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9566B - 扬声器以及扬声器用框体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以及扬声器用框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9566B
CN104969566B CN201480006794.0A CN201480006794A CN104969566B CN 104969566 B CN104969566 B CN 104969566B CN 201480006794 A CN201480006794 A CN 201480006794A CN 104969566 B CN104969566 B CN 1049695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art
speaker
space
loudspeaker uni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67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9566A (zh
Inventor
初本邦生
汤口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Original Assignee
Thermo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os KK filed Critical Thermos KK
Publication of CN104969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9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69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 H04R1/2884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i.e. strengthening or shape of the enclosure
    • H04R1/2888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i.e. strengthening or shape of the enclosure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15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of the bass reflex type
    • H04R1/2819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of the bass reflex type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简易的构造有效地抑制经由框体的声波的传播的扬声器以及扬声器用框体。扬声器(1D)具备扬声器单元(10)与框体(20)。框体(20)为双层壁构造,即,具备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具有空间的内壁部(21)以及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所具有的空间内配置内壁部(21)的外壁部(22),并且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各自的开口的端部被一体化而形成周缘部(231),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之间成为密闭空间。扬声器单元(10)的至少一部分在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且是在与周缘部(231)分离的位置与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周缘部(231)的、与以周缘部(231)为外周的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V字形。

Description

扬声器以及扬声器用框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层壁构造的扬声器以及应用于该扬声器的扬声器用框体。
背景技术
通常,扬声器具备扬声器单元以及支承该扬声器单元的框体,上述的扬声器单元根据被输入的电信号使空气振动而向前方辐射声波(以下,称为“前向波”)。为了防止扬声器单元的向后方辐射的与上述前向波逆相位的不必要的声波(以下,称为“后向波”)与前向波干涉,框体成为遮蔽扬声器单元的后方的空间的形状。
但是,在上述扬声器中,由于从扬声器单元的后方辐射的后向波,使得框体内侧的空间产生压力变动而振动,另外,框体的壁面受该空间的振动激励而振动。而且,由于框体的壁面振动,从而框体的外部的空气振动,进而向框体的外部传播声波。若产生经由上述的框体的声波的传播,则从框体向外部辐射的声波与扬声器单元的向前方辐射的前向波干涉,因此成为问题。
针对该问题,考虑到如下方法:过度地增厚框体的壁部来提高刚性,从而抑制框体的壁面振动。但是,在该方法中,产生框体的重量显著地增大的其他的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1以及2中,提出了如下的扬声器:在形成双层壁构造的框体的内壁部以及外壁部之间设置抑制振动的传播的真空的密闭空间,由此抑制经由框体的声波的传播。在这些扬声器中,能够抑制经由框体的声波的传播,而不使框体的重量显著地增大。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156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92791号公报
在双层壁构造的框体中,在内壁部与外壁部之间存在密闭空间。因此,能够抑制被后向波激励的与内壁部垂直的振动经由该密闭空间向外壁部传播。但是,在双层壁构造的框体中存在不经由密闭空间而向外壁部传播的振动。具体而言,被后向波激励的内壁部的振动是经由内壁部与外壁部的连接部分而从内壁部向外壁部传播的振动(以下,称为“环绕传播振动”)、经由扬声器单元与框体的接触部分而从扬声器单元向框体直接传播的振动(以下,称为“直接传播振动”),从而导致外壁部因这些振动而振动。
如上,仅通过将框体简单地形成双层壁构造难以充分抑制外壁部的振动。因此,在双层壁构造的框体中,需要抑制沿着内壁部、外壁部的壁面传播的振动。此外,在沿着双层壁构造的内壁部、外壁部的壁面传播的振动中存在作为与传播方向平行的振动的纵波(疏密波)、作为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振动的横波。其中,纵波为与壁面平行的振动,难以使壁面的周围的空气振动,因此几乎不成为问题。但是,横波为与壁面垂直的振动,是使壁面的周围的空气振动而在框体的外部产生声波的主要原因,因此成为重大的问题。
针对该点,在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扬声器中,在从扬声器单元至外壁部为止的振动传播路径上设置用于吸收振动的弹性体,从而抑制向外壁部传播的振动。然而,在该扬声器中,为了抑制环绕传播振动,而需要在外壁部以及内壁部的接合部设置弹性体,因此成为密闭空间的真空因冲击、老化等而破损的危险性较高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提出的扬声器那样的、具备包围(enclosure)固定加强材料的构造中,外壁部振动(特别是直接传播振动)的抑制变得不充分。因此,在该构造的扬声器中,在抑制由外壁部的振动引起的声波的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必须在外壁部的更外侧设置吸音材料,在其更外侧设置用于保持该吸音材料的设计壳体,从而导致扬声器的构造不必要地大型化以及复杂化。因此,在使扬声器的构造小型化以及简化的观点中,可以说与事后抑制由在外壁部产生的振动引起的声波的负面影响相比,优选采用能够事前抑制在外壁部产生的振动的构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易的构造抑制环绕传播振动以及直接传播振动双方,由此抑制经由框体的声波的传播的扬声器以及扬声器用框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扬声器。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扬声器单元与框体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为双层壁构造,即,具备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具有空间的内壁部以及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所具有的空间内配置有上述内壁部的外壁部,并且上述内壁部以及上述外壁部的各自的开口的端部被一体化而形成周缘部,上述内壁部以及上述外壁部之间成为密闭空间,上述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且是在与上述周缘部分离的位置与上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上述内壁部,上述周缘部的、与以上述周缘部为外周的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V字形。
根据该扬声器,周缘部呈急剧地弯折的形状,从而振动难以通过周缘部。因此,能够抑制环绕传播振动以及直接传播振动。此外,在将从开口面朝向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的方向设为后方,将后方的相反方向设为前方时,所谓周缘部是框体的最前侧的端部。而且,从抑制振动通过的观点来看,优选,该周缘部呈以锐角弯折为V字形的形状。
另外,在具有上述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上述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且在具有与上述开口面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上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上述内壁部。
根据该扬声器,扬声器单元在具有与开口面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内壁部接触。即,扬声器单元在具有与内壁部垂直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内壁部接触。因此,能够将相对于具有与内壁部垂直的方向分量的方向阻抗大、且横波难以朝向外壁部传播的区域设置于内壁部。因此,能够抑制被扬声器单元的后向波激励从而主要为横波的环绕传播振动。
另外,扬声器单元的主要的振动方向(即,辐射前向波的方向)为与开口面垂直的方向。并且,与内壁部垂直的方向的振动(即,横波)由于内壁部的阻抗比较小,所以容易向内壁部传播,与内壁部平行的方向的振动(即,纵波)由于内壁部的阻抗比较大,所以难以向内壁部传播。此处,若使扬声器单元在具有与开口面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内壁部接触,则扬声器单元的主要的振动方向接近与内壁部平行的方向。由此,从扬声器单元向内壁部传播的直接传播振动主要成为纵波,如上述那样,纵波难以向内壁部传播,因此能够减少直接传播振动。因此,能够抑制直接传播振动。
另外,假设即使纵波作为环绕传播振动或者直接传播振动而向外壁部传播,纵波也难以使外壁部的周围的空气振动,因此从外壁部辐射的声波极小。并且,假设即使纵波的一部分在向外壁部传播的中途变化为横波,在该变化时振动的能量也减少,因此从外壁部辐射的声波极小。
另一方面,本发明也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扬声器。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扬声器单元与框体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为双层壁构造,即,具备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具有空间的内壁部以及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所具有的空间内配置有上述内壁部的外壁部,并且上述内壁部以及上述外壁部的各自的开口的端部被一体化而形成周缘部,上述内壁部以及上述外壁部之间成为密闭空间,上述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且在具有与以上述周缘部为外周的开口面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上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上述内壁部。
另外,在具有上述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上述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且是在与上述周缘部分离的位置与上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上述内壁部,上述周缘部的、与上述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V字形。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上述周缘部的、与上述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向由上述内壁部以及上述外壁部围起的空间外突出并折返的V字形。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上述周缘部的、与上述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弯折一次的V字形。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上述周缘部的、与上述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以小于70°的角度弯折的V字形。
根据这些扬声器,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通过周缘部。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上述扬声器单元也可以具备振动板、根据被输入的电信号驱动上述振动板而使其振动的驱动部、以及至少支承上述驱动部的单元支承部,上述单元支承部与上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上述内壁部。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在将从上述开口面朝向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的方向设为后方,将上述后方的相反方向设为前方时,上述单元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成为相比上述振动板的上述前方的端部靠上述后方的位置与上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上述内壁部。
根据该扬声器,能够增长单元支承部以及内壁部的接触位置与周缘部的距离。因此,增长用于衰减环绕传播振动的距离,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也可以在将从上述开口面朝向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的方向设为后方,将上述后方的相反方向设为前方时,上述扬声器单元的上述前方的端部相比上述周缘部位于上述前方。
在该扬声器中,在相比周缘部靠前方设置有扬声器单元,因此能够防止扬声器单元所辐射的前向波的一部分因周缘部而不必要地反射或者散射,从而与正常被辐射的前向波干涉。另外,能够避免上述干涉,因此能够将周缘部的形状形成任意的形状(特别是适用于抑制环绕传播振动以及直接传播振动的形状)。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缘延伸至上述周缘部的上述前方,并且与上述周缘部分离。
根据该扬声器,扬声器单元的外缘不与周缘部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直接传播振动。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上述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且沿着具有与上述开口面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以按压于上述内壁部的状态与上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上述内壁部。
根据该扬声器,扬声器单元沿着具有与开口面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被按压于内壁部,从而能够对内壁部施加沿着接触方向的应力。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上述扬声器单元的插入于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的部分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对置的上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上述内壁部。
根据该扬声器,在将扬声器单元固定于内壁部时,只要仅固定对置的扬声器单元的外侧面以及内壁部即可。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扬声器单元固定于内壁部。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上述扬声器单元的插入于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的部分的与上述开口面平行的剖面形状伴随着从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朝向上述开口面逐渐增大。
根据该扬声器,若将扬声器单元插入于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则扬声器单元沿着具有与开口面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被按压于内壁部,从而能够对内壁部施加有沿着接触方向的应力。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上述内壁部也可以呈有底筒状,上述内壁部的轴心通过上述开口面。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在上述内壁部设置有朝向内侧的空间内突出的阶梯部,上述扬声器单元以上述扬声器单元的插入于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的端部与上述阶梯部抵接的状态支承于上述内壁部。
根据该扬声器,能够容易地决定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的扬声器单元的位置。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上述内壁部以及上述外壁部之间的上述密闭空间的气压比大气压低。
根据该扬声器,能够抑制从内壁部经由密闭空间向外壁部传播的振动。另外,若内壁部以及外壁部之间的密闭空间成为负压,则内壁部被拉向外壁部侧,从而能够对内壁部施加应力。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上述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内壁部螺合并支承于上述内壁部。
根据该扬声器,能够相对于框体装卸扬声器单元。因此,用户能够从特性不同的各种扬声器单元以及框体中选择性地组合感兴趣的部件,获得符合自已的爱好的特性的扬声器。
另外,根据该扬声器,能够任意地调整基于框体支承扬声器单元的支承状态。例如,增大扬声器单元的螺进量从而缩小扬声器单元的后方且由内壁部围起的空间的容积(空气的体积)、减小扬声器单元的螺进量从而能够增大该空间的容积。而且,通过进行上述的调整能够使扬声器单元的共振状态变化。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与上述扬声器单元的上述内壁部螺合的螺纹牙的外径伴随着从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朝向上述开口面逐渐增大。
根据该扬声器,扬声器单元伴随着扬声器单元的螺进而被按压于内壁部。即,伴随着扬声器单元的螺进,能够将沿着具有与内壁部垂直的方向分量的方向的应力施加于内壁部。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另外,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中,优选,在上述内壁部设置有朝向内侧的空间内突出的阶梯部,设置于上述扬声器单元并与上述内壁部螺合的螺纹牙和设置于上述内壁部并与上述扬声器单元螺合的螺纹牙分别具有相对于与旋进方向垂直的面倾斜的齿腹,上述扬声器单元以上述扬声器单元的插入于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的端部与上述阶梯部抵接的状态支承于上述内壁部。
根据该扬声器,使扬声器单元与阶梯部接触(特别是强有力紧固地按压),从而能够从阶梯部对扬声器单元施加与紧固方向相反的方向(与旋进方向平行,且从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朝向开口面的方向)的应力。于是,能够从扬声器单元侧的螺纹牙的齿腹对与该齿腹接触的内壁部侧的螺纹牙的齿腹施加与该齿腹垂直的方向的应力。此时,内壁部侧的螺纹牙的齿腹相对于与旋进方向垂直的面(即,与内壁部垂直的面)倾斜,因此该应力具有与内壁部垂直的方向分量(将内壁部向外侧按压的方向分量)。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另外,本发明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扬声器用框体。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用框体,其特征在于,该扬声器用框体为双层壁构造,即,具备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具有空间的内壁部以及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所具有的空间内配置有上述内壁部的外壁部,上述内壁部以及上述外壁部的各自的开口的端部被一体化而形成周缘部,上述内壁部以及上述外壁部之间成为密闭空间,在上述内壁部设置有支承构造,该支承构造用于使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且是在与上述周缘部分离的位置与上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上述内壁部,并且上述周缘部的、与以上述周缘部为外周的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V字形。
另一方面,本发明也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扬声器用框体。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用框体,其特征在于,该扬声器用框体为双层壁构造,即,具备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具有空间的内壁部以及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所具有的空间内配置有上述内壁部的外壁部,上述内壁部以及上述外壁部的各自的开口的端部被一体化而形成周缘部,上述内壁部以及上述外壁部之间成为密闭空间,在上述内壁部设置有支承构造,该支承构造用于使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且在具有与以上述周缘部为外周的开口面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上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上述内壁部。
在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以及具有上述各个特征的扬声器用框体中,以扬声器单元与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的简易的构造抑制环绕传播振动以及直接传播振动双方,由此能够抑制经由框体的声波的传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表示沿图1的A-A线剖面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扬声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实验方法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各个样品的形状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样品V的振动的测定结果的图表。
图11是表示样品U的振动的测定结果的图表。
图12是表示样品C的振动的结果的图表。
图13是表示样品倒S的振动的测定结果的图表。
图14是表示样品S的振动的测定结果的图表。
图15是表示图9所示的各个样品(板厚:0.5mm)的衰减度的图表。
图16是表示图9所示的各个样品(板厚:1.0mm)的衰减度的图表。
图17是表示各个样品的形状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的各个样品(板厚:0.5mm)的衰减度的图表。
图19是表示图17所示的各个样品(板厚:1.0mm)的衰减度的图表。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六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七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3是图22的扬声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八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九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用框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用框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用框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9是通过图26~图28所示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扬声器用框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本结构>
首先,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示意性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表示沿图1的A-A线剖面的剖视图。另外,图3是图1的扬声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图3所示,扬声器1具备扬声器单元10与框体20。扬声器单元10根据被输入的电信号使空气振动,从而辐射声波。另外,框体20支承扬声器单元10。
以下,在图1~图3中,将从框体20观察设置有扬声器单元10的方向设为前方(图1~图3中的上方),将从扬声器单元10观察配置有框体20的方向设为后方(图1~图3中的下方)。
扬声器单元10具备:振动板11、驱动部12、单元支承部13以及边缘部14。
振动板11呈薄板状,例如由树脂、纸、金属等弹性材料构成。振动板11以一端与驱动部12连接,另一端与边缘部14连接的状态支承于这些部件。另外,在振动板11设置有中心罩111来覆盖驱动部12。此外,中心罩111可以由与振动板11相同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与振动板11不同的材料构成。
驱动部12例如是具备磁铁以及线圈的结构。驱动部12凭借根据被输入的电信号产生的电磁力使与驱动部12连接的振动板11以往复运动的方式向前方以及后方驱动。由此,振动板11(包括中心罩111)振动,从而朝向振动板11的前方辐射声波(前向波),并且朝向振动板11的后方辐射声波(后向波)。
单元支承部13是扬声器单元10的框架,例如由树脂、金属等构成。在单元支承部13的内侧分别配置有振动板11、驱动部12以及边缘部14。另外,单元支承部13分别支承驱动部12以及边缘部14。此处,单元支承部13的后方的端部的一部分开口,并通过剩余部分支承驱动部12。因此,从振动板11辐射的后向波进入框体20的内侧的空间内。
边缘部14呈薄膜状,例如由布、氨基甲酸酯等柔软的材料构成。该边缘部14与一端与驱动部12连接的振动板11的另一端连接,从而振动板11的前方的空间与后方的空间被隔绝。
框体20具备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具有空间的内壁部21与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所具有的空间内配置内壁部21的外壁部22。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各自的开口的端部被一体化而形成周缘部23。由此,框体20形成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之间成为密闭空间的双层壁构造。此外,周缘部23是框体20的最前方侧的端部。
此处,将以周缘部23为外周的面设为开口面24。此时,从开口面24朝向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的方向成为后方,其相反方向成为前方。
对于图1~图3所示的框体20而言,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呈有底筒状(更具体而言,一方的端部开口并且另一方的端部关闭而成为底的圆筒状),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轴心通过开口面24(更具体而言,圆筒的轴心与开口面24垂直地交叉)。另外,图2所示的沿A-A线的剖面是通过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轴心的剖面(即,与开口面24垂直的剖面)。
在框体20能够应用铁系材料(例如,不锈钢等钢材)、铝系材料、镁系材料、钛系材料、铜系材料(例如,黄铜)、包括金、银的材料等金属材料。另外,也能够应用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碳纤维复合材料)、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索阿诺尔(注册商标)、X-BARRIER(注册商标)等树脂系材料、玻璃、陶瓷等金属材料以外的无机材料。并且,也能够应用例如组合阻气性膜与基材(例如,树脂材料)的复合材料。此外,作为形成框体20的材料,也可以应用这些以外的材料,但优选应用刚性高的材料等具有能够抑制振动的性质的材料。
在扬声器1中,扬声器单元1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并且在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具体而言,例如单元支承部13的外侧面沿着与开口面24平行并且从框体20的轴心朝向外侧的方向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此时,单元支承部13的至少一部分在成为比振动板11的前方的端部(与边缘部14连接的端部)更靠后方的位置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
另外,扬声器单元10的前方的端部相比周缘部23位于前方。并且,扬声器单元10的外缘延伸至周缘部23的前方并与周缘部23分离。而且,扬声器单元10的插入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的部分的外侧面(单元支承部13的外侧面)的靠后方的至少一部分与对置的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
在本例的扬声器1中,扬声器单元10在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在本例中,为从框体20的轴心朝向外侧的方向)成分的方向与内壁部21接触。即,扬声器单元10在具有与内壁部21垂直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内壁部21接触。因此,能够在内壁部21设置相对于具有与内壁部21垂直的方向分量的方向阻抗大、且横波难以朝向外壁部22传播的区域(在本例中,为供单元支承部13接触的区域)。因此,能够抑制被扬声器单元10的后向波激励从而主要成为横波的环绕传播振动。
另外,扬声器单元10的主要的振动方向(即,辐射前向波的方向)为与开口面24垂直的方向。并且,与内壁部21垂直的方向的振动(即,横波)由于内壁部21的阻抗比较小,所以容易向内壁部21传播,与内壁部21平行的方向的振动(即,纵波)由于内壁部21的阻抗比较大,所以难以向内壁部21传播。此处,若使扬声器单元10在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内壁部接触,则扬声器单元10的主要的振动方向接近与内壁部21平行的方向。由此,从扬声器单元10向内壁部21传播的直接传播振动主要成为纵波,如上述那样,纵波难以向内壁部21传播,因此能够减少直接传播振动。因此,能够抑制直接传播振动。
另外,假设即使纵波作为环绕传播振动或者直接传播振动而向外壁部22传播,纵波也难以使外壁部22的周围的空气振动,因此从外壁部22辐射的声波极小。并且,假设即使纵波的一部分在向外壁部22传播的中途变化为横波,在该变化时振动的能量也减少,因此从外壁部辐射的声波极小。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1通过扬声器单元10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的简易的构造抑制环绕传播振动以及直接传播振动双方,由此能够抑制经由框体20传播声波。
另外,在扬声器1中,能够增长单元支承部13以及内壁部21的靠后方的接触位置与周缘部23的距离。因此,增长用于衰减环绕传播振动的距离,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另外,在扬声器1中,在相比周缘部23靠前方设置有扬声器单元10,因此能够防止扬声器单元10辐射的前向波的一部分被周缘部23不必要地反射或者散射,从而与正常被辐射的前向波干涉。另外,能够避免上述干涉,因此能够将周缘部23的形状形成任意的形状(特别是适用于抑制环绕传播振动以及直接传播振动的形状)。并且,在扬声器1中,扬声器单元10的外缘不与周缘部23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直接传播振动。
此外,作为内壁部21支承扬声器单元10的接触支承方法,只要扬声器单元10在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内壁部21接触,则可以选择任意的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粘合剂等,将扬声器单元10固定于内壁部21,由此通过内壁部21支承扬声器单元10。另外,例如,也可以在扬声器单元10以及内壁部21的至少一方设置由凹凸等构成的支承构造,通过该支承构造将扬声器单元10固定于内壁部21,由此通过内壁部21支承扬声器单元10(例如,参照后述的第一实施例、图4)。另外,例如,也可以在扬声器单元10以及内壁部21的至少一方设置支承构造,而将扬声器单元10固定于内壁部21,并且进一步使用粘合剂等将扬声器单元10稳固地固定于内壁部21,由此通过内壁部21支承扬声器单元10。
<实施例>
接下来,以上述的基本结构的扬声器1为基础,参照附图对施加了各种变形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以下,针对与上述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仅对各个实施例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另外,后述的各个实施例能够任意地组合各个特征部分来实施。
[第一实施例]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且表示与图2所示的剖面(沿A-A线剖面,参照图1)相当的剖面。
如图4所示,在本例的扬声器1A中,通过设置于扬声器单元10与内壁部21的接触部分的支承构造,将扬声器单元10固定并支承于内壁部21。具体而言,在本例的扬声器1A中,设置于内壁部21的凸部211与设置于单元支承部13的外侧面的凹部131嵌合,由此扬声器单元10被固定并支承于内壁部21。
在该情况下,例如,利用单元支承部13以及框体20的至少一方的弹性变形,使插入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的单元支承部13的后方的端部通过因凸部211而变窄的空间,由此使凸部211与凹部131嵌合。
此外,在图4中,虽例示了在内壁部21设置有凸部211,在单元支承部13的外侧面设置有凹部131的构造,但也可以与此相反,是在内壁部21设置有凹部,在单元支承部13设置有凸部的构造。另外,也可以是将图4所示的凸部211以及凹部131以外的嵌合的形状设置于内壁部21以及单元支承部13的外侧面的构造。
另外,凸部211以及凹部131那样的支承构造可以设置于内壁部21的内侧以及单元支承部13的外侧的各自的整周,也可以局部设置于内壁部21的内侧以及单元支承部13的外侧。
另外,本例的扬声器1A也与上述的基本结构的扬声器1相同,扬声器单元1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并且在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在本例中,为从框体20的轴心朝向外侧的方向)成分的方向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
[第二实施例]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且表示与图2所示的剖面(沿A-A线剖面,参照图1)相当的剖面。
如图5所示,在本例的扬声器1B中,扬声器单元10的插入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的部分的与开口面24平行的剖面(图中的左右方向的剖面)形状(外径)伴随着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朝向开口面24逐渐增大。具体而言,在本例的扬声器1B中,在单元支承部13的外侧面设置有朝向前方且与开口面24平行的剖面(图中的左右方向的剖面)形状逐渐增大的锥形面132。
若将设置有上述的锥形面132的扬声器单元10插入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则扬声器单元10沿着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在本例中,为从框体20的轴心朝向外侧的方向)成分的接触方向被按压于内壁部21,从而沿着该接触方向的应力被施加于内壁部21。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此外,不限定于本例的扬声器1B的构造,只要扬声器单元10的至少一部分在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且沿着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以按压于内壁部21的状态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则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即,扬声器单元10沿着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被按压于内壁部21,从而沿着接触方向的应力被施加于内壁部21,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第三实施例]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且表示与图2所示的剖面(沿A-A线剖面,参照图1)相当的剖面。
如图6所示,在本例的扬声器1C中,在内壁部21设置有朝向内侧的空间内突出的颈部212(阶梯部)。而且,扬声器单元10以扬声器单元10的插入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的端部与颈部212抵接的状态支承于内壁部21。
如上,若在内壁部21设置颈部212,则能够容易地决定扬声器单元10在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的位置。
此外,颈部212(阶梯部)只要呈能够与插入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的扬声器单元10的端部抵接的形状(即,向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突出,而形成阶梯差的形状),就能够获得上述的效果。因此,颈部212(阶梯部)只要能够获得上述的效果,则可以形成任意的形状。例如,内壁部21的后方部分的内径可以呈比前方部分的内径小的形状(换言之,图6的颈部212延伸至后方并到达内壁部21的底面的形状)。另外,例如,颈部212(阶梯部)可以设置于内壁部21的内侧的整周,也可以局部设置于内壁部21的内侧。
另外,本例的扬声器1C也与上述的基本结构的扬声器1相同,扬声器单元1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并且在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在本例中,为从框体20的轴心朝向外侧的方向)成分的方向上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
[第四实施例]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且表示与图2所示的剖面(沿A-A线剖面,参照图1)相当的剖面。
如图7所示,在本例的扬声器1D中,周缘部231的与开口面24垂直的剖面(沿A-A线剖面,参照图1)的形状成为V字形。具体而言,例如,周缘部231伴随着朝向前方(图中的上方),而成为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渐近的形状。
如上,若将周缘部231形成急剧地弯折的形状,则振动难以通过周缘部231。因此,能够抑制从内壁部21向外壁部22传播的振动。此时,从有效地抑制振动通过的观点来看,优选,该周缘部23如图7所示那样形成以锐角弯折为V字形的形状。
此外,对于上述的形状的周缘部231而言,例如如图7所示,配置为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端部具有规定的角度地接触,然后通过焊接、钎焊等接合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接触的端部,由此能够形成周缘部231。
另外,针对周缘部231,也可以通过任意的方法将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形成为一体化。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将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一方或者双方以各自的端部渐近的方式弯曲,通过焊接、钎焊等接合接触的端部,从而形成周缘部231。
另外,本例的扬声器1D也与上述的基本结构的扬声器1相同,扬声器单元1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并且在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在本例中,为从框体20的轴心朝向外侧的方向)成分的方向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但是,即便仅将周缘部231形成V字形,也能够与上述的基本结构相同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以及直接传播振动双方,由此抑制经由框体20传播声波。因此,在采用第四实施例的情况下,只要使扬声器单元10的至少一部分在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且是在与周缘部231分离的位置与内壁部21接触,则也可以不必在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内壁部21接触。
另外,为了验证基于上述的V字形的周缘部231的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而进行了实验。以下参照附图来对该实验的结果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实验方法的侧视图。如图8所示,这次进行的实验是将使中央部弯曲了的板状的样品的一方的端部固定,对该固定了的端部侧施加冲击,并通过应变仪SG1、SG2分别测定在隔着中央部的两侧产生的振动的实验。此处,样品弯曲了的中央部相当于周缘部,施加有冲击的被固定的端部侧(以下,称为内侧)相当于内壁部,其相反的一侧(以下,称为外侧)相当于外壁部。
为了确认仅由周缘部的形状带来的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本实验所使用的各个样品不进行焊接等而仅通过弯曲加工而制成。另外,应变仪SG1、SG2之间的样品的长度与样品的形状无关,全部为100mm,在距样品的中央部相等距离的位置配置应变仪SG1、SG2。另外,各个样品的宽度为10mm,样品的板厚为0.5mm与1.0mm两种。
另外,图9是表示各个样品的形状的侧视图。如图9所示,该实验所使用的样品的形状总共为五种。图9(a)所示的样品是将中央部弯折为锐角(在本例中为20°)的V字形的样品(以下,称为“样品V”)。图9(b)所示的样品是未弯折中央部而弯曲为曲面状的U字形的样品(以下,称为“样品U”)。图9(c)所示的样品是在中央部的内侧部分以及外侧部分两处弯折为90°的C字形的样品(以下,称为“样品C”)。图9(d)所示的样品是将中央部的内侧部分弯折为锐角,并且将外侧部分凹凸地弯曲为曲面状的倒S字形的样品(以下,成为“样品倒S”)。图9(e)所示的样品是将中央部的外侧部分弯折为锐角,并且将内侧部分凹凸地弯曲为曲面状的S字形的样品(以下,称为“样品S”)。
图10是表示样品V振动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11是表示样品U振动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12是表示样品C振动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13是表示样品倒S振动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14是表示样品S振动的测定结果的图表。此外,在图10~图14各图表中,(a)图表示出了应变仪SG1的测定结果(内侧振动的测定结果),(b)图表示出了应变仪SG2的测定结果(外侧振动的测定结果)。
另外,在图10~图14各图表中,(a)以及(b)所示的图表以将振动到达应变仪SG1的时间规定为0,并且应变仪SG1的测定结果的最大移位成为1的方式规格化。并且,在图10~图14各图表中,将连结(a)图表的移位的峰值的虚线(即,表示内侧的振幅的时间变动的线)显示于(a)以及(b)图表。另外,图10~图14所示的图表表示板厚为0.5mm的样品振动的测定结果。
在图10~图14所示的图表中,在产生振动后(例如,从0至0.2秒左右),由样品的形状带来的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显现特别强烈。另一方面,越从产生振动经过时间(例如,在0.2秒以下),样品的固有振动等的影响与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相比越显现强烈。因此,以下,即便在振动的测定结果中,也特别着眼于振动产生后的部分,对由各个样品的形状带来的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进行评价。
如图10所示,在样品V中,与在样品的内侧被测定的振动的振幅相比,在样品的外侧被测定的振动的振幅显著地变小。与此相对,如图11~图14所示,在样品U、样品C、样品倒S以及样品S中,可观察到振幅一定程度地变小,但并非如样品V那样振幅显著地变小。
此处,使用衰减度定量地评价各个样品的振幅减少的程度。所谓衰减度是在距测定开始0.2秒的期间,将在样品的外侧被测定的振动的移位的平方和除以在样品的内侧被测定的振动的移位的平方和的值。
图15以及图16是表示图9所示的各个样品的衰减度的图表。图15是表示板厚为0.5mm的样品的衰减度的图表,图16是表示板厚为1.0mm的样品的衰减度的图表。此外,对于图15以及图16的图表所示的衰减度而言,针对图9所示的五个形状的每一个各制成五个相同形状的样品,对相同形状的五个样品进行五次上述的实验,从而获得合计25个测定结果,使根据该25个测定结果计算出的25个衰减度平均化,从而获得衰减度。
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样品V与其他的样品相比,衰减度显著地变小。此外,如图16所示,若仅观察板厚为1.0mm的样品,则样品C的衰减度变小至与样品V相同程度。但是,样品V不论板厚为0.5mm还是为1.0mm,与其他的样品相比,衰减度都显著地变小。
如上可知,通过将周缘部231形成为V字形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的通过。
然而,针对样品倒S、样品S,若仅着眼于被弯折的部分,则也能够称为呈以与样品V相同的方式弯折为锐角的V字形。但是,与样品V相比,样品倒S、样品S的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较小。
针对该主要因素,与样品V不同,能够列举在样品倒S、样品S中,中央部向由内侧以及外侧围起的空间内突出并折返。因此,在样品倒S、样品S那样的形状中,即使通过成为V字形的部分抑制振动的通过,由于整体成为弹簧那样的形状,所以也产生不必要的振动而可能使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变小(例如,参照图13的图表的0.2秒以后的部分)。
因此,为了验证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通过的形状,在将周缘部231形成V字形的情况下,进行了与上述的实验(参照图8)相同的实验。以下参照附图来对该实验的结果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各个样品的形状的侧视图。如图17所示,该实验所使用的样品的形状总共为四种。图17(a)所示的样品是中央部向由内侧以及外侧围起的空间外突出并以20°折返的V字形的样品(以下,称为“样品V20”),且是与图8(a)所示的样品相同的样品。图17(b)所示的样品是中央部向由内侧以及外侧围起的空间外突出并以70°折返的V字形的样品(以下,称为“样品V70”)。图17(c)所示的样品是中央部向由内侧以及外侧围起的空间外突出并以120°折返的V字形的样品(以下,称为“样品V120”)。图17(d)所示的样品是中央部向由内侧以及外侧围起的空间内突出并以30°折返的M字形的样品(以下,称为“样品M”)。
图18以及图19是表示图17所示的各个样品的衰减度的图表。图18是表示板厚为0.5mm的样品的衰减度的图表,图19是表示板厚为1.0mm的样品的衰减度的图表。此外,图18以及图19的图表所示的衰减度与图15以及图16的图表所示的衰减度以相同的方法计算。
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样品M与其他的V字形的样品相比,衰减度并不那么变小。即,明确即便为仅由以锐角弯折为V字形的形状构成的样品,若呈向由内侧以及外侧围起的空间内突出并折返的形状,则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也变小。换言之,明确即便为仅由以锐角弯折为V字形的形状构成的样品,若呈弯折多次的形状,则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也变小。
并且,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若比较样品V20、样品V70以及样品V120的实验结果,则明确越是弯折的角度小的样品(即,越为急剧地弯折的样品),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越大。特别是,与弯折的角度比较大的样品V70、样品V120相比,明确在弯折的角度比较小的样品V20中,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显著地增大。因此,明确在增大振动的通过抑制效果的观点中,优选使弯折的角度小于70°。
因此,将周缘部231形成向由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围起的空间外突出并且仅弯折一次的V字形,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的通过。另外,将周缘部231形成以小于70°的角度弯折的V字形,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的通过。
[第五实施例]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且表示与图2所示的剖面(沿A-A线剖面,参照图1)相当的剖面。
如图20所示,在本例的扬声器1E中,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之间的密闭空间的气压成为负压(比大气压低的压力,例如10-2Pa以上10Pa以下左右)。具体而言,本例的扬声器1E具备:贯通外壁部22的一部分(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为底部)的排气口221、以堵塞排气口221的方式设置的密封材料25、以及以覆盖密封材料25的外表面的方式设置的保护板26。
密封材料25例如是由锡单体、锡以及银的合金、铜以及锌的合金等构成的钎料,至少由熔点比形成框体20的材料低的材料构成。另外,保护板26例如由与框体20相同的材料构成。
在制成本例的扬声器1E的情况下,首先,将供框体20放入的机箱抽成真空,从而经由排气口221对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之间的空间进行减压。接下来,提高机箱内的温度使密封材料25熔融(软化),在使密封材料25紧贴于排气口221并对其密封后,降低机箱的温度。由此,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之间成为密闭空间,维持为负压的状态。而且,从机箱取出框体20,通过焊接、钎焊等将保护板26与外壁部22接合从而覆盖密封材料25的外表面。
如上,若将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之间的密闭空间形成负压,则能够抑制从内壁部21经由密闭空间向外壁部22传播的振动。另外,若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之间的密闭空间为负压,则内壁部21被拉向外壁部22侧,从而能够对内壁部21施加应力。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此外,即便在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之间的密闭空间不是负压(即,在密闭空间内封入有空气等气体)的情况下,密闭空间内的气体也作为缓冲器发挥作用,因此能够一定程度地抑制从内壁部21经由密闭空间向外壁部22传播的振动。
另外,本例的扬声器1E也与上述的基本结构的扬声器1相同,扬声器单元1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并且在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在本例中,为从框体20的轴心朝向外侧的方向)成分的方向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
[第六实施例]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六实施例的剖视图,且是表示与图2所示的剖面(沿A-A线剖面,参照图1)相当的剖面。
如图21所示,在本例的扬声器1F中,在框体20的一部分(在本例中,为底部的中央)设置贯通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贯通孔27,在该贯通孔27内设置有低音反射孔(Bass reflex port)28。但是,即使设置贯通孔27以及低音反射孔28,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之间的空间也为密闭空间,框体20为双层壁构造。
如上,即使在框体20设置贯通孔27以及低音反射孔28,也与上述的基本结构的扬声器1、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A~第五实施例的扬声器1E相同,能够有效地抑制经由框体20传播声波。
此外,若框体20为双层壁构造,则不限定于上述的贯通孔27以及低音反射孔28,也可以对框体20施加任意的变形。
另外,本例的扬声器1F也与上述的基本结构的扬声器1相同,扬声器单元1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并且在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在本例中,为从框体20的轴心朝向外侧的方向)成分的方向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
[第七实施例]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七实施例的剖视图,且表示与图2所示的剖面(沿A-A线剖面,参照图1)相当的剖面。另外,图23是图22的扬声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在本例的扬声器1G中,扬声器单元10与内壁部21螺合并支承于内壁部21。具体而言,在本例的扬声器1G中,设置于单元支承部13的外侧面的螺纹牙133与设置于内壁部21的螺纹牙213螺合,由此扬声器单元10固定并支承于内壁部21。此时,设置于扬声器单元10的螺纹牙133的齿腹1331与设置于内壁21的螺纹牙213的齿腹2131抵接。此外,所谓“齿腹”是将螺纹牙的牙顶与牙底连接起来的面。
如上,若扬声器单元10与内壁部21螺合并支承于内壁部21,则能够相对于框体20装卸扬声器单元10。因此,用户能够从特性不同的各种扬声器单元10以及框体20中选择性地组合感兴趣的部件,获得符合自己的爱好的特性的扬声器1G。此处,在扬声器单元10以及框体20的特性中,除了与音质有关的特性(例如,振动板11的材料、扬声器单元10的后方且由内壁部21围起的空间的容积(空气的体积)等)之外,也包含有颜色、形状等外观上的特性。
另外,若扬声器单元10与内壁部21螺合并支承于内壁部21,则能够任意地调整基于框体20支承扬声器单元10的支承状态。例如,增大扬声器单元10的螺进量从而缩小在扬声器单元10的后方且由内壁部21围起的空间的容积(空气的体积)、减小扬声器单元10的螺进量从而能够增大该空间的容积。而且,进行上述的调整,从而能够使扬声器单元10的共振状态变化。
此外,在图22以及图23中,虽例示了螺纹牙133、213分别形成三圈的构造,但螺纹牙133、213可以为仅形成一圈或者两圈的构造,也可以为形成四圈以上的构造。另外,螺纹牙131、213的各自的个数也可以不同。另外,在图22以及图23中,虽例示了螺纹牙133、213分别呈为一条且连续的形状的情况,但螺纹牙133、213也可以呈在中途断开的形状,也可以呈多条平行地扭曲的多重螺旋状。
另外,本例的扬声器1G也与上述的基本结构的扬声器1相同,扬声器单元1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内,并且在具有与开口面24平行的方向(在本例中,为从框体20的轴心朝向外侧的方向)成分的方向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
[第八实施例]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八实施例的剖视图,且表示与图2所示的剖面(沿A-A线剖面,参照图1)相当的剖面。
如图24所示,在本例的扬声器1H中,与上述的第七实施例相同,扬声器单元10与内壁部21螺合并支承于内壁部21。具体而言,在本例的扬声器1H中,设置于单元支承部13的外侧面的螺纹牙134与设置于内壁部21的螺纹牙214螺合,由此扬声器单元10固定并支承于内壁部21。此时,设置于扬声器单元10的螺纹牙134的齿腹1341与设置于内壁21的螺纹牙214的齿腹2141抵接。
但是,在本例的扬声器1H中,扬声器单元10侧的螺纹牙134的外径伴随着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朝向开口面24逐渐增大。另外,在本例的扬声器1H中,内壁部21侧的螺纹牙214的内径也与扬声器单元10侧的螺纹牙134的外径一致地伴随着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朝向开口面24逐渐增大。
如上,若扬声器单元10侧的螺纹牙134的外径伴随着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朝向开口面24逐渐增大,则伴随着扬声器单元10的螺进,扬声器单元10被按压于内壁部21。即,伴随着扬声器单元10的螺进,沿着具有与内壁部垂直的方向分量的方向的应力被施加于内壁部21。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此外,该第八实施例能够解释为上述第七实施例的变形例之一。特别是该第八实施例能够解释为相对于上述第七实施例组合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实施例。
[第九实施例]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的第九实施例的剖视图,且是表示与图2所示的剖面(沿A-A线剖面,参照图1)相当的剖面。
如图25所示,本例的扬声器1I是相对于扬声器单元10与内壁部21螺合并支承于内壁部21的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1G(参照图22)设置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1C(参照图6)的颈部212(阶梯部)的实施例。
但是,在本例的扬声器1I中,各个螺纹牙133、213呈螺纹牙根较粗且螺纹牙顶较细的形状,并具有相对于与旋进方向(图中上下方向)垂直的面倾斜的齿腹1331、2131。具体而言,例如,螺纹牙133、213优选为三角螺纹、梯形螺纹的螺纹牙。
如上,若使扬声器单元10与颈部212(阶梯部)接触(特别是强有力紧固地按压),则能够从颈部212对扬声器单元10施加与紧固方向相反的方向(与旋进方向平行,且从内壁部21的内侧的空间朝向开口面24的方向。图中的上方)的应力。于是,能够从扬声器单元10侧的螺纹牙133的齿腹1331对与该齿腹1331接触的内壁部21侧的螺纹牙213的齿腹2131施加与该齿腹2131垂直的方向的应力。此时,内壁部21侧的螺纹牙213的齿腹2131相对于与旋进方向垂直的面(即,与内壁部21垂直的面)倾斜,因此该应力具有与内壁部21垂直的方向分量(向外侧按压内壁部21的方向分量)。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环绕传播振动。
此外,相对于上述的第八实施例的扬声器1H(参照图24),与本例的扬声器1I相同地设置颈部212(阶梯部)的情况也与本例的扬声器1I相同地,能够有效地减少环绕传播振动。
<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用框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26~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用框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另外,图29是通过图26~图28所示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扬声器用框体的剖视图。此外,图26~图28以图26、图27、图28的顺序表示制造框体的工序。另外,图29表示与图2所示的剖面(沿A-A线剖面,参照图1)相当的剖面。
在本例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如图26所示,制成内壁部主体部21X以及内壁部底部21Y。内壁部主体部21X例如能够通过在对板材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筒状后,通过焊接、钎焊等接合接头而制成。另外,内壁部底部21Y例如能够对板材实施拉深加工从而制成。
此时,内壁部主体部21X开口的至少一方的端部的形状与内壁部底部21Y开口的端部的形状大致相等。而且,通过焊接、钎焊等接合内壁部主体部21X以及内壁部底部21Y的形状大致相等的各自的端部,从而制成内壁部21。
接下来,如图27所示,制成外壁部主体部22X。外壁部主体部22X例如能够与内壁部主体部21X相同地在对板材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筒状后,通过焊接、钎焊等接合接头,进一步对一方的端部实施拉深加工而制成。
而且,以外壁部主体部22X的开口较窄的端部与内壁部21开口的端部成为对齐的嵌套状态的方式向外壁部主体部22X的内侧的空间内插入内壁部21。而且,通过焊接、钎焊等将外壁部主体部22X的开口较窄的端部以及内壁部21开口的端部接合为一体化。由此,形成周缘部23。此外,通过本例的制造方法形成的周缘部23成为与上述的第四实施例(参照图7)的周缘部231相同的形状。
接下来,如图28所示,制成外壁部底部22Y。例如,外壁部底部22Y能够通过对板材依次实施拉深加工、反拉深加工而制成。而且,在从外壁部主体部22X的未形成有周缘部23的端部侧插入外壁部底部22Y开口的端部后,通过焊接、钎焊等将外壁部底部22Y的外周的折返部分与外壁部主体部22X的内侧接合。由此,能够制成图29所示的框体20。
此外,图26~图28所示的框体20的制成方法仅为一个例子,也能够以与该方法不同的方法制成框体20。
<变形等>
在上述的扬声器1、1A~1I以及框体的制造方法的说明中,例示了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剖面呈圆形的有底筒状,且内壁部21的轴心通过开口面24的框体20。然而,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形状不限定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内壁部21的轴心不通过开口面24的框体20。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是开口面24(周缘部23)的内径比内壁部21的主体部的内径小,并且开口面24(周缘部23)位于偏离内壁部21的轴心的偏心位置的有底筒状的框体20。并且,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形状不限定于剖面为圆形的有底筒状,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具体而言,例如,可以是剖面为椭圆形、多边形等的有底筒状,也可以是炮弹型等的底面非平面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的扬声器1、1A~1I中,为了抑制直接传播振动,单元支承体13的外侧面成为不与周缘部23接触的形状(周缘部23附近的外径局部缩小的形状)。但是,单元支承体13的外侧面的形状不限定于该例,也可以采用与周缘部23接触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的扬声器1、1A~1I中,对通过焊接、钎焊等使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接合而成为一体,从而形成周缘部23、231进行了说明,但该接合方法也可以为任意的方法。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将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各自的端部相向或者向相同的朝向弯曲重叠,并通过焊接、钎焊等接合该重叠的部分,从而形成周缘部23、231。另外,例如,也可以弯曲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一方的端部,使其与另一方的端部或者侧面抵接,并通过焊接、钎焊等接合该抵接的部分,从而形成周缘部23、231。另外,例如,也可以将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一方或者双方弯曲为曲柄状而使端部重叠,并通过焊接、钎焊等接合该重叠的部分,从而形成周缘部23、231。另外,例如,也可以在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的各自的分离的端部配置架桥用的材料,并通过焊接、钎焊等将其接合,从而形成周缘部23、231。
并且,也能够不使内壁部21以及外壁部22接合,而形成周缘部23、231。例如,也可以对本来一体的一个板材进行拉深加工、弯曲加工,由此不需要接合地形成周缘部23、231。在该情况下,根据需要,也可以通过焊接、钎焊等接合周缘部23、231以外的地方。
另外,上述的扬声器1、1A~1I是扬声器单元10仅与内壁部21接触,不与外壁部22接触的构造,但本发明不完全排除扬声器单元10与外壁部22接触的构造。例如,也可以是在扬声器单元10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时,扬声器单元10的一部分与外壁部22接触的构造。即便是上述的构造,只要扬声器单元10主要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则能够将扬声器单元10与外壁部22的接触抑制为最小限度,因此能够充分地抑制直接传播振动。
另外,根据需要,例如也可以在扬声器单元10与框体20之间设置用于抑制振动的弹性体等。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是能够抑制经由框体的声波的传播的构造,因此应该设置的弹性体几处即可。例如,如上述那样,在允许扬声器单元10与外壁部22接触的扬声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扬声器单元10与外壁部22之间设置弹性体。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直接传播振动。
另外,扬声器单元10也可以是具备反射板的结构。例如,扬声器单元10也可以是在其前侧的端部且振动板11的周围设置有反射板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反射板形成扬声器单元10的一部分。另外,在该情况下,反射板也可以与单元支承部13成为一体地与内壁部21接触并支承于内壁部21。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当地利用于双层壁构造的扬声器以及应用于该扬声器的扬声器用框体。
附图标记说明
1、1A~1I...扬声器;10...扬声器单元;11...振动板;111...中心罩;12...驱动部;13...单元支承部;131...凹部;132...锥形面;133、134...螺纹牙(扬声器单元侧);1331、1341...齿腹;14...边缘部;20...框体;21...内壁部;211...凸部;212...颈部(阶梯部);213、214...螺纹牙(内壁部侧);2131、2141...齿腹;21X...内壁部主体部;21Y...内壁部底部;22...外壁部;221...排气孔;22X...外壁部主体部;22Y...外壁部底部;23、231...周缘部;24...开口面;25...密封材料;26...保护板;27...贯通孔;28...低音反射孔。

Claims (19)

1.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具备扬声器单元以及框体,
所述扬声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为双层壁构造,即,具备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具有空间的内壁部以及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所具有的空间内配置有所述内壁部的外壁部,并且所述内壁部以及所述外壁部的各自的开口的端部被一体化而形成周缘部,所述内壁部以及所述外壁部之间成为密闭空间,
所述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且是在与所述周缘部分离的位置与所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所述内壁部,
所述周缘部的、与以所述周缘部为外周的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V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且在具有与所述开口面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与所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所述内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缘部的、与所述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向由所述内壁部以及所述外壁部围起的空间外突出并折返的V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缘部的、与所述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仅弯折一次的V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缘部的、与所述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以小于70°的角度弯折的V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单元具备振动板、根据被输入的电信号驱动所述振动板而使其振动的驱动部、以及至少支承所述驱动部的单元支承部,
所述单元支承部与所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所述内壁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在将从所述开口面朝向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的方向设为后方,将所述后方的相反方向设为前方时,
所述单元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成为相比所述振动板的所述前方的端部靠所述后方的位置与所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所述内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在将从所述开口面朝向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的方向设为后方,将所述后方的相反方向设为前方时,
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所述前方的端部相比所述周缘部位于所述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单元的外缘延伸至所述周缘部的所述前方,并且与所述周缘部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且沿着具有与所述开口面平行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以按压于所述内壁部的状态与所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所述内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插入于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的部分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对置的所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所述内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插入于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的部分的与所述开口面平行的剖面形状伴随着从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朝向所述开口面逐渐增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壁部呈有底筒状,所述内壁部的轴心通过所述开口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壁部设置有朝向内侧的空间内突出的阶梯部,
所述扬声器单元以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插入于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的端部与所述阶梯部抵接的状态支承于所述内壁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壁部以及所述外壁部之间的所述密闭空间的气压比大气压低。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内壁部螺合并支承于所述内壁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单元并与所述内壁部螺合的螺纹牙的外径伴随着从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朝向所述开口面逐渐增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壁部设置有朝向内侧的空间内突出的阶梯部,
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单元并与所述内壁部螺合的螺纹牙和设置于所述内壁部并与所述扬声器单元螺合的螺纹牙分别具有相对于与旋进方向垂直的面倾斜的齿腹,
所述扬声器单元以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插入于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的端部与所述阶梯部抵接的状态支承于所述内壁部。
19.一种扬声器用框体,其特征在于,
该扬声器用框体为双层壁构造,即,具备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具有空间的内壁部以及一部分开口并在内侧所具有的空间内配置有所述内壁部的外壁部,
所述内壁部以及所述外壁部的各自的开口的端部被一体化而形成周缘部,所述内壁部以及所述外壁部之间成为密闭空间,
在所述内壁部设置有支承构造,该支承构造用于使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内壁部的内侧的空间内、且是在与所述周缘部分离的位置与所述内壁部接触并支承于所述内壁部,并且
所述周缘部的、与以所述周缘部为外周的开口面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呈V字形。
CN201480006794.0A 2013-11-01 2014-03-11 扬声器以及扬声器用框体 Active CN1049695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8630 2013-11-01
JP2013-228630 2013-11-01
PCT/JP2014/056248 WO2015064122A1 (ja) 2013-11-01 2014-03-11 スピーカ及びスピーカ用筐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9566A CN104969566A (zh) 2015-10-07
CN104969566B true CN104969566B (zh) 2016-08-24

Family

ID=530037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6794.0A Active CN104969566B (zh) 2013-11-01 2014-03-11 扬声器以及扬声器用框体
CN201480006805.5A Active CN104969567B (zh) 2013-11-01 2014-03-11 扬声器以及扬声器用框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6805.5A Active CN104969567B (zh) 2013-11-01 2014-03-11 扬声器以及扬声器用框体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2) JP5715313B1 (zh)
KR (2) KR20150097806A (zh)
CN (2) CN104969566B (zh)
HK (1) HK1214868A1 (zh)
PH (2) PH12015501610A1 (zh)
SG (2) SG11201505760RA (zh)
TW (2) TWI510103B (zh)
WO (2) WO20150641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13663B2 (ja) * 2014-06-03 2018-04-18 淳一 加賀美 バックロードホーン型スピーカーボックス
KR101661191B1 (ko) 2015-09-30 2016-09-29 이연택 휴대용 스피커 장치 및 그의 이용 방법
KR101720104B1 (ko) * 2016-03-24 2017-03-27 주식회사 크롬아리아 금속 이중관 인클로저를 구비한 스피커
KR101866907B1 (ko) 2016-07-26 2018-06-12 이연택 포터블 스피커 장치
JP7011979B2 (ja) * 2017-05-31 2022-01-27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真空二重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ヘッドホン
JP6792516B2 (ja) * 2017-05-31 2020-11-25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真空二重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ヘッドホン
JP6872438B2 (ja) * 2017-06-28 2021-05-19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真空二重構造体及びスピーカー装置
JP6863837B2 (ja) * 2017-06-28 2021-04-21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装置
CN107509145B (zh) * 2017-08-29 2023-12-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模组以及发声装置模组的制作方法
JP7020026B2 (ja) * 2017-09-27 2022-02-1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90088311A (ko) 2018-01-18 2019-07-26 주식회사 이디연 포터블 스피커
KR102607338B1 (ko) * 2022-12-27 2023-11-29 주식회사 아나로기즘 천연 양모를 이용하여 저음 음질을 조절하고 방사형의 이중 울림통을 포함하는 스피커의 구조 및 음질의 특성에 따라 스피커의 구조를 자동 설계하는 인공지능 시스템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0841A (zh) * 2006-10-27 2008-04-30 株式会社建伍 扬声器
CN102726064A (zh) * 2010-01-25 2012-10-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超声波振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691U (zh) 1986-07-16 1988-02-02
TW354866B (en) * 1994-03-31 1999-03-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Loudspeaker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3911754B2 (ja) * 1997-02-21 2007-05-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CA2245351A1 (en) * 1998-09-08 2000-03-08 The Canadian Loudspeaker Corporation Forced air cooling system
US6908586B2 (en) * 2001-06-27 2005-06-21 Fusion Uv Systems, Inc.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method having reduced premature terminatio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product formed thereby
JP2003092791A (ja) * 2001-09-18 2003-03-28 Sony Corp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4355652B2 (ja) * 2004-12-27 2009-11-04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防塵構造
JP2006340015A (ja) * 2005-06-01 2006-12-1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CN2899353Y (zh) * 2006-03-24 2007-05-09 黄恩志 一种音箱结构
WO2009036282A1 (en) * 2007-09-13 2009-03-19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 Loudspeaker cone body
JP4538483B2 (ja) * 2007-10-23 2010-09-08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防水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201222791Y (zh) * 2008-05-16 2009-04-15 吴胜君 一种竹制音箱
WO2013046355A1 (ja) * 2011-09-28 2013-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動電型放音体
TWM448098U (zh) * 2012-09-17 2013-03-01 Accesspro Electronics Co Ltd 可利用容器的喇叭結構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0841A (zh) * 2006-10-27 2008-04-30 株式会社建伍 扬声器
CN102726064A (zh) * 2010-01-25 2012-10-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超声波振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5501611A1 (en) 2015-10-19
WO2015064121A1 (ja) 2015-05-07
TWI510103B (zh) 2015-11-21
HK1214868A1 (zh) 2016-08-05
KR20150092366A (ko) 2015-08-12
WO2015064122A1 (ja) 2015-05-07
PH12015501610B1 (en) 2015-10-19
SG11201505760RA (en) 2015-08-28
PH12015501611B1 (en) 2015-10-19
CN104969566A (zh) 2015-10-07
JPWO2015064121A1 (ja) 2017-03-09
CN104969567B (zh) 2016-08-24
PH12015501610A1 (en) 2015-10-19
KR101586182B1 (ko) 2016-01-15
JP5715313B1 (ja) 2015-05-07
TW201532445A (zh) 2015-08-16
CN104969567A (zh) 2015-10-07
SG11201505761UA (en) 2015-08-28
JPWO2015064122A1 (ja) 2017-03-09
TW201521456A (zh) 2015-06-01
JP5723502B1 (ja) 2015-05-27
TWI513330B (zh) 2015-12-11
KR20150097806A (ko)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9566B (zh) 扬声器以及扬声器用框体
US9571934B2 (en) Acoustic device with passive radiators
WO2022142500A1 (zh) 一种发声装置
JP7417286B2 (ja) 圧電トランシーバーを有する画像処理装置
US8385575B2 (en) Reflex enclosure
CN108632728A (zh) 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
TWI571134B (zh) 產生音響之裝置
JP7084502B2 (ja) 分散モードスピーカのための強化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070154053A1 (en) Resonance chamber of mobile phone
TWM383884U (en) Multi function speaker
WO2016138691A1 (zh) 一种音箱及电视机
CN104581559B (zh) 电声换能器
EP1895812A3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US20140247960A1 (en)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JP2015171133A (ja) スピーカ及びスピーカ用筐体
US6813362B2 (en) Loudspeak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140291065A1 (en) Loudspeaker having external extension
WO2002082856A2 (en) Loudspeak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1302236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155371B2 (en) Structure of a voice coil assembly
CN208820988U (zh) 一种咪芯支撑装置及手持式麦克风音箱
US6675932B2 (en) Speaker housing configured to minimize standing waves and resonate above the frequency range of transducers
JP6835097B2 (ja) 打楽器
CN205726251U (zh) 耳机
US20160080858A1 (en) Helmholtz resonator loudspeak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48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2

Address after: Niigat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hermos K.K.

Patentee after: Housewar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Niigat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Thermos K.K.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148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