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6722B - 導光板、光源裝置、導光板製造裝置以及導光板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導光板、光源裝置、導光板製造裝置以及導光板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6722B
TWI526722B TW102126321A TW102126321A TWI526722B TW I526722 B TWI526722 B TW I526722B TW 102126321 A TW102126321 A TW 102126321A TW 102126321 A TW102126321 A TW 102126321A TW I526722 B TWI526722 B TW I5267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light
layer
mai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6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3305A (zh
Inventor
阪本行
Original Assignee
阪本順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阪本順 filed Critical 阪本順
Publication of TW201413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3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6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67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vid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intens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Description

導光板、光源裝置、導光板製造裝置以及導光板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為一種導光板、光源裝置、導光板製造裝置以及導光板之製造方法。
導光板能夠將入射的光從射出面大致均勻地射出,而被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或照明裝置等。來自光源的光入射到導光板之側面的光入射面,則光在導光板相對的一對主表面處重複地進行反射,並在略正交於光入射面的方向(傳輸方向)上在導光板內傳輸。傳輸在導光板內的光,藉由光學作用,随著在導光板內傳輸而逐漸地從射出面射出。再者,典型的液晶顯示装置中,在導光板與液晶顯示元件之間設有擴散板,由此,來自光源的光均勻地照射在液晶顯示元件。
眾所周知在導光板的主表面上有設置離光入射面越遠面積會越大的圓點圖形(專利文獻1)。並且,在專利文献1記載與射出面相對之面印刷圓點圖形。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53273號公報
然而,在專利文獻1的導光板中,由於圓點圖形是突出的,所以會有圓點圖形藉由與反射薄膜等摩擦而被磨損的危險。其結果會有導致損及光的均勻性之危險。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技術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消除會損及光的均勻性之導光板、光源装置、導光板製造装置以及適宜製造前述導光板之導光板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導光板具備:導光部件,具有第1主表面及第2主表面;以及擴散部件,與該導光部件的該第1主表面及該第2主表面中之至少之一鄰接設置,其中,在該擴散部件所具有的2個主表面之中,與鄰接於該導光部件之主表面相反的一側的該擴散部件的主表面上具有複數個凹部,而利用該複數個凹部擴散入射該導光部件的光。
於一實施方式中,該複數個凹部的凹面為凹凸形狀。
於一實施方式中,該複數個凹部包括:第1凹部及第2凹部,在從法線方向觀看該導光部件的該第1主表面的情況下,光的入射面與該第2凹部之間的距離較該光的入射面與該第1凹部之間的距離大,該第2凹部的尺寸較該第1凹部的尺寸大。
於一實施方式中,在該導光部件所具有的2個主表面之中,與鄰接於該擴散部件之主表面相反的一側的該導光部件之主表面上具備反射薄膜,該反射薄膜進行反射該入射之光。
於一實施方式中,該擴散部件由複數層形成,該複數層包括第1層及第2層。
於一實施方式中,該第1層及該第2層均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於一實施方式中,該第1層及該第2層均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本發明的光源装置具備:如上所述之導光板、以及光源,其向該導光部件發出入射的光。
本發明的導光板製造装置具備:印刷部,其將形成擴散部件的油墨印刷在導光部件;其中,該印刷部具備印版滾筒及轉印滾筒,在該印版滾筒形成有油墨填充部及複數個凸部,該複數個凸部為與該擴散部件所具有的複數個凹部相對應的形狀,該印版滾筒將填充在該油墨填充部的該油墨轉印在該轉印滾筒上,該轉印滾筒將該油墨印刷在該導光部件上。
於一實施方式中,該擴散部件具有:複數層,包括第1層 及第2層,該導光板製造装置具備:第1印刷部,其印刷形成該擴散部件之該第1層的油墨;以及第2印刷部,其印刷形成該擴散部件之該第2層的油墨,該第1印刷部具有:第1轉印滾筒;以及第1印版滾筒,其與該第1層的形狀相對應,該第2印刷部具有:第2轉印滾筒;以及第2印版滾筒,其與該第2層的形狀相對應。
於一實施方式中,設置該第2印刷部,使得與該第1層錯開來印刷該第2層。
於一實施方式中,設置時序調整單元,該時序調整單元調整該第2層的印刷時序,使得與該第1層錯開來印刷該第2層。
於一實施方式中,在該第1印版滾筒及該第2印版滾筒各自形成有複數個凸部,該複數個凸部為與該擴散部件所具有的複數個凹部相對應的形狀,該第2印版滾筒的該複數個凸部,與該第1印版滾筒的該複數個凸部在所定的方向上錯開。
於一實施方式中,在該印版滾筒設有複數個凸部,包括第1凸部及第2凸部,該第1凸部及該第2凸部設置在沿著所定的方向,而該第2凸部尺寸較該第1凸部的尺寸大。
於一實施方式中,該導光板製造装置進一步具備:反射薄膜印刷部,印刷形成反射薄膜的油墨;該反射薄膜印刷部與該印刷部相對設置。
本發明的導光板製造方法包括:準備步驟,其準備具有第1主表面及第2主表面的導光部件;以及印刷步驟,其印刷形成擴散部件的油墨,使得與該導光部件的該第1主表面及該第2主表面中的至少之一相鄰接;該導光板製造方法為,在該擴散部件所具有的2個主表面之中,與鄰接於該導光部件的主表面相反的一側的該擴散部件的主表面上具有複數個凹部,利用該複數個凹部進行擴散入射到該導光部件的光。
於一實施方式中,該擴散部件具有:複數層,包括第1層及第2層,該印刷步驟包括:第1步驟,其印刷形成該擴散部件的該第1層的油墨;以及第2步驟,其印刷形成該擴散部件的該第2層的油墨。
本發明的導光板具備:導光部件以及擴散部件,擴散部件具有複數個凹部,利用擴散部件的複數個凹部使光擴散。依此,由於對光 進行擴散的部分沒有突出,所以不會損傷對光進行擴散的部分。其結果是能夠解消損及光之均勻性的擔心。
20‧‧‧導光部件
22‧‧‧光入射面
24a、24b‧‧‧導光部件的主表面
30‧‧‧擴散部件
30a、30b‧‧‧擴散部件的主表面
31‧‧‧凹部
31a‧‧‧第1凹部
31b‧‧‧第2凹部
40‧‧‧擴散部件
40a‧‧‧第1層
40b‧‧‧第2層
40c‧‧‧第3層
41‧‧‧凹部
60‧‧‧反射薄膜
70‧‧‧光源
100‧‧‧導光板
200‧‧‧導光板
300a‧‧‧導光板
300b‧‧‧導光板
400‧‧‧導光板
500‧‧‧導光板
600‧‧‧導光板
700‧‧‧導光板
800‧‧‧導光板製造装置
810‧‧‧印刷部
810a‧‧‧第1印刷部
810b‧‧‧第2印刷部
810c‧‧‧第3印刷部
820‧‧‧印版滾筒
821‧‧‧油墨填充部
822‧‧‧凸部
822a‧‧‧第1凸部
822b‧‧‧第2凸部
830‧‧‧轉印滾筒
840‧‧‧搬送部
850‧‧‧乾燥装置
1100‧‧‧導光板製造装置
1200‧‧‧導光板製造装置
1210、1220‧‧‧中心線
1300‧‧‧導光板製造装置
1310‧‧‧時序調整單元
1400a‧‧‧第1印版滾筒
1400b‧‧‧第2印版滾筒
1410a、1410b‧‧‧凸部
1420a、1420b‧‧‧油墨填充部
1430a、1430b‧‧‧中心線
1500‧‧‧印版滾筒
1510‧‧‧凸部
1510a‧‧‧第1凸部
1510b‧‧‧第2凸部
1520‧‧‧油墨填充部
1600‧‧‧導光板製造装置
1610‧‧‧印刷部
1611‧‧‧印版滾筒
1612‧‧‧轉印滾筒
1620‧‧‧反射薄膜印刷部
1621‧‧‧印版滾筒
1622‧‧‧轉印滾筒
1630、1631‧‧‧搬送部
第1圖為顯示本發明實施方式之導光板的示意圖;第2圖為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之導光板的示意圖;第3圖為進一步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之導光板的示意圖;第4圖為進一步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之導光板的示意圖;第5圖為進一步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之導光板的示意圖;第6圖為進一步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之導光板的示意圖;第7圖為顯示本發明實施方式之光源装置的示意圖;第8圖為顯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導光板製造装置的示意圖;第9圖(a)為顯示本發明實施方式之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印刷部的示意圖,第9圖(b)為顯示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印版滾筒的示意圖;第10圖(a)及第10圖(b)為用於說明本發明導光板製造方法的示意圖;第11圖為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之導光板製造装置的示意圖;第12圖為進一步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之導光板製造装置的示意圖;第13圖為進一步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之導光板製造装置的示意圖;第14圖進一步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之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印版滾筒的展開圖;第15圖進一步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之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印版滾筒的展開圖;以及第16圖為進一步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之導光板製造装置的示意圖;
以下,参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導光板、光源装置、導光板 的製造方法及導光板的製造装置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侷限於以下的實施方式。
〔導光板的實施方式1〕
参照第1圖對本發明的導光板100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第1圖為顯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導光板100的示意圖。第1圖(a)為導光板100的俯視圖。第1圖(b)為沿著第1圖(a)的1a-1a’線的剖面圖。
導光板100具備導光部件20以及擴散部件30。導光部件20以及擴散部件30各自具有2個主表面。導光部件20具有主表面24a以及主表面24b。擴散部件30具有主表面30a以及主表面30b。擴散部件30在與鄰接於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30b相反的一側的擴散部件30的主表面30a上具有複數個凹部31。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以及主表面24b均為大致平坦,導光部件20的厚度大致一定。典型地,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以及主表面24b的面積彼此相等。
導光部件20是由例如PP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等的丙烯酸樹脂形成。典型地,光源(未圖示)設在導光部件的周圍。導光部件20的光入射面22與光源相對,來自光源的光如第1圖箭頭Li所示,從導光部件20的光入射面22入射到導光部件20內部,在沿著主表面24a與主表面24b的方向(x方向)之傳輸方向P上傳輸。光在傳輸方向P上於導光部件20的傳輸過程中,相對於主表面24a及主表面24b的垂直方向上(z方向:第1圖的箭頭Lo)從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側射出。再者,在本說明書以下的說明中,有將主表面24a及主表面24b分別記載為第1主表面24a及第2主表面24b的情形。
擴散部件30設在導光部件20的第1主表面24a及第2主表面24b中的至少之一。在第1圖所示的導光板100中,擴散部件30設在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擴散部件30可由與導光部件20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情況下,在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與擴散部件30的交界面處之折射率會發生變化。
擴散部件30是由例如丙烯酸類樹脂、聚醯亞胺類樹脂形成。或者,擴散部件30也可含有珠粒。例如,珠粒由非晶形二氧化矽或者丙烯酸形成,其平均粒徑约為1μm左右。
入射到擴散部件30的凹部31之凹面的光,在擴散部件30的凹部31之凹面擴散。入射到擴散部件30的凹部31之凹面的光,除了可以為在導光部件20內進行反射而到達凹面的光之外,也可以為入射到擴散部件30內而到達凹面的光。
凹部31沿著傳輸方向P排列。具體而言,從法線方向觀看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的情況下,凹部31的中心大致沿著傳輸方向P排列成直線狀。
例如,沿著凹部31的x方向的長度(寬度)與沿著y方向的長度(寬度)為20μm~70μm。此外,凹部31的厚度(z方向的長度)為例如5μm。詳情後述,像這樣的微細的凹部31能夠適宜以凹版膠印印刷形成。藉由如此設置微細的凹部31,能夠恰當地使光擴散。典型地在液晶顯示装置上使用導光板的情況下,為了使光擴散而設有擴散板,但是由於藉由設置凹部31而能夠恰當地使光擴散,所以能夠從液晶顯示装置中省去擴散板。
如参照第1圖所述之說明,導光板100從擴散部件30的複數個凹部31對光進行擴散。依此,由於對光進行擴散的部分沒有突出,所以不會損傷對光進行擴散之部分。其結果是無損及光之均勻性之虞。
〔導光板的實施方式2〕
第2圖係為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200之示意圖。導光板200具備導光部件20以及擴散部件40。擴散部件40由複數層形成,該複數層包括第1層40a、第2層40b以及第3層40c。由於導光板200,除了擴散部件40由複數層形成此點外,具有與参照第1圖所說明的導光板100同樣的構成,故對於重複部分,省略其說明。
第2層40b層疊在第1層40a的上部,第3層40c層疊在第2層40b的上部。第1層40a、第2層40b以及第3層40c各自具有複數個開口部,第1層40a具有的複數個開口部、第2層40b具有的複數個開口部以及第3層40c具有的複數個開口部,互相匹配進而形成複數個凹部41。
形成第1層、第2層以及第3層的材料可相同,也可都不同。例如,第1層40a的材料使用與導光部件20相同的材料的PPMA(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等的丙烯酸樹脂。第2層40b的材料使用混進玻璃粉、氣泡等的丙烯酸類油墨。第3層40c的材料使用與導光部件20的反射率、折射角不同的材料。藉由使用在擴散部件40的材料中混進玻璃粉、氣泡等的丙烯酸類油墨,從而所入射的光容易散射,能夠使光擴散。藉由在擴散部件40的材料使用反射率、折射角不同的材料,從而提高反射效率。
如参照第2圖所作的說明,導光板200的擴散部件40由複數層形成。因而,能夠由不同材料形成擴散部件。其結果是提高擴散部件的材料的組合的選擇自由度。
〔導光板的實施方式3〕
第3圖係為進一步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300a及300b的示意圖。第3圖(a)表示擴散部件40的凹部的凹面不為凹凸形狀的導光板300a,第3圖(b)表示擴散部件40的凹部的凹面為凹凸形狀的導光板300b。由於導光板300a具有與参照第2圖所說明的導光板200同樣的構成,故對重複部分,省略其說明。由於導光板300b,除了擴散部件40的凹部的凹面為凹凸形狀此點外,具有與参照第2圖所說明的導光板200同樣的構成,故對重複部分,省略其說明。
導光板300b具備導光部件20以及擴散部件40。擴散部件40的凹部41的凹面為凹凸形狀。第2層40b與第1層40a及第3層40c錯開地層疊。藉由擴散部件40的凹部41的凹面為凹凸形狀,能夠使光散射。由於凹凸形狀的凹凸寬度越大,就越能夠使光散射,所以凹凸形狀的凹凸寬度大為較佳。但是,不得封閉光的出口。例如,凹部的開口部的口徑在20μm的情況下,凹凸形狀的凹凸寬度為0μm~10μm。例如,凹部的開口部的口徑在70μm的情況下,凹凸形狀的凹凸寬度為0μm~35μm。
再者,在印刷形成擴散部件40的油墨之前,也可以在導光部件20的整個主表面24a形成有凹凸形狀。藉由在導光部件20的整個主表面24a形成凹凸形狀,從而在凹部41的凹面的底面形成凹凸。底面的凹凸的厚度為例如0.5nm~10μm。例如,在以凹版膠印印刷形成底面的凹凸的情況下,厚度為2μm。藉由在凹面的底面形成凹凸,即使是在凹部41的底面也能夠使光進行散射。其結果能夠使光進行擴散。
如参照第3圖(b)而進行的說明,導光板300b的擴散部 件40的凹部41的凹面為凹凸形狀。依此,能夠使光散射。其結果能夠使光進行擴散,能夠提高導光板的擴散效率。
〔導光板的實施方式4]
第4圖係為進一步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400之示意圖。第4圖(a)為導光板400的俯視圖,第4圖(b)為沿著導光板400的50a-50a’線的剖面圖。
導光板400具備導光部件20以及擴散部件30。擴散部件30具有的2個主表面之中,與鄰接於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30b相反的一側的擴散部件30的主表面30a上具有複數個凹部31。由於導光板400除了凹部31的尺寸根據離光入射面22的距離不同而不同此點外,具有與参照第1圖說明的導光板100同樣的構成,故對重複部分,省略其說明。
在導光板400中,凹部31的尺寸根據離光入射面22的距離不同而不同。凹部31排列成離光入射面22越遠從法線方向觀看主表面24a時的尺寸越大。典型地,由於從光入射面入射的光,其傳輸距離越長則經由在導光板內的反射就越是減弱,所以導光板所擴散的光之強度離光入射面越遠越是減弱。然而,在本實施方式的導光板400中,凹部31排列成離光入射面22越遠而尺寸越大,離光入射面22越遠反而反射效率越提高。雖然離光入射面22越遠而到達凹部31的光的量越少,但是能夠將來自導光板400的光之強度均勻化。
接著,著眼於排列在同一直線上(沿著x方向的直線上)的相互鄰接的2個凹部(凹部31a及凹部31b)。在從法線方向觀看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的情況下,凹部31b與光入射面22之間的距離較凹部31a與光入射面22之間的距離大。此處,凹部31a及凹部31b各自具有圓形形狀。再者,在本說明書的以下說明中,有將凹部31a及凹部31b分別記載為第1凹部31a及第2凹部31b的情形。
如参照第4圖而進行的說明,凹部31a及凹部31b是使凹部31a及凹部31b的中心沿著光從光入射面22入射的傳輸方向P來排列。在從法線方向觀看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的情況下,第2凹部31b的尺寸較第1凹部31a的尺寸大。因此,在本實施方式的導光板400中,不但是在整個主表面24a、即使是在局部觀看各凹部31附近的情況下,凹部31 構成為離光入射面22越遠而尺寸越增加,能夠更加將來自導光板400的光的強度均勻化。在本實施方式的導光板400中,藉由將凹部31設置成離光入射面22越遠而尺寸越增加,從而提高擴散效率。
第5圖係為進一步顯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500之示意圖。第5圖(a)為導光板500的俯視圖,第5圖(b)為沿著導光板500的50b-50b’線的剖面圖。
導光板500具備導光部件20以及擴散部件30。擴散部件30具有的2個主表面、即主表面30a與主表面30b之中,與鄰接於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30b相反的一側的擴散部件30的主表面30a上具有複數個凹部31。由於導光板500除了凹部31的凹入(z方向的長度)根據離光入射面22的距離不同而不同此點外,具有與参照第4圖所說明的導光板400同樣的構成,故對重複部分,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方式的導光板500中,凹部31的凹入(z方向的長度)根據離光入射面22的距離不同而不同。凹部31排列成離光入射面22越遠而凹入(z方向的長度)越深。例如,從離光入射面22近的凹部31起依序為1μm、2μm、3μm、4μm。
〔導光板的實施方式5]
第6圖係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600之示意圖。導光板600具備導光部件20、擴散部件30以及反射薄膜60。由於導光板600除了具備反射薄膜60之一點以外,與参照第1圖所說明的導光板100具有同樣的構成,故對重複部分,省略其說明。
導光板600在導光部件20所具有的2個主表面(即主表面24a與主表面24b)中之鄰接於擴散部件30的主表面24a相反的一側的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b上具備反射薄膜60。即,在導光板600中,與光的射出方向Lo相反的一側的主表面24b上具備有反射薄膜60。反射薄膜60反射到達主表面24b的光。反射薄膜為例如、將氧化鈦添加進芳香族聚酯類樹脂而形成的白色薄片。反射薄膜60的厚度為例如、15μm~24μm,但也可為200μm左右。藉由設置反射薄膜60,能夠反射由主表面24b洩漏的光。其結果是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在以往的導光板中,由於光從與形成有圓點圖形的主表面 相反的一側的主表面射出,所以必須在形成有圓點圖形的主表面側形成反射薄膜。然而,由於圓點圖形突出,所以有必要在圓點圖形與反射薄膜之間設置空氣層。另一方面,在導光板600中,由於光的射出方向Lo是在形成有擴散部件的主表面24a相同的主表面側,所以只要在主表面24b形成反射薄膜即可。因此,因為能夠將反射薄膜60設置在平滑面上,所以沒有必要設置空氣層。此外,由於與擴散部件相反的一側的主表面上設置反射薄膜60,故無因反射薄膜60與擴散部件30接觸而造成損傷擴散部件之虞。並且,因為沒有空氣層,所以無因空氣層而造成光的損失,能夠提高發光效率。反射薄膜60設置在平滑面上,能夠藉由印刷而設置反射薄膜60。
〔光源装置的實施方式1]
第7圖係為顯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光源装置700之示意圖。光源装置700具備導光板100以及光源70。由於導光板100與参照第1圖所說明的導光板100具有同樣的構成,故對重複部分,省略其說明。光源70設置成與導光板100的光入射面22相對。光源70向導光部件20發出入射的光。能夠將光源装置700作為照明器使用。
〔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實施方式1]
以下,参照第8圖及第9圖對本發明導光板製造装置800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第8圖係為顯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導光板製造装置800之示意圖。第9圖(a)為顯示印刷部810的示意圖。第9圖(b)為顯示印版滾筒820之示意圖。導光板製造装置800進行参照第1圖所說明的導光板100之製造。在以下的說明中,有將導光板製造装置800記載為製造装置800的情形。
製造装置800具備印刷部810。印刷部810具備印版滾筒820及轉印滾筒830。印刷部810將形成擴散部件30的油墨印刷在導光部件20。印版滾筒820及轉印滾筒830分別可轉動。此處,印版滾筒820及轉印滾筒830的直徑大致相等。
印版滾筒820的表面以金屬鍍層處理。典型地,在印版滾筒820形成有所定圖形之凹槽。該圖形對應於印刷在導光部件20的線、圖形、花紋及其他。轉印滾筒830包括金屬管以及橡皮布,橡皮布設置成包覆金屬管的外周面。典型地,橡皮布由橡膠形成。例如,橡皮布由矽橡膠 形成。金屬管為,例如,由鉄、鋁形成。
在印版滾筒820的表面設有油墨填充部821以及複數個凸部822,該複數個凸部為與擴散部件30所具有的複數個凹部31相對應的形狀(第9圖(b))。此處,著眼於互相鄰接的2個凸部822a以及凸部822b。在本說明書的以下的說明中,有將凸部822a以及凸部822b分別記載為第1凸部822a以及第2凸部822b的情形。將沿著印版滾筒820的轉動方向的方向作為方向R的情況下,第1凸部822a及第2凸部822b沿著方向R設置。
再者,在第9圖(b)中,排列成直線狀的凸部822a以及凸部822b的方向R,沿著印版滾筒820的轉動方向設置,但本發明不侷限於此。也可以是,方向R沿著圓柱狀的印版滾筒820的母線(生成線generating line)之方向。
在製造装置800中,較佳地,導光部件20被搬送到印版滾筒820及轉印滾筒830的位置為止。例如,如第8圖所示,製造装置800進一步具備搬送導光部件20的搬送部840。此處,搬送部840為輸送帶,搬送部840相對於被固定的印版滾筒820及轉印滾筒830來搬送導光部件20。製造装置800也可進一步具備進行油墨乾燥的乾燥装置850。
〔導光板製造方法的實施方式1]
第10圖為用於說明本發明導光板製造方法的示意圖。以下,参照第8圖~第10圖,對導光板100的製造方法的一例進行說明。首先,如第10圖(a)所示,準備具有光入射面22、主表面24a以及主表面24b的導光部件20。
如同第10圖(b)所示,在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印刷形成擴散部件30的油墨。擴散部件30與鄰接於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30b相反的一側的擴散部件30的主表面30a上具有複數個凹部31。再者,此處,雖然形成擴散部件30的油墨印刷在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但是,也可以是,形成擴散部件30的油墨印刷在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b,或者也可印刷在主表面24a以及主表面24b的兩者。
典型地,導光部件20由PP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等的丙烯酸樹脂形成。此外,典型地,在製造装置800中,印版滾筒820由 金屬形成,轉印滾筒830的橡皮布由樹脂形成。像這樣,在製造装置800中,由於不是印版滾筒820而是轉印滾筒830的橡皮布與導光部件20直接接蝕,所以能夠抑制對丙烯酸樹脂帶來的物理性之衝擊。
因此,以凹版膠印印刷來製造導光板100為較佳。藉由凹版膠印印刷,從而能夠減低擴散部件30的材料使用量的同時,而且還能夠既簡便又高速度地形成擴散部件30。此外,藉由凹版膠印印刷,從而能夠實現微細的複數個凹部31,並且,能夠以與導光部件20不同的材料形成擴散部件30。再者,在實行凹版膠印印刷的情況下,也可由與導光部件20大致相同的材料來形成擴散部件30。
〔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實施方式2]
第11圖係為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製造装置1100之示意圖。導光板製造装置1100製造参照第2圖而進行說明的導光板200。導光板製造装置1100具備第1印刷部810a、第2印刷部810b以及第3印刷部810c。由於導光板製造装置1100除了具備複數個印刷部之一點以外,與参照第8圖而進行說明的導光板製造装置800具有同樣的構成,故對重複部分,省略其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有將導光板製造装置1100記載為製造装置1100的情形。
製造装置1100具備複數個印刷部。第1印刷部810a具有:第1轉印滾筒;以及第1印版滾筒,與擴散部件40的第1層40a的形狀相對應。第2印刷部810b具有:第2轉印滾筒;以及第2印版滾筒,與擴散部件40的第2層40b的形狀相對應。第3印刷部810c具有:第3轉印滾筒;以及第3印版滾筒,與擴散部件40的第3層40c的形狀相對應。第1印版滾筒、第2印版滾筒以及第3印版滾筒各自形成油墨填充部以及複數個凸部,該複數個凸部為與擴散部件所具有的複數個凹部相對應的形狀。
〔導光板製造方法的實施方式2]
以下,参照第11圖對導光板200的製造方法的一個例子進行說明。導光板200的製造方法包括第1步驟、第2步驟以及第3步驟。首先,在搬送部840上載置有導光部件20,搬送部840搬送導光部件20。接著,若經由搬送部840而搬送的導光部件20到達第1印刷部810a的下方,則第1印刷部810a進行印刷而將形成擴散部件40的第1層40a的油墨 層疊在導光部件20上(第1步驟)。接著,在第1印刷部810a印刷完之後,若導光部件20到達第2印刷部810b的下方,則第2印刷部810b進行印刷而形成擴散部件40的第2層40b的油墨層疊在第1層40a上(第2步驟)。接著,在第2印刷部810b印刷完之後,若導光部件20到達第3印刷部810c的下方,則第3印刷部810c進行印刷而形成擴散部件40的第3層40c的油墨層疊在第2層40b上(第3步驟)。經過上述的第1步驟、第2步驟以及第3步驟,能夠由導光部件20製造導光板200。
〔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實施方式3]
第12圖(a)係為進一步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製造装置1200之示意圖,第12圖(b)係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製造装置1200模式的俯視圖。導光板製造装置1200進行参照第3圖(b)所說明的導光板300b的製造。由於導光板製造装置1200除了設置第2印刷部810b而使得擴散部件40的第2層40b與第1層40a錯開地印刷之一點以外,與参照第11圖所說明的導光板製造装置1100具有同樣的構成,故對重複部分,省略其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有將導光板製造装置1200記載為製造装置1200的情形。
導光板製造装置1200具備複數個印刷部。導光板製造装置1200具備第1印刷部810a、第2印刷部810b以及第3印刷部810c。在第12圖(b)中,中心線1210表示通過第1印刷部810a以及第3印刷部810c的中心的中心線。中心線1220表示通過第2印刷部810b的中心的中心線。第2印刷部810b與中心線1210在y方向上錯開地設置。藉由將第2印刷部810b在y方向上與中心線1210錯開地設置,從而與第1層40a以及第3層40c在y方向上錯開來印刷擴散部件40的第2層40b。其結果是能夠製造擴散部件的凹部41的凹面為凹凸形狀的導光板300b。
〔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實施方式4]
第13圖係為進一步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製造装置1300之示意圖。導光板製造装置1300進行参照第3圖(b)所說明的導光板300b的製造。由於導光板製造装置1300除了進一步具備時序調整單元1310之一點以外,與参照第11圖所說明的導光板製造装置1100具有同樣的構成,故對重複部分,省略其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有將導光 板製造装置1300記載為製造装置1300的情形。
製造装置1300進一步具備時序調整單元1310。時序調整單元1310調整第2層40b的印刷時序,使得擴散部件40的第2層40b與第1層40a錯開地進行印刷。例如,在第1印刷部810a的轉印滾筒以及第2印刷部810b的轉印滾筒的轉動速度為相同的情況下,將第2印刷部810b的轉印滾筒的印刷開始位置對第1印刷部810a的轉印滾筒的印刷開始位置錯開,使得擴散部件40的第2層40b與第1層40a錯開地進行印刷。或者,調整第2印刷部810b的轉印滾筒的轉動速度,使得擴散部件40的第2層40b與第1層40a錯開地進行印刷。例如,印刷第1層40a之後,測量印刷在導光部件20的擴散部件40的第1層40a的位置,且根據所測量的第1層40a的位置,調整轉印滾筒的轉動速度。
[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實施方式5]
第14圖係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印版滾筒之展開圖。第14圖的上方圖為第1印版滾筒1400a的展開圖,第14圖的下方圖為第2印版滾筒1400b的展開圖。
第1印版滾筒1400a具有複數個凸部1410a以及油墨填充部1420a。第2印版滾筒1400b具有複數個凸部1410b以及油墨填充部1420b。中心線1430a表示凸部1410a的中心線,中心線1430b表示凸部1410b的中心線。中心線1430b對中心線1430a在x方向上錯開。第2印版滾筒1400b的複數個凸部1410b對第1印版滾筒1400a的複數個凸部1410a在規定方向上錯開,其結果是由於錯開地印刷第1層40a與第2層40b,所以能夠製造参照第3圖(b)所說明的導光板300b。雖然第2印版滾筒1400b與第1印版滾筒1400a在x方向上錯開,但是也可在y方向上將第2印版滾筒1400b與第1印版滾筒1400a錯開。
〔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實施方式6]
第15圖係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印版滾筒1500的展開圖。
印版滾筒1500設有包括第1凸部1510a與第2凸部1510b的複數個凸部1510以及油墨填充部1520。第1凸部1510a以及第2凸部1510b沿著x方向設置,第2凸部1510b的尺寸較第1凸部1510a的尺寸大。 藉由使用印版滾筒1500,從而能夠製造参照第4圖所說明的導光板400以及参照第5圖所說明的導光板500。
〔導光板製造装置的實施方式7]
第16圖係為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導光板製造装置1600之示意圖。導光板製造装置1600進行参照第6圖所說明的導光板600的製造。導光板製造装置1600具備印刷部1610以及反射薄膜印刷部1620。印刷部1610具備印版滾筒1611以及轉印滾筒1612。反射薄膜印刷部1620具備印版滾筒1621以及轉印滾筒1622。反射薄膜印刷部1620設在與印刷部1610相對的位置。印刷部1610將形成擴散部件30的油墨印刷在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反射薄膜印刷部1620將形成反射薄膜60的油墨印刷在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b。導光板製造装置1600也可進一步具備搬送導光部件20的搬送部1630以及搬送部1631。搬送部1630以及搬送部1631為輸送帶。搬送部1630以及搬送部1631搬送導光部件20。搬送部1631經由反射薄膜印刷部1620而設在與搬送部1630相對的位置。導光板製造装置1600也可進一步具備將形成擴散部件30的油墨以及形成反射薄膜60的油墨進行乾燥的乾燥装置850。在油墨藉由UV而硬化的情況下,也可具備UV燈來代替乾燥装置850。
再者,在導光板製造装置1600中,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以及主表面24b朝向垂直方向(z方向)搬送導光部件20,但也可使導光部件20的主表面24a以及主表面24b朝向水平方向(y方向)搬送導光部件20,並藉由沿水平方向(y方向)利用印刷部1610以及反射薄膜印刷部1620挾住導光部件20,來製造導光板600。
在本說明書中,對擴散部件40由包括第1層40a及第2層40b的複數層而形成的導光板200的實施方式;第1層40a及第2層40b均由相同材料而形成的導光板200的實施方式;第1層40a及第2層40b均由不同材料而形成的導光板200的實施方式;複數個凹部41的凹面為凹凸形狀的導光板300b的實施方式;第2凹部31b的尺寸較第1凹部31a的尺寸大的導光板400及導光板500的實施方式;以及對具備反射薄膜60的導光板600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將這些導光板的實施方式之中的至少2個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由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明顯地進行組合 的實施方式也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導光板適宜用在液晶顯示装置或者照明装置等。
20‧‧‧導光部件
22‧‧‧光入射面
24a、24b‧‧‧導光部件的主表面
30‧‧‧擴散部件
30a、30b‧‧‧擴散部件的主表面
31‧‧‧凹部
100‧‧‧導光板

Claims (16)

  1. 一種導光板,具備:導光部件,具有第1主表面及對應所述第1主表面的第2主表面;以及擴散部件,與該導光部件的該第1主表面以及該第2主表面中的至少之一鄰接設置;在該擴散部件所具有的2個主表面之中,與鄰接於該導光部件的主表面相反的一側的該擴散部件的主表面上具有複數個凹部,利用該複數個凹部使入射到該導光部件的光進行擴散,而該複數個凹部的凹面為凹凸形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複數個凹部包括:第1凹部及第2凹部,在從該第1主表面的法線方向觀看該導光部件的該第1主表面的情況下,光的入射面與該第2凹部之間的距離較該光的入射面與該第1凹部之間的距離大,該第2凹部的開口尺寸較該第1凹部的開口尺寸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導光板,其中在該導光部件所具有的2個主表面之中,與鄰接於該擴散部件的主表面相反的一側的該導光部件的主表面上具備反射薄膜,該反射薄膜反射該入射的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擴散部件由複數層形成,該複數層包括第1層及第2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第1層及該第2層分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第1層及該第2層分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7. 一種光源装置,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導光板、以及光源,向該導光部件發出入射的光。
  8. 一種導光板製造装置,具備:印刷部,將形成擴散部件的油墨印刷在導光部件,該印刷部具備在一轉動軸旁可轉動的印版滾筒及轉印滾筒,在該印版滾筒形成有油墨填充部以及複數個凸部,該複數個凸部為與該擴散部件所具有的複數個凹部相對應的形狀,該印版滾筒將填充在該油墨填 充部的該油墨轉印在該轉印滾筒,該轉印滾筒將該油墨印刷在該導光部件;在該擴散部件所具有的2個主表面之中,與鄰接於該導光部件的主表面相反的一側的該擴散部件的主表面上具有複數個凹部,利用該複數個凹部使入射到該導光部件的光進行擴散,而所述複數個凹部的凹面為凹凸形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導光板製造装置,其中該擴散部件具有:複數層,包括第1層及第2層,該印刷部具備:第1印刷部,其印刷形成該擴散部件的該第1層的油墨;以及第2印刷部,其印刷形成該擴散部件的該第2層的油墨;該印版滾筒包含第1印版滾筒及第2印版滾筒;該第1印刷部具有:第1轉印滾筒;以及該第1印版滾筒,其與該第1層的形狀相對應,該第2印刷部具有:第2轉印滾筒;以及該第2印版滾筒,其與該第2層的形狀相對應;該第1印版滾筒的複數個凸部的形狀與該第1層的形狀相對應;該第2印版滾筒的複數個凸部的形狀與該第2層的形狀相對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導光板製造装置,其中設置該第2印刷部,其使得與該第1層錯開位置來印刷該第2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導光板製造装置,其中設置時序調整單元,該時序調整單元調整該第2層的印刷時序,而該第2印刷部以該第2層與該第1層錯開的方式來印刷該第2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導光板製造装置,其中在該第1印版滾筒及該第2印版滾筒各自形成有複數個凸部,該複數個凸部為與該擴散部件所具有的複數個凹部相對應的形狀,該第2印版滾筒的該複數個凸部,與該第1印版滾筒的該複數個凸部在該轉動軸的平行方向或該轉動軸的垂直方向上錯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導光板製造装置,其中在該印版滾筒設有複數個凸部,包括第1凸部及第2凸部,該第1凸部及該第2凸部沿著該轉動軸的平行方向或該轉動軸的垂直方向設置, 該2凸部尺寸較該第1凸部的尺寸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導光板製造装置,其中進一步具備:該導光部件的反射薄膜印刷部,印刷形成反射薄膜的油墨,該反射薄膜印刷部與該印刷部相對設置。
  15. 一種導光板製造方法,包括:準備步驟,準備具有第1主表面及第2主表面的導光部件;以及印刷步驟,被印刷形成擴散部件的油墨,使得與該導光部件的該第1主表面及該第2主表面中的至少之一相鄰接,其中在該擴散部件所具有的2個主表面之中,與鄰接於該導光部件的主表面相反的一側的該擴散部件的主表面上具有複數個凹部,以該複數個凹部使入射到該導光部件的光擴散;而該複數個凹部的凹面為凹凸形狀。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板製造方法,其中該擴散部件具有:複數層,包括:第1層及第2層,而該印刷步驟包括:第1步驟,使該導光部件的該第1主表面及該第2主表面中的至少之一相鄰接,其印刷形成該擴散部件的該第1層的油墨;以及第2步驟,使該擴散部件的第1層相鄰接,其印刷形成該擴散部件的該第2層的油墨。
TW102126321A 2012-07-27 2013-07-23 導光板、光源裝置、導光板製造裝置以及導光板之製造方法 TWI5267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6720 2012-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3305A TW201413305A (zh) 2014-04-01
TWI526722B true TWI526722B (zh) 2016-03-21

Family

ID=49997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6321A TWI526722B (zh) 2012-07-27 2013-07-23 導光板、光源裝置、導光板製造裝置以及導光板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80340B2 (zh)
EP (1) EP2878877A4 (zh)
JP (1) JP6324311B2 (zh)
KR (1) KR101794792B1 (zh)
CN (1) CN104508357B (zh)
TW (1) TWI526722B (zh)
WO (1) WO20140174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1284B2 (ja) * 2019-02-22 2020-11-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ドレンパン、ドレンパン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KR20210143501A (ko) 2020-05-20 2021-11-2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모듈, 조명장치 및 후미등
CN113156567B (zh) * 2021-02-07 2022-09-02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9826B2 (ja) * 1991-08-28 1999-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製造方法
JPH0555103U (ja) 1991-12-27 1993-07-23 オーツタイヤ株式会社 導光板装置
JPH08160423A (ja) * 1994-12-02 1996-06-21 Nissha Printing Co Ltd 面光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73928B2 (ja) * 1995-08-15 2005-07-20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に用いる基板の製造方法
JP3008932B2 (ja) 1998-07-17 2000-02-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背面照明装置
JP3271660B2 (ja) 1999-01-19 2002-04-02 恵和株式会社 光路制御拡散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4073250B2 (ja) * 2002-05-21 2008-04-09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942788A (zh) * 2004-02-26 2007-04-04 他喜龙株式会社 光扩散片和使用该光扩散片的背光单元
JP2007242856A (ja) 2006-03-08 2007-09-20 Rohm Co Ltd チップ型半導体発光素子
CN2921887Y (zh) 2006-04-03 2007-07-1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TWI536048B (zh) 2007-02-21 2016-06-01 王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凹凸圖案形成片及其製造方法
DE102008021721A1 (de) * 2007-05-08 2008-11-27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Fujiyoshida-shi Optisches Bauteil, Hintergrundbeleuchtungseinheit und Anzeigevorrichtung
JP5045263B2 (ja) * 2007-06-20 2012-10-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US20100195313A1 (en) 2007-08-02 2010-08-05 Masanori Hiraishi Light-diffusing film and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01363934B (zh) * 2007-08-10 2011-08-3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
KR101513762B1 (ko) 2008-01-24 2015-04-20 키모토 컴파니 리미티드 광확산성 시트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백라이트장치
KR100867919B1 (ko) 2008-02-29 2008-11-10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광학소자,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4528902B2 (ja) 2008-08-06 2010-08-25 株式会社オプトデザイン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0986997B1 (ko) 2008-08-12 2010-10-11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광학소자,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0103068A (ja) 2008-10-27 2010-05-06 Kuroda Denki Kk 導光板の製造方法、導光板及び光源装置
CN101738649B (zh) * 2008-11-11 2012-03-21 国硕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涂布复合型光学膜结构
US20110222311A1 (en) * 2008-11-24 2011-09-15 Kinder Brian A Web Converting Methods for Forming Light Guides and the Light Guides Formed Therefrom
JP5323469B2 (ja) * 2008-12-24 2013-10-2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装置の導光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225562A (ja) * 2009-03-25 2010-10-07 Sharp Corp 導光体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システム
TWI410680B (zh) * 2009-10-28 2013-10-01 Coretronic Corp 導光板及背光模組
CN102597820B (zh) * 2009-12-17 2015-06-10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光扩散性片及使用其的背光
JP2012053273A (ja) 2010-09-01 2012-03-1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導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ッジライト型面光源装置
KR101685754B1 (ko) 2011-04-04 2016-12-12 준 사카모토 도광판, 도광판의 제작방법 및 도광판 제작장치
TWI553358B (zh) * 2011-12-23 2016-10-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導光板及採用該導光板之背光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8357A (zh) 2015-04-08
KR20150032739A (ko) 2015-03-27
US20150212252A1 (en) 2015-07-30
WO2014017400A1 (ja) 2014-01-30
JPWO2014017400A1 (ja) 2016-07-11
EP2878877A4 (en) 2016-03-30
JP6324311B2 (ja) 2018-05-16
EP2878877A1 (en) 2015-06-03
KR101794792B1 (ko) 2017-11-07
TW201413305A (zh) 2014-04-01
US9880340B2 (en) 2018-01-30
CN104508357B (zh) 201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10092763A (ko) 패터닝된 반사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확산판, 및 그 백라이트를 제조하는 방법
TWI424206B (zh) 導光板及光源模組
US8210731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planar ligh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526722B (zh) 導光板、光源裝置、導光板製造裝置以及導光板之製造方法
JP3913870B2 (ja) 光学シート、光学シート積層体、面光源装置、及び、透過型表示装置
JP5526587B2 (ja) 導光板および面発光装置
US20140198531A1 (en) Light guide plate
US10317609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30000252A (ko) 백라이트용 도광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2137805A1 (ja) 導光板、導光板の作製方法および導光板作製装置
JP5695197B2 (ja) 露光システム
TWI431327B (zh) 混色透鏡及具有該混色透鏡之液晶顯示裝置
KR2011001443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의 도광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3165044A (ja) 導光ユニット
TWI541570B (zh) 光源模組
JP4001799B2 (ja) 反射体の製造方法
JP4270828B2 (ja) 微細凹凸面形成用転写母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母型製造装置
KR101211726B1 (ko) 반사판 일체형 패턴 도광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12074308A (ja)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8596828B2 (en) Light block
JPH06242320A (ja) 導光板装置
JP2019200929A (ja) Led照明装置
TW201017282A (en)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light-emitting uniformity for backlight module
CN113985653A (zh) 一种发光元件、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9170430A (ja) 面光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