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7199B - 雙面黏著帶 - Google Patents

雙面黏著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7199B
TWI447199B TW97133682A TW97133682A TWI447199B TW I447199 B TWI447199 B TW I447199B TW 97133682 A TW97133682 A TW 97133682A TW 97133682 A TW97133682 A TW 97133682A TW I447199 B TWI447199 B TW I4471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ic copolymer
double
monomer
adhesive tape
acry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33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0808A (en
Inventor
Akinori Morino
Naoki Kato
Tsunenori Hashiguchi
Atsuko Tsujikawa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Publication of TW200920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0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7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71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1Paper; Textile fabr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2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26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Salts or ester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0/00Presenc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0Presence of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6Presence of textile or fabric
    • C09J2400/263Presence of textile or fabric in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20Coated or impregnated woven, knit, or nonwoven fabric which is not [a] associated with another preformed layer or fiber layer or, [b] with respect to woven and knit, characterized, respectively, by a particular or differential weave or knit, wherein the coating or impregnation is neither a foamed material nor a free metal or alloy layer
    • Y10T442/2738Coating or impregnation intended to function as an adhesive to solid surfaces subsequently associated therewi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雙面黏著帶
本發明關於雙面黏著帶。更詳細地,關於對塑膠或金屬等的被附體強固地接著,在長期間貼著後剝離時,不施予加熱等的特別處理,沒有所謂的殘糊或破壞支持基材的不織布之雙面黏著帶。
雙面黏著帶,作為操作性優異的接著可靠性高之接合手段,使用於OA機器、家電製品、汽車等的各種產業領域中。另一方面,基於地球環境保護的觀點,OA機器等的組裝製品在使用後解體、回收、再利用的情況係變多。於此情況下,當藉由雙面黏著帶來接合零件時,要求剝離雙面黏著帶的作業,要求沒有殘糊或破壞支持基材的不織布之可剝離特性(所謂的再剝離性)。
作為對應於此要求的雙面黏著片,迄今為止也有進行各種的提案。例如,有提案由以特定單體成分所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當作主成分的丙烯酸系黏著劑,與流動方向及寬度方向的拉伸強度為1.0~3.5kgf/20mm的不織布組合,流動方向及寬度方向的拉伸強度為1.5~4.5kgf/20nm的雙面黏著帶(參照專利文獻1)。該黏著帶雖然兼具強的接著力及優異的再剝離性,但再剝離時的剝離條件係嚴格的條件,例如於剝離速度極端快速時,黏著劑的一部分會殘留在被附體,而要求再剝離性的進一步改良。
又,有提案由特定的儲存彈性模數所成的丙烯酸系黏著 劑,與僅由粒比為80%以上、撕裂強度為50~80gf、拉伸強度為1~2kgf/15mm、流動方向與寬度方向的伸長差為50%以下、透氣度為0.3秒以下的馬尼拉麻所成的不織布所組合成的雙面黏著帶(參照專利文獻2)。又,有提案層間破壞面積率為10%以下,流動方向及寬度方向的拉伸強度為20N/10mm以上的雙面黏著帶(參照專利文獻3)。
此等黏著帶,藉由使用強韌的基材當作不織布基材,可抑制再剝離時黏著帶的斷裂。然而,此等黏著帶若使用含浸性低的黏著劑,則於再剝離時會因為黏著劑層的脫落而產生殘糊。
這樣的問題,在使用乳液型黏著劑當作黏著劑,尤其使用採用水系溶劑的乳液型黏著劑時,或黏著帶為轉印法所製作的膠帶時,會顯著發生。
[專利文獻1]特開平08-209086[專利文獻2]特開平09-272850[專利文獻3]特開2001-152111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為提供對塑膠或金屬等的被附體強固地接著,在長期間貼著後剝離時,不施予加熱等的特別處理,沒有殘糊或破壞支持基材的不織布之雙面黏著帶。
於本發明中,以一定強度的不織布基材當作中芯,於與 該不織布基材所積層的黏著劑層中,使用顯示強黏著力的具有特定儲存彈性模數的丙烯酸系黏著劑。該不織布基材係於不織布固著有低玻璃轉移溫度的丙烯酸系樹脂之基材。該不織布基材係於其纖維表面以丙烯酸系樹脂固著,提高與丙烯酸系黏著劑的化學親和性而使不織布基材與黏著劑的結合成為強固。此外,推測該低玻璃轉移溫度的丙烯酸系樹脂係以脆性不變過強的程度來提高不織布基材的強度,而且賦予柔軟性,因此可較佳地助於強黏著力及優異再剝離性的並存。
即,本發明提供雙面黏著帶,其係具有不織布基材與由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所成的黏著劑層之雙面黏著帶,前述不織布基材係於MD方向及TD方向的拉伸強度皆為5~50N/20mm的不織布以玻璃轉移溫度為-10℃以下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固著之不織布基材,前述黏著劑層在頻率1Hz的30℃之儲存彈性模數為6×104 ~1×105 Pa。
依照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可對塑膠或金屬等的被附體強固地接著,在長期間貼著後剝離時,可不施予加熱等的特別處理,沒有殘糊或破壞支持基材的不織布,而極有效率地進行雙面黏著帶的剝離作業。結果雙面黏著帶所接合的零件之解體係被簡便化,零件的回收或再利用變更容易。
再者,對於乳化聚合所合成的黏著劑之問題,即與不織布的密接性不足,藉由本發明的構成,即使為乳液型黏著劑,也可確保與不織布的充分密接性,可展現極良好的再 剝離性
實施發明的最佳形態
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係具有不織布基材與由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所成的黏著劑層之雙面黏著帶,以玻璃轉移溫度為-10℃以下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固著前述不織布基材,且前述不織布基材的拉伸強度為10~50N/20mm以上,前述黏著劑層在頻率1Hz的30℃之儲存彈性模數為6×104 ~1×105 Pa之雙面黏著帶。
再者,丙烯酸系共聚物係指以(甲基)丙烯酸酯當作主要單體成分所得之共聚物、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係以丙烯酸系共聚物當作主劑的黏著劑組成物。又,(甲基)丙烯酸酯係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於(甲基)丙烯酸等的記載中亦同樣地總稱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者。
[不織布基材]
(不織布)
本發明所使用的不織布係拉伸強度在MD方向(縱向;流動方向)、TD方向(橫向;寬度方向)皆為5~45N/20mm,較佳皆為10~45N/20mm,更佳皆為15~40N/20mm,特佳皆為2.0~30N/20mm的不織布。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藉由使不織布的拉伸強度成為該範圍的強度,再剝離時黏著帶不易發生斷裂,而且即使貼附於彎曲面等時也不易剝落。
再者,前述拉伸強度係指對標線長度100mm、寬度20mm的樣品,使用坦錫倫(Tensilon)拉伸試驗機,在23℃. 50%RH的環境下,以拉伸速度300mm/min的測定條件所測 定的最大強度。
(不織布的材質)
本發明所使用的不織布之材質,只要雙面黏著帶的拉伸強度滿足本發明所規定的範圍即可,可使用作為雙面黏著帶的不織布基材所用之眾所周知慣用的不織布。作為代表例,可舉出馬尼拉麻;紙漿;螺縈、醋酸酯纖維、聚酯纖維、聚乙烯醇纖維、聚醯胺纖維等的化學纖維;及此等的混合物等。再者,按照需要,亦可施予黏膠含浸或以熱塑性樹脂當作黏結劑的含浸處理。
其中較佳為麻單獨或將麻與維尼綸、螺縈、聚酯、紙漿等混抄者。作為麻,從強度之點來看,較佳為馬尼拉麻。又,馬尼拉麻的含有率較佳為50質量%以上,更佳為70質量%以上。於使用本範圍內的不織布時,可提高不織布與黏著劑的密接性,而且可使柔軟性與耐切斷的強度變成容易並存,可提高再剝離性。
又,以提高不織布基材的強度為目的,於不織布製程中較佳為添加眾所周知慣用的強化劑。強化劑係可單獨或併用內添強化劑或外添強化劑。作為內添強化劑,可使用聚丙烯醯胺系樹脂、尿素-甲醛系樹脂、蜜胺-甲醛系樹脂、環氧-聚醯胺系樹脂等。特別地,較佳為環氧-聚醯胺系樹脂的聚醯胺胺.環氧氯丙烷樹脂,因為顯著提高不織布基材的層間強度。內添強化劑的添加量,相對於不織布的質量而言,較佳為0.2~1質量%,更佳為0.3~0.5質量%。 另一方面,作為外添強化劑,可使用黏膠、羧甲基纖維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醯胺等的熱塑性樹脂。
(不織布的坪量及密度)
前述不織布的坪量較佳為10~30g/m2 ,更佳為13~25g/m2 。又,密度較佳為0.15~0.35g/m2 ,更佳為0.2~0.3g/m2 。藉由使用如此的不織布,不織布基材係不易斷裂,而且可平衡良好地提高黏著劑對不織布的含浸性,可更提高再剝離性。
(不織布的抄紙方法)
作為不織布的抄紙方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定,可由眾所周知的濕式法來獲得,使用採用圓網抄紙機、短網抄紙機、長網抄紙機、傾斜短網抄紙機等的各種抄紙法。其中,為了不易切斷不織布基材,較佳為提高MD方向與TD方向的強度和伸度的各向同性,較佳為容易提高其各向同性的傾斜短網抄紙機。
(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
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係使用於上述不織布固著有玻璃轉移溫度(Tg)為-10℃以下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不織布。與沒有固著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一般不織布相比,該不織布基材係於不織布表面固著丙烯酸系樹脂,提高與丙烯酸系黏著劑的化學親和性,產生不織布與黏著劑的結合變強固的作用。結果,於將長期間貼著於被附體的雙面黏著帶剝離的再剝離過程中,黏著劑變成不易以從不織布基材脫落。又,通常若藉由丙烯酸系纖維加工劑來處理不織布,則不 織布的拉伸強度雖然有增加的傾向,但撕裂強度大幅減低,變成容易破碎。但是,若使用低玻璃轉移溫度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則在-10℃附近的溫度的撕裂強度變強,大幅貢獻於再剝離性的提高。
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的固著,係指於不織布的表面、構成不織布的纖維表面、或不織布的纖維之結點等,以丙烯酸系共聚物固定的狀態,該固定可為物理固定或化學親和力的固定。
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必須為-10℃以下,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20℃以下。於使超過-10℃的玻璃轉移溫度之丙烯酸系共聚物固著於不織布時,不織布基材的脆性變強,不織布基材的撕裂強度降低。結果,再剝離時不織布基材變成顯著容易破碎。另一方面,於-10℃以下的低玻璃轉移溫度之丙烯酸系共聚物的情況,產生緩和再剝離過程中施加於不織布基材的應力之效果,不織布基材變成不易破碎。
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例如可藉由差示掃描型熱量計的吸熱曲線測定來求得。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係由第1圖所示的差示掃描熱量計的吸熱曲線測定中之「T2 」所表示的值,為自各基線延長的直線之在縱軸方向等距離的直線、與玻璃轉移的階梯狀之變化部分的曲線之交點的溫度。
(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構成)
作為構成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主單體,例 如可舉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為了成為本發明所規定的玻璃轉移溫度,可單獨或複數組合此等主單體來使用。其中,為了可以容易將玻璃轉移溫度控制在-10℃以下,較佳為以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之單獨或組合者當作主單體。再者,藉由以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之單獨或組合者當作主單體,黏著劑層亦以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之單獨或組合者當作主單體,則可更提高不織布基材與黏著劑層的密接力,可提高再剝離性。
再者,可適宜地組合(甲基)丙烯酸等的不飽和單體來使用。
又,關於交聯單體,可舉出在聚合階段完成交聯的類型,在聚合階段不進行交聯,而在附著於不織布後的乾燥加熱步驟中完成交聯的類型等。作為前者之例,可舉出含矽烷基的單體;作為後者之例,可舉出含羥甲基醯胺基或其烷氧化物的單體。作為前者之含矽烷基的單體,可舉出乙烯基三氯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異丙氧基矽烷、N-β-(N-乙烯基苄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及其鹽、2-(3,4-環氧基環己 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又,作為後者之含羥甲基醯胺基或其烷氧化物的單體,可舉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
其中,較佳為在聚合階段完成交聯的類型,特佳為使用含矽烷基的單體。藉由含有疏水性高的矽烷基,可提高與黏著劑層中的疏水性高之主單體的密接性,提高再剝離性。
(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的固著方法)
作為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的固著方法,例如可藉由使丙烯酸系共聚物溶解或分散於溶劑中,較佳溶解或分散於於水性介質中,成為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或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藉由凹槽輥塗佈方式、輥塗佈方式、浸漬方式、旋塗方式等的方法,將其塗佈在不織布上,去除溶劑的方法來固著。其中,較佳為使樹脂均勻附著於不織布的浸漬方式。再者,水性介質係指水或是水與水溶性溶劑的混合溶劑。
於如上述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溶液或乳液中,有主要在不織布的纖維內部浸透之類型,及主要附著於纖維結點等的纖維表面之類型。通常,丙烯酸共聚物的溶液係為在不織布的纖維內部浸透之類型,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係為在不織布的纖維結點附著之類型。其中,較佳為附著於織維結點等的纖維表面之類型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藉由使 丙烯酸樹脂附著於纖維結點等的纖維表面,變容易有效率地提高與黏著劑層的丙烯酸成分之密接性。
於製造如此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時,作為所使用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苄酸酯等之具有芳香族環的(甲基)丙烯酸酯;2,2,2-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2,3,3-六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環己基(甲基)丙烯酸酯、2,2,3,3-四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β-(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含氟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等之含縮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甘油單(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胺乙酯、N-單烷基胺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烷基胺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含胺基的(甲基)丙烯酸酯;2-氮雜環丙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含氮雜環丙烷基的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等之含烯丙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等之含環戊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 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
再者,作為可與前述(甲基)丙烯酸酯一起使用的單體,例如可併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β-羧乙酯、2-(甲基)丙烯醯基丙酸、巴豆酸、伊康酸、馬來酸、富馬酸等之酸化合物。又,可舉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之含羥甲基醯胺基或其烷氧化物的單體;(甲基)丙烯醯基異氰酸酯、(甲基)丙烯醯基異氰酸根乙基的苯酚甲基乙基酮肟加成物等含異氰酸酯基及/或封端化異氰酸酯基的單體;2-異丙烯基-2-唑啉、2-乙烯基-2-唑啉等之含唑啉基的單體;(甲基)丙烯醯胺、N-單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烷基(甲基)丙烯醯胺等之含醯胺基的單體;丙烯醛、二丙酮(甲基)丙烯醯胺等之含羰基的單體;含磺酸基及/或硫酸酯基(及/或其鹽)、磷酸基及/或磷酸酯基(及/或其鹽)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等之乙烯基磺酸類或其鹽、烯丙基磺酸、2-甲基烯丙基磺酸等之含烯丙基的磺酸類或其鹽、(甲基)丙烯酸2-磺乙酯、(甲基)丙烯酸2-磺丙酯等之含(甲基)丙烯醯基的磺酸類其鹽、(甲基)丙烯醯胺第三丁基磺酸等之含(甲基)丙烯醯胺基的磺酸類或其鹽、具有磷酸基的「Adekareasorp PP-70、PPE-710」[旭電化工業(股)製];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乙烯縮丁醛、烷烴羧 (Versatic)酸乙烯酯等的乙烯基酯類;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丙基乙烯基醚、丁基乙烯基醚、戊基乙烯基醚、己基乙烯基醚等的乙烯基醚類;(甲基)丙烯腈等之含腈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異戊二烯、氯丁二烯、丁二烯、乙烯、四氟乙烯、偏二氟乙烯、N-乙烯吡咯啶酮等之自由基可聚合的單體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
又,較佳為使用乙烯基三氯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異丙氧基矽烷、N-β-(N-乙烯基苄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及其鹽、2-(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之含矽烷基的單體,因為可提高所得的雙面黏著帶之再剝離性。
本發明所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通常可藉由於聚合引發劑、視需要的乳化劑、分散安定劑等之添加劑的存在下,使用前述(甲基)丙烯酸酯,以及視需要的與此等(甲基)丙烯酸酯可共聚合的其它單體之混合物,在水性介質中使共聚合而得。
作為此情況下的聚合方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舉出(1)將(甲基)丙烯酸酯、其它單體、水、聚合引發劑等 一併混合的聚合方法,或(2)將由(甲基)丙烯酸酯、其它單體、水、乳化劑等所預先混合者滴下的所謂預乳化法,或(3)單體滴下法等。
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係可藉由在乳化劑、產生自由基的觸媒等之添加劑的存在下,於水性介質中將上述各種聚合成分乳化聚合而得。
作為前述乳化劑,可使用各種的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非離子界面活性劑、陽離子界面活性劑、兩離子界面活性劑等。
作為前述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例如可舉出高級醇的硫酸酯、烷基苯磺酸鹽、聚氧乙烯烷基苯基磺酸鹽、聚氧乙烯多環苯基醚硫酸酯鹽[例如日本乳化劑(股)製Newcol 707SF]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前述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例如可舉出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前述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例如可舉出氯化烷基銨[例如Lion(股)製Acard 16-50]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前述兩離子界面活性劑,例如可舉出聚氧乙烯烷基硫酸鹽、聚氧乙烯烷基苯基硫酸鹽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
再者,視需要亦可使用一般稱為「反應性乳化劑」的在分子內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的乳化劑。作為該反應性乳化 劑,市售製品例如可舉出具有磺酸基及其鹽的「Latemul S-180、PD-104」[花王(股)製]、「Eleminol JS-2、RS-30」[三洋化成工業(股)製]等;具有硫酸基及其鹽的「Akuaron HS-10、HS-1025、KH-05、KH-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Adekareasorp SE-10、SE-20」[旭電化工業(股)製]等;具有磷酸基的「Newfrontier A-229E」[第一工業製藥(股)製]等;具有非離子性親水基的「Akuaron RN-10、RN-20、RN-30、RN-5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之製造時所可使用的乳化劑以外之其它分散安定劑,例如可舉出聚乙烯醇、纖維素酯、澱粉、馬來酸化聚丁二烯、馬來酸化醇酸樹脂、聚丙烯酸(鹽)、聚丙烯醯胺、水性丙烯酸樹脂、水性聚酯樹脂、水性聚醯胺樹脂、水性聚胺甲酸酯樹脂等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質,可為合成品或天然品而沒有特別的限定,此等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之製造時所用的水性介質,並沒有特別的限定,可單獨使用水,或可使用水與水溶性溶劑的混合溶劑。
本發明所可使用的「水與水溶性溶劑的混合溶劑」係指實質上以水當作主體的與水溶性溶劑之混合溶劑,相對於混合溶劑的總量而言,水溶性溶劑的含有率較佳為10重量%以下,更佳為5重量%以下。
前述水溶性溶劑,例如是甲醇、乙醇、異丙醇、乙基卡 必醇、乙基溶纖劑、丁基溶纖劑等的醇類、或N-甲基吡咯啶酮等的極性溶劑,此等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
又,作為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之製造時所用的聚合引發劑,通常使用自由基聚合引發劑;作為該自由基聚合引發劑,例如可舉出過硫酸鉀、過硫酸鈉、過硫酸銨等的過硫酸鹽類、過氧化苯甲醯、月桂醯基過氧化物、癸醯基過氧化物等的二醯基過氧化物類、第三丁基枯基過氧化物、二枯基過氧化物等的二烷基過氧化物類、第三丁基過氧月桂酸酯、第三丁基過氧苯甲酸酯等的過氧酯類、氫過氧化枯烯、對甲烷氫過氧化物、第三丁基氫過氧化物等的氫過氧化物類等的有機過氧化物類、過氧化氫等。
又,亦可使用併用前述過氧化物與還原劑的氧化還原聚合引發劑;作為前述還原劑,例如可舉出抗壞血酸及其鹽、赤藻糖酸及其鹽、酒石酸及其鹽、檸檬酸及其鹽、甲醛次硫酸鹽的金屬鹽、硫代硫酸鈉、亞硫酸氫鈉、氯化鐵等,以及亦可能使用4,4’-偶氮雙(4-氰基戊酸)、2,2’-偶氮雙(2-脒基丙烷)二鹽酸鹽等的偶氮系引發劑,可使用此等聚合引發劑的1種或2種以上的混合物。
於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中,當必須調整所使用的聚合物之分子量時,可添加具有鏈轉移能力的化合物當作分子量調整劑。
作為該分子量調整劑,例如可舉出月桂基硫醇、辛基硫醇、十二基硫醇、2-巰基乙醇、硫甘醇酸辛酯、3-巰基丙酸、硫甘油等的硫醇類、或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等。
又,為了中和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中的羧基,可使用中和劑。
作為該中和劑,只要不妨礙本發明之目的,亦可使用任何的鹼性物質,例如可舉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的鹼金屬化合物;氫氧化鈣、碳酸鈣等的鹼土類金屬化合物;氨;單甲基胺、二甲胺、三甲胺、單乙胺、二乙胺、三乙胺、單丙胺、二甲基丙基胺、單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乙二胺、二伸乙基三胺等的水溶性有機胺類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於此等之中,特別是更提高所得到的被膜之耐水性時,較佳為使用常溫或或加熱所致的飛散容易之氨。
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的製造時之聚合溫度,係隨著所使用的單體之種類、聚合引發劑之種類等各種條件而不同,可適當地選擇,例如於水性介質中進行乳化聚合時,通常較佳為在30~90℃的範圍進行。若在該溫度範圍進行乳化聚合,則未反應的單體幾乎沒有殘留,可得到均勻安定的聚合物粒子。
在不妨礙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亦可混合使用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熱硬化性樹脂。
前述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熱硬化性樹脂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舉出苯酚樹脂、尿素樹脂、蜜胺樹脂、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乙烯樹脂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2種以上。
再者,於本發明所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中,在不 妨礙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可適宜添加顏料、pH調整劑被膜形成助劑、均平劑、增黏劑、撥水劑、消泡劑、油劑等眾所周知慣用的添加劑。
本發明所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例如可使用從聚酯纖維、聚醯胺纖維、聚醯亞胺纖維、丙烯腈纖維等的合成纖維、或再生纖維素纖維等的再生纖維、或醋酸酯纖維等的半合成織維、或絹、木棉、羊毛、紙漿等的天然纖維所組成族群所選出的至少一材料所構成的不織布、編織物等。
本發明所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之凝膠分率較佳為調整到80%以上,更佳為調整到90%以上。發明人們發現於凝膠分率為80%以上時,可抑制所固著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經時的黏著劑層之可塑化,有效地減少雙面黏著帶的黏著物性之經時變化。又,藉由使凝膠分率成為80%以上,則於不織布固著丙烯酸系共聚物後,即使將不織布捲繞成輥狀,也不易發生所謂的黏連現象。
該凝膠分率係於玻璃坂上,以乾燥後的厚度成為20 μm的方式,塗佈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在100℃乾燥2分鐘,在140℃進行3分鐘的固化,將其切割成50mm見方,以此當作試料。接著,預先測定上述試料的甲苯浸漬前之質量(G1),藉由300網目的金屬網來過濾分離出在甲苯溶液中於常溫浸漬24小時後的試料之甲苯不溶解部分,測定在110℃乾燥1小時後的殘渣之質量(G2),依照下式來求得凝膠分率。
凝膠分率(質量%)=(G2/G1)×100
作為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固著於不織布的量,下式所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固著量較佳為1~40質量%,更佳為3~30質量%,特佳為5~25質量%。若在上述範圍內,則不織布的表面不會被丙烯酸系共聚物所過度覆蓋,可有效地得到固著效果,黏著劑組成物變成容易含浸到不織布內部為止。
丙烯酸系共聚物固著量(%)=(A-B)/B×100
A=丙烯酸系共聚物固著後的不織布基材之坪量 B=丙烯酸系共聚物固著前的不織布之坪量
(固著有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不織布之撕裂強度)
就固著有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不織布基材之強度而言,JIS-P-8116所規定的撕裂強度較佳為1N以上。藉由使撕裂強度成為1N以上,則可在剝離步驟中,顯著抑制由於瞬間撕裂所發生的破壞起點之擴大而破壞不織布,基材變成不易斷裂。結果,可大幅提高長期間貼著於被附體的雙面黏著帶之再剝離性。撕裂強度的上限係沒有特別的規定,作為使用不織布的基材,估計3N左右的撕裂強度係為一般上限,較佳為1.2~2.5N,更佳為1.5~2.5N。
(固著有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不織布基材之層間強度)
固著有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不織布基材之層間強度較佳為1N/15mm以上。層間強度的測定方法係首先在25×150mm的不織布之兩面上密接地黏貼24mm寬的黏著薄膜。黏著薄膜係使用具有可剝離不織布層間之接著力者,,黏著薄 膜的長度係比不織布還長。切掉上述試料的兩端,自經調整為15×150mm的試料之一端剝離黏著薄膜,在不織布層間剝離約30mm。準備縱向與橫向各3片的此試料。使用測定溫濕度:23℃ 50%RH,測定機器:Orientec製Tensilon RTA-100,試片夾扣間隔:20mm,以夾具夾持上述試料,速度:100mm/分鐘,測定距離:50mm,讀取所得之積分平均荷重,以縱向、橫向各3片的平均值當作層間強度(N/15mm)。層間強度的上限係沒有特別的規定,估計使用不織布的基材的層間強度之一般上限為4N左右。
(固著有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不織布基材之拉伸強度)
就固著有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不織布基材之強度而言,拉伸強度在MD方向(縱向;流動方向)、TD方向(橫向;寬度方向)皆為10~50N/20mm,較佳皆為15~40N/20mm的不織布基材。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藉由使不織布基材的拉伸強度成為該範圍的強度,則再剝離時不易發生黏著帶斷裂,且貼附於彎曲面等時亦不易剝落。
再者,前述拉伸強度係指對標線長度100mm、寬度20mm的樣品,使用坦錫倫(Tensilon)拉伸試驗機,在23℃。50%RH的環境下,以拉伸速度300mm/min的測定條件所測定的最大強度。
[黏著劑層]
(黏著劑層的特別規定)
於由構成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所成的黏著劑層中,使用30℃的儲存彈性模數為6×104 ~1×105 Pa的黏著劑層。於6×104 以上時,可適度地抑制黏著劑對被附體的潤濕,可得到抑制經時的黏著力上升之效果,結果提高再剝離性。另一方面,發明人們發現於1×105 Pa以下時,由於在黏著劑展現適度的柔軟性,故容易得到適度的初期接著性。
藉由使黏著劑層的儲存彈性模數在上述範圍,所得到的雙面黏著帶係顯示強固的接著性,具體地在JIS-Z-0237所規定的黏著力中,顯示12~20N/20mm左右的強黏著力,同時可平衡良好地展現長期間貼附後的再剝離性。
再者,正切損失的峰值(tanδ)較佳為在-25℃~-5℃。藉由在本範圍內,可平衡良好地容易展現初期接著性與再剝離所必要的黏著劑之凝聚力。
前述動態黏彈性特性係可藉由適宜選擇丙烯酸系黏著劑所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所用的單體之種類或其比率、聚合引發劑的種類或其使用量、交聯劑或增黏樹脂的種類或使用量、聚合方法等來調整。
又,前述黏著劑層的動態黏彈性特性係由特定頻率及特定溫度的動態黏彈性光譜的損失正接、或損失正接及儲存彈性模數來規定,再者由特定頻率的動態黏彈性光譜之顯示損失正接的峰之溫度、或損失正接的峰值來規定。於動態黏彈性的測定中,使用黏彈性試驗機(Rheometrics公司製,商品名:Ares 2KSTD),在該試驗機的測定部之平行圓盤之間夾入試驗片,測定在頻率1Hz自-50℃起到150℃為止的儲存彈性模數(G’)及損失彈性模數(G”)。試驗片係可 將厚度0.5~2.5mm的黏著劑層單獨地夾持在平行圓盤之間,也可將不織布基材與黏著劑層的積層體以多層重疊而夾持在平行圓盤之間。再者,於後者的情況中,以僅使黏著劑的厚度成為在前述的範圍方式作調整。本發者等確認若將黏著劑的厚度調整在上述範圍,則即使在中間夾持基材,也不會影響黏著劑的動態黏彈性光譜。
(黏著劑的構成)
構成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之黏著劑層的黏著劑組成物,只要是具有上述特性的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即可,可使用通常雙面黏著帶所用的黏著劑組成物,特佳可使用與前述不織布之化學親和性高的黏著劑組成物。本發明所使用的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係以單獨的(甲基)丙烯酸酯或由(甲基)丙烯酸酯與其它單體的共聚物所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當作基礎聚合物,於其中視需要摻合有增黏樹脂或交聯劑等的添加劑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中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係可藉由溶液聚合、乳化聚合(乳液聚合)等眾所周知的聚合方法來獲得。又,近年來,從對人體的影響、地球環境保護之觀點看,與由溶液聚合所得之溶劑型黏著劑相比,由水性介質所合成的在水性介質中分散有乳液粒子的水分散型之乳液型黏著劑係較佳。
(溶劑型黏著劑的構成)
作為強接著性及再剝離性優異的溶劑型黏著劑所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較佳為使用玻璃轉移點為-10℃以下的 (甲基)丙烯酸酯當作主單體。作為如此的單體,有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等。又,-1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比率,相對於全部單體而言,較佳為60~98質量%,更佳為80~97質量%。若在上述範圍,則接著力與凝聚力皆良好。
再者,亦較佳為將高極性乙烯基單體共聚合。作為高極性乙烯基單體,可舉出具有羥基的單體、具有羧基的單體、具有胺基的單體、具有縮水甘油基的單體等。作為具有羥基的單體,可舉出(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聚乙二醇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丙烯酸酯等;作為具有羧基的單體,可舉出(甲基)丙烯酸、伊康酸、馬來酸、馬來酸酐、(甲基)丙烯酸二聚物、巴豆酸等;作為具有胺基的單體,可舉出N-乙烯吡咯啶酮、N-乙烯基己內醯胺、丙烯醯基嗎啉、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丙烯醯胺、N,N-二甲基丙烯醯胺等。其它有醋酸乙烯酯、環氧乙烷改性琥珀酸丙烯酸酯、2-丙烯醯胺-2-甲基丙烷磺酸等之含磺酸基的單體等。
丙烯酸系共聚物之製造時所使用的高極性乙烯基單體之共聚合比率,較佳為0.5~15質量%,尤佳為1.5~10質量%,特佳為2~8質量%。若為上述範圍,則黏著劑的接著力與凝聚力良好。
作為溶劑型黏著劑的特佳構成,較佳係:(a)60~98重量%的具有碳數1~12的烷基之(甲基)丙烯酸酯,(b)2~20 重量%的由N-乙烯吡咯啶酮、N-乙烯基己內醯胺、丙烯醯基嗎啉、N,N-二甲基丙烯醯胺及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所組成族群所選出的至少一種以上之含氮的乙烯基單體,(c)以由(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己內酯改性(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丙烯酸酯、聚丙烯丙烯酸酯等之含羥基的乙烯基單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伊康酸、馬來酸、巴豆酸、環氧乙烷改性琥珀酸丙烯酸酯、丙烯酸二聚物等之含羧基的單體所組成族群所選出的至少一種以上之具有與交聯劑反應的官能基之0.1~2重量%的乙烯基單體所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當作主成分,摻合(d)異氰酸酯系交聯劑而成的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
(乳液型黏著劑的構成)
作為強接著性及再剝離性優異的乳液型黏著劑所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較佳係使用玻璃轉移點為-1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如此的單體,有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等。又,-1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比率,相對於全部單體而言,較佳為60~98質量%,更佳為80~97質量%。若為上述範圍,則接著力及凝聚力皆良好。
再者,亦較佳為將高極性乙烯基單體共聚合。作為高極性乙烯基單體,可舉出具有羥基的單體、具有羧基的單體、具有胺基的單體、具有縮水甘油基的單體等。作為具有羥基的單體,可舉出(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 4-羥丁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聚乙二醇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丙烯酸酯等;作為具有羧基的單體,可舉出(甲基)丙烯酸、伊康酸、馬來酸、馬來酸酐、(甲基)丙烯酸二聚物、巴豆酸等;作為具有胺基的單體,可舉出N-乙烯吡咯啶酮、N-乙烯基己內醯胺、丙烯醯基嗎啉、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丙烯醯胺、N,N-二甲基丙烯醯胺等。其它有酯酸乙烯酯、環氧乙烷改性琥珀酸丙烯酸酯、2-丙烯醯胺-2-甲基丙烷磺酸等之含磺酸基的單體等。
其中,作為乳液型黏著劑所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特佳為含有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含氮的乙烯基單體、以及具有羧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當作單體成分。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含氮的乙烯基單體、具有羧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各係可提高與各種被附對象的界面剝離能力,使用該丙烯酸系共聚物的黏著劑係可對於各種被附體,尤其不銹鋼、苯乙烯-丙烯腈樹脂(ABS)、耐衝撃性聚苯乙烯樹脂(HIPS)及聚碳酸酯/ABS的聚合物合金樹脂(PC/ABS)的被附體,抑制殘糊的發生,實現合適的再剝離性。
含有丙烯酸2-乙基己酯時的含量,係在構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單體成分中含有20~90質量%,較佳含有30~70質量%,尤佳含有40~60質量%,更佳含有45~55質量%,藉此可確保與被附著對象的接著力,同時展現良好的再剝離性。
含有含氮的單體時之含量,藉由調整在0.1~5.0質量%,較佳在0.5~4.0質量%,更佳在0.5~3.5質量%的範圍, 可合適地展現本發明的效果。藉由使含氮的單體之含量在上述下限以上,於形成黏著帶的黏著劑層時,黏著劑層的凝聚力變良好。藉此而從被附體剝離黏著帶時,可合適地抑制黏著劑的殘糊或剝離不良。又,藉由成為上述上限以下,則不會損害初期膠黏性或接著性,可保持良好的接著性。
含有羧基時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之含量,可使用從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伊康酸、馬來酸、馬來酸酐、苯二甲酸、苯二甲酸酐、巴豆酸等所選出的1種或2種以上。含有羧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之含量較佳為0.5~5.0質量%,尤佳為0.5~4.0質量%,更佳為1.0~3.0質量%。藉由在該範圍內,與交聯劑的交聯反應係良好地進行,剝離時不易發生黏著劑的斷裂,而且對於不銹鋼、ABS、HIPS、PC/ABS等的被附體,不易發生殘糊。
含氮的單體與具有羧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之比率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但以構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單體成分中之含氮的單體之莫耳數當作X,以具有羧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之莫耳數當作Y時,莫耳比X/Y較佳為1/1~1/10,尤佳為1/1~1/5,更佳為1/1~1/3。若在該範圍內,則具有羧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與交聯劑的反應係不被含氮的單體所妨礙而進行,可提高凝聚力,更提高固定荷重剝離性及再剝離性。
作為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較佳為於上述丙烯酸2-乙基己酯當作單體成分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中,更併用具有碳 數1~12的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例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的單體成分,可使用此等的1種或2種以上。其中,較佳的單體成分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特佳為丙烯酸正丁酯。前述單體成分的含量較佳為構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單體成分中之10~80質量%,尤佳為30~70質量%,更佳為40~60質量%。藉由在該範圍內,可不損害再剝離性,而容易得到強黏著力。
又,於具有碳數1~12的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在單體成分中的含量為1~10質量%,若同時併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丙烯酸正丁酯,則、則可提高使用本發明所用的組成物之黏著劑被膜的凝聚力,故較宜。
本發明所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0~120萬,更佳為60~100萬。在該範圍內,由於保持高的凝聚力,可確保對中芯的不織布之含浸性,故可展現再剝離性。前述重量平均分子量係藉由凝膠滲透層析術(GPC)以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作為測定條件,管柱使用TSKgel GMHXL[東曹製],管柱溫度為40℃,洗提液為四 氫呋喃,流量為1.0mL/分鐘,標準聚苯乙烯係使用TSK標準聚苯乙烯。
為了調整分子量,在聚合時亦可使用鏈轉移劑。作為鏈轉移劑,可使用眾所周知的鏈轉移劑,例如月桂基硫醇、縮水甘油基硫醇、巰基乙酸、2-巰基乙醇、硫甘醇酸、硫甘醇酸2-乙基己酯、2,3-二甲基巰基-1-丙醇等。
(增黏樹脂)
於本發明所使用的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中,較佳為使用增黏樹脂。作為增黏樹脂,可例示松香系、聚合松香系、聚合松香酯系、松香酚系、安定化松香酯系、歧化松香酯系、萜烯系、萜烯酚系、石油樹脂系等。於使用在乳液型的黏著劑組成物時,較佳為使用乳液型的增黏樹脂。
其中,較佳為聚合松香酯系增黏樹脂及松香酚系增黏樹脂,特佳係併用此等來摻合。具體地,聚合松香酯系增黏樹脂例如是Super Ester E-650[荒川化學工業(股)製]、Super Ester E-788[荒川化學工業(股)製]、Super Ester E-786-60[荒川化學工業(股)製]、Super Ester E-865[荒川化學工業(股)製]、Super Ester E-865NT[荒川化學工業(股)製]、Hariester SK-508[Harima化成(股)製]Hariester SK-508H[Harima化成(股)製]、Hariester SK-816E[Harima化成(股)製]、Hariester SK-822E[Harima化成(股)製]、Hariester SK-323NS[Harima化成(股)製]等,松香酚系增黏樹脂例如是Tamanol E-100[荒川化學工業(股)製]、Tamanol E-200[荒川化學工業(股)製]、Tamanol E-200NT[荒川化學 工業(股)製]等。
於併用此等時,前述聚合松香酯系增黏樹脂(A)與松香酚系增黏樹脂(B)的比以(A)/(B)所表示的質量比計,較佳為1/1~1/5,尤佳為1/1~1/4,更佳為1/1~1/3。若在該範圍內,則丙烯酸系共聚物與增黏樹脂的相溶性良好,可期待固定荷重剝離性及再剝離性的提高。
關於增黏樹脂的軟化點,較佳的軟化點為120~180℃,更佳為140~180℃。藉由摻合軟化點高的增黏樹脂,可期待高的接著性能,尤其固定荷重剝離性。
(丙烯酸系共聚物與增黏樹脂的摻合比)
使用丙烯酸系共聚物與增黏樹脂時的摻合比,以丙烯酸系共聚物/增黏樹脂所表示的比,較佳為丙烯酸系共聚物/增黏樹脂=100/10~100/40,更佳為丙烯酸系共聚物/增黏樹脂=100/15~100/35。若丙烯酸系共聚物/增黏樹脂=100/10以上,則提高固定荷重剝離性,而若丙烯酸系共聚物/增黏樹脂=100/40以下,則再剝離性良好。
(交聯劑的種類)
又,於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中,以提高凝聚力為目的,可使用交聯劑。作為交聯劑,可使用眾所周知的異氰酸酯、環氧化合物、氮雜環丙烷化合物、多價金屬鹽、金屬螯合物、酮基.醯肼化合物、唑啉化合物、矽烷化合物、縮水甘油基(烷氧基)環氧基矽烷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在聚合結束後添加,使進行交聯反應的類型之交聯劑。例如,可舉出異氰酸酯系交聯劑、或環氧化合物、縮水甘 油基(烷氧基)環氧基矽烷化合物等。具體地,於環氧化合物中,可舉出Denacol EX-832[Nagase化成工業(股)製]、Denacol EX-841[Nagase化成工業(股)製]、Tetrad C[三菱瓦斯化學(股)製]、Tetrad X[三菱瓦斯化學(股)製]等,於縮水甘油基(烷氧基)環氧基矽烷化合物中,可舉出2-(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KBM-303;信越聚矽氧(股)製]、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KBM-403;信越聚矽氧(股)製]、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KBE-402;信越聚矽氧(股)製]、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KBE-403;信越聚矽氧(股)製]等。作為交聯程度的指標,使用將黏著劑層浸漬在甲苯中24小時後,測定不溶份的凝膠分率之值。凝膠分率較佳為20~45質量%,尤佳為25~45質量%,更佳為在30~40質量%範圍,藉此固定荷重剝離性及再剝離性皆良好。
又,凝膠分率係將在玻璃坂上,以乾燥後的厚度成為65 μm的方式,塗佈乳液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在100℃乾燥10分鐘,在40℃熟成2日者,切割成50mm見方,以此當作試料。接著,預先測定上述試料的甲苯浸漬前之重量(G1),藉由300網目的金屬網來過濾分離出在甲苯溶液中於23℃浸漬24小時後的試料之甲苯不溶解部分,測定在110℃乾燥1小時後的殘渣之重量(G2),依照下式來求得凝膠分率。
凝膠分率(質量%)=(G2/G1)×100
(添加劑)
又,作為添加劑,可按照需要將可塑劑、軟化劑、抗氧化劑、玻璃或塑膠製的纖維.氣球.珠.金屬粉末等的填充劑、顏料.染料等的著色劑、pH調整劑、皮膜形成補助劑、均平劑、增黏劑、撥水劑、消泡劑等眾所周知者任意地加到黏著劑組成物中。
(製造方法/乳化劑的種類)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所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係可藉由眾所周知的溶液聚合法、塊狀聚合法、懸浮聚合法、乳化聚合法等眾所周知慣用的聚合方法來製造。聚合的引發方法亦可任意選擇使用過氧化苯甲醯或過氧化月桂醯等的過氧化物系、偶氮雙異丁腈等的偶氮系熱聚合引發劑之由熱所致的引發法,或使用苯乙酮系、苯偶姻醚系、苄基縮酮系、醯基膦氧化物系、苯偶姻系、二苯基酮系光聚合引發劑之由紫外線照射所致的引發方法,或由電子線照射所致的方法。
又,本發明所使用的乳液型黏著劑係可藉由能得到乳液型黏著劑的乳化聚合法來製造。於乳化聚合中,為了確保聚合安定性,可適量使用陰離子性或非離子性的乳化劑、其它分散安定劑。乳化劑係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眾所周知的乳化劑。作為陰離子性乳化劑,可舉出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硫酸銨、十二基苯磺酸鈉、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鈉等,作為非離子性乳化劑,可舉出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等。
再者,較佳為使用眾所周知的稱為「反應性乳化劑」的 在分子內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的乳化劑。具體地,可舉出Latemul S-180[花王(股)製]、Latemul PD-104[花王(股)製]、Akuaron HS-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Akuaron HS-2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Akuaron KH-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Akuaron KH-1025[第一工業製藥(股)製]、Akuaron KH-05[第一工業製藥(股)製]、Akuaron RN-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Akuaron RN-2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Akuaron ER-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Akuaron ER-2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Newfrontier A-229E[第一工業製藥(股)製]、Adekareasorp SE-10[旭電化工業(股)製]、Adekareasorp SE-20[旭電化工業(股)製]、Adekareasorp SR-10N[旭電化工業(股)製]、Adekareasorp SR-20N[旭電化工業(股)製]等。較佳為使用反應性乳化劑,因為除了聚合安定性,亦可提高被膜的耐水性。
(引發劑)
乳化聚合時所用的聚合引發劑係沒有限定,可使用眾所周知的聚合引發劑。具體地可舉出2,2’-偶氮雙(2-甲基丙醯脒)二鹽酸鹽、2,2’-偶氮雙(2-甲基丙醯脒)二硫酸鹽、2,2’-偶氮雙(2-脒基丙烷)二鹽酸鹽、2,2’-偶氮雙[N-(2一羧乙基)-2-甲基丙醯脒]水合物、2,2’-偶氮雙(N,N’-二亞甲基異丁基脒)二鹽酸鹽、2,2’-偶氮雙[2-(2-咪唑啉-2-基)丙烷]二鹽酸鹽等的偶氮系引發劑、過硫酸鉀、過硫酸銨、過硫酸鈉等的過硫酸鹽系引發劑、苯甲醯過氧化物、第三丁基氫過氧化物、過氧化氫等的過氧化物系引發劑、芳香族羰基 化合物等的羰基系引發劑、過硫酸鹽與亞硫酸氫鈉的組合、過氧化物與抗壞血酸鈉的組合等之氧化還原系引發劑等。
(平均粒徑)
又,本發明所使用的乳液型黏著劑組成物中之乳液粒子的平均粒徑係沒有特別限制,較佳為在50~1000nm的範圍。此處之粒子的平均粒徑係指以乳液粒子之體積基準的50%中位徑,數值係基於動態光散射法所測定而得之值者。
(固體成分濃度)
又,本發明所使用的乳液型黏著劑之固體成分濃度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從製造時的成本或輸送成本的觀點、以及進行乾燥使用時的乾燥性優異之觀點來看,固體成分濃度較佳為40~70重量%。
(黏著劑層的厚度)
構成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之黏著劑層的單面厚度較佳為30~100 μm,更佳為50~80 μm。
[雙面黏著帶]
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係在上述不織布固著有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不織布基材之兩面設有黏著劑層的構成,該黏著劑層的至少一者,較佳為兩者,係由上述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所成的黏著劑層之雙面黏著帶。
(雙面黏著帶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之製造方法係可適當地採用眾所周知慣用的方法。例如,可舉出在不織布直接塗佈丙烯酸 系黏著劑溶液及使乾燥的直印法,或在剝離片上塗佈丙烯酸系黏著劑溶液及使乾燥後,貼合於不織布的轉印法。
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係提案不織布與黏著劑的密接性優異之構成,以不織布與黏著劑的密接為課題,藉由轉印法係特別容易展現效果。
(雙面黏著帶的拉伸強度)
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之拉伸強度較佳為在MD方向(縱向;流動方向)、TD方向(橫向;寬度方向)皆為20N/20mm以上且低於40N/20mm,更佳為30N/20mm以上且低於40N/20nm。藉由成為20N/20mm以上,將本發明所規定的具有黏著力之雙面黏著帶長期間貼著、再剝離時,係不易破碎。另一方面,於40N/20mm以下的情況,當使用於曲面等要求耐彈回力的用途中使用雙面帶時,可抑制雙面帶的所謂硬挺性過強者,可容易抑制不抗彈回力而發生的剝離。藉此,在20N/20mm以上且低於40N/20mm的範圍中,可容易使再剝離性與抗彈回性並存。
又,前述拉伸強度指對標線長度100mm、寬度20mm的樣品,使用坦錫倫(Tensilon)拉伸試驗機,在23℃.50%RH的環境下,以拉伸速度300mm/min的測定條件所測定的最大強度。
(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之使用例)
依照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可對塑膠或金屬等的被附體強固地接著,在長期間貼著後剝離時,可不施予加熱等的特別處理,沒有殘糊或破壞支持基材的不織布,而極有效 率地進行雙面黏著帶的剝離作業。具有本特性的雙面黏著帶係最適合作為接合材料,以用於接合想要OA機器、家電製品等的回收或再利用而進行設計的零件。
【實施例】 (實施例1)
(1)不織布基材的調整
將含有100%馬尼拉麻、0.5%聚醯胺胺.環氧氯丙烷樹脂的溶液,用傾斜短網抄紙機,以成為17g/m2 的坪量、0.27g/cm3 的密度之方式進行抄紙,得到拉伸強度在MD方向為27.3N/20mm、在TD方向為25.8N/20mm的不織布基材。
(2)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合成
於具備攪拌裝置的聚合容器中,投入280份的離子交換水,邊送入氮氣邊攪拌,同時將反應容器內升溫到80℃。升溫後,將6份的下述組成之單體乳化液(1A)加到反應容器,然後添加6份的過硫酸銨及6份的亞硫酸氫鈉以開始聚合。將反應容器內溫度在60℃保持10分鐘後,將594份的剩餘單體乳化液(1A)及下述的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A)分別同時滴下到反應容器內,以進行聚合。滴下時間係單體乳化液(1A)為4小時,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A)為4.5小時,邊將反應容器內溫度保持在60℃邊完成聚合。聚合結束後,以氨水來調整pH,得到固體成分50%、pH7、凝膠分率80%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乳液(1)。
單體乳化液(1A)的組成
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A)的組成
(3)固著有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不織布之調製
將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乳液(固體成分50%)與水,以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水=2:3之比例進行稀釋,得到樹脂固體成分20%的摻合液。於此摻合液中浸漬麻不織布(單位面積重量17g/m2 ),以砑光輥來壓擠後,在伯菲特烘箱中進行100℃×2分的預備乾燥,進行140℃×3分鐘的固化,得到丙烯酸系共聚物所固著的不織布。再者,相對於不織布質量而言,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基材的固著量係12%。
樹脂固著量[%]=(樹脂固著後質量-樹脂固著前質量)/樹脂固著前質量
(4)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的調製
<乳化液的調製>
於容器內投入75克去離子水、20克界面活性劑Akuaron KH-1025[第一工業製藥(股)製,有效成分25%]及37.5克界面活性劑Latemul PD-104[花王(股)製,有效成分20%],均勻溶解。於其中加入227.5克丙烯酸2-乙基己酯、227.5克丙烯酸正丁酯、2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7.5克N-乙烯吡咯啶酮、15.63克丙烯酸[有效成分80%]、0.2克月桂基硫醇,進行乳化,得到635.83克乳化液。
<丙烯酸系共聚物的製造>
於具備攪拌機、回流冷卻管、氮氣導入管、溫度計、滴液漏斗的反應容器內,投入277.5克去去離子水,邊吹入氮氣邊升溫到60℃為止。於攪拌下,添加乳化液的一部分[3.18克]、5克過硫酸銨水溶液[有效成分3%]、5克亞硫酸氫鈉水溶液[有效成分3%],邊保持60℃邊聚合1小時。接著,將632.65克乳化液及40克過硫酸銨水溶液[有效成分1.25%],使用各自的漏斗,邊將反應容器保持在60℃邊費6小時滴下聚合。滴下結束後,邊將反應容器保持在60℃邊攪拌2小時後,將內容物冷卻,用氨水(有效成分10%)來調整,以使pH成為8。以200網目的金屬網來過濾它,得到介質為水性介質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乳液。此處,所得到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乳液的固體成分濃度為51.9%,平均粒徑為340nm,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08,000。
<乳液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的製造>
於963.39克[乾燥,500克]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乳液 中,添加2.5克當作均平劑的Surfinol PSA-336[Air Products日本(股)製,有效成分100%]、2.5克消泡劑的Surfinol DF-110D[Air Products日本(股)製,有效成分100%]、0.15克當作交聯劑的環氧化合物Tetrad C[三菱瓦斯化學(股)製]、50克以固體成分計當作增黏樹脂的乳液型聚合松香酯系增黏樹脂Super Ester E-865NT[荒川化學工業(股)製,軟化點160℃]、50克以固體成分計的乳液型松香酚系增黏樹脂Tamanol E-200NT[荒川化學工業(股)製,軟化點150℃],以100網目的金屬網來過濾,得到介質為水性介質的乳液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
(5)雙面黏著帶的調製
於經剝離處理的厚度75 μm之聚酯薄膜上,以乾燥後的厚度成為65 μm的方式,塗佈前述乳液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於100℃乾燥5分鐘,將所得之黏著劑層轉印到固著有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不織布之兩面,使用90℃的熱輥,以40N/cm的壓力進行層合,在40℃熟成2日,以調製雙面黏著帶。又,前述黏著劑層在30℃的儲存彈性模數為8.0×104 Pa,凝膠分率為33.9%,正切損失的峰值(tanδ)為-17℃。
(實施例2)
除了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係以下製造例所得之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於具備攪拌裝置的聚合容器內,投入280份的離子交換 水,邊吹入氮氣邊攪拌,同時將反應容器內升溫到80℃。升溫後,將6份的下述組成之單體乳化液(1B)加到反應容器,然後添加6份的過硫酸銨及6份的亞硫酸氫鈉以開始聚合。將反應容器內溫度在60℃保持10分鐘後,將594份的剩餘單體乳化液(1B)及下述的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B)分別同時滴下到反應容器內,以進行聚合。滴下時間係單體乳化液(1B)為4小時,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B)為4.5小時,邊將反應容器內溫度保持在60℃邊完成聚合。聚合結束後,以氨水來調整pH,得到固體成分50%、pH7、凝膠分率92%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乳液(2)。
單體乳化液(1B)的組成
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B)的組成
(實施例3)
除了相對於不織布質量而言,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基材的固著量為1%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實施例4)
除了相對於不織布質量而言,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基材的固著量為3%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實施例5)
除了相對於不織布質量而言,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基材的固著量為6%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實施例6)
除了相對於不織布質量而言,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基材的固著量為16%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實施例7)
除了相對於不織布質量而言,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基材的固著量為22%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實施例8)
除了相對於不織布質量而言,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基材的固著量為30%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實施例9)
除了相對於不織布質量而言,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基材的固著量為40%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實施例10)
除了於不織布基材的調製中,將含有90%馬尼拉麻、10%聚酯、0.5%聚醯胺胺.環氧氯丙烷樹脂的溶液,用傾斜短網抄紙機,以成為坪量17g/m2 、密度0.28g/cm3 之方式進行抄紙,得到拉伸強度在MD方向為25.3N/20mm、在TD方向為23.5N/20mm的不織布基材以外,與(實施例6)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實施例11)
除了於不織布基材的調製中,含有90%馬尼拉麻、10%聚酯的溶液,用傾斜短網抄紙機,以成為坪量17g/m2 、密度0.28g/cm3 之方式進行抄紙,得到拉伸強度在MD方向為8.9N/20mm、TD方向為7.6N/20mm的不織布基材,相對於不織布質量而言,丙烯酸系共聚物對不織布基材的固著量為35%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實施例12)
除了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係以下製造例所得之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外,與(實施例6)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於具備攪拌裝置的聚合容器內,投入280份的離子交換水,邊吹入氮氣邊攪拌,同時將反應容器內升溫到80℃。 升溫後,將6份的下述組成之單體乳化液(1F)加到反應容器,然後添加6份的過硫酸銨及6份的亞硫酸氫鈉以開始聚合。將反應容器內溫度在60℃保持10分鐘後,將594份的剩餘單體乳化液(1F)及下述的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F)分別同時滴下到反應容器內,以進行聚合。滴下時間係單體乳化液(1F)為4小時,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F)為4.5小時,邊將反應容器內溫度保持在60℃邊完成聚合。聚合結束後,以氨水來調整pH,得到固體成分50%、pH7、凝膠分率98%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乳液(6)。
單體乳化液(1F)的組成
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F)的組成
(實施例13)
除了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係以下製造例所得之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外,與(實施例6)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於具備攪拌裝置的聚合容器內,投入280份的離子交換水,邊吹入氮氣邊攪拌,同時將反應容器內升溫到80℃。升溫後,將6份的下述組成之單體乳化液(1G)加到反應容器,然後添加6份的過硫酸銨及6份的亞硫酸氫鈉以開始聚合。將反應容器內溫度在60℃保持10分鐘後,將594份的剩餘單體乳化液(1G)及下述的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G)分別同時滴下到反應容器內,以進行聚合。滴下時間係單體乳化液(1G)為4小時,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G)為4.5小時,邊將反應容器內溫度保持在60℃邊完成聚合。聚合結束後,以氨水來調整pH,得到固體成分50%、pH7、凝膠分率98%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乳液(7)。
單體乳化液(1G)的組成
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G)的組成
(實施例14)
除了使用以下製造例所得之丙烯酸系黏著劑以外,與(實施例6)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的調製>
於具備冷卻管、攪拌機、溫度計、滴液漏斗的反應容器內,使96份的丙烯酸正丁酯、2.5份的N-乙烯吡咯啶酮、0.5份的丙烯酸2-羥乙酯、1.0份的丙烯酸及0.2份當作聚合引發劑的2,2‘-偶氮雙異丁腈溶解於100份的醋酸乙酯中,進行氮氣置換後,在80℃聚合8小時而得到黏著劑溶液。
對於100份的前述黏著劑溶液之固體成分,摻合2.0份的異氰酸酯系交聯劑(日本聚胺甲酸酯工業公司製,Coronet L-45)、10份的歧化松香甘油酯(軟化點100℃)、10份的聚合松香季戊四醇酯(軟化點128℃),以醋酸乙酯將混合液的固體成分調整成40%,而得到溶劑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
所得到的雙面黏著帶之黏著劑層在30℃的儲存彈性模數為7.5×104 Pa,凝膠分率為33%,正切損失的峰值(tanδ)為-12℃。
(實施例15)
除了使用以下製造例所得之丙烯酸系黏著劑以外,與(實施例6)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的調製>
於容器內投入75克去離子水、20克界面活性劑Akuaron KH-1025[第一工業製藥(股)製,有效成分25%]及37.5克界面活性劑Latemul PD-104[花王(股)製,有效成分20%],均勻溶解。於其中加入450克丙烯酸2-乙基己酯、5克丙烯酸正丁酯、2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7.5克N-乙烯吡咯啶酮、15.63克丙烯酸[有效成分80%]、0.2克月桂基硫醇,進行乳化,得到635.83克乳化液。除了使用所得到的乳化液以外,與實施例6同樣地,調製介質為水性介質的乳液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
所得到的雙面黏著帶之黏著劑層在30℃的儲存彈性模數為6.0×104 Pa,凝膠分率為34%,正切損失的峰值(tanδ)為-19℃。
(實施例16)
除了使用以下製造例所得到的丙烯酸系黏著劑以外,與(實施例6)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丙烯酸系黏著劑的製造>
於容器內投入75克去離子水、20克界面活性劑Akuaron KH-1025[第一工業製藥(股)製,有效成分25%]及37.5克界面活性劑Latemul PD-104[花王(股)製,有效成分20%],均勻溶解。於其中加入100克丙烯酸2-乙基己酯,、352.5 克丙烯酸正丁酯、2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7.5克N-乙烯吡咯啶酮、18.75克丙烯酸[有效成分80%]、0.2克月桂基硫醇,進行乳化,得到636.45克乳化液。除了使用所得到的乳化液以外,與實施例6同樣地,調製介質為水性介質的乳液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
除了使用上述所得到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乳液,添加100克以固體成分計的乳液型松香酚系增黏樹脂Tamanol E-200NT[荒川化學工業(股)製,軟化點150℃]以外,與實施例6同樣地調製介質為水性介質的乳液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
所得到的雙面黏著帶之黏著劑層在30℃的儲存彈性模數為1.0×105 Pa,凝膠分率為31%,正切損失的峰值(tanδ)為-7℃。
(比較例1)
除了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係以下製造例所得之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於具備攪拌裝置的聚合容器內,投入280份的離子交換水,邊吹入氮氣邊攪拌,同時將反應容器內升溫到80℃。升溫後,將6份的下述組成之單體乳化液(1C)加到反應容器,然後添加6份的過硫酸銨及6份的亞硫酸氫鈉以開始聚合。將反應容器內溫度在60℃保持10分鐘後,將594份的剩餘單體乳化液(1C)及下述的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C)分別同時滴下到反應容器內,以進行聚合。滴下時間係單 體乳化液(1C)為4小時,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C)為4.5小時,邊將反應容器內溫度保持在60℃邊完成聚合。聚合結束後,以氨水來調整pH,得到固體成分50%、pH7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乳液(3)。
單體乳化液(1C)的組成
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C)的組成
(比較例2)
除了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係以下製造例所得之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於具備攪拌裝置的聚合容器內,投入280份的離子交換水,邊吹入氮氣邊攪拌,同時將反應容器內升溫到80℃。 升溫後,將6份的下述組成之單體乳化液(1D)加到反應容器,然後添加6份的過硫酸銨及6份的亞硫酸氫鈉以開始聚合。將反應容器內溫度在60℃保持10分鐘後,將594份的剩餘單體乳化液(1D)及下述的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D)分別同時滴下到反應容器內,以進行聚合。滴下時間係單體乳化液(1D)為4小時、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D)為4.5小時,邊將反應容器內溫度保持在60℃邊完成聚合。聚合結束後,以氨水來調整pH,得到固體成分50%、pH7、凝膠分率88%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乳液(4)。
單體乳化液(1D)的組成
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D)的組成
(比較例3)
除了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係以下製造例所得之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調製雙面黏 著帶。
於具備攪拌裝置的聚合容器內,投入280份的離子交換水,邊吹入氮氣邊攪拌,同時將反應容器內升溫到80℃。升溫後,將6份的下述組成之單體乳化液(1E)加到反應容器,然後添加6份的過硫酸銨及6份的亞硫酸氫鈉以開始聚合。將反應容器內溫度在60℃保持10分鐘後,將594份的剩餘單體乳化液(1E)及下述的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E)分別同時滴下到反應容器內,以進行聚合。滴下時間係單體乳化液(1E)為4小時,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E)為4.5小時,邊將反應容器內溫度保持在60℃邊完成聚合。聚合結束後,以氨水來調整pH,得到固體成分50%、pH7.0、凝膠分率90%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乳液(5)。
單體乳化液(1E)的組成
聚合引發劑水溶液(2E)的組成
(比較例4)
除了不使丙烯酸系共聚物固著於不織布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比較例5)
除了使用以下製造例所得到的丙烯酸系黏著劑以外,與(實施例16)同樣地調製雙面黏著帶。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的調製>
於容器內投入75克去離子水、20克界面活性劑Akuaron KH-1025[第一工業製藥(股)製,有效成分25%]及37.5克界面活性劑Latemul PD-104[花王(股)製,有效成分20%],均勻溶解。於其中加入454.5克丙烯酸正丁酯、2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5克N-乙烯吡咯啶酮、25克丙烯酸[有效成分80%]、0.2克月桂基硫醇,進行乳化,得到637.7克乳化液。除了使用所得到的乳化液以外,與實施例16同樣地,調製乳液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
所得到的雙面黏著帶之黏著劑層在30的儲存彈性模數為1.6×105 Pa,凝膠分率為35%,正切損失的峰值(tanδ)為-12℃。
對前述不織布基材,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乳液及實施例1~16、比較例1~5所得之雙面黏著帶,進行以下的評價。表1~3中顯示所得到的結果。
(丙烯酸系共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之測定)
以乾燥後的膜厚成為0.7mm的方式,將前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塗佈在玻璃板上,於40℃乾燥8小時後,從玻璃板剝離所生成的被膜,再於140℃乾燥5分鐘而得到試 料片。於直徑5mm、深度2mm的鋁製圓筒型盒內秤量約10mg的試料片,使用TA儀器公司製的DSC-2920模組化型差示掃描型熱量計,測定從-50℃以20℃/分鐘的升溫速度升溫到150℃為止時的吸熱曲線,求得第1圖中的T2 ,以此當作丙烯酸系共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
(不織布基材及雙面黏著帶的拉伸強度之測定)
將不織布基材及雙面黏著帶樣品切斷,以成為20mm寬度及標線長度為100mm,使用坦錫倫拉伸試驗機,在23℃.50%RH的環境下,以300mm/min的拉伸速度測定最大強度。測定係在MD方向及TD方向實施。
(不織布基材的撕裂強度之測定)
依據JIS-P-8116,使用Elmendorf型試驗器(株式會社安田精機製作所製),測定不織布基材的撕裂強度。測定係在MD方向及TD方向實施。
(不織布基材的層間強度之測定)
於25mm寬×150mm長的不織布基材之兩面,以賽璐玢帶的長度比不織布長的方式,貼上24mm寬的賽璐玢帶(Nichiban公司製CT405AP-24)。切掉上述樣品的兩端,從經調整成15mm寬×150mm長的樣品之一端剝離賽璐玢帶,準備約30mm剝離狀態的不織布層間。將此樣品在23℃、50%RH的環境下,使用Orientec製Tensilon RTA-100,樣品夾扣間隔為20mm,以夾具夾持上述樣品,讀取由拉伸速度100mm/分鐘、測定距離50mm所得之積分平均荷重,算出層間強度。測定係在MD方向及TD方向實施。
(動態黏彈性的測定)
對雙面黏著帶,使用黏彈性試驗機(Rheometrics公司製,商品名:Ares 2KSTD),將試驗片夾入平行圓盤形的測定部,在頻率1Hz測定從-50℃到150℃為止的儲存彈性模數(G’)及損失彈性模數(G”),確認30℃的儲存彈性模數及黏著劑層之損失正接的峰值。損失正接tanδ係由以下的計算式來算出。試驗片係將各實施例及比較例的黏著片以數片重疊,以扣除基材的厚度後實質的黏著劑之厚度成為0.65mm的方式,層合而製作。
損失正接tanδ=G”/G’
(黏著力的測定)
藉由以厚度25 μm的PET薄膜來裱褙雙面黏著帶,切斷成20mm寬×100mm長,以調製雙面黏著帶樣品。接著,以不銹鋼板當作被附體,在23℃.50%的環境下,以2kg輥進行1次來回的加壓貼附,靜置1小時。然後,測定在180度的方向以300m/min的速度撕下雙面黏著帶樣品時的黏著力。再者,黏著力的測定係依據JIS-Z-0237來實施測定。
(再剝離性的評價)
藉由以厚度25 μm的PET薄膜來裱褙雙面黏著帶,切斷成20mm寬×100mm長,以調製雙面黏著帶樣品。接著,以不銹鋼板及ABS板當作被附體,在23℃.50%的環境下以2kg輥進行1次來回的加壓貼附,在60℃的環境下靜置12日。然後,在23℃.50%RH的環境下靜置1小時,評 價在135度的方向以1m/min及20m/min的速度的速度撕下雙面黏著帶樣品時的再剝離性。再者,再剝離性的評價係由以下基準來進行。
◎:沒有發生對被附體的殘糊及不織布的斷裂。
○:稍微發生對被附體的殘糊或不織布的斷裂,但實用上為沒有問題的程度。
○△:比○差的結果,但實用上為沒有問題的程度。
△:發生對被附體的殘糊或不織布的斷裂。
×:顯著發生對被附體的殘糊或不織布的斷裂。
如由表1的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可明知,本發明的雙面黏著帶兼具良好的黏著力及再剝離性。
第1圖係用於算出固著於不織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的差示掃描熱量計之吸熱曲線測定圖。

Claims (15)

  1. 一種雙面黏著帶,其係具有不織布基材與由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所成的黏著劑層之雙面黏著帶,其特徵為:該不織布基材係於MD方向及TD方向的拉伸強度皆為5~45N/20mm的不織布,以玻璃轉移溫度為-10℃以下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固著之不織布基材,該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係在水性介質中分散有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乳液粒子的水分散型之乳液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其中該丙烯酸系共聚物具有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壬酯及(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的至少一種作為單體成分,該黏著劑層在頻率1Hz的30℃之儲存彈性模數為6×104 ~1×105 Pa。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固著有該玻璃轉移溫度為-10℃以下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之不織布基材係對不織布固著丙烯酸系共聚合乳液之不織布基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藉由在該不織布基材的兩面貼附黏著薄膜,以100mm/分鐘的速度撕下該黏著薄膜所得之該不織布基材的層間強度為1N/15mm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該不織布基材的撕裂強度為1N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以不銹鋼板當作被附體,以厚度25μm的PET薄膜來裱褙,在23℃‧50%的環境下以2kg輥進行1次來回的加壓貼附,靜置1小時後,在180度方向以300m/min的速度撕下時的黏著力為12~20N/20m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由該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所成的黏著劑層在頻率1Hz的正切損失(tanδ)之峰值為-25℃~-5℃。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該玻璃轉移溫度為-10℃以下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具有選自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乙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至少一種作為單體成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該玻璃轉移溫度為-10℃以下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具有含矽烷基的單體作為單體成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該玻璃轉移溫度為-10℃以下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具有含羥甲基醯胺基或其烷氧化物的單體作為單體成分。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該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中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在構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單體成分中含有60~98質量%的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壬酯及甲基丙烯酸十八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該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中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含有高極性乙烯基單 體作為單體成分。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在構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單體成分中含有0.5~5.0質量%的具有羧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作為該高極性乙烯基單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在構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單體成分中含有0.1~5.0質量%的含氮的單體作為該高極性乙烯基單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在構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單體成分中含有0.5~5.0質量%的具有羧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作為該高極性乙烯基單體,在構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單體成分中含有0.1~5.0質量%的含氮的單體作為該高極性乙烯基單體。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雙面黏著帶,其中在構成該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單體成分中,以含氮的乙烯基單體之莫耳數作為X,以具有羧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之莫耳數作為Y時,其莫耳比X/Y為1/1~1/10。
TW97133682A 2007-09-07 2008-09-03 雙面黏著帶 TWI4471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2618 2007-09-07
JP2008057676 2008-03-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0808A TW200920808A (en) 2009-05-16
TWI447199B true TWI447199B (zh) 2014-08-01

Family

ID=404287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33682A TWI447199B (zh) 2007-09-07 2008-09-03 雙面黏著帶
TW102126884A TW201350555A (zh) 2007-09-07 2008-09-03 雙面黏著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6884A TW201350555A (zh) 2007-09-07 2008-09-03 雙面黏著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11660A1 (zh)
EP (1) EP2196513B1 (zh)
JP (3) JP5121834B2 (zh)
KR (1) KR101182075B1 (zh)
CN (1) CN101796153B (zh)
TW (2) TWI447199B (zh)
WO (1) WO20090314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11660A1 (en) * 2007-09-07 2011-05-12 Dic Corporation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KR101181336B1 (ko) * 2008-03-28 2012-09-11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수분산형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점착 테이프
JP5441575B2 (ja) * 2008-10-06 2014-03-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22438B2 (ja) * 2009-03-26 2014-06-18 Dic株式会社 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JP5235001B2 (ja) * 2009-07-16 2013-07-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KR101206591B1 (ko) * 2009-08-25 2012-11-29 (주)엘지하우시스 수성 점착제 조성물, 그 제조방법 및 점착 필름
JP5230018B2 (ja) * 2009-09-09 2013-07-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接着性粘着シート
JP5516939B2 (ja) * 2009-09-30 2014-06-11 Dic株式会社 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JP2011149009A (ja) * 2009-12-25 2011-08-04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5633723B2 (ja) * 2010-01-19 2014-12-03 Dic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5622242B2 (ja) * 2010-08-31 2014-11-12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発泡粘着シート
JP5745829B2 (ja) * 2010-12-03 2015-07-08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粘着剤及び粘着テープ
JP5937570B2 (ja) * 2011-03-30 2016-06-2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マルション型粘着剤組成物及び再剥離性粘着シート
JP5561868B2 (ja) * 2011-05-20 2014-07-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製品
EP2720862B1 (en) 2011-06-17 2016-08-24 Fiberweb, Inc. Vapor permeable, substantially water impermeable multilayer article
WO2012178027A2 (en) 2011-06-23 2012-12-27 Fiberweb, Inc. Vapor-permeable, substantially water-impermeable multilayer article
ES2643697T3 (es) 2011-06-23 2017-11-23 Fiberweb, Llc Artículo multicapa permeable al vapor y prácticamente impermeable al agua
WO2012178011A2 (en) 2011-06-24 2012-12-27 Fiberweb, Inc. Vapor-permeable, substantially water-impermeable multilayer article
JP5278628B1 (ja) * 2011-09-20 2013-09-04 Dic株式会社 金属面貼付用粘着シート
US20140308482A1 (en) * 2011-11-10 2014-10-16 Asahi Kasei Fibers Corporation Adhesive tape and masker
JP6050689B2 (ja) * 2012-01-25 2016-12-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
JP5507610B2 (ja) * 2012-04-20 2014-05-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接着性粘着シート
WO2013176457A1 (ko) * 2012-05-21 2013-11-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부재,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액정표시장치
TWI621681B (zh) 2012-05-21 2018-04-21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構件、壓敏性黏著劑組成物及液晶顯示器
JP2014001006A (ja) * 2012-06-21 2014-01-09 Narumi China Corp 複合容器
EP2695926A1 (de) * 2012-08-07 2014-02-12 tesa SE ESH-vernetztes Klebeband zum Ummanteln von insbesondere Kabelsätzen und Verwendung zur Ummantelung
CN103666299B (zh) * 2012-09-26 2016-04-13 上海晶华胶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可转移双面胶带及其生产工艺
JP6172502B2 (ja) * 2013-03-15 2017-08-02 Dic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JP6225377B2 (ja) * 2013-09-25 2017-11-08 Dic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及び積層粘着テープ
JP6268518B2 (ja) * 2013-11-29 2018-01-31 Dic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及びスピーカー
ES2448740B1 (es) * 2013-12-17 2014-06-26 Tejidos Royo, S.L. Procedimiento de obtención de un tejido con aspecto de piel, símil al cuero, y correspondiente tejido obtenido
JP6145568B2 (ja) * 2014-03-31 2017-06-1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N105038680B (zh) * 2014-04-28 2022-02-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
WO2016152787A1 (ja) * 2015-03-24 2016-09-2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225669B1 (en) * 2016-03-31 2020-12-30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Surface protection sheet
US9909035B1 (en) * 2017-09-29 2018-03-06 Mayapple Baby Llc Mountable articles, dual-adhesive-adhesive tape and mounting methods using them
TWI793330B (zh) * 2018-06-11 2023-02-21 日商Dic股份有限公司 雙面黏著帶
KR102172041B1 (ko) * 2019-06-13 2020-11-02 주식회사 신양 재박리형 점착제 및 점착제 재료의 제조방법
CN114008157B (zh) * 2019-08-07 2023-06-27 德莎欧洲股份公司 用于包护细长物品例如特别地电缆束的胶带以及包护方法
US20210040355A1 (en) * 2019-08-07 2021-02-11 Tesa Se Adhesive tape for jacketing elongate items such as especially cable hamesses and method for jacketing
US20220325141A1 (en) * 2019-09-19 2022-10-13 Denka Company Limited Binding tape
US20230278325A1 (en) * 2022-03-04 2023-09-07 Nuwave, Llc Printed overlay for appliance control panel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9632A (ja) * 1999-02-17 2000-09-05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強接着再剥離型粘着剤及び粘着テープ
TW200427805A (en) * 2001-12-12 2004-12-16 Nitto Denko Corp Aqueous dispersion 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rubber foam sheet using the she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80622A (en) * 1972-09-20 1976-09-14 Kanegafuch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lymerizable emulsifying agen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4062451A (en) * 1974-09-12 1977-12-13 Johnson & Johnson Laminated structures comprising films of silane crosslinked acrylate interpolymers having water barrier properties
US4961993A (en) * 1988-03-17 1990-10-09 National Starch And Chemical Investment Holding Corporation Ethylene vinyl acetate-dioctyl maleate-2-ethylhexyl acrylate interpolymers
JPH06346039A (ja) * 1993-05-31 1994-12-20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低温タック性に優れた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
JPH10316944A (ja) * 1997-05-22 1998-12-02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テープまたはシート
JP2000281996A (ja) * 1999-03-30 2000-10-10 Nippon Carbide Ind Co Inc 再剥離型感圧接着剤組成物
JP3644850B2 (ja) * 1999-07-09 2005-05-1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再剥離性粘着テープ
EP1139415B1 (en) * 2000-03-30 2009-02-25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Water-permeable adhesive tape for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JP4240891B2 (ja) * 2002-02-28 2009-03-18 Dic株式会社 再剥離型両面粘着テープ
JP4063614B2 (ja) * 2002-08-30 2008-03-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再剥離用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US7045568B2 (en) * 2003-08-13 2006-05-16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Aqueous dispersion 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DE102004002279A1 (de) * 2004-01-16 2005-08-04 Tesa Ag Orientierte Acrylathaftklebemass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US20090275705A1 (en) * 2005-03-28 2009-11-05 Kaneka Corporation Acrylic Block Copolymer and Reactive Hot-Melt Adhesive Compositions
EP1938968B1 (en) * 2005-08-23 2011-09-28 Yupo Corporation Resin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printed matter, label and resin molded article
JP5085028B2 (ja) * 2005-10-20 2012-11-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10111660A1 (en) * 2007-09-07 2011-05-12 Dic Corporation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9632A (ja) * 1999-02-17 2000-09-05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強接着再剥離型粘着剤及び粘着テープ
TW200427805A (en) * 2001-12-12 2004-12-16 Nitto Denko Corp Aqueous dispersion 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rubber foam sheet using the she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49637A (ko) 2010-05-12
TW201350555A (zh) 2013-12-16
EP2196513A4 (en) 2015-06-03
JP2010265483A (ja) 2010-11-25
CN101796153A (zh) 2010-08-04
JP5121834B2 (ja) 2013-01-16
KR101182075B1 (ko) 2012-09-11
JP2011012274A (ja) 2011-01-20
WO2009031421A1 (ja) 2009-03-12
EP2196513B1 (en) 2017-03-22
TW200920808A (en) 2009-05-16
US20110111660A1 (en) 2011-05-12
JPWO2009031421A1 (ja) 2010-12-09
CN101796153B (zh) 2013-11-13
JP5348096B2 (ja) 2013-11-20
JP4697347B2 (ja) 2011-06-08
EP2196513A1 (en)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7199B (zh) 雙面黏著帶
JP4557096B2 (ja) 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JP4839707B2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及び両面粘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JP4725870B2 (ja) 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JP5885051B2 (ja) 粘着テープ及び部材の製造方法
JP5574160B2 (ja) 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JP5633723B2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5703541B2 (ja) 粘着テープ
JP6537171B2 (ja) 重合体エマルション、水性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6390894B2 (ja) 粘着テープ
JP4326092B2 (ja) 塗装用マスキングテープまたはシート
TW201420716A (zh) 黏膠帶及黏膠帶之製造方法
JP5375262B2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5516939B2 (ja) 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JP6225377B2 (ja) 粘着テープ及び積層粘着テー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