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0103B - 揚聲器及揚聲器用框體 - Google Patents

揚聲器及揚聲器用框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0103B
TWI510103B TW103137820A TW103137820A TWI510103B TW I510103 B TWI510103 B TW I510103B TW 103137820 A TW103137820 A TW 103137820A TW 103137820 A TW103137820 A TW 103137820A TW I510103 B TWI510103 B TW I5101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speaker
speaker unit
space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7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1456A (zh
Inventor
Kunio Hatsumoto
Kazuhiro Yuguchi
Original Assignee
Thermo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os Kk filed Critical Thermos Kk
Publication of TW201521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1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0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01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69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 H04R1/2884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i.e. strengthening or shape of the enclosure
    • H04R1/2888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i.e. strengthening or shape of the enclosure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15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of the bass reflex type
    • H04R1/2819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of the bass reflex type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Description

揚聲器及揚聲器用框體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雙重壁構造之揚聲器與適用於該揚聲器之揚聲器用框體。
通常,揚聲器具有:根據所輸入之電氣訊號使空氣振動並朝前方放射音波(以下稱為「前方波」)的揚聲器單元、與支持該揚聲器單元之框體。框體是為了防止與上述前方波相反位相之不需要的音波且朝揚聲器單元後方所放射的音波(以下稱為「後方波」)與前方波干渉之情形而設置,且成為可將揚聲器單元後方之空間遮蔽的形狀。
但,因從揚聲器單元後方所放射之後方波,框體內側之空間因壓力變動而振動,進而會有因該空間之振動所引起且框體之壁面振動的情形。且,框體之壁面因振動而框體外部之空氣便會振動,音波便朝框體外部傳播。當透過上述框體之音波的傳播產生時,就會有從框體朝外部所放射之音波跟朝揚聲器單元之前方所放射之前方波干渉的問題產生。
作為解決該問題之方法,可考慮藉由使框體之壁部極端地變厚來提高剛性,抑制框體壁面之振動的方法。 但,該方法中,會有框體之重量顯著增大之別的問題產生。
因此,專利文獻1與2中,提案有一在作為雙重壁構造之框體的內壁部與外壁部之間,設置抑制振動之傳播之真空密閉空間,藉此來抑制透過框體之音波之傳播的揚聲器。這些揚聲器中,不會使框體重量顯著增大,便可抑制透過框體之音波的傳播。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3-1569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92791號公報
發明概要
雙重壁構造之框體中,在內壁部與外壁部之間有密閉空間存在。故,可抑制與因後方波所引起之內壁部垂直的振動透過該密閉空間朝外壁部傳播的情形。
但,在雙重壁構造之框體,會有不透過密閉空間,朝外壁部傳播之振動產生的情形。具體而言,因後方波引起之內壁部的振動透過內壁部與外壁部之連接部分,從內壁部朝外壁部傳播的振動(以下稱為「環繞傳播振動」)、或透過揚聲器單元與框體之接觸部分,從揚聲器單元對框體直接地傳播的振動(以下稱為「直接傳播振動」)會產生,因這些振動,便造成外壁部振動。
如上所述,單純使框體為雙重壁構造,不易充分 地抑制外壁部之振動。故,雙重壁構造之框體中,必須抑制沿著內壁部或外壁部之壁面而傳播的振動。
而,沿著成為雙重壁構造之內壁部或外壁部的壁面而傳播的振動中,會有與傳播方向平行之振動即縱波(壓縮波)、及與傳播方向垂直的振動即横波。其中,縱波是與壁面平行的振動,不易使壁面周圍之空氣振動,故,幾乎不造成問題。但,横波是與壁面垂直之振動,是使壁面周圍之空氣振動且在框體外部使音波產生的主要原因,故,會成為重大的問題。
專利文獻1所提案之揚聲器中,藉由從揚聲器單元到外壁部之振動傳播經路上,設置用以吸收振動之彈性體,抑制朝外壁部傳播之振動。然而,為了抑制環繞傳播振動,必須在外壁部與內壁部之接合部設置彈性體,故,會變成因衝撃或經年劣化等而使密閉空間的真空破損之危險性較高的構造(參照專利文獻1之第2圖)。
又,如專利文獻2所提案之揚聲器,具有包殼固定補強材之構造中,在外壁部之振動(特別是直接傳播振動)的抑制將會不夠充分。故,該構造之揚聲器中,為了抑制因外壁部之振動而起之音波的不良影響,必須在外壁部更外側設置吸音材,進而在該外側設置用以保持該吸音材之設計殼體。故,揚聲器之構造會無用地大型化及複雜化。
因此,在使揚聲器之構造小型化及簡化之觀點下,比起事後抑制因外壁部所產生之振動而起之音波的不良影響,採用可在事前抑制外壁部所產生之振動的構造,可說 會較佳。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揚聲器及揚聲器用框體,其用簡單之構造,便可抑制環繞傳播振動及直接傳播振動雙方,藉此抑制透過框體之音波之傳播。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特徴之揚聲器。
即,本發明提供一種揚聲器,具有揚聲器單元與框體, 又,其特徵在於:上述框體是具有一部分開口且在內側具有空間的內壁部、與一部分開口並且在內側所具有之空間內配置上述內壁部的外壁部,並且上述內壁部與上述外壁部之各個開口之端部一體化地形成周緣部,且上述內壁部與上述外壁部之間會成為密閉空間的雙重壁構造, 又,上述揚聲器單元之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內,並在從上述周緣部分開之置,與上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 且,上述周緣部中垂直於將上述周緣部當作外周之開口面之截面的形狀為V字狀。
該揚聲器中,周緣部急據地折曲,故振動變得不易通過周緣部。故,便可抑制環繞傳播振動及直接傳播振動。
而,將從開口面朝向內壁部內側之空間的方向當作後方,將後方之相反方向當作前方時,所謂的周緣部是指框 體之最前方側的端部。
且,從抑制振動之通過的觀點來看,該周緣部宜為以銳角折曲成V字狀之形狀。
又,該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揚聲器單元之至少一部分在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內,並在具有與前述開口面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前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
根據該揚聲器,揚聲器單元在具有與開口面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內壁部接觸。即,揚聲器單元在具有垂直於內壁部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內壁部接觸。故,在具有與內壁部垂直之方向成分的方向,可在內壁部設置阻抗較大且横波不易朝向外壁部傳播的區域。因此,便可抑制因揚聲器單元之後方波而引起,主要為横波之環繞傳播振動。
又,揚聲器單元之主要振動方向(即,放射前方波之方向)是與開口面垂直之方向。進而,與內壁部垂直之方向的振動(即,横波)因內壁部之阻抗較小,容易朝內壁部傳播,與內壁部平行之方向的振動(即,縱波)因內壁部之阻抗較大,不易朝內壁部傳播。在此,當使揚聲器單元在具有與開口面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內壁部接觸時,揚聲器單元之主要振動方向就會接近與內壁部平行的方向。藉此,從揚聲器單元朝內壁部傳播之直接傳播振動主要為縱波,但如上所述,因縱波不易朝內壁部傳播,故,便可減低直接傳播振動。因此,便可抑制直接傳播振動。
又,假設作為環繞傳播振動或直接傳播振動,即使縱波朝外壁部傳播,縱波亦不易使外壁部周圍之空氣振動,故,從外壁部所放射之音波會為極小。進而,假設即使縱波之一部分在朝外壁部傳播之途中,變化成橫波,該變化時振動之能量會減少,故,從外壁部所放射之音波會為極小。
進而,本發明亦提供下述揚聲器。
即,本發明提供一種揚聲器,其具有揚聲器單元與框體,又,其特徵在於:前述框體是具有一部分開口且在內側具有空間的內壁部、與一部分開口並且在內側所具有之空間內配置前述內壁部的外壁部,並且前述內壁部與前述外壁部之各個開口之端部一體化地形成周緣部,且前述內壁部與前述外壁部之間會成為密閉空間的雙重壁構造,又,前述揚聲器單元之至少一部分是在前述內壁部之內側的空間內,並在具有與將前述周緣部當作外周之開口面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前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
又,該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揚聲器單元之至少一部分在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內,並在從前述周緣部分開之位置,與前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又,前述周緣部中垂直於前述開口面之截面的形狀為V字狀。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周緣部中垂直於前述開口面之截面的形狀是朝前述內壁部及前述外壁部所包圍之空間外突出地折返的V字狀。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周緣部 中垂直於前述開口面之截面的形狀是只折曲1次的V字狀。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周緣部中垂直於前述開口面之截面的形狀是以比70°更小之角度來折曲的V字狀。
根據這些揚聲器,便可有效地抑制周緣部之振動的通過。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前述揚聲器單元揚聲器單元具有:振動板、根據所輸入之電氣訊號使前述振動板驅動並振動的驅動部、及至少支持前述驅動部的單元支持部,又,前述單元支持部與前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
進而,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將從前述開口面朝向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的方向當作後方,將上述後方的相反方向當作前方時,宜為前述單元支持部之至少一部分會在比前述振動板之前述前方的端部更為前述後方的位置,與前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
根據該揚聲器,可使單元支持部及內壁部之接觸位置與周緣部之距離變長。故,藉由將用以衰減環繞傳播振動之距離變長,便可有效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將從前述開口面朝向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的方向當作後方,將前述後方的相反方向當作前方時,宜為前述揚聲器單元之前述前方的端部比前述周緣部位於更為前述前方。
該揚聲器中,在比周緣部更前方有揚聲器單元存 在,故,便可防止揚聲器單元所放射之前方波的一部分因周緣部不必要地反射或散射而與正常地放射之前方波干渉的情形。又,為了可避免上述干渉,可使周緣部之形狀為任意形狀(特別是適合抑制環繞傳播振動及直接傳播振動的形狀)。
進而,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揚聲器單元之外緣延伸到前述周緣部之前述前方為止,並且從前述周緣部分開。
根據該揚聲器,揚聲器單元之外緣未與周緣部接觸,故,可有效地抑制直接傳播振動。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揚聲器單元之至少一部分在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內,並沿著具有與前述開口面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在壓附於前述內壁部之狀態下接觸地被支持。
根據該揚聲器,沿著具有與開口面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朝內壁部將揚聲器單元壓附,藉此可對內壁部施加沿著接觸方向之應力。故,便可有效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揚聲器單元之插入於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之部分外側面的至少一部分與相對向之前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
根據該揚聲器,將揚聲器單元固定於內壁部時,只將相對向之揚聲器單元的外側面及內壁部固定便完成。故,可容易地將揚聲器單元固定於內壁部。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揚聲器單元中,與插入於前述內壁部內側空間之部分之前述開口面平行的截面形狀會隨著從前述內壁部內側空間朝向前述開口面,逐漸地變大。
根據該揚聲器,當將揚聲器單元插入於內壁部內側之空間時,就沿著具有與開口面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朝內壁部將揚聲器單元壓附,藉此可對內壁部施加沿著接觸方向之應力。故,便可有效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前述內壁部可為有底筒狀,亦可為前述內壁部之軸心通過前述開口面者。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內壁部設有朝向內側空間內突出的段差部,又,在插入於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內之前述揚聲器單元的端部與前述段差部抵接之狀態下,前述揚聲器單元由前述內壁部來支持。
根據該揚聲器,可容易地決定內壁部內側空間內之揚聲器單元的位置。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前述內壁部及前述外壁部之間之前述密閉空間的氣壓宜為比大氣壓更低。
根據該揚聲器,便可抑制透過密閉空間並從內壁部朝外壁部傳播之振動。又,當內壁部及外壁部之間的密閉空間成為負壓時,便將內壁部朝外壁部側拉伸,藉此對內壁部施加應力。故,便可有效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又,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揚聲器單元之至少一部分與前述內壁部螺合地被支持。
根據該揚聲器,可使揚聲器單元自由裝脫於框體。故,使用者可從特性不同之各種揚聲器單元及框體當中選擇性地組合喜好者,便可獲得與自身嗜好符合之特性的揚聲器。
又,根據該揚聲器,可任意地調整框體之揚聲器單元的支持狀態。例如,可藉由使揚聲器單元之螺絲旋進量變大,使為揚聲器單元後方且內壁部所包圍之空間的容積(空氣之體積)變小,或是藉由使揚聲器單元之螺絲旋進量變小,使該空間之容積變大。且,藉由進行上述調整,可使揚聲器單元之共振狀態變化。
進而,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設於前述揚聲器單元並與前述內壁部螺合之螺牙的外徑隨著從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朝向前述開口面,逐漸地變大。
根據該揚聲器,隨著揚聲器單元之螺絲旋進,將揚聲器單元朝內壁部壓附。即,隨著揚聲器單元之螺絲旋進,會對內壁部施加沿著具有與內壁部垂直之方向成分的方向的應力。因此,便可有效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進而,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中,宜為前述內壁部設有朝向內側之空間內突出的段差部,又,設於前述揚聲器單元且與前述內壁部螺合之螺牙、與設於前述內壁部且與前述揚聲器單元螺合之螺牙的每一個具有相對於與螺絲旋進方向垂直之面傾斜的齒腹,且,在插入於前述內壁部內側空間內之前述揚聲器單元的端部與前述段差部抵接之狀態下,前述揚聲器單元由前述內壁部來支持。
根據該揚聲器,當使揚聲器單元與頸部(段差部)接觸(特別是,強力地締結並壓附)時,從段差部朝揚聲器單元,就會施加與締結方向相反方向(與螺絲旋進方向平行,且從內壁部內側之空間朝向開口面之方向。)的應力。如此一來,從揚聲器單元側之螺牙的齒腹,對與該齒腹接觸之內壁部側之螺牙的齒腹,施加與該齒腹垂直之方向的應力。此時,從內壁部側之螺牙之齒腹與垂直於螺絲旋進方向之面(即,與內壁部垂直之面)傾斜來看,該應力會成為具有與內壁部垂直之方向成分(將內壁部朝外側壓附之方向成分)者。因此,便有效地可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又,本發明提供以下之揚聲器用框體。
即,本發明提供一種揚聲器用框體,其是具有一部分開口並在內側具有空間之內壁部、與一部分開口並且在內側所具有之空間內配置前述內壁部的外壁部,並且前述內壁部與前述外壁部之各個開口的端部一體化地形成周緣部,前述內壁部與前述外壁部之間會成為密閉空間的雙重壁構造,又,其特徵在於:支持構造設於前述內壁部,該支持構造用以使揚聲器之至少一部分,在前述內壁部之內側空間內、且從前述周緣部分開之位置,與前述內壁部接觸並加以支持,並且前述周緣部中垂直於將前述周緣部當作外周之開口面之截面的形狀為V字狀。
另一方面,本發明亦提供以下特徵之揚聲器用框體。
即,本發明提供一種揚聲器用框體,其是具有一 部分開口並在內側具有空間之內壁部、與一部分開口並且在內側所具有之空間內配置前述內壁部的外壁部,並且前述內壁部與前述外壁部之各個開口的端部一體化地形成周緣部,前述內壁部與前述外壁部之間會成為密閉空間的雙重壁構造,又,其特徵在於:支持構造設於前述內壁部,該支持構造用以使揚聲器單元之至少一部分,在前述內壁部之內側空間內、並在具有與將前述周緣部當作外周之開口面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前述內壁部接觸並加以支持。
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及上述個別特徴之揚聲器用框體中,揚聲器單元具備有所謂的與內壁部接觸地來支持的簡單構造,故,可抑制反射傳播振動及直接傳播振動雙方,藉此,便可抑制透過框體之音波的傳播。
1、1A~1I‧‧‧揚聲器
10‧‧‧揚聲器單元
11‧‧‧振動板
12‧‧‧驅動部
13‧‧‧單元支持部
14‧‧‧邊緣部
20‧‧‧框體
21‧‧‧內壁部
21X‧‧‧內壁部胴部
21Y‧‧‧內壁部底部
22‧‧‧外壁部
22X‧‧‧外壁部胴部
22Y‧‧‧外壁部底部
22X‧‧‧外壁部胴部
22Y‧‧‧外壁部底部
23、231‧‧‧周緣部
24‧‧‧開口面
25‧‧‧密封材
26‧‧‧保護板
27‧‧‧貫通孔
28‧‧‧低音反射端子
111‧‧‧中央蓋
131‧‧‧凹部
132‧‧‧錐狀面
133、134‧‧‧螺牙(揚聲器單元側)
211‧‧‧凸部
212‧‧‧頸部(段差部)
213、214‧‧‧螺牙(內壁部側)
221‧‧‧排氣孔
1331、1341‧‧‧齒腹
2131、2141‧‧‧齒腹
SG1、SG2‧‧‧應變計
[圖1]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之示意的立體圖。
[圖2]是顯示圖1之A-A截面的截面圖。
[圖3]是圖1之揚聲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1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
[圖5]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2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
[圖6]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3實施例 來顯示的截面圖。
[圖7]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4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
[圖8]是針對實驗方法來顯示的側面圖。
[圖9](a)-(e)是針對個別之試料的形狀來顯示的側面圖。
[圖10](a)-(b)是針對試料V之振動的測定結果來顯示的圖表。
[圖11](a)-(b)是針對試料U之振動的測定結果來顯示的圖表。
[圖12](a)-(b)是針對試料C之振動的結果來顯示的圖表。
[圖13](a)-(b)是針對試料倒S之振動的測定結果來顯示的圖表。
[圖14](a)-(b)是針對試料S之振動的測定結果來顯示的圖表。
[圖15]是針對圖9所示之個別之試料(板厚:0.5mm)的衰減度來顯示的圖表。
[圖16]是針對圖9所示之個別之試料(板厚:1.0mm)的衰減度來顯示的圖表。
[圖17](a)-(d)是針對個別之試料的形狀來顯示的側面圖。
[圖18]是針對圖17所示之個別之試料(板厚:0.5mm)的衰減度來顯示的圖表。
[圖19]是針對圖17所示之個別之試料(板厚:1.0mm)的 衰減度來顯示的圖表。
[圖20]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5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
[圖21]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6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
[圖22]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7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
[圖23]是圖22之揚聲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24]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8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
[圖25]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9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
[圖26]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用框體之製造方法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27]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用框體之製造方法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28]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用框體之製造方法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29]是根據圖26~28所示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揚聲器用框體的截面圖。
<基本構成>
最初,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基本的構成,參照圖式來說明。圖1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示意的 立體圖。又,圖2是顯示圖1之A-A截面的截面圖。又,圖3是圖1之揚聲器的分解立體圖。
如圖1~3所示,揚聲器1具有揚聲器單元10與框體20。揚聲器單元10是藉由根據所輸入之電氣訊號使空氣振動,來放射音波者。又,框體20是支持揚聲器單元10者。
以下,圖1~3中,將從框體20來觀察,將設有揚聲器單元10之方向當作前方(圖1~3中之上方),將從揚聲器單元10來觀察,配置有框體20之方向當作後方(圖1~3中之下方)。
揚聲器單元10具有振動板11、驅動部12、單元支持部13、及邊緣部14。
振動板11是薄板狀,例如由樹脂或紙、金屬等之彈性材料所構成。振動板11是在其中一端與驅動部12連接,另一端與邊緣部14連接之狀態下,由這些來支持。又,振動板11設有中央蓋111而使其包覆驅動部12。而,中央蓋111是可與振動板11相同材料而成者,亦可與振動板11不同之材料而成者。
驅動部12例具有如磁石及線圈。驅動部12藉由根據所輸入之電氣訊號而產生之電磁力,使與驅動部12連接之振動板11朝前方及後方來回運動。藉此,振動板11(包含中央蓋111)會振動,朝向振動板11之前方來放射音波(前方波),並且朝向振動板11之後方來放射音波(後方波)。
單元支持部13是揚聲器單元10之框架,例如由樹脂或金屬等所構成。單元支持部13之內側分別配置有振動 板11、驅動部12及邊緣部14。又,單元支持部13分別支持驅動部12及邊緣部14。在此,單元支持部13之後方端部中,一部分會開口,且驅動部12位於該開口部。故,從振動板11所放射之後方波會朝框體20內側之空間內進入。
邊緣部14是薄膜狀,例如由布或氨基甲酸乙酯等之柔軟的材料所構成。藉由連接於該邊緣部14之其中一端與驅動部12連接之振動板11的上述另一端,來隔絕振動板11之前方空間與後方空間。
框體20具有:一部分開口且在內側具有空間之內壁部21、與一部分開口並且在內側所具有空間內配置內壁部21的外壁部22。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每一個開口之端部會一體化地形成周緣部23。藉此,框體20會變成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間成為密閉空間的雙重壁構造。而,所謂的周緣部23是指框體20之最前方側的端部。
在此,將周緣部23當作外周之面作為開口面24。此時,從開口面24朝向內壁部21之內側之空間的方向為後方,而其相反方向為前方。
圖1~3所例示之框體20是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為有底筒狀(更具體而言,其中一方之端部為開口並且另一方之端部為封閉且成為底的圓筒狀),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軸心是通過開口面24者(更具體而言,圓筒之軸心與開口面24垂直地交差)。又,圖2是通過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軸心的截面(即,與開口面24垂直的截面)。
框體20中,可適用金屬材料,如以下:鐵系材料 (例如,不銹鋼等之鋼材)、鋁系材料、鎂系材料、鈦系材料、銅系材料(例如,黄銅)、及包含金或銀之材料等。
又,亦可適用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登錄商標)、X-BARRIER(登錄商標)等之樹脂系材料、或玻璃或陶瓷等之金屬材料以外的無機材料。
進而,亦可適用例如組合氣障壁性膜與基材(例如,樹脂材料)的複合材料。
而,作為成為框體20之材料,亦可適用這些以外之材料,但宜適用剛性較高之材料等,具有可抑制振動之性質的材料。
揚聲器1中,揚聲器單元1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並且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而使其與開口面24平行。具體而言,例如單元支持部13之外側面與開口面24平行,且沿著從框體20之軸心朝向外側之方向,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此時,在比單元支持部13之至少一部分(振動板11之前方端部,亦即是與邊緣部14連接之端部)更加後方位置,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
又,如圖2所示,揚聲器單元10之前方端部位於比周緣部23更加前方。進而,揚聲器單元10之外緣延伸到周緣部23之前方為止,並且從周緣部23分開。且,揚聲器單元10之至少一部分與相對向之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具體而言,插入於內壁部21之內側的空間之部分的外側面(單元支持部13之外側面)靠近後方之至少一部分與相對向 之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
本例之揚聲器1中,揚聲器單元10在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本例中,從框體20之軸心朝向外側之方向),與內壁部21之側面接觸。即,揚聲器單元10相對於內壁部21側面在垂直方向與內壁部21接觸。故,可在具有垂直於內壁部21之方向成分的方向,將阻抗較大且横波朝向外壁部22不易傳播的區域(本例中,單元支持部13所接觸之區域)設於內壁部21。因此,可抑制因揚聲器單元10之後方波而引起且主要為横波之環繞傳播振動。
又,揚聲器單元10之主要振動方向(即,放射前方波之方向)是與開口面24垂直之方向。進而,垂直於內壁部21之側面之方向的振動(即,横波)中,內壁部21之阻抗較小,故,容易朝內壁部21傳播,與內壁部21之側面平行之方向的振動(即,縱波)中,內壁部21之阻抗較大,故,不易朝內壁部21傳播。
在此,當使揚聲器單元10在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內壁部接觸時,揚聲器單元10之主要振動方向就會接近與內壁部21平行之方向。藉此,從揚聲器單元10朝內壁部21傳播之直接傳播振動主要會為縱波,但如上所述,縱波不易朝內壁部21傳播,故,便可減低直接傳播振動。因此,可抑制直接傳播振動。
又,假設作為環繞傳播振動或直接傳播振動,即使縱波朝外壁部22傳播,縱波亦不易使外壁部22之周圍之空氣振動,故,從外壁部22所放射之音波會成為極小。進 而,假設即使縱波之一部分在朝外壁部22傳播之途中變化成横波,在該變化時振動之能量亦會減少,故,從外壁部所放射之音波會成為極小。
如以上所述,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1用揚聲器單元10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之簡單構造,抑制環繞傳播振動及直接傳播振動雙方,藉此便可抑制透過框體20之音波的傳播。
又,揚聲器1中,可使單元支持部13及內壁部21之靠近後方之接觸位置與周緣部23的距離變長。故,藉由將用以衰減環繞傳播振動之距離變長,便可有效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進而,揚聲器1中,在比周緣部23更前方會有揚聲器單元10存在。藉此,便可防止揚聲器單元10所放射之前方波之一部分因周緣部23不必要地反射或散射而與正常地所放射之前方波干渉的不良情形。
又,可使周緣部23之形狀為任意形狀(特別是適合用以抑制環繞傳播振動及直接傳播振動的形狀)。
進而,揚聲器1中,揚聲器單元10之外緣未與周緣部23接觸,故,可有效地抑制直接傳播振動。
而,作為內壁部21之揚聲器單元10的接觸支持方法,揚聲器單元10在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只要與內壁部21接觸,可選擇任何方法。例如,使用接著劑等,將揚聲器單元10固定於內壁部21,藉此在內壁部21支持揚聲器單元10。又例如,亦可在揚聲器單元10及 內壁部21之至少一方,設置凹凸等所構成之支持構造,並利用該支持構造將揚聲器單元10固定於內壁部21,藉此在內壁部21支持揚聲器單元10(例如,後述之第1實施例,參照圖4)。又例如,亦可在揚聲器單元10及內壁部21之至少一方設置支持構造,將揚聲器單元10固定於內壁部21,並且進而使用接著劑等,將揚聲器單元10強力地固定於內壁部21,藉此在內壁部21支持揚聲器單元10。
<實施例>
接著,針對將上述之基本構成的揚聲器1當作基礎,加以各種變形之各種實施例,參照圖式來說明。而,以下,針對與上述基本構成相同部分,省略說明,並只針對個別實施例之特徴的部分來說明。又,後述個別實施例可將個別特徴部分任意地組合地來實施。
[第1實施例]
圖4是針對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揚聲器之第1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並針對與圖2所示之截面(A-A截面,參照圖1)相當之截面來顯示。
如圖4所示,本例之揚聲器1A中,利用設於揚聲器單元10與內壁部21之接觸部分的支持構造,揚聲器單元10固定於內壁部21地被支持。具體而言,本例之揚聲器1A中,設於內壁部21之凸部211、與設於單元支持部13之外側面之凹部131會嵌合,藉此揚聲器單元10固定於內壁部21地被支持。
此時,例如,利用單元支持部13及框體20之至少 一方之彈性變形,使朝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插入之單元支持部13的後方端部通過因凸部211而變窄的空間,藉此使凸部211與凹部131嵌合。
而,圖4中,針對在內壁部21設置凸部211,在單元支持部13之外側面設置凹部131的構造來例示,但與此相反地,亦可為在內壁部21設置凹部,在單元支持部13設置凸部的構造。又,如圖4所示之凸部211及凹部131以外之嵌合的形狀亦可為設於內壁部21及單元支持部13之外側面的構造。
又,如凸部211及凹部131之支持構造可在內壁部21之內側及單元支持部13之外側個別的全周來設置,亦可在內壁部21之內側及單元支持部13之外側來部分地設置。
又,本例之揚聲器1A亦與上述基本構成之揚聲器1相同地,揚聲器單元1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並且在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本例中,從框體20之軸心朝向外側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
[第2實施例]
圖5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2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並針對與圖2所示之截面(A-A截面,參照圖1)相當之截面來顯示。
如圖5所示,本例之揚聲器1B中,揚聲器單元10之與插入於內壁部21內側空間之部分之開口面24平行的截面(圖中左右方向之截面)形狀(外徑)會從內壁部21內側之 空間隨著朝向開口面24,逐漸地變大。具體而言,本例之揚聲器1B中,單元支持部13之外側面設有朝向前方且與開口面24平行之截面(圖中之左右方向的截面)形狀逐漸地變大的錐狀面132。
當將設有上述錐狀面132之揚聲器單元10朝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插入時,就沿著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本例中,從框體20之軸心朝向外側之方向)成分的接觸方向,朝內壁部21來壓附揚聲器單元10,藉此對內壁部21來施加沿著該接觸方向之應力。故,便可有效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而,不限於本例之揚聲器1B的構造,只要揚聲器單元10之至少一部分在沿著為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且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朝內壁部21來壓附之狀態下,接觸地被支持,便可獲得同樣之效果。即,沿著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朝內壁部21來壓附揚聲器單元10,藉此對內壁部21施加沿著接觸方向之應力,故,便可有效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第3實施例]
圖6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3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並針對與圖2所示之截面(A-A截面,參照圖1)相當之截面來顯示。
如圖6所示,本例之揚聲器1C中,內壁部21設有朝向內側之空間內地突出的頸部212(段差部)。且,插入於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之揚聲器單元10的端部在與頸部 212抵接之狀態下,揚聲器單元10由內壁部21來支持。
如上所述,當在內壁部21設置頸部212時,就可容易地決定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之揚聲器單元10的位置。
而,頸部212(段差部)只要是可與插入於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之揚聲器單元10的端部抵接的形狀(即,朝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突出,來形成段差的形狀),便可獲得上述之效果。故,頸部212(段差部)只要可獲得上述效果,可為任何形狀。例如,內壁部21之後方部分的內徑會比前方部分之內徑更小的形狀(換言之,圖6之頸部212會延伸到後方為止,且到達內壁部21之底面的形狀)。又例如,頸部212(段差部)可在內壁部21內側之全周來設置,亦可在內壁部21內側部分地設置。
又,本例之揚聲器1C亦與上述基本構成之揚聲器1相同地,揚聲器單元1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並且在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本例中,從框體20之軸心朝向外側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
[第4實施例]
圖7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4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並針對與圖2所示之截面(A-A截面,參照圖1)相當的截面來顯示。
如圖7所示,本例之揚聲器1D中,周緣部231之與開口面24垂直之截面(A-A截面,參照圖1)之形狀會為V 字狀。具體而言,例如周緣部231隨著朝向前方(圖中之上方),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會成為逐漸接近的形狀。
如上所述,當使周緣部231為急遽地折曲的形狀時,振動就不易通過周緣部231。故,可抑制從內壁部21朝外壁部22傳播之振動。此時,從有效地抑制振動之通過的觀點來看,如圖7所例示,宜使該周緣部23以銳角折曲成V字狀的形狀。
而,如圖7所示,上述形狀之周緣部231例如可配置成使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端部具有預定之角度地接觸的情形下,藉由將這些已接觸之端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藉此便可形成。
又,針對周緣部231,可以任意方法將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一體化地形成。具體而言,例如將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其中一方或雙方彎曲成使其各自之端部逐漸接近,並藉由將已接觸之端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藉此便可形成周緣部231。
又,本例之揚聲器1D亦與上述基本構成之揚聲器1相同地,揚聲器單元1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並且在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本例中,從框體20之軸心朝向外側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但,即使只使周緣部231為V字狀,亦可與上述基本構成相同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及直接傳播振動雙方,藉此便可抑制透過框體20之音波的傳播。故,採用第4實施例時,由於只要使揚聲器單元10之至少一部分在為內 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且從周緣部231分開之位置與內壁部21接觸,因此亦可不一定要在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內壁部21接觸。
又,為了驗證因上述V字狀之周緣部231之振動的通過抑制效果,進行了實驗。針對該實驗之結果,參照以下圖式來說明。
圖8是針對實驗方法來顯示的側面圖。如圖8所示,本次進行之實驗是固定使中央部屈曲之板狀試料之其中一方的端部,並對該固定之端部側給予衝撃,將在包夾中央部之兩側所產生之振動利用應變計SG1、SG2來分別測定。在此,試料已屈曲之中央部與周緣部相當,施加衝撃之已固定的端部側(以下稱為內側)與內壁部相當,其相反側(以下稱為外側)與外壁部相當。
本實驗所使用之個別試料是為了針對只因周緣部之形狀而起之振動的通過抑制效果來確認,在不進行熔接等之情形下,只用彎曲加工來製作。又,應變計SG1、SG2間之試料的長度與試料之形狀無關,使其全為100mm,在距試料之中央部為等距離的位置來配置應變計SG1、SG2。又,個別試料的寬度是10mm,試料之板厚為0.5mm與1.0mm此2種。
又,圖9是針對個別試料之形狀來顯示的側面圖。如圖9所示,在該實驗所使用之試料的形狀全部為5種。圖9(a)所示之試料是中央部折曲成銳角(本例中20°)之V字狀的試料(以下稱為「試料V」)。圖9(b)所示之試料是中央 部無折曲且折曲成曲面狀之U字狀的試料(以下稱為「試料U」)。圖9(C)所示之試料是在中央部之內側部分及外側部分2處折曲成90°之C字狀的試料(以下稱為「試料C」)。圖9(d)所示之試料是中央部之內側部分折曲成銳角並且外側部分依曲面狀折曲成凹凸之倒S字狀的試料(以下稱為「試料倒S」)。圖9(e)所示之試料是中央部之外側部分折曲成銳角並且內側部分依曲面狀彎曲成凹凸之S字狀的試料(以下稱為「試料S」)。
圖10是針對試料V之振動之測定結果來顯示的圖表。圖11是針對試料U之振動之測定結果來顯示的圖表。圖12是針對試料C之振動之測定結果來顯示的圖表。圖13是針對試料倒S之振動之測定結果來顯示的圖表。圖14是針對試料S之振動之測定結果來顯示的圖表。而,在圖10~14之每一個,(a)之圖表是顯示應變計SG1之測定結果(內側之振動的測定結果),(b)之圖表是顯示應變計SG2之測定結果(外側之振動的測定結果)。
又,在圖10~14之每一個,(a)及(b)所示之圖表是將振動到達應變計SG1之時間規定為0,並且規格化而使應變計SG1之測定結果之最大變位成為1。進而,在圖10~14之每一個,將(a)之圖表之變位的峰值連結的虛線(即,顯示內側之振幅之時間性變動的線)表示於(a)及(b)的圖表。又,圖10~14所示之圖表是顯示了板厚為0.5mm之試料之振動的測定結果。
圖10~14所示之圖表中,剛產生振動後(例如,從 0到0.2秒左右),特別地強烈地顯示了因試料之形狀而起之振動的通過抑制效果。另一方面,從振動發生到時間經過一定程度(例如,0.2秒以後),比起振動之通過抑制效果,試料之固有振動等的影響愈會更強烈地顯示。因此,以下,振動之測定結果當中,亦特別地關注剛產生振動後之部分,針對因個別試料之形狀而起之振動的通過抑制效果來評價。
如圖10所示,試料V中,與試料內側所測定之振動的振幅比較,試料外側所測定之振動的振幅會顯著變小。相對於此,如圖11~14所示,試料U、試料C、試料倒S及試料S中,可觀察到一定程度振幅變小,但沒有如試料V振幅顯著地變小者。
在此,將個別試料之振幅減少的比率使用衰減度來定量地評價。所謂的衰減度是指從測定開始到0.2秒間,將試料之外側所測定之振動之變位的平方和用試料內側所測定之振動之變位的平方和來除的值。
圖15及16是針對圖9所示之個別試料之衰減度來顯示的圖表。圖15是針對板厚為0.5mm之試料之衰減度來顯示的圖表,圖16是針對板厚為1.0mm之試料之衰減度來顯示的圖表。而,圖15及16之圖表所示之衰減度是針對圖9所示之5個形狀之每一個,將同形狀之試料依每5個地製作,並對同形狀之5個試料進行5次上述實驗,藉此獲得合計25個測定結果,並將從該25個測定結果所算出之25個衰減度平均化,藉此來獲得。
如圖15及16所示,試料V與其他試料比較,衰減度顯著變小。而,如圖16所示,當只觀察板厚1.0mm之試料時,試料C之衰減度就會變小到與試料V相同程度。但,試料V為板厚0.5mm或是1.0mm,與其他試料比較,衰減度均會顯著地變小。
如上所述,可得知使周緣部231為V字狀,便可有效抑制振動的通過。
然而,針對試料倒S或試料S,當只著眼於所折曲之部分時,就可說是與試料V相同地折曲成銳角的V字狀。但,當與試料V比較時,試料倒S或試料S中振動之通過抑制效果就較小。
針對此要因,可舉例有試料倒S或試料S中,與試料V不同,中央部朝內側及外側所包圍之空間內來突出地折返的情形。故,如試料倒S或試料S之形狀中,即使在成為V字狀之部分抑制振動之通過,亦會全體性地成為如彈簧的形狀,故,不需要的振動產生,振動之通過抑制效果便可能變小(例如,參照圖13之圖表中0.2秒以後的部分)。
因此,為了針對在使周緣部231為V字狀時,可有效地抑制振動之通過的形狀來驗證,進行了與上述實驗(參照圖8)相同的實驗。針對該實驗之結果,參照以下圖式來說明。
圖17是針對各自之試料之形狀來顯示的側面圖。如圖17所示,該實驗所使用之試料的形狀全部是4種。圖17(a)所示之試料是中央部朝內側及外側所包圍之空間外 突出並以20°來折返之V字狀的試料(以下稱為「試料V20」),並與圖8(a)所示之試料為相同試料。圖17(b)所示之試料是中央部朝內側及外側所包圍之空間外突出並以70°來折返之V字狀的試料(以下稱為「試料V70」)。圖17(c)所示之試料是中央部朝內側及外側所包圍之空間外突出並以120°來折返之V字狀的試料(以下稱為「試料V120」)。圖17(d)所示之試料是中央部朝內側及外側所包圍之空間內突出並以30°來折返之M字狀的試料(以下稱為「試料M」)。
圖18及19是針對圖17所示之個別試料之衰減度來顯示的圖表。圖18是針對板厚為0.5mm之試料之衰減度來顯示的圖表,圖19是針對板厚為1.0mm之試料之衰減度來顯示的圖表。而,圖18及19之圖表所示之衰減度是用與圖15及16之圖表所示之衰減度相同方法來算出。
如圖18及19所示,試料M與其他V字狀之試料比較,衰減度不會變得那麼小。即,可得知即使是只由以銳角折曲成V字狀之形狀所構成之試料,當為朝內側及外側所包圍之空間內突出並折返的形狀時,就會造成振動之通過抑制效果變小。換言之,可得知即使只由以銳角折曲成V字狀之形狀所構成之試料,當為複數次折曲之形狀時,就會造成振動之通過抑制效果變小。
進而,如圖18與19所示,可得知當比較試料V20、試料V70及試料V120之實驗結果時,愈是折曲之角度小的試料(即,愈是急遽地折曲之試料),振動之通過抑制效果就愈大。特別是,可得知與折曲之角度較大之試料V70 或試料V120比較,在折曲之角度較小之試料V20,振動之通過抑制效果會顯著地變大。故,可得知在使振動之通過抑制效果變大之觀點上,宜使折曲之角度比70°更小。
因此,藉由使周緣部231為朝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所包圍之空間外突出並且只折曲1次的V字狀,便可有效地抑制振動之通過。又,藉由使周緣部231為以比70°更小的角度來折曲的V字狀,便可有效地抑制振動之通過。
[第5實施例]
圖20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5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並針對與圖2所示之截面(A-A截面,參照圖1)相當的截面來顯示。
如圖20所示,本例之揚聲器1E中,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間之密閉空間的氣壓會為負壓(比大氣壓更低之壓力,例如為10-2Pa以上10Pa以下左右)。具體而言,本例之揚聲器1E具有:貫通外壁部22之一部分(圖20所示之例為底部)的排氣口221、設置成使其封閉排氣口221的密封材25、及設置成使其包覆密封材25之外面的保護板26。
密封材25是例如由錫單體或錫及銀之合金、銅及鋅之合金等所構成之焊材,至少是比成為框體20之材料熔點更低的材料所構成。又,保護板26例如由與框體20相同材料所構成。
製作本例之揚聲器1E時,首先,將放有框體20之箱體吸真空,藉此透過排氣口221,來減壓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間的空間。接著,使箱體內之溫度上升且使密封 材25熔融(軟化),在排氣口221使密封材25密合並密封之後,使箱體之溫度下降。藉此,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間成為密閉空間,並以負壓狀態來維持。且,從箱體取出框體20,藉由熔接或焊接等將保護板26與外壁部22接合而使其包覆密封材25之外面。
如上所述,當使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間的密閉空間為負壓時,就可抑制透過密閉空間從內壁部21朝外壁部22傳播的振動。又,當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間的密閉空間為負壓時,藉由朝外壁部22側拉伸內壁部21,便可對內壁部21施加應力。故,便可有效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而,即使在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間的密閉空間非負壓時(即,在密閉空間內封入有空氣等之氣體),密閉空間內之氣體亦可作為吸振器而作用,故,可某種程度地抑制透過密閉空間從內壁部21朝外壁部22傳播的振動。
又,本例之揚聲器1E亦與上述基本構成之揚聲器1相同地,揚聲器單元1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內壁部21內側空間內,並且在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本例中,從框體20之軸心朝向外側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
[第6實施例]
圖21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6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並針對與圖2所示之截面(A-A截面,參照圖1)相當的截面來顯示。
如圖21所示,本例之揚聲器1F中,在框體20之一 部分(本例中為底部之中央)設置貫通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的貫通孔27,並在該貫通孔27內設有低音反射端子28。但,即使設置貫通孔27及低音反射端子28,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間的空間亦為密閉空間,框體20為雙重壁構造。
如上所述,即使在框體20設有貫通孔27及低音反射端子28,亦與上述基本構成之揚聲器1、或第1~第5實施例之揚聲器1A~1E相同,便可有效地抑制透過框體20之音波的傳播。
而,只要框體20為雙重壁構造,就不限於如上述之貫通孔27及低音反射端子28,對於框體20可施加任何變形。
又,本例之揚聲器1F亦與上述基本構成之揚聲器1相同地,揚聲器單元1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並且在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本例中,從框體20之軸心朝向外側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
[第7實施例]
圖22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7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並針對與圖2所示之截面(A-A截面,參照圖1)相當之截面來顯示。又,圖23是圖22之揚聲器的分解立體圖。
如圖22及23,本例之揚聲器1G中,揚聲器單元10與內壁部21螺合地被支持。具體而言,本例之揚聲器1G中,藉由設於單元支持部13之外側面的螺牙133、與設於內 壁部21之螺牙213螺合,將揚聲器單元10與內壁部21固定並支持。此時,設於揚聲器單元10之螺牙133的齒腹1331、與設於內壁21之螺牙213的齒腹2131抵接。而,所謂的「齒腹」是指連接螺牙山頂與谷底的面。
如上所述,當使揚聲器單元10與內壁部21螺合地被支持時,便可使揚聲器單元10自由裝脫於框體20。故,使用者可從特性不同之各種揚聲器單元10及框體20當中選擇性地組合喜好者,便可獲得與自身嗜好配合之特性的揚聲器1G。在此,揚聲器單元10及框體20之特性中,除了關於音質之特性(例如,振動板11之材料、或為揚聲器單元10後方且由內壁部21所包圍之空間的容積(空氣之體積)等)以外,亦包含顏色或形狀等之外觀上的特性。
又,當使揚聲器單元10與內壁部21螺合地被支持時,就可任意地調整框體20之揚聲器單元10的支持狀態。例如,可藉由使揚聲器單元10之螺絲旋進量變大,使為揚聲器單元10後方且內壁部21所包圍之空間的容積(空氣之體積)變小,或是藉由使揚聲器單元10之螺絲旋進量變小,使該空間之容積變大。且,藉由進行上述調整,可使揚聲器單元10之共振狀態變化。
而,圖22及23中,已針對螺牙133、213之每一個形成3圈分量的構造來例示,但螺牙133、213亦可為只形成1圈分量或2圈分量的構造,亦可為形成4圈分量以上的構造。又,螺牙131、213之每一個的數量可為不同。又,圖22及23中,已針對螺牙133、213之每一個是1條且連續之形 狀時來例示,但螺牙133、213可為在途中分斷之形狀,亦可為複數條平行地扭合之多重螺旋狀。
又,本例之揚聲器1G亦與上述基本構成之揚聲器1相同地,揚聲器單元1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內,並且在具有與開口面24平行之方向(本例中,從框體20之軸心朝向外側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
[第8實施例]
圖24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8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並針對與圖2所示之截面(A-A截面,參照圖1)相當的截面來顯示。
如圖24所示,本例之揚聲器1H中,與上述第7實施例相同地,揚聲器單元10與內壁部21螺合地被支持。具體而言,本例之揚聲器1H中,設於單元支持部13之外側面的螺牙134、與設於內壁部21之螺牙214會螺合,藉此揚聲器單元10與內壁部21固定地被支持。此時,設於揚聲器單元10之螺牙134的齒腹1341、與設於內壁21之螺牙214的齒腹2141會抵接。
但,本例之揚聲器1H中,揚聲器單元10側之螺牙134的外徑會隨著從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朝向開口面24,逐漸地變大。又,本例之揚聲器1H中,與揚聲器單元10側之螺牙134的外徑配合,內壁部23側之螺牙214的內徑亦會隨著從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朝向開口面24,逐漸地變大。
如上所述,當使揚聲器單元10側之螺牙134的外徑隨著從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朝向開口面24逐漸地變大時,就會隨著揚聲器單元10之螺絲旋進,將揚聲器單元10朝內壁部21壓附。即,隨著揚聲器單元10之螺絲旋進,沿著具有與內壁部垂直之方向成分之方向的應力會施加於內壁部21。因此,便可有效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而,該第8實施例可作為上述第7實施例之變形例之1來解釋。特別是,該第8實施例可作為相對於上述第7實施例,將上述第2實施例組合之實施例來解釋。
[第9實施例]
圖25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的第9實施例來顯示的截面圖,並針對與圖2所示之截面(A-A截面,參照圖1)相當的截面來顯示。
如圖25所示,本例之揚聲器1I相對於揚聲器單元10與內壁部21螺合地被支持之第7實施例的揚聲器1G(參照圖22),設置了第3實施例之揚聲器1C(參照圖6)的頸部212(段差部)。
但,本例之揚聲器1I中,個別螺牙133、213是谷側較粗且山側較細的形狀,並具有與垂直於螺絲旋進方向(圖中上下方向)之面而傾斜的齒腹1331、2131。具體而言,例如螺牙133、213宜為三角螺旋或梯形螺旋之螺牙。
如上所述,當使揚聲器單元10與頸部212(段差部)接觸(特別是,強力地締結並壓附)時,從頸部212朝揚聲器單元10,就會施加與締結方向相反方向(與螺絲旋進方向平 行,且從內壁部21內側之空間朝向開口面24之方向。圖中之上方。)的應力。如此一來,從揚聲器單元10側之螺牙133的齒腹1331,對與該齒腹1331接觸之內壁部21側之螺牙213的齒腹2131,施加與該齒腹2131垂直之方向的應力。此時,從內壁部21側之螺牙213之齒腹2131與垂直於螺絲旋進方向之面(即,與內壁部21垂直之面)傾斜來看,該應力會成為具有與內壁部21垂直之方向成分(將內壁部21朝外側壓附之方向成分)者。因此,便有效地可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而,在上述第8實施例之揚聲器1H(參照圖24),與本例之揚聲器1I相同地設置頸部212(段差部)時,亦與本例之揚聲器1I相同地,可有效地抑制環繞傳播振動。
<製造方法>
接著,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用框體製造方法的一例,參照圖式來說明。圖26~28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用框體製造方法之一例的立體圖。又,圖29是由圖26~28所示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揚聲器用框體的截面圖。而,圖26~28將製造框體之步驟以圖26、圖27、圖28之順序來顯示。又,圖29是針對與圖2所示之截面(A-A截面,參照圖1)相當的截面來顯示。
本例之製造方法中,首先,如圖26所示,製作內壁部胴部21X及內壁部底部21Y。內壁部胴部21X例如可藉由對板材施加彎曲加工而使其為筒狀之後,將接縫利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而製作。又,內壁部底部21Y可藉由例如對板材施加拉伸加工來製作。
此時,使內壁部胴部21X之開口之至少一方之端部的形狀、與內壁部底部21Y之開口之端部的形狀為大致相等。且,將已使內壁部胴部21X及內壁部底部21Y之形狀大致相等的個別端部利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藉此製作內壁部21。
接著,如圖27所示,製作外壁部胴部22X。外壁部胴部22X例如藉由與內壁部胴部21X相同地對板材施加彎曲加工使其為筒狀之後,將接縫利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進而可藉由對其中一方之端部,施加擠壓加工來製作。
且,朝外壁部胴部22X內側之空間內將內壁部21插入而使外壁部胴部22X之口較窄的端部與內壁部21開口之端部一起成為套合狀態。且,將外壁部胴部22X之口較窄的端部及內壁部21之開口的端部利用熔接或焊接等一體化地來接合。藉此,形成周緣部23。而,用本例之製造方法所形成之周緣部23會成為與上述第4實施例(參照圖7)之周緣部231相同之形狀。
接著,如圖28所示,製作外壁部底部22Y。例如,外壁部底部22Y可藉由對板材依序施加拉伸加工與反拉伸加工來製作。且,將外壁部底部22Y之開口的端部從未形成外壁部胴部22X之周緣部23的端部側插入之後,將外壁部底部22Y之外周折返的部分與外壁部胴部22X內側利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藉由以上,便可製作如圖29所示之框體20。
而,圖26~28所示之框體20的製作方法只不過是 一例,亦可用與該方法不同之方法來製作框體20。
<變形等>
上述之揚聲器1、1A~1I及框體之製造方法的說明中,針對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截面為圓形的有底筒狀,且內壁部21軸心通過開口面24之框體20來例示。然而,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形狀不限於該例。例如,內壁部21之軸心亦可為不通過開口面24之框體20。具體而言,例如開口面24(周緣部23)之內徑與內壁部21之胴部的內徑比較會為較小,並且開口面24(周緣部23)亦可為位於從內壁部21之軸心偏移之偏心位置的有底筒狀框體20。進而,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形狀不限於截面為圓形之有底筒狀,可為任意之形狀。具體而言,例如可為截面是楕圓形或多角形等之有底筒狀,砲彈型等之底亦可為非平面者。
又,上述揚聲器1、1A~1I中,為了抑制直接傳播振動,單元支持體13之外側面會成為不與周緣部23接觸之形狀(周緣部23附近之外徑部分地變小的形狀)。但,單元支持體13之外側面的形狀不限於該例,亦可採用能與周緣部23接觸之形狀。
又,上述揚聲器1、1A~1I中,已說明了使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利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並一體化,藉此形成周緣部23、231,但該接合方法亦可為任意的方法。具體而言,例如可將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個別端部相對向重合或朝同方向地彎曲重疊,並將該重疊之部分利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藉此形成周緣部23、231。又例如,可使內 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其中一方的端部彎曲,與另一方之端部或側面抵接,並將該抵接之部分利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藉此形成周緣部23、231。又例如,可將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其中一方或雙方彎曲成曲柄狀並將端部重疊,並將該重疊之部分利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藉此形成周緣部23、231。又例如,可在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分別分開的端部配置橋接用之材料並利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藉此形成周緣部23、231。
進而,不接合內壁部21及外壁部22之情形下,亦可形成周緣部23、231。例如,可對原本為一體之1個板材,進行拉伸加工或彎曲加工,藉此不需接合地形成周緣部23、231。此時,視需要亦可將周緣部23、231以外之處利用熔接或焊接等來接合。
又,上述揚聲器1、1A~1I是揚聲器單元10只與內壁部21接觸,且不與外壁部22接觸的構造,但本發明並非是完全排除揚聲器單元10與外壁部22接觸之構造。例如,揚聲器單元10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時,揚聲器單元10之一部分亦可為與外壁部22接觸之構造。即使為上述構造,只要揚聲器單元10是主要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者,便可將揚聲器單元10與外壁部22之接觸止於最小限,故,便可充分抑制直接傳播振動。
又,只要有需要,例如可在揚聲器單元10與框體20之間,設置用以抑制振動之彈性體等。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揚聲器1是可抑制透過框體之音波之傳播的構 造,故,應設置之彈性體僅用些許便足夠。例如,如上所述,可允許揚聲器單元10與外壁部22之接觸的揚聲器時,在揚聲器單元10與外壁部22之間亦可設置彈性體。此時,便進而可抑制直接傳播振動。
又,揚聲器單元10可為具有擋板之構成。例如,揚聲器單元10可為在該前方側之端部且振動板11之周圍設有擋板的構成。此時,擋板會成為揚聲器單元10之一部分。又,此時,擋板可與單元支持部13成為一體,與內壁部21接觸地被支持。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揚聲器及揚聲器用框體雖具備簡單之構造,但可抑制環繞傳播振動及直接傳播振動雙方。故,便可抑制透過框體之音波的傳播。
1‧‧‧揚聲器
10‧‧‧揚聲器單元
11‧‧‧振動板
12‧‧‧驅動部
13‧‧‧單元支持部
14‧‧‧邊緣部
20‧‧‧框體
21‧‧‧內壁部
22‧‧‧外壁部
23‧‧‧周緣部
111‧‧‧中央蓋

Claims (19)

  1. 一種揚聲器,其具有揚聲器單元與框體,又,其特徵在於:上述框體是具有一部分開口且在內側具有空間的內壁部、與一部分開口並且在內側所具有之空間內配置上述內壁部的外壁部,並且上述內壁部與上述外壁部之各個開口之端部一體化地形成周緣部,且上述內壁部與上述外壁部之間會成為密閉空間的雙重壁構造,又,上述揚聲器單元之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內壁部之內側的空間內,並在從上述周緣部分開之位置,與上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且,上述周緣部中,垂直於將上述周緣部當作外周之開口面之截面的形狀為V字狀。
  2. 如請求項1之揚聲器,其中前述揚聲器單元之至少一部分是在前述內壁部之內側的空間內,且在具有與前述開口面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與前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
  3.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前述周緣部之垂直於前述開口面之截面的形狀是朝前述內壁部與前述外壁部所包圍的空間外突出並折回的V字狀。
  4.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前述周緣部之垂直於前述開口面之截面的形狀是只折曲1次的V字狀。
  5.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前述周緣部之垂直於前述 開口面之截面的形狀是以比70°更小之角度所折曲的V字狀。
  6.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前述揚聲器單元具有:振動板、根據所輸入之電氣訊號使前述振動板驅動並振動的驅動部、及至少支持前述驅動部的單元支持部,又,前述單元支持部與前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
  7. 如請求項6之揚聲器,其中將從前述開口面朝向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的方向當作後方,將上述後方的相反方向當作前方時,前述單元支持部之至少一部分會在比前述振動板之上述前方的端部更為上述後方的位置,與前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
  8.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將從前述開口面朝向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的方向當作後方,將上述後方的相反方向當作前方時,前述揚聲器單元之上述前方的端部比前述周緣部位於更為上述前方。
  9. 如請求項8之揚聲器,其中前述揚聲器單元之外緣延伸到前述周緣部之前述前方為止,並且從前述周緣部分開。
  10.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前述揚聲器單元之至少一部分在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內,且沿著具有與前述開口面平行之方向成分的方向,在壓附於前述內壁部之狀態下接觸地被支持。
  11.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前述揚聲器單元之插入於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部分外側面的至少一部分與相 對向之前述內壁部接觸地被支持。
  12.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前述揚聲器單元中,與插入於前述內壁部內側空間之部分之前述開口面平行的截面形狀會隨著從前述內壁部內側空間朝向前述開口面,逐漸地變大。
  13.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前述內壁部是有底筒狀,且前述內壁部之軸心通過前述開口面。
  14.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前述內壁部設有朝向內側空間內突出的段差部,又,在插入於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內之前述揚聲器單元的端部與前述段差部抵接之狀態下,前述揚聲器單元由前述內壁部來支持。
  15.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前述內壁部與前述外壁部之間之前述密閉空間的氣壓比大氣壓更低。
  16. 如請求項1或2之揚聲器,其中前述揚聲器單元之至少一部分與前述內壁部螺合地被支持。
  17. 如請求項16之揚聲器,其中設於前述揚聲器單元並與前述內壁部螺合之螺牙的外徑隨著從前述內壁部內側之空間朝向前述開口面,逐漸地變大。
  18. 如請求項16之揚聲器,其中前述內壁部設有朝向內側之空間內突出的段差部,又,設於前述揚聲器單元且與前述內壁部螺合之螺牙、與設於前述內壁部且與前述揚聲器單元螺合之螺牙的各個螺牙具有相對於與螺絲旋進方向垂直之面傾斜的齒腹,且,在插入於前述內壁部內側空間內之前述揚聲器 單元的端部與前述段差部抵接之狀態下,前述揚聲器單元由前述內壁部來支持。
  19. 一種揚聲器用框體,其具有一部分開口並在內側具有空間之內壁部、與一部分開口並且在內側所具有之空間內配置前述內壁部的外壁部,且為前述內壁部與前述外壁部之各個開口的端部一體化地形成周緣部,前述內壁部與前述外壁部之間會成為密閉空間的雙重壁構造,又,其特徵在於:支持構造設於前述內壁部,該支持構造用以使揚聲器之至少一部分,在前述內壁部之內側空間內、且從前述周緣部分開之位置,與前述內壁部接觸並加以支持,並且垂直於將前述周緣部當作外周之開口面之截面的形狀為V字狀。
TW103137820A 2013-11-01 2014-10-31 揚聲器及揚聲器用框體 TWI5101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8630 2013-11-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456A TW201521456A (zh) 2015-06-01
TWI510103B true TWI510103B (zh) 2015-11-21

Family

ID=530037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7820A TWI510103B (zh) 2013-11-01 2014-10-31 揚聲器及揚聲器用框體
TW103137819A TWI513330B (zh) 2013-11-01 2014-10-31 揚聲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7819A TWI513330B (zh) 2013-11-01 2014-10-31 揚聲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2) JP5715313B1 (zh)
KR (2) KR20150097806A (zh)
CN (2) CN104969567B (zh)
HK (1) HK1214868A1 (zh)
PH (2) PH12015501611A1 (zh)
SG (2) SG11201505760RA (zh)
TW (2) TWI510103B (zh)
WO (2) WO20150641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13663B2 (ja) * 2014-06-03 2018-04-18 淳一 加賀美 バックロードホーン型スピーカーボックス
KR101661191B1 (ko) 2015-09-30 2016-09-29 이연택 휴대용 스피커 장치 및 그의 이용 방법
KR101720104B1 (ko) * 2016-03-24 2017-03-27 주식회사 크롬아리아 금속 이중관 인클로저를 구비한 스피커
KR101866907B1 (ko) 2016-07-26 2018-06-12 이연택 포터블 스피커 장치
JP7011979B2 (ja) * 2017-05-31 2022-01-27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真空二重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ヘッドホン
JP6792516B2 (ja) * 2017-05-31 2020-11-25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真空二重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ヘッドホン
JP6872438B2 (ja) * 2017-06-28 2021-05-19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真空二重構造体及びスピーカー装置
JP6863837B2 (ja) * 2017-06-28 2021-04-21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装置
CN107509145B (zh) * 2017-08-29 2023-12-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模组以及发声装置模组的制作方法
JP7020026B2 (ja) * 2017-09-27 2022-02-1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90088311A (ko) 2018-01-18 2019-07-26 주식회사 이디연 포터블 스피커
KR102607338B1 (ko) * 2022-12-27 2023-11-29 주식회사 아나로기즘 천연 양모를 이용하여 저음 음질을 조절하고 방사형의 이중 울림통을 포함하는 스피커의 구조 및 음질의 특성에 따라 스피커의 구조를 자동 설계하는 인공지능 시스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8165B1 (en) * 1998-09-08 2005-03-15 The Canadian Loudspeaker Corporation Loudspeaker
EP1675363A2 (en) * 2004-12-27 2006-06-28 Nec Corporation Dustproof structure and dust entry preven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dustproof structure
CN101420643B (zh) * 2007-10-23 2012-04-18 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防水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WO2013046355A1 (ja) * 2011-09-28 2013-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動電型放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691U (zh) 1986-07-16 1988-02-02
TW354866B (en) * 1994-03-31 1999-03-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Loudspeaker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3911754B2 (ja) * 1997-02-21 2007-05-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US6908586B2 (en) * 2001-06-27 2005-06-21 Fusion Uv Systems, Inc.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method having reduced premature terminatio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product formed thereby
JP2003092791A (ja) 2001-09-18 2003-03-28 Sony Corp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2006340015A (ja) * 2005-06-01 2006-12-1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CN2899353Y (zh) * 2006-03-24 2007-05-09 黄恩志 一种音箱结构
CN101170841A (zh) * 2006-10-27 2008-04-30 株式会社建伍 扬声器
US9247368B2 (en) * 2007-09-13 2016-01-26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Loudspeaker cone body
CN201222791Y (zh) * 2008-05-16 2009-04-15 吴胜君 一种竹制音箱
WO2011090201A1 (ja) * 2010-01-25 2011-07-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超音波振動装置
TWM448098U (zh) * 2012-09-17 2013-03-01 Accesspro Electronics Co Ltd 可利用容器的喇叭結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8165B1 (en) * 1998-09-08 2005-03-15 The Canadian Loudspeaker Corporation Loudspeaker
EP1675363A2 (en) * 2004-12-27 2006-06-28 Nec Corporation Dustproof structure and dust entry preven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dustproof structure
CN101420643B (zh) * 2007-10-23 2012-04-18 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防水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WO2013046355A1 (ja) * 2011-09-28 2013-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動電型放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9567A (zh) 2015-10-07
SG11201505760RA (en) 2015-08-28
TW201532445A (zh) 2015-08-16
PH12015501611B1 (en) 2015-10-19
JPWO2015064122A1 (ja) 2017-03-09
PH12015501610A1 (en) 2015-10-19
WO2015064122A1 (ja) 2015-05-07
JP5723502B1 (ja) 2015-05-27
TWI513330B (zh) 2015-12-11
CN104969567B (zh) 2016-08-24
TW201521456A (zh) 2015-06-01
PH12015501611A1 (en) 2015-10-19
CN104969566B (zh) 2016-08-24
JPWO2015064121A1 (ja) 2017-03-09
JP5715313B1 (ja) 2015-05-07
KR20150092366A (ko) 2015-08-12
KR20150097806A (ko) 2015-08-26
WO2015064121A1 (ja) 2015-05-07
HK1214868A1 (zh) 2016-08-05
SG11201505761UA (en) 2015-08-28
KR101586182B1 (ko) 2016-01-15
PH12015501610B1 (en) 2015-10-19
CN104969566A (zh)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0103B (zh) 揚聲器及揚聲器用框體
US8731227B2 (en) Tiltable earphone
JP6340682B2 (ja) スピーカ及びスピーカ用筐体
EP1962552B1 (en) Ultrasonic transducer
WO2009013938A1 (ja) 圧電共振子及び圧電フィルタ装置
US20120286626A1 (en) Ultrasonic Vibration Device
JP6606416B2 (ja) マイクロホン
TWM507128U (zh) 獨立式高音單體耳機
WO2013051524A1 (ja) 超音波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84557B2 (ja) スピーカーグリルの射出成形方法
JP6981178B2 (ja) 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JP5129605B2 (ja) 狭指向性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
JP6667081B2 (ja) 超音波デバイスとこれを用いた超音波センサ
JP6282172B2 (ja) スピーカボックスおよ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200053475A1 (en) Speaker Assembly
JP5867705B2 (ja) スピーカキャビネット及びスピーカ
JP2006287673A (ja) 音波センサ
JP5340432B2 (ja) 超音波センサ
JP6207552B2 (ja) 圧力センサ
JP6595786B2 (ja) グースネック型マイクロホン
FR2815813A1 (fr) Dispositif de blindage emi/cem rigide pour appareil electronique dispose dans un boitier metallique ou metallise comportant une ouverture
WO2024116460A1 (ja) 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パラメリックスピーカ
TWI531249B (zh) 耳機裝置
Youngeun Study on the effect of vent on the electroacoustic absorber
JP4768684B2 (ja) 超音波セン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