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5073B - 具有改良光學和熱性質之聚碳酸酯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良光學和熱性質之聚碳酸酯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5073B
TWI605073B TW100112543A TW100112543A TWI605073B TW I605073 B TWI605073 B TW I605073B TW 100112543 A TW100112543 A TW 100112543A TW 100112543 A TW100112543 A TW 100112543A TW I605073 B TWI605073 B TW I6050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arbonate
carbonate
bisphenol
bis
hydroxyphen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2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1104A (en
Inventor
卡爾漢滋 柯勒
法蘭基 布朗西爾斯
Original Assignee
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20105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60507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11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1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5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50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4Arom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06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ot containing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2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64/22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yl halides
    • C08G64/24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yl halides and 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Description

具有改良光學和熱性質之聚碳酸酯組成物
本發明係關於芳香族聚碳酸酯,其包含二氧二芳基環烷結構單元並具有改良的光學與熱特性。本發明亦關於自二羥基二苯基環烷製造該聚碳酸酯的改良方法以及亦關於此些聚碳酸酯與聚合物、填充物、染料及傳統添加物的混合物。
從EP 359 953 A已知自二羥二芳基環烷所製造之聚碳酸酯,尤其是自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所製造之聚碳酸酯。此些聚碳酸酯或自1,1-二(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及其他雙酚如雙酚A所分別製成的共聚碳酸酯具有高耐熱性,因此可被用在利用該些聚碳酸酯所製成的模製物會被暴露至高溫的情況。此處的期望特性尤其是在例如燈具之光散射板的透明模製物中的期望特性,不僅僅是耐熱性更包含了良好的模製物初始顏色及在延長的受熱期間該顏色的適當穩定性。
因此不乏改善具有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結構特徵之聚碳酸酯之光學特性的嘗試。例如,EP 718 354 A敘述了使用膦來提供熱穩定性,以及EP 789 053 A敘述了使用膦與有機矽化合物的混合物作為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的添加物來提供熱穩定性。EP 1 240 240 A敘述了在界面法(interfacial process)製造期間藉著使用低金屬含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來改良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的聚合物合成方法。然而,上述措施無一適合用於製造具有根據本發明之結構特徵的聚碳酸酯,以及自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所製造之模製物的光學品質能夠滿足更高的需求。
因此本發明的一目的為製造具有根據本發明之結構特徵的聚碳酸酯,其模製物在剛射出成型狀態下以黃度指數(Y.I.)量測具有小於2.0的黃度,以及在150℃的熱空氣老化250小時後其黃度指數小於7.0。
令人驚訝地,現在發現本發明的目的可以下列方法達成:用來合成聚碳酸酯的二羥二芳基環烷尤其是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具有最少含量的有機硫化合物,其硫含量較佳地少於1.5 ppm尤其較佳地少於1.0 ppm,所以在製造出的聚碳酸酯中具有較低含量的硫。這是極令人驚訝的,因為先前技術包含了許多實例,在此些實例中不僅僅是在雙酚以及聚碳酸酯中有相對大量的會影響聚碳酸酯顏色的硫化合物。例如,JP 2005 060540及JP 2006 028391揭露了將多於上述量的亞硫酸鹽添加至雙酚中,此些添加物賦予所得的聚碳酸酯極佳的顏色。WO 2007/004434揭露了將低亞硫酸鹽添加至雙酚,此些添加物對自其所製造出的聚碳酸酯有優異的效果。在US-A 4,904,717中亦可發現,直接添加脂肪族硫化合物至聚碳酸酯亦可降低其黃度指數。如JP 2004 217734中所揭露,將含硫抗氧化劑添加至聚碳酸酯同樣地對於聚碳酸酯的顏色穩定性有較佳的效果。JP 2008 111047亦揭露了聚碳酸酯中的硫含量與其顏色間的類似關係。從先前技術來看,降低雙酚中的硫含量可以達到所得之聚碳酸酯中的較佳顏色必定不是顯而易知的。相反地,從先前技術已知的方法來看,熟知此項技藝之人必定會認為增加聚碳酸酯中的硫含量是有利的。
因此本發明提供聚碳酸酯,其包含通式(I)的結構單元:
其中R1與R2彼此獨立地為H、鹵素、C1-C8烷基、C5-C6-環烷基、C6-C10-芳基與C7-C12-芳基烷基,其中m為4或5,其中R3與R4針對每一X可自由地選擇且彼此獨立為H或C1-C8-烷基,其中X為碳,尤其聚碳酸酯包含通式(II)之結構單元:
其中R1與R2的定義係如通式(I)所述,其特徵在於純聚碳酸酯的硫含量係少於2.0 ppm較佳地少於1.5 ppm,其中該硫含量例如可藉由化學螢光法或藉由ICP-M法(感應耦合電漿質譜或利用感應耦合電漿的質譜)所測定。此些方法為熟知此項技藝者所熟知且適當地記載於文獻中。在剛射出成型狀態下的模製組成物的模製物較佳地具有小於2.0之由黃度指數(Y.I.)所量測出的黃度,更較佳地具有小於1.8的黃度;以及在150℃的熱空氣中老化250小時後,其Y. I.係小於7.0。此些改良的光學與熱特性係與所用之通式(Ia)之二羥基二苯基環烷的硫含量直接相關:
其中R1、R2、R3、R4、X與m的定義係如通式(I)所述,尤其使用通式(IIa)之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
其中R1與R2的定義係如通式(I)所述。
用來製造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之通式(Ia)與(IIa)的雙酚的硫含量應低於1.5 ppm較佳地低於1.0 ppm。雙酚中的較高硫含量對於黃度指數或自所得的聚碳酸酯剛射出成型之透明模製物的變黃傾向有增加的不利效果。所用之雙酚的硫含量係藉由元素分析所測定並被稱為”S”(MM 32g/mol)。硫含量代表無機與有機硫化合物兩者但主要是有機硫化合物,其中此些硫化合物可在雙酚中以非期望的補助成分(undesirable ancillary components)的形式存在。此些硫化合物可能是例如經由使用含硫的共催化劑的合成程序而固有地存在於雙酚中,或是以穩定劑的形式如低亞硫酸鈉添加至雙酚中。根據本發明,雙酚中固有的有機硫化合物(在其合成過程中以共催化劑或其他外來物質的形式被導入)大部分可在雙酚的處理過程中藉由文獻中已知的方法如利用適當酸或鹼溶液清洗而加以消除。
根據本發明的聚碳酸酯可為具有一個與通式(I)之結構重覆單元相同之單元的均聚物或具有通式(I)之結構重覆單元並具有一或多個通式(III)之其他結構單元的共聚物:
其中Z為芳香族或烷基芳香族基團(moiety)。
根據本發明的均聚物較佳地為由通式(IIa)之雙酚所製成者尤其為由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BPTMC)所製成者。根據本發明的共聚碳酸酯較佳地為由BPTMC與雙酚A所製成者。以所用之雙酚的總莫耳量為基準,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中BPTMC的莫耳比例可在0至100莫耳%的BPTMC之相當廣界限間變動,但較佳地自2至90莫耳%的BPTMC,尤其較佳地自10至80莫耳%的BPTMC,且極尤其較佳地自30至70莫耳%的BPTMC。
為此目的,根據本發明的聚碳酸酯係自低硫含量的雙酚所製造。在根據本發明的共聚碳酸酯的情形中,關於共伴使用之其他雙酚(其以具有通式(III)之結構單元存在)的硫含量之定義係與前述者相同。此些雙酚的硫含量(其自雙酚中之非期望從屬成分所導致)亦應少於1.5 ppm較佳地少於1.0 ppm。
相較於自具有明顯較高之硫含量之雙酚所製成之相同類型的聚碳酸酯而言,根據本發明之自低硫含量雙酚所製成的聚碳酸酯的特徵在於:藉著射出成型自該聚碳酸酯所製成的模製物具有較佳的本質顏色。剛透明射出成型模製物的此本質顏色的特徵在於:在指定厚度的射出成型板上以ASTM E313測定的黃度指數(Y.I.)極小。與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的Y.I.相關的所有數據皆涉及此測定方法。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的Y.I.值係低於2.0較佳地低於1.8,以及在特定的情況下亦可能獲得具有Y.I.值1.10的聚碳酸酯品質。此處在聚碳酸酯中通式(I)之結構單元的含量可依期望在相當廣界限內變動,其關於通式(III)之結構單元的比例。當比較具有固有淺色之根據本發明的聚碳酸酯與非根據本發明之由具有較高硫含量雙酚所製成的聚碳酸酯時,根據本發明的聚碳酸酯亦展示出其經歷了長時間較高熱應力後該改良的本質顏色具有較高穩定性。雖然在模製物的延長熱老化期間黃度指數會增加,但在150℃加熱250小時期間其仍然維持低於7.0之Y.I.。此處的方法涉及了下列步驟:在Heraeus乾燥烤箱中自由懸置標準的透明模製物(如用以測定Y.I.之具有相同厚度的平板)、在大氣壓下將其暴露至150℃的空氣中250小時、在冷卻至室溫後將其自烤箱中移出並以上述方式量測Y.I.。此些標準測試條件提供了極接近於真實操作條件的近似情況。因此根據本發明的聚碳酸酯較佳地適合以透明或不透明或淺色的模製物形式加以使用,上述模製物形式係由射出成型或擠出所製成且會暴露至相當高程度(若適當)的相當長熱應力下,其中目的在於不實質改變其本質顏色。此些較佳的應用亦可為自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在適當溶劑中的溶液以鑄造方法所製成的薄片或箔。
根據本發明的聚碳酸酯可熱塑地處理或可自適當溶劑如環醚中的溶液所處理。其較佳地具有高分子量,具有自10000至300000 g/mol較佳地自15000至80000 g/mol尤其較佳地自20000至40000 g/mol之莫耳質量Mw(重量平均莫耳質量,在利用由PS或聚碳酸酯所構成之校正物質進行預校正後,藉由尺寸排除(size-exclusion)凝膠層析法所測定)。
由於將適當的多官能單體併入聚合物鏈中,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可具有分支;適當的三官能單體的實例為1,1,1-參(對-羥基苯基)乙烷或1,3,5-參(對-羥基苯基)苯。根據本發明的聚碳酸酯可具有特定併入的終止基團(terminal groups),其中此些併入者可調整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尤其在其藉由界面法的製造期間。此些終止基團係經由適當的單酚如酚、第三丁基酚或異辛基酚而被併入聚碳酸酯中。
根據本發明的聚碳酸酯可在溶液中藉由傳統的界面法製造或在熔融物中利用芳基或烷基碳酸酯藉由轉酯化法製造(亦見H. Schnell,“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Polymer Reviews,Vol. IX,pp. 33 ff.,Interscience Publishers,1964)。界面法尤其適用於具有高玻璃轉換溫度及/或具有高莫耳質量Mw的均聚或共聚碳酸酯。轉酯化方法係適用於在相對高的莫耳質量下具有適當的高熔融流動性之根據本發明的聚碳酸酯。
先前技術中已廣泛地描述了適用於根據本發明之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的雙酚。
用於製造共聚碳酸酯的材料不僅僅包含成分(Ia)及/或(IIa),亦包含了一或多種其他二羥基芳基化合物與溶劑、光氣、鏈終止劑及催化劑(在界面法中)或其他二羥基芳基化合物與碳酸二芳酯及催化劑(在熔融轉酯化法中)。
適當的雙酚實例為對苯二酚、間苯二酚、二羥基聯苯、雙(羥基苯基)烷、雙(羥基苯基)環烷、雙(羥基苯基)硫化物、雙(羥基苯基)醚、雙(羥基苯基)酮、雙(羥基苯基)碸、雙(羥基苯基)亞碸、α,α’-雙(羥基苯基)二異丙基苯及其烷化、環烷化及環鹵化之化合物。
較佳的雙酚為4,4’-二羥聯苯、2,2-雙(4-羥基苯基)-1-苯基丙烷、1,1-雙(4-羥基苯基)苯基乙烷、2,2-雙(4-羥基苯基)丙烷、2,4-雙(4-羥基苯基)-2-甲基丁烷、1,3-雙[2-(4-羥基苯基)2-丙基]苯(雙酚M)、2,2-雙(3-甲基-4-羥基苯基)丙烷、雙(3,5-二甲基-4-羥基苯基)甲烷、2,2-雙(3,5-二甲基-4-羥基苯基)丙烷、雙(3,5-二甲基-4-羥基苯基)碸、2,4-雙(3,5-二甲基-4-羥基苯基)-2-甲基丁烷、1,3-雙[2-(3,5-二甲基-4-羥基苯基)-2-丙基]苯及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雙酚TMC)。
尤其較佳的雙酚是4,4’-二羥聯苯、1,1-雙(4-羥基苯基)苯基乙烷、2,2-雙(4-羥基苯基)丙烷、2,2-雙(3,5-二甲基-4-羥基苯基)丙烷、1,1-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雙酚TMC)。
例如在DE A 3 832 396、FR-A 1 561 518、H. Schnell,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Interscience Publishers,New York 1964,pp. 28 ff.;pp. 102 ff.及在D.G. Legrand,J.T. Bendler,Handbook of Polycarbon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rcel Dekker New York 2000,pp. 72 ff.中描述了此些及其他適合的二羥基芳基化合物。
在均聚碳酸酯的情況中只有使用一種雙酚但在共聚碳酸酯的情況中會使用多種雙酚,且當然,所用的雙酚可以像是所有添加在合成過程中的其他輔助物及化學品一樣,會被其各自合成、處理與儲存過程中所衍生的污染物所污染,因此期望使用最純的原料加以操作。
在熔融轉酯化法中適合與二羥芳基化合物反應的碳酸二芳酯為具有通式(II)者:
其中R、R’與R”彼此獨立為相同或相異的且為氫、線性或分支的C1-C34-烷基、C7-C34-烷芳基或C6-C34-芳基,以及R亦可以是-COO-R’’’,其中R’’’為氫、線性或分支的C1-C34-烷基、C7-C34-烷芳基或C6-C34-芳基。
較佳碳酸二芳酯的實例為碳酸二苯酯、甲基苯基苯基碳酸酯(methylphenyl phenyl carbonates)與二(甲基苯基)碳酸酯、4-乙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乙基苯基)碳酸酯、4-正丙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正丙基苯基)碳酸酯、4-異丙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異丙基苯基)碳酸酯、4-正丁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正丁基苯基)碳酸酯、4-異丁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異丁基苯基)碳酸酯、4-第三丁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第三丁基苯基)碳酸酯、4-正戊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正戊基苯基)碳酸酯、4-正己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正己基苯基)碳酸酯、4-異辛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異辛基苯基)碳酸酯、4-正壬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正壬基苯基)碳酸酯、4-環己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環己基苯基)碳酸酯、4-(1-甲基-1苯基乙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1-甲基-1-苯基乙基)苯基]碳酸酯、聯苯-4-基苯基碳酸酯、二(聯苯-4-基)碳酸酯、4-(1-萘基)苯基苯基碳酸酯、4-(2-萘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1-萘基)苯基]碳酸酯、二[4-(2-萘基)苯基]碳酸酯、4-苯氧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苯氧基苯基)碳酸酯、3-十五烷苯基苯基碳酸酯、二(3-十五烷苯基)碳酸酯、4-三苯甲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三苯甲基苯基)碳酸酯、甲基水楊酸酯苯基碳酸酯、二(甲基水楊酸酯)碳酸酯、乙基水楊酸酯苯基碳酸酯、二(乙基水楊酸酯)碳酸酯、正丙基水楊酸酯苯基碳酸酯、二(正丙基水楊酸酯)碳酸酯、異丙基水楊酸酯苯基碳酸酯、二(異丙基水楊酸酯)碳酸酯、正丁基水楊酸酯苯基碳酸酯、二(正丁基水楊酸酯)碳酸酯、異丁基水楊酸酯苯基碳酸酯、二(異丁基水楊酸酯)碳酸酯、第三丁基水楊酸酯苯基碳酸酯、二(第三丁基水楊酸酯)碳酸酯、二(苯基水楊酸酯)碳酸酯及二(苄基水楊酸酯)碳酸酯。
尤其較佳的二芳基化合物為碳酸二苯酯、4-第三丁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第三丁基苯基)碳酸酯、聯苯-4-基苯基碳酸酯、二(聯苯-4-基)碳酸酯、4-(1-甲基-1-苯基乙基)苯基苯基碳酸酯、二[4-(1-甲基-1-苯基乙基)苯基]碳酸酯、二(甲基水楊酸酯)碳酸酯。
最尤其較佳的是碳酸二苯酯。
可能使用一種碳酸二芳酯或其他各種碳酸二芳酯。
碳酸二芳酯亦可與用來製造碳酸二芳酯之單羥芳基化合物的剩餘含量一起使用。單羥芳基化合物的剩餘含量可高至20重量%較佳地高至10重量%尤其較佳地高至5重量%極尤其較佳高上至2重量%。
以二羥基芳基化合物為基準,每莫耳二羥基芳基化合物的碳酸二芳酯使用量通常自1.02至1.30莫耳較佳地自1.04至1.25莫耳尤其較佳地自1.045至1.22莫耳極尤其較佳地自1.05至1.20莫耳。亦可使用上述碳二芳酯的混合物,則每莫耳二羥基芳基化合物之上述莫耳量代表碳酸二芳酯混合物的總莫耳量。
所需用以調整分子量的單官能鏈終止劑的實例為酚或烷基酚尤其是酚、對-第三丁基酚、異辛基酚、異丙苯基酚、此些的氯碳酸酯、或單羧酸的醯氯化物、或上述鏈終止劑的各別混合物;只要光氣或氯碳酸終止基團仍存在於反應混合物中或在使用醯氯化物與氯碳酸酯作為鏈終止劑的情況下只要正在形成的聚合物上能有足夠的酚系終止基團得以使用,可導入鏈終止劑與雙酚化物(bisphenolate)反應或在合成過程的任何期望階段將其加入。然而,較佳的是在光氣化處理後但尚未添加催化劑時在無殘留光氣存在的位置或階段處加入鏈終止劑。或者,可在催化劑前、與催化劑一起或與催化劑平行加入鏈終止劑。
若適當,以相同的方式在合成過程中添加分支劑或分支劑混合物。然而,通常在鏈終端劑之前添加分支劑。常使用的化合物包含了三酚、四酚、或三羧酸或四羧酸的醯氯化物、或多酚的混合物或醯氯化合物的混合物。適合作為分支劑之具有三或多個酚系羥基團的某些化合物實例為間苯三酚、4,6-二甲基-2,4,6-參(4-羥基苯基)-2-庚烯、4,6-二甲基-2,4,6-參(4-羥基苯基)-2-庚烷、1,3,5-參(羥基苯基)苯、1,1,1-參(4-羥基苯基)乙烷、參(4-羥基苯基)苯基甲烷、2,2-雙(4,4-雙(4-羥基苯基)環己基)丙烷、2,4-雙(4-羥基苯基異丙基)酚及四(4-羥基苯基)甲烷。
某些其他的三官能化合物為2,4-二羥基苯甲酸、均苯三甲酸、三聚氯化氰及3,3-雙(3-甲基-4-羥基苯基)-2-側氧基-2,3-二氫吲哚。
較佳的分支劑為3,3-雙(3-甲基-4-羥基苯基)-2-側氧基-2,3-二氫吲哚及1,1,1-參(4-羥基苯基)乙烷。
在聚碳酸酯之界面合成反應中較佳地使用的催化劑為第三級胺尤其是三乙基胺、三丁基胺、三辛基胺、N-乙基哌啶、N-甲基哌啶、N-異/正-丙基哌啶、第四級胺鹽如四丁基氫氧化銨、四丁基氯化銨、四丁基溴化銨、硫酸氫鹽(hydrogensulphate)與四氟硼酸鹽以及對應的三丁基苄基銨與四乙基銨鹽以及此些銨化合物的對應鏻化合物。在文獻中揭露了作為常用界面催化劑的此些化合物,且此些化合物可商購取得並為熟知此項技藝者所知。催化劑可單獨、以混合物方式或彼此一起或依序加入合成程序中,若適合亦可在光氣化程序前加入,但除了所用之催化劑包含了鎓鹽化合物或鎓鹽化合物之混合物的情況外,較佳地在導入光氣後才加入催化劑。在該情況下,較佳地在導入光氣前加入催化劑。可以加入未稀釋、在惰性溶劑(較佳的是聚碳酸酯合成用的溶劑)中或水性溶液形式的催化劑,以及在使用第三級胺的情況下,以此些銨鹽與酸的形式進行加入,較佳的酸為礦物酸尤其是氫氯酸。若使用複數種催化劑或添加催化劑總量的一部分,當然亦可在不同的位置或不同時間點利用不同的添加方法來添加催化劑。以所用雙酚的莫耳數為基準,所用之催化劑的總量係自0.001至10莫耳%較佳地自0.01至8莫耳%尤其較佳地自0.05至5莫耳%。
在製造聚碳酸酯的熔融轉酯化方法中可使用的催化劑為可自文獻所知的鹼性催化劑,實例為鹼金屬的氫氧化物與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鹼金屬的氧化物與鹼土金屬的氧化物及/或鎓鹽如銨鹽或鏻鹽。在合成程序中較佳地使用鎓鹽尤其是鏻鹽。此些鏻鹽的實例為具有通式(IV)者
其中R7-10為相同或相異(若適當經取代的)的C1-C10-烷基、C6-C14-芳基、C7-C15-芳烷基或C5-C6-環烷基較佳的是甲基或C6-C14-芳基尤其較佳的是甲基或苯基,且X-為選自於下列群組的負離子:氫氧化物、硫酸鹽、硫酸氫鹽、碳酸氫鹽、碳酸鹽、鹵化物較佳是氯化物及通式為-OR11的烷氧基或芳氧基,其中R11為(若適當經取代的)C6-C14芳基、C7-C15芳烷基或C5-C6環烷基或C1-C20烷基較佳的為苯基。
尤其較佳的催化劑為四苯基氯化鏻、四苯基氫氧化鏻與四苯基酚鏻(tetraphenylphosphonium phenolate)尤其較佳的是四苯基酚鏻。
以一莫耳的二羥基芳基化合物為基準,所用的較佳催化劑量為10-8至10-3莫耳尤其較佳自10-7至10-4莫耳。
若適當,亦可使用共催化劑以增加聚縮率。
例如,其可為鹼金屬與鹼土金屬的鹼鹽例如鋰、鈉與鉀之氫氧化物與若適當經取代的C1-C10-烷氧化物與C6-C14-芳氧化物較佳的是鈉之氫氧化物以及若適當經取代的C1-C10-烷氧化物或C6-C14-芳氧化物。較佳的是氫氧化鈉、酚鈉或2,2-雙(4-羥基苯基)丙烷之雙鈉鹽。
若將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離子以其鹽類形式加入,以欲形成之聚碳酸酯為基準,以例如原子吸收光譜所測定之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離子量係自1至500 ppb較佳地自5至300 ppb最較佳地自5至200 ppb。然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較佳實施例並未使用鹼金屬鹽。
聚碳酸酯合成程序可以連續或批次方式進行。因此反應可在攪拌槽、管狀反應器、泵浦循環反應器或串聯攪拌槽或其組合中進行。藉著使用上述的混合單元,可儘量保證延遲水性與有機相的分離直到合成混合物的完全反應為止,即混合物不包含任何來自光氣或氯碳酸酯的剩餘可水解氯。
在界面法中導入光氣後,在若適當添加分支劑(到其不會與雙酚化物加在一起的程度)前及在添加鏈終止劑與催化劑前,可有利地混合有機相與水性相一段時間。在每一添加動作後此類的反應後時間是有利的。此些持續攪拌的時間係自10秒至60分鐘較佳地自30秒至40分鐘尤其較佳地自1至15分鐘。
有機相可由一種溶劑或複數溶劑的混合物所構成。適當的溶劑為氯化的碳氫化合物(脂肪族及/或芳香族)較佳地為二氯甲烷、三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及氯苯及其混合物。然而,亦可單獨使用芳香族的碳酸化合物如苯、甲苯、鄰/間/對二甲苯或芳香族醚如苯甲醚、或與氯化碳氫化合物呈混合物使用、或與除了氯化碳氫化合物外者呈混合物使用。合成程序的另一實施例使用不會溶解聚碳酸酯但只會開始膨脹它的溶劑。因此亦可與溶劑組合使用聚碳酸酯用的非溶劑。當助溶劑形成第二有機相時,此處所用的溶劑亦可包含可溶於水性相的溶劑如四氫呋喃、1,3-/1,4-二噁烷或1,3-二氧戊烷(1,3-dioxolane)。
當至少兩相反應混合物已完全反應且包含至多殘餘痕量(<2 ppm)的剩餘氯碳酸酯時,可沈澱(settle)而達成相分離。水性鹼性相可完全或在某種程度上以水性相的形式回到聚碳酸酯合成程序中,或可進到去除與返回溶劑含量與催化劑含量的廢水處理中。在另一處理的變化實施例中,移除有機污染物尤其是溶劑與聚合物的殘餘物,且若適當地在例如經由添加氫氧化鈉溶液調整至特定的pH值後,移除鹽類並在水性相若適當地回到合成程序時使鹽類例如進到氯鹼電解程序中。
接著純化包含聚碳酸酯的有機相以去除所有鹼、離子或催化污染物。在一或多次沈澱程序後,有機相仍然會包含某些含量之呈微滴形式的水性鹼性相且亦包含催化劑通常是第三級胺。藉著使有機相通過沈澱槽、攪拌槽、凝聚器或分離器或其組合便可適當地增加沈澱程序的效果,以及此處可若適當地在每一或某些分離步驟中利用主動或被動混合單元添加水。
在去除鹼、水性相的此粗製程序後,利用稀釋過的酸、礦物酸、羧酸、羥基羧酸及/或磺酸來清洗有機相一或多次。較佳的是水性礦物酸尤其是氫氯酸、亞磷酸與磷酸與該等酸的混合物。此些酸的濃度範圍應自0.001至50重量%,較佳地自0.01至5重量%。
更利用去離子或蒸餾水重覆地清洗有機相。在單獨的清洗步驟後,藉著沈澱槽、攪拌槽、凝聚器或分離器或其組合來去除若適當地具有被分散的部分水性相的有機相,其中在清洗步驟之間若適當地可利用主動或被動混合單元來添加清洗水。
在該清洗步驟之間或在洗清之後,若適當地可添加酸,此酸較佳地溶解在聚合物溶液作為基礎的溶劑中。此處較佳地使用氯化氫氣體與磷酸或亞磷酸,以及若適當地該等亦可以混合物形式來使用。
適合用於製造聚碳酸酯之芳香族二羧酸的實例為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異苯二甲酸、第三丁基異苯二甲酸、3,3’-二苯基二羧酸、4,4’-二苯基二羧酸、4,4-二苯甲酮二羧酸、3,4’-二苯甲酮二羧酸、4,4’-二苯基醚二羧酸、4,4’-二苯基碸二羧酸、2,2-雙(4-羧基苯基)丙烷、三甲基-3-苯基茚(phenylindane)-4,5’-二羧酸。
在芳香族二羧酸中,尤其較佳地使用對苯二甲酸及/或異苯二甲酸。
二羧酸的衍生物為二醯基二鹵化物及二羧酸二烷酯尤其是二醯基二氯及二羧酸二甲酯。
碳酸酯基團係基本上以化學計量與量化方式被芳香族二羧酸酯取代,因此在接下來完成的碳酸聚酯中亦可觀察到反應物的莫耳比率。芳香族二羧酸酯基團可以隨機的方式或塊聚(blockwise)的方式被併入。
為了本發明的目的,C1-C4-烷基的實例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二丁基與第三丁基;以及除了上述者外,C1-C6-烷基的實例為正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新戊基、1-乙基丙基、環己基、環戊基、正己基、1,1-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2,2-三甲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1-乙基-2-甲基丙基與1-乙基-2-甲基丙基;以及除了上述者外,C1-C10-烷基的實例為正庚基與正辛基、頻哪基(pinacyl)、金鋼烷基、異構薄荷基、正壬基與正癸基;以及除了上述者外,C1-C34-烷基的實例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六烷基正正十八烷基。對應烷基的相同規則例如同樣分別適用於芳烷基、烷基芳基、烷基苯基及烷基羰基。分別在對應之羥烷基、芳烷基與烷基芳基中的伸烷基實例為對應至上述烷基的伸烷基。
芳基為具有6至34個骨架碳原子之碳環芳香族基。相同的規則適用於芳基烷基(亦稱為芳烷基)的芳香族部及較複雜基團如芳基羰基的芳基組分。
C6-C34芳基的實例為苯基、鄰-/間-/對-甲苯基、萘基、菲基、蒽基與茀基。
芳基烷基與芳烷基中之每一者分別是獨立的直鏈、環狀、分支或未分支之如上述定義的烷基,其可具有如上述所定義的芳基單一、複數或完全取代。
上述為例示性說明但並不限制本發明。
根據本發明的聚碳酸酯亦可包含0至5重量份較佳地0至2.5重量份尤其較佳地0至1重量份(在每一種情況中以聚碳酸酯成分的所有重量份數為基準)的傳統添加物,例如脫模劑、流動輔助劑、熱穩定劑、UV吸收劑及/或IR吸收劑、阻燃劑、染料與填充劑及其他聚合物。
根據本發明的組成物亦可包含呈慣常量之用於此些熱塑性塑膠的額外物質,例如填充劑、UV穩定劑、IR穩定劑、熱穩定劑、抗靜電劑與顏料及其他著色劑;經由添加外部脫模劑、流動劑及/或阻燃劑亦可改善脫模行為、流動行為及/或阻燃性(例如烷基與芳基亞磷酸酯、烷基與芳基磷酸酯、烷基與芳基磷烷(alkyl-and arylphosphanes)、烷基與芳基的低分子量羧酸酯、鹵素化合物、鹽類、白堊、粉末狀的石英、玻璃纖維與碳纖維、顏料及上述者的組合。例如,這些化合物係載於WO 99/55772 pp. 15-25及在”Plastics Additives”,R. Gchter and H. Mller,Hanser Publishers 1983)。
若適當地添加至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的脫模劑較佳地選自由下列者所構成的族群: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單硬脂酸甘油酯、長鏈的脂肪酸酯如硬脂基硬脂酸酯與硬脂酸丙二醇酯及該等的混合物。以模製組成物為基準,所用之脫模劑的量係自0.05至2.0重量%較佳地自0.1至1.0重量%尤其較佳地自0.15至0.60重量%非常尤其較佳地自0.2至0.5重量%。在”Additives for Plastics Handbook,John Murphy,Elsevier,Oxford 1999”及”Plastics Additives Handbook,Hans Zweifel,Hanser,Munish 2001”中記載了適合之額外物質的實例。
適合的抗氧化劑與熱穩定劑的實例分別是:烷基化的單酚、烷基硫甲基酚、對苯二酚與烷基化的對苯二酚、生育酚、羥基化的硫二苯醚、亞烷基雙酚、O-/N-/S-苯甲基化合物、羥基苯甲基化的丙二酸酯、芳香族羥苯甲基化合物、三化合物、醯基胺酚、β-(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的酯類、β-(5-第三丁基-4-羥基-3-甲基苯基)丙酸的酯類、β-(3,5-二環己基-4-羥基-苯基)丙酸的酯類、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乙酸的酯類、β-(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的醯胺類、適當的硫增效劑、第二級的抗氧化劑、亞磷酸酯與亞膦酸酯、苯并呋喃酮與吲哚酮。
較佳的是有機膦(例如三苯基膦)、亞磷酸酯、膦酸酯與磷酸酯(例如磷酸三異辛酯,TOF),主要為其中有機基團係完全或部分程度由(若適當經取代)芳香族基團所組成者。
重金屬用及中和痕量鹼用的適當錯合劑為鄰-/間-磷酸或完全或部分酯化的磷酸酯或亞磷酸酯。
適合的光穩定劑(UV吸收劑)為2-(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2-羥基二苯甲酮、經取代與未經取代之苯甲酸的酯類、丙烯酸酯、立體障礙的胺類(sterically hindered amines)、草醯胺以及2-(羥基苯基)-1,3,5-三與經取代的羥烷氧基苯基-1,3,5-三唑,較佳的是經取代的苯并三唑例如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3’,5’-第三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第三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3”,4”,5”,6”-四氫酞醯亞胺基乙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及2,2’-亞甲基雙[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酚]。
其他適合的UV穩定劑係選自於由下列者所構成的族群:苯并三唑(例如來自Ciba的Tinuvin產品、來自Ciba的三CGX-06)、二苯甲酮(來自BASF的Uvinul產品)、氰基丙烯酸酯(來自BASF的Uvinul產品)、肉桂酸酯與草醯二苯胺(oxanilides)及此些UV穩定劑的混合物。
適合之UV吸收劑的實例為:
a) 通式(I)之丙二酸酯:
其中R為烷基。較佳的R為C1-C6-烷基尤其是C1-C4-烷基尤其較佳的是乙基。
b) 通式(II)的苯并三唑衍生物:
在通式(II)中,Ro與X係相同或不同,Ro包含而X為氫或烷基或烷基芳基。
此處較佳的是Tinuvin 329,其中X=1,1,3,3-四甲基丁基而Ro=氫;Tinuvin 350,其中X=第三丁基而Ro=2-丁基;及Tinuvin 234,其中X與Ro=1,1-二甲基-1-苯基。
c) 通式(III)的二聚苯并三唑衍生物:
在通式(III)中,R1與R2係相同或不同,且為氫、鹵素、C1-C10-烷基、C5-C10-環烷基、C7-C13-芳烷基、C6-C14-芳基、-OR5或-(CO)-O-R5,其中R5為氫或C1-C4-烷基。
在通式(III)中,R3與R4同樣地係相同或不同,且為氫、C1-C4-烷基、C5-C6-環烷基、苯甲基或C6-C14-芳基。
在通式(III)中,m為1、2或3且n為1、2、3或4。
此處較佳的是Tinuvin 360,其中R1=R3=R4=氫;n=4;R2=1,1,3,3-四甲基丁基;m=1。
d) 通式(IV)的二聚苯并三唑衍生物:
其中橋接為
其中R1、R2、m與n的定義係與通式(III)相同,且其中p為自0至3的整數,q為自1至10的整數,Y為-CH2-CH2-、-(CH2)3-、-(CH2)4-、-(CH2)5-、-(CH2)6-或CH(CH3)-CH2-,以及R3和R4的定義係與通式(III)相同。
此處較佳的是Tinuvin 840,其中R1=氫;n=4;R2=第三丁基;m=1;R2的連接相對於OH基團為鄰位;R3=R4=氫;p=2;Y=-(CH2)5-;q=1。
e) 通式(V)的三衍生物:
其中R1、R2、R3與R4係相同或不同,且為氫、烷基、芳基、CN或鹵素,以及X為烷基較佳地為異辛基。
此處較佳的是Tinuvin 1577,其中R1=R2=R3=R4=氫,X為己基;及Cyasorb UV-1 164,其中R1=R2=R3=R4=甲基,X為辛基。
f) 下列通式(Va)的三衍生物:
其中R1為C1-烷基至C17-烷基,R2為氫或C1-烷基至C4-烷基,以及n係自0至20。
g) 通式(VI)的二聚三衍生物:
其中R1、R2、R3、R4、R5、R6、R7與R8可相同或不同,且為氫、烷基、CN或鹵素,以及X為亞烷基較佳地為亞甲基或-(CH2 CH2-O-)n-C(=O)-,以及n係自1至10較佳地自1至5尤其是自1至3。
h) 通式(VII)的二芳基氰基丙烯酸酯:
其中R至R40可相同或不同,且為氫、烷基、CN或鹵素。
此處較佳的是Uvinul 3030,其中R1至R40=氫。
根據本發明之模製組成物用的尤其較佳UV穩定劑為選自由下列者所構成之群組的化合物:苯并三唑(b)與二聚苯并三唑(c與d)、丙二酸酯(a)與氰基丙烯酸酯(h)及上述化合物的混合物。
UV穩定劑的量係自0.01重量%至15.00重量%,其以模製組成物為基準,較佳地自0.05重量%至1.00重量%之量,尤其較佳地自0.08重量%至0.5重量%之量,乙及極尤其較佳地自0.1重量%至0.4重量%之量,其以整個組成物為基準。
單獨之聚丙二醇或聚丙二醇例如與碸或與磺醯胺的組合作為穩定劑可用於以對抗γ射線造成的傷害。
此些及其他穩定劑可被單獨地或組合使用,並將其以上述形式加至聚合物中。
適合的額外阻燃物質為磷酸酯即三苯基磷酸酯、間苯二酚二磷酸酯、含溴的化合物如溴化的磷酸酯、溴化的低聚碳酸酯與聚碳酸酯,及較佳的氟化有機磺酸的鹽類。
適合的衝擊改質劑為具有接枝苯乙烯-丙烯腈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丁二烯橡膠、具有接枝順丁烯二酸酐的乙烯丙烯橡膠、具有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丙烯腈的丙烯酸乙酯與丙烯酸丁酯橡膠及具有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丙烯腈的互穿矽氧烷與丙烯酸酯網路。
其他可添加的材料為單獨或組合的著色劑如有機染料或顏料或無機顏料、IR吸收劑,或其與穩定劑、玻璃纖維、(中空)玻璃珠或無機填充劑的組合。
較佳、尤其較佳或非常尤其較佳的實施例是分別使用、分別參考本文中所述之較佳、尤其較佳或非常尤其較佳的參數、化合物、定義與解釋。
然而,在一般術語或較佳範圍中敘述所列的定義、參數、化合物與解釋亦可彼此預期組合,亦即在各自的範圍與較佳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組成物係較佳地由例如多螺桿擠出機所混練製造。
根據本發明之熱塑性模製組成物係藉著下列方式所製造:在傳統的設備如內部混合器、擠出機與雙螺桿系統中,用已知方式混合各個成分並在自240至300℃的溫度下混練及擠出熔融狀態的該些成分。
可以連續或同時的已知方式進行各個成分的混合。
本發明同樣地提供製造模製組成物的方法及模製組成物用於製造模製物的用途及模製物本身。
根據本發明的模製組成物可用來製造任何類型的模製物。其可藉由射出成型、擠出及吹製法(blow moulding processes)所製造。另一類型的處理類型是從預製薄片或箔經由熱成形來製造模製物。
根據本發明的聚碳酸酯組成物(若適當地與其他熱塑性塑膠及/或常見額外物質摻合),可在加工成任何期望模製物/擠出物時用於已使用已知聚碳酸酯、聚酯碳酸酯與聚酯之任何地方。其特性分布(property profile)使其尤其適合作為相對大之模製物如汽車擋風玻璃的射出成型材料。然而,相關的低水吸收與改良的尺寸穩定度使其尤其適合作為光學數據儲存系統如CD、CD-R、DVD、DVD-R、藍光光碟、前贍光學光碟(AOD)的基板材料,但亦可例如以箔的形式用在電領域,以模製物的形式用在車輛製造尤其是用以該領域中的(頭)燈外罩、散射板與燈罩,及以平板形式用於安全/防護領域中的遮罩。
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的較佳應用為射出成型模製物、擠出物如薄片、箔、輪廓(profiles)、半成品及由高分子量聚碳酸酯所製成的鑄箔,及用在模製物對高溫阻抗能力上有嚴格要求的應用領域中之根據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溶液所製成的製備物。尤其較佳的應用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及本質顏色與光穿透率尤其重要的淺色。
就本發明的目的而言,除非特別指出,否則ppm代表重量份。
下列的實例指在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些實例的範圍。
測定硫含量
硫含量係藉由熟知此項技藝者所知的化學螢光法所測定。
實例1-3(根據本發明) (製造具有44重量%之BP-TMC與56重量%之BPA的共聚碳酸酯)
在由泵浦循環反應器與管狀反應器所構成的組合設備中藉由已知的界面法來進行雙酚與光氣的反應。此處的泵浦循環反應器係由下列者所構成:泵浦循環電路、用於泵浦循環反應乳液的泵浦、若適當地設計成混合器形式之有機相(包含光氣之溶劑)與水性相(鹼性溶液與二酚成分)用的饋送點、熱交換器及容納槽(其係與用於連續移除分流之移除設備平行設置)。此處的管狀反應器係由混合管與容納管所構成,且被設置在泵浦循環反應器下游位於容納槽之移除點後的位置。
在泵浦之前藉由T型管件將下列者饋送進入泵浦循環反應器中:10000 kg/h在稀釋氫氧化鈉溶液中之雙酚A的鹼性溶液,其包含了14.9重量%之具有0.17重量%過量OH的BPA;及8191 kg/h在稀釋氫氧化鈉溶液中之雙酚TMC[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的鹼性溶液,其包含了14.3重量%之具有0.22重量%過量OH的BP-TMC。藉由另一T型管件饋送下列者:1285 kg/h的光氣溶解在17760 kg/h的溶劑中,此溶劑係由50重量%之二氯甲烷與50重量%之單氯苯所構成。為了維持鹼度,在另一下游T型管件處饋送510 kg/h之濃度為50%的氫氧化鈉溶液,以及利用熱交換器與容納容器將反應混合物後送至泵浦,並在此程序期間將上述的大量流加入。
溫度為38℃。
在BPA與光氣的饋送點之前,與入流原材料整體具有相同數量的一部分乳液自容納容器流至泵浦並被泵送通過管狀反應器。將濃度為50%之327 kg/h的氫氧化鈉溶液及40.1 kg/h的純酚熔融物添加至該物流中作為鏈終止劑。在約10分鐘的滯留時間後,添加357 kg/h之在溶劑混合物(50重量份的二氯甲烷與50重量份量之單氯苯)中濃度為7重量%之N-乙基哌啶的溶液並藉由另一泵浦將乳液泵送通過另一管狀反應器。
在再10分鐘的滯留時間後,在分離容器中將反應乳液分離成水性與有機相,且利用稀釋的礦物酸接著利用去離子水以習知方法如離心技術清洗包含聚碳酸酯的有機溶劑相直到不含電解質為止。藉由常見方法可使聚碳酸酯溶液不含溶劑。利用二氯甲烷作為單一溶劑以噴霧乾燥法或如此處利用蒸發濃縮系統增加濃度,接著在一減壓的擠出機中移除剩餘的揮發物。可藉由水下球粒化或股縷(strand)球粒化將自其釋出的聚碳酸酯熔融股縷轉換成受到熱塑加工的球粒形式。
實例1、2與3的每一者為相同聚碳酸酯的不同批次。
實例1-4(根據本發明) (製造具有67重量%之BP-TMC與33重量%之BPA的共聚碳酸酯)
用以進行雙酚與光氣反應的廠房配置係與實例1-3所述者相同。
在泵浦之前藉由T型管件將下列者饋送進入泵浦循環反應器中:10000 kg/h在稀釋氫氧化鈉溶液中之雙酚A的鹼性溶液,其包含了14.9重量%之具有0.17重量%過量OH的BPA;及20991 kg/h在稀釋氫氧化鈉溶液中之雙酚TMC[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的鹼性溶液,其包含了14.3重量%之具有0.22重量%過量OH的BP-TMC。藉由另一T型管件饋送下列者:2077 kg/h的光氣溶解在31380 kg/h的溶劑中,此溶劑係由50重量%之二氯甲烷與50重量%之單氯苯所構成。為了維持鹼度,在另一下游T型管件處饋送832 kg/h濃度為50%的氫氧化鈉溶液,以及利用熱交換器與容納容器將反應混合物後送至泵浦,並在此程序期間將上述的大量流加入。
溫度為38℃。
在BPA與光氣的饋送點之前,與入流原材料整體具有相同數量的一部分乳液自容納容器流至泵浦並被泵送通過管狀反應器。將531 kg/h之濃度為50%的氫氧化鈉溶液及61.0 kg/h的純酚熔融物添加至該物流中作為鏈終止劑。在約10分鐘的滯留時間後,添加651 kg/h在溶劑混合物(50重量份的二氯甲烷與50重量份量之單氯苯)中濃度為7重量%之N-乙基哌啶的溶液並藉由另一泵浦將乳液泵送通過另一管狀反應器。
在再10分鐘的滯留時間後,在分離容器中將反應乳液分離成水性與有機相,使包含聚碳酸酯之有機相受到如實例1-3中所述的進一步處理。
比較實例5-7 (具有42重量%之BP-TMC之BPA共聚碳酸酯的製造,其中該BP-TMC具有1.58 ppm的硫含量)
如實例1-3中所述的相同方式來製造此些共聚碳酸酯,但適當地調整BPA與BP-TMC之物流的量。
實例5、6與7的每一者為相同聚碳酸酯的不同批次。
比較實例8-10 (具有41重量%之BP-TMC之BPA共聚碳酸酯的製造,其中該BP-TMC具有2.00 ppm的硫含量)
如實例1-3中所述的相同方式來製造此些共聚碳酸酯,但適當地調整BPA與BP-TMC之物流的量。
實例8、9與10的每一者為相同聚碳酸酯的不同批次。
表1包含所有實例之測定Y.I.的量測值結果及組成與硫含量:

Claims (7)

  1. 一種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其中該聚碳酸酯成分包含通式(I)的結構單元: 其中R1與R2彼此獨立地為H、鹵素、C1-C8烷基、C5-C6環烷基、C6-C10-芳基與C7-C12-芳基烷基,其中m為4或5,其中R3與R4針對每一X可自由地選擇且彼此獨立為H或C1-C8-烷基,其中X為碳,其係藉由界面法或融熔轉酯化方法,其特徵在於用於製造該聚碳酸酯的具有下式之雙酚的硫含量係少於1.5ppm,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其包含至少一聚碳酸酯成分,該聚碳酸酯成分包含通式(II)的結構單元: 其中R1與R2的定義係如通式(I)所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聚碳酸酯成分中的至少一者亦包含通式(III)的雙酚: 其中Z為芳香族或烷基芳香族基團(moiety)。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聚碳酸酯成分中的至少一者為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BPTMC)與雙酚A的共聚物,其中以所用之雙酚A與BPTMC的總莫耳量為基準,BPTMC的莫耳比例係2至90莫耳%。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通式(III)的雙酚的硫含量係少於1.5pp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以所用之雙酚A與BPTMC的總莫耳量為基準,BPTMC的莫耳比例為30至70莫耳%。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其特 徵在於以所用之雙酚A與BPTMC的總莫耳量為基準,BPTMC的莫耳比例為30至70莫耳%。
TW100112543A 2010-04-13 2011-04-12 具有改良光學和熱性質之聚碳酸酯組成物 TWI6050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14726A DE102010014726A1 (de) 2010-04-13 2010-04-13 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n optischen und thermischen Eigenschaft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1104A TW201211104A (en) 2012-03-16
TWI605073B true TWI605073B (zh) 2017-11-11

Family

ID=44201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2543A TWI605073B (zh) 2010-04-13 2011-04-12 具有改良光學和熱性質之聚碳酸酯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9868817B2 (zh)
EP (1) EP2558515B1 (zh)
JP (1) JP2013523983A (zh)
KR (2) KR20130051936A (zh)
CN (1) CN102971360B (zh)
AU (1) AU2011240106A1 (zh)
BR (1) BR112012026083A2 (zh)
DE (1) DE102010014726A1 (zh)
ES (1) ES2544552T3 (zh)
RU (1) RU2012147905A (zh)
SG (1) SG184436A1 (zh)
TW (1) TWI605073B (zh)
WO (1) WO20111282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14726A1 (de) * 2010-04-13 2011-10-13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n optischen und thermischen Eigenschaften
EP3227373B1 (de) 2014-12-01 2020-01-01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Verbesserung der fliessfähigkeit von 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JP6704913B2 (ja) * 2014-12-01 2020-06-03 コベストロ、ドイチュラント、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Covestro Deutschland Ag ジグリセロールエステルを含有する、改善したレオロジー特性および光学特性を有する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
WO2016087480A1 (de) * 2014-12-04 2016-06-09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Co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m verarbeitungsverhalten enthaltend pe-wachse
US10189941B2 (en) 2014-12-04 2019-01-29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olyethylene wax
EP3464440B1 (de) * 2016-05-24 2020-05-13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enthaltend füllstoffe, eine carbonsäure und deren glycerol- oder diglycerolester
WO2019089887A1 (en) 2017-11-01 2019-05-09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hthalimidine copolycarbonate optical articles,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EP3660074B1 (en) 2018-11-30 2021-05-26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Sulfur-stabilized copolycarbonates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EP3660075B1 (en) 2018-11-30 2022-06-08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Endcapped polycarbonate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CN113480721B (zh) * 2021-08-09 2022-11-08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性能的共聚碳酸脂的制备方法、共聚碳酸脂及其应用
CN114058002B (zh) * 2021-12-03 2023-05-26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耐热降解性能的共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共聚碳酸酯及其应用
CN115678239A (zh) * 2022-11-08 2023-02-03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52889B (nl) 1967-03-10 1977-04-15 Gen Electric Werkwijze ter bereiding van een lineair polycarbonaatcopolymeer, alsmede orienteerbare textielvezel van dit copolymeer.
NO170326C (no) * 1988-08-12 1992-10-07 Bayer Ag Dihydroksydifenylcykloalkaner
DE3844633A1 (de) 1988-08-12 1990-04-19 Bayer Ag Dihydroxydiphenylcycloalkane, ihre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molekularen polycarbonaten
US4904717A (en) 1989-02-22 1990-02-27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Aliphatic thio additive for polycarbonate
DE3918406A1 (de) * 1989-06-06 1990-12-13 Bayer Ag Verwendung von polycarbonatmischungen in der optik
DE3919043A1 (de) * 1989-06-10 1990-12-13 Bayer Ag Polycarbonat-formmassen
DE4445786A1 (de) 1994-12-21 1996-06-27 Bayer Ag Arylphosphin-haltige Polycarbonate
JP3525963B2 (ja) * 1995-07-11 2004-05-10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用成形材料
DE19539444A1 (de) 1995-10-24 1997-04-30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isphenolen unter Verwendung neuer Cokatalysatoren
DE19604990A1 (de) 1996-02-12 1997-08-14 Bayer Ag Stabilisatormisch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in Polycarbonaten
MY119540A (en) 1998-04-24 2005-06-30 Ciba Spacialty Chemicals Holding Inc Increasing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esters
JP2000163806A (ja) * 1998-11-27 2000-06-16 Teijin Chem Ltd 光学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基板
JP2000219735A (ja) * 1999-02-02 2000-08-08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
JP3519631B2 (ja) * 1999-02-26 2004-04-19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9952851A1 (de) 1999-11-03 2001-05-10 Bayer Ag Polycarbonat-Substrate
EP1302785B1 (en) * 2000-07-11 2008-08-27 Teijin Chemicals, Ltd. Plastic lens
JP5285830B2 (ja) 2000-09-11 2013-09-11 本州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1,1−ビス(4−ヒドロキシフェニル)−3,3,5−トリメチルシクロヘキサンの製造方法
JP2002161201A (ja) * 2000-11-28 2002-06-04 Ge Plastics Japan Ltd 光学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で得られた光学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04217734A (ja) 2003-01-10 2004-08-05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リサイクル安定性に優れた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2005023124A (ja) 2003-06-30 2005-01-27 Teijin Chem Ltd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JP2005060540A (ja) 2003-08-13 2005-03-10 Teijin Chem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
JP4699011B2 (ja) 2004-01-22 2011-06-08 本州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1,1−ビス−(4−ヒドロキシフェニル)−3,3,5−トリメチルシクロヘキサンの製造方法
DE102004005723A1 (de) * 2004-02-05 2005-08-25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Herstellung von Bisphenol A mit verringertem Schwefelgehalt
JP5226173B2 (ja) 2004-07-20 2013-07-03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JP5063873B2 (ja) 2005-07-05 2012-10-31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同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光拡散板
JP2008111047A (ja) 2006-10-30 2008-05-15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製造方法
DE102010014726A1 (de) * 2010-04-13 2011-10-13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n optischen und thermischen Eigenschaft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544552T3 (es) 2015-09-01
BR112012026083A2 (pt) 2016-06-28
US9868817B2 (en) 2018-01-16
CN102971360B (zh) 2016-05-11
TW201211104A (en) 2012-03-16
AU2011240106A1 (en) 2012-11-08
US20180105643A1 (en) 2018-04-19
US20130123423A1 (en) 2013-05-16
KR102129189B1 (ko) 2020-07-02
WO2011128254A1 (de) 2011-10-20
EP2558515B1 (de) 2015-05-27
CN102971360A (zh) 2013-03-13
KR20180037075A (ko) 2018-04-10
KR20130051936A (ko) 2013-05-21
EP2558515A1 (de) 2013-02-20
DE102010014726A1 (de) 2011-10-13
SG184436A1 (en) 2012-11-29
JP2013523983A (ja) 2013-06-17
RU2012147905A (ru) 2014-05-20
US10370489B2 (en) 201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5073B (zh) 具有改良光學和熱性質之聚碳酸酯組成物
RU2505556C2 (ru) Алкилфенол для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молекулярного веса и сополикарбонат с улучшенны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US20110040066A1 (en) Polycarbonates having rearrangement structures, cyclic and linear oligomers and also flow behavior
KR20110067005A (ko) 개선된 열적 특성을 가지는 코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조성물 및 그를 기재로 하는 블렌드
TWI523888B (zh) 具有增進之熔融穩定性的聚碳酸酯組成物
JP4694502B2 (ja) 低含量の揮発性化合物を有す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トランスエステル化法による製造方法
KR101960563B1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성형품
CN107207845B (zh) 具有改善的加工性能的包含pe-蜡的共聚碳酸酯组合物
KR101760964B1 (ko) 광학 특성이 개선된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조성물
US20150299428A1 (en)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 with improved optical properties
US10323145B2 (en) Co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with cyclic and linear oligomers and improved optical properties
US20040103717A1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carbonate which is damaged to a particularly small extent by oxygen
DE10248950A1 (de) Herstellung von besonders wenig durch Sauerstoff geschädigtem Polycarbonat
JP2003261672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粗製溶液の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