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2037B -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2037B
TWI522037B TW100131931A TW100131931A TWI522037B TW I522037 B TWI522037 B TW I522037B TW 100131931 A TW100131931 A TW 100131931A TW 100131931 A TW100131931 A TW 100131931A TW I522037 B TWI522037 B TW I5220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cam
coupling
engagement
coup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1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8592A (en
Inventor
中川勝二
Original Assignee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28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8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2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20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83Drive mechanism details
    • A01K89/0186Drive mechanism details with disengageable positive drive components, e.g. a clutch
    • A01K89/01901Reengageable responsive to drive ro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Description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控制裝置,特別是,使供連結及連結解除藉由被設在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的操作桿而旋轉的捲筒及操作桿用的離合器機構動作之離合器控制裝置。
在雙軸承捲線器中,在操作桿及捲筒之間設有離合器機構。離合器機構,是將操作桿及捲筒連結及連結解除。操作桿及捲筒若被連結的話,捲筒就可藉由操作桿的旋轉而旋轉。操作桿及捲筒若被連結解除的話,捲筒就可自由旋轉。離合器機構,是藉由包含離合器操作構件的離合器控制機構(離合器控制裝置的一例)被切換至離合器接合(ON)或離合器斷開(OFF)狀態。習知的離合器切換機構,具備:離合器操作構件、及合成樹脂製的筒狀的離合器凸輪、及離合器軛、及金屬製的連結構件、及離合器復歸機構(例如日本特開2010-172203號公報參照)。
在習知的離合器控制機構中,離合器凸輪,是合成樹脂製的筒狀構件,藉由金屬製的連結構件與離合器操作構件連結。離合器凸輪,是藉由離合器操作構件的操作而朝離合器接合(ON)位置及離合器斷開(OFF)位置轉動。離合器軛,是卡合於被形成於離合器凸輪的凸輪面,藉由朝離合器凸輪的離合器斷開(OFF)位置的轉動使構成離合器機構的小齒輪朝捲筒軸方向外方移動。連結構件,是可與離合器凸輪一體轉動,固定有離合器操作構件。
離合器復歸機構,具有:可一體旋轉地設在手把軸的旋轉構件、及離合器復歸構件、及肘節彈簧構件。離合器復歸構件,其一端是可轉動地與離合器凸輪連結。具體而言,連結銷是被一體形成在離合器復歸構件的一端,且連結銷是卡合於被形成於離合器凸輪的連結孔。離合器復歸構件,是朝可卡合於旋轉構件的卡合位置及不能卡合的非卡合位置進退。藉由離合器操作構件的操作使離合器凸輪朝離合器斷開(OFF)位置轉動的話,另一端就會朝卡合位置進出。肘節彈簧構件,是將離合器復歸構件分別朝卡合位置及非卡合位置分開地按壓迫。
離合器復歸機構,若操作桿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旋轉構件就會將卡合位置中的離合器復歸構件超越肘節彈簧構件的死點地按壓。由此,離合器復歸構件,是藉由肘節彈簧構件的按壓迫力返回至非卡合位置。離合器復歸構件若朝非卡合位置移動的話,離合器凸輪會從離合器斷開(OFF)位置朝離合器接合(ON)位置轉動,使離合器機構復歸至離合器接合(ON)狀態。
在習知的離合器控制機構中,突起部是設在連結構件。突起部,是可與離合器凸輪接觸地設成與離合器凸輪隔有間隙。由此,因為誤操作而將離合器操作構件朝離合器接合(ON)位置按壓的狀態下將操作桿朝線捲取方向旋轉時,可防止過大的力作用於離合器凸輪。即,過大的力若作用在離合器凸輪而使離合器凸輪變形的話,離合器凸輪會與突起部接觸而無法進一步變形。
在習知的離合器控制機構中,由操作桿的線捲取方向的旋轉所產生的離合器接合(ON)操作時,若直接將離合器操作構件切換操作的話,離合器凸輪會變形,使離合器復歸構件及連結構件之間會直接接觸。由此,來自操作桿的旋轉力會直接被傳達至離合器操作具。因此,釣魚人會發現(察覺):有返回方向的力被施加在離合器操作構件上、及/或有通常的返回操作力被施加在操作桿的旋轉而有需要施加使離合器凸輪變形的力,而辨認為誤操作。
但是在離合器控制機構中因為是以使離合器凸輪變形為前提,所以即使在通常的返回操作時也需要若干使離合器凸輪變形的力。因此,離合器返回操作會變重。
本發明的課題,是使由操作桿所進行的離合器返回操作不會變重。
發明1的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是藉由可朝第1位置及第2位置移動的離合器操作構件的操作,控制供連結及連結解除藉由被設在捲線器本體的操作桿而旋轉的捲筒及操作桿用的離合器機構之裝置。離合器控制裝置,具備:筒狀的離合器凸輪、及離合器軛、及連結構件、及離合器復歸機構。離合器凸輪,是可繞捲筒的中心軸轉動自如地被裝設於捲線器本體,對應離合器操作構件的第1位置及第2位置的移動,使離合器機構成為可朝連結狀態的連結位置及連結解除狀態的連結解除位置轉動。離合器軛,是卡合於離合器機構,藉由離合器凸輪的轉動朝捲筒的軸方向移動,將離合器機構切換至連結狀態及連結解除狀態。連結構件,是將離合器凸輪及離合器操作構件連結,對應離合器操作構件的第1位置及第2位置的移動將離合器凸輪朝連結位置及連結解除位置轉動。離合器復歸機構,具有:旋轉構件、及離合器復歸構件、及肘節彈簧構件。旋轉構件,是被裝設於操作桿的旋轉軸。離合器復歸構件,具有第1端及第2端,朝卡合位置及非卡合位置移動。離合器復歸構件,其第1端是被離合器凸輪及連結構件挾持並與離合器凸輪及連結構件連結。離合器復歸構件,是藉由從離合器凸輪的連結位置朝連結解除位置的轉動,從非卡合位置朝使第2端卡合於旋轉構件的卡合位置移動。離合器復歸構件,是藉由操作桿的線捲取方向的旋轉,藉由旋轉構件使第2端被按壓並從卡合位置朝非卡合位置移動將離合器凸輪及連結構件返回至連結位置。肘節彈簧構件,是將離合器復歸構件分別朝卡合位置及非卡合位置分開地按壓迫。
在此離合器控制裝置中,離合器操作構件是例如從第1位置朝第2位置移動的話,透過連結構件使離合器凸輪從連結位置朝連結解除位置轉動,使離合器機構成為連結解除狀態。且,離合器凸輪若朝連結解除位置轉動的話離合器復歸構件就會從非卡合位置朝卡合位置移動,朝使離合器復歸構件可卡合於旋轉構件的位置移動。此時,藉由肘節彈簧構件使離合器復歸構件朝卡合位置被按壓迫。
且當離合器機構是連結解除狀態時若操作桿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旋轉構件會朝線捲取方向旋轉,離合器復歸構件會朝向非卡合位置被按壓。且,將肘節彈簧構件的死點若超過離合器復歸構件的話,離合器復歸構件會朝非卡合位置被按壓迫。藉由朝此離合器復歸構件的非卡合位置的移動,使與離合器復歸構件連結的離合器凸輪及連結構件從連結解除位置朝連結位置轉動。由此,離合器機構會從連結解除狀態返回至連結狀態。此時,離合器操作構件也從第2位置返回至第1位置。在由此操作桿所進行的離合器返回操作中,因為離合器復歸構件是除了離合器凸輪以外也與連結構件連結,所以不會使離合器凸輪變形,可進行離合器返回操作。因此,可使離合器返回操作不易變重。
發明2的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是如發明1的裝置,離合器凸輪,是藉由肘節彈簧構件透過離合器復歸構件被保持於連結位置及連結解除位置。由此,藉由將離合器復歸構件按壓迫的肘節彈簧構件使離合器凸輪是被保持在連結位置及連結解除位置,且連結構件及離合器操作構件也被保持於二個位置。因此,由二個位置保持離合器凸輪、連結構件及離合器操作構件的構成成為簡潔。
發明3的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是如發明1或2的裝置,離合器復歸構件,是在第1端具有:朝向離合器凸輪呈圓柱狀突出並與離合器凸輪連結的第1連結突起;及與第1連結突起同芯地被配置,朝向連結構件呈圓柱狀突出並與連結構件連結的第2連結突起。離合器凸輪,是具有與第1連結突起可轉動自如地連結的第1連結凹部。連結構件,是具有與第2連結突起可轉動自如地連結的第2連結凹部。在此情況下,因為藉由可轉動的第1連結突起及第2連結突起各別使離合器凸輪及連結構件與離合器復歸構件連結,所以由朝離合器復歸構件的非卡合位置的移動所產生的力可平順地被傳達至離合器凸輪及連結構件。因此,可使離合器復歸操作變更輕。
發明4的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是如發明1至3的其中任一的裝置,離合器操作構件,是被固定於連結構件。連結構件,是藉由離合器操作構件的從第2位置朝第1位置的移動,使離合器凸輪從連結解除位置朝連結位置轉動。在此情況下,因為不是只有操作桿的線捲取方向的旋轉,也可以藉由離合器操作構件的從第2位置朝第1位置的移動將離合器機構從連結解除狀態返回至連結狀態,所以可朝離合器瞬間進行復歸動作。
發明5的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是如發明1至4的其中任一的裝置,在捲線器本體中,形成有供導引離合器復歸構件用的第2端的導引部,在離合器復歸構件的第2端中,朝向導引部突出的導引突起是被一體地設置。由此,離合器復歸構件的導引突起因為是朝導引部被導引,所以離合器復歸構件的移動變平順,因此,可使離合器復歸操作變更輕。
發明6的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是如發明5的裝置,捲線器本體是鋁合金製,離合器復歸構件是不銹鋼合金製,導引突起,是呈圓柱狀突出,進一步具備:可轉動自如地被裝設於導引突起的外周面並將外周面覆蓋的合成樹脂製的筒狀的蓋構件。
由此,不銹鋼合金製的導引突起及鋁合金製的導引部之間不會直接接觸,導引突起朝導引部被導引也可防止由金屬彼此的接觸所產生的電解腐蝕。
依據本發明,在由操作桿所進行的離合器返回操作中,因為離合器復歸構件是除了離合器凸輪以外也與連結構件連結,所以不會使離合器凸輪變形,可進行離合器返回操作。因此,離合器的返回操作不易變重。
第1圖,是採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雙軸承捲線器的立體圖,第2圖是平面圖。圖所示的雙軸承捲線器,是例如,扁窄型(low-profile)的誘餌拋釣捲線器。雙軸承捲線器,具備:可裝設於釣竿的捲線器本體1、及被配置於捲線器本體1的側方的捲筒旋轉用操作桿2、及被配置於操作桿2的捲線器本體1側的牽引力調整用的星狀牽引器3、及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捲線器本體1的捲筒4。在捲線器本體1的後部,裝設有離合器操作構件17。
<捲線器本體的構成>
捲線器本體1,是具有:例如鋁合金或是鎂合金等的金屬製的框架5、及將框架5的兩側方覆蓋的方式被裝設的例如鋁合金或合成樹脂製的第1側蓋6a及第2側蓋6b、及被裝設於框架5的前方的例如鋁合金或合成樹脂製的前蓋7。
框架5,是如第4圖所示,具有:以隔有預定間隔彼此相面對的方式被配置的第1側板8a及第2側板8b、及將第1側板8a及第2側板8b連結的複數連結部8c。
第1側板8a,是形成有捲筒4的取出用的圓形的開口8d的大致板狀的構件。在開口8d中,例如,鋁合金製的無圖示的軸承收納部被螺合固定。
在第2側板8b中,後述的離合器控制機構20及旋轉傳達機構18被支撐。
第1側蓋6a,是對於框架5可開閉自如,並對於框架5可離合且擺動地被裝設。
第2側蓋6b,是如第3圖所示,形成有各別將手把軸30及捲筒軸15支撐用的第1轂部6c及第2轂部6d等的大致碗狀的構件。
在框架5內,如第2圖、第3圖及第4圖所示,設有:在第1側板8a及第2側板8b之間可旋轉自如地被配置的捲筒4(第2圖)、及均一地將線捲取於捲筒4用的均勻捲線機構24(第4圖)、及進行手指壓線的情況時姆指接觸的離合器操作構件17(第4圖)、及將操作桿2及捲筒4連結及連結解除用的離合器機構19(第4圖及第5圖)。且在框架5及第2側蓋6b之間,是設有:將來自操作桿2的旋轉力朝捲筒4及均勻捲線機構24傳達用的旋轉傳達機構18(第3圖)、及對應離合器操作構件17的操作將離合器機構19控制用的離合器控制機構20(第4圖)、及在線吐出時將捲筒4制動的牽引機構21(第3圖)、及調整捲筒4的旋轉時的阻力用的拋竿控制機構22(第3圖)。
拋竿控制機構22,具有:將捲筒軸15挾持的方式被配置的複數制動片51b、及將由制動片51b所產生的捲筒軸15的挾持力調節用的帽52。
捲筒4,是在兩側部具有凸緣部4a,在兩凸緣部4a之間具有捲線胴部4b。捲筒4是被固定於貫通其中心的捲筒軸15。捲筒軸15,是藉由無圖示的軸承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於捲線器本體1。
均勻捲線機構24,是如第4圖所示,具有:被固定於第1側板8a及第2側板8b之間的導引筒25、及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於導引筒25內的蝸桿軸26、及線導引件27、及從動齒輪28。從動齒輪28,是金屬製,被裝設於蝸桿軸26的端部,使來自旋轉傳達機構18的旋轉被傳達。
在這種構成的均勻捲線機構24中,從動齒輪28因為為金屬製所以強度變大,即使大的力作用在線導引件27仍可以導引釣線。
<旋轉傳達機構及離合器機構的構成>
旋轉傳達機構18,是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具有:手把軸30、及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手把軸30(第3圖)的主齒輪31(第3圖)、及與主齒輪31嚙合的小齒輪32(第4圖)、及可與主齒輪31隔有間隔地一體旋轉地被裝設在手把軸30上的驅動齒輪29(第3圖)。手把軸30,是藉由被收納於第2側蓋6b的第1轂部6c內的滾子形的單向離合器48使線吐出方向的旋轉被禁止。具體而言,可一體旋轉地卡合於單向離合器48的內輪48a之後述的按壓板71是可一體旋轉地卡合於手把軸30。單向離合器48的內輪48a,是只可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由此,手把軸30的線吐出方向的旋轉被禁止。且,在手把軸30中,後述的離合器復歸機構46的棘輪滾輪72(旋轉構件的一例)是可一體旋轉地被裝設。又,棘輪滾輪72,是構成與如第4圖所示的掣子73嚙合的爪式的單向離合器74。且在手把軸30的外周面中,形成有:螺合有星狀牽引器3的第1螺紋部30a、及供螺合將操作桿2固定用的螺帽75用的小徑的第2螺紋部30b。且,在外周面中,形成有:卡合於可一體旋轉地被裝設的構件(例如按壓板71、驅動齒輪29、及棘輪滾輪72)的彼此平行的第1卡止面30c、及卡合於操作桿2的第2卡止面30d。手把軸30,其中間部是藉由單向離合器48被支撐,基端是藉由被裝設於第2側板8b的軸承35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軸承35,是裝設有如第4圖所示第2側板8b中的第1轂部8e。
在主齒輪31中,具有斜齒齒輪,透過牽引機構21使操作桿2的旋轉被傳達。
小齒輪32,是由斜齒齒輪所構成,被配置於捲筒軸15的外周側。小齒輪32,是如第5圖所示,具有:在一端側外周部與主齒輪31嚙合的方式形成的斜齒的齒部32a、及形成於另一端面的卡合溝32b、及形成於齒部32a及卡合溝32b之間的小徑部32c。卡合溝32b,是可與被裝設於捲筒軸15的卡合銷15a(第4圖)卡合或脫離。且,卡合溝32b形成部分的外周面是藉由軸承36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於第2側板8b。軸承36,是被裝設於第2側板8b的第2轂部8f。驅動齒輪29,是與從動齒輪28嚙合,將操作桿2的旋轉傳達至均勻捲線機構24。
藉由小齒輪32的卡合溝32b及捲筒軸15的卡合銷15a構成在操作桿2及捲筒4之間進行旋轉力的傳達及遮斷用的離合器機構19。在此,小齒輪32若朝外方移動並使卡合溝32b及捲筒軸15的卡合銷15a脫離的話就會成為離合器斷開(OFF)狀態(連結解除狀態),來自手把軸30的旋轉力就會被遮斷而無法朝捲筒軸15被傳達。因此,捲筒4是成為自由旋轉狀態。且,小齒輪32若朝內方移動並使卡合溝32b嚙合於卡合銷15a的話,就會成為離合器接合(ON)狀態(連結狀態),操作桿2的旋轉就會被傳達至捲筒4。
<牽引機構的構成>
牽引機構21,是如第3圖所示,具有:將主齒輪31按壓的摩擦板70、及藉由星狀牽引器3的旋轉操作將摩擦板70朝主齒輪31由預定的力按壓用的按壓板71。摩擦板70,是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手把軸30,按壓板71,是可一體旋轉地被裝設在手把軸30。
<離合器操作構件的構成>
離合器操作構件17,是在第6圖所示的卡合位置(第1位置的一例)、及第7圖所示的脫離位置(第2位置的一例)之間可移動地與離合器控制機構20連結。離合器操作構件17,是在捲線器框架5的後部被配置於第1側板8a及第2側板8b之間。離合器操作構件17,也被使用作為手指壓線時的拇指座。
<離合器控制機構的構成>
離合器控制機構20,是如第4圖所示,具有:藉由離合器操作構件17的操作繞捲筒軸芯X軸周圍轉動的合成樹脂製的離合器凸輪40、及合成樹脂製的離合器軛41、及金屬製的連結構件43、及離合器復歸機構46(離合器復歸裝置的一例)。且,離合器控制機構20,是具有將離合器軛41朝捲筒軸方向內方按壓迫的捲簧44。
<離合器凸輪的構成>
離合器凸輪40,是如第5圖、第6圖、第7圖及第8圖所示,繞捲筒軸芯X軸周圍可轉動自如地被裝設於第2側板8b的第2轂部8f,且大致圓筒形狀的構件。離合器凸輪40,是在對應離合器斷開(OFF)狀態的第7圖所示的連結解除位置、及對應離合器接合(ON)狀態的第6圖所示的連結位置之間可轉動自如。離合器凸輪40,是如第5圖所示,在外側面(第5圖右側面)具有由將離合器軛41朝捲筒軸方向的外方按壓的傾斜面所構成1對的凸輪面40a。且,離合器凸輪40,是具有將後述的離合器爪42可轉動自如地連結的連結孔40b(第1連結凹部的一例)。連結孔40b,是形成於比凸輪面40a更朝徑方向外方突出的第1連結部40c。在離合器凸輪40的外周面中,使與連結構件43一體轉動用的連結突起40d一體被形成的第2連結部40e是朝徑方向外方突出地形成。第2連結部40e,是與第1連結部40c在周方向隔有間隔地被配置。在離合器凸輪40的內周面中,一對的退避部40f是在直徑上呈圓弧狀凹陷形成。退避部40f,是為了避開在第2轂部8f的外周部朝徑方向外方突出形成的一對的裝設突起8h而形成。離合器凸輪40,藉由使退避部40f與裝設突起8h抵接,而使轉動範圍被限制。
<離合器軛的構成>
離合器軛41,是為了卡合於離合器凸輪40,並藉由離合器凸輪40的轉動將小齒輪32朝捲筒軸方向移動而設置。在離合器軛41中,卡合於凸輪面40a的一對的凸輪承接部41a是形成於內側面的點對稱的位置。此凸輪面40a是藉由卡合於凸輪承接部41a,使離合器軛41朝捲筒軸方向外方被按壓。離合器軛41,是藉由被固定於第2轂部8f的導引構件45朝捲筒軸方向被導引。導引構件45,具有:被螺固於第2轂部8f的裝設突起8h之圓環狀的固定部45a、及被立設於固定部45a的1對的導引軸45b。在離合器軛41中,形成有朝導引軸45b被導引的1對的導引孔41b。
離合器軛41,是藉由被裝設於導引軸45b的外周的捲簧44朝捲筒軸方向內方(第5圖左方)被按壓迫。捲簧44,是在壓縮狀態下被配置在第2側蓋6b的內側面及離合器軛41的外側面之間。進一步,在離合器軛41的中心部,形成有將小齒輪32的小徑部32c卡止的半圓形的卡止溝41c。離合器軛41,是藉由此卡止溝41c,使小齒輪32朝捲筒軸方向移動。
<連結構件的構成>
連結構件43,是為了藉由離合器操作構件17的操作使離合器凸輪40轉動而設置。連結構件43,是被配置在離合器凸輪40及第2側板8b的外側面之間,例如不銹鋼合金製的板狀構件。連結構件43,具有: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第2轂部8f的裝設部43a、及操作構件固定部43b、及第1突出部43c、及沿著第2連結部40e朝徑方向延伸的第2突出部43d。
裝設部43a,是被配置於第2轂部8f的周圍且離合器凸輪40及第2側板8b的外側面之間的大致墊圈狀的部分。在裝設部43a的內周面,與退避部40f同樣地避開裝設突起8h用的退避部43g是呈圓弧狀凹陷形成。
操作構件固定部43b,是從裝設部43a大致朝後方延伸。操作構件固定部43b,是在從裝設部43a朝徑方向延伸之後,與捲筒軸芯X實質上平行地被配置的方式被曲折。離合器操作構件17是藉由螺栓被固定在此曲折的部分。操作構件固定部43b,是如第4圖所示,在第2側板8b的後部貫通形成圓弧狀的狹縫8g朝向第1側板8a的內側面突出。
第1突出部43c,是如第5圖所示,沿著離合器凸輪40的第1連結部40c朝徑方向延伸。第1突出部43c,是將離合器爪42的基端挾持在與離合器凸輪40之間的方式形成。在第1突出部43c中,形成有與離合器爪42連結的爪連結孔43e(第2連結凹部的一例)。第2突出部43d,是沿著離合器凸輪的第2連結部40e朝徑方向延伸。在第2突出部43d中,形成有與離合器凸輪40的連結突起40d連結的凸輪連結孔43f。
<離合器復歸機構的構成>
離合器復歸機構46,是將離合器斷開(OFF)狀態的離合器機構19與操作桿2的線捲取方向的旋轉連動返回至離合器接合(ON)狀態者。離合器復歸機構46,具有:可一體旋轉地被裝設在手把軸30的作為旋轉構件的棘輪滾輪72、及與離合器凸輪40連結的離合器爪42(離合器復歸構件的一例)、及肘節彈簧構件47。
棘輪滾輪72,是如前述,也作為禁止手把軸30的線吐出方向的旋轉的單向離合器74的功能。棘輪滾輪72,是不可旋轉地裝設於手把軸30,在外周部中,如第3圖、第6圖及第7圖所示,在旋轉方向隔有間隔地形成多數的齒部72a。
離合器爪42,是如第5圖及第8圖所示,例如為燒結不銹鋼合金製的構件。離合器爪42,是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在基端(第1端的一例即第5圖的上端)具有:與離合器凸輪40的連結孔40b嵌合的第1連結突起42a、及與連結構件43的爪連結孔43e嵌合的第2連結突起42b。第1連結突起42a,是朝向離合器凸輪40呈圓柱狀突出。第2連結突起42b,是朝向連結構件43呈圓柱狀突出,並與第1連結突起42a同芯地配置。因此,如第9圖所示,離合器爪42,是藉由離合器凸輪40及連結構件43被挾持,與離合器凸輪40及連結構件43可轉動自如地連結。
在離合器爪42的基端中,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形成有使肘節彈簧構件47的一端被卡止的彈簧卡止部42c。肘節彈簧構件47,是例如扭轉捲簧,另一端是被卡止於第2側板8b的外側面。離合器爪42,是與離合器凸輪40的轉動連動,朝第6圖所示的非卡合位置、及第7圖所示的卡合位置移動。非卡合位置,是離合器爪42從棘輪滾輪72遠離的位置。卡合位置,是離合器爪42可接觸棘輪滾輪72的位置。肘節彈簧構件47,是將離合器爪42朝非卡合位置及卡合位置分開地按壓迫。由此,離合器凸輪40、連結構件43及離合器操作構件17,是朝連結位置及連結解除位置分開地被按壓迫。
在離合器爪42的先端(第2端的一例),藉由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棘輪滾輪72被按壓的受壓部42d是朝捲筒軸方向外方突出形成。且,在其先端側中,在第2側板8b的外側面朝向被凹陷形成的導引凹部8i(導引部的一例)突出的導引突起42e是被一體地設置。導引突起42e,是為了與導引凹部8i的壁部接觸將先端配置於棘輪滾輪72的附近而設置。離合器爪42,是藉由朝此導引凹部8i被導引且藉由肘節彈簧構件47分開地被按壓迫,而被定位在非卡合位置及卡合位置。又,肘節彈簧構件47,是透過離合器爪42將離合器凸輪40及連結構件43朝連結位置及連結解除位置分開地按壓迫。
在這種構成中,在通常狀態下,小齒輪32是位於軸方向內方的離合器接合(ON)位置,使卡合溝32b及捲筒軸15的卡合銷15a相互卡合而成為離合器接合(ON)狀態。此時,離合器爪42,是被配置於非卡合位置。另一方面,操作離合器操作構件17藉由離合器軛41使小齒輪32朝軸方向外方按壓移動的情況時,卡合溝32b及卡合銷15a的卡合會脫落,成為離合器斷開(OFF)狀態。由此,離合器爪42,是從非卡合位置朝卡合位置移動。
在此狀態下將操作桿2朝線捲取方向旋轉操作的話棘輪滾輪72會朝線捲取方向旋轉。棘輪滾輪72若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此齒部72a會將離合器爪42的受壓部42d朝向非卡合位置按壓。且,肘節彈簧構件47的死點若超過離合器爪42的話,離合器爪42就會朝非卡合位置被按壓迫。藉由朝此離合器爪42的非卡合位置的移動,與離合器爪42連結的離合器凸輪40及連結構件43會從連結解除位置朝連結位置轉動。由此,離合器機構19是從離合器斷開(OFF)狀態返回至離合器接合(ON)狀態。此時,離合器操作構件17也從第2位置返回至第1位置。在由此操作桿2所產生的離合器返回操作中,因為離合器爪42是除了離合器凸輪40以外也與連結構件43連結,所以不會使離合器凸輪40變形,可進行離合器返回操作。因此,離合器的返回操作不易變重。
且因為離合器凸輪40及連結構件43是與離合器爪42連結,所以不易在離合器凸輪40發生由連結構件43所產生的剪斷力,大的剪斷力就不會作用在離合器凸輪40。
<雙軸承捲線器的動作>
在通常的狀態下,如第9圖所示,離合器操作構件17,是被配置於卡合位置,離合器軛41是藉由捲簧44朝捲筒軸方向內方被按壓。由此使小齒輪32朝卡合位置被移動。在此狀態下,小齒輪32的卡合溝32b及捲筒軸15的卡合銷15a相互嚙合而成為離合器接合(ON)狀態。在此離合器接合(ON)狀態下,來自操作桿2的旋轉力,是透過手把軸30、主齒輪31及小齒輪32被傳達至捲筒軸15及捲筒4。此時,可藉由調整拋竿控制機構22的帽52的旋緊量,調整捲筒4的旋轉時的阻力。
將釣組降下的情況時,將離合器操作構件17朝下方按壓。具體而言,由手指壓線的手指腹使先端與捲筒4的凸緣部4a接觸,將離合器操作構件17朝下方按壓。藉由此按壓操作,離合器操作構件17a會繞捲筒軸芯X軸周圍地朝下方轉動並從卡合位置朝脫離位置移動。
因為離合器操作構件17及連結構件43被連結,所以藉由將離合器操作構件17朝下方轉動,連結構件43就能以捲筒軸芯X為中心如第6圖朝逆時針轉動。連結構件43及離合器凸輪40,是透過連結突起40d及凸輪與連結孔43f及離合器爪42連結。因此,藉由此連結構造,使連結構件43朝逆時針轉動的話,離合器凸輪40也抵抗肘節彈簧構件47的按壓迫力以捲筒軸芯X為中心朝逆時針從連結位置朝連結解除位置轉動。
離合器凸輪40若朝逆時針轉動的話,離合器軛41的凸輪承接部41a因為會抵接於離合器凸輪40的凸輪面40a,所以離合器軛41會沿著凸輪面40a朝捲筒軸方向外方(第4圖右方)移動。離合器軛41因為是卡合於小齒輪32的小徑部32c,所以藉由離合器軛41朝軸方向外方移動使小齒輪32也朝同方向移動。在此狀態下,小齒輪32的卡合溝32b及捲筒軸15的卡合銷15a的嚙合被脫落,而成為離合器斷開(OFF)狀態。在離合器斷開(OFF)的狀態下,來自手把軸30的旋轉任何朝捲筒4被傳達。此結果,捲筒4成為自由旋轉狀態,藉由釣組的自重使捲附在捲筒4的釣線被吐出。
離合器斷開(OFF)時的樣子如第7圖所示。在此,藉由離合器操作構件17朝下方的脫離位置移動使連結構件43及離合器凸輪40旋轉的話,離合器爪42的先端的導引突起42e會朝導引凹部8i被導引且若超越肘節彈簧構件47的死點的話項朝卡合位置側被按壓迫並棘輪滾輪72側移動。
釣組的降下開始的話,將手指稍為朝傾斜前方移動使先端與捲筒4的凸緣部4a進行接觸進行手指壓線。
接著,將釣組配置於棚(魚類洄游層深度)位置之後迅速地從離合器斷開(OFF)狀態再度成為離合器接合(ON)狀態的情況時,在第7圖所示的離合器斷開(OFF)狀態,藉由操作桿2將手把軸30朝順時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藉由棘輪滾輪72的齒部72a使離合器爪42的受壓部42d被按壓。如此的話,若受壓部42d被按壓,且超越肘節彈簧構件47的死點的話,離合器爪42是藉由肘節彈簧構件47的按壓迫力返回至非卡合位置。與這連動,離合器凸輪40會返回至連結位置,離合器機構19會成為離合器接合(ON)狀態。
藉由此操作桿2的線捲取方向的旋轉將離合器機構19返回至離合器接合(ON)狀態時,因為離合器爪42是除了離合器凸輪40以外也與連結構件43連結,所以不會使離合器凸輪40變形,可進行離合器返回操作。因此,離合器的返回操作不易變電。
<其他的實施例>
以上,雖說明了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發明的實質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
(a)在前述實施例中,雖說明適用在捲線器本體是非圓形的雙軸承捲線器中的離合器操作構件的例,但是本發明的離合器控制機構也可以適用在捲線器本體是圓形的雙軸承捲線器。
(b)在前述實施例中,雖只有在捲線器本體的後部具有離合器操作構件17,但是在捲線器本體的上部等具有別的離合器操作構件的離合器控制機構也可以適用本發明。
(c)在前述實施例中,導引突起42e雖是直製與被設在捲線器本體的導引凹部8i接觸,但是如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將合成樹脂製的蓋構件142f(242f)可轉動自如地裝設在導引突起142e(或242e)的外周面,將導引突起142e(或242e)覆蓋也可以。
在第10圖中,有底筒狀的蓋構件142f是與導引突起142e可轉動自如地連結。此情況時,蓋構件142f,是對於導引突起142e可裝卸自如,未被止脫。
在第11圖中,圓筒狀的蓋構件242f是與導引突起242e可轉動自如連結。導引突起242e的先端部是在將蓋構件242f裝設後被夾箍。因此,蓋構件242f,不會從導引突起242e脫落。
(d)在前述實施例中,設在離合器凸輪40的第1連結凹部及設在連結構件43的第2連結凹部,雖是貫通的連結孔40b及爪連結孔43e,但是第1連結凹部及第2連結凹部,是未貫通的凹陷也可以。
(e)在前述實施例中,雖在離合器爪42設有第1連結突起42a及第2連結突起42b,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此。例如,藉由貫通離合器凸輪及離合器爪及連結構件的連結軸將3個構件連結也可以。且,在離合器凸輪及連結構件設置朝向離合器爪突出的連結突起也可以。
<特徵>
上述實施例,可如下述表現。
(A)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機構20(離合器控制裝置的一例),是藉由可朝卡合位置(第1位置的一例)及脫離位置(第2位置的一例)移動的離合器操作構件17的操作,將供連結及連結解除藉由設在捲線器本體1的操作桿2而旋轉的捲筒4及操作桿2用的離合器機構19動作的裝置。離合器控制機構20,具備:筒狀的離合器凸輪40、及離合器軛41、及連結構件43、及離合器復歸機構46。離合器凸輪40,是繞捲筒軸芯X軸周圍可轉動自如地被裝設於捲線器本體1,對應離合器操作構件17的卡合位置及脫離位置的移動,使離合器機構19朝成為離合器接合(ON)狀態的連結位置及成為離合器斷開(OFF)狀態的連結解除位置轉動。離合器軛41,是卡合於離合器機構19,藉由離合器凸輪40的轉動朝捲筒4的軸方向移動,將離合器機構19切換至離合器接合(ON)狀態及離合器斷開(OFF)狀態。連結構件43,是將離合器凸輪40及離合器操作構件17連結,對應離合器操作構件17的卡合位置及脫離位置的移動將離合器凸輪40朝連結位置及連結解除位置轉動。離合器復歸機構46,具有:棘輪滾輪72(旋轉構件的一例)、及離合器爪42(離合器復歸構件的一例)、及肘節彈簧構件47。棘輪滾輪72,是裝設於操作桿2的旋轉軸。離合器爪42,是具有先端(第1端的一例)及基端(第2端的一例),朝卡合位置及非卡合位置移動。離合器爪42,是使基端被離合器凸輪40及連結構件43挾持並與離合器凸輪40及連結構件43連結的離合器爪42,是藉由從離合器凸輪40的連結位置朝連結解除位置的轉動,從非卡合位置先端是在卡合於棘輪滾輪72的卡合位置移動。離合器爪42,是藉由操作桿2的線捲取方向的旋轉,藉由棘輪滾輪72使先端被按壓並從卡合位置朝非卡合位置移動將離合器凸輪40及連結構件43返回至連結位置。肘節彈簧構件47,是將離合器爪42分別朝卡合位置及非卡合位置分開地按壓迫。
在此離合器控制機構20中,離合器操作構件17是例如從卡合位置朝脫離位置移動的話,透過連結構件43使離合器凸輪40從連結位置朝連結解除位置轉動,使離合器機構19成為離合器斷開(OFF)狀態。且,離合器凸輪40若朝連結解除位置轉動的話,離合器爪42會從非卡合位置朝卡合位置移動,並朝使離合器爪42可卡合在棘輪滾輪72的位置移動。此時,藉由肘節彈簧構件使離合器爪42朝卡合位置被按壓迫。
且離合器機構19是連結解除狀態時若操作桿2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棘輪滾輪72會朝線捲取方向旋轉,使離合器爪42朝向非卡合位置被按壓。且,肘節彈簧構件47的死點若超過離合器爪42的話,離合器爪42就會朝非卡合位置被按壓迫。藉由朝此離合器爪42的非卡合位置的移動,與離合器爪42連結的離合器凸輪40及連結構件43會從連結解除位置朝連結位置轉動。由此,離合器機構19會從連結解除狀態返回至連結狀態。此時,離合器操作構件17也從脫離位置返回至卡合位置。在由此操作桿2所產生的離合器返回操作中,因為離合器爪42是除了離合器凸輪40以外也與連結構件43連結,所以不會使離合器凸輪40變形,可進行離合器返回操作。因此,可使離合器返回操作不易變重。
(B)在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機構20中,離合器凸輪40,是藉由肘節彈簧構件47透過離合器爪42被保持於連結位置及連結解除位置。由此,藉由將離合器爪42按壓迫的肘節彈簧構件47使離合器凸輪40是被保持在連結位置及連結解除位置,且連結構件43及離合器操作構件17也被保持於二個位置。因此,將離合器凸輪40、連結構件43及離合器操作構件17由二個位置保持的構成就會成為簡潔。
(C)在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機構20中,離合器爪42,是在先端具有:朝向離合器凸輪40呈圓柱狀突出並與離合器凸輪40連結的第1連結突起42a、及與第1連結突起42a同芯地被配置並朝向連結構件43呈圓柱狀突出並與連結構件43連結的第2連結突起42b。離合器凸輪,具有供第1連結突起42a可轉動自如地連結的連結孔40b(第1連結凹部的一例)。連結構件43,具有供第2連結突起42b可轉動自如地連結的爪連結孔43e(第2連結凹部的一例)。在此情況下,因為藉由可轉動的第1連結突起42a及第2連結突起42b使離合器凸輪40及連結構件43各別與離合器爪42連結,所以由離合器爪42的朝非卡合位置的移動所產生的力可平順地被傳達至離合器凸輪40及連結構件43。因此,可使離合器復歸操作變更輕。
(D)在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機構20中,離合器操作構件17,是被固定於連結構件43。連結構件43,是藉由從離合器操作構件17的脫離位置朝卡合位置的移動,使離合器凸輪40從連結解除位置朝連結位置轉動。在此情況下,不是只有操作桿2的線捲取方向的旋轉,因為也可以藉由從離合器操作構件17的脫離位置朝卡合位置的移動將離合器機構19從離合器斷開(OFF)狀態返回至離合器接合(ON)狀態,所以離合器復歸動作可瞬間地進行。
(E)在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機構20中,在捲線器本體1中,形成有導引離合器爪42的先端用的導引凹部8i(導引部的一例),在離合器爪42的先端中,朝向導引凹部8i突出的導引突起42e是被一體地設置。由此,離合器爪42的導引突起42e因為是朝導引凹部8i被導引,所以離合器爪42的移動變平順,因此,可使離合器復歸操作變更輕。
(F)在離合器控制機構20中,捲線器本體1是鋁合金製,離合器爪142(或242)是不銹鋼合金製,導引突起142e(或242e),是進一步具備:呈圓柱狀突出,可轉動自如地被裝設於導引突起142e(或242e)的外周面並將外周面覆蓋的合成樹脂製的筒狀的蓋構件142f(或242f)。
由此,不銹鋼合金製的導引突起142e(或242e)及鋁合金製的導引凹部8i不會直接接觸,即使導引突起142e(或242e)被導引至導引凹部8i也可防止由金屬彼此的接觸所產生的電解腐蝕。
1...捲線器本體
2...操作桿
3...星狀牽引器
4...捲筒
4a...凸緣部
4b...捲線胴部
5...捲線器框架
6a...第1側蓋
6b...第2側蓋
6c...第1轂部
6d...第2轂部
7...前蓋
8a...第1側板
8b...第2側板
8c...連結部
8d...開口
8e...第1轂部
8f...第2轂部
8g...狹縫
8h...裝設突起
8i...導引凹部
15...捲筒軸
15a...卡合銷
17...離合器操作構件
17a...離合器操作構件
18...旋轉傳達機構
19...離合器機構
20...離合器控制機構
21...牽引機構
22...拋竿控制機構
24...均勻捲線機構
25...導引筒
26...蝸桿軸
27...線導引件
28...從動齒輪
29...驅動齒輪
30...手把軸
30a...第1螺紋部
30b...第2螺紋部
30c...第1卡止面
30d...第2卡止面
31...主齒輪
32...小齒輪
32a...齒部
32b...卡合溝
32c...小徑部
35...軸承
36...軸承
40...離合器凸輪
40a...凸輪面
40b...連結孔
40c...第1連結部
40d...連結突起
40e...第2連結部
40f...退避部
41...離合器軛
41a...凸輪承接部
41b...導引孔
41c...卡止溝
42...離合器爪
42a...第1連結突起
42b...第2連結突起
42c...彈簧卡止部
42d...受壓部
42e...導引突起
43...連結構件
43a...裝設部
43b...操作構件固定部
43c...第1突出部
43d...第2突出部
43e...爪連結孔
43f...凸輪連結孔
43g...退避部
44...捲簧
45...導引構件
45a...固定部
45b...導引軸
46...離合器復歸機構
47...肘節彈簧構件
48...單向離合器
48a...內輪
51b...制動片
52...帽
70...摩擦板
71...按壓板
72...棘輪滾輪
72a...齒部
73...掣子
74...單向離合器
75...螺帽
142、242...離合器爪
142e...導引突起
142f...蓋構件
242e...導引突起
242f...蓋構件
[第1圖]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採用的雙軸承捲線器的立體圖。
[第2圖]其平面圖。
[第3圖]顯示其右側部分的分解立體圖。
[第4圖]顯示其中央部分的分解立體圖。
[第5圖]顯示離合器控制機構的構成的分解立體圖。
[第6圖]顯示連結狀態時的離合器控制機構的側面圖。
[第7圖]顯示連結解除狀態時的離合器控制機構的側面圖。
[第8圖]顯示連結解除狀態時的離合器控制機構的主要部分的側面放大圖。
[第9圖]第8圖的側面的一部分切斷圖。
[第10圖]其他的實施例的相當於第9圖的圖。
[第11圖]進一步其他的實施例的相當於第9圖的圖。
40...離合器凸輪
40a...凸輪面
40b...連結孔
42a...第1連結突起
42b...第2連結突起
42d...受壓部
43...連結構件
43e...爪連結孔
42...離合器爪
42e...導引突起

Claims (6)

  1. 一種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是藉由可朝第1位置及第2位置移動的離合器操作構件的操作,使供連結及連結解除藉由被設在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的操作桿而旋轉的捲筒及前述操作桿用的離合器機構動作,具備:筒狀的離合器凸輪,是可繞前述捲筒的中心軸轉動自如地被裝設於前述捲線器本體,對應前述離合器操作構件的前述第1位置及前述第2位置的移動,前述離合器機構是朝成為連結狀態的連結位置及成為連結解除狀態的連結解除位置轉動;離合器軛,是卡合於前述離合器機構,藉由前述離合器凸輪的轉動朝前述捲筒的軸方向移動,將前述離合器機構切換至前述連結狀態及前述連結解除狀態;連結構件,將前述離合器凸輪及前述離合器操作構件連結,對應前述離合器操作構件的前述第1位置及第2位置的移動將前述離合器凸輪朝前述連結位置及前述連結解除位置轉動;及離合器復歸機構,具有:被裝設於前述操作桿的旋轉軸的旋轉構件、及設有第1端及第2端並朝卡合位置及非卡合位置移動的離合器復歸構件、及將前述離合器復歸構件朝前述卡合位置及前述非卡合位置分開地按壓迫的肘節彈簧構件;且前述離合器復歸構件,是使前述第1端被前述離合器凸輪及前述連結構件挾持並與前述離合器凸輪及前述連結構件連結,藉由從前述離合器凸輪的前述連結位置朝前述連結解除位置的轉動,從前述非卡合位置朝使前述第2端卡合於前述旋轉構件的前述卡合位置移動,藉由前述操作桿的線捲取方向的旋轉,藉由前述旋轉構件朝使前述第2端被按壓並從前述卡合位置朝前述非卡合位置移動將前述離合器凸輪及前述連結構件返回至前述連結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其中,前述離合器凸輪,是藉由前述肘節彈簧構件透過前述離合器復歸構件被保持於前述連結位置及前述連結解除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其中,前述離合器復歸構件,是在前述第1端具有:朝向前述離合器凸輪呈圓柱狀突出並與前述離合器凸輪連結的第1連結突起、及與前述第1連結突起同芯地配置且朝向前述連結構件呈圓柱狀突出並與前述連結構件連結的第2連結突起,前述離合器凸輪,具有與前述第1連結突起可轉動自如地連結的第1連結凹部,前述連結構件,具有與前述第2連結突起可轉動自如地連結的第2連結凹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其中,前述離合器操作構件,是被固定於前述連結構件,前述連結構件,是藉由從前述離合器操作構件的前述第2位置朝前述第1位置的移動,使前述離合器凸輪從前述連結解除位置朝連結位置轉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其中,在前述捲線器本體中,形成有導引前述離合器復歸構件的前述第2端用的導引部,在前述離合器復歸構件的前述第2端中,朝向前述導引部突出的導引突起是被一體地設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捲線器本體是鋁合金製,前述離合器復歸構件是不銹鋼合金製,前述導引突起,是呈圓柱狀突出,進一步具備:可轉動自如地被裝設於前述導引突起的外周面並將前述外周面覆蓋的合成樹脂製的筒狀的蓋構件。
TW100131931A 2010-09-22 2011-09-05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 TWI522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2097A JP5746841B2 (ja) 2010-09-22 2010-09-22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8592A TW201228592A (en) 2012-07-16
TWI522037B true TWI522037B (zh) 2016-02-21

Family

ID=45816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1931A TWI522037B (zh) 2010-09-22 2011-09-05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50392B2 (zh)
JP (1) JP5746841B2 (zh)
KR (1) KR101889844B1 (zh)
CN (1) CN102405889B (zh)
MY (1) MY159874A (zh)
TW (1) TWI5220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57124S1 (en) 2009-02-23 2016-05-24 Fecon, Inc. Land clearing tool interface
WO2009105752A2 (en) 2008-02-22 2009-08-27 Feco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and clearing and preparation
JP2014100078A (ja) * 2012-11-19 2014-06-05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
JP6218532B2 (ja) * 2013-09-27 2017-10-25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6200287B2 (ja) * 2013-11-14 2017-09-20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両軸受リール
JP6261990B2 (ja) * 2014-01-23 2018-01-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往復移動機構
JP6360326B2 (ja) * 2014-02-21 2018-07-18 株式会社ミヤマエ 魚釣用リール
CN103875624B (zh) * 2014-03-26 2015-06-24 陈清乡 一种钓竿绕线轮装置
JP6368525B2 (ja) * 2014-04-16 2018-08-01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操作部材
JP6374700B2 (ja) * 2014-05-16 2018-08-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376848B2 (ja) * 2014-06-03 2018-08-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復帰機構
JP6407578B2 (ja) 2014-06-19 2018-10-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機構
JP6518514B2 (ja) * 2015-05-28 2019-05-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653582B2 (ja) * 2016-01-19 2020-02-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726522B2 (ja) * 2016-05-10 2020-07-22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制御機構
JP7122081B2 (ja) * 2016-09-08 2022-08-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924116B2 (ja) * 2017-10-25 2021-08-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クラッチ操作部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JP7064323B2 (ja) * 2017-12-06 2022-05-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リールの軸受保持構造および魚釣用リール
JP7084736B2 (ja) * 2018-02-01 2022-06-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7137952B2 (ja) * 2018-03-29 2022-09-15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両軸受リール
USD854586S1 (en) 2018-05-01 2019-07-23 Fecon, Inc. Land clearing tool
JP7227852B2 (ja) * 2019-05-29 2023-02-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
JP7345348B2 (ja) * 2019-10-16 2023-09-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2995A (en) * 1988-12-09 1993-06-29 Shimano, Inc. Fishing reel with seesaw operating clutch control member
JP2966583B2 (ja) * 1991-06-27 1999-10-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
US5598983A (en) * 1993-05-25 1997-02-04 Shimano Inc. Baitcasting reel having a clutch mechanism for transmitting a drive from a handle to a spool
JP3438963B2 (ja) * 1994-10-17 2003-08-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US5607117A (en) * 1995-05-12 1997-03-04 Abu Ab Fishing reel of the multiplier type
JP2002084936A (ja) * 2000-09-18 2002-03-26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
JP4427279B2 (ja) * 2003-06-30 2010-03-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トグルばね機構
US20060289690A1 (en) * 2005-06-01 2006-12-28 Marsh Jeffrey D Bait casting reel and method
JP2008011812A (ja) * 2006-07-07 2008-01-24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5291904B2 (ja) * 2007-08-20 2013-09-18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両軸受リールのキャストコントロール機構
JP4873742B2 (ja) * 2007-09-28 2012-02-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US7798439B2 (en) * 2008-04-08 2010-09-21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eel
JP2009261305A (ja) * 2008-04-24 2009-11-12 Odate Seiko:Kk 魚釣用リール巻取り駆動機構
ATE538647T1 (de) * 2008-07-08 2012-01-15 Shimano Kk Bremsmechanismus für doppelt gelagerte angelrolle
JP2010104322A (ja) * 2008-10-31 2010-05-13 Globeride Inc 魚釣用リール
CN201336875Y (zh) * 2008-12-29 2009-11-04 涂晋敏 可调拉力轻便矶钓渔线轮
CN201332636Y (zh) * 2009-01-14 2009-10-28 徐帮奇 一种钓鱼杆绕线车盘
JP5143759B2 (ja) * 2009-01-27 2013-02-13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制御装置
JP5270441B2 (ja) * 2009-04-28 2013-08-21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8592A (en) 2012-07-16
MY159874A (en) 2017-02-15
US8550392B2 (en) 2013-10-08
KR20120031129A (ko) 2012-03-30
JP5746841B2 (ja) 2015-07-08
JP2012065574A (ja) 2012-04-05
CN102405889B (zh) 2014-10-29
US20120067993A1 (en) 2012-03-22
KR101889844B1 (ko) 2018-08-20
CN102405889A (zh)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2037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裝置
JP2012065574A5 (zh)
JP496327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操作部材
JP5878718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5912371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トルク制限装置
JP6376848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復帰機構
JP2013070651A5 (zh)
JP5961364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TWI714706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控制機構
JP2013070652A5 (zh)
JP2015228799A5 (zh)
JP2013106543A5 (zh)
KR102004390B1 (ko) 듀얼 베어링 릴
JP6412680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13128439A5 (zh)
JP514375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制御装置
JP2014212739A5 (zh)
TWI630867B (zh) Spinning wheel reel
JP7105613B2 (ja) 魚釣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リターン位置調整機構
JP2015159757A5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