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7854B - 紙張聚集用滾筒、紙張的聚集裝置、以及紙張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紙張聚集用滾筒、紙張的聚集裝置、以及紙張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7854B
TWI677854B TW107136738A TW107136738A TWI677854B TW I677854 B TWI677854 B TW I677854B TW 107136738 A TW107136738 A TW 107136738A TW 107136738 A TW107136738 A TW 107136738A TW I677854 B TWI677854 B TW I6778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banknote
roller
peripheral surface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6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3290A (zh
Inventor
井澤伸也
Shinya Izawa
石原悠紀
Yuki Ishihara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金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Japan Cash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金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Japan Cash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金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3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3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7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78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10Mechanic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0Piling apparatus of which the discharge point mov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eight to the pile
    • B65H29/51Piling apparatus of which the discharge point mov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eight to the pile piling by collecting on the periphery of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006Winding articles into ro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28Feeding articles stored in rolled or folded band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9/00Counting coins; Handling of coin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1Features of transport path
    • B65H2301/311Features of transport path for transport path in plane of handled material, e.g. geometry
    • B65H2301/3113Features of transport path for transport path in plane of handled material, e.g. geometry vert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9Winding, unwinding from or to storage, i.e. the storage integrating winding or unwinding means
    • B65H2301/4191Winding, unwinding from or to storage, i.e. the storage integrating winding or unwinding means for handling articles of limited length, e.g. AO format, arranged at intervals from each other
    • B65H2301/41912Winding, unwinding from or to storage, i.e. the storage integrating winding or unwinding means for handling articles of limited length, e.g. AO format, arranged at intervals from each other between two belt lik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9Winding, unwinding from or to storage, i.e. the storage integrating winding or unwinding means
    • B65H2301/4192Winding, unwinding from or to storage, i.e. the storage integrating winding or unwinding means for handling articles of limited length in shingled formation
    • B65H2301/41924Winding, unwinding from or to storage, i.e. the storage integrating winding or unwinding means for handling articles of limited length in shingled formation between two belt lik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90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Other features of 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2Bidirectional powered handling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40Shafts, cylinders, drums, spindles
    • B65H2404/41Details of cross section profile
    • B65H2404/411Means for varying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8/00Specific machines
    • B65H2408/10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sheet(s)
    • B65H2408/13Wall or kiosk dispenser, i.e. for positively handling or holding material until withdrawal by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12Banknotes, bills and chequ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Discharge By Other Mean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滾筒方式之紙張的聚集裝置,係將紙張依次地供給至導出滾筒外周面並以積層狀態環繞聚集之後一併進行退還處理,且提供以下的技術:即便聚集於導出滾筒外周的紙張數增大仍不用進行特別的速度控制就可以將導出滾筒最外周的紙張之線性速度保持於固定並維持紙幣的列整狀態。
將旋轉的過程中逐張所供給的紙張重疊聚集於外周面上的紙張聚集用滾筒(105),係具備:複數個出沒構件(280),其是構成能在最突出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出沒自如,並且朝向突出方向彈性彈壓,且以外表面來與紙面接觸;該最突出位置係以既定周方向配置來設置於外周面之紙張聚集部位並朝向外徑方向突出;該退避位置係比該最突出位置更朝向內徑方向退避;紙張係橫跨於出沒構件之間地被聚集。

Description

紙張聚集用滾筒、紙張的聚集裝置、以及紙張處理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裝備於例如自動販賣機等之紙張操作裝置的紙張處理裝置、裝備於紙張處理裝置的紙張的聚集裝置、以及紙張聚集用滾筒之改良。
作為裝備於具備有藉由接受顧客所投入之紙幣而提供各種之物品或服務之功能的自動販賣機、遊戲場之遊戲媒體貸出機、紙幣存取款機、兌幣機等之紙幣操作裝置的紙幣處理裝置,已知的有能夠進行複數個錢幣種類之紙幣的連續取入、收納及導出的回流式(reflux type)之型式。
如此的紙幣處理裝置係具備導出聚集裝置,該導出聚集裝置係一旦將藉由識別部而被拒絕接受的拒收(reject)紙幣、或紙幣投入後藉由發生取消(cancel)而造成退還的紙幣,予以聚集之後就導出至退還口。
作為該導出聚集裝置,係如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6-32514號)、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2814249號)、專利文獻3(日本特許第4563435號)、專利文獻4(日本特表平10-508962號)所分別揭示,有一旦將顧客所投入的紙幣捲於滾筒外周並事先予以暫時保留,且已發生取消、忘記領取時就一併退還的技術。
但是,因其等專利文獻是將複數張的紙幣依次地積層於外周長度、及外徑為固定的圓筒狀之滾筒的外周面之後一併導出的構成,故而隨著積層張數增加一張就會增大包含紙幣之厚度在內的滾筒之外徑(圓周)並增大最外周的紙幣之圓周速度。因此,當被導入於滾筒的紙幣之搬運速度為固定時,使滾筒外周之既積層紙幣與後續紙幣之前端一致的時序(timing)就會依次地發生偏移,且在所積層的紙幣間發生位置偏移。
對於該不良情形係有必要按照積層紙幣張數之增大來進行速度調整之控制,以便使滾筒之圓周速度依次地減速來與紙幣之搬運速度一致。但是,因實際的外徑、及圓周速度之增加量會藉由紙幣之厚度差異、摺痕等之變形程度等的主因而無法成為固定,故而實際上極為難以進行滾筒之圓周速度的高精度控制,且控制程式(control program)會變得複雜。
再者,如此的問題,係不限於紙幣處理裝置,即便是在操作紙幣以外之紙張,例如支票(ticket)、票據、有價證券等的紙張處理裝置中仍會發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6-3251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2814249號
專利文獻3:日本特許第4563435號
專利文獻4:日本特表平10-508962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而開發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滾筒方式之紙張的聚集裝置,可在已確定針對投入之後暫時被保留的紙張進行移送(退還、排出)的情況下,將該紙張依次地供給至導出滾筒外周面並以積層狀態環繞聚集之後一併進行移送處理,且提供以下的技術:即便聚集於導出滾筒外周的紙張數增大仍不用進行特別的速度控制就可以將導出滾筒最外周的紙張之線性速度保持於固定並維持紙幣的列整狀態。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第一態樣之發明的紙張聚集用滾筒,係將旋轉的過程中逐張所供給的紙張重疊聚集於外周面上的紙張聚集用滾筒,其特徵為,具備:複數個出沒構件,其是構成能在最突出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出沒自如,並且朝向突出方向彈性彈壓,且以外表面來與紙面接觸;該最突出位置係以既定周方向配置來設置於外周面之紙張聚集部位並朝向外徑方向突出;該退避位置係比該最突出位置更朝向內徑方向退避;前述紙張係橫跨於前述出沒構件之間地被聚集。

[發明效果]
依據本發明,一種將紙張依次地供給至導出滾筒外周面並以積層狀態環繞聚集之後一併進行排出處理的滾筒方式之紙張的聚集裝置,係提供以下的技術:即便聚集於導出滾筒外周的紙張數增大仍不用進行特別的速度控制就可以將導出滾筒最外周的紙張之線性速度保持於固定並維持紙幣的列整狀態。
以下,藉由圖式所示的實施形態來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紙幣處理裝置之構成]
圖1中之(a)及(b)係具備有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紙張的聚集裝置的紙張(紙幣)處理裝置之前視圖、及A-A剖視圖。
再者,雖然在本實施形態中係針對處理作為紙張之一例之紙幣的裝置加以說明,但是本發明之紙張聚集滾筒、紙張的聚集裝置、紙張處理裝置係除了紙幣以外也可以同樣應用於票據、支票、有價證券等等之紙張的處理裝置。
又,雖然在本例中係針對處理退還紙幣的裝置加以說明,但是不限於退還紙幣,而同樣可以應用於將紙幣聚集於導出滾筒外周之後朝向他處移送的裝置。
圖1所示的回流式紙幣處理裝置(以下,稱為紙幣處理裝置)1,係指裝備或是併設於例如自動販賣機、售票機、遊戲場之遊戲媒體貸出機、紙幣存取款裝置、兌幣機等之紙幣操作裝置以進行紙幣之接受、作為零錢等的紙幣之導出處理的手段。
紙幣處理裝置1,係概略由以下之構件所構成:框體3,其是構成外部構裝體;及存取款處理部M,其是將已存款於框體內的紙幣在所需的路徑(route)進行機內搬運,或排出至機外;及紙幣收納部N,其是收納從紙幣存取款處理部M被搬運而來的紙幣,或在與紙幣存取款處理部M之間進行紙幣之授受;及搬運機構,其是經過各種的路徑來搬運紙幣;以及控制手段(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MPU(microprocessor;微處理器)、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等)300,其是控制各種控制對象(圖2、圖3)。
存取款處理部M,係具備:存取款口5,其是一併接受包含不同錢幣種類之紙幣且最大30張的紙幣束,或成為退還存款紙幣時的退還口;及退還口7,其是成為最大30張的紙幣之取款導出口、及存款拒絕退還口;及一併存款部11,其是將存款、被設定於存取款口5的紙幣束分離成各一張的紙幣並沿著存款紙幣搬運路徑9a導入至裝置本體內;及定心部13,其是配置於一併存款部11之下游側並使被搬運而來的紙幣之寬度方向位置一致於搬運路之中央部;及識別部15,其是配置於定心部之下游側並藉由光學、磁性感測器之並用來判定存款紙幣之錢幣種類、真偽等;及代管(escrow)部(暫時保留部)20,其是暫時保留最大30張之已通過識別部的存款紙幣,且在已確定接受時朝向各個收納部、回收庫導出,在藉由退款要求等所為之取消退還時朝向聚集部(導出聚集裝置)22導出;及導出聚集部(退還紙幣之聚集裝置)22,其是在聚集從代管部被搬運而來的退還用之紙幣或拒收紙幣(以下,稱為退還紙幣)之後朝向退還口7導出;以及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紙幣保留部)24,其是在從導出聚集部22被導出至退還口7的退還紙幣即便經過既定時間仍未被顧客回收的情況下藉由導出聚集部所回送並收納作為忘記領取紙幣。
紙幣收納部N,係具備:第一及第二回流式收納部30、32,其是依每一錢幣種類出入自如地容納已確定存款紙幣之接受時從代管部20逐張被導出並搬運於收納紙幣搬運路徑9b上而來的紙幣;以及回收庫(回收紙幣收納部)40,其是從正面側裝卸自如地安裝於第二回流式收納部32之下方所設置的容納空間3a內,且在結束營業時從各個回流式收納部回收全部的錢幣種類,或回收未被利用作為零錢的高額紙幣或未能全部容納於各個回流式收納部的多餘紙幣。
搬運機構,係具備用以生成、傳遞沿著各個搬運路徑9a、9b及其他的搬運路徑而搬運紙幣之驅動力的馬達、螺線管(solenoid)、及滑輪(pulley)、皮帶、閘門(gate)等。
控制手段300,係控制存取款處理部M、紙幣收納部N、及搬運機構等的控制對象。
再者,藉由存取款口5或退還口7所為的紙幣之最大操作張數只不過是一例。
本例的第一及第二回流式收納部30、32,係分別具備二個最大收納張數60張之回流滾筒30a、32a。雖然各個回流滾筒30a、32a,為適於將紙幣收納在以螺旋狀重疊環繞於回流滾筒之外周面的一條長條帶間的環流之型式,但是當然此只不過是一例。
[紙幣處理裝置之各種動作]
其次,藉由圖2、圖3來針對具備有本發明的紙幣之導出聚集部(退還紙幣之聚集裝置)22之圖1所示的紙幣處理裝置1中的存款動作、確定動作、取款動作及回收動作之概要加以說明。
亦即,圖2中之(a)及(b)係顯示紙幣處理裝置之存款動作、及確定動作的說明圖;圖3中之(a)及(b)係顯示該紙幣處理裝置之取款動作、及回收動作的說明圖。
首先,在圖2中之(a)的存款動作中,已接受來自感測器之信號的控制手段300係使搬運機構作動並使用一併存款部11及存款紙幣搬運路徑9a來取入紙幣,該感測器係當一張、或複數張之紙幣從存取款口5被投入時就偵測出紙幣。一併存款部11係從被設定於存取款口5的紙幣束中之最上部的紙幣逐張取出並搬運至定心部13。被搬運至定心部的紙幣係接受定心之後移動至識別部15以接受識別。藉由識別部15而被判定為能夠接受的紙幣係搬運至代管部20並逐張環繞於代管滾筒21外周來暫時保留,且等待存款之確定。在識別部中被判定出不能接受的拒收紙幣為從存取款口5逐張被投入的紙幣的情況下,係在該狀態下從退還口7朝向機外排出。另一方面,在複數張一併被投入的紙幣被拒收的情況下,係在一旦聚集(一張至複數張)於導出聚集部22之後從退還口7整理並朝向機外排出、退還。又,在已藉由顧客操作未圖示之取消按鈕(cancel button)而要求紙幣之退還的情況下,係使在代管部20中暫時保留的紙幣逐張送出至導出聚集部22並逐張重疊環繞於旋轉的導出滾筒105之外周且以積層狀態聚集。在顧客所投入的全部紙幣已完成聚集於導出滾筒外周的階段下藉由導出滾筒105朝向導出方向旋轉來使紙幣束從退還口7朝向外部突出並退還,且催促顧客接收。
在為了從退還口7退還而朝向機外突出的紙幣束即便經過既定時間仍未被顧客回收的情況下,係使導出滾筒朝向返回方向逆轉並回送至機內,藉此當作忘記領取紙幣而收納於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24。
在圖2中之(b)的確定動作中,係在暫時被保留於代管部20的存款紙幣之存款已確定的階段下從代管部逐張送出紙幣,作為零錢來利用的紙幣會經由收納紙幣搬運路徑9b並依錢幣種類別來收納於其中任一個回流式收納部30、32,不作為零錢來利用的紙幣則收納於回收庫40。
在圖3中之(a)的取款動作中,係取出在導出紙幣作為零錢時已收納於回流式收納部30、32的紙幣並以識別部15來進行識別,只要是能夠退還的紙幣,一旦聚集(一張至複數張)於導出聚集部22之後就會一併作為零錢從退還口7導出。
另一方面,在藉由識別部15之識別而被判定出為不可退還的紙幣之情況下,係在代管部22暫時貯存之後移送至回收庫40予以收納。
在圖3中之(b)的回收動作中,係一旦將營業截止等時已收納於回流式收納部30、32的紙幣聚集於代管部20之後就收納於回庫40。
[導出聚集部之構成]
以下,針對導出聚集部(導出聚集裝置)22加以詳細說明。
圖4中之(a)至(c)係顯示代管及聚集單元之外觀立體圖、B-B剖視圖、以及導出聚集部單體之外觀構成的立體圖;圖5中之(a)係顯示將導出聚集部之右側板予以去除後的內部結構之立體圖,(b)為(a)之C-C剖面立體圖,(c)為(a)之D-D剖面立體圖,(d)為(a)之D-D側剖視圖;圖6係以導出滾筒作為中心的搬運機構之概略構成圖。又,圖7係顯示將導出聚集部之左側板予以去除後的內部構成(齒輪機構)之立體圖。
圖4中之(a)及(b)所示的代管及聚集單元50,係對框體3之存取款處理部M構成裝卸自如,且具有將代管部20和導出聚集部22予以連結的構成。
在此,由於代管部20之構成的詳細係與本發明之要旨無關所以不予敘述。
已從代管部20分離後的導出聚集部22之外觀構成係如同圖4中之(c)所示。
導出聚集部22,係具備:略箱形之殼體(casing)100;及接受口(接受部)102,其是開口形成於殼體100之後面上部,並逐張接受沿著藉由代管部20側之搬運皮帶20a沿著長邊方向逐張被搬運而來的紙幣(拒收紙幣、退還紙幣)B;及導出滾筒(紙幣(紙張)聚集用滾筒)105,其是正逆旋轉自如地軸支於殼體100內,在正轉的過程中將從接受口102逐張所導入來的紙幣依次地以積層狀態聚集於外周面,且在聚集結束後之退還時藉由正轉將已聚集的紙幣束從出口107導出,並且在回收忘記領取紙幣時藉由逆轉從排出口180朝向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紙幣保留部)24排出;及出口(第一出口)107,其是成為將已聚集於導出滾筒外周面的紙幣束朝向殼體外(紙幣處理裝置之退還口7)排出時的排出口;及第一皮帶機構(第一搬運導引構件、接受及排出皮帶機構)110,其是具備有第一皮帶(搬運導引構件)111,該第一皮帶(搬運導引構件)111係形成接觸及於導出滾筒105的上部外周面之既定周方向範圍的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且將藉由朝向接受方向(圖6之順時針方向a)行走而從接受口102所導入來的紙幣B之前端,導引至位於圖6中之(a)所示的接受待機位置的導出滾筒外表面;及逆流防止用之第一擋葉(flapper)(接受切換導引構件)120,其是位於將構成第一皮帶機構110的第一皮帶111張設成環狀(endless)的複數個滑輪當中的一個滑輪112a之下方,藉由未圖示的彈簧來彈壓(藉由第一皮帶機構的一個滑輪112a之旋轉軸來軸支)於導出滾筒外周面並呈上下旋動自如,且藉由與第一皮帶111之協同動作將剛從接受口所導入來的紙幣前端導引至滾筒外周面;及第二皮帶機構(第二搬運導引構件)130,其是位在第一皮帶機構110之前部下方,形成接觸及於導出滾筒105之外周面之既定範圍(從滾筒外周面之前面至下表面)的第二接觸行走區域T2,且具備有第二皮帶(搬運導引構件)131;及第三皮帶機構(第三搬運導引構件)140,其是位在第二皮帶機構130之後方,形成接觸及於導出滾筒之後部外周面之既定範圍的第三接觸行走區域T3,且具備有第三皮帶(搬運導引構件)141;及第四皮帶機構150,其是分別形成第四及第五接觸行走區域T4、T5,且具有第四皮帶151,該第四及第五接觸行走區域T4、T5係藉由分別被配置於將第二皮帶131張設成環狀的複數滑輪當中的最上部之滑輪132a之上方、及下方的滑輪152a、152b來張設成環狀,藉此接觸及於第一皮帶下表面、及第二皮帶外表面與既定範圍;及第二擋葉(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160,其是位在第一擋葉120之前方、且出口107之內側,用以將前方一端的軸部161軸支成上下移動自如並平時朝向從導出滾筒105之外周面間離的逆時針方向彈性彈壓;及未圖示的螺線管(solenoid)(擺動式(swing)螺線管、驅動源),其是使第二擋葉抵抗彈簧而朝向順時針方向旋動以使第二擋葉之前端部(右端部)朝向導出滾筒之內徑側位移;及第三擋葉(切換導引構件)170,其是以將導出滾筒包夾於中間並約180度配置於第二擋葉之相反側位置(前面側下部)的軸171作為中心而左右旋動,並且藉由未圖示的彈簧朝向圖6中之(a)及(b)所示的導出滾筒內徑側彈壓;及排出口(第二出口)180,其是將圖17所示的忘記領取紙幣BB’朝向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24排出;以及馬達(驅動源)190,其是驅動各個皮帶機構、導出滾筒。再者,也可設置與控制手段300不同的導出聚集部22專用之控制手段。
導出滾筒105,係指將在以旋轉軸105a作為中心而旋轉的過程中逐張所供給來的紙幣B重疊聚集於外周面上的紙張聚集用滾筒,且具備旋轉驅動的滾筒本體250及複數個出沒構件(紙幣支撐構件)280(280A、280B),而環繞於紙幣聚集用滾筒外周面的紙幣係橫跨於出沒構件之外表面間而聚集(環繞);該複數個出沒構件(紙幣支撐構件)280(280A、280B)係構成能在最突出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出沒自如並且朝向突出方向彈性彈壓,且以外表面來與紙幣面接觸;該最突出位置係以既定周方向配置(隔開間隔)來設置於滾筒本體之外周面的紙幣聚集部位並朝向外徑方向突出的位置,該退避位置係比該最突出位置更朝向內徑方向退避。位於圖5中之(c)及(d)等所示之最突出位置時的各個出沒構件之外周面的徑向位置為均一,且彈性彈壓力也形成均一。
各個皮帶機構(各個搬運導引構件)110、130、140,係指沿著導出滾筒之外周面的圍繞(旋轉)移動路徑而配置有複數個並使紙幣面接觸(密接)於導出滾筒(出沒構件)外周面的手段。又,各個皮帶機構110、130、140,係指藉由各個皮帶111、131、141中介已積層於滾筒外周面的紙幣將各個出沒構件逐個以等距離朝向內徑方向壓入,藉此將導出滾筒之外周面上的紙幣外周面之外徑(徑向)位置無關於紙幣束之張數(厚度)而始終保持於固定的手段。從而,各個皮帶之張力、硬度,係設定為可以抵抗使出沒構件朝向外徑方向突出的彈性力而朝向內徑側均一地壓入之程度的強度。
第一擋葉(接受切換導引構件)120,係指以滑輪112a之軸部作為中心而旋動,且將剛從接受部所導入而來的紙幣前端部導引至滾筒外周面與搬運導引構件之間的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之入口之呈開閉(旋動)自如的手段。更且,第一擋葉120,係指阻止所接受到的紙幣朝向接受口102逆流的手段,且平時(非作動時)以藉由彈簧使前端部與導出滾筒表面相接觸的方式所彈壓。又,在後面所述的導出滾筒逆轉時阻止紙幣後端從接受口朝向代管部回送並朝向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24導引。
第二擋葉(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160,係藉由未圖示的螺線管(擺動式螺線管)所驅動,且在被退還的紙幣全部完成聚集於導出滾筒外周之後作動以將面向出口107的路徑予以開放,藉此能夠進行紙幣束之一併導出。亦即,第二擋葉160,係指將進入導出滾筒外周面與第一皮帶111之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而來的紙幣之搬運方向,選擇性地切換成沿著導出滾筒外周面的方向(下方)與第一出口方向之其中任一方的手段。亦即,第二擋葉160,係能夠將藉由彈簧彈壓而位於圖6所示的開放姿勢時從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朝向導出滾筒外周方向之路徑予以開放(封閉第一出口側路徑)以將導出滾筒外周面之紙幣(束)沿著導出滾筒外周面朝向逆時針方向搬運。又,第二擋葉160是藉由螺線管所彈壓,藉此會在位於圖16中之(c)所示的封閉姿勢時將第一出口側路徑予以開放(封閉朝向紙幣聚集用滾筒外周面方向之路徑),以將導出滾筒本體外周面之紙幣(束)從其前端朝向第一出口導引。
控制手段300,係在接受從接受口102所導入的紙幣之期間中不使螺線管作動而一邊持續開放第二擋葉(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160且一邊使導出滾筒正轉,且在結束接受作業並將滾筒外周之紙幣束從第一出口排出至機外時使螺線管作動並一邊使第二擋葉160轉移至封閉姿勢(轉移之後)同時一邊使導出滾筒正轉。
第二出口180係配置於與第一出口107不同的位置並連通至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紙幣保留部)24。
因第三擋葉170,係平時(非作動時)藉由未圖示的彈簧而朝向導出滾筒側彈壓並將朝向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24之路徑予以開放,故而在藉由導出滾筒逆轉而將忘記領取紙幣BB’從第二出口180排出時會藉由與第三皮帶機構140之協同動作來導引排出作業。亦即,第三擋葉(切換導引構件)170,係構成能夠切換成已封閉朝向第二出口180之路徑的姿勢、和開放該路徑將滾筒外周面之紙幣導引至第二出口的姿勢。雖然第三擋葉係平時藉由彈簧而朝向面向導出滾筒的逆時針方向彈壓,但是能在導出滾筒朝向正轉方向旋動的過程中藉由通過的出沒構件上之紙幣朝向外徑方向按壓並朝向順時針方向旋動來容許導出滾筒周面(出沒構件外表面)之紙幣通過。
又,在圖17中如後面所述,在導出滾筒逆轉而導出滾筒外周面之紙幣束從其後端朝向順時針方向移動的情況下,因第三擋葉170係藉由彈簧朝向面向導出滾筒內部的逆時針方向彈壓故而會將面向第二出口的路徑予以開放。
控制手段300,係在一旦藉由導出滾筒等之正轉而從第一出口所導出的紙幣束即便經過既定時間仍未被顧客取出的情況下,會使導出滾筒逆轉以將紙幣束返回至機內並從第二出口180排出至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紙幣保留部)24。此時,因第三擋葉170係位於第二出口開放位置,故而藉由使導出滾筒持續逆轉既定角度就可以使紙幣束以後端作為前頭從第二出口排出。
又,在接受口102、出口107及排出口180係分別配置有紙幣偵測感測器102a、107a、180a。
在本例中,雖然導出滾筒105,係僅軸支成正逆旋轉自如,且藉由與構成各個皮帶機構的皮帶之接觸所旋轉驅動,但是也可藉由馬達來直接驅動導出滾筒。
第一皮帶機構(搬運導引構件)110,係具備將第一皮帶111藉由滑輪112a至112d張設成環狀來正逆轉的構成,且藉由馬達190所驅動。第一皮帶機構110,係具有:在正轉時將從接受口102所接受的紙幣B從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之右端部導入,藉此導引紙幣前端並開始環繞於導出滾筒(出沒構件)外周面的功能;以及將聚集(積層)於導出滾筒外周面的退還紙幣藉由與第二擋葉160之協同動作朝向出口107導出的功能。又,因第一皮帶機構,係以滑輪112a之軸部作為中心而使滑輪112c、112d構成能夠上下移動,故而在將紙幣從出口107排出時,第一皮帶111係可以對應通過滑輪112c、112d的紙幣之增厚而使整體上升。再者,在紙幣通過第二擋葉160並面向起始位置(home position)HP正轉移動時,構成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的滑輪112a、112c間的第一皮帶111係不上下移動。又,構成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的滑輪112a、112c間的第一皮帶部分係具有既定張力,藉此就具有將基於張力而來的按壓力賦予紙幣面並將導出滾筒之出沒構件壓入至內徑側的任務。亦即,雖然在形成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的第一皮帶111部分係不存在滑輪,但是即便與同區域T1對面的導出滾筒外周面上的紙幣之厚度已增大,第一皮帶111仍不會朝向外徑側大幅地撓曲而是可以藉由較強的原形保持力中介紙幣將各個出沒構件朝向導出滾筒之內徑側續壓並將紙幣之外周面的徑向位置(圓周速度)始終維持於固定。此是與以下的第二、及第三皮帶機構130、140之各個皮帶131、141共通。
第二皮帶機構130,係具有將第二皮帶131藉由滑輪132a至132c張設成環狀來正逆轉的構成,且在正轉時將從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之出口移動而來的紙幣之前端藉由與第二擋葉160之協同動作朝向第二接觸行走區域T2導引。在形成第二接觸行走區域T2的第二皮帶131部分係不存在滑輪,即便通過同區域T2的紙幣之厚度已增大仍能中介紙幣將出沒構件朝向內徑側壓入並將紙幣外周面之徑向位置(圓周速度)始終維持於固定。
第三皮帶機構140,係具有藉由滑輪142a至142c來張設第三皮帶141的構成,且在正轉時有助於紙幣朝向導出滾筒外周面之堆疊和搬運,而在逆轉時執行藉由與第三擋葉170之協同動作將忘記領取紙幣BB’朝向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24排出的任務。
第四皮帶機構150,係具有藉由滑輪152a、152b來張設第四皮帶151的構成,且在正轉時藉由與第二擋葉160之協同動作來輔助已經過第四接觸行走區域T4之朝向出口107的紙幣排出作業。在逆轉時將殘留於出口107的忘記領取紙幣(束)返回至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並朝向排出口180導引。
其次,基於圖7來針對導出聚集部之驅動傳遞機構之一例加以說明。
馬達190之輸出齒輪190a係透過二個從動齒輪201、202來與藉由導出滾筒105之旋轉軸105a而能夠沿著軸向中心相對旋轉所軸支的大徑齒輪205嚙合。因大徑齒輪205係相對於旋轉軸105a而裝配於滑輪故而能夠與導出滾輪相對旋轉,且導出滾筒不藉由大徑齒輪所驅動。大徑齒輪係指將來自馬達之驅動力中繼傳遞至各個皮帶機構110、130、140、150之各個驅動齒輪207、209、211、213的從動手段。亦即,各個皮帶機構110、130、140、150之各個驅動滑輪112a、132a、142a、152a,係分別與各個驅動齒輪207、209、211、213一體化成同一軸心狀,藉由各個驅動齒輪與大徑齒輪205嚙合就能使來自馬達之驅動力同時傳遞至各個驅動滑輪112a、132a、142a、152a,且能驅動各個皮帶111、131、141、151。
導出滾筒105係藉由與其外周面相接觸的各個皮帶111、131、141、151之摩擦所驅動,且與各個皮帶共轉,藉此導出滾筒和各個皮帶就可以以同一速度旋轉、行走。由於導出滾筒是利用各個皮帶之摩擦力以同一速度旋轉,藉此所旋轉驅動,且將紙幣捲取於其外周面,所以皮帶之行走速度與導出滾筒的速度差會變無,且能夠不使所供給而來的各個紙幣前端之位置與導出滾筒側之捲取開始部(紙幣前端定位部)偏移地聚集。
當一邊使導出滾筒與各個皮帶接觸,同時一邊個別地驅動導出滾筒和皮帶群時,就會發生使導出滾筒之旋轉速度與皮帶群之進給速度同步的必要,且使速度控制或齒輪之調整等變得困難。
依據本構成,就沒有如此的不利及不方便。
再者,位於接受口102側之最下部的中徑之齒輪215係指驅動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24側之搬運機構的齒輪,該齒輪215係透過大徑齒輪205藉由馬達190所驅動。
其次,基於圖8至圖11來說明導出滾筒、及周邊零件之構成、動作。
圖8中之(a)至(c)係顯示對導出滾筒配置有各個皮帶機構之狀態的立體圖、導出滾筒單體之外觀立體圖、以及顯示出沒構件之稱機構的縱剖面立體圖;圖9中之(a)及(b)係顯示對導出滾筒配置有各個皮帶機構、及各個擋葉的狀態之立體圖;圖10中之(a)至(c)係導出滾筒之外觀立體圖、縱剖面立體圖、及縱面側視圖;圖11中之(a)至(c)係顯示紙幣環繞於導出滾筒之順序的立體圖。
導出滾筒(紙幣聚集用滾筒)105,係指將在以旋轉軸105a作為中心正轉的過程中從接受口102逐張供給至外周面的紙幣B以使其前端緣一致的狀態重疊而聚集的手段(圖11),且具備旋轉驅動的滾筒本體250及複數個出沒構件(紙幣支撐構件)280,而聚集於導出滾筒外周面的紙幣係橫跨於各個出沒構件280之外表面間而環繞;該複數個出沒構件(紙幣支撐構件)280係構成能在最突出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出沒自如並且朝向突出方向彈性彈壓,且以外表面來與紙幣面接觸;該最突出位置係以既定周方向配置(隔開間隔)來設置於滾筒本體之外周面的紙幣積層部位並從滾筒本體朝向外徑方向突出的位置,該退避位置係比該最突出位置更朝向內徑方向退避。
滾筒本體250,係具備:基底(base)構件252,其是與滾筒之旋轉軸105a一體化;以及導引構件255,其是一體地設置於基底構件並導引朝向周方向以90度間隔朝向外徑方向突出所配置的出沒構件。在本例中,導引構件255係形成中空的四角柱狀,藉由其內壁使出沒構件280朝向內外徑方向出沒自如,且支撐成不能脫落,各個出沒構件280係藉由各個彈性構件257以均一之力朝向外徑方向(突出方向)彈性彈壓。
藉由將各個出沒構件之重量、及各個彈性構件之彈簧力設定為同等,各個出沒構件就能夠利用藉由皮帶所為之加壓分別等距離地朝向內徑側位移。
基底構件252,係具備:七片圓盤狀之分隔構件258,其是沿著旋轉軸105a之軸向以既定間隔所配置;以及四個環狀槽部258a,其是形成於各個分隔構件之間並分別接受分別構成各個擋葉120、160、170的四片爪片120A、160A、170A(參照圖9)。再者,從軸向二個外側算起第二個和第三個分隔構件258係兼作導引構件255,且在導引構件255間能夠朝向軸向進退、位移且不能脫落地容納有出沒構件280及彈性構件257。又,如圖10中之(b)及(c)所示,形成於各個導引構件255之對向面的鉤部255a係卡止已設置於出沒構件的鉤部282a以不能朝向外徑方向脫落。
各個擋葉之爪片120A、160A、170A,係存在有沿著軸向配置於基底構件252之外周面的各個環狀槽部258a,藉此可以超過各個出沒構件之最外周面而使其前端部(與紙幣之接觸部)進入內徑側。另一方面,因紙幣會在紙幣面接觸到各個出沒構件之外周面時堵塞各個環狀槽部258a,故而各個爪片之前端部會藉由與紙幣接觸而無法超過紙幣並進入內徑側。
如圖10所示,各個出沒構件280,係具有:被導引構件(滑動構件)282,其是沿著導引構件255之內壁而朝向內外徑方向進退,並且藉由彈性構件257所彈壓;以及接觸構件285,其是搭載於被導引構件並與紙幣接觸以外表面來支撐。各個被導引構件282係在周方向中央具有凹處282b,並且從凹處之周方向兩側左右對稱地外伸有紙幣導引片282c。
再者,凹處282b並非必須。
在四對出沒構件280當中之一對出沒構件280A之被導引構件282,係旋動(擺動)自如地配置有與其他的三對出沒構件280B不同且由摩擦墊所構成之作為接觸構件285的捲取開始部(紙幣前端定位部)286。捲取開始部286係利用藉由出沒構件所支撐的軸部286a以既定之較小的角度範圍軸支成旋動自如。
軸部286a,係只要藉由被導引構件282之前端部支撐成不能脫離即可,其支撐結構係未被限定。捲取開始部286係既可與軸部286a一起旋動,又可為相對於已被固定的軸部286a僅使捲取開始部旋動的構成。
在其他的三對出沒構件280B的被導引構件之凹處282b內係藉由軸部290a旋轉自如地軸支有摩擦減低用的輥子(旋轉體)290。該軸部290a之支撐結構也可與軸部286a同樣為任何的支撐結構。
因捲取開始部286係指一邊將紙幣前端在與皮帶面之間夾壓保持同時一邊搬運的手段,故而成為與紙幣接觸的外表面之摩擦係數設定為較大的止滑部(橡膠等)。將捲取開始部286藉由被導引構件282翹翹板式地支撐成能夠旋動,藉此就能夠接受透過紙幣之來自皮帶的加壓力而柔軟地變更紙幣前端部之支撐姿勢,而可以防止對紙幣施加過大的負荷,且能夠穩定紙幣前端部而朝向捲取方向引入。
另一方面,由於其他的三對出沒構件280B,係需要按照紙幣之厚度的增加而在朝向內徑方向沒入時避開與紙幣之摩擦,所以構成容易藉由旋轉自如的輥子290而在與紙幣之間產生滑動。亦可將由摩擦阻力較低之材料所構成的構件來取代旋轉的輥子,與捲取開始部286同樣以既定之較窄的角度範圍支撐成擺動自如。
再者,因只要在三對出沒構件280B之外表面配置摩擦阻力較大之止滑部,即便各個出沒構件280B欲按照導出滾筒外周面的紙幣之厚度增大藉由來自皮帶之壓力朝向內徑方向移動,紙幣之局部仍會在止滑部與皮帶之間受到強力夾壓而無法滑移(slip),故而出沒構件280B係無法順利地朝向內徑側位移。相對於此,如本例般,由於只要在三個出沒構件280B與紙幣之接觸部設置輥子290以使紙幣朝向周方向滑動自如,就可以防止紙幣之張力起因於藉由皮帶所為的夾壓力而妨礙出沒構件朝向內徑側位移的事態,所以可以使藉由出沒構件朝向內徑退避所致的紙幣外周面之縮徑動作順利化。
再者,雖然出沒構件係在本例中以等間隔配置四個於周方向,但是此只不過是一例。又,在構成各個出沒構件280的各個被導引構件282設置兩端部朝向內徑側傾斜的紙幣導引片282c,藉此可確保較寬的與紙幣之接觸面並可提高捲取時的支撐穩定性、密接性。
如圖11中之(a)至(c)所示,在導入至導出滾筒外周面而來的紙幣B1依次地從捲取開始部286環繞於其他的輥子290的過程中,構成未圖示之皮帶機構的皮帶是中介紙幣B1將各個出沒構件280A、280B僅以紙幣之厚度量均一地朝向內徑方向按壓。此時,因各個被導引構件282可以一邊抵抗彈性構件257且一邊朝向內徑方向退避,故而在出沒構件之間環繞成捲筒狀的紙幣之最外周面的徑向位置會始終成為固定,且圓周速度也會成為固定。
其次,針對編碼器(encoder)機構210加以說明。
如圖6、圖8至圖13等所示,編碼器機構210,係具備:碼輪(code wheel)212,其是在外周以既定間距(pitch)具備複數個開縫(slit)213,且與導出滾筒105(滾筒本體)構成同軸狀而一體旋轉;及由光遮斷器(photointerrupter)所構成的導出滾筒之HP偵測用的第一檢測器220及導出滾筒之旋轉位置偵測用(旋轉角度檢測器)的第二檢測器222,其是將以既定間距形成多數個於碼輪之端緣的開縫213之移動路徑包夾於中間使發光部和受光部對向配置所成;以及起始位置標記(mark)225,其是印刷形成於滾筒本體之基底構件252上。
各個檢測器220、222,係將各個發光部和各個受光部在將碼輪的開縫213之移動路徑包夾於中間的狀態下固定於裝置本體之固定部。控制手段係基於來自發光部之檢測光穿透開縫213並藉由受光部所受光的信號,來計數每一單位時間的輸出並檢測碼輪212之旋轉數及旋轉速度。
雖然開縫213之大部分係具有相同的軸向長度,但是特定的開縫係構成比其他的開縫更長形,以便可以在導出滾筒之捲取開始部286到達起始位置HP時偵測其情形。旋轉角度檢測用的短形之開縫係配置於藉由第二檢測器222所為的偵測範圍,且能夠藉由第二檢測器來偵測。藉由從短形開縫所獲得的脈衝數來檢測導出滾筒之移動量(旋轉量、旋轉角度位置)。
HP偵測用的長形之開縫的長形部分(比短形開縫更長的部分)係配置於能夠僅藉由第一檢測器220所檢測的軸向位置。在第一檢測器220檢測長形之開縫之後旋動既定角度時,捲取開始部286之周方向中央部會到達起始位置。到達起始位置的長形開縫之移動量係基於藉由第二檢測器222檢測出短形開縫的脈衝數而算出。
起始位置標記225,係以在組裝時可以藉由目視來確認(目視)碼輪212中的長形開縫之位置的方式,形成於與該長形開縫對應的滾筒本體之基底構件252之側面。換句話說,起始位置標記225、和長形開縫、和捲取開始部286,係形成、配置於相同的周方向位置,且為了在組裝時使長形開縫與捲取開始部一致而形成有起始位置標記225。
[紙幣捲取聚集動作]
其次,基於圖12至圖15及圖18之流程圖來說明將紙幣捲取於導出滾筒外周的聚集動作之一例。
圖12中之(a)至(c)、圖13中之(d)及(e)、圖14中之(f)至(h)、及圖15中之(i)及(j)係將紙幣捲取於導出滾筒外周的聚集動作之說明圖;圖18係顯示聚集動作、一併導出動作、及忘記領取紙幣處理動作的流程圖。
在紙幣捲取動作之前,先行在步驟S1中檢查應退還暫時保留於代管部20的紙幣(藉由交易不成立所致的退還紙幣、及拒收紙幣)之意旨的指令是否已從控制手段發出。在該指令已被輸出的情況下係藉由驅動代管滾筒21、搬運皮帶20a等來開始紙幣逐張從代管部朝向導出聚集部22之移送(步驟S2)。
接著,在步驟S3中檢查來自代管部之第一張的紙幣B1是否已到達接受口102。
圖12中之(a)係顯示紙幣前端部已被紙幣偵測感測器102a偵測出的狀態,且顯示在代管部20中已容納於代管滾筒21外周的複數張紙幣當中之第一張的退還用紙幣B1已藉由搬運皮帶20a搬運而來且其前端部已到達位於接受口102之前方的紙幣偵測感測器102a的狀態(步驟S3中的「是」)。在紙幣前端藉由紙幣偵測感測器102a所偵測之前的等候狀態下,用以使配置於導出滾筒之外周的紙幣前端一致的捲取開始部(紙幣前端定位部)286(出沒構件280A)會在圖12中之(a)中所示的起始位置HP(接受口102之對向位置)停止。在藉由搬運皮帶20a被搬運而來的紙幣B1已藉由紙幣偵測感測器102a偵測到前端的階段,當藉由使各個皮帶機構110、130、140、150朝向正轉方向開始驅動而使導出滾筒開始正轉時(步驟S4),之後,就會使紙幣B1之前端到達取入位置(接受口102)的時序、和導出滾筒105之捲取開始部286從起始位置HP到達取入位置的時序成為相同。
由於藉由齒輪傳遞機構之構成使藉由搬運皮帶20a所為的紙幣之搬運速度和導出滾筒之旋轉速度成為固定,並且事先適當地設定導出滾筒之起始位置HP,藉此就可以在取入位置以紙幣B1之前端與導出滾筒之取入開始部286一致的方式來控制,所以容易進行控制。
捲起開始部286,係設置於四個出沒構件當中之一個280A,且僅有作為該捲取開始部的出沒構件之外表面係使與紙幣面之摩擦阻力設定為較大。捲取開始部係指不使剛被導入後的紙幣前端之位置偏移而能藉由與第一皮帶111之協同動作來保持的手段。
因當在圖12中之(a)的紙幣偵測狀態中將馬達190朝向正轉方向驅動時,各個皮帶機構110、130、140、150就會開始朝向正轉方向驅動,故而各個皮帶111、131、141、151會開始朝向箭頭a所示之接受方向行走移動。因導出滾筒105係藉由與各個皮帶之接觸阻力而共轉,故而會與各個皮帶之行走開始一起朝向正轉方向(捲取方向)開始旋轉。控制手段300係驅動代管部之馬達以使搬運皮帶20a行走(步驟S4),以便導出滾筒105朝向作為捲取方向的逆時針方向旋轉並對準捲取開始部之外表面適所,在本例中是對準周方向中央部到達圖12中之(b)所示的取入位置(接受口102)的時序,來使紙幣B1之前端到達取入位置。藉此位於待機位置的紙幣B1之前端部係能藉由捲取開始部之外表面與第一皮帶111所包夾,藉此能捲入於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內。
因捲取開始部之外表面、及第一皮帶面的摩擦阻力較大,故而在與紙幣前端之二個面之間不會發生滑動。
在本例中,雖然起始位置HP係設定於從取入位置偏移周方向位置180度的部位,但是此只不過是一例。
再者,位於圖12中之(a)所示之位置的紙幣B1到達圖12中之(b)所示之取入位置為止的移動速度,係與位於起始位置HP的捲取開始部移動至取入位置時的移動速度(圓周速度)相同,例如為800mmsec。在本發明中,因藉由導出滾筒之特徵構成、與藉由皮帶所為的按壓力之協同動作,即便保持於出沒構件之間的紙幣之張數增大,仍可以中介紙幣使各個出沒構件僅以紙幣之厚度量均等地沒入於內徑側,故而已被聚集的紙幣外周面之線性速度(外徑側位置)會始終成為固定。
在圖12中之(a)的狀態中,雖然第一擋葉120係藉由彈簧將其前端部朝向導出滾筒105之外表面彈壓,但是在圖12中之(b)的紙幣導入開始時捲取開始部286會圍繞移動至取入位置而來,且紙幣前端會藉由第一擋葉緊壓於捲取開始部外表面。此時,第一擋葉120係被紙幣按壓並僅以紙幣之厚度量往上推。從接受口102進入而來的紙幣B1係一邊與第一擋葉120前端接觸且一邊通過,藉此能穩定地導引至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內。在圖12中之(b)中當朝向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之紙幣捲入被開始時,此後,紙幣前端部就會藉由捲取開始部286與第一皮帶111所為之必要充分的按壓力來夾持且不會脫落或位置偏移地在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內朝向逆時針方向移動,比前端部還後方的紙幣部分也同樣會在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內移動。在紙幣環繞於導出滾筒外周面的過程中,係一邊密接於各個出沒構件之外表面間同時一邊橫跨於各個出沒構件之間而環繞。
圖12中之(c)係顯示第一張的紙幣B1並未完成環繞於導出滾筒外周的狀態, 在紙幣後端通過紙幣偵測感測器102a之後直至完成朝向導出滾筒外周(出沒構件之間)之環繞為止繼續各個皮帶機構之正轉驅動並使導出滾筒持續旋轉。
更且,如圖13中之(d)所示,也在紙幣後端離開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之後直至導出滾筒之捲取開始部(紙幣前端部)到達起始位置HP為止持續旋轉,且如圖13中之(e)般,在捲取開始部已到達起始位置之時間點一旦停止旋轉並待機第二張的紙幣B2到達紙幣偵測感測器102a。
在圖13中之(d)中,因紙幣B1會通過第三擋葉170,故而第三擋葉會被沿著其內面而通過的紙幣按壓並以軸171作為中心而朝向外側旋動來容許紙幣通過,且如圖13中之(e)般,當紙幣後端通過時就藉由彈簧而復位至原位置。
在第一張的紙幣B1朝向捲取方向移動於第一至第三接觸行走區域T1至T3內的過程中,因具有捲取開始部的出沒構件280A、及其他的出沒構件280B,係藉由透過紙幣之來自各個皮帶111、131、141之壓力,僅以紙幣一張之厚度量均等地沒入於導出滾筒之內徑側,故而紙幣B1之外周面的線性速度中沒有變動,且與送入於取入位置時的紙幣之搬運速度一致。因此,在將全部的紙幣環繞於導出滾筒外表面的過程中沒有必要使導出滾筒之旋轉速度減速,且不需要複雜的旋轉速度之控制。
圖14中之(f)至(h)、圖15中(i)及(j)係圖12、圖13之接續,雖然是顯示藉由導出滾筒繼續正轉來將第二張的紙幣B2環繞於導出滾筒外周的順序,但是重複與第一張相同的順序(步驟S5)。
圖14中之(f)係顯示第二張的紙幣B2之前端已到達紙幣偵測感測器102a並待機的狀態,在圖14中之(g)中係對準藉由皮帶機構、及導出滾筒之旋轉而位於取入開始部上的第一張紙幣B1之前端部到達取入位置的時序來供給第二張的紙幣B2,藉此可以在使兩張紙幣B1、B2之前端緣一致的狀態下將兩張紙幣捲入於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圖14中之(h)、圖15中之(i)及(j)係分別對應圖12中之(c)、圖13中之(d)及(e)。
在第二張的紙幣積層於第一張的紙幣之外表面時,因具有捲取開始部的出沒構件280A、及其他的出沒構件280B,也是藉由透過二張紙幣之來自各個皮帶111、131、141之壓力,僅以紙幣二張的厚度量均等地沒入於滾筒之內徑側,故而在最外周的紙幣B2之外周面的線性速度中沒有變動,且與送入於取入位置時的紙幣之搬運速度一致。因此,在將全部的紙幣環繞於導出滾筒外表面的過程中沒有必要使導出滾筒之旋轉速度減速,且不需要複雜的旋轉速度之控制。此即便是在第三張以後的紙幣環繞於導出滾筒外周面的動作中仍是同樣的。
有關第三張以後的紙幣也是重複與第二張同樣的捲入動作。
在步驟S6中係判定藉由導出滾筒而完成捲取後的紙幣之張數是否已達N張,在已達N張時係往步驟S7所示的一併導出動作轉移,且將紙幣束一併從出口107排出至機外。
[一併導出動作]
當藉由以上之順序以列整狀態環繞於導出滾筒外周之全部的紙幣轉移至導出滾筒外周時就成為圖16中之(a)所示的狀態。
亦即,圖16中之(a)至(c)係顯示一併導出動作之順序。
當成為圖16中之(a)的聚集完成狀態時,就接著進行將退還用的紙幣束BB從出口107一併退還的動作(一併導出動作)(步驟S7)。
在圖16中之(a)的狀態中,因紙幣束BB之前端緣係位於起始位置HP,故而為了將紙幣束BB從出口107導出而使導出滾筒朝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並且藉由第二擋葉160之作用朝向出口107導引。
在圖16中之(a)中,雖然因第二擋葉160係藉由未圖示的彈簧朝向外徑方向彈壓而使比旋動軸161更位於右側的第二擋葉前端部位堵塞朝向出口107之路徑,但是控制手段300係以紙幣束BB之後端部從第二擋葉前端部下面脫離的時序使未圖示的螺線管作動以使第二擋葉前端部朝向內徑方向(順時針方向、出口開放方向)旋動。藉由該開放動作可在第二擋葉之上側形成朝向出口107之開放路徑(圖16中之(b))。再者,紙幣束BB之後端部從第二擋葉前端部脫離的時序係可以按照紙幣長度來事先設定。
因第二擋葉160係在圖16中之(b)的階段中將朝向出口107之路徑予以開放,故而在紙幣束前端進入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之後到達出口107的過程中,紙幣束前端部係可以藉由第一皮帶111、及朝向導出滾筒之導出方向的旋轉順利地從出口107朝向外部移動(圖16中之(c))。又,因第一皮帶機構110,係以滑輪112a之軸部作為中心使出口側的滑輪112c、112上下移動的構成,故而在紙幣束BB通過時藉由第一皮帶之出口側上升就能使紙幣束BB之通過更順利化。
在已利用紙幣偵測感測器107a偵測出藉由從出口107所排出的紙幣束由顧客所取走而紙幣束後端已通過出口107的時期以後,藉由使螺線管呈斷開(OFF),第二擋葉就會復位至圖16中之(a)所示的原位置(步驟S8、S9)。
再者,紙幣束BB朝向機外之最終排出係藉由第一皮帶機構110與第四皮帶機構150之協同動作所進行。
[忘記領取紙幣處理動作]
其次,基於顯示忘記領取紙幣處理動作的圖17、及圖18之流程圖(步驟S10、S11)來說明將忘記領取紙幣朝向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24排出的順序。
在圖16中之(c)的退還狀態下,退還用的紙幣束BB是從出口107(退還口7)僅使前端側之部位朝向外部突出,紙幣束之後部則藉由由第一皮帶111與第四皮帶151所構成的第四接觸行走區域T4所保持。因此,顧客只要抓持紙幣束前端不抽取就無法取出紙幣束。紙幣束被取出、或是未被取出,係可以基於藉由紙幣偵測感測器107a所為的偵測資訊來判定。在所排出的紙幣已被顧客取走的情況下係使第二擋葉160復位至原位置並待機下一個紙幣捲取作業(步驟S8中的「是」、步驟S9)。
如圖17中之(a)所示,控制手段300係在紙幣束並未藉由顧客所回收之狀態已繼續一定期間的情況下(步驟S10中的「是」),如圖17中之(b)所示,會藉由馬達190使全部的皮帶機構逆轉,藉此來使忘記領取紙幣束BB’朝向機內開始後退(步驟S11)。導出滾筒係與各個皮帶機構之逆轉共轉而逆轉。再者,作為開始逆轉皮帶機構的前提,是如圖17中之(a)所示,第三擋葉170是藉由彈簧之作用而退避至內徑側,藉此將朝向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24之排出口180予以開放。
更且,圖17中之(b)的紙幣束拉入中途之階段以後也是繼續逆轉各個皮帶機構、及導出滾筒,藉此,如圖17中之(c)所示,忘記領取紙幣束BB’係從其後端部側經過第一接觸行走區域T1、第三接觸行走區域T3、排出口180而朝向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24排出並收納(步驟S11)。忘記領取紙幣束BB'已通過排出口180係可以藉由紙幣偵測感測器180a來偵測。
如此,在已被導出至出口107的忘記領取紙幣即便經過一定時間未被取出的情況下仍會回收至機內,藉此能夠不遲滯地進行下一個顧客之利用並可以防止運轉率之降低。
已收納於忘記領取收納部24內的紙幣,只要銀行員拉出導出聚集部(導出聚集裝置)22並開放內部而未取出,就無法取出。
當朝向忘記領取紙幣收納部24之排出作業完成時,就使導出滾筒復位至圖12中之(a)所示的起始位置,並且藉由第二擋葉160來關閉出口107,藉此待機下一個紙幣之投入。
[本發明之構成、作用、功效的歸納]
第一本發明之紙張聚集用滾筒,係將旋轉的過程中逐張所供給的紙張重疊聚集於外周面上的紙張聚集用滾筒105,其特徵為,具備:複數個出沒構件(紙幣支撐構件)280,其是構成能在與以既定周方向配置(隔開間隔)來設置於外周面之紙張聚集部位並朝向內徑方向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出沒自如,並且朝向突出方向彈性彈壓,且以外表面來與紙面接觸;紙張係橫跨於出沒構件之間地被聚集(環繞)。
例如,在已確定針對投入之後暫時被保留的紙張進行退還等的情況下,在將該退還紙張依次供給至導出滾筒外周面並以積層狀態環繞聚集之後一併進行退還處理的滾筒式之退還紙張的聚集裝置中,即便聚集於導出滾筒外周的紙張數增大仍不進行特別的速度控制就可以將導出滾筒最外周的紙張之線性速度保持於固定並維持紙幣之列整狀態。
不限於退還紙張,一般還可以應用於將紙張列整性佳地重疊聚集於滾筒周面的裝置中。
連結各個出沒構件之外周面間的圓周面是形成紙張聚集用滾筒之外周面。
由於習知的紙張聚集用滾筒,係按照所聚集的紙張之張數的增大而使滾筒之外徑增大,所以位於最外周的紙張之圓周速度會增大。為了使以均一速度供給至滾筒外周面而來的紙張之速度與滾筒之圓周速度一致而有必要使滾筒之旋轉速度減速。但是,由於紙張每次增加一張時最外周面之徑向位置就會改變並使圓周速度改變,所以需要高精度的減速控制,結果,要使後續紙張之前端與先行環繞的紙張之前端一致是極為困難的。
在本發明之紙張聚集滾筒中,係藉由出沒構件來接住所供給的紙張並在出沒構件之間支撐成捲筒狀,並且僅以藉由從皮帶等所施加的加壓力使紙張之厚度增加的量來使出沒構件退避至內徑側。因此,即便滾筒外周面之紙張數增大仍可以使最外周的紙張之外周面的位置(外徑)成為固定,結果,可以使圓周速度始終成為固定。
該紙張聚集用滾筒,係不僅可以應用於退還紙張的聚集裝置,一般還可以應用於逐張以列整狀態將紙張聚集於滾筒外周面的機構中。
第二本發明之紙張的聚集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接受部102,其是接受被搬運而來的紙張;及正逆轉自如的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105,其是將正轉的過程中從該接受部所接受到的紙張逐張依次地重疊聚集於外周面上以形成紙束;及搬運導引構件110、130、140,其是沿著該紙張聚集用滾筒之外周面(出沒構件280)的圍繞(旋轉)移動路徑而配置有複數個並使紙面接觸於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各個出沒構件外表面);及第一出口107,其是將已聚集於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各個出沒構件外表面)的紙張排出至外部;及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第二擋葉)160,其是將已進入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各個出沒構件外表面)與一個搬運導引構件之接觸行走區域T1內的紙張之搬運方向,選擇性地切換至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方向與第一出口方向之其中任一方;及紙張聚集用滾筒之驅動源190;及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160之驅動源(螺線管);以及控制手段300,其是控制各個驅動源;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160,係在處於開放姿勢時將從接觸行走區域T1朝向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的路徑予以開放,且在處於封閉姿勢時將面向第一出口的路徑予以開放;各個搬運導引構件,係中介已聚集於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各個出沒構件外表面)的紙張將各個出沒構件朝向內徑方向壓入,藉此可無關於紙張之張數地將紙張聚集用滾筒之外周面(各個出沒構件外表面)上的紙張外周面之外徑(徑向)位置始終保持於固定;控制手段,係在接受從接受部所導入的紙張之期間中一邊持續開放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且一邊使紙張聚集用滾筒正轉,而在接受作業結束而要將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各個出沒構件外表面)之紙張(束)從第一出口排出至機外時使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轉移至封閉姿勢,且使紙張聚集用滾筒正轉。
由於藉由外周面(出沒構件之外表面)之位置能夠按照所捲取的紙張之厚度而位移至內徑側的紙張聚集用滾筒105、與按壓出沒構件的搬運導引構件110、130、140之協同動作,就可以無關於聚集用滾筒外周面的紙張之增大使圓周速度始終成為固定,所以只要將紙張聚集用滾筒始終以固定速度來旋轉就能夠輕易地使先行紙張與後續紙張之前端部的位置一致。
在第三本發明之紙張的聚集裝置中,係具備:第二出口180,其是配置於與第一出口107不同的位置並連通至紙張保留部24;以及旋動自如的切換導引構件(第三擋葉)170,其是將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之紙張導引至第二出口;切換導引構件係平時處於將朝向第二出口之路徑予以開放的姿勢,而在出沒構件外周面之紙張往正轉方向通過時成為將朝向第二出口之路徑予以封閉的姿勢;控制手段300,係在將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出沒構件外周面)之紙張從第二出口排出至紙張保留部時,藉由使紙張聚集用滾筒逆轉來使紙張從後端排出至機外。
一旦,顯然被排出至第一出口的紙張(束)未藉由顧客所取出的情況下,就會視為忘記領取紙張並藉由使聚集用滾筒逆轉來將該紙張回收至機內。所回收的紙張係從後端部回送至紙張保留部24。只要使聚集用滾筒逆轉就可以將忘記領取紙張回收至紙張保留部。
由於在該逆轉移動中,紙張(束)也能藉由各個出沒構件與各個搬運導引構件之協同動作來一邊夾壓內外兩面且一邊搬運,所以紙張束不會零散。
在第四本發明之紙張的聚集裝置中,各個出沒構件280當中之一個280A的外表面(接觸構件285),係以與紙張的接觸面之摩擦阻力較大的方式所構成;其餘的前述出沒構件280B之外表面(接觸構件285)係以與紙張的摩擦阻力(搬運阻力)較小的方式所構成。
為了防止最初供給至聚集用滾筒外周面而來的紙張之前端部與滾筒外周面(即出沒構件之外周面)發生滑動,而僅使用已增大接觸構件285之摩擦阻力的特定之出沒構件280A來作為捲取開始部286。作為該出沒構件280A以外之其餘的各個出沒構件280B之接觸構件285,係使用摩擦阻力較低的構成(旋轉體)、或是摩擦阻力較低的材質。
由於是以不會藉由捲取開始部286而使位置偏移的方式來保持紙張前端,另一方面,藉由其餘的出沒構件280B來輕易朝向周方向滑動地支撐紙張之另一面,所以可以順利地環繞於各個出沒構件之間而展開。又,由於即便是在藉由來自搬運導引構件之壓力使各個出沒構件280B沒入於內徑側時紙張仍不吸附於接觸構件285,所以可以順利地沒入。
在第五本發明之紙張的聚集裝置中,搬運導引構件110、130、140,係藉由利用滑輪張設有環狀皮帶的皮帶機構所構成。
作為搬運導引構件,雖然只要是可以使各個出沒構件均等地加壓並以均等的距離朝向內徑側位移的構成就可為任何物,但是皮帶機構是最為便利的。
在第六本發明之紙張的聚集裝置中,紙張聚集用滾筒,係藉由搬運導引構件所旋轉驅動。
依據此,就能輕易地一邊使用一個驅動源且一邊使聚集用滾筒之圓周速度與搬運導引構件之速度完全同步。
第七本發明之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前述其中任一個紙張的聚集裝置。
該紙張處理裝置,係藉由裝備有前述各個形態例之紙張的聚集裝置,而可以獲得各個形態例的作用、功效。
該紙張處理裝置,係可以應用於售票機等之自動販賣機、兌幣機、存取款、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自動櫃員機)等等所謂的紙張操作裝置中。
1:紙幣(紙張)處理裝置
3:框體
3a:容納空間
5:存取款口
7:退還口
9a:存款紙幣(紙張)搬運路徑
9b:收納紙幣(紙張)搬運路徑
11:一併存款部
13:定心部
15:識別部
20:代管部
20a:搬運皮帶
21:代管滾筒
22:導出聚集部(導出聚集裝置)
24:忘記領取紙幣(紙張)收納部
30、32:回流式收納部
30a、32a:回流滾筒
40:回收庫
50:代管及聚集單元
100:殼體
102:接受口(接受部)
102a、107a、180a:紙幣偵測感測器
105:紙幣(紙張)聚集用滾筒(導出滾筒)
105a:旋轉軸
107:出口(第一出口)
110、130、140、150:皮帶機構(搬運導引構件)
111、131、141、151:皮帶
112a至112d、132a至132c、142a至142c、152a、152b:滑輪
120:第一擋葉
120A:爪片
160: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第二擋葉)
161:旋動軸
170:第三擋葉
171:軸
180:排出口
190:馬達(驅動源)
190a:輸出齒輪
201、202:從動齒輪
205:大徑齒輪
207、209、211、213:驅動齒輪
210:編碼器機構
212:碼輪
213:開縫
215:齒輪
220、222:檢測器
225:起始位置標記
250:滾筒本體
252:基底構件
255:導引構件
255a、282a:鉤部
257:彈性構件
258:分隔構件
258a:環狀槽部
280(280A、280B):出沒構件
282:被導引構件
282b:凹處
282c:紙幣導引片
285:接觸構件
286:捲取開始部(紙幣前端定位部)
286a、290a:軸部
290:輥子
300:控制手段
a:順時針方向
B:紙幣
B1、B2:紙幣
BB:退還用紙幣
BB’:忘記領取紙幣
HP:起始位置
M:存取款處理部
N:紙幣收納部
T1至T5:接觸行走區域
圖1中之(a)及(b)係具備有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紙張的聚集裝置的紙張(紙幣)處理裝置之前視圖、及A-A剖視圖。
圖2中之(a)及(b)係顯示紙幣處理裝置之存款動作、及確定動作的說明圖。
圖3中之(a)及(b)係顯示紙幣處理裝置之取款動作、及回收動作的說明圖。
圖4中之(a)至(c)係顯示代管及聚集單元之外觀立體圖、B-B剖視圖、以及導出聚集部單體之外觀構成的立體圖。
圖5中之(a)係顯示將導出聚集部之右側板予以去除後的內部結構之立體圖,(b)為(a)之C-C剖面立體圖,(c)為(a)之D-D剖面立體圖,(d)為(a)之D-D側剖視圖。
圖6係以導出滾筒作為中心的搬運機構之概略構成圖。
圖7係顯示將導出聚集部之左側板予以去除後的內部構成(齒輪機構)之立體圖。
圖8中之(a)至(c)係顯示對導出滾筒配置有各個皮帶機構之狀態的立體圖、導出滾筒單體之外觀立體圖、以及顯示出沒構件之稱機構的縱剖面立體圖。
圖9中之(a)及(b)係顯示對導出滾筒配置有各個皮帶機構、及各個擋葉(flapper)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10中之(a)至(c)係導出滾筒之外觀立體圖、縱剖面立體圖、及縱面側視圖。
圖11中之(a)至(c)係顯示紙幣環繞於導出滾筒之順序的立體圖。
圖12中之(a)至(c)係將紙幣捲取於導出滾筒外周的聚集動作之說明圖。
圖13中之(d)及(e)係聚集動作之持續的說明圖。
圖14中之(f)至(h)係聚集動作之持續的說明圖。
圖15中之(i)及(j)係聚集動作之持續的說明圖。
圖16中之(a)至(c)係顯示一併導出動作之順序的說明圖。
圖17中之(a)至(c)係顯示忘記領取紙幣處理動作之順序的說明圖。
圖18係顯示聚集動作、一併導出動作、及忘記領取紙幣處理動作的流程圖(flow chart)。

Claims (7)

  1. 一種紙張聚集用滾筒,係將在旋轉的過程逐張供給的紙張重疊聚集於外周面上的紙張聚集用滾筒,其特徵為,具備:
    複數個出沒構件,其是構成為在最突出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出沒自如,並且朝向突出方向彈性彈壓,且以外表面來與紙面接觸;該最突出位置係以既定周方向配置來設置於外周面之紙張聚集部位並朝向外徑方向突出;該退避位置係比該最突出位置更朝向內徑方向退避;
    前述紙張係橫跨於前述出沒構件之間地被聚集。
  2. 一種紙張的聚集裝置,其特徵為,具備:
    接受部,其是接受搬運而來的紙張;及
    正逆轉自如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紙張聚集用滾筒,其是在正轉的過程將從該接受部所接受到的紙張逐張依序重疊聚集於外周面上以形成紙束;及
    搬運導引構件,其是沿著該紙張聚集用滾筒之外周面的圍繞移動路徑而配置複數個並使紙面接觸於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及
    第一出口,其是將已聚集於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的紙張排出至外部;及
    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其是將已進入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與一個前述搬運導引構件之接觸行走區域內的紙張之搬運方向,選擇性地切換為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方向與前述第一出口方向之其中任一方;及
    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之驅動源;及
    前述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之驅動源;以及
    控制手段,其是控制前述各個驅動源;
    前述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係在處於開放姿勢時將從前述接觸行走區域朝向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的路徑予以開放,且在處於封閉姿勢時將面向前述第一出口的路徑予以開放;
    前述各個搬運導引構件,係中介已聚集於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的紙張將前述各個出沒構件朝向內徑方向壓入,藉此可無關於紙張之張數地將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之外周面上的紙幣外周面之外徑位置始終保持為固定;
    前述控制手段,係在接受從前述接受部所導入的紙張之期間中一邊持續開放前述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且一邊使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正轉,而在接受作業結束而要將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之紙張從前述第一出口排出至機外時使前述第一出口切換導引構件轉移為封閉姿勢,且使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正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紙張的聚集裝置,其中,並具備:第二出口,其是配置於與前述第一出口不同的位置並連通至紙張保留部;以及旋動自如的切換導引構件,其是將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之紙張導引至前述第二出口;
    前述切換導引構件係在平時處於將朝向前述第二出口之路徑予以開放的姿勢,而在前述出沒構件外周面之紙張朝向正轉方向通過時成為將朝向前述第二出口之路徑予以封閉的姿勢;
    前述控制手段,係在將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外周面之紙張從前述第二出口排出至前述紙張保留部時,藉由使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逆轉來使紙張從後端排出至機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紙張的聚集裝置,其中,前述各個出沒構件當中之一個,係以與紙張的接觸面之摩擦阻力變大的方式所構成;其餘的前述出沒構件係以與紙張之摩擦阻力變小的方式所構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紙張的聚集裝置,其中,前述搬運導引構件,係藉由利用滑輪張設有環狀皮帶的皮帶機構所構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紙張的聚集裝置,其中,前述紙張聚集用滾筒,係藉由前述搬運導引構件所旋轉驅動。
  7. 一種紙張處理裝置,其特徵為,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紙張的聚集裝置。
TW107136738A 2018-01-16 2018-10-18 紙張聚集用滾筒、紙張的聚集裝置、以及紙張處理裝置 TWI6778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4871A JP6389969B1 (ja) 2018-01-16 2018-01-16 紙葉集積用ドラム、紙葉の集積装置、及び紙葉処理装置
JP2018-004871 2018-0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290A TW201933290A (zh) 2019-08-16
TWI677854B true TWI677854B (zh) 2019-11-21

Family

ID=63518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6738A TWI677854B (zh) 2018-01-16 2018-10-18 紙張聚集用滾筒、紙張的聚集裝置、以及紙張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2657B2 (zh)
EP (1) EP3741719B1 (zh)
JP (1) JP6389969B1 (zh)
KR (1) KR102359905B1 (zh)
CN (1) CN111566033B (zh)
AU (1) AU2018402553B2 (zh)
BR (1) BR112020010669A2 (zh)
CA (1) CA3081999C (zh)
MX (1) MX2020006379A (zh)
PH (2) PH12020050210A1 (zh)
SG (1) SG11202004277QA (zh)
TW (1) TWI677854B (zh)
WO (1) WO20191424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07481B2 (en) * 2020-08-27 2023-11-07 Ncr Corporation Single tape escrow module
CN113888795B (zh) * 2021-12-08 2022-04-01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式摆动挡钞机构及自动取款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8267A (en) * 1973-05-24 1975-06-10 Sodeco Compteurs De Genev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sheets of paper
JPH0632514A (ja) * 1992-05-27 1994-02-08 Landis & Gyr Business Support Ag 紙幣の一時貯蔵装置
TW200629177A (en) * 2005-01-12 2006-08-16 Nippon Kinsen Kikai Kk Bill identifier Valuable sheet discriminating device
CN103426236A (zh) * 2012-05-22 2013-12-04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纸片类收纳输出装置及纸片类处置装置
CN203786812U (zh) * 2014-02-10 2014-08-20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式暂时存储的防纸币松散机构
CN205942876U (zh) * 2016-08-05 2017-02-08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暂存装置和纸币自动交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65026A (en) * 1957-08-09 1960-12-20 Robert L Woodward Skeleton wheels
DE1193517B (de) * 1961-08-12 1965-05-26 Albert Schnellpressen Sammelzylinder fuer eine mit Punkturnadeln arbeitende Falzeinrichtung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JPS50131598A (zh) * 1974-04-04 1975-10-17
DE2518334C2 (de) * 1975-04-25 1976-11-1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Bogentragscheibe fuer bogenueberfuehrungstrommeln
EP0054735B1 (de) * 1980-12-23 1985-01-16 Windmöller & Hölscher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Schuppenbandrollen aus geschuppt Übereinander abgelegten flachen flexiblen Gegenständen
CH656861A5 (de) * 1982-06-14 1986-07-31 Grapha Holding Ag Vorrichtung zum lagern von papierbogen.
JPS61130547U (zh) * 1985-02-04 1986-08-15
EP0243837B1 (de) * 1986-04-30 1989-07-26 Ferag AG Vorrichtung zum Verarbeiten von Druckereierzeugnissen wie Zeitungen, Zeitschriften und dergleichen
CH675873A5 (zh) * 1987-07-02 1990-11-15 Ferag Ag
GB2209518B (en) * 1987-09-10 1991-09-04 Ncr Co Sheet handling apparatus.
US5735516A (en) * 1992-05-27 1998-04-07 Mar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heets
JPH08268617A (ja) * 1995-03-30 1996-10-15 Glory Ltd 紙葉類繰込み繰出し装置
US6843764B2 (en) 2002-03-05 2005-01-18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Non-trapped stripper belt
JP2004030348A (ja) * 2002-06-27 2004-01-29 Hitachi Ltd 紙幣収納放出装置及び紙幣自動入出金機
KR100508962B1 (ko) 2003-10-14 2005-08-18 주식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베이트 릴의 클릭음 발생장치
DE102005036304B4 (de) * 2005-08-02 2014-01-23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orrichtung zur Bearbeitung von Blattgut
ATE522461T1 (de) * 2007-03-20 2011-09-15 Mueller Martini Holding Ag Einrichtung zum sammeln von druckprodukten auf einem sammelzylinder
WO2011036805A1 (ja) * 2009-09-28 2011-03-31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葉類処理装置および紙葉類処理方法
EP2918532B1 (en) * 2011-06-27 2020-09-02 Glory Ltd. Banknote storing/feeding unit
EP2776352B1 (en) * 2011-11-09 2015-08-26 OCE-Technologies B.V. Sheet stacking device
CN102930638B (zh) 2012-11-15 2014-12-31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暂存模块及其卷筒转速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8267A (en) * 1973-05-24 1975-06-10 Sodeco Compteurs De Genev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sheets of paper
JPH0632514A (ja) * 1992-05-27 1994-02-08 Landis & Gyr Business Support Ag 紙幣の一時貯蔵装置
TW200629177A (en) * 2005-01-12 2006-08-16 Nippon Kinsen Kikai Kk Bill identifier Valuable sheet discriminating device
CN103426236A (zh) * 2012-05-22 2013-12-04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纸片类收纳输出装置及纸片类处置装置
CN203786812U (zh) * 2014-02-10 2014-08-20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式暂时存储的防纸币松散机构
CN205942876U (zh) * 2016-08-05 2017-02-08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暂存装置和纸币自动交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2411A1 (ja) 2019-07-25
CA3081999C (en) 2023-01-24
EP3741719B1 (en) 2023-12-06
KR102359905B1 (ko) 2022-02-09
AU2018402553A1 (en) 2020-07-23
EP3741719A4 (en) 2021-10-20
AU2018402553B2 (en) 2021-10-07
CN111566033A (zh) 2020-08-21
MX2020006379A (es) 2020-09-03
BR112020010669A2 (pt) 2020-11-10
PH12020050210A1 (en) 2021-03-22
JP2019123586A (ja) 2019-07-25
TW201933290A (zh) 2019-08-16
CN111566033B (zh) 2022-05-27
CA3081999A1 (en) 2019-07-25
JP6389969B1 (ja) 2018-09-12
KR20200090907A (ko) 2020-07-29
SG11202004277QA (en) 2020-06-29
US20200339372A1 (en) 2020-10-29
EP3741719A1 (en) 2020-11-25
US11472657B2 (en) 2022-10-18
PH12020552302A1 (en) 2021-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24163B2 (ja) 紙葉類収納繰出装置
US10339745B2 (en) Banknote storing device and banknote handling machine
TWI677854B (zh) 紙張聚集用滾筒、紙張的聚集裝置、以及紙張處理裝置
CN111867952B (zh) 驱动传递切换机构、纸张收纳部以及纸张处理装置
JP5176041B2 (ja) 紙葉類給送機構、還流式紙幣収納装置、紙幣処理装置、及び紙幣取扱装置
CN108961535B (zh) 纸币处理装置
JPH08268617A (ja) 紙葉類繰込み繰出し装置
JP5540401B2 (ja) 還流式紙幣処理装置
JP2018184289A (ja)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JP4566813B2 (ja) 紙幣結束機
JP3880671B2 (ja) 紙幣繰出し装置
JP3393624B2 (ja) 紙幣処理装置
JPS6347260A (ja) 入出金装置
JP2003155158A (ja) 紙葉類収納庫およ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JPS62274390A (ja) 入出金口のシヤツタ装置
JP6535921B2 (ja) 紙幣処理装置
JPH04125237A (ja) 紙葉類自動取扱い装置
JP3254514B2 (ja) 自動販売機等の紙幣取込・排出部
JP2941466B2 (ja) 紙幣取り扱い装置
JP3393622B2 (ja) 紙幣搬送識別装置
JP2008186424A (ja) 還流式紙幣処理装置
JP2004258993A (ja) 紙幣入出金機
JPH08268621A (ja) 紙葉類搬送分岐機構
JPH0158103B2 (zh)
JPH0243168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