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9987B - 區域效率之可程式增益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區域效率之可程式增益放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9987B
TWI509987B TW099127285A TW99127285A TWI509987B TW I509987 B TWI509987 B TW I509987B TW 099127285 A TW099127285 A TW 099127285A TW 99127285 A TW99127285 A TW 99127285A TW I509987 B TWI509987 B TW I5099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s
operational amplifier
feedback path
resistor
reconfigurabl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7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8301A (en
Inventor
Gary K Hebert
Original Assignee
Tha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at Corp filed Critical That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38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8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9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99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1/00Details of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mplification
    • H03G1/0005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ing devices operated by a controlling current or voltage signal
    • H03G1/0088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ing devices operated by a controlling current or voltage signal using discontinuously variable devices, e.g. switch-operated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 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And Gain Control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區域效率之可程式增益放大器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係與2009年8月14日以Gary K. Hebert為名提出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案號為第61/234,031號,標題為用於低失真之可程式增益放大器的動態開關驅動器 (Dynamic Switch Driver for Low-Distortion Programmable-Gain Amplifier)(代理人案號56233-410(THAT-28PR)),以及2009年8月14日以Gary K. Hebert為名提出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案號為第61/234,039號,標題為區域效率之可程式增益放大器 (Area Efficient Programmable-Gain Amplifier)(代理人案號56233-411(THAT-29PR))(該二申請案係讓渡予本受讓人以及於下文稱“臨時申請案”),有關並主張其之權益,二申請案於此係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案以為參考資料。本申請案亦係有關於及引證資料結合與本申請案同時提出以Gary K. Hebert為名提出申請之美國同在申請中申請案(尚未取得案號),標題為用於低失真之可程式增益放大器的動態開關驅動器 (Dynamic Switch Driver for Low-Distortion Programmable-Gain Amplifier)(代理人案號56233-458(THAT-29),亦讓渡本受讓人並於下文視為“同在申請中申請案”),該後者申請案主張該等臨時申請案之權益,並且於此係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案以為參考資料。
發明領域
以下揭示內容一般地係有關於用於放大器的一區域效率增益之程式化網絡以及有關於能夠藉由將該網絡與一放大器結合的一種可程式化增益放大器,更特定言之,係有關於一低雜訊、低失真之可程式增益放大器,其之增益設定能夠以任意選定的各別步驟加以變化,並且於一積體電路中能夠使用相對小數目之電子開關元件而加以應用。
於圖1中顯示一先前技術之低失真之可程式增益放大器之應用。對Vin施以一輸入信號,可為AC或DC。在VOUT 處出現該輸出信號。於此圖示的佈置中,該高增益運算放大器A1 係經組構為一正相(non-inverting)放大器。此組構對於低雜訊應用而言係優於反相(inverting)組構,因為該回饋網絡能夠構成為低阻抗,用以使其之熱干擾作用降至最低而不致累及該放大器輸入阻抗,該阻抗可經由電阻器RIN 獨立地加以設定。環繞運算放大器A1 的該回饋網絡係於多數點處藉由電子開關元件S1 至SN 加以分接。每一開關元件典型地係經建構用以包括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CMOS)元件,並能夠視該所需增益而獨立地打開或關掉。於一控制輸入處所提供的控制信號(C1 至CN )係用以藉由打開與該所需增益相對應之該等適當開關S1 至SN 而選擇該所需增益。該一方法所具優點在於該等電子開關元件S1 至SN 由於輸入電壓方面的改變所造成導通電阻方面的變化,並未因為無信號電流流經該等開關而影響輸出信號之線性。只要開關S1 至SN 其中之一且僅有一者係在任一時刻打開,如此使失真降至最低。
然而,該每一開關之導通電阻並未對該放大器之該總輸入雜訊提供熱雜訊。用以減少CMOS電子元件之該導通電阻(並因而用以降低該放大器的輸入雜訊)的一方法,係增加構成該等開關的該等CMOS元件之實體面積。然而,於一積體電路中,一開關之面積增加造成一增加的晶片面積。由於圖1中所示之方法針對每一所需的增益設定需要一開關,該需要的面積將會是一重大的問題。
根據一觀點,提供一可重組構網絡佈置搭配至少一運算放大器使用。該可重組構網絡佈置包含複數之電阻器與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因此該等電阻器能夠與一或更多運算放大器耦合並選擇性地程式化,俾以構成一回饋路徑以選擇性地設定該放大器之增益,該等複數電阻器與複數開關係經佈置因而該等電阻器能夠於該回饋路徑中選擇性地相互串聯及並聯連接,俾以提供一增益設定的選擇以及低失真。
根據另一觀點,提供一可重組構網絡搭配至少一運算放大器使用。該可重組構網絡包含:一回饋路徑佈置其經組構用以與該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運算放大器之一輸入與一輸出之間提供一可重組構網絡路徑,因此該運算放大器之增益能夠以複數之增益設定的其中任一設定加以程式化。該回饋路徑佈置包含:串聯連接的第一複數之電阻器,俾以提供一電阻器串;一第一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及佈置俾以選擇性地將第一複數之電阻器間一或更多接點連接至該等運算放大器輸入終端的其中之一者;一第二複數之電阻器;以及一第二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與佈置俾以選擇性地將第二複數之電阻器的每一者相互並聯地連接進入該回饋路徑;其中該可重組構回饋路徑係經組構隨著該回饋路徑中連接的第一與第二複數之電阻器的至少之一或更多者變化而耦合至該運算放大器,其中連接至該運算放大器的該可重組構回饋路徑係為該回饋路徑中連接的第一與第二複數之電阻器的至少之一或更多者的一函數。
根據另一觀點,一放大器電路包含:至少一運算放大器;以及一可重組構網絡佈置搭配該運算放大器使用,該可重組構網絡佈置包括:複數之電阻器及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因而該等電阻器能夠與一或更多運算放大器耦合並選擇性地程式化,俾以構成一回饋路徑以選擇性地設定該放大器之增益,該等複數電阻器與複數開關係經佈置因而該等電阻器能夠於該回饋路徑中選擇性地相互串聯及並聯連接,俾以提供一增益設定的選擇以及低失真。
圖2係為所連接的該可重組構網絡佈置的一具體實施例之一概略代表圖式,針對一運算放大器A1 提供一可程式增益。高增益運算放大器A1 係經組構作為一正相放大器,並針對單端操作佈置。對正相放大器A1 之該正相輸入施以輸入電壓VIN 。該網絡佈置包括複數之可各別作業的開關,所有開關經佈置當選擇性打開時,該等開關在該運算放大器A1 之該回饋路徑中介於其之輸出與反相輸入之間,定義該分壓比(voltage division ratio)。該等開關係可個別地並且選擇性地操作,因此該增益能夠隨著該回饋路徑中包括的該等電阻器變化而加以設定,依序地藉由關閉的該等開關加以確定。電阻器RIN 大體上設定該放大器輸入阻抗。介於該運算放大器與系統接地(或是一參考節點)之間,一第一組之電阻器R1 至RN+1 係分別地相互串聯連接。介於相鄰電阻器之間的每一節點係經由一對應開關SC1 至SCN 連接到該反相輸入。因此該等電阻器R1 至RN+1 包含一抽頭電阻器串,經由一系列之以R1 至RN+1 定義的電阻提供回饋。因此,閉合開關SC1 至該開啟狀態造成該回饋路徑中一分壓比等於(R2+R3+...Rn+Rn+1)/(R1+R2+R3+...Rn+Rn+1)。閉合開關SC2 至該開啟狀態造成該回饋路徑中一分壓比等於(R3+...Rn+Rn+1)/(R1+R2+R3+...Rn+Rn+1)等等。因此,能夠藉由選擇性地閉合該等電子開關S1 至SN 的其中之一者而選定各別的分壓器。控制信號CC1 至CCN 各別地控制該等對應開關S1 至SN 的開啟與閉合,因此該控制信號係用以藉由打開個別的電子開關S1 至SN 以及沿著該抽頭電阻器串將一單一點連接至正相放大器A1 的反向輸入,選擇一系列之個別閉迴路增益設定。
電阻器之該網絡佈置亦係經組構因而在該回饋佈置中,不論該等開關SC1 至SCN 係為閉合,電阻器R1 之該電阻在該回饋路徑中亦可加以變化。電阻器RF1 -RFM 係與該等對應開關SF1 -SFM 串聯地連接並與該電阻器R1 並聯。藉由閉合該等開關SF1 至SFM 的一或更多者,該等電阻器RF1 至RFM 的一或更多者係與該電阻器R1 並聯連接,從而當其係與電阻器R1 並聯連接時修正該閉迴路增益。控制信號CF1 至CFN 各別地確定開關SF1 至SFM 之狀態,選擇性地將其開啟俾以將該等電阻器RF1 至RFM (已開啟該等對應開關SF )與電阻器R1 並聯連接。
能夠自動地,例如感應一控制電路後,或是手動地,例如使用者定義輸入,產生該等控制信號。
為了更加詳細地檢查該可程式增益放大器之運算,有助於定義電阻器R2 至RN+1 之電阻的總和為RSTRING 。進一步有助於定義一變數k代表該總電阻RSTRING 之小部分,當電子開關S1 至SN 的單一開關打開時,在A1 之反相輸入與接地(或是一參考節點)之間連接。因此,將具有於R1 與A1 之反相輸入之間連接的(1-k)*RSTRING ,以及於A1 之反相輸入與該參考節點或接地之間連接的k*RSTRING 。最後,有助於定義一電阻RP ,等於R1 與係為開啟的該等電子開關SF1 至SFM 並聯連接的任何電阻器(RF1 至RFM )之該並聯結合相等。例如,假若開關SF1 至SF2 係為開啟,則RP =R1 ∥RF1 ∥RF2
圖3圖示在使用上述定義的一單一增益設定處,圖2之該電路組構的一實例。利用該等定義,供係為開啟的任一電子開關SC1 至SCN ,以及係為開啟的開關SF1 至SFM 之任何結合所用,並假設A1 之該開迴路增益係遠大於該所需的閉迴路增益,運算放大器A1 之該閉迴路增益,ACL ,能夠表示為:
以及
應注意的是具有二獨立的因素其係控制運算放大器A1 之該閉迴路增益。該第一因素,1/k,係為開啟的電子開關SC1 至SCN 的一函數。該第二因素,(RSTRING +RP )/RSTRING ,係為開啟的電子開關SF1 至SFN 的一函數。針對變數k具有N個可能的數值可用,與一次開啟一個的N個電子開關SC1 至SCN 相對應。具有2M 個可能的RP 之數值,與係為開啟的電子開關SF1 至SFN 之不同的結合相對應。然而,並非所有之該等可能的結合係為相互獨立的。因為該揭示佈置的其中之一優點係為容許應用一組任意選定的增益設定,所以對於RP 之數值的選擇必需限制在該等獨立的結合上,因而減少RP 至M+1之數值的可能數字。因此,圖2中該電路容許N*(M+1)個獨立增益設定,同時需要N+M個開關。此係與圖1中所示該先前技術電路對比,該先前技術僅容許具有N個開關的N個增益設定。
清楚的是該圖2中之佈置對於一已知數目的增益設定而言,需要的開關較圖1之該電路為少。然而,由於信號電流在電子開關SF1 至SFN 中流動,(與開關SC1 至SCN 不同)由於導通電阻隨著信號電壓變化,所以其係為失真之潛在來源。利用適當地選擇應用該等增益設定的開關SF1 至SFN 的結合,減輕此失真。特別地,選定RF1 至RFM 之該等數值,以致針對超出該M+1之設定範圍的下一個較低增益設定,藉由連續地開啟一附加的開關而獲得該等所需的增益設定。於此例子中,就一已知的該等增益開關SC1 至SCN 的設定而言,該最高的增益設定係將所有開關SF1 至SFN 關掉,並且該RP 之最終數值係等於R1 。下一個最低增益設定係將其中之一開關,SF1 ,開啟並且該最終的RP 之數值係等於R1 ∥RF1 。下一個最低增益設定係將其中之二開關,SF1 及SF2 ,開啟並且該最終的RP 之數值係等於R1 ∥RF1 ∥RF2 。持續此型態以致針對開關SC1 至SCN 的一已知設定之可能的最低增益設定係將所有的開關SF1 至SFM 開啟。該一方法導致開啟的該等複數開關之間信號電流的共用,將任一者所造成的失真減至最小。於一具體實施例之一實例中,所設計的RP 係涵蓋大約2.5至1的範圍變化,以及該等電阻器RF1 至RFM 並無小於電阻器R1 之數值的十倍。如此確保該等開關SF1 至SFM 並無傳導超過R1 所傳導之該信號電流的十分之一。亦能夠藉由適當地調制如於一同在申請中申請案中所說明的該等控制信號CF1 -CFM ,將開關SF1 至SFM 所造成的失真減至最小。
於一應用中,電阻器RF1 至RFM 係經選定當將每一者開啟時在閉迴路增益中完成減少1 dB(為原來的.8913)的作業。電阻器R1 至RN+1 係經選定因而沿著該等電阻器串,每一分接頭完成於增益上的一8 dB變化,以致在沿著藉由電阻器R1 至RN+1 所構成之該電阻器串RSTRING 的每一分接頭處,該變數k改變為原來的2.512倍。於該一示範性應用中,需要7個電阻(RF1 至RF7 )完成該八個1 dB步驟,以及該RP 之數值將涵蓋由R1 至R1 /2.512的一8 dB範圍變化。
運算放大器A1 可為電壓-回饋型式或是電流-回饋型式。就其中該增益變化涵蓋一寬廣範圍的可程式增益放大器而言,該電流-回饋型式係為有利的,因為所構成的該閉迴路帶寬大體上與該閉迴路增益無關,與該電壓-回饋型式成對比,該閉迴路帶寬典型地與該閉迴路增益成反比。然而,如於業界中所廣為熟知的,一電流-回饋運算放大器的該閉迴路帶寬係與該放大器輸出與其之反相輸入之間該電阻之數值成反比。再者,為了維持穩定性,一已知放大器典型地在該等終端之間需要最小的電阻數值。因此,當使用一電流-回饋運算放大器時,該放大器輸出與其之反相輸入之間該電阻之最小數值,等於R1 與電阻器RF1 至RFM 之所有電阻器並聯,為該設計的一重要觀點。假若定義此電阻作為RPMIN ,可以表示該可程式增益放大器之該最小增益為,其中當k=1(將開關SF1 開啟)以及RP =RPMIN 時:
因此,選擇該最小所需增益以及該RPMIN 之數值將確定RSTRING 之電阻(電阻R2 至RN+1 之總和),由於:
因為,針對任一所需閉迴路增益設定,該RP 之數值係為:
R P =R STRING (kA CL -1) (5)
吾人因而發現RP 之剩餘的M數值。由RP 之該等M+1數值,可以明確地計算RF1 至RFM 的該等M電阻值。針對RP 之最高值將等於R1 。該下一個最高值,於此定義為RP1 ,將由R1 與RF1 並聯而構成,因此必需為:
針對RF2 至RFM 的該等數值可以一相似的形式加以計算。
定義電阻R1 與RF1 至RFM 的該等數值,能夠計算k之該等數值。就針對k之每一數值的該最高增益設定(將SF1 至SFM 關掉),k可經計算為:
由針對每一初步增益設定的該等個別k值,可計算R2 至RN+1 的該等數值。例如,當開關SC2 係為開啟時定義該k值為k2 ,吾等能夠計算電阻器R2 之該數值為:
R 2 =(1-k 2 )R STRING  (8)
同樣地,當開關SC3 係為開啟時定義該k值為k3 ,電阻器R3 之該數值將為:
R 3 =R 2 -(1-k 3 )R STRING  (9)
可以一相似方式計算針對電阻器R4 至RN 的該等剩餘數值,而電阻器RN+1 的該數值將與RSTRING 與R1 至RN 的該總和之間該差值不同。
儘管圖2及3中該具體實施例係顯示為可重組構網絡佈置,其連接至組構為一正相放大器的一高增益運算放大器,於此揭示的該等講授內容能夠應用在組構為一反相放大器的一高增益運算放大器。再者,儘管該放大器係描述為一單端組構,但該運算放大器能夠描述為以一差動模式佈置。例如,就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而言,吾人能夠延伸所說明的該增益設定方法至一業界廣為熟知作為一儀表放大器的放大器布局(amplifier topology)。於圖4中圖示,其係為一概略圖式,使用此方法至一儀表放大器A1之該輸入電路。於此例子中,該輸入電壓係施加在終端VIN+ 與VIN- 之間。該輸出電壓係存在於終端VOUT+ 與VOUT- 之間。針對差動輸入電壓的該閉迴路增益,將與先前針對該單端可程式增益放大器說明的該閉迴路增益相同。只要運算放大器A1 及A2 具有充分的開迴路共態排斥(common mode rejection),則針對共態輸入電壓的該閉迴路增益將單一化。
因此,該可重組構網絡佈置構成一供放大器所用的區域效率增益可程式網絡。當搭配一放大器使用時,該結合構成一可程式增益放大器,其之增益係藉由控制該等不同開關之作動而能夠加以控制,更特定言之,係為一低雜訊、低失真可程式增益放大器,其具有能夠以任意選擇的各別步驟加以變化的增益設定,並且於一積體電路中能夠使用相對小數目之電子元件而加以應用。
應察知的是所說明之該型式的一可重組構網絡佈置,能夠在一單一積體晶片上構成具有一或更多運算放大器,或是與該運算放大器分開地佈置成二或更多分離組件。再者,儘管所有的可重組構回饋佈置之該等具體實施例已說明為在應用中包括一或更多複數電阻器,但該等電路阻抗元件能夠用以建立該等電阻值。
熟知此技藝之人士應瞭解的是能夠對所說明的一般方法加以變化。例如,所選定的該等增益可與針對上述提及之該具體實施例所引用之增益不同。所用之該放大器能夠搭配不同的主動元件以及不同的布局使用。所用之該等開關亦能夠於其之應用中加以變化。
因此,根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新式及改良的區域效率可程式增益放大器。於本說明書中說明的該等示範具體實施例以經由圖式加以呈現而非具限制性,並且熟知此技藝之人士能夠作不同的修改、結合及取代,而不致背離本揭示內容其之廣泛觀點以及在該等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出者之精神與範疇。
該新穎及改良的可重組構網絡佈置,當與一運算放大器耦合時,提供一區域效率可程式增益放大器。其之所有元件係涵蓋於以下該等申請專利範圍之至少之一者的範疇內。目前揭示的系統與方法中無任何元件係為放棄權利的,且並不意欲必要地限制該等申請專利範圍之說明。於該等申請專利範圍中,於單一者中有關於一元件之參考除非明白地如此陳述,並不意欲意指“一且僅為一”,而是“一或更多”。對於熟知此技藝之人士所熟知或之後熟知的與此整個揭示內容中說明之該等不同具體實施例之該等元件等效的所有結構性及功能性,於此明確地併入本案作為參考並意欲由本申請專利範圍所包含。此外,於此揭示者皆不意欲提供與大眾,而不論該揭示內容是否明確地於申請專利範圍中詳述。
A1 ...高增益運算放大器
A2 ...運算放大器
ACL ...開迴路增益
C1 至CN ...控制信號
CC1 -CCM ...控制信號
CF1 -CFM ...控制信號
k...變數
R1 -RN+1 ...電阻器
RF1 -RFM ...電阻器
RIN ...電阻器
RP ...電阻
RP1 ...電阻
RPMIN ...電阻
RSTRING ...電阻器R2 至RN+1 之電阻的總和
S1 至SN ...電子開關元件
SC1 -SCN ...對應開關
SF1 -SFM ...對應開關
VIN ...輸入電壓
VIN+ ...終端
VIN- ...終端
VOUT+ ...終端
VOUT- ...終端
參考該等附加圖式,其中於整個圖式中具有相同代表符號的元件係代表相同的元件,其中:
圖1係為一先前技術之使用一可重組構網絡佈置的可程式增益放大器的一部分概略、部分方塊圖;
圖2係為一可程式增益放大器的一具體實施例的一部分概略、部分方塊圖,該放大器具有使用於此說明之該等講授內容的一組構;
圖3係為圖2中顯示該可程式增益放大器的一簡化形式的一實例之一部分概略、部分方塊圖;
圖4係為使用於此說明之該等講授內容的一儀表放大器的一實例之一部分概略、部分方塊圖。
A1 ...高增益運算放大器
A2 ...運算放大器
ACL ...開迴路增益
C1 至CN ...控制信號
CC1 -CCM ...控制信號
CF1 -CFM ...控制信號
R1 -RN+1 ...電阻器
RF1 -RFM ...電阻器
RIN ...電阻器
SC1 -SCN ...對應開關
SF1 -SFM ...對應開關
VOUT ...終端
VIN ...輸入電壓

Claims (60)

  1. 一種搭配至少一運算放大器使用的可重組構網絡,其包括:複數電阻器與複數開關,其經建構而使得該複數個電阻器能夠與一或更多運算放大器耦合並選擇性地程式化,以構成一回饋路徑,從而選擇性地設定該運算放大器之增益,該複數電阻器與複數開關係經佈置使得該複數個電阻器能夠於該回饋路徑中選擇性地相互串聯及並聯連接,以提供增益設定的選擇,其中該複數電阻器與複數開關包括:一第一複數之電阻器,其經串聯連接以提供一電阻器串;一第一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及佈置因而能夠將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之間的一或更多接點連接至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入的其中之一者;一第二複數之電阻器;及一第二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及佈置使得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的每一者能夠與另一者相互並聯地連接進入該回饋路徑;其中該可重組構回饋路徑係經組構隨著該回饋路徑中連接的第一與第二複數之電阻器的至少之一或更多者變化而耦合至該運算放大器,且其中該電阻器串之該電阻器(R1)的其中之一者能夠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該電阻器串中的其他電阻器 之間經連接,以致該運算放大器之增益係經定義為: 其中該RSTRING 係為能夠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入與一參考節點之間連接的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之該等電阻器的總和之電阻(R2至RN+1);k係為該總電阻器RSTRING 之小部分,其係針對一特別的增益設定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入與該參考節點之間連接;RP 係為藉由與該一電阻器(R1)併聯連接進入該回饋路徑的該第二複數電阻器之無任一者、一或更多者所提供的該合成電阻。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二複數之開關經建構與佈置以選擇性地與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的每一者連接進入該回饋路徑,使得於該回饋路徑中連接的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將與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的至少之一者並聯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電阻器串經建構與佈置因而將其能夠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一參考節點之間連接,並且係經組構為一分壓器,其中該第一複數之開關之該狀態確定該分壓器於何處相關於該回饋路徑佈置分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係經佈置作為一電阻器串,其包括複數之分接 點,以及該第一複數之開關之每一者選擇性地與該電阻器串之該等分接點的一對應者分接,俾以定義該回饋路徑中該電壓分壓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係經組構作為一電阻器匯流排,其經佈置因而每一電阻器視該第二複數之一對應開關的狀態而定,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該電阻器串上的一分接頭之間為可連接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進一步包括一控制器,用以控制每一開關之作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閉迴路增益係為1/k與(RSTRING +RP )之該乘積的一函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包括N+1電阻器,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包括M電阻器,k具有一數值係介於0與1之間,以及RP 具有可能的2M 之數值,其中M係為一整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之每一者係連續地與該第一複數電阻器之該電阻器R1並聯連接,以致針對任何增益設定的該RP 之數值總是係藉由該最大可能數目的並聯電阻器加以確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之每一者具有一電阻,其至少較該第一複數電阻器之該電阻器R1的一電阻大十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經組構與該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正相輸入之間提供一可重組構回饋路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經組構與該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反相輸入之間提供一可重組構回饋路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進一步經組構為連接至一第二運算放大器,俾以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入與輸出之間提供一第二可重組構回饋路徑,因此能夠在複數增益設定的任一者下將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增益程式化,該回饋路徑佈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三複數之電阻器,其係串聯連接俾以提供一第二電阻器串;一第三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及佈置因而能夠將在該第三複數之電阻器之間的一或更多接點連接至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入的其中之一者;一第四複數之電阻器;以及一第四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與佈置因而將第四複數之電阻器的每一者選擇性地連接進入該第二回饋路徑;其中該選定的增益設定係為隨著該第二回饋路徑中連接的該第三與第四複數電阻器中該一或更多電阻器變化而建立的該第一與第二回饋路徑的一函數。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四複 數之開關經建構與佈置,俾以選擇性地與該第四複數之電阻器的每一者連接進入該回饋路徑,於該回饋路徑中連接的該第四複數之電阻器將與該第三複數之電阻器的至少之一者並聯連接。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電阻器串經建構與佈置因而其能夠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一參考節點之間連接,並且係經組構為一分壓器,其中該第三複數之開關之該狀態確定該分壓器於何處相關於該回饋路徑佈置分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三複數之電阻器係經佈置作為一電阻器串,其包括複數之分接點,以及該第三複數之開關之每一者選擇性地與該電阻器串之該等分接點的一對應者分接,俾以定義該回饋路徑中該電壓分壓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四複數之電阻器係經組構作為一電阻器匯流排,其經佈置因而每一電阻器視該第四複數之一對應開關的狀態而定,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該電阻器串上的一分接頭之間為可連接的。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進一步包括一控制器,用以控制每一開關之作動。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電阻器串之該電阻器(R1)的其中之一者係經組構而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該電阻器串中的其他電阻器之間經連 接,以致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增益係經定義為: 其中該RSTRING 係為能夠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入與一參考節點之間連接的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之該等電阻器的總和之電阻(R2至RN+1);k係為該總電阻器RSTRING 之小部分,其係針對一特別的增益設定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入與該參考節點之間連接;RP 係為藉由與該一電阻器(R1)並聯連接進入該回饋路徑的該第四複數電阻器之無任一者、一或更多者所提供的該合成電阻。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閉迴路增益係為1/k與(RSTRING +RP )之該乘積的一函數。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包括N+1電阻器,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包括M電阻器,k具有一數值係介於0與1之間,以及RP 具有可能的2M 之數值,其中M係為一整數。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一複數之開關包括N個開關;以及該第二複數之開關包括M個開關,其中該運算放大器係為可程式化至N*(M+1)個狀態之任一者。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的該等電阻器之數值係經設定,因此每一者 當於該回饋路徑中連接時,大體上提供該閉迴路增益中1dB變化。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的該等電阻器之數值係經設定,因此每一者大體上提供該運算放大器之增益中8dB變化。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經組構為與該第二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正相輸入之間提供一可重組構回饋路徑。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經組構為與該第二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反相輸入之間提供一可重組構回饋路徑。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藉由該可重組構回饋網絡所確定的該增益設定,確定在該第一及第二運算放大器係經連接作為一差動對時,最終放大器之差動增益以及共用模式係總是為單一的。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經組構為與該第一及第二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各別的運算放大器之反相輸入與對應的輸出之間提供各別的第一與第二可重組構回饋路徑。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組構為與一電壓-回饋式放大器連接。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 徑佈置組構為與一電流-回饋式放大器連接。
  31. 一種搭配至少一運算放大器使用的可重組構網絡,其包含:一回饋路徑佈置,其係經組構為與該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入與輸出之間提供一可重組構回饋路徑,因此能夠在複數增益設定的任一者下將該運算放大器之增益程式化,該回饋路徑佈置包含:一第一複數之電阻器,其係串聯連接俾以提供一電阻器串;一第一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及佈置俾以選擇性地將在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之間的一或更多接點連接至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入的其中之一者;一第二複數之電阻器;以及一第二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與佈置俾以選擇性地將第二複數之電阻器的每一者相互並聯地連接進入該回饋路徑;其中該可重組構回饋路徑係經組構為隨著該回饋路徑中連接的該第一與第二複數電阻器中該一或更多電阻器變化與該運算放大器耦合,其中該電阻器串之該電阻器(R1)的其中之一者係經組構而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該電阻器串中的其他電阻器之間經連接,以致該運算放大器之增益係經定義為: 其中該RSTRING 係為能夠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入與一參考節點之間連接的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之該等電阻器的總和之電阻(R2至RN+1);k係為該總電阻器RSTRING 之小部分,其係針對一特別的增益設定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入與該參考節點之間連接;RP 係為藉由與該一電阻器(R1)並聯連接進入該回饋路徑的該第二複數電阻器之無任一者、一或更多者所提供的該合成電阻。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二複數之開關係經建構與佈置俾以選擇性地將第二複數之電阻器的每一者選擇性地連接進入該回饋路徑,因此該回饋路徑中連接的第二複數之電阻器將與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之至少之一者並聯連接。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電阻器串經建構與佈置因而其能夠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一參考節點之間連接,並且係經組構為一分壓器,其中該第一複數之開關之該狀態確定該分壓器於何處相關於該回饋路徑佈置分接。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係經佈置作為一電阻器串,其包括複數之分接點,以及該第一複數之開關之每一者選擇性地與該電阻器串之該等分接點的一對應者分接,俾以定義該回饋路徑中該電壓分壓比。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係經組構作為一電阻器匯流排,其經佈置因而每一電阻器視該第二複數之一對應開關的狀態而定,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該電阻器串上的一分接頭之間為可連接的。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進一步包括一控制器,用以控制每一開關之作動。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閉迴路增益係為1/k與(RSTRING +RP )之該乘積的一函數。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包括N+1電阻器,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包括M電阻器,k具有一數值係介於0與1之間,以及RP 具有可能的2M 之數值,其中M係為一整數。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之每一者係連續地與該第一複數電阻器之該電阻器R1並聯連接,以致針對任何增益設定的該RP 之數值總是係藉由該最大可能數目的並聯電阻器加以確定。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之每一者具有一電阻,其至少較該第一複數電阻器之該電阻器R1的一電阻大十倍。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經組構與該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該輸出與正相輸入之間提供一可重組構回饋路 徑。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經組構與該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反相輸入之間提供一可重組構回饋路徑。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進一步經組構為連接至一第二運算放大器,俾以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入與輸出之間提供一第二可重組構回饋路徑,因此能夠在複數增益設定的任一者下將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增益程式化,該回饋路徑佈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三複數之電阻器,其係串聯連接俾以提供一第二電阻器串;一第三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及佈置因而能夠將在該第三複數之電阻器之間的一或更多接點連接至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該輸入的其中之一者;一第四複數之電阻器;以及一第四複數之開關,其經建構與佈置因而將第四複數之電阻器的每一者選擇性地連接進入該第二回饋路徑;其中該選定的增益設定係為隨著該第二回饋路徑中連接的該第三與第四複數電阻器中該一或更多電阻器變化而建立的該第一與第二回饋路徑的一函數。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四複數之開關經建構與佈置,俾以選擇性地與該第四複數之電阻器的每一者連接進入該回饋路徑,因此於該回饋路徑中 連接的該第四複數之電阻器將與該第三複數之電阻器的至少之一者並聯連接。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電阻器串經建構與佈置因而其能夠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一參考節點之間連接,並且係經組構為一分壓器,其中該第三複數之開關之該狀態確定該分壓器於何處相關於該回饋路徑佈置分接。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三複數之電阻器係經佈置作為一電阻器串,其包括複數之分接點,以及該第三複數之開關之每一者選擇性地與該電阻器串之該等分接點的一對應者分接,俾以定義該回饋路徑中該電壓分壓比。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四複數之電阻器係經組構作為一電阻器匯流排,其經佈置因而每一電阻器視該第四複數之一對應開關的狀態而定,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該電阻器串上的一分接頭之間為可連接的。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進一步包括一控制器,用以控制每一開關之作動。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電阻器串之該電阻器(R1)的其中之一者係經組構而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該電阻器串中的其他電阻器之間經連接,以致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增益係經定義為: 其中該RSTRING 係為能夠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入與一參考節點之間連接的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之該等電阻器的總和之電阻(R2至RN+1);k係為該總電阻器RSTRING 之小部分,其係針對一特別的增益設定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入與該參考節點之間連接;RP 係為藉由與該一電阻器(R1)並聯連接進入該回饋路徑的該第四複數電阻器之無任一者、一或更多者所提供的該合成電阻。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閉迴路增益係為1/k與(RSTRING +RP )之該乘積的一函數。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一複數之電阻器包括N+1電阻器,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包括M電阻器,k具有一數值係介於0與1之間,以及RP 具有可能的2M 之數值,其中M係為一整數。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一複數之開關包括N個開關;以及該第二複數之開關包括M個開關,其中該運算放大器係為可程式化至N*(M+1)個狀態之任一者。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二複數之電阻器的該等電阻器之數值係經設定,因此每一者當於該回饋路徑中連接時,大體上提供該閉迴路增益中1dB變化。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第一複 數之電阻器的該等電阻器之數值係經設定,因此每一者大體上提供該運算放大器之增益中8dB變化。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經組構為與該第二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正相輸入之間提供一可重組構回饋路徑。
  5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經組構為與該第二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之輸出與反相輸入之間提供一可重組構回饋路徑。
  5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藉由該可重組構回饋網絡所確定的該增益設定,確定在該第一及第二運算放大器係經連接作為一差動對時,最終放大器之差動增益以及共用模式係總是為單一的。
  5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係經組構為與該第一及第二運算放大器連接,俾以在該各別的運算放大器之反相輸入與對應的輸出之間提供各別的第一與第二可重組構回饋路徑。
  5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組構為與一電壓-回饋式放大器連接。
  6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可重組構網絡,其中該回饋路徑佈置組構為與一電流-回饋式放大器連接。
TW099127285A 2009-08-14 2010-08-16 區域效率之可程式增益放大器 TWI5099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3403909P 2009-08-14 2009-08-14
US23403109P 2009-08-14 2009-08-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8301A TW201138301A (en) 2011-11-01
TWI509987B true TWI509987B (zh) 2015-11-21

Family

ID=428368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7286A TWI552518B (zh) 2009-08-14 2010-08-16 用於低失真可程式增益放大器之動態切換驅動
TW099127285A TWI509987B (zh) 2009-08-14 2010-08-16 區域效率之可程式增益放大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7286A TWI552518B (zh) 2009-08-14 2010-08-16 用於低失真可程式增益放大器之動態切換驅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8378718B2 (zh)
EP (1) EP2465199B1 (zh)
JP (2) JP2013502186A (zh)
CN (1) CN102577111B (zh)
HK (1) HK1173568A1 (zh)
TW (2) TWI552518B (zh)
WO (2) WO20110200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1661B2 (en) * 2011-10-24 2013-11-12 Conexant Systems, Inc. Audio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with automatic reconfiguration
US8941418B2 (en) * 2011-11-16 2015-01-27 Mediatek Inc. Driving circuits with power MOS breakdown protection and driving methods thereof
DE112013002394T5 (de) 2012-05-10 2015-02-26 That Corp. Verstärker mit programmierbarer Verstärkung
CN103595352B (zh) * 2012-08-13 2016-06-08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应用于音频放大器输入级的低失真电平位移缓冲电路结构
CN103560760B (zh) * 2013-11-13 2019-05-03 福禄克精密测量有限公司 放大电路以及测量装置
US9628081B2 (en) * 2014-08-12 2017-04-18 Xilinx, Inc. Interconnect circuits having low threshold voltage P-channel transistors for a programmable integrated circuit
WO2016035192A1 (ja) * 2014-09-04 2016-03-10 株式会社ソシオネクスト 送信回路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US9998077B2 (en) 2015-12-23 2018-06-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mplifier with nonlinearity compensation
KR102628932B1 (ko) 2016-09-05 2024-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변 이득 증폭기 및 가변 이득 증폭기의 동작 방법
US10270407B2 (en) * 2017-08-31 2019-04-23 Core Chip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US10547299B1 (en) * 2019-01-29 2020-01-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Fast transient and low power thin-gate based high-voltage switch
JP7431632B2 (ja) 2020-03-17 2024-02-15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アナログスイッチ回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309A (en) * 1992-01-09 1993-08-03 Analog Devices, Inc.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US20050264360A1 (en) * 2004-05-27 2005-12-01 Ma Fan Y Resistor and switch-minimized variable analog gain circuit
US7250890B1 (en) * 2005-12-19 2007-07-31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Area-efficient, digital variable resistor with high resolution
TW200820630A (en) * 2006-10-19 2008-05-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Voltage conversion device having non-linear gain
TW200822548A (en) * 2006-09-07 2008-05-16 Nat Semiconductor Corp Gain adjustment for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4854A (en) * 1983-08-04 1985-10-01 Motorola, Inc. Analog switch structure having low leakage current
JPH0693622B2 (ja) * 1985-12-25 1994-11-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ナログスイツチ回路
JPS62256526A (ja) * 1986-04-30 1987-11-09 Nippon Hoso Kyokai <Nhk> 静電誘導トランジスタの駆動回路
JP3002555B2 (ja) * 1991-03-18 2000-0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
JP3283137B2 (ja) * 1994-05-26 2002-05-20 株式会社東芝 可変利得増幅回路
US5481217A (en) * 1994-09-21 1996-01-02 Houston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High current test signal converter circuit
JPH0983324A (ja) * 1995-09-06 1997-03-28 Murata Mfg Co Ltd 共振ドライブ用mosゲートスイッチデバイス
JP3306290B2 (ja) * 1996-03-19 2002-07-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変換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動機駆動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US6819768B1 (en) 1998-09-24 2004-11-16 Ess Technology, Inc. Volume control device using a digitally adjustable resistor
US6271699B1 (en) * 1999-04-02 2001-08-07 Motorola, Inc. Driver circu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ition time of a signal
US6268759B1 (en) * 1999-11-23 2001-07-3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ow-power 5-volt input/output tolerant circuit with power-down control for a low voltage CMOS crossbar switch
TW528939B (en) * 2001-10-03 2003-04-21 Realtek Semi Conductor Co Ltd Output circuit having adjustment of output voltage slew rate
JP3949027B2 (ja) * 2002-08-06 2007-07-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ナログスイッチ回路
JP2004254283A (ja) * 2003-01-30 2004-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利得制御装置
US20040196089A1 (en) * 2003-04-02 2004-10-07 O'donnell John J. Switching device
FR2868627B1 (fr) 2004-04-02 2006-06-16 St Microelectronics Sa Circuit integre avec reseau resistif a desappariement reduit
JP2008193144A (ja) * 2007-01-31 2008-08-2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サーマルヘッド駆動回路
US7675354B2 (en) * 2007-11-19 2010-03-09 Analog Devices, Inc. Switching circuit for switchably connecting an input node and an output nod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309A (en) * 1992-01-09 1993-08-03 Analog Devices, Inc.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US20050264360A1 (en) * 2004-05-27 2005-12-01 Ma Fan Y Resistor and switch-minimized variable analog gain circuit
US7250890B1 (en) * 2005-12-19 2007-07-31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Area-efficient, digital variable resistor with high resolution
TW200822548A (en) * 2006-09-07 2008-05-16 Nat Semiconductor Corp Gain adjustment for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s
TW200820630A (en) * 2006-10-19 2008-05-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Voltage conversion device having non-linear ga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80920B2 (en) 2014-03-25
HK1173568A1 (zh) 2013-05-16
EP2465199A1 (en) 2012-06-20
US8378718B2 (en) 2013-02-19
US20130038357A1 (en) 2013-02-14
US20110068863A1 (en) 2011-03-24
JP2013502186A (ja) 2013-01-17
TW201138301A (en) 2011-11-01
US20110068833A1 (en) 2011-03-24
EP2465199B1 (en) 2016-10-05
CN102577111A (zh) 2012-07-11
JP6175100B2 (ja) 2017-08-02
WO2011020087A1 (en) 2011-02-17
TW201138295A (en) 2011-11-01
US8610469B2 (en) 2013-12-17
WO2011020085A1 (en) 2011-02-17
TWI552518B (zh) 2016-10-01
JP2015208016A (ja) 2015-11-19
CN102577111B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9987B (zh) 區域效率之可程式增益放大器
US8111096B2 (en) Variable gain amplifier circuit and filter circuit
EP133173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EP1753139B1 (en)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with programmable current control
JP2009524318A (ja) 低雑音増幅器
JP2008514036A (ja) プログラム可能な低雑音増幅器および方法
KR101624194B1 (ko) 가변 이득 증폭기 방법 및 시스템
Tsou et al. A low-power CMOS linear-in-decibel variable gain amplifier with programmable bandwidth and stable group delay
JP5382894B2 (ja) 多重帯域電力増幅器
WO1999053613A1 (en) Attenuating volume control
US7843261B2 (en) Resistor network for programmable transconductance stage
US20200106390A1 (en) Current mode chopper amplifier
CN104348421B (zh) 开关模式放大器
KR100674535B1 (ko) 저항 래더 회로를 사용한 볼륨 회로
JP4907395B2 (ja) 可変利得増幅回路
US7710179B2 (en) Programmable gain attenuator for track and hold amplifiers
Barbieri et al. A differential difference amplifier with dynamic resistive degeneration for MEMS microphones
JP2007300538A (ja) アクティブインダクタ
JP2014033254A (ja) 電気信号出力装置、差動出力ドライバ、及び出力装置
WO2013166238A1 (en) Compensation technique for feedback amplifiers
CN112787604A (zh) 放大器
TWI621330B (zh) 可程式設計的放大器電路
JP7282242B1 (ja) 差動型rfスイッチ機能付き増幅器
CN103066935A (zh) 具有高增益的电平转换电路
JP2904113B2 (ja) 可変利得増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