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2290B - 保護帽 - Google Patents

保護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2290B
TWI542290B TW099101322A TW99101322A TWI542290B TW I542290 B TWI542290 B TW I542290B TW 099101322 A TW099101322 A TW 099101322A TW 99101322 A TW99101322 A TW 99101322A TW I542290 B TWI542290 B TW I5422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p
cap body
plate
protective
gu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1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2744A (en
Inventor
Fumiharu Nakayama
Original Assignee
Midori Anz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ori Anz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ori Anz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32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2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2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229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8Face protection devices
    • A42B3/22Visors
    • A42B3/225Visors with full face protection, e.g. for industrial safety appl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8Face protection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8Face protection devices
    • A42B3/22Visors
    • A42B3/227Visors with sun visors, e.g. peaks above face opening

Description

保護帽
本發明提供一種保護帽,尤指具有覆蓋於配戴者臉部之防護板的保護帽。
以往為人所週知者有一種附防護(防護板)的保護帽(安全帽),其是在住宅的建築工程中保護工作人員的眼睛(臉的上部),用來防範打釘機的釘子因反彈刺入工作人員的眼睛之類的事故者。而關於防護板的安裝方式,雖有例如安裝於保護帽之帽體外部的方式、以及以收納自如的方式安裝於保護帽之帽體內部的方式;然由於外部安裝方式,會造成忘記設置防護板或妨礙工作,故以將防護板在不使用時收納於帽體內部的內部安裝方式較受到歡迎。
關於習知之內部安裝式保護帽,可例舉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保護帽。
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保護帽,係形成如下構成:在衝擊吸收襯墊(impact absorbing liner)與內帽網(hammock)之間,配置形成有三個導引孔之支撐板、及夾介卡合構件以升降自如的方式設置於上述導引孔的臉部保護板(防護板)所構成之臉部保護板配件,且使導引孔下端部位於比外側還靠中央之下方,藉此可使支撐板撓曲而達到三段式調整臉部保護板位置。
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保護帽,係成為如下構成:設置組裝於直線形狀之導引孔的前防護板、及將一端與前防護板組裝成可轉動而將另一端組裝成曲線形狀之導引孔的左右側防護板,當將前防護板拉至下方時,左右側防護板就可連同朝前方斜下拉出。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04931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253519號公報
具有前述習知防護板之保護帽,雖以防護板覆蓋了配戴者臉的上部(眼睛部位)及臉之側邊,但該保護帽並未覆蓋配戴者之臉下半邊;因配戴者臉下半邊的暴露,使得臉下半邊處於沒有防備的狀態。
然而,在電氣機器等的維護作業中,有時電氣機器會以極些微的機率發出火花,故有必要將配戴者的臉部全部由防護板覆蓋來做保護。
但,上述習知之內部安裝式保護帽之構成,滑動板係以直線移動方式移動進出帽體,故防護板的長度尺寸受到帽體的厚度尺寸的限制,而有不能夠採用將配戴者臉部全部覆蓋之長度的防護板的問題存在。即,若於上述習知內部安裝式保護帽採用可以覆蓋配戴者臉部所有範圍的防護板時,滑動板就無法完全收納在帽體中,而使得滑動板下側顯著地突出於帽體,進而妨礙到防護帽配戴者的使用。
有鑑於上述之問題,本發明目的係在於提供將覆蓋配戴者大致所有臉部之防護件收納至帽體內部,且不妨礙配戴者、並可將防護件收納在帽體內部的保護帽。
本發明第一態樣之保護帽,其特徵在於,包括:帽體,係形成半球殼狀,用以保護配戴者頭部;防護件,由透明體或半透明體所構成,用以保護該配戴者之大致全部臉部;以及導引手段,收納至該帽體之收納位置與覆蓋該配戴者大致全部臉部的遮蓋位置之間,以該防護件沿該帽體之曲面移動的方式,導引該防護件。
本發明第二態樣之保護帽,其特徵在於,包括:帽體,其係形成碗狀;導引件,具有圓弧狀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沿該帽體前側之內部表面的方式,在該帽體內部一體設置於該帽體;以及防護板,係由透明體或半透明體所構成,形成沿該帽體前側之內部表面之具備曲面的板狀,並具有卡合於該導引件之圓弧狀之導引部的卡合部,透過該卡合部與該導引部之卡合,沿該帽體之曲面在收納至該帽體之收納位置與覆蓋該帽體之配戴者大致全部臉部的遮蓋位置之間移動。
本發明第三態樣之保護帽,係如第二態樣的保護帽,其中,該導引件係具備:沿該帽體前側之內部表面之具備曲面並形成板狀之中央部位;在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一端部側一體設置於該中央部位之第一側方部位;以及在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另一端部側一體設置於該中央部位之第二側方部位而構成,在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及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形成有該導引部,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與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卡合於該帽體,該導引件與該帽體一體設置,該防護板係嵌設於在該帽體與該導引件之中央部位及各側方部位的基端部側部位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內,並以被收納於該帽體內的方式所構成。
本發明第四態樣之保護帽,係如第三態樣的保護帽,其中,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係具備:自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立起之板狀的立起部位;及該立起部位與該中央部位連接之板狀的連結部位而構成,該導引部係由該立起部位之厚度方向一邊之圓弧狀的曲面、及於該連結部位所形成之圓弧狀長孔所構成;該第二側方位部之基端部側部位係具備:自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所立起之板狀的立起部位;及該立起部位與該中央部位連接之板狀的連結部位而構成,該導引部係由該立起部位之厚度方向一側之圓弧狀的曲面、及於該連結部位所形成之圓弧狀長孔所構成;該防護板之卡合部係具備:與該第一側方部位之立起部位之厚度方向之一側曲面卡合之位於該防護板之寬度方向之一側圓弧狀端面;與該第二側方部位之立起部位之厚度方向之一側曲面卡合之位於該防護板之寬度方向之另一側圓弧狀端面;與該第一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之長孔卡合之一側卡合片;以及與該第二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之長孔卡合之另一側卡合片而構成。
本發明第五態樣之保護帽,其特徵在於,包括:帽體,其係形成碗狀;導引件,具有圓弧狀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之中心與通過該帽體之配戴者耳後方部位往左右方向延伸之軸線一致的方式,在該帽體內部一體設置於該帽體;以及防護板,係以透明體或半透明體形成經彎曲之板狀,並具有與該導引件之圓弧狀的導引部卡合之卡合部,藉由該卡合部與該導引部之卡合,在被收納至該帽體之收納位置與覆蓋該帽體之配戴者大致全部臉部的遮蓋位置之間,以該導引部之中心為中心而移動。
本發明第六態樣之保護帽,係如第五態樣的保護帽,其中,該導引件係具備:具球面狀之曲面並形成板狀之中央部位;在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一端部側一體設置於該中央部位之第一側方部位;以及在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另一端部側一體設置於該中央部位之第二側方部位而構成;在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及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形成有該導引部,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與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卡合於該帽體,該導引件與該帽體一體設置;該防護板係嵌設於在該帽體與該導引件之中央部位及各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之間所形成之空間內,並以被收納於該帽體內的方式所構成。
本發明第七態樣之保護帽,係如第六態樣的保護帽,其中,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係具備:自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立起之板狀的立起部位;及該立起部位與該中央部位連接之板狀的連結部位而構成,該第二側方位部之基端部側部位,係具備:自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所立起之板狀的立起部位;及該立起部位與該中央部位連接之板狀的連結部位而構成;該導引部係由形成於該第一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位的圓弧狀長孔、形成於該第二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位的圓弧狀長孔、以及該中央部位之中央部所構成;該防護板之卡合部係具備:與該第一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之長孔卡合之一側卡合片;與該第二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之長孔卡合之另一側卡合片;以及與該中央部位之中央部卡合的突起而構成。
本發明第八態樣之保護帽,係如第五態樣的保護帽,其中,該導引件係具備具球面狀之曲面並形成板狀之中央部位而構成;該導引部係形成於該中央部位。
本發明第九態樣之保護帽,係如第八態樣的保護帽,其中,該導引件係具備:設置於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一端部側的板狀之第一側方部位;及設置於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另一端部側的板狀之第二側方部位而構成;在該各側方部位附近,形成於該中央部位之一對中央部位卡合部係與設於該帽體側方之一對中央部位被卡合部卡合;設於該第一側方部位之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係與設於該帽體後側之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卡合;設於該第二側方部位之第二側方部位卡合部係與設於該帽體後側之第二側方部位被卡合部卡合,且該導引件一體設置於該帽體,該防護板係嵌入於在該帽體與該導引件的中央部位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內,並以被收納於該帽體內的方式所構成。
本發明第十態樣之保護帽,係如第八或第九態樣的保護帽,其中,該導引件之導引部係由三個橢圓狀之貫通孔所構成;該防護板之卡合部係由三個圓柱狀的部位所構成;該圓柱狀的部位之各個係分別卡合至構成該導引件之導引部的三個貫通孔,藉此防護板受到導引,並以在該收納位置與該遮蓋位置之間移動的方式構成。
本發明第十一態樣之保護帽,係如第一至第十態樣的保護帽之基礎,其中,該防護件係具備本體部及帽簷部而構成;該本體部係形成為彎曲成球狀的板狀;該帽簷部係於該本體部之下方往本體部之相反側彎曲而突出。
本發明第十二態樣之保護帽,係如第十一態樣的保護帽之基礎,其中,在該帽簷部寬度方向之中央部係形成有於該本體部之內側以預定寬度凹陷之凹部。
根據本發明,將大致配戴者的全部臉部覆蓋之防護件收納於帽體之內部的保護帽,能達到不妨礙配戴者而可將防護件收納於帽體內部之功效。
(第一實施例)
第1圖及第2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保護帽1罩於配戴者之斜視圖;第3圖係保護帽之剖面圖;第4圖及第5圖則係由保護帽內側觀視之圖。
又,第1圖及第4圖圖示了將防護板5位於收納位置P1之狀態,而第2圖及第5圖則圖示了將防護板5位於遮蓋位置P3之狀態。另外,第3圖係通過保護帽1中心往保護帽1之前後上下方向展開的平面所得之保護帽1剖面圖。
另,關於以下所述之各實施例,係使用「右」、「左」、「上」、「下」、「前」、「後」之文字表示寬度方向(左右方向)、前後方向、上下方向,來說明保護帽(帽體、防護板、導引件等)之各方向。上述各個方向,係皆約呈互相正交狀態。
保護帽(附防護面具之安全帽)1,舉例而言,係具備約呈左右對稱形狀之帽體3、防護板5、以及導引防護板5之導引手段7而構成。
帽體3係用於保護配戴者之頭部之物件,例如由樹脂等材料所構成,並呈碗狀(例如半球殼狀)者。
於此,所謂的半球殼係指由指定半徑之第1球,以稍小於此第1球的半徑,挖除一與前述第1球同心之第2球之立體形狀,再從前述各球心之中心、或者附近的平面將該立體形狀分割成兩半所得之一半的形狀者。
帽體3所指呈「半球殼狀」之形狀,並非指完美的呈現一「半球殼」的形狀。即,帽體3係為配合配戴者之頭部形狀,將曲率半徑做適當變化所得之形狀。另,帽體3之開口部(邊緣;下側端)9亦並非完美的圓形,而是為了配合配戴者的頭部形狀,將曲率半徑做適當變化所得的圓形狀。
藉由帽體3形成一半球殼狀,帽體3之外部表面及內部表面就成為不存在急彎部分之呈平滑的球面狀。另,藉由帽體3形成一半球殼狀,配戴者站立配戴保護帽1的狀況下,帽體3之開口部9係大約呈水平;該開口部9係位於配戴者耳朵稍微上方的位置,並露出配戴者之耳朵(請參照第1圖、第2圖)。
防護板(面體;防護件)5,係為用於保護配戴者大致所有臉部,並由樹脂等透明(包含有色透明)或者是半透明材料所構成者。
導引手段7係為防護板5相對於帽體3移動時,用以導引防護板5的手段。防護板5因被導引手段7所導引,會在位於上側之收納位置P1、及位於下側之遮蓋位置P3之間,沿著帽體3內部之曲面(於帽體前側,形成一凹陷球面狀的內部曲面)做圓弧狀軌跡的移動。收納位置P1係將防護板5收納於帽體3之前側內部的位置,遮蓋位置P3則係防護板5將配戴者臉部大致完全覆蓋之位置。又,保護帽1係欲在配戴者站立配戴,而防護板5位於遮蓋位置P3的狀況下看向配戴者的前方,配戴者的耳朵會被防護板5所遮蔽。
以導引手段7所導引之防護板5,不僅不易從帽體3分離,亦不會往保護帽1之左右方向移動,而會以往保護帽1(帽體3)左右方向所延伸出之指定軸C1(請參照第3圖)為轉動中心而移動(轉動)。指定軸C1係通過配戴者之左右耳一帶,往帽體3之左右方向(與第3圖紙面正交方向)延伸所得。
導引手段7係具備例如設於導引件11之導引部13及設於防護板5之卡合部15而構成。
導引部13係呈一圓弧形(並非完美的圓弧,而是近似於圓弧之形狀),以導引部13沿帽體3前側之內部表面(例如與其大致平行)的方式,使導引件11在帽體3前側內部一體設置於帽體3。導引部13則係設於例如導引件11之寬度方向的兩端部。
防護板5係形成沿該帽體3前側內面之具備球面狀之曲面(例如較帽體3前側之面之曲率半徑稍小之曲面)的板狀(經彎曲的板狀)。在防護板5之寬度方向之兩端側部位,設有用以與導引部13卡合之卡合部15。於是,因為卡合部15與導引部13卡合,使防護板5能移動於收納位置P1與遮蓋位置P3之間。
在此詳細說明防護板5位於收納位置P1之狀態;於此狀態下,防護板5並非完全收納在帽體3之內部,而是防護板5之下端部(設置有帽簷部17之下端部)及此附近的部位係從帽體3的下端部(帽體3前側之開口部)9朝下方突出。又,帽簷部17係於防護板5之下端部反轉。亦即,帽簷部17係往反方向(遠離配戴者的臉部之方向)彎曲延伸。透過這樣的設計,飛射物即使打中防護板5(位於遮蓋位置P3之防護板),飛射物亦會沿防護板5之表面滑開,而避免使物體接觸到配戴者身體。
在防護板5位於收納位置P1之狀態中,即便防護板5之下端部及此附近之部位從帽體3之開口部9朝下方突出,也不會造成對配戴者的影響,且配戴者可在沒有意識到視野中防護板5的存在下配戴保護帽1。另,防護板5之上端部係位於帽體3頂部附近。又,在此亦可將防護板5之帽簷部17移除,這樣的構成則可使防護板5位於收納位置 P1之狀態下將防護板5完全收納於帽體3之內部。
在防護板5位於遮蓋位置P3之狀態中,防護板5的下端部係位於比配戴者下巴更下側之位置,以使防護板5大致完全覆蓋配戴者之臉部。換句話說,由正面看過去的狀況,配戴者的臉部係全部由防護板5所覆蓋。防護板5的上端部則是在帽體3之下端部(帽體3前側之開口部9)的附近位於帽體3內部。
導引件11係由例如樹脂所形成,且具備中央部位19、第一側方部位21、以及第二側方部位23而構成。中央部位19係具備沿帽體3之前側內面(形成凹陷球面狀之帽體3之內側曲面)之球面狀曲面(例如,曲率半徑稍微小於防護板5的曲面)並形成板狀(經彎曲的板狀)。第一側方部位21係位於中央部位19寬度方向之一端,並與中央部位19一體設置。第二側方部位23係位於中央部位19寬度方向之另一端,並與中央部位19一體設置。
第一側方部位21係由基端部側部位(中央部位19之側邊部位)25與前端部側部位27所構成;同樣的,第二側方部位23係由基端部側部位(中央部位19之側邊部位)29與前端部側部位31所構成。於是,在各部位25,29皆形成有導引部13。
另,第一側方部位21之前端部側部位27與第二側方部位23之前端部側部位31係與帽體3卡合(例如與帽體3側方之下側內部表面接觸),且導引件11一體設置於帽體3。
防護板5係嵌於帽體3與中央部位19及各側方部位21,23之基端部側部位25,29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內,以收納於帽體3之內部。
第一側方部位21之前端部側部位27,係形成為具備與帽體3一端側邊之下側內部表面接觸之曲面的板狀(經彎曲之板狀);第二側方部位23之前端部側部位31則同樣地形成為具備與帽體3另一端側邊之下側內部表面接觸之曲面的板狀(經彎曲之板狀)。
第一側方部位21之基端部側部位25,係具備立起部位33與連結部位35而構成;立起部位33係形成細長板狀,以寬度方向做為立起方向,由第一側方部位21之前端部側部位27開始,以例如大略正交的方向立起。連結部位35係形成細長的板狀,其寬度方向之一端部與中央部位19一體設置,寬度方向之另一端部則與立起部位33一體設置,以連接立起部位33與中央部位19。
在導引件11與帽體3一體設置之狀態下,立起部位33係從帽體3之內部表面立起於正交之方向(帽體3之內側方向),連結部位35(連結部位35之厚度方向之各面)則往保護帽1的大約前後上下的方向展開。
同樣的,第二側方部位23之基端部側部位29係由立起部位41與連結部位43所構成。
於是,導引部13係由立起部位33的厚度方向一邊的曲面(導引件11設置於帽體3時,位於前側的圓弧狀曲面)37、形成於連結部位35之長孔39、立起部位41厚度方向一邊的曲面(導引件11置於帽體3時,位於前側之凸起的圓弧狀曲面)45、以及形成於連結部位43之圓弧狀長孔47所構成。
防護板5之卡合部15係由防護板5寬度方向之各端面49,57與各卡合片51,59所構成。端面49係為防護板5寬度方向一端之端面,並形成曲率半徑與立起部位33之曲面37大致相等的凹陷之圓弧狀,且與曲面37線接觸(更精確的說是面接觸),構成滑動對來卡合。另外,端面57係為防護板5之寬度方向之另一端端面,與端面49同樣地構成,並與立起部位41之曲面45卡合。
另,如第6圖(第3圖之VI-VI剖面)所示,卡合片51係在防護板5之寬度方向之一端的上端部側朝防護板5的內側突出,並一體設置於防護板5。卡合片51係形成具備圓柱狀之基端部53與形成外徑大於基端部53之圓板狀的傘部55之傘狀。卡合片51係將外徑稍小於長孔39的寬度之基端部53嵌設於導引件11之基端部側部位25所設的長孔39內,並構成滑動對來卡合。又,傘部55之外徑係較長孔39之寬度為大。同樣的,防護板5寬度方向另外一側設有卡合片59,卡合片59係卡合於長孔47。
如第3圖所示,在導引件11設置於帽體3內部時,在保護帽1之前側處構成了外側有帽體3、內側有導引件11之雙重構造;在帽體3與導引件11之間,有防護板5設於兩者之間。
在導引件11設置於帽體3時,立起部位33(41)之圓弧狀曲面37(45)的中心係與連結部位35(43)之圓弧狀長孔39(47)中心大約互相一致;而這些中心就位於配戴者的耳部。從而,防護板5係大約以通過配戴者之耳部向保護帽之左右方向延伸出之軸C1(參照第3圖)為中心轉動。然而,其並非以完美的圓弧軌跡進行轉動,而是沿著接近圓弧之圓弧狀的軌跡轉動。
另,立起部位33(41)的曲面37(45)係比連結部位35(43)之長孔39(47)更位於轉動中心軸C1側(內側),而連結部位35(43)之長孔39(47)的曲率半徑係大於立起部位33(43)之曲面的曲率半徑。
並且,導引件11中央部位19之剖面(第3圖所示剖面)、防護板5之剖面(第3圖所示剖面)、以及帽體3前側部位之剖面(第3圖所示剖面),係形成約以轉動中心軸C1為中心之圓弧狀。並且,導引件11中央部位19係位於連結部位35(43)之長孔39(47)的外側,防護板5則位於較導引件11中央部位19更外側之處,而帽體3之前側部位則更位於較防護板5之外側位置。
導引件11中央部位19的曲率半徑係較長孔39(47)之曲率半徑為大,防護板5之曲率半徑則較導引件11中央部位19之曲率半徑為大,而帽體3前側部位之曲率半徑則更較防護板5之曲率半徑為大。
另,請參照第3圖所示之剖面圖,當防護板5位於收納位置P1時,立起部位33(41)曲面之上端部、長孔39(47)之上端部、導引件11中央部位19之上端部、以及防護板5之上端部,係位於帽體3上下方向來看的帽體3之上側,且位於帽體3前後方向來看的帽體3之中央部位。且,立起部位33(41)曲面37(45)的下端部、長孔39(47)之下端部、導引件11中央部位19之下端部、以及防護板5之下端部,係位於帽體3前方之下端處的附近。
另,在保護帽1上係設有用以保持防護板5之保持手段61;保持手段61係指防護板5位於收納位置P1或遮蓋位置P3時,以防護板5不會輕易地相對於帽體3移動的方式,保持防護板5之手段。
舉例而言,保持手段61係具備如第7圖所示各缺口63,65而構成。缺口63係設於長孔39(47)上端部,與長孔39(47)連繫,並設於長孔39(47)之上方。缺口65則係設於長孔39(47)下端部,與長孔39(47)連繫,並設於長孔39(47)之前方。
於是,在防護板5位於收納位置P1時,卡合片51(59)之基端部53係卡入缺口63,使防護板5不會輕易地移動。並且,在防護板5位於遮蓋位置P3時,卡合片51(59)之基端部53係卡入缺口65,使防護板5不會輕易地移動。
另,在保護帽1設有止動件,該止動件係在防護板5為了位於遮蓋位置P3而朝下方移動時,使防護板5寬度方向之中央部不會移動至超過必要的下方位置。該止動件係由在防護板5所形成之突起67、及設在導引件11中央部位19之突起69所構成。
另外於保護帽1,設置有未圖示之內裝體(例如內帽網),在帽體3或導引件11則設有為了卡止內帽網而設置之複數個卡止部71。於各卡止部71中之位於後側的卡止部71A,係與帽體3之內面一體設置;而各卡止部71中之位於後側的卡止部71B,則係與導引件11之內面一體設置。
於此,將說明關於配戴保護帽1過程中將防護板5拉出及收起的動作。
首先,配戴者係在防護板5位於收納位置P1狀態下配戴保護帽1。當出現需使防護板5位於遮蓋位置P3並進行作業之需要時,配戴者將防護板5之下端部(例如帽簷部17)稍微往前方壓推,則卡合片51(59)會從缺口63離開,防護板5即可以移動。在此狀態下,當使防護板5沿著長孔39(47)等往下方移動時,卡合片51(59)會卡入缺口65,使防護板5位於遮蓋位置P3,而使防護板5不會輕易地從遮蓋位置P3移動出來。
另一方面,在當防護板5位於遮蓋位置P3,欲使其移動至收納位置P1之狀況下,配戴者將防護板5之下端部(例如帽簷部17)稍微往前方一推,則卡合片51(59)會從缺口65離開,防護板5即可以移動。在此狀態下,當防護板5沿著長孔39(47)等往上方移動時,卡合片51(59)就會卡入缺口65,使防護板5位於遮蓋位置P3之位置。
依據保護帽1,則因防護板5始終設於帽體3,且藉由導引手段7,使防護板5沿著帽體3之曲面所移動,故可防止忘記配戴防護板5,並且不會加大帽體3的體積而可保有接近原本之狀態下,加長防護板5之移動行程。於是,即使防護板5的長度(高度)為可以大約全部覆蓋配戴者的臉部之長度,仍不會妨礙配戴者而可將防護板5幾乎皆收納於帽體3內部。
另外,由於帽體3係形成將覆蓋配戴者耳部之部位去除後而成的形狀之半球殼狀,故保護帽1可小型化,可減輕其重量,同時提供配戴者開放感,並且,由於帽體3之外側(凸側)面或內側(凹側)面皆呈平滑彎曲,故帽體3之堅固性也隨之提高。
另外,依據保護帽1,因具備沿帽體3前側內部表面之曲面而形成板狀的防護板5,係由圓弧狀導引部13所導引且沿著圓弧狀軌跡移動,故防護板5的移動行程就可進一步地加長,即使採用具有能大約全部覆蓋配戴者臉部之長度的防護板5,亦可更容易地在不妨礙配戴者的狀況下,將防護板5幾乎全部收納於帽體3的內部。
另外,依據保護帽1,因圓弧狀的導引部13係沿帽體3前側內部表面而設置於帽體3之內部,故可採用不會覆蓋配戴者耳朵之半球殼狀的帽體3。亦即,當其為使防護板5在該轉動中心C1之處支撐於帽體的構成時,支撐防護板5之轉動軸(位於防護板5之轉動中心C1之處的轉動軸)則必須要另外設置於帽體3;如此就產生了在帽體3設置耳部(覆蓋配戴者耳部的部位)之必要性,而使帽體3不能製作為半球殼狀。然而,保護帽1並不用在帽體3設置耳部而可使帽體3的形狀成為半球殼狀。
另外,依據保護帽1,則因導引件11係一體構成,並與於帽體3左右方向兩個位置接觸帽體3而設為一體,故導引件11本身的剛性與導引件11安裝於帽體3時的安裝剛性都隨之提高。
另外,為了避免對導引部13或防護板5造成干涉,可將卡止構成內裝體的內帽網之卡止部71B設於導引件11中央部位19之內側。
另外,依據保護帽1,因防護板5係與導引件11的四個位置(各面37,45與各長孔39,47)相卡合並移動,故防護板5相對於帽體3就可在平滑穩定的狀態下移動。
而,保護帽1,雖係由其寬度方向之兩端部支撐防護板5並移動,但在此支撐形態上,防護板5亦可以由其寬度方向之中央部支撐並移動的方式構成。舉例來說,亦可為在防護板5寬度方向之中央部設置與卡合片51相同之卡合片,且將卡合於該卡合片之長孔(與長孔39同樣之長孔)設置於中央部位19之構成。
另外,防護板亦可採用僅覆蓋配戴者上半邊臉部之半截型防護板。
(第二實施例)
第8圖及第11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保護帽201配戴於配戴者時之斜視圖;第9圖及第12圖係為保護帽201配戴於配戴者時之正面圖;第10圖及第13圖係為保護帽201配戴於配戴者時之側面圖。
又,第8圖、第9圖、以及第10圖係顯示使防護板205位於收納位置P201之狀態;第11圖、第12圖、以及第13圖係顯示使防護板205位於遮蓋位置P203位置之狀態。
第14圖係為通過保護帽201中心,往保護帽201之前後上下方向展開之平面所得的保護帽201之剖面圖;第15圖則係為由內側觀視保護帽201時之斜視圖。又,第14圖(b)係為第14圖(a)之B部放大圖。
第16圖及第17圖係顯示導引件211與防護板205組合完成之狀態的斜視圖。又,第16圖係顯示使防護板205位於收納位置P201之狀態;第17圖則係顯示使防護板205位於遮蓋位置P203之狀態。
第18圖係顯示防護板205之概略構成的斜視圖;第19圖係顯示防護板205之概略構成的正面圖;第20圖顯示為防護板205之概略構成的側面圖;第21圖係顯示第19圖中之XXI箭視圖;第22圖係顯示第19圖中之XXII-XXII之剖面示意圖;第23圖則係顯示第19圖之XXIII-XXIII之剖面示意圖。
第24圖係顯示導引件211之概略構成的正面圖;第25圖係為第24圖中之XXV箭視圖;第26圖則係為第24圖中之XXVI箭視圖。
保護帽(附防護面具之安全帽)201,舉例而言,係具備約呈左右對稱形狀之帽體203、防護板205和導引防護板205之導引手段207而構成。
帽體203係用以保護配戴者之頭部之物件,例如由樹脂等材料所構成,並形成碗狀(例如半球殼狀)者。
帽體203係指形成「半球殼狀」,並非指形成完美的「半球殼」的形狀。即,帽體203係為配合配戴者之頭部形狀等,將曲率半徑做適當變化所得之形狀。另,帽體203之開口部(邊緣;下端)209亦並非完美的圓形,而是為了配合配戴者的頭部形狀,將曲率半徑做適當變化所得的圓形狀。
藉由帽體203形成一半球殼狀,在配戴者站立配戴保護帽201的狀況下,帽體203之開口部209係大約呈水平;該開口部209係位於配戴者耳朵稍微上方的位置,並露出配戴者之耳朵(請參照第8圖至第13圖)。又,帽體203之開口部209的前側係設有帽簷部210。
防護板(面體;防護件)205與防護板5相同,係為用以保護配戴者大致所有臉部,並由樹脂等透明(包含有色透明)或者是半透明材料所構成。
導引手段207係為防護板205相對於帽體203移動時,導引防護板205之手段;防護板205係藉由被導引手段207所導引而在收納位置P201及遮蓋位置P203之間,沿著圓弧狀軌跡移動。位於上側之收納位置P201係在帽體203之前側內部收納位於下側之防護板205的位置;遮蓋位置P203則係位於防護板205大致覆蓋配戴者的全部臉部(頭部之前面)之位置。
以導引手段207所導引之防護板205,不僅不易從帽體203分離,且亦不會往保護帽201之左右方向移動,且以往保護帽201(帽體203)左右方向所延伸出之指定軸 C201(請參照第10圖、第13圖、以及第14圖)為轉動中心而移動(轉動)。此指定軸C201係通過配戴者之左右耳的後方,往帽體203之左右方向(與第10圖、第13圖、以及第14圖紙面正交方向)延伸。
導引手段207係具備例如設於導引件211之導引部213、及設於防護板205之卡合部215而構成。
導引部213係呈一圓弧狀,在將導引件211設置於帽體203的狀態下,以指定軸C201為中心,在帽體203前側之內部,將導引部213一體設置於帽體203。又,導引部213係設置於例如導引件211之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及中央部。
防護板205,係形成經彎曲之板狀。於防護板205之寬度方向的例如兩端側部位及中央部,設有用以與導引部213卡合之卡合部215。於是,藉由卡合部215與導引部213卡合,使防護板205能移動於收納位置P201與遮蓋位置P203之間。
在此詳細說明防護板205位於收納位置P201之狀態。在此狀態下,防護板205並非完全收納在帽體203之內部,而是防護板205之下端部(設置有帽簷部217之下端部)與此附近的部位從帽體203的下端部(帽體203前側之開口部)209朝下方突出。又,帽簷部217係於防護板205之下方反轉。亦即,帽簷部217係呈反方向(遠離配戴者的臉部之方向)彎曲延伸。由此設計,飛射物即使打中防護板(位於遮蓋位置P203之防護板)205,飛射物亦會沿防護板205 之表面滑開,而避免於使其接觸到配戴者的身體。
在防護板205位於收納位置P201之狀態中,即便防護板205之下端部或此附近之部位從帽體203之下端部209朝下方突出,也不會造成對配戴者的影響,配戴者可在沒有意識到視野中防護板205的存在下配戴保護帽201。另,防護板205之上端部係位於帽體203頂部附近之位置。又,在此亦可將防護板205之帽簷部217移除,這樣的構成則可使防護板205位於收納位置P201之狀態下將防護板205完全收納於帽體203之內部。
在防護板205位於遮蓋位置P203之狀態中,防護板205的下端部係位於相較配戴者之下巴更下側之位置;於是讓防護板205大致完全覆蓋配戴者之臉部。換句話說,由正面看過去的狀況,配戴者的臉部係全部由防護板205所覆蓋(請參照第11圖至第13圖)。又,防護板205的上端部則位於帽體203之下端部(帽體203前側之開口部209)的附近邊位於帽體203內部。
導引件211係例如由樹脂所形成,且具備中央部位219、第一側方部位221、以及第二側方部位223而一體構成。中央部位219係具備球面狀曲面而形成板狀(經彎曲的板狀)。第一側方部位221係在中央部位219寬度方向之一端部側一體設置於中央部位219。第二側方部位223則係在中央部位219寬度方向之另一端一體設置於中央部位219。
第一側方部位221係由基端部側部位(中央部位219之側邊部位)225與前端部側部位227所構成;同樣,第二側方部位223係由基端部側部位(中央部位219之側邊部位)229與前端部側部位231所構成。於是,在各部位225,229形成有導引部213的一部份。
另,第一側方部位221之前端部側部位227與第二側方部位223之前端部側部位231係與帽體203卡合(例如與帽體203側方之下側內部表面接觸),即導引件211一體設置於帽體203。
防護板205係嵌入在帽體203與中央部位219、以及各側方部位221,223之基端部側部位225,229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內,以收納於帽體203之內部。
第一側方部位221之前端部側部位227,係形成具備與帽體3一端側邊之下側內部表面接觸的曲面之板狀(經彎曲之板狀);第二側方部位223之前端部側部位231則同樣形成具備與帽體203另一端側邊之下側內部表面接觸的曲面之板狀(經彎曲之板狀)。
第一側方部位221之基端部側部位225,係具備立起部位233與連結部位235而構成。立起部位233係呈一細長板狀,以寬度方向成為直立方向的方式,由第一側方部位221之前端部側部位227開始,以交叉的方向傾斜立起。連結部位235係呈一細長的板狀,其寬度方向之一端部一體設置於中央部位219,而寬度方向之另一端則一體設置於立起部位233,用以連繫立起部位233與中央部位219。
在導引件211一體設置於帽體203之狀態下,立起部位233係從帽體203之內部表面朝斜前方之方向(帽體203之內側方向)立起,連結部位235(連結部位235之厚度方向之各面)則往保護帽201的大約前後上下的方向展開。
同樣的,第二側方部位223之基端部側部位229係由立起部位241與連結部位243所構成。
導引件211之導引部213係由:形成於連結部位235之圓弧狀長孔239、形成於連結部位243之圓弧狀長孔247、以及於導引件211寬度方向之中央部朝導引件211之上下方向延伸所形成之被卡合部263(導引溝265;中央部位219之中央部)所構成。
防護板205之卡合部215係由設於防護板205之寬度方向兩端部之各卡合片251,259、以及設於防護板205之突起237所構成。
請參照第6圖所示之卡合片251,259,係與第一實施例之卡合片51,59具有相同的構成。卡合片251,259係以構成滑動對的方式與長孔239,247卡合。
如第19圖至第21圖所示,突起237係朝防護板205寬度方向之中央部、防護板205上下方向之上端部側、以及防護板205之內側(凹面側)突出,並一體設置於防護板205。
於導引溝265長方向的兩端部,形成有貫通導引件211之部位267,269。於導引溝265之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形成有凹陷於導引件211內側的細長板狀之導引凹部270。於是,透過卡合片251與長孔239卡合、卡合片259與長孔247卡合、以及突起237之前端部以構成滑動對的方式與導引凹部270卡合,使得防護板205可在受導引的方式下移動。
如第14圖所示,在導引件211設置於帽體203內部時,在保護帽201之前側係形成了在外側有帽體203、而在內側有導引件211之雙重構造;而在帽體203與導引件211之間,則有防護板205設於兩者間。
在導引件211設置於帽體203時,連結部位235(243)之圓弧狀長孔239(247)的中心,係與指定軸C201(請參照第10圖、第13圖、以及第14圖)一致。故,防護板205係以指定軸C201為中心而轉動。
又,導引件211中央部位中央部位219之剖面(第14圖所示之剖面),係形成中心為指定軸C201之圓弧狀。另外,防護板205之剖面(第14圖所示之剖面),係形成以指定軸C203為中心的圓弧狀。指定軸C203係與指定軸C201平行延伸,並位於指定軸C201稍微後上方位置。
導引件211中央部位219之曲率半徑係大於長孔239(247)之曲率半徑;而導引件211中央部位219之曲率半徑與防護板205之曲率半徑則大致互相相等。
又,當第14圖所示之剖面係防護板205位於收納位置P201時,導引件211中央部位219之上端部及防護板205之上端部從帽體203之上下方向來看係位於帽體203上側,且從帽體3之前後方向來看的係位於帽體203中央部位。且,導引件211中央部位219之下端部及防護板205之下端部,係位於帽體203前方之下端部的附近。
又,在保護帽201上係設有用以保持防護板205之保持手段261。保持手段261係為保持防護板205之手段,俾使防護板205位於收納位置P201或遮蓋位置P203時,防護板205不會輕易他相對於帽體203移動。
保持手段261係如由設於防護板205之突起237、及設於導引件211之被卡合部263所構成。被卡合部263係具備在導引件211寬度方向之中央部朝導引件211之上下方向延伸所形成之導引溝265而構成。
導引溝265之長度方向一端部(上端部)側邊部位267,係形成較中央部窄的寬度B1;導引溝265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下端部)側邊部位269也同樣形成較窄的寬度B1。又,設置於防護板205之圓柱狀突起237之外徑D1,係較寬度B1極微大。
於是,當防護板205位於收納位置P201時,突起237係卡入上端部側邊部位267,使防護板205不會輕易地移動。又,當防護板205位於遮蓋位置P203時,突起237係卡入下端部側邊部位269,使防護板205不會輕易地移動。
另外於保護帽201,設置有未圖示之內裝體(例如內帽網),在帽體203及導引件211則設有為了卡止內帽網之複數個卡止部271。於各卡止部271中之位於後側的各卡止部271A,係一體設置於帽體203之內面;於各卡止部271中之位於前側的各卡止部271B,則係一體設置於導引件211之內面。
於此,將進一步詳細說明防護板205。
如同前述,防護板205係設置於用以保護配戴者頭部的帽體203,並用以大約全部覆蓋例如配戴者臉部者,且由透明體或半透明體形成彎曲而得的板狀。
防護板205係形成為厚度方向一側呈凹狀而厚度方向之另一側呈凸狀之經彎曲的板狀。隨著由中央部朝周邊部,其厚度係逐漸地變薄(請參照第22圖、第23圖)。又,防護板205係例如為丙烯酸或聚碳酸酯等樹脂所構成,並以射出成形之方式製作成形。又,為因應ANSI(美國國家標準協會)之規格,防護板205之厚度範圍係形成在1.6mm至2.0mm左右,以使在高速衝擊試驗中不致破裂。
因防護板205係形成為經彎曲之板狀,故配戴者之臉部側,即防護板205內側之一面(厚度方向一側之一面)被形成為凹狀;而厚度方向之另外一面,即外側之一面被形成為凸狀。另,因為防護板205左右方向之曲率半徑係較上下方向之曲率半徑要小,故左右方向厚度變化的比例,係較上下方向厚度變化的比例要高(請參照第22圖及第23圖)。又,防護板上下方向之圓弧中心,係與軸C203一致。另外,防護板205左右方向之圓弧中心,係例如與通過帽體203開口部209之中心的軸線大約是一致的。
並且,因防護板205係具備本體部273及帽簷部217而構成,故本體部273係形成如前述之經彎曲的板狀。防護板205本體部273之凸面(凹面),係形成為近似於特定 之三維曲面所構成的特定形狀。該特定之三維曲面係指將軸線方向之中央部位突出之圓柱形狀的桶狀立體側面,以包含該軸的第一平面及與包含該軸之第一平面以特定角度交叉之第二平面予以切斷所得之四個三維曲面之其中之一個曲面。
又,如第19圖所示,防護板205本體部273之上端或左右方向的兩端,由正面看過去時係呈直線狀;而防護板205本體部273之下端被形成朝下端突出之圓弧狀。
帽簷部217則如上所述,位於本體部273之下方,且往本體部273之相反側彎曲並突出。
更具體的說,如第19圖所示,由正面看去帽簷部217係形成新月形狀的板狀;形成新月形狀之凹狀的部位係與防護板205本體部273之下端相連,與由本體部273下端朝下方突出之本體部273成為一體。另,如第20圖(第13圖)所示,在站立著的配戴者配戴帽體203並用防護板205覆蓋配戴者臉部時,帽簷部217係隨著由其上端(本體部273側的那端)至下端,往遠離配戴者的臉部方向(前方)突出。
另,於帽簷部217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係在本體部273之內側(後側;配戴者之臉部側)形成有以特定寬度凹入之凹部275。
於此,將說明關於配戴保護帽201過程中將防護板205拉出及收起的動作。
首先,配戴者係配戴著在防護板205位於收納位置 P201狀態之保護帽201,在需使防護板205位於遮蓋位置P203並進行作業,而當配戴者將防護板205之下端部(例如帽簷部217)往下拉使防護板205往下方移動時,突起273會卡入導引溝265下端部側之部位269,使防護板205位於遮蓋位置P203,則防護板205將不會輕易地從遮蓋位置P203移動。
另一方面,在使位於遮蓋位置P203之防護板205,位於收納位置P201,而當配戴者將防護板205往上推使其往上方移動時,突起237會卡入導引溝265上端部側的部位267,使防護板205位於收納位置P201;則防護板205將不會輕易地從收納位置P201移動。
依據保護帽201,由於防護板205之厚度隨著從中央往周邊部漸漸地變薄,這樣可縮小配戴者透過防護板205由正面所見之光路徑長度(於防護板內之光路徑長度),與配戴者透過防護板205由周邊所見之光路徑長度(於防護板內之光路徑長度)之差距,且即使配戴者透過防護板205之周邊部而視物時,亦可極力減低影像之畸變。
也就是說,如第27圖(顯示防護板205之剖面且對應第23圖)所示,因縮小了防護板205於光路徑長度L11與光路徑長度L21之差距;且光路徑長度L11與光路徑長度L31的差距縮小,故可極力減低影像之畸變。
於此,如第27圖所示之元件符號F0,係標示本實施例之防護板205外側表面(凸面);元件符號F1則係標示本實施例之防護板205內側表面(凹面)。由圖中可見,本實施例之防護板205之厚度係隨著從中央部往周邊部漸漸地變薄。另一方面,元件符號F0係標示習知防護板外側表面;而元件符號F2則標示習知之防護板之內側表面,由此可知,習知之防護板厚度係為固定的厚度。
元件符號R1係標示由正面進入配戴者眼睛EY的光路徑;元件符號R2及R2a,係標示由側面側(防護板之周邊部)進入配戴者眼睛EY的光路徑;而元件符號R3,則係標示由更加側面側進入配戴者眼睛EY的光路徑。
對於防護板205由正面進入配戴者眼睛EY之光(光路徑R1之光)的光路徑長(本實施例之防護板205之光路徑長)L11及光路徑長度(習知之防護板之光路徑長度)L12,其彼此之長度係為相等。
另一方面,相較於空氣之折射率,防護板之折射率較大,故根據司乃爾定律(Snell’s Rule),由側面側進入配戴者眼睛EY之光(光路徑R2及R2a之光)的防護板之光路徑長度(本實施例之防護板205之光路徑長度)L21,與光路徑長度(習知之防護板之光路徑長度)L22相比,L21係較為短;而光路徑長度L21之長度係約略與光路徑長度L11相等。同樣的,與光路徑長度L32相較,光路徑長度L31縮短了,並且光路徑長度L31之長度與光路徑長度L11之長度亦約略相等。由此,可極力減低影像之畸變。
又,依據保護帽201,由於防護板205左右方向之曲率半徑係較上下方向之曲率半徑為小;且左右方向的厚度變化比例大於上下方向的厚度變化比例,故配合配戴者的臉部形態,可極力減低使用者透過防護板205周邊部見物時之影像的畸變。
即,由於防護板205形成為上下方向之曲率半徑係較左右方向之曲率半徑為大,故能適合配戴者臉部的形狀以覆蓋配戴者臉部。另外,由於防護板205上下方向之曲率半徑係較左右方向之曲率半徑為大,故防護板205上下方向之厚度變化比例係較左右方向之厚度變化比例為小,故可極力減少影像之畸變。
另,依據保護帽201,由於防護板205之帽簷部217係在本體部273之下方朝本體部273之相反側(反方向;遠離配戴者臉部之方向)彎曲並突出,故如上所述,飛射物即使打中防護板205,飛射物亦會沿防護板205之表面滑開,而避免使物體接觸到配戴者身體的狀況。
即,如第13圖箭頭A13所示,當由斜上方飛來的飛射物與防護板205下方以淺角撞擊時,因撞擊而反彈之飛射物則有到達配戴者胸部或腹部之風險存在。又,在第13圖中,由於配戴者係面對水平方向,所以上述之風險較少;但當配戴者面對上方進行作業時,上述碰撞過後反彈之飛射物受重力影響,而到達配戴者的胸部或腹部之風險就提高了。但因為帽簷部217的設置,上述碰撞過後反彈之飛射物體,會再度碰撞帽簷部217而往遠離配戴者的地方落下,避免了到達配戴者身體之情形發生。
又,依據保護帽201,因為設置有凹部275之關係,使保護帽201的配戴者可以簡單地操作防護板205。
亦即,例如在防護板205存在於收納位置P201之狀態下,由於在防護板205之帽簷部217設置有凹部275,所以在防護板205之帽簷部217與帽體203之帽簷部210之間,形成有可以讓配戴者手指放入程度之空隙。於是,在使存在於收納位置P201之防護板205位於遮蓋位置P203時,配戴者將手指放入上述之空隙,即可輕易地將防護板205往下方移動並位於遮蓋位置P203。
並且,依據保護帽201,由於防護板205總是設置於帽體203,且藉由導引手段207可將防護板205以特定之軸C201為中心轉動並移動,故可防止忘記配戴防護板205,並且在不加大帽體3的體積而保有接近原本之狀態下,可加長防護板205之移動行程。於是,即使防護板205的長度(厚度)可以大約全部覆蓋配戴者的臉部,仍不妨礙其作業,並可將防護板205幾乎皆收納於帽體203內部。
另外,由於帽體203係將覆蓋配戴者耳部之部位去除成形之半球殼狀,故保護帽201可小型化,並可減輕其重量,同時提供配戴者開放感。
另外,依據保護帽201,因防護板205係由圓弧狀導引部213所導引且沿著圓弧狀軌跡移動,故防護板205的移動行程就可進一步的加長,即使採用大約能覆蓋配戴者臉部的防護板205,亦可更容易地在不妨礙配戴者的狀況下,將防護板205幾乎全部收納於帽體203之內部。
另外,依據保護帽201,由於圓弧狀的導引部213係形成以指定軸C201為中心之圓弧狀並設置於帽體203內部,故可採用未覆蓋配戴者耳朵之半球殼狀帽體203。亦即,當其為使防護板205指定軸C201之處支撐於帽體203的構成時,則必須將支撐防護板205之轉動軸(位於防護板205之軸C201之處的轉動軸)另外設置於帽體203;如此就產生了在帽體203設置耳部(覆蓋配戴者耳部的部位)等之必要性,使帽體203不能製作為半球殼狀。然保護帽201不用在帽體203設置耳部便可使帽體203的形狀成為半球殼狀。
另外,依據保護帽201,因導引件211係一體構成,並於帽體203左右方向兩個位置與帽體203接觸並設為一體,故導引件211本身的剛性與將導引件211安裝於帽體203時的安裝剛性都隨之提高。
另外,為了避免對導引部213或防護板205造成干涉,可將卡止構成內裝體的內帽網之卡止部271B設於導引件211中央部位219之內側。
另外,作為防護板,亦可採用僅覆蓋配戴者上半邊臉部之半截型的防護板。又,亦可將第一實施例中之防護板5形成與第二實施例中之防護板5相同。也就是例如亦可形成隨著從中央部往周邊部其厚度逐漸變薄之形狀。
(第三實施例)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保護帽501,與第一實施例之保護帽1與第二實施例之保護帽201其主要不同點,在於導引防護板503之導引手段505的構成(形態)。其他部分與第一實施例之保護帽1或第二實施例之保護帽201構成大略相同,並具有大致相同的功效。
由導引手段505所導引之防護板503係構成與前述各實施例(例如第二實施例)之相關元件大致相同,並與第一實施例之保護帽1及第二實施例之保護帽201同樣設有具有凹部275的帽簷部217,且以軸C501為大致轉動中心而在收納位置P501與遮蓋位置P503之間移動。
第28圖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保護帽501之概略構成分解斜視示意圖。
第三實施例之保護帽501係具備帽體507、構成導引手段505的導引件509、防護板503、衝擊吸收件513(衝擊吸收襯墊)、頤帶515、以及內裝體(內帽網)517而構成。衝擊吸收件513係例如以發泡苯乙烯形成碗狀。於是,在帽體507之內側設置導引件509及防護板503的組合體511後,將衝擊吸收件513設置於帽體507與組合體511之內,之後將頤帶515與內帽網517設置於帽體507與導引件509,進而完成保護帽501的組裝。
又,在第一實施例之保護帽1及第二實施例之保護帽201中雖未提及衝擊吸收件或頤帶,但第一實施例之保護帽1及第二實施例之保護帽201上,亦可為設置衝擊吸收件或頤帶的構成。
帽體507係構成與第一實施例之保護帽1及第二實施例之保護帽201的情況大致相同。即,帽體507係用來保護配戴者的頭部者,且由例如樹脂等材料所構成,並如第36圖(帽體507之概略構成示意圖)所示,形成碗狀(例如 半球殼狀)。又,第36圖(a)係為帽體507之側面圖;第36圖(b)係為帽體507之正面圖,並為第36圖(a)的XXXVIB箭視圖;第36圖(c)係為帽體507之仰視圖,並為第36圖(a)的XXXVIC箭視圖。
保護帽501之帽體507,係由帽體本體部519與帽體帽簷部521所構成,例如以雙色成型。帽體本體部519係由不透明之樹脂所構成,而帽體帽簷部521則係由透明(包含有色透明)的樹脂或者半透明的樹脂所構成。第一實施例之保護帽1或第二實施例之保護帽,亦可以帽體本體部及帽體帽簷部構成帽體。
防護板503亦如同前面所述,除了例如第二實施例之保護帽201及導引手段505之部位(與導引件509卡合之部位)以外,其餘構成大略是相同的。
在此對於保護帽501的概略構成進行詳細的說明。
第29圖係為保護帽之概略構成剖面示意圖;第30圖係為保護帽正面圖,且為第29圖之XXX的箭視圖;第31圖係為保護帽底面圖,且為第29圖之XXXI的箭視圖。
第33圖及第34圖係為導引件509與防護板503之組合體511示意圖;第33圖(a)係為組合體511之側面圖;第33圖(b)係為組合體511之底面圖,並為第33圖(a)之XXXIIIB箭視圖;第34圖(a)係為組合體511之正面圖,並為第33圖(a)之XXXIVA箭視圖;第34圖(b)係第33圖(b)之XXXIVB-XXXIVB的剖面圖。
第35圖係為導引件509之導引部523等之詳細示意圖。第35圖(a)係為第34圖(b)之XXXVA部的放大圖。第35圖(b)係為第35圖(a)的XXXVB箭視圖,或者是第39圖(b)之XXXVB部的放大圖。又,第35圖(a)雖標示了防護板503等,但是在第35圖(b)則省略了防護板503等的顯示,僅標示導引件509。
第39圖及第40圖係為導引件509示意圖。第39圖(a)係導引件509之側面圖;第39圖(b)係導引件509之平面圖,亦為第39圖(a)之XXXIXB箭視圖;第40圖(a)係導引件509之正面圖,亦為第39圖(a)之XLA箭視圖;第40圖(b)係第40圖(a)之XLB-XLB的剖面圖;第40圖(c)則係第40圖(a)之XLC-XLC的剖面圖。
第42圖及第43圖係為防護板503之示意圖;第42圖(a)係防護板503之正面圖;第42圖(b)係防護板503之平面圖,並為第42圖(a)之XLIIB箭視圖;第42圖(c)係防護板503之部分箭視圖,並為第42圖(b)之XLIIC箭視圖;第42圖(d)係防護板503之部分剖面圖,並為第42圖(b)之XLIID-XLIID剖面示意圖;第43圖(a)係防護板503之側面圖,並為第42圖(a)之XLIIIA箭視圖;第43圖(b)係第42圖(a)之XLIIIB-XLIIIB的剖面示意圖。又,第42圖(a)或第43圖(a)所示之掛網部510係在ANSI光學特性範圍(為使保護帽501的配戴者透過防護板503觀視物體,其良好光學特性的範圍)之規範內。
導引手段505係具備例如設置於由樹脂構成的導引件509之導引部523、及設置於由透明或半透明樹脂構成的防護板503之卡合部525而構成。
導引件509係具有具備球面狀之曲面並形成板狀的中央部位527,導引部523則形成於中央部位527。另,導引部523係設置有複數個防護板503,為了在移動於收納位置P501及遮蓋位置P503之間時導引防護板503而形成細長狀。各導引部523係互相大致平形且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設於中央部位527的中央一帶。
詳細說明如下,中央部位527係形成為1/4的球殼狀。於此所謂1/4的球殼(1/4球殼),係以下面所述方式形成的立體。首先,從特定半徑之第一球,除去獲得經半徑比該第一球的半徑略小且中心略與前述第一球一致的第二球後所成之形狀的立體(球殼)。
接下來,將該球殼以通過該各球之中心或此附近之第一平面,以該第一平面將該球殼一分為二,取其分割而成的兩個立體之其中之一所得之半球殼。
再接下來,將該半球殼以通過該各球中心、或附近處取與該第一平面正交之第二平面,以該第二平面將該半球殼體一分為二,取其分割而成的兩個立體之其中之一,得到1/4球殼。又,因導引件509係設於帽體507之內部(內側),故導引件509中央部位527之曲率半徑(前述第一球之曲率半徑)係略小於帽體507之曲率半徑。
雖中央部位527係呈「1/4球殼狀」,然其並非呈完美的「1/4球殼」之形狀。即,中央部位527與507之形狀係同樣為了符合配戴者之頭部形狀,而將曲率半徑進行適當的調整所得。
中央部位527端部亦非完美的圓弧,而是為了配合配戴者頭部之形狀,而形成曲率半徑作適當調整所得之圓弧狀。於此,所謂中央部位527之端部係指以該第一平面分割所得之圓弧狀(半圓弧狀)部位(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及以該第二平面分割所得之圓弧狀(半圓弧狀)部位(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
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係例如大致位於該第一平面上,並形成大致不存在與該第一平面正交之方向之凹凸的形態。又,由於中央部位527具有厚度(該第一球半徑與該第二球半徑之差),所以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更正確來說可稱為第一半圓狀端部曲面。
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係例如於與該第二平面正交之方向從該第二平面稍為進出。亦即,與該第二平面正交之方向存在些微的凹凸。又,與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之狀況相同,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更正確來說可稱為第二半圓狀端部曲面。
在導引件509設置於帽體507之狀態下,導引件509之中央部位527係於帽體507前方內側、與帽體507稍微保持距離,而與帽體507一體設置。根據於此,在帽體507與中央部位527之間,形成有比帽體507之厚度或中央部位527之厚度較厚之特定厚度之1/4球殼狀的空間533,且將防護板(位於收納位置P501之防護板)503嵌入於此1/4球殼狀的空間533之中。。
更進一步來說,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係與帽體507之內壁保持些微距離且沿著帽體507之內壁,由位於帽體507下端之圓形狀邊緣的左端附近,通過帽體507正上方之附近,延伸至位於帽體507下端之圓形狀邊緣的右端附近。也就是,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係由配戴者的左耳上方通過配戴者頭頂部的附近,延伸至配戴者右耳上方。
並且,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係與位於帽體507下端前側的前側半圓狀之邊緣保持些微距離且沿著帽體507前側半圓狀之邊緣,由位於帽體507之下端之圓形狀邊緣的左端附近,通過帽體507邊緣的前端附近,延伸至位於帽體507下端之圓形狀體邊緣的右端附近。也就是,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係由配戴者的左耳上方通過配戴者額頭部的附近,延伸至配戴者右耳上方。
設於導引件509中央部位527之導引部523係例如設有三個。各導引部523係例如由各個為橢圓形之貫通孔(於厚度方向貫通中央部位527之貫通孔)535,537,539所構成,且在寬度方向設於中央部位527之中央、左側以及右側。
設於中央部位527中央之導引部523(貫通孔535)係由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之中央附近,形成至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之中央附近。也就是,設於中央之貫通孔535係在橫向方向(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保持在中央的位置,由配戴者額頭中央的附近,通過配戴者的前頭部中央,延伸至配戴者頭頂部的附近。
左側之導引部523(貫通孔537)係與設於中央之貫通孔535平行設置,由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左側斜前方部位的附近,形成至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左側之斜上方部位的附近。也就是,設於左側之貫通孔537係由配戴者的額頭斜左前方部位附近,通過配戴者的前頭部斜左前方部位,延伸至配戴者頭頂部的斜左上方的附近。
右側之導引部523(貫通孔539)係將設於中央之貫通孔535當作間距,與設於左側之貫通孔537作對稱設置。即,右側之貫通孔539係相對於通過導引件509中心向上下前後方向展開之平面,與左側之貫通孔537作對稱設置。
在此,針對三個導引部523(貫通孔535,537,539)之位置關係作進一步詳細說明。為了說明上的方便,在此忽略導引件509之各側方部位(請參照第39圖等)之存在(假設導引件509之各側方部位541,543不存在)。
將三個貫通孔535,537,539的各延長線(橢圓形的貫通孔535,537,539寬方向的中心線且往貫通孔535,537,539長方向延伸之中心線)、與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之交點,個別設為下部左側交點545、下部中央交點547、以及下部右側交點549(請參照第39圖(a)、第39圖(b)、以及第40圖(a))。
如此,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之左端(請參照第39圖(a),指與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之左端一致之左端)551與下部左側交點545之間的距離(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上之距離),係相等或者略大於下部左側交點545與下部中央交點547之間的距離(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上之距離)。
另外同樣的,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之右端(請參照第39圖(a),指與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之右端一致之右端)533與下部右側交點549之間的距離(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上之距離),係相等或者略大於下部右側交點549與下部中央交點547之間的距離(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上之距離)。
另外,如第39圖(b)所示,將三個貫通孔535,537,539的各延長線與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之交點個別當作上部左側交點555、上部中央交點557、以及上部右側交點559。
如此,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之左端551與上部左側交點555之間的距離(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上之距離),係相等或者略大於上部左側交點555與上部中央交點557之間的距離(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上之距離)。
另外同樣的,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之右端553與上部右側交點559之間的距離(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上之距離),係相等或者略大於上部右側交點559與上部中央交點557之間的距離(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上之距離)。
如此,藉由設置有導引部523,則導引部523(貫通孔535,537,539)係在中央部位527之中央部側(寬度方向之靠近中央部)朝上下前後方向延伸設置。
又,亦可為將中央之導引部523(貫通孔535)移除,而將導引部523分成兩個的構成;或為將中央之導引部523(貫通孔535)分成兩個,將其中一個導引部設往中央之稍微偏左邊處、另一個導引部則設往中央之稍微偏右邊處,使導引部(橢圓狀之貫通孔)成為四個之構成。甚至於亦可為在中央部位527之中央側(寬度方向之靠中央)設置五個以上之往上下前後方向長長地延伸出之導引部的構成。
另,導引件509係具備上述之中央部位527、板狀之第一側方部位(左側之側方部位)541、以及板狀之第二側方部位(右側之側方部位)543而構成。第一側方部位541係位於中央部位527寬度方向的一端部側(左側)且中央部位527下側,與中央部位527一體設置。而第二側方部位543則係位於中央部位527寬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側(右側)且中央部位527下側,與中央部位527一體設置。
於是,構成如下:一對中央部位卡合部561(請參照第39圖(b))與一對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請參照第36圖(c))卡合,左側之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565(請參照第39圖(a))與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請參照第36圖(c))卡合,右側之第二側方部位卡合部569(請參照第39圖(a))與第二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71(請參照第36圖(c))卡合,且導引件509與帽體507一體設置。
一對中央部位卡合部561係形成於中央部位527且靠近各側方部位541,543處,而一對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則係設於帽體507之側方。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565係設於第一側方部位541,而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則設於帽體507之左斜後方。第二側方部位卡合部569係設於第二側方部位543,而第二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71則設於帽體507之右斜後方。
更詳細而言,第一側方部位541係形成為與中央部位527大約相同厚度之短帶狀。且,第一側方部位541之長度方向之一端部,係連接於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529之下端部側(左下端部側)。且,第二側方部位543係相對於通過導引件509中心向上下前後方向展開之平面,而與第一側方部位541作對稱設置。據此,第一側方部位541寬度方向之一端部(下端部)係位於中央部位527之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左側之大致延長線上;而第二側方部位543寬度方向之一端部(下端部)則係位於中央部位527之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右側之大致延長線上。
導引件509係可相對於帽體507自由地設置及移除,因導引件509中央部位527所形成之一對中央部位卡合部561係與設於帽體507之一對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卡合,故設置於帽體507之導引件509不易從帽體507分離。
舉例來說,中央部位卡合部561係由被視為剛性之第一中央部位卡合部(由中央部位527外側處稍微突出之突起)573(請參照第39圖(a))與具有彈性之第二中央部位卡合部575(請參照第39圖(a))所構成。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係由被視為剛性之部位(請參照第36圖(c)及第38圖:由帽體507之內壁朝帽體507內側稍微突出之突起)577所構成。又,第38圖(a)係為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之側面圖;而第38圖(b)係為第38圖(a)之XXXVIIIB箭視圖。
於是,在導引件509設於帽體507時(第一中央部位卡合部573卡合於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時),第二中央部位卡合部575則與帽體507(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或其周邊)抵接而彈性變形;且在導引件509完成卡合於帽體507時(第一中央部位卡合部573完成卡合於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時),第二中央部位卡合部575就回復為原本形狀。藉由回復形狀的第二中央部位卡合部575,暫時設置於帽體507的導引件509,就不會輕易地從帽體507分離。
即,當防護板503移動時等,即使在有對帽體507、導引件509或防護板503施加外力的情形,導引件509亦不會輕易地從帽體507分離。另外,中央部位卡合部561或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係設於不會對防護板503造成影響之位置。
又,第32圖(a)係導引件509之中央部位卡合部561卡合於帽體507之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的狀態示意圖,並為第31圖所示XXXIIA-XXXIIA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帶狀之第一側方部位541或帶狀之第二側方部位543的長度值,係稍微小於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長度值的一半。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565係由兩個在厚度方向貫通第一側方部位541之貫通孔579,581所構成。
構成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565的兩個貫通孔579,581中之一個貫通孔(後方貫通孔)581係設於第一側方部位541前端部(第一側方部位541長度方向、與中央部位527相反側的端部)的鄰近處;構成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565的兩個貫通孔579,581中之另一個貫通孔(前方貫通孔)579則係設於第一側方部位541長度方向之中央部位卡合部561與後方貫通孔581之間(例如大致中央部)。
第二側方部位卡合部569的狀況也與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565的狀況相同,係由後方貫通孔581與前方貫通孔579所構成,第二側方部位卡合部569之各貫通孔579,581係相對於通過導引件509的中心向上下前後方向展開的平面,與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565的各貫通孔579,581作對稱設置。
如第36圖(c)及第37圖所示,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係由位於帽體507開口部(下端部的邊緣)之鄰近處,由帽體507之內壁往帽體507之內側稍微突出的兩個突起(前側突起與後側突起)583所構成。第二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71係相對於通過帽體507的中心向上下前後方向展開的平面,與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作對稱設置。即,各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571係由兩個前側突起583與兩個後側突起583所構成。
又,第37圖(a)係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571或後述之帽體卡止部585之側面圖;第37圖(c)係第37圖(a)之XXXVIIC箭視圖;第37圖(b)係第37圖(c)之XXXXVIIB箭視圖;以及第37圖(d)係第37圖(b)之XXXVIID-XXXVIID剖面示意圖。
在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卡合有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565的狀態下,第一側方部位541係與帽體507之內壁抵接。另,在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卡合有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565的狀態下,導引件509(第一側方部位541)對於帽體507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動,而對於帽體507則可朝帽體507之前後方向(帽體507內周的方向)稍微移動;於帽體507的厚度方向,則使其能移動於帽體507的內側。又,在帽體507厚度方向所進行的移動,係以藉由將內帽網517設於帽體507而受到限制的方式構成。在第二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71卡合有第二側方部位卡合部569之狀態,係與在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卡合有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565之狀態相同。
在帽體507完成設置導引件509的狀態下,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係卡合有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565,第二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71係卡合有第二側方部位卡合部569,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則係卡合有中央部位卡合部561。於是,導引件509係強固地設置於帽體507。
另,在帽體507完成設置於導引件509的狀態下,導引件509下側的邊緣(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與各側方部位541,543之下端部)係在帽體507的邊緣(開口部)之內側鄰近處沿帽體507邊緣延伸。並且,在帽體507完成設置導引件509的狀態下,當由下側往上側觀視帽體507或導引件509時,帽體507的邊緣係大約呈圓環狀(前後方向的直徑大於寬度方向的直徑之圓環狀)。相對於此,導引件509係形成在後方的少數部位並未連結(各側方部位541,543的前端部彼此間皆有些微的間隔)的馬蹄形狀。又,導引件509亦可為與帽體507之邊緣同樣地成為圓環狀的構成。
於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處或第二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71處,形成有由較構成這些被卡合部567,571的突起583更大突出量(往帽體507內側突出的突出量)之突起所構成的卡止部(由四個突起所構成的帽體卡止部)585(請參照第36圖(c)及第37圖)。帽體卡止部585係用以卡止內帽網517之部位。
位於導引件509中央部位527之內側,且接近於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處,係形成有與帽體卡止部585相同構成的卡止部(由四個突起所構成的導引件卡止部)587(請參照第39圖(b)及第41圖)。導引件卡止部587亦係用以卡止內帽網517之部位。
又,第41圖(a),係導引件卡止部之中位於前方之導引件卡止部587的側面圖;第41圖(c)係第41圖(a)之XLIC箭視圖;第41圖(b)係第41(c)圖之XLIB箭視圖;第41圖(d)係第41圖(b)之XLID-XLID剖面示意圖。
另,第41圖(e),係導引件卡止部之中位於後方之導引件卡止部587側面圖;第41圖(g)係第41圖(e)之XLIG箭視圖;第41圖(f)係第41圖(g)之XLIF箭視圖;第41圖(h)係第41圖(f)之XLIH-XLIH剖面示意圖。
導引件509之導引件卡止部587係對於通過導引件509中心往上下前後方向展開之平面作對稱設置。根據此等,在帽體507完成設置導引件509的狀態下,卡止部585、587係合計設置於8處。
然後,在帽體507完成設置導引件509的狀態下,係在帽體卡止部585與卡止部587卡止內帽網517之被卡止部589,且內帽網517完成設置於帽體507時,導引件509之各側方部541,543係夾於帽體507與內帽網517之被卡止部589,且導引件509之各側方部位541,543係接設於帽體507之內壁;並如上所述,使導引件509的各側方部位541,543幾乎固定設置於帽體507(請參照第32圖(b)及第32圖(c))。又,第32圖(b)係第31圖之XXXIIB-XXXIIB剖面示意圖;第32圖(c)則係第31圖之XXXIIC-XXXIIC剖面示意圖。
各側方部位541,543之角部係使其呈圓弧狀。即,當第一側方部位541或第二側方部位543長度方向的前端部(與中央部位527相反側之端部)之兩處角部(由上下方向來看位於兩端部之角部)的輪廓線由側方部位541,543之厚度方向觀視時,係呈1/4的圓弧狀(請參照第39圖(a)的元件符號591)。並且即便於側方部位541,543的其他部位(位於長度方向的中間部,而上下方向的下端部)的角部,其輪廓線亦呈圓弧狀(請參照第39圖(a)的元件符號593)。
由於各側方部位541,543的角部係呈圓弧狀,可以防止因為應力集中而使導引件509破損的狀況發生,且可防止因導引件509而對帽體507或防護板503或保護帽501之配戴者造成傷害。
如同前述,導引件509之導引部523係由例如三個橢圓形之貫通孔535,537,539所構成。相應於此,防護板503之卡合部525則係由三個圓柱狀部位595所構成(請參照第35圖)。
且,構成卡合部525的各個圓柱狀部位595,係與構成導引件509之導引部523的三個貫通孔535,537,539的各個卡合(將圓柱狀部位595插設於貫通孔535,537,539),藉此導引防護板503,使其於收納位置P501與遮蓋位置P503之間移動。
詳細的來說,橢圓狀貫通孔535,537,539的寬度B501係較圓柱狀部位595之外徑D501極微大(請參照第35圖(b))。另,於圓柱狀部位595的兩端部,係一體設置有外徑較圓柱狀部位595之外徑為大的圓板狀凸緣部599,601,藉此形成了附凸緣構件597(請參照第35圖(a))。
如第42圖(a)所示,於防護板503之上端部一體設有用以設置附凸緣構件597的半圓板狀設置部603。於半圓板狀設置部603之中央部形成有貫通半圓板狀設置部603厚度方向之貫通孔(內徑較附凸緣構件597之圓柱狀部位595的外徑D501稍微大)605。又,設置部603或貫通孔605係對應導引件509之三個貫通孔535,537,539而設置於三處。
且,於設於圓柱狀部位595兩端部之各凸緣部599,601之間,嵌設有防護板503之設置部603及導引件509之中央部位527,利用各凸緣部599,601將防護板503之設置部603及導引件509之中央部位527夾於其中,圓柱狀部位595貫通了導引部523之橢圓狀貫通孔535,537,539及設置部603之圓形貫通孔605。透過這樣的設置,在防護板503相對於帽體507或導引件509移動時,防護板503係僅沿著構成導引部523之貫通孔535,537,539的大致長度方向移動。
又,以圓柱狀部位595與各凸緣部599,601所構成之卡合件(附凸緣構件)597,係由:一側端部具有凸緣部599之第一筒狀構件607;另外一端部具有凸緣部601之第二筒狀構件609;以及沿著各筒狀構件607,609之中心軸貫通並藉由鉚接方式將各筒狀構件607,609一體化之鉚釘611所構成。
在防護板503處於收納位置P501之狀態下,附凸緣構件597之圓柱狀部位595係與各橢圓狀貫通孔535,537,539的上端部抵接。另一方面,在防護板503處於遮蓋位置P503之狀態下,附凸緣構件597之圓柱狀部位595則係與各橢圓形狀貫通孔535,537,539的下端部抵接。
另,保護帽501係同於保護帽1和保護帽201,設有用以保持防護板503位於收納位置P501或遮蓋位置P503之狀態的保持手段613。以下將針對保持手段613做詳細說明。
形成導引部523的三個橢圓狀貫通孔535,537,539之中,存在於左右側的兩個橢圓狀貫通孔537,539的寬度係為固定。另一方面,形成導引部523的三個橢圓狀貫通孔535,537,539之中,存在於中央的橢圓狀貫通孔535其長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寬度係極微小(請參照第35圖(b))。以此,使防護板503能在收納位置P501或遮蓋位置P503維持此位置。
更詳細如第35圖(b)所示,存在於導引件509中央之橢圓狀貫通孔(中央貫通孔)535之上端部位615係呈圓弧馬蹄形狀。形成圓弧馬蹄形狀之上端部位615的圓弧直徑D503係等於附凸緣構件597圓柱狀部位595之外徑D501,或者極微大一些。
上端部位615之兩端部617彼此間的距離(圓弧馬蹄形狀之上端部位615開口的寬度方向距離)L501,係略小於附凸緣構件597之圓柱狀部位595之外徑D501。且,位於橢圓狀中央貫通孔535長度方向的中間部之附凸緣構件597,在移動至橢圓狀中央貫通孔535之上端部位615時,附凸緣構件597之圓柱狀部位595係與上端部位615之兩端部617接觸,導引件509之一部分造成彈性變形,使兩端部617之間的距離L501大於圓柱狀部位595的外徑D501之值。並且,當移動附凸緣構件597,使附凸緣構件597之圓柱狀部位595位於上端部615時,各兩端部617則回復為原本形狀,並保持附凸緣構件597之位置。
兩端部617與由兩端部617至橢圓狀貫通孔535之下端側相距特定距離的間隔部位619之間係隨著從該間隔部位619往兩端部617之方向,橢圓狀貫通孔535的寬度一點一點地漸漸變窄。亦即,於兩端部617與間隔部位619之間形成有錐形部621。據此,防護板503由遮蓋位置P503移動至收納位置P501時,附凸緣構件597的圓柱狀部位595不會瞬間抵接馬蹄形狀的上端部位615之兩端部617,可防止上端部位615之兩端部617的損傷。
又,橢圓狀貫通孔535的下端部側也形成有與上端部側一樣之錐形部等。另,因為馬蹄形狀的兩端部617容易彈性變形之故,在馬蹄形狀的兩端部617外側的附近設有一對貫通孔(將導引件509中央部位527以厚度方向貫通的兩個圓形貫通孔)623。
又,取代將上述貫通孔623設於橢圓狀貫通孔535上端部側,或者是除此之外,也將上述貫通孔623設於橢圓狀貫通孔535的下端部側。
並且,取代將上述保持手段613等設於中央的橢圓狀貫通孔535,或者是除此之外,也將上述保持手段613設於左右的橢圓狀貫通孔537,539。
於此,在設於導引件509中央部位527之橢圓狀貫通孔535,537,539周邊,設有稍微往中央部位527之內側凹陷之凹部625。該凸部625係具有一特定的寬度,並圍設於各橢圓狀貫通孔535,537,539的周邊。另,上述之設於防護板503上端部之設置部603,係往防護板503內側稍微凹設(請參照第42圖(b)及第43圖)。於此等三個凹部625之附近,且導引件509中央部位527之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設有三個突起627。此等三個突起627係突出於導引件509中央部位527之厚度方向之中央部位527前側(外側)。
在利用對應三個貫通孔535,537,539所設置之三個附凸緣構件597將防護板503設置於導引件509的狀態中,係透過附凸緣構件597將防護板503上端部的三個位置支撐於導引件509;而設於防護板503上端部之設置部603,係插設於設於中央部位527之凹部625,同時防護板503內側表面例如以後面詳述之襯墊(packing)631為間隔而間接抵接於中央部位527之各突起627。
並且,在將設置有防護板503之導引件509設於帽體507的狀態中,在防護板503外側表面與帽體507前側之半圓弧形的邊緣之間形成有些微的空隙629(請參照第29圖)。
根據以上說明,在常態(站立的配戴者只配戴保護帽501的狀態)之下,防護板503上端部的三個位置係透過附凸緣構件597支撐於導引件509;並且,防護板503內側表面例如以後面詳述之襯墊631為間隔而間接抵接於中央部位527之突起627,且防護板503係被導引件509支撐,並使防護板503能在收納位置P501與遮蓋位置P503之間呈圓弧形移動。
另,在將設置有防護板503之導引件509設於帽體507的狀態中,將防護板503之下端往上舉起之方向,或者將防護板503離開配戴者臉部之方向的外力施於防護板503時,防護板503外側表面與帽體507前側之半圓弧形的邊緣之間的稍微的空隙629即消失;在防護板503外側表面隔著後面詳述之襯墊631,與帽體507前側之圓弧形的邊緣間接抵接,以限制因上述外力造成防護板503的轉動。
亦即,防護板503係透過該上端部的設置部603與導引件509卡合。另外,防護板503係以其下側的部位(帽體507覆蓋配戴者臉部之部位),夾於突起627及帽體507前側的半圓弧形邊緣,並與突起627及帽體507前側的半圓弧形邊緣之其中一者卡合。然後,可防止防護板503因不穩定而大幅度的晃動。
又,上述卡合的部位以外之防護板503的部位係與導引件509或帽體507相隔些微的間隙而相對著。
設於導引件509中央部位527的三個突起627和其周邊,及形成有空隙629的帽體507邊緣之鄰近處,係貼附有例如板狀的襯墊(低摩擦構件或防止傷害材質)631(請參照第34圖(a)及第36圖(c))。以此,防護板503(設置部603或帽簷部217除外)不會與導引件509或帽體507接觸;防護板503可於收納位置P501及遮蓋位置P503之間以較小的摩擦抵抗移動,並且也可防止帽體507配戴者的視野範圍內的防護板503部位(第42圖(a)等所示之美國國家標準(ANSI)規格的光學特性範圍510)受到損傷。
設於導引件509中央部之襯墊631A係呈「」字形,並夾著中央橢圓狀之貫通孔535,由導引件509之下端往上端以長於其他的襯墊631的長度設置。以此,可進一步防止防護板503受到損傷。
在此詳細說明設於導引件509中央部位527之橢圓狀各貫通孔535,537,539、圍繞這些貫通孔535,537,539形成之凹部625、以及導引件卡止部587之間的位置關係。
卡止部587係如同上述,以及第33(b)圖所示總共設於四個位置。位於最左側的導引件卡止部587A,係位於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的延伸方向上左側的中央部位卡合部561A與左側的貫通孔537之間的大約中央;位於次左側的導引件卡止部587B則係與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531的延伸方向上之左側的貫通孔537之凹部625鄰接,並位於左側貫通孔537及中央貫通孔535之間;另,位於右側之兩個導引件卡止部587C,587D,則係相對於通過導引件509的中心往上下前後方向展開的平面,與右側的導引件卡部587A及587B對稱設置。
由於在如此的位置設置導引件卡止部587,故可避免導引件卡止部587與導引件509之導引部523之間的互相干涉,並可將內帽網517設於導引件509之適當位置,使內帽網517適當的承受施加於帽體507的外力。
另,使耳帶(頤帶)515之被卡止部633卡合於帽體卡止部585之中設於最左側的卡止部585A或者設於次左側的卡止部585B(請參照第36圖(c))、及導引件卡止部587之中設於最左側的卡止部587A(請參照第33圖(b));並且使另一個耳帶(頤帶)515之被卡止部633卡合於帽體卡止部585之中設於最右側的卡止部585D或者設於次右側的卡止部585C(請參照第36圖(c))、及導引件卡止部587之中設於最右端的卡止部587D(請參照第33圖(b)),可將各頤帶515設置於帽體507或導引件509之適當位置,並可使保護帽501的配戴者在沒有感到不協調的感覺下配戴保護帽501且以各個頤帶515將保護帽501固定於配戴者頭部。
又,根據以上描述可知,由於帽體卡止部585係設於帽體507之後側,導引件509則設於帽體507之前側,故帽體卡止部585係位於導引件卡止部587的更後側。
在使頤帶515之被卡止部633與帽體卡止部585或導引件卡止部587卡合後,藉由使內帽網517之被卡止部589與帽體卡止部585或導引件卡止部587卡合,頤帶515(被卡止部633)或內帽網517(被卡止部589)就與帽體507或導引件509成為一體設置。又,內帽網517對於帽體507或導引件509而言成為可以自由的安裝拔除的元件,暫時設置的內帽網517,就不會輕易地從帽體507或導引件509脫落。
並且,保護帽501係利用帽體507與內帽網517之被卡止部589夾持導引件509之各側方部位541,543與頤帶515之被卡止部633,並一體設置於帽體507(請參照第32圖(b))。
根據保護帽501,由於導引件509具有形成球面狀曲面之板狀的中央部位527,且導引部523形成於中央部位(例如寬度方向之中央部位527的中央附近)527,故形成所謂的狹導軌(narrow guide);相較於將導引部523設置於中央部位527側方側(寬度方向的各端部側)的情形,可順利地進行防護板503的進出(在收納位置P501與遮蓋位置P503之間的移動)。
另,根據保護帽501,關於導引件509係具備中央部位527及各側方部位541,543而構成,在各側方部位541,543之附近形成於中央部位527的一對中央部位卡合部561(561A,561B)係與設於帽體507之一對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卡合;於各側方部位541,543所形成之側方部位卡合部565,569則與形成於帽體507之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571卡合,故在防護板503進出的情況下,可減少導引件509對帽體507的搖晃。
亦即,在防護板503進出時,由於是利用導引件509來導引防護板503,所以朝帽體507之寬度方向延伸的軸C501為中心的旋轉力矩會施加於導引件509,雖然該旋轉力矩會從導引件509傳遞至帽體507,但是因與帽體507之中央部位被卡合部563卡合的導引件509之中央部位卡合部561會成為支點,使與帽體507之側方部位被卡合部567,571卡合的導引件509之側方部位卡合部565,569承受旋轉力矩,故可減少上述搖晃。
另,由於導引件509之側方部位卡合部565,569係以左邊兩個位置及右邊兩個位置的方式設置,故可更近一步地減少其搖晃。並且,由於左側之兩個側方部位卡合部565中之後側之側方部位卡合部(貫通孔581)、及右側之兩個側方部位卡合部565中之後側之側方部位卡合部(貫通孔581)係位於帽體507後端部之附近,所以成為支點的中央部位卡合部561與後側之側方部位卡合部565之間的距離會變大,可更加減少搖晃的程度。
且,根據保護帽501,由於導引件509之導引部523係由三個貫通孔535,537,539所構成,防護板503之卡合部525係由三個圓柱狀部位595所構成;且圓柱狀部位595係個別與三個貫通孔535,537,539卡合並藉以導引防護板503,構成於收納位置P501與遮蓋位置P503之間移動,故其精簡的構造減少了防護板503對導引件509的晃動,並使得防護板503對於導引件509的移動變得順暢。
又,防護板503可採用僅覆蓋配戴者臉部上半部之半截型構造。防護板503亦可成與第二實施例中之防護板相同之構造。亦即,例如如第22圖或第23圖所示,亦可形成厚度隨著由中央部朝周邊部漸漸變薄的形狀。
1,201,501‧‧‧保護帽
3,203,507‧‧‧帽體
5,205,503‧‧‧防護板
7,207,505‧‧‧導引手段
9,209‧‧‧開口部
11,211,509‧‧‧導引件
13,213,523‧‧‧導引部
15,215,525‧‧‧卡合部
17,210,217,521‧‧‧帽簷部
19,219,527‧‧‧中央部位
21,23,221,223‧‧‧側方部位
25,29,225,229‧‧‧基端部側部位
27,31,227,231‧‧‧前端部側部位
33,233,41,241‧‧‧立起部位
35,235,43,243‧‧‧連結部位
37,45‧‧‧曲面
39,47,239,247‧‧‧長孔
49,57‧‧‧端面
51,59,251,259‧‧‧卡合片
53‧‧‧基端部
55‧‧‧傘部
61,261,613‧‧‧保持手段
63,65‧‧‧缺口
67,69,237,583,627‧‧‧突起
71,71A,71B,271,271A,271B,585A,585B,585C,585D‧‧‧卡止部
263‧‧‧被卡合部
265‧‧‧導引溝
267,269‧‧‧側邊部位
270‧‧‧導引凹部
273‧‧‧本體部
275,625‧‧‧凹部
510‧‧‧掛網部
511‧‧‧組合體
513‧‧‧衝擊吸收件
515‧‧‧頤帶
517...內帽網
519...帽體本體部
529...第一半圓狀端部曲線
531...第二半圓狀端部曲線
533...球殼狀空間
535,537,539,579,581,623...貫通孔
541...第一側方部位
543...第二側方部位
545...下部左側交點
547...下部中央交點
549...下部右側交點
551...左端
553...右端
555...上部左側交點
557...上部中央交點
559...上部右側交點
561...中央部位卡合部
563...中央部位被卡合部
565...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
567...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
569...第二側方部位卡合部
571...第二側方部位被卡合部
573...第一中央部位卡合部
575...第一中央部位被卡合部
577...視為剛性之部位
585...帽體卡止部
587,587A,587B,587C,587D...導引件卡止部
589,633...被卡止部
595...圓柱狀部位
597...卡合件(附凸緣構件)
599,601...凸緣部
603...半圓板狀設置部
605...圓形貫通孔
607...第一筒狀構件
609...第二筒狀構件
611...鉚釘
615...上端部位
617...兩端部位
619...間隔部位
621...錐形部
629...空隙
631,631A...襯墊
B1,B501...寬度
C1,C3,C201,C203,C501...軸
D1,D501...外徑
D503...圓弧直徑
EY...眼睛
F0...外側表面
F1...內側表面
L11,L21,L31,L32...光路徑長
L501...距離
P1,P201,P501...收納位置
P3,P203,P503...遮蓋位置
第1圖係為配戴者戴上本發明實施例之保護帽1時之斜視圖。
第2圖係為係為配戴者戴上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保護帽1時之斜視圖。
第3圖係為保護帽之剖面圖。
第4圖係為由保護帽1內側觀視之圖。
第5圖係為由保護帽1內側觀視之圖。
第6圖係為第3圖VI-VI元件之剖面圖。
第7圖係為卡止裝置之具體構成示意圖。
第8圖係為配戴者戴上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保護帽201時之斜視圖。
第9圖係為配戴者戴上保護帽201時之正面圖。
第10圖係為配戴者戴上保護帽201時之側面圖。
第11圖係為配戴者戴上保護帽201時之斜視圖。
第12圖係為配戴者戴上保護帽201時之正面圖。
第13圖係為配戴者戴上保護帽201時之側面圖。
第14圖(a)及(b)係為保護帽201之剖面圖。
第15圖係為由保護帽201內側觀視之圖。
第16圖係為導引件211與防護板205組合完成之狀態示意斜視圖。
第17圖係為導引件211與防護板205組合完成之狀態示意斜視圖。
第18圖係為防護板205之概略構成斜視示意圖。
第19圖係為防護板205之概略構成正面示意圖。
第20圖係為防護板205之概略構成側面示意圖。
第21圖係為第19圖之XXI箭視圖。
第22圖係為第19圖之XXII-XXII之剖面示意圖。
第23圖係為第19圖之XXIII-XXIII之剖面示意圖。
第24圖係為導引件211之概略構成正面示意圖。
第25圖係為第24圖之XXV之箭視圖。
第26圖係為第24圖之XXVI之箭視圖。
第27圖係為防護板205之剖面示意圖,且為對應第23圖之示意圖。
第28圖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保護帽之概略構成分解斜視示意圖。
第29圖係為保護帽之概略構成剖面示意圖。
第30圖係為保護帽正面圖,且為第29圖之XXX箭視圖。
第31圖係為保護帽底面圖,且為第29圖之XXXI箭視圖。
第32圖(a)至(c)係為帽體與導引件之卡合狀蓋、帽體與頤帶或內帽網之卡合狀態示意圖。
第33圖(a)及(b)係為導引件與防護板之組合體示意圖。
第34圖(a)及(b)係為導引件與防護板之組合體示意圖。
第35圖(a)及(b)係為導引件之導引部等之詳細示意圖。
第36圖(a)至(c)係為帽體的概略構成示意圖。
第37圖(a)至(d)係為設於帽體之側方部位被卡合部示意圖。
第38圖(a)及(b)係為設於帽體之中央部位被卡合部示意圖。
第39圖(a)及(b)係為導引件示意圖。
第40圖(a)至(c)係為導引件示意圖。
第41圖(a)至(h)係為導引件卡止部示意圖。
第42圖(a)至(d)係為防護板示意圖。
第43圖(a)及(b)係為防護板示意圖。
1‧‧‧保護帽
3‧‧‧帽體
5‧‧‧防護板
7‧‧‧導引手段
9‧‧‧開口部
11‧‧‧導引件
13‧‧‧導引部
15‧‧‧卡合部
17‧‧‧帽簷部
19‧‧‧中央部位
21,23‧‧‧側方部位
25,29‧‧‧基端部側部位
27,31‧‧‧前端部側部位
33,41‧‧‧立起部位
35,43‧‧‧連結部位
37,45‧‧‧曲面
39,47‧‧‧長孔
49,57‧‧‧端面
51,59‧‧‧卡合片
67,69‧‧‧突起
71,71A,71B‧‧‧卡止部
C1‧‧‧軸
P1‧‧‧收納位置
P3‧‧‧遮蓋位置

Claims (16)

  1. 一種保護帽,其特徵在於,包括:帽體,其係形成為無接縫之一體之半球殼狀,用以保護配戴者之頭部;防護件,係用以保護該配戴者之大致全部臉部,為透明體或半透明體且構成為縱剖面及橫剖面為圓弧狀,前述縱剖面的曲率半徑比前述橫剖面的曲率半徑更大;以及導引件,設置於前述帽體內部,而在收納至前述帽體之收納位置與覆蓋前述配戴者大致全部臉部的遮蓋位置之間導引前述防護件;且前述帽體係在配戴者配戴保護帽時,帽體的開口部為大致水平且位於比前述配戴者的耳更靠上側處;前述導引件係被卡合於帽體;前述防護件係可進入前述導引件與卡合有該導引件之帽體之間,前述導引件係具有中央部位,該中央部位係於左右方向位於前述帽體的中央,且於縱剖面係以通過前述配戴者的耳後方的部位而往左右方向延伸之軸為中心形成為圓弧狀,並從前述帽體的前方下端部往頂部延伸;前述軸係位於前述帽體的下方;前述防護件係具有與前述中央部位卡合之卡合部,用以接受前述導引部之導引,並沿著以前述軸為中心之圓弧移動,以不會加大前述帽體之方式而加長前述防護 板的移動行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保護帽,其中,該導引件係具備:沿該帽體前側之內部表面之具備曲面並形成板狀之中央部位;在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一端部側一體設置於該中央部位之第一側方部位;以及在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另一端部側一體設置於該中央部位之第二側方部位而構成,在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及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形成有該導引部,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與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卡合於該帽體,該導引件與該帽體一體設置,該防護板係嵌設於在該帽體與該導引件之中央部位及各側方部位的基端部側部位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內,並以被收納於該帽體內的方式所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保護帽,其中,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係具備:自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立起之板狀的立起部位;及該立起部位與該中央部位連接之板狀的連結部位而構成,該導引部係由該立起部位之厚度方向一邊之圓弧狀的曲面、及於該連結部位所形成之圓弧狀長孔所構成;該第二側方位部之基端部側部位係具備:自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所立起之板狀的立起部位;及該立起部位與該中央部位連接之板狀的連結部位而構成,該導引部係由該立起部位之厚度方向一側之圓弧狀 的曲面、及於該連結部位所形成之圓弧狀長孔所構成;該防護板之卡合部係具備:與該第一側方部位之立起部位之厚度方向之一側曲面卡合之位於該防護板之寬度方向之一側圓弧狀端面;與該第二側方部位之立起部位之厚度方向之一側曲面卡合之位於該防護板之寬度方向之另一側圓弧狀端面;與該第一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之長孔卡合之一側卡合片;以及與該第二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之長孔卡合之另一側卡合片而構成。
  4. 一種保護帽,其特徵在於,包括:帽體,其係形成碗狀;導引件,具有圓弧狀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之中心與通過該帽體之配戴者耳後方部位往左右方向延伸之軸線一致的方式,在該帽體內部一體設置於該帽體;以及防護板,係以透明體或半透明體形成經彎曲之板狀,並具有與該導引件之圓弧狀的導引部卡合之卡合部,藉由該卡合部與該導引部之卡合,在被收納至該帽體之收納位置與覆蓋該帽體之配戴者大致全部臉部的遮蓋位置之間,以該導引部之中心為中心而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保護帽,其中,該導引件係具備:具球面狀之曲面並形成板狀之中央部位;在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一端部側一體設置於該中央部位之第一側方部位;以及在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另一端部側一體設置於該中央部位之第二側方部位而構成; 在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及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形成有該導引部,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與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卡合於該帽體,該導引件與該帽體一體設置;該防護板係嵌設於在該帽體與該導引件之中央部位及各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之間所形成之空間內,並以被收納於該帽體內的方式所構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保護帽,其中,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係具備:自該第一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立起之板狀的立起部位;及該立起部位與該中央部位連接之板狀的連結部位而構成,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係具備:自該第二側方部位之前端部側部位所立起之板狀的立起部位;及該立起部位與該中央部位連接之板狀的連結部位而構成;該導引部係由形成於該第一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位的圓弧狀長孔、形成於該第二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位的圓弧狀長孔、以及該中央部位之中央部所構成;該防護板之卡合部係具備:與該第一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之長孔卡合之一側卡合片;與該第二側方部位之連結部之長孔卡合之另一側卡合片;以及與該中央部位之中央部卡合的突起而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保護帽,其中,該導引件係具備具球面狀之曲面並形成板狀之中央部位而構成; 該導引部係形成於該中央部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保護帽,其中,該導引件係具備:設置於該中央部位與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一端部側的板狀之第一側方部位;及設置於該中央部位之寬度方向另一端部側的板狀之第二側方部位而構成;在該各側方部位附近,形成於該中央部位之一對中央部位卡合部係與設於該帽體側方之一對中央部位被卡合部卡合;設於該第一側方部位之第一側方部位卡合部係與設於該帽體後側之第一側方部位被卡合部卡合;設於該第二側方部位之第二側方部位卡合部係與設於該帽體後側之第二側方部位被卡合部卡合,且該導引件一體設置於該帽體,該防護板係嵌入於在該帽體與該導引件的中央部位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內,並以被收納於該帽體內的方式所構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保護帽,其中,該導引件之導引部係由三個橢圓狀之貫通孔所構成;該防護板之卡合部係由三個圓柱狀的部位所構成;該圓柱狀的部位之各個係分別卡合至構成該導引件之導引部的三個貫通孔,藉此防護板受到導引,並以在該收納位置與該遮蓋位置之間移動的方式構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保護帽,其中,該導引件之導引部係由三個橢圓狀之貫通孔所構成;該防護板之卡合部係由三個圓柱狀的部位所構成; 該圓柱狀的部位之各個係分別卡合至構成該導引件之導引部的三個貫通孔,藉此防護板受到導引,並以在該收納位置與該遮蓋位置之間移動的方式構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保護帽,其中,該防護件係具備本體部及帽簷部而構成;該本體部係形成為彎曲成球狀的板狀;該帽簷部係於該本體部之下方往本體部之相反側彎曲而突出。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保護帽,其中,該防護件係具備本體部及帽簷部而構成;該本體部係形成為彎曲成球狀的板狀;該帽簷部係於該本體部之下方往本體部之相反側彎曲而突出。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保護帽,其中,在該帽簷部寬度方向之中央部係形成有於該本體部之內側以預定寬度凹陷之凹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保護帽,其中,在該帽簷部寬度方向之中央部係形成有於該本體部之內側以預定寬度凹陷之凹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護帽,其中,前述導引件係具有前述中央部位、第1側方部位及第2側方部位;且前述第1側方部位及前述第2側方部位係卡合於前述帽體。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保護帽,其中,前述第1側方部位及前述第2側方部位係分別具有靠近前述中央部位之基端部側部位及前端部側部位;且前述第1側方部位的前端部側部位及前述第2側方部位的前端部側部位係卡合於前述帽體。
TW099101322A 2009-01-19 2010-01-19 保護帽 TWI5422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8926 2009-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2744A TW201032744A (en) 2010-09-16
TWI542290B true TWI542290B (zh) 2016-07-21

Family

ID=4233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1322A TWI542290B (zh) 2009-01-19 2010-01-19 保護帽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84767B2 (zh)
EP (1) EP2387897B1 (zh)
JP (2) JP5285715B2 (zh)
KR (1) KR101343574B1 (zh)
CN (1) CN102281782B (zh)
TW (1) TWI542290B (zh)
WO (1) WO2010082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77224A1 (en) * 2009-01-19 2011-11-17 Midori Anzen Co., Ltd. Shield member and protective cap
US9993044B2 (en) * 2012-02-28 2018-06-12 Adolfo Nava Garcia Helmet with eye protection
EP2839817B1 (en) * 2013-08-05 2019-07-31 Optrel Holding AG Face protector
DE102014112246B4 (de) * 2014-08-26 2018-04-12 ABUS August Bremicker Söhne KG Fahrradhelm
US20160066643A1 (en) * 2014-09-10 2016-03-10 Douglas SQUAIR Cover assembly for face-shield bracket assembly and safety hat
KR101599974B1 (ko) * 2015-01-16 2016-03-04 이규성 다기능 안전모
JP1590025S (zh) * 2017-03-15 2017-11-06
AU201814523S (en) * 2018-02-05 2018-08-29 Jsp Ltd Visored helmet
GB2576752A (en) * 2018-08-30 2020-03-04 Jsp Ltd Safety helmet
CN109480836B (zh) * 2019-01-11 2021-10-26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一种脑电监测用穿戴设备
JPWO2022080047A1 (zh) * 2020-10-13 2022-04-21
JP7371036B2 (ja) * 2021-01-19 2023-10-30 株式会社Shoei スクリーン装置及びヘルメ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1813A (en) * 1969-08-20 1971-08-31 Gentex Corp Safety helmet with two eye shields
US4667348A (en) * 1986-03-31 1987-05-26 Bell Helmets, Inc. Cyclist's helmet and face mask
US4887320A (en) * 1987-07-01 1989-12-19 Gentex Corporation Dual-visor assembly with selective left-handed or right-handed actuation
JPH0619531Y2 (ja) * 1989-05-23 1994-05-25 株式会社理研オプテック 作業用安全ヘルメット
JP3154753B2 (ja) 1991-08-05 2001-04-09 英裕 玉置 ペンタクロロフェノール系除草剤の回収方法
JPH0617303A (ja) * 1992-06-30 1994-01-25 Coal Ind Ltd 保護ヘルメット
WO1997019606A1 (en) * 1995-11-30 1997-06-05 David Winstone Aitken Bennett A safety helm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2839240B2 (ja) * 1996-12-11 1998-12-16 株式会社アライヘルメット 消防用ヘルメットにおけるメガネの取り付け構造
JPH10298818A (ja) 1997-04-18 1998-11-10 Shuichi Koseki ヘルメット用保護メガネ装置
FR2773051B1 (fr) * 1997-12-29 2000-03-17 Gallet Sa Perfectionnement pour casque de protection
JP4531305B2 (ja) * 2001-08-03 2010-08-25 ミドリ安全株式会社 顔面保護板付ヘルメット
JP2003082518A (ja) * 2001-09-07 2003-03-19 Tanizawa Seisakusho Ltd 顔面シールド付きヘルメット
JP3583407B2 (ja) 2002-02-28 2004-11-04 ミドリ安全株式会社 ヘルメット及びシールド板アセンブリ
US20070016997A1 (en) * 2005-07-21 2007-01-25 William Reddington Safety hard hat and face shield assembly
DE202006000930U1 (de) * 2006-01-21 2006-04-20 Voss-Helme Gmbh & Co. Kg Schutzhelm
JP3154753U (ja) * 2009-08-11 2009-10-22 スターライト販売株式会社 ソフトバイザー付きヘルメ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82663A1 (ja) 2010-07-22
CN102281782A (zh) 2011-12-14
CN102281782B (zh) 2015-09-02
EP2387897A1 (en) 2011-11-23
TW201032744A (en) 2010-09-16
JPWO2010082663A1 (ja) 2012-07-05
KR20110120888A (ko) 2011-11-04
EP2387897B1 (en) 2016-11-23
EP2387897A4 (en) 2014-03-26
KR101343574B1 (ko) 2013-12-27
US20110271429A1 (en) 2011-11-10
JP2012107374A (ja) 2012-06-07
US8484767B2 (en) 2013-07-16
JP5285715B2 (ja)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2290B (zh) 保護帽
US20150223548A1 (en) Shield member and protective cap
US20180235300A1 (en) Protective ball cap
US7430763B1 (en) Visor mounted face protector
US11253771B2 (en) Helmet padding system
US20150264993A1 (en) Helmet padding system
US9681697B2 (en) Helmet
US20150013050A1 (en) Protective ball cap
US20170303624A1 (en) Helmet padding system
JP4630937B2 (ja) シールド部材
TWI542289B (zh) 遮蔽構件及保護帽
JP3583407B2 (ja) ヘルメット及びシールド板アセンブリ
KR102113923B1 (ko) 야구 경기용 안면 보호 마스크
JP3230180U (ja) フェイスシールド
JP2010163726A (ja) 保護帽
TWM468165U (zh) 安全帽鏡片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