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1570B - 光源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光源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1570B
TWI541570B TW100111570A TW100111570A TWI541570B TW I541570 B TWI541570 B TW I541570B TW 100111570 A TW100111570 A TW 100111570A TW 100111570 A TW100111570 A TW 100111570A TW I541570 B TWI541570 B TW I5415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module
guide plate
light source
back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1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1513A (en
Inventor
胡志銘
楊朝閔
鄭琪勻
陳巧瑄
曾貴鴻
鄭凱鴻
Original Assignee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0111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157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41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1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1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1570B/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光源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光源模組。
面光源模組可用來作為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源,以照亮本身不會發光的液晶面板。此外,面光源模組亦可用以作為燈具或其他元件的均勻光源。一般面光源模組可分為直下式與側光式兩種。側光式面光源模組顧名思義即將發光元件放置於導光板的側邊,再利用導光板之全反射原理而將光導向整個導光板內。之後,利用導光板下表面之網點破壞全反射,以使光線經由出光面而離開光源模組,以形成均勻的面光源。
早期之發光元件一般是採用冷陰極螢光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近年來,為了因應節能與環保的趨勢,逐漸發展出採用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作為發光元件的光源模組。此外,隨著發光二極體的功率與亮度的提升,導光板的側邊所需配置的發光二極體之數量越來越少,使得相鄰兩發光二極體之間的間距越來越大。然而,此時顯示器亦有朝向窄邊框發展的趨勢,所以在發光二極體的混光距離不夠的情況下,容易有亮點(hot spot)現象的產生。所謂亮點現象即是導光板在靠近入光面處的亮度分佈不均勻,因此產生亮區與暗區 的現象。
另一方面,由於發光二極體製造商所大量製造出的發光二極體之品質並不完全一致,因此當光源模組使用一段時間後,品質較差的發光二極體會比其他發光二極體先損壞,因此導致此損壞的發光二極體所對應到的導光板的區域成為暗區。如此一來,光源模組所產生的面光源便不再均勻。
中華民國專利公開第200823568號揭露了一種面光源裝置,包括一第一導光板及一第二導光板,其中第二導光板重疊於第一導光板上方。此外,中華民國專利公開第200938910號揭露了一種背光模組,包括重疊的一第一導光板及一第二導光板,且包括分別設置於第一導光板與第二導光板的入光面旁的第一色度白光發光二極體及第二色度白光發光二極體。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源模組,此光源模組可提供較為均勻的面光源,具有較佳的混光效果,且可有效分散發光元件所產生的熱。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光源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板、一第二導光板、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及至少一第二發光元 件。第一導光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對於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一連接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的第一入光面。第二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一相對於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及一連接第三表面與第四表面的第二入光面。第一表面位於第四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第四表面位於第三表面與第一表面之間,且第一入光面相對於第二入光面。第一發光元件配置於第一入光面的一側,且適於發出一第一光束,其中第一光束適於經由第一入光面進入第一導光板。第一表面上設有複數個第一光學微結構,且這些第一光學微結構分佈於第一表面之遠離第一入光面的一側。第二發光元件配置於第二入光面的一側,且適於發出一第二光束,其中第二光束適於經由第二入光面進入第二導光板。第四表面上設有複數個第二光學微結構,且這些第二光學微結構分佈於第四表面之遠離第二入光面的一側。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光源模組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個優點: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光源模組中,由於第一光學微結構是分佈於第一表面之遠離第一入光面的一側,且第二光學微結構分佈於第四表面之遠離第二入光面的一側,因此第一光學微結構至第一發光元件的距離較長,且第二光學微結構至第二發光元件的距離亦較長。如此一來,便可使光源模組所提供的面光源較為均勻。另外,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光源模組中,由於第一光學微結構與第二光學微結構是配置於相鄰的第一表面與第三表面,因此第一光學微 結構所形成的光學效果與第二光學微結構所形成的光學效果較為接近,進而使光源模組所提供的面光源較為均勻。再者,由於第一發光元件與第二發光元件是配置於相對兩側,因此第一發光元件與第二發光元件所產生的熱量較為分散,而使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光源模組可以具有較佳的散熱效率。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圖,且圖2為圖1之第一發光元件所發出的第一光束於第一導光板中的混光示意圖,其中圖2為正對第一導光板的第一表面的上視圖。請參照圖1與圖2,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可用以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背光源,或作為可產生面光源的燈具,或者作為其他需要面光源的元件之光源。光源模組100包括一第一導光板110、一第二導光板130、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120(在圖2中是以複數個第一發光元件120為例)及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140(在圖2中是以 複數個第二發光元件140為例)。
第一導光板110具有一第一表面112、一相對於第一表面112的第二表面114及一連接第一表面112與第二表面114的第一入光面116。第二導光板130具有一第三表面132、一相對於第三表面132的第四表面134及一連接第三表面132與第四表面134的第二入光面136。第一表面112位於第四表面134與第二表面114之間,第四表面134位於第三表面132與第一表面112之間,且第一入光面116相對於第二入光面136。
第一發光元件120配置於第一入光面116的一側,且適於發出一第一光束122,其中第一光束122適於經由第一入光面116進入第一導光板110。第二發光元件140配置於第二入光面136的一側,且適於發出一第二光束142,其中第二光束142適於經由第二入光面136進入第二導光板13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發光元件120與第二發光元件140例如皆為發光二極體。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發光元件120與第二發光元件140亦可以是其他適當的發光元件。在本實施例中,這些第一發光元件120於第一入光面116的一側排成一列(如圖2所繪示),且這些第二發光元件140於第二入光面136的一側排成一列(可參照圖2中第一發光元件120的排列方式)。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發光元件120的排列方向平行於第一入光面116及第一表面112,且第二發光元件140的排列方向平行於第二入光面136及第四表面134。
第一表面112上設有複數個第一光學微結構118,且這些第一光學微結構118分佈於第一表面112之遠離第一入光面116的一側。第四表面134上設有複數個第二光學微結構138,且這些第二光學微結構138分佈於第四表面134之遠離第二入光面136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表面112具有一第一平面區111與一第一微結構區113,第一平面區111位於第一入光面116與第一微結構區113之間。第一表面112於第一平面區111內的部分為平面,且這些第一光學微結構118分佈於第一微結構區113內。第四表面134具有一第二平面區131與一第二微結構區133,第二平面區131位於第二入光面136與第二微結構區133之間。第四表面134於第二平面區131內的部分為平面,且這些第二光學微結構138分佈於第二微結構區133內。第一光學微結構118與第二光學微結構138例如為第一表面112與第四表面134上的凸點、凹點、凸紋、凹紋、凸起圖案或凹陷圖案,或者為形成於第一表面112及第四表面134上的透光網點、透光圖案、光散射網點、光散射圖案、固化後的油墨網點或固化後的油墨圖案,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微結構區113在第四表面134上的正投影相鄰於第二微結構區133。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微結構區113在第四表面134上的正投影不重疊於第二微結構區133。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微結構區113正對第二平面區131,且第一平面區111正對第二 微結構區133。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表面114例如為一平面,且第三表面132例如為一平面。
當第一光束122進入第一入光面116之後,會不斷地被第一表面112之位於第一平面區111內的部分及第二表面114全反射,因此被局限於第一導光板110中。直到第一光束122傳遞至第一微結構區113時,第一光學微結構118會破壞全反射現象,以使第一光束122散射。部分第一光束122會被第一光學微結構118散射而依序通過第一表面112、第四表面134及第三表面132,進而傳遞至光源模組100外。另一方面,光源模組100更包括一反射片150,其中第二表面114位於第一表面112與反射片150之間。另一部分第一光束122會被第一光學微結構118散射至第二表面114,並穿透第二表面114而傳遞至反射片150。反射片150可將第一光束122反射回第一導光板110,並使第一光束122依序穿透第二表面114、第一表面112、第四表面134及第三表面132,進而傳遞至光源模組100外。如此一來,於第一微結構區113及第二平面區131上方可形成一平面光源。
此外,當第二光束142進入第二入光面136之後,會不斷地被第四表面134之位於第二平面區131內的部分及第三表面132全反射,因此被局限於第二導光板130中。直到第二光束142傳遞至第二微結構區133時,第二光學微結構138會破壞全反射現象,以使第二光束142散射。部分第二光束142會被第二光學微結構138散射至第三表 面132,並通過第三表面132,進而傳遞至光源模組100外。另一方面,另一部分第二光束142會被第二光學微結構138散射而依序穿透第四表面134、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進而傳遞至反射片150。反射片150可將第二光束142反射回第一導光板110,並使第二光束142依序穿透第二表面114、第一表面112、第四表面134及第三表面132,進而傳遞至光源模組100外。如此一來,於第一平面區112及第二微結構區133上方便可形成一平面光源。第二平面區131上方的面光源與第二微結構區133上的面光源可組合成第二導光板130之第三表面132上之一整面的面光源。
在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中,由於第一光學微結構118是分佈於第一表面112之遠離第一入光面116的一側,且第二光學微結構138分佈於第四表面134之遠離第二入光面136的一側,因此第一光學微結構118至第一發光元件120的距離較長,且第二光學微結構138至第二發光元件140的距離亦較長,如此一來,第一光束122的混光距離較長,且第二光束142的混光距離較長,便可使光源模組100所提供的面光源較為均勻。
具體而言,請參照圖2,當發光元件120的發光角度為θ時,第一導光板110之較靠近第一入光面116的區域A1中的光能量主要由發光元件120c貢獻,且發光元件120b及120d對區域A1的光能量作次要貢獻。相較之下,第一導光板110之較遠離第一入光面116的區域A2中的 光能量同時由發光元件120a~120e所貢獻,因此第一導光板110於區域A2附近的光能量分佈比區域A1附近的光能量分佈均勻。此外,第一導光板110之緊臨第一入光面116且位於相鄰兩發光元件120之間的區域A3中的光能量較其他區域皆相對地微弱,因此區域A2附近的光能量分佈亦比區域A3附近的光能量分佈均勻。所以,由圖2的分析可知,本實施例將第一光學微結構118設於遠離第一入光面116處且將第二光學微結構138設於遠離入光面136處,可使第一光學微結構118與第二光學微結構138在光能量分佈均勻之處將光能量導出,如此可證明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確實能提供較為均勻的面光源。
此外,當光源模組100中的部分第一發光元件120(或部分第二發光元件140)損壞時,第一導光板110(或第二導光板130)中較靠近第一入光面116(或第二入光面136)的區域較容易造成光能量分佈不均勻的情形,但此時第一導光板110(或第二導光板130)中較遠離第一入光面116(或第二入光面136)的區域中的光能量由於仍受到其他正常發光的第一發光元件120(或第二發光元件140)的貢獻,因此仍然可維持均勻分佈,且第一光束122(或第二光束142)在傳遞至較遠離第一入光面116(或第二入光面136)的區域時已經過充分的混光,所以可產生均勻分佈的光能量。因此,本實施例將第一光學微結構118設於遠離第一入光面116處且將第二光學微結構138設於遠離入光面136處,可使第一光學微結構118與第二光學微結構138 即使在部分發光元件損壞的情形下,仍然在光能量分佈均勻之處將光能量導出。舉例而言,當圖2中的發光元件120c損壞時,區域A1的光能量失去了主要貢獻的來源,因此會形成相對周圍亮度較小的暗區。相較之下,此時區域A2只是失去所有光能量貢獻來源的其中之一,因此亮度的衰減相對於周圍並不大,而不容易被肉眼所查覺。所以,區域A2附近的第一光學微結構118便能夠將光能量均勻地導出。
利用上述原理,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所提供的面光源較不會因部分發光元件損壞以致產生光能量分佈不均勻的情形,進而可提升光源模組100的使用壽命。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光板110主要提供一半的面光源,且第二導光板130主要提供另一半的面光源,兩者具有良好的對稱性,因此能有效提升面光源的均勻性。
另外,在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中,由於第一光學微結構118與第二光學微結構138是配置於相鄰的第一表面112與第三表面134,因此第一光學微結構118所形成的光學效果與第二光學微結構138所形成的光學效果較為接近,進而使光源模組100所提供的面光源較為均勻。再者,由於第一發光元件120與第二發光元件140是配置於相對兩側,因此第一發光元件120與第二發光元件140所產生的熱量於光源模組100中可較為分散,因此使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可以具有較佳的散熱效率。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於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採用雙側入光,因 此單側的發光元件的數量可以減少,如此亦可有效分散光源模組100的溫度,降低溫度對發光元件所產生的熱衰減效應,進而增加發光元件的發光效率與使用壽命。隨著發光二極體的功率越作越大且散熱議題越來越重要,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採用雙側入光的方式更可對採用高功率的發光二極體之光源模組提供有效的散熱解決方案。
一般而言,越靠近入光面處的光學微結構的尺寸可設計得較小,以使導光板之靠近入光面的區域的亮度度不致於過高。相較之下,在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中,由於第一表面112之靠近第一入光面116的區域沒有設置第一光學微結構118,且第四表面134之靠近第二入光面136的區域亦沒有設置第二光學微結構138,因此第一光學微結構118與第二光學微結構138的最小尺寸皆可以設計得較大,進而提升光學微結構的製程之選擇彈性。舉例而言,可採用成本較便宜的印刷製程即可形成第一光學微結構118與第二光學微結構138,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發光元件120與第二發光元件140例如是採用白光發光二極體,搭配本實施例上述之較長的混光距離可形成亮度均勻的面光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發光元件120與第二發光元件140亦可各包含複數種不同顏色的發光二極體。舉例而言,第一發光元件120與第二發光元件140可各包括交替配置之紅光發光二極體、綠光發光二極體及藍光發光二極體,由於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於導光板中具有較長的混光距離,所以紅光、綠光 及藍光可充分地混合成白光。如此一來,光源模組100所提供的面光源不但具有較高的色彩均勻度,亦可因採用多種顏色的發光二極體以使採用光源模組100的液晶顯示器所顯示的畫面達到較廣的色域。
在本實施例中,光源模組100更包括一第一反射結構160及一第二反射結構170。第一反射結構160配置於第一發光元件120的相對兩側,以導引第一光束122集中地入射第一入光面116。第二反射結構170配置於第二發光元件140的相對兩側,以導引第二光束142集中地入射第二入光面136。第一反射結構160與第二反射結構170可各為兩反射片或各為一容置發光元件的反射框,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光板110更具有一第一背光面119,第一背光面119相對於第一入光面116,且連接第一表面112與第二表面114。此外,第二導光板130更具有一第二背光面139,第二背光面139相對於第二入光面136,且連接第三表面132與第四表面13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入光面116與第二背光面139實質上切齊,且第二入光面136與第一背光面119實質上切齊。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入光面116與第二背光面139亦可不切齊,且第二入光面136與第一背光面119亦可不切齊。
圖3A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圖,圖3B為圖3A中之間隔物於第一導光板上的配置位置示意圖。請參照圖3A與圖3B,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a 與圖1之光源模組100類似,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a更包括至少一間隔物180,配置於第一表面112的邊緣與第四表面134的邊緣之間,以保持第一導光板110與第二導光板130之間的間隙。一般而言,在圖1的實施例中,將第二導光板130放置於第一導光板110上方時,只要沒有受到重壓,第一導光板110與第二導光板130之間會自然有間隙(例如空氣間隙)產生。在本實施例中,透過間隔物180來形成第一導光板110與第二導光板130之間的間隙可進一步確保間隙的穩定性,且較不受外力的影響。在本實施例中,間隔物180呈點狀地分佈於第一導光板110與第二導光板130的邊緣,以連接第一導光板110與第二導光板130。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採用一連續的矩形框來取代這些呈點狀的間隔物180,其中,此矩形框連接第一導光板110的四個邊緣與第二導光板130的四個邊緣,如此亦可使第一導光板110與第二導光板130之間產生穩定的間隙。或者,在其他實施例中,間隔物180亦可配置於第一導光板110與第二導光板130的相對兩邊緣、四個角落或其他能使第一導光板110與第二導光板130保持間隙的其他適當位置,且間隔物180亦可呈其他適當的形狀。
圖3C與圖3D繪示圖3A之間隔物180的其他變化。請參照圖3C與圖3D,在本實施例中,間隔物180’、180”可以為複數個,且間隔物180’、180”可形成於第一導光板110之第一表面112與第二導光板130之第四表面134之 至少其一上,其中圖3C繪示間隔物180’形成於第一表面112上,圖3D繪示間隔物180”形成於第四表面134上。當間隔物180’形成於第一導光板110之第一表面112上時(如圖3C所繪示),間隔物180’相對第一表面112的高度大於第一光學微結構118相對第一表面112的高度。當間隔物180”形成於第二導光板130之第四表面134上時,間隔物180”相對第四表面134的高度大於第二光學微結構138相對第四表面134的高度。在一實施例中,如圖3D所繪示,複數個間隔物180”可以規則或亂數分佈的方式分佈於這些第一光學微結構118間與這些第二光學微結構138間。在另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如圖3C之複數個間隔物180’亦可以規則或亂數分佈的方式分佈於這些第一光學微結構118間與這些第二光學微結構138間。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間隔物180亦可同時形成於第一表面112及第四表面134上。在本實施例中,間隔物180’可具有一彎曲表面182’,彎曲表面182’例如為一圓弧面或一橢圓弧面(或者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是呈一稜鏡形的截面外形),且間隔物180’可以規則或不規則的間隔形成於第一導光板110之第一表面112與第二導光板130之第四表面134之至少其一上,而間隔物180”亦可如此。另外,上述間隔物180(圖3A)及間隔物180’(圖3C)可以與第一導光板110及第一光學微結構118各自成型或一體成型;或者,上述間隔物180(圖3A)與間隔物180”(圖3D)可以與第二導光板130及第二光學微結構138各自成型或一體成型;此外,在其他實施例 中,上述間隔物180(圖3A)亦可以與第一導光板110、第一光學微結構118、第二導光板130及第二光學微結構138各自成型或一體成型。
圖4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4,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b與圖1之光源模組100類似,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b中,第一導光板110b的第一背光面119b相對於第一表面112傾斜,且第一背光面119b與第一表面112在第一導光板110b內的夾角φ 1為鈍角。此外,第二導光板130b的第二背光面139b相對於第四表面134傾斜,且第二背光面139b與第四表面134在第二導光板130b內的夾角φ 2為鈍角。如此一來,第一背光面119b與第二發光元件140之間的距離會增加,且第二背光面139b與第一發光元件120之間的距離亦增加,如此可減少第二發光元件140的雜散光經由第一背光面119b進入第一導光板110b的情形,且可減少第一發光元件120的雜散光經由第二背光面139b進入第二導光板130b的情形。以此方式,便可有效降低雜散光對光源模組100b所提供的面光源之均勻度的影響。
圖5為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5,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c與圖1之光源模組100類似,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c中,第一背光面119在第四表面134上的正投影位於第二入光面136與第二背光面139之間,且第二背光 面139在第一表面112上的正投影位於第一入光面116與第一背光面119之間。換言之,第一導光板110與第二導光板130形成錯位的配置關係。如此一來,第一背光面119與第二發光元件140之間的距離會增加,且第二背光面139與第一發光元件120之間的距離亦增加,如此可減少第二發光元件140的雜散光經由第一背光面119進入第一導光板110的情形,且可減少第一發光元件120的雜散光經由第二背光面139進入第二導光板130的情形。以此方式,便可有效降低雜散光對光源模組100c所提供的面光源之均勻度的影響。
圖6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6,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d與圖1之光源模組100類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d中,配合適當設計第一導光板110d上的第一光學微結構118或第二導光板130d上的第二光學微結構138,第一微結構區113d在第四表面134上的正投影亦可部分重疊於第二微結構區133d。
圖7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7,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e與圖1之光源模組100類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0e中,第一導光板110e及第二導光板130e之至少其一可為一楔型導光板。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導光板110e及第二導光板130e採用楔型導光板時,光源模組100e的整體厚度可以進一步減少。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 導光板110e的厚度從第一入光面116往第一背光面119遞減,且第二導光板130e的厚度從第二入光面136往第二背光面139遞減。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表面112實質上平行於第四表面134,第三表面132實質上平行於第二表面114,而第一表面112相對於第二表面114傾斜。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光源模組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個優點: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光源模組中,由於第一光學微結構是分佈於第一表面之遠離第一入光面的一側,且第二光學微結構分佈於第四表面之遠離第二入光面的一側,因此第一光學微結構至第一發光元件的距離較長,且第二光學微結構至第二發光元件的距離亦較長。如此一來,便可使光源模組所提供的面光源較為均勻。另外,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光源模組中,由於第一光學微結構與第二光學微結構是配置於相鄰的第一表面與第三表面,因此第一光學微結構所形成的光學效果與第二光學微結構所形成的光學效果較為接近,進而使光源模組所提供的面光源較為均勻。再者,由於第一發光元件與第二發光元件是配置於相對兩側,因此第一發光元件與第二發光元件所產生的熱量較為分散,因此使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光源模組可以具有較佳的散熱效率。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 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語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100、100a、100b、100c、100d、100e‧‧‧光源模組
110、110b、110d、110e‧‧‧第一導光板
111‧‧‧第一平面區
112‧‧‧第一表面
113、113d‧‧‧第一微結構區
114‧‧‧第二表面
116‧‧‧第一入光面
118‧‧‧第一光學微結構
119、119b‧‧‧第一背光面
120、120a~120e‧‧‧第一發光元件
122‧‧‧第一光束
130、130b、130d、130e‧‧‧第二導光板
131‧‧‧第二平面區
132‧‧‧第三表面
133、133d‧‧‧第二微結構區
134‧‧‧第四表面
136‧‧‧第二入光面
138‧‧‧第二光學微結構
139、139b‧‧‧第二背光面
140‧‧‧第二發光元件
142‧‧‧第二光束
150‧‧‧反射片
160‧‧‧第一反射結構
170‧‧‧第二反射結構
180、180’、180”‧‧‧間隔物
182’‧‧‧彎曲表面
A1、A2、A3‧‧‧區域
θ‧‧‧發光角度
φ 1、φ 2‧‧‧夾角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圖1之第一發光元件所發出的第一光束於第一導光板中的混光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3B為圖3A中之間隔物於第一導光板上的配置位置示意圖。
圖3C與圖3D繪示圖3A之間隔物180的其他變化。
圖4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剖面示意 圖。
100‧‧‧光源模組
110‧‧‧第一導光板
111‧‧‧第一平面區
112‧‧‧第一表面
113‧‧‧第一微結構區
114‧‧‧第二表面
116‧‧‧第一入光面
118‧‧‧第一光學微結構
119‧‧‧第一背光面
120‧‧‧第一發光元件
122‧‧‧第一光束
130‧‧‧第二導光板
131‧‧‧第二平面區
132‧‧‧第三表面
133‧‧‧第二微結構區
134‧‧‧第四表面
136‧‧‧第二入光面
138‧‧‧第二光學微結構
139‧‧‧第二背光面
140‧‧‧第二發光元件
142‧‧‧第二光束
150‧‧‧反射片
160‧‧‧第一反射結構
170‧‧‧第二反射結構

Claims (12)

  1. 一種光源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一連接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的第一入光面及一相對於該第一入光面的第一背光面,且該第一背光面連接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一第二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一相對於該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一連接該第三表面與該第四表面的第二入光面及一相對於該第二入光面的第二背光面,且該第二背光面連接該第三表面與該第四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位於該第四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該第四表面位於該第三表面與該第一表面之間,且該第一入光面相對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一背光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傾斜,且該第一背光面與該第一表面在該第一導光板內的夾角為鈍角,該第二背光面相對於該第四表面傾斜,且該第二背光面與該第四表面在第二導光板內的夾角為鈍角;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配置於該第一入光面的一側,且適於發出一第一光束,其中該第一光束適於經由該第一入光面進入該第一導光板,該第一表面上設有複數個第一光學微結構,且該些第一光學微結構分佈於該第一表面之遠離該第一入光面的一側;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配置於該第二入光面的一側,且適於發出一第二光束,其中該第二光束適於經由該第二入光面進入該第二導光板,該第四表面上設有複數個第二 光學微結構,且該些第二光學微結構分佈於該第四表面之遠離該第二入光面的一側;以及至少一間隔物,配置於該第一表面的邊緣與該第四表面的邊緣之間,以保持該第一導光板與該第二導光板之間的間隙,其中該間隔物相對該第一表面的高度大於該些第一微結構相對該第一表面的高度,且該間隔物相對該第四表面的高度大於該些第二微結構相對該第四表面的高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二背光面實質上切齊,且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背光面實質上切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背光面在該第四表面上的正投影位於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二背光面之間,且該第二背光面在該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位於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背光面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平面區與一第一微結構區,該第一平面區位於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微結構區之間,該第一表面於該第一平面區內的部分為平面,且該些第一光學微結構分佈於該第一微結構區內,該第四表面具有一第二平面區與一第二微結構區,該第二平面區位於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二微結構區之間,該第四表面於該第二平面區內的部分為平面,且該些第二光學微結構分佈於該第二微結構區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 第一微結構區在該第四表面上的正投影相鄰於該第二微結構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微結構區在該第四表面上的正投影不重疊於該第二微結構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微結構區在該第四表面上的正投影部分重疊於該第二微結構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更包括一反射片,其中該第二表面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反射片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更包括:一第一反射結構,配置於該第一發光元件的相對兩側,以導引該第一光束入射該第一入光面;以及一第二反射結構,配置於該第二發光元件的相對兩側,以導引該第二光束入射該第二入光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為複數個第一發光元件,該些第一發光元件於該第一入光面的一側排成一列,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為複數個第二發光元件,且該些第二發光元件於該第二入光面的一側排成一列。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二表面為一平面,且該第三表面為一平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導光板及該第二導光板之至少其一為一楔型導光板。
TW100111570A 2011-04-01 2011-04-01 光源模組 TWI541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1570A TWI541570B (zh) 2011-04-01 2011-04-01 光源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1570A TWI541570B (zh) 2011-04-01 2011-04-01 光源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1513A TW201241513A (en) 2012-10-16
TWI541570B true TWI541570B (zh) 2016-07-11

Family

ID=47600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1570A TWI541570B (zh) 2011-04-01 2011-04-01 光源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15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35750B1 (en) 2022-11-30 2023-12-05 Darwin Precisions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9157B (zh) * 2012-10-26 2015-06-21 Au Optronics Corp 雙層導光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與具有雙層導光板之背光模組
KR102103904B1 (ko) 2013-04-30 2020-04-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35750B1 (en) 2022-11-30 2023-12-05 Darwin Precisions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1513A (en) 2012-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9857B2 (e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5134202B2 (ja) Led光源
US7690831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US7195364B2 (en) Backlight apparatus reduced in thickness
US20060007702A1 (en)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P2202447A1 (en) Hollow planar illuminating device
TWI448737B (zh) 光學貼膜及具有該光學貼膜之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
JP2004342587A (ja) 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US9176269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US20180239076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Assembly Thereof
KR100730306B1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장치
TWI541570B (zh) 光源模組
JP2012033310A (ja) サイドエッジ型面状発光装置
JP2007294230A (ja) 導光板および平面照明装置
WO2016002883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TWI399590B (zh) 液晶顯示器、其背光模組及其導光結構
TW201641999A (zh) 反射元件、背光模組,及具有該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
JP2006032103A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1730647A (zh) 顯示裝置及光源模組
KR20070071081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60128551A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TWI519862B (zh) 直下式背光模組
KR100953163B1 (ko) 측면 조광형 백라이트 장치
JP475841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の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を使用す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ーモジュール
TWI344022B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