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0777B - 曝光系統、曝光方法及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曝光系統、曝光方法及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0777B
TWI690777B TW107139679A TW107139679A TWI690777B TW I690777 B TWI690777 B TW I690777B TW 107139679 A TW107139679 A TW 107139679A TW 107139679 A TW107139679 A TW 107139679A TW I690777 B TWI690777 B TW I6907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mask
exposure
mark
mark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9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8800A (zh
Inventor
松本房重
高橋聰
樋川博志
松山勝章
渡邉啓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高新技術高精細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高新技術高精細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高新技術高精細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8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8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0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077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691Handling of masks or workpieces
    • G03F7/707Chucks, e.g. chucking or un-chucking operations or structural 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691Handling of masks or workpieces
    • G03F7/70716Sta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691Handling of masks or workpieces
    • G03F7/70775Position control, e.g. interferometers or enco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stage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9/00Registration or positioning of originals, masks, frames, photographic sheets or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automatically
    • G03F9/70Registration or positioning of originals, masks, frames, photographic sheets or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automatically for microlithography
    • G03F9/7073Alignment marks and their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不大幅增加設備或步驟,於單片基板將尺寸相異的圖樣以高位置精度曝光的曝光系統,包含於經塗佈於基板的光阻,以指定的間隔形成複數個基板標記的標記裝置、及複數個曝光裝置。複數個曝光裝置分別自圖像取得裝置所取得的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的圖像,檢測出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偏移量,使用雷射測量裝置,檢測平台位置,對應檢測出的該偏移量,進行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進行遮罩與基板的相對位置定位,基於雷射測量裝置的檢測結果,控制圖樣於基板曝光的位置,於基板進行圖樣的曝光,將尺寸相異的圖樣於基板曝光。

Description

曝光系統、曝光方法及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近接法的曝光裝置,於單片基板將複數個圖樣曝光的曝光系統、曝光方法及使用這些的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特別是關於使用複數個曝光裝置,於單片基板將不同尺寸的圖樣曝光的曝光系統、曝光方法及使用這些的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
被作為顯示用面板使用的液晶顯示裝置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基板及彩色濾光片基板、電漿顯示面板用基板等的製造,係使用曝光裝置,藉由光刻技術於基板上形成圖樣以進行。作為曝光裝置,有使用透鏡或反射鏡將遮罩的圖樣投影於基板上的投影法,及於遮罩與基板之間設置微小的間隙(Proximity gap)而將遮罩的圖樣轉印至基板的近接法。近接法相較於投影法雖然解析度表現差,但照射光學系統的構造簡單,且處理能力高因而適合量產用。
顯示用面板的各種基板的製造中,為了對應大型化及尺寸的多樣化,準備相對較大的基板,對應顯示用面板的尺寸,於單片基板形成單一或複數個顯示用面板的圖樣。此狀況下,若是欲藉由近接法將基板的一面一齊曝光,則必須有與基板相同大小的遮罩,高額的遮罩成本將進一步增加。在此使用相較於基板為小的遮罩,藉由移動平台將基板於XY方向步進移動的同時,將基板的一面分為複數個鏡頭而曝光的分割曝光為主流。
液晶顯示裝置的彩色濾光片基板,為了與TFT基板貼合,遍佈於基板整體的各圖樣的位置被要求為高精度。近接法的分割曝光法中,於各鏡頭使用CCD相機等,取得遮罩的校準標記及基板的校準標記的圖像,藉由圖像處理檢測出兩者的偏移量,進行遮罩與基板的位置校準。但是,於最先形成於彩色濾光片基板的黑底的曝光,基板的表面尚未形成有對位標記。因此,彩色濾光片基板的黑底的曝光中,使基板步進移動時,使用雷射測量系統而精度良好地進行基板的定位,確保位置精度。雷射測量系統,包含用以產生雷射光的光源、安裝於夾盤或移動平台的反射機構(柱狀鏡)及用以測定源自光源的雷射光與藉由反射機構(柱狀鏡)而被反射的雷射光的干涉的雷射干涉計。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技術,係於彩色濾光片基板等的曝光中,藉由使用雷射的標記裝置,於經塗佈於基板的光阻層,形成基板的各曝光區域的校準標記,將對於單片基板的複數個曝光區域的曝光,分擔於複數個曝光裝置間而進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29477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伴隨近年來顯示用面板的大型化,基板的尺寸亦不斷大型化。為了盡量不浪費地使用大型的基板,必須使於單片的基板將尺寸相異的顯示用面板的圖樣曝光,將面板的表面利用效率(相對於基板整體的面積的使用面積的比例)提升。為了將尺寸相異的圖樣曝光,變得需要複數個遮罩,並變得需要複數個曝光位置。但是,上述的藉由雷射測量系統的定位,僅能於單一個曝光裝置內曝光的複數個圖樣間維持位置精度。因此,若是將基板自夾盤取出而移動至別的曝光裝置,則無法維持已經曝光的圖樣與即將曝光的圖樣之間的位置精度。因此,以往將形成有尺寸相異的圖樣的校準標記的校準標記專用的遮罩予以準備,設置校準標記專用的曝光裝置,事先於基板形成校準標記的步驟係為必須。因此會有校準標記形成步驟相關的設備費用及運作成本增加的問題。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技術,係藉由使用雷射的標記裝置,於經塗佈於基板的光阻層,形成基板的各曝光區域的校準標記。此標記裝置中,為了測定進行標記的雷射光的光學系統的位置,使用雷射測量系統(參照專利文獻1的段落[0022]、[0033]及[0036])。為了將依圖樣的各尺寸而位置相異的複數個校準標記,以高精度形成而遍佈於大型的基板整體,高精度且高價的雷射測量系統為必須,標記裝置的設備費用會增加。又即使將基板向XY方向移動,亦必須要有用以檢測出移動基板的XY平台及XY平台的位置的雷射測量系統,使設備費用及設置空間增加。並且,專利文件1所記載的技術中,進一步追加有於基板的各曝光區域形成校準標記的步驟,有生產節拍大幅增加的問題。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不大幅增加設備或步驟,於單片基板將尺寸相異的圖樣以高位置精度曝光。又本發明的課題係為高精度地製造表面利用效率良好的顯示用面板基板。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曝光系統,包含一標記裝置,係於經塗佈於一基板的一光阻上,以指定的間隔形成複數個基板標記;以及複數個曝光裝置,係於該基板曝光一圖樣,其中,複數個該曝光裝置,分別包含一遮罩架,係用以支承一遮罩,該遮罩的尺寸較該基板小,且形成有該圖樣及複數個遮罩標記,該遮罩標記係以與該基板標記為相同間隔所形成;一夾盤,係用以搭載該基板,該基板形成有複數個該基板標記;一平台,係使該遮罩架及該夾盤相對地移動;一驅動電路,係用以驅動該平台;一圖像取得裝置,係用以取得該遮罩標記及該基板標記的圖像,並將取得的圖像的一圖像訊號輸出;一圖像處理裝置,係用以將自該圖像取得裝置輸出的該圖像訊號予以處理,而檢測出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偏移量;一雷射測量裝置,係用以檢測出該平台的位置;及一控制裝置,係用以控制該驅動電路,對應藉由該圖像處理裝置所檢測出的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偏移量,使該平台移動以進行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而進行該遮罩及該基板的相對位置定位,之後基於該雷射測量裝置的檢測結果,使該平台移動以將該圖樣控制於該基板曝光的位置,其中,該曝光系統將彼此為相異尺寸的該圖樣於該基板曝光。
又本發明的曝光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藉由一標記裝置,於經塗佈於一基板的一光阻上,以指定的間隔形成複數個基板標記;於複數個曝光裝置中,分別將一遮罩支承於一遮罩架,該遮罩的尺寸較該基板小,且形成有該圖樣及複數個遮罩標記,該遮罩標記係以與該基板標記為相同間隔所形成;將形成有複數個該基板標記的該基板搭載於一夾盤;將該遮罩架及該夾盤藉由一平台而相對地移動;藉由一圖像取得裝置,取得該遮罩標記及該基板標記的圖像,並將取得的圖像的一圖像訊號輸出;藉由一圖像處理裝置,將自該圖像取得裝置輸出的該圖像訊號予以處理,而檢測出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偏移量;利用一雷射測量裝置,檢測出該平台的位置;以及對應該圖像處理裝置所檢測出的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偏移量,使該平台移動,並且進行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而進行該遮罩及該基板的相對位置定位,之後基於該雷射測量裝置的檢測結果,使該平台移動,將該圖樣控制於該基板曝光的位置,於該基板進行該圖樣的曝光,將彼此為相異尺寸的該圖樣曝光於該基板。
藉由標記裝置,於經塗佈於基板的光阻上以指定的間隔形成基板標記,因此相較於設置校準標記專用的曝光裝置的狀況,設置費用及運作成本大幅削減。又相較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技術,設置費用及運作成本大幅削減。並且,於複數個曝光裝置中,由於分別檢測出遮罩的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偏移量,應檢測出的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偏移量,移動平台,進行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進行遮罩與基板的相對位置定位,因此即使將基板自一個曝光裝置移動至別的曝光裝置,亦能夠維持遮罩與基板的相對位置,能夠將藉由各曝光裝置以曝光的圖樣彼此的位置維持於高精度。又於複數個曝光裝置中,分別使用雷射測量裝置,檢測出平台的位置,結束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後,基於雷射測量裝置的檢測結果,移動平台,控制圖樣於基板曝光的位置,再進行圖樣於基板的曝光,而將彼此尺寸相異的圖樣於基板曝光,因此能夠將各尺寸的圖樣於預期的位置高精度地曝光。因此,能夠不大幅增加設備或步驟,而以高位置精度使不同尺寸的圖樣被曝光於單一片基板。
進一步,本發明的曝光系統,該遮罩於兩個方向分別形成兩個以上的遮罩標記,基板係為長方形,於其長邊方向或短邊方向形成有兩個以上的基板標記,複數個曝光裝置,係將基板以縱向或橫向的狀態搭載於夾盤,藉由圖像取得裝置,取得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的圖像,而進行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
又本發明的曝光方法,於遮罩的兩個方向分別形成兩個以上的遮罩標記,於長方形的基板的長邊方向或短邊方向形成有兩個以上的基板標記,於複數個曝光裝置中,係將基板以縱向或橫向的狀態搭載於夾盤,藉由圖像取得裝置,取得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的圖像,而進行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
由於在遮罩的兩個方向,分別形成兩個以上的遮罩標記,及於長方形的基板的長邊方向或短邊方向形成兩個以上的基板標記,因此使用標記裝置於基板形成的基板標記為少量即可。並且,由於在複數個曝光裝置,以縱向或橫向的狀態將基板搭載於夾盤,因此配置於基板上的長方形的曝光區域,對應於其縱橫的方向被曝光。
進一步,本發明的曝光系統中,複數個曝光裝置中的至少一個,係基於雷射測量裝置的檢測結果,進行複數次平台的移動,而將複數個圖樣曝光於基板。又本發明的曝光方法中,複數個曝光裝置中的至少一個,係基於雷射測量裝置的檢測結果,進行複數次平台的移動,而將複數個圖樣曝光於該基板。藉此,將多量配置有尺寸相對小的相同圖樣的表面利用效率良好的基板有效率地曝光。
進一步,本發明的曝光系統中,標記裝置具有曝光元件,自曝光元件對基板標記的周圍照射曝光光線而將基板標記曝光。又本發明的曝光方法中,標記裝置具有曝光元件,自曝光元件對基板標記的周圍照射曝光光線而將基板標記曝光。藉由於基板形成有基板標記,並且確認基板標記的存在,以辨認出實施有本發明。
或是本發明的曝光系統中,複數個曝光裝置中最後進行曝光的曝光裝置,在進行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後,將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於基板曝光。又本發明的曝光方法中,複數個曝光裝置中最後進行曝光的曝光裝置,在進行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後,將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曝光於基板。藉由於基板形成有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並且確認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的存在,以辨認出實施有本發明。
本發明的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係利用上述任一的曝光系統,進行基板的曝光,或是利用上述任一的曝光方法,進行基板的曝光。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依據本發明的曝光系統及曝光方法,能夠不大幅增加設備或步驟,而將尺寸相異的圖樣以高位置精度曝光於單片基板。
進一步,於遮罩的兩個方向分別形成兩個以上的遮罩標記,於長方形的基板的長邊方向或短邊方向形成有兩個以上的基板標記,藉此能夠讓使用標記裝置於基板形成的基板標記為少量即可。並且,於複數個曝光裝置中,將基板以縱向或橫向的狀態搭載於夾盤,藉此能夠將配置於基板上的長方形的曝光區域,對應於其縱橫的方向被曝光 。
進一步,將複數個曝光裝置中的至少一個,基於雷射測量裝置的檢測結果,進行複數次平台的移動,而複數次進行圖樣的曝光於基板,藉此能夠將多量配置有尺寸相對小的相同圖樣的表面利用效率良好的基板予以有效率地曝光。
進一步,於標記裝置設置曝光元件,自曝光元件對基板標記的周圍照射曝光光線而將基板標記曝光,藉此於基板形成基板標記,並且確認基板標記的存在,藉此辨認出實施有本發明。
或者,複數個曝光裝置中最後進行曝光的曝光裝置,在進行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後,將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曝光於基板,藉此於基板形成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並且確認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的存在,藉此辨認出實施有本發明。
依據本發明的顯示用面板的製造方法,由於能夠以高位置精度將尺寸相異的圖樣曝光於單片的基板,因此能夠高精度地製造表面利用效率良好的顯示用面板。
[實施形態] (曝光系統的構成) 圖1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曝光系統的示意構成的圖。本實施形態的曝光系統,構成為包含有曝光裝置A及曝光裝置B的兩個曝光裝置,及標記裝置C。另外,曝光裝置亦能設置3個以上。本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A及曝光裝置B,係為相同構造,所使用的遮罩及搭載於夾盤上的基板的方向為相異。
圖2的(a)係顯示曝光裝置A的俯視圖,圖2的(b)係顯示曝光裝置A的側視圖。又圖3的(a)係顯示曝光裝置B的俯視圖,圖3的(b)係顯示曝光裝置B的側視圖。曝光裝置A係構成為包含基底3、X導件4、X平台5、Y導件6、Y平台7、θ平台8、夾盤支承台9、夾盤10、遮罩架20、圖像處理裝置30、複數個相機元件31、雷射測量裝置40、平台驅動電路50及主控裝置60。曝光裝置A設有X平台5、Y導件6、Y平台7、θ平台8、夾盤支承台9及夾盤10各兩組。曝光裝置B亦構成為與曝光裝置A相同。
另外,圖1及圖3中,省略了曝光裝置B的圖像處理裝置30、雷射測量裝置40、平台驅動電路50及主控裝置60。又於圖2中,省略了曝光裝置A的圖像處理裝置30、雷射測量裝置40、平台驅動電路50及主控裝置60。曝光裝置A、B除了這些之外,亦具有照射曝光光線的照射光學系統及部分阻絕曝光光線的曝光用快門等。又曝光系統除了曝光裝置A、B及標記裝置C以外,亦具有將基板1搬入至曝光裝置A、B的各夾盤10,或是將基板1自曝光裝置A、B的各夾盤10搬出的基板搬運機器人,以及用以進行裝置內的溫度管理的溫度控制元件等。
另外,以下所說明的實施形態中的XY方向為例示,X方向與Y方向亦可彼此對調。
於圖2及圖3中,各夾盤10,分別位在進行基板1的搭載及卸載的搭載/卸載位置。於各搭載/卸載位置,藉由基板搬運機器人,基板1被搬入至各夾盤10,或基板1被自各夾盤10搬出。各夾盤10,自各搭載/卸載位置至進行基板1的曝光的曝光位置交互移動。
曝光位置的上方,設置有遮罩架20。於圖2中,遮罩2被支承於曝光裝置A的遮罩架20。於圖3中,遮罩2’被支承於曝光裝置B的遮罩架20。遮罩架20設置有曝光光線通過的開口,遮罩架20藉由未圖示的設置於開口周圍的吸附溝,將遮罩2、2’的周邊部真空吸附而支承。被遮罩架20所支承的遮罩2、2’的上方,分別配置有未圖示的曝光用快門及照射光學系統。曝光時,藉由源自各照射光學系統的曝光光線通過遮罩2、2’而照射至基板1,遮罩2、2’的圖樣被轉印至基板1的表面,於基板1上形成圖樣。
遮罩架20的上方設置有四個相機元件31。各相機元件31,取得後述的遮罩2、2’的遮罩標記及基板1的基板標記的圖像,將取得的圖像的圖像訊號,輸出至圖1的圖像處理裝置30。圖像處理裝置30,處理自各相機元件31所輸出的各圖像訊號,而檢測出遮罩2、2’的遮罩標記與基板1的基板標記的偏移量。主控裝置60,對應藉由圖像處理裝置30所檢測出的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偏移量,控制平台驅動電路50,進行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而進行遮罩與基板的相對位置定位。另外,相機元件,亦能夠構成為一個或兩個以上的相機元件對應遮罩2、2’的遮罩標記的位置而移動。
圖2的(b)及圖3的(b)中,各夾盤10,透過夾盤支承台9搭載於θ平台8,θ平台8下方設置有Y平台7及X平台5。X平台5搭載於設置在基底3的X導件4,沿著X導件4向X方向(圖2的(b)及圖3的(b)的圖中橫方向)移動。Y平台7搭載於設置在X平台5的Y導件6,沿著Y導件6向Y方向(圖2的(b)及圖3的(b)的圖中深入方向)移動。θ平台8搭載於Y平台7,向θ方向旋轉。夾盤支承台9搭載於θ平台8,將夾盤10的裏面以複數個部位支承。X平台5、Y平台7及θ平台8設置有滾珠絲槓、馬達及線性馬達等未圖示的驅動機構,各驅動機構藉由圖1的平台驅動電路50而被驅動。
藉由各X平台5向X方向的移動及各Y平台7向Y方向的移動,各夾盤10被移動於各搭載/卸載位置及曝光位置之間。於各搭載/卸載位置,藉由各X平台5向X方向的移動、各Y平台7向Y方向的移動及各θ平台8向θ方向的旋轉,進行搭載於各夾盤10的基板1的預對位。於曝光位置,藉由各X平台5的向X方向的移動及各Y平台7向Y方向的移動,進行搭載於夾盤10的基板1向XY方向的移動。又藉由未圖示的Z-傾斜機構將遮罩架20向Z方向(圖2的(b)及圖3的(b)的圖中的上下方向)移動及傾斜,進行遮罩2、2’與基板1的縫隙校準。於圖1,主控裝置60控制平台驅動電路50,進行各X平台5向X方向的移動、各Y平台7向Y方向的移動及各θ平台8向θ方向的旋轉。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雖藉由將遮罩架20向Z方向移動及傾斜,以進行遮罩2、2’與基板1的縫隙校準,但亦可於各夾盤支承台9設置Z-傾斜機構,藉由將各夾盤10向Z方向移動及傾斜,以進行遮罩2、2’與基板1的縫隙校準。又本實施形態雖然藉由各X平台5及各Y平台7將夾盤10向XY方向移動,但亦可設置將遮罩架20向XY方向移動的平台,將遮罩架20向XY方向移動。
雷射測量裝置40,能夠使用日本特開2009-31639號公報所記載的包含雷射光源、雷射干涉計及柱狀鏡的雷射測量系統及雷射測量系統控制裝置,其詳細係省略。
圖4係顯示標記裝置的構成例的圖。標記裝置C構成為包含有架台70、桌台71、雷射標記器72、標記器驅動電路73、標記器移動裝置74及曝光元件75。被架台70所支承的桌台71,為用以搭載基板1,亦能夠為例如進行曝光前的基板1的溫度調節的冷卻板。桌台71的下方設置有兩個雷射標記器72。各雷射標記器72被標記器驅動電路73所驅動,產生雷射光。桌台71設置有雷射光可通過的窗口71a。自各雷射標記器72產生的雷射光,通過窗口71a,穿透基板1,對塗佈於基板1表面的光阻照射。所照射的雷射光,聚焦於光阻的表面,藉由雷射光的熱量,基板1表面的光阻被昇華而削減,於基板1形成基板標記。
本實施形態,設置有兩組雷射標記器72及標記器驅動電路73。並且,自雷射標記器72所照射的雷射光的中心間的距離d,被設定為與後述的遮罩的遮罩標記間的距離相等。藉此,兩個基板標記正確地以距離d的間隔形成於基板1上。另外,使雷射標記器72為一個,移動搭載有基板1的桌台71的構造亦可。
兩個基板標記,能夠形成於長方形的基板1的長邊方向,亦能夠形成於短邊方向。將基板標記的配置自基板1的長邊方向至短邊方向,或是自短邊方向至長邊方向變更時,將搭載於桌台71的基板1的方向,更換為縱向或橫向的方向。並且,藉由標記器移動裝置74,將各雷射標記器72移動至圖中的深入方向或圖中的跟前方向,調節各雷射標記器72的位置。標記器移動裝置74,構成為包含滾珠絲槓、馬達及線性馬達等所構成的驅動機構。或著是代替將雷射標記器72移動,而移動搭載有基板1的桌台71的構造亦可。
專利文獻1的標記裝置,對應設置於TFT基板的對向區域的周圍的對位標記的位置,於彩色濾光片基板形成對位標記,相對於此,本發明的標記裝置與TFT基板的對位標記無關,單純於基板1以指定的間隔形成兩個以上的基板標記即可。因此,本發明相較於專利文件1所記載的技術,設備費用及標記的步驟皆大幅減少。
桌台71的上方,設置有兩個曝光元件75。另外,亦能夠為移動單一個曝光元件75的構造。曝光元件75,對形成於基板1所塗佈的光阻的基板標記的周圍,照射點狀的曝光光線,而將基板標記曝光。藉由於基板1形成基板標記,並且確認基板標記的存在,以辨認出實施有本發明。如同後述,藉由曝光裝置B同時進行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的曝光時,不進行藉由此標記裝置C的基板標記的曝光。
另外,圖4所示的例子中,雖將雷射標記器72設置於桌台71的下方,但亦能將雷射標記器72設置於桌台71的上方,自基板1的上方對塗佈於基板1的光阻照射雷射光。亦能夠使標記裝置C設置於複數個曝光裝置中最先進行曝光的曝光裝置,於曝光前的基板1形成基板標記。
圖5係顯示使用於曝光裝置A的遮罩之一例的圖。又圖6係顯示使用於曝光裝置B的遮罩之一例的圖。本發明的曝光系統所使用的遮罩,其與基板1相對向的面(下面),與曝光的圖樣一同,於兩個方向分別以相同間隔形成有兩個以上的遮罩標記。圖5及圖6所示的遮罩2、2’的例子中,於X方向及Y方向分別並列配置有兩個遮罩標記2a、2a’。本實施形態中,遮罩2及遮罩2a’,為相同尺寸,且於兩個方向分別設有兩個遮罩標記2a、2a’的縱方向及橫方向的距離d,與藉由標記裝置C於基板1所形成的基板標記的間隔相同。並且,遮罩2與遮罩2’,由虛線所示的圖樣2b、2b’的數目、大小及位置相異。
圖5及圖6所示的遮罩標記2a、2a’僅為例示,遮罩標記的形狀並不限於此,只要為藉由圖像處理裝置30的圖像辨識為容易的形狀即可。又圖5及圖6所示的圖樣2b、2b’僅為例示,各遮罩的圖樣的數目、大小及位置並不限於此。於曝光系統構成為包含有三個以上的曝光裝置時,進一步使用形成有不同圖樣的遮罩。
另外,圖5及圖6中,為了使遮罩標記2a、2a’易於觀察,將遮罩標記2a、2a’,相對於遮罩2、2’的尺寸顯示為較實際尺寸為大。相較於遮罩2的縱橫的尺寸約為數m,實際的遮罩標記2a、2a’的尺寸約為數百μm。
(第一實施形態) 基板1的長邊方向或短邊方向,藉由標記裝置C,以指定的間隔形成有兩個以上的基板標記。圖7係顯示使用於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於長邊方向形成有兩個基板標記的基板之一例的圖。圖7所示的例子係圖5所示的遮罩2的四個遮罩標記2a之中,對應於左側的兩個遮罩標記2a,設置有兩個基板標記1a。遮罩標記2a、2a’與基板標記1a,當兩者中心位置為一致時,成為不會互相重合的形狀。於圖7中,遮罩2的圖樣2b的曝光區域1b,及遮罩2’的圖樣2b’的曝光區域1b’於基板1上以例如虛線所示而配置。
圖7所示的基板標記1a為例示,基板標記的形狀不限於此,只要為藉由圖像處理裝置30的圖像辨識易於辨識的形狀即可。又圖7所示的曝光區域1b、1b’為例示,曝光於基板1的各曝光區域的數目、大小及位置不限於此。又於曝光系統構成為包含有三個以上的曝光裝置時,進一步不同尺寸的圖樣的曝光區域係被配置於基板1上。
另外,圖7中,為了使基板標記1a易於觀察,將基板標記1a,相對於基板1的尺寸顯示為較實際尺寸為大。相較於基板1的縱橫的尺寸約為數m,實際的基板標記1的尺寸約為數百μm。
圖8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中的顯示於圖7的基板於夾盤上的方向的圖。圖8的(a)顯示曝光裝置A,圖8的(b)顯示曝光裝置B。本實施形態中,圖8的(a)所示的曝光裝置A,將於長邊方向形成有兩個基板標記1a的圖7的基板1,以縱向的狀態搭載於各夾盤10。於圖8的(a),圖中左側的夾盤10所搭載的基板1,圖樣皆未曝光。曝光裝置A,將遮罩2的圖樣2b曝光於基板1。於圖8的(a),圖中右側的夾盤10所搭載的基板1,結束了遮罩2的圖樣2b的曝光。於曝光裝置A,結束了遮罩2的圖樣2b的曝光的基板1,藉由基板搬運機器人,被搬運至圖8的(b)所示的曝光裝置B的圖中右側的夾盤10。
圖8的(b)所示的曝光裝置B,將於長邊方向形成有兩個基板標記1a的圖7的基板1,以橫向的狀態搭載於各夾盤10。並且曝光裝置B,將遮罩2’的圖樣2b’曝光於基板1。於圖8的(b),圖中右側的夾盤10所搭載的基板1,遮罩2’的圖樣2b’並未曝光。於圖8的(b),圖中左側的夾盤10所搭載的基板1,結束了遮罩2’的圖樣2b’的曝光。
於圖8的(a),曝光裝置A,使用四個相機元件31中的圖中左側的兩個相機元件31,取得遮罩2的遮罩標記2a及基板1的基板標記1a的圖像。並且,曝光裝置A的控制裝置60,對應藉由圖像處理裝置30所檢測出的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偏移量,藉由平台驅動電路50使X平台5及Y平台7移動,進行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而進行遮罩2與基板1的相對位置定位。曝光裝置A,結束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時,藉由未圖示的移動機構,將各相機元件31自遮罩2的上方移開。作為移動機構,可使用例如日本特開2012-234021號公報所記載的相機元件移動機構。
圖9係顯示曝光裝置A中,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已結束的狀態下的遮罩及基板的位置的圖。如圖9所示,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已結束的狀態下,各遮罩標記2a的中心與各基板標記1a的中心為一致。但是,此狀態下,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與基板1的曝光區域1b的位置並不一致。
曝光裝置A的控制裝置60,預先登錄有為了在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結束後,使圖樣2b的位置與曝光區域1b的位置為一致所必須的基板1的向X方向及Y方向的移動量。此移動量,係對應於例如後述的TFT基板的曝光步驟中,於基板1上曝光的曝光區域1b的位置而決定。又對應於後述的彩色濾光片基板的黑底形成步驟的曝光處理中,於在與彩色濾光片基板貼合的TFT基板曝光的曝光區域1b的位置而決定。
曝光裝置A的控制裝置60,使用已登錄的移動量,基於雷射測量裝置40的檢測結果,藉由平台驅動電路50使X平台5及Y平台7移動,將基板1的單一個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圖10係顯示將基板1的單一個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2及基板1的位置的圖。曝光裝置A於此狀態進行遮罩2的圖樣2b的第一次的曝光。
另外,此時曝光裝置A藉由未圖示的曝光用快門,覆蓋住遮罩2的遮罩標記2a的上方,使遮罩標記2a不被曝光於其他曝光區域。在曝光裝置A之後的曝光,亦為相同。作為曝光用快門,能夠使用例如日本特開2005-140936號公報所記載之物。
接著,曝光裝置A的控制裝置60,基於雷射測量裝置40的檢測結果,藉由平台驅動電路50使X平台5移動,將基板1的其他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圖11係顯示將基板1的其他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2及基板1的位置的圖。曝光裝置A在此狀態下進行遮罩2的圖樣2b的第二次的曝光。本實施形態,在第二次曝光,結束遮罩2的圖樣2b的曝光,基板1被搬運至曝光裝置B。
於圖8的(b),曝光裝置B,使用四個相機元件31中的圖中上側的兩個相機元件31,取得遮罩2’的遮罩標記2a’及基板1的基板標記1a的圖像。並且,曝光裝置B的控制裝置60,對應藉由圖像處理裝置30所檢測出的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偏移量,藉由平台驅動電路50使X平台5及Y平台7移動,進行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而進行遮罩2’與基板1的相對位置定位。曝光裝置B,結束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時,藉由未圖示的移動機構,將各相機元件31自遮罩2’的上方移開。
圖12係顯示曝光裝置B中,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已結束的狀態下的遮罩及基板的位置的圖。如圖12所示,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已結束的狀態下,各遮罩標記2a’的中心分別與各基板標記1a的中心為一致。但是,此狀態下,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與基板1的曝光區域1b’的位置並不一致。
在未進行藉由前述的標記裝置C的基板標記1a的曝光時,在此狀態下,曝光裝置B將與基板1的各基板標記1a的中心為一致的遮罩標記2a’及基板標記1a曝光於基板1。此時,曝光裝置B藉由未圖示的曝光用快門,覆蓋住遮罩2’的圖樣2b’及不曝光的其他遮罩標記2a’的上方,使這些不被曝光於基板1。
曝光裝置B的控制裝置60,預先登錄有為了在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結束後,使圖樣2b’的位置與曝光區域1b’的位置為一致所必須的,基板1的向X方向及Y方向的移動量。此移動量,係對應於例如後述的TFT基板的曝光步驟中,於基板1上曝光的曝光區域1b’的位置而決定。又對應於後述的彩色濾光片基板的黑底形成步驟的曝光處理中,於在與彩色濾光片基板貼合的TFT基板曝光的曝光區域1b’的位置而決定。
接著,曝光裝置A的控制裝置60,使用已登錄的移動量,基於雷射測量裝置40的檢測結果,藉由平台驅動電路50使X平台5及Y平台7移動,將基板1的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圖13係顯示將基板1的兩個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2’及基板1的位置的圖。曝光裝置B於此狀態進行遮罩2’的圖樣2b’的第一次的曝光。
另外,此時曝光裝置B藉由未圖示的曝光用快門,覆蓋住遮罩2’的遮罩標記2a’的上方,使遮罩標記2a’不被曝光於其他曝光區域。在曝光裝置B之後的曝光,亦為相同。
接著,曝光裝置B的控制裝置60,基於雷射測量裝置40的檢測結果,藉由平台驅動電路50使X平台5移動,將基板1的其他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圖14係顯示將基板1的其他兩個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兩個圖樣2b’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2’及基板1的位置的圖。曝光裝置B在此狀態下進行遮罩2’的圖樣2b’的第二次曝光。
接著,曝光裝置B的控制裝置60,基於雷射測量裝置40的檢測結果,藉由平台驅動電路50使Y平台7移動,將基板1的更另外一個的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圖15係顯示將基板1的其他單一個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單一個圖樣2b’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2’及基板1的位置的圖。曝光裝置B在此狀態下進行遮罩2’的圖樣2b’的第三次曝光。另外,此時曝光裝置B藉由未圖示的曝光用快門,覆蓋住遮罩2’的兩個圖樣2b’中,不使用於曝光的圖樣2b’(於圖15的例子中為上側的圖樣2b’)的上方,使曝光光線不穿過不使用於曝光的圖樣2b’。
接著,曝光裝置B的控制裝置60,基於雷射測量裝置40的檢測結果,藉由平台驅動電路50使X平台5移動,將基板1的更另外一個的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圖16係顯示將基板1的更另外一個單一個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單一個圖樣2b’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2’及基板1的位置的圖。曝光裝置B在此狀態下進行遮罩2’的圖樣2b’的第四次曝光。另外,此時曝光裝置B藉由未圖示的曝光用快門,覆蓋住遮罩2’的兩個圖樣2b’中,不使用於曝光的圖樣2b’(於圖16的例子中為上側的圖樣2b’)的上方,使曝光光線不穿過不使用於曝光的圖樣2b’。本實施形態中,於第四次的曝光,結束遮罩2’的圖樣2b’的曝光。藉由以上一連串的動作,進行基板1整體的曝光。
(第二實施形態) 圖17係顯示使用於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於短邊方向形成有兩個基板標記的基板之一例的圖。圖17所顯示的例子係圖5所示的遮罩2的四個遮罩標記2a中,對應上側的兩個遮罩標記2a,設置兩個基板標記1a。遮罩標記2a、2a’及基板標記1a,當兩者的中心位置為一致時,成為不會互相重合的形狀。於圖17中,遮罩2的圖樣2b的曝光區域1b,及遮罩2’的圖樣2b’的曝光區域1b’於基板1上以例如虛線所示而配置。
圖18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中的顯示於圖17的基板於夾盤上的方向的圖。圖18的(a)顯示曝光裝置A,圖18的(b)顯示曝光裝置B。本實施形態中,圖18的(a)所示的曝光裝置A,將於短邊方向形成有兩個基板標記1a的圖17的基板1,以縱向的狀態搭載於各夾盤10。並且,曝光裝置A,使用四個相機元件31中的圖中上側的兩個相機元件31,取得遮罩2的遮罩標記2a及基板1的基板標記1a的圖像,而進行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使用雷射測量裝置40,將基板1的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的動作,與第一實施型態的動作相同。
另一方面,圖18的(b)所示的曝光裝置B,將於短邊方向形成有兩個基板標記1a的圖17的基板1,以橫向搭載於各夾盤10。並且,曝光裝置B,使用四個相機元件31中的圖中左側的兩個相機元件31,取得遮罩2’的遮罩標記2a’及基板1的基板標記1a的圖像,而進行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使用雷射測量裝置40,將基板1的曝光區域1b’的位置校準於遮罩2’的圖樣2b’的位置的動作,與第一實施型態的動作相同。
以上所說明的第一實施型態及第二實施型態中,由於藉由標記裝置C,於經塗佈於基板1的光阻以指定的間隔形成基板標記1a,因此與設置對位標記專用的曝光裝置時相比,設備費用及運作成本大幅削減。並且,於複數個曝光裝置A、B,分別檢測出遮罩2、2’的遮罩標記2a、2a’與基板1a的偏移量,對應所檢測出的遮罩標記2a、2a’與基板標記1a的偏移量,移動平台,進行遮罩標記2a、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而進行遮罩2、2’與基板1的相對位置定位,因此即使將基板1自一個曝光裝置A移動至其他的曝光裝置B,亦能夠維持遮罩2、2’與基板1的相對位置,高精度地維持以各曝光裝置A、B所曝光的圖樣2b、2b’彼此的位置。又於複數個曝光裝置A、B,分別使用雷射測量裝置40,檢測出平台的位置,遮罩標記2a、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結束後,基於雷射測量裝置40的檢測結果,移動平台,控制圖樣2b、2b’於基板1被曝光的位置後,於基板1進行圖樣2b、2b’的曝光,將彼此尺寸相異的圖樣2b、2b’於基板1曝光,因此能夠將各尺寸的圖樣2b、2b’於期望的位置高精度地曝光。因此,不大幅增加設備或步驟,於單片基板1將尺寸相異的圖樣2b、2b’以高位置精度曝光。
〔實施型態的效果〕 依據以上所說明的實施型態,能達成以下效果。 (1)能夠不大幅增加設備或步驟,於單片基板1將尺寸相異的圖樣2b、2b’以高位置精度曝光。
(2)進一步,於遮罩2、2’的方向,分別形成兩個以上的遮罩標記2a、2a’,於長方形的基板1的長邊方向或短邊方向形成兩個以上的基板標記1a,藉此讓使用標記裝置C於基板1形成的基板標記1a為少量即可。並且,於複數個曝光裝置A、B中,將基板1以縱向或橫向搭載於夾盤10,藉此將配置於基板1上的長方形的曝光區域1b、1b’,對應於其縱橫的方向被曝光。
(3)進一步,複數個曝光裝置A、B中的至少一個,基於雷射測量裝置40的檢測結果,進行複數次X平台5或Y平台7的移動,而複數次進行圖樣2b、2b’的曝光於基板1藉此能夠將多量配置有尺寸相對小的相同圖樣2b、2b’的表面利用效率良好的基板1予以有效率地曝光。
(4)進一步,於標記裝置C設置曝光元件75,自曝光元件75對基板標記1a的周圍照射曝光光線而將基板標記1a曝光,藉此於基板1形成基板標記1a,並且確認基板標記1a的存在,藉此辨認出實施有本發明。
(5)或者,於最後進行曝光的曝光裝置B中,在進行遮罩標記2a’與基板標記1a的位置校準後,將遮罩標記2a’及基板標記1a曝光於基板1,藉此於基板1形成遮罩標記2a’及基板標記1a,並且確認遮罩標記2a’及基板標記1a的存在,藉此辨認出實施有本發明。
〔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 使用本發明的曝光系統進行基板的曝光,或者是使用本發明的曝光系統進行基板的曝光時,自標記裝置的曝光元件對基板標記周圍照射曝光光線,將基板標記曝光,則於切割成各顯示用面板前的顯示用面板基板形成基板標記。所形成的基板標記位置,與習知的各曝光區域的對位標記的位置,有明顯的差異,因此,藉由確認基板標記的存在,能夠辨認出基板係為使用本發明的曝光系統或曝光裝置所製造。
或是,於複數個曝光裝置中最後進行曝光的曝光裝置,在進行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後,將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於基板曝光,則於切割成各顯示用面板前的顯示用面板基板形成遮罩標記基板標記。因此,藉由確認這些遮罩標記及基板標記的存在,能夠辨認出基板係為使用本發明的曝光系統或曝光裝置所製造。
使用本發明的曝光系統進行基板的曝光,或是使用本發明的曝光方法進行基板的曝光,藉此能夠以高位置精度將尺寸相異的圖樣曝光於單片的基板,因此能夠高精度地製造表面利用效率良好的顯示用面板。
例如圖19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的TFT基板的製造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於薄膜形成步驟(步驟101)中,藉由濺鍍法及電漿化學氣相成長法(CVD)等,於基板上形成成為驅動液晶用的透明電極的導電體膜及絕緣體膜等的薄膜。於電阻塗佈步驟(步驟102)中,藉由狹縫塗佈法等塗佈感光樹脂材料(光阻),於薄膜形成步驟(步驟101)所形成的薄膜上形成光阻膜。於曝光步驟(步驟103)中,使用近接曝光裝置或投影曝光裝置,將遮罩的圖樣轉印至光阻膜。於顯影步驟(步驟104)中,藉由噴灑顯影法等將顯影液供給於光阻膜上,除去光阻膜不必要的部分。於蝕刻步驟(步驟105)中,藉由濕式蝕刻,將薄膜形成步驟(步驟101)所形成的薄膜中,未以光阻膜遮蔽的部分除去。於剝離步驟(步驟106)中,將結束於蝕刻步驟(步驟105)中的遮罩的作用的光阻膜,藉由剝離液剝離。這些各步驟之前或之後,應需求實施基板的洗淨/乾燥步驟。將這些步驟反覆進行數次,於基板上形成TFT陣列。
又圖20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的彩色濾光片基板的製造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於黑底形成步驟(步驟201)中,藉由光阻塗佈、曝光、顯影、蝕刻及剝離等的處理,於基板上形成黑底。於著色圖樣形成步驟(步驟202)中,藉由染色法、顏料分散法、印刷法及電鍍法等,於基板上形成著色圖樣。將此步驟依據R、G、B的著色圖樣而重複進行。於保護膜形成步驟(步驟203)中,於著色圖樣之上形成保護膜,於透明電極膜形成步驟(步驟204)中,於保護膜之上形成透明電極膜。這些各步驟之前,途中及之後,應需求實施基板的洗淨/乾燥步驟。
於圖19所示的TFT基板的製造步驟中,於曝光步驟(步驟103)能夠運用本發明的曝光系統或曝光方法,於圖20所示的彩色濾光片基板的製造步驟中,於黑底形成步驟(步驟201)能夠運用本發明的曝光系統或曝光方法。又,本發明的曝光系統或曝光方法,亦能夠運用於具有與液晶顯示裝置的TFT基板的製造步驟相同步驟的印刷基板等其他基板的曝光步驟。
A、B‧‧‧曝光裝置C‧‧‧標記裝置1‧‧‧基板1a‧‧‧基板標記1b、1b’‧‧‧曝光區域2、2’‧‧‧遮罩2a、2a’‧‧‧遮罩標記2b、2b’‧‧‧圖樣3‧‧‧基底4‧‧‧X導件5‧‧‧X平台6‧‧‧Y導件7‧‧‧Y平台8‧‧‧θ平台9‧‧‧夾盤支承台10‧‧‧夾盤20‧‧‧遮罩架30‧‧‧圖像處理裝置31‧‧‧相機元件40‧‧‧雷射測量裝置50‧‧‧平台驅動電路60‧‧‧主控裝置70‧‧‧架台71‧‧‧桌台71a‧‧‧窗口72‧‧‧雷射標記器73‧‧‧標記器驅動電路74‧‧‧標記器移動裝置75‧‧‧曝光元件
圖1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曝光系統的示意構成的圖。 圖2的(a)係顯示曝光裝置A的俯視圖,圖2的(b)係顯示曝光裝置A的側視圖。 圖3的(a)係顯示曝光裝置B的俯視圖,圖3的(b)係顯示曝光裝置B的側視圖。 圖4係顯示標記裝置的構成例的圖。 圖5係顯示使用於曝光裝置A的遮罩之一例的圖。 圖6係顯示使用於曝光裝置B的遮罩之一例的圖。 圖7係顯示使用於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於長邊方向形成有兩個基板標記的基板之一例的圖。 圖8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中的顯示於圖7的基板於夾盤上的方向的圖。 圖9係顯示曝光裝置A中,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已結束的狀態下的遮罩及基板的位置的圖。 圖10係顯示將基板的單一個曝光區域的位置校準於遮罩的圖樣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及基板的位置的圖。 圖11係顯示將基板的其他曝光區域的位置校準於遮罩的圖樣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及基板的位置的圖。 圖12係顯示於曝光裝置B中,遮罩標記與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已結束的狀態下的遮罩及基板的位置的圖。 圖13係顯示將基板的兩個曝光區域的位置校準於遮罩的兩個圖樣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及基板的位置的圖。 圖14係顯示將基板的其他的兩個曝光區域的位置校準於遮罩的兩個圖樣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及基板的位置的圖。 圖15係顯示將基板的其他的單一個曝光區域的位置校準於遮罩的一個圖樣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及基板的位置的圖。 圖16係顯示將基板的更另外一個的單一個曝光區域的位置校準於遮罩的一個圖樣的位置的狀態下的遮罩及基板的位置的圖。 圖17係顯示使用於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於短邊方向形成有兩個基板標記的基板之一例的圖。 圖18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中的顯示於圖17的基板於夾盤上的方向的圖。 圖19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的TFT基板的製造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20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的彩色濾光片基板的製造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
A、B‧‧‧曝光裝置
C‧‧‧標記裝置
2、2’‧‧‧遮罩
10‧‧‧夾盤
20‧‧‧遮罩架
30‧‧‧圖像處理裝置
31‧‧‧相機元件
40‧‧‧雷射測量裝置
50‧‧‧平台驅動電路
60‧‧‧主控裝置

Claims (12)

  1. 一種曝光系統,包含一標記裝置,係對於經塗佈於複數個基板的各個基板的光阻上,以固定的指定間隔形成複數個基板標記;以及複數個曝光裝置,係於各個該基板曝光一圖樣,其中,複數個該曝光裝置,分別包含一遮罩架,係用以支承一遮罩,該遮罩的尺寸較該基板小,且形成有該圖樣及複數個遮罩標記,該遮罩標記係以與該基板標記為相同間隔所形成;一夾盤,係用以搭載該基板,該基板形成有複數個該基板標記;一平台,係使該遮罩架及該夾盤相對地移動;一驅動電路,係用以驅動該平台;一圖像取得裝置,係用以取得該遮罩標記及該基板標記的圖像,並將取得的圖像的一圖像訊號輸出;一圖像處理裝置,係用以將自該圖像取得裝置輸出的該圖像訊號予以處理,而檢測出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偏移量;一雷射測量裝置,係用以檢測出該平台的位置;及一控制裝置,係用以控制該驅動電路,對應藉由該圖像處理裝置所檢測出的複數個該遮罩標記與複數個該基板標記的偏移量,根據該偏移量使搭載有該基板的該平台移動以進行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而進行該遮罩及該基板的相對位置定位,且在相對位置定位之後藉由該雷射測量裝置檢測該平台的位置而得出一檢測結果,以藉由該檢測結果使該平台移動以將該圖樣控制於該基板曝光的位置, 其中,該曝光系統將彼此為相異尺寸的該圖樣於該基板曝光。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曝光系統,其中該遮罩於兩個方向分別形成兩個以上的該遮罩標記,該基板係為長方形,於其長邊方向或短邊方向形成有兩個以上的該基板標記,複數個該曝光裝置,係將該基板以縱向或橫向的狀態搭載該夾盤,藉由該圖像取得裝置,取得該遮罩標記及該基板標記的圖像,而進行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曝光系統,其中複數個該曝光裝置中的至少一個,係基於該雷射測量裝置的檢測結果,進行複數次該平台的移動,而將複數個該圖樣曝光於該基板。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曝光系統,其中該標記裝置具有一曝光元件,自該曝光元件對該基板標記的周圍照射曝光光線而將該基板標記曝光。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曝光系統,其中複數個該曝光裝置中最後進行曝光的該曝光裝置,在進行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後,將該遮罩標記及該基板標記曝光於該基板。
  6. 一種曝光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藉由一標記裝置,對於經塗佈於複數個基板的各個基板的光阻上,以固定的指定間隔形成複數個基板標記;於複數個曝光裝置中,分別將一遮罩支承於一遮罩架,該遮罩的尺寸較該基板小,且形成有該圖樣及複數個遮罩標記,該遮罩標記係以與該基板標記為相同間隔所形成; 將形成有複數個該基板標記的該基板搭載於一夾盤;將該遮罩架及該夾盤藉由一平台而相對地移動;藉由一圖像取得裝置,取得該遮罩標記及該基板標記的圖像,並將取得的圖像的一圖像訊號輸出;藉由一圖像處理裝置,將自該圖像取得裝置輸出的該圖像訊號予以處理,而檢測出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偏移量;利用一雷射測量裝置,檢測出該平台的位置;以及對應藉由該圖像處理裝置所檢測出的複數個該遮罩標記與複數個該基板標記的偏移量,根據該篇移量使搭載有該基板的該平台移動,並且進行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而進行該遮罩及該基板的相對位置定位,且在相對位置定位之後藉由該雷射測量裝置檢測該平台的位置而得出一檢測結果,以藉由該檢測結果使該平台移動,將該圖樣控制於該基板曝光的位置,於該基板進行該圖樣的曝光,將彼此為相異尺寸的該圖樣曝光於該基板。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曝光方法,其中該遮罩於兩個方向分別形成兩個以上的該遮罩標記,於長方形的該基板的長邊方向或短邊方向形成有兩個以上的該基板標記,於複數個該曝光裝置中,將該基板以縱向或橫向的狀態搭載該夾盤,藉由該圖像取得裝置,取得該遮罩標記及該基板標記的圖像,而進行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的曝光方法,其中複數個該曝光裝置中的至少一個,係基於該雷射測量裝置的檢測結果,進行複數次該平台的移動,而將進行複數次該圖樣曝光於該基板。
  9. 如請求項6或7所述的曝光方法,其中該標記裝置具有一曝光元件,自該曝光元件對該基板標記的周圍照射曝光光線而將該基板標記曝光。
  10. 如請求項6或7所述的曝光方法,其中複數個該曝光裝置中最後進行曝光的該曝光裝置,在進行該遮罩標記與該基板標記的位置校準後,將該遮罩標記及該基板標記曝光於該基板。
  11. 一種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係利用請求項1或2所述的曝光系統,進行基板的曝光。
  12. 一種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係利用請求項6或7所述的曝光方法,進行基板的曝光。
TW107139679A 2017-11-09 2018-11-08 曝光系統、曝光方法及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 TWI6907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7-216139 2017-11-09
JP2017216139A JP6978284B2 (ja) 2017-11-09 2017-11-09 露光システム、露光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8800A TW201918800A (zh) 2019-05-16
TWI690777B true TWI690777B (zh) 2020-04-11

Family

ID=66449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9679A TWI690777B (zh) 2017-11-09 2018-11-08 曝光系統、曝光方法及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78284B2 (zh)
KR (1) KR20190053110A (zh)
CN (1) CN109765761B (zh)
TW (1) TWI6907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5864B (zh) * 2019-07-26 2023-04-25 上海禾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封装用主板的光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221223B (zh) * 2019-12-05 2021-02-26 源能智创(江苏)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内层板曝光机及其标记方法
JP7458950B2 (ja) * 2020-09-23 2024-04-0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描画システム
JP7089607B2 (ja) * 2021-02-05 2022-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4770A (ja) * 2003-03-27 2004-10-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露光方法及び露光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99711A (ja) * 2005-12-28 2007-08-09 Nikon Corp 露光システム、デバイス製造システム、露光方法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KR20080081605A (ko) * 2007-03-06 2008-09-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절연 모기판에 얼라인 마크를 형성하는 단계를 포함하는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20090174873A1 (en) * 2007-12-17 2009-07-09 Nikon Corporation Exposure apparatus, exposure method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2089723A (ja) * 2010-10-21 2012-05-10 Ushio Inc コンタクト露光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3195778A (ja) * 2012-03-21 2013-09-30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4071315A (ja) * 2012-09-28 2014-04-21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アライメントマーク検出装置、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及び基板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JP6552312B2 (ja) * 2015-07-16 2019-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17151349A (ja) * 2016-02-26 2017-08-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4770A (ja) * 2003-03-27 2004-10-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露光方法及び露光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86709A (ja) 2019-06-06
JP6978284B2 (ja) 2021-12-08
CN109765761A (zh) 2019-05-17
KR20190053110A (ko) 2019-05-17
TW201918800A (zh) 2019-05-16
CN109765761B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0777B (zh) 曝光系統、曝光方法及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
TWI381253B (zh) 曝光裝置、曝光方法以及顯示用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
JP2010191127A (ja)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TWI405048B (zh) 接近式曝光裝置、其光罩搬送方法及面板基板的製造方法
US10459341B2 (en) Multi-configuration digital lithography system
JP2011158718A (ja)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2242630A (ja)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露光装置の検査方法
JP2011003605A (ja) 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JP4609167B2 (ja) 露光システム、露光方法及びマイクロ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5687165B2 (ja) 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の基板位置決め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4071315A (ja) アライメントマーク検出装置、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及び基板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JP5355245B2 (ja)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JP5430335B2 (ja)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4066870A (ja)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装置、露光装置並びに表示用パネル製造方法
JP2008009012A (ja)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JP5537063B2 (ja) 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のギャップ制御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3205678A (ja) 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の基板位置決め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2203301A (ja) 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US20100103397A1 (en) Exposure apparatus, exposure metho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JP5349163B2 (ja)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KR20120130124A (ko) 노광장치, 노광방법, 및 표시용 패널기판의 제조방법, 및 노광장치의 검사방법
JP2013054270A (ja) 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のギャップ制御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20190638A (ja)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2012252233A (ja) 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プロキシミティ露光装置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0169949A (ja)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