見第3圖)後,可視實際應用需求設置位置,例如放置於車體內,再接入第一出力組件30、第二出力組件50以及入力組件20等,本案並不受限於此。使用者藉由例如左手把手控制入力組件20,即可控制剎車連動系統1之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使剎車連動系統1可提供呈非線性關係變化且配比正確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輸出力F2(如第2圖所示實線部分),完成前後輪之剎車連動,以於車輛剎車時可獲得舒性能、最大減速度以及穩定性。
第11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立體結構圖。第12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啟動延遲組件。第13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部份組件之立體結構圖。第14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中各組件之連動關係圖。於本實施例中,該剎車連動系統1a系與第1圖至第10圖所示之剎車連動系統1相似,且相同的元件標號代表相同之元件、結構與功能,於此不再贅述。不同於第1圖至第10圖所示之剎車連動系統1,於本實施例中,力分配組件40b僅包括一第一桿件43。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更例如是一後輪鼓式剎車機構以及一前輪鼓式剎車機構。
第一桿件43銷連接於殼體60。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桿件43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端431、第二端432以及第二滑輪433。第一桿件43之第一端431銷連接至殼體60,第二滑輪433設置於第一桿件43之第二端432。其中於擺臂10沿輸入力F1之方向產生位移,擺臂10趨向抵頂第一桿件43的第二滑輪433,則第一桿件43將以第一桿件43的第一端431為中心轉動。於第一桿件43以其第一端431為中心轉動時,第一桿件43拉動例如鼓式剎車機構之第二出力組件50,產生第二輸出力F4。其中第二出力組件50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出力組件30之第一輸出力F2分別傳遞作用於前輪剎車機構等效剛性與後輪剎車機構等效剛性,使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之比例,隨輸入力F1之變化呈一非線性關係。
第15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初始狀態示意圖。第16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作動狀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於剎車連動系統1a的初始狀態時,擺臂10因啟動延遲組件40a之限制,保持於一初始位置。於初始狀態時,擺臂10更例如與力分配組件40b的第一桿件43保持間隙,即第一桿件43上之第二滑輪433不受擺臂10的抵頂。此時,力分配組件40b亦將不受力抵頂或拉動第二出力組件50,而使第二輸出力F4為零(請參考第2圖所示實線部分)。換言之,於輸入力F1帶動擺臂10產生之位移足以使擺臂10抵頂第一桿件43上之第二滑輪433之前,第二輸出力F4之值均為零,即剎車連動系統1a可藉以控制前輪剎車力晚於後輪剎車力生成,使例如是後輪剎車機構之第一出力組件30先制動進行剎車,確保後輪會比前輪先鎖死並停止轉動。又於另一實施態樣中,當例如後輪剎車機構之第一出力組件30無法受力產生第一輸出力F2,例如後輪剎車機構發生斷線或卡死時,擺臂10因啟動延遲組件40a之限制,將無法進一步頂抵第一桿件43而帶動例如前輪剎車機構之第二出力組件50產生第二輸出力F4。換言之,本案剎車連動系統1除了整合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外,更保有安全機制。一旦例如後輪剎車機構之第一出力組件30若失效,例如斷線 或卡死,例如前輪剎車機構之第二出力組件50則將不連動產生剎車力。
另一方面,當輸入力F1帶動擺臂10產生位移並使擺臂10開始抵頂第一桿件43上之第二滑輪433時,第一桿件43以其第一端431為中心轉動,使第一桿件43拉動第二出力組件50,俾以產生第二輸出力F4。由於擺臂10帶動力分配組件40b拉動第二出力組件50時,除了改變第二滑輪433與擺臂10的抵頂位置,同時需抵抗啟動延遲組件40a之轉動件41與彈性件42產生之調變力F3,又啟動延遲組件40a之轉動件41與彈性件42產生之調變力F3更呈一非線性變化,故第二出力組件50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出力組件30之第一輸出力F2之比例變化亦呈一非線性關係,如第2圖所示實線部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擺臂10沿輸入力F1之方向產生位移,啟動延遲組件40a之轉動件41與彈性件42產生之調變力F3會逐漸變小。相對於逐漸加大的輸入力F1,逐漸減少的調變力F3更將增益第二輸出力F4的增加量。換言之,例如前輪剎車力之第二輸出力F4除了晚於例如後輪剎車力之第一輸出力F2生成外,第二輸出力F4更隨著後續輸入力F1的增加與調變力F3呈非線性變化而減少。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輸出力F2之比例變化呈一非線性關係,同時減小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輸出力F2之差異,以有效提昇例如前後輪之剎車效率。藉此,本案之剎車連動系統1a於緊急剎車或濕滑路面剎車時,後輪會比前輪先鎖死並停止轉動。後輪剎車機構若失效,例如斷線或卡死,前輪則將不連動產生剎車力。此外,前輪剎車機構若失效,後輪剎車機構仍可產生足夠的剎車力。
第17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安裝示範例。第18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另一安裝示範例。如圖所示,本案剎車連動系統1a可應用於例如兩輪車輛上。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則可分別例如是一後輪鼓式剎車機構與一前輪鼓式剎車機構。擺臂10與槓桿比調變機構40例如設置於殼體60(參見第11圖)內,且可視實際應用需求調變設置位置,例如將剎車連動系統1a安裝於左右把手之間,或例如安裝於車體內,再接入第一出力組件30、第二出力組件50以及入力組件20等,本案並不受限於此。使用者藉由例如左手把手控制入力組件20,即可控制剎車連動系統1a之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使剎車連動系統1a可提供呈非線性關係變化且配比正確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輸出力F2(如第2圖所示實線部分),完成前後輪之剎車連動,以於車輛剎車時可獲得舒性能、最大減速度以及穩定性。
第19圖係揭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中各組件之連動關係圖。於本實施例中,該剎車連動系統1b系與第11圖至第18圖所示之剎車連動系統1a相似,且相同的元件標號代表相同之元件、結構與功能,於此不再贅述。不同於第11圖至第18圖所示之剎車連動系統1a,於本實施例中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則可例如是一後輪鼓式剎車機構以及一前輪碟式剎車機構。於本實施例中,力分配組件40b以抵頂之方式,作用於例如碟式剎車機構之第二出力組件50。其中第二出力組件50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出力組件30之第一輸出力F2分別傳遞作用於前輪剎車機構等效剛性與後輪剎車機構等效剛性,使前輪剎車力與後輪剎車力之比例,隨輸入力F1之變化呈一非線性關係。比較第14圖所示之剎車連動系統1a與第19圖所示之剎車連動系統1b可知,力分配組件40b可以拉動或抵頂之方式作用於第二出力組件50,本案並不受限於槓桿比調變機構40與第二出力組件50的滑動連接方式,於此便不再贅述。
第20圖係揭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安裝示範例。第21圖係揭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另一安裝示範例。如圖所示,本案剎車連動系統1b可應用於例如兩輪車輛上。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則可分別例如是一後輪鼓式剎車機構與一前輪碟式剎車機構。擺臂10與槓桿比調變機構40例如設置於殼體60(參見第11圖)內,且可視實際應用需求調變設置位置,例如將剎車連動系統1b安裝於左右把手之間,或例如安裝於車體內,再接入第一出力組件30、第二出力組件50以及入力組件20等,本案並不受限於此。使用者藉由例如左手把手控制入力組件20,即可控制剎車連動系統1b之第一出力組件30與第二出力組件50,使剎車連動系統1可提供呈非線性關係變化且配比正確之第二輸出力F4與第一輸出力F2(如第2圖所示實線部分),完成前後輪之剎車連動,以於車輛剎車時可獲得舒性能、最大減速度以及穩定性。
綜上所述,本案提供透過單一把手操作,即可產生足夠的剎車力,符合法規規範的減速度。同時利用槓桿比調變機構中至少一桿件作用,確保前後輪剎車力正確分配,使後輪剎車力與前輪剎車力的比例變化呈一非線性之關係變化,以於車輛剎車時可獲得舒適性能、最大減速度以及穩定性。此外,其結構精簡、成本合理且安裝容易。槓桿比調變機構中至少一桿件的作動機制,更提昇前後輪剎車力的比例變化範圍,利於整體結構的微小化。而透過按壓單一把手操作連動槓桿比調變機構的啟動延遲組件,使後輪剎車機構先制動進行剎車。於緊急剎車或濕滑路面剎車時,後輪會比前輪先鎖死。後輪剎車機構若失效,例如斷線或卡死,前輪則將不連動產生剎車力。此外,前輪剎車機構若失效,後輪剎車機構仍可產生足夠的剎車力。
本案得由熟習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1a、1b:剎車連動系統 10:擺臂 11:第一端 12:第二端 13:第一滑輪 14:限位部 20:入力組件 30:第一出力組件 40:槓桿比調變機構 40a:啟動延遲組件 40b:力分配組件 41:轉動件 411:第一臂 412:第二臂 413:弧面 42:彈性件 43:第一桿件 431:第一端 432:第二端 433:第二滑輪 44:第二桿件 441:第一端 442:第二端 443:第三滑輪 444:抵頂部 50:第二出力組件 60:殼體 61:容置空間 62:導溝 63:定位凸部 F1:輸入力 F2:第一輸出力 F3:調變力 F4:第二輸出力 S:安全裕度
第1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力作用示意圖。 第2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中第一輸出力與第二輸出力的關係圖。 第3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立體結構圖。 第4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啟動延遲組件。 第5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部份組件之立體結構圖。 第6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中各組件之連動關係圖。 第7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初始狀態示意圖。 第8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作動狀態示意圖。 第9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安裝示範例。 第10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另一安裝示範例。 第11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立體結構圖。 第12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啟動延遲組件。 第13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的部份組件之立體結構圖。 第14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中各組件之連動關係圖。 第15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初始狀態示意圖。 第16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作動狀態示意圖。第17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安裝示範例。 第18圖係揭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另一安裝示範例。 第19圖係揭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中各組件之連動關係圖。 第20圖係揭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安裝示範例。 第21圖係揭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剎車連動系統之另一安裝示範例。
1:剎車連動系統 10:擺臂 11:第一端 12:第二端 13:第一滑輪 20:入力組件 30:第一出力組件 40:槓桿比調變機構 40a:啟動延遲組件 40b:力分配組件 41:轉動件 42:彈性件 43:第一桿件 433:第二滑輪 44:第二桿件 443:第三滑輪 50:第二出力組件 60:殼體 61:容置空間 F1:輸入力

Claims (5)

  1. 一種剎車連動系統,包括:一擺臂,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彼此相對;一入力組件,銷連接至該擺臂的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組配提供一輸入力,俾使該擺臂沿該輸入力之方向產生位移;一第一出力組件,銷連接至該擺臂的該第一端,對應該入力組件之該輸入力產生一第一輸出力;一槓桿比調變機構,滑動地連接至該擺臂之該第二端,對應該入力組件之該輸入力產生一調變力,俾使該擺臂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相對擺動;以及一第二出力組件,滑動地連接至該槓桿比調變機構,因應該入力組件之該輸入力、該第一輸出力以及該調變力產生一第二輸出力,其中該第二輸出力與該第一輸出力之比例,隨著該輸入力之變化,呈一非線性之關係變化;一殼體,具有一容置空間,該擺臂與該槓桿比調變機構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且該槓桿比調變機構設置於該殼體上;其中該槓桿比調變機構包括一啟動延遲組件以及一力分配組件,其中啟動延遲組件設置於該殼體,滑動地連接至該擺臂之該第二端,對應該入力組件之該輸入力產生該調變力,俾以延遲該第二出力組件產生該第二輸出力,其中該力分配組件設置於該殼體,滑動地連接至該擺臂之該第二端,於該擺臂沿該輸入力之方向產生位移時,調變該力分配組件與該擺臂之一抵頂點;其中該槓桿比調變機構力分配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桿件,銷連接於該殼體,其中該擺臂沿該輸入力方向產生位移時,該擺臂抵頂該第一桿件,該第一桿件轉動並抵頂或拉動該第二出力組件,俾以產生該第二輸出力; 其中該第一桿件包括彼此相對的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二滑輪,該第一端銷連接至該殼體,該第二滑輪設置於該第二端,其中於該擺臂沿該輸入力之方向產生位移並抵頂該第二滑輪滑動時,該第一桿件以該第一桿件之該第一端為中心轉動;其中該力分配組件更包括一第二桿件,其中該第二桿件包括彼此相對的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滑輪,該第一端銷連接至該殼體,該第三滑輪設置於該第二端,其中於該第一桿件以該第一桿件之該第一端為中心轉動時,該第一桿件抵頂該第三滑輪,該第二桿件以該第二桿件之該第一端為中心轉動,且該第二桿件抵頂或拉動該第二出力組件,俾以產生該第二輸出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剎車連動系統,其中該擺臂包括一第一滑輪,設置於該第二端,滑動地連接至該槓桿比調變機構,其中該啟動延遲組件包括一轉動件以及一彈性件,該轉動件樞接於該殼體,且具有至少一第一臂,其中該第一滑輪滑動地連接該轉動件之該第一臂,該轉動件連接該彈性件之一端,該彈性件的另一端連接至該殼體,其中該彈性件提供一彈力使該轉動件轉動並以該第一臂抵頂該擺臂之該第一滑輪。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剎車連動統,其中該第一臂具有一弧面,該第一滑輪透過該弧面滑動地連接至轉動件之該第一臂。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剎車連動系統,其中該第一出力組件與該第二出力組件係選自由一鼓式剎車機構與一碟式剎車機構所構成之群組中之一者。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剎車連動系統,其中該第一出力組件與該第二出力組件分別為一後輪剎車機構與一前輪剎車機構。
TW108110318A 2019-03-25 2019-03-25 剎車連動系統 TWI7087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0318A TWI708708B (zh) 2019-03-25 2019-03-25 剎車連動系統
JP2019061315A JP6740532B1 (ja) 2019-03-25 2019-03-27 ブレーキ連動システ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0318A TWI708708B (zh) 2019-03-25 2019-03-25 剎車連動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5212A TW202035212A (zh) 2020-10-01
TWI708708B true TWI708708B (zh) 2020-11-01

Family

ID=72047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0318A TWI708708B (zh) 2019-03-25 2019-03-25 剎車連動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40532B1 (zh)
TW (1) TWI7087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0195A1 (en) * 2021-12-03 2023-06-08 Ola Electric Mobility Private Limited Unified braking system for vehicle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9308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联动制动装置
TWM412127U (en) * 2011-01-31 2011-09-21 Ren-Fa Luo Improved front and rear wheel brake control device
TW201139202A (en) * 2010-05-06 2011-11-16 Ming-Ze Hong Brake structure controlling brakes of front and rear wheels
CN102574516A (zh) * 2009-10-13 2012-07-11 博世株式会社 制动控制装置
TWM513166U (zh) * 2015-06-18 2015-12-01 Ming Horng Ind Co Ltd 集中式可變比例連動刹車裝置及應用其之車輛
TW201617264A (zh) * 2014-11-06 2016-05-16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動煞車系統
TW201627198A (zh) * 2015-01-30 2016-08-01 張奉琦 動態式力量分配裝置及其在單手刹前後輪裝置之應用
EP3075617A1 (en) * 2015-03-30 2016-10-05 J.Juan S.A. Combined brake device for vehi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0763B2 (ja) * 1998-07-31 2008-01-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二輪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JP4233678B2 (ja) * 1999-04-26 2009-03-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4344541B2 (ja) * 2003-05-30 2009-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用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4676290B2 (ja) * 2005-09-22 2011-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ブレーキ装置
JP6316137B2 (ja) * 2014-08-05 2018-04-25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US20180009501A1 (en) * 2015-01-30 2018-01-11 Fong-Chyi Chang Dynamic force-distributing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ingle-handed braking device of front and rear wheels
TWM528945U (zh) * 2016-05-13 2016-09-21 明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高變動剎車比例範圍之煞車連動系統
TWI593593B (zh) * 2016-05-13 2017-08-01 明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高變動剎車比例範圍之煞車連動系統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9308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联动制动装置
CN102574516A (zh) * 2009-10-13 2012-07-11 博世株式会社 制动控制装置
TW201139202A (en) * 2010-05-06 2011-11-16 Ming-Ze Hong Brake structure controlling brakes of front and rear wheels
TWM412127U (en) * 2011-01-31 2011-09-21 Ren-Fa Luo Improved front and rear wheel brake control device
TW201617264A (zh) * 2014-11-06 2016-05-16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動煞車系統
TW201627198A (zh) * 2015-01-30 2016-08-01 張奉琦 動態式力量分配裝置及其在單手刹前後輪裝置之應用
EP3075617A1 (en) * 2015-03-30 2016-10-05 J.Juan S.A. Combined brake device for vehicles
TWM513166U (zh) * 2015-06-18 2015-12-01 Ming Horng Ind Co Ltd 集中式可變比例連動刹車裝置及應用其之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5212A (zh) 2020-10-01
JP2020158013A (ja) 2020-10-01
JP6740532B1 (ja) 2020-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56391A (en) Brake system actuator with a return spring
TWM528945U (zh) 具高變動剎車比例範圍之煞車連動系統
WO2016119215A1 (zh) 动态式力量分配装置及其在单手刹前后轮装置之应用
TWI708708B (zh) 剎車連動系統
JP5129750B2 (ja) 車両のクラッチ
TW201739657A (zh) 具高變動剎車比例範圍之煞車連動系統
CN202863414U (zh) 一种手动挡汽车半坡启动防后溜制动装置
JP4010485B2 (ja) ブレーキペダル装置
WO2012010026A1 (zh) 车辆的一种驻车制动装置
KR20170023319A (ko) 차량용 브레이크
JP7014464B2 (ja) ブレーキリンキング及びブレーキ力分配装置
TWI757089B (zh) 連動煞車系統
CN111731431A (zh) 刹车连动系统
CN109210112B (zh) 鼓煞自由间隙的自动补偿装置及摇臂端补偿装置
TW202035200A (zh) 可控制比例的剎車連動系統
JPH07329747A (ja) 自動二輪車用制動装置
TWI754378B (zh) 壓力分配控制系統
TWM601713U (zh) 剎車連動與剎車力分配裝置
EP1366973B1 (en) Oscillation type vehicle
JP6901215B2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
CN214776383U (zh) 具切换装置的连动刹车系统
CN216580871U (zh) 连动刹车系统
TWI532614B (zh) 煞車連動裝置
JP2901399B2 (ja) 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用モジュレータ
KR200402569Y1 (ko) 차량의 보조 제동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