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0365B - 安全帽用防護罩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帽用防護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0365B
TWI580365B TW103137779A TW103137779A TWI580365B TW I580365 B TWI580365 B TW I580365B TW 103137779 A TW103137779 A TW 103137779A TW 103137779 A TW103137779 A TW 103137779A TW I580365 B TWI580365 B TW I5803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holding
sunshade
rotation
gu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7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7822A (zh
Inventor
新井理夫
Original Assignee
新井安全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井安全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井安全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7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7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0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036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8Face protection devices
    • A42B3/22Visors
    • A42B3/226Visors with sunscreens, e.g. tinted or dual vis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8Face protection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8Face protection devices
    • A42B3/22Visors
    • A42B3/221Attaching visors to helmet shells, e.g. on motorcycle helm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8Face protection devices
    • A42B3/22Visors
    • A42B3/227Visors with sun visors, e.g. peaks above face opening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Description

安全帽用防護罩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為保護乘坐摩托車或汽車等移動工具之駕駛員的頭部而佩戴之安全帽的防護罩。
在乘坐摩托車或汽車時佩戴之安全帽用防護罩,橫切安全帽的前面開放部而回轉自如地支撐於左右兩側部,並藉由回轉而打開/閉合前面開放部。
並且,作為該種安全帽用防護罩,除了通常的透明者之外,還有不影響佩戴者的能見度、且具有防眩功能之著色透明的防護罩,該著色透明的防護罩中根據著色濃度而存在不適合夜間等行駛者。
下述之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安全帽用防護罩,已知有在透明的防護罩的外側具備不影響佩戴者的能見度、且具有防眩功能之著色透明的遮陽罩(遮蔽要件)。
在該防護罩中,前述遮陽罩與防護罩被同軸支撐,並且獨立以及成一體而能夠旋轉地軸支撐於防護罩,遮陽罩在遍及如下位置之範圍內旋轉,前述位置包括:相對於防護罩在前方以重疊的方式對置之位置;及在前面開放部的上方,從防護罩分開之位置。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2334號公報
根據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安全帽用防護罩,按照太陽光的位置和周邊的明亮度等周邊情況,將遮陽罩設定於相對於防護罩在前方重疊對置之位置,從而能夠發揮對太陽光之防眩功能,並藉由使遮陽罩在前面開放部的上方位於從第一防護罩分開之位置,在夜間等能夠發揮良好的能見度。
然而,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習知技術中,用於使防護罩和遮陽罩如同前述同軸旋轉之機構複雜,並且組件數量也多,因此相對於安全帽進行防護罩和遮陽罩的裝卸作業繁雜,且需要相當的時間。
並且,遮陽罩在旋轉上端位置因行駛的風壓而具有突然落下之可能性。
本發明係將解決該種問題作為課題的一例者。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以簡單的機構實現遮陽罩相對於防護罩之獨立旋轉;藉此能夠減少組件數量,能夠容易地進行相對於安全帽之安全帽用防護罩的裝卸作業,且可縮短裝卸作業時間;及確實地保持遮陽罩的旋轉上限,並且根據行駛中的條件變化,能夠簡單地進行必要的操作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安全帽用防護罩係至少具備以下構成者。
一種安全帽用防護罩,具備:防護罩,在構成安全帽的最外層之帽體的左右側面,在開閉該帽體的前面開放部之方向上能夠旋轉地被軸支撐;及遮陽罩,在前述防護罩上的左右側面,在與該防護罩的旋轉中心不同之位置能夠旋轉地被軸支撐,前述安全帽用防護罩特徵在於,前述 遮陽罩使用不影響前述安全帽佩戴者的能見度之具有透視性之素材而構成,並且支撐於引導從第一位置遍及第二位置之範圍內的旋轉之旋轉引導部,前述第一位置為在前述前面開放部的上方朝前方呈檐狀突出之位置,前述第二位置為與前述防護罩在外側重疊對置之位置,前述旋轉引導部具備保持前述遮陽罩的前述第一位置的構造,並且具有如下構造,即藉由將保持於前述第一位置之前述遮陽罩朝向從前述防護罩向前方分開之方向引出,解除前述遮陽罩在第一位置上的保持,以設為該遮陽罩能夠向前述第二位置旋轉之狀態。
A‧‧‧安全帽用防護罩
B‧‧‧安全帽
B1‧‧‧帽體
B2‧‧‧前面開放部
B3‧‧‧底板
B4‧‧‧防護罩壓蓋
B10‧‧‧軸支撐部
B20‧‧‧彈性卡合部
1‧‧‧防護罩
2‧‧‧遮陽罩
3‧‧‧基板
3A、3B、3C‧‧‧嵌合部
3D、3E、3F‧‧‧嵌合孔
4‧‧‧旋轉引導部
10‧‧‧安裝孔
11‧‧‧引導長孔
11A‧‧‧止擋部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30‧‧‧支軸
30D、30E、30F‧‧‧段差部
31‧‧‧保持部
31D、31E、31F‧‧‧空間
32‧‧‧旋轉支撐孔
33‧‧‧保持孔
34‧‧‧軸部
31A‧‧‧引導突起
31B‧‧‧彈簧部(施力部)
33A‧‧‧保持凹部
33B‧‧‧保持凹部
331‧‧‧段差
332‧‧‧後緣
333‧‧‧段差
100‧‧‧箭頭
200‧‧‧箭頭
300‧‧‧保持罩
310‧‧‧卡止面
311‧‧‧接觸面
320‧‧‧前端
330‧‧‧前緣
圖1係實施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安全帽用防護罩之安全帽的側視圖,表示將遮陽罩設定於第一位置之狀態。
圖2係實施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安全帽用防護罩之安全帽的側視圖,表示將遮陽罩設定於第二位置之狀態。
圖3係圖1的主要部份放大圖。
圖4係圖3的(IV)-(IV)線剖面圖。
圖5係圖3的(V)-(V)線剖面圖。
圖6係表示遮陽罩保持於第一位置之狀態。
圖7係表示解除遮陽罩在第一位置上的保持狀態之動作圖。
圖8係表示使遮陽罩向第二位置方向旋轉之狀態之動作圖。
圖9係表示將遮陽罩保持於第二位置之狀態之動作圖。
圖10係在圖5所示之剖面圖中表示保持罩的安裝動作之剖面圖。
前述旋轉引導部具備:支軸,設置於前述防護罩側,具有成為前述遮陽罩的旋轉中心之軸;保持部,保持前述遮陽罩的旋轉動作;旋轉支撐孔,設置於前述遮陽罩側,能夠旋轉地卡合於前述支軸,並且形成為以防護罩的引出方向作為長邊方向之長孔狀;及保持孔,卡合於前述保持部,並形成為以沿前述遮陽罩的旋轉軌道的方向作為長邊方向之長孔狀,前述旋轉支撐孔沿前述旋轉支撐孔的長邊方向引導前述遮陽罩的引出,前述保持部具有:引導突起,卡合有前述保持孔,並引導前述遮陽罩的旋轉;及施力部,相對於引出前述遮陽罩之動作,朝前述防護罩方向壓回,並且賦予作用力以保持前述保持孔對前述引導突起之卡合狀態。前述保持孔具有保持凹部,該保持凹部在前述遮陽罩的前述第一位置,在前述施力部的作用力作用之狀態下嵌合於前述引導突起,從而保持前述遮陽罩的前述第一位置,前述保持凹部具有段差,在嵌合狀態下的前述遮陽罩朝向前述第二位置進行旋轉動作時,前述段差卡止於前述引導突起,在該卡止狀態下阻止前述遮陽罩朝向前述第二位置旋轉,藉由向從前述防護罩朝前方分開之方向引出前述遮陽罩,解除前述保持凹部對前述引導突起之嵌合,以及前述保持凹部對前述段差之卡止,從而前述遮陽罩成為能夠朝向前述第二位置旋轉之狀態為較佳。
並且,前述旋轉引導部進一步具有保持凹部,該保持凹部在前述遮陽罩的前述第二位置,在前述施力部的作用力作用之狀態下嵌合於前述引導突起及前述施力部,藉由該保持凹部嵌合於前述引導突起及前述施力部,前述遮陽罩的前述第二位置得到保持,前述保持凹部具有段差, 該段差在嵌合狀態下的前述遮陽罩朝向前述第一位置進行旋轉動作時,與前述引導突起接觸,當前述遮陽罩朝向前述第一位置進行旋轉動作時,前述段差與前述引導突起接觸,並且,克服接觸時所作用之前述施力部的作用力,越過前述引導突起,從而解除前述保持凹部對前述引導突起的嵌合以及前述段差對前述引導突起的接觸,成為前述遮陽罩能夠朝向前述第一位置旋轉之狀態為較佳。
以下說明之帽體係構成安全帽的最外層者,其使用例如於強化纖維材料(玻璃纖維、碳纖維等)中使熱固化性樹脂材料(環氧樹脂材料、酚醛樹脂材料等)浸滲的強化纖維樹脂材料(GFRP、CFRP等)或熱可塑性樹脂材料(聚碳酸酯等),成型為半罩式形狀或全罩式形狀。
以下說明之安全帽均包括半罩式安全帽以及全罩式安全帽,並具備有:衝擊吸收墊,在帽體內側使用發泡苯乙烯材料或具有與該發泡苯乙烯材料相等的緩衝性能的素材而成型;頭部墊片,由配設於前述衝擊吸收墊的內側之氨酯材料等構成;及臉頰墊片,裝卸自如地裝配於與帽體的臉頰部對應之左右兩側部的內側面。
以下說明之左右為面對安全帽佩戴者的右臉頰以及左臉頰之方向。並且,以下說明之前方是安全帽佩戴者的面部側。並且,以下說明之上方是安全帽的頭頂部側,下方是安全帽的顎部側。
以下說明之防護罩係藉由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或具有與該聚碳酸酯材料相同的透明度及強度的透明材料而形成為規定形狀者。
並且,以下說明之遮陽罩係藉由著色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或具有與該聚碳酸酯材料相同的透明度及強度的著色透明材料而形成為規 定形狀,前述著色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著色成具有確保充份的視野之透明度,並且發揮對太陽光之防眩功能者。
以下,基於圖1~圖5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安全帽用防護罩A進行說明,其中,具備所例示之安全帽用防護罩A之安全帽B係全罩式安全帽者。
安全帽用防護罩A係具有左右相同的構成,並且,對安全帽B的帽體B1的左右側部來講,由於係藉由左右相同的構成而被支撐者,因此以下僅對左側進行圖示說明。
另外,以下所說明之各實施形態並不限定本發明。
安全帽用防護罩A以軸支撐部B10為旋轉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旋轉自如地被軸支撐,前述軸支撐部具有沿帽體B1的左右方向的軸,藉由以該軸支撐部B10為中心旋轉而閉合以及打開前面開放部B2。
安全帽用防護罩A具有透明的防護罩1和配置於該防護罩1的外側之著色透明的遮陽罩2,防護罩1藉由軸支撐部B10而被軸支撐,遮陽罩2以與防護罩1的軸獨立的方式沿上下方向(與防護罩1相同的方向)旋轉自如地被軸支撐於防護罩1。
就防護罩1的安裝形態而言,由於其構成與習知之構成大致相同,因此不做詳細陳述,但在個別地固定於帽體B1的左右外側面上的底板B3,突出設置有軸支撐部B10,在該底板B3上突出設置有限制防護罩1之旋轉範圍之彈性卡合部B20。另外,在帽體B1的左右外側面,以覆蓋底板B3之方式配置有防護罩壓蓋B4。
在防護罩1的端部側,個別地形成有嵌合於軸支撐部B10 之安裝孔10、及嵌合於彈性卡合部B20之引導長孔11。
引導長孔11形成為與安裝孔10同心之圓弧狀,其引導以軸支撐部B10為旋轉中心進行旋轉之防護罩1,並且,藉由引導長孔11的端部與彈性卡合部B20接觸而限制防護罩1旋轉。
並且,彈性卡合部B20在產生朝徑向的彈性變形之狀態下,藉由接觸於引導長孔11而產生從彈性變形恢復之力,藉由該恢復力,對防護罩1的旋轉賦予阻力,並藉由適合於個別地形成在引導長孔11的兩端部上之止擋部11A、11B之嵌合,保持防護罩1的全開狀態以及全閉狀態。
以下,說明遮陽罩2對防護罩1的安裝構造進行說明。遮陽罩2的上下寬度為防護罩1的上下寬度的大致三分之二程度的寬度,且透過設置於防護罩1之基板3獨立地沿上下方向(與防護罩1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能夠旋轉地被支撐於防護罩1。
關於遮陽罩自身的大小,根據受規格上限制之銷售形態或銷售國家的規格,有時設為在旋轉的上限位置(第一位置)滿足各規格的視野範圍之寬度。
遮陽罩2的旋轉範圍規定為遍及第一位置(上限位置)P1和第二位置(下限位置)P2之範圍,前述第一位置為遮陽罩2在前面開放部B2的上方朝前方呈檐狀突出之位置,前述第二位置為遮陽罩2與防護罩1的表面12的外側對置之位置。
即,位於第一位置P1之遮陽罩2作為安全帽B的遮光物而發揮功能,位於第二位置P2之遮陽罩2發揮著對太陽光之防眩功能。
如圖6~圖9所示,遮陽罩2藉由遍及遮陽罩2和基板3設 置之旋轉引導部4而被支撐為,能夠進行遮陽罩2的旋轉引導、旋轉範圍的規定、第一位置P1的保持及保持解除。
基板3從防護罩壓蓋B4的上方側前端起位於比前面開放部B2的上端更靠上方之位置,且形成為與前面開放部B2不重疊之大小及形狀。
基板3藉由保持罩300覆蓋。如圖4及圖5所示,該保持罩300與基板3之間夾住遮陽罩2,並且在與基板3之間使遮陽罩2旋轉之方式覆蓋基板3。
旋轉引導部4位於防護罩1與遮陽罩2之間,具備:支軸30及保持部31,突出設置於固定在防護罩1的表面上之基板3;及旋轉支撐孔32及保持孔33,在遮陽罩2上開孔。藉由使旋轉支撐孔32卡合於支軸30,並使保持孔33卡合於保持部31,能夠將遮陽罩2安裝於防護罩1。
支軸30具有沿帽體B1的左右方向之軸,並藉由旋轉支撐孔32卡合於該支軸30,遮陽罩2以支軸30為旋轉中心,遍及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以在上下方向上旋轉之方式被軸支撐。
保持部31具有平行於支軸30的軸而突出設置之引導突起31A和向徑向彈性變形之圓弧狀彈簧部(施力部)31B,藉由保持孔33卡合於該保持部31,彈簧部31B在徑向上彈性變形。
當保持孔33卡合於保持部31時,彈簧部31B在向徑向產生彈性變形之狀態下與保持孔33接觸,從而產生從彈性變形恢復之力(作用力),藉由該恢復力,對遮陽罩2的旋轉賦予阻力。
旋轉支撐孔32形成為在前後方向上較長的長孔,在該旋轉 支撐孔32的長度範圍內,能夠使遮陽罩2在前後方向移動。
保持孔33與支軸30為同心,並且形成為沿遮陽罩2的旋轉軌跡之圓弧狀長孔,引導以支軸30為旋轉中心旋轉之遮陽罩2,並且藉由保持孔33的端部與保持部31接觸而限制遮陽罩2的旋轉。
在保持孔33的下端側形成有引導突起31A所嵌合之保持凹部33A,由於引導突起31A嵌合於保持凹部33A,因此遮陽罩2的第一位置P1得到保持。
在保持孔33的上端側形成有引導突起31A所嵌合之保持凹部33B,由於引導突起31A嵌合於保持凹部33B,因此遮陽罩2的第二位置P2得到保持。
如圖6所示,保持凹部33A係從前方側切下保持孔33的前緣330的下端側而成者,藉由這樣形成而使形成於保持凹部33A的上方側之段差331與引導突起31A的卡止面310接觸,從而阻止遮陽罩2從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旋轉,前述引導突起的卡止面形成為與該段差331對置並卡止段差331。
段差331形成於與前緣330大致成直角而交叉之方向上,藉此,當對遮陽罩2施加使其向第二位置P2旋轉之力時,可靠地保持段差331與引導突起31A的卡止面310對置之接觸狀態,以免段差331越過引導突起31A。
引導突起31A嵌合於保持凹部33A之狀態下,彈簧部31B以彈性變形之狀態接觸於在保持孔33的寬度方向上與保持凹部33A對置之後緣332,並且,該彈簧部31B的從彈性變形恢復之力作用於後緣332,藉 由該力將後緣332推向後方,並且使保持凹部33A推壓引導突起31A,藉此能夠保持引導突起31A對保持凹部33A的嵌合狀態。
在引導突起31A保持於保持凹部33A之遮陽罩2的第一位置P1,如圖6所示,藉由彈簧部31B從彈性變形恢復之力,遮陽罩2被推向帽體B1側後方向,並且支軸30接觸於旋轉支撐孔32的前端320。
並且,第一位置P1上的遮陽罩2藉由彈簧部31B的從彈性變形恢復之力而被推向帽體B1側後方向,因此能夠防止行駛過程中之遮陽罩2的振顫。
從遮陽罩2在第一位置P1上之保持狀態起,克服彈簧部31B的從彈性變形恢復之力,將遮陽罩2引向前方而使其從防護罩1分開(圖1的箭頭100所示方向的移動),藉由在遮陽罩2向下方旋轉時通常無法進行前述操作,如圖7所示,遮陽罩2向前方滑動,伴隨著該滑動,保持凹部33A從引導突起31A向前方方向分開,並且,段差331從引導突起31A的卡止面310脫離而成為非保持狀態。
即,藉由使遮陽罩2向前方滑動,段差331相對於引導突起31A的卡止面310成為非保持狀態,因此該遮陽罩2在第一位置P1上的保持狀態被解除,能夠成為遮陽罩2向第二位置P2方向可旋轉之狀態。
並且,如圖8所示,使遮陽罩2在向前方滑動之狀態下朝第二位置P2旋轉(圖1的箭頭200所示),從而保持孔33的前緣330與引導突起31A接觸,遮陽罩2一邊由該引導突起31A引導,一邊進行旋轉。
當前緣330位於與引導突起31A接觸之位置時,彈簧部31B以彈性變形之狀態與保持孔33的後緣332接觸,藉由從該彈性變形恢復之 力而將前緣330推向引導突起31A,從而能夠對前緣330對引導突起31A的接觸賦予阻力,因此能夠防止遮陽罩2在旋轉動作中的振顫。
如圖9所示,若遮陽罩2到達第二位置P2,則保持凹部33B嵌合於引導突起31A,並且,彈簧部31B以彈性變形之狀態與後緣332接觸,藉由該從彈性變形恢復之力而保持保持凹部33B對引導突起31A的嵌合狀態。
與保持凹部33A同樣地,保持凹部33B係從前方側切下保持孔33的前緣330的上端側而成者,當使遮陽罩2從第二位置P2向第一位置P1旋轉時,保持凹部33B的下端側的段差333與以對置接觸段差333的方式形成之引導突起31A的接觸面311接觸。
保持凹部33B的深度比保持凹部33A的深度淺,且保持凹部33B的下端側的段差333藉由斜面而形成。
即,遮陽罩2向第一位置P1旋轉時,段差333與引導突起31A的接觸面311接觸,但由於段差333藉由斜面而形成,因此克服接觸時作用之彈簧部31B的從彈性變形恢復之力,段差333一邊被引導突起31A的接觸面311引導,一邊能夠越過引導突起31A。
從而,在遮陽罩2向第一位置P1旋轉時,即使段差333與引導突起31A接觸,也能夠克服對遮陽罩2的旋轉之阻力而進行旋轉。
段差333並不限定於所例示之斜面,也可以是與前緣330大致成直角而交叉之方向,或者亦可以是將引導突起31A的接觸面311的形狀設為斜面,或者是半徑比段差333的長度長的圓弧面的形態。
藉此,在遮陽罩2向第一位置P1旋轉時,即使段差333與 引導突起31A接觸,也能夠一邊被引導突起31A的接觸面311引導,一邊越過引導突起31A,因此能夠抑制對遮陽罩2的旋轉的阻力而進行旋轉。
藉由該種旋轉引導部4而能夠將遮陽罩2牢固地保持在第一位置P1上,並且若進行將遮陽罩2引向前方之特別的操作,則能夠使遮陽罩2向第二位置P2旋轉。
並且,能夠將遮陽罩2保持在第二位置P2,並且僅藉由使遮陽罩2向上方旋轉之操作而解除該保持,從而能夠使前述遮陽罩2向第一位置P1旋轉,並能夠將到達第一位置P1之遮陽罩2牢固地保持於第一位置P1。
如圖3~圖5及圖10所示,基板3上設有嵌合於設置在保持罩300上的三個嵌合孔3D、3E、3F之嵌合部3A、3B、3C,藉由該些嵌合部3A、3B、3C嵌合於嵌合孔3D、3E、3F,能夠將保持罩300安裝於基板3。
在此,說明嵌合部3A、3B、3C以及嵌合孔3D、3E、3F的構成,如圖2~圖5所示,嵌合部3A係在支軸30的前端、嵌合部3B係在保持部31的引導突起31A的前端、且嵌合部3C係在突出設置在基板3的軸部34的前端個別地一體設置之板狀嵌合部者。
嵌合部3A、3B、3C設置成分別從支軸30、引導突起31A及軸部34的外周向徑向突出。
該種嵌合部3A在形成於嵌合孔3D的下端緣之段差部30D、嵌合部3B在形成於嵌合孔3E的下端緣之段差部30E、嵌合部3C在形成於嵌合孔3F的下端緣之段差部30F,個別地以在保持罩300的厚度方向重疊 之方式卡合,從而將保持罩300安裝於基板3。
嵌合孔3D、3E、3F形成為在上下方向上較長的長孔,在其上端與段差部30D、30E、30F的前端緣之間確保空間31D、31E、31F,前述空間31D、31E、31F為能夠將嵌合部3A、3B、3C從保持罩300的厚度方向嵌合到嵌合孔3D、3E、3F內的空間。
為了將形成有該種嵌合孔3D、3E、3F之保持罩300安裝於基板3,在空間31D、31E、31F正對著嵌合部3A、3B、3C之狀態下,使保持罩300對置於基板3並朝基板3進行壓入,以使嵌合部3A、3B、3C嵌合於空間31D、31E、31F。
另外,在嵌合部3A、3B、3C嵌合於空間31D、31E、31F之狀態下,藉由使保持罩300向上方移動而能夠使嵌合部3A、3B、3C卡合於段差部30D、30E、30F。
藉此,能夠將保持罩300安裝於基板3。
段差部30D、30E、30F和嵌合部3A、3B、3C,為保持彼此的卡合狀態而形成為如下,即當嵌合部3A、3B、3C和段差部30D、30E、30F重合而卡合時,在彈性變形之同時,藉由從彈性變形恢復之力而產生接觸阻力。
藉此,防止保持罩300相對於基板3朝下方偏離,從而能夠保持保持罩300的安裝狀態。
並且,嵌合部3A、3B、3C的厚度設為,當前述嵌合部卡合於段差部30D、30E、30F時,嵌合部3A、3B、3C的前端面成為與保持罩300的表面相同的面。
藉此,能夠防止在安全帽B的表面產生如同突起的突出部位。
並且,嵌合部3A、3B、3C的寬度設為適合於嵌合孔3D、3E、3F的寬度,藉此,保持罩300相對於基板3的前後方向不產生振顫而能夠安裝於基板3。
在取下保持罩300時,藉由前述安裝動作的相反動作而能夠取下。
根據以上說明之安全帽用防護罩A,與專利文獻1相比,能夠以簡單的機構便能夠實現遮陽罩2相對於防護罩1之獨立地旋轉,藉此,與專利文獻1相比,能夠減少組件數量。
並且,由於遮陽罩2安裝在防護罩1上,因此藉由將防護罩1可旋轉地軸支撐於帽體B1而能夠安裝安全帽用防護罩A,因此能夠容易地進行安全帽用防護罩A相對於安全帽B之裝卸作業,並且縮短裝卸作業時間。
並且,對於共用防護罩1的現有的安全帽,也可以不對安全帽主體進行改造等而能夠附加遮陽罩功能。
並且,在遮陽罩2作為安全帽B的遮光物而被使用之第一位置P1,若不進行將遮陽罩2引向前方而使其從防護罩1分開該種特別的操作,則旋轉引導部4將遮陽罩2保持成無法向第二位置P2旋轉,因此即使對遮陽罩2施加如使其向第二位置P2旋轉之由風壓等引起之力,也能夠將遮陽罩2保持於第一位置P1。
並且,在遮陽罩2發揮對太陽光之防眩功能之第二位置P2, 藉由使遮陽罩2向上方旋轉之該種通常的操作,能夠使遮陽罩2向第一位置P1旋轉。
並且,若遮陽罩2到達第一位置P1,則藉由旋轉引導部4,若不進行將遮陽罩2引向前方而使其從防護罩1分開之該種特別的操作,則能夠將遮陽罩2保持成無法向第二位置P2旋轉。
並且,遮陽罩2在第一位置P1上的特別的操作,為將遮陽罩2引向前方而使其從防護罩1分開之簡單的操作,而且,使遮陽罩2從第二位置P2向第一位置P1旋轉之操作,僅藉由使遮陽罩2向上方旋轉之所謂之通常的操作便能夠進行,因此能夠迅速且可靠地進行遍及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遮陽罩2的旋轉操作。
從而,將遮陽罩2可靠地固定於第一位置(上限位置)P1,並且,根據行駛中的條件變化,能夠簡單地對遮陽罩2進行必要的操作。
1‧‧‧防護罩
2‧‧‧遮陽罩
10‧‧‧安裝孔
11‧‧‧引導長孔
11A‧‧‧止擋部
11B‧‧‧止擋部
A‧‧‧安全帽用防護罩
B‧‧‧安全帽
B1‧‧‧帽體
B2‧‧‧前面開放部
B3‧‧‧底板
B4‧‧‧防護罩壓蓋
B10‧‧‧軸支撐部
B20‧‧‧彈性卡合部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100‧‧‧箭頭
200‧‧‧箭頭
300‧‧‧保持罩

Claims (3)

  1. 一種安全帽用防護罩,具備:防護罩,在構成安全帽之最外層的帽體的左右側面,在開閉該帽體的前面開放部之方向上能夠旋轉地被軸支撐;及遮陽罩,在前述防護罩上的左右側面,在與該防護罩的旋轉中心不同之位置上能夠旋轉地被軸支撐;前述安全帽用防護罩的特徵為:前述遮陽罩使用不影響前述安全帽佩戴者的能見度之具有透視性之素材而構成,並且支撐於引導從第一位置遍及第二位置之範圍內的旋轉之旋轉引導部,前述第一位置為在前述前面開放部的上方朝前方呈檐狀突出之位置,前述第二位置為與前述防護罩在外側重疊對置之位置,前述旋轉引導部具備保持前述遮陽罩的前述第一位置之構造,並且具有如下構造,即將保持於前述第一位置之前述遮陽罩朝向從前述防護罩向前方分開之方向引出,從而解除前述遮陽罩在第一位置上的保持,設為該遮陽罩能夠朝向前述第二位置旋轉之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安全帽用防護罩,其中,前述旋轉引導部具備:支軸,設置於前述防護罩側,具有成為前述遮陽罩的旋轉中心之軸;及保持部,保持前述遮陽罩的旋轉動作;旋轉支撐孔,設置於前述遮陽罩側,並能夠旋轉地卡合於前述支軸,並且形成為以防護罩的引出方向作為長邊方向之長孔狀;及保持孔,卡合於前述保持部,並形成為以沿前述遮陽罩的旋轉軌道之方向作為長邊方向之長孔狀, 前述旋轉支撐孔沿前述旋轉支撐孔的長邊方向引導前述遮陽罩的引出,前述保持部具有:引導突起,卡合有前述保持孔,並引導前述遮陽罩的旋轉;及施力部,相對於引出前述遮陽罩的動作,朝前述防護罩方向壓回,並且賦予作用力以保持前述保持孔對前述引導突起之卡合狀態,前述保持孔具有保持凹部,該保持凹部在前述遮陽罩的前述第一位置,以前述施力部的作用力作用之狀態嵌合於前述引導突起,從而保持前述遮陽罩的前述第一位置,前述保持凹部具有段差,在嵌合狀態下的前述遮陽罩朝前述第二位置進行旋轉動作時,前述段差卡止於前述引導突起,在該卡止狀態下阻止前述遮陽罩朝前述第二位置旋轉,藉由向從前述防護罩朝前方分開之方向引出前述遮陽罩,解除前述保持凹部對前述引導突起之嵌合、以及前述保持凹部對前述段差之卡止,從而成為前述遮陽罩能夠朝前述第二位置旋轉之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安全帽用防護罩,其中,前述旋轉引導部進一步具有保持凹部,該保持凹部在前述遮陽罩的前述第二位置,在前述施力部的作用力作用之狀態下嵌合於前述引導突起及前述施力部,藉由該保持凹部嵌合於前述引導突起及前述施力部,前述遮陽罩的前述第二位置得到保持,前述保持凹部具有段差,在嵌合狀態下的前述遮陽罩朝前述第一位置進行旋轉動作時,該段差與前述引導突起接觸, 當前述遮陽罩朝前述第一位置進行旋轉動作時,前述段差與前述引導突起接觸,並且,克服接觸時作用之前述施力部的作用力,越過前述引導突起,從而解除前述保持凹部對前述引導突起之嵌合、以及前述段差對前述引導突起之接觸,成為前述遮陽罩能夠朝前述第一位置旋轉之狀態。
TW103137779A 2013-10-31 2014-10-31 安全帽用防護罩 TWI5803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7433A JP6259640B2 (ja) 2013-10-31 2013-10-31 ヘルメット用シール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7822A TW201517822A (zh) 2015-05-16
TWI580365B true TWI580365B (zh) 2017-05-01

Family

ID=51790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7779A TWI580365B (zh) 2013-10-31 2014-10-31 安全帽用防護罩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8446B2 (zh)
EP (1) EP2868221B1 (zh)
JP (1) JP6259640B2 (zh)
KR (1) KR102040534B1 (zh)
CN (1) CN104585952B (zh)
PH (1) PH12014000302A1 (zh)
SG (1) SG10201406991UA (zh)
TW (1) TWI5803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UB20153701A1 (it) * 2015-09-17 2017-03-17 Caberg Spa Struttura di casco di tipo jet con visiera incorporata
CN106723602B (zh) * 2017-02-24 2022-05-27 上海和汇安全用品有限公司 镜片用锁止机构、镜片组件及头盔
CN109752849B (zh) * 2017-11-03 2021-05-18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
WO2019169513A1 (zh) * 2018-03-09 2019-09-12 李明辉 头盔
US11864614B2 (en) * 2021-04-29 2024-01-09 Bell Sports, Inc. Pivot mechanism for a shield for a helmet
KR102627598B1 (ko) 2022-05-03 2024-01-23 (주) 에이치제이씨 두부 보호 장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6666A1 (en) * 2000-06-29 2002-01-02 Kasco Beta S.p.A. Protective helmet
TWM422881U (en) * 2011-06-30 2012-02-21 Te An Helmet Ind Co Ltd Sunshade lens assembly structure for helm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65425B (de) * 1961-08-01 1968-04-04 Ml Aviation Co Ltd Fliegerhaube
US3636565A (en) * 1970-01-29 1972-01-25 Gentex Corp Universal dual visor assembly for helmets
DE7918524U1 (de) * 1979-06-28 1979-09-20 Hans Roemer Gmbh + Co, 7910 Neu-Ulm Schutzhelm für Kraftfahrer
GB8628864D0 (en) * 1986-12-03 1987-01-28 Helmets Ltd Helmets
JPH026608A (ja) * 1988-06-17 1990-01-10 Honda Motor Co Ltd ヘルメットのシールド取付装置
JPH0444325U (zh) * 1990-08-08 1992-04-15
US5113535A (en) * 1990-09-26 1992-05-19 Gentex Corporation Simplified dual visor operating mechanism
US5131101A (en) * 1991-03-07 1992-07-21 Chin Chen L S Auxiliary shielding device for safety helmets
JPH0594234U (ja) * 1992-01-21 1993-12-24 英彦 長島 シールド付ヘルメット
JPH0683734A (ja) 1992-09-01 1994-03-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環境移行装置
FR2698767B1 (fr) * 1992-12-08 1995-01-06 Sextant Avionique Système de maintien d'au moins une visière sur casque.
JPH0683734U (ja) * 1993-05-15 1994-11-29 茂 千代 ダブル・シールド
JPH086202B2 (ja) * 1993-06-18 1996-01-24 昭栄化工株式会社 ヘルメットにおけるシールド板取付構造
US5396661A (en) * 1993-12-03 1995-03-14 Gentex Corporation Helmet visor operating mechanism
CN2269738Y (zh) * 1996-08-22 1997-12-10 王仲良 机车安全帽可调式遮阳结构
US5890233A (en) * 1996-11-06 1999-04-06 Kaffka; Michael G. Visor system for light sports helmets
JP3891623B2 (ja) * 1996-12-17 2007-03-14 株式会社Shoei ヘルメットのシールド板取付け機構
US6260213B1 (en) * 1997-09-15 2001-07-17 Hong Jin Crown Croporation Shield connector for helmet
FR2773051B1 (fr) * 1997-12-29 2000-03-17 Gallet Sa Perfectionnement pour casque de protection
JP3060185U (ja) * 1998-08-07 1999-07-30 正道 林田 乗車用ヘルメットの二重式シールドおよびその開閉装置
US6301721B1 (en) * 1999-03-12 2001-10-16 Michio Arai Shield fixing structure in helmet
JP4656756B2 (ja) * 2001-05-18 2011-03-23 株式会社Shoei ヘルメットのシールド板制御装置
CA2422025A1 (en) * 2002-03-12 2003-09-12 Bombardier Inc. Helmet with breathing mask air passages
EP1393642B1 (en) * 2002-09-02 2007-07-04 Osbe Srl Protective helmet with sun visor, particularly for motorcyclists
JP4021781B2 (ja) * 2003-02-28 2007-12-12 株式会社ワイズギア ヘルメットのシールド取付構造
JP2005248551A (ja) * 2004-03-04 2005-09-15 Cosmo Kinki Kk ドアガード
ATE390054T1 (de) 2004-06-15 2008-04-15 Opticos Srl Schutzhelm mit abschirmungselement
US7895678B2 (en) * 2007-08-06 2011-03-01 Bell Sports, Inc. Helmet with improved shield mount and precision shield control
EP2039260B1 (en) * 2007-09-18 2011-01-12 OPTICOS S.r.l. Safety helmet with supplemental inner visor
US8051500B2 (en) * 2008-09-12 2011-11-08 Long Huei Helmet Co. Safety helmet visor setting mechanism
FR2956565B1 (fr) * 2010-02-19 2012-02-10 Msa Gallet Casque de protection
EP2449902B9 (en) * 2010-11-03 2013-08-14 Kido Sports Co., Ltd. Helmet with adjustable inner visor
US8656519B2 (en) * 2011-05-10 2014-02-25 Kin Yong Lung Industrial Co., Ltd. Posi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a full-faced and open-faced helme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6666A1 (en) * 2000-06-29 2002-01-02 Kasco Beta S.p.A. Protective helmet
TWM422881U (en) * 2011-06-30 2012-02-21 Te An Helmet Ind Co Ltd Sunshade lens assembly structure for helm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13713A1 (en) 2015-04-30
CN104585952A (zh) 2015-05-06
JP6259640B2 (ja) 2018-01-10
SG10201406991UA (en) 2015-05-28
EP2868221A2 (en) 2015-05-06
KR102040534B1 (ko) 2019-11-06
TW201517822A (zh) 2015-05-16
EP2868221A3 (en) 2015-10-28
KR20150050477A (ko) 2015-05-08
CN104585952B (zh) 2018-08-07
US10278446B2 (en) 2019-05-07
PH12014000302A1 (en) 2016-05-23
EP2868221B1 (en) 2016-12-07
JP2015086495A (ja) 2015-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0365B (zh) 安全帽用防護罩
TWI513419B (zh) 安全帽
JP4895647B2 (ja) ヘルメット
EP2460425B1 (en) Helmet
KR101878275B1 (ko) 헬멧의 바이저 장착 기구
US8250669B2 (en) Safety helmet with supplemental inner visor
US9167861B2 (en) Safety helmet with anti-dazzle visor
TWI635815B (zh) Support structure for helmet of helmet
CN110740653B (zh) 头盔
US11154107B2 (en) Visor locking mechanism and helmet
US5687427A (en) Integral safety helmet for motorcyclists, motorists, sports drivers including an improved visor
KR102461899B1 (ko) 헬멧용 회동체 고정수단
JP6275055B2 (ja) ヘルメット
JPH072575Y2 (ja) ヘルメットにおけるシールドのロック機構
JP2015148026A (ja) ヘルメット用のシールド
JP3165674U (ja) ヘルメット
WO2008060039A1 (en) Helmet having shield control means
BRPI0710397A2 (pt) capacete de proteção com viseira encaixada em nìvel apresentando a parte frontal queixeira/viseira rebatìvel
EP0750857A2 (en) Integral safety helmet for motorcyclists, motorists, sports drivers, including an improved visor
CA2748073A1 (en) Dual lens hel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