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5633B - The layer is peeled off the container, and the side of the container is removed from the container Method,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aminated peel container - Google Patents

The layer is peeled off the container, and the side of the container is removed from the container Method,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aminated peel contain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5633B
TWI565633B TW104142257A TW104142257A TWI565633B TW I565633 B TWI565633 B TW I565633B TW 104142257 A TW104142257 A TW 104142257A TW 104142257 A TW104142257 A TW 104142257A TW I565633 B TWI565633 B TW I5656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uth
cap
layer
laminated peeling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2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6273A (zh
Inventor
Shinsuke Taruno
Tetsuaki Eguchi
Kentaro Uchihashi
Kouichiro Yoshida
Original Assignee
Kyora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581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4001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581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4001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581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4001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310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8673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368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232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ra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ra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636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6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5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563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3/00Clos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by applying caps
    • B67B3/22Clos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by applying caps by applying snap-on c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07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e.g. composition, physical features
    • B65D1/0215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e.g. composition, physical features multilay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6905Using combined techniques for making the preform
    • B29C49/0691Using combined techniques for making the preform using sheet like material, e.g. sheet blow-moulding from joined sheets
    • B29C49/06916Means for avoiding parts of the sheets to stick together, e.g. to provide blow op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23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B65D1/023Neck constr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3/00Details of bottles or ja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23/02Linings or internal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1/00Caps, e.g. crown caps or crown seals, i.e. members having parts arranged for engagement with the external periphery of a neck or wall defining a pouring opening or discharge aperture; Protective cap-like covers for closure members, e.g. decorative covers of metal foil or paper
    • B65D41/02Caps or cap-like covers without lines of weakness, tearing strips, tags, or like opening or removal devices
    • B65D41/16Snap-on caps or cap-like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04Articles or materials enclosed in two or more containers disposed one within another
    • B65D77/06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other materials or articles enclosed in flexible containers disposed within rigid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22Details
    • B65D77/225Pressure relief-valves incorporated in a container wall, e.g. valv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elastic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055Containers or packages provided with a flexible bag or a deformable membrane or diaphragm for expelling the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094Containers having an external wall formed as, or with, a diaphragm or the like which is deformed to expel the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05/00Ven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Package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Description

積層剝離容器、朝積層剝離容器安裝帽蓋的方 法、及積層剝離容器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隨著內容物的減少而內層從外層剝離並收縮的積層剝離容器、朝積層剝離容器安裝帽蓋的方法以及積層剝離容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安裝於飲料用瓶的帽蓋的構成。這種帽蓋通常在工廠中,為了抑制瓶子的變形,在用支承件支承設置於瓶口部的支承環的狀態下安裝於瓶口部。
另外,還已知有藉由隨著內容物的減少而內層從外層剝離並收縮來抑制空氣進入容器內部的積層剝離容器(例如,專利文獻2~3)。這樣的積層剝離容器具備由內層構成的內袋和由外層構成的外殼。對於積層剝離容器,通常將具有止回閥的帽蓋安裝於容器主體口部來使用。
這樣的容器主體通常使用圓筒狀的積層型坯並採用吹塑成型來製造。 另外,在容器主體的底部設有熔敷積層型坯的一端時的密封部,但該密封部不耐衝擊,因此為了提高強度而設置成從容器底面突出。專利文獻3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該密封部的強度,使密封部的熔敷層以藉由多個陷入部相互嚙合的方式熔接。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9211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65017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3401519號
(第1觀點)
本發明人等為了在積層剝離容器中也可以抑制安裝帽蓋時的容器的變形,研究了將與專利文獻1相同構成的支承環設置於容器口部。但是,在積層剝離容器中,口部也為內層與外層的二層構成,若在口部設置支承環,則在支承環的部位內層被外層夾持,因而可知會產生內層難以從外層剝離的現狀。
本發明的第1觀點是鑒於這樣的情況而進行的,提供一種不設置支承 環就能夠抑制安裝帽蓋時的容器變形的積層剝離容器。
(第2觀點)
另外,容器內的內容物因壓縮外殼而從設置於容器口部的帽蓋排出。由於在帽蓋上設有止回閥,所以即使隨之內容物的排出而內袋內的內容物的容量減少,外氣也不會導入到內袋內,因此內袋收縮。另一方面,為了在不對外殼施加壓縮力的狀態下外殼可恢復到本來的形狀,設置用於將外氣導入外殼與內袋之間的空間的外氣導入孔。但是,在容器尺寸小的情況下,有時內袋不會順利收縮。
本發明的第2觀點是鑒於這樣的情況而進行的,提供一種內袋可順利收縮的積層剝離容器。
(第3觀點)
為了實現專利文獻3的構成,需要在模具中配設按壓型坯熔接層的銷,因而模具結構變得複雜,生產成本增加。因此,期望以更簡單的構成來強化密封部。
本發明的第3觀點是鑒於這樣的情況而進行的,提供一種生產率優異的積層剝離容器的製造方法。
(第4觀點)
另外,容器內的內容物會因壓縮外殼而從設置於容器口部的帽蓋排出。由於在帽蓋上設有止回閥,所以即使隨著內容物的排出而內袋內的內容物的容量,外氣也不會導入到內袋內,因此內袋收縮。另一方面,為了在不對外殼施加壓縮力的的狀態下外殼恢復到本來的形狀,設置用於將外氣導入外殼與內袋之間的空間的外氣導入孔。但是,因容器形狀、外氣導入孔的位置,有時內袋難以收縮或者外殼形狀難以復原。
本發明的第4觀點是鑒於這樣的情況而進行的,提供一種內袋迅速收縮且外殼迅速恢復到本來形狀的積層剝離容器。
(第5觀點)
另外,本發明人朝積層剝離容器的容器主體安裝塞式帽蓋並進行了試驗,得知外氣會藉由容器主體與帽蓋之間的間隙進入容器主體的內部。若外氣進入容器主體內部,則內容物的劣化被促進,因此期望抑制外氣向容器主體內部的侵入。
本發明的第5觀點是鑒於這樣的情況而進行的,提供一種可抑制外氣向容器主體內部侵入的積層剝離容器。
以下,對解決上述第1~第5觀點的課題的技術手段進行說明。以下提出的第1~第5觀點的解決手段可相互組合。
根據本發明的第1觀點,提供一種積層剝離容器,其具備容器主體,該容器主體具備收容內容物的收容部和將上述收容部從上述內容物排出的口部,且上述收容部和上述口部具備外層和內層,隨著內容物的減少,由上述內層構成的內袋收縮,上述口部具備對安裝於上述口部的帽蓋進行卡合的卡合部和設置在比上述卡合部靠近上述收容部側的位置且向上述口部的內側縮頸的縮頸部,上述口部具備從上述縮頸部的上壁的外側端相對於上述上壁以45~135度的角度延伸的立設壁,在上述上壁的上述內層與上述立設壁的上述內層之間設有間隙。
本發明人等對不設置支承環而用支承件支承容器主體口部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在對安裝於口部的帽蓋進行卡合的卡合部的下側設置朝向口部內側縮頸的縮頸部來代替設置法蘭狀的支承環,並用支承件支承該縮頸部的上壁,能夠抑制安裝帽蓋時的容器的變形。
此外,藉由設置從縮頸部的上壁外側端相對於上壁以45度~135度角度延伸的立設壁,並在上壁的內層與立設壁的內層之間設置間隙,能夠防止內層被外層夾持,從而完成了本發明的第1觀點。
以下例示本發明的第1觀點的各種實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實施方式可相互組合。
優選上述上壁在相對於上述口部的中心軸以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
優選上述立設壁相對於上述上壁的角度為60~120度。
優選具備從上述立設壁的上側端向上述口部內側延伸的對置壁,並在上述上壁的上述內層與上述對置壁的上述內層之間設置間隙。
優選上述對置壁相對於上述上壁的角度為-10~80度。
優選上述口部具備上述帽蓋的內環所抵接的抵接部,上述抵接部設置於比上述卡合部更靠近上述口部的排出口的部位。
優選上述口部沿周向具有第1區域和第2區域,該第1區域設有上述縮頸部,該第2區域不設置上述縮頸部或者設有縮頸量小於第1區域的縮頸部的小縮頸部,上述口部的第2區域設有用於將外氣導入上述外層與上述內層之間的中間空間的外氣導入孔。
優選上述外氣導入孔設置於比上述上壁更靠近上述口部的排出口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1觀點的其他觀點,提供一種朝積層剝離容器安裝帽蓋的方法,是對上述記載的積層剝離容器安裝帽蓋的方法,該方法具備如下步驟:將上述帽蓋安裝於上述口部時,在使支承上述口部的支承件抵接於上述上壁的下表面而支承上述口部的狀態下,將上述帽蓋安裝於上述口部。
根據本發明的第2觀點,提供一種積層剝離容器,其具備容器主體,該容器主體具有外殼和內袋,且隨著內容物的減少,上述內袋收縮,構成上述內袋的內層具備接觸上述內容物的最內層和可相對於上述最內層滑動的被覆層。
本發明的第2觀點的積層剝離容器成為如下構成:內層具備接觸內容物的最內層和可相對於上述最內層滑動的被覆層。以往通常採用由氧阻隔性高的EVOH樹脂等構成的被覆層粘合於最內層而成為一體的構成,但由於EVOH樹脂的剛性高,所以相應地,被覆層與最內層一體化而成的內層難以變形,內袋無法順利收縮。另一方面,本發明的第2觀點中,最內層不粘合於被覆層,且最內層可相對於被覆層滑動。因此,即使被覆層的剛性高,最內層也可比較自由地變形,所以內袋可順利收縮。
以下,例示本發明的第2觀點的各種實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實施方式可相互組合。
優選上述被覆層由EVOH樹脂構成。
根據本發明的第3觀點,提供一種積層剝離容器的製造方法,其具備容器主體,該容器主體具有外殼和內袋,且隨著內容物的減少,上述內袋收縮,上述容器主體具有收容內容物的收容部和從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內容物的口部,且具有上述收容部的底面的大致中央所設置的中央凹區域和設置於其周圍的周邊區域,上述中央凹區域比周邊區域更向上述口部凹陷,所述製造方法具備如下步驟:密封部形成步驟,將對具備構成上述外殼的外層和構成上述內袋的內層的筒狀的積層型坯進行吹塑成型時的上述積層型坯的密封部,於上述中央凹區域以超過由上述周邊區域規定的面而突出的方式形成薄膜形狀;以及密封部加工步驟,以上述密封部收容於上 述中央凹區域內的方式對上述密封部進行彎折加工或熔融加工。
本發明的第3觀點中,藉由以從容器主體的收容部的底面設置的中央凹區域突出的方式形成壓縮積層型坯而形成的薄膜形狀的密封部,對該密封部實施彎折加工或熔融加工,能夠將密封部強化,並且將密封部收納在中央凹區域內。在積層剝離容器為眼藥水容器之類的小型容器的情況下,中央凹區域的凹陷量也變小,因而將密封部收納在中央凹區域內並不容易,但在本發明的第3觀點中,由於密封部為薄膜形狀,所以容易將密封部彎折或熔融而收納在中央凹區域內。
以下,例示本發明的第3觀點的各種實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實施方式可相互組合。
優選上述密封部以其最大厚度為上述積層型坯的壁厚的1/3以下的方式形成。
優選上述密封部以其整體厚度均勻的方式形成。
根據本發明的第4觀點,提供一種積層剝離容器,其具備容器主體,該容器主體具有外殼和內袋,且隨著內容物的減少,上述內袋收縮,上述容器主體具備收容內容物的收容部和從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內容物的口部,上述外殼在上述收容部具備將上述外殼與上述內袋之間的中間空間和上述外部空間連通的外氣導入孔,上述收容部具備高剛性部和剛性低於上述高剛性部的低剛性部,上述外氣導入孔設置於上述低剛性部側。
本發明的第4觀點中,在朝積層剝離容器進行壓縮時,低剛性部優先被壓入且大幅度變形,因而低剛性部側的內層剝離顯著。另外,由於外氣導入孔設置在低剛性部側,所以低剛性部側的內層剝離時外氣被迅速導入,由此內層剝離進行的更快,外殼很快恢復原狀。
以下,例示本發明的第4觀點的各種實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可相互組合。
優選上述收容部具有筒狀的筒狀部和使上述筒狀部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的面板部,上述面板部為上述高剛性部,上述筒狀部為低剛性部。
優選上述外氣導入孔在上述筒狀部設置於與上述面板部對置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5觀點,提供一種積層剝離容器,其具備容器主體和安裝於上述容器主體的塞式帽蓋,上述容器主體構成:具備收容內容物的收容部和具有從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內容物的開口部的口部,且上述收容部和上述口部具備外層和內層,隨著上述內容物的減少而由上述內層構成的內袋收縮;上述口部具備沿上述口部的外周面設置的口部側卡合部,上述帽蓋具備沿上述帽蓋的內周面設置的帽蓋側卡合部,上述口部側卡合部和上述帽蓋側卡合部以在上述帽蓋安裝於上述口部的狀態下可相互卡合的方式構成,上述帽蓋和上述口部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帽蓋安裝於上述口部的狀態下,於比上述帽蓋側卡合部更遠離上述開口部的位置設置有傾斜抑制部,該傾斜抑制部藉由使上述口部與上述帽蓋之間的間隙變窄來抑制 上述帽蓋相對於上述口部的傾斜。
本發明人等對外氣侵入的原因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原因如下:由於容器主體的口部形狀和塞式帽蓋的形狀,有時相對於口部帽蓋容易變傾斜,若帽蓋傾斜,則容易在帽蓋與口部之間形成間隙。而且,基於該觀點,發現藉由設置抑制上述帽蓋相對於口部的傾斜的傾斜抑制部,能夠抑制外氣向容器主體內部的侵入,從而完成了本發明的第5觀點。
以下,例示本發明的第5觀點的各種實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實施方式可相互組合。
優選上述傾斜抑制部為設置於上述口部的外周面的口部側突出部。
優選在比上述口部側卡合部靠近上述收容部側的位置設有向上述口部的內側縮頸的縮頸部,上述口部側突出部設置於上述縮頸部的上壁與上述口部側卡合部之間。
優選上述傾斜抑制部為設置於上述帽蓋的內周面的帽蓋側突出部。
優選將上述外層與上述內層之間的中間空間和外部空間連通的外氣導入孔設置在上述收容部。
1‧‧‧積層剝離容器
10‧‧‧支承件
11‧‧‧外層
11e‧‧‧外層
11f‧‧‧外層
11g‧‧‧外層
12‧‧‧外殼
13‧‧‧內層
13a‧‧‧最內層
13b‧‧‧被覆層
13e‧‧‧內層
13f‧‧‧內層
14‧‧‧內袋
15‧‧‧外氣導入孔
21‧‧‧中間空間
23‧‧‧帽蓋
23a‧‧‧帽蓋主體
23b‧‧‧排出口
23c‧‧‧卡合部
23d‧‧‧內環
23e‧‧‧止回閥
23f‧‧‧筒部
23g‧‧‧流通路
23h‧‧‧流通路
23i‧‧‧止回閥
23j‧‧‧連接部
23l‧‧‧筒部23f的前端部
23m‧‧‧帽蓋罩
23t‧‧‧上部
27‧‧‧底密封部
27a‧‧‧密封部
29‧‧‧底面
29a‧‧‧中央凹區域
29b‧‧‧周邊區域
29c‧‧‧周邊凹區域
3‧‧‧容器主體
4‧‧‧閥部件
5‧‧‧筒體
5a‧‧‧軸部
5b‧‧‧卡止部
5c‧‧‧膨徑部
5d‧‧‧平坦面
5e‧‧‧開口部
5e1‧‧‧中央開口部
5e2‧‧‧狹縫部
5g‧‧‧空洞部
5h‧‧‧止動部
5j‧‧‧面
6‧‧‧移動體
7‧‧‧收容部
7a‧‧‧閥部件安裝凹部
7b‧‧‧筒狀部
7c‧‧‧面板部
7d‧‧‧環狀凸部
8‧‧‧密封部件
9‧‧‧口部
9a‧‧‧抵接部
9b‧‧‧擴徑部
9c‧‧‧縮頸部
9c1‧‧‧小縮頸部
9d‧‧‧卡合部
9e‧‧‧上壁
9f‧‧‧立設壁
9g‧‧‧對置壁
9h‧‧‧突出部
9i‧‧‧開口部
R1‧‧‧第1區域
R2‧‧‧第2區域
(本發明的第1~第4觀點的實施方式的附圖)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積層剝離容器1的容器主體3的結構 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對圖1的容器主體3安裝閥部件4且對密封部27a實施彎折加工而形成了底密封部27的狀態的截面圖。
圖3(a)~(c)表示對圖1~圖2的容器主體3的口部9安裝帽蓋23的步驟,是與圖2對應的截面圖。
圖4(a)~(c)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的口部9和帽蓋23,是與圖3(a)~(c)對應的截面圖。
圖5(a)~(c)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的口部9和帽蓋23,是與圖3(a)~(c)對應的截面圖。
圖6(a)是筒體5的正面圖,圖6(b)是筒體5的底面圖,圖6(c)是A-A截面圖,圖6(d)是B-B截面圖,圖6(e)是閥部件4的截面圖,圖6(f)是表示將閥部件4安裝於外殼12的狀態的截面圖,圖6(g)是表示移動體6抵接於止動部5h而使空洞部5g閉塞的狀態的截面圖。
圖7(a)~(b)是表示使用密封部件8作為被覆部件的例子的截面圖。
圖8是表示內層13的構成的截面圖。
圖9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容器主體3的口部9,圖9(a)是與圖2中的A-A截面對應的截面圖,圖9(b)~(c)是圖9(a)中的B-B截面圖和C-C截面圖。
图10(a)~(b)是表示图9 (b)~(c)口部9安装有盖23的状态的截面图。
圖11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的容器主體3的口部9,圖11(a)表示圖2中的A-A截面對應的截面圖,圖11(b)~(c)是(a)中的B-B截 面圖和C-C截面圖。
圖12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的容器主體3的口部9,圖12(a)是與圖2中的A-A截面對應的截面圖,圖12(b)~(c)是(a)中的B-B截面圖和C-C截面圖。
圖13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的容器主體3的口部9,圖13(a)是與圖2中的A-A截面對應的截面圖,圖13(b)~(c)是(a)中的B-B截面圖和C-C截面圖。
(本發明的第5觀點的實施方式的附圖)
圖14表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積層剝離容器1,圖14(a)是容器主體3安裝了帽蓋23和閥部件4的狀態的正面圖,圖14(b)是僅表示容器主體3的正面圖。
圖15(a)是圖14(a)中的A-A截面圖,圖15(b)是打開了圖15(a)的帽蓋23的帽蓋罩23m的狀態的截面圖,圖15(c)表示從圖15(a)去掉了口部9的截面圖。
圖16(a)~(b)用於說明對口部9安裝帽蓋23的步驟,是與圖15(a)對應的截面圖。
圖17(a)是閥部件4的立體圖,圖17(b)~(c)是表示閥部件4的動作的截面圖。
圖18是表示內層13的層構成的截面圖。
圖19是本發明的參考例的、與表示口部9和帽蓋23的圖15(a)對應的截面圖。
圖20是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與表示口部9和帽蓋23的圖15(a)對應的截面圖。
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各種特徵事項可相互組合。另外,各特徵獨立構成發明。首先說明本發明的第1~第4觀點,其後說明本發明的第5觀點的實施方式。也可將第1~第4觀點的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特徵與第5觀點的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特徵進行組合。
(本發明的第1~第4觀點的實施方式)
1.第1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積層剝離容器1具備容器主體3和閥部件4。容器主體3具備收容內容物的收容部7和從收容部7排出內容物的口部9。
如圖2所示,容器主體3在收容部7和口部9具備外層11和內層13,外殼12由外層11構成,內袋14由內層13構成。隨著內容物的減少,內層13離開外層11,從而內袋14離開外殼12而收縮。應予說明,有時在將內容物收容於收容部7之前進行將內層13從外層11剝離的預剝離步驟。在這種情況下,藉由在預剝離後對收容部7內吹入空氣或收容內容物而使內層 13接觸外層11。然後,隨著內容物的減少,內層13離開外層11。另一方面,在不進行預剝離步驟的情況下,排出內容物時內層13從外層11剝離而離開外層11。
口部9設有卡合部9d。本實施方式中,假設口部9安裝有如圖3所示的塞式的帽蓋23,卡合部9d是卡合於帽蓋23的卡合部23c的環狀突起。但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口部9安裝具有內螺紋的帽蓋、泵等,在這種情況下,卡合部9d由外螺紋部構成。
另外,口部9在比卡合部9d靠近收容部7側的位置設有朝向口部9內側縮頸的縮頸部9c。縮頸部9c的上壁9e在相對於口部9的中心軸C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設有從上壁9e的外側端相對於上壁9e以45度~135度的角度延伸的立設壁9f。立設壁9f相對於上壁9e的角度優選為60度~120度,進一步優選為75~105度。本實施方式中,立設壁9f相對於上壁9e大致垂直地延伸。在上壁9e的內層13e與立設壁9f的內層13f之間設有間隙,且內層13e與內層13f非一體化。也可表達為內層13不被上壁9e的外層11e和立設壁9f的外層11f夾持。
另外,設有從立設壁9f的上側端向口部9內側(朝向中心軸C的方向)延伸的對置壁9g。對置壁9g相對於上壁9e的角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10~80度,本實施方式中為約30度。在上壁9e的內層13e與對置壁9g的內層13g之間設有間隙,因而內層13e與內層13g非一體化。也可表達為內層 13不被上壁9e的外層11e和對置壁9g的外層11g夾持。
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中,在口部9,內層13不被外層11束縛,因此內層13可順利地從外層11剝離。
接著使用圖3對在口部9安裝帽蓋23的方法進行說明。要裝著的帽蓋23具備:帽蓋主體(主體部)23a、設置於帽蓋主體23a的排出口23b、設置於從帽蓋主體23a以圓筒狀延伸的筒部(外周部)23f的大致前端的卡合部23c、在筒部23f內側從帽蓋主體23a以圓筒狀延伸的內環23d、設置於內環23d的內側且與排出口23b連通的流通路23g、以及設置於流通路23g的止回閥23e。在帽蓋23安裝於口部9的狀態下,收容部7內的內容物藉由流通路23g被從排出口23b排出。另一方面,由於止回閥23e阻斷外氣從排出口23b流入,所以外氣不會侵入容器主體3的內袋14內,內容物的劣化得到抑制。應予說明,這裏示出的帽蓋23的結構是一個例子,例如也可採用具有其他構成的止回閥的帽蓋23。
安裝帽蓋23時,首先,為了抑制收容部7因安裝帽蓋23時的衝擊而變形,如圖3(a)所示,使支承件10抵接於縮頸部9c的上壁9e下表面,在該狀態下,如圖3(b)~(c)所示,使帽蓋23的卡合部23c卡合於口部9的卡合部9d。從圖3(b)的狀態卡合部23c越過卡合部9d時,帽蓋23的筒部23f以擴徑的方式撓曲,並且口部9以縮頸的方式撓曲,因此口部9越容易撓曲,帽蓋23越容易安裝,但本實施方式的口部9未設有如日本特開 平11-292112號公報所公開的支承環,而是使支承件10抵接於縮頸部9c的上壁9e下表面來支承口部9,因此口部9容易撓曲,帽蓋23容易安裝。另外,由於口部9容易撓曲,所以內袋14容易撓曲至容器出口的附近,容易將內容物用盡到最後。
另外,口部9a設有內環23d的外表面所抵接的抵接部9a,藉由內環23d的外表面抵接於口部9的抵接部9a,可防止內容物的漏出。本實施方式中,口部9的前端設有擴徑部9b,由於擴徑部9b的內徑比抵接部9a的內徑大,所以內環23d的外表面不會接觸到擴徑部9b。在口部9不設置擴徑部9b的情況下,口部9的內徑因製造時的偏差多少會有些變小,此時會產生內環23d進入外層11與內層13之間這種不良情況,但在口部9設有擴徑部9b的情況下,口部9的內徑即使有一些偏差也不會產生這種不良情況。
另外,即使在口部9設有擴徑部9b的情況下,因內環23d與抵接部9a的摩擦,而有內層13從外層11剝離的疑慮。但是,本實施方式中,在比抵接部9a更靠近收容部7的位置設有縮頸部9c,縮頸部9c可抑制內層13的脫落,因此可抑制內袋14脫落到外殼12內。這樣,縮頸部9c具有抑制內層13脫落的功能,並且在安裝帽蓋23時具有作為支承件10在口部9的支承部位的功能。
這裏,使用圖4~圖5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2的口部9和帽蓋23。
圖4所示的變形例1與圖3的構成的主要區別點在於抵接部9a的位置不同。圖3的構成中,抵接部9a位於比卡合部9d更靠近容器出口的位置,與此相對,圖4的構成中,抵接部9a比卡合部9d更遠離容器出口而設置在卡合部9d與縮頸部9c之間。雖然這兩種構成均可實施,但圖3的構成在如下方面是有利的:能夠有效利用容器主體3內的容積,此外由於內層11能夠剝離至接近容器出口的位置,所以容易使內容物排出直到最後。
圖5所示的變形例2與圖3的構成的主要區別點在於,對置壁9g相對於上壁9e大致平行,且由上壁9e、立設壁9f和對置壁9g形成大致“”字的形狀(橫向的U字形狀)。這樣的構成中,在內層13e、13f、13g之間設有間隙,因而它們並非一體化,因此可得到與圖3的構成相同的作用效果。應予說明,在圖5的構成的情況下,若上壁9e與對置壁9g之間的距離短,則內層13e容易與內層13g接觸而一體化,因此,上壁9e的下表面與對置壁9g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優選為上壁9e壁厚(外層11e與內層13e的合計厚度)的2.5倍以上。此時,會在內層13e與內層13g之間形成上壁9e壁厚的大約一半厚度的間隙。
如圖1~圖2所示,收容部7為大致圓筒狀,具有筒狀的筒狀部7b和使筒狀部7b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的面板部7c。容器主體3是藉由對筒狀(例:圓筒狀)的積層型坯進行吹塑成型而形成的,因此對於容器主體3的各部分的壁厚而言,吹塑比越大的部位(距離中心軸C的距離越遠的部位)越小。由於面板部7c比筒狀部7b更靠近中心軸C,所以壁厚大於筒狀部7b。 因此,面板部7c的剛性比筒狀部7b高,面板部7c成為高剛性部,筒狀部7b成為低剛性部。
收容部7內的內容物藉由壓縮收容部7使其變形而排出,但若夾著筒狀部7b和面板部7c來壓縮收容部7,則剛性低的筒狀部7b將優先變形,因此筒狀部7b的變形量比面板部7c大。而且,由於內層13在變形量大的部位容易從外層11剝離,因此筒狀部7b的內層13的剝離優先進行。本實施方式中,在外殼12於收容部7設有將外殼12與內袋14之間的中間空間21和容器主體3的外部空間S連通的外氣導入孔15,由於外氣導入孔15設置在筒狀部(低剛性部)7b側,所以在內層13剝離時,外氣被順利導入外殼12與內袋14之間的中間空間21,內層13從外層11順利剝離。因此,壓縮收容部7時內袋14順利收縮,並且若解除壓縮力,則外殼12會順利恢復原狀。
外氣導入孔15可設置在筒狀部(低剛性部)7b的任意位置,但優選設置在與面板部7c對置的位置。這是因為夾著筒狀部7b和面板部7c壓縮收容部7時,在與面板部7c對置的位置,筒狀部7b變形的幅度最大。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在外氣導入孔15設有調節中間空間21與外部空間S之間的空氣的進出的閥部件4。閥部件4安裝於設置在收容部7的閥部件安裝凹部7a。閥部件4具有如下功能:藉由在壓縮收容部7時關閉並阻斷從中間空間21向外部空間S的空氣的流動,從而提高中間空間21內的 壓力,施加於外殼12的壓力容易被傳遞到內袋14。因此,即使在內袋14內的收容物變少時也能夠容易地排出內容物。另一方面,閥部件4具有如下功能:在解除了施加於收容部7的壓縮力時打開而使從外部空間S向中間空間21的空氣通過。因此,外氣被導入中間空間21內,外殼12順利恢復原狀。即使沒有閥部件4,藉由使外殼12大幅度變形也可藉由外殼12而直接壓縮內袋14,因此閥部件4並不是必需的構成。
如上所述,閥部件4具有可開閉外氣導入孔15的功能即可,作為其構成例,可舉出以如下方式構成的構成:在閥部件4本體上設置貫通孔和可開閉的閥門,利用該閥門的動作來開閉貫通孔,由此對外氣導入孔15進行開閉;或者利用閥部件4的移動而對外氣導入孔15的邊緣與閥部件4之間的間隙進行開閉,由此閥部件4對外氣導入孔15進行開閉。對於前者的閥部件4,即使在外氣導入孔15的尺寸多少有些的偏差的情況下,閥部件4也可正常地發揮功能,因此特別適用於眼藥水等小型容器。
這裏,使用圖2和圖7對閥部件4的一個例子進行說明。閥部件4具備:具有以使外部空間S與中間空間21連通的方式設置的空洞部5g的筒體5、和可移動地收容在空洞部5g內的移動體6。筒體5和移動體6採用注射成型等形成,以越過後述的止動部5h的方式將移動體6壓入空洞部5g內,從而能夠使移動體6配置在空洞部5g內。本實施方式中,空洞部5g為大致圓柱形狀,移動體6為大致球形,但只要是能夠實現與本實施方式相同功能的形狀,也可以是其他形狀。空洞部5g的橫截面(圖6(d)的截面)的直 徑稍大於移動體6所對應的截面的直徑,成為移動體6可沿圖6(c)的箭頭B方向自由移動的形狀。由空洞部5g的橫截面直徑/移動體6所對應的截面的直徑規定的比值優選為1.01~1.2,更有選為1.05~1.15。若該值過小,則妨礙移動體6的順暢移動,若該值過大,則包圍空洞部5g的面5j與移動體6之間的間隙變得過大,從而壓縮容器主體3時施加於移動體6的力容易變得不充分。
筒體5具有:配置於外氣導入孔15內的軸部5a、設置於軸部5a的外部空間S側且防止筒體5進入中間空間21的卡止部5b、設置於軸部5a的中間空間21側且防止筒體5從容器主體3的外側被拔出的膨徑部5c。軸部5a成為朝向中間空間21側前端變細的形狀。換言之,軸部5a的外周面為錐面。而且,藉由使軸部5a的外周面與外氣導入孔15的邊緣密合而使筒體5安裝於容器主體3。藉由這樣的構成,能夠減小外氣導入孔15的邊緣與筒體5之間的間隙,其結果,能夠抑制在壓縮容器主體3時中間空間21內的空氣從外氣導入孔15的邊緣與筒體5之間的間隙流出。應予說明,由於筒體5藉由軸部5a的外周面與外氣導入孔15的邊緣密合而安裝於容器主體3,所以膨徑部5c未必必須。
在包圍空洞部5g的面5j設有移動體6從中間空間21側向外部空間S側移動時將移動體6卡止的止動部5h。止動部5h由環狀的突起構成,若移動體6抵接於止動部5h,則通過空洞部5g的空氣的流通被阻斷。
另外,筒體5的前端為平坦面5d,在平坦面5d設有與空洞部5g連通的開口部5e。開口部5e ,在平坦面5d的中央設置的大致圓形的中央開口部5e1和從中央開口部5e1呈放射狀擴展的多個狹縫部5e2。根據這樣的構成,即使在移動體6抵接於空洞部5g底部的狀態下也不會妨礙空氣的流動。
如圖6(f)所示,對於閥部件4,若從膨徑部5c側插入外氣導入孔15內且卡止部5b被推入至抵接於外殼12外表面的位置,則在軸部5a的外周面與外氣導入孔15的邊緣密合的狀態下被保持於外殼12。若在空氣進入中間空間21的狀態下壓縮外殼12,則中間空間21內的空氣藉由開口部5e進入空洞部5g內,並將移動體6推升而抵接於止動部5h。若移動體6抵接於止動部5h,則通過空洞部5g的空氣的流動被阻斷。
若在該狀態下進一步壓縮外殼12,則中間空間21內的壓力升高,其結果是內袋14被壓縮,內袋14內的內容物被排出。另外,若解除對外殼12的壓縮力,則外殼12因其自身的彈性而復原。隨著外殼12的復原,中間空間21內的壓力降低,從而如圖6(g)所示,容器內側方向的力FI施加於移動體6。由此,移動體6向空洞部5g底移動而成為圖6(f)所示的狀態,外氣藉由移動體6與面5j的間隙和開口部5e導入中間空間21內。
閥部件4可藉由在膨徑部5c擴張外氣導入孔15的同時將膨徑部5c插入中間空間21內而安裝於容器主體3。因此,膨徑部5c的前端優選為前端 變細的形狀。這樣的閥部件4由於僅將膨徑部5c從容器主體3外側按入中間空間21內即可安裝,因此生產率優異。應予說明,由於在筒體5的前端設有平坦面5d,所以將閥部件4按入中間空間21內時,即使閥部件4的前端碰撞到內袋14,內袋14也不易損傷。
可以以如下方式構成:在安裝有閥部件4的狀態下,設置覆帽蓋閥部件4和外氣導入孔15的周圍而防止外氣導入中間空間21內的被覆部件。根據這樣的構成,在製造步驟中可防止工廠內的有味氣體侵入中間空間21內。例如,可以在將內容物填充於內袋14內後,在清潔的氣氛下安裝被覆部件。另外,根據這樣的構成,在用高溫蒸汽對容器進行滅菌的情況下,能夠防止蒸汽從外氣導入孔15侵入中間空間21而導致水分殘留在中間空間21內。在被覆部件覆帽蓋閥部件4和外氣導入孔15的狀態下,外氣不會導入中間空間21,在壓縮外殼12後不會恢復原狀,因此假設用戶在取下被覆部件的狀態下進行使用。
作為具體的構成例,如圖7(a)~(b)所示,可舉出設置粘合於閥部件4和外氣導入孔15的周圍的密封部件8的例子。圖7(a)的例子中,在以包圍閥部件安裝凹部7a的方式設置的環狀凸部7d上貼附有密封部件8。圖7(b)的例子中,在閥部件安裝凹部7a內以包圍閥部件4和外氣導入孔15的方式設置的環狀凸部7d上貼附有密封部件8。圖7(b)的例子中,可避免密封部件8從外殼12的表面突出。
如圖1~圖2所示,在收容部7的底面29設有中央凹區域29a和設置於其周圍的周邊區域29b,如圖2所示,中央凹區域29a設有從底面29突出的底密封部27。底密封部27的形成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如圖1(b)所示,將對具備外層11和內層13的筒狀的積層型坯進行吹塑成型時的上述積層型坯的密封部27a,於中央凹區域29a,以超出由周邊區域29b規定的面P(圖2所示)而突出的方式形成為薄膜形狀(密封部形成步驟)。密封部27a可藉由在吹塑成型時用組合模具夾持積層型坯27a來進行壓縮而形成。優選密封部27a以如下方式形成:其最大厚度為上述積層型坯的壁厚的1/3以下(優選1/4或1/5以下)。密封部27a的厚度例如為0.1~0.4mm,優選為0.2~0.3mm。在一個例子中,壁厚為1.5mm的圓筒狀的積層型坯在密封部27a處被壓縮至0.25mm。優選密封部27a以其整體厚度均勻的方式形成。
接著,如圖2所示,以密封部27a收容於中央凹區域29a內的方式對密封部27a進行彎折加工,形成底密封部27。由於密封部27a是極薄的薄膜形狀,所以容易彎折而收納在中央凹區域29a內。另外,也可以對密封部27a實施熔融加工來代替彎折加工。由於密封部27a是極薄的薄膜形狀,所以容易熔融而收納在中央凹區域29a內。
藉由對密封部27a進行彎折加工或熔融加工而形成底密封部27,可提高容器主體3的底面29的耐衝擊性。另外,由於底密封部27不從面P突出, 所以將積層剝離容器1豎立時,可防止底密封部27從面P伸出而阻礙積層剝離容器1的自立性。
另外,如圖1(b)所示,底面29的凹區域設置為沿密封部27a的長邊方向橫過底面29整體。換言之,中央凹區域29a與周邊凹區域29c相連。藉由這樣的構成,使密封部27a容易彎折。
接著,對容器主體3的層構成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容器主體3具備外層11和內層13。為提高復原性,外層11形成得壁厚大於內層13。
外層11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等構成。應予說明,容器的直徑為30mm以下時,優選構成為外層11含有低密度聚乙烯。根據該構成,用於使內容液排出的擠壓變得容易。例如,外層11可由低密度聚乙烯的單層構成。另外,外層11也可由低密度聚乙烯與使用成型時的毛刺得到的再生材料的多層構成。
如圖8所示,本實施方式中,內層13具備接觸內容物的最內層13a和可相對於最內層13a滑動的被覆層13b。通常採用由氧阻隔性高度EVOH樹脂構成的被覆層13b粘合於最內層13a而成為一體的構成,但由於EVOH樹脂的剛性高,所以相應地被覆層13b與最內層13a一體而成的內層13難以變形,內袋14無法順暢地收縮。另一方面,本實施方式中,最內層13a 不與被覆層13b粘合,且最內層13a可相對於被覆層13b滑動。因此,即使在被覆層13b的剛性高的情況下,最內層13a也能夠較自由地變形,所以內袋14可順暢地收縮。另外,由於最內層13a與被覆層13b分離,所以在形成外氣導入孔15時,即使誤傷到被覆層13b,只要最內層13a不被損傷就不會發生問題。
在最內層13a與被覆層13b非粘合的情況下,外氣導入孔15也可以以貫通外層11和被覆層13b的方式形成。在這種情況下,外氣將被導入最內層13a與被覆層13b之間的空間。
最內層13a是與積層剝離容器1的內容物接觸的層,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等聚烯烴、EVOH樹脂等構成。構成最內層13a的樹脂的拉伸彈性率優選為50~300MPa,更優選為70~200MPa。拉伸彈性率在這樣的範圍的情況下,最內層13a特別柔軟。拉伸彈性率具體而言例如為50、100、150、200、250、300Mpa,也可以是這裏例示的數值中的任意2個數值之間的範圍內。應予說明,內容物為藥液時,為了使藥液成分不易吸附於最內層13a,最內層13a優選聚丙烯或EVOH樹脂。在這種情況下,藉由使內層更柔軟,從而內層的收縮可順利進行且可防止針孔等的產生,因此作為最內層13a特別優選使用聚丙烯。另外,從柔軟性的觀點出發,作為最內層13a,特別優選丙烯無規共聚物。丙烯無規共聚物為丙烯與其他單體之間的無規共聚物,丙烯以外的單體含量小於50mol%,優選為5~35mol%。其含量具體而言例 如為5、10、15、20、25、30mol%,也可以在這裏例示的數值中的任意2個數值之間的範圍內。作為與丙烯共聚的單體,特別優選乙烯。在為丙烯與乙烯的無規共聚物的情況下,乙烯的含量優選為5~30mol%,具體而言例如為5、10、15、20、25、30mol%,也可以在這裏例示的數值中的任意2個數值之間的範圍內。
被覆層13b是出於賦予氧阻隔性的目的而設置的層,優選由EVOH樹脂構成。被覆層13b由EVOH樹脂構成時,外層11與內層13之間的剝離性良好。
EVOH樹脂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樹脂,可藉由乙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水解而得到。EVOH樹脂的乙烯含量例如為25~50mol%,從氧阻隔性的觀點出發,優選為32mol%以下。乙烯含量的下限沒有特別規定,但乙烯含量越少,EVOH樹脂的柔軟性越容易降低,因此優選為25mol%以上。另外,EVOH樹脂優選含有氧吸收劑。藉由使EVOH樹脂含有氧吸收劑,能夠進一步提高EVOH樹脂的氧阻隔性。
EVOH樹脂的融點優選比構成外層11的樹脂的融點高。在使用加熱式的穿孔裝置在外層11形成外氣導入孔15的情況下,藉由使EVOH樹脂的融點比構成外層11的樹脂的融點高,在外層11形成外氣導入孔15時,能夠防止孔到達內層13。從該觀點出發,優選(EVOH的融點)-(構成外層11的樹脂的融點)之差大,優選為15℃以上,特別優選為30℃以上。該融 點之差例如為5~50℃,具體而言,例如為5、10、15、20、25、30、35、40、45、50℃,也可以在這裏例示的數值中的任意2個數值之間的範圍內。
在請求項的範圍內不對內層的構成進行限定的情況下,內層13的構成沒有限定,此時,可以在最內層13a與被覆層13b之間設置粘合層。粘合層是具有將被覆層13b與最內層13a粘合的功能的層,例如添加有對上述聚烯烴導入了羧基的酸改質聚烯烴(例:馬來酸酐改質聚乙烯)的層或者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粘合層13的一個例子為低密度聚乙烯或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與酸改質聚乙烯的混合物。
2.第2實施方式
使用圖9對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積層剝離容器進行說明。第2實施方式與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類似,主要區別點在於:外氣導入孔15設置在口部9、縮頸部9c的構成不同、以及在帽蓋23設置止回閥23i來代替閥部件4。以下,圍繞區別點進行說明。
第1實施方式中,在口部9遍及口部9整周以縮頸量均勻的方式設有縮頸部9c,但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如下構成:在口部9沿周向設有第1區域R1和第2區域R2,在第1區域R1設置縮頸部9c,第2區域R2不設置縮頸部9c。換言之,本實施方式中,縮頸部9c僅設置在口部9的周向局部。外氣導入孔15設置在第2區域R2。
帽蓋23具備以將外氣導入孔15和外部空間S連通的方式設置的流通路23h和設置於流通路23h內的止回閥23i。止回閥23i具有如下功能:壓縮收容部7時關閉流通路23h而中間空間21內的壓力升高,且解除了施加於收容部7的壓縮力時打開流通路23h而使從外部空間S向中間空間21的空氣通過。為了容易與設置於帽蓋23的流通路23h連通,外氣導入孔15優選設置在比上壁9e更靠近口部9的排出口附近的位置,進一步優選設置在比對置壁9g更靠近口部9的排出口附近的位置。
本實施方式中,由於在不設置縮頸部9c的第2區域R2設有外氣導入孔15,因此在設置於口部9的外氣導入孔15與收容部7之間不存在縮頸部9c。因此,在外氣導入孔15和收容部7的外層11與內層13之間的中間空間21之間容易形成外氣的流通路,容易將外氣導入中間空間21內。
<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
上述第2實施方式中,在口部9的周向交替地各設有2處第1區域R1和第2區域R2,設置第1區域R1和第2區域R2的角度範圍分別約為90度,但在變形例1中,如圖11所示,在口部9的周向分別各設有1處第1區域R1和第2區域R2。這種形態也能夠在第2區域R2設置外氣導入孔15,得到與上述第2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
上述第2實施方式中,在第2區域R2設置縮頸部9c,但如圖12所示, 變形例2中,在第2區域R2設置縮頸量比縮頸部9c小的小縮頸部9c1。本變形例中,小縮頸部9c1存在於外氣導入孔15與收容部7之間,但由於小縮頸部9c1的縮頸量小,所以不易妨礙在外氣導入孔15與中間空間21之間形成外氣的流通路。因此,本變形例也可得到與上述第2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
上述第2實施方式中,如圖9(a)所示,在大致圓筒狀的口部9的第1區域R1,口部9的縮頸部9c上側的側壁向徑向外側突出,因而在第1區域R1設有縮頸部9c。因此,縮頸部9c的口部9的外周形狀為大致圓形。另一方面,變形例3中,如圖13所示,在大致圓筒狀的口部9的第1區域R1,口部9的縮頸部9c的側壁向徑向內側凹陷,因而在第1區域R1設有縮頸部9c。因此,縮頸部9c的口部9的外周形狀為非圓形,立設壁9f的口部9的外周形狀為大致圓形。
本變形例中,由於在外氣導入孔15與收容部7之間不存在縮頸部9c,所以也可得到與上述第2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本變形例中,第2區域R2的從口部9的中心軸C到內層13的距離大於上述第2實施方式,因此相應地內層13變薄而剛性降低。因此,本變形例與上述第2實施方式相比,有內層13容易從外層11剝離的優點。
(本發明的第5觀點的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第5觀點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中,省略與本發明的第1~第4觀點的實施方式相通部分的說明。
3.第3實施方式
如圖14~圖15所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積層剝離容器1具備容器主體3、閥部件4、以及安裝於容器主體3的塞式帽蓋23。容器主體3具備收容內容物的收容部7和具有從收容部7排出內容物的開口部9i的口部9。
如圖15所示,容器主體3在收容部7和口部9具備外層11和內層13,外殼12由外層11構成,內袋14由內層13構成。
在口部9沿口部9的外周面設有卡合部9d。本實施方式中,假設在口部9安裝有塞式帽蓋23,卡合部9d是可卡合於帽蓋23的卡合部23c的環狀突起。
另外,在口部9於比卡合部9d靠近收容部7側的位置設有朝向口部9內側縮頸的縮頸部9c。縮頸部9c的上壁9e相對於口部9的中心軸C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
接著,使用圖15~圖16對在口部9安裝帽蓋23的方法進行說明。裝著的帽蓋23如圖15(b)所示具備帽蓋主體23a和帽蓋罩23m。帽蓋主體 23a和帽蓋罩23m在連接部23j處連接,帽蓋罩23m可開閉。帽蓋主體23a具備:上部23t、設置在上部23t的排出口23b、從上部23t的外周呈圓筒狀延伸的筒部23f、沿筒部23f的內周面延伸設置的卡合部23c、在筒部23f的內側從上部23t呈圓筒狀延伸的內環23d、設置在內環23d的內側且與排出口23b連通的流通路23g、以及設置於流通路23g的止回閥23e。卡合部23c是可卡合於口部9的卡合部9d的環狀突起。在帽蓋23安裝於口部9的狀態下,收容部7內的內容物藉由流通路23g從排出口23b排出。另一方面,由於止回閥23e阻斷外氣從排出口23b流入,所以外氣不會侵入容器主體3的內袋14內,內容物的劣化得到抑制。應予說明,這裏示出的帽蓋23的結構的一個例子,例如也可採用具有其他構成的止回閥的帽蓋23。
在安裝帽蓋23時,首先,為了抑制因安裝帽蓋23時的衝擊使收容部7變形,如圖16(a)所示,使支承件10與縮頸部9c的上壁9e的下表面抵接,在該狀態下,如圖16(b)所示,使帽蓋23的卡合部23c與口部9的卡合部9d抵接,從該狀態,藉由進一步按入帽蓋23,如圖15(a)所示,卡合部23c越過卡合部9d,從而卡合部23與卡合部9d卡合。
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5(c)所示,在比卡合部9d更遠離開口部9i的位置(靠近收容部7的位置)設有突出部9h。突出部9h設置在縮頸部9c的上壁9e與卡合部9d之間。另外,也可表達為,如圖15(a)所示,突出部9h在帽蓋23安裝於口部9的狀態下設置於比帽蓋23的卡合部23c更遠離開口部9i的位置。突出部9h是縮頸部9c的上壁9e與卡合部9d之間的部 位擴徑而形成的。
如圖19的參考例所示,在縮頸部9c的上壁9e與卡合部9d之間不設置突出部9h的情況下,筒部23f的前端部23l與口部9之間會形成大的間隙G,由於存在間隙G而帽蓋23容易傾斜,因帽蓋23傾斜,內環23d會離開抵接部9a而外氣侵入容器主體3的內部。另一方面,本實施方式中,由於在縮頸部9c的上壁9e與卡合部9d之間設有突出部9h,所以筒部23f的前端部23l與口部9之間的間隙變小或者間隙消失,帽蓋23相對於口部9的傾斜得到抑制,從而外氣向容器主體3內部的侵入得到抑制。本實施方式中,突出部9h作為申請專利範圍的“傾斜抑制部”發揮功能。突出部9h可以與前端部23l接觸也可以不接觸。若突出部9h與前端部23l接觸,則有更有效地抑制帽蓋23的傾斜的優點。另一方面,若突出部9h不與前端部23l接觸,則有在將帽蓋23安裝於口部9時前端部23l與突出部9h的干擾被減輕的優點。
在收容部7設有由傾斜的平面構成的閥部件安裝凹部7a,在凹部7a設有外氣導入孔15。外氣導入孔15是僅設置在外殼12的貫通孔,將外殼12與內袋14之間的中間空間21和容器主體3的外部空間S連通。本實施方式中,在外氣導入孔15安裝有調節空氣在中間空間21與外部空間S之間的進出的閥部件4。凹部7a是在用收縮膜覆帽蓋收容部7時為避免閥部件4與收縮膜的干擾而設置的。另外,為了防止凹部7a被收縮膜密閉,設有從凹部7a向口部9的方向延伸的空氣流通槽7b。
如圖17所示,閥部件4具備配置於外氣導入孔15內的軸部4a、設置在軸部4a的中間空間21側且截面積比軸部4a大的帽蓋部4c、設置在軸部4a的外部空間S側且防止閥部件4進入中間空間21的卡止部4b。藉由在帽蓋部4c擴張外氣導入孔15的同時將帽蓋部4c插入中間空間21內,從而閥部件4可安裝於容器主體3。因此,帽蓋部4c的前端優選成為前端變細的形狀。這樣的閥部件4由於僅從容器主體3的外側將帽蓋部4c按入中間空間21內即可安裝,因此生產率優異。
帽蓋部4c以壓縮外殼12時使外氣導入孔15實質上閉塞的方式構成,成為越接近軸部4a截面積越小的形狀。另外,卡止部4b構成為外殼12被壓縮後復原時空氣可導入中間空間21。若壓縮外殼12,中間空間21內的壓力高於外圧,中間空間21內的空氣從外氣導入孔15漏出到外部。因該壓力差和空氣的流動,帽蓋部4c向外氣導入孔15移動,如圖17(b)所示,帽蓋部4c將外氣導入孔15閉塞。由於帽蓋部4c為越接近軸部4a截面積越小的形狀,所以帽蓋部4c容易嵌入外氣導入孔15而將外氣導入孔15閉塞。
若在該狀態下進一步壓縮外殼12,在中間空間21內的壓力升高,其結果是,內袋14被壓縮而內袋14內的內容物被排出。另外,若解除對外殼12的壓縮力,則外殼12會憑藉自身的彈性而復原。此時,如圖17(c)所示,帽蓋部4c離開外氣導入孔15,外氣導入孔15的閉塞被解除,外氣被導入中間空間21內。另外,為了方式卡止部4b塞住外氣導入孔15,在卡止部4b 設置流通路4d,即使在卡止部4b抵接於外殼12的狀態下,外氣也可藉由流通路4d和外氣導入孔15而導入中間空間21內。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構成為藉由閥部件4的移動對外氣導入孔15的邊緣與閥部件4之間的間隙進行開閉,從而閥部件4對外氣導入孔15進行開閉,但也可構成為在閥部件本身設置貫通孔和可開閉的閥門,藉由利用該閥門對貫通孔進行開閉而對外氣導入孔15進行開閉。
接著,對容器主體3的層構成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容器主體3具備外層11和內層13。
外層11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等構成。外層11可以是多層構成。例如可以是用聚丙烯層夾持再生層的兩側而成的構成。這裏,所謂再生層,是指迴圈使用容器成形時產生的毛刺而得到的層。另外,外層11以復原性高的方式形成得壁厚比內層13大。
本實施方式中,外層11具備由丙烯與其他單體之間的無規共聚物構成的無規共聚物層。外層11可以是無規共聚物層的單層也可以是多層構成。例如可以是用無規共聚物層夾持再生層的兩側而成的構成。藉由用特定構成的無規共聚物來構成外層11,能夠提高外殼12的形狀復原性.透明性.耐熱性。
無規共聚物的除丙烯以外的單體含量小於50mol%,優選為5~35mol%。該含量具體而言例如為5、10、15、20、25、30mol%,也可以是這裏例示的數值中的任意2個數值之間的範圍內。作為與丙烯共聚的單體,只要能夠提高與聚丙烯的均聚物相比時的無規共聚物的耐衝擊性即可,特別優選乙烯。在為丙烯與乙烯的無規共聚物的情況下,乙烯的含量優選為5~30mol%,具體而言例如為5、10、15、20、25、30mol%,也可以是這裏例示的數值中的任意2個數值之間的範圍內。無規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優選為10~50萬,進一步優選為10~30萬。該重均分子量具體而言例如為10、15、20、25、30、35、40、45、50萬,也可以是這裏例示的數值中的任意2個數值之間的範圍內。
另外,無規共聚物的拉伸彈性率優選為400~1600MPa,更優選為1000~1600MPa。拉伸彈性率為這樣的範圍時,形狀復原性特別良好。拉伸彈性率具體而言例如為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Mpa,也可以是這裏例示的數值中的任意2個數值之間的範圍內。
應予說明,若容器過硬,則容器的使用感會變差,因此也可以在無規共聚物中混合例如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等柔軟材料來構成外層11。但是,為了防止對無規共聚物混合的材料嚴重阻礙無規共聚物的有效特性,優選以相對於混合物整體小於50重量%的方式進行混合。例如,可以利用將無規共聚物和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按85:15的重量比例混合的材料來構成外層 11。
如圖18所示,內層13具備:設置在容器外表面側的EVOH層13c、設置在EVOH層13c的容器內面側的內面層13d、以及設置在EVOH層13c與內面層13d之間的粘合層13e。藉由設置EVOH層13c可提高氣體阻隔性以及從外層11的剝離性。粘合層13e可以省略。
EVOH層13c是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樹脂構成的層,可藉由乙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水解而得到。EVOH樹脂的乙烯含量例如為25~50mol%,從氧阻隔性的觀點出發,優選為32mol%以下。乙烯含量的下限沒有特別規定,但由於乙烯含量越少EVOH層13c的柔軟性越容易降低,所以優選為25mol%以上。另外,EVOH層13c優選含有氧吸收劑。藉由使EVOH層13c含有氧吸收劑,能夠進一步提高EVOH層13c的氧阻隔性。
內面層13d是與積層剝離容器1的內容物接觸的層,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等聚烯烴構成,優選由低密度聚乙烯或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構成。構成內面層13d的樹脂的拉伸彈性率優選為50~300MPa,更優選為70~200MPa。拉伸彈性率為這樣的範圍時,內面層13d特別柔軟。拉伸彈性率具體而言例如為50、100、150、200、250、300Mpa,也可以是這裏例示的數值中的任意2個數值之間的範圍內。
粘合層13e是具有將EVOH層13c和內面層13d粘合的功能的層,例如為上述添加有對聚烯烴導入了羧基的酸改質聚烯烴(例:馬來酸酐改質聚乙烯)的層或者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粘合層13e的一個例子是低密度聚乙烯或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與酸改質聚乙烯的混合物。
4.第4實施方式
使用圖20對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與第3實施方式類似,主要區別點在於傾斜抑制部設置於帽蓋23。
本實施方式中,與圖19的參考例同樣地,口部9不存在突出部9h。另一方面,帽蓋23的構成與圖19的參考例不同,在前端部23l設有突出部23k,因此前端部23l的帽蓋23與口部9之間的間隙G變窄,帽蓋23相對於口部9的傾斜得到抑制。因此,本實施方式中,突出部23k作為申請專利範圍的“傾斜抑制部”發揮功能。
本發明也可按以下方式實施。
‧第4實施方式中,在將帽蓋23安裝於口部9的狀態下,突出部23k不與口部9接觸,但也可構成為突出部23k與口部9接觸。
‧第4實施方式中,口部9不存在突出部9h,但也可在口部9設置突出部9h且在帽蓋23設置突出部23k。
‧閥部件4可省略。在這種情況下,藉由在用手指等閉塞外氣導入孔15的狀態下使外殼12壓縮變形而能夠將內容物排出。
‧外氣導入孔15也可設置於口部9。
1‧‧‧積層剝離容器
3‧‧‧容器主體
7‧‧‧收容部
7a‧‧‧閥部件安裝凹部
7b‧‧‧筒狀部
7c‧‧‧面板部
9‧‧‧口部
9a‧‧‧抵接部
9b‧‧‧擴徑部
9c‧‧‧縮頸部
9d‧‧‧卡合部
9e‧‧‧上壁
9f‧‧‧立設壁
9g‧‧‧對置壁
15‧‧‧外氣導入孔
27a‧‧‧密封部
29a‧‧‧中央凹區域
29b‧‧‧周邊區域
29c‧‧‧周邊凹區域

Claims (22)

  1. 一種積層剝離容器,其具備容器主體,該容器主體具備收容內容物的收容部和從所述收容部排出所述內容物的口部,且所述收容部和所述口部具備外層和內層,隨著內容物的減少,由所述內層構成的內袋收縮,其中,所述口部具備對安裝於所述口部的帽蓋進行卡合的卡合部、以及設置在比所述卡合部靠近所述收容部側的位置且向所述口部內側縮頸的縮頸部,所述口部具備從所述縮頸部的上壁外側端相對於所述上壁以45~135度的角度延伸的立設壁,在所述上壁的所述內層與所述立設壁的所述內層之間設有間隙。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所述上壁在相對於所述口部的中心軸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3.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所述立設壁相對於所述上壁的角度為60~120度。
  4.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具備從所述立設壁的上側端向所述口部內側延伸的對置壁,在所述上壁的所述內層與所述對置壁的所述內層之間設有間隙。
  5. 根據請求項4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所述對置壁相對於所述上壁的角度為-10~80度。
  6.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所述口部具備所述帽蓋的內環所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設置在比所述卡合部更靠近所述口 部的排出口的部位。
  7.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所述口部沿周向具有第1區域和第2區域,所述第1區域設有所述縮頸部,所述第2區域不設置所述縮頸部或者設有縮頸量比第1區域的縮頸部小的小縮頸部,所述口部的第2區域設有用於向所述外層與所述內層之間的中間空間導入外氣的外氣導入孔。
  8. 根據請求項7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所述外氣導入孔設置在比所述上壁更靠近所述口部的排出口的位置。
  9. 一種朝積層剝離容器安裝帽蓋的方法,是朝請求項1~8中任一項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安裝帽蓋的方法,該方法具備如下步驟:將所述帽蓋安裝於所述口部時,在使支承所述口部的支承件抵接於所述上壁的下表面而支承所述口部的狀態下,將所述帽蓋安裝於所述口部。
  10. 一種積層剝離容器,其具備容器主體,所述容器主體具有外殼和內袋,且隨著內容物的減少,所述內袋收縮,其中,構成所述內袋的內層具備接觸所述內容物的最內層和可相對於所述最內層滑動的被覆層。
  11. 根據請求項10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所述被覆層由EVOH樹脂構成。
  12. 一種積層剝離容器的製造方法,所述積層剝離容器具備容器主體,該容器主體具有外殼和內袋,且隨著內容物的減少,所述內袋收縮,所述容器主體具有收容內容物的收容部和從所述收容部排出所述內容物的口部,且具有設置於所述收容部的底面大致中央的中央凹區域和設置於該中 央凹區域周圍的周邊區域,所述中央凹區域與所述周邊區域相比向所述口部凹陷,所述積層剝離容器的製造方法具備如下步驟:密封部形成步驟,將對具備構成所述外殼的外層和構成所述內袋的內層的筒狀的積層型坯進行吹塑成型時的所述積層型坯的密封部,於所述中央凹區域,以超出由所述周邊區域規定的面的方式形成為薄膜形狀;以及密封部加工步驟,以所述密封部收容於所述中央凹區域內的方式對所述密封部進行彎折加工或熔融加工。
  13.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密封部以其最大厚度為所述積層型坯的壁厚的1/3以下的方式形成。
  14. 根據請求項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密封部以其整體厚度均勻的方式形成。
  15. 一種積層剝離容器,其具備容器主體,該容器主體具有外殼和內袋,且隨著內容物的減少,所述內袋收縮,所述容器主體具備收容內容物的收容部和從所述收容部排出所述內容物的口部,所述外殼在所述收容部具備將所述外殼與所述內袋之間的中間空間和所述外部空間連通的外氣導入孔,所述收容部具備高剛性部和剛性低於所述高剛性部的低剛性部,所述外氣導入孔設置在所述低剛性部側。
  16. 根據請求項15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所述收容部具有筒狀的筒狀部和使所述筒狀部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的面板部,所述面板部是所述高剛性部,所述筒狀部是低剛性部。
  17. 根據請求項16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所述外氣導入孔在所述筒狀部設置於與所述面板部對置的位置。
  18. 一種積層剝離容器,其具備容器主體和安裝於所述容器主體的塞式帽蓋,其中,所述容器主體構成:具備收容內容物的收容部和具有從所述收容部排出所述內容物的開口部的口部,且所述收容部和所述口部具備外層和內層,隨著所述內容物的減少,由所述內層構成的內袋收縮,所述口部具備沿所述口部的外周面設置的口部側卡合部,所述帽蓋具備沿所述帽蓋的內周面設置的帽蓋側卡合部,所述口部側卡合部和所述帽蓋側卡合部構成為在所述帽蓋安裝於所述口部的狀態下可相互卡合,所述帽蓋與所述口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帽蓋安裝於所述口部的狀態下,於比所述帽蓋側卡合部更遠離所述開口部的位置設置有傾斜抑制部,該傾斜抑制部藉由使所述口部與所述帽蓋之間的間隙變窄來抑制所述帽蓋相對於所述口部的傾斜。
  19. 根據請求項18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所述傾斜抑制部是設置在所述口部的外周面的口部側突出部。
  20. 根據請求項18或19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在比所述口部側卡合部靠近所述收容部側的位置設有向所述口部的內側縮頸的縮頸部,所述口部側突出部設置在所述縮頸部的上壁與所述口部側卡合部之間。
  21. 根據請求項18或19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所述傾斜抑制部 是設置在所述帽蓋的內周面的帽蓋側突出部。
  22. 根據請求項18或19所述的積層剝離容器,其中,將所述外層與所述內層之間的中間空間和外部空間連通的外氣導入孔設置於所述收容部。
TW104142257A 2014-12-19 2015-12-16 The layer is peeled off the container, and the side of the container is removed from the container Method,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aminated peel container TWI5656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8095 2014-12-19
JP2014258100A JP6540015B2 (ja) 2014-12-19 2014-12-19 積層剥離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14258105A JP6540017B2 (ja) 2014-12-19 2014-12-19 積層剥離容器
JP2014258101A JP6540016B2 (ja) 2014-12-19 2014-12-19 積層剥離容器
JP2015031081A JP6586734B2 (ja) 2014-12-19 2015-02-19 積層剥離容器、積層剥離容器へのキャップの装着方法
JP2015236867A JP6823245B2 (ja) 2015-12-03 2015-12-03 積層剥離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6273A TW201636273A (zh) 2016-10-16
TWI565633B true TWI565633B (zh) 2017-01-11

Family

ID=5784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2257A TWI565633B (zh) 2014-12-19 2015-12-16 The layer is peeled off the container, and the side of the container is removed from the container Method,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aminated peel containe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3500B2 (zh)
EP (1) EP3235747B1 (zh)
KR (2) KR102093254B1 (zh)
CN (1) CN107108066B (zh)
ES (1) ES2742226T3 (zh)
TW (1) TWI5656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74885B2 (en) * 2017-03-15 2021-04-13 Kyoraku Co., Ltd. Delaminatable container
JP7004898B2 (ja) 2017-08-21 2022-02-10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積層剥離容器及び積層剥離容器のエアリーク検査方法
US10273061B1 (en) * 2017-12-08 2019-04-30 Tsai-Hui Lin Container for viscous liquid
CN112041234B (zh) * 2018-05-28 2023-06-02 京洛株式会社 容器
CN112770978B (zh) * 2018-11-30 2022-12-16 京洛株式会社 带盖容器
JP7385102B2 (ja) * 2019-01-28 2023-11-22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収容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S1228596Y (es) * 2019-03-29 2019-07-25 Partner Local Grup S L Botella o recipiente con boca cortada
CN115023397A (zh) * 2020-01-21 2022-09-06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构成喷嘴的内塞及滴眼剂容器
CN114834771A (zh) * 2021-02-02 2022-08-02 塞舌尔商日勤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积层剥离容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7154A1 (en) * 1995-03-10 2001-10-04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Separable laminated container and associated technology
JP2012076758A (ja) * 2010-09-30 2012-04-19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7246Y2 (ja) 1991-03-29 1997-12-10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積層ボトル
JP3401519B2 (ja) 1995-02-16 2003-04-2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ブロー成形容器およびその成形用金型
JP3563158B2 (ja) 1995-06-22 2004-09-0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積層剥離容器
JP3650175B2 (ja) 1995-09-13 2005-05-1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積層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DE19626968A1 (de) 1996-07-04 1998-01-15 Gaplast Gmbh Behälter mit Druckausgleichsöffnung
JPH11292112A (ja) 1998-04-07 1999-10-26 Ueno Hiroshi 易開封性打栓式樹脂キャップ
JP4416081B2 (ja) 2004-01-30 2010-02-17 ホーユー株式会社 デラミボトル
JP2007320644A (ja) 2006-06-05 2007-12-13 Kao Corp 合成樹脂製ボトル
JP4800117B2 (ja) 2006-06-05 2011-10-26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合成樹脂製ボトル
JP4975778B2 (ja) 2009-05-18 2012-07-11 大成化工株式会社 積層剥離ボ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99687B2 (ja) * 2009-05-28 2013-09-2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ポンプ付き薄肉ボトル
JP5380255B2 (ja) 2009-11-24 2014-01-0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吐出キャップ
DE102010024980B4 (de) 2010-06-24 2012-04-26 Gaplast Gmbh Behälter mit Innenbeutel
JP5638915B2 (ja) 2010-10-29 2014-12-10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剥離容器の製造方法
JP5652766B2 (ja) 2011-03-29 2015-01-14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合成樹脂製容器
JP5771496B2 (ja) 2011-09-29 2015-09-0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吐出容器
JP5830333B2 (ja) 2011-09-29 2015-12-09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吐出容器
CH707062A1 (de) 2012-10-04 2014-04-15 Alpla Werke Supportringloser Kunststoffbehälter, insbesondere Kunststoffflasche.
JP6011929B2 (ja) 2012-10-31 2016-10-2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2軸延伸ブロー成形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25887B2 (ja) 2013-04-26 2017-05-10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二重容器
WO2015080015A1 (ja) 2013-11-27 2015-06-04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積層剥離容器、そのピンホールチェック方法、及びその加工方法
EP3075672B1 (en) 2013-11-27 2018-04-04 Kyoraku Co., Ltd. Delamination contain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7154A1 (en) * 1995-03-10 2001-10-04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Separable laminated container and associated technology
JP2012076758A (ja) * 2010-09-30 2012-04-19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742226T3 (es) 2020-02-13
US20180265241A1 (en) 2018-09-20
KR102093254B1 (ko) 2020-03-25
US10723500B2 (en) 2020-07-28
EP3235747B1 (en) 2019-05-15
KR20190073616A (ko) 2019-06-26
EP3235747A1 (en) 2017-10-25
KR101995407B1 (ko) 2019-07-02
EP3235747A4 (en) 2018-03-28
TW201636273A (zh) 2016-10-16
CN107108066B (zh) 2019-09-27
KR20170084248A (ko) 2017-07-19
CN107108066A (zh)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5633B (zh) The layer is peeled off the container, and the side of the container is removed from the container Method,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aminated peel container
EP3369669B1 (en) Delamination container
US10202218B2 (en) Delaminatable container
EP3444194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elaminatable container
JP6993554B2 (ja) 積層剥離容器
JP6864245B2 (ja) 積層剥離容器、積層剥離容器へのキャップの装着方法
JP6540046B2 (ja) 積層剥離容器
JP6540016B2 (ja) 積層剥離容器
JP6663554B2 (ja) 積層剥離容器
JP6823245B2 (ja) 積層剥離容器
JP6540015B2 (ja) 積層剥離容器の製造方法
JP6540017B2 (ja) 積層剥離容器
JP6627428B2 (ja) 積層剥離容器
JP6507671B2 (ja) 積層剥離容器
JP6666544B2 (ja) 積層剥離容器
WO2016098668A1 (ja) 積層剥離容器、積層剥離容器へのキャップの装着方法、積層剥離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21070489A (ja) 二重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