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6023B - 絕緣滑接輪 - Google Patents

絕緣滑接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6023B
TWI596023B TW104103814A TW104103814A TWI596023B TW I596023 B TWI596023 B TW I596023B TW 104103814 A TW104103814 A TW 104103814A TW 104103814 A TW104103814 A TW 104103814A TW I596023 B TWI596023 B TW I5960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wheel
insulating sliding
insulating
connecting block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3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7800A (zh
Inventor
土岐政人
松信幸博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7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7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6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60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12Trolley l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M1/20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olley wires, e.g. from buildings
    • B60M1/2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trolley wires to supporting-lines which are under ten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12Trolley l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M1/20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olley wires, e.g. from buildings
    • B60M1/24Clamps; Splicers; Anchor ti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Description

絕緣滑接輪
本發明係關於絕緣滑接輪,尤其關於具有絕緣滑接輪線拉緊裝置之絕緣滑接輪。
習知在各種的生產現場等使用搬運機械。搬運機械係以移動設備使起重機(crane)還有吊車(hoist)等裝貨卸貨裝置移動。搬運機械利用絕緣滑接輪作為將電力供給至移動設備的移動供電系統。絕緣滑接輪可經由移動設備之集電裝置而從絕緣滑接輪線向移動設備進行供電。
就此種絕緣滑接輪而言,已知有種絕緣滑接輪採用將絕緣滑接輪線與一次側的電力線加以連接的連接器將張力施加於絕緣滑接輪線(例如參照文獻1: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第2012-1096號)。
文獻1之絕緣滑接輪藉由將張力施加於絕緣滑接輪線並且施工,即使在絕緣滑接輪線之長度很長的情形,亦能抑制絕緣滑接輪線的本身重量產生撓曲。在 絕緣滑接輪中,構成將張力施加於絕緣滑接輪線的張力型絕緣滑接輪的情形,能相對較簡單地將絕緣滑接輪線在長距離範圍內施工成直線狀。
然而,絕緣滑接輪不只是將絕緣滑接輪線施工成直線狀路徑的情形,亦有施工成包含曲線狀路徑的複雜路徑的情形。絕緣滑接輪追求以相對較簡單的構造在施工性更優異的構造,僅憑上述的絕緣滑接輪之構造而言,施工性並不充足,尋求進一步改良。
所以,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以相對較簡單的構造具有更高施工性的絕緣滑接輪。
[解決問題之方式]
本發明之形態之絕緣滑接輪(30)包含:絕緣滑接輪線(20a)之拉緊裝置(10);第1連接塊(11);第2連接塊(12);及旁通線(13)。上述拉緊裝置(10)包含:基底部(1);礙子部(2);及彈簧構件(3)。上述基底部(1)具有第1固持部(1a)。上述基底部(1)係藉由上述第1固持部(1a)來固持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的第1端部(21a)。上述礙子部(2)具有第2固持部(2a)。上述礙子部(2)係藉由上述第2固持部(2a)來固持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的第2端部(22a)。上述彈簧構件(3)在使上述第1固持部(1a)與上述第2固持部(2a)移近的方向上將彈性力施加於上述礙子部(2)。上述第1連接塊(11) 具有第3固持部(11a)。上述第1連接塊(11)係藉由上述第3固持部(11a)來固持上述第1絕緣滑接輪線(21)之與上述第1端部(21a)相反的第3端部(21b)。上述第2連接塊(12)具有第4固持部(12a)。上述第2連接塊(12)係藉由上述第4固持部(12a)來固持上述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與上述第2端部(22a)相反的第4端部(22b)。上述旁通線(13)將上述第1連接塊(11)所固持的上述第1絕緣滑接輪線(21)與上述第2連接塊(12)所固持的上述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加以電性地連接。上述基底部(1)、上述第1連接塊(11)、及上述第2連接塊(12)係沿著收容有上述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及上述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的長條狀軌道(23)的第1面(23aa)而設置。上述基底部(1)與上述第1連接塊(11)係固定於上述軌道(23)的上述第1面(23aa)。上述第2連接塊(12)係構成為可沿著上述軌道(23)的長邊方向而移動。上述旁通線(13)之特徵在於沿著上述軌道(23)之與上述第1面(23aa)相反的第2面(23ab)而配置。
1‧‧‧基底部
1a‧‧‧第1固持部
1aa‧‧‧第1帽蓋部
1ab‧‧‧第2帽蓋部
1ac‧‧‧第3帽蓋部
1ad‧‧‧夾持構件
1ae‧‧‧台座部
1af‧‧‧平台部
1ag‧‧‧推壓部
1ah‧‧‧延伸部
1aj‧‧‧基底片
1ak‧‧‧夾持片
1am‧‧‧嵌合部
1an‧‧‧開口部
1b‧‧‧基體構件
1c‧‧‧導引壁
1d‧‧‧結合壁
1e‧‧‧第1貫穿孔
2‧‧‧礙子部
2a‧‧‧第2固持部
2b‧‧‧滑動部
2c‧‧‧連結片
2d‧‧‧隔離壁
2e‧‧‧固定部
2k‧‧‧第2貫穿孔
3‧‧‧彈簧構件
3a‧‧‧長螺栓
3b‧‧‧頭部
3c‧‧‧第1螺母
4‧‧‧調整部
4a‧‧‧第1襯墊
4b‧‧‧第2螺母
4c‧‧‧第3螺母
4d‧‧‧第2襯墊
6‧‧‧第1張力承受件
6a‧‧‧第1固定板
6b‧‧‧固定壁
6c‧‧‧間隔件
6d‧‧‧第1螺釘承接部
10‧‧‧拉緊裝置
11‧‧‧第1連接塊
11a‧‧‧第3固持部
11j‧‧‧保護罩蓋
11n‧‧‧第1連接螺釘
11s‧‧‧連接本體
11sa‧‧‧第1凹部
11sb‧‧‧第3貫穿孔
11sc‧‧‧第2凹部
11sd‧‧‧第1分離壁
11se‧‧‧第1寬闊部
11ss‧‧‧第1溝槽部
11t‧‧‧第1罩蓋
11ta‧‧‧第1高低落差部
11tb‧‧‧第4貫穿孔
11u‧‧‧第1安裝螺釘
11ua‧‧‧結合螺釘
11v‧‧‧第1連接金屬件
11va‧‧‧第1爪部
11vb‧‧‧第5貫穿孔
11ve‧‧‧延設片
11vf‧‧‧螺紋孔
11x‧‧‧第1螺紋板
11xa‧‧‧第1螺紋孔
12‧‧‧第2連接塊
12a‧‧‧第4固持部
13‧‧‧旁通線
14‧‧‧固定塊
14a‧‧‧第5固持部
14n‧‧‧第2連接螺釘
14s‧‧‧固定本體
14sa‧‧‧第3凹部
14sb‧‧‧第7貫穿孔
14sc‧‧‧第4凹部
14sd‧‧‧第2分離壁
14se‧‧‧第2寬闊部
14ss‧‧‧第3溝槽部
14t‧‧‧第2罩蓋
14ta‧‧‧第2高低落差部
14tb‧‧‧第4貫穿部
14u‧‧‧第2安裝螺紋
14v‧‧‧第2連接金屬件
14va‧‧‧第2爪部
14x‧‧‧第2螺紋板
20a‧‧‧絕緣滑接輪線
21‧‧‧第1絕緣滑接輪線
21a‧‧‧第1端部
21b‧‧‧第3端部
21s‧‧‧第1導體
21t‧‧‧第1絕緣包覆
21u‧‧‧導體包覆部
21v‧‧‧連結部
21w‧‧‧開口溝槽
21wa‧‧‧露出面
22‧‧‧第2絕緣滑接輪線
22a‧‧‧第2端部
22b‧‧‧第4端部
22s‧‧‧第2導體
22sa‧‧‧孔部
22t‧‧‧第2絕緣包覆
22u‧‧‧導體包覆部
23‧‧‧軌道
23a‧‧‧底板
23aa‧‧‧第1面
23ab‧‧‧第2面
23b‧‧‧側壁
24‧‧‧虛設基準線
24aa‧‧‧第1開口部
24ab‧‧‧第2開口部
25‧‧‧第1螺栓
25aa‧‧‧第1孔
26‧‧‧第2張力承受件
26a‧‧‧第2固定板
26d‧‧‧第2螺釘承接部
27‧‧‧第2螺栓
29‧‧‧端子台
30‧‧‧絕緣滑接輪
31‧‧‧集電裝置
32‧‧‧移動設備
33‧‧‧電線
33a‧‧‧端子金屬件
33b‧‧‧金屬件部
33c‧‧‧板部
33d‧‧‧第6貫穿孔
33s‧‧‧第1電線
33t‧‧‧第2電線
36‧‧‧懸吊件
36a‧‧‧螺栓
39‧‧‧電力線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的重要部分之前視圖。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的重要部分之後側立體圖。
圖3係說明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的立體圖。
圖4係說明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之前視圖。
圖5係說明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6係說明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之立體分解圖。
圖7係說明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之其他重要部分的立體分解圖。
圖8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之又一其他重要部分的立體分解圖。
[實施發明之較佳形態]
以下參照圖1至圖8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30。在圖中,對於相同構件標註相同元件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各圖式所示的構件大小與位置關係,有時為了使說明明確而有所誇示。在以下說明中,構成本實施形態的各要素,可定為利用一個構件構成多數之要素而將一個構件兼用為多數之要素的態樣,亦可利用多數之構件分擔實現一個構件之功能。
本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30如圖1所示,包含:絕緣滑接輪線20a之拉緊裝置10;第1連接塊11;第2連接塊12;及圖2所示的旁通線13。拉緊裝置10包含:基底部1;礙子部2;及彈簧構件3。基底部1具有第1固持部1a。基底部1係藉由第1固持部1a來固持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的第1端部21a。礙子部2具有第2固持部2a。礙子部2係藉由第2固持部2a來固持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的第2端部22a。彈簧構件3在使得第1固持部1a與第2固持部2a移近的方向上將彈性力施加於礙子部2。第1連接塊11具有第3固持部11a。第1連接塊11係藉由第3固持部11a來固持第1絕緣滑接輪線21之與第1端部21a相反的第3端部21b。第2連接塊12具有第4固持部12a。第2連接塊12係藉由第4固持部12a來固持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與第2端部22a相反的第4端部22b。旁通線13將第1連接塊11所固持的第1絕緣滑接輪線21與 第2連接塊12所固持的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加以電性地連接。基底部1、第1連接塊11、及第2連接塊12係沿著收容有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及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的長條狀軌道23的第1面23aa而設置。基底部1與第1連接塊11係固定於軌道23的第1面23aa。第2連接塊12構成為可沿著軌道23的長邊方向而移動。旁通線13如圖2所示,沿著軌道23之與第1面23aa相反的第2面23ab而配置。
本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30藉由將旁通線13沿著軌道23的第2面23ab而配置,而能以相對較簡單的構造更加提高可靠度。
首先簡單說明絕緣滑接輪30之使用態樣。
絕緣滑接輪30例如圖3所示,構成為經由與軌道23所固持的絕緣滑接輪線20a接觸的集電裝置31而向移動設備32進行供電。絕緣滑接輪30如圖1所示隔著拉緊裝置10而配置有第1絕緣滑接輪線21與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絕緣滑接輪線20a含有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及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第1絕緣滑接輪線21與第2絕緣滑接輪線22採用多線式絕緣滑接輪線。多線式絕緣滑接輪線係指將多數條導體利用1個絕緣包覆加以連結的多極導體一概形的絕緣滑接輪線20a。在絕緣滑接輪30中,藉而採用多線式絕緣滑接輪線,不僅得以將移動用的電力供電給移動設備32,亦能進行移動設備32之動作控制。
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如圖1、圖4及圖5所示,具有第1導體21s。第1導體21s可使用導電性優異的導體。第1導體21s形成為長條板狀。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將4 條第1導體21s利用1個第1絕緣包覆21t加以連結。第1絕緣包覆21t包含:導體包覆部21u;及連結部21v。導體包覆部21u沿第1導體21s的長邊方向設置。導體包覆部21u在與長邊方向正交的剖視中呈C字形。導體包覆部21u構成為從C字形的開口溝槽21w露出第1導體21s。第1導體21s具有從導體包覆部21u之開口溝槽21w露出的露出面21wa。連結部21v構成為將相鄰接的導體包覆部21u加以連結。導體包覆部21u與連結部21v可藉由樹脂的一體形成來形成。就第1導體21s之材料而言,例如可使用銅、銅合金還有不鏽鋼等導電性優異的金屬材料。第1導體21s例如可係銅的單層構造,亦可係不鏽鋼與銅的多層構造。第1導體21s可係露出面21wa呈平面的構成,亦可係露出面21wa呈V字形凹陷之溝槽的構成。就第1絕緣包覆21t的材料而言,例如可使用氯乙烯樹脂等電性絕緣性優異樹脂材料。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可係就具有1條第1導體21s的構造,亦可係具有2條以上之第1導體21s的構造。第1絕緣滑接輪線21例如可定為具有3條至8條之第1導體21s的構成,用以進行移動設備32之控制還有供電。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具有多數之第1導體21s之情形,可利用固定間距設置第1導體21s。多數之第1導體21s的間距例如可定為20mm。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可定為與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同樣的構成。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將4條第2導體22s以1個第2絕緣包覆22t加以連結。第1絕緣滑接輪線21與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係將第1導體21s與第2導體22s並排配置成移動設備32之集電裝置31可在第1絕緣滑接輪線21與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間移動。
以下更詳細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30的具體構成。
本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30係於軌道23配置有:拉緊裝置10;第1連接塊11;第2連接塊12;及旁通線13。拉緊裝置10如圖4至圖6所示,具有基底部1、礙子部2、及一對彈簧構件3,此外,還具有:調整部4;及第1張力承受件6。基底部1包含:平板狀的基體構件1b;導引壁1c;及結合壁1d。基體構件1b在俯視中呈矩形的外形形狀。導引壁1c設為沿著矩形之基體構件1b的一邊而從基體構件1b豎起。基體構件1b相向設有一對導引壁1c。導引壁1c在沿著基體構件1b的一邊的一端部設有結合壁1d。結合壁1d配置成與基體構件1b及導引壁1c呈正交。結合壁1d如圖6所示,設有於厚度方向貫穿的第1貫穿孔1e。基底部1例如可藉由鍍鋅鋼板等金屬材料來形成。基底部1的材料不限於鍍鋅鋼板等金屬材料,亦可藉由樹脂材料來形成。基底部1在基體構件1b與一對導引壁1c所圍成的範圍中收容有第1固持部1a與礙子部2。第1固持部1a如圖6所示,包含:第1帽蓋部1aa;第2帽蓋部1ab;第3帽蓋部1ac;及夾持構件1ad。
第1帽蓋部1aa包含:台座部1ae;平台部1af;及推壓部1ag。台座部1ae呈直方體狀的外形形狀。平台部1af構成為在台座部1ae之長邊方向的一端從台座部1ae的表面高出一段。推壓部1ag設為從平台部1af的表面突出。推壓部1ag如圖5及圖6所示,具有延伸部1ah。延伸部1ah設為從台座部1ae之長邊方向的一端起朝向與該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延伸。第1帽蓋部1aa藉由樹脂材料而一體地形成有:台座部1ae;平台部1af;及推壓部1ag。第1帽蓋部1aa構成為能固持第1絕緣滑接輪線21之第1端部21a。第1帽蓋部1aa為可將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的第1端部21a夾持在台座部1ae與推壓部1ag的延伸部1ah之間的構造。第1帽蓋部1aa將第1絕緣滑接 輪線21的第1端部21a插入於台座部1ae與推壓部1ag的延伸部1ah之間時,藉由第1端部21a抵住平台部1af而限制第1絕緣滑接輪線21之插入。
第2帽蓋部1ab構成為與第1帽蓋部1aa相同。第2帽蓋部1ab將推壓部1ag設於台座部1ae之中央部,主要在此點與第1帽蓋部1aa不同。第3帽蓋部1ac係構成為如下:相對於與沿著第1絕緣滑接輪線21之長邊方向的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垂直的面,而與第1帽蓋部1aa呈對稱的構造。第2帽蓋部1ab構成為設於第1帽蓋部1aa與第3帽蓋部1ac之間。第1固持部1a構成為利用第1帽蓋部1aa即可固持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的4個第1導體21s之中的1個第1導體21s。第1帽蓋部1aa隔著導體包覆部21u固持1個第1導體21s。第1固持部1a構成為利用第1帽蓋部1aa與第2帽蓋部1ab兩者而可固持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的1個第1導體21s。第1帽蓋部1aa與第2帽蓋部1ab隔著導體包覆部21u,利用第1帽蓋部1aa的推壓部1ag與第2帽蓋部1ab的推壓部1ag來固持1個第1導體21s。第1固持部1a構成為利用第2帽蓋部1ab與第3帽蓋部1ac兩者而可固持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的1個第1導體21s。第2帽蓋部1ab與第3帽蓋部1ac係隔著導體包覆部21u而利用第2帽蓋部1ab的推壓部1ag與第3帽蓋部1ac的推壓部1ag來固持1個第1導體21s。第1固持部1a構成為利用第3帽蓋部1ac即可固持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的4個第1導體21s之中的1個第1導體21s。第3帽蓋部1ac係隔著導體包覆部21u而固持1個第1導體21s。第1固持部1a可藉由增減在第1帽蓋部1aa與第3帽蓋部1ac之間配置的第2帽蓋部1ab之數量來因應將多線式絕緣滑接輪線用於第1絕緣滑接輪線21之情形的導體之數量。
夾持構件1ad包含基底片1aj及夾持片1ak。夾持片1ak設為從基底片1aj的兩端突出。夾持構件1ad構成為可將第1帽蓋部1aa、第2帽蓋部1ab、及第3帽蓋部1ac載置於基底片1aj。夾持構件1ad構成為可藉由一對夾持片1ak而將第1帽蓋部1aa、第2帽蓋部1ab、及第3帽蓋部1ac予以夾入固持。一對夾持片1ak各自設有開口部1an。夾持構件1ad構成為可利用夾持片1ak的開口部1an而與第1帽蓋部1aa還有第3帽蓋部1ac之突出設置的嵌合部1am相嵌合。夾持構件1ad之材料可使用例如不鏽鋼等金屬材料。夾持構件1ad可藉由實施金屬板的衝裁加工、彎折加工而形成。
在第1固持部1a中亦可定為將第1帽蓋部1aa、第2帽蓋部1ab、還有第3帽蓋部1ac,與夾持構件1ad藉由螺紋固定的構成。第1固持部1a不僅可定為將第1帽蓋部1aa、第2帽蓋部1ab、還有第3帽蓋部1ac,與夾持構件1ad藉由螺紋固定的構造,亦可定為藉由樹脂材料而一體地形成的構造。第1固持部1a可藉由螺紋將夾持構件1ad固定於基底部1。基底部1收納有:第1固持部1a;及礙子部2,配置成朝向第1固持部1a。基底部1構成為使得礙子部2可沿著導引壁1c而移動。
礙子部2固持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的第2端部22a。礙子部2在俯視中呈矩形的外形形狀。礙子部2包含:一對滑動部2b;及連結片2c,將滑動部2b加以連結。滑動部2b呈直方體狀的外形形狀。連結片2c呈矩形平板狀的外形形狀。礙子部2將一對滑動部2b利用連結片2c連結成可相向配置。連結片2c包含隔離壁2d及固定部2e。連結片2c可定為包含多數之隔離壁2d及多數之固定部2e的構成。固定部2e可設於隔離壁2d彼此之間,還有隔離壁2d與滑動部2b之間。隔離壁2d沿滑動部 2b的長邊方向配置。隔離壁2d設為從連結片2c的表面突出。固定部2e設為從連結片2c的表面突出。在圖1、圖4、及圖5中,固定部2e係受到第2導體22s所覆蓋而不可見。隔離壁2d從連結片2c起的突出高度高於固定部2e。固定部2e固定有第2固持部2a。第2固持部2a例如可使用螺絲。固定部2e設有螺紋孔,可使第2固持部2a進行螺固。螺紋孔構成為可沿著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的長邊方向使螺絲進行螺固。
礙子部2構成為如下:可在多數之隔離壁2d之中相向的隔離壁2d之間,收容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中從導體包覆部22u突出的第2導體22s。礙子部2構成為如下:可在隔離壁2d與滑動部2b之間,收容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中從導體包覆部22u突出的第2導體22s。礙子部2將第2絕緣滑接輪線22配置成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的第2端部22a覆蓋固定部2e。第2端部22a係將第2導體22s往與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彎折而形成。第2端部22a中,如圖6所示,將第2導體22s設有孔部22sa。在礙子部2中,第2固持部2a插穿於第2導體22s的孔部22sa。礙子部2可藉由將插穿於第2導體22s之孔部22sa的第2固持部2a螺固於固定部2e,而將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加以固定。礙子部2可藉由第2固持部2a將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的第2端部22a固定於固定部2e,藉以對於沿著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長邊方向施加的張力,提高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固持力。礙子部2可藉由適當地增減在一對滑動部2b之間每隔既定間隔配置的隔離壁2d之數量而因應於將多線式絕緣滑接輪線用於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情形的導體之數量。滑動部2b設有貫穿於長邊方向的第2貫穿孔2k。礙子部2於第2貫穿孔2k具有長螺栓3a插穿。長螺栓3a於一端具有頭部3b。長螺栓3a於一端側安裝有第1螺母3c,而能隔著基底部1的結合 壁1d而與第1張力承受件6進行結合。拉緊裝置10在長螺栓3a的另一端側隔著第1襯墊4a而安裝有第2螺母4b及第3螺母4c。
第1張力承受件6包含第1固定板6a及固定壁6b。第1固定板6a形成為在俯視中呈矩形的平板狀。第1固定板6a具有第1螺釘承接部6d。第1螺釘承接部6d使得圖2及圖6所示的第1螺栓25可以螺合。第1張力承受件6利用第1固定板6a與第1螺栓25來夾持軌道23,藉以固定於軌道23。第1固定板6a在長邊方向的兩端部逐端具有2個從第1固定板6a突出的固定壁6b。在第1固定板6a中,在短邊方向相向配置有固定壁6b。第1張力承受件6在固定壁6b的插穿孔具有長螺栓3a插穿。長螺栓3a利用設於長邊方向的一端側的頭部3b與第1螺母3c而在第1固定板6a的短邊方向上夾入有相向的一對固定壁6b。長螺栓3a利用頭部3b與第1螺母3c夾入一對固定壁6b,藉以固定於第1張力承受件6。第1張力承受件6在第1固定板6a的短邊方向相向的一對固定壁6b間設有間隔件6c。間隔件6c可保持一對固定壁6b間的間隔。間隔件6c形成為圓柱狀的外形形狀。間隔件6c設有沿著長邊方向貫穿的通孔。間隔件6c的通孔形成為長螺栓3a可以穿過。拉緊裝置10構成為使用長螺栓3a與第1螺母3c而使得基底部1的結合壁1d與第1張力承受件6的固定壁6b可結合。拉緊裝置10可在將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往長邊方向的兩側拉扯的狀態下將第2絕緣滑接輪線22架設於軌道23。第1張力承受件6為了承受由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使礙子部2往第1固持部1a與第2固持部2a分開的方向拉扯的力所作用的張力,所以在第1固持部1a與第2固持部2a的配置方向上設於第1固持部1a側。
礙子部2藉由長螺栓3a而連結成可相對於基底部1而移動。長螺栓3a固持彈簧構件3。彈簧構件3,例如可使用螺旋彈簧。長螺栓3a穿過由螺旋彈簧構成的彈簧構件3之中心部。長螺栓3a係在從結合壁1d突出且隔著礙子部2而與結合壁1d相反的部分配置彈簧構件3。拉緊裝置10為了將基底部1與礙子部2加以連結,所以使從基底部1的結合壁1d突出的長螺栓3a穿過礙子部2的第2貫穿孔2k、第2襯墊4d、彈簧構件3、第1襯墊4a,並藉由第2螺母4b、第3螺母4c加以固定。第1襯墊4a與第3螺母4c係位於沿著長螺栓3a的長邊方向而夾著第2螺母4b的位置。第1襯墊4a與第3螺母4c係設為使得第2螺母4b相對於長螺栓3a之位置不偏離。第2螺母4b與第3螺母4c構成彼此往相反方向旋緊而防止鬆脫的雙重螺帽。
在拉緊裝置10中構成為彈簧構件3的一端隔著第2襯墊4d而將彈性力施加於礙子部2。在拉緊裝置10中,藉由彈簧構件3而在使得礙子部2所固持的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第2固持部2a移近第1固持部1a的方向上施加於彈性力。礙子部2構成為如下:藉由長螺栓3a所插穿的彈簧構件3,在使得第1固持部1a與第2固持部2a移近的方向施加於彈性力,藉以將張力施加於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彈簧構件3在使得第1固持部1a與第2固持部2a移近的方向將彈性力施加於礙子部2。基底部1將礙子部2收容成可沿著一對彈簧構件3所施加於彈性力的方向而移動。一對彈簧構件3沿著第1固持部1a與第2固持部2a之配置方向而配置。一對彈簧構件3如圖4所示,隔著在第1固持部1a與第2固持部2a之配置方向上延伸的虛設基準線24而相向配置。在圖4中利用單點鏈線圖示虛設基準線24。拉緊裝置10可藉由使得第2螺母4b與第3螺母4c沿著長螺栓3a的長邊方向而移動,來調節施加在架設於軌道23後的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張力。換言之,拉緊裝置10對應於彈簧構件3而具 有:長螺栓3a;及第3螺母4c,組合於長螺栓3a。彈簧構件3係長螺栓3a所插穿的螺旋彈簧。長螺栓3a將一端側固定於基底部1。長螺栓3a將第3螺母4c安裝於另一端側。礙子部2具有長螺栓3a所插穿的第2貫穿孔2k。第2貫穿孔2k係沿著彼此相向的第1固持部1a與第2固持部2a所排列的方向而設置。螺旋彈簧係沿著長螺栓3a的長邊方向而配置在礙子部2與第3螺母4c之間。螺旋彈簧宜以從長螺栓3a的另一端側朝向一端側的方式推壓礙子部2。拉緊裝置10可利用對應於彈簧構件3而設有長螺栓3a及第3螺母4c的相對較簡單的構成來構成調整彈簧構件3之彈性力大小的調整部4。且分別對應於一對彈簧構件3各具有:長螺栓3a;及第3螺母4c,長螺栓3a。調整部4更宜利用雙重螺帽來構成。調整部4可利用第2螺母4b與第3螺母4c來構成雙重螺帽。亦即,第2螺母4b與第3螺母4c構成調整部4。調整部4亦可就利用第2螺母4b或第3螺母4c來構成。
軌道23如圖1至圖3、圖6所示形成為長條狀。軌道23如圖6所示,包含:長條狀的底板23a;及一對側壁23b。一對側壁23b係沿著底板23a的長邊方向設置。一對側壁23b構成為從底板23a的短邊方向兩側豎起。軌道23係利用底板23a與一對側壁23b形成為在剖視中呈C字形。底板23a將一表面構成為軌道23的第1面23aa。底板23a包含:第1孔25aa,使固定拉緊裝置10的第1螺栓25插穿。底板23a亦設有第2孔。長條狀的軌道23構成為可將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及第2絕緣滑接輪線22收容在底板23a與側壁23b所圍成的區域。
第1連接塊11如圖7所示,包含:連接本體11s;第1罩蓋11t;第3固持部11a;及第1安裝螺釘11u。連接本體11s俯視係長方形,並呈板狀的外形形狀。連接本 體11s沿著長邊方向具有第1溝槽部11ss。第1溝槽部11ss包含:第1凹部11sa;第3貫穿孔11sb;及第2凹部11sc。第1凹部11sa係從連接本體11s的表面往厚度方向凹陷而構成。第3貫穿孔11sb構成為貫穿於連接本體11s的厚度方向。第2凹部11sc係從連接本體11s的表面往厚度方向凹陷而構成。第2凹部11sc比第1凹部11sa更深地凹陷構成。連接本體11s沿著短邊方向設有多數之第1溝槽部11ss。在連接本體11s中,相鄰接的第1溝槽部11ss之間形成有第1分離壁11sd。連接本體11s在第1分離壁11sd之高度方向前端具有第1分離壁11sd之寬度變寬的第1寬闊部11se,而部分性地封堵第3貫穿孔11sb。第1寬闊部11se構成為可沿著連接本體11s的厚度方向而與從連接本體11s之後側插入的第3固持部11a相抵接。就連接本體11s的材料而言,例如可使用陶瓷材料、玻璃還有合成樹脂等。
第1罩蓋11t在俯視係正方形,並呈平板狀的外形形狀。第1罩蓋11t在正方形狀的四角隅具有從表面突出的第1高低落差部11ta。第1高低落差部11ta設有於厚度方向貫穿的第4貫穿孔11tb。第1罩蓋11t構成為第1安裝螺釘11u插穿於第4貫穿孔11tb。第1罩蓋11t使用第1安裝螺釘11u而安裝於連接本體11s。第1罩蓋11t安裝成覆蓋連接本體11s的背面而封堵第3貫穿孔11sb。連接本體11s構成為可與第1罩蓋11t之第1高低落差部11ta相嵌合。第1連接塊11將第3固持部11a收容於在第1罩蓋11t與連接本體11s之間。
第3固持部11a包含:第1連接金屬件11v;第1連接螺釘11n;及第1螺紋板11x。第3固持部11a具有多數之第1連接螺釘11n。第1連接金屬件11v在剖視係C字形,形成為長條狀。第1連接金屬件11v具有:第1爪部11va,突出成使得C字 形的開口變窄。第1連接金屬件11v具有於厚度方向貫穿的第5貫穿孔11vb。第1連接金屬件11v具有多數之第5貫穿孔11vb。第1連接金屬件11v具有往長邊方向延伸的延設片11ve。延設片11ve設有螺紋孔11vf。第1螺紋板11x呈長條狀平板的外形形狀。第1螺紋板11x設有第1連接螺釘11n可以螺合的第1螺紋孔11xa。第1螺紋板11x具有多數之第1螺紋孔11xa。第1螺紋板11x收容於第1連接金屬件11v的內部。在將第1螺紋板11x收容於第1連接金屬件11v的狀態下,插穿於第5貫穿孔11vb的第1連接螺釘11n螺合於第1螺紋孔11xa。第1連接金屬件11v構成為可將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的第1導體21s夾持在第1爪部11va與從第1螺紋板11x突出的第1連接螺釘11n之間。第1連接金屬件11v構成為可使用2根第1連接螺釘11n而將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的第1導體21s加以固定。同樣地,第1連接金屬件11v構成為可使用2根第1連接螺釘11n而將與第1絕緣滑接輪線21並排配置的絕緣滑接輪線20a加以固定。就第1連接金屬件11v還有第1螺紋板11x的材料而言,例如可使用銅合金等。
在第1連接塊11中,將電線33沿著第2凹部11sc導入。電線33的前端設有端子金屬件33a。端子金屬件33a包含金屬件部33b及板部33c。金屬件部33b呈圓筒狀的外形形狀。板部33c設為從金屬件部33b突出。板部33c呈平板狀的外形形狀。金屬件部33b例如可將電線33的編組銅線加以鉚接固持。板部33c具有第6貫穿孔33d。板部33c構成為結合螺釘11ua可以插穿於第6貫穿孔33d。插穿第6貫穿孔33d的結合螺釘11ua,螺合於設於第1連接金屬件11v之延設片11ve的螺紋孔11vf。端子金屬件33a將插穿第6貫穿孔33d的結合螺釘11ua螺固於延設片11ve,藉以固定 於第1連接金屬件11v。第1連接塊11亦可為了保護第1連接金屬件11v的延設片11ve與端子金屬件33a所螺合的部分,而具有剖視呈C字形的保護罩蓋11j。
第1連接塊11將電線33與第1絕緣滑接輪線21藉由第1連接金屬件11v而固定成一體。第1連接金屬件11v可在收納於連接本體11s內部的狀態,將沿著第2凹部11sc插入的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的第3端部21b加以固定。第1連接塊11將第1連接金屬件11v所固持的第3端部21b收納成從第3貫穿孔11sb露出。第1連接塊11在將第1連接金屬件11v的第1爪部11va鉤掛於連接本體11s之第1寬闊部11se的狀態,受到第1罩蓋11t往連接本體11s推壓。第1連接塊11將第1安裝螺釘11u螺固於連接本體11s,藉以將第1罩蓋11t安裝於連接本體11s。在第1連接塊11中,將第1罩蓋11t安裝於連接本體11s,藉而得以將第1連接金屬件11v固持在第1寬闊部11se與第1罩蓋11t之間。第1連接塊11構成為如下:在將第1罩蓋11t安裝於連接本體11s的狀態下,第1絕緣滑接輪線21覆蓋電線33,且第1導體21s向外部露出。第1連接塊11可經由電線33而將例如來自外部電源的電力供給至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第1連接塊11將第1絕緣滑接輪線21的第3端部21b插入於連接本體11s的第1凹部11sa。第1絕緣滑接輪線21係將連結部21v的一部分預先切除,使得能將第1絕緣包覆21t的導體包覆部21u插入至對應的第2凹部11sc。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將連結部21v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有缺口部21va。
第1連接塊11可如圖1所示設有:第2張力承受件26,用以承受在軌道23的長邊方向上由絕緣滑接輪線20a施加於第1連接塊11的張力。在絕緣滑接輪30中,在軌道23的長邊方向上將第2張力承受件26設於第1連接塊11之與拉緊裝置10相 反側。第2張力承受件26如圖2所示,藉由插穿於軌道23之上述第2孔的第2螺栓27而固定於軌道23。
第2張力承受件26如圖7所示,具有第2固定板26a。第2固定板26a在俯視中形成為矩形的平板狀。第2固定板26a包含第2螺釘承接部26d。第2螺釘承接部26d構成為可與圖2所示的第2螺栓27螺合。第2張力承受件26利用第2固定板26a與第2螺栓27來夾持軌道23而固定於軌道23。拉緊裝置10可在將絕緣滑接輪線20a往長邊方向兩側拉扯的狀態下將絕緣滑接輪線20a架設於軌道23。第2張力承受件26宜設以用來承受由絕緣滑接輪線20a拉扯第1連接塊11的力所作用的張力。
第1絕緣滑接輪線21還有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宜具有圖1所示的懸吊件36,以便能沿著軌道23的長邊方向配置。懸吊件36剖視呈C字形,並構成為可夾持第1絕緣滑接輪線21或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的短邊方向。懸吊件36如圖2所示具有螺栓36a。懸吊件36藉由螺栓36a而固定於軌道23。螺栓36a係從與配置有第1絕緣滑接輪線21或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的第1面23aa相反之側,插穿於設在軌道23之底板23a的第3孔。
第2連接塊12以與第1連接塊11相同的構造形成。第2連接塊12於軌道23配置成隔著拉緊裝置10而與第1連接塊11呈對稱。第2連接塊12具有:第4固持部12a,固持第2固持部2a所固持的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與第2端部22a相反的第4端部22b。第4固持部12a係與第3固持部11a同樣利用下述者構成:第1連接金屬件11v; 多數之第1連接螺釘11n;及第1螺紋板11x。第4固持部12a構成為可利用第1連接金屬件11v與第1連接螺釘11n來夾持第2絕緣滑接輪線22的第4端部22b。
絕緣滑接輪30如圖2所示,將從第1連接塊11導出的電線33從設於軌道23之底板23a的第1開口部24aa拉回作為軌道23背面的第2面23ab側。以下在便宜上將從第1連接塊11導出的電線33稱為第1電線33s。絕緣滑接輪30將從第2連接塊12導出的電線33從設於軌道23之底板23a的第2開口部24ab拉回軌道23的第2面23ab側。以下在便宜上將從第2連接塊12導出的電線33稱為第2電線33t。絕緣滑接輪30在設於軌道23的第2面23ab側的端子台29,將第1電線33s與第2電線33t加以電性地連接。端子台29不僅可構成為將第1電線33s與第2電線33t加以電性地連接,亦可構成為與來自外部電源的電力線39加以電性地連接。端子台29將第1電線33s、第2電線33t、及電力線39加以電性地連接,藉而得以經由第1電線33s還有第2電線33t而供電至絕緣滑接輪線20a。絕緣滑接輪30亦可使用共通的電線33將第1連接塊11與第2連接塊12加以連接。絕緣滑接輪30可使用共通的電線33將第1連接塊11所固持的第1絕緣滑接輪線21與第2連接塊12所固持的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加以電性地連接。絕緣滑接輪30在軌道23的第2面23ab側利用電線33將第1連接塊11與第2連接塊12加以連接。絕緣滑接輪30可藉由利用電線33將第1連接塊11與第2連接塊12加以連接,而將固持於第1連接塊11的第1絕緣滑接輪線21與固持於第2連接塊12的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加以電性地連接。第1電線33s與第2電線33t構成:旁通線13,將第1連接塊11所固持的第1絕緣滑接輪線21與第2連接塊12所固持的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加以電性地連接。換言之,在絕緣滑接輪30中,軌道23包含:第1開口部24aa;及第2開口部24ab。第1開口部24aa設為貫穿於軌 道23的厚度方向。第2開口部24ab設為貫穿於軌道23的厚度方向。第1連接塊11將插穿第1開口部24aa的旁通線13的一端與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加以電性地連接。第2連接塊12將插穿第2開口部24ab的旁通線13的另一端與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加以電性地連接。旁通線13的另一端係旁通線13的長邊方向之與一端相反側。旁通線13的一端可經由第1開口部24aa而從軌道23的第2面23ab側插穿至第1面23aa側。旁通線13的另一端可經由第2開口部24ab而從軌道23的第2面23ab側插穿至第1面23aa側。
在絕緣滑接輪30中,亦可為了利用絕緣滑接輪線20a的長邊方向的任一者來承受張力,而在具有拉緊裝置10、第1連接塊11、及第2連接塊12之外,還加上圖8所示的固定塊14。固定塊14包含:固定本體14s;第2罩蓋14t;第5固持部14a;及第2安裝螺紋14u。
固定本體14s在俯視係正方形,並呈板狀的外形形狀。固定本體14s沿著端面設有多數之第3溝槽部14ss。第3溝槽部14ss包含:第3凹部14sa;第7貫穿孔14sb;及第4凹部14sc。第3凹部14sa係從固定本體14s的表面往厚度方向凹陷而構成。第7貫穿孔14sb構成為貫穿於固定本體14s的厚度方向。第4凹部14sc係從固定本體14s的表面往厚度方向凹陷而構成。第4凹部14sc構成為凹陷成與第3凹部14sa相同深度。在固定本體14s中,相鄰接的第3溝槽部14ss之間形成有第2分離壁14sd。固定本體14s在第2分離壁14sd的高度方向前端具有第2分離壁14sd之寬度變寬的第2寬闊部14se,而部分性地封堵第7貫穿孔14sb。就固定本體14s的材料而言,例如可使用陶瓷材料、玻璃還有合成樹脂等。
第2罩蓋14t在俯視係正方形,並呈平板狀的外形形狀。第2罩蓋14t在正方形狀的四角隅具有從表面突出的第2高低落差部14ta。第2高低落差部14ta設有於厚度方向貫穿的第4貫穿部14tb。第2罩蓋14t定為與第1連接塊11之第1罩蓋11t相同的構成。第2罩蓋14t使用第2安裝螺紋14u而安裝於固定本體14s。第2罩蓋14t設為覆蓋於固定本體14s的背面而封堵第7貫穿孔14sb。固定本體14s構成為可與第2罩蓋14t之第2高低落差部14ta相嵌合。固定塊14將第5固持部14a收容於第2罩蓋14t與固定本體14s之間。
第5固持部14a包含:第2連接金屬件14v;第2連接螺釘14n;及第2螺紋板14x。第2連接金屬件14v在剖視係C字形,形成為長條狀。第2連接金屬件14v具有:第2爪部14va,突出成使得C字形的開口變窄。第2螺紋板14x呈長條狀平板的外形形狀。第2螺紋板14x收容於第2連接金屬件14v的內部。第2螺紋板14x在收容於第2連接金屬件14v的狀態下螺合有第2連接螺釘14n。第2連接金屬件14v構成為可將絕緣滑接輪線20a夾持在第2爪部14va與從第2螺紋板14x突出的第2連接螺釘14n之間。就第2連接金屬件14v還有第2螺紋板14x的材料而言,例如可使用銅合金等。
固定塊14在將第2連接金屬件14v的第2爪部14va鉤掛於固定本體14s之第2寬闊部14se的狀態下,受到第2罩蓋14t往固定本體14s。固定塊14將第2安裝螺紋14u螺固於固定本體14s,藉以將第2罩蓋14t安裝於固定本體14s。在固定塊14中,將第2罩蓋14t安裝於固定本體14s,藉而得以將第2連接金屬件14v固持在第2寬闊部 14se與第2罩蓋14t之間。固定塊14配置於軌道23。固定塊14為了在軌道23的長邊方向承受施加於固定塊14的張力,可適當地配置圖7所示的第2張力承受件26。
絕緣滑接輪30係將軌道23懸掛於天花板等。軌道23可對應於絕緣滑接輪線20a的路徑而構成為直線狀還有曲線狀。軌道23就曲線狀而言能施工成U字形線條、L字形線條、及S字形線條。軌道23亦可施工成橢圓狀等無限循環線條,使得移動設備32可以繞圈。
在絕緣滑接輪30中,對於直線距離很長的絕緣滑接輪線20a進行施工時,則構成為將張力施加於絕緣滑接輪線20a的張力型絕緣滑接輪。以張力型絕緣滑接輪而言,對於絕緣滑接輪線20a進行施工時,具有不易施工成曲線狀的傾向。絕緣滑接輪30在對於絕緣滑接輪線20a的長邊方向上含有使絕緣滑接輪線20a彎曲之曲線部分等的絕緣滑接輪線20a進行施工時,則構成為非張力型絕緣滑接輪。非張力型絕緣滑接輪能不將張力施加給絕緣滑接輪線20a而進行施工,或者是施加於絕緣滑接輪線20a的張力不如張力型絕緣滑接輪的大。在非張力型絕緣滑接輪中,相較於張力型絕緣滑接輪而言,雖然必須以短間隔固持絕緣滑接輪線20a,但能施工成含有曲線的複雜路徑。絕緣滑接輪30使用張力型絕緣滑接輪時,相較於非張力型絕緣滑接輪而言能在長區間將絕緣滑接輪線20a固持於軌道23。在張力型絕緣滑接輪中,例如能將絕緣滑接輪線20a已長達50m的區間固持於軌道23。
拉緊裝置10將彈簧構件3沿著絕緣滑接輪線20a進行配置,藉而得以組入至軌道23,能將非張力型絕緣滑接輪與張力型絕緣滑接輪加以組合,且能具有更高的施工性。拉緊裝置10藉由將張力型絕緣滑接輪與非張力型絕緣滑接輪加以組合,而能在絕緣滑接輪線20a的直線距離相對較長的情形下利用張力型絕緣滑接輪。拉緊裝置10藉由將張力型絕緣滑接輪與非張力型絕緣滑接輪加以組合,而能在絕緣滑接輪線20a包含有在長邊方向彎曲的曲線路徑之情形下,使用非張力型絕緣滑接輪。
本實施形態之絕緣滑接輪30利用下述者構成非張力型絕緣滑接輪:拉緊裝置10;第1連接塊11;及第1絕緣滑接輪線21,固持在拉緊裝置10與第1連接塊11之間。絕緣滑接輪30利用下述者構成張力型絕緣滑接輪:拉緊裝置10;第2連接塊12;及第2絕緣滑接輪線22,固持在拉緊裝置10與第2連接塊12之間。絕緣滑接輪30可將張力型絕緣滑接輪與非張力型絕緣滑接輪加以組合。
在絕緣滑接輪30中,拉緊裝置10施加於與第2連接塊12之間固持的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張力大於施加於與第1連接塊11之間固持的第1絕緣滑接輪線21之張力。亦即,絕緣滑接輪30只要是能使施加於第2絕緣滑接輪線22之張力大於給於第1絕緣滑接輪線21之張力的構成即可,亦包含完全不對第1絕緣滑接輪線21施加張力的構成。拉緊裝置10的基底部1與第1連接塊11固定於軌道23的第1面23aa,第2連接塊12構成為可沿著軌道23的長邊方向而移動可能。旁通線13為了因應於第1連接塊11與第2連接塊12之間的距離變化,還有為了便於進行與第1連接塊11還有第2連接塊12之連接,有時將設定於會產生撓曲的長度。在絕緣滑接 輪30中,即使將旁通線13的長度設定成旁通線13會產生撓曲的長度,也能藉由沿著軌道23之與第1面23aa相反的第2面23ab而配置,來避免成為移動設備32之移動的妨礙。
1‧‧‧基底部
1a‧‧‧第1固持部
1b‧‧‧基體構件
1c‧‧‧導引壁
1d‧‧‧結合壁
2‧‧‧礙子部
2a‧‧‧第2固持部
2b‧‧‧滑動部
2c‧‧‧連結片
2e‧‧‧固定部
3‧‧‧彈簧構件
3a‧‧‧長螺栓
3b‧‧‧頭部
3c‧‧‧第1螺母
4‧‧‧調整部
4a‧‧‧第1襯墊
4b‧‧‧第2螺母
4c‧‧‧第3螺母
6‧‧‧第1張力承受件
6c‧‧‧間隔件
10‧‧‧拉緊裝置
11‧‧‧第1連接塊
11a‧‧‧第3固持部
12‧‧‧第2連接塊
12a‧‧‧第4固持部
20a‧‧‧絕緣滑接輪線
21‧‧‧第1絕緣滑接輪線
21a‧‧‧第1端部
21b‧‧‧第3端部
21s‧‧‧第1導體
21t‧‧‧第1絕緣包覆
21u‧‧‧導體包覆部
21v‧‧‧連結部
21w‧‧‧開口溝槽
21wa‧‧‧露出面
22‧‧‧第2絕緣滑接輪線
22a‧‧‧第2端部
22b‧‧‧第4端部
22s‧‧‧第2導體
22t‧‧‧第2絕緣包覆
22u‧‧‧導體包覆部
23‧‧‧軌道
23aa‧‧‧第1面
26‧‧‧第2張力承受件
30‧‧‧絕緣滑接輪
36‧‧‧懸吊件

Claims (3)

  1. 一種絕緣滑接輪,其特徵在於,包含:絕緣滑接輪線的拉緊裝置,包括:基底部,具備第1固持部,並藉由該第1固持部而固持第1絕緣滑接輪線之第1端部;礙子部,具備第2固持部,並藉由該第2固持部而固持第2絕緣滑接輪線之第2端部;與彈簧構件,在使該第1固持部與該第2固持部移近的方向上將彈性力施加於該礙子部;第1連接塊,具有第3固持部,該第3固持部固持該第1絕緣滑接輪線之與該第1端部相反的第3端部;第2連接塊,具有第4固持部,該第4固持部固持該第2絕緣滑接輪線之與該第2端部相反的第4端部;及旁通線,將該第1連接塊所固持的該第1絕緣滑接輪線與該第2連接塊所固持的該第2絕緣滑接輪線加以電性地連接;且該基底部、該第1連接塊、及該第2連接塊係沿著收容有該第1絕緣滑接輪線及該第2絕緣滑接輪線的長條狀軌道的第1面而設置,該基底部與該第1連接塊係固定於該軌道的該第1面,而該第2連接塊係構成為可沿著該軌道的長邊方向移動,該旁通線係沿著該軌道之與該第1面相反的第2面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絕緣滑接輪,其中,該拉緊裝置對應於該彈簧構件而包含:長螺栓;及螺帽,組合於該長螺栓;且該彈簧構件係該長螺栓所插穿的螺旋彈簧, 該長螺栓將一端側固定於該基底部,並於另一端側安裝有該螺帽,該礙子部具有該長螺栓所插穿的貫穿孔,該貫穿孔係沿著彼此相向的該第1固持部與該第2固持部所排列的方向而設置,該螺旋彈簧係沿著該長螺栓的長邊方向而配置於該礙子部與該螺帽之間,並以從該長螺栓的該另一端側朝向該一端側的方式推壓該礙子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絕緣滑接輪,其中,該軌道包含:第1開口部,於厚度方向貫穿;及第2開口部,於厚度方向貫穿;且該第1連接塊係將插穿該第1開口部的該旁通線的一端與該第1絕緣滑接輪線加以電性地連接,該第2連接塊係將插穿該第2開口部的該旁通線的另一端與該第2絕緣滑接輪線加以電性地連接。
TW104103814A 2014-08-18 2015-02-05 絕緣滑接輪 TWI596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6172A JP6380894B2 (ja) 2014-08-18 2014-08-18 絶縁トロリ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7800A TW201607800A (zh) 2016-03-01
TWI596023B true TWI596023B (zh) 2017-08-21

Family

ID=55377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3814A TWI596023B (zh) 2014-08-18 2015-02-05 絕緣滑接輪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80894B2 (zh)
KR (1) KR101683707B1 (zh)
CN (1) CN105375230B (zh)
TW (1) TWI5960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1248B (zh) * 2016-10-13 2019-01-22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易安装维护式轨道行进装置
JP6994658B2 (ja) 2017-01-26 2022-01-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端末ユニット、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給電システム
CN107140537B (zh) * 2017-06-01 2019-05-07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直角换向轨道车用四级滑线取电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2864A (ja) * 1998-01-05 1999-07-2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絶縁トロリの伸縮接続部
JP2007124815A (ja) * 2005-10-28 2007-05-17 Burest Kogyo Kenkyusho Co Ltd ケーブルダクト用電線取出しカバー
JP2008097938A (ja) * 2006-10-10 2008-04-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絶縁トロリー用回路分割部材
TW201218559A (en) * 2010-06-16 2012-05-01 Panasonic Elec Works Co Ltd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9286Y2 (ja) * 1981-03-24 1985-11-2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トロリ線路
JPS5956126U (ja) * 1982-10-06 1984-04-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中空導体を用いたトロリ線の接続構造
JPS59125504U (ja) * 1983-02-07 1984-08-23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移動台車支持案内用モノレ−ル
JP3319853B2 (ja) * 1994-02-04 2002-09-03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トロリー線の接続方法
FR2720700B1 (fr) * 1994-06-03 1996-08-23 Vilma Sa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électrique pour une installation de convoyage aérien.
CN2305005Y (zh) * 1997-04-02 1999-01-20 锡山市三菱滑导电器厂 单极滑触线
JP3465643B2 (ja) * 1999-08-26 2003-11-10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給電装置
DE10219452A1 (de) * 2002-04-30 2004-02-05 Paul Vahle & Co. Kg Schleifleitung mit einer Anzahl von Stromschienen, wobei eine Stromschiene als Halterung für eine Code-Schiene dient
DE102008045482B4 (de) * 2008-09-03 2017-12-21 Conductix-Wampfler Gmbh Schleifleitung, Stromabnehmer und Schleifleitungssystem
KR101925149B1 (ko) * 2012-01-30 2018-12-05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신축이음장치
CN102629725B (zh) * 2012-04-06 2013-10-30 常熟市惠一机电有限公司 机械手用的集电器
ES1077942Y (es) * 2012-09-17 2013-01-29 Sist S Metalper S L Modulo para toma de corrient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2864A (ja) * 1998-01-05 1999-07-2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絶縁トロリの伸縮接続部
JP2007124815A (ja) * 2005-10-28 2007-05-17 Burest Kogyo Kenkyusho Co Ltd ケーブルダクト用電線取出しカバー
JP2008097938A (ja) * 2006-10-10 2008-04-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絶縁トロリー用回路分割部材
TW201218559A (en) * 2010-06-16 2012-05-01 Panasonic Elec Works Co Ltd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80894B2 (ja) 2018-08-29
CN105375230A (zh) 2016-03-02
KR20160021709A (ko) 2016-02-26
CN105375230B (zh) 2018-01-12
JP2016041553A (ja) 2016-03-31
KR101683707B1 (ko) 2016-12-07
TW201607800A (zh) 2016-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2723B (zh) 絕緣滑接輪線的拉緊裝置及使用該拉緊裝置之絕緣滑接輪
JP6768754B2 (ja) バッテリ接続モジュール
US7878868B2 (en) Multipurpose cable connector
US10103453B2 (en) Cable connector, carrier modul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TWI596023B (zh) 絕緣滑接輪
RU2007146170A (ru) Электропроводность в системе подвесного потолка
JP2017538271A (ja) プラグ
JP2017520096A (ja) 差込みコネクタ
RU2627738C2 (ru) Контактный зажим для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го разъем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провода и содержащий его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разъем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провода
TWI602722B (zh) 絕緣滑接輪線的拉緊裝置及使用該拉緊裝置之絕緣滑接輪
CN217760829U (zh) 一种电动门及其无线导电门排梁
KR20110110410A (ko) 부스 덕트용 조인트 키트
JP6742854B2 (ja) プロテ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4127515A (ja) リアクトル
US9048555B2 (en) Wire connector
JP2010108738A (ja) 接続構造及び接続方法
KR20150077023A (ko) 접속단자 일체형 통전케이블
JP2009099335A (ja) 電線フラット化部材、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部分的フラット化構造、及び、電線高密度配索構造
TWM451644U (zh) 電纜
TW201240248A (en) Data bus structure for terminal blocks and terminal blocks using the same
JP2016162667A (ja) 配電盤
JP201704564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20090115606A (ko) 전선 연결장치
TH167699B (th) กล่องเชื่อมต่อทางไฟฟ้า
JP2012009258A (ja) 配線ダクト、配線ダクト接続部材、配線ダクト用の電気機器および配線ダクトを用いた配電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