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5817B - A transmitting device, a receiving device and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A transmitting device, a receiving device and a communicat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5817B
TWI475817B TW100129468A TW100129468A TWI475817B TW I475817 B TWI475817 B TW I475817B TW 100129468 A TW100129468 A TW 100129468A TW 100129468 A TW100129468 A TW 100129468A TW I475817 B TWI475817 B TW I4758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ignal
unit
management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9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5003A (en
Inventor
Takanori Washiro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15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5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5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58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04B5/26Inductive coupling 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16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by adding signals to the wave form of the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41Wireless systems or teleph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Description

發信裝置、收信裝置及通信系統
本揭示係關於發信裝置、收信裝置及通信系統。
近年來,隨著對社會環境之考慮之提高,例如如智慧型分接頭(Intelligent Tap)或靈巧型分接頭(Smart Tap)等,可控制對利用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電力供給(例如選擇性停止對無需供給之裝置之電力供給等之控制)之管理裝置登場。如上述之管理裝置中,例如利用將稱作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電線搬送通信)之電線作為通信線路使用之技術。作為使用PLC經由電線進行通信之技術,例如可舉出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10471號公報
然而,使用現有之PLC技術以有線進行通信之情形中,進行通信之裝置需要具備例如以稱作PLC數據機之比較大規模之電路構成之通信裝置。因此,使用現有之PLC以有線進行通信之情形中,有招致進行通信之裝置成本之增大之虞,且,亦有亦對進行通信之裝置之尺寸增加限制之虞。再者,使用現有之PLC以有線進行通信之情形中,當未對進行通信之裝置供給電力時(例如主電源為關閉狀態等休止狀態時),則無法進行通信。
因此,期望一種新的有線通信之方法。
根據本揭示,提案可以有線進行通信之新穎且經改良之發信裝置、收信裝置及通信系統。
根據本揭示,例如提供一種發信裝置,其具備:與其他裝置之端子電性連接之端子;及藉由根據上述端子與上述其他裝置之端子之接觸進行負荷調變,而經由上述端子發送資訊之發信部。
又,可行的是,上述發信部在上述端子與上述其他裝置之端子接觸後,無論是否被輸入表示使用者之指示之信號,皆發送上述資訊。
又,可行的是,上述發信部藉由上述端子與上述其他裝置之端子接觸,而經由上述端子供給電力。
又,可行的是,上述發信部係從上述端子接收高頻信號作為驅動電力。
又,可行的是,進而具備驅動部,其從上述端子接收直流電流或比上述高頻信號更低頻率之交流電流作為驅動電力而驅動;且,上述驅動部根據使用上述資訊而在上述其他裝置實行之認證處理之結果,而接收上述直流電流或上述交流電流。
又,可行的是,上述高頻信號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所使用之頻率。
又,可行的是,上述頻率包含非接觸通信所使用之頻率。
又,可行的是,上述頻率為130~135 kHz、13.56 MHz、56 MHz、433 MHz、954.2 MHz、954.8 MHz、2441.75 MHz、2448.875 MHz之至少任一者。
又,可行的是,具備使上述高頻信號通過,而不使上述直流電流或上述交流電流通過之濾波器。
又,可行的是,上述發信裝置包含至少2個端子,上述其他裝置包含至少2個端子。
又,可行的是,上述發信裝置之端子係設於插頭之端子,上述其他裝置之端子係設於插座之端子。
又,可行的是,具備顯示圖像或文字之顯示部。
又,可行的是,上述發信裝置為車輛,接收電力供給而將內置之電池充電,使用上述電池之電力使車輪旋轉。
又,根據本揭示,提供一種收信裝置,其具備:輸出高頻信號之高頻信號輸出部;及在發信裝置之端子與上述收信裝置之端子接觸之情形下,從上述發信裝置接收藉由負荷調變而發送之資訊之收信部。
又,可行的是,在檢測上述發信裝置之端子與上述收信裝置之端子之接觸時,輸出上述高頻信號。
又,可行的是,上述高頻信號輸出部重複輸出高頻信號。
又,可行的是,上述高頻信號輸出部係將比流動於電線之直流電流或交流電流更高頻率之高頻信號重疊於上述直流電流或上述交流電流。
又,可行的是,上述高頻信號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所使用之頻率。
又,可行的是,上述頻率包含非接觸通信所使用之頻率。
又,可行的是,上述頻率為130~135 kHz、13.56 MHz、56 MHz、433 MHz、954.2 MHz、954.8 MHz、2441.75 MHz、2448.875 MHz之至少任一者。
又,可行的是,進而具備使上述高頻信號通過,而不使上述交流電流通過之濾波器。
又,可行的是,上述發信裝置之端子係設於插頭之端子,上述收信裝置之端子係設於插座之端子。
又,可行的是,上述發信裝置包含至少2個端子,上述收信裝置包含至少2個端子。
又,可行的是,基於從上述發信裝置藉由負荷調變而發送之資訊,而特定上述發信裝置。
又,可行的是,具備顯示圖像及/或文字之顯示部。
又,可行的是,上述收信裝置為車輛。
又,根據本揭示,提供一種通信系統,其例如包含發信裝置與收信裝置,上述發信裝置具備:與上述收信裝置之端子電性連接之端子;及藉由根據上述端子與上述收信裝置之端子之接觸進行負荷調變,而經由上述端子發送資訊之發信部;上述收信裝置具備:輸出高頻信號之高頻信號輸出部;及在上述發信裝置之端子與上述收信裝置之端子接觸之情形下,從上述發信裝置接收藉由負荷調變而發送之資訊之收信部。
又,根據本揭示,提供一種管理裝置,其例如具備:連接部,其係連接與電子裝置連接之外部電線與自裝置內之內部電線;管理側電線通信部,其係與連接有上述內部電線與上述外部電線之電線重疊,且根據比經由上述電線供給至上述電子裝置之電力之頻率更高頻率之高頻信號,經由上述電線與上述電子裝置進行通信;通信濾波器,其係連接於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與上述內部電線之間,將從上述內部電線傳達之信號中至少上述電力之頻率之信號截斷,而不截斷上述高頻信號;及管理部,其係基於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經由上述電線所接收之可用於上述電子裝置之識別之識別資訊,特定與連接於上述連接部之上述外部電線連接之上述電子裝置;且,上述電線通信部,係經由上述電線發送用以將上述識別資訊發送至上述電子裝置之上述高頻信號之第1高頻信號;從上述第1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之上述電子裝置接收藉由負荷調變而作為上述高頻信號發送之上述識別資訊。
根據該構成,例如可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
又,可行的是,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係經由上述電線而發送用以對連接於上述外部電線之上述電子裝置進行特定處理之上述高頻信號之第2高頻信號;從上述第2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之上述電子裝置係接收由負荷調變而作為上述高頻信號發送之相對於上述第2高頻信號之應答信號。
又,可行的是,進而具備與外部裝置進行通信之通信部,上述管理部將對應於與上述外部裝置間之通信結果之上述第2高頻信號發送至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
又,可行的是,進而具備與連接於上述連接部之上述外部電線連接之測定上述電子裝置消耗之消耗電力之消耗電力測定部,上述管理部將上述消耗電力測定部所測定之上述消耗電力之資訊、與表示對應於上述消耗電力測定部之測定對象之上述電子裝置之與連接於上述連接部之上述外部電線連接之上述電子裝置之連接狀態資訊建立關聯而記憶。
又,可行的是,進而具備電力供給部,其係基於從上述管理部傳達之控制信號,選擇性連接內部電源或外部電源與上述內部電線,對上述內部電線選擇性供給電力。
又,可行的是,上述連接部係檢測上述外部電線之連接狀態之變化,上述電線通信部係基於上述連接部之檢測結果,經由上述電線發送上述第1高頻信號。
又,可行的是,具備複數之上述連接部,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檢測複數之上述連接部之任一者中上述外部電線之連接之情形中,經由對應於複數之上述連接部之上述各電線,發送上述第1高頻信號,上述管理部基於上述第1高頻信號之發信前,表示與連接於複數之上述連接部之上述各外部電線連接之上述電子裝置之連接狀態資訊、表示檢測上述外部電線之連接狀態之變化之上述連接部之連接部識別資訊、及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接收之上述識別資訊,特定與連接於複數之各上述連接部連接之上述外部電線連接之上述電子裝置,將所特定之上述電子裝置之資訊作為上述第1高頻信號發信後之上述連接狀態資訊記憶。
又,可行的是,上述管理部將上述第1高頻信號發信前連接狀態資訊所示之上述電子裝置之一覽,與基於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所接收之上述識別資訊之電子裝置之一覽進行比較,特定連接狀態變化之電子裝置,特定基於上述連接部識別資訊檢測上述外部電線之連接狀態之變化之上述連接部。
又,可行的是,進而具備切換部,其切換使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與連接於複數之上述連接部之上述各外部電線電性連接之第1連接狀態,與使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與連接於複數之上述連接部之上述外部電線中任一者電性連接之第2連接狀態,上述切換部基於從上述管理部傳達之切換信號,選擇性切換上述第1連接狀態與上述第2連接狀態。
又,可行的是,進而具備使用者可操作之操作部,上述管理部基於從上述操作部傳達之根據用以將上述第1連接狀態切換成上述第2連接狀態之使用者操作之操作信號,將上述切換信號傳達至上述切換部。
又,可行的是,進而具備通知部,其將上述管理部中,與連接於複數之各上述連接部之上述外部電線連接之上述電子裝置之特定結果,在複數之各上述連接部對使用者通知。
又,可行的是,進而具備與外部裝置進行通信之通信部,上述管理部將所特定之上述電子裝置之資訊經由上述通信部向上述外部裝置發送。
又,根據本揭示,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例如具備:裝置側電線通信部,其與電線重疊,藉由比經由上述電線供給之電力之頻率更高頻率之高頻信號,經由上述電線與外部裝置進行通信;及通信濾波器,其連接於上述電線與上述裝置側電線通信部之間,將從上述電線傳達之信號中至少上述電力之頻率之信號截斷,而不截斷上述高頻信號;且,上述裝置側電線通信部,係由將從上述外部裝置發送之要求所記憶之識別資訊之發信之上述高頻信號的第1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對應上述第1高頻信號將記憶之識別資訊利用負荷調變而作為上述高頻信號發信。
根據該構成,例如可實現可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管理系統。
又,可行的是,上述裝置側電線通信部係從自上述外部裝置發送之要求實行特定處理之上述高頻信號之第2頻率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進行對應上述第2高頻信號之處理,將基於對應上述第2高頻信號之處理之應答信號利用負荷調變而作為上述高頻信號發信。
又,根據本揭示,提供一種管理系統,其例如具有電子裝置;與管理裝置,其係經由將連接於上述電子裝置之外部電線及自身裝置內之內部電線連接之電線,而與上述電子裝置通信;且,上述管理裝置具備:連接部,其連接上述外部電線與上述內部電線;管理側電線通信部,其與上述電線重疊,藉由比經由上述電線供給至上述電子裝置之電力之頻率更高頻率之高頻信號,經由上述電線與上述電子裝置進行通信;管理側通信濾波器,其係連接於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與上述內部電線之間,且將從上述內部電線傳達之信號中至少上述電力之頻率之信號截斷,而不截斷上述高頻信號;及管理部,其係基於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經由上述電線接收之可用於上述電子裝置之識別之識別資訊,特定與連接於上述連接部之上述外部電線連接之上述電子裝置;上述電子裝置具備:裝置側電線通信部,其係利用上述高頻信號,經由上述電線與上述管理裝置進行通信;及裝置側通信濾波器,其係連接於上述電線與上述裝置側電線通信部之間,且將從上述電線傳達之信號中至少上述電力之頻率之信號截斷,而不截斷上述高頻信號;上述管理裝置之上述管理側電線通信部,係將用以將上述識別資訊發送至上述電子裝置之上述高頻信號第1高頻信號經由上述電線發送,接收上述電子裝置利用負荷調變作為上述高頻信號發送之上述識別資訊;上述電子裝置之上述裝置側電線通信部,係從自上述管理裝置發送之上述第1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對應上述第1高頻信號將記憶之上述識別資訊利用負荷調變而作為上述高頻信號發信。
根據該構成,可實現例如可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管理系統。
根據本揭示,可進行新穎且經改良之有線通信。
以下,一面參照添加附圖一面針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另,本說明書及附圖中,對於實質具有同一功能構成之構成要件,藉由添加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說明。
又,以下按下述所示之順序進行說明。
1.本實施形態之通信方法
2.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
3.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
4.本實施形態之程式
(本實施形態之通信方法)
如上述,例如使用現有之PLC以有線進行通信之情形中,有導致進行通信之裝置之成本增大之虞,又,亦有對進行通信之裝置之尺寸增加限制之虞。再者,使用現有之PLC以有線進行通信之情形中,不對進行通信之裝置供給電力時(例如主電源為關閉狀態等休止狀態時),無法進行通信。
因此,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中,將利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之通信技術或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應用於有線通信。此處,本實施形態之有線通信,例如包含使各裝置端子接觸所進行之通信(所謂接觸通信)、與將各裝置之端子以有線連結所進行之通信。
例如舉例具有發信裝置與收信裝置,將各裝置之端子電性連接之通信系統,發信裝置係對應於發信裝置之端子與收信裝置之端子之接觸,進行負荷調變,藉此經由發信裝置之端子發送資訊。又,收信裝置在發信裝置之端子與收信裝置之端子接觸之情形(電性連接之情形)中,從發信裝置接收藉由負荷調變而發送之資訊。此處,本實施形態中「發信裝置之端子與收信裝置之端子電性連接」,是指例如各裝置之端子接觸,或各裝置之端子以有線連結。
此處,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發信裝置之端子,例如可舉出設於插頭之端子,又,作為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其他裝置)之端子,例如可舉出設於插座之端子。另,本實施形態之發信裝置、收信裝置各個端子當然不限於上述。另,本實施形態之發信裝置具有至少2個端子,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其他裝置)具有至少2個端子較佳。
另,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具備輸出高頻信號之高頻信號輸出部,亦可將高頻信號向收信裝置發信。即,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具有所謂讀/寫功能,可發揮作為發信裝置之作用。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例如對應於發信裝置之端子與收信裝置之端子之電性連接而收信裝置發送高頻信號。此處,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高頻信號,例如可舉出RFID所使用之頻率之信號,或非接觸通信所使用之頻率之信號。作為高頻信號之頻率,例如可舉出130~135 kHz、13.56 MHz、56 MHz、433 MHz、954.2 MHz、954.8 MHz、2441.75 MHz、2448.875 MHz之至少任一者,但本實施形態之高頻信號之頻率不限於上述。
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例如檢測發信裝置之端子與收信裝置之端子之電性連接,發送高頻信號。作為發信裝置之端子與收信裝置之端子之電性連接之檢測方法,例如可舉出於收信裝置之端子部分設置接觸感測器,但本實施形態之檢測方法不限於上述。又,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例如在檢測出發信裝置之端子與收信裝置之端子之電性連接之情形,或亦可不根據發信裝置之端子與收信裝置之端子之電性連接之檢測結果,而重複發送高頻信號(即所謂輪訊)。
又,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發揮作為發信裝置之作用之情形中,本實施形態之發信裝置發揮作為接收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所發送之高頻信號之收信裝置之作用。
使用利用NFC之通信技術或RFID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之通信裝置,電路規模與現有之PLC數據機等相比非常小,因此例如可小型化至如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晶片般之尺寸。又,例如搭載有IC卡或IC晶片之手機等可利使用利用NFC之通信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進行通信之裝置正在普及,因此使用利用NFC之通信技術或RFID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之通信裝置與現有之PLC數據機相比較低價。
再者,藉由將利用NFC之通信技術或RFID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應用於有線通信,而本實施形態之發信裝置從經由端子接收之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可發揮藉由進行負荷調變所記憶之資訊。即,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中,藉由對應於發信裝置之端子與收信裝置之端子之電性連接,收信裝置發送高頻信號,而對發信裝置供給電力,發信裝置發送由所供給之電力記憶之資訊。藉此,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即使不具備用以進行通信之其他電源電路,亦可以有線進行通信。又,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即使不輸入對應使用者操作之信號(表示使用者之指示之信號),亦可藉由進行負荷調變而發送所記憶之資訊。
因此,藉由使用利用NFC之通信技術或RFID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例如相比使用現有之PLC等先前之有線通信之情形,實現可謀求成本之降低或通信裝置尺寸限制之緩和、消耗電力之降低等之有線通信。
又,本實施形態之通信方法例如可應用於以2條以上信號線連接之裝置間之通信。此處,作為本實施形態之信號線,例如可舉出通信專用信號線,但本實施形態之信號線不限於上述。例如作為本實施形態之信號線,可舉出流動以直流電流或比上述高頻信號更低頻率(例如50[Hz]或60[Hz])之交流電流之電線。
本實施形態之通信方法應用於使用電線之通信之情形中,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例如與直流電流或比上述高頻信號更低頻率之交流電流重疊,或不與直流電流或交流電流重疊,而發送高頻信號。本實施形態之通信方法應用於使用電線之通信之情形中,本實施形態之各發信裝置、收信裝置例如具備通過高頻信號且不通過交流電流之濾波器。後述本實施形態之濾波器之構成例。
又,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例如藉由使用由負荷調變從發信裝置發送之資訊進行認證處理,而特定發送該資訊之發信裝置,正常地特定發信裝置之情形中,亦可將直流電流或交流電流供給至發信裝置。
以下,舉例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經由電線進行通信之系統之情形,針對藉由應用本實施形態之通信方法實現之管理方法與本實施形態之通信方法之處理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 [先前技術中可能產生之問題]
如智慧型分接頭或靈巧型分接頭等般,可控制向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電力供給之管理裝置中,例如為進行更佳之電力供給之控制,而謀求特定由電線連接何種電子裝置。又,作為藉由電線通信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技術,例如可舉出上述專利文獻1。
例如如專利文獻1所示之應用藉由電線通信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先前技術(以下僅稱「先前技術」)之管理裝置(以下僅稱「先前之管理裝置」)係利用現有之PLC,從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獲取ID。並且,先前之管理裝置將經由電線從電子裝置獲取之ID,與連接有該電線之連接口(例如插座。後述之本實施形態之連接部,上述端子之一例)建立關聯。因此,使用先前技術之情形中,先前之管理裝置所具備之連接口中哪一連接口上連接有何種電子裝置,在某程度上有可特定之可能性。
但,先前之管理裝置係使用現有之PLC與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進行通信,因此不對該電子裝置供給電力之狀態(例如主電源為關閉狀態等休止狀態)下,無法與該電子裝置進行通信。又,先前技術中,未對於識別未供給有上述電力之狀態之電子裝置作任何考慮。因此,先前之管理裝置即使為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只要不對該電子裝置供給電力,就無法識別該電子裝置。
因此,使用先前技術未必可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
又,先前之管理裝置因使用現有之PLC而進而可能產生例如下述(a)、(b)所示之問題。
(a)有因通信衝突(碰撞)而產生通信障礙之可能性
現有之PLC係經由電線進行通信之各裝置利用同一頻帶之總線型拓撲。因此,使用現有PLC之情形中若於同一頻帶連接多數之裝置,則可能產生通信衝突,又,產生通信衝突之情形中,例如有無法通信,產生通信產生延遲等通信障礙之虞。此處,如上述產生通信障礙之情形中,先前之管理裝置即使暫時對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供給電力,亦可能引起無法特定該電子裝置。
(b)通信之裝置之小型化較困難,且有成本增大之可能性
如先前之技術利用現有之PLC進行通信之情形中,為進行通信而需要獲取進行信號發送之發信側之裝置,與進行信號接收之收信側之裝置雙方用於通信之電力之其他電源。因此,先前技術之電子裝置(以下稱作「先前之電子裝置」)必須具備用以獲得用以利用現有之PLC進行通信之電力之電源電路。由此,先前之電子裝置必須具備上述電源電路而小型化將更困難,又,必須具備上述電源電路而成本增大。
又,現有之PLC之通信裝置(例如PLC數據機)例如小型化至IC晶片般之尺寸較困難。再者,現有之PLC之通信裝置亦有現狀未普及,例如與IC晶片之形態之通信裝置相比較高價。
藉此,使用利用現有之PLC進行通信之先前技術之情形中,通信之裝置之小型化較困難。又,使用利用現有之PLC進行通信之先前技術之情形中,先前之電子裝置必須具備高價之通信裝置或其他電源電路,因此有用以利用現有之PLC進行通信而使成本增大之虞。
如上述,使用先前技術之情形中,不僅未必可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亦進而有產生如上述(a)、(b)所示之問題之虞。
[用以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方法]
此處,作為用以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方法,例如可考慮讓使用者對構成管理系統之管理裝置輸入表示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資訊。上述情形中,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中,即使有未供給電力之狀態之電子裝置之情形,仍有可特定該電子裝置之可能性。
但,上述情形中,例如使用者輸入錯誤時,未必可正確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且有損害使用者之便利性之虞。
又,作為用以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其他方法,例如可考慮解析經由電線供給之電流波形或電壓波形、電力波形,基於解析結果而推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
但,上述情形中,總是藉由推定而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因此未必可高精度地特定所連接之電子裝置。又,上述情形中,例如連接具有新波形特性之電子裝置時,例如若不對管理裝置進行學習則無法進行推定。又,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數量增加之情形中,利用波形特性之推定將更困難,有推定精度下降之虞。由此,上述情形中,未必可正確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
又,作為用以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其他方法,亦考慮例如用以將電力向向管理裝置連接之電線側之插頭(連接裝置之一例)具備記錄有可用於電子裝置之特定之識別資訊之IC晶片,插座(與後述之本實施形態之連接部之一例對應)具備藉由利用NFC之非接觸通信而從該IC晶片讀取識別資訊之閱讀器。上述情形中,插座藉由利用非接觸通信從連接於該插座之插頭獲得識別資訊,而可特定由對應該插頭之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
但,上述情形中,例如無法特定由通過所謂延長線之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又,上述情形中,插座所具備之閱讀器係利用非接觸通信從插頭獲取識別資訊,因此例如可能產生導致從接近之複數之插頭獲取複數之識別資訊,或導致即使不連接插頭亦從接近之插頭獲取識別資訊等。藉此,上述情形未必可正確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之概要]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之一例。以下表示為「管理系統1000」。),藉由將利用NFC之通信技術或RFID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應用於將電線作為通信線路使用之有線通信技術,而實現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
以下,藉由說明管理系統1000之概要,而針對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之處理之概要進而具體說明。圖1、圖2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1000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
參照圖1,管理系統1000具有:管理裝置100(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電子裝置200(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發信裝置。)、伺服器300(外部裝置)、及外部電源400。
此處,圖1中顯示作為管理裝置100之電源分接頭,但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不限定於電源分接頭。又,圖1中顯示作為電子裝置200之顯示裝置,但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不限定於顯示裝置。又,管理裝置100與電子裝置200可經由所謂延長線連接,亦可經由延長線等連接複數之電子裝置200(所謂章魚佈線)。又,圖1中,顯示管理裝置100與伺服器300進行無線通信之構成,但亦可為管理裝置100與伺服器300進行有線通信之構成。又,圖1中,顯示管理系統1000具有伺服器300之例,但亦可為不具有伺服器300之構成。上述情形中,管理裝置100亦可具有伺服器300之功能。再者,圖1顯示管理裝置100將外部電源400作為電源之例,但例如管理裝置100亦可具備內部電源(未圖示),將該內部電源作為電源。
[管理裝置100之概要]
管理裝置100具備可連接與電子裝置200連接之外部電線EPL之連接部(以下有稱作「連接部102」之情形。),經由外部電線EPL及自身裝置內之內部電線(圖1中未圖示。以下稱作「內部電線IPL」。),對電子裝置200供給電力。以下,有將連接內部電線IPL與外部電線EPL者總稱作「電線」之情形。
又,管理裝置100係利用與電線重疊之高頻信號,經由電線與電子裝置200進行通信,藉此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200。此處,所謂上述高頻信號,是指例如13.56[MHz]之信號等,比經由電線而供給至電子裝置200之電力之頻率(例如50[Hz]或60[Hz])更高之頻率之信號。另,本實施形態之高頻信號當然不限於13.56[MHz]之信號。
更具體而言,管理裝置100係經由電線發送用以將識別資訊發送至電子裝置200之高頻信號之第1高頻信號。又,管理裝置100係經由電線接收從第1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之電子裝置200利用負荷調變而作為高頻信號發送之識別資訊。此處,所謂本實施形態之識別資訊,係可用於電子裝置之識別之資訊。作為識別資訊,例如可舉出表示電子裝置固有之識別號之資料,或表示電子裝置之種類之資料(例如表示製造者或型號等之資料)、表示電子裝置使用時(電子裝置之驅動時)之電力波形之電力波形資料等。另,本實施形態之識別資訊若係可用於電子裝置之識別之資訊,則不限於上述例。
又,管理裝置100例如係在檢測出連接部102中連接狀態之變化之情形下發送第1高頻信號。藉由在檢測出連接部102中連接狀態之變化之情形下發送第1高頻信號,管理裝置100可降低第1高頻信號發信之消耗電力。另,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第1高頻信號之發信不限於上述。例如管理裝置100亦可定期/不定期地發送第1高頻信號。上述情形中,藉由調整例如發送第1高頻信號之週期等,而可抑制第1高頻信號之發信之消耗電力。以下,主要舉例管理裝置100在檢測出連接部102中連接狀態之變化之情形中發送第1高頻信號之構成之情形進行說明。
藉此,管理裝置100藉由使用從電子裝置200經由電線接收之識別資訊,而可特定與連接於連接部102之外部電線EPL連接之電子裝置200。
另,經由管理裝置100與電子裝置200間之電線之通信不限於上述識別資訊之獲取之通信。例如管理裝置100亦可經由電線發送用以對連接於外部電線EPL之電子裝置200進行特定處理之高頻信號第2高頻信號。上述情形中,管理裝置100藉由將從第2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之電子裝置200利用負荷調變作為高頻信號發送之相對於第2高頻信號之應答信號收信,而可在與電子裝置200間進行上述特定處理之通信。
此處,作為上述特定處理,例如可舉出電子裝置200之認證處理;發信電子裝置200所記憶之電子值(貨幣或具有以貨幣為基準之價值之資料)之值之處理;將該電子值之值更新於電子裝置200之處理;使電子裝置200之主電源打開/關閉,向省電模式轉移等之控制電源之處理等。因此,管理裝置100與電子裝置200進行經由電線之通信,藉此,管理系統1000可實現例如使用電子裝置200所記憶之電子值之充電處理,或電子裝置200之電源控制之處理。另,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1000中,利用經由管理裝置100與電子裝置200間之電線之通信而實現之處理當然不限於上述例。
又,管理裝置100亦可與可進行各種處理之伺服器300進行通信。此處,作為管理裝置100與伺服器300之通信,例如可舉出管理裝置100將所獲取之識別資訊或管理裝置100所測定之電子裝置200消耗之消耗電力之資訊等各種資訊(資料)向伺服器300發信。如上述,藉由管理裝置100對伺服器300發送各種資訊,而伺服器300可進行例如與用以節電對策等之管理裝置100連接之電子裝置200之電源管理,或藉由電力之利用圖案之解析之電力需求之預測處理。
另,管理裝置100與伺服器300之通信不限於上述。例如管理裝置100可接收用於從伺服器300發信之各種處理之資料。藉此,管理裝置100可使用從伺服器300獲取之資料而進行各種處理。更具體而言,例如從電子裝置200獲取之識別資訊為表示管理裝置100先前無法識別之製造者或型號等之資料之情形中,管理裝置100藉由使用從伺服器300獲取之資料,亦可特定該電子裝置200。又,管理裝置100例如亦可進而詳細進行使用從伺服器300獲取之資料連接之電子裝置200之電源管理。另,使用從管理裝置100之伺服器300獲取之資料之處理當然不限於上述。
又,管理裝置100例如亦可接收根據與伺服器300間之通信結果從伺服器300發信之用以對電子裝置200進行特定處理之命令。接收用以進行上述特定處理之命令之管理裝置100基於該命令,將第2高頻信號經由電源線向電子裝置200發送。藉此,管理裝置100藉由與伺服器300進行通信,而可與伺服器300聯合對電子裝置200進行特定處理。此處,作為管理系統1000中管理裝置100與伺服器300聯合對電子裝置200進行之處理,可舉出例如對應管理裝置100供給至電子裝置200之電力量之充電處理。更具體而言,管理裝置100例如藉由發信將電子裝置200所記憶之電子值之值發送於電子裝置200之第2高頻信號,或使該電子值之值對應於電力量而更新之第2高頻信號,而實現上述充電處理。另,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1000中管理裝置100與伺服器300聯合對電子裝置200進行之處理當然不限於上述充電處理。
[電子裝置200之概要]
電子裝置200係藉由經由電線所供給之電力,進行對應自身裝置所具有之功能之處理或動作。作為對應電子裝置200中自身裝置所具有之功能之處理或動作,圖1所示之電子裝置200之情形中,例如可舉出顯示之圖像處理等各種處理,或顯示/非顯示等顯示之動作等。
又,電子裝置200根據經由上述電線之電力供給之有無,而從經由電線接收之管理裝置100與電線重疊而發送之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在與管理裝置100間進行經由電線之通信。
更具體而言,電子裝置200接收上述第1高頻信號之情形中,使用從第1高頻信號所得之電力讀取所記憶之識別資訊。然後,電子裝置200藉由使用上述電力之負荷調變,而將識別資訊作為高頻信號與電線重疊而發信。
又,電子裝置200接收上述第2高頻信號之情形中,使用從第2高頻信號所得之電力,進行第2高頻信號所要求之特定處理。然後,電子裝置200藉由使用上述電力之負荷調變,而將對應於特定處理之應答信號作為高頻信號與電線重疊而發信。此處,作為電子裝置200所進行之第2高頻信號所要求之特定處理,例如可舉出所記憶之電子值之值之發信或該電子值之值之更新等上述充電處理之處理。
[伺服器300]
伺服器300與管理裝置100進行通信,接收從管理裝置100發送之識別資訊等資料,且將管理裝置100用於處理之資料或用以對電子裝置200進行特定處理之命令等向管理裝置100發信。又,伺服器300例如基於從管理裝置100接收之識別資訊或消耗電力之資訊,進行電子裝置200之電源管理,或進行相對於與管理裝置100聯合之電子裝置200之充電處理之處理等。
[外部電源400]
外部電源400係從管理裝置100所見之外部電源。作為外部電源400,例如可舉出商用電源或電池、發電機等。
管理系統1000例如具有圖1所示之構成。另,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1000之構成不限於圖1所示之構成,例如如圖2所示,亦可藉由電線連接管理裝置100與複數之各電子裝置200A、200B、200C、...(以下有總稱表示為「電子裝置200」之情形。)。
管理系統1000中,管理裝置100與先前之技術相同,經由電線與電子裝置200進行通信,藉此而從電子裝置200獲取識別資訊,基於所獲取之識別資訊而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200。藉此,管理系統1000中,管理裝置1000即使無使用者之輸入操作等亦可自動特定電子裝置200,因此無使使用者之便利性下降之虞。又,管理系統1000中,管理裝置100使用識別資訊特定電子裝置200,因此相比進行推定之情形可更確實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200。此處,電子裝置200係管理裝置100從與電線重疊發送之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利用負荷調變進行應答。藉此,管理系統1000中,管理裝置100在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200中即使有未供給電力之電子裝置200,亦可識別該電子裝置200。因此管理系統1000中,相比即使有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只要未對電子裝置供給電力即無法識別該電子裝置之先前技術,可更確實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200。
又,管理系統1000中,電子裝置200係管理裝置100從與電線重疊而發送之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利用負荷調變進行應答,因此電子裝置200亦可不具備經由電線之通信之其他電源電路。又,電子裝置200使用與利用NFC之通信技術或RFID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所使用之通信裝置相同構成之通信裝置,可實現經由與管理裝置100間之電線之通信(後述具體之構成例)。因此,管理系統1000中,相比使用利用現有之PLC進行通信之先前技術之情形,通信之裝置之小型化較容易,又可進而降低成本。
再者,經由管理系統1000中之電線之通信與利用NFC之通信技術或RFID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具有親和性,因此可使用該無線通信技術中之防通信衝突技術(即所謂防衝突)。因此,管理系統1000中,可防止使用利用現有之PLC進行通信之先前技術之情形中可能產生之對由電線連接之電力裝置200供給電力亦無法特定該電子裝置200。
因此,藉由使用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可實現可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管理系統。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
接著,針對可實現上述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之處理之構成管理系統1000之管理裝置100、電子裝置200之構成之一例進行說明。以下,針對第1~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與可經由電線與該第1~第4實施形態之各管理裝置100進行通信之電子裝置200之構成進行說明。另,下述所示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之構成之一例,下述所示之電子裝置200之構成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發信裝置之構成之一例。
[第1實施形態]
圖3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與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200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此處,圖3中合併顯示有外部電源400。
[管理裝置100]
參照圖3,管理裝置100具備:連接部102、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高頻信號輸出部、收信部)、管理部106、第1濾波器108(通信濾波器或管理側通信濾波器)、電力供給部110、消耗電力測定部112、及第2濾波器114。
又,管理裝置100例如亦可具備ROM(Read Only Memory:只讀記憶體;未圖示)、或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記憶體;未圖示)、記憶部(未圖示)、顯示部(未圖示)等。管理裝置100例如係利用作為資料之傳送路之總線(bus)連接各構成要件。此處,ROM(未圖示)係記憶管理部106所使用之程式或運算參數等控制用資料。RAM(未圖示)暫時記憶由管理部106實行之程式等。
記憶部(未圖示)係記憶從電子裝置200獲取之識別資訊或應用程式等各種資料。此處,作為記憶部(未圖示),例如可舉出硬碟等磁性記錄媒體、或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Memory:電可擦可編程只讀記憶體)、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MRAM(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非揮發性磁性隨機記憶體)、FeRAM(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Phase change Random Access Memory:相變記憶體)等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非易失性記憶體)。又,管理裝置100亦可具備可從管理裝置100裝拆之記憶部(未圖示)。顯示部(未圖示)係管理裝置100所具備之顯示機構,其於顯示畫面顯示各種資訊(例如圖像及/或文字等)。作為顯示於顯示部(未圖示)之顯示畫面之畫面,例如可舉出用以對管理裝置100進行期望動作之操作畫面等。此處,作為顯示部(未圖示),例如可舉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或有機EL顯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電致發光顯示器。又亦稱作OLED顯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有機發光二極體)。)等。又,管理裝置100例如亦可以觸屏構成顯示部(未圖示)。上述情形中,顯示部(未圖示)係作為可實現使用者操作及顯示兩方之操作顯示部而發揮功能。另,管理裝置100無論是否具備顯示部(未圖示),皆可經由網路(或直接地)與外部終端進行通信,而於該外部終端之顯示畫面顯示上述操作畫面或各種資訊。例如上述外部終端為管理裝置100之使用者所具有之外部終端(例如攜帶型通信裝置或遙控器‧控制器等)之情形中,使用者可操作自身所具有之外部終端而對管理裝置100進行期望之處理,又,可使用該外部終端確認從管理裝置100發送之資訊。因此,上述情形下,例如將管理裝置100設置於機器下時等使用者直接操作管理裝置100,或不容易觀察顯示於顯示部(未圖示)之資訊時,仍可謀求使用者之便利性之提高。
連接部102具備端子,連接外部電線EPL與內部電線IPL。又,連接部102檢測外部電線EPL之連接狀態之變化(從未連接狀態向連接狀態之變化/從連接狀態向未連接狀態之變化)。然後,連接部102將顯示檢測(檢測結果)之檢測信號向管理部106傳達。另,後述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為具有根據檢測信號之傳達發送第1高頻信號之功能之構成之情形中,連接部102亦可將檢測信號向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傳達。
此處,連接部102例如具備檢測外部電線之物理連接狀態之開關,該開關之狀態變化時將檢測信號向管理部106傳達,但連接部102之構成不限於上述。另,管理裝置100為定期/非定期發送第1高頻信號之構成之情形中,本實施形態之連接部102例如亦可不具有外部電線EPL之連接狀態之變化之檢測的功能。
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發揮經由電源線在與電子裝置200間進行通信之作用。
圖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所具備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之一例之說明圖。此處,圖4中,將管理部106與第1濾波器108合併顯示。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具備高頻信號生成部150與復調部152,發揮作為NFC等中之讀/寫(或詢問器)之作用。又,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亦可進而具備例如暗號化電路(未圖示)或防通信衝突(防衝突)電路等。
高頻信號生成部150例如接收從管理部106傳達之高頻信號生成命令,生成對應於高頻信號生成命令之高頻信號。又,高頻信號生成部150例如接收從管理部106傳達之表示高頻信號之發送停止之高頻信號發送停止命令,停止高頻信號之生成。此處,圖4中,顯示作為高頻信號生成部150之交流電源,但本實施形態之高頻信號生成部150不限於上述。例如本實施形態之高頻信號生成部132可具備進行ASK調變(Amplitude Shift Keying:幅移鍵控)之調變電路(未圖示),與增幅調變電路之輸出之增幅電路(未圖示)。另,作為高頻信號生成部150生成之高頻信號,例如可舉出包含用以對電子裝置200發送識別資訊之發信要求之第1高頻信號,或包含相對於電子裝置200之各種處理命令或處理之資料之第2高頻信號,但本實施形態之高頻信號不限於上述。例如本實施形態之高頻信號亦可為發揮對後述之電子裝置200之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進行電力供給之作用之信號(例如無調變信號)。另,發揮進行上述電力供給之作用之信號亦可發揮作為第1高頻信號之作用(即第1高頻信號為無調變信號之情形)。
復調部152例如係對高頻信號生成部150與第1濾波器108間之電壓之振幅變化實施包絡線檢波,藉由將所檢波之信號2值化,而復調從電子裝置200發送之應答信號。然後,復調部152將所復調之應答信號(例如顯示識別資訊之應答信號,或基於對應第2高頻信號之處理顯示應答之應答信號)向管理部106傳達。另,復調部152中之應答信號之復調方式不限於上述,例如亦可使用高頻信號生成部150與第1濾波器108間之電壓之相位變化而復調應答信號。
另,本實施形態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之構成不限於圖4所示之構成。圖5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所具備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之另一例之說明圖。此處,圖5與圖4相同,係將管理部106與第1濾波器108合併顯示。
另一例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具備高頻信號生成部150、復調部152、第1高頻收發信部154、及第2高頻收發信部156。又,另一例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例如亦可進而具備暗號化電路(未圖示)或防通信衝突(防衝突)電路等。
高頻信號生成部150與圖4所示之高頻信號生成部150相同,生成對應於高頻信號生成命令之高頻信號,根據高頻信號發送停止命令而停止高頻信號之生成。
復調部152包絡線檢波高頻信號生成部150之天線端之電壓之振幅變化,藉由將所檢波之信號2值化,復調從電子裝置200發送之應答信號。另,復調部152之應答信號之復調方式不限於上述,例如亦可使用高頻信號生成部150之天線端之電壓之相位變化而復調應答信號。
第1高頻收發信部154例如具備具有特定之感應器之線圈(感應器。以下相同。)L1與具有特定之靜電容量之電容器C1,構成共振電路。此處,作為第1高頻收發信部156之共振頻率,例如可舉出13.56[MHz]等高頻信號之頻率。第1高頻收發信部154可根據上述構成而發送高頻信號生成部150所生成之高頻信號,且可接收從第2高頻收發信部156發送之自電子裝置200發送之應答信號。即,第1高頻收發信部154發揮作為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內之第1通信天線之作用。
第2高頻收發信部156例如具備具有特定之感應器之線圈L2與具有特定之靜電容量之電容器C2,構成共振電路。此處,作為第2高頻收發信部156之共振頻率,例如可舉出13.56[MHz]等高頻信號之頻率。第2高頻收發信部156可根據上述構成而接收從第1高頻收發信部154發送之高頻信號,且可發送從電子裝置200發送之應答信號。即,第2高頻收發信部156發揮作為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內之第2通信天線之作用。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即使為圖5所示之構成,亦可與圖4所示構成相同,發揮作為NFC等之讀/寫之作用,發揮經由電源線在與電子裝置200間進行通信之作用。
再次參照圖3,針對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進行說明。管理部106以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處理器)或積體有各種處理電路之積體電路等構成,發揮作為控制管理裝置100之各部分之控制部之作用。更具體而言,管理部106例如基於從連接部102傳達之檢測信號或來自從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傳達之電子裝置200之應答信號,將高頻信號生成命令或高頻信號發送停止命令對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進行傳達,控制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中之通信。管理部106基於上述檢測信號,將高頻信號生成命令或高頻信號發送停止命令對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傳達,藉此可與實際經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200進行通信。管理部106如上述係將高頻信號生成命令或高頻信號發送停止命令對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進行傳達,藉此使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例如可基於連接部102中之檢測結果發送第1高頻信號。又,管理部106基於上述應答信號將高頻信號生成命令或高頻信號發送停止命令對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傳達,藉此可控制經由與電子裝置200間之電線之通信。另,管理部106亦可定期/非定期地將高頻信號生成命令對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傳達,對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定期/非定期地發送第1高信號。
又,管理部106例如對電力供給部110傳達控制向電力供給部110中進行之內部電線IPL之選擇性電力供給之控制信號,藉此控制電力供給部110之動作。又,管理部106例如對消耗電力測定部112傳達控制消耗電力測定部112中進行之電子裝置200之消耗電力之測定開始或停止之控制信號,藉此控制消耗電力測定部112之動作。另,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亦可另外具備控制管理裝置100之各部之控制部(未圖示)。
又,管理部106基於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經由電線從電子裝置200接收之識別資訊,而特定與連接於連接部102之外部電線EPL連接之電子裝置200。又,管理部106將表示所特定之電子裝置200之資訊作為表示與連接於連接部102之外部電線EPL連接之電子裝置200之資訊而記錄於記憶部(未圖示)。以下,有將表示與連接於特定連接部102之外部電線EPL連接之電子裝置200(或與連接於複數之連接部之外部電線分別連接之電子裝置200)之資訊作為「連接狀態資訊」之情形。此處,本實施形態之連接狀態資訊可為識別資訊本身,亦可為記錄有識別資訊所示資訊之資料庫或列表形式之資料等其他形式之資料。
又,管理部106在消耗電力測定部112所測定之消耗電力之資訊從消耗電力測定部112傳達而來之情形中,將該消耗電力之資訊與對應消耗電力測定部112之測定對象之電子裝置200之連接狀態資訊建立關聯而記憶。此處,管理部106例如藉由將連接狀態資訊設為關聯式資料庫(relational database),而將消耗電力之資訊與連接狀態資訊建立關聯(連接狀態資訊為資料庫形式之情形)。另,將本實施形態之消耗電力之資訊與連接狀態資訊建立關聯之方法不限於上述,管理部106可使用能夠將本實施形態之消耗電力之資訊與連接狀態資訊建立關聯之任意方法。
第1濾波器108連接於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與內部電線IPL之間,發揮過濾從內部電線IPL傳達之信號之作用。更具體而言,第1濾波器108具有將從內部電線IPL傳達之信號中至少經由電線供給至電子裝置200之電力之頻率之信號截斷,但不截斷高頻信號之功能。管理裝置100藉由具備第1濾波器108而不向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傳達可能成為雜訊之電力之頻率之信號,因此可提高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與電子裝置200(更嚴格而言,係後述電子裝置200之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間之通信之精度。
圖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所具備之第1濾波器108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第1濾波器108係以感應器L3、L4、電容器C3~C5、及突波吸收器SA1~SA3構成。另,本實施形態之第1濾波器108之構成當然不限於圖6所示之構成。
再次參照圖3,針對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進行說明。電力供給部110基於從管理部106(或於具備其他控制部(未圖示)之情形中為該控制部)傳達之控制信號,選擇性連接內部電源(未圖示)或外部電源400與內部電線IPL,對內部電線IPL選擇性供給電力。此處,作為電力供給部110,例如可舉出基於控制信號打開/關閉之開關。此處,上述開關例如以p通道型MOSFET或n通道型MOSFET構成,但上述開關之構成不限於上述。另,(包含後述之第2~第4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亦可為不具備電力供給部110之構成。
消耗電力測定部112測定與連接於連接部102之外部電線EPL連接之電子裝置200所消耗之消耗電力。然後,消耗電力測定部112將所測定之消耗電力之資訊向管理部106傳達。又,消耗電力測定部112亦可基於從管理部106(或於具備其他控制部(未圖示)之情形中為該控制部)傳達之控制信號而選擇性進行測定。此處,作為消耗電力測定部112,例如可舉出消耗電力測定器。另,(包含後述之第2~第4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亦可為不具備消耗電力測定部112之構成。
第2濾波器114設於連接部102與消耗電力測定部112間之內部電線IPL上,發揮將可能從連接部102側傳達之信號過濾之作用。更具體而言,第2濾波器114具有至少將電子線通信部104所發送之高頻信號或由電子裝置200發送之高頻信號截斷,但不截斷供給至電子裝置200之電力之頻率之信號之功能。管理裝置100藉由具備第2濾波器114,而可將經由電線之通信之高頻信號、或可能從電子裝置200側傳達之雜音成份截斷。即,第2濾波器114發揮作為所謂功率分配器之作用。
圖7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所具備之第2濾波器114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第2濾波器114係以感應器L5、L6、電容器C6、突波吸收器SA4構成。另,本實施形態之第2濾波器114之構成當然不限於圖7所示之構成。
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例如根據圖3所示之構成,經由電線與連接於連接部102之外部電線EPL連接之電子裝置200進行通信,而可特定該電子裝置200。又,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例如根據圖3所示之構成,對所特定之電子裝置200發送第2高頻信號,而可基於第2高頻信號對該電子裝置200進行特定之處理。
[電子裝置200]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200之構成之一例進行說明。電子裝置200係與外部電線EPL一對一地對應,外部電線EPL於管理裝置100之連接部102連接有外部電線EPL。另,雖圖3未顯示,但外部電線EPL亦可經由延長線與管理裝置100之連接部102連接。又,圖3所示例中,外部電線EPL中之與管理裝置100之連接部102連接之部分相當於電子裝置200之端子。
又,電子裝置200具備:第1濾波器202(通信濾波器或裝置側通信濾波器)、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發信部)、與第2濾波器206。
又,電子裝置200在第2濾波器206之後段(圖3所示之第2濾波器206之管理裝置100之相反側),例如具備電池(未圖示),或用以實現電子裝置200具有之功能之各種裝置(例如驅動部或顯示部。未圖示)等。即,電子裝置200例如可將從管理裝置100經由電線供給之電力對上述電池(未圖示)充電,又,可使用該供給之電力實現電子裝置200所具有之功能。例如電子裝置200為EV(Electric Vehicle。電動車)等車輛之情形中,電子裝置200接收電力供給並充電內置之電池,使用電池之電力使車輪旋轉。又,電子裝置200具備可顯示圖像(動圖像/靜止圖像)及/或文字之顯示部之情形中,電子裝置200接收電力供給,於顯示部之顯示畫面上顯示圖像或文字。
第1濾波器202連接於電線(嚴密而言,係電子裝置200內之外部電線EPL。以下相同。)與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之間,發揮將從電線傳達之信號過濾之作用。更具體而言,第1濾波器202具有將從電線傳達之信號中至少電力之頻率之信號截斷,但不截斷高頻信號之功能。電子裝置200藉由具備第1濾波器202而不向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傳達可能成雜訊之電力之頻率之信號,因此可提高管理裝置100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與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間之通信之精度。
此處,第1濾波器202例如可採取與圖6所示之管理裝置100之第1濾波器108相同之構成。另,本實施形態之第1濾波器202之構成當然不限於圖6所示之構成。
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係利用高頻信號經由電線而與管理裝置100(外部裝置)進行通信。更具體而言,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接收從管理裝置100發送之高頻信號之情形中,進行從該高頻信號獲得電力驅動而接收之高頻信號顯示之處理。然後,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將對應上述處理之信號利用負荷調變作為高頻信號發信。例如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接收第1高頻信號之情形中,根據第1高頻信號,將所記憶之識別資訊利用負荷調變與電線重疊而發送。又,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例如接收第2高頻信號之情形中,基於第2高頻信號進行處理,基於該處理使應答信號與電線重疊而發送。即,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發揮作為NFC等之應答器之作用。
圖8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200所具備之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之一例之說明圖。此處,圖8中,將第1濾波器202合併顯示。電子裝置200具備復調處理所接收之高頻信號,利用負荷調變發送應答信號之IC晶片220。另,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200亦可不以IC晶片之形態具備構成圖8所示之IC晶片220之各構成要件。
IC晶片220具備檢測部222、檢波部224、調節器226、復調部228、資料處理部230、及負荷調變部232。另,雖圖8中未顯示,但IC晶片220例如可進而具備用以防止有過電壓或過電流施加於資料處理部230之保護電路(未圖示)。此處,作為保護電路(未圖示),例如可舉出以二極體等構成之箝位電路。
又,IC晶片220具備ROM234、RAM236、內部記憶體238等。資料處理部230、ROM234、RAM236、內部記憶體238例如係藉由作為資料之傳送路之總線240而連接。
ROM234記憶資料處理部230所使用之程式或運算參數等控制用資料。RAM236暫時記憶由資料處理部230實行之程式、運算結果、實行狀態等。
內部記憶體238係IC晶片220所具備之記憶機構,例如具有耐損性,藉由資料處理部230進行資料之讀取,或資料之新規寫入、資料之更新。對內部記憶體238例如記憶識別資訊或電子值、應用程式資料等各種資料。此處,圖8係顯示內部記憶體238記憶識別資訊250與電子值252之例。
檢測部222係基於高頻信號而生成例如矩形之檢測信號,將該檢測信號向資料處理部230傳達。又,資料處理部230將所傳達之上述檢測信號例如作為用以資料處理之處理塊使用。此處,上述檢測信號係基於從管理裝置100發信之高頻信號者,因此與該高頻信號之頻率同步。因此,IC晶片220藉由具備檢測部222而可與管理裝置100同步進行與管理裝置100間之處理。
檢波部224將對應所接收之高頻信號之電壓(以下有稱作「收信電壓」之情形)進行整流。此處,檢波部224可以二極體D1與電容器C7構成,但檢波部224之構成不限於上述。
調節器226使收信電壓平滑、定電壓化,向資料處理部230輸出驅動電壓。此處,調節器226可將收信電壓之直流成份作為驅動電壓使用。
復調部228基於收信電壓而復調高頻信號,輸出對應於高頻信號之資料(例如高水準與低水準之經2值化之資料信號)。此處,復調部228可將收信電壓之交流成份作為資料輸出。
資料處理部230將從調節器226輸出之驅動電壓作為電源輸驅動,進行復調部228中復調之資料之處理。此處,資料處理部230例如可以MPU構成,但資料處理部230之構成不限於上述。
又,資料處理部230根據處理結果選擇性生成控制對管理裝置100之應答之負荷調變之控制信號。然後,資料處理部230向負荷調變部232選擇性輸出控制信號。
負荷調變部232例如具備負荷Z與開關SW1,根據從資料處理部230傳達之控制信號而選擇性連接負荷Z(有效化),藉此進行負荷調變。此處,負荷Z例如以具有特定電阻值之電阻構成,但負荷Z之構成不限於上述。又,開關SW1例如係以p通道型MOSFET,或n通道型MOSFET構成,但開關SW1之構成不限於上述。
IC晶片220藉由如上述之構成而處理所接收之高頻信號,可利用負荷調變使應答信號與電線重疊而發送。另,本實施形態之IC晶片220之構成當然不限於圖8所示之構成。
電力通信部204根據圖8所示之構成,進行從接收之高頻信號獲得電力驅動而接收之高頻信號顯示之處理,可利用負荷調變而發送對應該處理之應答信號。
另,本實施形態之電力通信部204之構成不限於圖8所示之構成。圖9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200所具備之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之其他例之說明圖。此處,圖9中,將第1濾波器202合併顯示。另,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200亦可不以IC晶片之形態具備構成圖9所示之IC晶片200之各構成要件。
其他例之電力通信部204具備第1高頻收發信部242、第2高頻收發信部244、及IC晶片220。
第1高頻收發信部242例如具備具有特定感應器之線圈L7與具有特定之靜電容量之電容器C8,構成共振電路。此處,作為第1高頻收發信部242之共振頻率。例如可舉出13.56[MHz]等高頻信號之頻率。第1高頻收發信部242根據上述構成而可發送從第1濾波器202傳達之高頻信號,又可接收從第2高頻收發信部244發送之應答信號。即,第1高頻收發信部242發揮作為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內之第1通信天線之作用。
第2高頻收發信部244例如具備具有特定感應器之線圈L8與具有特定之靜電容量之電容器C9,構成共振電路。此處,作為第2高頻收發信部244之共振頻率,例如可舉出13.56[MHz]等高頻信號之頻率。第2高頻收發信部244根據上述構成而接收從第1高頻收發信部242發送之高頻信號,又可發送應答信號。更具體而言,第2高頻收發信部244對應高頻信號之收信而藉由電磁感應產生感應電壓,將以特定之共振頻率使感應電壓共振之收信電壓向IC晶片220輸出。又,第2高頻收發信部244利用IC晶片220所具備之負荷調變部232中進行之負荷調變而進行應答信號之發送。即,第2高頻收發信部244發揮作為裝置側電線通信部204內之第2通信天線之作用。
IC晶片220係基於從第2高頻收發信部244傳達之收信電壓,與圖8所示之IC晶片220進行相同處理。
電力通信部204即使為圖9所示之構成,亦與圖8所示之構成相同,進行從所接收之高頻信號獲得電力驅動而接收之高頻信號顯示之處理,利用負荷調變可發送對應該處理之應答信號。又,電力通信部204具有圖9所示構成之情形中,可流用NFC或RFID之IC晶片,因此有安裝更容易之優點。
再次參照圖3,針對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200之構成進行說明。第2濾波器206發揮將經由外部電線EPL可能從管理裝置100側傳達之信號過濾之作用。更具體而言,第2濾波器206具有至少將由管理裝置100發送之高頻信號或電子線通信部發送之高頻信號截斷,但不截斷經由電線供給之電力之頻率之信號之功能。電子裝置200藉由具備第2濾波器206,而可截斷經由電線之通信之高頻信號或雜訊成份。即,第2濾波器206與管理裝置100所具備之第2濾波器114相同,發揮作為所謂功率分配器之作用。
此處,第2濾波器206例如可採取與圖7所示之管理裝置100之第2濾波器114相同之構成。另,本實施形態之第2濾波器206之構成當然不限於圖7所示之構成。
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與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200根據圖3所示之構成經由電線進行通信,可實現上述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之處理。
[第2實施形態]
圖10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此處,圖10係將與圖3相同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200、伺服器300、及外部電源400合併顯示。
圖10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與圖3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具有基本相同的構成,但與圖3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相比,第2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進而具備通信部116。
通信部116係管理裝置100所具備之通信機構,以有線或無線與伺服器300進行通信。又,通信部116係藉由管理部106(或具備其他控制部(未圖示)之情形中,為該控制部)控制通信。此處,作為通信部116,例如可舉出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網)端子及收發信電路、或IEEE802.11 g端口及收發信電路、IEEE802.15.4端口及收發信電路、通信天線及RF(Radio Frequency:射頻)電路等,但通信部116不限於上述。例如通信部116可採用可經由網路(或直接)與伺服器300等外部裝置進行通信之任意構成。
第2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與圖3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具有基本相同的構成。因此,第2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根據圖10所示之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相同,可實現上述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之處理。
又,第2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藉由具備通信部116,而例如可進行識別資訊或消耗電力之資訊等向各種資訊(資料)之伺服器300之發信,或從伺服器300發送之資料之收信。又,第2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藉由具備通信部116,而例如如對應向上述電子裝置200之電力供給量之充電處理等,可與伺服器300聯合對電子裝置200進行特定處理。
[第3實施形態]
根據上述,作為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及第2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例如如圖1所示,顯示於管理裝置100上由電線連接1個電子裝置200之情形中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但,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不限於上述構成,例如如圖2所示,亦可採取於管理裝置100上由電線連接複數之電子裝置200之構成。因此,接著說明作為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可由電線連接複數之電子裝置200之構成之一例。
圖11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具備:連接部102A、102B、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管理部106、第1濾波器108A、108B、電力供給部110A、110B、消耗電力測定部112A、112B、及第2濾波器114A、114B。
各連接部102A、102B與圖3所示之連接部102相同,連接外部電線EPL與內部電線IPL(圖11所示之IPL1、IPL2),檢測外部電線EPL之連接狀態之變化。然後,連接部102A、102B將顯示檢測(檢測結果)之檢測信號向管理部106傳達。又,各連接部102A、102B將各個連接部固有之連接部識別資訊與上述檢測信號合併向管理部106傳達。此處,所謂本實施形態之連接部識別資訊,係顯示檢測出外部電線EPL之連接狀態之變化之連接部之資訊。管理部106藉由從各連接部102A、102B與檢測信號合併傳達之連接部識別資訊,可特定是否檢測出哪一連接部中連接狀態之變化。
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與圖3所示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相同,發揮經由電源線在與電子裝置200間進行通信之作用。
管理部106與圖3所示之管理部106相同,發揮作為控制管理裝置100之各部分之作用。
又,管理部106係基於第1高頻信號發信前之連接狀態資訊、從各連接部102A、102B與檢測信號合併傳達之連接部識別資訊、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接收之識別資訊,特定與連接於各連接部102A、102B之外部電線EPL連接之電子裝置200。
更具體而言,管理部106例如係將第1高頻信號發信前之連接狀態資訊顯示之電子裝置200之一覽,與基於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接收之識別資訊之電子裝置200之一覽進行比較,而特定連接狀態變化之電子裝置200。又,管理部106係基於所特定之電子裝置200與檢測出根據連接部識別資訊特定之連接狀態之變化之連接部,特定將何種電子裝置200經由外部電線EPL連接於哪一連接部。
然後,管理部106將所特定之電子裝置之資訊作為第1高頻信號發信後之連接狀態資訊記憶。此處,管理部106例如藉由於第1高頻信號發信前之連接狀態資訊上重寫經特定之電子裝置之資訊,而記憶第1高頻信號發信後之連接狀態資訊。另,管理部106亦可將第1高頻信號發信後之連接狀態資訊與第1高頻信號發信前之連接狀態資訊分開記憶。
又,管理部106例如藉由將含識別資訊之第2高頻信號發送至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而對所連接之電子裝置200中特定之電子裝置200進行特定之處理。
各第1濾波器108A、108B與圖3所示之第1濾波器108相同,發揮將從內部電線IPL傳達之信號過濾之作用。
各電力供給部110A、110B與圖3所示之電力供給部110相同,係基於從管理部106傳達之控制信號,選擇性連接內部電源(未圖示)或外部電源400與內部電線IPL(圖11所示之IPL1、IPL2),對內部電線IPL選擇性地供給電力。
各消耗電力測定部112A、112B與圖3所示之消耗電力測定部112相同,測定與連接於各連接部102A、102B之外部電線EPL連接之電子裝置200所消耗之消耗電力。然後,消耗電力測定部112A、112B將所測定之消耗電力之資訊向管理部106傳達。
各第2濾波器114A、114B與圖3所示之第2濾波器114相同,發揮將可能從連接部102A、102B側傳達之信號過濾之作用。
圖11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具備複數之連接部,及管理部106中電子裝置200之特定之處理與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不同,但與圖3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基本具有相同構成。因此,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藉由圖11所示之構成,可實現上述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之處理。
<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變形例>
另,圖11中,顯示管理裝置100具備2個連接部102A、102B之構成,但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不限於圖11所示之構成。例如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亦可為具備3以上連接部之構成。即使為上述構成,第3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管理裝置100亦與圖11所示之管理裝置100相同,可特定何種電子裝置200經由外部電線EPL連接於哪一連接部。
又,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與圖10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相同,亦可進而具備通信部116。
再者,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亦可採用經由連接於複數之連接部之各外部電線EPL發送高頻信號之每個該連接部具備複數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之構成。
[第4實施形態]
圖11中,顯示可經由連接於複數之連接部102A、102B之各外部電線EPL而同步發送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所發送之高頻信號之構成。根據上述構成,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藉由比連接部102A、102B之數量少之1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與複數之各電子裝置200平行進行經由電線之通信。藉此,圖11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相比具備複數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之構成,可進而削減成本。又,圖11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相比與所連接之各複數之電子裝置200依次進行通信之情形,可進而縮短與所連接之複數之電子裝置200之通信所要求之時間。
此處,如上述,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部106係基於所特定之電子裝置200,與檢測出由連接部識別資訊特定之連接狀態之變化之連接部,而特定何種電子裝置200經由外部電線EPL連接於哪一連接部。但,圖11所示構成之情形中,例如對連接部102A、102B大致同時連接外部電線EPL時,有管理部106引起「無法特定何種電子裝置200經由外部電線EPL連接於哪一連接部」的可能性。
因此,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藉由將與所連接之複數之各電子裝置200平行進行通信,與該複數之各電子裝置200依次進行通信選擇性切換,而即使暫時產生上述情況亦可謀求該情況之解決。以下,針對即使暫時產生上述情況,仍可「特定何種電子裝置200經由外部電線EPL連接於哪一連接部」之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進行說明。
圖12係顯示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圖12所示之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與圖11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基本具有相同構成,但與圖11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相比,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進而具備第1濾波器108C、通知部118、操作部120、及切換部122。
通知部118係基於從管理部106傳達之控制信號(例如顯示通知命令之控制信號),對使用者通知與連接於複數之各連接部102A、102B之外部電線EPL連接之電子裝置200之特定結果。
圖1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通知部118、操作部120之一例之說明圖。此處,圖13中,顯示通知部118視覺上通知與連接於複數之各連接部之外部電線EPL連接之電子裝置200之特定結果之情形之例。如圖13所示,藉由通知部118每個連接部(圖13中插座之口部分相當於連接部)視覺性通知電子裝置200之特定結果,而管理裝置100即使在管理部106中暫時產生如上述情況之情形中,管理裝置100之使用者仍可識別該情況產生。
另,如圖13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通知部118不限於視覺性通知電子裝置200之特定結果之構成。例如通知部118亦可採用具備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與由放大器(Amplifier)或揚聲器等構成之聲音輸出裝置,視覺性通知電子裝置200之特定結果之構成。又,本實施形態之通知部118例如亦可為組合視覺性通知與聽覺性通知而進行通知之構成。
再次參照圖12,針對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進行說明。操作部120係可由使用者操作之管理裝置100所具備之操作機構。操作部120例如將根據用以對管理裝置100與複數之各電子裝置200依次進行通知之使用者操作(用以將後述之第1連接狀態切換成第2連接狀態之使用者操作)之操作信號向管理部106傳達。
此處,作為本實施形態之操作部120,例如可舉出如圖13所示之按鈕,但本實施形態之操作部120不限於上述。例如可舉出方向鍵、觸摸轉盤等旋轉型選擇器,或按鈕與該等之組合等。又,本實施形態之操作部120亦可與管理裝置100可裝拆。又,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亦可不具備操作部120,例如基於從鍵盤、遙控器等外部操作裝置傳達之外部操作信號進行處理。
切換部122將電性連接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與連接於複數之各連接部102A、102B之外部電線EPL之「第1連接狀態」,與電性連接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與連接於複數之連接部102A、102B之外部電線ELP中之任一者之「第2連接狀態」進行切換。此處,管理裝置100在第1連接狀態時,與所連接之複數之各電子裝置200平行進行通信,又,在第2連接狀態時,與複數之各電子裝置200依次進行通信。
更具體而言,切換部122具備基於從管理部106傳達之切換信號選擇性變更連接地之開關SW2、SW3,基於切換信號選擇性切換第1連接狀態與第2連接狀態。此處,開關SW2發揮切換第1連接狀態與第2連接狀態之作用,又,開關SW3發揮第2連接狀態下切換與複數之電子裝置200中何種電子裝置200進行通信之作用。
管理部106即使使用連接狀態資訊、連接部識別資訊、及第1連接狀態中從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傳達之識別資訊,在「無法特定何種電子裝置200經由外部電線EPL連接於哪一連接部」之情形下,仍傳達用以對通知部118進行通知之控制信號(例如顯示通知命令之控制信號)。
又,管理部106例如基於從操作部120傳達之對應於用以將第1連接狀態切換成第2連接狀態之使用者操作之操作信號,將切換信號向切換部122傳達。更具體而言,若傳達上述操作信號,則管理部106傳達控制開關SW2之切換信號,切換成第2連接狀態,對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發送第1高頻信號。又,若例如從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傳達通信結果,則管理部106將開關SW3切換成用以與其他電子裝置200進行通信之狀態,對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發送第1高頻信號。此處,作為從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傳達之上述通信結果,例如可舉出顯示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所獲得之識別信號,或無通信對方之電子裝置200之內容之處理結果等。
管理部106以對應管理裝置100所具備之連接部之數量之次數,對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發送第1高頻信號,傳達來自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之通信結果後,基於連接狀態資訊、連接部識別資訊、及從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傳達之識別資訊進行上述處理。然後,記憶第1高頻信號發信後之連接狀態後,管理部106將切換信號向切換部122傳達,將第2連接狀態向第1連接狀態切換。
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藉由管理部106如上述控制切換部122及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而可選擇性與複數之各電子裝置200依次進行通信。藉此,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即使暫時產生上述情況,仍可解決該情況,可特定何種電子裝置200經由外部電線EPL連接於哪一連接部。
又,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在上述情況產生之情形中,將第1連接狀態選擇性切換成第2連接狀態,因此相比經常與複數之各電子裝置200依次進行通信之情形,可進而縮短與所連接之複數之電子裝置200之通信所需要之時間。
又,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與圖11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具有基本相同的構成,因此與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相同,可實現上述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之處理。
<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變形例>
另,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不限於圖12所示之構成。例如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部106即使使用連接狀態資訊、連接部識別資訊、及第1連接狀態下從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傳達之識別資訊,在「無法特定何種電子裝置200經由外部電線EPL連接於哪一連接部」之情形下,亦可不根據操作信號如上述自動控制切換部122及管理側電線通信部104。又,管理部106具有上述功能之情形中,第4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管理裝置100亦可不具備通知部118或操作部120。
又,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與圖10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相同,亦可進而具備通信部116。
如上,根據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1000,藉由使用本實施形態之通信方法,在管理裝置100與電子裝置200間進行經由電線之通信。管理裝置100藉由與先前技術相同經由電線與電子裝置200進行通信,而從電子裝置200獲取識別資訊,基於所獲取之識別資訊,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200。此處,電子裝置200係管理裝置100與電線重疊而從發送之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利用負荷調變進行應答。藉此,管理系統1000中,管理裝置100在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200中,即使有未供給電力之電子裝置200,亦可識別該電子裝置200。因此,管理系統1000中,相比即使有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只要未對電子裝置供給電力即無法識別該電子裝置之先前技術,可進而確實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200。
又,管理系統1000中,電子裝置200係管理裝置100與電線重疊而從發送之高頻信號獲取電力而驅動,利用負荷調至進行應答,因此電子裝置200亦可不具備經由電線之通信之其他電源電路。又,電子裝置200使用與利用NFC之通信技術或RFID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所使用之通信裝置相同構成之通信裝置,可實現經由與管理裝置100間之電線之通信。因此,管理系統1000中,相比使用利用現有之PLC進行通信之先前技術之情形,通信之裝置之小型化較容易,又可進而降低成本。
再者,經由管理系統1000中之電線之通信與利用NFC之通信技術或RFID技術等無線通信技術有親和性,因此可使用該無線通信技術中之防通信衝突技術(即所謂防衝突)。因此,管理系統1000中,可防止使用利用現有之PLC進行通行之先前技術之情形中可能產生之、對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200供給電力亦無法特定該電子裝置200。
因此,藉由具有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與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200,而實現可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管理系統1000。
又,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具有與伺服器300(外部裝置)進行通信之功能之情形中,管理系統1000中,藉由管理裝置100對伺服器300發送識別資訊或消耗電力之資訊等各種資訊,而伺服器300例如亦可進行與管理裝置100連接之電子裝置200之電源管理等。又,上述情形中,管理裝置100可使用從伺服器300獲得之資料進行各種處理。藉此,管理裝置100例如管理裝置100從電子裝置200獲取之識別資訊即使係顯示管理裝置100先前無法識別之製造者或信號等資料之情形中,藉由使用從伺服器300獲取之資料,亦可特定該電子裝置200。
再者,管理裝置100具有與伺服器300(外部裝置)進行通信之功能之情形中,管理裝置100可以對應向上述電子裝置200之電力供給量之充電處理等之方式,與伺服器300聯合對電子裝置200進行特定處理。
以上,舉例說明作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1000(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之一例)之構成要件之管理裝置100(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收信裝置),但本實施形態不限於該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例如可應用於可對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或伺服器等電腦、電源分接頭、EV(電動車)或以電力驅動之機器等供給電力之給電裝置、顯示裝置等各種機器。又,本實施形態亦可應用於發揮給電裝置之作用之車輛。
又,舉例說明作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1000(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之一例)之構成要件之電子裝置200(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發信裝置。),但本實施形態不限於該形態。本實施形態例如可應用於PC等電腦、手機或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個人手持式電話系統)等攜帶型通信裝置、映像/音樂播放裝置(或映像/音樂記錄播放裝置)、攜帶型遊戲機、顯示裝置、電視機收像極、照明機器、烤爐、EV(電動車)等車輛等以電力動作之各種機器。
又,舉例說明作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1000(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之一例)之構成要件之伺服器300,但本實施形態不限於該形態。本實施形態例如可應用於PC或伺服器等電腦、或構成以雲計算等以對網路之連接為前提之系統之電腦群等。
(本實施形態之程式)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之程式]
藉由用以將電腦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發揮功能之程式(例如用以作為本發明之管理部發揮功能之程式),而可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藉此,藉由使用用以將電腦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發揮功能之程式,而可實現可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管理系統。
[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之程式]
藉由用以將電腦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發揮功能之程式(例如用以作為本實施形態之裝置側電線通信部發揮功能之程式),而可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藉此,藉由使用用以將電腦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發揮功能之程式,而可實現可特定由電線連接之電子裝置之管理系統。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提供一種用以作為本實施形態之伺服器發揮功能之程式。
以上係一面參照添加附圖一面針對本揭示之較佳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之技術範圍不限於該例。若係具有本揭示之技術領域中之一般知識者,則明瞭在請求範圍所記載之技術思想之範疇內,可想到各種變更例或修正例,瞭解對於該等當然屬於本揭示之技術範圍者。
例如顯示圖3、圖10~圖12所示之第1~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亦包含變形例)另外具備電力通信部104與管理部106之例,但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之構成不限於上述。例如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亦可將電力通信部104與管理部106作為1個構成要件(例如以1個處理電路實現)。
又,根據上述,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管理部檢測出連接部中連接狀態之變化之情形中,將第1高頻信號發送於管理側電線通信部之構成,但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之構成不限於上述。例如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亦可為管理部定期/非定期將第1高頻信號發送於管理側電線通信部之構成。又,上述情形中,本實施形態之連接部亦可具有檢測外部電線之連接狀態之變化之功能。
又,根據上述,顯示作為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選擇性切換第1連接狀態與第2連接狀態之構成,但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之構成不限於上述,例如亦可通常採取以第2連接狀態進行通信之構成。具有上述構成之管理裝置例如具有從圖12所示之切換部122除去開關SW2之構成之切換部。
又,根據上述,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100與電子裝置200經由電線使用比供給至電子裝置200之電力之頻率更高之高頻信號進行通信之構成,但本實施形態之通信所使用之信號之頻率不限於上述。例如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與電子裝置亦可使用可區別用於通信之信號與上述電力之頻率之信號之比上述電力之頻率更低頻率之信號而進行通信。
又,根據上述管理系統1000,管理裝置100與電子裝置200係使高頻信號與電線重疊而進行通信,但亦可於含該電線之電纜內設置其他通信線,經由該通信線進行通信。
再者,根據上述,顯示提供一種用以將電腦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電子裝置、伺服器分別發揮功能之程式(電腦程式),但本實施形態進而亦可將與記憶上述程式之記錄媒體合併提供。
上述構成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一例者,當然屬於本揭示之技術範圍內。
100...管理裝置
102...連接部
102A...連接部
102B...連接部
104...管理側電線通信部
106...管理部
108...第1濾波器
108A...第1濾波器
108B...第1濾波器
108C...第1濾波器
110...電力供給部
110A...電力供給部
110B...電力供給部
112...消耗電力測定部
112A...消耗電力測定部
112B...消耗電力測定部
114...第2濾波器
114A...第2濾波器
114B...第2濾波器
116...通信部
118...通知部
120...操作部
200...電子裝置
200A...電子裝置
200B...電子裝置
200C...電子裝置
202...第1濾波器
204...裝置側電線通信部
206...第2濾波器
300...伺服器
400...外部電源
1000...管理系統
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
圖2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
圖3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與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
圖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所具備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之一例之說明圖。
圖5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所具備之管理側電線通信部之另一例之說明圖。
圖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所具備之第1濾波器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
圖7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所具備之第2濾波器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
圖8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所具備之裝置側電線通信部之一例之說明圖。
圖9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所具備之裝置側電線通信部之另一例之說明圖。
圖10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
圖11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
圖12係顯示第4實施形態之管理裝置之構成之一例之說明圖。
圖1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通知部、操作部之一例之說明圖。
100...管理裝置
102...連接部
104...管理側電線通信部
106...管理部
108...第1濾波器
110...電力供給部
112...消耗電力測定部
114...第2濾波器
200...電子裝置
202...第1濾波器
204...裝置側電線通信部
206...第2濾波器
400...外部電源

Claims (27)

  1. 一種發信裝置,其具備:端子,其經由電線與進行發信裝置之管理的收信裝置電性連接;及發信部,其係於與前述收信裝置電性連接之情形下,自經由前述端子而接收到的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並且對上述高頻信號進行負荷調變,藉此經由前述端子發送資訊,其中上述高頻信號係自上述收信裝置所發送者。
  2. 如請求項1之發信裝置,其中前述發信部在前述端子與前述收信裝置電性連接後,無論是否被輸入表示使用者之指示之信號,皆發送前述資訊。
  3. 如請求項1之發信裝置,其中對前述發信部藉由前述端子與前述收信裝置電性連接,而經由前述端子供給電力。
  4. 如請求項3之發信裝置,其中前述發信部係從前述端子接收高頻信號作為驅動電力。
  5. 如請求項4之發信裝置,其中進而具備驅動部,其從前述端子接收直流電流或比前述高頻信號更低頻率之交流電流作為驅動電力而驅動;且前述驅動部根據使用前述資訊而在前述收信裝置實行之認證處理之結果,而接收前述直流電流或前述交流電流。
  6. 如請求項4之發信裝置,其中前述高頻信號之頻率係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所使用之頻率。
  7. 如請求項6之發信裝置,其中前述頻率包含非接觸通信所使用之頻率。
  8. 如請求項6之發信裝置,其中前述頻率係130~135kHz、13.56MHz、56MHz、433MHz、954.2MHz、954.8MHz、2441.75MHz、2448.875MHz之至少任一者。
  9. 如請求項5之發信裝置,其中具備使前述高頻信號通過,而不使前述直流電流或前述交流電流通過之濾波器。
  10. 如請求項1之發信裝置,其中前述發信裝置包含至少2個端子,前述收信裝置包含至少2個端子。
  11. 如請求項1之發信裝置,其中前述發信裝置之端子係設於插頭之端子,前述收信裝置包含設於插座之端子。
  12. 如請求項1之發信裝置,其中具備顯示圖像及/或文字之顯示部。
  13. 如請求項1之發信裝置,其中前述發信裝置係車輛;且接收電力供給而將內置之電池充電,使用前述電池之電力使車輪旋轉。
  14. 一種收信裝置,其係進行發信裝置之管理者,其具備:高頻信號輸出部,其輸出高頻信號;及收信部,其在前述發信裝置之端子與前述收信裝置之端子經由電線而電性連接之情形下,自經由上述電線而 輸出之上述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並且自藉由對上述高頻信號之負荷調變來發送資訊之上述發信裝置,接收藉由上述負荷調變而發送的資訊。
  15. 如請求項14之收信裝置,其中在檢測出前述發信裝置之端子與前述收信裝置之端子之電性連接時,輸出前述高頻信號。
  16. 如請求項14之收信裝置,其中前述高頻信號輸出部重複輸出高頻信號。
  17. 如請求項14之收信裝置,其中前述高頻信號輸出部係將比流動於電線之直流電流或交流電流更高頻率之高頻信號重疊於前述直流電流或前述交流電流。
  18. 如請求項14之收信裝置,其中前述高頻信號之頻率係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所使用之頻率。
  19. 如請求項14之收信裝置,其中前述高頻信號之頻率包含非接觸通信所使用之頻率。
  20. 如請求項14之收信裝置,其中前述高頻信號之頻率係130~135kHz、13.56MHz、56MHz、433MHz、954.2MHz、954.8MHz、2441.75MHz、2448.875MHz之至少任一者。
  21. 如請求項17之收信裝置,其中進而具備使前述高頻信號通過,而不使前述交流電流通過之濾波器。
  22. 如請求項14之收信裝置,其中前述發信裝置之端子係設於插頭之端子,前述收信裝置之端子係設於插座之端 子。
  23. 如請求項14之收信裝置,其中前述發信裝置包含至少2個端子,前述收信裝置包含至少2個端子。
  24. 如請求項14之收信裝置,其係根據自前述發信裝置藉由負荷調變而發送的資訊,來特定出前述發信裝置。
  25. 如請求項14之收信裝置,其中具備顯示圖像及/或文字之顯示部。
  26. 如請求項14之收信裝置,其中前述收信裝置係車輛。
  27. 一種通信系統,其包含:發信裝置;及收信裝置,其係進行上述發信裝置之管理;且前述發信裝置具備:端子,其經由電線與前述收信裝置之端子電性連接;及發信部,其係於與前述收信裝置電性連接之情形下,自經由前述端子而接收到的高頻信號獲得電力而驅動,並且對上述高頻信號進行負荷調變,藉此經由前述端子發送資訊,其中上述高頻信號係自上述收信裝置所發送者;前述收信裝置具備:高頻信號輸出部,其輸出前述高頻信號;及收信部,其在前述發信裝置之端子與前述收信裝置之端子經由前述電線而電性連接之情形下,從前述發信裝置接收藉由前述負荷調變而發送之資訊。
TW100129468A 2010-08-24 2011-08-17 A transmitting device, a receiving device and a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475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7247 2010-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5003A TW201215003A (en) 2012-04-01
TWI475817B true TWI475817B (zh) 2015-03-01

Family

ID=45723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9468A TWI475817B (zh) 2010-08-24 2011-08-17 A transmitting device, a receiving device and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9419688B2 (zh)
EP (1) EP2611039A4 (zh)
JP (2) JP5246383B2 (zh)
KR (1) KR20130103296A (zh)
CN (1) CN103081368B (zh)
AU (1) AU2011294451B2 (zh)
BR (1) BR112012018418A2 (zh)
CA (1) CA2787328A1 (zh)
RU (1) RU2585658C2 (zh)
TW (1) TWI475817B (zh)
WO (1) WO20120263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2628B2 (ja) * 2009-08-06 2014-03-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装置、通信機能付き電源回路、電気機器及び制御監視システム
JP5900944B2 (ja) * 2010-11-22 2016-04-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力中継端末、電力中継方法、電力供給制御装置、電力供給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力供給制御システム
JP5750960B2 (ja) * 2011-03-18 2015-07-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検出装置、および検出方法
JP5392861B2 (ja) * 2011-05-16 2014-0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装置および方法、電力供給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177270B2 (ja) * 2011-09-08 2013-04-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019950B2 (ja) 2011-09-13 2016-11-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214988B2 (en) 2012-02-06 2015-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peer communications using an 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JP6094047B2 (ja) 2012-02-13 2017-03-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課金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24050B2 (ja) * 2012-03-16 2016-05-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給電方法、受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43099B2 (ja) * 2012-04-04 2017-12-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状態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2211916A1 (de) 2012-07-09 2014-01-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über einen elektrischen Leiter eines Stromnetzes
EP2933936B1 (en) * 2012-12-11 2019-08-2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01313212D0 (en) * 2013-07-24 2013-09-04 En Twyn Ltd A power socket terminal
US9407324B2 (en) * 2013-12-23 2016-08-02 Duke Energ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nodes and sensor devices configured to use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ignal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operation
EP2916465A1 (en) * 2014-03-05 2015-09-09 Thomson Licensing Electrical activity sensor device for detecting electrical activity and electrical activity monitoring apparatus
KR20150111813A (ko) 2014-03-26 2015-10-06 이지세이버 주식회사 전자기기의 동작 제어 장치
US10097162B2 (en) * 2014-06-18 2018-10-09 Nxp B.V. Wireless charger receiver-side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elimination
US10387933B2 (en) 2015-08-12 2019-08-20 84.51 Llc Technologies for identifying product sources
JP5935937B1 (ja) 2015-11-02 2016-06-15 株式会社eNFC 伝送装置、伝送方法、および伝送システム
KR101868390B1 (ko) * 2016-12-16 2018-07-23 주식회사 넥스트스퀘어 전력량계, 전력량계 관리 장치 및 전력량 측정 방법
WO2019187349A1 (ja) 2018-03-27 2019-10-0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システム、コネクタおよび接続方法
US11589195B2 (en) * 2020-08-20 2023-02-21 Ip Co, Llc Asset trac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64924A (ja) * 2008-01-08 2009-07-23 Sony Corp 通信装置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092232A (ja) * 2008-10-07 2010-04-22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電気料金精算システム及び電気料金精算アダプ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6148B2 (ja) * 1981-02-10 1984-11-10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絶縁装置
EP0692885A4 (en) * 1993-02-05 2000-12-13 Toshiba Kk WIRELESS TELEPHONE
JP3374668B2 (ja) * 1996-09-09 2003-02-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移動体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3351264B2 (ja) 1996-10-16 2002-11-2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移動体の給電線重畳通信システム
JP3627507B2 (ja) 1998-04-03 2005-03-09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台車運行システム
US20020080010A1 (en) * 2000-12-22 2002-06-27 George Zhang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device for DC powered computer
JP3820943B2 (ja) * 2001-09-05 2006-09-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アダプタ、電子機器の管理装置及び該電子機器に給電を行うコンセント
JP2003110471A (ja) 2001-09-26 2003-04-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力線接続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接続装置
JP2004215225A (ja) 2002-12-17 2004-07-29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データ処理装置
JP3945402B2 (ja) * 2002-12-26 2007-07-1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遠隔監視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4214994A (ja) * 2002-12-27 2004-07-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機器及び通信機器
US7742393B2 (en) * 2003-07-24 2010-06-22 Hunt Technologies, Inc. Locating endpoints in a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529628B2 (ja) * 2004-10-04 2010-08-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JP2006180384A (ja) * 2004-12-24 2006-07-06 Toshiba Corp 通信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US8543008B2 (en) * 2005-03-01 2013-09-24 Alexander I Soto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ubscriber powered network element
JP4389830B2 (ja) * 2005-03-30 2009-12-24 Kddi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電源コンセント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US7339458B2 (en) * 2005-05-20 2008-03-04 Ambient Corporatio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and surge protector
JP4604936B2 (ja) * 2005-09-26 2011-01-05 Kddi株式会社 電源タップ
JP4742785B2 (ja) 2005-09-29 2011-08-10 Kddi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管理方法
JP4635947B2 (ja) * 2005-10-12 2011-02-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装置、集積回路、及び電力線通信方法
JP4720575B2 (ja) 2006-03-29 2011-07-13 Kddi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装置
JP4707626B2 (ja) * 2006-08-11 2011-06-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接点の充電器とこの充電器と携帯電子機器の組み合わせ
JP2008182626A (ja) 2007-01-26 2008-08-07 Seiko Epson Corp 電源ユニット、被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9094768A (ja) * 2007-10-09 2009-04-30 Panasonic Corp 電力線通信装置及び電力線通信装置の自動登録方法
JP4407753B2 (ja) 2008-01-15 2010-0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充電システム
JP4977090B2 (ja) 2008-06-10 2012-07-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負荷変調回路、集積回路、及び、icカード
JP4875665B2 (ja) * 2008-06-19 2012-02-1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遠隔検針システム
US8278784B2 (en) * 2008-07-28 2012-10-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8085034B2 (en) * 2008-10-31 2011-12-27 Yaniv Sirton Managing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US7960857B2 (en) * 2008-12-02 2011-06-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 based uninterruptable power supply
JP5622363B2 (ja) * 2009-03-16 2014-11-12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JP5499360B2 (ja) * 2009-06-22 2014-05-21 株式会社アイエスディ 電源プラグ、電源コンセント、電力供給装置および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4775522B2 (ja) * 2009-11-12 2011-09-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駆動式車両
JP5403259B2 (ja) * 2009-12-21 2014-01-2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289336A1 (en) * 2010-05-24 2011-11-24 Aboundi, Inc. Data transfer enabled uninterruptable power system
JP5555918B2 (ja) * 2010-06-01 2014-07-23 九州電力株式会社 プラグ受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64924A (ja) * 2008-01-08 2009-07-23 Sony Corp 通信装置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092232A (ja) * 2008-10-07 2010-04-22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電気料金精算システム及び電気料金精算アダプ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87328A1 (en) 2012-03-01
BR112012018418A2 (pt) 2024-01-16
AU2011294451B2 (en) 2016-08-25
RU2012141877A (ru) 2014-04-10
US9419688B2 (en) 2016-08-16
TW201215003A (en) 2012-04-01
CN103081368B (zh) 2016-07-06
JPWO2012026353A1 (ja) 2013-10-28
AU2011294451A1 (en) 2012-08-16
EP2611039A1 (en) 2013-07-03
KR20130103296A (ko) 2013-09-23
JP5751272B2 (ja) 2015-07-22
JP2013141314A (ja) 2013-07-18
EP2611039A4 (en) 2016-11-02
WO2012026353A1 (ja) 2012-03-01
JP5246383B2 (ja) 2013-07-24
CN103081368A (zh) 2013-05-01
RU2585658C2 (ru) 2016-06-10
WO2012026353A9 (ja) 2012-08-30
US20120300860A1 (en) 201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5817B (zh) A transmitting device, a receiving device and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177270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899994B2 (ja)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24050B2 (ja)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給電方法、受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581977B2 (en) Applianc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appliance management method
JP2013215072A (ja)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状態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87690A (ja) 通信装置、電子装置、中継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920365B2 (ja) 受電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41421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87691A (ja) 通信装置、電子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