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2129B - Operation of the rope, sunshine shelter device operation device - Google Patents

Operation of the rope, sunshine shelter device operation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2129B
TWI502129B TW100115049A TW100115049A TWI502129B TW I502129 B TWI502129 B TW I502129B TW 100115049 A TW100115049 A TW 100115049A TW 100115049 A TW100115049 A TW 100115049A TW I502129 B TWI502129 B TW I5021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tting
connecting member
ball
connecting portion
convex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5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4571A (en
Inventor
Hajime Nakamura
Seiya Abo
Eiji Kawai
Masaya Yamaguchi
Shojiro Uehara
Original Assignee
Tachikawa Blind Mf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058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1861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059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2243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0588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1861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kawa Blind Mfg filed Critical Tachikawa Blind Mfg
Publication of TW201144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4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2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21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6Details of cords, e.g. buckles, drawing knob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8Other detai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40Roller blinds
    • E06B9/42Parts or details of roller blinds, e.g. suspension devices, blind box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0/00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 E04F10/02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of flexible canopy materials, e.g. canvas ; Baldachins
    • E04F10/06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of flexible canopy materials, e.g. canvas ; Baldachins comprising a roller-blind with means for holding the end away from a build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62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flexibly-interconnected horizontal or vertical strips; Concertina blinds, i.e. upwardly folding flexible screens
    • E06B2009/2625Pleated screens, e.g. concertina- or accordion-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6Details of cords, e.g. buckles, drawing knobs
    • E06B2009/3265Emergency release to prevent strangulation or excessive loa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03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with ladder-ta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 Y10T24/4522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including member having distinct formations and mating member selectively interlocking therewith
    • Y10T24/45602Receiving member includes either movable connection between interlocking components or variable configuration cavity
    • Y10T24/45775Receiving member includes either movable connection between interlocking components or variable configuration cavity having resiliently biased interlocking component or segment
    • Y10T24/4578Cavity or projection rotates about axis of cavity to dissoci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Description

操作拉繩,日照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操作拉繩以及操作裝置,該操作拉繩適合用於橫式百葉窗、縱型百葉窗、捲繞型螢幕、紗窗、上下滑動窗、帆布篷、天窗、曬衣架竿等,上述操作裝置用於操縱橫式百葉窗、褶型螢幕、挽起式窗簾等的日照遮蔽裝置之遮蔽件。
(1)關於操作拉繩
作為橫式百葉窗的一種,有在可旋轉地支撐於頂側箱體的一端上的滑輪上懸掛環狀的操作拉繩,藉由操縱上述操作拉繩使滑輪旋轉來傳動給頂側箱體內的葉片驅動機構,由此可以進行葉片的升降操作及角度調節的裝置。而且,還有藉由操作拉繩使滑輪滾動來操縱縱型百葉窗的技術也已周知。更進一步,不只是日照遮蔽件,操作拉繩也被用於卷防蟲網之類的物品、起落窗的升降機構、曬衣架等的升降機構。
例如,上述操作拉繩是將由合成樹脂形成的帶狀拉繩的兩端藉由焊接或壓膠的方法形成為環狀而成的部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3)。如專利文獻4所述,上述操作拉繩懸掛在位於安裝有滑輪的滑輪罩體內側且形成於滑輪圓周面的凹槽上,可以驅動上述滑輪旋轉。
(2)關於球鏈
作為操作拉繩的一個例子,可使用球鏈。
球鏈例如是在用合成樹脂形成的帶狀拉繩上用相同的合成樹脂等間隔地成形並固定球體而成。而且,球鏈使其各球體順次卡合到滑輪圓周面的凹槽,由此可以驅動滑輪旋轉。
上述球鏈一般具有用連接器將成型安裝有多個球體的拉繩的兩端連接成環狀而成的結構。並且,對於藉由使球鏈相對滑輪滾動1周以上而進行葉片升降操縱的橫式百葉窗來說,球鏈結合部的球體形狀及球體間隔必須與其他部分的球體形狀及球體間隔一致。
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一種將結合部的球體分成兩部分,再將各個分割部相互嵌合構成球體的方案(參照專利文獻5)。
如前所述,如果環狀球鏈從滑輪垂下,上述球鏈的自由端有時會掛到在室內移動的住戶或其他的移動物體。
因此,就構成環狀球鏈的連接部來說,當有超過通常拉力的較大拉力作用于其上時,其需要具備因上述拉力被切斷而確保住戶的安全,且對懸掛球鏈的滑輪等的損壞防患於未然的故障安全功能。因這種故障安全功能,可以解除對住戶等的勾絆而容許住戶等的移動,且對懸掛球鏈的滑輪等的損壞可以防患於未然。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實用新型專利 實公昭62-45025號
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 特許2782508號
專利文獻3 日本實用新型專利 實公昭39-23680號
專利文獻4 日本專利 特許2744563號
專利文獻5 日本專利申請 特開2003-184456號
(1)關於操作拉繩
要將如前所述被堅固固定的環狀操作拉繩從百葉窗取下時,必須要切斷或分離壓膠,所以一旦取下後,不太容易再次安裝到百葉窗中利用。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容易更換的環狀操作拉繩。
(2)關於球鏈
在上述的球鏈中,互相嵌合分割部而形成連接部時,為了確保上述連接部具有充分的保持力,需要用超過上述保持力的推壓力嵌合連接部,並需要特定的工具。因此,用較大的拉力切斷後也不容易再結合。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拉繩的連接部,該拉繩的連接部用輕微的操作力即能確實且可確認地連接拉繩,也能確保充分的保持力。
並且,上述球鏈中,構成球鏈的各個球體之間的間距與懸掛球鏈的滑輪的凹凸部之間的間距大致相同,以使球鏈的各個球體圓滑地卡合到滑輪。
因此,球鏈的連接部卡合到滑輪時,由於連接部的球體和其前後的球體分別卡合到滑輪的凹槽,所以在連接部作用有拉斷該連接部的拉力作用時,由於該拉力連接部會脫離。
如果在連接部沒有卡合到滑輪的狀態下連接部被切斷,則再結合連接部而使球鏈恢復到環狀是比較容易的。可是,如果在連接部卡合到滑輪的狀態下連接部脫離,則球鏈會從滑輪脫落。因此,存在為了將球鏈再次懸掛到滑輪,且使球鏈恢復成環狀而需要繁雜的操作的問題。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一日照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該日照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在通常操作中,當球鏈的連接部卡合到滑輪上時,可以防止連接部的脫離。
也就是說,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容易地進行連接和分離的操作拉繩,以及具有上述操作拉繩的日照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
上述課題可以藉由如下所示的本發明第一~第三個觀點中的至少一個來解決。關於以下第一~第三個觀點敍述的內容可以互相組合,藉由組合可以得到更優的效果。
(本發明的第一個觀點)
本發明的第一個觀點提供一操作拉繩,該操作拉繩包括具有一端及另一端的主拉繩、設置於上述一端的第一連接部,以及設置於另一端的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可以直接或藉由連接部件相互連接,且藉由相鄰的連接部或連接部件間的相對旋轉,或向非主拉繩長度方向的相對移動,可以實現脫嵌。
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操作拉繩,使用時,可將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連接成環狀而使用,不使用時和交換操作拉繩時,藉由相鄰的連接部或連接部件間的相對旋轉,或向非主拉繩長度方向的相對移動來解除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的連接,從而可以實現非環狀。另外,所謂“相鄰的連接部或連接部件間”,在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直接連接時,指的是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在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藉由連接部件連接時,指的是第一連接部和與連接部件之間或第二連接部與連接部件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觀點,(1)不使用操作拉繩時解除連接部的連接而實現非環狀,可以將事故防患於未然,(2)不用切斷操作拉繩也可以從百葉窗等取下操作拉繩,(3)可以比較容易地將操作拉繩更換成其他部件。
此外,當急劇的衝擊施加於操作拉繩的長度方向時,操作拉繩被分離成為非環狀的操作拉繩是公知的(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申請特開2003-184456號),與這樣的操作拉繩相比,本發明的操作拉繩在下述各點有所不同。
(1)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目的是,容易地使操作拉繩環狀化‧非環狀化,由此解決環狀操作拉繩所具有的種種問題,因為上述公知發明的目的是,當急劇的衝擊施加於操作拉繩的長度方向時,操作拉繩被非環狀化以確保安全性,所以,兩者的基本目的不相同(另外,在急劇的衝擊施加於操作拉繩的長度方向時,本發明的操作拉繩也可以被分離成為非環狀,但這個結構不是必須的。)
(2)由於使本發明的操作拉繩環狀化‧非環狀化時所施加的力(稱之為“環狀化‧非環狀化力”)的方向,與操作拉繩的長度方向不同,所以,環狀化‧非環狀化力的大小比操作拉繩通常操作時施加給操作拉繩的力(稱之為“操作力”)小也可以,不需要使用特別的夾具,即使在家庭中也能容易地使操作拉繩實現環狀化‧非環狀化。另一方面,在上述公知發明中,由於使設置在操作拉繩兩端的嵌合凸部和嵌合孔在軸方向彈性地嵌合,所以,環狀化‧非環狀化力的方向與操作拉繩的長度方向一致。這時,環狀化‧非環狀化力的大小需要比操作力大。那是因為環狀化‧非環狀化力如果比操作力小,則在操作拉繩的通常操作時會被非環狀化。環狀化‧非環狀化力較大時,不使用夾具而使之環狀化是比較困難的。因此,上述公知發明在家庭中使操作拉繩環狀化是比較困難的。
下面對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種種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下面所示的種種實施形態可以相互組合。
作為一個例子,第一連接部具有軸狀的嵌合凸部,第二連接部具有能嵌合上述嵌合凸部的嵌合孔,上述嵌合凸部藉由插入上述嵌合孔並旋轉可以嵌合到上述嵌合孔。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嵌合凸部具有直徑比上述嵌合凸部的基端直徑大的膨徑部,在上述嵌合孔設置有卡合到上述膨徑部的卡合部。
作為一個例子,在上述膨徑部和上述嵌合孔的內周面設置有定位單元,該定位單元可以將上述嵌合凸部的旋轉位置定位。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嵌合凸部和上述嵌合孔的嵌合位置是將上述嵌合凸部插入到上述嵌合孔並旋轉90度的位置。
作為一個例子,第一連接部具有嵌合孔,第二連接部具有可以嵌合到上述嵌合孔的嵌合凸部,上述嵌合孔在垂直於上述主拉繩的軸心方向可以插入上述嵌合凸部。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嵌合凸部為軸狀,上述嵌合孔具有能插入嵌合凸部的直徑,同時,具有將上述嵌合凸部從上述主拉繩的軸心方向拔出的開口槽,上述開口槽的寬度比上述嵌合凸部的直徑小。
作為一個例子,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的一方或雙方具有與上述主拉繩不同的顏色。
作為一個例子,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可以藉由連接部件互相連接,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分別具有軸狀的嵌合凸部,上述連接部件具有從兩個方向嵌合上述嵌合凸部的筒狀的形狀,上述嵌合凸部在前端具有比上述嵌合凸部的基端直徑大的膨徑部,在上述連接部件設置有卡合部,該卡合部藉由將上述膨徑部插入上述連接部件並使之旋轉而卡合到上述膨徑部。
作為一個例子,在上述膨徑部和上述連接部件的內周面設置有定位上述嵌合凸部旋轉位置的定位單元。
作為一個例子,嵌合到上述連接部件的一對嵌合凸部的嵌合角度是相對偏離的。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嵌合角度是各嵌合凸部中心線相互垂直的角度。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嵌合凸部注塑成型於上述主拉繩上。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嵌合凸部是實心體。
作為一個例子,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可以藉由連接部件互相連接,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分別具有嵌合孔,上述連接部件具有一對嵌合凸部和軸部,該一對嵌合凸部可以嵌合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各自的嵌合孔,上述軸部連接上述嵌合凸部,上述嵌合孔可以在垂直於上述主拉繩的軸心的方向插入上述嵌合凸部。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嵌合凸部為軸狀,上述嵌合孔具有能插入上述嵌合凸部的直徑,同時,還具有將上述嵌合凸部從上述主拉繩的軸心方向拔出的開口槽,上述開口槽的寬度比上述嵌合凸部的直徑小。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連接部件具有與上述主拉繩不同的顏色。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主拉繩上等間隔地設置有由合成樹脂構成的球體。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主拉繩的兩端分別具有半球部,第一連接部由具有半球部的第一連接部件構成,第二連接部由具有半球部的第二連接部件構成,第一連接部件及第二連接部件藉由使各自的半球部固定於上述主拉繩兩端的半球部而固定於上述主拉繩。
作為一個例子,第一連接部由具有連接拉繩的第一連接部件構成,第二連接部由具有連接拉繩的第二連接部件構成,第一連接部件及第二連接部件分別藉由將上述連接拉繩插入到上述主拉繩兩端的軸心部並經過縫製而固定於上述主拉繩。
作為一個例子,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向橫向的外徑與上述主拉繩的最大直徑相同或者比上述主拉繩的最大直徑小。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主拉繩越接近其兩端,直徑形成的越小。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主拉繩的兩端分別具有凸緣部,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分別由第一連接部件及第二連接部件構成,該第一連接部件及第二連接部件具有與上述凸緣部卡合的卡合部。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主拉繩的兩端分別具有球體,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分別由第一連接部件及第二連接部件構成,該第一連接部件及第二連接部件具有能卡合上述球體的卡合孔。
作為一個例子,第一連接部件及第二連接部件其外形尺寸比滑輪和滑輪罩體之間的間隔大。
(本發明的第二個觀點)
本發明的第二個觀點提供一種操作拉繩,在兩端部由連接部連接的拉繩中,上述連接部由第一連接部件和第二連接部件構成,上述第一連接部件具有軸狀的嵌合凸部,上述第二連接部件具有能卡合上述嵌合凸部的嵌合孔,上述嵌合凸部可藉由插入上述嵌合孔並旋轉來嵌合到該嵌合孔,上述第一連接部件設置有顯示單元,該顯示單元用於顯示上述嵌合凸部嵌合到嵌合孔的狀況。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用合成樹脂成形,上述第二連接部件形成為筒狀,該筒狀的第二連接部件從兩側可以嵌合一對上述第一連接部件的嵌合凸部。在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設置有定位單元,該定位單元可以將上述嵌合凸部定位於上述嵌合位置,作為上述顯示單元具有嵌合標記,該嵌合標記分別設置於上述第一連接部件,在定位單元進行定位動作時,該嵌合標記處於相對的位置。
作為一個例子,在上述第一連接部件的外周面,上述嵌合標記是設置於與上述第二連接部件的接合面附近的凹槽。
作為一個例子,相對上述第二連接部件順時針方向旋轉上述第一連接部件,將上述第一連接部件定位於上述嵌合位置。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用合成樹脂成形,在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設置有定位單元,該定位單元可以將上述嵌合凸部定位於嵌合位置,作為上述顯示單元具有嵌合標記,該嵌合標記分別設置於上述第一和第二連接部件,在定位單元定位動作時,該嵌合標記處於相對的位置。
作為一個例子,在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的外周面,上述嵌合標記是設置於該第一和第二連接部件的接合面附近的凹槽。
本發明的第二個觀點是提供一種拉繩的連接部,該連接部用輕微的操作力即能確實且可確認地連接拉繩,也能確保充分的保持力。
(本發明的第三個觀點)
本發明的第三個觀點提供一種日照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在日照遮蔽裝置中,環狀操作拉繩從滑輪垂下,該滑輪支撐於頂側箱體且相對該頂側箱體能旋轉,藉由操縱上述操作拉繩可以使滑輪旋轉以驅動遮蔽件,用具有故障安全功能的連接球連接上述球鏈成環狀,上述連接球和相鄰的球體之間的間距比其他球體之間的間距大。
作為一個例子,上述滑輪的凹凸部之間的間距與上述球鏈的各球體之間的間距相等,上述連接球和相鄰的球體之間的間距比其他球體之間的間距大。
作為一個例子,加大上述連接球的直徑,使上述連接球與相鄰的球體之間的間距比其他球體之間的間距大。
作為一個例子,加長用於連接上述鏈結球和與其相鄰的球體的連接拉繩,使上述連接球體和與其相鄰的球體之間的間距比其他球體之間的間距大。
作為一個例子,加大上述連接球的直徑的同時,加長用於連接上述連接球和與其相鄰的球體的連接拉繩,使上述連接球與相鄰的球體之間的間距比其他球體之間的間距大。
本發明的第三個觀點提供一種日照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該照遮蔽裝置的操作裝置在通常操作時,當球鏈的連接部卡合在滑輪時,可以將連接部的脫離防患於未然。
下面對本發明的種種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為便於說明,對基於本發明第一~第三個觀點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當然,也可以包含第一1~第三個觀點中的兩個以上特徵的實施形態形態。因此,下面所述之本發明第一~第三個觀點的實施形態可以相互組合。並且,有關各個元件的標號,在不同的實施形態中,對不同的元件有時會賦予相同的標號。
(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
下面結合圖1~圖10對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中,申請專利範圍書中的操作拉繩是球鏈9,第一連接部由具有半球部20的第一連接部件27構成,第二連接部由具有半球部24的第二連接部件28構成。主拉繩14上等間隔地設置有由合成樹脂構成的球體15。第一連接部件27及第二連接部件28分別藉由使半球部20、24固定於主拉繩14兩端部的半球部15a而固定於主拉繩14。
下面對本實施形態做更加詳細的說明。
圖1所示的橫式百葉窗,在其懸掛支撐於頂側箱體1的梯帶2上支撐有多個葉片3,在上述梯帶2的下端安裝有底部軌道4。
上述葉片3在上述梯帶2的支撐位置附近插有升降拉繩5,上述升降拉繩5的下端懸掛支撐有上述底部軌道4。上述升降拉繩5的上端纏繞在卷軸7上,該卷軸7由設置在上述頂部箱體1內的支撐部件6支撐且相對於該支撐部件6可以旋轉。
上述頂側箱體1的一端支撐有滑輪8,該滑輪8相對該頂側箱體1的一端可以旋轉,上述滑輪8上懸掛有環狀球鏈9。並且,當操縱球鏈9使滑輪8正反方向旋轉時,上述卷軸7藉由齒輪箱10及升降軸12a等旋轉,升降拉繩5被捲入或卷出卷軸7,從而葉片3及底部軌道4做升降運動。
並且,如果使滑輪8旋轉,則傾斜滾筒13藉由齒輪箱10、傾斜單元11、傾斜軸12b等旋轉,從而各個葉片3藉由上述梯帶2旋轉。
下面結合圖2~圖10對上述球鏈9的具體結構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上述球鏈9在由聚酯構成的主拉繩14上等間隔地成型有由合成樹脂構成的球體15。各球體15是用成型機在主拉繩14的表面成型的長球狀的實心體,各球體15被固定於主拉繩14,且相對該主拉繩14不能移動。
上述主拉繩14的兩端藉由連接部16連接形成環狀球鏈9。如圖3所示,上述連接部16由第一連接部件27和第二連接部件28構成。
上述第一連接部件27在連接拉繩19的一端注塑成型有半球部20,上述連接拉繩19與上述主拉繩14材質相同,上述半球部20的形狀是上述球體15一半的形狀,在連接拉繩19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嵌合部29。半球部20和第一嵌合部29之間的間隔與上述球體15之間的間隔相同。
上述半球部20及第一嵌合部29形成在上述連接拉繩19的兩端,且由與上述球體15相同的合成樹脂構成。
上述第一嵌合部29的基端具有與上述球體15的端部相同的半球狀,在第一嵌合部29的前端,形成有截面為枕狀形狀的嵌合凸部30,該嵌合凸部30是平行切除圓形軸的兩側部所形成的。
如圖5和圖6所示,在上述嵌合凸部30的前端形成有膨徑部31,該膨徑部31在枕狀形狀的長軸方向被擴徑,在上述膨徑部31長軸方向的兩側部的外周面設置有凹槽32,該凹槽32沿第一嵌合部29的軸向而設。並且,上述膨徑部31的前端角部形成有倒角33。
如圖3及圖7所示,上述第二連接部件28在連接拉繩23的一端形成有半球部24,上述連接拉繩23與上述主拉繩14材質相同,上述半球部24的形狀是上述球體15一半的形狀,在上述連接拉繩23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嵌合部34。半球部24和第二嵌合部34用與上述球體15相同的合成樹脂成型,半球部24和第二嵌合部34之間的間隔與上述球體15之間的間隔相同。
上述第二嵌合部34的基端具有與上述球體15的端部相同的半球狀,在第二嵌合部34的前端面中央部形成有嵌合孔35。如圖8所示,上述嵌合孔35的開口為枕狀形狀,能插入上述嵌合凸部30的膨徑部31。
如圖7及圖9所示,上述嵌合孔35的內部,在同一嵌合孔35內以上述嵌合凸部30能旋轉的直徑形成圓形。因此,在嵌合孔35的開口部,軸對稱地形成有卡合到上述膨徑部31的卡合部37。該卡合部37的開口邊緣挖成圓弧狀,以使上述嵌合凸部30的基端可以旋轉。
在上述嵌合孔35內部的內周面一側,形成有能卡合到上述凹槽32的突條36。上述突條36形成在垂直於上述嵌合孔35開口部長軸L1的短軸L2上。
要連接如上所述之第一嵌合部29和第二嵌合部34,將嵌合凸部30的膨徑部31插入嵌合孔35,在這個狀態下,可以使第一嵌合部29在任意方向旋轉。於是,膨徑部31的凹槽32卡合到嵌合孔35內的突條36而被定位,如圖10所示,膨徑部31卡合到卡合部37被保持在卡合孔35內。
上述保持力設定為在進行通常的葉片升降操作及葉片角度調節操作時,作用於球鏈9的通常拉力不能使嵌合凸部30和嵌合孔35的嵌合脫離的大小。並且,只有在超過通常拉力的較大的拉力作用於球鏈9時,由於合成樹脂的彈性,嵌合孔35的開口部才被擴張,膨徑部31從嵌合孔35拔出,嵌合凸部30和嵌合孔35的嵌合脫離。
並且,在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的狀態下,上述第一及第二嵌合部29、34的外形與上述球體15的形狀相同。
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27、28的半球部20、24,被固定(焊接、粘接等)在注塑成型於上述主拉繩14兩端的半球部15a上,形成與上述球體15相同形狀的球體。並且,如果上述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就會形成環狀球鏈9。
上述結構的球鏈9,在上述球鏈9的主拉繩14及上述連接部16的連接拉繩19、23的全長上,等間隔地形成有相同形狀的球體。因此,球鏈9可以相對滑輪8沒有限制地滾動。
上述結構的球鏈具有如下所述之作用效果。
(1)在球鏈9的主拉繩14及上述連接部16的連接拉繩19、23的全長上,等間隔地形成有相同形狀的球體。因此,可以使球鏈9相對滑輪8沒有限制地滾動,由此進行葉片的升降操作。
(2)使用百葉窗時,如圖11所示,使第一嵌合部29和第二嵌合部34嵌合,以致將球鏈9形成為環狀而使用。另一方面,在不使用百葉窗時,如圖12所示,拆開第一嵌合部29和第二嵌合部34的嵌合而使球鏈9成非環狀。因此,可以防止因住戶的腳掛到球鏈9而引發的事故。
(3)更換球鏈9時,藉由使球鏈9成為非環狀,可以不切斷球鏈9而取下球鏈9。
(4)安裝球鏈9時,在非環狀的狀態下把球鏈9懸掛到滑輪,這樣在不用取下滑輪罩體和滑輪也能安球鏈9。另外,也可以在取下滑輪罩體和滑輪後安裝球鏈9。
(5)連接部16的嵌合凸部30和嵌合孔35的嵌合脫離後,如果再次將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可以很容易地再次形成環狀球鏈9。
(6)藉由將嵌合凸部30的膨徑部31插入到嵌合孔35並使其旋轉90度,這樣形成了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的結構,由此能使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的操作力較小,同時能充分確保將嵌合凸部30保持在嵌合孔35的保持力。
(7)因為將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的操作力較小,所以,不使用工具也可以將嵌合凸部30再次嵌合到嵌合孔35。因此,即使連接部16脫離,住戶也能容易地將其恢復。
(8)藉由設置於嵌合凸部30前端的倒角33,嵌合凸部30能容易地嵌合到嵌合孔35中。
(9)在卡合部37的圓弧面上,能夠可旋轉地支撐嵌合凸部30的基端。
上述實施形態也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實施。
‧第一嵌合部29和第二嵌合部34也可以用比合成樹脂剛性大的材料形成。這時,不具有故障安全功能,不過,即使對球鏈9施加較強的力,也不會被非環狀化,因此,可以避免不經意地成非環狀化。
‧如圖13所示,第二嵌合部34的顏色可以是與主拉繩14或球體15不同的顏色。因此,可以比較容易地發現連接部16。並且,也可以是第一嵌合部29的顏色與主拉繩14或球體15具有不同的顏色,也可以是第一嵌合部29和第二嵌合部34雙方的顏色與主拉繩14或球體15不同的顏色。更進一步,第一嵌合部29和第二嵌合部34也可以是互相不同的顏色。這時,也能使這個顏色的不同對應球鏈9操作方向的不同,從而表示百葉窗的拉起方向或下降方向。
‧第一嵌合部29及第二嵌合部34也可以直接注塑成型在主拉繩14的兩端。
‧也可以用注塑成型以外的方法形成同樣的形狀。
‧上述連接部16也可以用於日照遮蔽裝置之環狀操作拉繩的連接部。
‧可以將上述連接部16設置於從橫式百葉窗頂側箱體垂下且連接到底部軌道的升降拉繩或操作拉繩的中間部,從而使其具有故障安全功能。
‧在各實施形態中,可以使半球部15a和半球部20、24的接合面相對於半球部15a和半球部20、24的軸心傾斜,從而增大接合面的面積。
(第一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
下面結合圖14~圖25對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與第一實施形態類似,只是連接部16的結構不同。在本實施形態中,申請專利範圍書中的操作拉繩是球鏈9,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由具有半球部20的第一連接部件41構成,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藉由第二連接部件42可以相結合。一對第一連接部件41藉由使其各自的半球部20固定於位於主拉繩14兩端部的半球部15a而固定於主拉繩14上。
下面將更加詳細地說明本實施形態。
如圖14及圖15所示,連接部16由兩個相同結構的第一連接部件41藉由筒狀的第二連接部件(第二嵌合部)42連接而成。
如圖16所示,上述第一連接部件41在連接拉繩19的一端形成有半球部20,上述連接拉繩19與上述主拉繩14材質相同,上述半球部20的形狀是上述球體15一半的形狀,在連接拉繩19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嵌合部43。上述半球部20和第一嵌合部43之間固定有與上述球體15形狀相同的球體44,上述第一嵌合部43和球體44之間的間隔及球體44和半球部20之間的間隔與上述球體15之間的間隔相同。
上述半球部20及第一嵌合部43成型在上述連接拉繩19的兩端,且由與上述球體15相同的合成樹脂構成。
上述第一嵌合部43的基端形成為與上述球體15的端部相同的半球狀,在第一嵌合部43的前端形成有圓軸狀的嵌合凸部45。
如圖15~圖18所示,在上述嵌合凸部45前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相對圓軸的中心成軸對稱形狀的膨徑部46,在上述膨徑部46的中間分別形成有截面是半圓狀的凹槽47。
如圖15及圖19所示,在上述嵌合凸部45的基端,形成有相對于中心成軸對稱的旋轉限制部48,該旋轉限制部48在圓軸的徑向突出。並且,各旋轉限制部48相對於圓軸的中心形成在從上述凹槽47沿圓周方向相隔45度角的位置。
上述第二連接部件42由與上述第一嵌合部43及球體15、44相同的合成樹脂成型為圓筒狀,作為具有嵌合孔的第二嵌合部而形成,如圖20及圖21所示,兩側的開口部49a、49b形成為枕狀形狀,從而能插入上述嵌合凸部45的包括膨徑部46的前端部。並且,開口部49a、49b具有其枕狀形狀的方向相對圓筒的中心相互旋轉90度的形狀。
上述第二連接部件42的內部形成有圓形孔50,該圓形孔50的直徑為上述嵌合凸部45的前端能旋轉的大小。並且,在開口部49a的枕狀形狀短軸方向的開口邊緣,分別形成有防止上述膨徑部46從圓形孔50脫離的卡合部51a、51b,在開口部49b的枕狀形狀短軸方向的開口邊緣,分別形成有防止上述膨徑部46從圓形孔50脫離的卡合部51c、51d。
並且,在上述卡合部51a、51c的內側且上述圓形孔50的內周面上,分別形成有卡合到上述凹槽47的凸部52。
要連接上述第一連接部件41和第二連接部件42,將第一嵌合部43的嵌合凸部45插入到第二連接部件42的開口部49a,將第一嵌合部43相對第二連接部件42順時針方向旋轉。於是,嵌合凸部45的凹槽47卡合在圓形孔50內的凸部52,如圖25所示,旋轉限制部48從開口部49a的枕狀形狀的角部移動到相鄰的角部而被定位。
並且,在第二連接部件42另一側的開口部49b同樣插入第一連接部件41並使其旋轉90度而定位。於是,如圖14所示,第一連接部件41藉由第二連接部件42連接。
在這個狀態下,各個第一連接部件的嵌合凸部45的膨徑部46卡合在第二連接部件42的卡合部51a~51d中,從而被保持在第二連接部件42的圓形孔50內。
上述保持力設定為通常的葉片升降操作及葉片角度調節操作時,作用於球鏈9的通常拉力不會使嵌合凸部45從第二連接部件42脫離的力的大小。並且,只要超過通常拉力的較大的拉力作用於球鏈9時,由於第二連接部件42的合成樹脂的彈性,嵌合凸部45的膨徑部46推第二連接部件42的開口部49a、49b,從而使嵌合凸部45脫離第二連接部件42。
並且,在第二連接部件42的兩側嵌合有第一嵌合部43的狀態下,其外形形狀與上述球體15的形狀相同。
上述第一連接部件41的半球部20,焊接固定在位於上述主拉繩14兩端的半球部15a上,由此形成與上述球體15形狀相同的球體。並且,如果用第二連接部件42連接上述第一連接部件41,就會形成環狀球鏈9。
上述結構的球鏈9,在上述球鏈9的主拉繩14及上述連接部16的連接拉繩19的全長上,等間隔地形成有相同形狀的球體。因此,球鏈9可以相對滑輪8沒有限制地滾動。
上述結構的球鏈具有如下所述之作用效果。
(1)在球鏈9的主拉繩14及上述連接部16的連接拉繩19的全長上,等間隔地形成有相同形狀的球體。因此,可以使球鏈9相對滑輪8沒有限制地滾動,進行葉片的升降操作。
(2)在不使用百葉窗時,藉由拆開第一嵌合部43和第二連接部件42的嵌合使球鏈9成為非環狀,可以防止因住戶的腳掛到球鏈9而引發的事故。
(3)更換球鏈9時,由於球鏈9為非環狀,所以可以不切斷球鏈9而取下球鏈9。
(4)安裝球鏈9時,藉由在非環狀的狀態下,把球鏈9懸掛到滑輪上,這樣不用取下滑輪罩體和滑輪也能安球鏈9。
(5)連接部16的嵌合脫離後,如果再次將第一連接部件41和第二連接部件42嵌合,可以很容易地再次形成環狀球鏈9。
(6)由於是藉由將嵌合凸部45插入到第二連接部件42的開口部49a、49b並旋轉90度,來實現嵌合凸部45嵌合到第二連接部件42,所以,可以使嵌合凸部45嵌合到第二連接部件42的操作力較小,同時可以充分確保將嵌合凸部45保持在第二連接部件42的保持力。
(7)藉由第二連接部件42連接的第一連接部件41,其嵌合凸部45的中心線以相互垂直的狀態被保持。因此,當拉力作用於各嵌合凸部45時,各嵌合凸部45的膨徑部46在相互偏離90度的方向,即從第二連接部件42的中心向四方推第二連接部件42的開口部49a、49b的動作,所以可以容易地確保保持力。
(8)因為將嵌合凸部45嵌合到圓筒狀的第二連接部件42的操作力較小,所以,不使用工具也可以將嵌合凸部45再次嵌合到第二連接部件42。因此,即使連接部16脫離,住戶也能容易地將其恢復。
上述實施形態也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實施。
‧第一嵌合部43及第二連接部件42也可以用比合成樹脂剛性大的材料形成。這時,不具有故障安全功能,但是,即使對球鏈9施加較強的力,也不會被非環狀化,因此,可以避免突然被非環狀化。
‧如圖26所示,第二連接部件42的顏色可以是與主拉繩14或球體15不同的顏色。因此,可以比較容易地發現連接部16。並且,也可以是第一嵌合部43的顏色與主拉繩14或球體15具有不同的顏色,也可以是第一嵌合部43和第二嵌合部42雙方的顏色與主拉繩14或球體15不同的顏色。更進一步,一對第一嵌合部43也可以是互相不同的顏色。這時,也可以使這個顏色的不同對應球鏈9操作方向的不同,從而表示百葉窗的拉起方向或下降方向。
‧第一嵌合部43也可以直接注塑成型在主拉繩14的兩端。
‧也可以用注塑成型以外的方法形成同樣的形狀。
‧上述連接部16也可以用於日照遮蔽裝置之環狀操作拉繩的連接部。
‧可以將上述連接部16設置於從橫式百葉窗頂側箱體垂下且連接到底部軌道的升降拉繩或操作拉繩的中間部,從而使其具有故障安全功能。
‧在各實施形態中,也可以使半球部15a和半球部20、24的接合面相對於半球部15a和半球部20、24的軸心傾斜,從而增大接合面的面積。
‧球體44可以省略,也可以設置兩個以上。
(第一個觀點的第三實施形態)
下面結合圖27~圖35對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第三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與第二實施形態類似,只是連接部16的結構不同。在本實施形態中,申請專利範圍書中的操作拉繩是球鏈9,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由具有半球部20的第一連接部件17構成,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可藉由第二連接部件18結合。一對第一連接部件17藉由使其各自的半球部20固定到位於主拉繩14兩端部的半球部15a而被固定於主拉繩14上。
下面將更加詳細地說明本實施形態。
如圖27所示,上述球鏈9在由聚酯構成的主拉繩14上等間隔地成型有由合成樹脂構成的球體15。各球體15是用成型機在主拉繩14的表面成型的長球狀的實心體,各球體15固定於主拉繩14上,且相對拉繩14不能移動。
上述主拉繩14的兩端藉由連接部16連接而形成環狀球鏈9。如圖28所示,上述連接部16由兩個相同結構的第一連接部件17藉由第二連接部件18連接而成。
上述第一連接部件17在連接拉繩19的一端注塑成型有半球部20,上述連接拉繩19與上述主拉繩14材質相同,上述半球部20的形狀是上述球體15一半的形狀,在連接拉繩19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嵌合部21。上述第一嵌合部21和半球部20之間的間隔與上述球體15之間的間隔相同。
上述第一嵌合部21具有在與上述球體15具有相同形狀的球體上設置了嵌合凹槽72的結構,上述第二連接部件18具有在軸部74的兩端形成有嵌合凸部73的結構,該嵌合凸部73能嵌合到上述嵌合凹槽72中。
上述第二連接部件18用合成樹脂一體成型,如圖29及圖30所示,上述軸部74的兩端以軸對稱狀形成有圓軸狀的嵌合凸部73,該嵌合凸部73圓軸的中心軸與上述軸部74的中心軸垂直。
如圖31~圖34所示,上述嵌合凹槽72在垂直於上述連接拉繩19中心軸的方向形成有嵌合孔75,該嵌合孔75的直徑是能容易地插入上述嵌合凸部73的大小。
上述嵌合孔75在開口槽76處朝向上述連接拉繩19的相反側開口,該開口槽76的槽寬小於該嵌合孔75的直徑,在上述開口槽76形成有插通孔77,該插通孔77能插入上述第二連接部件18的軸部74。
上述結構的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17、18,如圖28所示,如果將第二連接部件18的嵌合凸部73在垂直於連接拉繩19的方向插入到第一連接部件17的嵌合孔75,那麼第一連接部件17藉由第二連接部件18連接。
在這個狀態下,圓軸狀的嵌合凸部73被保持在嵌合孔75中,上述保持力設定為在進行通常的葉片升降操作及葉片角度調節操作時,作用於球鏈9的通常拉力不會使嵌合凸部73從嵌合孔75脫離的力的大小。並且,只要超過通常拉力的較大的拉力作用於球鏈9時,由於第一連接部件17的合成樹脂的彈性,嵌合凸部73推開口槽76,從而嵌合凸部73脫離嵌合孔75。
並且,在嵌合凸部73嵌合到第一嵌合部21的狀態下,其外形形狀與上述球體15的形狀大致相同。
上述第一連接部件17的半球部20,焊接固定在注塑成型於上述主拉繩14兩端的半球部15a,形成與上述球體15形狀相同的球體。並且,如果用第二連接部件18連接上述第一連接部件17,就會形成環狀球鏈9。
本實施形態的球鏈9具有如下所述之作用效果。
(1)在球鏈9的主拉繩14、上述連接部16的連接拉繩19及軸部24的全長上,等間隔地形成有相同形狀的球體。因此,可以使球鏈9相對滑輪8沒有限制地滾動,從而進行葉片的升降操作。
(2)在不使用百葉窗時,藉由拆開嵌合部73和嵌合孔75的嵌合使球鏈9成為非環狀,這樣可以防止因住戶的腳掛到球鏈9而引發的事故。
(3)更換球鏈9時,由於球鏈9為非環狀,所以可以不切斷球鏈9而取下球鏈9。
(4)安裝球鏈9時,藉由在非環狀的狀態下把球鏈9懸掛到滑輪,不用取下滑輪罩體和滑輪也能安球鏈9。
(5)當超過通常拉力的較大拉力作用於球鏈9時,連接部16的嵌合凸部73和嵌合孔75的嵌合脫離。因此,當球鏈9的自由端掛在在室內走動的住戶和其他的移動物體時,可以切斷球鏈9而確保住戶的安全,且具有對懸掛球鏈9的滑輪8等的損壞可以防患於未然的故障安全功能。
(6)連接部16的嵌合凸部73和嵌合孔75的嵌合脫離後,如果再次將嵌合凸部73嵌合到嵌合孔75,則可以很容易地再次形成環狀球鏈9。
(7)由於是沿垂直於連接拉繩19延伸方向的方向將嵌合凸部73插入到第一連接部件17的嵌合凹槽72的結構,所以,可以用較小的操作力將嵌合凸部73嵌合到第一連接部件17,同時可以充分確保將嵌合凸部73保持在第一連接部件17的保持力。
(8)將嵌合凸部73嵌合到嵌合孔75時,不需要工具等。因此,可以較容易地進行球鏈9的組裝作業和再次將嵌合凸部73嵌合到嵌合孔75的作業。
上述實施形態也可以用下面的方式實施。
‧第一嵌合部21及第二連接部件18也可以用比合成樹脂剛性大的材料形成。這時,不具有故障安全功能,不過,即使對球鏈9施加較強的力,球鏈9也不會被非環狀化,因此,可以避免不經意地成非環狀化。
‧第二連接部件18的顏色可以是與主拉繩14或球體15不同的顏色。因此,可以比較容易地發現連接部16。並且,也可以是第一嵌合部21的顏色與主拉繩14或球體15具有不同的顏色,也可以是第一嵌合部21和第二連接部18雙方的顏色與主拉繩14或球體15不同的顏色。更進一步,一對第一嵌合部21也可以是互相不同的顏色。這時,也可以使這個顏色的不同對應球鏈9操作方向的不同,從而表示百葉窗的拉起方向或下降方向。
‧第一嵌合部21也可以直接注塑成型在主拉繩14的兩端。
‧也可以用注塑成型以外的方法形成同樣的形狀。
‧第二連接部件18也可以在與上述主拉繩14具有相同材質的拉繩兩端成型嵌合凸部23。
‧第二連接部件18也可以用硬度不同的合成樹脂一體成型嵌合凸部73和軸部74。這時,嵌合凸部73用硬質的合成樹脂,軸部74用軟質的合成樹脂。
‧上述嵌合凸部73除了圓形軸以外,也可以是截面為多邊形狀的軸。
‧可以使半球部15a和半球部20的接合面相對於半球部15a和半球部20的軸心傾斜,從而增大接合面的面積。
‧可以將上述連接部16設置於從橫式百葉窗頂側箱體垂下且連接到底部軌道的升降拉繩或操作拉繩的中間部,從而使其具有故障安全功能。這時,將第一連接部件17的連接拉繩19縫合至升降拉繩或操作拉繩的端部,用第二連接部件18連接第一連接部件17。
(第一個觀點的第四實施形態)
下面將結合圖36和圖37對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第四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球鏈9的連接部16,從第一連接部件17和第二連接部件18嵌合結構來看與第三實施形態類似。但是,本實施形態的連接部16由第一連接部件17和第二連接部件18兩個構件構成,該上述第一連接部件17具有嵌合凹槽72,上述第二連接部件18具有與嵌合凹槽72嵌合的嵌合凸部73。除此之外的作用效果及變形例子與第三實施形態基本相同。
(第一個觀點的第五實施形態)
下面將結合圖38和圖39對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第五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中,連接部16的嵌合結構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但操作拉繩有所不同,第一實施形態的操作拉繩是球鏈9,本實施形態的操作拉繩是如圖38所示的,沿非球鏈的長度方向的橫截面面積實質不變(多多少少有些變化也可以。例如,在連接部16的附近,如圖41所示,橫截面面積多多少少減小些也可以)的操作用拉繩98。並且,在本實施形態中,申請專利範圍書中的第一連接部由具有連接拉繩19的第一連接部件27構成,第二連接部由具有連接拉繩23的第二連接部件28構成。第一連接部件27及第二連接部件28藉由將各自的連接拉繩19、23插入到主拉繩14兩端的軸心部並縫製而固定於主拉繩14上。
如圖38所示,上述操作用拉繩98的主拉繩14的兩端藉由連接部16連接而形成為環狀。上述主拉繩14具有外皮拉繩86b包覆中芯86a的結構,上述中芯86a是用聚酯或尼龍等形成的,上述外皮拉繩86b是用聚酯編織的,藉由中芯86a可以確保操作用拉繩98的直線性,同時可以確保伸長方向的持久性。
如圖39所示,連接部16由第一連接部件27和第二連接部件28構成。上述第一連接部件27在上述連接拉繩19的一端用合成樹脂形成有第一嵌合部29,該連接拉繩19與上述主拉繩14的中芯86a材質相同。在上述第一嵌合部29的前端,形成有截面為枕狀形狀的嵌合凸部30,該嵌合凸部30是平行切除圓形軸的兩側部而成的。
上述第二連接部件28在與上述連接拉繩19相同的連接拉繩23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嵌合部34,該第二嵌合部34與上述第一嵌合部29的材質相同。上述第二嵌合部34的基端為半球狀,上述第二嵌合部34的前端形成有嵌合孔35。
如果要將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27、28安裝到主拉繩14上,則如圖38所示,除去主拉繩14兩端的中芯86a在軸心部形成空間,在其空間分別插入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27、28的連接拉繩19、23。在這個狀態下,縫製外皮拉繩86b和連接拉繩19、23,這樣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17、18就被安裝在主拉繩14上。
上述實施形態也可以用下面的方式實施。
‧第一嵌合部29及第二嵌合部34也可以直接注塑成型在主拉繩14的兩端。
‧也可以用注塑成型以外的方法形成同樣的形狀。
‧第一連接部件27及第二連接部件28,也可以用將連接拉繩19、23插入到主拉繩14兩端的軸心部進行縫製以外的方法來固定到主拉繩14上。
(第一個觀點的第六實施形態)
下面將結合圖40對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第六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與第五實施形態類似,只是連接部16的結構不同。在本實施形態中,申請專利範圍書中的操作拉繩是操作用拉繩98,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由具有連接拉繩19的第一連接部件41構成,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藉由第二連接部件42連接。一對第一連接部件41分別將連接拉繩19插入到主拉繩14兩端的軸心部並藉由縫製而固定於主拉繩14。本實施形態的連接部16的嵌合結構與第三實施形態相同。並且,將第一連接部件41固定到主拉繩14的方法與第五實施形態相同。
本實施形態中,操作拉繩具有與第五實施形態相同的作用效果,連接部16具有與第二實施形態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一個觀點的第七實施形態)
下面結合圖41~圖43對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第七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在連接部16的嵌合結構這一點上與第六實施形態相同,但在操作用拉繩98的結構以及將第一連接部件41固定到主拉繩14的方法上有不同之處。並且,在本實施形態中,申請專利範圍書中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由一對第一連接部件41構成,該一對第一連接部件41具有與主拉繩14的凸緣部81卡合的卡合部99,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藉由第二連接部件42連接。一對第一連接部件41分別藉由注塑成型在形成有凸緣部81的主拉繩14的兩端而固定。
圖41所示的是本發明實施形態的操作用拉繩98的主視圖。圖42所示的是本發明實施形態的構成操作用拉繩98的連接部16的剖面圖。圖43所示的是本發明實施形態的構成操作用拉繩98的連接部16的分解立體圖。
如圖41所示,操作用拉繩98藉由連接部16連接主拉繩14的兩端形成為環狀。主拉繩14為圓柱狀,其兩端為錐形。主拉繩14例如可以用聚酯樹脂。但是,如果主拉繩14的材料是具有特定強度以上強度的熱塑性樹脂,那麼沒有特別的限制,由聚酯樹脂以外的樹脂、聚酞胺樹脂構成也可以。並且,用聚酯樹脂編織的外皮拉繩包覆由聚酯樹脂或聚酞胺樹脂等形成的中芯的結構也可以。如果是該結構,藉由中芯可以確保操作用拉繩98的直線性,同時,可以確保伸長方向的持久性。
如圖42及圖43所示,連接部16具有用設置於一對第一連接部件41之間的第二連接部件42連接一對第一連接部件41的結構。這三個部件形成的連接部16為圓柱形,其外徑即向橫側方向的外徑M比主拉繩14的最大直徑P形成的小。但是,連接部16的外徑M也可以與主拉繩14的最大直徑P相同。因為連接部16是上述結構,所以,操縱操作用拉繩98使滑輪在正反方向旋轉時,操作用拉繩98的連接部16幾乎不會接觸到滑輪罩體內側,無論是操作用拉繩98向橫向的外徑M與主拉繩14的最大直徑P相同或者比主拉繩14的最大直徑P形成的小。並且,可以減少連接部16掛在形成於滑輪圓周面的凹槽。因此,操作用拉繩98能順利地滾動。並且,連接部16縱方向的長度是主拉繩14最大直徑P的1.2倍以上且2.5倍以下。例如,當主拉繩14最大直徑P為5.5mm時,連接部16的長度是7mm為好。因此,連接部16不但不會接觸滑輪罩體的內側反而可以順利地轉動滑輪。
並且,在熱塑性樹脂構成的主拉繩14兩端的錐形部分的前端,分別設置有為嵌合第一連接部件41的凸緣部81。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42所示,凸緣部81形成為環狀,該凸緣部81的直徑比錐形前端的最小直徑要大,比最大直徑P要小。該凸緣部81用於充分確保與第一連接部件41的接合強度,只要能充分地確保其強度,對凸緣部81的形狀沒有特別的限定,齒輪等的形狀也可以。並且,凸緣部81的外徑R1在主拉繩14的最小徑R2的1.05~1.3倍之間。從凸緣部81的容易形成及與第一連接部件41的注塑成型的強度方面考慮,上述R1/R2的值優選為1.1~1.2。
將第一連接部件41安裝在主拉繩14的兩端的前端的方法可以採用各種方法。例如,首先,在壓縮主拉繩14兩端的前端的狀態下,藉由加熱,用準備的模具在主拉繩14的前端形成環狀凸緣部81。之後,注塑成型具有卡合部99的第一連接部件41而使其包覆該凸緣部81。進行這樣的注塑成型,主拉繩14兩端以較高的接合強度固定在第一連接部件41。但是,把第一連接部件41與主拉繩14一體化的方法不限於上述方法。例如,也可以預先形成具有卡合部99的第一連接部件41,再將形成於主拉繩14兩端的凸緣部81嵌合到第一連接部件41上。
而且,如圖42所示,在主拉繩14上,隨著各自的凸緣部81與主拉繩14的最大直徑P的部分之間的區域接近各凸緣部81,形成有直徑漸漸變細的縮徑部80。因此,主拉繩14的兩端容易與構成連接部16的第一連接部件41結合,同時,容易使連接部16向橫向的外徑M與主拉繩14的最大直徑P相同或者比主拉繩14的最大直徑P小。
本實施形態的連接部16的嵌合結構與第二實施形態相同,連接部16具有與第二實施形態中的相同的作用效果。
並且,在使用百葉窗時,連接第一連接部件41和第二連接部件42,使操作用拉繩98成為環狀而使用。另一方面,在不使用百葉窗時,如圖44所示,解除第一連接部件41和第二連接部件42的連接,使操作用拉繩98為非環狀。所以,可以防止因住戶的腳勾到操作用拉繩98而發生的事故。並且,容易安裝和取下操作用拉繩98。
(第一個觀點的第八實施形態)
下面結合圖45和圖46對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第八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與第六實施形態類似,只是連接部16的結構不同。在本實施形態中,申請專利範圍書中的操作拉繩是操作用拉繩98,第一連接部是第一連接部件27,該第一連接部件27具有與主拉繩14的凸緣部81卡合的卡合部,第二連接部是第二連接部件28,該第二連接部件28具有與主拉繩14的凸緣部81卡合的卡合部。本實施形態中連接部16的嵌合結構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將第一連接部件27和第二連接部件28固定到主拉繩14的方法與第七實施形態相同。
在本實施形態中,操作拉繩具有與第七實施形態中的相同的作用效果,連接部16具有與第一實施形態中的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一個觀點的第九實施形態)
下面結合圖47~圖51對本發明第一個觀點的第九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中,申請專利範圍書中的操作拉繩是球鏈9,主拉繩是兩端分別有球體15b的主拉繩14,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分別由第一連接部件41構成,該第一連接部件41具有能與主拉繩14端部的球體15b卡合的卡合孔82,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能藉由第二連接部件42相結合。一對第一連接部件41分別藉由使主拉繩14端部的球體15b卡合到卡合孔82而固定於主拉繩14上。
下面對本實施形態做更詳細的說明。
如圖47所示的球鏈9在由聚酯構成的主拉繩14上等間隔地成型有由合成樹脂構成的球體15。
各球體15是用成型機在主拉繩14的表面成型的長球狀的實心體,各球體15被固定於主拉繩14上,且相對該主拉繩14不能移動。
上述主拉繩14的兩端由連接部16連接而構成環狀球鏈9。如圖48及圖49所示,上述連接部16用相同結構的兩個第一連接部件41和筒狀的第二連接部件42來連接成型於主拉繩14兩端的球體15b。
上述連接部16連接主拉繩14而構成環狀球鏈9,同時,在球鏈9懸掛在滑輪的狀態下,上述連接部16抵接到上述滑輪和滑輪罩體上,從而起設定捲繞型螢幕等的拉升操作的上限位置的限制作用。並且,第一連接部件41以不能通過滑輪和滑輪罩體之間的外形尺寸形成。
在此,結合圖50~圖51對第一連接部件41的具體結構進行說明。
上述第一連接部件41用合成樹脂大致形成為長方體狀,為了能插入上述球體15b,在其上面設置有長圓狀開口的卡合孔82。如圖51所示,上述第一連接部件41的基端面中央開設有與上述卡合孔82相連的插通孔83,上述插通孔83藉由導向槽84開到第一連接部件41的上面。
並且,將形成於主拉繩14端部的球體15b插入到卡合孔82中,將連到上述球體15b的主拉繩14a從導向槽84插入到插通孔83中,這時球體15b在圖48所示的箭頭方向不能拔出而保持在嵌合孔82中。
連接部16的嵌合結構與第二實施形態中的相同。
根據上述結構的球鏈9,可獲得與第二實施形態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使用百葉窗時,如圖52所示,連接第一連接部件41和第二連接部件42使球鏈9成為環狀而使用。另一方面,在不使用百葉窗時,如圖53所示,解除第一連接部件41和第二連接部件42的連接,使球鏈9為非環狀。因此,可以防止因住戶的腳勾到球鏈9而引發的事故。並且,容易安裝和取下球鏈9。
並且,作為本實施形態特有的效果,舉一個例子,由於以不能通過滑輪和滑輪罩體之間的外形尺寸形成第一連接部件41,因而如圖53所示,即使在第一連接部件41和第二連接部件42分離的狀態下,第一連接部件41仍設置於球鏈9的兩端,因此可以防止球鏈9脫離滑輪。另外,從滑輪取下球鏈9時,只要從卡合孔82取出球體15b即可。
上述實施形態也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實施。
‧球鏈9也可以是僅端部具有球體15b的帶狀拉繩。並且,也可以是第五實施形態~第八實施形態所示的拉繩。
‧連接部16的嵌合結構也可以是第一、第三或的第四實施形態所示的結構。
以上基於各種實施形態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不過,本發明的範圍並不限於這裏所列舉的實施形態。並且,在某個實施形態中所做的說明,只要在發明宗旨範圍內,也適用於其他的實施形態。
(第二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第二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在如圖54所示的褶型螢幕中,頂側箱體1上懸掛支撐有上部螢幕2,在上部螢幕2的下端安裝有中間軌道3。上述中間軌道3上懸掛支撐有下部螢幕4,在下部螢幕4的下端安裝有底部軌道5。
上述上部螢幕2是將花邊面料等的半透光性面料折疊成鋸齒狀所成的部件,上述下部螢幕4是將具有遮光性的面料折疊成鋸齒狀所成的部件。
在上述上部螢幕2的寬度方向的兩側附近,插設有第一及第二升降拉繩6、7,第一升降拉繩6的下端安裝在上述中間軌道3上。第二升降拉繩7穿過中間軌道3插入下部螢幕4,第二升降拉繩7的下端安裝在上述底部軌道5上。
上述第一及第二升降拉繩6、7的上端由設置在上述頂側箱體1內的螢幕升降裝置支撐。藉由操縱環狀球鏈8可以分別獨立升降中間軌道3及底部軌道5,其中上述環狀球鏈8從滑輪45垂下,該滑輪45可旋轉地被頂側箱體1的一端所支撐。
具體地說,如果向下方拉動球鏈8的一側,則中間軌道3會上升。如果在中間軌道3上升到特定高度的狀態下鬆開球鏈8,則設置在頂側箱體1內的制動裝置進行工作,使中間軌道3被保持在特定高度。並且,在這個狀態下,如果稍微向下方拉球鏈8的一側,則制動裝置的工作解除,可以使中間軌道3因自重降落到特定高度。
另一方面,如果向下方拉動球鏈8的另一側,則底部軌道5會上升。如果在底部軌道5上升到特定高度的狀態下鬆開球鏈8,則設置在頂側箱體1內的制動裝置進行工作,使底部軌道5被保持在特定高度。並且,在這個狀態下,如果稍微向下方拉球鏈8的一側,那麼,制動裝置的工作解除,可以使底部軌道5因自重降落到特定高度。
下面結合圖55~圖65說明上述球鏈8的具體結構。如圖55所示,上述球鏈8中,由聚酯構成的拉繩30上等間隔地成型有由合成樹脂構成的球體31。各球體31是用成型機在拉繩30的表面成型的長球狀的實心體,各球體31無法移動地固定於拉繩30上。
上述拉繩30的兩端藉由連接部件32連接而形成環狀球鏈8。如圖57所示,連接部件32具有將兩個相同結構的第一連接部件33藉由筒狀的第二連接部件34連接所構成的結構。
上述第一連接部件33在與上述拉繩30材質相同的連接拉繩35的一端注塑成型有半球部36,上述半球部36的形狀是上述球體31一半的形狀,在連接拉繩35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嵌合部37。上述半球部36和第一嵌合部37之間固定有與上述球31形狀相同的球體38,上述第一嵌合部37和球體38之間的間隔及球體38和半球部36之間的間隔與上述球體31之間的間隔相同。
上述半球部36及第一嵌合部37成型在上述連接拉繩35的兩端,且由與上述球體31相同的合成樹脂所構成。上述第一嵌合部37的基端為與上述球體31的端部相同的半球狀,在第一嵌合部37的前端注塑成型有有圓軸狀的嵌合凸部39。
如圖57~圖58所示,在上述嵌合凸部39前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相對圓軸的中心成軸對稱形狀的膨徑部40,在上述膨徑部40的中間,分別形成有截面是半圓狀的凹槽(定位單元)41。
如圖57及圖59所示,在上述嵌合凸部39的基端,形成有相對于中心成軸對稱的旋轉限制部42,該旋轉限制部42在圓軸的徑向突出而設。並且,各旋轉限制部42相對於上述嵌合凸部39的中心形成在沿圓周方向與上述凹槽41成45度角的位置上。
上述第二連接部件34是用與上述第一嵌合部37及球體31、38相同的合成樹脂成型的圓筒狀,如圖60及圖61所示,兩側的開口部43a、43b形成為枕狀形狀,能插入上述嵌合凸部39的包括膨徑部40的前端。並且,開口部43a、43b具有其枕狀形狀的方向相對圓筒的中心相互旋轉90度的形狀。
上述第二連接部件34內部形成有圓形孔44,該圓形孔44的直徑為上述嵌合凸部39的前端能旋轉的大小。並且,在開口部43a的枕狀形狀的短軸方向的開口邊緣,分別形成有防止上述膨徑部40從圓形孔44脫離的卡合部45a、45b,在開口部43b的枕狀形狀的短軸方向的開口邊緣,分別形成有防止上述膨徑部40從圓形孔44脫離的卡合部45c、45d。
並且,在上述卡合部45a、45c的內側且上述圓形孔44的內周面上,分別形成有卡合到上述凹槽41的突條(定位單元)46。要連接上述第一連接部件33和第二連接部件34,將第一嵌合部37的嵌合凸部39插入到第二連接部件34一側的開口部43a,將第一嵌合部37相對第二連接部件34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這樣,嵌合凸部39的凹槽41會卡合在圓形孔44內的突條46,如圖65所示,旋轉限制部42從開口部43a的枕狀形狀的角部移動到相鄰的角部而被定位。
並且,在第二連接部件34的另一側的開口部43b也同樣插入第一連接部件33的嵌合凸部39,使其旋轉90度而定位。於是,如圖55和圖56所示,第一連接部件33藉由第二連接部件34連接。
在這個狀態下,各個第一連接部件的嵌合凸部39的膨徑部40卡合在第二連接部件34的卡合部45a~45d,所以被保持在第二連接部件34的圓形孔44內。上述保持力設定為,通常的螢幕升降操作時,在向下方拉動球鏈8的一側時作用於該球鏈8的通常的拉力下,可以避免嵌合凸部39從第二連接部件34脫離的力的大小。並且,一方面,只有在住戶等勾到球鏈8,超過通常拉力的較大的拉力作用於從滑輪45垂下的球鏈8時,由於用合成樹脂形成的第二連接部件34的彈性,嵌合凸部39的膨徑部40推第二連接部件34的開口部43a、43b,從而使嵌合凸部39脫離第二連接部件34。
上述第一連接部件33的半球部36被焊接固定在注塑成型於上述拉繩30兩端的半球部31a上,並形成與上述球體31形狀相同的球體。並且,如果用第二連接部件34連接上述第一連接部件33,就會形成環狀球鏈8。
上述結構的球鏈8,在上述球鏈8的拉繩30及上述連接部32的連接拉繩的35全長上,等間隔地形成有相同形狀的球體。因此,球鏈8可以相對滑輪沒有限制地滾動。
如圖56所示,上述第一嵌合部37上分別形成有嵌合標記47。這個嵌合標記47是設置在與上述第二連接部件34的接合面附近的,第一嵌合部37外周面上的凹槽。
並且,在將第一連接部件33的嵌合凸部39插入到第二連接部件34兩側的開口部43a、43b中,相對第二連接部件34,使第一連接部件33的第一嵌合部37相互向相反的方向旋轉90度嵌合時,嵌合標記47的位置統一在第二連接部件34圓周方向上,且是相對的。
上述結構的褶型螢幕,具有如下所述之作用效果。
(1)在住戶等勾到球鏈8時,在連接部32處第一連接部件33和第二連接部件34脫離。因此,球鏈8可具有故障安全功能。
(2)第一連接部件33和第二連接部件34脫離之後,將第一連接部件33再次嵌合到第二連接部件34時,可以容易地再次構成環狀球鏈8。
(3)在第二連接部件34的兩側嵌合第一連接部件33時,如果旋轉第一連接部件33至嵌合標記47在第二連接部件34圓周方向是相對的位置,則第一連接部件33確實地嵌合到第二連接部件34,而可以藉由第二連接部件34連接第一連接部件33。並且,藉由確認嵌合標記47的位置,可以確認第一連接部件33和第二連接部件34是否確實嵌合。
(第二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
圖66所示的是第二實施形態,這個實施形態的球鏈連接部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結構不同,在其連接部具有嵌合標記。
球鏈的連接部51由第一連接部件52和第二連接部件53構成。上述第一連接部件52在連接拉繩54的一端注塑成型有半球部55,上述半球部55的形狀是上述球體38一半的形狀,在連接拉繩54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嵌合部56。半球部55和第一嵌合部56之間的間隔與上述球體31之間的間隔相同。
上述第一嵌合部56的基端形成為與上述球體31的端部相同的半球狀,在第一嵌合部56的前端,形成有截面形狀為枕狀形狀的嵌合凸部57,該嵌合凸部57是平行切除圓形軸的兩側部而形成的。
在上述嵌合凸部57的前端形成有膨徑部58,該膨徑部58在枕狀形狀的長軸方向被擴徑,在上述膨徑部58的長軸方向的兩側部的外周面上設置有凹槽59,該凹槽59沿第一嵌合部56的軸向設置。並且,上述膨徑部58的前端角部形成有倒角60。
上述第二連接部件53在連接拉繩61的一端形成有半球部62,上述半球部62的形狀是上述球體31一半的形狀,在上述連接拉繩61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嵌合部63。半球部62和第二嵌合部63用與上述球體31相同的合成樹脂成型,半球部62和第二嵌合部63之間的間隔與上述球體31之間的間隔相同。
上述第二嵌合部63的基端具有與上述球體31的端部相同的半球狀,在第二嵌合部63的前端面中央部,形成有嵌合孔64。上述嵌合孔64的開口為枕狀形狀,能插入上述嵌合凸部57的膨徑部58。
上述嵌合孔64的內部,在同一嵌合孔64內以上述嵌合凸部57能旋轉的直徑形成為圓形。因此,在嵌合孔64的開口部,軸對稱地形成有能卡合到上述膨徑部58的卡合部65。該卡合部65的開口邊緣被挖成圓弧狀,以使上述嵌合凸部57的基端可以旋轉。
在上述嵌合孔64內部的內周面一側,形成有突條(圖未示),該突條在將嵌合凸部57插入到上述嵌合孔64內且旋轉90度時能卡合到上述突條59。
在上述第一嵌合部56和第二嵌合部63上分別形成有嵌合標記66、67。在第一嵌合部56和第二嵌合部63的接合面附近,這些嵌合標記66、67分別是設置在第一嵌合部56和第二嵌合部63外周面的凹槽。
並且,在將第一嵌合部56的嵌合凸部57插入到第二嵌合部63的嵌合孔64內,相對第二嵌合部63使第一嵌合部56旋轉90度後嵌合時,嵌合標記66、67位於第一嵌合部56和第二嵌合部63的沿圓周方向相對處。
為了連接上述第一嵌合部56和第二嵌合部63,將嵌合凸部57的膨徑部58插入嵌合孔64,在這個狀態下,可以使第一嵌合部56在任意方向旋轉90度。於是,膨徑部58的凹槽59卡合到嵌合孔64內的突條36而被定位,膨徑部58卡合到卡合部65而被保持在卡合孔64內。
上述保持力設定為通常的葉片升降操作及葉片角度調節操作時,作用於球鏈8的通常拉力不能使嵌合凸部57和嵌合孔64的嵌合脫離的大小。並且,只要超過通常拉力的較大的拉力作用於球鏈8時,由於合成樹脂的彈性,嵌合孔64的開口部擴張,膨徑部58從嵌合孔64拔出,使得嵌合凸部57和嵌合孔64的嵌合脫離。
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52、53的半球部55、62焊接固定在注塑成型於上述拉繩30兩端的半球部31a上,形成與上述球體31相同形狀的球體。並且,如果上述嵌合凸部57嵌合到嵌合孔64中,就會形成環狀球鏈8。
上述結構的球鏈具有如下所述之作用效果。
(1)連接部51的第一嵌合凸部56和第二嵌合部63的嵌合脫離後,如果再次將嵌合凸部57嵌合到嵌合孔64,可以很容易地再次形成環狀球鏈8。
(2)藉由將嵌合凸部57的膨徑部58插入到嵌合孔64中並使膨徑部58旋轉90度,來實現嵌合凸部57嵌合到嵌合孔64的結構,因此,能使嵌合凸部57嵌合到嵌合孔64的操作力較小,又能充分確保將嵌合凸部57保持在嵌合孔64的保持力。
(3)由於將嵌合凸部57嵌合到嵌合孔64的操作力較小,所以無需使用工具也能將嵌合凸部57再次嵌合到嵌合孔64。因此,即使連接部51脫離,住戶也能容易地將其恢復。
(4)相對第二嵌合部63使第一嵌合部56旋轉90度角後嵌合時,嵌合標記66、67的位置在第一嵌合部56和第二嵌合部63圓周方向是相對的,所以,可以確認第一嵌合部56和第二嵌合部63是否確實嵌合。
上述實施形態也可以用下面的方式實施。
‧上述實施形態的嵌合標記,也可以作成凸部。
‧日照遮蔽裝置環狀操作拉繩的連接部也可以使用上述連接部32、51。
‧也可以將上述連接部32、51從橫式百葉窗的頂側箱體垂下,且設置在連接到底部軌道的升降拉繩或操作拉繩的中間部設置,從而使之具有故障安全功能。
‧半球部36也可以用粘著劑粘著在半球部31a上。
(第三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第三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的褶型螢幕及球鏈的基本結構如第二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中的說明。下面以與第二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不同的點為中心進行說明。
如圖67所示,在上述第二連接部件34嵌合有第一連接部件33的第一嵌合部37時,會形成與上述球體31、38相同形狀的長球狀的連接球44。這個連接球44的長徑t1比其他球體31、38的長徑t2形成的大,例如t1為6.5mm,t2為6.2mm。
由於這個長徑之差,連接球44和相鄰的球體38之間的間距p1為12.3mm,其他球體38、31之間及球體31之間的間距p2為12.0mm。
如圖68所示,在懸掛上述球鏈8的滑輪45的外周面上,等間隔地形成有卡合凸部46,該卡合凸部46將卡合到上述球體31、38及連接球44,上述卡合突部46之間的間距與上述間距p2相同為12.0mm。
就具有上述結構的球鏈8來說,在上述球鏈8的拉繩30及上述連接部32的連接拉繩35的全長上,形成有大體上具有相同形狀的球體31、38、44。因此,球鏈8可以對滑輪8沒有限制地滾動。
下面對上述結構的球鏈8的作用進行說明。操縱球鏈8使滑輪45向一側或另一側旋轉,藉由頂側箱體1內的升降裝置的動作,上部螢幕2或下部螢幕4進行升降運動。
如圖68所示,進行通常操作時,沿箭頭A方向拉球鏈8,當連接球44卡合在滑輪45的卡合凸部46時,如圖69所示,後續的球體38和卡合凸部46之間具有一間隙x。這是因為連接球44和後續的球體38之間的間距p1比卡合凸部46之間的間距p2大的緣故。
因此,連接球44卡合在滑輪45的卡合凸部46時,後續的球體38由於沒有接觸到卡合凸部46,所以不會產生因後續的球體38接觸卡合凸部46而對連接球44產生的拉力。因此,不會有將同一連接球44拉向兩側的力作用於連接球44的情況,使得第一連接部件33和第二連接部件34的連接不會脫離。沿箭頭B方向拉球鏈8的情況也一樣。
當球鏈8勾住住戶等時,沿箭頭A、B方向的過大拉力同時作用於從滑輪45垂下的球鏈8。所以,無論連接球44是否卡合到滑輪45,第一連接部件33和第二連接部件34的連接都會脫離,因而不會妨礙住戶等的移動。
上述結構的褶型螢幕的操作裝置具有如下所示的作用效果。
(1)住戶等勾到球鏈8時,在連接部32處第一連接部件33和第二連接部件34脫離。因此,球鏈8具有故障安全功能。
(2)第一連接部件33和第二連接部件34脫離之後,如果將第一連接部件33再次嵌合到第二連接部件34,可以比較容易地再次形成環狀球鏈8。
(3)通常操作時,當連接球44卡合在滑輪45時,可以防止第一連接部件33和第二連接部件34的沒必要的脫離。
上述實施形態也可以用下面的方式實施。
‧也可以使連接球44的直徑和其他的球體31、38相同,使連接球44與相鄰的球體38之間的接拉繩35的長度比其他球體間的連接拉繩的長度長,以此使間距p1比間距p2大。
‧也可以使連接球44的直徑比其他球體31、38的直徑大,同時,使連接球44與相鄰的球體38之間的接拉繩35的長度比其他球體間的連接拉繩的長度長,以此使間距p1比間p2大。
‧也可以藉由粘著劑將半球部36粘著在半球部31a。
‧也可以在橫式百葉窗和捲繞式百葉窗的操作裝置的球鏈中實施。
(第一個觀點中的符號)
9...球鏈
12...滑輪
14、14a...主拉繩
15、15b、44...球體
15a、20、24...半球部
16...連接部
17、27、41...第一連接部件
18、28、42...第二連接部件
19...連接拉繩
21、29...第一嵌合部
30、45...嵌合凸部
23...連接拉繩
34...第二嵌合部
35、75...嵌合孔
72...嵌合凹槽
74...軸部
76...開口槽
77...插通孔
81...凸緣部
82...卡合孔
83...插通孔
84...導向槽
98...操作用拉繩
99...卡合部
(第二及第三個觀點中的符號)
1...頂側箱體
2、4...遮蔽件(上部螢幕,下部螢幕)
8...拉繩(球鏈)
31、38...球體
32...連接部
33、52...第一連接部件
34、53...第二連接部件
39...嵌合凸部
43a、43b...嵌合孔(開口部)
44...連接球
45...滑輪
47、66、67...顯示單元(嵌合標記)
p1、p2...間距
圖1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橫式百葉窗的主視圖。
圖2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球鏈的主視圖。
圖3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分解立體圖。
圖4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一連接部件的主視圖。
圖5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一連接部件的仰視圖。
圖6是沿圖4的A-A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7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二連接部件的剖面圖。
圖8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二連接部件的平面圖。
圖9是沿圖7的B-B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10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件的嵌合狀態的剖面圖。
圖11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球鏈環狀化狀態的立體圖。
圖12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球鏈非環狀化狀態的側面圖。
圖13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變形例子的立體圖。
圖14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剖面圖。
圖15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16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一連接部件的主視圖。
圖17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一連接部件的平面圖。
圖18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一連接部件的側面圖。
圖19是沿圖16的C-C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20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二連接部件的主視圖。
圖21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二連接部件的後視圖。
圖22是沿圖20的D-D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23是沿圖20的E-E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24是沿圖22的F-F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25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件的嵌合狀態的剖面圖。
圖26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變形例子的立體圖。
圖27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三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球鏈的主視圖。
圖28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三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29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三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二連接部件的主視圖。
圖30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三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二連接部件的側面圖。
圖31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三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一連接部件的主視圖。
圖32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三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一連接部件的側面圖。
圖33是沿圖31的G-G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34是沿圖31的H-H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35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三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件的嵌合狀態的剖面圖。
圖36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四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37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四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件的嵌合狀態的剖面圖。
圖38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五實施形態所有關的操作用拉繩的主視圖。
圖39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五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40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六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41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七實施形態所有關的操作用拉繩的主視圖。
圖42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七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剖面圖。
圖43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七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44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七實施形態所有關的操作用拉繩非環狀化狀態的主視圖。
圖45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八實施形態所有關的操作用拉繩的連接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46是圖44所示的連接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圖47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九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球鏈的主視圖。
圖48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九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立體圖。
圖49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九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50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九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立體圖。
圖51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九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側面圖。
圖52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九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球鏈環狀化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53所示的是第一個觀點的第九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球鏈非環狀化狀態的側面圖。
圖54所示的是第二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褶型螢幕的立體圖。
圖55所示的是第二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球鏈的主視圖。
圖56所示的是第二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球鏈的連接部的主視圖。
圖57所示的是第二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58所示的是第二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一連接部件的側面圖。
圖59所示的是第二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一連接部件的剖面圖。
圖60所示的是第二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二連接部件的側面圖。
圖61所示的是第二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第二連接部件的側面圖。
圖62是沿圖60的A-A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63是沿圖60的B-B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64是沿圖62的C-C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65所示的是第二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件的嵌合狀態的剖面圖。
圖66所示的是第二個觀點的第二實施形態所有關的連接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67所示的是第三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球鏈的連接部的主視圖。
圖68所示的是懸掛在第三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滑輪的球鏈的主視圖。
圖69所示的是懸掛在第三個觀點第一實施形態所有關的滑輪的球鏈的連接部的擴大圖。
9...球鏈
14...主拉繩
15...球體
15a...半球部
16...連接部
19...連接拉繩
20...半球部
23...連接拉繩
24...半球部
29...第一嵌合部
34...第二嵌合部

Claims (17)

  1. 一種操作拉繩,該操作拉繩包括具有一端及另一端的主拉繩、設置於上述一端的第一連接部,以及設置於另一端的第二連接部,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係由合成樹脂構成,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直接或藉由合成樹脂的連接部件相互連接,並且,藉由相鄰連接部或連接部件之間的相對旋轉,或者,藉由向非上述主拉繩的長軸方向的相對移動來實現脫嵌,在上述主拉繩上等間隔設置有由合成樹脂製造的球體,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連結著的狀態下的外徑形狀與該球幾乎相同形狀,該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構成為,能夠藉由過度拉力所引起的該合成樹脂的彈性變形而分離,其中該過度拉力係超過該操作拉繩的一般操作時施加於該操作拉繩的一般拉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操作拉繩,其中,上述第一連接部具有軸狀的嵌合凸部,上述第二連接部具有可嵌合上述嵌合凸部的嵌合孔,上述嵌合凸部藉由插入上述嵌合孔並旋轉而嵌合到上述嵌合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操作拉繩,其中,上述嵌合凸部具有直徑比上述嵌合凸部的基端直徑大的膨徑部,在上述嵌合孔設置有卡合到上述膨徑部的卡合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操作拉繩,其中,上述第一連接部具有嵌合孔,上述第二連接部具有可嵌合到上述嵌合孔的嵌合凸部,該嵌合凸部在垂直於上述主拉繩的軸心方向可插入上述嵌合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操作拉繩,其中,上述第一連接部和上述第二連接部的一方或雙方具有不同於上述主拉繩的顏色。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操作拉繩,其中,上述第一連接部由具有連接拉繩的第一連接部件構成,上述第二連接部由具有連接拉繩的第二連接部件構成,上述第一連接部件及上述第二連接部件分別藉由將上述連接拉繩插入到上述主拉繩兩端的軸心部並藉由縫製而固定於上述主拉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操作拉繩,其中,上述第一連接部具有軸狀的嵌合凸部,上述第二連接部具有可嵌合上述嵌合凸部的嵌合孔,上述嵌合凸部藉由插入到上述嵌合孔並旋轉而嵌合到該嵌合孔,在上述第一連接部設置有顯示單元,該顯示單元用於顯示上述嵌合凸部嵌合到上述嵌合孔的情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操作拉繩,其中,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由合成樹脂成型,上述第二連接部形成為筒狀,該筒狀第二連接部從其兩側可嵌合上述一對第一連接部的嵌合凸部,在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設置有可 將上述嵌合凸部定位於嵌合位置的定位單元,上述顯示單元具有分別設置於上述第一連接部上的嵌合標記,藉由上述定位單元進行定位動作時,上述嵌合標記處於相對的位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操作拉繩,其中,上述嵌合標記是設置於上述第一連接部的外周面上的,與上述第二連接部的接合面附近的凹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所述之操作拉繩,其中,相對上述第二連接部,使上述第一連接部向順時針方向旋轉,以致在上述卡合位置定位上述第一連接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操作拉繩,其中,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由合成樹脂成型,在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上設置有將上述嵌合凸部定位於嵌合位置的定位單元,上述顯示單元具有分別設置於上述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的嵌合標記,藉由上述定位單元進行定位動作時,上述嵌合標記處於相對的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操作拉繩,其中,上述嵌合標記是設置於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的外周面上的,與上述第一及第二連接部的接合面附近的凹槽。
  13. 一種日照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日照遮蔽裝置中,環狀操作拉繩從可旋轉地支撐於頂側箱體的滑輪垂下,藉由操縱上述操作拉繩而使滑輪旋轉來驅動遮蔽件,上述操作拉繩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操作拉 繩,係將具有故障安全功能的連接球連接成環狀的球鏈,上述連接球和與其相鄰的球體之間的間距比其他球體之間的間距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日照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上述滑輪的凹凸部之間的間距與上述球鏈的各球體之間的間距相等,上述連接球和相鄰的球體之間的間距大於其他球體之間的間距。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日照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加大上述連接球的直徑,使得上述連接球與相鄰的球體之間的間距大於其他球體之間的間距。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日照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加長連接上述連接球與相鄰球體的連接拉繩,使得上述連接球與相鄰的球體之間的間距大於其他球體之間的間距。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日照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加大上述連接球的直徑,同時加長連接上述連接球與相鄰球體的連接拉繩,使得上述連接球與相鄰的球體之間的間距大於其他球體之間的間距。
TW100115049A 2010-04-30 2011-04-29 Operation of the rope, sunshine shelter device operation device TWI502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5881A JP5618611B2 (ja) 2010-04-30 2010-04-30 コード
JP2010105928A JP5622436B2 (ja) 2010-04-30 2010-04-30 操作コード
JP2010105883A JP5618612B2 (ja) 2010-04-30 2010-04-30 日射遮蔽装置の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4571A TW201144571A (en) 2011-12-16
TWI502129B true TWI502129B (zh) 2015-10-01

Family

ID=4486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5049A TWI502129B (zh) 2010-04-30 2011-04-29 Operation of the rope, sunshine shelter device operation devic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898871B2 (zh)
EP (1) EP2565363B1 (zh)
CN (1) CN102859107B (zh)
AU (1) AU2011246146A1 (zh)
BR (1) BR112012027679B1 (zh)
CA (1) CA2834017C (zh)
TW (1) TWI502129B (zh)
WO (1) WO20111362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20523B2 (en) * 2009-11-02 2014-05-13 Tachikawa Corporation Shielding apparatus and clutch used for the same
JP5877151B2 (ja) * 2010-04-12 2016-03-02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日射遮蔽装置の操作装置、ロールアップブラインドの昇降装置、操作プーリー
DE202013011951U1 (de) * 2013-07-31 2014-12-04 Mhz Hachtel Gmbh & Co. Kg Kettenschloss zum Verbinden der Enden von Perlketten
CN106723733B (zh) * 2016-11-25 2018-03-13 永春县建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性挂坠绳调节装置
US10612590B2 (en) * 2018-01-24 2020-04-07 New-Field Energy, LLC Buoyancy-enhanced helical loop drive system
US11306534B2 (en) 2019-02-06 2022-04-19 Hunter Douglas Inc. Connector for a looped operating element of an architectural-structure coverin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5642A (ja) * 1992-04-09 1993-11-09 Yoshida Kogyo Kk <Ykk> 長尺ボールチェーンと継ぎ具
JPH07204018A (ja) * 1994-01-21 1995-08-08 La Moode Shion:Kk ネックレス等の装身具及びその止め具
JPH09189180A (ja) * 1995-09-09 1997-07-22 Mhz Hachtel & Co 玉連鎖のための結合錠
JPH10137016A (ja) * 1996-11-14 1998-05-26 Pearl Supensaa:Kk 装身具の留め具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01275723A (ja) * 2000-03-30 2001-10-09 Ykk Corp ボールチェーン用係着具
JP2003184456A (ja) * 2001-12-20 2003-07-03 Yokota:Kk 日除け部材の操作コード
JP2005299379A (ja) * 2004-03-15 2005-10-27 Nanjo Fumiko ブラインド操作用紐及びブラインド操作用紐補助具
JP2008002193A (ja) * 2006-06-23 2008-01-10 Yokota:Kk 日射遮蔽装置の操作コードの安全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1391U (ja) 1984-05-13 1985-12-02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環状ボ−ルチエ−ン
JPH0244744Y2 (zh) 1985-09-06 1990-11-28
GB2188261A (en) * 1986-03-26 1987-09-30 Wong Min Lu Manufacture of a bead chain
JP2744563B2 (ja) 1992-11-04 1998-04-28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ブラインドの操作装置
JPH06217857A (ja) * 1993-01-29 1994-08-09 Kawai Shoten:Goushi 折畳式防虫カバー
JP2782508B2 (ja) 1996-03-29 1998-08-06 小島繊維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プの端面融着連結方法
FR2789465B1 (fr) * 1999-02-08 2001-03-23 Zurfluh Feller Dispositif de raboutage pour chainette de treuil a cordon
US6250359B1 (en) * 2000-06-06 2001-06-26 Eric W. Lorio Beaded chain for blinds
WO2003033853A1 (en) * 2001-10-16 2003-04-24 Hwa-Soon Kim Sunshade operating rope with an operating directional indicator
US6901771B2 (en) * 2002-02-21 2005-06-07 Planet Co. Jewel and personal ornament
JP2006255152A (ja) * 2005-03-17 2006-09-28 Morito Co Ltd ボールチェーン連結具
US7632018B2 (en) * 2007-03-08 2009-12-15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Synchronous chain for a linear guideway
WO2010150799A1 (ja) * 2009-06-25 2010-12-29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 株式会社 操作コード、操作コードの製造方法
TWM400279U (en) * 2010-02-05 2011-03-21 Vikson Entpr Co Ltd Safety docking components set used for curtain str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5642A (ja) * 1992-04-09 1993-11-09 Yoshida Kogyo Kk <Ykk> 長尺ボールチェーンと継ぎ具
JPH07204018A (ja) * 1994-01-21 1995-08-08 La Moode Shion:Kk ネックレス等の装身具及びその止め具
JPH09189180A (ja) * 1995-09-09 1997-07-22 Mhz Hachtel & Co 玉連鎖のための結合錠
JPH10137016A (ja) * 1996-11-14 1998-05-26 Pearl Supensaa:Kk 装身具の留め具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01275723A (ja) * 2000-03-30 2001-10-09 Ykk Corp ボールチェーン用係着具
JP2003184456A (ja) * 2001-12-20 2003-07-03 Yokota:Kk 日除け部材の操作コード
JP2005299379A (ja) * 2004-03-15 2005-10-27 Nanjo Fumiko ブラインド操作用紐及びブラインド操作用紐補助具
JP2008002193A (ja) * 2006-06-23 2008-01-10 Yokota:Kk 日射遮蔽装置の操作コードの安全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2027679B1 (pt) 2019-11-05
EP2565363B1 (en) 2016-12-14
CN102859107A (zh) 2013-01-02
US8898871B2 (en) 2014-12-02
CA2834017C (en) 2017-10-24
WO2011136255A1 (ja) 2011-11-03
BR112012027679A2 (pt) 2016-08-16
CN102859107B (zh) 2015-06-17
US20130037226A1 (en) 2013-02-14
EP2565363A4 (en) 2014-08-06
AU2011246146A1 (en) 2012-12-20
EP2565363A1 (en) 2013-03-06
TW201144571A (en) 2011-12-16
CA2834017A1 (en) 201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2129B (zh) Operation of the rope, sunshine shelter device operation device
US8066050B2 (en) Roman curtain
JP4832180B2 (ja) 日射遮蔽装置の操作コードの安全機構
TWI500847B (zh) Operate the rope
US7523777B2 (en) Roman shade
JP5341637B2 (ja) 操作コード
JP2011006929A (ja) 操作装置のボールチェーン
JP5514494B2 (ja) 操作コー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昇降装置
JP5337596B2 (ja) ボールチェーン及び横型ブラインドのコード
JP5588763B2 (ja) 日射遮蔽装置の遮蔽材昇降装置
TWI527546B (zh)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ball chain, and a connecting member for a ball chain
JP5618612B2 (ja) 日射遮蔽装置の操作装置
JP2011236556A (ja) 操作コード
JP5934301B2 (ja) 日射遮蔽装置の遮蔽材昇降装置
JP5271859B2 (ja) ボールチェーン及び日射遮蔽装置
JP5538599B2 (ja) 無端コード
JP5351349B2 (ja) 操作コー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昇降装置
JP5613387B2 (ja) コード
WO2011027407A1 (ja) 操作コー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昇降装置
JP5439055B2 (ja) コード
JP5767363B2 (ja) 操作コード及び操作コードにより操作されるブラインド
EP2362060B1 (en) Roman curtain
JP5610833B2 (ja) 操作コードの製造方法、操作コードの連結部材
CA2695261C (en) Roman curtain
JP5618611B2 (ja) コー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