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6758B - 一種濃縮中藥圓粒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種濃縮中藥圓粒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6758B
TWI436758B TW98126313A TW98126313A TWI436758B TW I436758 B TWI436758 B TW I436758B TW 98126313 A TW98126313 A TW 98126313A TW 98126313 A TW98126313 A TW 98126313A TW I436758 B TWI436758 B TW I4367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anulation method
granulator
round
chinese medicine
bin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26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5315A (en
Inventor
Shuenn Jyi Sheu
Yuh Horng Kao
Ching Che Lin
Chih Chu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filed Critical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Priority to TW98126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67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05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5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6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6758B/zh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Description

一種濃縮中藥圓粒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藥劑造粒的方法,尤指一種濃縮中藥造粒的方法。
圓粒劑型具有體積小、與腸胃道接觸面積大及生物利用度高等優勢,在西藥製劑中屬於高附加價值之劑型,為二十世紀新劑型代表之一。西藥的圓粒劑型製作方式可分為直接法與間接法;直接方式有三種:(1)擠壓再搓圓法(2)乾粉積層法(3)熔融法;可以利用一般粉體直接製作成圓粒,間接方式則有兩種:(1)糖衣鍋造粒法(2)流動床造粒法;間接法無法直接製作成圓粒,皆須利用直接法預先製造好的空白圓蕊再加以上藥或包覆。
於1994年始首見以「滾動式」流動床完成圓粒的直接製造,亦即直接將粉體導入機體中,經過數個的操作階段後,即可產出圓粒劑型。但是截至目前為止,可以直接利用粉體在流動床內製造出含藥圓粒的文獻並不多,而且大多是侷限在西藥純物質與兩三種賦形劑的探討,也就是說此方法是可行的,但限於技術門檻過於複雜的障礙,因此在西藥的製造上也尚屬萌芽階段;而在中草藥圓粒的製造上,更由於中藥水萃流浸膏含醣量過高、內容物過於複雜,使得中藥圓粒製造更顯困難。一直以來,以純中藥水萃流浸膏作為黏合劑之製造方式因為容易使浸膏粉結塊而被認為係不可行的(黃坤等,中國藥業第14卷,第七期,53至54頁,2005)。
本發明將中草藥方劑經由不同溶液萃取後,控制特定濃縮參數,即可利用簡單的粉體做載體,以直接單機的方式製作成中藥圓粒。不但簡化傳統的圓粒製造步驟且降低中藥製造混合時粉塵的汙染,成品可改善粉體的流動。此外由於製造時採密閉單缸操作,因此無論是人工的需求以及工時、能源的消耗上,均能大幅縮減。
本發明突破從前中草藥浸膏因黏稠度過高難以直接使用於製粒之技術瓶頸,可直接使用中草藥浸膏為製粒原料而不需添加酒精,使製粒步驟更為簡便並大幅降低操作時產生氣爆之危險。
本發明更克服了製粒技術之先前技術偏見,因以往之中草藥浸膏液被認為黏稠度過高而不須添加黏合劑,且依以往之造粒方式之偏見係認為萃取之流浸膏之濃度越濃越佳,而所做出的顆粒只能成為多孔性顆粒,吸潮快,保存不易,無法如本發明製出光滑之圓粒,具有流動性佳、粒徑分佈集中、含量均一、崩散溶解快且防潮性佳之優勢。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濃縮中藥之造粒方法,其步驟包括:
(a) 將中藥材煎煮萃取後濃縮為浸膏液,糖度介於5至60%;
(b) 加入黏合劑,以形成混合液;
(c) 將賦形劑置入造粒機體內;及
(d) 將前述(b)步驟所得之混合液噴灑於賦形劑之上;即可於操作造粒機以製成圓粒。
本發明中草藥組成物中所稱之「藥材」,係指中藥材(包括藥典記載之不同植物基原但具相同藥效的藥材,或常用之替代藥材)或中藥材萃取物,或是中藥材與中藥材萃取物之混合物,而其中萃取物可以是水萃取物,也可以是酒精萃取物,或不同比例酒水萃取物。
本發明所使用的濃縮萃取液不同於一般習知方式;需設法把濃縮液濃縮至極濃稠的程度,而是適當控制萃取液濃縮度,不可過濃或過稀,本發明將之控制在糖度5~60%之間,較佳之糖度係10~55%之間。
此外,本發明所提之賦形劑,可為任一習知之多糖或其之間的適當組合:如單糖,雙糖,參糖,糊精,澱粉以及分子更長之多醣聚合體;其中載體亦可為中藥萃取亁浸膏粉與澱粉之組合或中藥萃取亁浸膏粉與澱粉之組合。於本發明中,較佳之賦形劑為澱粉,纖維素或兩者混合,最佳之賦形劑係澱粉。
本發明所採用之黏合劑可為習知之多醣:如單糖,雙糖,參糖,糊精,澱粉以及分子更長之多醣體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本發明較佳之黏合劑種類,選擇以澱粉、糊精、單醣、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類為佳,其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類為最佳,使用比例濃度可選自0.5%至5%,較佳之濃度係2~3%,最佳之濃度係2%。
本發明中使用之造粒機器可為「滾動式」流動床,操作溫度為25~60℃,進風量40~100升/小時,轉盤轉速為每分鐘兩百至一千兩百轉。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濃縮中藥圓粒,其係利用本發明上述之製粒方法製作出,其特徵在於此中藥圓粒表面平滑,非多孔性,故具有抗潮、易保存等優勢,且本發明之中藥圓粒之流動性佳,崩散度亦良好,皆可於22分鐘內崩散,最佳之崩散時間係1.8分鐘。
綜上所述,本案無論就目的、手段與功效,在在顯示其迥異於習知之技術特徵,且其首先創作合於實用,亦在在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懇請貴審查委員明察,並祈早日賜予專利,俾嘉惠社會,實感德便。
本發明之數種較佳的實施方法及材料將敘述於後。
經依照習知科學中藥(Scientifically Concent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之萃取方式,包括萃取,分離,濃縮等工程(如 ,2005年第4、5期所載),取得藥材萃取物之濃縮液後,進行試驗。
本發明揭示以中藥單方或複方濃縮萃取液為標的,經添加適當的黏合劑,種類選擇以澱粉、糊精、單醣類為最佳,其中使用比例濃度可由0.5%~5%;並於「滾動式」流動床造粒機內充填足夠之多醣載體如藥材粉末、或藥材粉末與澱粉、或中藥亁浸膏粉與澱粉等載體,再把預先混合好之濃縮液-黏合劑混合液,直接噴灑於腔內,同時製程中將進風溫度控制在25~60℃。
實施例1 酒水萃丹參圓粒製造
取藥材1700公克,加10倍50%酒精,煮沸後,轉小火迴流一小時;過濾收集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得浸膏3187公克;於滾動式流動床造粒機內裝載1000公克澱粉粉體,開啟吹氣裝置及滾動裝置(溫度25~35℃,轉盤轉速200~500rpm,進風量40~70L/h)後,先取650公克濃縮液(糖度為30~40%),直接噴灑於腔內,完成後再噴灑混合有1800公克濃縮液及2%的澱粉黏合劑之混合液,進行造粒並同時滾成圓粒;最後將剩餘之濃縮液直接噴灑於腔內(溫度35~40℃,轉盤轉速400~600rpm,進風量60~100L/h),以增加載藥量。所得圓粒藥材成品比為0.83。
實施例2 水萃丹參圓粒A之製造
取藥材300公克,加12倍水,大火煮沸轉小火沸騰一小時;萃取兩次,收集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得浸膏400公克(糖度為45~55%);將相當於總溶液3%的澱粉黏合劑量加入與濃縮液混合後備用;於滾動式流動床造粒機內裝載700公克澱粉粉體,開啟吹氣裝置及滾動裝置(溫度40~50℃,轉盤轉速200~600rpm,進風量40~90L/h)後,將濃縮液-黏合劑混合液直接噴灑於腔內,直接造粒並同時滾成圓粒,所得圓粒藥材成品比為0.32。
實施例3 水萃丹參圓粒B製造
取藥材2000公克,加12倍水,煮沸轉小火沸騰一小時;計萃取兩次,收集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得流浸膏3875公克(糖度為35~45%);取其中1100公克濃縮液,將相當於1100公克濃縮液2%的澱粉黏合劑量加入與濃縮液混合後備用;於滾動式流動床造粒機內裝載1000公克澱粉,開啟吹氣裝置及滾動裝置(溫度40~50℃,轉盤轉速200~600rpm,進風量40~90L/h)後,將濃縮液-黏合劑混合液直接噴灑於腔內,直接造粒並同時滾成圓粒,製成圓粒後,再將剩餘的2775公克濃縮液噴灑於圓粒之上(溫度55~60℃,轉盤轉速600~900rpm,進風量60~100L/h),以增加其載藥量,所得圓粒藥材成品比為0.87。
實施例4 含濃縮浸膏粉之丹參圓粒製造
取藥材1750公克,加12倍水,大火煮沸轉小火沸騰一小時;萃取兩次,收集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得流浸膏2208公克(糖度為35~55%);將相當於總溶液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黏合劑量加入與濃縮液混合後備用;於滾動式流動床造粒機內裝載250公克濃縮乾浸膏粉及750公克澱粉,開啟吹氣裝置及滾動裝置(溫度50~60℃,轉盤轉速200~500rpm,進風量90~100L/h)後,將濃縮液-黏合劑混合液直接噴灑於腔內,直接造粒並同時滾成圓粒,所得圓粒藥材成品比為1.0。
實施例5 含微米藥末之丹參圓粒製造
取藥材3000公克,加12倍水,大火煮沸轉小火沸騰一小時;萃取兩次,收集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得流浸膏12552公克(糖度為10~20%);取其中600公克濃縮液,將相當於600公克濃縮液2%的澱粉黏合劑量加入與濃縮液混合後備用;於滾動式流動床造粒機內裝載500公克澱粉及500公克藥材粉末,開啟吹氣裝置及滾動裝置(溫度50~60℃,轉盤轉速700~900rpm,進風量60~80L/h)後,將濃縮液-黏合劑混合液直接噴灑於腔內,直接造粒並同時滾成圓粒,製成圓粒後,再將剩餘的2052公克濃縮液噴灑於圓粒之上(溫度50~60℃,轉盤轉速1000~1200rpm,進風量80~100L/h),以增加其載藥量,所得圓粒藥材成品比為1.4。
實施例6 崩散度測試
崩散度試驗係採用機型:HM-2E(Japan,理研公司),於水槽加入適量的水,於一公升的燒杯中加入900毫升的水,並置入水槽中,隨後,打開電源開關,將溫度設定於37±2℃,打開加熱開關,加熱之。取選用10~40號篩網所得之顆粒2克,將圓粒置於崩散機籃子內,於900毫升、37℃純水中觀察圓粒完全崩散所需時間。檢測實施例1~5號之中藥圓粒,其崩散所需時間分別為3.5、22、7、1.8與4.2分鐘,即所有顆粒均於三十分鐘內完全崩散。由圖1之成品照片觀之,可見成品表面光滑,與圖2之習知技術所造之圓粒比較,亦可發現圖2無法形成圓粒,且表面多孔。
實施例7 回收率測試
至於回收率方面,取標準篩網10、20、30、40號對所製成之圓粒進行篩分,以粒徑大小介於10~40篩號間(0.58mm~0.17mm)之圓粒,視為成丸回收率,實施例1~5號樣品的結果,分別為87.5、60.1、90.3、71.3與96.5%。
實施例8 流動性(安息角)評估
利用漏斗注入法檢測,將漏斗110 置於距平面130 25公分高,並將200g、30~40號篩圓粒120 ,利用漏斗110 注入至平面130 ,量測平面130 與粉體間所形成之角度即為安息角(θ),如圖3所示,安息角愈大則表示流動性愈差;實施例1~5號樣品的結果,安息角分別為30、30、32、32與32.5,習知傳統顆粒則為40。
實施例9 安定性評估
取15g粉體置於PE材質之藥罐,並旋緊蓋子以密封;將該藥罐置於相對溼度75%、40℃下的恆溫恆濕箱進行觀察,定期取樣以測定粉體之含水比例。
結果:如下表,顯示圓粒的安定性遠優於傳統顆粒;傳統顆粒放置七天,含水比例增加0.8%、外觀結塊,新型圓粒含水比例增加0.16%、外觀鬆散。
110...漏斗
120...圓粒
130...平面
第1圖 圓粒成品顯微鏡50倍照片
第2圖 習知之具多孔性顆粒成品照片
第3圖 流動性(安息角)評估設備示意圖

Claims (14)

  1. 一種濃縮中藥之造粒方法,其步驟包括:(a)將中藥材萃取後濃縮為浸膏液,糖度介於5至60%;(b)加入黏合劑,以形成混合液;(c)將賦形劑置入造粒機體內;(d)將前述(b)步驟所得之混合液噴灑於賦形劑之上;即可於操作造粒機以製成圓粒。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造粒方法,其中之萃取方法為以水萃取或有機溶劑或其組合萃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造粒方法,其中有機溶劑為酒精。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造粒方法,其中黏合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澱粉、糊精或其他多醣類黏著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造粒方法,其中黏合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造粒方法,其中黏合劑之比例濃度介於百分之零點五至百分之五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造粒方法,其中賦形劑為藥材粉末、澱粉、中藥乾浸膏粉末、纖維素、單糖、雙糖、參糖、糊精、多醣聚合體或其混合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造粒方法,其中造粒機為滾動式流動床造粒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造粒方法,其中造粒機之轉盤轉速為每分鐘兩百至一千兩百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造粒方法,其中造粒機之進風量每小時四十至一百立方公尺。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造粒方法,其中造粒機之溫度控制於二十五至六十度間。
  12. 一種濃縮中藥圓粒,其係利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製作出。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濃縮中藥圓粒,其表面光滑非多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濃縮中藥圓粒,其流動性佳,安息角介於30~33度之間。
TW98126313A 2009-08-05 2009-08-05 一種濃縮中藥圓粒及其製造方法 TWI436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26313A TWI436758B (zh) 2009-08-05 2009-08-05 一種濃縮中藥圓粒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26313A TWI436758B (zh) 2009-08-05 2009-08-05 一種濃縮中藥圓粒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5315A TW201105315A (en) 2011-02-16
TWI436758B true TWI436758B (zh) 2014-05-11

Family

ID=44813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26313A TWI436758B (zh) 2009-08-05 2009-08-05 一種濃縮中藥圓粒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67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8337B (zh) * 2019-08-21 2023-07-11 具泰勳 包含高濃度的一味藥材或複合藥材提取物的微丸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8337B (zh) * 2019-08-21 2023-07-11 具泰勳 包含高濃度的一味藥材或複合藥材提取物的微丸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5315A (en) 201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3130B (zh) 一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制备方法
JP2016539955A (ja) 薬物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使用
CN100342859C (zh) 含巴戟天提取物的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166197B (zh) 消旋卡多曲颗粒及其生产工艺
TWI436758B (zh) 一種濃縮中藥圓粒及其製造方法
CN101966316B (zh) 骨筋丸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213B (zh) 一种孟鲁司特钠片剂
CN101647993A (zh) 一种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CN114869855B (zh) 用于填充胶囊的尪痹清膏微丸型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9224B (zh) 提高维c银翘片稳定性的方法
CN107468655B (zh) 一种香菇多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6368B (zh) 一种孟鲁司特钠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087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24192B (zh) 一种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3699A (zh)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25296A (zh) 一种中药微丸的包衣方法
CN104857305B (zh) 一种胃康灵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48562B (zh) 一种地氯雷他定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27570A (zh) 一种基于药物载体技术制备中药微丸制剂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3989645B (zh) 一种孟鲁司特钠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41204C (zh) 鲜益母草制剂的制备工艺
CN103690759B (zh) 复方甘草浙贝氯化铵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5020A (zh) 一种抗潮易吸收崩解型中药硬胶囊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98681A (zh) 一种复方甘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36529B (zh) 一种提升标志性成分含量的金蝉止痒组合物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