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5953B - Glass fiber fabric-resin composition laminate - Google Patents

Glass fiber fabric-resin composition lamina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5953B
TWI635953B TW103137431A TW103137431A TWI635953B TW I635953 B TWI635953 B TW I635953B TW 103137431 A TW103137431 A TW 103137431A TW 103137431 A TW103137431 A TW 103137431A TW I635953 B TWI635953 B TW I6359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fiber
fiber woven
fabric
woven fabric
resin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7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40495A (zh
Inventor
佐久間大
佐藤令佳
田代利博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40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0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5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59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0All layers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40Symmetrical or sandwich layers, e.g. ABA, ABCBA, ABCCB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42Alternating layers, e.g. ABAB(C), AABBAABB(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02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0/00Layered product comprising an impregnated, embedded, or bonded layer wherein the layer comprises an impregnation, embedding, or binder material
    • B32B2260/02Composition of the impregnated, bonded or embedded layer
    • B32B2260/021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0/00Layered product comprising an impregnated, embedded, or bonded layer wherein the layer comprises an impregnation, embedding, or binder material
    • B32B2260/02Composition of the impregnated, bonded or embedded layer
    • B32B2260/021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2260/023Two or mor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0/00Layered product comprising an impregnated, embedded, or bonded layer wherein the layer comprises an impregnation, embedding, or binder material
    • B32B2260/04Impregnation, embedding, or binder material
    • B32B2260/046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10Inorganic fibres
    • B32B2262/101Glass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E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4Yield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比以往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更加薄壁且具備與該層合物同等以上之強度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
本發明之解決手段為一種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其中1層以上的第1玻璃纖維織物(2)~(5)相對於全厚,係具備50~100%的合計厚度。第1玻璃纖維織物(2)~(5)之玻璃組成係SiO2為57~70質量%,Al2O3為18~30質量%,MgO為5~15質量%,CaO為0~12質量%,Li2O、Na2O、K2O的至少一者為0~1質量%,TiO2為0~1質量%,B2O3為0~1質量%。

Description

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
本發明關於介由樹脂組成物而層合有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
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等之攜帶型電子機器,為了便於攜帶,要求使機器全體成為薄型,同時為了延長電池壽命,要求加大電池容量。由於大容量的電池為厚壁,為了使前述機器全體成為薄型,考慮使前述機器的殼體成為薄壁。
以往,作為用於攜帶型電子機器的殼體之材料,已知介由樹脂組成物而層合有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記載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係由IPC規格2116、IPC規格7628、IPC規格1080、商品名WEA22F(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之群選出的1或2種之玻璃纖維織物,介由聚苯硫樹脂而層合有3~5層者。構成前述玻璃纖維織物的玻璃係皆E玻璃,其玻璃組成相對於全量,係SiO2之含量為52~56質量%,Al2O3之 含量為12~16質量%,CaO及MgO之合計含量為20~25質量%,B2O3之含量為5~10質量%。
若為以往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則具備510~650μm之範圍的厚度。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平8-207200號公報
然而,希望比前述以往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更加薄壁,更且希望具有與該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同等以上之強度。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能比以往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更加薄壁,同時具備與該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同等以上之強度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係介由樹脂組成物而層合有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其特徵為:該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具備1層以上的第1玻璃纖維織物,該1層以上的第1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該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係具備50~100%之 範圍的合計厚度,該第1玻璃纖維織物之玻璃組成相對於全量係SiO2之含量為57~70質量%,Al2O3之含量為18~30質量%,MgO之含量為5~15質量%,CaO之含量為0~12質量%,Li2O、Na2O、K2O的至少一者之含量為0~1質量%,TiO2之含量為0~1質量%,B2O3之含量為0~1質量%。
本發明之玻璃織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係前述1層以上的第1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前述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具備50~100%之範圍的合計厚度,其強度大幅依賴於該第1玻璃纖維織物之強度。
前述第1玻璃纖維織物之玻璃組成,與前述以往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所用之構成玻璃纖維織物的E玻璃比較下,SiO2及Al2O3之含量係較大。因此,前述第1玻璃纖維織物具備比前述以往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所用之玻璃纖維織物更優異的強度。
藉由本發明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即使全體的厚度比以往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更加薄壁,也可具備與該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同等以上之強度。
於前述第1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相對於前述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未達50%之情況,當全體的厚度比以往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更加薄壁時,無法具備與該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同等以上之強度。或者,為了具備與以往的玻璃纖維織物-樹 脂組成物層合物同等以上之強度,不得不使全體的厚度比該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更加厚壁。
又,前述第1玻璃纖維織物之玻璃組成為前述範圍以外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係無法使薄度與強度並存而具備。
本發明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係可以前述第1玻璃纖維織物來構成全部的層,但亦可除了該第1玻璃纖維織物,還使用1層以上的第2玻璃纖維織物。作為前述第2玻璃纖維織物,例如,可使用如玻璃組成相對於全量係SiO2之含量為52~56質量%,Al2O3之含量為12~16質量%,CaO及MgO之合計含量為20~25質量%,B2O3之含量為5~10質量%之E玻璃。
另外,於本發明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中,各層的玻璃纖維織物較佳為具備30~150μm之範圍的厚度。藉由成為如此,前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係可使薄度與強度並存而得。
具備未達30μm的厚度之玻璃纖維織物,係其本身的製造困難或前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會無法得到強度。又,使用具備超過150μm的厚度之玻璃纖維織物時,會難以得到薄壁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
還有,於本發明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中,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較佳為具備30~100μm之範圍的厚度。藉由成為如此,前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 物層合物可確實地得到平滑的表面。
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未達30μm時,如前述地其本身之製造係困難或前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會無法得到強度。又,由於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的表面粗糙度係依賴於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之厚度,於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超過100μm時,會得不到平滑的表面。
又,於本發明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中,較佳為於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之表裏兩面上,以在厚度方向中均等分割該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之平面作為對稱面而成為面對稱之方式,分別設置其他相同組成及相同厚度的玻璃纖維織物。藉由成為如此,可防止前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本身的扭曲。
1、11、21‧‧‧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
2‧‧‧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
3a、3b‧‧‧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
4a、4b‧‧‧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
5a、5b‧‧‧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之截面圖。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之變形例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之截面圖,圖2A係顯示第1變形例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圖2B係顯示第2變形例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
圖3係顯示實施例1-6及比較例1-5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之T玻璃含有比例與強度的關係之曲線圖。
[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一邊參照圖面,一邊說明本發明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之實施形態。
[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之構成]
圖1所示的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係具備30~150μm之範圍的厚度之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介由樹脂組成物所層合者。
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係在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之表裏兩面上,各自介由前述樹脂組成物,依順序層合第2層的玻璃纖維織物3a、3b、第3層的玻璃纖維織物4a、4b及第4層的玻璃纖維織物5a、5b而形成7層構造。以下,亦將玻璃纖維織物3a、3b、4a、4b、5a、5b分別簡稱為玻璃纖維織物3、4、5。又,相當於最表層之第4層的玻璃纖維織物5a、5b係具備30~100μm之範圍的厚度。
各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5係以在厚度方向中均等分割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之平面作為對稱面而成為面對稱之方式,設定各自的組成及厚度。
各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5係全層由具備第1玻璃組成的第1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或由第1玻璃纖維織物與具備第2玻璃組成的第2玻璃纖維織物之組合所構成。
構成前述第1玻璃纖維織物的玻璃係具備相對於全量,SiO2之含量為57~70質量%,Al2O3之含量為18~30質量%,MgO之含量為5~15質量%,CaO之含量為0~12質量%,Li2O、Na2O、K2O的至少一者之含量為0~1質量%,TiO2之含量為0~1質量%,B2O3之含量為0~1質量%的第1玻璃組成。
此處,前述第1玻璃組成較佳為相對於全量,SiO2之含量為57~70質量%,Al2O3之含量為20~30質量%,MgO之含量為5~15質量%,CaO之含量為0~10質量%,Li2O、Na2O、K2O的至少一者之含量為0~1質量%,TiO2之含量為0~1質量%,B2O3之含量為0~1質量%。 又,前述第1玻璃組成更佳為相對於全量,SiO2之含量為58~68質量%,Al2O3之含量為21~27質量%,MgO之含量為8~13質量%,CaO之含量為0.01~9質量%,Li2O、Na2O、K2O的至少一者之含量為0.01~1質量%,TiO2之含量為0.01~1質量%,B2O3之含量為0~1質量%。另外,前述第1玻璃組成尤佳為相對於全量,SiO2之含量為63~67質量%,Al2O3之含量為22~26質量%,MgO之含量為9~11質量%,CaO之含量為0.01~0.2質量%,Li2O、Na2O、K2O的至少一者之含量為0.01~0.5質量%,TiO2之含量為0.01~0.5質量%,B2O3之含量為0~0.1質量%。
以下,將具備前述第1玻璃組成的玻璃簡稱為「T玻璃」,將前述第1玻璃纖維織物簡稱為「T玻璃纖維織 物」。
構成前述第2玻璃纖維織物的玻璃係具備相對於全量,SiO2之含量為52~56質量%,Al2O3之含量為12~16質量%,CaO及MgO之合計含量為20~25質量%,B2O3之含量為5~10質量%之第2玻璃組成,相當於所謂的「E玻璃」。前述第2玻璃纖維織物係與以往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所使用者相同。以下,將具備前述第2玻璃組成的玻璃簡稱為「E玻璃」,將前述第2玻璃纖維織物簡稱為「E玻璃纖維織物」。
各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5,係以由T玻璃纖維織物所成的第1層~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4的合計厚度相對於全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5的合計厚度而言成為50%以上之方式,設定各自的厚度。
由於與構成E玻璃纖維織物的E玻璃比較下,構成T玻璃纖維織物的T玻璃係SiO2及Al2O3之含量大,該T玻璃纖維織物具備比該E玻璃纖維織物更優異的強度。
如以上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係由相對於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5的合計厚度而言50%以上之具備優異的強度之T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另一方面,以往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係全層由比T玻璃纖維織物更低強度的E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
因此,藉由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即使全體的厚度比以往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 成物層合物還更加薄壁,也可具備與該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同等以上之強度。即,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係可使薄度與強度並存而具備。
因此,將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使用於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等的攜帶型電子機器之殼體時,雖然搭載厚壁的大容量電池,但可使機器全體成為薄型。
又,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由於係以在厚度方向中均等分割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之平面作為對稱面而成為面對稱之方式,分別設置具備相同組成及相同厚度之各層的玻璃纖維織物3a、3b、4a、4b、5a、5b,故可防止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本身的扭曲。
另外,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由於相當於最表層的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係具備30~100μm之範圍的厚度,故可確實地得到平滑的表面。由於前述平滑的表面可表現光澤感,故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可具備優異的質感。
還有,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係於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5由E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時,可在表面具備透明感。
又,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係於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5由T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時,可得到能減小翹曲的尺寸安定性。
[使用樹脂薄膜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之製造方法]
其次,說明圖1所示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之製造方法。於本實施形態中,說明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及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係由第1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係由第2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之情況。
首先,準備具備指定厚度的T玻璃纖維織物與具備指定厚度的E玻璃纖維織物。
作為T玻璃纖維織物,例如可使用厚度50μm的T玻璃纖維織物(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IPC規格1078)、厚度70μm的T玻璃纖維織物(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IPC規格3313)等。
又,作為E玻璃纖維織物,可使用厚度50μm的E玻璃纖維織物(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IPC規格1078)、厚度70μm的E玻璃纖維織物(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IPC規格3313)等。
兩玻璃纖維織物皆施有矽烷偶合劑處理與使用噴射水的開纖加工,切斷成指定的尺寸。前述矽烷偶合劑處理係使用N-(乙烯基苄基)-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作為矽烷偶合劑來進行,對於各玻璃纖維織物100質量份,附著0.1質量份的該矽烷偶合劑。
其次,藉由於鏡面板之上,疊合T玻璃纖維織物、E 玻璃纖維織物與由樹脂組成物所成之厚度10~50μm的樹脂薄膜,而形成由玻璃纖維織物與樹脂組成物層所成之層合物(以下亦稱為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作為前述樹脂組成物,例如可使用聚醯胺6樹脂、聚苯硫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等之熱塑性樹脂、環氧樹脂、聚酯樹脂等之熱硬化性樹脂。
前述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係藉由首先在前述鏡面板之上疊合前述樹脂薄膜,其次疊合E玻璃纖維織物,而形成30~100μm之範圍的所欲厚度之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a。前述樹脂薄膜係在後述的加壓之際,含浸於E玻璃纖維織物中,其含浸量係以成為合適的片數使用。
其次,於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a之上疊合前述樹脂薄膜後,藉由疊合1片以上的T玻璃纖維織物,而形成30~100μm之範圍的所欲厚度的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a。
接著,於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a之上疊合前述樹脂薄膜後,藉由疊合1片以上的T玻璃纖維織物,而形成30~100μm之範圍的所欲厚度的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
隨後,於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之上疊合前述樹脂薄膜後,藉由疊合1片以上的T玻璃纖維織物,而形成30~100μm之範圍的所欲厚度的中央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
其次,於中央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之上疊合前述樹脂 薄膜後,藉由疊合1片以上的T玻璃纖維織物,而形成具備與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相同厚度的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b。
接著,於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b之上疊合前述樹脂薄膜後,藉由疊合1片以上的T玻璃纖維織物,而形成具備與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a相同厚度的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b。
隨後,於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b之上疊合前述樹脂薄膜後,藉由疊合1片以上的E玻璃纖維織物,而形成具備與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a相同厚度的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b。
其次,於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b之上疊合前述樹脂薄膜。藉由以上,形成前述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
接著,於所得的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之上疊合其他的前述鏡面板,藉由加壓機,於溫度220~260℃、面壓5~20kg/cm2、加壓時間10~120秒之條件下加壓後,進行冷卻。於前述加壓之際,前述樹脂組成物係熔融,藉由含浸於T玻璃纖維織物或E玻璃纖維織物中,而將前述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予以一體化。藉由以上,可得到圖1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
再者,前述樹脂組成物係在前述加壓之際含浸於T玻璃纖維織物或E玻璃纖維織物中,使用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中前述樹脂薄膜本身之厚度為可忽視程度的厚度之薄膜。最終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 物1全體之厚度,係與經疊合的T玻璃纖維織物及E玻璃纖維織物之合計厚度大致相等。
[使用熱硬化性樹脂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之製造方法]
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例如亦可藉由以下的方法來製造。首先,於T玻璃纖維織物或E玻璃纖維織物上,用刷子、輥等來塗佈含有硬化劑的環氧樹脂等之樹脂組成物,使含浸,藉由邊脫泡邊成為所欲的厚度之方式疊合,而製作由T玻璃纖維織物與樹脂組成物層所成之層合物(以下稱為T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或由E玻璃纖維織物與樹脂組成物層所成之層合物(以下稱為E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
其次,使用熱風乾燥機,將所得之T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或E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以溫度120~150℃乾燥3~8分鐘,而製作具備30~100μm之範圍的所欲厚度之T玻璃預浸物或E玻璃預浸物。
隨後,如以下地藉由在鏡面板之上,疊合複數的T玻璃預浸物或E玻璃預浸物,而形成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
首先,於前述鏡面板之上,依順序疊合相當於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a的E玻璃預浸物、相當於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a的T玻璃預浸物、相當於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的T玻璃預浸物、與相當於中央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的T玻璃預浸物。
其次,於中央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之上,依順序疊合相當於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b的T玻璃預浸物、相當於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b的T玻璃預浸物與相當於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b的E玻璃預浸物。
此時,各層的預浸物係層合具備相同的玻璃組成、相同的厚度者。例如,相當於圖1之3a、3b的第2層之玻璃預浸物,係使用具備相同厚度的T玻璃預浸物。
於經由以上所形成的前述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之上疊合其他的鏡面板後,藉由真空加壓機,於溫度130~180℃、面壓10~30kg/cm2、加壓時間10~150分鐘之條件下加壓後,進行冷卻。於前述加壓之際,前述樹脂組成物係熔融,藉由含浸於各T玻璃纖維織物或E玻璃纖維織物中,而將前述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予以一體化。藉由以上,可得到圖1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
於本實施形態中,說明中心層及第2層、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4係由T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係由E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之情況,惟不受此所限定。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只要由T玻璃纖維織物所成之層的合計相對於全層之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為50%以上即可,亦可全層由T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
又,使用樹脂薄膜來製造層合物時,或使用熱硬化性樹脂來製作預浸物而製造層合物時,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只要是在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之表裏 兩面上層合其他的玻璃纖維織物即可,其層合數係沒有限定。例如,可如圖2A所示,成為於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之表裏兩面上,層合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3b而形成3層構造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 又,亦可如圖2B所示,成為於圖2A的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3b上更層合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a、4b而形成5層構造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
另外,代替樹脂薄膜或熱硬化性樹脂,亦可使用樹脂粉末或樹脂纖維不織布或聚合前的單體或經乳化的樹脂或溶解於溶劑中的樹脂等。又,使用樹脂薄膜或不織布、粉末等時,為了提高接著性,亦可進行電漿處理等。
還有,於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中,全層之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較佳為150~450μm,特佳為200~400μm。又,於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中,較佳係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之厚度為30~150μm,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之厚度為30~100μm,其以外之層的玻璃纖維織物3a、3b、4a、4b之厚度為30~100μm。另外,從可得到特別優異的強度之層合物來看,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之厚度更佳為80~150μm。還有,從得到特別平滑的表面來看,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之厚度更佳為30~70μm。
又,於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中,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係具備60~100%的合計厚度,較佳係具備70~100%的合計厚 度,更佳係具備85~100%的合計厚度之情況,此可進一步提高強度、剛性及尺寸安定性。
另外,於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中,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為E玻璃纖維織物,同時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係具備60~93%的合計厚度,更佳係具備70~90%的合計厚度,特佳係具備70~85%的合計厚度之情況,此可確保使表面的透明感與強度、剛性、尺寸安定性並存。
此處,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通常意指5a及5b,但將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使用於殼體等,以肉眼通常觀察僅5a及5b的任一者之情況中,亦有意指以肉眼所通常觀察之側的5a或5b。
其次,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與比較例。
[實施例] [1.使用聚醯胺6作為樹脂組成物之情況] [1-1.藉由3層構造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之評價] [實施例1]
於本實施例中,製作圖2A所示之3層構造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
首先,作為第1玻璃纖維織物,準備100μm-T玻璃纖維織物(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IPC規格2116)。
前述100μm-T玻璃纖維織物係施有矽烷偶合劑處理 與使用噴射水的開纖加工,切斷成300mm×300mm之尺寸。前述矽烷偶合劑處理係使用N-(乙烯基苄基)-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作為矽烷偶合劑來進行,對於T玻璃纖維織物100質量份,附著0.1質量份的該矽烷偶合劑。
其次,藉由於不銹鋼製的鏡面板之上,疊合經預先切斷成300mm×300mm之尺寸的由作為樹脂組成物的聚醯胺6所成之樹脂薄膜(商品名:Diamiron C-Z,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厚度25μm)與100μm-T玻璃纖維織物,而形成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
為了形成前述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首先於前述鏡面板之上疊合前述樹脂薄膜,更且疊合100μm-T玻璃纖維織物,即第2玻璃纖維織物3a。其次,於第2玻璃纖維織物3a之上疊合前述樹脂薄膜,更且疊合100μm-T玻璃纖維織物,即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
接著,藉由於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2之上疊合前述樹脂薄膜,更且疊合100μm-T玻璃纖維織物,即第2玻璃纖維織物3b,於其上疊合前述樹脂薄膜,而形成前述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於前述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中,所使用的前述樹脂薄膜係該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全體之50質量%。
隨後,於所得的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之上疊合其他的前述鏡面板,藉由加壓機(型號:TD-50,東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於溫度240℃、面壓5kg/cm2、加壓時間30秒 之條件下加壓後,進行冷卻,而得到圖2A所示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係全厚為300μm,全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3由T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以金剛石割刀裁切成25mm×300mm之尺寸而製作試驗片。
接著,對於前述試驗片,使用Autograph精密萬能試驗機(型號:AG5000B,股份有限公司島津製作所),以試驗間距離200mm、拉伸速度5mm/分鐘,測定拉伸強度,結果為601MPa。圖3中顯示結果。又,對於前述試驗片,使用前述Autograph精密萬能試驗機用來測定彈性模數,結果為23GPa。
隨後,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作為評價透明性及色調用的指標,於樣品背面上放置白色板,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75.03,-3.51,b=1.35)。前述Lab色空間之測定係使用分光光度計(型號:Spectrophotometer-SE6000,日本電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來進行。
其次,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使用表面粗糙度測定機(型號:J-47-2-0130,股份有限公司MITUTOYO),測定中心平均粗糙度Ra作為表面粗糙度,結果0.11μm。
表1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比較例1]
首先,作為第2玻璃纖維織物,準備100μm-E玻璃纖維織物(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IPC規格2116)。
100μm-E玻璃纖維織物係藉由與實施例1所使用的T玻璃纖維織物完全相同的方法,施有矽烷偶合劑處理與使用噴射水之開纖加工,切斷成300mm×300mm之尺寸。
其次,除了代替100μm-T玻璃纖維織物,使用100μm-E玻璃纖維織物以外,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得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係全厚為300μm,全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3由E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
接著,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458MPa,彈性模數為17GPa。圖3中顯示拉伸強度之結果。
隨後,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63.60,-4.28,-1.24)。
其次,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12μm。表1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比較例2]
其次,於實施例1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中,使用E玻璃纖維織物作為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3b,對於已改變其厚度者,進行評價。
於本比較例中,除了使用不介由樹脂組成物來層合100μm-E玻璃纖維織物與1片的30μm-E玻璃纖維織物(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IPC規格1067)作為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3b者以外,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得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係全厚為360μm,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全厚係具備28%的合計厚度。
接著,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444MPa,彈性模數為19GPa。圖3中顯示拉伸強度之結果。
隨後,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64.48,-4.06,-0.90)。
其次,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50μm。表1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比較例3]
於本比較例中,除了使用100μm-E玻璃纖維織物作為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3b以外,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得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係全厚為300μm,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全厚係具備33%的合計厚度。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465MPa,彈性模數為19GPa。圖3中顯示拉伸強度之結果。
接著,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65.65,-3.98,-0.45)。
隨後,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12μm。表1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比較例4]
於本比較例中,除了使用1片的70μm-E玻璃纖維織物(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IPC規格3313)作為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3b以外,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得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係全厚為 240μm,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全厚係具備42%的合計厚度。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461MPa,彈性模數為20GPa。圖3中顯示拉伸強度之結果。
接著,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65.91,-3.94,-0.35)。
隨後,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08μm。表1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實施例2]
於本實施例中,除了使用1片的50μm-E玻璃纖維織物作為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3b以外,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得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係全厚為200μm,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全厚係具備50%的合計厚度。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467MPa,彈性模數為20GPa。圖3中顯示拉伸強度之結果。
接著,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66.78,-3.88,-0.05)。
隨後,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08μm。表1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1-2.藉由5層構造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之評價] [實施例3]
於本實施例中,製作圖2B所示之5層構造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
除了使用T玻璃纖維織物作為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3b,於其表層側,疊合1片的50μm-T玻璃纖維織物而形成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a、4b以外,與實施例2完全相同地,得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係全厚為300μm,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全厚係具備100%的合計厚度。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2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632MPa,彈性模數為23GPa。圖3中顯示拉伸強度之結果。
接著,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 合物21,與實施例2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74.10,-3.48,1.38)。
隨後,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2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08μm。表1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比較例5]
於本比較例中,除了使用1片的50μm-E玻璃纖維織物作為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3b,使用1片的50μm-E玻璃纖維織物作為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a、4b以外,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地,得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係全厚為300μm,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全厚係具備33%的合計厚度。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441MPa,彈性模數為19GPa。圖3中顯示拉伸強度之結果。
接著,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65.05,-4.01,-0.49)。
隨後,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 為0.08μm。表1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實施例4]
於本實施例中,除了使用1片的30μm-T玻璃纖維織物作為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3b,使用1片的50μm-E玻璃作為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a、4b以外,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地,得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係全厚為260μm,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全厚係具備62%的合計厚度。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488MPa,彈性模數為21GPa。圖3中顯示拉伸強度之結果。
接著,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67.90,-3.78,0.07)。
隨後,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08μm。表1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1-3.藉由7層構造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之評價] [實施例5]
於本實施例中,製作圖1中所示之7層構造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
首先,除了使用1片的30μm-T玻璃纖維織物來製作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a、4b,更且於第3層之玻璃纖維織物4a,4b之表層側,疊合1片的30μm-T玻璃纖維織物(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IPC規格1067)而形成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a、5b以外,與實施例4完全相同地,得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係全厚為280μm,全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5由T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與實施例4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608MPa,彈性模數為22GPa。圖3中顯示拉伸強度之結果。
接著,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與實施例4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73.95,-3.47,1.37)。
隨後,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與實施例4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07μm。表1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實施例6]
於本實施例中,除了使用30μm-E玻璃纖維織物作為第4層之玻璃纖維織物5a、5b以外,與實施例5完全相同地,得到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係全厚為280μm,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全厚係具備79%的合計厚度。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與實施例5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519MPa,彈性模數為22GPa。圖3中顯示拉伸強度之結果。
接著,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與實施例5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69.72,-3.64,0.37)。
隨後,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與實施例5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08μm。表1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由圖3及表1可明知,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21、1的全厚為200~300μm之範圍,相對於全厚,T玻璃纖維織物之合計厚度的比例為50%以上時(實施例1~6),與全厚為300μm的全層僅由E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時(比較例1)比較下,係具備優異的強度。
又,實施例1~6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由於拉伸強度為465MPa以上且彈性模數為20GPa以上,而適合於行動電話、筆記型個人電腦、液晶電視等之外蓋,即使比目前市售者更加薄壁.大型之情況,也可得到優異的耐久性。
若換算成0.4mm厚,則目前市售的行動電話等之殼體的拉伸強度為390~420MPa左右,拉伸彈性模數為20GPa左右。殼體係要求拉伸彈性模數高者,但本案發明之實施例皆大幅超過目前市售的製品之拉伸強度,且彈性模數亦為相同程度。
再者,實施例1、3~6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係強度為480MPa以上且彈性模數為21GPa以上,由於具有特別優異的強度,特別適合於前述外蓋,即使比目前市售者更加薄壁.大型之情況,也可得到特別優異的耐久性。
又,實施例1~6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21、1係表面粗糙度為0.07~0.11μm,明顯地有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之厚度愈小則表面粗糙度愈小之傾向。
其次,對於各實施例1~6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 物層合物11、21、1,藉由目視評價透明性及色調。最表層為T玻璃纖維織物的實施例1、3、5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21、1係不透明。另一方面,最表層為E玻璃纖維織物的實施例2、4、6之玻璃織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21、1係皆Lab色空間的L值未達70,比最表層為T玻璃纖維織物的實施例1、3、5還低,使照射於表面的光穿透,具備透明感。因此,明白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21、1係其外觀隨著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之種類而變化。
[2.使用環氧樹脂作為樹脂組成物之情況]
即使為使用不同的樹脂之情況,也確認同樣地得到高強度、高彈性模數之層合物。使用環氧樹脂,首先製作預浸物後,製作層合物,進行強度、彈性模數之評價。
[實施例7]
於本實施例中,首先準備100μm-T玻璃纖維織物(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IPC規格2116)作為第1玻璃纖維織物。
前述100μm-T玻璃纖維織物係施有矽烷偶合劑處理與使用噴射水的開纖加工,切斷成300mm×300mm之尺寸。前述矽烷偶合劑處理係使用N-(乙烯基苄基)-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作為矽烷偶合劑來進行,對於T玻璃纖維織物100質量份,附著0.1質量份的該矽 烷偶合劑。
其次,用刷子使環氧樹脂等之樹脂組成物含浸於T玻璃纖維織物中,藉由邊脫泡邊成為所欲的厚度之方式疊合,而製作T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或E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於前述環氧樹脂中,含有硬化劑。
藉由使用熱風乾燥機,將所得之T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在130℃乾燥8分鐘,而製作100μm-T玻璃預浸物。
於前述鏡面板之上,依順序疊合相當於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的T玻璃預浸物與相當於中央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的T玻璃預浸物。
接著,於中央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之上,疊合相當於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b的T玻璃預浸物。此時,相當於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b的T玻璃預浸物,係具備與第2層之玻璃纖維織物3a的T玻璃預浸物相同之厚度。
於經由以上所形成的前述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之上疊合其他的前述鏡面板後,藉由真空加壓機,於180℃、面壓20kg/cm2、加壓時間150分鐘之條件下加壓後,進行冷卻。於前述加壓之際,前述樹脂組成物係熔融,藉由含浸於各T玻璃纖維織物或E玻璃纖維織物中,而將前述玻璃纖維織物層合物予以一體化。藉由以上,可得到圖1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係全厚為300μm,全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3由T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具備與實施例1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 物11實質上相同的構造。
隨後,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541MPa,彈性模數為23.4GPa。
其次,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除了在樣品背面上不設置白色板以外,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43.68,-2.64,3.08)。再者,使用環氧樹脂時,由於層合物為透明,不需要在樣品背面上設置白板。
接著,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20μm。
表2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比較例6]
於本比較例中,除了使用由前述環氧樹脂所成的玻璃纖維-環氧樹脂預浸物作為樹脂組成物以外,與比較例1完全相同地,製作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係全厚為300μm,全層之玻璃纖維織物2、3由E玻璃纖維織物所構成。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7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 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393MPa,彈性模數為18.2GPa。
接著,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7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31.40,-1.11,-1.95)。
隨後,對於本比較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與實施例7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07μm。表2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實施例8]
於本實施例中,除了使用由前述環氧樹脂所成的玻璃纖維-環氧樹脂預浸物作為樹脂組成物以外,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地,製作圖2B中所示之5層構造的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係全厚為300μm,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全厚係具備100%的合計厚度。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7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549MPa,彈性模數為23.0GPa。
接著,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7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45.12,-2.45,0.76)。
隨後,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7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13μm。表2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比較例7]
於本比較例中,除了使用由前述環氧樹脂所成的玻璃纖維-環氧樹脂預浸物作為樹脂組成物以外,與比較例5完全相同地,製作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
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係全厚為300μm,T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全厚係具備33%的合計厚度。
其次,對於所得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7完全相同地製作試驗片,測定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結果拉伸強度為385MPa,彈性模數為18.5GPa。
接著,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7完全相同地測定Lab色空間,結果(L,a,b)=(36.24,-1.76,-0.91)。
隨後,對於本實施例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21,與實施例7完全相同地測定表面粗糙度,結果為0.09μm。表2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於表2中,如由實施例7與比較例6、實施例8與比較例7之比較可明知,使用環氧樹脂之情況,亦與使用由聚醯胺6所成的薄膜之情況同樣地,由對於T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之比例來決定層合物之強度。
於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11、21、1中,明顯地拉伸強度、彈性模數係被T玻璃的合計厚度之比例所左右。使用聚醯胺6以外的熱塑性樹脂、環氧樹脂以外的熱硬化性樹脂,即任何樣式的樹脂時,藉由調節相對於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而言第1玻璃纖維織物、即T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可製造具有所欲之拉伸強度、彈性模數的層合物。

Claims (4)

  1. 一種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其係介由樹脂組成物而層合有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其特徵為:前述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具備1層以上的第1玻璃纖維織物,該1層以上的第1玻璃纖維織物相對於該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的合計厚度,係具備50~100%之範圍的合計厚度,該第1玻璃纖維織物之玻璃組成相對於全量係,SiO2之含量為57~70質量%,Al2O3之含量為18~30質量%,MgO之含量為5~15質量%,CaO之含量為0~12質量%,Li2O、Na2O、K2O的至少一者之含量為0~1質量%,TiO2之含量為0~1質量%,B2O3之含量為0~1質量%;前述複數的玻璃纖維織物更具備1層以上的第2玻璃纖維織物,該第2玻璃纖維織物之玻璃組成相對於全量係SiO2之含量為52~56質量%,Al2O3之含量為12~16質量%,CaO及MgO之合計含量為20~25質量%,B2O3之含量為5~10質量%。
  2. 如請求項1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其中各層的玻璃纖維織物具備30~150μm之範圍的厚度。
  3. 如請求項1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 其中最表層的玻璃纖維織物具備30~100μm之範圍的厚度。
  4. 如請求項1之玻璃纖維織物-樹脂組成物層合物,其中於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之表裏兩面上,以在厚度方向中均等分割該中心層的玻璃纖維織物之平面作為對稱面而成為面對稱之方式,分別設置其他相同組成及相同厚度的玻璃纖維織物。
TW103137431A 2013-11-29 2014-10-29 Glass fiber fabric-resin composition laminate TWI6359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8747 2013-11-29
JP2013248747 2013-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0495A TW201540495A (zh) 2015-11-01
TWI635953B true TWI635953B (zh) 2018-09-21

Family

ID=53198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7431A TWI635953B (zh) 2013-11-29 2014-10-29 Glass fiber fabric-resin composition laminat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029443B2 (zh)
EP (1) EP3075530B1 (zh)
JP (1) JP5831667B2 (zh)
KR (1) KR101641544B1 (zh)
CN (1) CN105764684B (zh)
TW (1) TWI635953B (zh)
WO (1) WO20150798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56423B2 (en) 2016-01-15 2020-12-01 Showa Denko Materials Co., Ltd. Prepreg, printed circuit board, semiconductor packag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170248992A1 (en) * 2016-02-25 2017-08-3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hous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ethods thereof
JP2017149908A (ja) * 2016-02-26 2017-08-31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透明複合シート
JP6702099B2 (ja) * 2016-09-05 2020-05-27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ガラス繊維強化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TW202033361A (zh) 2018-12-18 2020-09-16 日商日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積層板、印刷線路板、半導體封裝體及積層板的製造方法
JP7250149B2 (ja) * 2019-08-26 2023-03-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両面金属張積層板、プリント配線板、プリント配線装置
KR102197605B1 (ko) * 2019-11-27 2021-01-04 (주)캐어콘 섬유 보강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보강 공법
KR102459984B1 (ko) * 2020-06-10 2022-10-27 니토 보세키 가부시기가이샤 유리섬유 강화 수지 성형품, 전자기기 하우징, 모빌리티 제품용 내장부품, 및 모빌리티 제품용 외장부품
WO2021256516A1 (ja) * 2020-06-17 2021-12-23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積層板、プリント配線板、半導体パッケージ及び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KR102407198B1 (ko) * 2022-01-14 2022-06-10 창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폴리우레탄 폼의 난연화를 위한 친환경 난연제의 고속 증착 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친환경 난연 폴리우레탄 폼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8520B (en) * 1998-10-13 2005-03-01 Ppg Ind Ohio Inc Glass fiber-reinforced prepregs, laminates,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 fabric
TW201217295A (en) * 2010-09-14 2012-05-01 Ppg Ind Ohio Inc Low density and high strength fiber glass for reinforcement appl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08239A (en) * 1965-06-11 1968-10-29 Coast Mfg & Supply Compan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resin impregnated mats
US4787125A (en) 1986-03-24 1988-11-29 Ensci, Inc. Battery element and battery incorporating doped tin oxide coated substrate
US5098778A (en) * 1990-04-24 1992-03-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lastic based laminates comprising outer fiber-reinforced thermoset sheets, lofted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sheets and a foam core layer
JP2707940B2 (ja) * 1993-01-22 1998-02-04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用絶縁基板
JP3263173B2 (ja) * 1993-03-15 2002-03-04 株式会社東芝 樹脂積層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属張り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JPH07266435A (ja) * 1994-03-29 1995-10-1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JPH08207200A (ja) 1995-01-31 1996-08-13 Nitto Boseki Co Ltd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複合材
US5851932A (en) 1997-10-06 1998-12-22 Isorco, Inc. Ballistic armor laminate
US6846761B2 (en) * 1998-04-14 2005-01-25 Nitto Boseki Co., Ltd. Low-dielectric-constant glass fiber and glass fiber fabric made thereof
US20030049488A1 (en) 2001-09-06 2003-03-13 Certainteed Corporation Insulation containing separate layers of textile fibers and of rotary and/or flame attenuated fibers
US9056786B2 (en) * 2006-12-14 2015-06-16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Low density and high strength fiber glass for ballistic applications
US9156728B2 (en) * 2006-12-14 2015-10-13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Low density and high strength fiber glass for ballistic applications
JP2008255002A (ja) * 2007-03-15 2008-10-23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ガラス繊維用ガラス組成物、ガラス繊維、ガラス繊維の製造方法及び複合材
ATE541178T1 (de) 2007-05-25 2012-01-15 Polystrand Inc Ballistische verbund-platten und verwendungsverfahren
JP4840303B2 (ja) * 2007-09-11 2011-12-21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ガラス繊維織布入り絶縁樹脂シート、積層板、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半導体装置
JP2009067852A (ja) * 2007-09-11 2009-04-02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ガラス繊維織布入り絶縁樹脂シート、積層板、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半導体装置
EP2221335B1 (en) * 2007-11-13 2013-07-17 Nitto Boseki CO., LTD. Nonflammable transparent fiber-reinforced resin sheet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he same
JP5703672B2 (ja) * 2010-10-05 2015-04-22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不燃性シートの接合物
JP2012116872A (ja) * 2010-11-29 2012-06-2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樹脂含浸シート及び金属箔付き樹脂含浸シート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US9783454B2 (en) * 2010-12-22 2017-10-10 Agy Holding Corp. High strength glass composition and fibers
KR101355777B1 (ko) * 2011-01-24 2014-02-04 스미토모 베이클리트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프리프레그, 적층판, 프린트 배선판 및 반도체 장치
JP2012231140A (ja) * 2011-04-14 2012-11-22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積層板、回路基板、および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CN202563995U (zh) * 2012-02-14 2012-11-28 江阴市华尔胜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高强度环氧层压玻璃布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8520B (en) * 1998-10-13 2005-03-01 Ppg Ind Ohio Inc Glass fiber-reinforced prepregs, laminates,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 fabric
TW201217295A (en) * 2010-09-14 2012-05-01 Ppg Ind Ohio Inc Low density and high strength fiber glass for reinforcement appl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75530B1 (en) 2018-12-12
JP5831667B2 (ja) 2015-12-09
EP3075530A4 (en) 2017-09-06
TW201540495A (zh) 2015-11-01
KR101641544B1 (ko) 2016-07-21
KR20160030324A (ko) 2016-03-16
JPWO2015079820A1 (ja) 2017-03-16
WO2015079820A1 (ja) 2015-06-04
US20160193807A1 (en) 2016-07-07
CN105764684B (zh) 2017-03-01
US10029443B2 (en) 2018-07-24
EP3075530A1 (en) 2016-10-05
CN105764684A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5953B (zh) Glass fiber fabric-resin composition laminate
JP5520000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フレキシブル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015840A1 (en) Laminated glass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8007629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 board
TW201347623A (zh) 撓性金屬披覆積層板及其製造方法
JPS6412225B2 (zh)
KR20160037070A (ko) 양면 금속 적층판의 제조 방법, 프린트 배선판의 제조 방법, 다층 적층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다층 프린트 배선판의 제조 방법
KR101051634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플렉서블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922809A (zh) 一种液晶聚合物玻璃纤维粘结片、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15120859U (zh) 复合材料及应用其的壳体和电子设备
TWI580576B (zh) 異材質層疊複合材料及其製品
WO2024045662A1 (zh)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JP4232537B2 (ja) 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KR20160060937A (ko) 디태치 코어기판, 그 제조 방법 및 회로기판 제조방법
CN11251016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EP4195889A1 (en) Housing assembl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terminal
EP4187889A1 (en) Housing assembly,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terminal
CN215529602U (zh) 壳体和电子设备
JPS6169409A (ja) プリプレグの製法
JPH10135590A (ja) プリント回路用基板
CN104553186B (zh) 一种用多层热塑性聚合物中间膜制造的复合安全玻璃
TWM481825U (zh) 預浸布基材之結構改良
JPH0245141A (ja) 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JPH0433389A (ja) セラミック複合銅張積層板とその製造法
JPS6369638A (ja) 電気用積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