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7683B - Glp-1受體促效劑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Glp-1受體促效劑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7683B
TWI707683B TW108119890A TW108119890A TWI707683B TW I707683 B TWI707683 B TW I707683B TW 108119890 A TW108119890 A TW 108119890A TW 108119890 A TW108119890 A TW 108119890A TW I707683 B TWI707683 B TW I7076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compound
carboxylic acid
benzimidazole
ylmeth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9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5679A (zh
Inventor
蓋瑞 艾斯柏尼斯
史考特 貝格里
約翰 客托
大衛 艾德蒙
馬克 佛蘭根
二木建太郎
大衛 格利菲斯
金 華德
連亞靜
克里斯 林柏克斯
艾力 龍卓根
艾倫 馬西威茲
大衛 帕歐卓斯基
羅奇 路格理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輝瑞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輝瑞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輝瑞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5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5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7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768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496Non-condensed piperazines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e.g. rifampin, thiothixene or sparfloxac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4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445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 A61K31/4523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54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containing a five-membered ring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pimozide, domperid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5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at least one nitrogen and one oxygen as the ring hetero atoms, e.g. 1,2-oxazines
    • A61K31/53751,4-Oxazines, e.g. morpholine
    • A61K31/53771,4-Oxazines, e.g. morpholine not condensed and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e.g. timol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hydroxy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15/02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hydroxy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hydroxy groups and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15/4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hydroxy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hydroxy groups and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quaternised nitrogen atom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3/00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n acyclic carbon atom or hydrogen
    • C07C53/02Formic acid
    • C07C53/06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3/00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n acyclic carbon atom or hydrogen
    • C07C53/08Acetic acid
    • C07C53/10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5/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13Crystalline forms, e.g. polymorph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iabet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作為GLP-1R促效劑之苯並咪唑的6-羧酸類以及4-氮雜-、5-氮雜-、及7-氮雜-苯並咪唑類、製造該化合物的製程、以及包含將該化合物投藥給有需要之哺乳動物的方法。

Description

GLP-1受體促效劑及其用途
本發明提供作為GLP-1R促效劑之苯並咪唑的6-羧酸類以及4-氮雜-、5-氮雜、及7-氮雜苯並咪唑類、製造該化合物的製程、以及包含將該化合物投藥給有需要之哺乳動物的方法。
由於患病率日漸增加以及相關的健康風險,糖尿病乃重要的公眾健康問題。此疾病的特徵在於胰島素生產、胰島素作用之缺陷、或二者所造的的高位準血糖。已確認出二種形式的糖尿病,第一型及第二型。第一型糖尿病(T1D)係於身體的免疫系統破壞胰臟β細胞時發展出的,而胰臟β細胞乃身體內製造激素胰島素(調節血糖)的唯一細胞。為了活存,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人必須藉由注射或泵投用胰島素。第二型糖尿病(通稱為T2DM)通常係因胰島素抗性或當胰島素未充分生產以維持可接受之血糖位準而開始的。
目前已有供治療高血糖且既而治療T2DM的各種藥理方法途徑(Hampp, C. et al.Use of Antidiabetic Drugs in the U.S. , 2003-2012,Diabetes Care 2014, 37, 1367-1374)。彼等可分組成六個重要類別,各藉由不同的主要機制作用:(A)胰島素促泌素,包括磺醯基-脲類[例如,克吡噻(glipizide)、格列美脲(glimepiride)、甘布若(glyburide)]、美格替耐類(meglitinides)[例如,納格列定(nateglidine)、瑞格列奈(repaglinide)]、二肽基肽酶IV(DPP-IV)抑制劑[例如,西格列汀(sitagliptin)、維格列汀(vildagliptin)、阿格列汀(alogliptin)、度格列汀(dutogliptin)、利格列汀(linagliptin)、沙格列汀(saxogliptin)]、以及類升糖素肽-1受體(GLP-1R)促效劑[例如,利拉魯肽(liraglutide)、阿必魯肽(albiglutide)、降爾糖(exenatide)、利西那肽(lixisenatide)、易週糖(dulaglutide)、索馬魯肽(semaglutide)],彼等係藉由作用於胰臟β細胞,以增強胰島素的分泌。磺醯脲類及美格替耐類因造成體重增加且常誘發低血糖症,而使得功效及耐受性受限。DPP-IV的功效有限。已上市的GLP-1R促效劑係藉由皮下注射的肽類。利拉魯肽另外經批准可用於治療肥胖症。(B)雙胍類[例如,二甲雙胍(metformin)]被認為主要係藉由降低肝臟葡萄糖的生產而起作用的。雙胍類常會造成胃腸障礙以及乳酸中毒,而進一步限制了彼等的用途。(C)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劑[例如,阿卡波糖(acarbose)]降低腸葡萄糖吸收。此等藥劑常會造成胃腸障礙。(D)四氫噻唑二酮類[例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羅格列酮(rosiglitazone)]係作用於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內的特定受體[過氧化體增殖劑活化受體-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彼等係調控脂質機制,既而增強此等組織對於胰島素作用的反應。經常使用此等藥物可能導致體重增加且誘發水腫及貧血。(E)胰島素可單獨或與前述藥劑合併用於更嚴重的病例,且經常使用可能導致體重增加且伴隨低血糖症的風險。(F)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共同運輸蛋白2(sodium-glucose linked transporter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劑[例如,福適佳(dapagliflozin)、恩格列淨(empagliflozin)、卡納格列淨(canagliflozin)、埃格列淨(ertugliflozin)]抑制腎臟內葡萄糖的再吸收且因而降低血液內的葡萄糖位準。這類新興藥物可能與酮酸症及尿道感染相關聯。
然而,除了GLP-1R促效劑及SGLT2抑制劑之外,此等藥物的功效皆受到限制且未能解決最重要的問題,β細胞功能衰退及相關的肥胖症。
在現代社會中,肥胖症係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且與許多醫學問題相關聯,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以及冠心病。其還進一步與T2DM及胰島素抗性有高度的關聯,後者通常伴隨高胰島素血症或高血糖症,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此外,T2DM與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增加二至四倍有關。目前,可以高效率地消除肥胖症的唯一治療法係減重手術,但此治療法昂貴且風險高。藥理學上的干預通常不太有效且有副作用。因此,顯然需要有副作用較少且方便投藥之更有效的藥理干預。
雖然T2DM最常係與高血糖症及胰島素抗性相關聯,但是與T2DM相關聯之其他疾病還包括有:肝臟胰島素抗性、葡萄糖失耐性、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糖尿病性腎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肥胖症、血脂異常、高血壓、高胰島素血症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NAFLD係代謝症候群的肝臟表現,且係一系列的肝臟病況,包含脂肪變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纖維化、硬化及最終的肝細胞癌。NAFLD及NASH被視為主要的脂肪肝疾病,因為彼等佔了肝臟脂質升高個體的最大比例。NAFLD/NASH的嚴重性係基於脂質的存在、炎性細胞浸潤、肝細胞汽球化、以及纖維化的程度。雖然並非所有患有脂肪變性的個體皆會進展到NASH,但是有一部分的個體會。
GLP-1係回應食物的攝取,由腸內的L-細胞所分泌之30個胺基酸長的腸促胰島素激素。GLP-1已顯示可以生理及依賴葡萄糖的方式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降低升糖素分泌、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慾、以及刺激β-細胞的增生。於非臨床實驗中,GLP-1藉由刺激對於葡萄糖依賴性之胰島素分泌重要之基因的轉錄以及藉由促進β-細胞新生,而促進持續的β-細胞能力(Meier, et al.Biodrugs. 2003; 17 (2): 93-102)。
在健康的個體體內,GLP-1藉由刺激胰臟之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分泌,導致周邊的葡萄糖吸收增加,而在調控餐後血糖位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GLP-1亦會遏止升糖素分泌,導致肝臟葡萄糖產量減少。此外,GLP-1延緩胃排空且減緩小腸運動,而延緩食物吸收。在患有T2DM的人體內,GLP-1之正常的餐後升高不存在或減少(Vilsboll T, et al.Diabetes . 2001. 50; 609-613)。
Holst (Physiol. Rev. 2007, 87, 1409)及Meier (Nat. Rev. Endocrinol. 2012, 8, 728)記述了GLP-1受體拮抗劑,諸如,GLP-1、利拉魯肽及毒蜥外泌肽-4(exendin-4),具有藉由降低空腹及餐後葡萄糖(FPG及PPG)來改善T2DM患者之血糖控制的三個主要藥理活性:(i)增加葡萄糖依賴的胰島素分泌(改良的第一及第二階段),(ii)在高血糖情況下的升糖素遏止活性,(iii)延緩胃排空速率,而導致膳食所衍生之葡萄糖吸收的減緩。
對於心臟代謝及相關疾病而言,仍然需要有易於投藥的預防及/或治療法。
本發明係關於式I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1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 R示F、Cl、或-CN; p示0或1; 環A示苯基或6-員雜芳基; m示0、1、2、或3; 各R1 獨立選自:鹵素、-CN、-C1-3 烷基、及-OC1-3 烷基,其中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烷基經0至3個F原子所取代; R2 示H或-C1-3 烷基,其中烷基經0至1個OH所取代; 各R3 獨立示F、-OH、-CN、-C1-3 烷基、-OC1-3 烷基、及-C3-4 環烷基,或者2個R3 可一起環化形成-C3-4 螺環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烷基、環烷基、或螺環烷基可經0至3個F原子及經0至1個 -OH所取代; q示0、1或2; X-L示N-CH2 、CHCH2 、或環丙基; Y示CH或N; R4 示-C1-3 烷基、-C0-3 伸烷基-C3-6 環烷基、-C0-3 伸烷基-R5 、或-C1-3 伸烷基-R6 ,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烷基可經0至3個獨立選自0至3個F原子的取代基以及0至1個選自-C0-1 伸烷基-CN、-C0-1 伸烷基-ORO 、-SO2 -N(RN )2 、 -C(O)-N(RN )2 、-N(C=O)(RN )、及-N(RN )2 的取代基所取代;且 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伸烷基及環烷基可獨立經0至2個獨立選自0至2個F原子的取代基及0至1個選自-C0-1 伸烷基-CN、-C0-1 伸烷基-ORO 、及-N(RN )2 的取代基所取代; R5 示4-至6-員雜環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雜環烷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1個側氧基(=O), 0至1個-CN, 0至2個F原子,及 0至2個獨立選自-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取代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烷基可經0至3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3個F原子, 0至1個-CN,以及 0至1個-ORO ; R6 示5-至6員雜芳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雜芳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2個鹵素, 0至1個獨立選自-ORO 及-N(RN )2 的取代基,以及 0至2個-C1-3 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烷基可經0至3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3個F原子,以及 0至1個-ORO ; 各RO 獨立示H、或-C1-3 烷基,其中C1-3 烷基可經0至3個F原子所取代; 各RN 獨立示H、或-C1-3 烷基; Z1 、Z2 、及Z3 各示-CRZ ,或是 Z1 、Z2 、及Z3 中之一者示N且其他的二者示-CRZ ;且 各RZ 獨立示H、F、Cl、或-CH3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3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 R示F; p示0或1; 環A示苯基或吡啶基; m示0、1、或2; 各R1 獨立選自:鹵素、-CN、-C1-3 烷基、及-OC1-3 烷基,其中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烷基經0至3個F原子所取代; R2 示H或CH3 ; X-L示N-CH2 、或環丙基; Y示CH或N; Z3 示-CRZ 或N;且 RZ 示H、F、Cl、或-CH3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5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 環A示苯基或吡啶基; m示0、1、或2; 各R1 獨立選自F、Cl、及-CN; R2 示H或CH3 ;且 Y示CH或N。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V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7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 m示0、1、或2; 各R1 獨立選自F、Cl、及-CN; R2 示H或CH3 ;且 Y示CH或N。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V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9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 m示0或1; R1 示F、Cl、或-CN; R2 示H或CH3 ;且 Y示CH或N。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V或式V化合物,其中環A之苯基或吡啶基具有一個R1 ,其係於相對於該苯基或吡啶基附接至二氧雜環戊烷之碳呈對位的位置上取代,而提供了:
Figure 02_image011
或其藥學上可其受的鹽類,其中: 各R1 獨立選自F、Cl、及-CN; R2 示H或CH3 ;且 Y示CH或N。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例如,式I或II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X-L示N-CH2 ;且Y示CH或N。由本文所描述的體系,在如是情況下,X示N且L示CH2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例如,式I或II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X-L示CHCH2 ;且Y示N。由本文所描述的體系,在如是情況下,X示CH且L示CH2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例如,式I或II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X-L示CHCH2 ;且Y示CH。由本文所描述的體系,在如是情況下,X示CH且L示CH2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例如,式I或II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X-L示環丙基;且Y示N。
於其中X-L示環丙基的體系中,式I或II化合物係提供:
Figure 02_image013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R4 示 -CH2 CH2 OCH3 、C1-3 伸烷基-R5 、或C1-3 伸烷基-R6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R4 如式I化合物所定義者。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R4 示-C1-3 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烷基可經0至1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C0-1 伸烷基-ORO 、及-N(RN )2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R4 示 -(CH2 )2 OCH3 、或-(CH2 )2 N(CH3 )2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R4 示-CH2 -R5 ,其中R5 示4-至5-員雜環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雜環烷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2個F原子,及 0至1個選自-OCH3 及-CH2 OCH3 的取代基。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雜環烷基係
Figure 02_image015
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雜環烷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例如,替代氫): 0至1個側氧基(O=), 0至1個-CN, 0至2個F原子,以及 0至2個獨立選自-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取代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烷基可經0至3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3個F原子, 0至1個-CN,及 0至1個-ORO , 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雜環基係
Figure 02_image017
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雜環烷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例如,替代氫): 0至1個-CN, 0至2個F原子,以及 0至2個獨立選自-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取代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烷基可獨立經0至3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3個F原子, 0至1個-CN,以及 0至1個-ORO , 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雜環烷基係
Figure 02_image019
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雜環烷基可經0至1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例如,替代氫): -CN, F原子,及 0至1個獨立選自-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取代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烷基可經0至3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3個F原子, 0至1個-CN;以及 0至1個-ORO , 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雜環烷基係
Figure 02_image021
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雜環烷基係
Figure 02_image023
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雜環烷基可經0至1個甲基所取代,其中該甲基可經0至3個F原子所取代。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雜環烷基係
Figure 02_image025
其中雜環基係未經取代的。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CH2 -R5 與R4 所附接的氮提供:
Figure 02_image027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R4 示-CH2 -R6 ,其中R6 係5-員雜芳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雜芳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2個鹵素,其中鹵素係獨立選自F及Cl, 0至1個-OCH3 ,及 0至1個-CH3 、-CH2 CH3 、-CF3 、或-CH2 CH2 OCH3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雜芳基係
Figure 02_image029
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雜芳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例如,替代氫): 0至2個鹵素,其中鹵素係獨立選自F及Cl, 0至1個選自-ORO 及-N(RN )2 的取代基,或 0至2個-C1-3 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烷基可經0至3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3個F原子,及 0至1個-ORO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雜芳基係
Figure 02_image031
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雜芳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例如,替代氫): 0至2個鹵素,其中鹵素係獨立選自F及Cl, 0至1個選自-ORO 及-N(RN )2 的取代基, 0至2個-C1-3 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烷基可經0至3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3個F原子,及 0至1個-ORO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雜芳基係
Figure 02_image033
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雜芳基可經0至1個-C1-2 烷基之取代基所取代,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烷基可經0至3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3個F原子,以及 0至1個-ORO ;且 各RO 獨立示H、或-C1-3 烷基。 可認識到任何取代基皆可替代被取代之碳或氮上的H。經取代之雜芳基的非設限例子係:
Figure 02_image035
。 可認識到H係被取代基,例如,R6s (R6 之任何雜芳基上可允許的取代基)取代,而提供:
Figure 02_image037
其中R6s 示-C1-2 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烷基可經0至3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 0至3個F原子,及 0至1個-RO ;且 各RO 獨立示H、或-C1-3 烷基; 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雜芳基示:
Figure 02_image039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例如,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Z1 、Z2 、及Z3 各示CRZ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例如,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RZ 示H。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例如,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Z1 、Z2 、及Z3 各示CH。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例如,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R3 示-CH3 、或-CF3 ;且q示1。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例如,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各R1 獨立示F、Cl、或-CN。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例如,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R4 示-CH2 -R5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例如,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R4 示-CH2 -R6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之其他體系的化合物,例如,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其中化合物係自由酸。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化合物之任何體系,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環A及R2 提供:
Figure 02_image041
其中: R示F、Cl、或-CN; p示0或1; m示0、1、或2;且 各R1 獨立選自:鹵素、-CN、-C1-3 烷基、及-OC1-3 烷基,其中C1-3 烷基及OC1-3 烷基的烷基經0至3個F原子所取代。
另一體系係關於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R2 示H。
另一體系係關於其中R2 示H之本發明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發明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 2-({4-[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 2-({4-[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7-氟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發明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 2-({4-[(2S)-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 2-({4-[(2S)-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7-氟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其中R2 示CH3 之本發明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發明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 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2-({4-[2-(4-氰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3-(1,3-㗁唑-2-基甲基)-3H-咪唑並[4,5-b]吡啶-5-羧酸; 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乙基-1H-咪唑-5-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3-㗁唑-4-基甲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 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吡啶-3-基甲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 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3-㗁唑-5-基甲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 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乙基-1H -1,2,3-三唑-5-基)甲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 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3-㗁唑-2-基甲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 2-({4-[2-(4-氯基-2-氟苯基)-7-氟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 )-氧雜環丁-2-基甲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 2-({4-[2-(4-氰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3-㗁唑-2-基甲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或 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7-氟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發明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 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 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7-氟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發明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 2-({4-[(2S)-2-(4-氰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2-({4-[(2S)-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 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乙基-1H-咪唑-5-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發明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 2-({4-[(2R)-2-(4-氰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2-({4-[(2R)-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 2-({4-[(2R)-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乙基-1H-咪唑-5-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另一體系係關於本發明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 2-({4-[2-(4-氰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其中2*之掌性係來自C56; 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其中2*之掌性係來自P9; 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乙基-1H-咪唑-5-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其中2*之掌性係來自17; 2-({4-[2-(4-氯基-2-氟苯基)-7-氟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其中2*之掌性係來自96;或 2-({4-[2-(4-氰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3-㗁唑-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其中2*之掌性係來自C82; 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
另一體系包括化合物: 2-({4-[(2S)-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該鹽類係托立斯鹽(tris salt)。
另一體系包括呈自由酸之化合物2-({4-[(2S)-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另一體系包括下列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43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
另一體系包括化合物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鹽類係托立斯鹽{此化合物之托立斯鹽亦稱作為: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1,3-二羥基-2-(羥甲基)丙烷-2-胺鎓鹽}。
於某些體系中,本發明提供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化合物之無水托立斯鹽的晶形。於某些其他體系中,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之無水(無水物)托立斯鹽的晶形係指定為「形式I」,其係根據其在,例如,本文所描述之粉末X射線繞射(PXRD)方面的獨特固態特徵(諸如,實質上如第1圖所描繪的),加以特性化。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包含至少二個在選自3.7±0.2˚;7.3±0.2˚;8.5±0.2˚;10.1±0.2˚;14.7±0.2˚;及16.9±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包含至少三個在選自3.7±0.2˚;7.3±0.2˚;8.5±0.2˚;10.1±0.2˚;14.7±0.2˚;及16.9±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包含至少四個在選自3.7±0.2˚;7.3±0.2˚;8.5±0.2˚;10.1±0.2˚;14.7±0.2˚;及16.9±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包含至少五個在選自3.7±0.2˚;7.3±0.2˚;8.5±0.2˚;10.1±0.2˚;14.7±0.2˚;及16.9±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包含2θ在3.7±0.2˚及7.3±0.2˚之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包含2θ在3.7±0.2˚、7.3±0.2˚及14.7±0.2˚之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於某些其他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另外包含至少一個在選自8.5±0.2˚;10.1±0.2˚;及16.9±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包含在3.7±0.2˚;7.3±0.2˚;14.7±0.2˚;及16.9±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包含在3.7±0.2˚;7.3±0.2˚;8.5±0.2˚;10.1±0.2˚;14.7±0.2˚;及16.9±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實質上如第1圖所示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以2θ度數表示之一系列繞射峰以及相對強度(相對強度≥3.0%)提供於表X1。
如粉末繞射技藝中已熟知者,峰(反射)的相對強度可隨著試樣製備技術、試樣安裝程序以及所使用之特定儀器而改變。此外,儀器的變異以及其他因素可影響2-θ數值。因此,XRPD峰的指認可有±0.2˚的變動。
另一體系包括呈自由酸之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化合物。
另一體系包括下列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45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另一體系包括呈自由酸之下列化合物: 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2-({4-[(2S)-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 2-({4-[(2R)-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另一體系包括下列化合物: 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2-({4-[(2S)-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 2-({4-[(2R)-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中該鹽類係托立斯鹽。
另一體系包括化合物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DIAST-X2:
Figure 02_image047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於某些其他的體系中,本發明提供化合物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DIAST-X2,或其托立斯鹽[亦即1,3-二羥基-2-(羥甲基)丙烷-2-胺鹽]。化合物結構之左邊部分上的掌性中心標記為「abs」,以表示掌性中心只具有一個立體組態(亦即,非相對於該掌性中心的消旋物)。
於某些體系中,本發明提供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DIAST-X2)之無水托立斯鹽的晶形。於某些其他體系中,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DIAST-X2)之無水(無水物)托立斯鹽的晶形係指定為「形式A」,其係根據其在,例如,本文所描述之粉末X射線繞射(PXRD)方面的獨特固態特徵(諸如,實質上如第2圖所描繪的),加以特性化。於某些體系中,形式A呈現出包含至少二個在選自7.7±0.2˚;15.2±0.2˚;15.7±0.2˚及17.6±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於某些體系中,形式A呈現出包含至少三個在選自7.7±0.2˚;15.2±0.2˚;15.7±0.2˚及17.6±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於某些體系中,形式A呈現出包含在選自7.7±0.2˚;15.2±0.2˚;15.7±0.2˚及17.6±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包含在選自7.7±0.2˚;及17.6±0.2˚之2θ的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於某些體系中,形式A呈現出包含在選自7.7±0.2˚;15.2±0.2˚;及17.6±0.2˚之2θ的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包含在選自7.7±0.2˚;15.2±0.2˚;及15.7±0.2˚之2θ的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於某些體系中,形式I呈現出包含在選自7.7±0.2˚;15.2±0.2˚;15.7±0.2˚及17.6±0.2˚之2θ的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於某些體系中,形式A呈現出實質上如第2圖所示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以2θ度數表示之一系列繞射峰以及相對強度(相對強度≥3.0%)提供於表X2。
如粉末繞射技藝上已熟知者,峰(反射)的相對強度可隨著試樣製備技術、試樣安裝程序以及所使用之特定儀器而改變。此外,儀器的變異以及其他因素可影響2-θ數值。因此,XRPD峰的指認可有約±0.2的變動。
於另外的體系中,本發明提供藥學組成物,其包含如本文所描述之任一體系中所定義之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連同至少一個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這包括了包含下列的藥學組成物:如本文所描述之任一體系中所定義之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連同至少一個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以及一或多個本文所討論到的其他治療劑。
本發明亦包括了下列體系: 用作為藥劑之如本文所描述之任一體系所定義的式I、II、III、IV、或V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 用於預防及/或治療本文所討論之心臟代謝及相關疾病(包括T2DM、糖尿病前期、NASH、及心血管疾病)之如本文所描述之任一體系所定義的式I、II、III、IV、或V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 一種於需要如是預防及/或治療之患者治療GLP-1R之促效劑適應之疾病的方法,其包含將治療有效量之本文所描述之任一體系所定義的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投藥給患者; 如本文所描述之任一體系所定義之式I、II、III、IV、或V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用於製造供治療GLP-1R之促效劑適應之疾病或病況的藥劑的用途; 用於治療GLP-1R之促效劑適應之疾病或病況之本文所描述之任一體系所定義之式I、II、III、IV、或V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或是 一種供治療GLP-1R之促效劑適應之疾病或病況的藥學組成物,其包含本文所描述之任一體系所定義之式I、II、III、IV、或V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每個實例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可單獨地,或是與任何數目之本文所描述之每一個體系以任何的組合集體申請專利。
本發明亦關於包含本文所描述之任一體系所定義的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藥學組成物,其係用於治療及/或預防本文所討論之心臟代謝及相關疾病(包括T2DM、糖尿病前期、NASH、及心血管疾病)。
本發明之另一體系係關於本文所描述之任一體系所定義的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是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彼等係用於治療及/或預防包括下列之心臟代謝及相關疾病:糖尿病(T1D及/或T2DM,包括糖尿病前期)、特發性T1D(第1b型)、潛伏型成人自體免疫性糖尿病(LADA)、早發型T2DM(EOD)、青少年發作的非典型糖尿病(YOAD)、年輕人之成年型糖尿病(MODY)、營養失調相關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症、胰島素抗性、肝臟胰島素抗性、葡萄糖失耐性、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糖尿病性腎病變、腎病(例如,急性腎疾患、腎小管功能失調、近端小管的促發炎變化)、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脂肪細胞功能異常、內臟脂肪沉著、睡眠呼吸中止、肥胖症(包括下視丘性肥胖症及單基因肥胖症)以及相關的共生病症(例如,骨關節炎及小便失禁)、飲食障礙(包括暴食症、心因性暴食症、以及綜合症狀的肥胖症,諸如,普威二氏(Prader-Willi)及巴比二氏(Bardet-Biedl)症候群)、因使用其他藥劑所造成的體重增加(例如,使用類固醇及抗精神病藥所造成的)、過度的糖渴望、血脂異常(包括高血脂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總膽固醇增加、高LDL膽固醇、以及低HDL膽固醇)、高胰島素血症、NAFLD(包括相關的疾病,諸如,脂肪變性、NASH、纖維化、硬化、及肝細胞癌)、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包括冠狀動脈疾病)、末梢血管疾病、高血壓、內皮功能異常、血管順應性受損、鬱血性心衰竭、心肌梗塞(例如,壞死及細胞凋亡)、中風、出血性中風、絕血性中風、外傷性腦損傷、肺高壓、血管成形術後的再狹窄、間歇性跛行、餐後脂血症、代謝性酸血症、酮病、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帕金森氏病、左心室肥大、周邊動脈疾病、黃斑部退化、白內障、腎小球硬化、慢性腎衰竭、代謝症候群、症候群X、經期前症候群、心絞痛、血栓症、動脈粥狀硬化、暫時性腦缺血、血管再狹窄、葡萄糖代謝異常、空腹血糖異常、高尿酸血症、痛風、勃起功能障礙、皮膚及結締組織疾患、牛皮癬、足潰瘍、潰瘍性結腸炎、高apo B脂蛋白血症(hyper apo B lipoproteinemia)、阿茲海默氏症、精神分裂症、認知功能障礙、炎症性腸病、短腸症候群、克隆氏症、結腸炎、腸躁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預防或治療、及成癮(例如,酒精及/或藥物濫用)的治療。
本文所用之縮寫如下: 本文所用的術語「烷基」意指式-Cn H(2n+1) 之直鏈或支鏈的單價烴基團。非設限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2-甲基-丙基、1,1-二甲基乙基、戊基及己基。 本文所用的術語「伸烷基」意指式-Cn H2n -之直鏈或支鏈的二價烴基團。非設限的例子包括伸乙基及伸丙基。 本文所用的術語「環烷基」意指含有至少三個碳原子之式-Cn H(2n-1) 的環狀、單價烴基團。非設限的例子包括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及環己基。 本文所用的術語「鹵素」指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或碘化物。 本文所用的術語「雜環烷基」意指其中有一或多個環亞甲基基團(-CH2 -)已被選自-O-、-S-或氮所替代之環烷基基團,其中氮可提供附接點或是可如各體系內所提供地經取代。在氮提供接附點的情況下,雜環烷基的結構圖在該氮上會有一個氫。一般而言,若原子價允許,則雜環烷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側氧基、-CN、鹵素、烷基及-O烷基,且該烷基可進一步經取代。可注意到,當取代基係0個時,雜環烷基係未經取代的。 本文所用的術語「雜芳基」意指含有5至6個碳原子的單環芳族羥,其中至少一個環碳原子經選自氧、氮及硫的雜原子替代。如是雜芳基基團可透過環碳原子附接,或是在原子價允許時,透過環氮原子附接。一般而言,若原子價允許,則雜芳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鹵素、OH、烷基、O-烷基、及胺基(例如,NH2 、NH烷基、N(烷基)2 ),且烷基可進一步經取代。可注意到,當取代基係0個時,雜環烷基係未經取代的。 室溫:RT (15至25℃)。 甲醇:MeOH。 乙醇:EtOH。 異丙醇:iPrOH。 乙酸乙酯:EtOAc。 四氫呋喃:THF。 甲苯:PhCH3 。 碳酸銫:Cs2 CO3 。 雙(三甲基矽基)醯胺化鋰:LiHMDS。 第三丁氧化鈉:NaOtBu。 第三丁氧化鉀:KOtBu。 二異丙基醯胺化鋰LDA。 三乙胺:Et3 N。 N,N-二異丙基乙基胺:DIPEA。 碳酸鉀:K2 CO3 。 二甲基甲醯胺:DMF。 二甲基乙醯胺:DMAc。 二甲亞碸:DMSO。 N-甲基-2-吡咯啶酮:NMP。 氫化鈉:NaH。 三氟乙酸:TFA。 三氟乙酸酐:TFAA。 乙酸酐:Ac2 O。 二氯甲烷:DCM。 1,2-二氯乙烷:DCE。 氫氯酸:HCl。 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7-烯:DBU。 硼烷-二甲硫錯合物:BH3 -DMS。 硼烷-四氫呋喃錯合物:BH3 -THF。 鋁氫化鋰:LAH。 乙酸:AcOH。 乙腈:MeCN。 對甲苯磺酸:pTSA。 二亞苄基丙酮:DBA。 2,2’-雙(二苯基膦基)-1,1’-聯萘:BINAP。 1,1’-鐵莘二基-雙(二苯基膦):dppf。 1,3-雙(二苯基膦基)丙烷:DPPP。 3-氯基過氧苯甲酸:m-CPBA。 第三丁基甲基醚:MTBE。 甲烷磺醯基:Ms。 N-甲基吡咯啶酮:NMP。 薄層層析法:TLC。 超臨界流體層析法:SFC。 4-(二甲胺基)吡啶:DMAP。 第三丁氧羰基:Boc。 六氟磷酸1-[雙(二甲胺基)亞甲基]-1H]-1,2,3-三唑並[4,5-b]吡啶鹽3-氧化物:HATU。 石油醚:PE。 六氟磷酸2-(1H-苯並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HBTU。 2-胺基-2-(羥甲基)丙烷-1,3-二醇:托立斯(tris)。 參(二亞苄基丙酮)二鈀:Pd2 (dba)3
1 H核磁共振(NMR)光譜在所有的情況下與所提議的結構一致。特徵化學位移(δ)係以相對於氘代溶劑(在7.27 ppm的CHCl3 ;在3.31 ppm的CD2 HOD;在1.94 ppm的MeCN;在2.50 ppm的DMSO)的百萬分率表示,且使用標示主峰的慣用縮寫記錄:例如,s,單峰;d,雙峰;t:三重峰;q,四重峰;m,多重峰;br,寬峰。符號^表示1 H NMR峰面積係假定的,因為該峰被水峰部分遮蔽。符號^^表示1 H NMR峰面積係假定的,因為該峰被溶劑峰部分遮蔽。
本文所用的波線「
Figure 02_image049
」表示取代基至另一基團的附接點。
下文所敘述的化合物及中間物係採用ACD/ ChemSketch 2012, File Version C10H41, Build 69045 (Advanced Chemistry Development, Inc., Toronto, Ontario, Canada)所提供的命名規約命名的。ACD/ChemSketch 2012所提供的命名規約係習於此藝之士所熟知的且ACD/ ChemSketch 2012所提供的命名規約被認為通常與有機化學命名的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for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規範及CAS索引規則相符。可注意到,化學名稱可能只有圓括號或可有圓括號及方括號。根據命名規約,立體化學的描述符亦可置於名稱本身內的不同位置。習於此藝之士可認識到此等格式變異且理解到彼等提供相同的化學結構。
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的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包括酸加成及鹼鹽類。
適當的酸加成鹽類係由形成無毒性鹽類的酸所形成的。例子包括有:乙酸鹽、已二酸鹽、天門冬胺酸鹽、苯甲酸鹽、苯磺酸鹽、碳酸氫鹽/碳酸鹽、硫酸氫鹽/硫酸鹽、硼酸鹽、樟腦磺酸鹽、檸檬酸鹽、環己胺酸鹽、乙二磺酸鹽、乙磺酸鹽、甲酸鹽、反丁烯二酸鹽、葡庚酸鹽、葡萄糖酸鹽、葡萄糖醛酸鹽、六氟磷酸鹽、羥苯甲醯苯甲酸鹽(hibenzate)、氫氯化物/氯化物、氫溴化物/溴化物、氫碘化物/碘化物、羥基乙烷磺酸鹽、乳酸鹽、蘋果酸鹽、順丁烯二酸鹽、丙二酸鹽、甲烷磺酸鹽、甲基硫酸鹽、萘酸鹽(naphthylate)、2-萘磺酸鹽、菸鹼酸鹽、硝酸鹽、乳清酸鹽、草酸鹽、棕櫚酸鹽、撲酸鹽、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焦麩胺酸鹽、蔗糖酸鹽、硬脂酸鹽、琥珀酸鹽、單寧酸鹽、酒石酸鹽、甲苯磺酸鹽、三氟乙酸鹽、1,5-萘二磺酸鹽及羥基萘甲酸鹽。
適當的鹼鹽係由形成無毒性鹽類的鹼所形成的。例子包括:鋁鹽、精胺酸鹽、苯乙二胺鹽、鈣鹽、膽鹼鹽、二乙胺鹽、雙(2-羥乙基)胺鹽(二乙醇胺鹽)、甘胺酸鹽、離胺酸鹽、鎂鹽、葡甲胺(meglumine)鹽、2-胺基甲醇(膽胺)鹽、鉀鹽、鈉鹽、2-胺基-2-(羥甲基)丙烷-1,3-二醇(托立斯或三羥甲基胺基甲烷)鹽及鋅鹽。
亦可形成酸及鹼的半鹽類,例如,半硫酸鹽及半鈣鹽。有關適當鹽類的述評,可參見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 Properties, Selection, and Use by Stahl and Wermuth (Wiley-VCH, 2002)。
式I化合物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可藉由三個方法中的一或多者製備得: (i)   藉由令式I化合物與所期望的酸或鹼反應; (ii)  藉由自式I化合物之適當前驅物移除酸-或鹼-不穩定保護基或是藉由使用所期望的酸或鹼,對適當的環狀前驅物,例如,內酯或內醯胺,進行開環;或是 (iii) 藉由與適當的酸或鹼反應或是藉助於適當的離子交換層柱,將式I化合物之一鹽轉化為另一鹽。
所有的三個反應通常皆於溶液中進行。所生成的鹽類可沉澱出且可藉由過濾法收集或藉由將溶劑蒸發而回收得。所生成之鹽類的離子化程度可在完全離子化至幾乎未離子化之間變動。
式I化合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可未溶劑化及溶劑化形式存在。本文所用之術語「溶劑化物」係用於描述一分子錯合物,其包含式I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以及一或多個藥學上可接受之溶劑分子,例如,乙醇。術語「水合物」係用於當前述溶劑為水時。
目前接受的有機水合物分類系統係定義單離部位(isolated site)、通道、或金屬離子配位之水合物的系統 - 參見Polymorphism in Pharmaceutical Solids by K. R. Morris (Ed. H. G. Brittain, Marcel Dekker, 1995)。單離部位水合物係其中之水分子乃藉由介入有機分子,由互相直接接觸而單離來的水合物。於通道水合物(channel hydrates)中,水分子係位於晶格通道內,於其中,與其他水分子相鄰。於金屬離子配位水合物中,水分子係鍵結至金屬離子。
當溶劑或水係緊密結合時,錯合物可具有與濕度無關的明確界定化學劑量。然而,當溶劑或水係弱結合時,如於通道溶劑化物及吸濕性化合物中,水/溶劑含量係取決於濕度及乾燥條件。於如是情況下,非化學計量係常態。
本發明之範圍亦包括了多組分錯合物(鹽類及溶劑化物之外),其中藥物及至少一個其他組分係以化學計量或非化學計量的量存在。此類型之錯合物包括晶籠化合物(藥物-主體包容錯合物)及共晶體。後者通常係定義為透過非共價的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之中性分子成分的晶狀錯合物,但亦可能為中性分子與鹽的錯合物。共晶體可藉由熔融結晶化、藉由自溶劑再結晶、或是藉由將組分物理研磨在一起,而製備得 - 參見Chem Commun, 17, 1889-1896, by O. Almarsson and M. J. Zaworotko (2004)。關於多組分錯合物的一般性述評,可參見J Pharm Sci, 64 (8), 1269-1288, by Haleblian (August 1975)。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以在完全非晶形至完全晶形之間的連續固態存在。術語「非晶形」係指其中材料在分子等級上缺乏長範圍次序,且視溫度而定,可呈現出固體或液體之物理性質的的狀態。通常,如是之材料不會產生具識別性的X射線繞射圖型,且雖然呈現固體的性質,卻還是正式地描述為液體。在加熱時,發生由固體至液體性質的變化,其特徵在於狀態的變化,通常為二次的(「玻璃轉移現象」)。術語「晶形」係指其中材料在分子等級上具有規則有序的內部結構且產生有明確峰之具識別性X射線繞射圖型的固相。如是材料在充分加熱時,亦將呈現出液體的性質,但是由固體至液體的變化係以相變化為特徵,通常為一次的(「熔點」)。
式I化合物在受到適當的條件時,可以介晶的狀態(介相或液晶)存在。介晶狀態係在真正的晶態及真正的液態之間的中間體(熔體或液體)。由於溫度變化所產生之介晶現象係描述為「熱致性的」且由於添加第二個組分(諸如,水或另一個溶劑)所造成者係描述為「溶致性的」。有可能形成溶致性介相的化合物係描述為「兩親的」且係由擁有離子性(諸如,-COO- Na+ 、-COO- K+ 、或 -SO3 - Na+ )或是非離子性(諸如,-N- N+ (CH3 )3 )極性頭基團所組成。欲瞭解更多的資訊,可參見Crystals and the Polarizing Microscope by N. H. Hartshorne and A. Stuart, 4th Edition (Edward Arnold, 1970)。
式I化合物可呈現出同質多晶形現象及/或一或多種異構現象(例如,光學、幾何或互變異構的異構現象)。式I化合物亦可經同位素標記。如是之變異隱含參考結構特徵所定義的式I化合物且因而包含在發明的範圍內。
含有一或多個不對稱碳原子的式I化合物可以二或多個立體異構物的形式存在。當式I化合物含有烯基或伸烯基基團時,可能有幾何順式/反式(或Z/E)異構物。當結構異構物經由低能量障壁互相轉換時,可發生互變異構的異構現象(「互變異構現象」)。這可採取式I化合物(含有,例如,亞胺基、酮基、或肟基)之質子互變異構現象的形式,或是含芳族部分體之化合物的所謂原子價互變異構現象。由此可見,單一化合物可呈現一個以上類型的異構現象。
式I化合物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亦可含有相對離子,其可為光學活性的(例如,d-乳酸鹽或l-離胺酸)或消旋的(例如,dl-酒石酸鹽或dl-精胺酸)。
順式/反式異構物可藉由習於此藝之士已熟知的慣用技術,例如,層析法或分段結晶法,加以分離。
供製備/單離個別鏡像異構物的慣用技術包括:由光學上純的前軀體進行的掌性合成法或是使用,例如,掌性高壓液相層析法(HPLC)之消旋物(或是鹽或衍生物的消旋物)的拆分。另外,含有掌性酯的消旋前軀體可藉由酶催化拆分加以分離(參見,例如,Int J Mol Sci 29682-29716 by A. C. L. M. Carvaho et. al. (2015))。在式I化合物含有酸性或鹼性部分體的情況下,鹽可使用光學上純的鹼或酸(諸如,1-苯基乙基胺或酒石酸)形成。所生成的非鏡像異構混合物可藉由分段結晶法分離且一或二個非鏡像異構鹽類可藉由熟練之士熟知的手段,轉化為對應的純鏡像異構物。另外,消旋物(或消旋前驅物)可與適當的光學活性化合物(例如,醇、胺或氯甲苯)共價反應。所生成的非鏡像異構混合物可藉由熟練之士熟知的手段,藉由層析法及/或分段結晶法,加以分離,而得到呈帶有2或多個掌性中心之單一鏡像異構物形式之分離的非鏡像異構物。使用層析法(通常為HPLC),在不對稱樹脂[帶有由烴(通常為庚烷或己烷)所組成之移動相,含有0至50體積%(通常為2%至20%)之異丙醇及0至5體積%之烷基胺(通常為0.1%二乙胺)]上,可得到呈富含鏡像異構體形式之式I掌性化合物(及其掌性前驅物)。濃縮析出液可得到濃化的混合物。可採用使用次-及超臨界液體之掌性層析法。可用於本發明之某些體系之掌性層析法的方法係技藝上已知的(參見,例如,Smith, Roger M.,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Loughborough, UK; Chromatographic Science Series (1998), 75 (SFC with Packed Columns), pp. 223-249及其中所引用的參考資料)。於本文之某些相關實施例中,管柱係購自Chiral Technologies, Inc, West Chester, Pennsylvania, USA,其為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Tokyo, Japan 的子公司。
當消旋物結晶時,可能有二種不同類型的結晶。第一種類型係前文所指出的消旋化合物(真正的消旋物),其中產生了均質形式之晶體,其含有等莫耳量之二種鏡像異構物。第二種類型係消旋混合物或晶團,其中產生了等莫耳量的二種形式的晶體,各包含單一鏡像異構物。雖然消旋混合物內所存在的二種晶體形式具有相等的物理性質,彼等與真正的消旋物相較之下,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消旋混合物可藉由習於此藝之士已知的慣用技術分離 - 參見,例如,Stereochemistry of Organic Compounds by E. L. Eliel and S. H. Wilen (Wiley, 1994)。
必須強調的是,在本文中,式I化合物係以單一互變異構形式繪製,所有可能的互變異構形式皆包括於本發明的範圍內。
本發明包括所有藥學上可接受之經同位素標記的式I化合物,其中一或多個原子被具有相同原子序但是原子量或質量數較自然界佔優勢的原子量或質量數不同的原子所替代。
適合包涵於本發明之化合物的同位素例子包括:氫的同位素,諸如,2 H及3 H;碳的同位素,諸如,11 C、13 C及14 C;氯的同位素,諸如,36 Cl;氟的同位素,諸如,18 F;碘的同位素諸如,123 I及125 I;氮的同位素,諸如,13 N及15 N;氧的同位素,諸如,15 O,17 O及18 O;磷的同位素,諸如,32 P;及硫的同位素,諸如,35 S。
某些經同位素標記的式I化合物,例如,併有放射性同位素者,可用於藥物及/或受質組織分佈研究。鑒於易於併入以及有現成的檢測手段,放射性同位素氚,亦即,3 H,以及碳-14,亦即,14 C特別可用於此目的。
使用較重之同位素,諸如,氘,亦即,2 H的取代由於具有較高的代謝安定性,可提供某些治療上的優點,例如,活體內半衰期增加或劑量要求降低。
使用正子放射同位素,諸如,11 C、18 F、15 O及13 N的取代可用於供檢驗受質受體佔有率之正子放射造影術(Positron Emission Topography ,PET)研究。
式I之經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通常係藉由習於此藝之士已知的慣用技術,或是藉由附隨之實施例及製備例所敘述者類似的製程,使用適當的經同位素標記的試劑取代先前所採用之未經標記的試劑,製備得。
根據本發明之藥學上可接受之溶劑化物包括其中之結晶化的溶劑可為經同位素取代(例如,D2 O、d6 -丙酮、d6 -DMSO)的溶劑化物。
實施本發明的方式之一係投藥呈前藥形式的式I化合物。因此,本身活性小或無之某些式I化合物的衍生物,在投藥於身體內或身體上時,可轉化為具有所要之活性的式I化合物,例如,藉由水解裂解,尤指酯酶或肽酶酵素所促進的水解裂解。如是之衍生物稱作為「前藥」。前藥之使用的進一步資訊可見於:’Pro-drugs as Novel Delivery Systems’, Vol. 14,ACS Symposium Series (T. Higuchi and W. Stella)及’Bioreversible Carriers in Drug Design’, Pergamon Press, 1987 (Ed. E. B. Roche, 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亦可參考: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 2008,7 , 355 andCurrent Opinion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 2007,10 , 550。
根據本發明之前藥可,例如,藉由用習於此藝之士已知稱作為「前部分體(pro-moieties)」的某些部分體,如敘述於,例如,’Design of Prodrugs’ by H. Bundgaard (Elsevier, 1985) and Y. M. Choi-Sledeski and C. G. Wermuth, ‘Designing Prodrugs and Bioprecursors’ in Practic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Fourth Edition), Chapter 28, 657-696 (Elsevier, 2015)者,來替代存在於式I化合物之適當官能,而產生。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前藥係(a)式I化合物內之羧酸的酯或醯胺衍生物;(b)式I化合物內之羥基基團的酯、碳酸酯、胺甲酸酯、磷酸酯或醚衍生物; (c)式I化合物內之胺基基團的醯胺、亞胺、胺甲酸酯或胺衍生物;(d)式I化合物內之羰基基團的肟或亞胺衍生物;或是(e)可代謝氧化為式I化合物內之羧酸的甲基、一級醇或醛基團。
根據本發明之前藥的某些特定例子包括: (i)    在式I化合物含有羧酸官能(-COOH)的情況下,其酯類,諸如,其中式I化合物之羧酸官能的氫被C1 -C8 烷基(例如,乙基)或(C1 -C8 烷基) C(=O)OCH2 - (例如,t BuC(=O)OCH2 -)替代的化合物, (ii) 在式I化合物含有醇官能(-OH)的情況下,其酯類,諸如,其中式I化合物之醇官能的氫被 -CO(C1 -C8 烷基)(例如,甲羰基)替代或是醇經胺基酸酯化的化合物; (iii)  在式I化合物含有醇官能(-OH)的情況下,其醚類,諸如,其中式I化合物的醇官能的氫被(C1 -C8 烷基)C(=O)OCH2 -或-CH2 OP(=O)(OH)2 替代的化合物; (iv)  在式I化合物含有醇官能(-OH)的情況下,其磷酸酯類,諸如,其中式I化合物的醇官能的氫被 -P(=O)(OH)2 或-P(=O)(ONa)2 或-P(=O)(O- )2 Ca2+ 替代的化合物; (v)   在式I化合物含有一級或二級胺基官能(-NH2 或 -NHR,其中R≠H)的情況下,其醯胺類,例如,其中式I化合物之胺基官能的一或二個(視情況而定)氫被(C1 -C10 )烷醯基、-COCH2 NH2 或是胺基團經胺基酸衍生化取代的化合物; (vi)  在式I化合物含有一級或二級胺基官能(-NH2 或 -NHR,其中R≠H)的情況下,其胺類,例如,其中式I化合物之胺基官能的一或二個(視情況而定)氫被-CH2 OP(=O)(OH)2 替代的化合物; (vii) 式I化合物內的羧酸基團被甲基基團、-CH2 OH基團或醛基團替代的情況。
某些式I化合物本身可充作為其他式I化合物的前藥。二個式I化合物亦可能以前藥的形式聯集在一起。在某些情況下,式I化合物的前藥可藉由將式I化合物內的二個官能基內部連結(例如,藉由形成內酯)而造成。
提及式I化合物時,包括化合物本身及其前藥。本發明包括如是式I化合物還有如是化合物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及該化合物與鹽類之藥學上可接受的溶劑化物。投藥及劑量
一般而言,本發明之化合物係以有效量投藥以治療本文所敘述的病況。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以化合物本身,或是替代地,以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的形式投藥。就投藥及給藥的目的而言,化合物本身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將簡單地稱做為本發明之化合物。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藉由任何適當的途徑,以適應於如是途徑的藥學組成物的形式,以及以對於預期之治療有效的劑量,進行投藥。本發明之化合物可經口、經直腸、經陰道、非經腸、或局部投藥。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經口投藥。經口投藥可包含吞嚥,因此化合物會進入腸胃道,或是可採用經頰或舌下投藥,藉此,化合物將直接由口進入到血流。
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亦可直接投藥至血流、肌肉、或內臟。非經腸投藥的適當手段包括:靜脈內、動脈內、腹膜內、鞘內、心室內、尿道內、胸骨內、顱內、肌內及皮下。供非經腸投藥所用之適當裝置包括:針頭(包括微針頭)注射器、無針注射器及輸注技術。
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亦可局部投藥至皮膚及黏膜,亦即,經皮或透皮。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亦可經鼻或是藉由吸入投藥。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可經直腸或陰道投藥。於一體系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亦可直接投藥至眼睛或耳朵。
本發明之化合物及/或含有該化合物之組成物的給藥方案係基於各種因素,包括:病患之類型、年齡、體重、性別及醫療狀況;病況的嚴重性;投藥的途徑;以及所採用之特定化合物的活性。因此,給藥方案可有廣泛的變化。於一體系中,就本文所討論之指定病況的治療而言,本發明化合物之總每日劑量通常係約0.001至約100毫克/公斤(亦即,相對於每公斤體重之本發明化合物的毫克重量)。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化合物之總每日劑量係約0.01至約30毫克/公斤,且於另一體系中,約0.03至約10毫克/公斤,且於又另一體系中,約0.1至約3毫克/公斤。在一天之內重複多次(通常不多於四次)投藥本發明化合物之事並不罕見。視需要,通常可使用每天多劑量來增加總每日劑量。
就經口投藥而言,組成物可以含有0.1、0.5、1.0、2.5、5.0、10.0、15.0、25.0、30.0、50.0、75.0、100、125、150、175、200、250及500毫克活性成分的錠劑形式提供,以對症調節給予病患的劑量。藥物通常含有約0.01 mg至約500 mg活性成分,於另一體系中,約1mg至約100 mg活性成分。經靜脈投藥時,在恆速輸注期間,劑量可在約0.01至約10 mg/kg/分鐘的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之適當患者包括哺乳動物患者。於一體系中,人類係適當的患者。人類患者可為任何性別及任何發育階段。藥學組成物
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包含藥學組成物。如是藥學組成物包含與藥學上可接受之載體一起出現的本發明化合物。亦可出現有其他具藥理活性的物質。本文所用之「藥學上可接受之載體」包括生理相容之任何及所有的溶劑、分散介質、塗膜劑、抗菌及抗真菌劑、等滲及吸收延緩劑、以及類似者。藥學上可接受之載體的例子包括下列一或多者:水、鹽水、磷酸鹽緩衝的鹽水、葡萄糖、甘油、乙醇等等,還有彼等之組合,且在組成物內可包括等滲劑,例如,糖類、氯化鈉、或多元醇(諸如,甘露醇或山梨醇)。藥學上可接受的物質,諸如,潤濕劑或少量的輔助物質(諸如,潤濕或乳化劑)、提高架儲期或是抗體或抗體部分之有效性的防腐劑或緩衝劑。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呈現為各種形式。彼等形式包括,例如,液態、半固態及固態劑型,諸如,液態溶液(例如,注射及輸注溶液)、分散液或懸浮液、錠劑、丸劑、粉劑、微脂體及栓劑。劑型係取決於預期的投藥模式及治療性應用。
典型組成物係呈注射或輸注溶液,諸如,與用於一般抗體之人類被動免疫者類似的組成物。一種投藥模式係非經腸的(例如,靜脈內、皮下、腹膜內、肌內)。於另一體系中,抗體係藉由靜脈內輸注或注射進行投藥。於又另一體系中,抗體係藉由肌內或皮下注射進行投藥。
固態劑量形式的口服投藥可呈現為,例如,離散的單元,諸如,硬或軟膠囊、丸劑、扁囊劑、口含錠、或錠劑,各含有預訂量之至少一個本發明的化合物。於另一體系中,口服投藥可成粉劑或粒劑形式。於另一體系中,口服劑型係經舌下的,諸如,例如,口含錠。於如是固態劑量形式中,式I化合物一般係與一或多個佐劑併合。如是囊劑或錠劑可含有釋控調合物。在囊劑、錠劑、及丸劑的情況下,劑量形式亦可含有緩衝劑或可使用腸溶膜衣來製備。
於另一體系中,口服投藥可呈液態劑型。供口服投藥之液態劑量形式包括,例如,藥學上可接受的乳液、溶液、懸浮液、糖漿、及酏劑,含有技藝上常用的惰性稀釋劑(例如,水)。如是組成物亦可包含佐劑,諸如,潤濕劑、乳化劑、懸浮劑、調味劑(甜味劑)、及/或加香劑。
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包含非經腸劑型。「非經腸投藥」包括,例如,皮下注射、經脈內注射、經腹膜內、肌下注射、胸骨內注射、及輸注。注射用製劑(亦即,無菌注射用水性或油質懸浮液)可根據已知的技藝,使用適當的分散劑、潤濕劑、及/或懸浮劑加以調合。
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包含局部劑型。「局部投藥」包括,例如,經皮投藥(諸如,經由透皮貼片或離子電滲裝置)、眼內投藥、或鼻內或吸入投藥。供局部投藥的組成物亦包括,例如,局部凝膠、噴劑、軟膏劑、及乳膏劑。局部調合物可包括加強活性成分透過皮膚或其他受影響區域之吸收或滲入的化合物。本發明化合物係經由經皮裝置投藥時,使用儲藥且多孔膜類型或是固態載體變種(solid matrix variety)之貼片來完成。供此目的之典型調合物包括:凝膠、水凝膠、洗劑、溶液、乳膏劑、軟膏劑、撒布粉、敷料、泡沫劑、薄膜、皮膚貼片、扁片、植入劑、海綿、纖維、繃帶及微乳劑。亦可使用微脂體。典型的載體包括:醇、水、礦油、液態凡士林、白凡士林、甘油、聚乙二醇及丙二醇。可併入滲透增強劑 - 參見,例如,B. C. Finnin and T. M. Morgan, J. Pharm. Sci., vol. 88, pp. 955-958, 1999。
適合局部投藥至眼的調合物包括,例如,點眼劑,其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係溶於或懸浮於適當的載體。適用於眼或耳投藥的典型調合物可呈等滲、pH-調節、無菌鹽水內的微粉化懸浮液或溶液之滴劑形式。適用於眼及耳投藥之其他調合物包括:軟膏劑、生物可降解(亦即,可吸收性凝膠海綿、膠原蛋白)及非生物可降解(亦即,聚矽氧)的植入劑、扁片、鏡片及微粒狀或泡孔系統(諸如,類脂囊泡(niosome)或微脂體)。聚合物,諸如,交聯的聚丙烯酸、聚乙烯醇、玻尿酸、纖維素聚合物(例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或甲基纖維素)、或是異元多醣聚合物(例如,結蘭膠(gelan gum)),可與防腐劑(諸如,氯化苄烷銨)併合在一起。如是調合物亦可藉由離子電滲來投藥。
就鼻內投藥或藉由吸入的投藥而言,本發明化合物可方便地自唧筒式噴霧容器(由病患擠壓或抽吸),以溶液或懸浮液的形式遞送,或是由使用適當推噴劑之加壓容器或霧化器,以氣溶膠噴霧劑形式遞送。適於鼻內投藥之調合物通常係以乾燥粉末的形式[單獨、或混合物(例如,與乳糖的乾燥摻合物)形式、或混合組分粒子形式(例如,與磷脂類,諸如,卵磷脂混合)],由乾粉吸入器投藥;或是以氣溶膠噴霧劑的形式,由有或未使用適當推噴劑(諸如,1,1,1,2-四氟乙烷或1,1,1,2,3,3,3-七氟丙烷)之加壓容器、唧筒、噴灑器、霧化器(宜為使用電流體動力學來產生細霧的霧化器)、或噴霧器投藥。就鼻內用途而言,該粉末可包含生物黏附劑,例如,聚葡萄胺糖或環糊精。
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包含直腸劑型。如是直腸劑型可呈,例如,栓劑的形式。可可脂係傳統的栓劑基劑,但是視需要,可使用各種替代物。
可使用藥學技藝上已知的其他載體材料及投藥模式。本發明之藥學組成物可藉由藥學上任何已熟知的技術,諸如,有效的調合及投藥程序,製備得。前述關於有效調合及投藥程序的考量係技藝上熟知者且已記載於標準教科書。藥物的調合記載於,例如,Hoover, John E.,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Mack Publishing Co., Easton, Pennsylvania, 1975; Liberman et al., Eds.,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Marcel Decker, New York, N.Y., 1980;以及Kibbe et al., Eds., 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3rd Ed.), 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1999。 協同投藥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是與其他的治療劑合併使用。本發明提供了本文所定義之任何用途、方法或組成物,其中本文之任何式I體系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或該化合物或鹽類之藥學上可接受的溶劑化物係與本文所討論之一或多個其他治療劑合併使用。這將包括供治療GLP-1R之促效劑適應之疾病或病況的藥學組成物,其包含本文所描述之任一體系所定義之式I、II、III、IV、或V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以及一或多個本文所討論的治療劑。
「合併」投藥二或多個化合物意指所有化合物係在時間上充分緊密地投藥,而使得各化合物可在相同的時間範圍產生生物效應。一個藥劑的出現可能改變其他化合物的生物效應。二或多個化合物可同時、並行或依序相繼投藥。此外,同時投藥可藉由在投藥之前將混合物混合或是在相同的時間點,以分開的劑量形式,在相同或不同的投藥位置,來進行。
「並行投藥」、「協同投藥」、「同時投藥」及「同時地投藥」意指將化合物合併投藥。
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提供治療方法,其包括投藥本發明之化合物連同一或多個其他藥劑,其中該一或多個其他藥劑可選自本文所討論的藥劑。
於一體系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可與抗糖尿病劑一起投藥,包括(但不侷限於):雙胍類[例如,二甲雙胍(metformin)];磺醯脲類[例如,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葛立克拉(gliclazide)、氯苯磺丙脲、杜拉唑胺(tolazamide)、乙醯苯磺醯環己脲(acetohexamide)、格列吡脲(glyclopyramide)、格列美脲(glimepiride)、或是克吡噻(glipizide)];四氫噻唑二酮類[例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羅格列酮(rosiglitazone)、或洛貝格列酮(lobeglitazone)],格列扎類(glitazar)[例如,沙羅格列扎(saroglitazar)、阿格列扎(aleglitazar)、莫格列扎(muraglitazar)或替格列扎(tesaglitazar)],美格替奈類(meglitinide)[例如,那格列奈(nateglinide)、瑞格列奈(repaglinide)];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例如,西格列汀(sitagliptin)、維格列汀(vildagliptin)、沙格列汀(saxagliptin)、利格列汀(linagliptin)、吉格列汀(gemigliptin)、安奈格列汀(anagliptin)、特力列汀(teneligliptin)、阿格列汀(alogliptin)、曲格列汀(trelagliptin)、度格列汀(dutogliptin)、或奧格列汀(omarigliptin)];格列酮類[例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羅格列酮(rosiglitazone)、巴格列酮(balaglitazone)、利格列酮(rivoglitazone)、或洛貝格列酮(lobeglitazone)];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odium-glucose linked 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劑[例如,恩格列淨(empagliflozin)、卡納格列淨(canagliflozin)、達格列淨(dapagliflozin)、依格列淨(ipragliflozin)、依格列淨(Ipragliflozin)、托格列淨(tofogliflozin)、依碳酸舍格列淨(sergliflozin etabonate)、依碳酸瑞格列淨(remogliflozin etabonate)、或埃格列淨];SGLTL1抑制劑;GPR40促效劑[FFAR1/FFA1促效劑,例如,呋格列泛(fasiglifam)];依賴葡萄糖的促胰島素肽(GIP)及其類似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例如,伏格列波糖(voglibose)、阿卡波糖(acarbose)、或米格列醇(miglitol)];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包括特別指明之藥劑的藥學上可接受鹽類以及前述藥劑及鹽類之藥學上可接受的溶劑化物。
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係與抗肥胖劑一起投藥,包括(但不侷限於):肽YY或其類似物,神經肽Y受體第二型(NPYR2)促效劑,NPYR1或NPYR5拮抗劑,大麻受體第一型(CB1R)拮抗劑,脂酶抑制劑[例如,奧利司他(orlistat)],人類前胰肽(human proislet peptide)(HIP),黑皮質素受體4促效劑[例如,瑟諾替得(setmelanotide)]、黑色素聚集激素受體1拮抗劑,類法尼醇X受體(farnesoid X receptor)(FXR)促效劑[例如,奧貝膽酸(obeticholic acid),唑尼沙胺(zonisamide),芬他命(phentermine)[單獨或與托吡酯(topiramate)併用],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回收抑制劑[例如,苯丙胺(buproprion)],類鴉片受體拮抗劑[例如,那屈酮(naltrexone)],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回收抑制劑與類鴉片受體拮抗劑的組合(例如,苯丙胺與那屈酮的組合),GDG-15類似物,西布曲明(sibutramine),膽囊收縮素促效劑,澱粉素及其類似物[例如,普蘭林肽(pramlintide)]、瘦體素及其類似物[例如,美曲普汀(metroleptin)],血清素劑[例如,氯卡色林(Iorcaserin)],甲硫胺酸胺基肽酶2(MetAP2)抑制劑[例如,貝尼伯(beloranib)或ZGN-1061],苯雙甲嗎啉(phendimetrazine),雙乙氨苯醯丙酮(diethylpropion),甲苯異丙胺(benzphetamine),SGLT2抑制劑[例如,恩格列淨、卡納格列淨、達格列淨、依格列淨(ipragliflozin)、依格列淨(Ipragliflozin)、托格列淨、依碳酸舍格列淨、依碳酸瑞格列淨或埃格列淨],SGLTL1抑制劑,雙重SGLT2/SGLT1抑制劑,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調節劑,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活化劑,生物素,MAS受體調節劑,或是升糖素受體促效劑(單獨或與另外的GLP-1R促效劑併用,例如,利拉魯肽、降爾糖、易週糖、阿必魯肽、利西那肽或索馬魯肽);包括特別指明之藥劑的藥學上可接受鹽類以及前述藥劑及鹽類之藥學上可接受的溶劑化物。
於另一體系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係與下列一或多者合併投藥:治療NASH的藥劑(包括,但不侷限於:PF-05221304),FXR促效劑(例如,奧貝膽酸),PPAR α/δ促效劑[例如,依布拉諾(elafibranor)],合成的脂肪酸-膽酸接合物[例如,阿拉丘(aramchol)],凋亡蛋白酶抑制劑[例如,艾卡善(emricasan)],抗離胺醯基氧化酶同系物2(LOXL2)單株抗體[例如,西促馬泊(simtuzumab)],半乳凝素3抑制劑(例如,GR-MD-02),MAPK5抑制劑(例如,GS-4997),化學激活素受體2(CCR2)及CCR5的雙重拮抗劑[例如,瑟維若(cenicriviroc)],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促效劑(例如,BMS-986036),白三烯D4(LTD4)受體拮抗劑[例如,泰魯司特(tipelukast)],菸鹼酸類似物(例如,ARI 3037MO),ASBT抑制劑[例如,沃西貝(volixibat)],乙醯輔酶A羧化酶(ACC)抑制劑(例如,NDI 010976或PF-05221304),酮己糖激酶(KHK)抑制劑,二醯基甘油基醯基轉移酶2(DGAT2)抑制劑,CB1受體拮抗劑,抗-CB1R忼體,或是細胞凋亡訊號調控激酶1(ASK1)抑制劑,包括特別指明之藥劑的藥學上可接受鹽類以及前述藥劑及鹽類之藥學上可接受的溶劑化物。
可與本發明之化合物合併使用供治療本文所描述之疾病或疾患(例如,NASH)的某些特定化合物包括: 4-(4-(1-異丙基-7-側氧基-1,4,6,7-四氫螺[吲唑-5,4’-哌啶]-1’-羰基)-6-甲氧基吡啶-2-基)苯甲酸,其係選擇性ACC抑制劑之一實例且於美國專利案號8,859,577之實施例9中以自由酸的形式製備得,該專利係國際專利案號PCT/IB2011/054119之美國國家階段,其揭示內容特此以其整體併入本文為參考,供所有目的之用。4-(4-(1-異丙基-7-側氧基-1,4,6,7-四氫螺[吲唑-5,4’-哌啶]-1’-羰基)-6-甲氧基吡啶-2-基)苯甲酸之晶形,包括無水單-托立斯形式(形式1)及單-托立斯鹽的三水合物(形式2),記述於國際PCT申請案號PCT/IB2018/058966,其揭示內容特此以其整體併入本文為參考,供所有目的之用; (S)-2-(5-((3-乙氧基吡啶-2-基)氧基)吡啶-3-基)-N-(四氫呋喃-3-基)嘧啶-5-甲醯胺,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以及其晶狀固體形式(形式1及形式2)係美國專利案號10,071,992之實施例1所敘述之DGAT2抑制劑之一例,該專利之揭示內容特此以其整體併入本文為參考,供所有目的之用; [(1R,5S,6R)-3-{2-[(2S)-2-甲基四氫吖唉-1-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3-氮雜雙環[3.1.0]己-6-基]乙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包括其晶狀自由酸形式)係己酮糖激酶抑制劑的一例且記載於美國專利案號9,809,579的實施例4,該專利之揭示內容特此以其整體併入本文為參考,供所有目的之用; FXR促效劑措非索(Tropifexor)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係敘述於美國專利案號9,150,568之實施例1-1B,該專利之揭示內容特此以其整體併入本文為參考,供所有目的之用。
此等藥劑及本發明之化合物可與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諸如,鹽水、林格氏溶液、葡萄糖溶液等等)併合。特定的劑量方案,亦即,劑量、時機及重複次數,將取決於特定個體及個體的病史。
可接受之載體、賦形劑、或安定劑在所使用的劑量及濃度下對於接受者無毒性,且可包含:緩衝劑(諸如,磷酸鹽、檸檬酸鹽、及其他有機酸類);鹽類(諸如,氯化鈉);抗氧化劑(包括抗壞血酸及甲硫胺酸);防腐劑(諸如,氯化十八基二甲基苄基銨;氯化六羥季銨(hexamethonium chloride);氯化苄烷銨;氯化苯嗦寧(benzethonium chloride);酚,丁基或苄基醇;對羥苯甲酸烷酯,諸如,對羥苯甲酸甲酯或丙酯;兒茶酚;間苯二酚;環己醇;3-戊醇;及間-甲酚);低分子量(少於約10個殘基)多肽類;蛋白質(諸如,血清白蛋白、明膠、或Igs);親水性聚合物(諸如,聚乙烯吡咯烷酮);胺基酸類(諸如,甘胺酸、麩醯胺酸、天冬醯胺酸、組胺酸、精胺酸、或離胺酸);單醣類、雙醣類、及其他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甘露糖、或糊精);螯合劑(諸如,EDTA);糖類(諸如,蔗糖、甘露醇、海藻糖或山梨醇);鹽形成相對離子(諸如,鈉);金屬錯合物(例如,鋅-蛋白質錯合物);及/或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諸如,TWEENTM 、PLURONICSTM 或聚乙二醇(PEG))。
含有此等藥劑及/或本發明化合物之微脂體可藉由技藝上已知的方法製備得,諸如,記載於美國專利案號4,485,045及4,544,545者。循環時間增加之微脂體揭示於美國專利案號5,013,556。特別有用之微脂體可藉由逆相蒸發方法,使用包含卵磷脂、膽固醇及PEG衍生之磷脂醯乙醇胺(PEG-PE)的脂質組成物產生。微脂體擠壓通過具有限定孔徑的濾器,而得到具有所企求之直徑的微脂體。
此等藥劑及/或本發明之化合物亦可包埋於,例如,藉由凝聚技術或界面聚合法製備得的微膠囊,例如,分別為羥甲基纖維素或明膠-微膠囊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膠囊;包埋於膠體藥物遞送系統(例如,微脂體、白蛋白微粒、微乳液、奈米粒子及奈米膠囊)或包埋於巨乳液。如是技術揭示於Remington,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 20th Ed., Mack Publishing (2000)。
可使用持續釋放製劑。持續釋放製劑的適當實例包括含有式I、II、III、IV、或V化合物之固態疏水性聚合物的半透基質,該基質係呈成型物的形式,例如,薄膜、或微膠囊。持續釋放基質的實例包括:聚酯類、水凝膠(例如,聚(2-羥甲基-甲基丙烯酸酯)、或是聚(乙烯醇))、聚乳酸類(美國專利案號3,773,919)、L-麩胺酸與7-乙基-L-麩胺酸酯的共聚物、不可降解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可降解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諸如,用於LUPRON DEPOTTM (由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及乙酸亮丙瑞林(leuprolide acetate))者]、乙酸異丁酸蔗糖酯、以及聚-D-(-)-3-羥基丁酸。
用於靜脈內投藥之調合物必須是無菌的。這可藉由,例如,通過無菌過濾膜的過濾,輕易地完成。本發明之化合物通常係置於具有無菌出入孔的容器,例如,具有可藉由皮下注射針頭刺穿之塞子的靜脈用溶液袋或玻璃小瓶。
適當的乳液可使用市售的脂肪乳劑,諸如,IntralipidTM 、LiposynTM 、InfonutrolTM 、LipofundinTM 及LipiphysanTM 加以製備的。活性成分可溶於預混合的的乳液組成物或是其可溶於油(例如,大豆油、紅花子油、棉花籽油、芝麻油、玉米油或杏仁油)以及將磷脂(例如,蛋磷脂、大豆磷脂或大豆卵磷脂)及水混合所形成的乳液。可理解的是,可添加其他成分,例如,甘油或葡萄糖,以調整乳液的張力。適當的乳液通常含有至多20%的油,例如,5至20%之間。脂肪乳劑可包含0.1至1.0μm之間的脂肪小滴,尤指0.1至0.5μm,且具有在5.5至8.0範圍內的pH。
乳液組成物可為藉由將本發明之化合物與IntralipidTM 或其組分(大豆油、蛋磷脂、甘油及水)混合所製備得者。
供吸入或吹入之組成物包括在藥學上可接受之水性或有機溶劑或彼等之混合物內的溶液與懸浮液、以及粉劑。液態或固態組成物可含有適當之如前文所列出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於某些體系中,組成物可藉由口服或鼻呼吸途徑投藥,以達局部或全身功效。於較佳之無菌藥學上可接受溶劑內的組成物可藉由使用氣體加以霧化。霧化溶液可由霧化裝置直接吸入或是該霧化裝置可連接至面罩、面幕或間歇性正壓呼吸器。溶液、懸浮液或粉劑組成物可由以適當方式遞送調合物的裝置投藥,宜為經口或經鼻。 套組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套組,其包含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是包含本發明之式I、II、III、IV、或V化合物的藥學組成物。除了本發明之式I、II、或III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組成物之外,套組還可含有診斷或治療劑。套組亦可包括用於診斷或治療方法的指示說明。於某些體系中,套組包括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組成物及診斷劑。於其他體系中,套組包括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或彼等之藥學組成物。
於又另一體系中,本發明包含適合用於進行本文所敘述之治療方法的套組。於一體系中,套組含有第一個劑量形式,其包含足以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量的一或多個本發明之化合物。於另一體系中,套組包含足以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量的一或多個本發明之化合物以及供該劑量所用之容器。製備
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可藉由下文所敘述的通用及特定方法,使用習於合成有機化學之式的共同通用知識製備得。如是之共同通用知識可見於標準參考書,諸如,Comprehensive Organic Chemistry, Ed. Barton and Ollis, Elsevier; 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 A Guide to Functional Group Preparations, Larock, John Wiley and Sons;及Compendium of Organic Synthetic Methods, Vol. I-XII (Wiley-Interscience出版)。本文所用之起始物係市售的或可藉由技藝上已知的例行方法製備得。
在式I、II、III、IV、或V之化合物的製備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敘述之某些製備方法可能需要保護遠端的官能(例如,式I前驅物內的一級胺、二級胺、羧基)。對於如是保護的需要將視遠端官能的本質及製備方法的條件而變化。習於此藝之士可輕易決定如是保護的需要。如是保護/去保護方法的使用亦屬此技藝上的技術。保護基團及彼等之用途的一般性說明可見於:T.W. Greene,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91。
例如,某些化合物含有一級胺或羧酸官能,彼等若未保護,則可能干擾在分子之其他部位的反應。因此,如是之官能可被適當的保護基團保護,而該保護基團可在後續的步驟移除。適用於胺及羧酸保護的保護基團包括常用於肽合成(諸如,就胺類而言,N-第三丁氧羰基(Boc)、苄氧羰基(Cbz)、及9-茀基亞甲氧基羰基(Fmoc);以及就羧酸類而言,低級烷酯或苄酯)的保護基團,彼等在所敘述的反應條件下,通常係不具化學反應性且通常可在不化學性改變式I化合物內之其他官能的情況下移除。
下文所敘述的流程旨在提供本發明化合物之製備中所採用之方法的一般性說明。本發明之某些化合物可含有單一或多個掌性中心,帶有立體化學標示(R)或(S)。對於習於此藝之士明顯易知的是,不論材料係不對稱富集的或消旋的,所有的合成轉換反應皆可以類似的方式進行。此外,拆分為所要之光學活性材料的反應可在順序內的任何所企求的點上,使用熟知的方法(諸如,本文所敘述的以及化學文獻內的)來進行。例如,中間物(例如,S4、S7、S8、S24、S40、及S41)以及最終產物(例如,S25及S42)可使用掌性層析法加以分離。另外,掌性鹽類可被利用來單離不對稱富集的中間物及最終化合物。
在下文的流程中,變數X、Y、Z1 、Z2 、Z3 、R、R1 、R2 、R3 、R4 、m、p、及q係如本文中針對式I、II、III、IV、或V所定義者,除非另有說明。為了簡化起見,變數A係用於表示環A及其任意的取代基R1 。就下文所提供的流程而言,X1 、X2 、X3 、及X4 各可獨立為離去基,諸如,任何烷基或芳基磺酸酯(例如,甲烷磺酸酯、甲苯磺酸酯、或三氟甲烷磺酸酯)、或鹵素或是可被胺替代或用於金屬媒介偶合反應的任何其他基團。X4 亦可為經保護的羧酸(亦即,酯)。當保護基係識別為Pg1 時,其可為烷基胺保護基(諸如,苄基、二苯甲基、丙烯基等等);胺甲酸酯保護基(諸如,Boc、Cbz等等);或是醯胺保護基(諸如,三氟乙醯胺)。當保護基係識別為Pg2 時,其可為酸保護基,諸如,甲基、乙基、苄基、第三丁基等等。當保護基係識別為Pg3 時,其可為醇保護基(諸如,三甲基矽基乙氧基乙基);或是醯基基團(諸如,乙醯基、苯甲醯基等等);或是三烷基矽基基團(諸如,三甲基矽基、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三異丙基矽基等等)。R2a 示H或-C1-2 烷基,其中烷基可具有0至1個OH。R4a 示C1-2 烷基、C0-2 伸烷基-C3-6 環烷基、C0-2 伸烷基-R5 、或C1-2 伸烷基-R6 ,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烷基、伸烷基、或環烷基可獨立經0至3個F原子及0至1個選自C0-1 伸烷基-ORO 及-N(RN )2 的取代基所取代。
經取代的哌啶S8(其中R2 =H且Y=CH)可如流程1所討論地製備得。芳基或雜芳基溴S1可經烷基鋰(例如,丁基鋰或第三丁基鋰)處理,而得到芳基-或雜芳基-鋰物種,彼等可與醛S2反應得到二醇S3。其他的芳基或雜芳基有機金屬試劑(諸如,但不侷限於,格任亞試劑)亦可用於製備S3。反應通常係於-70℃左右的溫度下進行。然後,可用NaIO4 氧化二醇S3,以提供縮醛S4(R2 =H)。化合物S4接著可在鈀觸媒及配位基錯合物存在下,依鈴木反應(Maluenda and Navarro, Molecules, 2015, 20, 7528-7557)的方式,與經取代的硼酸或硼酸酯(S5)反應,提供通式S6的化合物。將烯烴還原以提供通式S7之化合物的反應可在氫氣氛(15-100 psi H2 )中、醇溶劑(諸如,甲醇或乙醇)或非質子有機溶劑(諸如,乙酸乙酯或THF)內、適當的觸媒(諸如,載於碳上的鈀、載於碳上的Pd(OH)2 [普門氏觸媒(Pearlman’s catalys)]、PtO2 [亞當斯觸媒(Adams catalyst)]、或參(三苯基膦)氯化銠(I)(威爾金森氏觸媒))存在下進行。使用適當的觸媒,可採用轉移氫化試劑(例如,甲酸銨或二氫苯,或類似物)。另外,還原反應可藉由習於此藝之士已知的另類方法,採用諸如三乙基矽烷或其他矽烷的試劑,在酸或金屬催化下,或是藉由金屬還原劑(諸如,鎂或類似物)來完成。另外,烯烴可藉由習於此藝之士已知的方法,進行官能化,以導入R3 基團。例如,烯烴可硼氫化而產生醇,其可被烷基化或進一步轉化為腈、F或烷基基團。Pg1 的移除可使用多種記述於文獻的方法來執行,而提供胺S8。
Figure 02_image051
流程2提供通式S4之化合物的另一製備方法。通式S9之經適當取代的二醇與通式S10a之醛或酮在酸(諸如,對甲苯磺酸或對甲苯磺酸吡啶)存在下、於質子有機溶劑(諸如,甲苯或苯)內的反應可生成通式S4之化合物。該反應通常係使用迪安-斯塔克裝置,在回流下加熱,以共沸移除水。二醇S9亦可在酸性催化下,與通式S10b之環狀(虛線存在)或非環狀(虛線不存在)縮醛或縮酮反應。同樣亦適用於使用通式S10c之環狀或非環狀硫縮醛或硫縮酮,在汞鹽、溫和氧化劑或烷化試劑的影響下提供化合物S4。另外,通式S9之二醇可在質子溶劑(諸如,甲苯)內、於十二羰基三釕存在下、在100℃左右的溫度下,與經適當取代的炔S11反應,而生成通式S4的化合物(其中R2 =CH2 R2a )。在R2 含有醇官能基團(諸如,CH2 OH)的情況下,醇保護基團(Pg3 ,諸如,乙酸酯)可併入通式S10化合物。然後,可在後續步驟中,將保護基移除。然後,可使用針對流程1所敘述的方法,將中間物S4進一步修飾,而提供通式S8之胺。
Figure 02_image053
如流程3所提供的,S4轉化為通式S7(其中Y=N)的反應可藉由如通式S4化合物與適當經取代及保護的哌嗪S12之間在鈀或同觸媒及配位基錯合物存在下之布赫瓦爾德-哈特維希C-N偶合反應的方式,來完成。此等反應通常係在0至110℃下、非質子有機溶劑(諸如(但不侷限於),1,4-二㗁烷及PhCH3 )內,於添加鹼(諸如,Cs2 CO3 、LiHMDS或NaOtBu)的情況下進行。Pg1 的去除可使用文獻上所敘述的多種方法來執行,而提供胺S8(其中Y=N)。
Figure 02_image055
經由流程1-3所描述之方法製備得的胺化合物S8可使用經保護的2-溴基乙酸酯,在適當鹼(諸如,K2 CO3 、Et3 N、NaH或LiHMDS)存在下、於極性非質子溶劑[諸如(不侷限於),DMF、DMAc、DMSO或NMP]內烷基化,而生成通式S13之化合物(X=N,L=CH2 )。可進行標準的酯水解反應,而提供酸S14。若Pg2 係第三丁基,則可使用標準的酸性去保護方法(諸如,TFA/DCM、HCl/1,4-二㗁烷、HCl/EtOAc或其他適當的條件),以生成酸S14。若Pg2 係甲基或乙基,則可使用標準的鹼性去保護方法(諸如,於甲醇或乙醇內的NaOH、或其他適當的條件),以生成酸S14。
Figure 02_image057
通式S15之化合物(流程5)可在鹼(諸如,碳酸-、碳酸氫-、氫氧化-、乙酸-鈉、鉀、或銫)或是有機胺鹼(諸如,Et3 N、DIPEA、DBU等等)存在下、於極性非質子溶劑[諸如(但不侷限於),THF、DMF、DMAc、DMSO或NMP]或質子溶劑(諸如,水、MeOH、EtOH或iPrOH)或是彼等之混合物內,與胺R4 NH2 反應,而生成通式S16的化合物。可注意到,若實例提供帶有拆分的鏡像異構中心的R4 ,則其他的鏡像異構物或其消旋混合物可藉由選擇適合的起始物而得到。較佳的X3 取代基包括F、Cl、及Br,較佳的X4 基團包括Cl、Br、及-CO2 -Pg2 。硝基基團的還原可藉由使用金屬觸媒(諸如,載於碳上的鈀或雷氏鎳)、於質子溶劑(諸如,甲醇或乙醇)或非質子溶劑(諸如,DMF、THF或EtOAC)內之1-6大氣壓H2 的氫化反應,加以作用。另外,硝基基團可使用鐵、鋅、SnCl2 或其他適當的金屬,於酸性介質[諸如,1N HCl、AcOH或含水NH4 Cl(於THF或甲醇中)]中,加以還原,而提供通式S17的化合物(流程5a)。諸如S18的化合物可藉由醯基鹵化物依標準方式或是藉由羧酸酯經由標準的醯胺偶合步驟準則,加以醯基化,而提供化合物S19。還原為化合物S20的反應可在標準條件下,使用還原劑(諸如,LAH或BH3 -THF或BH3 -DMS)進行(流程5b)。
Figure 02_image059
經由流程5a及5b所敘述之方法製備得的二胺化合物S17及S20,總稱為二胺S21(流程6),可使用通式S14的酸類,於標準醯胺偶合步驟準則下加以醯化,而生成醯胺S22,其係以100%S22a至100%S22b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此胺S22的混合物可藉由各種方法,環化生成通式S23的化合物。胺S22可在微波條件下(10-60分鐘,於120-180℃下),與脫水劑(諸如,T3 P® )或是烷醇(諸如,正丁醇)一起加熱,而生成化合物S23。另外,化合物S22的混合物可在酸性條件下(諸如,AcOH,60-100℃)或鹼性條件下(含水的NaOH或於1,4-二㗁烷中的KOH,60-100℃)加熱,而提供S23。通式S23之化合物(X4 =Cl、Br或I)可藉由在15-100 psi一氧化碳氣氛、20-100℃之溫度下、使用適合的醇(諸如,MeOH或EtOH或其他的烷醇)進行之鈀催化的羰基化作用,轉化為結構S24之酯類。酯S24的水解反應可如流程4所敘述地進行,而提供酸S25。就化合物S22(其中X4 =CO2 -Pg2 )而言,轉化為酯S24的反應係在與如前文所述者類似的條件下進行,但使用鹼性環化方法,其中化合物S25可直接自反應混合物單離。就化合物S24(其中X4 示CO2 tBu)而言,去保護為酸S25的反應可在流程4所敘述的酸性條件下進行。另外,就化合物S24(其中Pg2 示C1 -C8 烷,諸如,甲基、乙基、己基或辛基)而言,酯去保護反應可使用習於此藝之士熟知之各種酶(包括酯酶、蛋白酶、肽酶、脂酶、及糖苷酶)來進行。水解反應亦可藉由使用1,5,7-三氮雜雙環[4.4.0]癸-5-烯,於室溫下處理該酯來進行。
Figure 02_image061
此外,二胺S21可藉由數種方法轉化為2-氯甲基苯並咪唑S26(流程7)。於非質子溶劑(諸如,1,4-二㗁烷)內用2-氯基乙醯氯或氯基乙酸酐處理,接著於40-100℃下加熱2-18小時,可生成所企求的苯並咪唑S26(其中Z1 、Z2 及Z3 示CH)。在其中Z1 、Z2 及Z3 非皆示CRz 的情況下,於非質子溶劑(諸如,1,4-二㗁烷)中用2-氯基乙醯氯處理30分鐘至4小時之後,將溶劑換成酸性介質(諸如,AcOH或TFA),接著在40-100℃下加熱2-18小時,可提供所要的化合物S26。亦可在0至80℃的溫度下、於非質子溶劑內(諸如,但不侷限於,1,4-二㗁烷、THF或MeCN),用氯基乙酸酐處理二胺S21,接著在60-100℃下加熱2至18小時,而生成所企求的化合物S26。此外,可用2-氯基-1,1,1-三甲氧基乙烷,於非質子溶劑內(諸如,但不侷限於,1,4-二㗁烷、THF或MeCN)或質子溶劑內(例如,MeOH或EtOH)、酸觸媒(例如,pTSA)存在下,在20-100℃下,處理二胺S21。另外,二胺S21可於非質子溶劑中(諸如,但不侷限於,對稱三甲苯)與2-羥基乙酸在100-180℃下加熱,而提供羥甲基中間物。羥甲基基團轉化為氯甲基化合物S26的反應可藉由標準方法(包括於非質子溶劑內用SOCl2 處理)完成。可在鹼(諸如,碳酸-、碳酸氫-鈉、鉀、或銫、NaH)或是有機胺鹼(諸如,Et3 N、DIPEA、DBU等等)存在下、於極性非質子溶劑中(諸如,但不侷限於,THF、MeCN、DMF、DMAc、DMSO或NMP),使化合物S8與通式S26的化合物反應,而生成化合物S23(X4 =Cl、Br、I)或化合物S24(X4 =CO2 -Pg2 ),然後,將彼等用於經由流程6所敘述的方法得到化合物S25。
Figure 02_image063
另外(流程8),通式S26的化合物可在鹼(諸如,碳酸-、碳酸氫-鈉、鉀、或銫、NaH)或是有機胺鹼(諸如,Et3 N、DIPEA、DBU等等)存在下且於極性非質子溶劑中(諸如,但不侷限於,THF、MeCN、DMF、DMAc、DMSO或NMP),與經適當取代及保護的哌嗪S12反應,而提供化合物S27(流程8)。Pg1 的移除可使用文獻上所敘述的多種方法加以執行,而提供胺S28。通式S23(X4 =Cl、Br或I)或S24 (X4 =CO2 -Pg2 )之化合物的轉化可藉由如前述流程3中之通式S4化合物的布赫瓦爾德-哈特維希C-N偶合反應之方式,來完成。然後,通式S23或S24之化合物可用於經由流程6所敘述的方法得到結構S25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65
通式S25之化合物亦可如流程9所討論地製備得。二醇S9可被保護而產生S29。三甲基矽基乙氧基甲基基團係較佳的保護基團。將二醇保護為對應的縮醛(例如,甲醛縮醛)亦為較佳的。然後,化合物S29可與經取代的硼酸或硼酸酯(S5)反應,然後用流程1所敘述的方法將烯烴還原,而提供通式S31化合物(其中Y=CH)。另外,可使用流程3所敘述的方法,將化合物S29與通式S12的哌嗪偶合,而提供S31(其中Y=N)。可使用流程7所敘述的方法,將通式S31化合物去保護,然後令其與S26偶合,而得到通式33化合物。另外,藉由如流程4及6所敘述地將S32轉化為對應的N-乙酸衍生物,接著令其與二胺S21縮合,可由S32製備通式S33的化合物。使用習於此藝之士已知的方法,將S33去保護,可提供通式S34的二醇,然後,使用流程2所敘述的方法,令其與通式S11之炔類反應,可提供S23或S24。另外,如流程2所討論者,用醛類、酮類或彼等之衍生物,可將S34轉化為S23或S24。然後,通式S23或S24之化合物可用於經由流程6所敘述的方法得到結構S25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67
通式S24及S33之化合物(其中Y=N且X-L=環丙基)可如流程10所討論地製備得。可使用習於此藝之士已知的方法,將經保護的哌啶酮S35同系化為不飽合的酯S36。例如,S42與已經使用強鹼(諸如,第三丁氧鋰、鈉或鉀)去質子化之磷酸酯(諸如,(二乙氧基磷醯基)乙酸乙酯)的霍納-沃茲沃思-埃蒙斯烯烴合成反應可提供S36。該反應通常係於如THF或DME之非質子溶劑內、在0至-50℃左右的溫度下進行。S36轉化為環丙烷衍生物S37的反應可藉由使用衍生自碘化三甲基鋶(trimethylsulfoxonium iodide)之鋶偶極體(sulfoxonium ylid)及鹼(諸如,第三丁氧鉀或氫化鈉)的處理,來完成。使用流程6所敘述之方法進行S37的去保護及所生成之羧酸S38與S21(其中X4 =CO2 Pg2 )的偶合反應,可提供通式S39之化合物。使用流程3所敘述之方法進行的S39的去保護及與S4的偶合可得到通式S24之化合物(其中Y=N且X-L示環丙基)。然後通式S24化合物可用於經由流程6所敘述的方法得到結構S25的化合物。另外,可使用流程3所敘述之方法,令S40與S29反應,而提供S33(其中Y=N且X-L示環丙基)。然後通式S33化合物可用於經由流程6及9所敘述的方法得到結構S25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69
另外,通式S25之化合物(其中Y=N且X-L示環丙基)可如流程11所敘述者製備得。由S37去除Pg1 ,提供哌啶衍生物S43。依與流程3類似之方式進行的S43與S4的偶合提供S13(其中Y=N且X-L示環丙基)。然後,去保護可提供通式S14之化合物,接著,其可用於如流程6所敘述地製備S25。
Figure 02_image071
下文例示本發明之非設限化合物的合成。其他隸屬本發明範圍的化合物可使用此等實施例所例示的方法單獨或連同技藝上普遍已知的技術製備得。
一般而言,實驗係於惰性氣氛(氮或氬)下進行,尤其係在使用了對於氧或濕氣敏感的試劑或中間物。市售溶劑及藥劑通常係在未進一步純化的情況下使用。視需要,使用無水溶劑,通常為Acros Organics, Aldrich® 的產物AcroSeal® 、Sigma-Aldrich的Aldrich® Sure/Seal 、或EMD Chemicals的產物DriSolv® 。在其他的情況下,市售溶劑係通過裝填4Å分子篩的管柱,直到達到下列水的QC標準:a)<100 ppm,對於二氯甲烷、甲苯、N ,N -二甲基甲醯胺及四氫呋喃而言;b) <180 ppm,對於甲醇、乙醇、1,4-二㗁烷、及二異丙基胺。就非常敏感的反應而言,溶劑係進一步經金屬鈉、氫化鈣、或分子篩處理,且在正要使用前蒸餾。產物通常在進行進一步反應或提交生物測試之前,於真空中乾燥。質譜測定數據係由液相層析-質譜法(LCMS)、大氣壓化學游離(APCI)或氣相層析質譜法(GCMS)儀器配置記錄得。符號♦表示在質譜內觀察到氯同位素圖型。
掌性分離係用於在本發明化合物的製備期間,將鏡像異構物或某些中間物的非鏡像異構物分離。當掌性分離完成時,分離出的鏡像異構物根據彼等洗提出的順序,指派為ENT-1或ENT-2(或是DIAST-1或DIAST-2)。於某些體系中,指派為ENT-1或ENT-2的鏡像異構物可用作為起始物,供製備其他的鏡像異構物或非鏡像異構物。在如是情況下,製備得到的鏡像異構物係根據彼等之起始物,分別指派為ENT-X1及ENT-X2;同樣地,製備得的非鏡像異構物係根據彼等的起始物,分別指派為DIAST-X1及DIAST-X2(或DIAST-根據彼等之起始物)。在使用多個中間物的合成中,類似地使用DIAST-Y及DIAST-Z命名法。
就帶有二個掌性中心的化合物而言,在各立體中心的立體異構物係於不同的時間分離。中間物或實施例之ENT-1或ENT-2(或是DIAST-1或DIAST-2)的指派係指在該步驟完成之分離的洗提順序。可認識到,當掌性中心的立體異構物於帶有二或多個中心的化合物內分離時,分離出的鏡像異構物係彼此之非鏡像異構物。舉列而言(但非侷限),實施例15及16具有二個掌性中心。當中間物C36分離為ENT-1,得到中間物P17,及分離為ENT-2,得到中間物P18時,環丙基部分體的掌性中心被分離。然後,將P18用於製備C70,其具有富集於在環丙基掌性碳上的立體異構物以及在二氧雜環戊烷碳上之立體異構物的混合物。C70然後分離為在二氧雜環戊烷的DIAST-Y1,得到中間物C71,以及在二氧雜環戊烷碳上的DIAST-Y2,得到中間物C72,其中此等中間物係富集於單一立體異構物。然後,將C71用於製備實施例15,其名稱確定為2-{6-[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6-氮雜螺[2.5]辛-1-基}-1-(2-甲氧基乙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DIAST-X1,三氟乙酸鹽[由P18開始,經由C71]。於此等製備中,在混合物進行分離程序之後,掌性中心係於接近該中心之處以「abs」加以識別,而理解到分離的鏡像異構物可能並非鏡像異構上純的。典型上,在各掌性中心之富集鏡像異構物係單離物之>90%。較佳的是,在各掌性中心之富集鏡像異構物係混合物之>98%。
於某些實施例中,鏡像異構物的旋光度係使用旋光計測量的。根據其觀察得的旋轉數據(或其特有的旋光度數據),順時鐘旋轉的鏡像異構物係指派為(+)-鏡像異構物且反時鐘旋轉的鏡像異構物係指派為(-)-鏡像異構物。消旋化合物係以未繪出的或描述的立體化學標明,或是以在結構旁出現有(+/-)標明;在後者的情況下,所表明的立體化學代表化合物取代基的相對組態(而非絕對的)。
透過可偵測之中間物進行的反應通常後續接著進行LCMS,且令其在添加後續的試劑之前進行至完全轉化。就參考其他實施例或方法內之步驟的合成而言,反應條件(反應時間及溫度)可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反應後接薄層層析法或質譜測定法,且在適當時,進行後處理。純化可因實驗而異:一般而言,用於洗提劑/梯度的溶劑及溶劑比係加以選擇以提供適當的Rf s或滯留時間。此等製備例及實施例中的所有起始物係市售的或可藉由技藝上已知的方法或如本所敘述地製備得。 製備例 P1 4-[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P1 )
Figure 02_image073
Figure 02_image075
步驟 1 2- 溴基 -6-[(4- 氯基 -2- 氟苯基 )( 羥基 ) 甲基 ] (C1 ) 的合成
此實驗係以相同的規模進行了二批次。將正丁基鋰(於己烷內的2.5M溶液;32.8 mL,82.0 mmol)緩慢地添加至1-溴基-4-氯基-2-氟基苯(17.2g,82.1 mmol)於乙醚(100 mL)所形成的-70℃溶液內,同時將反應混合物的溫度維持在-60℃以下。於-70℃下將反應混合物物攪拌20分鐘後,緩慢地添加3-溴基-2-羥基苯甲醛(5.5g,27 mmol)於乙醚(100 mL)所形成的溶液,同時將反應溫度維持在-60℃以下。於-70℃下攪拌另外1小時後,藉由添加在-70℃下的氯化銨水溶液(50 mL),將反應驟熄,並且用水(100 mL)稀釋所生成的混合物。在此時點,將二批次合併並且用乙酸乙酯(400 mL)萃取;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200 mL)清洗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7%乙酸乙酯(於石油醚內))提供呈白色固體的C1。合併產量:15.7g,47.4 mmol,88%。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7.44 (dd,J = 8.0, 1.5 Hz, 1H), 7.37 (dd,J = 8.1, 8.1 Hz, 1H), 7.15 (br dd,J = 8.5, 2.1 Hz, 1H), 7.12 - 7.05 (m, 2H), 6.80 (dd,J = 7.8, 7.8 Hz, 1H), 6.78 (s, 1H), 6.31 (d,J = 4.8 Hz, 1H), 3.02 (br d,J = 4.9 Hz, 1H)。步驟 2 4- 溴基 -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C2 ) 的合成
將過碘酸鈉(25.4g,119 mmol)於水(105 mL)所形成的溶液添加至C1(15.7g,47.4 mmol)於甲醇(45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並且於3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於是,於真空中予以濃縮。用二氯甲烷(500 mL)將殘留物稀釋後,用水(500 mL)予以清洗。然後,令二氯甲烷溶液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經由矽膠層析法(洗提劑:石油醚)進行的純化提供呈白色固體的C2。產量:10.0g,30.3 mmol,64%。下面的1 H NMR數據係由以相同方式但在較小的規模下進行之實驗得到的。1 H NMR (400 MHz, DMSO-d 6 ) δ 7.67 - 7.61 (m, 2H), 7.50 (s, 1H), 7.43 (br dd,J = 8, 2 Hz, 1H), 7.09 (dd,J = 8.3, 1.1 Hz, 1H), 7.01 (dd,J = 7.9, 1.1 Hz, 1H), 6.86 (dd,J = 8.1, 8.1 Hz, 1H)。步驟 3 4-[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3,6- 二氫吡啶 -1(2 H)- 羧酸第三丁酯 (C3 ) 的合成
將含有C2(8.00g,24.3 mmol)、4-(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2-基)-3,6-二氫吡啶-1(2H )-羧酸第三丁酯(9.01g, 29.1 mmol)、碳酸鈉(5.15g,48.6 mmol)、及[1,1’-雙(二苯基膦基)鐵莘]鈀(II)[Pd(dppf)Cl2 ;888 mg,1.21 mmol]於1,4-二㗁烷(80 mL)及水(32 mL)所形成之懸浮液的反應燒瓶抽真空並且裝入氮氣。重複二次抽真空的循環,然後,於9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於真空中將溶劑去除後,令殘留物分溶於乙酸乙酯(200 mL)及水(200 mL)。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100 mL)清洗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減壓下濃縮。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4.3%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提供了產物,將其與得自使用C2(2.00g,6.07 mmol)所進行之類似反應的物質合併,而得到呈淺黃色膠狀物的C3。合併產量:10.3g,23.8 mmol,78%。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7.53 (dd,J = 8.3, 7.8 Hz, 1H), 7.23 - 7.16 (m, 3H), 6.88 - 6.83 (m, 2H), 6.81 - 6.76 (m, 1H), 6.34 - 6.28 (br m, 1H), 4.10 - 4.05 (m, 2H), 3.61 (br dd,J = 6, 5 Hz, 2H), 2.59 - 2.50 (br m, 2H), 1.48 (s, 9H)。步驟 4 4-[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P1 ) 的合成
於50℃、氫氣(45 psi)下,將C3(10.3g,23.8 mmol)及參(三苯基膦)氯化銠(I)(威爾金森氏觸媒;1.54g,1.66 mmol)於甲醇(100 mL)所形成的溶液攪拌18小時。然後,令反應混合物過濾通過矽藻土墊,並且於減壓下,令濾液濃縮且進行矽膠層析(梯度:0%至9%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將所得到的物質與得自使用C3(1.67g,3.87 mmol)所進行之類似反應的物質合併,而得到呈無色膠狀物的P1。合併產量:10.3g,23.7 mmol,86%。LCMSm/z 456.1♦ [M+Na+ ]。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7.52 (dd,J = 8.5, 7.6 Hz, 1H), 7.23 - 7.17 (m, 2H), 7.16 (s, 1H), 6.83 (dd,J = 7.8, 7.8 Hz, 1H), 6.78 - 6.69 (m, 2H), 4.35 - 4.10 (br m, 2H), 2.89 - 2.71 (m, 3H), 1.89 - 1.77 (m, 2H), 1.77 - 1.63 (m, 2H), 1.47 (s, 9H)。 製備例 P2 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P2 )
Figure 02_image077
步驟 1 4- 溴基 -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C4 ) 的合成
將1-(4-氯基-2-氟苯基)乙酮(316g,1.83 mol)及對甲苯磺酸(6.02g,35.0 mmol)添加至3-溴基苯-1,2-二醇(330g,1.75 mol)於甲苯(1.5L)所形成的溶液中。於反應裝置裝上迪安-斯塔克裝置(Dean-Stark trap),並且於140℃下,將反應混合物加熱60小時,於是,於真空中將溶液濃縮並且使用矽膠層析法(洗提劑:石油醚)進行純化;得到呈黃色油狀物與固體之混合物的C4。產量:158g,460 mmol,26%。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7.54 (dd,J = 8.4, 8.4 Hz, 1H), 7.17 - 7.10 (m, 2H), 6.95 (dd,J = 7.9, 1.4 Hz, 1H), 6.75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7.8, 1.4 Hz, 1H), 6.70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7.9, 7.9 Hz, 1H), 2.11 (d,J = 1.1 Hz, 3H)。步驟 2 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3,6- 二氫吡啶 -1(2 H)- 羧酸第三丁酯 (C5 ) 的合成
將4-(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2-基)-3,6-二氫吡啶-1(2H )-羧酸第三丁酯(62g, 200 mmol)及碳酸鈉(100g,940 mmol)添加至C4(58.0g,169 mmol)於1,4-二㗁烷(600 mL)所形成的溶液。在添加[1,1’-雙(二苯基膦基)鐵莘]-二氯基鈀(II)(6.0g,8.2 mmol)之後,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90℃並且攪拌16小時。然後,添加水(500 mL),並且用乙酸乙酯(2x500 mL)萃取所生成的混合物。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2 x 500 mL)清洗合併的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9%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提供呈黃色油狀物的C5。產量:56.0g,126 mmol,75%。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7.50 (dd,J = 8.2, 8.2 Hz, 1H), 7.17 - 7.09 (m, 2H), 6.83 - 6.77 (m, 2H), 6.74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5.4, 3.6 Hz, 1H), 6.39 - 6.33 (br m, 1H), 4.14 - 4.08 (m, 2H), 3.70 - 3.56 (m, 2H), 2.66 - 2.45 (m, 2H), 2.07 (d,J = 1.1 Hz, 3H), 1.50 (s, 9H)。步驟 3 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P2 ) 的合成
將參(三苯基膦)氯化銠(I)(威爾金森氏觸媒;8.10g,8.75 mmol)添加至C5(56.0g,126 mmol)於甲醇(20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並且於氫氣(45 psi)中,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50℃,歷時18小時。然後令其冷卻至25℃並且通過矽藻土過濾。於真空中,將濾液濃縮,並且使用矽膠層析法(第一個管柱 - 梯度:0%至9%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第二個管柱 - 梯度:0%至2%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進行純化二次,得到呈黃色固體的P2。產量:37.0g,82.6 mmol,66%。LCMSm/z 392.1♦ [(M -2-甲基丙-1-烯)+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7.51 (dd,J = 8.3, 8.0 Hz, 1H), 7.17 - 7.09 (m, 2H), 6.77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8, 7.8 Hz, 1H), 6.70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7, 1.3 Hz, 1H), 6.66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8, 1.3 Hz, 1H), 4.37 - 4.13 (br m, 2H), 2.92 - 2.73 (m, 3H), 2.05 (d,J = 1.1 Hz, 3H), 1.90 - 1.63 (m, 4H), 1.49 (s, 9H)。 製備例 P3 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對甲苯磺酸鹽 (P3 )
Figure 02_image079
Figure 02_image081
步驟 1 4-[(2 R)-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C6 ) 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C7 ) 的單離
將P2(75.2g,168 mmol)分離為其組成鏡像異構物的反應係經由SFC(超臨界流體層析法)[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H,5 µm;移動相:4:1二氧化碳/(含0.2% 1-胺基丙烷-2-醇之2-丙醇)]來進行的。第一個洗提出的化合物指派為C6,而第二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為C7。所標明的絕對組態係根據在C8(其係衍生自C6,參見下文)上所進行的單晶X射線結構測定派定的。C6 - 產量:38.0g,84.8 mmol,50%。滯留時間3.64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H,4.6 x 250 mm,5 µ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0.2% 1-胺基丙烷-2-醇之2-丙醇;梯度:5% B,1.00分鐘,然後5%至60% B,超過8.00分鐘;流速:3.0 mL/分鐘;反壓:120巴]。C7 - 產量:36.8g,82.2 mmol,49%。滯留時間4.19分鐘(分析SFC條件與用於C6者相同)。步驟 2 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對甲苯磺酸鹽 (P3 ) 的合成
用對甲苯磺酸單水合物(791 mg,4.16 mmol)處理C7(1.62g,3.62 mmol)於乙酸乙酯(36 mL)所形成的溶液中並且於45℃下加熱。23小時後,令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且經由過濾,收集固體。用乙酸乙酯與庚烷的混合物(1:1,2 x 15 mL)予以淋洗,而得到呈白色固體的P3。產量:1.37g,2.63 mmol,73%。LCMSm/z 348.1♦ [M+H]+1 H NMR (400 MHz, DMSO-d 6 ) δ 8.53 (v br s, 1H), 8.29 (v br s, 1H), 7.65 - 7.55 (m, 2H), 7.47 (d,J = 8.1 Hz, 2H), 7.35 (dd,J = 8.4, 2.0 Hz, 1H), 7.11 (d,J = 7.8 Hz, 2H), 6.88 - 6.81 (m, 2H), 6.75 - 6.68 (m, 1H), 3.42 - 3.33 (m, 2H), 3.11 - 2.93 (m, 3H), 2.29 (s, 3H), 2.03 (s, 3H), 1.98 - 1.82 (m, 4H)。 C6 轉化為供測定絕對立體化學之 4-[(2 R )-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甲烷磺酸鹽 (C8) 的反應
Figure 02_image083
將對甲苯磺酸(377 mg, 2.19 mmol)添加至C6(490 mg,1.09 mmol)於乙酸乙酯(5.5 mL)所形成的溶液。用另外的乙酸乙酯稀釋之後,依序用碳酸氫鈉水溶液、水、以及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清洗反應混合物,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產量:375 mg,1.08 mmol,99%。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 δ 7.59 (dd,J = 8.3. 8.3 Hz, 1H), 7.27 (dd,J = 10.9, 2.0 Hz, 1H), 7.20 (br dd,J = 8.4, 2.1 Hz, 1H), 6.81 - 6.75 (m, 1H), 6.74 - 6.67 (m, 2H), 3.18 - 3.09 (m, 2H), 2.88 - 2.77 (m, 1H), 2.77 - 2.67 (m, 2H), 2.02 (d,J = 0.7 Hz, 3H), 1.85 - 1.73 (m, 4H)。
製備此自由鹼(4-[(2R )-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於乙酸乙酯所形成之0.1M溶液並且進行鹽篩選。在此僅敘述甲烷磺酸鹽的形成。將甲烷磺酸(25μL,39 μmol)與受質溶液(0.1M;0.25 mL,25 µmol)的混合物攪拌一整夜。然後,添加充分的甲醇,將出現的固體溶解,並且添加乙酸乙酯(3 mL)。令所得到的溶液在未攪拌的條件下,緩慢地蒸發,而得到C8晶體,其中之一用於下文所敘述之晶體X射線結構測定。C8 之單晶 X 射線結構測定 單晶 X 射線分析
數據的收集係於室溫下,於Bruker D8 Quest繞射儀上進行。數據收集係由ω及φ掃描所組成。
藉由內在定相(intrinsic phasing),使用SHELX軟體套組,於斜方晶族空間群組P 21 21 21 內解析出結構。接著,藉由全方陣最小平方法,將結構精修。所有的非氫原子皆被發現到且使用各向異性位移參數(anisotropic displacement parameters)予以精修。
經由N1_H1X_O4質子轉移,確認甲烷磺酸鹽的形成。
由傅立葉差分圖(Fourier difference map)發現到位於氮及氧上的氫原子且以束制的距離予以精修。剩餘的氫原子係置於計算出的位置上且令彼等載於彼等的載承原子上。最終的精修化包括所有氫原子之各向異性位移參數。
採用類似方法的絕對結構分析(Hooft,2008)係使用PLATON(Spek)進行的。結果指出,絕對結構已經正確地派定;該方法計算出結構正確的機率為100%。Hootf參數報告為0.02,esd為0.0012,而Parson’s參數報告為0.07,esd為0.009。在C7的絕對組態確認為(R )。
不對稱單元係由一個分子之C8質子化自由鹼以及一個分子之去質子化甲烷磺酸所組成。最終R指數係4.6%。最終的差分傅立葉顯示無遺漏或錯位的電子密度。
相關晶體、數據收集、及精修化資訊彙整於表A。原子座標、鍵長、鍵角、及位移參數列於表B-D。軟體及參考資料 SHELXTL ,Version 5.1, Bruker AXS, 1997。PLATON ,A. L. Spek,J. Appl. Cryst. 2003 ,36 , 7-13。MERCURY C. F. Macrae, P. R. Edington, P. McCabe, E. Pidcock, G. P. Shields, R. Taylor, M. Towler, and J. van de Streek,J. Appl. Cryst. 2006, 39 , 453-457。OLEX2 ,O. V. Dolomanov, L. J. Bourhis, R. J. Gildea, J. A. K. Howard, and H. Puschmann,J. Appl. Cryst. 2009, 42 , 339-341。 R. W. W. Hooft, L. H. Straver, and A. L. Spek,J. Appl. Cryst. 2008 ,41 , 96-103。 H. D. Flack,Acta Cryst. 1983 ,A39 , 867-881。 表A:C8之晶體數據及結構精修化
Figure 02_image085
表B:C8之原子座標(x 104 )以及相當的各向異性位移參數(Å2 x 103 )。U(eq)係定義為正交Uij 張量之痕量的三分之一。
Figure 02_image087
表C:C8之鍵長[Å]及角[˚]。
Figure 02_image089
Figure 02_image091
Figure 02_image093
Figure 02_image095
Figure 02_image097
用於產生等效原子的對稱變換。 表D:C8之各向異性位移參數(Å2 x 103 )。各向異性位移因子指數係採取下列形式: -2π2 [h2 a*2 U11 + ... + 2 h k a* b* U12 ]。
Figure 02_image099
P3 二對甲苯甲醯基 -L- 酒石酸鹽的製備 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二對甲苯甲醯基 -L- 酒石酸鹽 (P3 ,二對甲苯甲醯基 -L- 酒石酸鹽 )
Figure 02_image101
在50℃下,將C13,自由鹼(519 mg,1.49 mmol)及二對甲苯甲醯基-L-酒石酸(278 mg,0.719 mmol)於乙腈(7.5 mL)所形成的溶液攪拌1.5小時。令該混合物在0.2℃/分鐘下,冷卻至室溫。於室溫下15小時後,將混合物加熱至65℃並且加入乙腈(15 mL)。令該混合物在0.2℃/分鐘下,冷卻至室溫。於室溫下15小時後,將混合物加熱至54℃。3小時後,過濾收集固體,並且於氮氣中,35℃下,在真空烘箱內乾燥,而得到呈白色固體之P3,二對甲苯甲醯基-L-酒石酸鹽(217 mg,0.296 mmol,20%,82% ee)。
令P3,二對甲苯甲醯基-L-酒石酸鹽(217 mg,0.296 mmol,20%,82% ee)於乙腈(8.0 mL)所形成之50℃的溶液在0.2℃/分鐘下,冷卻至室溫。15小時後,過濾收集固體,並且於氮氣中、35℃下,在真空烘箱內乾燥,而得到呈白色固體之P3,二對甲苯甲醯基-L-酒石酸鹽(190 mg,0.259 mmol,88%,88% ee)。LCMSm/z 348.1♦ [M+H]+1 H NMR (400 MHz, DMSO-d 6 ) δ 8.9 - 8.5 (br s, 2H), 7.79 (d,J = 8.1 Hz, 4H), 7.64 - 7.54 (m, 2H), 7.34 (dd,J = 8.4, 2.1 Hz, 1H), 7.26 (d,J = 8.0 Hz, 4H), 6.87 - 6.78 (m, 2H), 6.69 (dd,J = 6.7, 2.5 Hz, 1H), 5.58 (s, 2H), 3.37 - 3.28 (m, 2H, 假定的;被水峰部分遮蔽), 3.05 - 2.89 (m, 3H), 2.33 (s, 6H), 2.02 (s, 3H), 1.92 - 1.80 (m, 4H)。滯留時間:峰1 (4.97分鐘,次要的)及峰2 (5.31分鐘,主要的){管柱:Chiralpak IC-U 3.0 x 50 mm,1.6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於甲醇中的0.1%異丙胺;梯度:10% B,5.00分鐘;然後45% B,0.6分鐘;流速:1.7 mL/分鐘;反壓:130巴}。 製備例 P4 4-[2-(4- 氰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P4 )
Figure 02_image103
於120℃下,將P2(2.00g,4.46 mmol)、氰化鋅(734 mg,6.25 mol)、鋅(70.1 mg,1.07 mmol)、1,1’-雙(二苯基膦基)鐵莘(dppf;198 mg,0.357 mmol)以及參(二苄亞甲基丙酮)二鈀(0)(164 mg,0.179 mmol)於N ,N -二甲基乙醯胺(20 mL)所形成的懸浮液攪拌16小時,於是予以過濾。將濾液與水(50 mL)混合並且用乙酸乙酯(3 x 50 mL)予以萃取;然後,依序用水(30 mL)及飽和的氯化鈉溶液(20 mL)清洗,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30%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得到一固體,用乙腈(15 mL)及水(15 mL)予以處理並且進行冷凍乾燥。如此得到呈淺黃色固體的P4。產量:1.17g,2.67 mmol,60%。LCMSm/z 461.3 [M+Na+ ]。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7.71 (dd,J = 7.7, 7.6 Hz, 1H), 7.45 (dd,J = 8.0, 1.6 Hz, 1H), 7.42 (dd,J = 10.0, 1.5 Hz, 1H), 6.79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7, 7.6 Hz, 1H), 6.72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8, 1.3 Hz, 1H), 6.68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8, 1.3 Hz, 1H), 4.37 - 4.14 (br m, 2H), 2.91 - 2.73 (m, 3H), 2.07 (d,J = 1.1 Hz, 3H), 1.89 - 1.62 (m, 4H), 1.49 (s, 9H)。 製備例 P5 P6 4- 溴基 -2- 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ENT-1 (P5 )4- 溴基 -2- 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ENT-2 (P6 )
Figure 02_image105
步驟 1 2- 溴基 -6-[ 羥基 ( 苯基 ) 甲基 ] (C9 ) 的合成
以反應溫度維持在-60℃以下的速率,將苯基鋰(於1-丁氧基丁烷內的1.9M溶液;78.5 mL,149 mmol)緩慢地添加至3-溴基-2-羥基苯甲醛(10.0g,49.7 mmol)於四氫呋喃(70 mL)所形成之-70℃的溶液中。在-70℃下,將所得到的懸浮液攪拌1小時,然後,令其溫熱至室溫,歷時一整夜,然後,將其倒入0℃的氯化銨水溶液(30 mL)中。用乙酸乙酯(3x30mL)萃取混合物,並且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30 mL)清洗合併的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5%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提供呈黃色固體的C9。產量:6.11g,21.9 mmol,44%。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7.45 - 7.28 (m, 6H), 7.22 - 7.18 (m, 1H), 7.06 (br d,J = 7.7 Hz, 1H), 6.77 (dd,J = 7.9, 7.8 Hz, 1H), 6.06 (br s, 1H), 2.89 (br s, 1H)。步驟 2 4- 溴基 -2- 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C10 ) 的合成
將過碘酸鈉(11.7g,54.7 mmol)於水(175 mL)所形成的溶液添加至C9(6.11g, 21.9 mmol)於甲醇(37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於3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40小時,於是經由真空濃縮,將大部分的甲醇移除。用二氯甲烷(5 x 100 mL)萃取所得到混合物,並且依序用亞硫酸鈉水溶液(100 mL)及飽和的氯化鈉溶液(100 mL)清洗合併的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減壓下濃縮。矽膠層析法(洗提劑:石油醚)提供呈無色油狀物的C10。產量:4.50g,16.2 mmol,74%。LCMSm/z 278.5(觀察到溴同位素圖型)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7.62 - 7.57 (m, 2H), 7.49 - 7.43 (m, 3H), 7.04 (s, 1H), 7.00 (dd,J = 8.0, 1.4 Hz, 1H), 6.79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7.8, 1.4 Hz, 1H), 6.75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7.9, 7.8 Hz, 1H)。步驟 3 4- 溴基 -2- 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ENT-1 (P5 ) 4- 溴基 -2- 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ENT-2 (P6 ) 的單離
使用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Cel OD,10μm;移動相:3:1二氧化碳/(含有0.1%氫氧化銨的甲醇)],分離出包含C10(5.00g,18.0 mmol)的鏡像異構物。第一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係指派為ENT-1(P5),且第二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為ENT-2(P6),二者皆以黃色油狀物的形式得到。P5 產量:2.20g,7.94 mmol,44%。LCMSm/z 277.0 (觀察到溴同位素圖型)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7.63 - 7.55 (m, 2H), 7.51 - 7.42 (m, 3H), 7.04 (s, 1H), 7.00 (dd,J = 8.0, 1.3 Hz, 1H), 6.80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7.8, 1.4 Hz, 1H), 6.75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7.9, 7.8 Hz, 1H)。滯留時間3.28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Cel OD-H,4.6 x 150 mm,5 µ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05%二乙胺的甲醇;梯度:5%至40% B,在5.5分鐘期間;流速:2.5 mL/分鐘)。P6 產量:2.00g,7.22 mmol,40%。LCMSm/z 276.9 (觀察到溴同位素圖型)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7.63 - 7.55 (m, 2H), 7.50 - 7.42 (m, 3H), 7.04 (s, 1H), 7.00 (dd,J = 8.0, 1.4 Hz, 1H), 6.80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7.8, 1.4 Hz, 1H), 6.75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7.9, 7.9 Hz, 1H)。滯留時間3.73分鐘(分析條件與用於P5者相同)。 製備例 P7 4-[2-(5- 氯基吡啶 -2-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P7 )
Figure 02_image107
步驟 1 2-(4- 溴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2- )-5- 氯基吡啶 (C11 ) 的合成
將5-氯基-2-乙炔基吡啶(1.80g,13.1 mmol)、3-溴基苯-1,2-二醇(2.47g,13.1 mmol)及十二羰基三釕(167 mg,0.261 mmol)於甲苯(25 mL)所形成的混合物脫氣1分鐘,然後,於100℃下加熱16小時。用乙酸乙酯(3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並且令其通過矽藻土墊過濾;於真空下,將濾液濃縮並且使用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1%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進行純化,得到呈黃色油狀物的C11。產量:1.73g,5.30 mmol,40%。LCMSm/z 325.6(觀察到溴-氯同位素圖型)[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8.63 (dd,J = 2.4, 0.7 Hz, 1H), 7.71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8.4, 2.4 Hz, 1H), 7.60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8.4, 0.7 Hz, 1H), 6.97 (dd,J = 8.0, 1.4 Hz, 1H), 6.76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7.8, 1.4 Hz, 1H), 6.72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8.0, 7.8 Hz, 1H), 2.10 (s, 3H)。步驟 2 4-[2-(5- 氯基吡啶 -2-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3,6- 二氫吡啶 -1(2 H)- 羧酸第三丁酯 (C12 ) 的合成
將[1,1’-雙(二苯基膦基)鐵莘]-二氯基鈀(II) (388 mg,0.530 mmol)添加至C11(1.73g,5.30 mmol)、4-(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2-基)-3,6-二氫吡啶-1(2H )-羧酸第三丁酯(1.64g,5.30 mmol)、及碳酸銫(5.18g,15.9 mmol)於1,4-二㗁烷(35 mL)及水(6 mL)所形成的懸浮液中。在9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4小時,於是,用乙酸乙酯(30 mL)及水(5 mL)稀釋。於真空中,將有機層濃縮並且進行矽膠層析(梯度:0%至5%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得到呈黃色膠狀物的C12。產量:1.85g,4.31 mmol,81%。LCMSm/z 451.0♦ [M+Na+ ]。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8.62 (dd,J = 2.5, 0.8 Hz, 1H), 7.69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8.4, 2.4 Hz, 1H), 7.57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8.4, 0.8 Hz, 1H), 6.84 - 6.79 (m, 2H), 6.78 - 6.73 (m, 1H), 6.39 - 6.33 (br m, 1H), 4.13 - 4.07 (m, 2H), 3.68 - 3.58 (m, 2H), 2.60 - 2.51 (br m, 2H), 2.07 (s, 3H), 1.49 (s, 9H)。步驟 3 4-[2-(5- 氯基吡啶 -2-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P7 ) 的合成
於真空中,將C12(2.61g,6.08 mmol)及參(三苯基膦)氯化銠(I)(威爾金森氏觸媒;563mg,0.608 mmol)於甲醇(100 mL)所形成的溶液脫氣,然後用氫吹洗;將此抽真空-吹洗的循環總共進行三次。然後,於氫氣(50 psi)中、6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於是予以過濾。於真空中,將濾液濃縮,並且使用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10%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將殘留物純化,所得到的物質與來自C12(110 mg,0.256 mmol)所進行之類似氫化反應的物質合併,而提供呈且黃色膠狀物的P7。合併產量:2.05g,4.76 mmol,75%。LCMSm/z 431.3♦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8.62 (d,J = 2.3 Hz, 1H), 7.69 (dd,ABX圖型的組分,J = 8.4, 2.4 Hz, 1H), 7.57 (d, AB四重峰的一半,J = 8.4 Hz, 1H), 6.79 (dd,ABC圖型的組分,J = 7.8, 7.7 Hz, 1H), 6.72 (dd,ABC圖型的組分,J = 7.8, 1.3 Hz, 1H), 6.68 (br d,ABC圖型的組分,J = 7.9 Hz, 1H), 4.32 - 4.12 (br m, 2H), 2.91 - 2.73 (m, 3H), 2.05 (s, 3H), 1.90 - 1.62 (m, 4H), 1.48 (s, 9H)。 製備例 P8 P9 4-[2-(5- 氯基吡啶 -2-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ENT-1 (P8 ) 4-[2-(5- 氯基吡啶 -2-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ENT-2 (P9 )
Figure 02_image109
使用SFC{管柱:Phenomenex Lux Amylose-1,5μm;移動相:9:1二氧化碳/[含有0.2%(7M之氨於甲醇中的溶液)之2-丙醇]},執行P7(500 mg,1.16 mmol)分離為其組成鏡像異構物的反應。第一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指派為ENT-1(P8),且第二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指派為ENT-2(P9)。P8 產量:228 mg,0.529 mmol,46%。滯留時間4.00分鐘{管柱:Phenomenex Lux Amylose-1,4.6 x 250 mm,5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2%(7M之氨於甲醇中的溶液)之2-丙醇];梯度:5% B,1.00分鐘,然後5%至60% B,8.00 分鐘期間;流速:3.0 mL/分鐘;反壓:120巴}。P9 產量:229 mg,0.531 mmol,46%。滯留時間4.50分鐘(分析條件與用於P8者相同)。 製備例 P10 {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乙酸 (P10 )
Figure 02_image111
步驟 1 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對甲苯磺酸鹽 (C13 ) 的合成
在60℃下,將P2(5.0g,11 mmol)及對甲苯磺酸(4.81g,27.9 mmol)於乙酸乙酯(100 mL)所形成的溶液攪拌2小時,於是在真空中進行濃縮,而得到呈黃色膠狀物的C13。將此物質直接用於下一個步驟。LCMSm/z 347.9♦ [M+H]+步驟 2 {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乙酸乙酯 (C14 ) 的合成
將碳酸鉀(7.71g,55.8 mmol)及溴基乙酸乙酯(1.86g,11.2 mmol)添加至C13(來自前面的步驟;≤11 mmol)於乙腈(15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並且在55℃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然後,予以過濾,並且於真空中將濾液濃縮且使用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30%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進行純化,而得到呈黃色膠狀物的C14。藉由1 H NMR分析,得知此物質並非完全純的。產量:3.57g,8.23 mmol,75%(經過二個步驟)。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僅C14峰:δ 7.52 (dd,J = 8.4, 8.0 Hz, 1H), 7.17 - 7.07 (m, 2H), 6.77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8, 7.8 Hz, 1H), 6.72 - 6.67 (m, 2H), 4.21 (q,J = 7.1 Hz, 2H), 3.27 (s, 2H), 3.07 (m, 2H), 2.70 (tt,J = 12.1, 3.8 Hz, 1H), 2.35 (ddd,J = 11.5, 11.5, 2.7 Hz, 2H), 2.04 (d,J = 1.1 Hz, 3H), 2.02 - 1.76 (m, 4H), 1.29 (t,J = 7.1 Hz, 3H)。步驟 3 {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乙酸 (P10 ) 的合成
在25℃下,將C14(3.57g,8.23 mmol)及氫氧化鈉水溶液(3M;13.7 mL,41.1 mmol)於甲醇(80 mL)及四氫呋喃(40 mL)之混合物所形成的溶液攪拌16小時。於真空中,將溶劑去除後,藉由添加1M氫氯酸,將含水的殘留物酸化至pH 7,然後用二氯甲烷與甲醇的混合物(10:1,2 x 100 mL)萃取。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減壓下濃縮,而得到呈黃色固體的P10。產量:2.95g,7.27 mmol,88%。LCMSm/z 406.2♦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 δ 7.61 (dd,J = 8.3, 8.3 Hz, 1H), 7.29 (dd,J = 10.9, 2.0 Hz, 1H), 7.22 (ddd,J = 8.4, 2.0, 0.8 Hz, 1H), 6.82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8.3, 7.1 Hz, 1H), 6.78 - 6.72 (m, 2H), 3.65 - 3.54 (br m, 2H), 3.51 (s, 2H), 3.04 - 2.88 (m, 3H), 2.23 - 2.07 (m, 2H), 2.07 - 1.93 (m, 2H), 2.04 (d,J = 1.1 Hz, 3H)。 製備例 P11 2-( 氯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P11 )
Figure 02_image113
步驟 1 3-[(2- 甲氧基乙基 ) 胺基 ]-4- 硝基苯甲酸甲酯 (C15 ) 的合成
將三乙胺(40.7g,402 mmol,55.8 mL)添加至3-氟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50g,250 mmol)於四氫呋喃(400 mL)所形成的無色溶液,接著於室溫下,逐滴添加2-甲氧基乙胺(30.2g,402 mmol)(於100 mL四氫呋喃中)。在55℃下,將所生成的黃色溶液攪拌18小時。將該溶液冷卻至室溫並且於減壓下濃縮,以去除四氫呋喃。將所得到的黃色固體溶於乙酸乙酯(800 mL)並且用飽和的氯化銨水溶液清洗(250 mL)。分離出水相並且用乙酸乙酯萃取(200 mL)。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3 x 250 mL)清洗合併的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減壓下濃縮,而得到呈黃色固體之C15(60.2g,94%)。1 H NMR (600 MHz, 氯仿-d ) δ 8.23 (d, 1H), 8.17 (br s, 1H), 7.58 (d, 1H), 7.25 (dd, 1H), 3.95 (s, 3H), 3.69-3.73 (m, 2H), 3.56 (m, 2H), 3.45 (s, 3H); LCMSm/z 255.4 [M+H]+步驟 2 4- 胺基 -3-[(2- 甲氧基乙基 ) 胺基 ] 苯甲酸 甲酯 (C16 ) 的合成
將Pd/C(10g,94 mmol)添加至C15(30g,118 mmol)於甲醇(50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於室溫、15 psi氫下,將此反應液攪拌18小時。令該黑色懸浮液過濾通過矽藻土並且用甲醇(500 mL)清洗濾餅。於真空中,將合併的濾液濃縮,而得到呈棕色油狀物的C16(26.5g,定量的),其在靜置後固化。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7.48 (dd, 1H), 7.36 (d, 1H), 6.69 (d, 1H), 3.87 (s, 3H), 3.77 (br s, 2H), 3.68 (t, 2H), 3.41 (s, 3H), 3.32 (t, 2H);LCMSm/z 224.7 [M+H]+步驟 3 2-( 氯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P11 ) 的合成
先後將2-氯基-1,1,1-三甲氧基乙烷(3.31 mL,24.6 mmol)及對甲苯磺酸單水合物(84.8 mg,0.446 mmol)添加至C16(5.00g,22.3 mmol)於四氫呋喃(10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在45℃下,將反應混合物加熱5小時,於是於真空中進行濃縮,將殘留的油狀物溶於乙酸乙酯(10 mL)並且加熱直到溶液形成。將其緩慢地攪拌,同時冷卻至室溫,歷時一整夜。經由過濾收集沉澱物並且用庚烷清洗,得到呈灰色固體的P11。產量:5.73g,20.3 mmol,91%。1 H NMR (600 MHz, 氯仿-d ) δ 8.12 (br s, 1H), 8.01 (br d,J = 8.6 Hz, 1H), 7.79 (d,J = 8.4 Hz, 1H), 4.96 (s, 2H), 4.52 (t,J = 5.1 Hz, 2H), 3.96 (s, 3H), 3.74 (t,J = 5.1 Hz, 2H), 3.28 (s, 3H)。步驟 4 2-( 氯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氫氯酸鹽 (P11 HCl ) 的合成
將C16(5.0g,24 mmol)於1,4-二㗁烷(100 mL)所形成的溶液加熱至100℃,經由加料漏斗,在10小時期間,添加氯基乙酸酐(4.1g,24.5 mmol)於1,4-二㗁烷(60 mL)所形成的溶液,並且在10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另外12小時。隔天,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並且於減壓下,將1,4-二㗁烷去除。將粗製的反應混合物溶於乙酸乙酯並且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清洗。分離出乙酸乙酯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並且進行過濾。在不斷攪拌的條件下,將4M氯化氫於1,4-二㗁烷(1.1當量)所形成的溶液添加至該乙酸乙酯溶液。P11的氫氯酸鹽以淡黃色固體的形式沉澱出。將懸浮液攪拌1小時,然後藉由過濾,收集P11之氫氯酸鹽,而得到黃色固體(6.1g,86%)。1 H NMR (600 MHz, CD3 OD) δ 8.64 (s, 1H), 8.30 (d, 1H), 7.92 (d, 1H), 5.32 (s, 2H), 4.84 (m, 2H), 3.99 (s, 3H), 3.83 (t, 2H), 3.31 (s, 3H)。 LCMSm/z 283.2 [M+H]+ 製備例 P12 1-(2- 甲氧基乙基 )-2-( 哌嗪 -1-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P12 )
Figure 02_image115
Figure 02_image117
步驟 1 2-{[4-( 第三丁氧羰基) 哌嗪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17 ) 的合成
將化合物P11(1.59g,5.62 mmol)添加至哌嗪-1-羧酸第三丁酯(1.00g,5.37 mmol)及碳酸鉀(2.97g,21.5 mmol)於乙腈(15 mL)所形成之15℃混合物,並且於55℃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2小時。然後,將其與使用P11及哌嗪-1-羧酸第三丁酯(200 mg,1.07 mmol)的類似反應液合併,並且對混合物進行過濾。在濾液於真空中濃縮後,經由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60%乙酸乙酯(於石油醚內)),將殘留物純化,而得到呈淡黃色固體的C17。合併產量:2.30g,5.32 mmol,83%。LCMSm/z 433.0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8.12 (d,J = 1.5 Hz, 1H), 7.96 (dd,J = 8.4, 1.5 Hz, 1H), 7.73 (d,J = 8.5 Hz, 1H), 4.58 (t,J = 5.4 Hz, 2H), 3.95 (s, 3H), 3.89 (s, 2H), 3.73 (t,J = 5.4 Hz, 2H), 3.46 - 3.37 (br m, 4H), 3.28 (s, 3H), 2.54 - 2.44 (br m, 4H), 1.45 (s, 9H)。步驟 2 1-(2- 甲氧基乙基 )-2-( 哌嗪 -1-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P12 ) 的合成
將氯化氫於乙酸乙酯所形成的溶液(20 mL)添加至C17(2.30g,5.32 mmol)於二氯甲烷(8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於2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小時,於是於真空中進行濃縮。用水(20 mL)稀釋殘留物,藉由添加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將pH調至9-10,並且用乙酸乙酯與甲醇的混合物(10:1,15 x 50 mL)萃取。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而得到呈淡黃色固體的P12。產量:1.68g,5.05 mmol,95%。LCMSm/z 332.8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8.13 (br s, 1H), 7.96 (br d,J = 8.5 Hz, 1H), 7.72 (d,J = 8.5 Hz, 1H), 4.59 (t,J = 5.5 Hz, 2H), 3.95 (s, 3H), 3.86 (s, 2H), 3.75 (t,J = 5.5 Hz, 2H), 3.29 (s, 3H), 2.87 (t,J = 4.8 Hz, 4H), 2.50 (br m, 4H)。 製備例 P13 6- 溴基 -2-( 氯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咪唑並 [4,5- b] 吡啶 (P13 )
Figure 02_image119
步驟 1 5- 溴基 - N-(2- 甲氧基乙基 )-2- 硝基吡啶 -3- (C18 ) 的合成
於25℃下,將5-溴基-3-氟基-2-硝基吡啶(400 mg,1.81 mmol)及2-甲氧基乙胺(408 mg,5.43 mmol)於四氫呋喃(10 mL)所形成的溶液攪拌2小時,於是用乙酸乙酯(100 mL)稀釋並且用水(50 mL)清洗。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50 mL)清洗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及濃縮,而得到呈黃色固體的C18。產量:430 mg,1.56 mmol,86%。步驟 2 5- 溴基 - N 3 -(2- 甲氧基乙基 ) 吡啶 -2,3- 二胺 (C19 ) 的合成
於80℃下,將C18(430 mg,1.56 mmol)、氯化銨(833 mg,15.6 mmol)、及鐵粉(870 mg,15.6 mmol)於甲醇(10 mL)與水(2 mL)所形成的混合物攪拌30分鐘。將所得到的懸浮液倒入水(50 mL)並且用乙酸乙酯(2 x 50 mL)萃取;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及濃縮,而得到呈棕色固體的C19。產量:350 mg,1.42 mmol,91%。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7.63 (d,J = 2.1 Hz, 1H), 6.88 (d,J = 2.0 Hz, 1H), 4.33 - 4.19 (br s, 2H), 3.65 (dd,J = 5.6, 4.6 Hz, 2H), 3.40 (s, 3H), 3.22 (br t,J = 5 Hz, 2H)。步驟 3 6- 溴基 -2-( 氯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咪唑並 [4,5- b] 吡啶 (P13 ) 的合成
用氯基乙醯氯(0.284 mL,3.57 mmol)處理C19(400 mg,1.63 mmol)於1,4-二㗁烷(8 mL)所形成的溶液,並且於室溫下進行攪拌直到LCMS分析顯示C19完全轉化為中間物醯胺為止。於真空中去除1,4-二㗁烷後,將殘留物溶於三氟乙酸(8 mL)並且於80℃下,加熱18小時,於是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且於減壓下濃縮。將所得到的油狀物溶於乙酸乙酯(50 mL)並且藉由添加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予以中和。用乙酸乙酯(20 mL)萃取水層,並且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矽膠層析(梯度:0%至80%乙酸乙酯(於庚烷中))提供呈固體的P13。產量:176 mg,0.578 mmol,35%。LCMSm/z 306.1(觀察到溴-氯同位素圖型)[M+H]+1 H NMR (600 MHz, 氯仿-d )δ8.58 (br s, 1H), 7.89 (br s, 1H), 4.92 (s, 2H), 4.44 (t,J = 5.0 Hz, 2H), 3.71 (t,J = 5.0 Hz, 2H), 3.28 (s, 3H)。 製備例 P14 2-{[4-(2,3- 二羥基苯基 ) 哌啶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 P14 )
Figure 02_image121
Figure 02_image123
步驟 1 [(3- 溴基苯 -1,2- 二基 ) ( 氧基甲烷二基氧基乙烷 -2,1- 二基 )] ( 三甲基矽烷 ) (C20 ) 的合成
此反應係以相同的規模進行了二批次。將N,N -二異丙基乙胺(37.8 mL,217 mmol)逐滴添加至3-溴基苯-1,2-二醇(10.0g,52.9 mmol)於四氫呋喃(30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混合物在20℃下攪拌10分鐘之後,於5分鐘期間,逐滴添加[2-(氯甲氧基)乙基](三甲基)矽烷(19.2 mL,108 mmol),並且於室溫(18℃)下持續攪拌16小時。再次添加N,N -二異丙基乙胺(27.6 mL,158 mmol),接著於室溫下(18℃)逐滴添加[2-(氯甲氧基)乙基](三甲基)矽烷(14.0 mL,79.1 mmol)。於室溫下待了另外2.5小時之後,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並且於真空中將濾液濃縮。在此時點,將二批次的粗製產物合併並且使用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7%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進行純化,而得到呈無色油狀物的C20。藉由1 H NMR分析,得知此物質並非完全純的。合併產量:22.9g,50.9 mmol,48%。1 H NMR (400 MHz, 氯仿-d ),僅C20峰:δ 7.19 (dd,J = 8.1, 1.5 Hz, 1H), 7.12 (dd,J = 8.3, 1.4 Hz, 1H), 6.90 (dd,J = 8.2. 8.2 Hz, 1H), 5.26 - 5.19 (m, 4H), 4.00 - 3.92 (m, 2H), 3.80 - 3.73 (m, 2H), 1.00 - 0.91 (m, 4H), 0.03 (s, 9H), 0.00 (s, 9H)。步驟 2 4-(2,3- {[2-( 三甲基矽基 ) 乙氧基 ] 甲氧基 } 苯基 )-3,6- 二氫吡啶 -1(2 H)- 羧酸第三丁酯 (C21 ) 的合成
將含有C20(6.11 g、13.6 mmol)、4-(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2-基)-3,6-二氫吡啶-1(2H )-羧酸第三丁酯(5.04g, 16.3 mmol)、碳酸鈉水溶液(1M;40.8 mL,40.8 mmol)、及[1,1’-雙(二苯基膦基)鐵莘]二氯基鈀(II)(497 mg,0.679 mmol)於1,4-二㗁烷(100 mL)的反應容器抽真空並且裝填氮氣。重複二次此抽真空的循環,然後,於85℃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於是用水(4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並且用乙酸乙酯(3 x 150 mL)萃取。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經由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8%甲醇(於二氯甲烷中))進行純化,得到呈黃色油狀物的C21。產量:5.47g,9.91 mmol,73%。1 H NMR (600 MHz, 氯仿-d )δ7.10 (br d,J = 8.2 Hz, 1H), 6.98 (dd,J = 7.9, 7.9 Hz, 1H), 6.81 (br d,J = 7.7 Hz, 1H), 5.79 (br s, 1H), 5.23 (s, 2H), 5.07 (s, 2H), 4.03 (br s, 2H), 3.83 - 3.74 (m, 4H), 3.59 (br s, 2H), 2.52 (br s, 2H), 1.49 (s, 9H), 1.01 - 0.89 (m, 4H), 0.01 (s, 9H), 0.01 (s, 9H)。步驟 3 4-(2,3- {[2-( 三甲基矽基 ) 乙氧基 ] 甲氧基 } 苯基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C22 ) 的合成
用10%載於碳上的鈀(2.94g,2.76 mmol)處理C21(12.5g,22.6 mmol)於甲醇(300 mL)所形成的溶液並且於40psi及25℃下,進行氫化16小時。此時點的LCMS分析表示已轉化為產物LCMSm/z 576.0 [M+Na+ ]。在反應混合物過濾後,用甲醇(2 x 100 mL)清洗濾餅,於真空中,將合併的濾液濃縮,而得到呈無色油狀物的C22。產量:11.2g,20.1 mmol,89%。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7.05 - 6.97 (m, 2H), 6.83 (dd,J = 6.9, 2.5 Hz, 1H), 5.22 (s, 2H), 5.13 (s, 2H), 4.38 - 4.10 (br m, 2H), 3.90 - 3.82 (m, 2H), 3.81 - 3.73 (m, 2H), 3.22 (tt,J = 12.2, 3.5 Hz, 1H), 2.79 (br dd,J = 12.8, 12.8 Hz, 2H), 1.78 (br d,J = 13 Hz, 2H), 1.65 - 1.52 (m, 2H), 1.48 (s, 9H), 1.04 - 0.91 (m, 4H), 0.03 (s, 9H), 0.00 (s, 9H)。步驟 4 4-(2,3- {[2-( 三甲基矽基 ) 乙氧基 ] 甲氧基 } 苯基 ) 哌啶 (C23 ) 的合成
將2,6-二甲基吡啶(2.39g,22.3 mmol)添加至C22(7.23g,13.0 mmol)於二氯甲烷(90 mL)所形成之室溫(15℃)的溶液,接著逐滴添加三氟甲烷磺酸三甲基矽酯(3.80g,17.1 mmol)。在15℃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於是添加另外的2,6-二甲基吡啶(909 mg,8.48 mmol)及三氟甲烷磺酸三甲基矽酯(1.45g,6.52 mmol)。在室溫(15℃)下攪拌另外5小時之後,反應混合物的LCMS分析顯示有產物存在:LCMSm/z 454.1 [M+H]+ 。於真空中,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並且依序用氯化銨水溶液(3 x 100 mL)及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100 mL)清洗殘留物,令其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且於減壓下濃縮,而得到呈棕色油狀物的C23(6.6 g)。此物質直接用於下一步驟。步驟 5 2-{[4-(2,3- {[2-( 三甲基矽基 ) 乙氧基 ] 甲氧基 } 苯基 ) 哌啶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24 ) 的合成
將P11(3.08g,10.9 mmol)添加至C23(來自前面的步驟;6.6g,≤13 mmol)於乙腈(15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接著添加碳酸鉀(10.1g,73.1 mmol),並且於室溫下(15℃),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在此時點的LCMS分析表示有產物存在:LCMSm/z 700.2 [M+H]+ 。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並且令濾液於真空中濃縮,經由矽膠層析法(梯度:34%至56%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進行純化,得到呈黃色油狀物的C24。產率:5.4g,7.7 mmol,59%(經過二步驟)。1 H NMR (400 MHz,氯仿-d )δ8.16 - 8.12 (m, 1H), 7.96 (dd,J = 8.5, 1.5 Hz, 1H), 7.73 (d,J = 8.5 Hz, 1H), 7.04 - 6.96 (m, 2H), 6.86 (dd,J = 6.7, 2.6 Hz, 1H), 5.21 (s, 2H), 5.12 (s, 2H), 4.63 (t,J = 5.5 Hz, 2H), 3.95 (s, 3H), 3.93 - 3.83 (m, 4H), 3.80 - 3.72 (m, 4H), 3.31 (s, 3H), 3.17 - 3.06 (m, 1H), 2.99 (br d,J = 11.2 Hz, 2H), 2.35 - 2.22 (m, 2H), 1.81 (br d, AB四重峰的一半,J = 12.6 Hz, 2H), 1.75 - 1.61 (m, 2H), 1.04 - 0.91 (m, 4H), 0.05 (s, 9H), -0.01 (s, 9H)。步驟 6 2-{[4-(2,3- 二羥基苯基 ) 哌啶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P14 ) 的合成
將氯化氫於1,4-二㗁烷(4M;96 mL,384 mmol)所形成的溶液添加至C24(6.40g,9.14 mmol)於1,4-二㗁烷(120 mL)所形成之室溫(18℃)的溶液中。添加完成後,於室溫下(18℃)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與使用C24(1.00g,1.43 mmol)進行的類似反應液併合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用二氯甲烷及甲醇的混合物(20:1,150 mL)處理殘留物,並且於室溫(18℃)下攪拌1小時,於是經由過濾收集固體(4.85 g)。用水(100 mL)處理此物質,並且藉由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將混合物調至pH 7-8,於室溫(18℃)下攪拌30分鐘,並且進行過濾。用水(2 x 20 mL)清洗濾餅,然後與甲醇(100 mL)混合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用石油醚(100 mL)處理所得到的物質並且於室溫(18℃)下攪拌30分鐘。過濾後,令濾餅與甲苯(30 mL)混合並且於真空中濃縮,而得到呈灰色固體的P14。合併產量:2.92g,6.64 mmol,63%。LCMSm/z 440.1 [M+H]+1 H NMR (400 MHz, DMSO-d 6 )δ8.21 (d,J = 1.6 Hz, 1H), 7.81 (dd,J = 8.5, 1.6 Hz, 1H), 7.66 (d,J = 8.5 Hz, 1H), 6.64 - 6.51 (m, 3H), 4.63 (t,J = 5.3 Hz, 2H), 3.88 (s, 3H), 3.84 (s, 2H), 3.75 (t,J = 5.3 Hz, 2H), 3.22 (s, 3H), 2.97 - 2.78 (m, 3H), 2.18 (br dd,J = 11, 11 Hz, 2H), 1.75 - 1.64 (m, 2H), 1.64 - 1.49 (m, 2H)。 製備例 P15 2-( 氯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P15 )
Figure 02_image125
此整個流程係於大規模下進行。一般而言,在反應前還有添加試劑之後,反應器係抽真空至-0.08至 -0.05MPa,然後用氮氣充填至正常壓力。此過程通常係重複三次,然後評估氧含量,確保其為≤1.0%。就有機層之萃取及清洗的過程而言,混合物通常係攪拌15至60分鐘,然後在層分離之前靜置15至60分鐘。步驟 1 (2 S)-2-[( 苄氧基 ) 甲基 ] 氧雜環丁烷 (C25 ) 的合成
此反應係於大約相同的規模下進行三批次。將2-甲基丙烷-2-醇(774.7kg)裝入2000L玻璃襯反應器。經由固體加料漏斗添加第三丁氧鉀(157.3 kg,1402 mol),且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然後,以相同的方式添加碘化三甲基鋶(308.2 kg,1400莫耳),並且在55℃至65℃下,將反應混合物加熱2至3小時,於是在5至20 kg/小時的速率下,添加(2S )-2-[(苄氧基)甲基]環氧乙烷(92.1 kg,561莫耳)。在反應混合物維持於55℃至65℃下25小時之後,將其冷卻至25℃至35℃,並且過濾通過矽藻土(18.4 kg)。用第三丁基甲基醚(3 x 340 kg)淋洗濾餅,並且將合併的濾液轉移至5000 L反應器,用純水(921 kg)予以處理,並且在15℃至30℃下攪拌15至30分鐘。然後,用氯化鈉(230.4 kg)於純水(920.5 kg)所形成的溶液清洗有機層二次,並且於減壓(≤-0.08 MPa)、≤45℃下濃縮。添加正庚烷(187 kg),並且於減壓(≤-0.08 MPa)、≤45℃下,將所得到的混合物濃縮;使用矽膠層析法(280 kg)[管柱的頂部有氯化鈉(18.5 kg)],將有機相純化。使用正庚烷(513 kg),將粗製物裝填入管柱,然後用正庚烷(688.7kg)及乙酸乙酯(64.4 kg)的混合物洗提。將三個批次合併,而提供呈85%純的淺黃色油狀物的C25(189.7 kg,906 mmol,54%)。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僅C25峰:δ 7.40 - 7.32 (m, 4H), 7.32 - 7.27 (m, 1H), 4.98 (dddd,J = 8.1, 6.7, 4.9, 3.7 Hz, 1H), 4.72 - 4.55 (m, 4H), 3.67 (dd,ABX圖型的組分,J = 11.0, 4.9 Hz, 1H), 3.62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11.0, 3.7 Hz, 1H), 2.72 - 2.53 (m, 2H)。步驟 2 (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醇 (C26 ) 的合成
透過加料漏斗,將10%載於碳上的鈀(30.7 kg)添加至在3000 L不銹鋼高壓釜反應器內之85%純C25(來自前面的步驟,185.3kg,884.8 mol)於四氫呋喃(1270 kg)所形成的10℃-30℃溶液內。用純水及四氫呋喃(143 kg)淋洗加料漏斗,並且將淋洗液添加至反應混合物內。在反應器內容物經氮氣吹洗之後,同樣用氫氣予以吹洗,將壓力增加至0.3至0.5MPa,然後排氣至0.05 MPa。重複氫氣吹洗五次,於是將氫氣壓增加至0.3至0.4 MPa。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35℃-45℃。13小時之後,在將氫氣壓維持於0.3至0.5 MPa的期間,將混合物排氣至0.05MPa,並且經由將壓力增加至0.15-0.2 MPa然後排氣至0.05MPa,用氮吹洗五次。混合物冷卻至10℃至25℃之後,予以過濾,並且用四氫呋喃(2 x 321kg)淋洗反應器。用此淋洗液浸泡濾餅二次,然後予以過濾;在≤40℃下,進行減壓(≤-0.06 MPa)濃縮,而得到在四氫呋喃(251 kg)中的C26(62.2 kg,706 mol,80%)。步驟 3 4- 甲基苯磺酸 (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酯 ( C27 ) 的合成
將4-(二甲胺基)吡啶(17.5kg,143 mol)添加至C26(來自前面的步驟;62.2kg,706 mol)於四氫呋喃(251 kg)所形成的10℃至25℃溶液及三乙胺(92.7kg,916 mol,於1240 kg二氯甲烷中)。30分鐘後,在20至40分鐘的間隔,逐份添加對甲苯磺醯氯(174.8kg,916.9 mol),並且在15℃至25℃,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及20分鐘。添加純水(190 kg);攪拌後,用碳酸氫鈉水溶液(使用53.8 kg碳酸氫鈉及622 kg純水製備得)清洗有機層,然後用氯化銨水溶液(用230 kg氯化銨及624 kg純水製備得)清洗。使用純水(311 kg)進行最後清洗之後,令有機層過濾通過已預先裝填了矽膠(60.2 kg)之不銹鋼Nutsche濾器。用二氯甲烷(311 kg)浸泡濾餅20分鐘,然後過濾;在減壓(≤-0.05 MPa)及≤40℃下,將合併的濾液濃縮直到剩下330至400 L。然後在15-30℃下添加四氫呋喃(311kg),並且依相同的方式將混合物濃縮至330至400 L的最終體積。重複添加四氫呋喃及濃縮,再次達至330至400 L,而得到C27於四氫呋喃 (251.8 kg)所形成之淡黃色溶液(167.6 kg,692 mmol,98%)。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僅C27峰:δ7.81 (d,J = 8.4 Hz, 2H), 7.34 (d,J = 8.1 Hz, 2H), 4.91 (ddt,J = 8.0, 6.7, 3.9 Hz, 1H), 4.62 - 4.55 (m, 1H), 4.53 - 4.45 (m, 1H), 4.14 (d,J = 3.9 Hz, 2H), 2.75 - 2.63 (m, 1H), 2.60 - 2.49 (m, 1H), 2.44 (s, 3H)。步驟 4 (2 S)-2-( 疊氮甲基 ) 氧雜環丁烷 (C28 ) 的合成
N ,N -二甲基甲醯胺(473 kg)、疊氮化鈉(34.7kg,534 mol)、及碘化鉀(5.2kg,31 mol)併合於在10℃至25℃下的3000 L玻璃襯反應器。添加C27(83.5kg,344.6 mol,於125.4 kg四氫呋喃中)之後,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55℃至65℃,歷時17小時及40分鐘,於是將其冷卻至25-35℃,並且由底閥通入氮氣15分鐘。然後,添加第三丁基甲醚(623 kg)及純水(840 kg),並且用第三丁基甲基醚(312 kg及294 kg)萃取水層二次。用純水(2 x 419 kg)清洗合併的有機層,同時將溫度維持在10℃至25℃,而得到呈前述有機層(1236.8 kg)內之溶液形式的C28(31.2 kg,276莫耳,80%)。步驟 5 1-[(2 S)- 氧雜環丁 -2- ] 甲胺 (C29 ) 的合成
透過加料漏斗,將10%載於碳上的鈀(3.7 kg)添加至在3000 L不銹鋼高壓釜反應器內之C28[來自前面的步驟,1264kg (31.1 kg之C28,275 mol)]於四氫呋喃(328 kg)所形成之10℃至30℃溶液。用四氫呋喃(32 kg)淋洗加料漏斗,並且將淋洗液添加至反應混合物內。在反應器內容物經氮氣吹洗之後,同樣用氫氣予以吹洗,將壓力增加至0.05至0.15MPa,然後排氣至0.03-0.04 MPa。重複氫氣吹洗五次,於是將氫氣壓增加至0.05至0.07 MPa。然後將反應溫度增加至25℃-33℃,並且將氫氣壓維持在0.05-0.15MPa下22小時,每隔3至5小時更換一次氫氣。經由將壓力增加至0.15-0.2 MPa然後排氣至0.05MPa,用氮吹洗混合物五次。過濾後,將四氫呋喃(92kg及93 kg)用於清洗反應器,然後浸泡濾餅。於減壓(≤-0.07MPa)及≤45℃下,將合併的濾液濃縮,得到在四氫呋喃(57.8 kg)內的C29(18.0 kg,207 mol,75%)。1 H NMR (400 MHz, DMSO-d 6 ), 僅C29峰:δ 4.62 (ddt,J = 7.6, 6.6, 5.1 Hz, 1H), 4.49 (ddd,J = 8.6, 7.3, 5.6 Hz, 1H), 4.37 (dt,J = 9.1, 5.9 Hz, 1H), 2.69 (d,J = 5.1 Hz, 2H), 2.55 - 2.49 (m, 1H), 2.39 (m, 1H)。步驟 6 4- 硝基 -3-{[(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 胺基 } 苯甲酸甲酯 (C30 ) 的合成
將碳酸鉀(58.1 kg,420 mol)添加至在100 L玻璃襯反應器內之3-氟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54.8 kg,275 mol)於四氫呋喃(148 kg)所形成的溶液,並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添加C29(29.3 kg,336 mol)於四氫呋喃(212.9 kg)所形成的溶液,並且在20℃至3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2小時,於是添加乙酸乙酯(151 kg),並且令混合物過濾通過矽膠(29 kg)。用乙酸乙酯(150 kg及151 kg)淋洗濾餅,並且於減壓(≤-0.08MPa)及≤45℃下,將合併的濾液濃縮至222-281 L的體積。在混合物冷卻至10℃-30℃之後,添加正庚烷(189 kg),進行攪拌20分鐘,並且於減壓(≤-0.08MPa)及≤45℃下,將混合物濃縮至222L的體積。於100至300 kg/小時的參考速率下,再次將正庚烷(181 kg)添加至混合物內,且持續攪拌20分鐘。對混合物進行取樣,直到殘餘的四氫呋喃≤5%且剩餘的乙酸乙酯為10%至13%為止。將混合物加熱至40℃-45℃且攪拌1小時,於是在每小時5℃至10℃的速率下,將其冷卻至15℃-25℃,然後在15℃至25℃下攪拌1小時。使用不銹鋼離心器的過濾提供了一濾餅,用乙酸乙酯(5.0 kg)與正庚烷(34 kg)的混合物予以淋洗,然後在10℃-30℃下,與四氫呋喃(724kg)一起攪拌15分鐘,過濾得到大部分由C30所組成之黃色固體(57.3 kg,210 mol,76%)。1 H NMR (400 MHz, DMSO-d 6 ) 8.34 (t,J = 5.8 Hz, 1H), 8.14 (d,J = 8.9 Hz, 1H), 7.63 (d,J = 1.7 Hz, 1H), 7.13 (dd,J = 8.9, 1.8 Hz, 1H), 4.99 (dddd,J = 7.7, 6.7, 5.3, 4.1 Hz, 1H), 4.55 (ddd,J = 8.6, 7.3, 5.8 Hz, 1H), 4.43 (dt,J = 9.1, 6.0 Hz, 1H), 3.87 (s, 3H), 3.67 - 3.61 (m, 2H), 2.67 (dddd,J = 11.1, 8.6, 7.7, 6.2 Hz, 1H), 2.57 - 2.47 (m, 1H)。步驟 7 2-( 氯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P15 ) 的合成
在10℃至30℃下,用10%載於碳上的鈀(5.2 kg)處理在3000 L高壓釜反應器內之C30(來自前面的步驟,51.8 kg,190莫耳)於四氫呋喃(678 kg)所形成的溶液。用四氫呋喃(46kg)淋洗加料漏斗,並且將淋洗液添加至反應混合物內。在反應器內容物經氮氣吹洗之後,同樣用氫氣予以吹洗,將壓力增加至0.1至0.2MPa,然後排氣至0.02-0.05 MPa。重複此氫氣吹洗五次,於是將氫氣壓增加至0.1至0.25 MPa。在20℃-30℃下攪拌反應混合物,且每隔2至3小時,用氮氣吹洗混合物三次,然後用氫氣吹洗五次;在每次最終的氫氣更換之後,將氫氣壓增加至0.1至0.25 MPa。11.25小時總反應時間之後,將反應混合物排氣至正常壓力,並且經由將壓力增加至0.15-0.2 MPa然後排氣至0.05MPa,用氮吹洗混合物五次。然後,進行過濾,並且用四氫呋喃(64 kg及63 kg)淋洗濾餅二次;於減壓(≤-0.08 MPa)及≤40℃下,將合併的淋洗液及濾液濃縮至128-160L的體積。添加四氫呋喃(169kg),並且再次將混合物濃縮至128-160L;將此過程總共重複四次,而得到中間物4-胺基-3-{[(2S )-氧雜環丁-2-基甲基]胺基}苯甲酸甲酯的溶液。
將四氫呋喃(150 kg)添加至此溶液,接著添加2-氯基-1,1,1-三甲氧基乙烷(35.1kg,227 mol)及對甲苯磺酸單水合物(1.8kg,9.5 mol)。在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5分鐘之後,於40℃至45℃下,予以加熱5小時,於是在減壓下濃縮至135至181 L的體積。添加2-丙醇(142 kg),並且將混合物再次濃縮至135-181L的體積,於是添加2-丙醇(36.5 kg)及純水(90 kg),並且攪拌直到得到溶液為止。使用順列液體過濾器(in-line liquid filter)予以過濾,然後,在20℃至40℃下,以150至400 kg/小時的參考速率下,用純水(447 kg)處理。混合物冷卻至20℃-30℃之後,攪拌2小時,且使用離心器,經由過濾收集固體。用2-丙醇(20.5 kg)及純水(154 kg)淋洗濾餅;乾燥後得到呈白色固體的P15(32.1 kg,109 mol,57%)。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8.14 - 8.11 (m, 1H), 8.01 (dd,J = 8.5, 1.1 Hz, 1H), 7.79 (br d,J = 8.6 Hz, 1H), 5.26 - 5.18 (m, 1H), 5.04 (s, 2H), 4.66 - 4.58 (m, 2H), 4.53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15.7, 2.7 Hz, 1H), 4.34 (dt,J = 9.1, 6.0 Hz, 1H), 3.96 (s, 3H), 2.82 - 2.71 (m, 1H), 2.48 - 2.37 (m, 1H)。 製備例 P16 2-( 氯甲基 )-1-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P16 )
Figure 02_image127
將4-胺基-3-(甲胺基)苯甲酸甲酯(206 mg,1.14 mmol)溶於1,4-二㗁烷(11.5 mL)中並且用氯基乙醯氯(109μL,1.37 mmol)處理。在100℃下,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並且冷卻至室溫。添加三乙胺(0.8 mL,7 mmol)及庚烷(10 mL)並且進行過濾。於減壓下,將濾液濃縮並且藉由矽膠層析法(洗提劑:40%乙酸乙酯(於庚烷中)),將粗製物純化,而得到120 mg之P16(44%)。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8.14 (s, 1H), 8.01 (d, 1H), 7.78 (d, 1H), 4.87 (s, 2H), 3.97 (s, 3H), 3.94 (s, 3H); LCMSm/z 239.1 [M+H]+ 製備例 P17 P18 2-(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ENT-1(P17 ) 2-(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ENT-2(P18 )
Figure 02_image129
Figure 02_image131
步驟 1 4-(2- 乙氧基 -2- 側氧基亞乙基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C31 ) 的合成
將第三丁氧鉀(65.9g,587 mmol)於四氫呋喃(500 mL)所形成的溶液添加至(二乙氧基磷醯基)乙酸乙酯(132g,589 mmol)於四氫呋喃(500 mL)所形成之0℃溶液中,並且於0℃下,將所得到的懸浮液攪拌1小時,然後,予以冷卻至-50℃。在-50℃下,逐滴添加4-側氧基哌啶-1-羧酸第三丁酯(90.0g,452 mmol)於四氫呋喃(1.5L)所形成的溶液,並且接著令反應混合物緩慢地溫熱至20℃,然後在20℃下攪拌16小時。添加水(1L)之後,於真空中濃縮混合物,以去除四氫呋喃。用乙酸乙酯(2 x 800 mL)萃取含水的殘留物,並且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500 mL)清洗合併的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減壓下濃縮。用石油醚(200 mL)清洗所得到的物質數次,而得到呈白色固體的C31。產量:95.0g,353 mmol,78%。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5.71 (s, 1H), 4.16 (q,J = 7.2 Hz, 2H), 3.55 - 3.43 (m, 4H), 2.94 (br t,J = 5.5 Hz, 2H), 2.28 (br t,J = 5.5 Hz, 2H), 1.47 (s, 9H), 1.28 (t,J = 7.0 Hz, 3H)。步驟 2 6- 氮雜螺 [2.5] 辛烷 -1,6- 二羧酸 6- 第三丁酯 1- 乙酯 (C32 ) 的合成
在20℃下,將第三丁氧鉀(71.2g,634 mmol)一整份添加至碘化三甲基鋶(140g,636莫耳)於二甲亞碸(80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於2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5小時之後,逐滴添加C31(95.0g,353 mmol)於二甲亞碸(800 mL)所形成的溶液,並且於20℃下持續攪拌16小時。然後,添加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2.0L);藉由添加氯化銨,將所生成的混合物中和,並且用乙酸乙酯(3.0L)萃取。依序用水(2 x 1.0L)及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2.0L)清洗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經由矽膠層析法(洗提劑:10:1石油醚/乙酸乙酯)進行純化,得到呈黃色油狀物的C32。1 H NMR分析指出有額外的脂族物質存在。產量:80g,280 mmol,79%。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僅C32峰:δ 4.19 - 4.09 (m, 2H), 3.55 - 3.39 (m, 3H), 3.27 (ddd,J = 13.0, 7.0, 4.5 Hz, 1H), 1.76 - 1.64 (m, 2H), 1.56 (dd,J = 8.0, 5.5 Hz, 1H,假定的;被水峰部分遮蔽), 1.47 (s, 9H), 1.47 - 1.37 (m, 2H), 1.27 (t,J = 7.0 Hz, 3H), 1.17 (dd,J = 5.0, 5.0 Hz, 1H), 0.93 (dd,J = 8.0, 4.5 Hz, 1H)。步驟 3 6-( 第三丁氧羰基)-6- 氮雜螺 [2.5] 辛烷 -1- 羧酸 (C33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鋰單水合物(37.4g,891 mmol)一整份加入C32(80g,280 mmol)於四氫呋喃(500 mL)及水(500 mL)所形成的混合物中。在25℃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於是用水(600 mL)予以稀釋並且用乙酸乙酯(3 x 300 mL)清洗。丟棄有機層,並且藉由添加6M氫氯酸,將水層酸化至pH 3-4。用乙酸乙酯(3 x 600 mL)萃取所生成的混合物,並且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用石油醚(300 mL)研磨殘留物,而得到呈白色固體的C33。產量:42.0g,164 mmol,59%。LCMSm/z 278.2 [M+Na+ ]。1 H NMR (400 MHz, DMSO-d 6 ) δ 12.15 - 12.03 (br s, 1H), 3.43 - 3.25 (m, 3H,假定的;被水峰部分遮蔽), 3.23 - 3.12 (m, 1H), 1.64 - 1.50 (m, 2H), 1.52 (dd,J = 7.5, 5.5 Hz, 1H), 1.39 (s, 9H), 1.39 - 1.28 (m, 2H), 0.96 - 0.88 (m, 2H)。步驟 4 1-({4-( 甲氧羰基 )-2-[(2- 甲氧基乙基 ) 胺基 ] 苯基 } 胺甲醯基 )-6- 氮雜螺 [2.5] 辛烷 -6- 羧酸第三丁酯 (C34 ) 的合成
於30℃下,將C33(570 mg,2.23 mmol)、C16(500 mg,2.23 mmol)及六氟磷酸O -(7-氮雜苯並三唑-1-基)-N,N,N’,N’ -四甲基脲(HATU;1.27g,3.34 mmol)於N,N -二甲基甲醯胺(10 mL)所形成的溶液攪拌30分鐘,於是添加三乙胺(902 mg,8.91 mmol),並且於30℃下持續攪拌16小時。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水(60 mL)並且用乙酸乙酯(3 x 50 mL)萃取。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3 x 50 mL)清洗合併的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矽膠層析(洗提劑:1:1石油醚/乙酸乙酯)提供呈棕色油狀物的C34,其直接用於下面的步驟。步驟 5 2-[6-( 第三丁氧羰基)-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35 ) 的合成
在50℃下,將C34(來自前面的步驟,≤2.23 mmol)於乙酸(15 mL)所形成的溶液攪拌16小時,於是於真空中濃縮,而得到呈棕色油狀物的C35。此物質直接用於下一個步驟。LCMSm/z 444.1 [M+H]+步驟 6 2-(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36 ) 的合成
將三氟乙酸(5 mL)添加至C35(來自前面的步驟;≤2.23 mmol)於二氯甲烷(1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並且在25℃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2小時。於真空中去除溶劑後,經由添加飽和的碳酸甲水溶液(40 mL),將殘留物鹼化,並且用二氯甲烷及甲醇的混合物(10:1,3 x 40 mL)萃取。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於真空中濃縮,並且進行矽膠層析法(洗提劑:10:1:0.1二氯甲烷/甲醇/濃縮的氫氧化銨),得到呈黃色固體的C36。產量:640 mg,1.86 mmol,83%(經過三個步驟)。LCMSm/z 344.1 [M+H]+步驟 7 2-(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ENT-1(P17 ) 2-(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ENT-2(P18 ) 的單離
使用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10μm;移動相:55:45二氧化碳/(含有0.1%氫氧化銨之乙醇)],進行C36(630 mg,1.83 mmol)分離為其組成鏡像異構物的反應。第一個洗提出的峰指派為ENT-1(P17),且第二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指派為ENT-2(P18);二者皆係以淡黃色固體的形式單離出。P17 產量:300 mg,0.874 mmol,48%。LCMSm/z 344.1 [M+H]+ 。滯留時間:5.10 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3,4.6 x 150 mm,3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0.05%二乙胺的乙醇;梯度:5%至40% B(在5.5分鐘期間),然後維持在40% B下3.0分鐘;流速:2.5 mL/分鐘)。P18 產量:240 mg,0.699 mmol,38%。LCMSm/z 344.1 [M+H]+ 。滯留時間:7.35 分鐘(分析條件與用於P17者相同)。 製備例 P19 4- 胺基 -3-{[(1- 乙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 胺基 } 苯甲酸 甲酯 (P19 )
Figure 02_image133
步驟 1 3-{[(1- 乙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 胺基 }-4- 硝基苯甲酸 甲酯 (C37 ) 的合成
將三乙胺(3.65 mL,26.2 mmol)添加至3-氟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1.00g,5.02 mmol)及1-(1-乙基-1H -咪唑-5-基)甲胺,二氫氯酸鹽(1.00g,5.05 mmol)於四氫呋喃(12 mL)與甲醇(8 mL)的混合物中。在6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40小時,於是在真空中予以濃縮並且使用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2%甲醇(於二氯甲烷中))進行純化,而得到呈橘色固體的C37。產量:1.27g, 4.17 mmol,83%。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8.24 (d,J = 8.8 Hz, 1H), 7.98 - 7.91 (m, 1H), 7.68 (d,J = 1.7 Hz, 1H), 7.57 (br s, 1H), 7.33 (dd,J = 8.8, 1.7 Hz, 1H), 7.11 (br s, 1H), 4.53 (d,J = 4.9 Hz, 2H), 3.99 (q,J = 7.3 Hz, 2H), 3.95 (s, 3H), 1.47 (t,J = 7.3 Hz, 3H)。步驟 2 4- 胺基 -3-{[(1- 乙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 胺基 } 苯甲酸 甲酯 (P19 ) 的合成
於一團氫氣中、25℃下,將濕的載於碳上的鈀(144 mg)及C37(412 mg,1.35 mmol)於甲醇(13 mL)的混合物攪拌16小時。然後,令反應混合物過濾通過矽藻土並且於真空中將濾液濃縮,得到呈灰色固體的P19。產量:340 mg,1.24 mmol,92%。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δ7.66 (br s, 1H), 7.38 - 7.29 (m, 2H), 6.97 (br s, 1H), 6.67 (d,J = 7.9 Hz, 1H), 4.35 (s, 2H), 4.11 (q,J = 7.3 Hz, 2H), 3.81 (s, 3H), 1.44 (t,J = 7.3 Hz, 3H)。 製備例 P20 4- 胺基 -3-( 甲基胺基 ) 苯甲酸甲酯 (P20 )
Figure 02_image135
步驟 1 3-( 甲基胺基 )-4- 硝基苯甲酸甲酯 (D1 ) 的合成
在10分鐘期間,將甲基胺(38.4 mL,76.8 mmol,2M,於四氫呋喃中)逐滴添加至3-氟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5.10g,25.6 mmol)於四氫呋喃(6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添加後,淡黃色的溶液立即變成深橘色,在室溫下予以攪拌2小時。然後,用乙醚(10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並且依序用水(50 mL)及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50 mL)清洗有機層。令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減壓下濃縮,得到5.26g呈深橘色固體的3-(甲胺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98%)。LCMSm/z 211.1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8.22 (d,J = 8.9 Hz, 1H), 8.00 (br s, 1H), 7.56 (d,J = 1.7 Hz, 1H), 7.25 (dd,J = 8.9, 1.7 Hz, 1H,假定的;被溶劑峰部分遮蔽), 3.95 (s, 3H), 3.09 (d,J = 5.1 Hz, 3H)。步驟 2 4- 胺基 -3-( 甲基胺基 ) 苯甲酸甲酯 (P20 ) 的合成
將D1(5.26g,25.0 mmol)於乙醇(150 mL)所形成的溶液添加至預先充裝了10%載於碳上之鈀(50%水;1 g)的500 mLParr® 瓶內。於室溫下,50 psi氫氣氛中,將混合物搖晃1小時,於是予以過濾並且用乙醇(100 mL)淋洗濾餅。於減壓下,將濾液濃縮,而得到4.38g呈米白色固體的P20(97%)。LCMSm/z 181.1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7.46 (dd,J = 8.0, 1.9 Hz, 1H), 7.34 (d,J = 1.8 Hz, 1H), 6.68 (d,J = 8.0 Hz, 1H), 3.87 (s, 3H), 3.72 (br s, 2H), 3.21 (br s, 1H), 2.91 (s, 3H)。 製備例 P21 P22 5- 溴基 - N 3 - 甲基吡啶 -2,3- 二胺 (P21 )5- 溴基 - N 3 ,6- 二甲基吡啶 -2,3- 二胺 (P22 )
Figure 02_image137
中間物P21係根據文獻上的程序(Choi, J. Y. et al.J. Med. Chem .2012 ,55 , 852-870)合成得的。中間物P22係使用相同的方法合成得的。 製備例 P23 2-( 氯甲基 )-1-[(1- 甲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P23 )
Figure 02_image139
步驟 1 3-{[(1- 甲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 胺基 }-4- 硝基苯甲酸甲酯 (D2 ) 的合成
將1-(1-甲基-1H -咪唑-5-基)甲胺(670 mg,6.0 mmol)及三乙胺(762 mg,7.53 mmol)緩慢地添加至3-氟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1.0g,5.0 mmol)於N,N -二甲基甲醯胺(10 mL)所形成的無色溶液中。於6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於是將其倒入水(30 mL)並且用二氯甲烷(3 x 30 mL)萃取。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洗提劑:20%甲醇(於二氯甲烷中)),將粗製物純化。用30:1石油醚/乙酸乙酯研磨所得到的黃色固體,而得到呈黃色固體的D2(1.2g,82%)。LCMSm/z 290.9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8.25 (d,J = 8.9 Hz, 1H), 7.98 - 7.92 (m, 1H), 7.70 (d,J = 1.7 Hz, 1H), 7.49 (s, 1H), 7.34 (dd,J = 8.9, 1.7 Hz, 1H), 7.12 (s, 1H), 4.54 (d,J = 5.0 Hz, 2H), 3.96 (s, 3H), 3.67 (s, 3H)。步驟 2 4- 胺基 -3-{[(1- 甲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 胺基 } 苯甲酸甲酯 (D3 ) 的合成
將濕的10%載於碳上的鈀(1g)添加至D2 (5.46g,18.8 mmol)於甲醇(160 mL)所形成的懸浮液中。於20℃、1大氣壓的氫中,將混合物攪拌3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並且用甲醇(200 mL)淋洗濾餅。於減壓下,將濾液濃縮,而得到呈棕色固體的D3(4.8g,98%)。LCMSm/z 260.9 [M+H]+1 H NMR (400 MHz, DMSO-d 6 )δ7.56 (s, 1H), 7.18 (br d,J = 8.1 Hz, 1H), 7.12 (br s, 1H), 6.87 (s, 1H), 6.55 (d,J = 8.2 Hz, 1H), 5.50 (s, 2H), 4.84 (t,J = 5.2 Hz, 1H), 4.23 (d,J = 5.0 Hz, 2H), 3.73 (s, 3H), 3.63 (s, 3H)。步驟 3 2-( 羥甲基 )-1-[(1- 甲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D4 ) 的合成
在140℃下,將D3(780 mg,3.00 mmol)及2-羥基乙酸(342 mg,4.49 mmol)於1,3,5-三甲基苯(8 mL)所形成的混合物攪拌14小時,並且於25℃下攪拌48小時。對澄清的黃色溶液進行傾析,得到棕色殘留物,將其溶於甲醇(50 mL)並且於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洗提劑:20%甲醇(於二氯甲烷中)),將粗製物純化,得到呈黃色泡沫狀物的D4(318 mg,35%)。LCMSm/z 300.9 [M+H]+1 H NMR (400 MHz, DMSO-d 6 )δ8.13 - 8.11 (m, 1H), 7.83 (dd,J = 8.4, 1.6 Hz, 1H), 7.71 (d,J = 8.5 Hz, 1H), 7.59 (s, 1H), 6.58 (s, 1H), 5.69 (s, 2H), 4.75 (s, 2H), 3.84 (s, 3H), 3.53 (s, 3H)。步驟 4 2-( 氯甲基 )-1-[(1- 甲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P23 ) 的合成
於室溫下,將亞硫醯氯(990 mg,0.60 mL,8.32 mmol)逐滴地添加至D4(500 mg,1.66 mmol)於二氯甲烷(10 mL)及N,N -二甲基甲醯胺(3 mL)所形成的懸浮液。於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然後於減壓下濃縮。用二氯甲烷(10 mL)研磨所生成的棕色殘留物。藉由過濾收集固體並且用二氯甲烷(5 mL)淋洗,得到呈米白色固體的P23(431 mg,73%)。LCMSm/z 318.9♦ [M+H]+1 H NMR (400 MHz, DMSO-d 6 )δ9.17 (s, 1H), 8.31 (s, 1H), 7.93 (br d,J = 8.5 Hz, 1H), 7.82 (d,J = 8.5 Hz, 1H), 7.11 (s, 1H), 5.92 (s, 2H), 5.13 (s, 2H), 3.87 (s, 3H), 3.87 (s, 3H)。 製備例 P24 5- 氯基 -2-( 氯甲基 )-3- 甲基 -3 H- 咪唑並 [4,5- b] 吡啶 (P24 )
Figure 02_image141
步驟 1 6- 氯基 - N- 甲基 -3- 硝基吡啶 -2- (D5 ) 的合成
經由注射器,在0℃下,將甲胺於四氫呋喃所形成的溶液(2.0M;622 mL,1.24 mol)逐滴添加至2,6-二氯基-3-硝基吡啶(200g,1.04 mol)及Na2 CO3 (132g,1.24 mol)於乙醇(1L)所形成的懸浮液中。添加完成後,在18℃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6小時。將混合物過濾並且於減壓下,將濾液濃縮,得到一黃色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5%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將粗製物純化,得到呈黃色固體的D5(158g,產率81%)。1 H NMR (400 MHz, DMSO-d 6 )δ8.72 (br s, 1H), 8.41 (d,J = 8.6 Hz, 1H), 6.76 (d,J = 8.6 Hz, 1H), 3.00 (d,J = 4.8 Hz, 3H)。步驟 2 6- 氯基 - N 2 - 甲基吡啶 -2,3- 二胺 (D6 ) 的合成
將鐵粉(15.4g,276 mmol)添加至D5(15.8g,84.2 mmol)於乙酸(100 mL)所形成的混合物中。在8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小時,於是令其冷卻至室溫並且進行過濾。用乙酸乙酯(2 x 100)清洗濾餅。於減壓下,將合併的有機層濃縮並且藉由矽膠層析法(洗提劑:1:1乙酸乙酯/石油醚),將粗製物純化,得到呈棕色固體的D6(8.40g,產率63%)。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6.79 (d,J = 7.7 Hz, 1H), 6.49 (d,J = 7.7 Hz, 1H), 3.00 (s, 3H)。步驟 3 5- 氯基 -2-( 氯甲基 )-3- 甲基 -3 H- 咪唑並 [4,5- b] 吡啶 (P24 ) 的合成
將氯基乙醯氯(55.5 mL,698 mmol)添加至D6(50.0g,317 mmol)於1,4-二㗁烷(1.2L)所形成的溶液中,並且在15℃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50分鐘。然後,於減壓下予以濃縮,而得到一棕色固體,將其納入三氟乙酸(1.2L)並且於80℃下攪拌60小時。於減壓下,將混合物濃縮,而得到一棕色油狀物,用乙酸乙酯(1L)予以稀釋並且藉由添加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予以中和。當二氧化碳的冒出停息後,分離各層,並且用乙酸乙酯(200 ml)萃取水層。將有機萃出物合併,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梯度:10%至25%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將粗製物純化,得到呈黃色固體的P24(61.0g,產率79%)。LCMSm/z 215.7 (觀察到二氯基同位素圖型)[M+H]+1 H NMR (400 MHz, DMSO-d 6 )δ8.13 (d,J = 8.3 Hz, 1H), 7.37 (d,J = 8.4 Hz, 1H), 5.11 (s, 2H), 3.84 (s, 3H)。 實施例 1 2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嗪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ENT-X1 ,三氟乙酸鹽 (1 )[ 來自 C39 ] ;及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嗪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ENT-X2 ,三氟乙酸鹽 (2 )[ 來自 C40 ]
Figure 02_image143
Figure 02_image145
步驟 1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嗪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38 ) 的合成
此實驗係以相同的規模進行了二批次。將含有C2(500 mg,1.52 mmol)、P12(530 mg,1.59 mmol)、[2’,6’-雙(丙烷-2-基氧基)聯苯-2-基](二環己基)磷烷(Ruphos;142 mg,0.304 mmol)、參(二苄亞甲基丙酮)二鈀(0)(139 mg,0.152 mmol)、及碳酸銫(1.48g,4.54 mmol)於甲苯(15 mL)所形成之混合物的反應容器抽真空並且裝填氮氣。重複二次此抽真空的循環,然後,於10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與第二個批次併合,並且進行過濾。將濾液濃縮,並且令殘留物進行矽膠層析(梯度:0%至60%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接著進行製備薄層層析(洗提劑:1:1石油醚/乙酸乙酯),而得到呈淡黃色固體的C38。合併產量:600 mg,1.03 mmol,34%。LCMSm/z 581.0♦ [M+H]+步驟 2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嗪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ENT-1 (C39 )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嗪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ENT-2 (C40 ) 的單離
使用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10μm;移動相:3:2二氧化碳/(含有0.1%氫氧化銨之乙醇)],執行C38(780 mg,1.34 mmol)分離為其組成鏡像異構物的反應。第一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指派為ENT-1(C39),其係以白固體的形式得到。產量:282 mg,0.485 mmol,36%。LCMSm/z 581.0♦ [M+H]+ 。滯留時間1.90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3,4.6 x 50 mm,3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05%二乙銨之乙醇;梯度:5% B,0.20分鐘,然後5%至40% B,1.4分鐘期間,然後維持在40% B,1.05分鐘;流速:4.0 mL/分鐘)。
第二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指派為ENT-2(C40),令其進行使用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10μm;移動相:3:2二氧化碳/(含有0.1%氫氧化銨之乙醇)]的第二個純化。此提供了呈淡棕色固體的C40。產量:280 mg,0.482 mmol,36%。LCMSm/z 581.0♦ [M+H]+ 。滯留時間2.18分鐘(分析條件與用於C39者相同)。步驟 3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嗪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ENT-X1 ,三氟乙酸鹽 (1 )[ 來自 C39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鋰水溶液(2M;0.30 mL,0.60 mmol)添加至C39(70 mg,0.12 mmol)於甲醇(3 mL)與四氫呋喃(3 mL)之混合物所形成的溶液。反應混合物於25℃下攪拌16小時之後,再次添加氫氧化鋰水溶液(2M;0.30 mL,0.60 mmol),並且持續攪拌另外20小時。然後,經由添加1M氫氯酸,將反應混合物調整至pH 7,並且接著於真空中濃縮,去除甲醇及四氫呋喃。藉由添加三氟乙酸,將殘留物調節至pH 5-6,然後經由逆相HPLC(管柱:Agela Durashell C18,5μm;移動相A:0.1%三氟乙酸(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30%至60% B),予以純化,得到呈白色固體的1。產量:40.5 mg,59.5 μmol,50%。LCMSm/z 567.0♦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δ8.37 (br s, 1H), 8.07 (dd,J = 8.5, 1.5 Hz, 1H), 7.79 (d,J = 8.6 Hz, 1H), 7.59 (dd,J = 8.0, 8.0 Hz, 1H), 7.34 (dd,J = 10.2, 2.0 Hz, 1H), 7.30 (br dd,J = 8.3, 2.0 Hz, 1H), 7.22 (s, 1H), 6.87 (dd,J = 8.1, 8.1 Hz, 1H), 6.63 (br d,J = 8 Hz, 1H), 6.60 (br d,J = 8 Hz, 1H), 4.70 (s, 2H), 4.65 (t,J = 4.8 Hz, 2H), 3.75 (t,J = 4.8 Hz, 2H), 3.59 - 3.42 (m, 8H), 3.29 (s, 3H)。步驟 4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嗪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ENT-X2 ,三氟乙酸鹽 (2 )[ 來自 C40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鋰水溶液(2M;0.30 mL,0.60 mmol)添加至C40(69 mg,0.12 mmol)於甲醇(3 mL)與四氫呋喃(3 mL)之混合物所形成的溶液。反應混合物於25℃下攪拌16小時之後,再次添加氫氧化鋰水溶液(2M;0.30 mL,0.60 mmol),並且持續攪拌另外20小時。然後,經由添加1M氫氯酸,將反應混合物調整至pH 7,並且接著於真空中濃縮,去除甲醇及四氫呋喃。藉由添加三氟乙酸,將殘留物調節至pH 5-6,然後經由逆相HPLC(管柱:Agela Durashell C18,5μm;移動相A:0.1%三氟乙酸(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30%至60% B),予以純化,得到呈白色固體的2。產量:22.9 mg,33.6 µmol,28%。LCMSm/z 567.0♦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δ8.40 - 8.35 (m, 1H), 8.07 (dd,J = 8.6, 1.5 Hz, 1H), 7.79 (d,J = 8.6 Hz, 1H), 7.59 (dd,J = 8.0, 8.0 Hz, 1H), 7.35 (dd,J = 10.2, 2.0 Hz, 1H), 7.31 (br dd,J = 8, 2 Hz, 1H), 7.22 (s, 1H), 6.87 (dd,J = 8.3, 8.0 Hz, 1H), 6.63 (br d,J = 8 Hz, 1H), 6.60 (br d,J = 8 Hz, 1H), 4.68 (s, 2H), 4.65 (t,J = 4.9 Hz, 2H), 3.76 (t,J = 4.8 Hz, 2H), 3.57 - 3.40 (m, 8H), 3.29 (s, 3H)。 實施例 3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咪唑並 [4,5- b] 吡啶 -6- 羧酸,三氟乙酸鹽 (3 )
Figure 02_image147
步驟 1 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C13 ,自由鹼 ) 的合成
將對甲苯磺酸單水合物(318 mg,1.67 mmol)添加至P2(300 mg,0.670 mmol)於乙酸乙酯(3.5 mL)所形成的溶液中。於6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於是藉由添加飽和的碳酸氫鉀水溶液(20 mL)予以鹼化,並且用二氯甲烷與甲醇的混合物(10:1,3 x 50 mL)萃取。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而得到呈棕色固體的C13,自由鹼。產量:230 mg,0.661 mmol,99%。步驟 2 6- 溴基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咪唑並 [4,5- b] 吡啶 (C41 ) 的合成
在50℃下,將C13,自由鹼(130 mg,0.374 mmol)、P13(130 mg,0.427 mmol)、及碳酸鉀(172 mg,1.24 mmol)於乙腈(2 mL)所形成的懸浮液攪拌16小時。然後,使用製備薄層層析法(洗提劑:乙酸乙酯),將反應混合物純化,得到呈棕色油狀物的C41。產量:114 mg,0.185 mmol,49%。LCMSm/z 617.1(觀察到溴-氯同位素圖型)[M+H]+步驟 3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咪唑並 [4,5- b] 吡啶 -6- 羧酸甲酯 (C42 ) 的合成
於80℃、一氧化碳(50 psi)中,將C41(114 mg,0.185 mmol)、1,3-雙(二苯基膦基)丙烷(15.3 mg,37.1 μmol)、乙酸鈀(II)(8.3 mg,37 μmol)、及三乙胺(187 mg,1.85 mmol)於甲醇(5 mL)與N,N -二甲基甲醯胺(1 mL)之混合物所形成的溶液攪拌16小時。在反應混合物經乙酸乙酯(50 mL)稀釋之後,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2 x 50 mL)予以清洗,令其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使用製備薄層層析法(洗提劑:乙酸乙酯)進行純化,得到呈無色油狀物的C42。產量:60.0 mg,0.101 mmol,55%。LCMSm/z 617.2(觀察到氯同位素圖型)[M+Na+ ]。步驟 4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甲氧基乙基 )-1 H- 咪唑並 [4,5- b] 吡啶 -6- 羧酸,三氟乙酸鹽 (3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鈉水溶液(3M;1.0 mL,3.0 mmol)添加至C42(60.0 mg,0.101 mmol)於甲醇(2.0 mL)所形成的溶液中,並且在2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小時。然後,藉由添加1M氫氯酸,予以調至pH 7,並且用二氯甲烷與甲醇的混合物(10:1,3 x 30 mL)萃取。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於真空中濃縮,並且使用逆相HPLC(管柱:Boston Green ODS,5μm;移動相A:0.1%三氟乙酸(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10%至95%B)進行純化,得到呈白色固體的3。產量:29.6 mg,42.6 μmol,42%。LCMSm/z 581.0♦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δ9.13 (d,J = 1.9 Hz, 1H), 8.74 (d,J = 1.9 Hz, 1H), 7.63 (dd,J = 8.3, 8.3 Hz, 1H), 7.30 (dd,J = 10.9, 2.0 Hz, 1H), 7.24 (ddd,J = 8.4, 2.0, 0.7 Hz, 1H), 6.89 - 6.84 (m, 1H), 6.82 - 6.77 (m, 2H), 4.98 - 4.89 (m, 2H,假定的;被水峰大部分遮蔽), 4.64 (t,J = 4.8 Hz, 2H), 4.04 - 3.92 (br m, 2H), 3.75 (dd,J = 5.4, 4.2 Hz, 2H), 3.51 - 3.39 (m, 2H), 3.31 (s, 3H), 3.19 - 3.06 (m, 1H), 2.41 - 2.24 (m, 2H), 2.24 - 2.12 (m, 2H), 2.06 (d,J = 1.0 Hz, 3H)。 實施例 4 5 2-({4-[(2 R)-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鋁 (4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鋁 (5 )
Figure 02_image149
步驟 1 4-[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三氟乙酸 (C43 ) 的合成
將三氟乙酸(1.3 mL)添加至P1(300 mg,0.691 mmol)於二氯甲烷(5 mL)所形成的溶液中。於29℃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小時,於是令其於真空中濃縮,得到呈棕色油狀物的C43,其直接用於下一個步驟。步驟 2 2-({4-[(2 R)-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44 )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45 ) 的合成
將P15(204 mg,0.692 mmol)添加至C43(來自前面的步驟,≤0.691 mmol)於乙腈(10 mL)所形成的溶液,接者添加碳酸鉀(956 mg,6.92 mmol)。於29℃下,將混合物攪拌16小時,於是予以過濾;於真空中,將濾液濃縮,得到一殘留物,藉由製備薄層層析法(洗提劑:2:1石油醚/乙酸乙酯)予以純化,而得到呈黃色膠狀物之非鏡像異構產物的混合物(178 mg)。經由SFC [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Cel OD, 5 µm;移動相:55:45二氧化碳/(含0.1%氫氧化銨之甲醇)]分離為該兩產物。以黃色油狀物形式得到之第一個洗提出的非鏡像異構物指派為C44。產量:44.3 mg,74.8 μmol,11%(經過二步驟)。LCMSm/z 592.1♦ [M+H]+ 。滯留時間4.26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Cel OD-3,4.6 x 100 mm,3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05%二乙胺的甲醇;梯度:5%至40% B(在4.5分鐘期間),然後維持在40% B下2.5分鐘;流速:2.8 mL/分鐘)。
經由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Cel OD,5μm;移動相:3:2二氧化碳/(含有0.1%氫氧化銨的甲醇)],對第二個洗提出的非鏡像異構物進行第二個純化,得到呈無色油狀物之第二個洗提出的非鏡像異構物,其係指派為C45。產量:38 mg,64 μmol,9%(經過二步驟)。LCMSm/z 592.1♦ [M+H]+ 。滯留時間4.41分鐘(分析條件與用於C44者相同)。
在二氧雜環戊烷上之所標明的絕對立體化學係經由使用5,自由酸(由中間物C48合成得)試樣之5的效力相關性(potency correlation)指派的;該中間物之絕對立體化學係經由C49(C48之半硫酸鹽)之單晶X射線結構測定法(參見下文)測定得的。步驟 3 2-({4-[(2 R)-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銨 (4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鋰水溶液(2M;0.80 mL,1.6 mmol)添加至C44(44.3 mg,74.8 μmol)於甲醇(1 mL)與四氫呋喃(1 mL)之混合物所形成的溶液中,並且於26℃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小時。然後,藉由添加三氟乙酸,將其調至pH 7並且使用逆相HPLC(管柱:Agela Durashell C18,5μm;移動相A:0.05%氫氧化銨(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30%至50%B)進行純化,得到呈白色固體的4。產量:26.6 mg,44.7 µmol,60%。LCMSm/z 578.0♦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δ8.31 (d,J = 1.4 Hz, 1H), 7.96 (dd,J = 8.5, 1.6 Hz, 1H), 7.66 (d,J = 8.5 Hz, 1H), 7.57 (dd,J = 8.0, 8.0 Hz, 1H), 7.34 (dd,J = 10.1, 2.0 Hz, 1H), 7.29 (br dd,J = 8.3, 2.0 Hz, 1H), 7.20 (s, 1H), 6.86 - 6.79 (m, 1H), 6.77 (br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9, 1.3 Hz, 1H), 6.73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5, 1.4 Hz, 1H), 5.29 - 5.18 (m, 1H), 4.9 - 4.78 (m, 1H,假定的;被水峰部分遮蔽), 4.68 (dd,J = 15.3, 2.7 Hz, 1H), 4.54 (td,J = 8.0, 5.9 Hz, 1H), 4.44 (dt,J = 9.2, 5.9 Hz, 1H), 4.02 (AB 四重峰,J AB = 13.9 Hz, ΔνAB = 49.0 Hz, 2H), 3.18 - 3.08 (m, 1H), 3.05 - 2.96 (m, 1H), 2.81 - 2.68 (m, 2H), 2.56 - 2.45 (m, 1H), 2.45 - 2.30 (m, 2H), 2.03 - 1.88 (m, 2H), 1.88 - 1.79 (m, 2H)。步驟 4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銨 (5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鋰水溶液(2M;0.80 mL,1.6 mmol)添加至C45(38 mg,64 μmol)於甲醇(1 mL)與四氫呋喃(1 mL)之混合物所形成的溶液,並且在24℃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2.5小時。然後,藉由添加1M氫氯酸,予以調至pH 7,並且令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中濃縮並且藉由逆相HPLC(管柱:Agela Durashell C18,5μm;移動相A:0.05氫氧化銨(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29%至49%B)進行純化,得到呈白色固體的5。產量:27.9 mg,46.9 μmol,73%。LCMSm/z 577.9♦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δ8.32 (d,J = 1.4 Hz, 1H), 7.96 (dd,J = 8.5, 1.5 Hz, 1H), 7.66 (d,J = 8.5 Hz, 1H), 7.56 (dd,J = 8.0, 8.0 Hz, 1H), 7.34 (dd,J = 10.2, 2.0 Hz, 1H), 7.29 (br dd,J = 8.3, 2.0 Hz, 1H), 7.20 (s, 1H), 6.85 - 6.80 (m, 1H), 6.77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8.0, 1.3 Hz, 1H), 6.73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5, 1.4 Hz, 1H), 5.30 - 5.20 (m, 1H), 4.9 - 4.79 (m, 1H,假定的;被水峰部分遮蔽), 4.68 (dd,J = 15.4, 2.7 Hz, 1H), 4.62 - 4.54 (m, 1H), 4.44 (dt,J = 9.2, 5.9 Hz, 1H), 4.02 (AB四重峰,J AB = 13.9 Hz, ΔνAB = 44.6 Hz, 2H), 3.18 - 3.09 (m, 1H), 3.06 - 2.97 (m, 1H), 2.80 - 2.67 (m, 2H), 2.55 - 2.30 (m, 3H), 2.02 - 1.78 (m, 4H)。 實施例 5 ,自由酸之另類合成法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5 ,自由酸 )
Figure 02_image151
步驟 1 4-[(2 R)-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C46 ) 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羧酸第三丁酯 (C47 ) 的單離
使用逆相HPLC[管柱:Phenomenex Lux Amylose-1,5μm;移動相:9:1二氧化碳/(含有0.2%1-胺基丙烷-2-醇之2-丙醇)],進行P1(10g,23 mmol)分離為其組成鏡像異構物的反應。第一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係指派為C46,且第二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為C47,二者皆以無色油狀物的形式得到。C46及C47所標明的絕對立體化學係基於C49(由C47合成得)所進行之單晶X射線結構測定,加以指派的(參見下文)。C46 產量:4.47g,10.3 mmol,45%。滯留時間:3.98分鐘[管柱:Phenomenex Lux Amylose-1,4.6 x 250 mm,5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2%1-胺基丙烷-2-醇之2-丙醇;梯度:5% B,1.00分鐘,然後5%至60% B,8.00分鐘期間;流速:3.0 mL/分鐘;反壓:120巴]。C47 產量:4.49g,10.3 mmol,45%。滯留時間:4.32分鐘(分析SFC條件與用於C46者相同)。步驟 2 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C48 ) 的合成
將對甲苯磺酸單水合物(566 mg,2.98 mmol)添加至C47(1.12g,2.58 mmol)於乙酸乙酯(26 mL)所形成的溶液中。反應混合物在45℃下攪拌16小時之後,令其於真空中濃縮,溶於乙酸乙酯,並且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清洗。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層,並且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清洗合併的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減壓下濃縮,得到呈泡沫狀白色固體的C48(947 mg),LCMSm/z 334.0♦ [M+H]+ 。將此仍含有某些對甲苯磺酸之物質的一部分用於下文之C50的合成。
將第二份泡沫狀的白色固體(440 mg)溶於乙酸乙酯(25 mL)並且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2 x 15 mL)清洗;令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得到呈無色油狀物的C48(350 mg),其不再含有對甲苯磺酸。調整產量:350 mg,1.05 mmol,88%。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7.53 (dd,J = 8.4, 7.8 Hz, 1H), 7.22 - 7.13 (m, 3H), 6.87 - 6.80 (m, 1H), 6.79 - 6.71 (m, 2H), 3.23 - 3.14 (m, 2H), 2.86 - 2.69 (m, 3H), 1.90 - 1.68 (m, 4H)。步驟 3 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半硫酸鹽 (C49 ) 的合成
製備C48(來自前面的無色油狀物)於乙酸乙酯所形成的0.1M溶液,並且令其進行鹽篩選。在此只描述硫酸鹽形成。將硫酸(25 μmol)及受質之溶液(0.1M,250μL,25 µmol)的混合物加熱至45℃,歷時1小時,令其冷卻至室溫,並且攪拌15小時。用甲醇(大約150μL)處理所生成的懸浮液直到溶液形成為止;讓其緩慢地蒸發一整夜,直到剩下大約50μL溶劑。藉由單晶X射線結構測定法,分析所得到的晶體之一,確立所顯示出的絕對立體化學。C49 之單晶 X 射線結構測定 單晶 X 射線分析
數據的收集係於室溫下,於Bruker D8 Venture繞射儀上進行。數據收集係由ω及φ掃描所組成。
藉由內在定相,使用SHELX軟體套組,於三斜晶系空間群組P 1內解析出結構。接著,藉由全方陣最小平方法,將結構精修。所有的非氫原子皆有發現到且使用各向異性位移參數予以精修。
由傅立葉差分圖發現到位於氮上的氫原子且以束制的距離予以精修。剩餘的氫原子係置於計算出的位置上且令彼等載於彼等的載承原子上。最終的精修化包括所有氫原子之各向異性位移參數。
不對稱單元係由二個分子的質子化C48所組成,一個分子之雙去質子化硫酸,以及一個分子之完全位置佔有水。因此,該結構為半硫酸鹽及半水合物。氯氟基苯基環係無序的且係以60/40之佔有率模式化,而還在二個位置上翻轉。
使用類似方法的絕對結構分析(Hooft,2008)係使用PLATON(Spek)進行的。結果指出,絕對結構已經正確地派定;該方法計算出結構正確的機率為100.0。Hooft參數報告為0.061,esd為0.004,而Parson’s參數報告為0.063,esd為0.005。
最終R指數係3.1%。最終的差分傅立葉顯示無遺漏或錯位的電子密度。
相關晶體、數據收集、及精修化資訊彙整於表E。原子座標、鍵長、鍵角、及位移參數列於表F-H。軟體及參考資料 SHELXTL , Version 5.1, Bruker AXS, 1997。PLATON , A. L. Spek,J. Appl. Cryst. 2003 ,36 , 7-13。MERCURY , C. F. Macrae, P. R. Edington, P. McCabe, E. Pidcock, G. P. Shields, R. Taylor, M. Towler, and J. van de Streek,J. Appl. Cryst. 2006, 39 , 453-457。OLEX2 , O. V. Dolomanov, L. J. Bourhis, R. J. Gildea, J. A. K. Howard, and H. Puschmann,J. Appl. Cryst. 2009, 42 , 339-341。 R. W. W. Hooft, L. H. Straver, and A. L. Spek,J. Appl. Cryst. 2008 ,41 , 96-103。 H. D. Flack,Acta Cryst. 1983 ,A39 , 867-881。 表E:C49的晶體數據及結構精修。
Figure 02_image153
表F:C49之原子座標(x 104 )以及相當的各向異性位移參數(Å2 x 103 )。U(eq)係定義為正交Uij 張量之痕量的三分之一。
Figure 02_image155
Figure 02_image157
Figure 02_image159
表G:C49之鍵長[Å]及角[˚]。
Figure 02_image161
Figure 02_image163
Figure 02_image165
Figure 02_image167
Figure 02_image169
Figure 02_image171
Figure 02_image173
Figure 02_image175
Figure 02_image177
Figure 02_image179
用於產生等效原子的對稱變換。 表H:C49之各向異性位移參數(Å2 x 103 )。各向異性位移因子指數係採取下列形式: -2π2 [h2 a*2 U11 + ... + 2 h k a* b* U12 ]。
Figure 02_image181
Figure 02_image183
Figure 02_image185
步驟 4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50 ) 的合成
N,N -二異丙基乙胺(0.68 mL,3.9 mmol)處理C48(500 mg,來自前面的泡沫狀白色固體,就對甲苯磺酸校正:1.25 mmol)於乙腈(6 mL)所形成的溶液並且令其於45℃下攪拌5分鐘。添加P15(319 mg,1.08 mmol)之後,在45℃下持續攪拌7.25小時,於是在45℃下,用水(6 mL)及乙腈(2 mL)稀釋反應混合物。令所生成之不均相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且攪拌72小時。添加更多的水(5 mL),並且在另外30分鐘的攪拌之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並且用乙腈及水(15:85,3 x 5 mL)之混合物清洗,得到帶有輕微粉紅色之白色固體形成的C50。產量:605 mg,1.02 mmol,82%。LCMSm/z 592.0♦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8.17 (d,J = 1.6 Hz, 1H), 7.96 (dd,J = 8.5, 1.5 Hz, 1H), 7.73 (d,J = 8.4 Hz, 1H), 7.51 (dd,J = 8.0, 8.0 Hz, 1H), 7.19 (br s, 1H), 7.18 - 7.14 (m, 2H), 6.85 - 6.79 (m, 1H), 6.76 - 6.71 (m, 2H), 5.26 - 5.18 (m, 1H), 4.73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15.3, 5.9 Hz, 1H), 4.67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15.3, 3.5 Hz, 1H), 4.63 - 4.55 (m, 1H), 4.38 (ddd,J = 9.1, 6.0, 5.9 Hz, 1H), 3.94 (s, 5H), 3.03 - 2.89 (m, 2H), 2.77 - 2.65 (m, 2H), 2.51 - 2.39 (m, 1H), 2.34 - 2.20 (m, 2H), 1.91 - 1.76 (m, 4H)。步驟 5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5 ,自由酸 ) 的合成
將C50(595 mg,1.00 mmol)於甲醇(10 mL)所形成的懸浮液加熱至45℃並且用氫氧化鈉水溶液(1M;2.01 mL,2.01 mmol)予以處理。於45℃下21小時之後,令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然後用檸檬酸水溶液(1M,1 mL)予以處理,使pH達5至6。添加水(10 mL),並且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於是藉由過濾收集固體。用甲醇與水的混合物(1:10,3 x 5 mL)清洗,得到一固體(433 mg)。在40℃下,將此物質的一部分(300 mg)與庚烷及乙酸乙酯的混合物(1:3,5 mL)一起攪拌1小時;在持續的攪拌下冷卻至室溫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並且用庚烷與乙酸乙酯的混合物(3:1,3 x 3 mL)清洗,得到呈白色固體之5,自由酸。產量:260 mg,0.450 mmol,就整個反應而言,相當於65%。LCMSm/z 578.0♦ [M+H]+1 H NMR (400 MHz, DMSO-d 6 ) δ12.75 (v br s, 1H), 8.26 (br s, 1H), 7.79 (dd,J = 8.4, 1.6 Hz, 1H), 7.66 - 7.56 (m, 3H), 7.40 (dd,J = 8.3, 2.0 Hz, 1H), 7.35 (s, 1H), 6.87 - 6.75 (m, 3H), 5.13 - 5.03 (m, 1H), 4.76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15.3, 7.2 Hz, 1H), 4.62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15.2, 2.8 Hz, 1H), 4.46 - 4.38 (m, 1H), 4.34 (ddd,J = 9.0, 5.9, 5.8 Hz, 1H), 3.84 (AB四重峰,J AB = 13.5 Hz, ΔνAB = 67.7 Hz, 2H), 3.00 (br d,J = 11.2 Hz, 1H), 2.84 br (d,J = 11.3 Hz, 1H), 2.71 - 2.56 (m, 2H), 2.45 - 2.34 (m, 1H), 2.28 - 2.08 (m, 2H), 1.84 - 1.65 (m, 4H)。
藉由其與檢定法2內之4及5的生物活性的比較,此物質被確定為與前文的實施例5具有相同的絕對組態,此5,自由酸的試樣呈現出25 nM的EC50 (重複三次的幾何平均值)。實施例4及實施例5之銨鹽在檢定法2內的活性分別為>20000 nM(重複二次)及20 nM(重複三次的幾何平均值)。 實施例 5 1,3- 二羥基 -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的合成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1,3- 二羥基 -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 (5 1,3- 二羥基 -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 )
Figure 02_image187
用2-胺基-2-(羥甲基)丙烷-1,3-二醇(托立斯,1.0M;0.5 mL,1.0 mmol)處理5,自由酸(0.50g,0.86 mmol)於四氫呋喃(4 mL)所形成的混合物。20小時之後,令混合物與乙醇(2 x 6 mL)於真空中濃縮。用乙醇(4 mL)處理該混合物。攪拌48小時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用乙醇(2 x 10 mL)清洗並且於真空中乾燥後,得到呈白色固體之5,1,3-二羥基-2-(羥甲基)丙烷-2-胺鎓鹽。產量:410 mg,0.586 mmol,68%。1 H NMR (600 MHz, DMSO-d 6 ), 特徵峰:δ8.19 (s, 1H), 7.78 (br d,J = 8.4 Hz, 1H), 7.62 - 7.58 (m, 2H), 7.55 (d,J = 8.3 Hz, 1H), 7.40 (dd,J = 8.4, 2.0 Hz, 1H), 7.35 (s, 1H), 6.85 - 6.80 (m, 2H), 6.79 (dd,J = 6.9, 2.4 Hz, 1H), 5.11 - 5.05 (m, 1H), 4.73 (dd,J = 15.2, 7.2 Hz, 1H), 4.60 (dd,J = 15.3, 2.9 Hz, 1H), 4.45 - 4.39 (m, 1H), 4.34 (ddd,J = 9.0, 6.0, 5.8 Hz, 1H), 3.91 (d,J = 13.5 Hz, 1H), 3.74 (d,J = 13.5 Hz, 1H), 2.99 (br d,J = 11.1 Hz, 1H), 2.85 (br d,J = 11.3 Hz, 1H), 2.68 - 2.59 (m, 2H), 2.44 - 2.37 (m, 1H), 2.25 - 2.18 (m, 1H), 2.17 - 2.10 (m, 1H), 1.80 - 1.69 (m, 4H)。熔點= 168℃至178℃。 實施例 6 7 2-({4-[(2 R)-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銨 (6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銨 (7 )
Figure 02_image189
Figure 02_image191
Figure 02_image193
步驟 1 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對甲苯磺酸鹽 (C13 ) 的合成
在60℃下,將P2(150 mg,0.335 mmol)及對甲苯磺酸單水合物(159 mg,0.836 mmol)於乙酸乙酯(2.0 mL)所形成的溶液攪拌3.5小時。於真空中,將反應混合物濃縮,得到呈棕色油狀物的C13,其係直接用於下面的步驟。LCMSm/z 348.1♦ [M+H]+步驟 2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51 ) 的合成
將P15(99.1 mg,0.336 mmol)添加至C13(來自前面的步驟;≤0.335 mmol)及碳酸鉀(232 mg,1.68 mmol)於乙腈(5.0 mL)所形成的懸浮液。在6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0小時,於是予以過濾,並且於真空中,將濾液濃縮。在殘留物(390 mg)與使用C13(≤0.11 mmol)進行之類似反應液併合之後,用水(20 mL)予以稀釋並且用二氯甲烷與甲醇的混合物(10:1,3 x 30 mL)萃取。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於真空中濃縮,並且進行製備薄層層析(洗提劑:1:1二氯甲烷/甲醇),得到呈無色油狀物的C51,一非鏡像異構物的混合物。合併產量:80.6 mg,0.133 mmol,30%(經過二步驟)。LCMSm/z 606.2♦ [M+H]+步驟 3 2-({4-[(2 R)-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52 )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53 ) 的單離
使用重複的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10μm;移動相:65:35二氧化碳/(含有0.1%氫氧化銨之乙醇)],進行C51(180 mg,0.297 mmol)分離為其組成非鏡像異構物的反應。第一個洗提出的非鏡像異構物係指派為C52。產量:61.2 mg,0.101 mmol,34%。LCMSm/z 627.9♦ [M+Na+ ]。滯留時間:5.03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3, 4.6 x 150 mm, 3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0.05%二乙胺的乙醇;梯度:5%至40% B,5.5分鐘期間,然後維持在40%B下3.0分鐘;流速:2.5 mL/分鐘)。
第二個洗提出的非鏡像異構物係指派為C53。經分析,此物質證實受到對應乙酯的汙染;其被帶至水解步驟(產生7),如同此混合物。產量:40.0 mg,66.0 μmol,22%。LCMSm/z 606.0♦ [M+H]+ 。滯留時間:5.19分鐘(分析條件與用於C52者相同)。
在二氧雜環戊烷上之所標明的絕對立體化學係經由使用7,自由酸(由中間物P3合成得,參見下文之實施例7,自由酸的另類合成)之7的效力相關性指派的;P3之絕對立體化學係經由C8之單晶X射線結構測定法(參見前文)測定得的。步驟 4 2-({4-[(2 R)-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胺鎓鹽 (6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鋰水溶液(2M;0.990 mL,1.98 mmol)添加至C52(60 mg,99 μmol)於甲醇(1.0 mL)與四氫呋喃(1.0 mL)之混合物所形成的溶液,並且在2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添加三氟乙酸直到反應混合物的的pH達到7,於是於真空中予以濃縮,並且使用逆相HPLC (管柱:Agela Durashell C18,5μm;移動相A:0.05%氫氧化銨(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29%至49%B),將殘留物純化,得到呈白色固體的6。產量:14.4 mg,23.6 μmol,24%。LCMSm/z 592.0♦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 特徵峰:δ8.35 (d,J = 1.3 Hz, 1H), 7.97 (dd,J = 8.5, 1.5 Hz, 1H), 7.67 (d,J = 8.5 Hz, 1H), 7.58 (dd,J = 8.3, 8.3 Hz, 1H), 7.28 (dd,J = 10.9, 2.0 Hz, 1H), 7.21 (br dd,J = 8.4, 1.9 Hz, 1H), 6.81 - 6.75 (m, 1H), 6.74 - 6.68 (m, 2H), 5.33 - 5.25 (m, 1H), 4.72 (dd,J = 15.4, 2.7 Hz, 1H), 4.49 (dt,J = 9.1, 6.0 Hz, 1H), 4.03 (AB四重峰,J AB = 13.9 Hz, ΔνAB = 47.8 Hz, 2H), 3.14 (br d,J = 11 Hz, 1H), 3.02 (br d,J = 11.5 Hz, 1H), 2.88 - 2.78 (m, 1H), 2.77 - 2.68 (m, 1H), 2.60 - 2.50 (m, 1H), 2.47 - 2.32 (m, 2H), 2.03 (d,J = 1.1 Hz, 3H), 2.01 - 1.87 (m, 2H), 1.87 - 1.78 (br m, 2H)。步驟 5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銨 (7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鋰水溶液(2M;0.642 mL,1.28 mmol)添加至C53(38.9 mg,64.2 μmol)於甲醇(1.0 mL)與四氫呋喃(1.0 mL)之混合物所形成的溶液。反應混合物在20℃下攪拌16小時之後,藉由添加三氟乙酸,將其調整至pH 7,於真空中濃縮,並且使用逆相HPLC(管柱:Agela Durashell C18,5μm;移動相A:0.05%氫氧化銨(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0%至80%B),予以純化,得到呈白色固體的7。產量:25.1 mg,41.2 µmol,64%。LCMSm/z 591.9♦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 特徵峰:δ8.34 (d,J = 1.5 Hz, 1H), 7.98 (dd,J = 8.5, 1.6 Hz, 1H), 7.68 (d,J = 8.5 Hz, 1H), 7.58 (dd,J = 8.3, 8.3 Hz, 1H), 7.28 (dd,J = 10.9, 2.0 Hz, 1H), 7.20 (br dd,J = 8.4, 1.9 Hz, 1H), 6.81 - 6.74 (m, 1H), 6.74 - 6.67 (m, 2H), 5.33 - 5.23 (m, 1H), 4.73 (dd,J = 15.4, 2.7 Hz, 1H), 4.68 - 4.61 (m, 1H), 4.48 (dt,J = 9.1, 5.9 Hz, 1H), 4.05 (AB四重峰,J AB = 13.9 Hz, ΔνAB = 44.1 Hz, 2H), 3.15 (br d,J = 11.7 Hz, 1H), 3.03 (br d,J = 11.6 Hz, 1H), 2.87 - 2.69 (m, 2H), 2.60 - 2.49 (m, 1H), 2.48 - 2.33 (m, 2H), 2.03 (br s, 3H), 2.01 - 1.77 (m, 4H)。 實施例 7 ,自由酸之另類合成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7 ,自由酸 )
Figure 02_image195
步驟 1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53 ) 的合成
N,N -二異丙基乙胺(15.1 mL,86.9 mmol)添加至P3(8.22g,15.8 mmol)於乙腈(185 mL)所形成的混合物;攪拌5分鐘之後,添加P15(4.57g,15.5 mmol),並且於45℃下加熱反應混合物。4小時後,於真空中,將反應混合物濃縮至其原體積的一半,並且用水(100 mL)稀釋所生成的混合物並且用乙酸乙酯(2 x 100 mL)予以萃取。用水(50 mL)清洗合併的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矽膠層析法(梯度:50%至100%乙酸乙酯(於庚烷中))提供呈白色固體的C53。產量:8.4g,13.9 mmol,88%。LCMSm/z 606.1♦ [M+H]+1 H NMR (600 MHz, DMSO-d 6 ) δ8.30 (s, 1H), 7.82 (br d,J = 8.4 Hz, 1H), 7.67 (d,J = 8.4 Hz, 1H), 7.58 - 7.53 (m, 2H), 7.33 (dd,J = 8.4, 2.1 Hz, 1H), 6.80 - 6.76 (m, 2H), 6.76 - 6.72 (m, 1H), 5.14 - 5.07 (m, 1H), 4.81 (dd,J = 15.2, 7.2 Hz, 1H), 4.67 (dd,J = 15.3, 2.8 Hz, 1H), 4.51 - 4.44 (m, 1H), 4.37 (ddd,J = 8.9, 5.9, 5.9 Hz, 1H), 3.97 (d,J = 13.6 Hz, 1H), 3.87 (s, 3H), 3.78 (d,J = 13.5 Hz, 1H), 3.02 (br d,J = 11.1 Hz, 1H), 2.86 (br d,J = 11.3 Hz, 1H), 2.74 - 2.60 (m, 2H), 2.48 - 2.41 (m, 1H), 2.29 - 2.22 (m, 1H), 2.21 - 2.14 (m, 1H), 2.02 (s, 3H), 1.83 - 1.73 (m, 2H), 1.73 - 1.64 (m, 2H)。步驟 2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7 ,自由酸 ) 的合成
將C53(8.40g,14.0 mmol)於甲醇(135 mL)所形成的混合物加熱至45℃,並且用氫氧化鈉水溶液(1M;27.7 mL,27.7 mmol)予以處理。20小時後,於真空中,將反應混合物濃縮至其原體積的一半。用水(100 mL)稀釋所生成的混合物,並且使用檸檬酸水溶液(1M,15 mL)將pH調整到5-6。過濾出所得到固體,用水(2 x 15 mL)予以清洗,並且將其以在乙酸乙酯(50 mL)內的溶液形式轉移至分液漏斗;依此方式,將殘餘水去除。令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並且與由類似程序早先製備得的四個批次(用於此等反應之C53的量為987 mg,1.63 mmol;1.15g,1.90 mmol;8.57g,14.1 mmol;及12.6g,20.8 mmol)合併,且於真空中濃縮。用10%乙酸乙酯(於庚烷中,500 mL)處理所得到的黏性固體。4小時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並且用10%乙酸乙酯(於庚烷中,2 x 25 mL)清洗,得到呈白色固體之7,自由酸。產量:29.4g,0.527 mmol,74%(就合併反應而言)。LCMS 592.2♦ [M+H]+1 H NMR (600 MHz, DMSO-d6 ):δ12.74 (br s, 1H), 8.28 (s, 1H), 7.80 (br d,J = 8.4 Hz, 1H), 7.64 (d,J = 8.4 Hz, 1H), 7.59 - 7.52 (m, 2H), 7.33 (dd,J = 8.4, 2.1 Hz, 1H), 6.81 - 6.76 (m, 2H), 6.76 - 6.72 (m, 1H), 5.14 - 5.07 (m, 1H), 4.79 (dd,J = 15.3, 7.3 Hz, 1H), 4.65 (dd,J = 15.2, 2.8 Hz, 1H), 4.51 - 4.45 (m, 1H), 4.38 (ddd,J = 9.0, 5.9, 5.9 Hz, 1H), 3.96 (br d,J = 13.6 Hz, 1H), 3.78 (br d,J = 13.5 Hz, 1H), 3.02 (br d,J = 11.1 Hz, 1H), 2.86 (br d,J = 11.1 Hz, 1H), 2.74 - 2.60 (m, 2H), 2.48 - 2.41 (m, 1H), 2.29 - 2.21 (m, 1H), 2.21 - 2.14 (m, 1H), 2.02 (s, 3H), 1.83 - 1.74 (m, 2H), 1.74 - 1.64 (m, 2H)。藉由其與檢定法2內之6及7的生物活性的比較,此物質被確定為與前文的實施例7具有相同的絕對組態,此7,自由酸的試樣呈現出4.3 nM的EC50 (重複三次的幾何平均值)。實施例6及實施例7之銨鹽在檢定法2內的活性分別為2400 nM(重複五次的幾何平均值)及2.9 nM(重複八次的幾何平均值)。 合成 7S-1 :實施例 7 1,3- 二羥基 -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的合成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1,3- 二羥基 -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 (7 1,3- 二羥基 -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 )
Figure 02_image197
用2-胺基-2-(羥甲基)丙烷-1,3-二醇(托立斯,1.0M;3.55 mL,3.55 mmol)的水溶液處理7,自由酸(2.00g,3.38 mmol)於四氫呋喃(16 mL)所形成的混合物。18小時後,於真空中,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並且用乙醇(30 mL)予以處理。將混合物攪拌23小時之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並且乙酸乙酯(2 x 10 mL)清洗,得到呈白色固體之7,1,3-二羥基-2-(羥甲基)丙烷-2-胺鎓鹽。產量:1.41g,1.98 mmol,59%。LCMSm/z 592.3♦ [M+H]+1 H NMR (600 MHz, DMSO-d 6 ), 特徵峰:δ8.20 (s, 1H), 7.79 (d,J = 8.4 Hz, 1H), 7.59 - 7.52 (m, 3H), 7.33 (br d,J = 8.5 Hz, 1H), 6.81 - 6.72 (m, 3H), 5.14 - 5.07 (m, 1H), 4.76 (dd,J = 15.2, 7.2 Hz, 1H), 4.63 (br d,J = 15.4 Hz, 1H), 4.50 - 4.44 (m, 1H), 4.37 (ddd,J = 8.9, 5.9, 5.9 Hz, 1H), 3.94 (d,J = 13.4 Hz, 1H), 3.76 (d,J = 13.4 Hz, 1H), 3.01 (br d,J = 11.1 Hz, 1H), 2.86 (br d,J = 11.2 Hz, 1H), 2.73 - 2.60 (m, 2H), 2.5 - 2.41 (m, 1H), 2.27 - 2.20 (m, 1H), 2.20 - 2.13 (m, 1H), 2.02 (s, 3H), 1.83 - 1.64 (m, 4H)。熔點= 175℃至180℃。 合成 7S-2 :實施例 7 1,3- 二羥基 -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的另類合成
將2-胺基-2-(羥甲基)-1,3-丙烷二醇(1.0當量,1.93L)於水所形成之3.3 M溶液添加至在65℃下之7,自由酸(3.74 kg)於異丙醇(20L)所形成的溶液。添加另外的異丙醇(19L),接著添加甲醇(19L),同時將溫度維持在65℃。在2小時期間,將混合物緩慢地冷卻至45℃,然後維持在45℃下至少12小時。然後,在3小時期間,將混合物冷卻至5℃,然後維持在5℃下至少3小時。然後,將混合物過濾並且用乙酸乙酯(2 x 10 mL)清洗收集得的固體,而得到呈白色固體之7,1,3-二羥基-2-(羥甲基)丙烷-2-胺鎓鹽(產量:3.64 kg,80.9%)。取得LCMS及1 H NMR數據,彼等實質上與前文所示之合成7S-1者相同。實施例 7 1,3-二羥基-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之形式 I 的粉末 X 射線繞射 (PXRD) 數據的獲得
對實施例7之托立斯鹽(tris salt)的白色固體(同時來自合成7S-1及合成7S-2)進行PXRD分析且發現到其為晶形物質(指定為此無水晶形的形式I)。粉末X射線繞射分析係使用裝備有Cu輻射源的Bruker AXS D8 Endeavor繞射儀進行的。發散狹縫係設定在15 mm連續照光。繞射的輻射係藉由PSD-Lynx Eye偵測器偵測,偵測器PSD開啟度係設定在2.99度。X射線管電壓及電流分別設定於40 kV及40 mA。在Cu波長下(CuKα = 1.5418 λ),於θ-θ測角器內,使用步輻0.01度及步進時間(step time)1.0秒,由3.0至40.0度2θ收集數據。防散射屏係設置為1.5 mm的固定距離。在數據收集期間,將試樣旋轉。藉由將試樣置於矽低背景試樣架,進行準備並且在收集期間,予以旋轉。使用Bruker DIFFRAC Plus軟體,收集數據並且藉由EVA Diffrac Plus軟體進行分析。在峰搜尋之前,未進行PXRD數據檔案的處理。使用EVA軟體內的峰搜尋演算法,將所選擇之閥值1的峰用於進行初步的峰指派。為了確保有效性,手動進行調整;目視檢查自動指派的結果,並且將峰的位置調至最大峰值。通常係選擇相對強度 3%的峰。一般而言,不選擇未共振的峰或與雜訊一致的峰。USP所規定之與PXRD的峰位置有關的典型誤差係達+/- 0.2˚ 2-θ (USP-941)。持續觀察到一繞射圖型且提供於第1圖。前文合成7S-2所得到試樣之PXRD之以角度2θ表示的繞射峰以及相對強度(相對強度 3%)提供於表X1。 表X1
Figure 02_image199
實施例 8 9 2-({4-[2-(4- 氰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DIAST-X1 (8 )[ 來自 C56 ] ;及 2-({4-[2-(4- 氰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DIAST-X2 (9 )[ 來自 C57 ]
Figure 02_image201
Figure 02_image203
步驟 1 3- 氟基 -4-[2- 甲基 -4-( 哌啶 -4-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2- ] 苄腈 ,對甲苯磺酸鹽 (C54 ) 的合成
將對甲苯磺酸(158 mg,0.919 mmol)添加至P4(161 mg,0.367 mmol)於乙酸乙酯(8 mL)所形成的溶液中,並且在65℃下,將反應混合物加熱16小時。於真空中,將溶劑去除,得到呈深黃色膠狀物的C54;將此物質直接用於下一個步驟。步驟 2 2-({4-[2-(4- 氰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55 ) 的合成
將碳酸鉀(219 mg,1.58 mmol)添加至C54(來自前述步驟;≤0.367 mmol)於乙腈(3.7 mL)所形成的溶液,接著添加P15(115 mg,0.390 mmol)。在5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0小時,於是用乙酸乙酯(10 mL)稀釋並且進行過濾。用乙酸乙酯(3 x 10 mL)清洗濾餅,並且於真空中,將合併的濾液濃縮。矽膠層析(梯度:0%至100%乙酸乙酯(於石油醚中))提供呈深黃色油狀物的C55。產量:191.0 mg,0.320 mmol,87%(經過二步驟)。LCMSm/z 619.1 [M+Na+ ]。步驟 3 2-({4-[2-(4- 氰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ENT-1 (C56 ) 2-({4-[2-(4- 氰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ENT-2 (C57 ) 的單離
經由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Cel OD,5μm;移動相:3:2二氧化碳/2-丙醇],進行C55(191 mg,0.320 mmol)分離為其在二氧雜環戊烷的組成立體異構物的反應。以白色漿狀物的形式得到之第一個洗提出的異構物指派為ENT-1(C56)。產量:114 mg;此物質含有剩餘的乙醇。LCMSm/z 597.1 [M+H]+ 。滯留時間4.40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Cel OD-3,4.6 x 100 mm,3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05%二乙胺的2-丙醇;梯度:5%至40% B(4.5分鐘期間),然後維持在40%B下2.5分鐘;流速:2.8 mL/分鐘)。
使用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Cel OD,5μm;移動相:55:45二氧化碳/含0.1%氫氧化銨的2-丙醇],將第二個洗提出的異構物再純化,得到無色膠狀物,指派為ENT-2(C57)。產量:50 mg,83.8 μmol,26%。LCMSm/z 597.1 [M+H]+ 。滯留時間4.74分鐘(分析條件與用於C56者相同)。步驟 4 2-({4-[2-(4- 氰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DIAST-X1 (8 )[ 來自 C56 ] 的合成
用1,3,4,6,7,8-六氫-2H -嘧啶並[1,2-a ]嘧啶的水溶液(0.97M,394μL,0.382 mmol)處理C56(114 mg,0.191 mmol)於乙腈(10 mL)所形成的溶液,並且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3小時。添加更多的1,3,4,6,7,8-六氫-2H -嘧啶並[1,2-a ]嘧啶的水溶液(0.97M,394μL,0.382 mmol),並且持續攪拌6小時,於是藉由添加1M氫氯酸,將pH小心地調到7至8。於真空中去除揮發物之後,使用逆相HPLC(管柱:Agela Durashell C18,5μm;移動相A:0.05%氫氧化銨(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30%至50%B)進行純化,得到呈白色固體的8。產量:22.2 mg,38.1 μmol,20%。LCMSm/z 583.3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δ8.19 (d,J = 1.4 Hz, 1H), 7.94 (dd,J = 8.4, 1.5 Hz, 1H), 7.77 (dd,J = 7.7, 7.7 Hz, 1H), 7.64 (dd,J = 10.6, 1.6 Hz, 1H), 7.58 (d,J = 8.4 Hz, 1H), 7.57 (dd,J = 8.0, 1.5 Hz, 1H), 6.81 - 6.75 (m, 1H), 6.75 - 6.68 (m, 2H), 5.34 - 5.25 (m, 1H), 4.73 (dd,J = 15.3, 3.0 Hz, 1H), 4.67 - 4.59 (m, 1H), 4.49 (dt,J = 9.2, 6.0 Hz, 1H), 3.96 (AB四重峰,J AB = 13.7 Hz, ΔνAB = 41.2 Hz, 2H), 3.06 (br d,J = 11 Hz, 1H), 2.95 (br d,J = 11 Hz, 1H), 2.87 - 2.76 (m, 1H), 2.71 (tt,J = 12.0, 3.9 Hz, 1H), 2.61 - 2.50 (m, 1H), 2.36 - 2.21 (m, 2H), 2.06 (s, 3H), 1.95 - 1.72 (m, 4H)。步驟 5 2-({4-[2-(4- 氰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DIAST-X2(9 )[ 來自 C57 ] 的合成
用1,3,4,6,7,8-六氫-2H -嘧啶並[1,2-a ]嘧啶的水溶液(0.97M,173μL,0.168 mmol)處理C57(50 mg,84 μmol)於乙腈(10 mL)所形成的溶液。在室溫下(約25℃),將反應液攪拌16小時,於是添加額外量之1,3,4,6,7,8-六氫-2H -嘧啶並[1,2-a ]嘧啶的水溶液(0.97M,173μL,0.168 mmol),並且在25℃下持續攪拌29小時。然後,藉由添加1M氫氯酸,將pH小心地調到7至8;於真空中,將所得到的混合物濃縮並且進行逆相HPLC(管柱:Xtimate™ C18,5μm;移動相A:0.05%氫氧化銨(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27%至67%B),得到呈白色固體的9。產量:18.0 mg,30.9 μmol,37%。LCMSm/z 583.3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 δ 8.36 - 8.33 (m, 1H), 7.97 (dd,J = 8.5, 1.5 Hz, 1H), 7.78 (dd,J = 7.7, 7.7 Hz, 1H), 7.70 - 7.63 (m, 2H), 7.57 (dd,J = 8.0, 1.5 Hz, 1H), 6.83 - 6.76 (m, 1H), 6.76 - 6.71 (m, 2H), 5.34 - 5.25 (m, 1H), 4.95 - 4.85 (m, 1H,假定的;被水峰部分遮蔽), 4.73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15.3, 2.7 Hz, 1H), 4.68 - 4.60 (m, 1H), 4.50 (dt,J = 9.2, 6.0 Hz, 1H), 4.02 (AB四重峰,J AB = 13.8 Hz, ΔνAB = 48.2 Hz, 2H), 3.13 (br d,J = 11 Hz, 1H), 3.01 (br d,J = 11.5 Hz, 1H), 2.89 - 2.78 (m, 1H), 2.78 - 2.68 (m, 1H), 2.60 - 2.50 (m, 1H), 2.45 - 2.30 (m, 2H), 2.07 (br s, 3H), 2.00 - 1.86 (m, 2H), 1.83 (m, 2H)。 實施例 10 2-({4-[2-(5- 氯基吡啶 -2-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DIAST-X2 (10 )[ 來自 P9 ]
Figure 02_image205
步驟 1 5- 氯基 -2-[2- 甲基 -4-( 哌啶 -4-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2- ] 吡啶, ENT-X2 ,對甲苯磺酸鹽 (C58 )[ 來自 P9 ] 的合成
用對甲苯磺酸單水合物(116 mg,0.610 mmol)處理P9(228 mg,0.529 mmol)於乙酸乙酯(2.7 mL)所形成的溶液中並且於50℃下,將反應混合物加熱16小時。然後,令其於室溫下攪拌一整夜,於是經由過濾收集沉澱物並且用乙酸乙酯及庚烷的混合物(1:1,2 x 20 mL)淋洗,得到白色固體的C58。產量:227 mg,0.451 mmol,85%。LCMSm/z 331.0♦ [M+H]+1 H NMR (400 MHz, DMSO-d 6 ): δ8.73 (d,J = 2.4 Hz, 1H), 8.61 - 8.46 (br m, 1H), 8.35 - 8.18 (br m, 1H), 8.02 (dd,J = 8.5, 2.5 Hz, 1H), 7.64 (d,J = 8.5 Hz, 1H), 7.47 (d,J = 7.8, 2H), 7.11 (d,J = 7.8 Hz, 2H), 6.89 - 6.81 (m, 2H), 6.72 (五重峰,J = 4.0 Hz, 1H), 3.45 - 3.27 (m, 2H,假定的;被水峰部分遮蔽), 3.10 - 2.91 (m, 3H), 2.28 (s, 3H), 2.02 (s, 3H), 1.97 - 1.80 (m, 4H)。步驟 2 2-({4-[2-(5- 氯基吡啶 -2-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DIAST-Y2 (C59 )[ 來自 P9 ] 的合成
N,N -二異丙基乙胺(0.234 mL,1.34 mmol)添加至C58(225 mg,0.447 mmol)於乙腈(2.2 mL)所形成的溶液。於45℃下將此混合物攪拌5分鐘之後,添加P15(120 mg,0.407 mmol,並且於45℃下攪拌16小時,於是添加P15(11 mg,37 μmol)。在另外攪拌3小時之後,用水(2.5 mL)處理反應混合物並且令其冷卻至室溫。添加更多的水(5 mL),並且將所生成的漿狀物攪拌2小時,於是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並且用乙腈與水的混合物(15:85,3 x 5 mL)清洗,得到呈米白色固體的C59(252 mg)。1 H NMR分析顯示此物質含有某些N,N -二異丙基乙胺,且將其直接用於下面的步驟。LCMSm/z 589.1♦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8.61 (d,J = 2.3 Hz, 1H), 8.18 (d,J = 1.5 Hz, 1H), 7.96 (dd,J = 8.5, 1.5 Hz, 1H), 7.74 (d,J = 8.5 Hz, 1H), 7.67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8.4, 2.4 Hz, 1H), 7.59 - 7.51 (m, 1H), 6.82 - 6.75 (m, 1H), 6.74 - 6.66 (m, 2H), 5.28 - 5.19 (m, 1H), 4.75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15.3, 6.0 Hz, 1H), 4.68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15.3, 3.4 Hz, 1H), 4.67 - 4.58 (m, 1H), 4.41 (ddd,J = 9.1, 5.9, 5.9 Hz, 1H), 3.95 (s, 2H), 3.95 (s, 3H), 3.07 - 2.89 (m, 2H), 2.81 - 2.69 (m, 2H), 2.53 - 2.41 (m, 1H), 2.37 - 2.22 (m, 2H), 2.05 (s, 3H), 1.93 - 1.74 (m, 4H)。步驟 3 2-({4-[2-(5- 氯基吡啶 -2-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DIAST-X2 (10 )[ 來自 P9 ] 的合成
將C59(來自前面的步驟;250 mg,≤0.407 mmol)於甲醇(2 mL)所形成的懸浮液加熱至40℃,於是添加氫氧化鈉水溶液(1M;0.81 mL,0.81 mmol)。17小時後,令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且用1M檸檬酸水溶液,將pH調節到5至6。用水(2 mL)稀釋所得到混合物,攪拌2小時,並且用乙酸乙酯(3 x 5 mL)萃取;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5 mL)清洗合併的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得到泡沫狀固體。將此物質納入乙酸乙酯與庚烷的混合物(1:1,4 mL),加熱至50℃,然後令其冷卻並且攪拌一整夜。過濾得到呈白色固體的10。產量:179 mg,0.311 mmol,76%(經過二步驟)。LCMSm/z 575.1♦ [M+H]+1 H NMR (400 MHz, DMSO-d 6 ) δ12.73 (br s, 1H), 8.71 (d,J = 2.5 Hz, 1H), 8.27 (d,J = 1.5 Hz, 1H), 8.00 (dd,J = 8.5, 2.5 Hz, 1H), 7.80 (dd,J = 8.4, 1.6 Hz, 1H), 7.64 (d,J = 8.4 Hz, 1H), 7.60 (d,J = 8.5 Hz, 1H), 6.83 - 6.72 (m, 3H), 5.14 - 5.06 (m, 1H), 4.77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15.2, 7.2 Hz, 1H), 4.63 (dd, ABX圖型的組分,J = 15.2, 2.8 Hz, 1H), 4.50 - 4.42 (m, 1H), 4.37 (ddd,J = 9.0, 5.9, 5.9 Hz, 1H), 3.85 (AB四重峰,J AB = 13.6 Hz, ΔνAB = 71.5 Hz, 2H), 3.01 (br d,J = 11.2 Hz, 1H), 2.85 (br d,J = 11.2 Hz, 1H), 2.74 - 2.57 (m, 2H), 2.47 - 2.38 (m, 1H), 2.29 - 2.10 (m, 2H), 2.01 (s, 3H), 1.81 - 1.64 (m, 4H)。 合成例 10S-1 :實施例 10 1,3- 二羥基 -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的合成 2-({4-[2-(5- 氯基吡啶 -2-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S)- 氧雜環丁 -2- 基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1,3- 二羥基 -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 DIAST-X2 (10 1,3- 二羥基 -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 )[ 來自 P9 ] 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207
用2-胺基-2-(羥甲基)丙烷-1,3-二醇(托立斯,1.0M;2.81 mL,2.81 mmol)的水溶液處理10(1.54g,2.68 mmol)於四氫呋喃(10 mL)所形成的混合物。24小時後,令反應混合物與乙醇(2 x 50 mL)於真空中濃縮。用乙醇(15 mL)處理殘留物。攪拌20小時之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並且用冷乙醇(5 mL)清洗,得到呈白色固體之10,1,3-二羥基-2-(羥甲基)丙烷-2-胺鎓鹽。產量:1.41g,2.03 mmol,76%。LCMSm/z 575.3♦ [M+H]+1 H NMR (600 MHz, DMSO-d 6 )δ8.71 (d,J = 2.5 Hz, 1H), 8.21 (br s, 1H), 8.00 (dd,J = 8.5, 2.5 Hz, 1H), 7.79 (br d,J = 8.4 Hz, 1H), 7.60 (d,J = 8.5 Hz, 1H), 7.57 (d,J = 8.4 Hz, 1H), 6.82 - 6.73 (m, 3H), 5.13 - 5.07 (m, 1H), 4.74 (dd,J = 15.3, 7.2 Hz, 1H), 4.61 (dd,J = 15.3, 2.9 Hz, 1H), 4.49 - 4.43 (m, 1H), 4.37 (ddd,J = 9.0, 5.9, 5.9 Hz, 1H), 3.93 (d,J = 13.6 Hz, 1H), 3.75 (d,J = 13.5 Hz, 1H), 3.01 (br d,J = 11.3 Hz, 1H), 2.86 (br d,J = 11.4 Hz, 1H), 2.73 - 2.59 (m, 2H), 2.48 - 2.37 (m, 1H), 2.27 - 2.20 (m, 1H), 2.19 - 2.12 (m, 1H), 2.01 (s, 3H), 1.82 - 1.66 (m, 4H)。熔點=184℃至190℃。 合成例 10S-2 :實施例 10 1,3- 二羥基 -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的另類合成
在旋轉式蒸發器上、37℃水浴內,將10(8.80 gm,15.3 mmol)於2-甲基四氫呋喃(90 ml)所形成的混合物真空濃縮至總體積降低為~54 ml。將異丙醇(90 ml)添加至該混合物,並且再次將所得到的混合物濃縮至~54 ml的體積。將異丙醇(135 ml)添加至混合物,接著添加含水的托立斯-胺(3M;5.0ml,0.98當量)。於周溫下,攪拌所生成的混合物/溶液;在~15分鐘之內,固體沉澱物開始形成。然後,在周溫下,將混合物攪拌另外5小時。將所形成的混合物/漿狀物冷卻至0℃並且將冷卻的漿狀物攪拌約另外2小時。將漿狀物過濾並且用冷的異丙醇(3 x 15 ml)清洗。令收集到的固體在收集漏斗上風乾約90分鐘,然後轉移至真空烘箱,乾燥一整夜。於50℃/23inHg真空(有少量的氮氣吹掃)下~16小時之後,得到8.66 gm呈白色固體之10,1,3-二羥基-2-(羥甲基)丙烷-2-胺鎓鹽;99.8面積%(藉由UPLC)(產量:12.5 mmol,81%)。取得LCMS及1 H NMR數據,彼等實質上與前文所示之合成10S-1者相同。實施例 10 1,3-二羥基-2-( 羥甲基 ) 丙烷 -2- 胺鎓鹽之形式 A( 亦被稱作為實施例 10 化合物之無水托立斯鹽的形式 A) 的粉末 X 射線繞射 (PXRD) 數據的獲得
對實施例10之托立斯鹽的白色固體(同時來自合成10S-1及合成10S-2)進行PXRD分析且發現到其為晶形物質(指定為形式A)。粉末X射線繞射分析係使用裝備有Cu輻射源的Bruker AXS D8 Endeavor繞射儀進行的。發散狹縫係設定在15 mm連續照光。繞射的輻射係藉由PSD-Lynx Eye偵測器偵測,偵測器PSD開啟度係設定在2.99度。X射線管電壓及電流分別設定於40 kV及40 mA。在Cu波長下(CuKα = 1.5418 λ),於θ-θ測角器內,使用步輻0.01度及步進時間(step time)1.0秒,由3.0至40.0度2θ收集數據。防散射屏係設置為1.5 mm的固定距離。在數據收集期間,將試樣旋轉。藉由將試樣置於矽低背景試樣架,進行準備並且在收集期間,予以旋轉。使用Bruker DIFFRAC Plus軟體,收集數據並且藉由EVA Diffrac Plus軟體進行分析。在峰搜尋之前,未進行PXRD數據檔案的處理。使用EVA軟體內的峰搜尋演算法,將所選擇之閥值1的峰用於進行初步的峰指派。為了確保有效性,手動進行調整;目視檢查自動指派的結果,並且將峰的位置調至最大峰值。通常係選擇相對強度 3%的峰。一般而言,不選擇未共振的峰或與雜訊一致的峰。USP所規定之與PXRD的峰位置有關的典型誤差係達+/- 0.2˚ 2-θ (USP-941)。前文合成10S-2所得到試樣之PXRD之以角度2θ表示的繞射峰以及相對強度(相對強度 3%)提供於表X2。 表X2
Figure 02_image209
實施例 11 1-(2- 甲氧基乙基 )-2-({4-[2- 甲基 -2-( 吡啶 -3-yl)-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甲酸鹽 (11 )
Figure 02_image211
此整個合成順序係以庫格式進行。步驟 1 1-(2- 甲氧基乙基 )-2-({4-[2- 甲基 -2-( 吡啶 -3-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60 ) 的合成
用碳酸氫鈉(100 μmol)處理P14(44 mg,100 μmol)及3-乙炔基吡啶(21 mg,200 μmol)於甲苯(800μL)所形成的混合物,接著以十二羰基三釕(6 mg,9 μmol)。然後,將反應瓶加蓋並且於120℃下,搖晃16小時。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將溶劑去除,得到C60,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步驟 2 1-(2- 甲氧基乙基 )-2-({4-[2- 甲基 -2-( 吡啶 -3-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甲酸鹽 (11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鈉水溶液(1.0M;200μL,200 μmol)添加至C60(來自前面的步驟,≤100 μmol)於甲醇(400μL)與四氫呋喃(400μL)之混合物所形成的溶液中。將反應瓶加蓋並且於80℃下,搖晃16小時,於是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將反應混合物蒸發,並且使用逆相HPLC(管柱:Agela Durashell C18,5μm;移動相A:0.225%甲酸(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12%至52%B),進行純化,得到11。產量:2.2 mg,4.2 μmol,4%(經過二步驟)。LCMSm/z 529 [M+H]+ 。滯留時間:2.47分鐘(管柱:Waters XBridge C18, 2.1 x 50 mm,5μm;移動相A:0.0375%三氟乙酸(於水中);移動相B:0.01875%三氟乙酸(於乙腈中);梯度:1%至5% B(0.6分鐘期間);5%至100% B(3.4分鐘期間);流速:0.8 mL/分鐘)。 實施例 12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二甲基胺基 ) 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12 )
Figure 02_image213
Figure 02_image215
此整個合成順序係以庫格式進行。步驟 1 3-{[2-( 二甲基胺基 ) 乙基 ] 胺基 }-4- 硝基苯甲酸 甲酯 (C61 ) 的合成
N ,N -二甲基乙烷-1,2-二胺(18 mg,200 μmol)及N,N -二異丙基乙胺(78 mg,600 μmol)處理3-氟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N,N -二甲基甲醯胺內的0.2M溶液;1 mL,200 μmol)。將反應瓶加蓋並且於50℃下,搖晃16小時,於是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將反應混合物蒸發,得到C61。此物質直接用於下一個步驟。步驟 2 4- 胺基 -3-{[2-( 二甲基胺基 ) 乙基 ] 胺基 } 苯甲酸 甲酯 (C62 ) 的合成
使用稀釋的氫氯酸,將鋅粉活性化。將甲醇(2 mL)添加至C61(來自前面的步驟,≤200 μmol),接著添加氯化鈣的水溶液(1.0M;200μL,200 μmol)及活化的鋅粉(130 mg,2.0 mmol)。將反應瓶加蓋並且於70℃下搖晃16小時,於是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將濾液濃縮,並且將殘留物納入水(2 mL),然後用乙酸乙酯(2 x 3 mL)萃取。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將合併的有機層蒸發,得到C62(估計為150 μmol),其直接用於下一個步驟。步驟 3 4-[({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乙醯基 ) 胺基 ]-3-{[2-( 二甲基胺基 ) 乙基 ] 胺基 } 苯甲酸 甲酯 (C63 ) 的合成
將化合物P10(41 mg,100 μmol)添加至C62 (來自前面的步驟,大約150 μmol),並且用2-羥基吡啶1-氧化物及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氫氯酸鹽的N ,N -二甲基乙醯胺溶液(各0.1M;1 mL,各100 μmol)處理該混合物。然後,添加N,N -二異丙基乙胺(39 mg,300 μmol),並且將反應瓶加蓋並且於50℃下搖晃16小時。然後,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並且使用製備薄層層析法進行純化,得到C63,其直接前進至下一個步驟。步驟 4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二甲基胺基 ) 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64 ) 的合成
於加蓋的小瓶內,在150℃下,將乙酸(500μL)及C63(來自前述步驟,≤100 μmol)的混合物搖晃2小時,於是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將反應混合物蒸發。所得到C64直接進行至下面的步驟。步驟 5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2-( 二甲基胺基 ) 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12 ) 的合成
用氫氧化鋰水溶液(2.0M;500μL,1 mmol)處理C64(來自前面的步驟,≤100 μmol)於乙醇(500μL)所形成的溶液,並且於密封小瓶內,在50℃下,將反應混合物搖晃2小時。在藉由添加1.0M氫氯酸混合物將混合物之pH調整至7之後,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將所生成的混合物濃縮,然後,經由逆相HPLC[管柱:Agela Durashell C18,5μm;移動相A:於水中的氫氧化銨(pH 10);移動相B:乙腈;梯度:25%至65%B],進行純化,得到12。產量:7.0 mg,12 μmol,12%(經過三個步驟)。LCMSm/z 593 [M+H]+ 。滯留時間:2.45分鐘(管柱:Waters XBridge C18, 2.1 x 50 mm,5μm;移動相A:0.0375%三氟乙酸(於水中);移動相B:0.01875%三氟乙酸(於乙腈中);梯度:10%至100% B(4.0分鐘期間);流速:0.8 mL/分鐘)。 實施例 13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3-(1,3- 㗁唑 -2- 基甲基 )-3 H- 咪唑並 [4,5- b] 吡啶 -5- 羧酸 (13 )
Figure 02_image217
Figure 02_image219
步驟 1 6-[(1,3- 㗁唑 -2- 基甲基 ) 胺基 ]-5- 硝基吡啶 -2- 羧酸甲酯 (C65 ) 的合成
將三乙胺(532 mg,5.26 mmol)添加至1-(1,3-㗁唑-2-基)甲胺,氫氯酸鹽(236 mg,1.75 mmol)及6-氯基-5-硝基吡啶-2-羧酸甲酯(386 mg,1.78 mmol)於四氫呋喃(5 mL)所形成的懸浮液中。於25℃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4小時後,將其倒入水(30 mL)中並且用二氯甲烷(2 x 50mL)萃取。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5%甲醇(於二氯甲烷中))提供呈黃色固體的C65。產量:310 mg,1.11 mmol,63%。LCMSm/z 278.7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8.69 - 8.61 (br m, 1H), 8.58 (d,J = 8.4 Hz, 1H), 7.65 (d,J = 0.8 Hz, 1H), 7.46 (d,J = 8.4 Hz, 1H), 7.11 (d,J = 1.0 Hz, 1H), 5.07 (d,J = 5.3 Hz, 2H), 3.97 (s, 3H)。 此合成順序的剩餘部分係以庫格式進行。步驟 2 5- 胺基 -6-[(1,3- 㗁唑 -2- 基甲基 ) 胺基 ] 吡啶 -2- 羧酸甲酯 (C66 ) 的合成
先後將氯化銨水溶液(5.0M;400μL,2.0 mmol)及活化的鋅(131 mg,2.0 mmol)添加至C65(56 mg,200 μmol)於甲醇(2.0 mL)所形成的溶液。然後,將反應瓶加蓋並且於30℃下搖晃16小時,於是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將濾液濃縮,然後令其與水(1.0 mL)混合並且用二氯甲烷(3 x 1.0 mL)萃取;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將合併的有機層蒸發,得到C66,其係直接用於下面的步驟。步驟 3 5-[({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乙醯基 ) 胺基 ]-6-[(1,3- 㗁唑 -2- 基甲基 ) 胺基 ] 吡啶 -2- 羧酸甲酯 (C67 ) 的合成
令P10(81 mg,200 μmol)與C66(來自前面的步驟,≤200 μmol)的混合物與N ,N -二甲基乙醯胺混合,然後,用N,N -二異丙基乙胺(100μL, 600 μmol)予以處理。添加含有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氫氯酸鹽(0.24 M)及2-羥基吡啶1-氧化物(0.1M)之於N ,N -二甲基乙醯胺的溶液(1.0 mL,含有240 μmol之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氫氯酸鹽及100 μmol之2-羥基吡啶1-氧化物),並且將反應瓶加蓋並且於50℃下搖晃16小時。然後,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去除揮發物,並且對殘留物進行製備薄層層析法,得到C67,其直接行進到下一個步驟。步驟 4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3-(1,3- 㗁唑 -2- 基甲基 )-3 H- 咪唑並 [4,5- b] 吡啶 -5- 羧酸甲酯 (C68 ) 的合成
在150℃下,將乙酸(1.0 mL)及C67(來自前述步驟,≤200 μmol)的混合物搖晃2小時,於是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將反應混合物蒸發。所生成的C68直接用於下面的步驟。步驟 5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3-(1,3- 㗁唑 -2- 基甲基 )-3 H- 咪唑並 [4,5- b] 吡啶 -5- 羧酸 (13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鋰水溶液(2.0M;1.0 mL,2.0 mmol)添加至C68(來自前面的步驟,≤200 μmol)於四氫呋喃(1.0 mL)所形成的混合物。添加甲醇(500μL)後,將反應瓶加蓋並且於50℃下搖晃16小時。在使用Speedvac® 濃縮器去除揮發物之後,添加二甲碸(1.0 mL),並且使用濃氫氯酸,將pH調節至7-8。使用逆相HPLC[管柱:Agela Durashell C18,5μm;移動相A:於水中的氫氧化銨(pH 10);移動相B:乙腈;梯度:24%至64%B],將所得到的混合物純化,得到13。產量:3.9 mg,6.5 μmol,3%(經過四個步驟)。LCMSm/z 604 [M+H]+ 。滯留時間:3.14分鐘(管柱:Waters XBridge C18, 2.1 x 50 mm,5μm;移動相A:0.0375%三氟乙酸(於水中);移動相B:0.01875%三氟乙酸(於乙腈中);梯度:1%至5% B(0.6分鐘期間);5%至100% B(3.4分鐘期間);流速:0.8 mL/分鐘)。 實施例 14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14 )
Figure 02_image221
步驟 1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69 ) 的合成
N,N -二異丙基乙胺(683μL,3.92 mmol)添加至P3(680 mg,1.31 mmol)於乙腈(5.2 mL)所形成的混合物中;令其於45℃下攪拌5分鐘,於是添加P16(319 mg,1.34 mmol)。在45℃下持續攪拌2.75小時,然後在令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之前,添加水(6 mL)並且攪拌30分鐘。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並且用乙腈與水的混合物(1:4,3 x 5 mL)的混合物清洗,得到呈白色固體的C69。產量:635 mg,1.15 mmol,88%。LCMSm/z 550.1♦ [M+H]+1 H NMR (400 MHz, 氯仿-d ) δ 8.15 - 8.12 (m, 1H), 7.97 (dd,J = 8.5, 1.6 Hz, 1H), 7.74 (d,J = 8.5 Hz, 1H), 7.50 (dd,J = 8.2, 8.2 Hz, 1H), 7.16 - 7.07 (m, 2H), 6.79 - 6.73 (m, 1H), 6.72 - 6.65 (m, 2H), 3.98 (s, 3H), 3.96 (s, 3H), 3.88 (s, 2H), 3.04 - 2.93 (m, 2H), 2.76 - 2.66 (m, 1H), 2.37 - 2.25 (m, 2H), 2.04 (br s, 3H), 1.89 - 1.78 (m, 4H)。步驟 2 2-({4-[(2 S)-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14 ) 的合成
將C69(600 mg,1.09 mmol)於甲醇(11 mL)的混合物加熱至45℃,然後,用氫氧化鈉水溶液(1M;2.2 mL,2.2 mmol)予以處理。24小時後,經由添加含水檸檬酸(1M;1.1 mL),將pH調至5-6,然後用水(10 mL)稀釋。令所生成的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且攪拌1小時,於是,經由過濾,收集沉澱的固體並且用甲醇與水的混合物(1:4;3 x 5 mL)清洗。如此提供了呈白色固體的14。產量:535 mg,0.998 mmol,92%。LCMSm/z 536.1♦ [M+H]+1 H NMR (400 MHz, DMSO-d 6 )δ8.16 (d,J = 1.5 Hz, 1H), 7.81 (dd,J = 8.4, 1.6 Hz, 1H), 7.64 (d,J = 8.4 Hz, 1H), 7.59 - 7.52 (m, 2H), 7.33 (dd,J = 8.3, 2.1 Hz, 1H), 6.81 - 6.70 (m, 3H), 3.94 (s, 3H), 3.84 (s, 2H), 3.01 - 2.91 (m, 2H), 2.70 - 2.59 (m, 1H), 2.28 - 2.16 (m, 2H), 2.02 (s, 3H), 1.73 (m, 4H)。 實施例 15 16 2-{6-[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DIAST-X1 ,三氟乙酸鹽 (15 )[ 來自 P18 ,經由 C71 ] ;以及 2-{6-[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DIAST-X2 ,三氟乙酸鹽 (16 )[ 來自 P18 ,經由 C72 ]
Figure 02_image223
Figure 02_image225
步驟 1 2-{6-[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70 )[ 來自 P18 ] 的合成
用氮氣,將P18(240 mg,0.699 mmol)、C4 (275 mg,0.800 mmol)、碳酸銫(455 mg,1.40 mmol)、參(二苄亞甲基丙酮)二鈀(0)(40.0 mg,43.7 μmol)、1,1’-聯苯-2,2’-二基雙(二苯基磷烷)(BINAP;52.2 mg,83.8 μmol)於甲苯(5 mL)所形成的混合物脫氣5分鐘,然後在90℃下攪拌1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並且於真空中,將濾液濃縮;進行製備薄層層析法(洗提劑:1:1石油醚/乙酸乙酯),得到C70,呈黃色油狀物之非鏡像異構物的混合物。產量:165 mg,0.272 mmol,39%。LCMSm/z 628.1♦ [M+Na+ ]。步驟 2 2-{6-[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DIAST-Y1 (C71 )[ 來自 P18 ] ;以及 2-{6-[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DIAST-Y2 (C72 )[ 來自 P18 ] 的分離
使用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10μm;移動相:65:35二氧化碳/(含有0.1%氫氧化銨的乙醇)],進行C70(165 mg,0.272 mmol)內之二氧雜環戊烷上的立體異構物的分離。第一個洗提出的異構物係指派為DIAST-Y1(C71),而第二個洗提出的異構物係指派為DIAST-Y2(C72);二者皆係以白色固體的形式單離出。C71 產量:55.0 mg,90.7 μmol,33%。LCMSm/z 605.9♦ [M+H]+ 。滯留時間4.47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3,4.6 x 100 mm,3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05%二乙胺的乙醇;梯度:5%至40% B(4.5分鐘期間),然後維持在40% B下2.5分鐘;流速:2.8 mL/分鐘)。C72 產量:58.0 mg,95.7 μmol,35%。LCMSm/z 628.0♦ [M+Na+ ]。滯留時間4.88分鐘(分析條件與用於C71者相同)。步驟 3 2-{6-[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DIAST-X1 ,三氟乙酸鹽 (15 )[ 來自 P18 ,經由 C71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鈉水溶液(3M;1.0 mL,3.0 mmol)添加至C71(55.0 mg,90.7 μmol)於甲醇(2.0 mL)與四氫呋喃(1.0 mL)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溶液。反應混合物於20℃下攪拌2小時之後,藉由添加1M氫氯酸,將pH調至7,並且用二氯甲烷與甲醇的混合物(10:1,3 x 30 mL)萃取所得的混合物。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逆相HPLC(管柱:Boston Green ODS,5μm;移動相A:0.1%三氟乙酸(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10%至95%B)提供呈白色固體的15。產量:35.8 mg,50.7 µmol,56%。LCMSm/z 592.3♦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δ8.46 (s, 1H), 8.21 (d,J = 8.6 Hz, 1H), 7.78 (d,J = 8.6 Hz, 1H), 7.54 (dd,J = 8.3, 8.3 Hz, 1H), 7.16 - 7.08 (m, 2H), 6.76 (dd,J = 8.2, 8.1 Hz, 1H), 6.55 - 6.47 (m, 2H), 4.9 - 4.70 (m, 2H,假定的;被水峰部分遮蔽), 3.82 (t,J = 4.9 Hz, 2H), 3.66 - 3.56 (m, 1H), 3.50 - 3.41 (m, 1H), 3.19 - 3.09 (m, 1H), 3.15 (s, 3H), 3.08 - 2.99 (m, 1H), 2.63 - 2.57 (m, 1H), 2.27 - 2.17 (m, 1H), 2.01 (s, 3H), 1.76 - 1.66 (m, 2H), 1.62 - 1.50 (m, 2H), 1.35 - 1.26 (m, 1H)。步驟 4 2-{6-[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6- 氮雜螺 [2.5] -1- }-1-(2- 甲氧基乙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 DIAST-X2 ,三氟乙酸鹽 (16 )[ 來自 P18 ,經由 C72 ] 的合成
將氫氧化鈉水溶液(3M;1.0 mL,3.0 mmol)添加至C72(58.0 mg,95.7 μmol)於甲醇(2.0 mL)與四氫呋喃(1.0 mL)之混合物所形成的溶液中。反應混合物於20℃下攪拌2小時之後,藉由添加1M氫氯酸,將pH調至7,並且用二氯甲烷與甲醇的混合物(10:1,3 x 30 mL)萃取所得的混合物。令合併的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逆相HPLC(管柱:Boston Green ODS,5μm;移動相A:0.1%三氟乙酸(於水中);移動相B:乙腈;梯度:35%至95%B)提供呈白色固體的16。產量:33.4 mg,47.3 μmol,49%。LCMSm/z 592.2♦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δ8.53 - 8.50 (m, 1H), 8.25 (dd,J = 8.6, 1.4 Hz, 1H), 7.80 (br d,J = 8.6 Hz, 1H), 7.57 (dd,J = 8.4, 8.2 Hz, 1H), 7.25 (dd,J = 10.8, 2.0 Hz, 1H), 7.19 (br dd,J = 8.4, 2.1 Hz, 1H), 6.77 (dd,J = 8.2, 8.1 Hz, 1H), 6.55 - 6.50 (m, 2H), 4.9 - 4.72 (m, 2H,假定的;被水峰部分遮蔽), 3.93 - 3.80 (m, 2H), 3.68 - 3.58 (m, 1H), 3.41 - 3.3 (m, 1H,假定的;被溶劑峰部分遮蔽), 3.25 (s, 3H), 3.22 - 3.12 (m, 1H), 3.07 - 2.97 (m, 1H), 2.67 (dd,J = 8.3, 5.8 Hz, 1H), 2.28 - 2.17 (m, 1H), 2.01 (d,J = 1.0 Hz, 3H), 1.86 - 1.71 (m, 2H), 1.69 - 1.56 (m, 2H), 1.36 - 1.26 (m, 1H)。 實施例 17 18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1- 乙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銨, ENT-1 (17 ) 以及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1- 乙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銨, ENT-2 (18 )
Figure 02_image227
步驟 1 4-[({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乙醯基 ) 胺基 ]-3-{[(1- 乙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 胺基 } 苯甲酸甲酯 (C73 ) 的合成
將六氟磷酸O -(7-氮雜苯並三唑-1-基)-N,N,N’,N’ -四甲基脲鎓(566 mg,1.49 mmol)添加至P19(340 mg,1.24 mmol)於N,N -二甲基甲醯胺(10 mL)所形成的混合物,並且在25℃下,將該混合物攪拌10分鐘。然後,添加P10(503 mg,1.24 mmol)及N,N -二異丙基乙胺(615μL,3.53 mmol)於N,N -二甲基甲醯胺(7.7 mL)所形成的溶液,並且在25℃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於是將其倒入水(10 mL)中並且用乙酸乙酯(3 x 50 mL)萃取。依序用氯化銨水溶液(3 x 20 mL)及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2 x 20 mL)清洗合併的有機層,令其經硫酸鈉乾燥,進行過濾,並且於真空中濃縮。使用矽膠層析法(梯度:0%至5%甲醇(於乙酸乙酯中))純化後,得到呈淡棕色膠狀物的C73。產量:316 mg,0.477 mmol,38%。LCMSm/z 662.2♦ [M+H]+步驟 2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1- 乙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甲酯 (C74 ) 的合成
在55℃下,將C73(316 mg,0.477 mmol)於乙酸(14 mL)所形成的溶液攪拌16小時。在高真空下,將溶劑去除,並且使用製備薄層層析法(洗提劑:10:1二氯甲烷/甲醇),將殘留物純化,得到呈無色油狀物的C74。產量:200 mg,0.310 mmol,65%。LCMSm/z 644.3♦ [M+H]+步驟 3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1- 乙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銨, ENT-1 (17 ) 以及 2-({4-[2-(4- 氯基 -2- 氟苯基 )-2- 甲基 -1,3- 苯並二氧雜環戊烯 -4- ] 哌啶 -1- } 甲基 )-1-[(1- 乙基 -1 H- 咪唑 -5- ) 甲基 ]-1 H- 苯並咪唑 -6- 羧酸銨, ENT-2 (18 ) 的合成
在45℃下,將C74(150 mg,0.233 mmol)及氫氧化鈉水溶液(2M;233μL,0.466 mmol)於甲醇(3 mL)與四氫呋喃(3 mL)之混合物所形成的混合物攪拌16小時。在藉由添加1M氫氯酸將反應混合物調至pH 7之後,於真空中予以濃縮,而得到17與18的混合物。經由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Cel OD,10μm;移動相:1:1二氧化碳/(含0.1%氫氧化銨的乙醇)],將此等鏡像異構物分離。第一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係指派為ENT-1(17),且第二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為ENT-2(18),二者皆單離成白色固體。17 產量:45.0 mg,69.5 μmol,30%。LCMSm/z 630.3♦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δ 8.15 (br s, 1H), 8.00 (br d,J = 8.4 Hz, 1H), 7.81 (s, 1H), 7.72 (d,J = 8.2 Hz, 1H), 7.56 (dd,J = 8.3, 8.3 Hz, 1H), 7.28 (dd,J = 10.9, 2.0 Hz, 1H), 7.21 (dd,J = 8.3, 2.1 Hz, 1H), 6.77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8.0, 7.7 Hz, 1H), 6.69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8, 1.2 Hz, 1H), 6.67 - 6.60 (m, 2H), 5.82 (s, 2H), 4.12 (q,J = 7.2 Hz, 2H), 3.89 (AB四重峰,J AB = 14.3 Hz, ΔνAB = 6.9 Hz, 2H), 3.00 - 2.90 (m, 2H), 2.74 - 2.64 (m, 1H), 2.32 - 2.21 (m, 2H), 2.02 (s, 3H), 1.82 - 1.61 (m, 4H), 1.29 (t,J = 7.3 Hz, 3H)。滯留時間5.66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3,4.6 x 150 mm,3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05%二乙胺的甲醇;梯度:5%至40% B(5.5分鐘期間),然後維持在40% B下3.0分鐘;流速:2.5 mL/分鐘)。18 產量:32.8 mg,50.7 μmol,22%。LCMSm/z 630.3♦ [M+H]+1 H NMR (400 MHz, 甲醇-d 4 )δ 8.15 (s, 1H), 8.00 (d,J = 8.5 Hz, 1H), 7.81 (s, 1H), 7.72 (d,J = 8.5 Hz, 1H), 7.56 (dd,J = 8.3, 8.3 Hz, 1H), 7.28 (dd,J = 10.9, 2.0 Hz, 1H), 7.21 (dd,J = 8.3, 2.0 Hz, 1H), 6.77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8, 7.8 Hz, 1H), 6.69 (dd, ABC圖型的組分,J = 7.9, 1.2 Hz, 1H), 6.67 - 6.60 (m, 2H), 5.82 (s, 2H), 4.12 (q,J = 7.3 Hz, 2H), 3.89 (AB四重峰,J AB = 14.1 Hz, ΔνAB = 7.4 Hz, 2H), 3.01 - 2.90 (m, 2H), 2.74 - 2.63 (m, 1H), 2.31 - 2.21 (m, 2H), 2.02 (s, 3H), 1.82 - 1.60 (m, 4H), 1.29 (t,J = 7.3 Hz, 3H)。滯留時間5.34分鐘(分析SFC條件與用於17者相同)。
列於表1的化合物係使用與表2所列出之實施例相同的程序,用表2所列出的適當中間物製備得的。使用本文所討論的方法,將化合物純化。最終化合物係以中性物或是酸或鹼鹽類的形式單離出。 表1:實施例19-102的結構及IUPAC命名
Figure 108119890-A0304-0001
表2:實施例19-102的製備方法及物化數據
Figure 108119890-A0304-0002
^面積係假定的;峰被水峰部分遮蔽 ^^面積係假定的;峰被溶劑峰部分遮蔽 ♦觀察到的氯同位素圖型 1. 消旋甲酯[2-({4-[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甲氧基乙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甲酯]係經由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Cel OD-H,5μm;移動相:7:3二氧化碳/(含有0.1%氫氧化銨的2-丙醇)],分離為其組成鏡像異構物。第一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ENT-1(C76)係用於實施例21的合成,而第二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ENT-2 (C77)係轉化為實施例20。C76滯留時間:5.72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OD-3,4.6 x 150 mm,3μm;移動樣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05%二乙胺的2-丙醇;梯度:5%至40% B(5.5分鐘期間),然後維持在40% B下3.0分鐘;流速:2.5 mL/分鐘)。C77滯留時間:6.01分鐘(分析SFC條件與用於C76者相同)。 2. 衍生自C4與P17之偶合的甲酯(2-{6-[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6-氮雜螺[2.5]辛-1-基}-1-(2-甲氧基乙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甲酯)係經由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10μm;移動相:65:35二氧化碳/(含有0.1%氫氧化銨的乙醇)],分離為其在二氧雜環戊烷的組分立體異構物。第一個洗提出的異構物,DIAST-1(C78),係轉化為實施例26;根據1 H NMR數據的檢查,此物質係實施例15的鏡像異構物。第二個洗提出的異構物,DIAST-2(C79),係用於實施例25的合成;根據1 H NMR數據的檢查,此物質係實施例16的鏡像異構物。C78滯留時間:3.60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3,4.6 x 100 mm,3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05%二乙胺的乙醇;梯度:5%至40% B(4.5分鐘期間),然後維持在40% B下2.5分鐘;流速:2.8 mL/分鐘)。C79滯留時間:3.82分鐘(分析SFC條件與C78所用者相同)。 3. 4-(4-溴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2-基)-3-氟基苄腈係經由用對甲苯磺酸(於甲苯中)處理3-氟基-4-甲醯基苄腈及3-溴基苯-1,2-二醇,且使用迪安-斯塔克裝置去除水,進行製備的。然後,在[1,1’-雙(二苯基膦基)鐵莘]-二氯基鈀(II)及碘化酮(I)存在下,用[1-(第三丁氧羰基 )哌啶-4-基](碘基)鋅處理此物質,接著進行使用對甲苯磺酸的酯裂解,得到所需的3-氟基-4-[4-(哌啶-4-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2-基]苄腈。 4. 分析HPLC的條件。管柱:Waters XBridge C18,2.1 x 50 mm,5μm;移動相A:0.0375%三氟乙酸(於水中);移動相B:0.01875%三氟乙酸(於乙腈中);梯度:10%至100% B(4.0分鐘期間);流速:0.8 mL/分鐘。 5. 分析HPLC的條件。管柱:Waters XBridge C18,2.1 x 50 mm,5μm;移動相A:0.0375%三氟乙酸(於水中);移動相B:0.01875%三氟乙酸(於乙腈中);梯度:1%至5% B(0.6分鐘期間);5%至100% B(3.4分鐘期間);流速:0.8 mL/分鐘。 6. 4-[2-甲基-2-(吡啶-2-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3,6-二氫吡啶-1(2H )-羧酸第三丁酯係由3-溴基苯-1,2-二醇及2-乙炔基吡啶,使用製備例P7內針對C12之合成所敘述的程序,進行合成。隨後在載於碳的鈀上進行氫化,接著用氯化氫(於乙酸乙酯內)進行處理,得到所需要之2-[2-甲基-4-(哌啶-4-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2-基]吡啶,氫氯酸鹽。 7. 消旋甲酯[1-(2-甲氧基乙基)-2-({4-[2-甲基-2-(吡啶-2-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甲酯]係經由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10μm;移動相:65:35二氧化碳/(含有0.1%氫氧化銨的乙醇)],分離為其組成鏡像異構物。第一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ENT-1(C80)係用於實施例90的合成,而第二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ENT-2(C81)係轉化為實施例89。C80滯留時間:4.11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AD-3,4.6 x 100 mm,3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05%二乙胺的乙醇;梯度:5%至40% B(4.5分鐘期間),然後維持在40% B下2.5分鐘;流速:2.8 mL/分鐘)。C81滯留時間:4.62分鐘(分析SFC條件與C80所用者相同)。 8. P8及P9轉化為對應之經氰基取代衍生物的反應係由製備例P4內的P2,使用針對P4所敘述之方法進行的。 9. 用原甲酸三甲酯及對甲苯磺酸處理1-(4-氯基-2-氟苯基)乙酮,提供了4-氯基-1-(1,1-二甲氧基乙基)-2-氟基苯,其在對甲苯磺酸存在下與3-溴基-6-氟基苯-1,2-二醇反應,得到4-溴基-2-(4-氯基-2-氟苯基)-7-氟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使用製備例P1內針對由C2合成P1所敘述的方法,將此物質轉化為所需要的4-[2-(4-氯基-2-氟苯基)-7-氟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羧酸第三丁酯。 10. 96及97之在二氧雜環戊烷的立體異構物的分離係使用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IG,5μm;移動相:3:1二氧化碳/(含0.2%氫氧化銨的2-丙醇)]來進行的。第一個洗提出的異構物係指派為DIAST-1(96)且第二個洗提出的異構物係指派為DIAST-2(97)。 11. 分析SFC的條件。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IG,4.6 x 100 mm,5μm;移動相:7:3二氧化碳/(含0.2%氫氧化銨的2-丙醇);流速:1.5 mL/分鐘;反壓:150巴。 12. 2-(氯甲基)-1-(1,3-㗁唑-2-基甲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第三丁酯係由3-氟基-4-硝基苯甲酸第三丁酯及1-(1,3-㗁唑-2-基)甲胺,使用針對P11之合成所敘述的方法,進行合成。隨後使用三乙胺,進行與C54的反應,得到2-({4-[2-(4-氰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3-㗁唑-2-基甲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第三丁酯,使用SFC[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Cel OD-H,5μm;移動相:55:45二氧化碳/(含有0.1%氫氧化銨的乙醇)],將其分離為其組成鏡像異構物。第一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ENT-1(C82)係用於實施例99的合成,而第二個洗提出的鏡像異構物ENT-2(C83)係轉化為實施例98。C82滯留時間:1.47分鐘(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 Chiralpak OD-3,4.6 x 50 mm,3μ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含有0.05%二乙胺的甲醇;梯度:5% B(0.2分鐘期間),然後5%至40% B(1.4分鐘期間),然後維持在40% B(1.05分鐘期間);流速:4 mL/分鐘)。C83滯留時間:1.85分鐘(分析SFC條件與C82所用者相同)。 13. 1-溴基-2,3-二氟基-4-硝基苯與氰化銅(I)在1-甲基吡咯啶-2-酮內、高溫下反應,得到2,3-二氟基-4-硝基苄腈,令其經受亞硫醯氯及甲醇的處理,而得到2,3-二氟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透過使用C29,經由製備例P11內針對由3-氟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合成P11所敘述的方法,將此物質轉化為所需要之2-(氯甲基)-7-氟基-1-[(2S )-氧雜環丁-2-基甲基]-1H -苯並咪唑-6-羧酸甲酯。 14. 所需要之[2-苯基-4-(哌啶-4-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2-基]甲醇係由乙酸2-側氧基-2-苯基乙酯,藉由與針對C13之合成所敘述的方法類似地合成得。CHO GLP-1R 殖株 H6 - 檢定法 1
利用測量細胞內之cAMP位準之HTRF(均相時差性螢光) cAMP偵測套組(cAMP HI Range Assay Kit; CisBio cat #62AM6PEJ),以基於細胞的功能檢定法,來測定GLP-1R-媒介的促效劑活性。該方法係細胞所產生之天然cAMP與經染料d2標記之外源cAMP之間的競爭性免疫檢定法。示蹤劑結合係藉由經穴狀化合物標記之mAb抗-cAMP加以可視化。不論係在標準或實驗試樣內,特定的訊號(亦即,能量轉移)係與cAMP濃度成反比。
編碼人類GLP-1R的序列(NCBI Reference Sequence NP_002053.3,包括自然存在的變體Gly 168Ser)次選殖至pcDNA3 (Invitrogen)並且單離出安定地表現受體之細胞系(命名為殖株H6)。使用125 I-GLP-17-36 (Perkin Elmer)的飽和結合分析(過濾檢定程序)顯示,由此細胞系衍生的血漿膜表現出高GLP-1R密度(Kd : 0.4 nM, Bmax : 1900 fmol/mg(蛋白質))。
自冷凍保存移出細胞,再懸浮於40 mL之經Dulbeco’s磷酸鹽緩衝的鹽水(DPBS - Lonza Cat # 17-512Q)並且於22℃下,於800 x g離心5分鐘。然後,將沉澱細胞再懸浮於10 mL生長培養基[含有HEPES的DMEM/F12 1:1混合物,L-Gln,500 mL(DMEM/F12 Lonza Cat # 12-719F),10%經熱去活化的胎牛血清(Gibco Cat # 16140-071)、5 mL的100X Pen-Strep (Gibco Cat # 15140-122)、5 mL的100X L-麩醯胺酸(Gibco Cat # 25030-081)以及500 μg/mL 建那黴素(Geneticin) (G418) (Invitrogen #10131035)]。於Becton Dickinson ViCell上,對1 mL之生長培養基內的細胞懸浮液進行計數,以測定細胞生存力以及每ml的細胞計數。然後,用生長培養基調節剩餘的細胞懸浮液,而使用Matrix Combi Multidrop試劑分配器每個孔遞送2000個活細胞,並且將細胞分配於白色的384孔經組織培養物處理之檢定平盤(Corning 3570)。然後,於5%二氧化碳的潮濕環境下,在37℃下,將檢定平盤培養48小時。
將各種濃度之各個受試化合物(於DMSO)稀釋於檢定緩衝液[含鈣/鎂之HBSS(Lonza/BioWhittaker cat # 10-527F)/0.1% BSA (Sigma Aldrich cat # A7409-1L)/含有100μM 3-異丁基-1-黃嘌呤(IBMX;Sigma cat # I5879)之20 mM HEPES(Lonza/BioWhittaker cat #17-737E)。最終的DMSO濃度為1%。
48小時後,自檢定平盤孔移出生長培養基,並且於5%二氧化碳的潮濕環境下,在37℃下,用20μL之檢定緩衝液內連續稀釋的化合物處理細胞30分鐘。在30分鐘的培養之後,將10μL經標記的d2 cAMP及10μL抗-cAMP抗體(皆以1:20稀釋於細胞分解緩衝液內;如製造商之檢定方案所敘述者)添加於檢定平盤的各個孔。然後,於室溫下培養平盤並且在60分鐘後,用Envision 2104Multi-label平盤分析儀,使用在330 nm的激發以及615及665 nm的發射,讀取HTRF訊號的變化。藉由由cAMP標準曲線的內插,將原始數據轉化為nM cAMP(如製造商之檢定方案所敘述者),並且相對於包括於各平盤之飽和濃度的完全促效劑GLP-17-36 (1μM)決定效應百分比。使用4-參數邏輯劑量反應方程式,由以曲線配適應用程式分析的促效劑劑量-反應曲線,進行EC50 測定。 CHO GLP-1R 殖株 C6- 檢定 2
利用測量細胞內之cAMP位準之HTRF(均相時差性螢光) cAMP偵測套組(cAMP HI Range Assay Kit; CisBio cat #62AM6PEJ),以基於細胞的功能檢定法,來測定GLP-1R-媒介的促效劑活性。該方法係細胞所產生之天然cAMP與經染料d2標記之外源cAMP之間的競爭性免疫檢定法。示蹤劑結合係藉由經穴狀化合物標記之mAb抗-cAMP加以可視化。不論係在標準或實驗試樣內,特定的訊號(亦即,能量轉移)係與cAMP濃度成反比。
編碼人類GLP-1R的序列(NCBI Reference Sequence NP_002053.3,包括自然存在的變體Leu260Phe)次選殖至pcDNA5-FRT-TO並且使用Flp-In™ T-Rex™系統,如製造廠商(ThermoFish)所描述地,單離出安定地表現低受體密度之無性繁殖CHO細胞系。使用125 I-GLP-1 (Perkin Elmer)的飽和結合分析(過濾檢定程序)顯示,由此細胞系(命名為殖株C6)衍生的漿膜,相對於殖株H6細胞系,表現出低的GLP-1R密度(Kd : 0.3 nM, Bmax : 240 fmol/mg(蛋白質))。
自冷凍保存移出細胞,再懸浮於40 mL之經Dulbeco’s磷酸鹽緩衝的鹽水(DPBS - Lonza Cat # 17-512Q)並且於22℃下,於800 x g離心5分鐘。將DPBS吸除,並且將沉澱細胞再懸浮於10 mL完全生長培養基[含有HEPES的DMEM/F12 1:1混合物,L-Gln,500 mL(DMEM/F12 Lonza Cat # 12-719F),10%經熱去活化的胎牛血清(Gibco Cat # 16140-071)、5 mL之100X Pen-Strep (Gibco Cat # 15140-122)、5 mL之100X L-麩醯胺酸(Gibco Cat # 25030-081)、700μg/mL潮黴素(Invitrogen Cat # 10687010)及15μg/mL殺稻瘟黴素(Gibco Cat # R21001)]。於Becton Dickinson ViCell上,對1 mL之生長培養基內的細胞懸浮液進行計數,以測定細胞生存力以及每ml的細胞計數。然後,用生長培養基調節剩餘的細胞懸浮液,而使用Matrix Combi Multidrop試劑分配器每個孔遞送1600個活細胞,並且將細胞分配於白色的384孔經組織培養物處理之檢定平盤(Corning 3570)。然後,於潮濕環境下(95% O2 ,5% CO2 ),在37℃下,將檢定平盤培養48小時。
將各種濃度之各個受試化合物(於DMSO)稀釋於含有100μM 3-異丁基-1-甲基黃嘌呤(IBMX;Sigma cat # I5879)之檢定緩衝液[含鈣/鎂之HBSS(Lonza/BioWhittaker cat # 10-527F)/0.1% BSA (Sigma Aldrich cat # A7409-1L)/20 mM HEPES(Lonza/BioWhittaker cat #17-737E)]。化合物/檢定緩衝混合物內的最終DMSO濃度為1%。
48小時後,自檢定平盤孔移出生長培養基,並且於潮濕環境下(95% O2 ,5% CO2 ),於37℃下,用20μL之檢定緩衝液內連續稀釋的化合物處理細胞30分鐘。在30分鐘的培養之後,將10μL經標記的d2 cAMP及10μL抗-cAMP抗體(皆以1:20稀釋於細胞分解緩衝液內;如製造商之檢定方案所敘述者)添加於檢定平盤的各個孔。然後,於室溫下培養平盤並且在60分鐘後,用Envision 2104 Multi-label平盤分析儀,使用在330 nm的激發以及615及665 nm的發射,讀取HTRF訊號的變化。藉由由cAMP標準曲線的內插,將原始數據轉化為nM cAMP(如製造商之檢定方案所敘述者),並且相對於包括於各平盤之飽和濃度的完全促效劑GLP-1(1μM)決定效應百分比。使用4-參數邏輯劑量反應方程式,由以曲線配適應用程式分析的促效劑劑量-反應曲線,進行EC50 測定。
在表3內,檢定數據係以基於所列出之重複次數(次數)之幾何平均值(EC50 s)以及算術平均值(Emax)的二個有效數字呈現。空格意指無該實施例的數據或是未計算Emax。 表3:實施例1-102的生物活性
Figure 02_image397
Figure 02_image399
Figure 02_image401
Figure 02_image403
*以銨及三氟乙酸鹽類的形式測試 **以銨及1,3-二羥基-2-(羥甲基)丙烷-2-胺鎓(托立斯)鹽類,以及自由酸形式測試 ***以銨鹽及自由酸形式測試 ****以甲酸鹽及自由酸形式測試
本文所引用之所有專利、專利申請案及參考資料特此以彼等之整體併入為參考。
第1圖示化合物實施例7之托立斯鹽(tris salt)的無水(無水物)晶形(型式1)之觀察得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第2圖示化合物實施例10之托立斯鹽的無水(無水物)晶形(型式A)之觀察得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Figure 108119890-A0101-11-0002-1

Claims (43)

  1. 一種式I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Figure 108119890-A0305-02-0268-1
    其中:R示F、Cl、或-CN;p示0或1;環A示苯基或6-員雜芳基;m示0、1、2、或3;各R1獨立選自:鹵素、-CN、-C1-3烷基、或-OC1-3烷基,其中C1-3烷基及OC1-3烷基的烷基經0至3個F原子所取代;R2示H或-C1-3烷基,其中烷基經0至1個OH所取代;各R3獨立示F、-OH、-CN、-C1-3烷基、-OC1-3烷基、或-C3-4環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C1-3烷基及OC1-3烷基的烷基或環烷基可經0至3個F原子及經0至1個-OH所取代;q示0、1或2;X-L示N-CH2、CHCH2、或環丙基;Y示CH或N; R4示-C1-3烷基、-C0-3伸烷基-C3-6環烷基、-C0-3伸烷基-R5、或-C1-3伸烷基-R6,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烷基可經0至3個獨立選自0至3個F原子的取代基以及0至1個選自-C0-1伸烷基-CN、-C0-1伸烷基-ORO、-SO2-N(RN)2、-C(O)-N(RN)2、-N(C=O)(RN)、及-N(RN)2的取代基所取代;且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伸烷基及環烷基可獨立經0至2個獨立選自0至2個F原子的取代基及0至1個選自-C0-1伸烷基-CN、-C0-1伸烷基-ORO、及-N(RN)2的取代基所取代;R5示4-至6-員雜環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雜環烷基可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0至1個側氧基(=O),0至1個-CN,0至2個F原子,及0至2個獨立選自-C1-3烷基及-OC1-3烷基的取代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C1-3烷基及OC1-3烷基的烷基可經0至3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0至3個F原子,0至1個-CN,以及0至1個-ORO;R6示5-至6-員雜芳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雜芳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0至2個鹵素, 0至1個獨立選自-ORO及-N(RN)2的取代基,以及0至2個-C1-3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烷基可經0至3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0至3個F原子,以及0至1個-ORO;各RO獨立示H、或-C1-3烷基,其中C1-3烷基可經0至3個F原子所取代;各RN獨立示H、或-C1-3烷基;Z1、Z2、及Z3各示-CRZ,或者Z1、Z2、及Z3中之一者示N且其他二者示-CRZ;且各RZ獨立示H、F、Cl、或-CH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式II之化合物
    Figure 108119890-A0305-02-0270-2
    其中:R示F;p示0或1;環A示苯基或吡啶基;m示0、1、或2; 各R1獨立選自:鹵素、-CN、-C1-3烷基、或-OC1-3烷基,其中C1-3烷基及OC1-3烷基的烷基經0至3個F原子所取代;R2示H或CH3;X-L示N-CH2、或環丙基;Y示CH或N;Z3示-CRZ或N;且RZ示H、F、Cl、或-CH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式III之化合物
    Figure 108119890-A0305-02-0271-3
    其中:環A示苯基或吡啶基;m示0、1、或2;各R1獨立選自F、Cl、或-CN;R2示H或CH3;且Y示CH或N。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 鹽類,其中R4示-CH2-R5,其中R5示4-至5-員雜環烷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雜環烷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0至2個F原子,及0至1個選自-OCH3及-CH2OCH3的取代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R4示-CH2-R6,其中R6係5-員雜芳基,其中若原子價允許,則該雜芳基可經0至2個獨立選自下列的取代基所取代:0至2個鹵素,其中該鹵素係獨立選自F及Cl,0至1個-OCH3,及0至1個-CH3、-CH2CH3、-CF3、或-CH2CH2OCH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R2示H。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2-({4-[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2-({4-[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7-氟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 1H-苯並咪唑-6-羧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2-({4-[(2S)-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2-({4-[(2S)-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7-氟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9. 一種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2-({4-[(2S)-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而該鹽類係托立斯鹽(tris salt)。
  10. 一種化合物,其係呈自由酸形式的2-({4-[(2S)-2-(4-氯基-2-氟苯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11. 一種如下式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Figure 108119890-A0305-02-0273-4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R2示CH3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4-氰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3-(1,3-
    Figure 108119890-A0305-02-0274-7
    唑-2-基甲基)-3H-咪唑並[4,5-b]吡啶-5-羧酸;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乙基-1H-咪唑-5-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3-
    Figure 108119890-A0305-02-0274-8
    唑-4-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吡啶-3-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3-
    Figure 108119890-A0305-02-0275-9
    唑-5-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乙基-1H-1,2,3-三唑-5-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3-
    Figure 108119890-A0305-02-0275-11
    唑-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4-氯基-2-氟苯基)-7-氟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4-氰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3-
    Figure 108119890-A0305-02-0275-12
    唑-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7-氟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 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7-氟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15. 一種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而該鹽類係托立斯鹽。
  16. 一種化合物,其係呈自由酸形式之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17. 一種如下式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
    Figure 108119890-A0305-02-0276-5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 2-({4-[(2S)-2-(4-氰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S)-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乙基-1H-咪唑-5-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2-({4-[(2R)-2-(4-氰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R)-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2-({4-[(2R)-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1-乙基-1H-咪唑-5-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20. 一種化合物,其係呈自由酸形式之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 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S)-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2-({4-[(2R)-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
  21. 一種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2-({4-[(2S)-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或2-({4-[(2R)-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而該鹽類係托立斯鹽。
  22. 一種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其中該化合物係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 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DIAST-X2:
    Figure 108119890-A0305-02-0279-6
  23. 一種無水2-({4-[(2S)-2-(4-氯基-2-氟苯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1,3-二羥基-2-(羥甲基)丙烷-2-胺鎓鹽的晶形(形式I),其具有包含至少二個在選自3.7±0.2°;7.3±0.2°;8.5±0.2°;10.1±0.2°;14.7±0.2°;及16.9±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CuKα輻射)。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在選自3.7±0.2°;7.3±0.2°;8.5±0.2°;10.1±0.2°;14.7±0.2°;及16.9±0.2°之2θ之峰(至少三個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在選自3.7±0.2°;7.3±0.2°;8.5±0.2°;10.1±0.2°;14.7±0.2°;及16.9±0.2°之2θ之峰(至少四個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在選自3.7±0.2°;7.3±0.2°;8.5±0.2°;10.1±0.2°;14.7±0.2°;及16.9±0.2°之2θ之峰(至少五個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2θ在3.7±0.2°及7.3±0.2°之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2θ在3.7±0.2°、7.3±0.2°及14.7±0.2°之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或28項之晶形,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型另外包含至少一個在選自8.5±0.2°;10.1±0.2°;及16.9±0.2°之2θ的峰。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2θ在3.7±0.2°;7.3±0.2°;14.7±0.2°;及16.9±0.2°之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2θ在3.7±0.2°;7.3±0.2°;8.5±0.2°;10.1±0.2°;14.7±0.2°;及16.9±0.2°之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晶形,其具有實質上如第1 圖所示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33. 一種無水2-({4-[2-(5-氯基吡啶-2-基)-2-甲基-1,3-苯並二氧雜環戊烯-4-基]哌啶-1-基}甲基)-1-[(2S)-氧雜環丁-2-基甲基]-1H-苯並咪唑-6-羧酸1,3-二羥基-2-(羥甲基)丙烷-2-胺鎓鹽(DIAST-X2)之晶形(形式A),其具有包含至少二個在選自7.7±0.2°;15.2±0.2°;15.7±0.2°及17.6±0.2°之2θ的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CuKα輻射)。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至少三個在選自7.7±0.2°;15.2±0.2°;15.7±0.2°及17.6±0.2°之2θ之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2θ在7.7±0.2°及17.6±0.2°之特徵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2θ在7.7±0.2°;15.2±0.2°;及17.6±0.2°之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2θ在7.7±0.2°;15.2±0.2°;及15.7±0.2°之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晶形,其具有包含2θ在7.7±0.2°;15.2±0.2°;15.7±0.2°及17.6±0.2°之峰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至38項中任一項之晶形,其具有實質上如第2圖所示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型。
  40. 一種藥學組成物,其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9、11-15、17-19、21、及22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或申請專利範圍第10、16、及20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以及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41.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11-15、17-19、21、及22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類或申請專利範圍第10、16、及20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的用途,其係用於製造供治療心臟代謝及相關疾病或疾患之藥物,其中該疾病或疾患係選自下列所組成的群組:T1D、T2DM、糖尿病前期、特發性T1D、LADA、EOD、YOAD、MODY、營養失調相關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症、胰島素抗性、肝臟胰島素抗性、葡萄糖失耐性、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糖尿病性腎病變、腎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脂肪細胞功能異常、內臟脂肪沉著、睡眠呼吸中止、肥胖症、飲食障礙、因使用其他藥劑所造成的體重增加、過度的糖渴望、血脂異常、高胰島素血症、NAFLD、NASH、 纖維化、硬化、肝細胞癌、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冠狀動脈疾病、末梢血管疾病、高血壓、內皮功能異常、血管順應性受損、鬱血性心衰竭、心肌梗塞、中風、出血性中風、絕血性中風、外傷性腦損傷、肺高壓、血管成形術後的再狹窄、間歇性跛行、餐後脂血症、代謝性酸血症、酮病、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帕金森氏病、左心室肥大、周邊動脈疾病、黃斑部退化、白內障、腎小球硬化、慢性腎衰竭、代謝症候群、症候群X、經期前症候群、心絞痛、血栓症、動脈粥狀硬化、暫時性腦缺血、血管再狹窄、葡萄糖代謝異常、空腹血糖異常、高尿酸血症、痛風、勃起功能障礙、皮膚及結締組織疾患、牛皮癬、足潰瘍、潰瘍性結腸炎、高apo B脂蛋白血症(hyper apo B lipoproteinemia)、阿茲海默氏症、精神分裂症、認知功能障礙、炎症性腸病、短腸症候群、克隆氏症、結腸炎、腸躁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及成癮。
  42. 一種藥學組成物,其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23至39項中任一項之晶形以及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43.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至39項中任一項之晶形的用途,其係用於製造供治療心臟代謝及相關疾病或疾患之藥物,其中該疾病或疾患係選自下列所組成的群組:T1D、T2DM、糖尿病前期、特發性T1D、LADA、EOD、YOAD、MODY、營養失調相關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 病、高血糖症、胰島素抗性、肝臟胰島素抗性、葡萄糖失耐性、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糖尿病性腎病變、腎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脂肪細胞功能異常、內臟脂肪沉著、睡眠呼吸中止、肥胖症、飲食障礙、因使用其他藥劑所造成的體重增加、過度的糖渴望、血脂異常、高胰島素血症、NAFLD、NASH、纖維化、硬化、肝細胞癌、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冠狀動脈疾病、末梢血管疾病、高血壓、內皮功能異常、血管順應性受損、鬱血性心衰竭、心肌梗塞、中風、出血性中風、絕血性中風、外傷性腦損傷、肺高壓、血管成形術後的再狹窄、間歇性跛行、餐後脂血症、代謝性酸血症、酮病、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帕金森氏病、左心室肥大、周邊動脈疾病、黃斑部退化、白內障、腎小球硬化、慢性腎衰竭、代謝症候群、症候群X、經期前症候群、心絞痛、血栓症、動脈粥狀硬化、暫時性腦缺血、血管再狹窄、葡萄糖代謝異常、空腹血糖異常、高尿酸血症、痛風、勃起功能障礙、皮膚及結締組織疾患、牛皮癬、足潰瘍、潰瘍性結腸炎、高apo B脂蛋白血症(hyper apo B lipoproteinemia)、阿茲海默氏症、精神分裂症、認知功能障礙、炎症性腸病、短腸症候群、克隆氏症、結腸炎、腸躁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及成癮。
TW108119890A 2018-06-13 2019-06-10 Glp-1受體促效劑及其用途 TWI707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84696P 2018-06-13 2018-06-13
US62/684,696 2018-06-13
US201962846944P 2019-05-13 2019-05-13
US62/846,944 2019-05-13
US201962851206P 2019-05-22 2019-05-22
US62/851,206 2019-05-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5679A TW202015679A (zh) 2020-05-01
TWI707683B true TWI707683B (zh) 2020-10-21

Family

ID=6700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9890A TWI707683B (zh) 2018-06-13 2019-06-10 Glp-1受體促效劑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38)

Country Link
US (5) US10934279B2 (zh)
EP (2) EP3806955B9 (zh)
JP (1) JP6916968B1 (zh)
KR (1) KR102542199B1 (zh)
CN (1) CN112533674A (zh)
AU (1) AU2019285491B2 (zh)
BR (1) BR112020024470A2 (zh)
CA (1) CA3045644C (zh)
CL (1) CL2020003222A1 (zh)
CO (1) CO2020015305A2 (zh)
CR (1) CR20200612A (zh)
CU (1) CU20200099A7 (zh)
CY (1) CY1126097T1 (zh)
DK (1) DK3806955T3 (zh)
EC (1) ECSP20078651A (zh)
ES (1) ES2949954T3 (zh)
FI (1) FI3806955T3 (zh)
GE (1) GEP20237453B (zh)
HR (1) HRP20230631T1 (zh)
HU (1) HUE063074T2 (zh)
IL (1) IL279300B2 (zh)
LT (1) LT3806955T (zh)
MD (1) MD3806955T3 (zh)
MX (1) MX2020013625A (zh)
NI (1) NI202000091A (zh)
NZ (1) NZ770240A (zh)
PE (2) PE20211601A1 (zh)
PH (1) PH12020552069A1 (zh)
PL (1) PL3806955T3 (zh)
PT (1) PT3806955T (zh)
RS (1) RS64323B9 (zh)
SG (1) SG11202011465QA (zh)
SI (1) SI3806955T1 (zh)
TW (1) TWI707683B (zh)
UA (1) UA124371C2 (zh)
UY (1) UY38261A (zh)
WO (1) WO2019239319A1 (zh)
ZA (1) ZA2020075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9334B (zh) * 2019-12-10 2023-07-21 美商輝瑞股份有限公司 2-((4-((S)-2-(5-氯吡啶-2-基)-2-甲基苯并〔d〕〔1,3〕二氧呃-4-基)哌啶-1-基)甲基)-1-(((S)-氧呾-2-基)甲基)-1H-苯并〔d〕咪唑-6-羧酸1,3-二羥基-2-(羥基甲基)丙烷-2-胺鹽之固體形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34279B2 (en) * 2018-06-13 2021-03-02 Pfizer Inc. GLP-1 receptor agonists and uses thereof
KR102538572B1 (ko) 2018-06-15 2023-06-01 화이자 인코포레이티드 Glp-1 수용체 효능제 및 그의 용도
US20220024901A1 (en) 2018-11-22 2022-01-27 Qilu Regor Therapeutics Inc. Glp-1r agonists and uses thereof
US10954221B2 (en) 2019-04-12 2021-03-23 Qilu Regor Therapeutics Inc. GLP-1R agonists and uses thereof
US20220387402A1 (en) * 2019-05-20 2022-12-08 Pfizer Inc. Combinations comprising benzodioxol as glp-1r agonists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nash/nafld and related diseases
TWI751585B (zh) * 2019-06-28 2022-01-01 美商美國禮來大藥廠 類升糖素肽1受體促效劑
US11702404B2 (en) 2019-10-25 2023-07-18 Gilead Sciences, Inc. GLP-1R modulating compounds
KR20220133271A (ko) * 2020-01-29 2022-10-04 길리애드 사이언시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Glp-1r 조절 화합물
CA3169975A1 (en) 2020-02-07 2021-08-12 Gasherbrum Bio, Inc. Heterocyclic glp-1 agonists
TW202144340A (zh) 2020-04-03 2021-12-01 大陸商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稠合咪唑類衍生物、其製備方法及其在醫藥上的應用
CN113493447A (zh) * 2020-04-03 2021-10-12 山东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Glp-1受体激动剂
US20230295154A1 (en) * 2020-04-29 2023-09-21 Gasherbrum Bio, Inc. Heterocyclic glp-1 agonists
WO2021249492A1 (zh) * 2020-06-10 2021-12-16 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甲基取代的苯并二噁唑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3816948B (zh) * 2020-06-19 2023-08-11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稠合咪唑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TW202214610A (zh) * 2020-06-19 2022-04-16 大陸商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6-側氧-3,6-二氫吡啶類衍生物、其製備方法及其在醫藥上的應用
JP2023537501A (ja) * 2020-08-06 2023-09-01 ガシャーブラム・バイオ・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ヘテロ環glp-1アゴニスト
WO2022031994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Qilu Regor Therapeutics Inc. Glp-1r agonists and uses thereof
EP4204415A1 (en) 2020-08-28 2023-07-05 Gasherbrum Bio, Inc. Heterocyclic glp-1 agonists
WO2022007979A1 (zh) 2020-09-01 2022-01-13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稠合咪唑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WO2022068772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EP4229050A1 (en) * 2020-10-13 2023-08-23 Gasherbrum Bio, Inc. Heterocyclic glp-1 agonists
CN114478694A (zh) * 2020-11-13 2022-05-13 成都奥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mc4r激动剂
US11851419B2 (en) * 2020-11-20 2023-12-26 Gilead Sciences, Inc. GLP-1R modulating compounds
CA3200245A1 (en) 2020-11-27 2022-06-02 Junjun Wu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medical use thereof
CN114591308B (zh) 2020-12-03 2024-03-08 苏州闻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类glp-1r受体激动剂化合物及其用途
US20230089073A1 (en) * 2021-01-28 2023-03-23 Carmot Therapeutics, Inc. Gpcr receptor agonist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for their use
WO2022184849A1 (en) 2021-03-04 2022-09-09 Les Laboratoires Servier Glp-1r agonists, use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thereof
WO2022202864A1 (ja) 2021-03-24 2022-09-29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縮合環を有するglp-1受容体作動薬を含有する医薬組成物
WO2022219495A1 (en) 2021-04-12 2022-10-20 Novartis Ag 2-((4-((s)-2-(4-chloro-2-fluorophenyl)-2-methylbenzo[d][1,3]dioxol-4-yl)piperidin-1-yl)methyl)-1-(((s)-oxetan-2-yl)methyl)-1h-imidazole derivatives as activators of the glp1 recep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CR20230495A (es) 2021-04-21 2023-11-30 Gilead Sciences Inc Compuestos moduladores del glp-ir carboxibenzimidazólicos.
CN117177970A (zh) * 2021-04-30 2023-12-05 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多环类衍生物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235717A1 (en) * 2021-05-03 2022-11-10 Carmot Therapeutics, Inc. Benzimidazoyl glp-1 receptor agonist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for their use
KR20230173166A (ko) 2021-05-20 2023-12-26 일라이 릴리 앤드 캄파니 마크로시클릭 글루카곤-유사 펩티드 1 수용체 효능제
EP4373821A1 (en) * 2021-07-21 2024-05-29 Hepagene Therapeutics (HK) Limited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modulators and uses thereof
CN113480534B (zh) * 2021-07-23 2022-05-13 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苯并咪唑或氮杂苯并咪唑-6-羧酸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A3227366A1 (en) * 2021-08-04 2023-02-09 Yidong Su Cycloalkene derivative regulator,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A3229524A1 (en) * 2021-08-24 2023-02-03 Qinghua MAO Imidazocyclic compoun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A3231153A1 (en) 2021-09-08 2023-03-16 Kosuke Takemoto Medicin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linked to anti-obesity activity
CA3233131A1 (en) * 2021-10-05 2023-04-13 Astrazeneca Ab Certain 2,5-diazabicyclo[4.2.0]octanes as glp-1 receptor modulators
WO2023057429A1 (en) 2021-10-05 2023-04-13 Astrazeneca Ab Certain 2,5-diazabicyclo[4.2.0]octanes and octahydrofuro[3,4- b]pyrazines as glp-1 receptor modulators
WO2023057414A1 (en) * 2021-10-05 2023-04-13 Astrazeneca Ab Certain octahydrofuro[3,4- b]pyrazines as glp-1 receptor modulators
CN115991685A (zh) 2021-10-20 2023-04-21 韶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氧杂环丁烷-2-甲胺的制备方法
WO2023106310A1 (ja) * 2021-12-07 2023-06-15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Glp-1受容体アゴニスト活性を有する芳香族複素環誘導体
CN113974618B (zh) * 2021-12-12 2022-09-13 广西澍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水峰血糖修正的无创血糖测试方法
WO2023111144A1 (en) 2021-12-16 2023-06-22 Astrazeneca Ab Certain 3-azabicyclo[3.1.0]hexanes as glp-1 receptor modulators
WO2023111145A1 (en) 2021-12-16 2023-06-22 Astrazeneca Ab Certain 3-azabicyclo[3.1.0]hexanes as glp-1 receptor modulators
WO2023116882A1 (zh) * 2021-12-23 2023-06-29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的可药用盐、结晶形式及其制备方法
TW202328115A (zh) * 2021-12-23 2023-07-16 大陸商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Glp-1受體激動劑的結晶形式及其製備方法
CN116354945A (zh) * 2021-12-27 2023-06-30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稠合咪唑羧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3151574A1 (en) * 2022-02-09 2023-08-17 Gasherbrum Bio Inc. Heterocyclic glp-1 agonists
WO2023151575A1 (en) * 2022-02-09 2023-08-17 Gasherbrum Bio Inc. Heterocyclic glp-1 agonists
TW202342014A (zh) 2022-02-10 2023-11-01 瑞士商諾華公司 1,3-苯并二氧戊環衍生物
WO2023164358A1 (en) * 2022-02-28 2023-08-31 Ascletis Bioscience Co., Ltd. Glp-1r modulating compounds
WO2023169436A1 (zh) * 2022-03-08 2023-09-14 广州市联瑞制药有限公司 苯并双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3228023A1 (en) 2022-05-23 2023-11-30 Pfizer Inc.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or weight management control with 2-((4-((s)-2-(5-chloropyridin-2-yl)-2-methylbenzo[d][1,3]dioxol-4-yl)piperidin-1-yl)methyl)-1-(((s)-oxetan-2-yl)methyl)-1h-benzo[d]imidazole-6-carboxylic acid or a pharmaceutically salt thereof
WO2024051749A1 (zh) * 2022-09-06 2024-03-14 德睿智药(苏州)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glp-1r激动剂化合物的多晶型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WO2024063143A1 (ja) * 2022-09-22 2024-03-28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Glp-1受容体アゴニスト作用を有する縮合環化合物
WO2024102625A1 (en) 2022-11-11 2024-05-16 Eli Lilly And Company 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s
WO2024107781A1 (en) 2022-11-16 2024-05-23 Eli Lilly And Company 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s
USD1011080S1 (en) 2023-07-28 2024-01-16 Voilasophy, Llc. Yoga storage rack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9074A1 (en) * 2002-01-10 2003-12-11 Desimone Robert W. Melanin concentrating hormone receptor ligands: substituted 2-(4-benzyl-piperazin-1-ylmethyl)- and 2-(4-benzyl-diazepan-1-ylmethyl)-1H-benzoimidazole analogues
WO2010114824A1 (en) * 2009-03-30 2010-10-07 Transtech Pharma Inc Substituted azoanthracene derivative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18056453A1 (ja) * 2016-09-26 2018-03-29 中外製薬株式会社 Glp-1受容体アゴニスト作用を持つピラゾロピリジン誘導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3919A (en) 1969-10-23 1973-11-20 Du Pont Polylactide-drug mixtures
US4485045A (en) 1981-07-06 1984-11-27 Research Corporation Synthetic phosphatidyl cholines useful in forming liposomes
US4544545A (en) 1983-06-20 1985-10-01 Trustee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iposomes containing modified cholesterol for organ targeting
US5013556A (en) 1989-10-20 1991-05-07 Liposome Technology, Inc. Liposomes with enhanced circulation time
US5714498A (en) 1993-03-18 1998-02-03 Merck, Sharp, & Dohme, Ltd.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AR022303A1 (es) 1999-01-22 2002-09-04 Lundbeck & Co As H Derivados de piperidina, tetrahidropiridina y piperazina, su preparacion y utilizacion
CA2386441A1 (en) 1999-10-29 2001-05-03 Merck Sharp & Dohme Limited Method to treat pain utilizing benzimidazole nmda/nr2b antagonists
JP2004520347A (ja) 2001-01-15 2004-07-08 グラクソ グループ リミテッド Ldl−受容体発現のインデューサーとしてのアリールピペリジンおよびピペラジン誘導体
US20040127504A1 (en) 2002-09-06 2004-07-01 Cowart Marlon D. Benzimidazoles that are useful in treating sexual dysfunction
MY140489A (en) 2003-12-26 2009-12-31 Eisai R&D Man Co Ltd 1,2-di (cyclic) substituted benzene compounds
GB0412467D0 (en) 2004-06-04 2004-07-07 Astrazeneca Ab Chemical compounds
WO2008012623A1 (en) 2006-07-25 2008-01-31 Pfizer Products Inc. Benzimidazolyl compounds as potentiators of mglur2 subtype of glutamate receptor
CH702192A1 (de) 2009-11-04 2011-05-13 New Dent Ag Keramisches Implantat.
WO2011097491A1 (en) 2010-02-04 2011-08-11 Glaxosmithkline Llc Benzimidazole antiviral agents
MX2012013130A (es) 2010-05-13 2013-04-11 Amgen Inc Compuestos heterociclicos de nitrogeno utiles como inhibidores de pde10.
PL2621493T3 (pl) 2010-09-30 2017-01-31 Pfizer Inc. N1-pirazolospiroketonowe inhibitory karboksylazy acetylo-CoA
CU24152B1 (es) 2010-12-20 2016-02-29 Irm Llc 1,2 oxazol-8-azabiciclo[3,2,1]octano 8 il como moduladores de fxr
JP2016513112A (ja) 2013-02-18 2016-05-12 ザ スクリプス リサーチ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治療的潜在能力を有するバソプレッシン受容体のモジュレーター
US10913736B2 (en) 2014-08-22 2021-02-0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pecific inhibitors of methionyl-tRNA synthetase
US20180305334A1 (en) 2015-10-14 2018-10-25 Aquinnah Pharmaceuticals, Inc.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against stress granules
SG11201804363UA (en) 2015-12-29 2018-07-30 Pfizer Substituted 3-azabicyclo[3.1.0]hexanes as ketohexokinase inhibitors
AR109179A1 (es) 2016-08-19 2018-11-07 Pfizer Inhibidores de diacilglicerol aciltransferasa 2
CN106271089B (zh) 2016-09-30 2019-01-25 英诺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薄膜刻蚀装置及方法
US10934279B2 (en) * 2018-06-13 2021-03-02 Pfizer Inc. GLP-1 receptor agonists and uses thereof
US20220387402A1 (en) * 2019-05-20 2022-12-08 Pfizer Inc. Combinations comprising benzodioxol as glp-1r agonists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nash/nafld and related diseas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9074A1 (en) * 2002-01-10 2003-12-11 Desimone Robert W. Melanin concentrating hormone receptor ligands: substituted 2-(4-benzyl-piperazin-1-ylmethyl)- and 2-(4-benzyl-diazepan-1-ylmethyl)-1H-benzoimidazole analogues
WO2010114824A1 (en) * 2009-03-30 2010-10-07 Transtech Pharma Inc Substituted azoanthracene derivative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18056453A1 (ja) * 2016-09-26 2018-03-29 中外製薬株式会社 Glp-1受容体アゴニスト作用を持つピラゾロピリジン誘導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9334B (zh) * 2019-12-10 2023-07-21 美商輝瑞股份有限公司 2-((4-((S)-2-(5-氯吡啶-2-基)-2-甲基苯并〔d〕〔1,3〕二氧呃-4-基)哌啶-1-基)甲基)-1-(((S)-氧呾-2-基)甲基)-1H-苯并〔d〕咪唑-6-羧酸1,3-二羥基-2-(羥基甲基)丙烷-2-胺鹽之固體形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20552069A1 (en) 2021-05-31
FI3806955T3 (fi) 2023-07-27
ES2949954T3 (es) 2023-10-04
CA3045644C (en) 2024-01-16
JP2021521265A (ja) 2021-08-26
BR112020024470A2 (pt) 2021-03-02
NI202000091A (es) 2021-03-23
MX2020013625A (es) 2022-01-04
IL279300B2 (en) 2023-11-01
CL2020003222A1 (es) 2021-04-30
DK3806955T3 (da) 2023-06-26
MD3806955T2 (ro) 2023-09-30
GEP20237453B (en) 2023-01-10
KR102542199B1 (ko) 2023-06-13
HUE063074T2 (hu) 2023-12-28
IL279300A (en) 2021-01-31
ECSP20078651A (es) 2021-01-29
CO2020015305A2 (es) 2021-03-08
HRP20230631T1 (hr) 2023-09-29
CR20200612A (es) 2021-01-20
UY38261A (es) 2020-01-31
SI3806955T1 (sl) 2023-08-31
PE20211601A1 (es) 2021-08-18
LT3806955T (lt) 2023-07-10
SG11202011465QA (en) 2020-12-30
EP4219487A1 (en) 2023-08-02
US20240059679A1 (en) 2024-02-22
CY1126097T1 (el) 2023-11-15
ZA202007572B (en) 2023-10-25
TW202015679A (zh) 2020-05-01
CU20200099A7 (es) 2021-08-06
AU2019285491B2 (en) 2021-11-11
AU2019285491A1 (en) 2020-12-17
EP3806955B9 (en) 2023-08-23
US10676465B2 (en) 2020-06-09
EP3806955B1 (en) 2023-05-31
CN112533674A (zh) 2021-03-19
PE20240584A1 (es) 2024-03-21
ES2949954T9 (es) 2023-11-23
US20190382388A1 (en) 2019-12-19
US20210163455A1 (en) 2021-06-03
IL279300B1 (en) 2023-07-01
EP3806955A1 (en) 2021-04-21
CA3045644A1 (en) 2019-12-13
NZ770240A (en) 2023-07-28
UA124371C2 (uk) 2021-09-01
JP6916968B1 (ja) 2021-08-11
RU2769715C1 (ru) 2022-04-05
WO2019239319A1 (en) 2019-12-19
PL3806955T3 (pl) 2023-09-04
US20190382387A1 (en) 2019-12-19
US20190382384A1 (en) 2019-12-19
US10683281B2 (en) 2020-06-16
RS64323B9 (en) 2023-11-30
PT3806955T (pt) 2023-07-20
KR20210019529A (ko) 2021-02-22
MD3806955T3 (ro) 2024-01-31
US10934279B2 (en) 2021-03-02
RS64323B1 (sr)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7683B (zh) Glp-1受體促效劑及其用途
RU2765721C1 (ru) Агонисты glp-1 рецептора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KR20190094433A (ko) Glp-1 수용체 작용제 및 이의 용도
US20230045419A1 (en) Solid Forms of 2-((4-((S)-2-(5-Chloropyridin-2-yl)-2-methylbenzo[d][1,3]dioxol-4-yl)piperidin-1-yl)methyl)-1-(((S)-oxetan-2-yl)methyl)-1H-benzo[d]imidazole-6-carboxylic acid, 1,3-Dihydroxy-2-(hydroxymethyl)propan-2-amine Salt
RU2769715C9 (ru) Агонисты рецептора glp-1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EA040816B1 (ru) Агонисты рецептора glp-1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OA19888A (en) GLP-1 receptor agonists and uses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