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5439B - 縫紉機與用於縫合縫料部分的縫紉機的運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縫紉機與用於縫合縫料部分的縫紉機的運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5439B
TWI625439B TW103116085A TW103116085A TWI625439B TW I625439 B TWI625439 B TW I625439B TW 103116085 A TW103116085 A TW 103116085A TW 103116085 A TW103116085 A TW 103116085A TW I625439 B TWI625439 B TW I6254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m
sewing
value
paramet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6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0314A (zh
Inventor
Tobias Wildberg
Original Assignee
Duerkopp Adl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erkopp Adler Ag filed Critical Duerkopp Adler Ag
Publication of TW201510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0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5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54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04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spects
    • D05B19/10Arrangements for selecting combinations of stitch or pattern data from memory ; Handling data in order to control stitch format, e.g. size, direction, mirror imag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20Control devices responsive to the number of stitches ma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沿著線縫縫合縫料部分的縫紉機的運行方法,其中利用縫紉機能規定至少一個縫紉參數,將線縫劃分為多個參數線縫部段。此外,給各參數線縫部段分派縫紉參數值。從線縫起點出發沿著線縫的運行線縫部段的序列縫合縫料部分。運行線縫部段的序列給出了一種與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的線縫劃分無關的線縫劃分。在縫合開始時以規定的起始縫紉參數值對縫料部分進行縫合。當在兩個相繼的運行線縫部段之間變換時,自動地調整縫紉參數值。如果該變換在一被分派了與當前設定的縫紉參數值不同的縫紉參數值的參數線縫部段中進行,便自動地調整縫紉參數值。

Description

縫紉機與用於縫合縫料部分的縫紉機的運行方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縫合縫料部分的縫紉機的運行方法。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於執行這種方法的縫紉機。
發明背景
由EP 1 897 984 A2已知了一種相應的縫紉機。由DE 199 20 350 C1已知了一種用於連接兩個縫料部分的縫紉機的運行方法。由DE 10 2007 003 721 A1已知了一種用於生成縫紉控制資料的方法。
發明概要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如此改進這種縫紉機運行方法,即簡化縫料部分的縫合。
根據本發明,所述目的通過具有在請求項1中給出的特徵的運行方法來實現。
根據本發明認識到,根據沿著線縫的變換位置的分派來將縫紉參數值自動調整到一確定的、所分派的縫紉參數值實現了,與線縫劃分為運行線縫部段無關地保證了基於位置優化的縫紉參數。相繼的運行線縫部段之間的變換可 以基於縫紉程序自動地進行;然而可選地,也可以手動進行。即可以將線縫的整個長度任意劃分為運行線縫部段,其中通過規定參數線縫部段始終保證了,當由於兩個縫料部分的變化的邊緣條件而需要時,則進行縫紉參數值的變換。這樣尤其在縫合複雜的縫料部分時顯著簡化了縫紉過程。縫紉參數可以是弧線半徑。縫料部分可以具有彎曲的邊緣輪廓部段。借助於根據本發明的運行方法可以與線縫劃分為運行線縫部段無關地相應保證用於縫料進給弧線的、基於位置優化的弧線半徑。為此的例子是男士外衣或女士外衣的袖子縫合。可以借助於縫紉機以可規定的、仍可相應修改的弧線半徑來執行所述運行方法。由EP 1 897 984 A2已知了具有可規定的弧線半徑的縫紉機。可與相應的運行線縫參數相關地調節的縫紉參數可以是打褶值,即沿著待縫合的運行線縫部段的兩個縫料部分的材料長度的比例。服裝尺寸可以是成衣尺寸。在對稱的服裝件中,連接線縫可以劃分為多個參數線縫部段以及對於兩側來說獨立地分派縫紉參數值。尤其對袖子縫合來說這是有利的。為了考慮實際情況--運行線縫部段具有一定長度,優選如此將連接線縫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即沿用於線縫的縫紉方向觀察,兩個參數接縫部段之間的邊界或變換位置在期望的線縫區域--其中希望所分派的縫紉參數起作用--之前。這樣考慮到,在兩個參數線縫部段之間的邊界區域之後一定的線縫距離之後才進行相繼的運行線縫部段之間的變換、進而進行縫紉參數的調整。可以根據經驗 值以及尤其是可以通過考慮在不同的基準服裝尺寸中在前的縫紉控制資料生成結果來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相應情況適用於縫紉參數值的分派。可以在將線縫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期間進行縫紉參數值的分派。可以設計這樣的可能性:使用者例如通過輸入修正值或通過輸入另一個縫紉參數值來修正或修改分派的縫紉參數值。輸入例如可以通過輸入裝置--例如操作面板或鍵盤進行,所述輸入裝置與縫紉機的控制設備信號連接。
對於根據請求項2的搭疊情況,可以在兩個運行線縫部段之間變換時進行縫紉參數值的變換。當參數線縫部段恰好與兩個運行線縫部段搭疊時,這種變換是強制性的,這樣使得縫紉參數與線縫進程特別細緻地匹配。
根據請求項3將線縫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保證了縫紉過程與各個服裝尺寸的特別好地匹配。
根據請求項4,這種情況相應地適用於將連接線縫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
在上文中已經討論了根據請求項5的運行方法的優點。參數線縫部段則是半徑線縫部段。
根據請求項6至8的弧線半徑值的序列已經證明對實際要求來說是特別合適的。這種情況尤其適用於”袖子縫合”的應用。作為根據請求項8的序列的備選,在形式為具有弧線半徑值”較大的進給弧線”的半徑線縫部段的兩個參數線縫部段之間也可以恰好存在具有弧線半徑值”較小進給弧線”的半徑線縫部段。尤其在”袖子縫合”的應用中,可以通 過相應的進給弧線的這些方案變型與袖子形狀細緻地匹配。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給出一種用於執行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縫紉機。該另一個目的根據本發明通過具有請求項9所述的特徵的縫紉機實現。
該縫紉機的優點對應於在上文中參考根據本發明的運行方法所述的優點。各個當前的縫紉位置可以借助於檢測模組例如通過對規定的針跡長度的縫紉針跡計數或者備選地通過光學檢測實際的線縫位置進行。
根據請求項10的記憶體模組實現了縫紉資料的明確分派。這例如可以通過更換唯一的可替換存儲介質改變。
1‧‧‧縫紉機
2‧‧‧上臂
3‧‧‧立柱
4‧‧‧基板
5‧‧‧柱
6‧‧‧驅動馬達
7‧‧‧針桿
9‧‧‧針孔板
10、11‧‧‧移料組件
12‧‧‧上裝部分;縫料部分
13‧‧‧袖子部分;縫料部分
14、15‧‧‧邊緣輪廓部段
16‧‧‧右側袖孔
17、17'‧‧‧線縫起點
17a、17b‧‧‧線縫邊界點;線縫端點;線縫起點;線縫終 點
18‧‧‧縫紉方向
19、20、21、22、23‧‧‧半徑線縫部段;參數線縫部段
24‧‧‧控制設備
25‧‧‧記憶體模組
26‧‧‧檢測模組
27‧‧‧光學感測器
28‧‧‧記憶體單元
29‧‧‧調整模組
30‧‧‧計算模組
32‧‧‧線縫
33‧‧‧縫紉基準點
34‧‧‧顯示幕
35‧‧‧外衣前部
36‧‧‧肩部線縫
37‧‧‧外衣背部
38‧‧‧外衣側部分
P1、P2、P3‧‧‧分配線縫位置
a1、b1、…、i1及a2、b2、…i2‧‧‧邊緣輪廓部段;參數線縫部段;運行線縫部段
la1、la2、lb1、lb2、lc1、lc2、ld1、ld2‧‧‧參數線縫部段;長度
K1、K2‧‧‧打褶值
下面借助附圖詳細闡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圖1以透視圖示出用於沿著線縫對具有彎曲邊緣輪廓部段的縫料部分進行縫合的縫紉機,其中為了清楚省去了殼體元件的內部細節;圖2示意性示出以上裝部分及待縫合的袖子部分為例的兩個待彼此縫合的縫料部分;以及圖3示出上裝縫料部分的袖孔以用於沿著該上裝部分與所屬的袖子部分的連接線縫示出運行線縫部段和半徑線縫部段;圖4以與圖3類似的圖示示出了外衣縫料部分的袖孔邊緣部段,其中在不同的參數線縫部段之間相應地改變部段分級值; 圖5以與圖3類似的圖示示意性示出了上裝縫料部分的袖孔以用於沿著該上裝部分與所屬的袖子部分的連接線縫示出用於部段分級值的參數線縫部段,其示出在用於右邊袖子的連接線縫處,其中縫紉起點和用於參數線縫部段的縫紉基準點一致;圖6以與圖5類似的圖示示出了用於左邊袖子的連接線縫的情況,其中縫紉起點和用於參數線縫部段的縫紉基準點重合;圖7和8示出根據圖6的上裝部分,其中示出了在縫合用於左側袖子的連接線縫時的情況,其中縫紉起點參照縫紉基準點沿周向方向圍繞袖孔移動了整個連接線縫長度的50%;圖9以與圖3類似的圖示再次強烈簡化地示出以右側袖子為例對於優化的袖子線縫的縫紉參數值;圖10至12示出了一根據圖9將袖子線縫劃分為運行線縫部段的例子,其中同樣示出了與之相關的縫紉參數;圖13以與圖3類似的圖示示出了用於右邊袖子的將袖子線縫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的備選方案;以及圖14以與圖13類似的圖示示出了用於左邊袖子的將袖子線縫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的情況。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縫紉機1具有上臂2、豎直的立柱3和通常稱為基板4的下機體。基板4具有向上聳立的柱5,因此縫紉機1也稱為柱 式縫紉機。可選地,縫紉機1也可以實施為平車縫紉機/平臺式縫紉機。在臂2中可旋轉地支承有未詳細示出的主軸。通過一安裝在基板4中的驅動馬達6和在附圖中未詳細示出的帶傳動機構來驅動主軸、進而驅動縫紉機1的主要縫紉部件。通過主軸和曲柄傳動機構可豎直地上下驅動針桿,該針桿豎直地支承在臂2中且在附圖中未示出,在其下端部帶有針。在圖1中虛線地以7表示針桿的大致位置。在針桿下方在柱5中可旋轉驅動地支承有旋梭。為了縫合縫料部分(參見圖2和3中的縫料部分),通過形成了柱5的上側的且側向沿著縫紉方向越過柱5伸出的針孔板9進行引導,針在旋梭的區域中穿過該針孔板。
下部移料組件10和上部移料組件11用於使待彼此縫合的縫料部分沿縫紉機1的縫紉方向向前移動。在EP1 897 984 A2中詳細說明了該移料組件。縫紉機1借助於這兩個移料組件10、11可以沿著連接線縫縫合具有彎曲的邊緣輪廓部段的縫料部分,其中進給弧線的弧線半徑,即縫紉參數可通過縫料規定,這同樣在EP1 897 984 A2進行了描述。
圖2以上裝部分12和袖子部分13為例示出了在縫合兩個縫料部分之前的情況。該圖示極其強烈地被簡化且對應於DE 199 20 350 C1的圖3。
兩個縫料部分12、13的邊緣輪廓14、15具有沿著待縫合的線縫彎曲的邊緣輪廓部段。與此不同,根據圖2的示意性圖示可以推測,這些邊緣輪廓14、15的、彼此用於沿著線縫縫合的相關邊緣輪廓部段a1/a2、b1/b2、c1/c2、d1/d2,… 並非一定具有相同的弧線半徑,相反它們通常具有不同的弧線半徑。這些邊緣輪廓部段規定了隨後也稱為”參數線縫部段”的連接線縫部段。
在縫合縫料部分12、13時,依次完成對應於邊緣輪廓部段a1/a2,…的參數線縫部段序列。這些參數線縫部段具有長度la1/a2、lb1/b2、lc1/c2、ld1/d2,…。縫料部分12、13在縫紉時彼此相關的參數線縫部段la1和la2、lb1和lb2,…通常不具有相同的長度。例如,袖子部分13的通常參數線縫部段a2、b2,…比上裝部分12的相關參數線縫部段a1、b1,…長。
上裝部分12的參數線縫部段的長度la1、lb1、lc1、ld1,…通常彼此不同。同樣情況適用於袖子部分13的參數線縫部段的長度la2、lb2,…。
圖3比較詳細地示出上裝部分12的參數線縫部段的情況。示出了在右側袖孔16的區域中的上裝部分12。用於未示出的袖子部分的連接線縫沿著各運行線縫部段被縫紉,其中在圖3強調了運行線縫部段b1、c1、e1、f1、h1和i1。這些運行線縫部段的長度基於操作人員的個人的縫紉技術而變化。運行線縫部段可以與前述結合圖2已經說明的參數線縫部段重合;然而這不是強制性的。運行線縫部段原則上與參數線縫部段無關。
具有未示出的袖子部分13的上裝部分12的連接線縫開始於縫紉起點17。連接線縫從那時開始沿著圖3中的縫紉方向18被順時針縫紉。除了被劃分為不同的運行線縫部段 a1、b1,...外,連接線縫也被劃分為形式為半徑線縫部段的參數線縫部段序列。為半徑線縫部段分別分派有用於借助於縫紉機1可規定的進給弧線的弧線半徑的弧線半徑值。圖3中僅示出了如下的半徑線縫部段:其中弧線半徑值被分派了具有有限曲率的進料半徑。未示出那些其中未規定進給弧線的半徑線縫部段,在這些半徑線縫部段中在沒有操作人員的影響下借助於縫紉機1縫紉出直線延伸的線縫部段。
在連接線縫的進程中,存在具有弧線半徑值的半徑線縫部段19、20、21和22序列以用於規定進給弧線。在此,半徑線縫部段19和22中的弧線半徑值表明了具有較大的半徑,即具有小曲率的進給弧線。位於半徑線縫部段19和22之間的半徑線縫部段20、21的弧線半徑值表明其具有較小的弧線半徑的進給弧線,即弧線更強的或彎曲更大的進給弧線。
沿著連接線縫的弧線半徑值的序列是這樣的:弧線半徑值在連接線縫的進程的第一區域中,即直至半徑線縫部段20,首先變為”較小的(彎曲更強的)進給弧線”值。從半徑線縫部段21開始,存在一種半徑線縫部段的序列,其中在連接線縫的進程的最後區域中,弧線半徑值變為”較大的(彎曲不太強的)進給弧線”值。
在具有”較小的進給弧線”,即較大曲率的弧線半徑值的兩個半徑線縫部段20、21之間存在具有弧線半徑值”小進給弧線”的線縫部段23。
線縫起點17和半徑線縫部段19之間的連接線縫的線縫部段與運行線縫部段a1和b1搭接。半徑線縫部段19與運行線縫部段b1和c1搭接。半徑線縫部段20與運行線縫部段c1、d1和e1搭接。兩個半徑線縫部段20和21之間的半徑線縫部段,即線縫部段23與運行線縫部段e1和f1搭接。半徑線縫部段21與運行線縫部段f1、g1和h1搭接。半徑線縫部段22與運行線縫部段h1和i1搭接。半徑線縫部段22和直至線縫起點17的連接線縫的剩餘部分之間的半徑線縫部段與運行線縫部段i1以及與運行線縫部段i1和線縫起點17之間的運行線縫部段搭接,閉合的連接線縫終止在所述線縫起點處。
縫紉機1具有在圖1中簡化示出的控制設備24。控制設備24具有用於半徑線縫部段19、20、21和22以及相關的弧線半徑值的記憶體模組25。控制設備24還具有用於檢測連接線縫內相應的當前縫紉位置的檢測模組26。這種檢測例如可以在已知針跡長度時通過對沿著連接線縫的針跡計數進行。可選地,也可以例如通過在圖1中示出的光學感測器27進行對實際線縫位置的光學檢測。
備選地,在記憶體模組25中可集成有另一記憶體單元28用於存儲運行線縫部段a1、b1,...以及a2、b2,...的長度(lx1、lx2)。在相應的記憶體單元中存儲了打褶值,由待彼此縫合的運行線縫部段a1/a2、b1/b2,...的長度的關係得到該打褶值。除了規定進給弧線外,還借助於縫紉機1實現了規定這種Raff值或打褶值,同樣像在EP 1 897 984 A2中說 明的那樣。
在縫紉機1的運行中進行如下處理:首先將連接線縫劃分為半徑線縫部段,即例如半徑線縫部段19、20、23、21、22。接著將弧線半徑值分派給相應的半徑線縫部段。在根據圖3的實施方案中,給半徑線縫部段19和22分派”大弧線半徑,即小曲率”的弧線半徑值,而給半徑線縫部段20和21分派”具有較小半徑值,即較大曲率的弧線半徑”。在進料線縫的其它半徑線縫部段中分派”無進給弧線”弧線半徑值。相應的資料存儲在控制設備24的記憶體25、28中。
接著從線縫起點17起沿著運行線縫部段a1/a2、b1/b2,...進行縫料部分12、13的縫合。當在相繼的運行線縫部段之間進行變換時,例如a1/a2和b1/b2,調整縫紉運行參數,例如已經提到的打褶值。這種調整借助於控制設備24的調整模組29進行。
在縫合開始時,即從線縫起點17開始,對具有規定的起始弧線半徑值,在此是具有”無進給弧線”弧線半徑值的縫料部分12、13進行縫合。在隨後在兩個相繼的運行線縫部段之間進行變換時,例如在運行線縫部段a1/a2和b1/b2之間進行變換時,只要該變換在一個半徑線縫部段中進行,則為其分派如下的弧線半徑值:該弧線半徑值從當前設定的弧線半徑值偏離,該弧線半徑值自動地變為該半徑線縫部段的新的弧線半徑值。因為線縫部段a1/a2和b1/b2之間的變換仍在第一半徑線縫部段19開始之前沿著連接線縫進行,所以在此並未發生弧線半徑值之間的變換。
當運行線縫部段b1/b2和c1/c2之間進行變換時,弧線半徑值自動地從弧線半徑值”無進給弧線”朝著弧線半徑值”大進給弧線”變化。因為在半徑線縫部段19內發生了運行線縫部段b1/b2和c1/c2之間的過渡,所以這種調整自動進行。相應地,當運行線縫部段c1/c2和d1/d2之間發生過渡時,弧線半徑值變為值”無進給弧線”,因為該過渡在半徑線縫部段20內進行。當運行線縫部段d1/d2和e1/e2之間發生過渡時,不進行弧線半徑值的變換,因為該過渡也在半徑線縫部段20內進行。
當運行線縫部段e1/e2和f1/f2之間發生過渡時,弧線半徑值再次變為值”無進給弧線”,因為該過渡在線縫部段23內進行。在一備選的線縫程序中,運行線縫部段e1/e2長到完全覆蓋了線縫部段23,從而該備選的運行線縫部段e1/e2的端部也存在於半徑線縫部段21內,因此在該線縫程序中在這種情況下也不變換弧線半徑值。
在示出的實施方案中,在運行線縫部段f1/f2和g1/g2的過渡中,弧線半徑值從值”無進給弧線”朝著值”小進給弧線”變換。
在圖3示出的實施方案中,弧線半徑值的下一次自動調整在運行線縫部段h1/h2和i1/i2之間進行變換時進行,即直至弧線半徑值”大進給弧線”。
當在運行線縫部段i1與直至線縫起點17的最後運行線縫部段之間發生變換時,弧線半徑值再次從值”較大進給弧線”朝著值”無進給弧線”變換。
弧線半徑值如此與相應地在縫紉中位於上方的縫料部分--即通常是袖子部分13--的邊緣輪廓匹配,即借助於相應設定的進給弧線考慮到兩個縫料部分12、13之間在相應當前待縫合的運行線縫部段x1/x2中的邊緣輪廓的區別。
可以基於規定的、帶縫合的服裝尺寸和/或基於線縫起點17的位置將連接線縫劃分為半徑線縫部段。
此外,縫紉機1還具有用於計算縫紉控制資料的計算模組30。該縫紉控制資料可以被分派給之前通過對線縫的劃分生成的線縫部段,隨後仍將對此進行描述。
縫紉機1基於用於完成與相應的服裝尺寸相關的縫紉程序的生成和計算出的縫紉控制資料,而能夠在縫紉程序的進程中縫紉出一具有多個相繼的線縫部段a1、b1,...的線縫、例如之前已經說明的連接線縫。在各個線縫部段之間,縫紉參數,例如部段分級值可以變化。縫紉參數的調整可以在相繼的線縫部段a1、b1,...之間發生變換時自動進行。
在下面的表1中給出一組這種縫紉控制資料的例子。下面假設:連接線縫被劃分為5個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e1/e2。當然也可以劃分為其它數量的參數線縫部段,例如劃分為5至11個線縫部段。在此,表1示出用於不同的參數線縫部段a1/a2、b1/b2,...e1/e2的部段分級值或長度份額以及總分級值。表1a的第一列說明了各個參數線縫部段的部段分級值與該參數線縫部段的長度的比值。表1a的第二 列說明了部段分級值與連接線縫的總長度--即所有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e1/e2的長度和--的比值。對表1a的第一列示出的部段分級值來說,各參數線縫部段的部段分級值與其相應參數線縫部段長度的比例彼此相同。對於參數線縫部段a1/a2滿足:0.38%/3.4%=50mm/450mm,其中此處示例性地給出用於服裝尺寸G4的部段長度。所有部段分級值的和表明了總分級值。
通常,與各個參數線縫部段的長度相關的部段分級值與和連接線縫的總長度相關的總分級值不同。
表1b在第一行示出服裝尺寸Gx,而在隨後的行中示出相應的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e1/e2的長度。表1b在倒數第二行中示出了連接線縫的總長度,其又與服裝尺寸相關。表1b的右面的最後一行示出了相繼的服裝尺寸Gx之間的總線縫長度的尺寸增長,即總分級值。
如下地生成根據表1a和1b的縫紉控制資料:首先選定一基礎尺寸,在此例如服裝尺寸G4。原則上也可以選定任意服裝尺寸作為基礎尺寸。接著為該服裝尺寸G4生成各個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e1/e2的長度,即在該例子中長度值50mm、120mm、20mm、100mm、160mm和450mm。
此外,規定總分級值,在該例子中為值3.4%。此時在此基礎上,生成縫紉控制資料和尤其是用於其它服裝尺寸G1至G3以及G5至G10的參數線縫部段的長度。在表1的例子中基於總分級值3.4%執行對各個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 e1/e2的長度的計算,其中所述長度表示不帶小數位。在表1的例子中,關於各個參數線縫部段的長度的延長份額分別與總分級值相同,即同樣為3.4%。即所有參數線縫部段長度延伸了相同的百分比份額。
在規定了用於基礎尺寸G4和總分級值的基礎尺寸資料之後,自動計算所有其它的縫紉控制資料。基礎尺寸資料的規定可以通過示範模式縫紉或也可以通過資料輸入,例如通過手動資料輸入或讀取相應的基礎尺寸資料進行。在規定總分級值時,對不同的基準服裝尺寸來說可以使用前述縫紉控制資料生成的結果。在根據表1的縫紉控制資料中,根據參數線縫部段占連接線縫總長度的長度份額,參數線縫部段的部段分級值等於占總分級值的份額。
還可以為各個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e1/e2分派其它的縫紉參數,例如打褶值或倍寬值(Mehrweiten-Wert),如上文所述那樣,或者還有其它縫紉運行參數。在縫紉控制資料的變型方案中,同樣為不同的服裝尺寸的參數線縫部段分派弧線半徑值。上述半徑線縫部段是參數線縫部段的另一例子。用於弧線半徑值的參數線縫部段在其位置和長度方面不必與用於部段分級值的參數線縫部段一致。
根據表2描述了用於生成縫紉控制資料的另一變型方案。
在根據表2生成縫紉控制資料時,同樣基於總分級值規定部段分級值,以便對於相繼的服裝尺寸Gx、Gx+1至少使若干線縫部段a1/a2至e1/e2延長。在根據表2的例子中,其是線縫部段b1/b2、d1/d2和e1/e2(被延長)。其它的參數線縫部段a1/a2以及c1/c2對於相繼的服裝尺寸不被延長,即具有恒定的長度50mm或20mm。相應地,參數線縫部段b1/b2、d1/d2和e1/e2被延長一延長份額,所述延長份額非必要地相 當於其占連接線縫總長度的份額。
總分級值3.4%基於參數線縫部段b1/b2(延長份額1.05%)、d1/d2(延長份額0.85%)和e1/e2(延長份額1.5%)如此分佈,即基於該部段分級值在相繼的服裝尺寸Gx、Gx+1中,即例如在服裝尺寸G4和G5之間,一服裝尺寸的總線縫根據總分級值而變化。
在遵守該邊界條件的情況下,與根據表1和2的分佈不同的部段分級值的其它分佈也是可行的。在極端情況下,總分級值可以通過僅延長唯一的參數線縫部段實現。在另一種極端情況下,確定的部段分級值也可以具有負百分比值,該負百分比值隨後通過其它參數線縫部段的部段分級值過度補償。
在對稱的服裝件中,即在對應於圖3的左側袖子和右側袖子中可以彼此獨立地生成縫紉控制資料。
在圖3中示出了用於右側袖子部分的袖孔16。對屬於的左側袖子部分的連接線縫來說,可以規定獨立的參數線縫部段、分級值、打褶值和弧線半徑值。
根據如下的表3描述了用於生成縫紉控制資料的另一變型方案。
對服裝尺寸G1至G4來說,延長份額和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e1/e2的長度與表2b中的相同。從參量G4開始,確定了另一分級值,在該例子中是另一總分級值,在表3的例子中,其為3.8%。在隨後相繼的、大於選定服裝尺寸G4的服裝尺寸中,總線縫基於選定服裝尺寸G4延長了該另一總分級值。在此,利用運行線縫部段的部段分級值工作,在上文中已經結合表2a描述了該部段分級值。
為了確定該另一分級值,在服裝尺寸G9中,執行示範模式縫紉。服裝尺寸G9--其中在所述例子中開始示範模式縫紉--大於選定服裝尺寸G4。原則上也可以考慮與參量G9不同的參量作為另外的示範模式服裝尺寸,該示範模 式服裝尺寸與基礎尺寸不同。在示範模式縫紉中,給出在表3的行中用於說明參量G9的、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e1/e2的長度,即值50mm、150mm、20mm、122mm和200mm。相應地得到了總線縫長度L542mm。對選定服裝尺寸G4和另外的示範模式服裝尺寸G9來說,總線縫長度之間的總線縫長度差為450mm,而在自動計算的框架內,對位於中間的服裝尺寸G5至G8來說均勻分佈地劃分總接縫長度變化,其中近似地認為總線縫長度分別延長了相同的另外的總分級值。由此得出另一總分級值3.8%。相應地由此得出用於中間參量G5至G8的以及還有用於參量G10的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e1/e2的各個長度。
根據表3考慮用於縫紉控制資料的規定方法:從一定的服裝尺寸起,使相繼服裝尺寸的運行線縫部段比在較小服裝尺寸的情況下更大地變化。
根據在服裝尺寸G9中的另一示範模式縫紉、由此得到的總分級值以及根據對選定服裝尺寸G4--從該選定服裝尺寸開始應該適用由另一示範模式縫紉得到的另一分級值--的規定,自動生成在表3中示出的線縫部段長度。
根據表4說明了再次以生成參數線縫部段的部段長度為例的、生成縫紉控制資料的另一變型方案。對服裝尺寸G1至G4來說,線縫部段長度再次與表2b中的值相同。各個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e1/e2的部段分級值也與上文結合表2b討論的值一致。
從第一選定服裝尺寸G4開始,取代此前使用的總分級值3.4%,確定出另一分級值,在表4的例子中該另一總分級值為3.1%。基於在示範模式縫紉中確定的、用於各個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e1/e2的長度的值得到相關的部段分級值。通過對服裝尺寸G7進行的示範模式縫紉確定出該另一總分級值,其中由與第一選定服裝尺寸G4的450mm相比、在另一示範模式服裝尺寸G7中在此得到的總線縫長度493mm的長度增大,通過自動計算得到另一總分級值為3.1%,中間服裝尺寸G5和G6的連接線縫分別延長了該另一總分級值。在額外地考慮了參數線縫部段的部段分級值的情況下,參數線縫部段的長度改變了該另一總分級值。示 範模式服裝尺寸G7同時表現為另一選定服裝尺寸。從該另一選定服裝尺寸G7開始,此時確定另一總分級值,在表4的例子中為值4.8%。這在服裝尺寸G10中通過另一示範模式縫紉進行,其中得到總線縫長度568mm。在此,也借助於自動計算,根據在另一示範模式縫紉中得到的、各個參數線縫部段a1/a2至e1/e2的長度,規定出用於這些參數線縫部段的相應的選定分級值。再次在考慮確定的部段分級值的情況下,在此使線縫部段長度以該另一總分級值延長。
在縫紉機1的縫紉程序運行中,首先根據前述變型方案之一生成控制資料。接著識別出當前待縫合的服裝尺寸並且隨後借助於所識別出的服裝尺寸的縫紉控制資料來對兩個縫料部分12、13進行縫合。為此,控制設備24從記憶體25或28接收所識別出的服裝尺寸的相應縫紉控制資料,並且根據通過檢測模組26檢測到的在連接線縫上的縫紉位置來控制縫紉機。像上文所述那樣,調整模組29在兩個相繼的參數線縫部段a1/a2、b1/b2,...之間發生變換時根據所檢測到的縫紉位置並且根據分派給該縫紉位置的縫紉控制資料對縫紉運行參數進行調整。
借助於上文所述的生成縫紉控制資料來縫合的兩個縫料部分之一也可以是領口帶(Lisierband)。下面根據圖4示例性地對此進行說明。在此,外衣縫料部分示出為縫料部分12,而領口帶示出為縫料部分13。在這兩個縫料部分12、13之間的連接線縫32佈置在兩個線縫邊界點17a、17b之間,所述線縫邊界點根據縫紉方向分別表現為線縫起點和 線縫終點。根據連接線縫32是在外衣右側縫紉還是在外衣左側縫紉,而從線縫起點17a開始或從線縫起點17b開始縫紉連接線縫32。在兩個線縫端點17a、17b之間沿著線縫32設置有兩個分配線縫位置P1、P2。線縫邊界點17a和與其緊鄰的分配線縫位置P1之間的線縫長度為連接線縫32的總長度L的35%。兩個分配線縫位置P1、P2之間的距離為總長度L的40%,而分配線縫位置P2與連接線縫32的、與該分配線縫位置P2相鄰的另一線縫邊界點17b之間的距離為總長度L的25%。
考慮借助於生成方法生成的縫紉控制資料,以用於根據縫料部分12的相應服裝尺寸Gx具體地縫合領口帶13。為此,首先進行示範模式縫紉,其中線縫32被劃分為多個在圖4中未示出的線縫部段。在該示範模式縫紉之前或之後,將分配線縫位置P1、P2安置在線縫32上。對不同的服裝尺寸來說,這種安置取決於對根據經驗值優化的線縫進程的所提供的分析結果或對線縫32的進程的根據經驗值優化的參量等級的、所提供的分析結果。分配線縫位置P1、P2的安置與示例性地通過示範模式縫紉進行的、將線縫32劃分為多個線縫部段無關。
在下一個步驟中,為分配線縫位置P1、P2分派分配縫紉參數值。在根據圖4的例子中,分配的縫紉參數值是弧線值和/或打褶值和/或分級值。下面根據對分級值的分配的例子描述另一種生成方法。仍然,或者根據經驗值,即根據經驗知識-在相繼的服裝尺寸之間在線縫終點17a、17b之 間線縫32的長度變化了多少,或者根據示範模式縫紉過程-其中對不同的服裝尺寸縫紉連接線縫32,將分級值分派給分配線縫位置P1、P2。例如,可以為分配線縫位置P1分派分級值3%,而為分配線縫位置P2分派分級值4%。
在生成方法中檢查,至少一個分配線縫位置位於哪個在線縫的劃分中生成的線縫部段上。接著,將分派縫紉參數值--即在所述例子中的分級值--分派給在劃分中得到的線縫部段,相應的分配線縫位置P1、P2位於線縫部段上。這基於哪個分配線縫位置P1、P2位於當前考慮的線縫部段上進行。在根據圖4的例子中,其上存在分配線縫位置P1的線縫部段得到分級值3%,而其上存在分配線縫位置P2的線縫部段則得到分級值4%。
根據開頭已經提到的用於將線縫劃分為線縫部段的示範模式縫紉,已知用於示範模式服裝尺寸的單個線縫部段的長度。由此可以借助於分派給各個線縫部段的分級值確定,在劃分中得到的線縫部段在與示範模式服裝尺寸不同的服裝尺寸中具有何種長度。
借助於如此生成的縫紉控制資料,在此可以將線縫32作為在劃分中得到的線縫部段序列進行自動縫紉。在此,可以將線縫32的一個端部的起點17a、也可以將線縫32的另一端部的起點17b用作縫紉起點17,從而以相應的順序a1、b1、c1或者以順序c1、b1、a1縫紉所述線縫部段。
如上文所述,可以為線縫部段分派不同的縫紉參數值,例如不同的部段分級值或者不同的倍寬。
根據用於縫紉控制資料的生成方法,也可以使長度la1、lb1、lc1的百分比長度比例不同於上文中針對服裝尺寸示例說明的百分比值。
在上述用於縫紉控制資料的生成方法中,分別以規定總分級值為出發點,在上述表1的例子中,總分級值為3.4%。
下面描述一備選的用於縫紉控制資料的生成方法,該生成方法在不規定總分級值的這種情況下也可行。在此,首先選出第一基準服裝尺寸,例如服裝尺寸G4。隨後生成用於該基準服裝尺寸G4的縫紉控制資料。在任何情況下,線縫部段a1,...的長度la1,...都屬於該縫紉控制資料。例如,縫紉控制資料可以在基準服裝尺寸G4中通過第一示範模式縫紉生成,其中分別在示範模式縫紉中縫合的線縫部段長度la1,...被存儲在記憶體模組25中。
隨後,選出另一基準服裝尺寸,例如服裝尺寸G9。隨後生成用於該另一基準服裝尺寸G9的縫紉控制資料。該另外的縫紉控制資料至少也包括該另一基準服裝尺寸G9的線縫部段的長度la1,...。這種在另一基準服裝尺寸G9中生成的另外的縫紉控制資料也可以通過示範模式縫紉生成,根據像上文結合第一基準服裝尺寸G4描述的那樣。在第一基準服裝尺寸G4中生成縫紉控制資料時,除了線縫部段長度la1,...外,分派於該線縫部段a1,...的其它縫紉參數可通過規定或計算而變化,而與此不同的是,在另一基準服裝尺寸G9中生成縫紉控制資料時,僅還生成並存儲線縫部段長度la1,...。在該另一基準服裝尺寸G9中在生成其它的縫 紉控制資料時,分派給該線縫部段a1,...的其它縫紉參數保持不變。
從在所述兩種基準服裝尺寸中生成的縫紉控制資料出發,隨後在計算模組30中計算出用於其它服裝尺寸的縫紉控制資料並通過控制設備24規定以用於加工處理。其它服裝尺寸是與基準服裝尺寸G4、G9不同的那些服裝尺寸。除了在不規定百分比的分級值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計算出和規定的、用於該其它服裝尺寸的線縫部段長度la1,...外,原則上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規定其它縫紉參數值,例如用於弧線半徑值的、用於打褶值的或用於線張力的參數值。然而,對除線縫部段長度la1,...外的其它縫紉參數值的規定不是強制性的,而是也可以使縫紉參數值保持不變。如果在前述例子中對於線縫部段長度lb1,對於基準服裝尺寸G4得到值120mm而對於另一基準服裝尺寸G9得到值150mm,則通過等距劃分計算出位於其間的服裝尺寸G5至G8的線縫部段長度lb1,從而得到用於這些服裝尺寸G5至G8的線縫部段長度lb1126mm、132mm、138mm和144mm。
在一種備選的、用於縫紉控制資料的生成方法中,也可以例如通過示範模式縫紉來為多於兩個基準服裝尺寸生成縫紉控制資料。當使用多於兩個基準服裝尺寸時,在計算和規定用於其它服裝尺寸的縫紉控制資料時,通過相應地增多控制點的數量,還實現了其它服裝尺寸縫紉參數精度的進一步提高。
下面根據圖5至8,描述用於生成執行縫紉程序用的縫 紉控制資料的生成方法以及用於生成線縫的運行方法的另一例子。上文結合圖1至4和表1至4描述的組件和功能具有相同的附圖標記和相同的名稱且下面不再詳細說明。
圖5以與圖3類似的圖示示出了上裝部分12,其將與在圖5中未示出的右側袖子縫合。在用於縫合上裝部分和袖子部分的線縫上總共分配了三個分配線縫位置P1、P2和P3。從縫紉基準點33、同時其也是縫紉起點17出發,在圖5中示意性示出的服裝尺寸中在縫紉基準點33與分配線縫位置P1之間的線縫長度為線縫總長度L的30%。分配線縫位置P1和P2之間的線縫長度為總長度L的15%。分配線縫位置P2和P3之間的線縫長度為總長度L的30%。分配線縫位置P3與縫紉基準點33之間的線縫長度相應地為總長度L的25%。像上文結合圖4相應描述的那樣,為分配線縫位置P1至P3中的每一個分派有縫紉參數。在此,可以是部段分級值,也可以是另一縫紉參數,例如倍寬值或打褶值或弧線半徑值。
在根據圖5的實施例中,基準點33同時為縫紉起點17。
為了生成縫紉控制資料,從縫紉起點17起在示範模式縫紉中將線縫劃分為多個線縫部段。像上文結合圖4相應描述的那樣,將相應的縫紉參數分配給規定的分配線縫位置P1至P3。同樣像上文結合圖3相應描述的那樣,隨後將經分配的縫紉參數分派給在線縫的劃分中得到的線縫部段,至少一個分配線縫位置位於所述線縫部段上。這也取決於哪些分配線縫位置P1至P3位於當前考慮的、在劃分時得到的線縫部段上來進行。
在隨後的自動化的運行縫紉中,當兩個相繼的線縫部段之間,例如a1/b1、b1/c1、c1/d1之間進行變換時,將縫紉參數自動調整到分派給新的線縫部段的參數值。當變換到分配線縫位置P1位於其上的線縫部段上時,例如設定被分配給該分配線縫位置P1的弧線半徑值或打褶值。在此確保了,在分配線縫位置的區域中借助於在那裡最佳的縫紉參數進行縫紉。
像上文結合圖4描述的那樣,也可以將分級值分配給分配線縫位置。以在基礎服裝尺寸中通過示範模式縫紉例如將線縫一次劃分為多個線縫部段為出發點,可以根據通過分配線縫位置P1至P3分派給線縫部段的分級值計算並存儲用於其它服裝尺寸的線縫部段長度,並在縫合相應的服裝尺寸時調取並使用所述長度。在此,可以使用在上文結合圖2和表1至4描述的生成過程步驟。
在運行縫紉中,即在示範模式縫紉後,基於對所縫紉的縫紉段的確定,從縫紉基準點33出發識別出參數線縫部段a1至d1之間的變換。例如,所述確定可以通過測量縫紉段來進行。
參數線縫部段a1至d1的位置和長度la1至ld1以及所分派的縫紉參數存儲在縫紉機1的記憶體模組25中。
也借助於檢測模組26進行對縫紉段的測量。
也借助於調整模組29進行調整。
圖6示出用於縫合上裝部分12和左側袖子部分的情況。在此,以與縫合右側袖子部分的情況相反的旋轉方向 進行縫紉。
在根據圖6的實施方案中,在上裝部分12和左側袖子部分之間的線縫上也安置了三個分配線縫位置P1、P2和P3。與圖5的比較可得出,根據圖6,這些分配線縫位置P1、P2和P3在線縫上佈置在與根據圖5的例子中相同的相對位置處。這不是強制性的。分配線縫位置P1、P2和P3的其它自由的定位也是可行的。從縫紉基準點33出發直至分配線縫位置P3的線縫長度為線縫總長度L的25%。在分配線縫位置P3和P2之間的線縫長度為總長度L的30%。分配線縫位置P2和P1之間的線縫長度為總長度L的15%,而在分配線縫位置P1和縫紉基準點33之間的長度又為總長度L的30%。
圖6還示出了一種其中縫紉基準點33和縫紉起點17在所提供的示範模式縫紉中重合的情況。在根據示範模式劃分中得到的線縫部段相對於分配線縫位置P1至P3的位置按圖6給這些線縫部段分派縫紉參數之後,伴隨著自動參數調整進行縫紉,像上文結合圖5描述的那樣。
根據圖7和8說明了一種根據圖6的左側袖子與上裝部分12的縫合的方案變型,其中起點17'參照縫紉基準點33移動了線縫總長度L的50%。
從縫紉基準點33出發,即使在根據圖7和8的縫紉過程中,分配線縫位置P1至P3以及其參數分派都不變。在縫紉中,從移動的起點17'出發,基於對在縫紉基準點33和縫紉起點17之間的縫紉段的確定進行線縫部段之間的縫紉參數變換。例如,該確定可以通過借助於輕擊在縫紉機1(參見 圖1)的顯示幕34上的線縫的示意性圖示上的一點來輸入縫紉起點17進行,該顯示幕與控制設備24信號連接。
對於根據圖7和8選擇的起點17',在進行該確定時得到,起點17'相對於基準點33移動了線縫總長度L的50%。與根據圖6的縫紉情況相比,當縫合左側袖子時,保持連接線縫的縫紉方向的旋轉方向。即得到,在線縫總長度L的5%之後是分配線縫位置P2,在線縫總長度L的又15%之後是分配線縫位置P1,在線縫總長度L的又55%之後是分配線縫位置P3。在分配線縫位置P3和移動的縫紉起點17'之間保留了線縫總長度L的25%。對應於起點的移動在生成縫紉控制資料時根據哪些分配線縫位置P1至P3位於此時從移動的縫紉起點17'出發當前考慮的線縫部段上,來進行分配給分配線縫位置P1至P3的縫紉參數值的分派。
圖9以與圖3類似的圖示示出了沿著用於右側袖子的線縫優化的縫紉參數情況。示出了對應於經驗值沿著圍繞邊緣輪廓14延伸的線縫待設定的縫紉參數。在圖9中通過方向箭頭18示出縫紉方向,該縫紉方向沿圍繞邊緣輪廓14的順時針方向延伸。從縫紉起點17出發,在直至肩部線縫36的外衣前部35中大約直至一半線縫長度的第一線縫部段中,打褶值具有一小的第一值K1,該第一值通過略彎曲的波浪線表示。對應於小的打褶值K1,沿著線縫的袖子材料與前部35的材料相比具有小的倍寬。在縫紉起點17和肩部線縫36之間的連接線縫第二半部具有較大的打褶值K2,其在圖9中通過幅度較大的波浪線表示。就在肩部線縫36的區域 中,在一短的線縫部段上打褶值可以具有值0。在隨後的進一步進程中,打褶值又具有較大的值K2,其對應於與外衣背部37的材料相比較大的袖子材料倍寬。大致與在前部35中參數進程對稱地,打褶值從較大的值K2過渡至較小的值K1。在與肩部線縫對置的外衣側部分38的區域中,打褶值為0。這也適用於縫紉起點17左右的線縫區域。
例如在存在較小的打褶值K1的地方也存在結合圖3描述的、具有弧線半徑值”大進給弧線”的半徑線縫部段19和22。在具有大的打褶值K2線縫區域中存在具有弧線半徑值”小進給弧線”,即具有小半徑的進給弧線的半徑線縫部段20、21。
在圖9中示出了參數變型方案,其中在肩部線縫36的區域中,也存在小的進給弧線,即相應的弧線半徑值。可選地,像結合圖3描述的那樣,在此也可以在肩部線縫36的區域中存在具有”無進給弧線”的參數線縫部段,即直線的線縫走向。
除了例如在最佳的線縫走向中與根據圖9的分佈相對應的打褶值K和弧線半徑值的分佈外,一組完整的縫紉控制資料還包括線縫部段長度的說明,其從在基礎尺寸中的第一組線縫部段長度出發針對所有其它服裝尺寸得出,即分級值。
借助於上文結合圖1至8描述的生成和運行方法,實現了一種自動縫紉,其盡可能接近優化的參數分佈。在此,對兩種原理上不同的方法變型進行區分:
- 在上文特別是結合分級值以及圖4以及其後描述的第一方案變型中,為了提供實際的運行縫紉,將線縫劃分成多個線縫部段,這一點在上文中已經以所提供的示範模式縫紉為例進行了說明。在此,為示例線縫--尤其是針對服裝尺寸--完整地生成縫紉控制資料。用於此的例子是對分級值的分配,以便由所提供的經縫紉的示範模式服裝尺寸計算出所有其它的線縫部段長度。在運行縫紉中最初便將線縫部段序列連同已經分派給它的縫紉參數存儲在縫紉控制裝置中。
也就是說,首先將線縫劃分為線縫部段、然後再將縫紉參數分配給線縫部段。
- 替代地,例如像上文結合圖3描述的那樣,在運行縫紉期間已經進行縫紉參數的分配。可以取消準備縫紉過程,即尤其是用於生成縫紉控制資料的示範模式縫紉。在此,尤其在沒有精確瞭解整個線縫長度的情況下,在示範模式縫紉中為在示範模式縫紉期間進行的線縫向線縫部段的劃分進行參數分配。
也就是說,在將線縫劃分為線縫部段期間將縫紉參數分配給線縫部段。該備選的分配分派方法例如可以用於弧線半徑值或打褶值或者也可以用於線張力值和/或其它的縫紉參數。
根據圖10至12說明了用於將線縫劃分為多個運行線縫部段的不同例子,其可以發生在示範模式縫紉中且以隨後以此為基礎進行相應的運行縫紉。
圖10示出了將線縫劃分為總共三個運行線縫部段a1、b1和c1。因為僅有三個運行線縫部段a1至c1供使用,所以僅可以受限地將縫紉參數分派給這些運行線縫部段a1至c1。這與根據圖9的圖示類似地在圖10中示出。運行線縫部段a1從縫紉起點17出發具有線縫總長度L的約20%。運行線縫部段b1具有線縫總長度L的約35%且關於肩部線縫36對稱地延伸,該肩部線縫大致居中地處於運行線縫部段b1中。運行線縫部段c1是線縫長度L的剩餘45%。
在運行線縫部段a1和c1中,存在打褶值K=0和弧線半徑值”大進給弧線”。在運行線縫部段b1中存在位於打褶值K1和K2之間的打褶值,和弧線半徑值”小進給弧線”,所述打褶值K1和K2在上文結合圖9描述。
圖11示出了仍從縫紉起點17出發,將線縫劃分為五個運行線縫部段a1、b1、c1、d1和e1。運行線縫部段a1具有整個線縫長度L的5%。隨後的運行線縫部段b1具有線縫總長度L的15%。隨後的運行線縫部段c1具有線縫總長度L的25%。隨後的運行線縫部段d1具有線縫總長度的15%,最後的運行線縫部段e1具有線縫總長度L的40%。在線縫部段a1中,打褶值K=0且在沒有進給弧線的情況下進行縫紉。在運行線縫部段b1中,打褶值為K1且以弧線半徑值”大進給弧線”進行縫紉。在運行線縫部段c1中,打褶值為K2且以弧線半徑值”小進給弧線”進行縫紉。在運行線縫部段d1中,打褶值又為K1且再次以弧線半徑值”大進給弧線”進行縫紉。在運行線縫部段e1中,打褶值K=0且在沒有進給弧線的情況 下進行縫紉。在運行線縫部段c1中,肩部線縫36也大致居中。運行線縫部段b1和d1大致相對彼此對稱。
圖12示出了將線縫劃分為總共七個運行線縫部段a1、b1、c1、d1、e1、f1和g1。基於這些運行線縫部段a1至g1可以相應地更精細地進行縫紉參數的分佈,像也在圖12中示出的那樣。運行線縫部段a1至g1的線縫部段長度為線縫總長度L的5%、20%、10%、5%、10%、10%和40%。運行線縫部段d1還位於肩部線縫36的區域中。
沿著運行線縫部段a1、d1和g1,打褶值K=0。沿著運行線縫部段b1和f1,打褶值為K1。沿著運行線縫部段c1和e1,打褶值為K2。沿著運行線縫部段a1和g1,在沒有進給弧線的情況下進行縫紉。沿著運行線縫部段b1和f1,以弧線半徑值”大進給弧線”進行縫紉。沿著運行線縫部段c1、d1和e1,以弧線半徑值”小進給弧線”進行縫紉。
操作人員可以自由地規定整個線縫向運行線縫部段的劃分。當每次將線縫劃分為線縫部段時,必須如此規定縫紉控制資料,即其盡可能良好地接近對應於圖9的優化的參數分佈。
用於生成保證這種情況的縫紉控制資料的可能方案已經在上文中尤其結合圖4至8進行描述。下面的表5示出了分級值,該分級值分派於對應於該方法的運行線縫部段。
因此,分級值GW的這種分派考慮了:在根據圖10至12的分佈中,在相應當前考慮的線縫部段a1,...上存在哪個分配線縫位置P1至P3。
在根據圖10的分佈中,兩個分配線縫位置P1和P2位於運行線縫部段b1上。分配線縫位置P3位於運行線縫部段c1上。相應地,將分級值GW分派給線縫部段,像在表5的”圖10”欄中示出的那樣。也可以根據分配線縫位置P1至P3在相應當前考慮的線縫部段a1至c1上的位置進行上述的對打褶值K1、K2和弧線半徑值的分派。因為兩個分配線縫位置P1和P2位於運行線縫部段b1上,所以為該運行線縫部段b1既未分派分配線縫位置P1的打褶值K1也未分派分配線縫位置P2的打褶值K2,而是分派了一平均打褶值,例如(K1+K2)/2。
在根據圖11的線縫部段劃分中,兩個分配線縫位置P1和P2都位於線縫部段c1上。分配線縫位置P3位於線縫部段 d1上。像在表5的”圖11”欄中說明的那樣,將分級值GW分派給線縫部段a1至e1。
在根據圖12的線縫部段劃分中,分配線縫位置P1位於線縫部段c1上。分配線縫位置P2位於線縫部段e1上,而分配線縫位置P3位於線縫部段g1上。相應地,像在表5的”圖12”欄中說明的那樣,進行分級值GW1、GW2、GW3的分派。當然,還可以取代分級值GW而分派其他縫紉參數,例如弧線半徑值或打褶值。
如果整個線縫的大致長度以及服裝尺寸是已知的,這可以通過相應的規定在機器控制裝置中選擇出,則可以在示範模式縫紉期間在線地進行縫紉參數分派。下面根據圖13和14再次說明用於變型“右側袖子”和”左側袖子”的這種情況,其中描述了運行方法的方案變型,該運行方法已經在上文中結合圖3進行了討論。首先從縫紉起點17出發將線縫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19、20、21、22和在參數線縫部段22和19之間的另一最後的線縫部段。與根據圖3的例子中縫紉參數部段的劃分不同,參數線縫部段20和21被聯合為一組合的線縫部段,該組合的線縫部段被完整地分派了弧線半徑值”小進料半徑”。從縫紉起點17起,以分派給第一參數線縫部段、即第一半徑線縫部段19的弧線半徑值--亦即以弧線半徑值”大進料半徑”--進行縫紉。一旦在圖13和14中未示出的兩個運行線縫部段之間的變換不再在參數接縫部段19中進行、而是在隨後的參數線縫部段中進行,則將弧線半徑值調整至分派於這個新的參數線縫部段的弧 線半徑值。因為預期運行線縫部段具有一定的長度,在各參數線縫部段19至22之間邊界與在圖13和14中分別示出的優化的弧線半徑值-線縫區域相比參照縫紉方向18位於前方。這樣保證了,當一運行線縫部段在兩個參數線縫部段--例如在參數線縫部段19一方與參數線縫部段20、21一方--之間的邊界區域後終止時,希望在其中對於優化的縫紉參數分派需要進行這樣的變換的線縫區域中發生弧線半徑值的調整,在所述例子中為從從弧線半徑值”大進給弧線”調整至弧線半徑值”小進給弧線”
在根據圖14的用於左側袖子的控制資料生成方案變型中,相應地將線縫劃分為半徑線縫部段19、20、21和22,這次過渡部參照縫紉方向18的旋轉方向逆時針地超前於優化的弧線半徑值-線縫區域。
上文所述的方法尤其用於在不預褶的情況下將袖子縫合在主體-外衣縫料部分中以及尤其用於製造上裝。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沿著線縫縫合縫料部分的縫紉機的運行方法,其中利用縫紉機能規定至少一個縫紉參數,所述運行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將線縫劃分為多個參數線縫部段,- 給各參數線縫部段分派縫紉參數值,- 從線縫起點出發沿著線縫的運行線縫部段的序列縫合縫料部分,- 其中,運行線縫部段的序列給出了一種與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的線縫劃分無關的線縫劃分,- 在縫合開始時以規定的起始縫紉參數值對縫料部分進行縫合,- 當在兩個相繼的運行線縫部段之間變換時,如果該變換在一被分派了與當前設定的縫紉參數值不同的縫紉參數值的參數線縫部段中進行,便自動地調整縫紉參數值。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運行方法,其中一個參數線縫部段與至少兩個運行線縫部段搭疊。
  3.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與規定的、待縫合的服裝尺寸相關地將線縫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
  4.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與線縫起點相關地將線縫劃分為參數線縫部段。
  5.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縫料部分具有彎曲的邊緣輪廓部段,其中弧線半徑作為縫紉參數被分派。
  6.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被分派的弧線半徑值的序列,其中在線縫的第一區域中所述弧線半徑值首先改變為值”較小的進給弧線”。
  7.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被分派的弧線半徑值的序列,其中在線縫的最後一個區域中所述弧線半徑值改變為值”較大的進給弧線”。
  8.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被分派的弧線半徑值的序列,其中在具有弧線半徑值”較小的進給弧線”的兩個半徑線縫部段之間所述弧線半徑值採用弧線半徑值”無進給弧線”。
  9. 一種用於執行根據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方法的縫紉機,包括:- 控制設備,- 用於參數線縫部段的位置和用於相關縫紉參數值的記憶體模組,- 用於檢測連接線縫內的相應當前的縫紉位置的檢測模組,- 調整模組,所述調整模組用於當在兩個相繼的運行線縫部段之間變換時,如果該變換在一被分派了與當前設定的縫紉參數值不同的縫紉參數值的參數線縫部段中進行,便自動地調整縫紉參數值。
  10.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縫紉機,其中所述記憶體模組具有用於參數線縫部段的長度和用於所分派的縫紉參數的記憶體單元。
TW103116085A 2013-05-07 2014-05-06 縫紉機與用於縫合縫料部分的縫紉機的運行方法 TWI6254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08411.0A DE102013208411A1 (de) 2013-05-07 2013-05-07 Betriebsverfahren für eine Nähmaschine zum Vernähen von Nähgutteil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0314A TW201510314A (zh) 2015-03-16
TWI625439B true TWI625439B (zh) 2018-06-01

Family

ID=50479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6085A TWI625439B (zh) 2013-05-07 2014-05-06 縫紉機與用於縫合縫料部分的縫紉機的運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801649B1 (zh)
JP (1) JP6343484B2 (zh)
KR (1) KR102109095B1 (zh)
CN (1) CN104141204B (zh)
DE (1) DE102013208411A1 (zh)
TW (1) TWI6254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8103728U1 (de) * 2018-06-29 2019-10-09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Nähmaschine für den häuslichen Gebrauch
TWI663303B (zh) * 2018-08-27 2019-06-21 陳儀聰 可快速改變車縫針距和圖形的車縫方法及車縫機構
CN110396773A (zh) * 2019-06-19 2019-11-01 张之鹏 缝纫机的缝纫控制方法以及缝纫机的缝纫控制系统
TWI764054B (zh) * 2019-10-17 2022-05-11 陳儀聰 縫紉裝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1993A (ja) * 1986-05-30 1987-12-07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送り量制御装置
JPS6323693A (ja) * 1986-04-28 1988-01-30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送り量制御方法とその装置
JPH01236088A (ja) * 1987-10-31 1989-09-20 Juki Corp ミシンの布送り制御装置
JPH07250982A (ja) * 1995-03-08 1995-10-03 Juki Corp いせ込みミシン
CN1349575A (zh) * 1999-05-04 2002-05-15 杜尔科普-阿德乐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额外宽度连接一个第一和第二工件的缝纫机的操作方法
CN1786313A (zh) * 2004-12-07 2006-06-14 重机公司 差动送布缝纫机
CN101008135A (zh) * 2006-01-27 2007-08-01 重机公司 差动送布缝纫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90775T1 (de) * 1984-10-25 1987-01-29 Tokyo Juki Industrial Co Ltd Verkürzungssteuervorrichtung zum Zusammennähen zweier Tuchstücke mit unterschiedlichen Nählängen
SE453756B (sv) * 1985-04-09 1988-02-29 Husqvarna Ab Elektronisk monstersymaskin
DE59100858D1 (de) * 1991-05-10 1994-02-24 Duerkopp Adler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im Nahtverlauf die Richtung ändernden Naht.
JPH0724162A (ja) * 1993-07-14 1995-01-27 Brother Ind Ltd 縫製データ作成装置
JP4121848B2 (ja) * 2002-12-24 2008-07-23 Juki株式会社 差動送りミシン
DE102004061843A1 (de) * 2004-12-22 2006-07-20 Car Trim Biermann, Marktfort und Dr. Rau GbR (vertretungsberechtigter Gesellschafter: Herr Dr. Friedrich Rau, 08261 Schöneck)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Einbringen von Nähten in Textilien, insbesondere in technische Textilien
DE102006042334A1 (de) 2006-09-08 2008-03-27 Dürkopp Adler AG Nähmaschine
JP2008212289A (ja) * 2007-03-01 2008-09-18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3693A (ja) * 1986-04-28 1988-01-30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送り量制御方法とその装置
JPS62281993A (ja) * 1986-05-30 1987-12-07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送り量制御装置
JPH01236088A (ja) * 1987-10-31 1989-09-20 Juki Corp ミシンの布送り制御装置
JPH07250982A (ja) * 1995-03-08 1995-10-03 Juki Corp いせ込みミシン
CN1349575A (zh) * 1999-05-04 2002-05-15 杜尔科普-阿德乐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额外宽度连接一个第一和第二工件的缝纫机的操作方法
CN1786313A (zh) * 2004-12-07 2006-06-14 重机公司 差动送布缝纫机
CN101008135A (zh) * 2006-01-27 2007-08-01 重机公司 差动送布缝纫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32283A (ko) 2014-11-17
TW201510314A (zh) 2015-03-16
CN104141204B (zh) 2018-02-27
JP6343484B2 (ja) 2018-06-13
CN104141204A (zh) 2014-11-12
JP2014217754A (ja) 2014-11-20
EP2801649A1 (de) 2014-11-12
EP2801649B1 (de) 2016-03-02
DE102013208411A1 (de) 2014-11-13
KR102109095B1 (ko)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5439B (zh) 縫紉機與用於縫合縫料部分的縫紉機的運行方法
US20230416956A1 (en) Knitting method and knitting device
TWI625438B (zh) Sewing machine and generation method for generating sewing control data
TWI651444B (zh) 用於生成用以執行縫紉程序的縫紉控制資料的方法,及用來執行該方法的縫紉機
CN106012317B (zh) 缝纫机
JP2007195807A (ja) 差動送りミシン
CN106192197B (zh) 袜口缝合方法及结构
CN1514984A (zh) 一种在收缩前准备布料样板的方法和系统
CN112486117B (zh) 基于自动化识别数据输入的服装加工方法
CN101008134A (zh) 用于帽舌的绗缝操作的形成缝纫图案的方法
JPH04364885A (ja) 刺繍データ作成装置
JPH0978411A (ja) 横編機用の筒状編地のデザイン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836133B2 (ja) 刺繍データ処理装置
JP4627867B2 (ja) パターンシーマー用パターンパット
JP2006034695A (ja) 差動送りミシン
CN114232223A (zh) 一种圆领衣服缝制数据设置方法及装置
JP3028536B2 (ja) 刺繍データ処理装置
CN112471657A (zh) 基于自动化识别数据输入的服装加工系统与方法
JPH03258288A (ja) 刺繍データ処理装置
JPH03141977A (ja) 刺繍ミシンのデータ処理装置
JPH04156879A (ja) 刺繍データ作成装置
JPH04197289A (ja) ミシンの刺繍データ作成装置
JPH03141976A (ja) 刺繍ミシンのデータ処理装置
CN103243487A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及用于该缝纫机的数据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