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8331B - 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及含該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油墨片、墨粉、油墨及濾光片 - Google Patents

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及含該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油墨片、墨粉、油墨及濾光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8331B
TWI598331B TW100135274A TW100135274A TWI598331B TW I598331 B TWI598331 B TW I598331B TW 100135274 A TW100135274 A TW 100135274A TW 100135274 A TW100135274 A TW 100135274A TW I598331 B TWI598331 B TW I5983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unsubstituted
substituted
carbon atoms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5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9037A (en
Inventor
藤江賀彥
佐佐木大輔
伊藤純一
Original Assignee
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29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9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8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8331B/zh

Links

Landscapes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Description

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及含該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油墨片、墨粉、油墨及濾光片
本發明關於一種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以及含有該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彩色墨粉、噴墨記錄用油墨、及彩色濾光片。
目前,圖像記錄的主流是以全彩進行記錄,已開發有各種著色劑(染料或顏料等色素),且應用於噴墨方式的記錄材料、熱敏轉印方式的記錄材料、電子照相方式的記錄材料、轉印式鹵化銀感光材料、印刷油墨、記錄筆的油墨等。
另外,在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等攝像元件及液晶顯示器或等離子顯示器等於彩色濾光片中記錄或再現彩色圖像的技術領域中,也開發有多種彩色濾光片形成用的著色劑。
在記錄材料用或彩色濾光片形成用的著色劑中,為了記錄或再現全彩圖像,使用所謂的加法混色法或減法混色法的三原色的著色劑。但是,實際情況是不存在具有可實現較佳的色彩再現區域的吸收特性、且可經受各種使用環境的穩定的著色劑,而強烈期望進行改善。
熱敏轉印記錄有如下方式:利用熱敏頭對支撐體(基膜)上形成有包含熱熔融性油墨的層的熱敏轉印材料進行加熱,使該油墨熔融而記錄在圖像接收材料上;以及利用熱敏頭對支撐體上形成有含有熱轉移性色素的色素提供層的熱敏轉印材料進行加熱,使該色素熱擴散轉印至圖像接收材料上。後者的熱敏轉印方式可通過改變施加至熱敏頭的能量來使色素的轉印量變化,因此灰階記錄較容易,對於高畫質的全彩記錄特別有利。但是,該方式中所使用的熱轉移性色素存在各種限制,滿足所有所需性能的熱轉移性色素極少。
作為所述所需性能,例如有:在色彩再現方面具有較佳的分光特性、容易轉印、對於光或熱或濕度(耐光性、耐熱性、耐濕性)穩定、對於各種化學藥品穩定、容易合成、容易製作熱敏轉印用記錄材料等。但是,作為在色彩再現方面具有較佳的分光特性而提出的先前的色素不具有可滿足的程度的分光特性,而強烈期望進一步的改良。
在作為電子照相方式的記錄機器的彩色複印機、彩色雷射印表機中,通常廣泛地使用使著色劑分散於樹脂粒子中而成的墨粉。作為對彩色墨粉所要求的性能,可列舉可實現較佳的色彩再現區域的吸收特性,特別是在高架投影機(以下稱為OHP(Overhead Projector))中使用時所需的高透過性(透明性)、以及使用環境條件下的穩定性。業界已提出有使顏料作為著色劑分散於粒子中而成的墨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3),此種墨粉雖然耐光性優異,但由於不溶性,因此存在容易凝聚、透明性下降或透過色的色調變化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提出有將特定的色素用作著色劑的墨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專利文獻6),此種墨粉雖然透明性高且無色調變化,但耐光性存在問題。
噴墨記錄方法由於材料費低廉、可實現高速記錄、記錄時的噪音少、進而彩色記錄較容易,因此迅速地普及,進而正不斷地發展。在噴墨記錄方法中,有使液滴連續地飛翔的連續方式、及對應於圖像信息信號使液滴飛翔的按需方式,其噴出方式有利用壓電元件施加壓力來使液滴噴出的方式、利用熱使油墨中產生氣泡來使液滴噴出的方式、利用超聲波的方式、以及利用靜電力吸引噴出液滴的方式。另外,作為噴墨記錄用油墨,可使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或固體(熔融型)油墨。針對此種噴墨記錄用油墨中所使用的著色劑,要求對於溶劑的溶解性或分散性良好,可實現高濃度記錄,色調良好,對於光、熱、環境中的活性氣體(NOx、SOx、臭氧等氧化性氣體)穩定,對於水或藥品的穩定性優異,對於圖像接收材料的固定性良好且不易滲出,作為油墨的保存性優異,無毒性,純度高,進而可廉價地獲得。但是,搜尋以高水準滿足這些要求的著色劑極其困難。尤其,期望一種呈現良好的品紅色,對於光、濕度、熱穩定的著色劑,其中,強烈期望一種可實現較佳的色彩再現區域且呈現良好的品紅色的著色劑。
彩色濾光片由於需要高透明性,因此實施了使用染料進行著色的被稱為染色法的方法。例如,依次對所有過濾色重複通過對被染色性的光致抗蝕劑進行圖案曝光並進行顯影來形成圖案,繼而以過濾色的色素進行染色的方法,由此可製造彩色濾光片。除染色法以外,也可以通過使用正型或負型抗蝕劑的方法來製造彩色濾光片。通過這些方法所製造的彩色濾光片由於使用色素,因此透過率高,光學特性也優異,但耐光性或耐熱性等存在極限,而期望一種各種耐性優異且透明性高的著色劑。再者,使用耐光性或耐熱性優異的有機顏料來代替色素的方法廣為人知,但使用顏料的彩色濾光片難以獲得如染料般的光學特性。
期望可用於所述各用途的染料共同具備如下的性質。即,可列舉在色彩再現方面具有較佳的色調,具有最佳的分光吸收,耐光性、耐濕性、耐熱性、耐化學品性等穩定性良好,對於溶劑的溶解性良好等。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7中揭示有作為著色劑而用於彩色濾光片用途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但是,在專利文獻7中,無本發明的由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記載,且並未記載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之中,尤其本發明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作為具有優異的特性的著色劑而應用於著色組成物,可有用地用於以彩色濾光片用途為首的各種用途。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62-15705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昭62-25595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6-11871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平3-27616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平2-207274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特開平2-207273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專利特開2008-292970號公報
本發明是鑒於所述先前的技術而完成的發明。
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現尖銳的吸收光譜峰、且穩定性及對於溶劑的溶解性優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另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含有所述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彩色墨粉、噴墨記錄用油墨、及彩色濾光片。
本發明者等人反覆努力研究的結果,發現通過以下的構成而達成所述課題。用於達成所述課題的具體手段如下。
<1> 一種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其由下述通式(1)表示。
[化1]
通式(1)中,R1、R2、R3、R4、R5、R6、R7及R8分別獨立地表示一價的取代基,M表示金屬或金屬化合物,X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烷基磺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芳基磺醯氧基、或鹵素原子,n1及n2分別獨立地表示0~5的整數,n3及n4分別獨立地表示0~3的整數。
<2> 一種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其由下述通式(2)表示。
[化2]
通式(2)中,R3及R4分別獨立地表示一價的取代基,X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烷基磺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芳基磺醯氧基、或鹵素原子。
<3> 一種著色組成物,其含有根據所述<1>或<2>所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4> 一種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其含有根據所述<1>或<2>所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5> 一種彩色墨粉,其含有根據所述<1>或<2>所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6> 一種噴墨記錄用油墨,其含有根據所述<1>或<2>所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7> 一種彩色濾光片,其含有根據所述<1>或<2>所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顯現尖銳的吸收光譜峰、且穩定性及對於溶劑的溶解性優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另外,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含有所述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彩色墨粉、噴墨記錄用油墨、及彩色濾光片。
以下所記載的本發明的構成的說明是基於本發明的具有代表性的實施形態的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種實施形態。再者,本說明書中使用「~」來表示的數值範圍是指包含「~」的前後所記載的數值作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範圍。
本說明書中,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中的「二吡咯亞甲基骨架」是指下述結構式所示的結構。本說明書中,根據下述結構式來表述二吡咯亞甲基骨架的取代位置。
[化3]
<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由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本發明的第一發明是由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所述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顯現尖銳的吸收光譜峰且分光特性良好。另外,所述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耐熱性、耐濕性及耐光性優異,且穩定。進而,所述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具有對於溶劑的高溶解性。
[化4]
所述通式(1)中,R1、R2、R3、R4、R5、R6、R7及R8分別獨立地表示一價的取代基,M表示金屬或金屬化合物,X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烷基磺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芳基磺醯氧基、或鹵素原子,n1及n2分別獨立地表示0~5的整數,n3及n4分別獨立地表示0~3的整數。當n1為2以上的整數時,2個以上的R5可相同,也可以不同。當n2為2以上的整數時,2個以上的R6可相同,也可以不同。當n3為2以上的整數時,2個以上的R7可相同,也可以不同。當n4為2以上的整數時,2個以上的R8可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說明書中,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5-位及5'-位的醯胺基是以酮-烯醇互變異構平衡中的酮型來記載,但也可以是烯醇型。
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中,二吡咯亞甲基骨架的3-位及3'-位是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5-位及5'-位是2-位經取代(通式(1)中的R3及R4的取代基)且6-位未經取代的苯基羰基氨基。此種結構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迄今為止並不為人所知。
所述通式(1)中,作為由R1~R8所表示的一價的取代基,例如可列舉: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烷基(較佳碳數為1~48,更佳碳數為1~24的直鏈、支鏈或環狀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2-乙基己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1-降冰片基、1-金剛烷基)、烯基(較佳碳數為2~48,更佳碳數為2~18的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3-丁烯-1-基)、芳基(較佳碳數為6~48,更佳碳數為6~24的芳基,例如苯基、萘基)、雜環基(較佳碳數為1~32,更佳碳數為1~18的雜環基,例如2-噻吩基、4-吡啶基、2-呋喃基、2-嘧啶基、1-吡啶基、2-苯並噻唑基、1-咪唑基、1-吡唑基、苯並三唑-1-基)、甲矽烷基(較佳碳數為3~38,更佳碳數為3~18的甲矽烷基,例如三甲基甲矽烷基、三乙基甲矽烷基、三丁基甲矽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矽烷基、叔己基二甲基甲矽烷基)、羥基、氰基、硝基、烷氧基(較佳碳數為1~48,更佳碳數為1~24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1-丁氧基、2-丁氧基、異丙氧基、叔丁氧基、十二烷氧基,另外,若為環烷氧基,則例如為環戊氧基、環己氧基)、芳氧基(較佳碳數為6~48,更佳碳數為6~24的芳氧基,例如苯氧基、1-萘氧基)、雜環氧基(較佳碳數為1~32,更佳碳數為1~18的雜環氧基,例如1-苯基四唑-5-氧基、2-四氫吡喃氧基)、矽氧基(較佳碳數為1~32,更佳碳數為1~18的矽氧基,例如三甲基矽氧基、叔丁基二甲基矽氧基、二苯基甲基矽氧基)、醯氧基(較佳碳數為2~48,更佳碳數為2~24的醯氧基,例如乙醯氧基、特戊醯氧基、苯甲醯氧基、十二醯氧基)、烷氧基羰氧基(較佳碳數為2~48,更佳碳數為2~24的烷氧基羰氧基,例如乙氧基羰氧基、叔丁氧基羰氧基,另外,若為環烷氧基羰氧基,則例如為環己氧基羰氧基)、芳氧基羰氧基(較佳碳數為7~32,更佳碳數為7~24的芳氧基羰氧基,例如苯氧基羰氧基)、氨甲醯氧基(較佳碳數為1~48,更佳碳數為1~24的氨甲醯氧基,例如N,N-二甲基氨甲醯氧基,N-丁基氨甲醯氧基,N-苯基氨甲醯氧基,N-乙基-N-苯基氨甲醯氧基)、氨磺醯氧基(較佳碳數為1~32,更佳碳數為1~24的氨磺醯氧基,例如N,N-二乙基氨磺醯氧基、N-丙基氨磺醯氧基)、烷基磺醯氧基(較佳碳數為1~38,更佳碳數為1~24的烷基磺醯氧基,例如甲基磺醯氧基、十六烷基磺醯氧基、環己基磺醯氧基)、芳基磺醯氧基(較佳碳數為6~32,更佳碳數為6~24的芳基磺醯氧基,例如苯基磺醯氧基)、醯基(較佳碳數為1~48,更佳碳數為1~24的醯基,例如甲醯基、乙醯基、三甲基乙醯基、苯甲醯基、十四醯基、環己醯基)、烷氧基羰基(較佳碳數為2~48,更佳碳數為2~24的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十八烷氧基羰基、環己氧基羰基、2,6-二-叔丁基-4-甲基環己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較佳碳數為7~32,更佳碳數為7~24的芳氧基羰基,例如苯氧基羰基),氨甲醯基(較佳碳數為1~48,更佳碳數為1~24的氨甲醯基,例如氨甲醯基、N,N-二乙基氨甲醯基、N-乙基-N-辛基氨甲醯基、N,N-二丁基氨甲醯基、N-丙基氨甲醯基、N-苯基氨甲醯基、N-甲基N-苯基氨甲醯基、N,N-二環己基氨甲醯基)、氨基(較佳碳數為32以下,更佳碳數為24以下的氨基,例如氨基、甲氨基、N,N-二丁基氨基、十四烷基氨基、2-乙基己基氨基、環己基氨基)、苯胺基(較佳碳數為6~32,更佳6~24的苯胺基,例如苯胺基、N-甲基苯胺基)、雜環氨基(較佳碳數為1~32,更佳1~18的雜環氨基,例如4-吡啶基氨基)、苯醯胺基(較佳碳數為2~48,更佳2~24的苯醯胺基,例如乙醯胺基、苯甲醯胺基、十四醯胺基、三甲基乙醯胺基、環己烷醯胺基)、脲基(較佳碳數為1~32,更佳碳數為1~24的脲基,例如脲基、N,N-二甲基脲基、N-苯基脲基)、醯亞胺基(較佳碳數為36以下,更佳碳數為24以下的醯亞胺基,例如N-丁二醯亞胺基、N-鄰苯二甲醯亞胺基)、烷氧基羰基氨基(較佳碳數為2~48,更佳碳數為2~24的烷氧基羰基氨基,例如甲氧基羰基氨基、乙氧基羰基氨基、叔丁氧基羰基氨基、十八烷氧基羰基氨基、環己氧基羰基氨基)、芳氧基羰基氨基(較佳碳數為7~32,更佳碳數為7~24的芳氧基羰基氨基,例如苯氧基羰基氨基)、磺醯胺基(較佳碳數為1~48,更佳碳數為1~24的磺醯胺基,例如甲烷磺醯胺基、丁烷磺醯胺基、苯磺醯胺基、十六烷磺醯胺基、環己烷磺醯胺基)、氨磺醯氨基(較佳碳數為1~48,更佳碳數為1~24的氨磺醯氨基,例如N,N-二丙基氨磺醯氨基、N-乙基-N-十二烷基氨磺醯氨基)、偶氮基(較佳碳數為1~32,更佳碳數為1~24的偶氮基,例如苯基偶氮基、3-吡唑基偶氮基)、烷硫基(較佳碳數為1~48,更佳碳數為1~24的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辛硫基、環己基硫基)、芳硫基(較佳碳數為6~48,更佳碳數為6~24的芳硫基,例如苯硫基)、雜環硫基(較佳碳數為1~32,更佳碳數為1~18的雜環硫基,例如2-苯並噻唑硫基、2-吡啶硫基、1-苯基四唑硫基)、烷基亞硫醯基(較佳碳數為1~32,更佳碳數為1~24的烷基亞硫醯基,例如十二烷亞硫醯基)、芳基亞硫醯基(較佳碳數為6~32,更佳碳數為6~24的芳基亞硫醯基,例如苯基亞硫醯基),烷基磺醯基(較佳碳數為1~48,更佳碳數為1~24的烷基磺醯基,例如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丙基磺醯基、丁基磺醯基、異丙基磺醯基、2-乙基己基磺醯基、十六烷基磺醯基、辛基磺醯基、環己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較佳碳數為6~48,更佳碳數為6~24的芳基磺醯基,例如苯基磺醯基、1-萘基磺醯基),氨磺醯基(較佳碳數為32以下,更佳碳數為24以下的氨磺醯基,例如氨磺醯基、N,N-二丙基氨磺醯基、N-乙基-N-十二烷基氨磺醯基、N-乙基-N-苯基氨磺醯基、N-環己基氨磺醯基)、磺基、膦酸基、膦醯基(較佳碳數為1~32,更佳碳數為1~24的膦醯基,例如苯氧基膦醯基、辛氧基膦醯基、苯基膦醯基)、氧膦基氨基(較佳碳數為1~32,更佳碳數為1~24的氧膦基氨基,例如二乙氧基氧膦基氨基、二辛氧基氧膦基氨基)。
當所述一價的基為可進一步進行取代的基時,可以進一步由所述各基中的任一種基取代。再者,當具有2個以上的取代基時,這些取代基可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通式(1)中,R1及R2分別獨立,且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氨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7~11的芳基氨甲醯基、或氰基,更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30的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磺醯基、或氰基,特佳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30的烷氧基羰基、或氰基。
所述通式(1)中,R3及R4分別獨立,且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氨基、或鹵素原子,更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氧基、氯原子、或溴原子,特佳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氧基、或氯原子。
所述通式(1)中,R5、R6、R7及R8分別獨立,且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0的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0的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氨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0~30的氨基、氰基、鹵素原子、羥基、羧基、磺基、或膦酸基,更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8的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8的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氨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0~18的氨基、氰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羥基、羧基、磺基、或膦酸基,特佳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未經取代的苯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氧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2的醯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8的烷氧基羰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磺醯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羥基、或羧基。
所述通式(1)中,當n1為2以上的整數時,相鄰的R5可彼此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環。再者,作為所形成的環,例如可列舉苯環、萘環、吡啶環、呋喃環、噻吩環,可較佳地列舉苯環。當n2、n3及n4分別為2以上的整數時,關於相鄰的R6、相鄰的R7、相鄰的R8,也與所述相同。
另外,當R3與R7相鄰時,R3與R7可彼此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環。作為所形成的環,例如可列舉苯環、萘環、吡啶環、呋喃環、噻吩環,可較佳地列舉苯環。當R4與R8相鄰時,也與所述相同。
再者,當所形成的5員、6員及7員的環為可進一步進行取代的基時,可以由所述的一價的取代基中的任一種基取代,當由2個以上的取代基取代時,這些取代基可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通式(1)中,n1及n2分別獨立為0~5的整數,較佳為0~3,更佳為0~2,特佳為0或1。
所述通式(1)中,n3及n4分別獨立為0~3的整數,較佳為0~2,特佳為0或1。
所述通式(1)中,作為由M所表示的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只要是可形成錯合物的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則可為任意者,包括二價的金屬原子、二價的金屬氧化物、二價的金屬氫氧化物、或二價的金屬氯化物。例如包括Zn、Mg、Si、Sn、Rh、Pt、Pd、Mo、Mn、Pb、Cu、Ni、Co、Fe、B等,除此以外,也包括AlCl3、InCl3、FeCl2、TiCl2、SnCl2、SiCl2、GeCl2等金屬氯化物,TiO、VO等金屬氧化物,Si(OH)2等金屬氫氧化物。
就錯合物的穩定性,分光特性,耐熱、耐光性,及製造適應性等的觀點而言,由M所表示的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較佳為Fe、Zn、Mg、Si、Pt、Pd、Mo、Mn、Cu、Ni、Co、TiO、B或VO,更佳為Fe、Zn、Mg、Si、Pt、Pd、Cu、Ni、Co、B或VO,特佳為Zn。
所述通式(1)中,X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烷基磺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芳基磺醯氧基、或鹵素原子。X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磺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30的芳基磺醯氧基、或氯原子,更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基磺醯氧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2的芳基磺醯氧基,特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
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中,由R1~R8、M、X所表示的取代基的較佳的組合較佳為這些取代基的至少一個為所述較佳的基,更佳更多的取代基為所述較佳的基,最佳所有的取代基為所述較佳的基。
以下表示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較佳的形態。即,該較佳的形態是如下的組合:在所述通式(1)中,R1及R2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氨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7~11的芳基氨甲醯基、或氰基,R3及R4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6~10的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氨基、或鹵素原子,R5、R6、R7及R8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0的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0的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氨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0~30的氨基、氰基、鹵素原子、羥基、羧基、磺基、或膦酸基,n1、n2、n3及n4分別獨立為0~3,M為Fe、Zn、Mg、Si、Pt、Pd、Mo、Mn、Cu、Ni、Co、TiO、B或VO,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磺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30的芳基磺醯氧基、或氯原子。
以下表示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更佳的形態。即,該更佳的形態是如下的組合:在所述通式(1)中,R1及R2均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30的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磺醯基、或氰基,R3及R4均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氧基、氯原子、或溴原子,R5及R6均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8的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8的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氨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0~18的氨基、氰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羥基、羧基、磺基、或膦酸基,R7及R8均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8的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8的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氨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0~18的氨基、氰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羥基、羧基、磺基、或膦酸基,n1及n2均為0~2,n3及n4均為0~2,M為Fe、Zn、Mg、Si、Pt、Pd、Cu、Ni、Co、B或VO,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基磺醯氧基、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2的芳基磺醯氧基。
以下表示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最佳的形態。即,該最佳的形態是如下的組合:在所述通式(1)中,R1及R2均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30的烷氧基羰基、或氰基,R3及R4均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氧基、或氯原子,R5及R6均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未經取代的苯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氧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2的醯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8的烷氧基羰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磺醯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羥基、或羧基,R7及R8均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未經取代的苯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氧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2的醯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18的烷氧基羰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磺醯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羥基、或羧基,n1及n2均為0或1,n3及n4均為0或1,M為Zn,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或者,該最佳的形態是由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由通式(2)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之中,由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就對於有機溶劑的溶解性、合成的容易性、對於熱及堿的穩定性的觀點而言更優異。
[化5]
所述通式(2)中,R3及R4分別獨立地表示一價的取代基,X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烷基磺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芳基磺醯氧基、或鹵素原子。
所述通式(2)中的R3、R4及X分別與所述通式(1)中的R3、R4及X相同,較佳例也相同。
以下表示由所述通式(2)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較佳的形態。即,該較佳的形態是如下的組合:在所述通式(2)中,R3及R4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6~10的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0的芳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氨基、或鹵素原子,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30的烷基磺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30的芳基磺醯氧基、或氯原子。此處,較佳R3與R4為相同的取代基。
以下表示由所述通式(2)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更佳的形態。即,該更佳的形態是如下的組合:在所述通式(2)中,R3及R4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氧基、氯原子、或溴原子,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8的烷基磺醯氧基、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6~12的芳基磺醯氧基。此處,較佳R3與R4為相同的取代基。
以下表示所述通式(2)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最佳的形態。即,該最佳的形態是如下的組合:在所述通式(2)中,R3及R4分別獨立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基、未經取代的碳數為1~12的烷氧基、或氯原子,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數為2~3的醯氧基。此處,較佳R3與R4為相同的取代基。
以下表示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具體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這些具體例。再者,表1~表4中的R101、R102、R103、M1及X101表示下述通式(3)中的取代基。
[化6]
[表1]
[表2]
[表3]
[表4]
所述例示化合物之中,例示化合物(1)~例示化合物(10)也是由所述通式(2)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具體例。
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可參照美國專利第4,774,339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5,433,896號說明書、日本專利特開2001-24076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2-155052號公報、日本專利第3614586號公報、《澳大利亞化學雜誌》1965,11,1835~1845(Aust. J. Chem,1965,11,1835~1845)、J. H.博格等《雜原子化學》,Vol.1,No.5,389(1990)(J. H. Boger et al,Heteroatom Chemistry,Vol.1,No.5,389(1990))、日本專利特開2008-292970號公報的段落號0131~段落號0157的記載來合成。
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長λmax、及由所述通式(2)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長λmax較佳為500 nm~620 nm的範圍,更佳為520 nm~600 nm的範圍,特佳為530 nm~580 nm的範圍。再者,最大吸收波長λmax是利用分光光度計UV-2400PC(島津製作所公司製造)所測定者。
本發明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在彩色圖像形成材料用途中,較佳用作三原色中的品紅色。
本發明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在彩色濾光片材料用途中,較佳用作例如明線截斷用途(阻斷作為釔鋁石榴石(Yttrium Aluminum Garnet,YAG)雷射的振盪波長1064 nm的2倍波的532 nm光的用途)、或紅色濾光片的長波長端的顏色校正用途、藍色濾光片的短波長端的顏色校正用途。
<著色組成物>
本發明的第二發明是含有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所述著色組成物是指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噴墨記錄用油墨、彩色墨粉、彩色濾光片、筆記用筆、著色塑料、其他油墨液等。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尤其可較佳地用作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噴墨記錄用油墨、彩色墨粉、彩色濾光片。
以下,對含有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噴墨記錄用油墨、彩色墨粉、彩色濾光片進行詳細說明。
<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
本發明的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通常具有在支撐體上形成有色素提供層的構造,其色素提供層中含有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所述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可通過如下方式製造:將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與黏合劑一同溶解於溶劑中、或者使其成微粒子狀地分散於溶劑中,由此製備油墨液,然後將該油墨液塗設在支撐體上,適當乾燥而形成色素提供層。另外,除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以外,也可以同時使用其他色素化合物。
當將本發明的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應用於可進行全彩圖像記錄的熱敏轉印記錄材料時,較佳將含有可形成青色圖像的熱擴散性青色色素的青色油墨片、含有可形成品紅色圖像的熱擴散性品紅色色素的品紅色油墨片、含有可形成黃色圖像的熱擴散性黃色色素的黃色油墨片依次塗設在支撐體上來形成。另外,視需要也可以進而形成含有黑色圖像形成物質的油墨片。
作為所述青色油墨片,例如可較佳使用日本專利特開平3-103477號公報或日本專利特開平3-150194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青色油墨片。作為所述黃色油墨片,例如可較佳使用日本專利第4468907號等中所記載的黃色油墨片。而且,作為所述品紅色油墨片,使用含有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本發明的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
(支撐體)
所述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的支撐體可適當選擇使用先前用作油墨片用支撐體的支撐體。例如可較佳使用日本專利特開平7-137466號公報的段落號0050中所記載的材料。支撐體的厚度較佳為2 μm~30 μm。
(色素提供層)
可用於所述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的色素提供層的黏合劑樹脂只要是耐熱性高,受到加熱時不妨礙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或其他色素化合物朝圖像接收材料轉移的黏合劑樹脂,則其種類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平7-137466號公報的段落號0049中所記載的黏合劑樹脂作為較佳例。
另外,關於色素提供層形成用的溶劑,也可以適當選擇使用先前公知的溶劑,可較佳使用日本專利特開平7-137466號公報的實例中所記載的溶劑。色素提供層中的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含量較佳為0.03 g/m2~1.0 g/m2,更佳為0.1 g/m2~0.6 g/m2。另外,色素提供層的厚度較佳為0.2 μm~5 μm,更佳為0.4 μm~2 μm。
(功能層)
所述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只要在不過度地阻礙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則也可以具有色素提供層以外的層。例如,可以在支撐體與色素提供層之間具有中間層,也可以在與色素提供層為相反側的支撐體面(以下也稱為「背面」)上具有背面層。作為中間層,例如可列舉底塗層、或者用於防止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或其他色素化合物朝支撐體方向擴散的擴散防止層(親水性阻擋層)。另外,作為背面層,例如可列舉耐熱滑動層,從而可謀求防止熱敏頭黏著在油墨片上。
(熱敏轉印記錄方法)
當使用所述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進行熱敏轉印記錄時,將熱敏頭等加熱機構與圖像接收材料組合使用。即,該熱敏轉印記錄方法的特徵在於:根據圖像記錄信號從熱敏頭對油墨片施加熱能,施加有該熱能的部分的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或其他色素化合物轉移至圖像接收材料並得到固定,由此進行圖像記錄。圖像接收材料通常具有在支撐體上設置有含有聚合物的油墨吸收層的構成。關於圖像接收材料的構成或使用材料,例如可較佳使用日本專利特開平7-137466號公報的段落號0056~段落號0074中所記載的構成或使用材料。
<彩色墨粉>
本發明的彩色墨粉含有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作為導入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彩色墨粉用黏合劑樹脂,可使用在墨粉用途中通常所使用的所有黏合劑樹脂。例如可列舉: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丙烯酸系樹脂、聚酯樹脂等。為了對墨粉賦予流動性提升功能或帶電控制功能等,也可以外部添加無機微粉末、有機微粒子。可較佳使用以含烷基的偶合劑等對表面進行了處理的二氧化矽微粒子、二氧化鈦微粒子。再者,這些微粒子較佳為數均一次粒徑為10 nm~500 nm的微粒子,進而,較佳向墨粉中添加0.1質量%~20質量%。
作為所述彩色墨粉中所使用的脫模劑,可使用先前在墨粉用途中所使用的所有脫模劑。具體而言,可列舉:低分子量聚丙烯、低分子量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烯烴類,微晶蠟、巴西棕櫚蠟、沙索蠟、石蠟等。這些脫模劑的添加量較佳向墨粉中添加1質量%~5質量%。
作為所述彩色墨粉中所使用的電荷控制劑,可視需要而添加,但就顯色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無色的電荷控制劑。例如可列舉:四級銨鹽結構的電荷控制劑、具有杯芳烴結構的電荷控制劑等。
作為所述彩色墨粉中所使用的載體,可使用僅包含鐵或鐵素體等磁性材料粒子的非包覆載體、利用樹脂等包覆磁性材料粒子表面的樹脂包覆載體中的任一者。該載體的平均粒徑以體積平均粒徑計較佳為30 μm~150 μm。
作為應用所述彩色墨粉的圖像形成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如下方法等:在感光體上反覆形成彩色圖像後進行轉印來形成圖像;或者將形成於感光體上的圖像依次朝中間轉印體等上轉印,在中間轉印體等上形成彩色圖像後朝紙等圖像形成部件上轉印來形成彩色圖像。
<噴墨記錄用油墨>
本發明的噴墨記錄用油墨含有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所述噴墨記錄用油墨可通過使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溶解及/或分散於親油性介質或水性介質中來製作,較佳使用水性介質。
所述噴墨記錄用油墨由於含有不僅分光特性或穩定性等優異,進而連溶解性也優異的色素化合物(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因此適合作為噴墨記錄用油墨。
(添加劑)
在無損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於所述噴墨記錄用油墨中,視需要含有其他添加劑。作為其他添加劑,例如可列舉:抗乾燥劑(濕潤劑)、抗褪色劑、乳化穩定劑、滲透促進劑、紫外線吸收劑、防腐劑、防黴劑、pH調整劑、表面張力調整劑、消泡劑、黏度調整劑、分散劑、分散穩定劑、防銹劑、螯合劑等公知的添加劑。這些各種添加劑通常在色素化合物分散物的製備後添加至分散物中,但也可以在製備時添加至油相或水相中。
所述抗乾燥劑較佳地用於防止由該噴墨記錄用油墨在噴墨記錄方式中所使用的噴嘴的油墨噴射口處乾燥所引起的堵塞。
作為所述抗乾燥劑,較佳蒸氣壓低於水的水溶性有機溶劑。作為具體例,可列舉: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硫代二甘醇、二硫代二甘醇、2-甲基-1,3-丙二醇、1,2,6-己三醇、乙炔二醇衍生物、丙三醇、三羥甲基丙烷等所代表的多元醇類,乙二醇單甲基(或乙基)醚、二乙二醇單甲基(或乙基)醚、三乙二醇單乙基(或丁基)醚等多元醇的低級烷基醚類,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烷酮、N-乙基嗎啉等雜環類,環丁碸、二甲基亞碸、3-環丁烯碸等含硫化合物,二丙酮醇、二乙醇胺等多官能化合物,脲衍生物。這些之中,更佳為丙三醇、二乙二醇等多元醇。另外,所述抗乾燥劑可單獨使用,也可以並用兩種以上。較佳在油墨中含有10質量%~50質量%的這些抗乾燥劑。
所述滲透促進劑是以使噴墨記錄用油墨更好地滲透至紙中為目的而較佳地使用。作為所述滲透促進劑,可使用乙醇、異丙醇、丁醇、二(三)乙二醇單丁醚、1,2-己二醇等醇類,或者十二烷基硫酸鈉,油酸鈉或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等。若在油墨中含有5質量%~30質量%的這些滲透促進劑,則通常具有充分的效果,較佳在不產生印字的滲出、紙穿透(透印)的添加量的範圍內使用。
所述紫外線吸收劑是以提升圖像的保存性為目的而使用。作為所述紫外線吸收劑,也可以使用日本專利特開昭58-18567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1-19053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2-782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5-197075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9-34057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苯並三唑系化合物,日本專利特開昭46-2784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5-194483號公報、美國專利第3,214,463號說明書等中所記載的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日本專利特公昭48-30492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56-2114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0-88106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肉桂酸系化合物,日本專利特開平4-29850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8-5342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8-23936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0-18262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表平8-501291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三嗪系化合物,Research Disclosure(研究披露)No.24239號中所記載的化合物或芪系、苯並惡唑系化合物所代表的吸收紫外線來發出螢光的化合物,即所謂的螢光增白劑。
所述抗褪色劑是以提升圖像的保存性為目的而使用。作為所述抗褪色劑,可使用各種有機系及金屬錯合物系的抗褪色劑。作為有機的抗褪色劑,有對苯二酚類、烷氧基苯酚類、二烷氧基苯酚類、酚類、苯胺類、胺類、茚滿類、色滿類、烷氧基苯胺類、雜環類等,作為金屬錯合物,有鎳錯合物、鋅錯合物等。更具體而言,可使用Research Disclosure No.17643的第VII的I項至J項、Research Disclosure No.15162、Research Disclosure No.18716的650頁左欄、Research Disclosure No.36544的527頁、Research Disclosure No.307105的872頁、Research Disclosure No.15162中所引用的專利文獻中所記載的化合物,或日本專利特開昭62-215272號公報的127頁~137頁中所記載的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的通式及化合物例中所包含的化合物。
作為所述防黴劑,可列舉:脫氫醋酸鈉、苯甲酸鈉、吡啶硫酮鈉-1-氧化物、對羥基苯甲酸乙酯、1,2-苯並異噻唑啉-3-酮及其鹽等。較佳在油墨中使用0.02質量%~1.00質量%的這些防黴劑。
作為所述pH調整劑,可使用所述中和劑(有機堿、無機堿)。為了提升噴墨記錄用油墨的保存穩定性,較佳以使該噴墨記錄用油墨的pH達到6~10的方式添加所述pH調整劑,更佳以使該噴墨記錄用油墨的pH達到7~10的方式添加所述pH調整劑。
作為所述表面張力調整劑,可列舉非離子、陽離子或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再者,本發明的噴墨記錄用油墨的表面張力較佳為20 mN/m~60 mN/m,更佳為25 mN/m~45 mN/m。另外,本發明的噴墨記錄用油墨的黏度較佳為30 mPa‧s以下,更佳為20 mPa‧s以下。
作為所述界面活性劑的例子,較佳為脂肪酸鹽、烷基硫酸酯鹽、烷基苯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鹽、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鹽、烷基磷酸酯鹽、萘磺酸甲醛縮合物、聚氧乙烯烷基硫酸酯鹽等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或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烯丙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胺、甘油脂肪酸酯、氧乙烯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等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另外,也較佳使用作為乙炔系聚氧乙烯氧化物界面活性劑的SURFYNOLS(商品名,空氣產品與化學(Air Products & Chemicals)公司製造)。另外,也較佳為N,N-二甲基-N-烷基氧化胺之類的氧化胺型的兩性界面活性劑等。進而,也可以使用日本專利特開昭59-157636號公報的第37頁~第38頁、Research Disclosure No.308119(1989年)中作為界面活性劑所列舉者。
作為所述消泡劑,可視需要而使用氟系及有機矽系化合物、或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所代表的螯合劑等。
(噴墨記錄用油墨的製備方法)
當使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分散於水性介質中時,較佳如日本專利特開平11-286637號、日本專利特開2001-240763號、日本專利特開2001-262039號、日本專利特開2001-247788號的各公報中所記載般,使含有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與油溶性聚合物的著色微粒子分散於水性介質中,或者如日本專利特開2001-262018號、日本專利特開2001-240763號、日本專利特開2001-335734號、日本專利特開2002-80772號的各公報中所記載般,使溶解在高沸點有機溶劑中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分散於水性介質中。使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分散於水性介質中時的具體方法、所使用的油溶性聚合物、高沸點有機溶劑、添加劑及它們的使用量可較佳使用所述專利文獻中所記載者。或者,也可以使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以固體的狀態分散成微粒子狀態。於分散時,可使用分散劑或界面活性劑。
作為分散裝置,可使用攪拌器或葉輪攪拌裝置、在線攪拌裝置、研磨機(例如膠體磨機、球磨機、砂磨機、磨光器、輥磨機、攪拌磨機等)、超聲波攪拌裝置、高壓乳化分散裝置(高壓均質機;作為具體的市售裝置的Gaulin均質機、微射流均質機、DeBEE2000(BEE International公司製造)等)。關於噴墨記錄用油墨的製備方法,除所述專利文獻以外,在日本專利特開平5-148436號、日本專利特開平5-295312號、日本專利特開平7-97541號、日本專利特開平7-82515號、日本專利特開平7-118584號、日本專利特開平11-286637號、日本專利特開2001-271003號的各公報中也有詳細記載,可應用於本發明。
所述水性介質將水作為主成分,根據所需,可使用添加有水混和性有機溶劑的混合物。所述水混和性有機溶劑的例子包括:醇(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戊醇、己醇、環己醇、苯甲醇)、多元醇類(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戊二醇、丙三醇、己三醇、硫代二甘醇)、二醇衍生物(例如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丁醚、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丁醚、二丙二醇單甲醚、三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二乙酸酯、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三乙二醇單甲醚、三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苯醚)、胺(例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嗎啉、N-乙基嗎啉、乙二胺、二乙三胺、三乙四胺、聚乙烯亞胺、四甲基丙二胺)及其他極性溶劑(例如甲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二甲基亞碸、環丁碸、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N-乙烯基-2-吡咯烷酮、2-惡唑烷酮、1,3-二甲基-2-咪唑烷酮、乙腈、丙酮)。再者,所述水混和性有機溶劑也可以並用兩種以上。
<彩色濾光片>
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含有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所述彩色濾光片由於含有所述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因此透過率高。
作為所述彩色濾光片的形成方法,有如下方法:首先利用光致抗蝕劑形成圖案,繼而進行染色的方法;或者如日本專利特開平4-163552號、日本專利特開平4-128703號、日本專利特開平4-175753號、日本專利特開2008-292970號等各公報中所揭示般,利用添加有著色劑的光致抗蝕劑來形成圖案的方法。
作為將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導入至彩色濾光片中時所使用的方法,可使用所述任一種方法,但較佳為日本專利特開平4-175753號公報或日本專利特開平6-35182號公報中所記載的方法,即包含如下步驟的彩色濾光片的形成方法:將含有熱硬化性樹脂、重氮醌化合物、交聯劑、著色劑及溶劑而成的正型抗蝕劑組成物塗布在基體上後,通過遮罩進行曝光,對該曝光部進行顯影而形成正型抗蝕劑圖案,然後對所述正型抗蝕劑圖案進行全面曝光,繼而使曝光後的正型抗蝕劑圖案硬化。另外,也較佳為日本專利特開2008-292970號公報中所記載的方法,即包含如下步驟的彩色濾光片的形成方法:將含有聚合性化合物、聚合起始劑、顯影樹脂、著色劑及溶劑而成的負型抗蝕劑組成物塗布在基體上後,通過遮罩進行曝光,對該曝光部進行顯影而形成負型抗蝕劑圖案,然後對所述負型抗蝕劑圖案進行全面曝光,繼而使曝光後的負型抗蝕劑圖案硬化。另外,根據常規方法形成黑色矩陣,從而可獲得RGB原色系或YMC補色系彩色濾光片。
此時所使用的熱硬化性樹脂、重氮醌化合物、交聯劑、聚合性化合物、聚合起始劑、顯影樹脂、溶劑及它們的使用量可較佳使用所述各公報中所記載者。
[實例]
以下,列舉合成例與實例更體地說明本發明。以下的實例中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處理內容、處理順序等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則可適當變更。因此,本發明的範圍並不應該由以下所示的具體例進行限定性的解釋。
<實例101>
[例示化合物(1)的合成]
通過以下所記載的方法來合成作為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前文所述的例示化合物(1)。
-中間體A的合成-
通過美國專利申請公開2008/0076044號說明書中所記載的方法來合成下述結構式的中間體A。
[化7]
-中間體B的合成-
向中間體A 225.8 g(0.55 mol)中添加乙腈690 ml,並在冰浴冷卻下進行攪拌。向該溶液中滴加鄰甲基苯甲醯氯93.5 g(0.61 mol)。其後,滴加吡啶52.2 g(0.66 mol),並在冰浴冷卻下攪拌1小時,然後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對所析出的固體進行過濾,然後利用乙腈對濾物進行清洗,並加以乾燥。如此,獲得下述結構式的中間體B 229 g(產率為79%)。
再者,1H-NMR(CDCl3)的詳細情況為δ:11.04(d,2H),7.64(d,1H),7.45~7.23(m,8H),6.37(d,1H),5.86(s,1H),2.60(s,3H),1.27~1.12(m,3H),1.06~0.92(m,2H),0.84(s,18H),0.70(d,3H),0.63~0.47(m,2H)。
[化8]
-中間體C的合成-
向醋酸酐420 ml中添加中間體B 222.1 g(0.42 mol)、原甲酸三乙酯31.1 g(0.21 mol),並在室溫下進行攪拌。向該溶液中滴加三氟醋酸630 ml,並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注入至向水6400 ml中添加碳酸氫鈉940 g而成的溶液中,利用醋酸乙酯3200 ml進行萃取,其後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進行中和。利用硫酸鈉加以乾燥後,進行過濾,並將濾液減壓濃縮。向所獲得的固體中添加甲醇2600 ml,在60℃下加熱攪拌1小時,其後,在較熱的狀態下進行過濾,然後再次利用甲醇進行清洗,並對所獲得的固體加以乾燥。如此,獲得下述結構式的中間體C 170.3 g(產率為76%)。
再者,1H-NMR(CDCl3)的詳細情況為δ:11.10(s,2H),7.72(d,2H),7.39~7.13(m,16H),6.12(s,1H),5.85(s,2H),2.70(s,6H),1.29~1.08(m,6H),1.02~0.92(m,4H),0.80(s,36H),0.64(d,6H),0.44~0.31(m,4H)。
[化9]
-例示化合物(1)的合成-
向四氫呋喃22 ml中添加中間體C 3.1 g(2.9 mmol),並在室溫下進行攪拌,然後向該溶液中添加將二水合醋酸鋅0.70 g(3.2 mmol)加入至甲醇22 ml中而成的溶液,並攪拌3小時。利用旋轉蒸發器將反應液加以濃縮,將所獲得的殘渣添加至甲醇80 ml中,並在60℃下攪拌1小時。繼而,進行過濾,並將濾物加以乾燥。如此,獲得例示化合物(1)2.34 g(產率為67%)。
再者,1H-NMR(CDCl3)的詳細情況為δ:σ11.6(s,2H),7.73(d,2H),7.4~7.1(16H),6.4(s,1H),5.8(s,2H),2.8(s,6H),2.0(s,3H),1.3~1.1(m,6H),1.05~0.95(m,4H),0.85(s,36H),0.7(d,6H),0.6~0.25(m,4H)。
-極大吸收波長的評價-
使例示化合物(1)溶解在下述表5中所記載的測定溶劑中(濃度為1×10-6 mol/L),並測定吸收光譜(光程長度為10 mm)。將例示化合物(1)的吸收光譜的極大吸收波長示於下述表5。
<實例102~實例110>
[例示化合物(2)~例示化合物(10)的合成]
通過依照實例101的方法來合成實例102~實例110的前文所述的例示化合物(2)~例示化合物(10)。再者,就化學的觀點而言,例示化合物(2)~例示化合物(10)以外的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也可以通過依照實例101的方法來合成。
-極大吸收波長的評價-
使例示化合物(2)~例示化合物(10)分別溶解在下述表5中所記載的測定溶劑中(濃度為1×10-6 mol/L),並測定吸收光譜(光程長度為10 mm)。將例示化合物(2)~例示化合物(10)的吸收光譜的極大吸收波長示於下述表5。
<實例111>
[例示化合物(36)的合成]
通過以下所記載的方法來合成作為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前文所述的例示化合物(36)。
-中間體D的合成-
向2,4-二甲基苯甲酸165.2 g(1.1 mol)中添加二甲基乙醯胺200 ml、乙腈300 ml,並在冰浴冷卻下進行攪拌。向該溶液中滴加亞硫醯氯130.9 g(1.1 mol),並在冰浴冷卻下攪拌30分鐘,繼而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由此獲得反應液A。繼而,向410.6 g(1 mol)的所述中間體A中添加二甲基乙醯胺800 ml,並在冰浴冷卻下進行攪拌。向該溶液中滴加先前所製備的反應液A,滴加結束後恢復成室溫,並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注入至水6 L中,對所析出的固體進行過濾,然後利用水、乙腈對濾物進行清洗,並加以乾燥。如此,獲得下述結構式的中間體D 510.8 g(產率為94%)。
再者,1H-NMR(CDCl3)的詳細情況為δ:11.04(d,2H),7.57(d,1H),7.38~7.12(m,7H),6.36(s,1H),5.87(s,1H),2.58(s,3H),2.39(s,3H),1.27~1.12(m,3H),1.04~0.97(m,2H),0.84(s,18H),0.71(d,3H),0.63~0.47(m,2H)。
[化10]
-中間體E的合成-
向醋酸酐60 ml中添加中間體D 27.14 g(0.05 mol)、原甲酸三乙酯3.71 g(0.025 mol),並在室溫下進行攪拌。向該溶液中滴加三氟醋酸75 ml,並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注入至向醋酸乙酯200 ml及水750 ml中添加碳酸氫鈉112 g而成的溶液中,並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繼而,對所析出的固體進行過濾,然後利用醋酸乙酯對濾物進行清洗,並加以乾燥。如此,獲得下述結構式的中間體E 14.8 g(產率為54%)。
再者,1H-NMR(CDCl3)的詳細情況為δ:11.14(s,2H),7.67(d,2H),7.31~7.12(m,14H),6.12(s,1H),5.87(s,2H),2.71(s,6H),2.40(s,6H),1.28~1.12(m,6H),1.01~0.96(m,4H),0.82(s,36H),0.66(d,6H),0.45~0.33(m,4H)。
[化11]
-例示化合物(36)的合成-
向四氫呋喃30 ml中添加中間體E 4.93 g(4.5 mmol),並在室溫下進行攪拌,繼而添加二水合醋酸鋅1.09 g(4.95 mmol),並攪拌1小時。繼而,向該溶液中添加甲醇100 ml,進而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對所析出的固體進行過濾,然後利用甲醇對濾物進行清洗,並加以乾燥。如此,獲得例示化合物(36)4.8 g(88%)。
再者,1H-NMR(CDCl3)的詳細情況為δ:11.59(s,2H),7.65(d,2H),7.28~7.12(m,14H),6.30(s,1H),5.86(s,2H),2.69(s,6H),2.38(s,6H),1.97(s,3H),1.26~1.15(m,6H),0.99~0.94(m,4H),0.83(s,18H),0.76(s,18H),0.65(d,6H),0.55~0.43(m,2H),0.32~0.20(m,2H)。
-極大吸收波長的評價-
使例示化合物(36)溶解在下述表5中所記載的測定溶劑中(濃度為1×10-6 mol/L),並測定吸收光譜(光程長度為10 mm)。將例示化合物(36)的吸收光譜的極大吸收波長示於下述表5。
<實例112>
[例示化合物(35)的合成]
通過以下所記載的方法來合成作為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前文所述的例示化合物(35)。
-中間體F的合成-
向通過美國專利申請公開2008/0076044號說明書中所記載的方法所獲得的184.77 g(0.45 mol)的中間體A、及原甲酸三乙酯40 g(0.27 mol)中添加甲苯1 L,並在冰浴冷卻下進行攪拌。向該溶液中滴加甲磺酸21.62 g(0.225 mol)後,在90℃下加熱攪拌8小時。反應結束後,餾去溶劑,然後利用甲醇對所析出的固體進行清洗,並加以乾燥。如此,獲得下述結構式的中間體F 152.3 g(產率為73%)。
再者,1H-NMR(CDCl3)的詳細情況為δ:11.63(br,2H),7.48(br,4H),7.30~7.02(m,5H),7.02~6.99(m,5H),5.84(s,2H),5.73(s,1H),3.00(s,3H),1.25~1.19(m,6H),0.99~0.95(m,4H),0.78(s,36H),0.64(d,6H),0.35~0.28(m,4H)。
[化12]
-中間體G的合成-
向2,5-二甲基苯甲酸30 g(0.2 mol)中添加甲苯100 ml、二甲基甲醯胺1.46 g(0.02 mol),並在室溫下進行攪拌。向該溶液中滴加亞硫醯氯23.8 g(0.2 mol),並在50℃下攪拌1小時,由此獲得反應液B。繼而,向25%氫氧化鈉水溶液216 g中添加甲苯100 ml及中間體F 23.2 g(0.025 mol),並在室溫下進行攪拌。向該溶液中滴加先前所製備的反應液B,並在室溫下攪拌10小時。反應結束後,去除水層,利用10%氫氧化鈉水溶液200 ml將反應液清洗3次,繼而利用5%醋酸水200 ml清洗1次。繼而,向該溶液中添加甲醇200 ml,攪拌2小時後,對所析出的固體進行過濾,並加以乾燥。如此,獲得下述結構式的中間體G 19.4 g(產率為71%)。
再者,1H-NMR(CDCl3)的詳細情況為δ:11.05(s,2H),7.53(s,2H),7.30~7.13(m,14H),6.12(s,1H),5.86(s,2H),2.62(s,6H),2.36(s,6H),1.25~1.18(m,6H),0.99~0.95(m,4H),0.79(s,36H),0.63(d,6H),0.43~0.31(m,4H)。
[化13]
-例示化合物(35)的合成-
向四氫呋喃50 g中添加中間體G 11.0 g(0.01 mol),並在50℃下進行攪拌,繼而添加二水合醋酸鋅2.42 g(0.011 mol),並在50℃下攪拌1小時。繼而,向該溶液中添加甲醇200 ml,恢復成室溫後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對所析出的固體進行過濾,然後利用甲醇對濾物進行清洗,並加以乾燥。如此,獲得例示化合物(35)9.0 g(產率為74%)。
再者,1H-NMR(CDCl3)的詳細情況為δ:11.57(s,2H),7.53(s,2H),7.28~7.17(m,14H),6.32(s,1H),588(s,2H),2.65(s,6H),2.38(s,6H),1.99(s,3H),1.25~1.18(m,6H),0.99~0.95(m,4H),0.81(d,36H),0.65(d,6H),0.48~0.21(m,4H)。
-極大吸收波長的評價-
使例示化合物(35)溶解在下述表5中所記載的測定溶劑中(濃度為1×10-6 mol/L),並測定吸收光譜(光程長度為10 mm)。將例示化合物(35)的吸收光譜的極大吸收波長示於下述表5。
<實例113>
[例示化合物(37)的合成]
通過以下所記載的方法來合成作為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前文所述的例示化合物(37)。
-中間體H的合成-
向2,5-二甲基苯甲酸30 g(0.2 mol)中添加甲苯100 ml、二甲基甲醯胺1.46 g(0.02 mol),並在室溫下進行攪拌。向該溶液中滴加亞硫醯氯23.8 g(0.2 mol),並在50℃下攪拌1小時,由此獲得反應液C。繼而,向25%氫氧化鈉水溶液216 g中添加甲苯100 ml、及實例112中所獲得的中間體F23.2 g(0.02 5mol),並在室溫下進行攪拌。向該溶液中滴加先前所製備的反應液C,並在室溫下攪拌10小時。反應結束後,去除水層,利用10%氫氧化鈉水溶液200 ml將反應液清洗3次,繼而利用5%醋酸水200 ml清洗1次。繼而,向該溶液中添加平醇200 ml,攪拌2小時後,對所析出的固體進行過濾,並加以乾燥。如此,獲得下述結構式的中間體H 15.9 g(產率為58%)。
再者,1H-NMR(CDCl3)的詳細情況為δ:10.94(s,2H),7.50(s,2H),7.31~7.13(m,14H),6.13(s,1H),5.83(s,2H),2.52(s,6H),2.33(s,6H),1.26~1.18(m,6H),0.98~0.94(m,4H),0.79(s,36H),0.63(d,6H),0.43~0.31(m,4H)。
[化14]
-例示化合物(37)的合成-
向四氫呋喃55 g中添加中間體H 16.4 g(0.015 mol),並在50℃下進行攪拌,繼而添加二水合醋酸鋅3.62 g(0.0165 mol),並在50℃下攪拌1小時。繼而,向該溶液中添加甲醇120 ml,恢復成室溫後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對所析出的固體進行過濾,然後利用甲醇對濾物進行清洗,並加以乾燥。如此,獲得例示化合物(37)7.2 g(產率為39%)。
再者,1H-NMR(CDCl3)的詳細情況為δ:11.50(s,2H),7.53(s,2H),7.31~7.14(m,14H),6.34(s,1H),5.85(s,2H),2.56(s,6H),2.35(s,6H),2.02(s,3H),1.29~1.19(m,6H),0.99~0.95(m,4H),0.80(d,36H),0.65(d,6H),0.48~0.21(m,4H)。
-極大吸收波長的評價-
使例示化合物(37)溶解在下述表5中所記載的測定溶劑中(濃度為1×10-6 mol/L),並測定吸收光譜(光程長度為10 mm)。將例示化合物(37)的吸收光譜的極大吸收波長示於下述表5。
<實例114>
[例示化合物(39)的合成]
通過依照合成例示化合物(36)的實例111的方法來合成作為由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前文所述的例示化合物(39)。
-極大吸收波長的評價-
使例示化合物(39)溶解在下述表5中所記載的測定溶劑中(濃度為1×10-6 mol/L),並測定吸收光譜(光程長度為10 mm)。將例示化合物(39)的吸收光譜的極大吸收波長示於下述表5。
[表5]
另外,圖1表示例示化合物(1)的吸收光譜。如根據圖1所示的吸收光譜所明確般,本發明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顯現尖銳的吸收光譜峰。
<實例201>
[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的製作]
將使用熱硬化丙烯酸樹脂(厚度為1 μm)對背面實施了耐熱滑性處理的厚度為6.0 μm的聚酯薄膜(商品名Lumirror,東麗(股份)製造)用作支撐體,然後通過線棒式塗布,以使乾燥時的厚度達到1 μm的方式將含有實例101中所獲得的例示化合物(1)的下述組成的色素提供層形成用塗料組成物塗布在薄膜的表面側,從而製成實例201的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
「色素提供層形成用塗料組成物」
‧例示化合物(1) 5.5質量份
‧聚乙烯丁醛樹脂 4.5質量份
(商品名S-LEC BX-1,積水化學工業(股份)製造)
‧甲基乙基酮/甲苯(1/1[v/v]) 90質量份
-熱敏轉印記錄圖像的製作-
以使色素提供層與圖像接收層接觸的方式,使以所述方式所獲得的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與富士膠片(股份)製造的ASK2000用圖像接收材料疊合,從色素提供材料的背面側起,使用熱敏頭在熱敏頭的功率為0.25 W/點、脈衝寬度為0.15毫秒~15毫秒、點密度為6點/mm的條件下進行印字,使品紅色的色素成圖像狀地印染在圖像接收材料的圖像接收層上,結果可獲得無轉印不均的鮮明的熱敏轉印記錄圖像。
<實例301、比較例301>
[彩色墨粉的製作]
利用球磨機將實例102中所獲得的例示化合物(2)3質量份、及墨粉用樹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商品名Hymer TB-1000F,三洋化成(股份)製造)100質量份混合粉碎後,加熱至150℃並進行熔融混合,冷卻後使用錘磨機進行粗粉碎,繼而利用噴氣式的微粉碎機進行微粉碎。進行分級並選擇1 μm~20 μm的粒子,從而製成實例301的彩色墨粉。
進而,相對於所述彩色墨粉10質量份,使載體鐵粉(商品名EFV250/400,日本鐵粉(股份)製造)900質量份均勻地混合,從而製成實例301的顯影劑。
在實例301中,將例示化合物(2)替換成C.I.顏料紅122(商品名Cromophtal Jet Magenta DMQ,汽巴精化公司製造),除此以外,以與實例301相同的方式製作比較例301的彩色墨粉及顯影劑。
使用實例301、比較例301的顯影劑,通過乾式普通紙電子照相複印機(商品名NP-5000,佳能(股份)製造)來進行複印。使用分光濃度計(商品名X-Rite939,愛色麗公司製造)對複印樣品進行分光測色,將結果示於表6。
[表6]
如表6所示,可知使用本發明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彩色墨粉與使用作為通用顏料的顏料紅122的彩色墨粉相比,a*及b*的絕對值更高,可實現寬廣的色彩再現區域。
<實例401>
[噴墨記錄用油墨的製作]
在70℃下,使實例103中所獲得的例示化合物(3)5.63 g與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鈉7.04 g溶解於高沸點有機溶劑(S-2)4.22 g、高沸點有機溶劑(S-11)5.63 g及醋酸乙酯50 ml的混合溶劑中。一面利用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一面向該溶液中添加500 ml的去離子水,從而製成水中油滴型的粗粒分散物。
再者,高沸點有機溶劑(S-2)及高沸點有機溶劑(S-11)是下述結構式的化合物。
[化15]
其次,在60 MPa的壓力下,使該粗粒分散物在微噴均質機(MICROFLUIDEX Inc公司製造)中通過5次,由此進行微粒子化,進而利用旋轉蒸發器對所製成的乳化物進行脫溶劑,直至醋酸乙酯的臭氣消失為止。向以所述方式所獲得的微細乳化物中添加二乙二醇140 g、丙三醇50 g、SURFYNOL465(商品名,空氣產品與化學(Air Products & Chemicals)公司製造)7 g、去離子水900 ml而獲得實例401的噴墨記錄用油墨。
將所述噴墨記錄用油墨裝入至噴墨印表機(商品名PM-G800,精工愛普生(股份)製造)的墨盒中,利用該噴墨印表機將圖像記錄在噴墨用記錄介質(商品名 畫彩照片最後加工Pro,富士膠片(股份)製造)上。
圖2表示利用實例401的噴墨記錄用油墨的記錄圖像的反射光譜。如根據圖2所示的反射光譜所明確般,可知本發明的噴墨記錄用油墨顯現尖銳的吸收光譜峰,作為噴墨記錄用油墨顯現優異的性質。
<實例501>
[彩色濾光片的製作]
-正型抗蝕劑組成物的製備-
將由間甲酚/對甲酚/甲醛混合物所獲得的甲酚酚醛清漆樹脂(反應莫耳比=5/5/7.5,聚苯乙烯換算質量平均分子量為4300)3.4質量份、使用下述結構式的酚化合物所製造的鄰重氮萘醌-5-磺酸酯(平均2個羥基經酯化)1.8質量份、六甲氧基羥甲基化三聚氰胺0.8質量份、乳酸乙酯20質量份、及實例101中所獲得的例示化合物(1)1質量份加以混合,獲得正型抗蝕劑組成物。
[化16]
-彩色濾光片的製作-
將所獲得的正型抗蝕劑組成物旋塗在玻璃基板上後,使溶劑蒸發。繼而,通過遮罩對矽晶片進行曝光,使重氮醌化合物分解。其後在100℃下進行加熱,繼而通過鹼性顯影來去除曝光部,獲得具有0.8 μm的解析度的正型著色圖案。對該正型著色圖案進行全面曝光後,在220℃下加熱30分鐘而獲得實例501的品紅色單色的彩色濾光片。曝光是利用i射線曝光步進機HITACHILD-5010-i(商品名,日立製作所(股份)製造,NA=0.40)來進行。另外,顯影液使用SOPD或SOPD-B(均為商品名,住友化學工業(股份)製造)。
-評價-
通過以下的方法對色素化合物的溶解性與彩色濾光片的性狀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7。
(溶解性)
以目視觀察製作正型抗蝕劑組成物時的色素化合物對於乳酸乙酯的溶解性,將完全溶解者評價為○,將一部分溶解殘留者評價為△,將不溶解者評價為×,而以3個階段進行評價。
(加熱步驟中的顏色變化)
以目視觀察製作彩色濾光片時的加熱步驟前後的顏色變化,將大致不發生變化者評價為○,將略微變色者評價為△,將明顯變色者評價為×,而以3個階段進行評價。
(彩色濾光片的面狀)
以目視觀察所製作的彩色濾光片的面狀,將均勻者評價為○,將一部分存在混濁者評價為△,將明顯存在混濁(或者析出)者評價為×,而以3個階段進行評價。
(透過光譜)
圖3表示實例501的彩色濾光片的透過光譜。如根據圖3所示的透過光譜所明確般,實例501的彩色濾光片顯現尖銳的吸收光譜峰。另外,實例501的彩色濾光片顯現良好的透光性。
<實例502~實例509、比較例501~比較例503>
將實例501的例示化合物(1)替換成前文所述的例示化合物(2)~例示化合物(5)、例示化合物(35)~例示化合物(37)及例示化合物(39)以及下述的比較用色素(1)~比較用色素(3),除此以外,以與實例501相同的方式製作正型抗蝕劑組成物,並製作彩色濾光片。進而進行與實例501相同的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7。
[化17]
[化18]
[化19]
[表7]
如根據表7所明確般,可知本發明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對於溶劑的溶解性優異。
可知使用本發明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實例501~實例509在製作彩色濾光片時的加熱步驟中的顏色變化少,另外,所製作的彩色濾光片的面狀良好。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顯現尖銳的吸收光譜峰、且穩定性及對於溶劑的溶解性優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及含有所述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另外、根據本發明,可提供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彩色墨粉、噴墨記錄用油墨、及彩色濾光片。本發明被期待用於高畫質的全彩記錄等,且產業上的可利用性高。
圖1是實例101中所合成的例示化合物(1)的吸收光譜。
圖2是實例401中所製作的利用噴墨記錄用油墨的記錄圖像的反射光譜。
圖3是實例501中所製作的彩色濾光片的透過光譜。

Claims (6)

  1. 一種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其選自下述化合物所組之組群: 上述化合物中,t-Bu表示第三丁基,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
  2. 一種著色組成物,其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3. 一種熱敏轉印記錄用油墨片,其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4. 一種彩色墨粉,其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5. 一種噴墨記錄用油墨,其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6. 一種彩色濾光片,其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
TW100135274A 2010-09-30 2011-09-29 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及含該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油墨片、墨粉、油墨及濾光片 TWI598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1909 2010-09-30
JP2010278403 2010-12-14
JP2011180561A JP5579675B2 (ja) 2010-09-30 2011-08-22 ジピロメテン金属錯体化合物、並びに、該ジピロメテン金属錯体化合物を含有する着色組成物、感熱転写記録用インクシート、カラートナー、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9037A TW201229037A (en) 2012-07-16
TWI598331B true TWI598331B (zh) 2017-09-11

Family

ID=4667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5274A TWI598331B (zh) 2010-09-30 2011-09-29 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及含該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油墨片、墨粉、油墨及濾光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79675B2 (zh)
TW (1) TWI5983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8824B2 (ja) * 2012-10-29 2016-04-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固体撮像素子、並びに、新規化合物及びその互変異性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74900B1 (ko) * 2006-09-27 2014-12-19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화합물 또는 이것의 토토머, 금속착체 화합물, 착색 감광성경화 조성물, 컬러필터, 및 제조
JP2010037545A (ja) * 2008-07-08 2010-02-18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画像表示デバイス
JP5448653B2 (ja) * 2008-09-02 2014-03-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ジピロメテン金属錯体化合物及びその互変異性体
JP5085489B2 (ja) * 2008-09-29 2012-11-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色素
JP2010085758A (ja) * 2008-09-30 2010-04-15 Fujifilm Corp ジピロメテン系化合物及びその互変異性体、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88530B2 (ja) * 2008-09-30 2014-01-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硬化組成物、含フッ素ジピロメテン系化合物及びその互変異性体、含フッ素ジピロメテン系金属錯体化合物及びその互変異性体、並びに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43534B2 (ja) * 2010-07-23 2015-07-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固体撮像素子、並びにジピロメテン系金属錯体化合物及びその互変異性体
JP2012077026A (ja) * 2010-09-30 2012-04-19 Fujifilm Corp ジピロメテン系金属錯体化合物及びその互変異性体、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固体撮像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9037A (en) 2012-07-16
JP2012140586A (ja) 2012-07-26
JP5579675B2 (ja)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9270B (zh) 化合物、著色組成物、噴墨記錄用墨水、噴墨記錄方法、噴墨印表機匣、噴墨記錄物、彩色濾光片、彩色色劑及轉印用墨水
TWI299744B (en) Phthalocyanine compound, ink,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resistance of color-imaging material to ozone gas
TWI413661B (zh) 偶氮染料、著色組成物、感熱性轉印記錄印墨薄片、感熱轉印記錄方法、彩色調色劑、噴墨印墨及彩色濾光片
JP4383007B2 (ja) 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それを含む着色画像形成組成物、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オゾンガス褪色耐性の改良方法
JP2002371214A (ja) 画像形成用着色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感熱記録材料、カラートナー、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KR20080001674A (ko) 아조염료, 감열전사 기록용 잉크시트, 감열전사 기록방법,컬러토너, 잉크젯용 잉크 및 컬러필터
JP2003277662A (ja)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アゾ化合物
JP4159796B2 (ja) 化合物、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021993B2 (ja) アゾ色素化合物、着色組成物、感熱転写記録用インクシート、感熱転写記録方法、カラートナー、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4393017B2 (ja) 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着色画像形成組成物、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オゾンガス褪色耐性の改良方法
US20050139123A1 (en) Azo dye, colored composition for image formation, ink, method of ink-jet recording,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color toner and color filter
JP200304909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カラートナー用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組成物
TW201323532A (zh) 著色組成物及噴墨記錄用墨水
JP2003246942A (ja) 着色組成物、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KR101971894B1 (ko) 디피로메텐 금속착체 화합물, 및 그 디피로메텐 금속착체 화합물을 함유하는 착색 조성물, 감열전사 기록용 잉크 시트, 컬러 토너, 잉크젯 기록용 잉크 및 컬러필터
JP4562344B2 (ja) 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着色画像形成組成物、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画像のオゾンガス耐性改良方法
TWI598331B (zh) 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化合物、及含該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油墨片、墨粉、油墨及濾光片
US8231754B2 (en) Coloring composition,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ink sheet,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thod, color toner, inkjet ink, color filter, and dye compound
JP5021994B2 (ja) アゾ色素化合物、着色組成物、感熱転写記録用インクシート、感熱転写記録方法、カラートナー、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5087823B2 (ja) アゾメチン色素、金属錯体色素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カラートナー、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
JP2001159832A (ja) カラートナー、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及び金属錯体色素
JP5090966B2 (ja) アリーリデンピラゾロン色素、着色組成物、感熱転写記録用インクシート、感熱転写記録方法、カラートナー、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2008248123A (ja) アリーリデンピラゾロン色素、着色組成物、感熱転写記録用インクシート、感熱転写記録方法、カラートナー、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2005154544A (ja) 色素、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シート、カラートナー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2005126529A (ja)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ビスアゾ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