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3699A -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3699A
CN102813699A CN2012103167638A CN201210316763A CN102813699A CN 102813699 A CN102813699 A CN 102813699A CN 2012103167638 A CN2012103167638 A CN 2012103167638A CN 201210316763 A CN201210316763 A CN 201210316763A CN 102813699 A CN102813699 A CN 102813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scutellariae
parts
extract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los lonicer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67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3699B (zh
Inventor
张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engbo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明强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明强 filed Critical 张明强
Priority to CN2012103167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3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3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3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3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3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微丸:原料药:金银花提取物300~500份、黄芩提取物110~210份;辅料:微晶纤维素300~580份。本发明针对银黄片原料的特有理化性质,采用微晶纤维素等量递增混匀,以80%乙醇为润湿剂和粘合剂经包衣锅滚制法制备微丸后,克服了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提取物易吸潮、微丸崩解不完全的缺点,所得制剂载药量大,易于口服,携带、贮存,运输更方便,生物利用度高,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黄片是一种经典的中成药。收载于国家中成药标准第6册,168页,标准编号为WS3-B-1233-92,由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制成片剂。银黄片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功能,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处方量为:金银花提取物100g、黄芩提取物40g,制备方法为:以上二味,加淀粉适量,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由该方法制备的片剂成药服用量大,每次服用片剂2~4片,每日服用片剂8~16片,且崩解慢(约需20~50分钟)、溶出速度慢,吸收、显效慢,制剂含糖,临床推广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微丸制剂,可以使得药物与胃肠道粘膜的接触面积增大,促进药物吸收,可减小或消除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包衣锅滚制法、挤出滚圆法等。其中,包衣锅滚制法较为传统,目前挤出滚圆法的应用较为广泛,它具有制粒效率高、颗粒分布带窄、圆整度高、颗粒表面光滑等有点。但是,除了成型工艺以外,微丸的成型和成型后微丸的质量还会受到处方的影响,各种因素之间常常又存在交互的影响(郑林,等,制备缓释微丸质量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年37卷4期);同时,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提取物的吸湿性较强,加之微丸的表面积大,如何将银黄片改剂为质量良好且抗吸湿性较强的微丸制剂,有待对制剂处方和成型工艺的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微丸:
原料药:金银花提取物300~500份、黄芩提取物110~210份;
辅料:微晶纤维素300~580份。
进一步地,它是由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微丸:
原料药:金银花提取物400份、黄芩提取物160份;
辅料:微晶纤维素400~500份。
进一步优选地,它是由如下重量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微丸:
原料药:金银花提取物400份、黄芩提取物160份;
辅料:微晶纤维素440份。
其中,所述金银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取金银花,分别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石灰乳调节pH值至10~12,静置,滤取沉淀,加适量水,用硫酸调节pH值至6~7,搅匀,滤过,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即得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取黄芩,分别加20倍量沸水中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加硫酸调节pH值至2,静置,滤过,沉淀用乙醇适量洗涤后,干燥,即得黄芩提取物。
其中,所述微丸,是将原辅料经等量递增法混匀后,通过包衣锅滚制法制丸得到的。
进一步地,所述包衣锅滚制法制丸过程中,以60~80%乙醇为润湿剂和粘合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包衣锅滚制法制丸过程中,以80%乙醇为润湿剂和粘合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辅料;
(2)将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微晶纤维素混匀后,用60%~80%V/V乙醇作润湿剂、粘合剂,采用包衣锅滚制法成丸,干燥,即得。
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微晶纤维素通过等量递增法混匀后,用80%V/V乙醇作润湿剂、粘合剂,采用包衣锅滚制法成丸,干燥,即得。
本发明针对银黄片原料的特有理化性质,采用微晶纤维素等量递增混匀,以80%乙醇为润湿剂和粘合剂经包衣锅滚制法制备微丸后,克服了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提取物易吸潮、微丸崩解不完全的缺点,所得制剂载药量大,易于口服,携带、贮存,运输更方便,生物利用度高,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微丸制剂的制备
(1)金银花提取物的制备:取金银花,分别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石灰乳调节pH值至10~12,静置,滤取沉淀,加适量水,用硫酸调节pH值至6~7,搅匀,滤过,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即得金银花提取物;
黄芩提取物的制备:取黄芩,分别加20倍量沸水中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加硫酸调节pH值至2,静置,滤过,沉淀用乙醇适量洗涤后,干燥,即得黄芩提取物。
(2)微丸的制备
将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微晶纤维素通过等量递增法混匀后,用80%V/V乙醇作润湿剂、粘合剂,包衣锅滚制法成丸,干燥,即得。
实施例2微丸制备工艺的筛选
3.1改善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吸湿性考查
取各份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14g(金银花提取物10g、黄芩提取物4g),分别加不同量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混匀置于敞口扁称量瓶中,在25℃、75.28%相对湿度条件下,按一定时间间隔称重,计算出吸湿率,考查改善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吸湿性情况见表1。
表1改善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吸湿性考查
Figure GDA00002081386300031
从表1可以看出微晶纤维素对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吸湿性改善最好,加1倍量左右一个工作班组时间(8小时)吸湿率仅为8.1%。所以初步确定辅料用微晶纤维素,辅料用量应大于原料重量的0.5倍。
3.2成丸工艺筛选
根据改善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吸湿性考查,辅料都采用1倍量微晶纤维素,以水为润湿剂、粘合剂,分别采用挤出-滚圆法、包衣锅滚制法考查成丸方法。
表2丸剂制丸方法筛选情况
Figure GDA00002081386300032
因此,初步确定以包衣锅滚制法制丸。
3.3润湿剂、粘合剂及辅料用量筛选
取各份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14g(金银花提取物10g、黄芩提取物4g),分别加不同量微晶纤维素过筛混匀,再分别以水、60%乙醇、70%乙醇、80%乙醇、90%乙醇为润湿剂、粘合剂,包衣锅滚制法制丸,对润湿剂、粘合剂及辅料用量进行筛选,结果见表3。
表3润湿剂、粘合剂及辅料用量筛选
Figure GDA00002081386300041
由表3可见,当润湿剂和粘合剂为60%-80%乙醇时,在某些特定的微晶纤维素用量下均能实现较好的成丸效果;其中,当乙醇浓度为80%时,加入最少微晶纤维素即可成丸,且外观性状良好。但是,实验中也发现,无论采用何种乙醇浓度和不同用量的微晶纤维素制丸后,丸子溶散时限仅部分符合要求,不能达到完全崩解。
3.4辅料加入方法考查
张红梅等指出,影响中药丸剂溶散时限的几个主要因素有:药料的性质、粉料的细度、赋形剂的性质和用量、丸粒的含水量、丸粒的大小、干燥方法及温度(徐岩,等,影响中药丸剂溶散时限的因素及解决方法,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24卷增刊,25-27页)。发明人对上述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未发现可解决本发明微丸溶散时限的有效对策。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对辅料的加入方法进行了考察。
前述试验中,均是采用过筛混匀方式,本试验中决定采用等量递增加入混匀法加入微晶纤维素,观察该方法的改变能否改善溶散时限均一性。方法如下:
取各份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14g(金银花提取物10g、黄芩提取物4g),分别加不同量微晶纤维素,以80%乙醇作润湿剂、粘合剂,包衣锅滚制法成丸后,考查丸子溶散时限,结果见表4。
表4辅料加入方法考查情况
Figure GDA00002081386300051
由上表可知,微晶纤维素加入采用等量递增加入混匀法,能够有效改善本发明微丸的溶散时限均一性,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结:
通过上述试验,表明金银花提取物10g、黄芩提取物4g,采用等量递增法加入微晶纤维素11g,以80%乙醇做润湿剂、粘合剂,在包衣锅滚制法即可制得合格微丸制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剂处方如下:
Figure GDA00002081386300052
3.5服用量计算
银黄片每片含金银花提取物0.1g,黄芩提取物0.04g。每天服用4次,每次2~4片,按国药准字Z20023088中指出的每片0.3g计算,每次服用剂量为0.6g~1.2g。银黄丸每袋装1g,每克含金银花提取物0.4g,黄芩提取物0.16g,由此得银黄丸服用量为:每天服用四次,每次0.5~1g,其用量低于银黄片,可降低患者服药量。
3.6分装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隔气、隔湿性,可保证制剂质量稳定,因此选用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作为包装材料。
在10万级洁净区(室温度18-25℃,相对湿度60%以下)进行分装,每袋装1g。
3.7中试
按实验研究所得工艺放大生产10批,结果见表5。
表5放大生产数据
Figure GDA00002081386300061
放大生产10批绿原酸、黄芩苷含量测定结果见表6。
表6放大生产10批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
由表6可见,工艺稳定、可行。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质量标准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微丸;味微苦。
【鉴别】取本品0.25g,研细,加60%乙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与黄芩苷对照品,加60%乙醇制成每1ml各含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A)。
【含量测定】
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4%磷酸(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0.2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150W,频率50KHz)30分钟,取出,放冷,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克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O9)计,不得少于15mg。
黄芩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60℃真空干燥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适当研细,取0.3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乙醇约80ml,超声处理(功率150W,频率50KHz)20分钟,放冷,用5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克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85.0mg。
实施例4微丸性质研究
(1)性状
本品多批样品均为棕色黄,味微苦。
(2)休止角
分别取三批中试银黄丸适量,使其经一漏斗流下并呈圆锥体状,测定圆锥体高度及底部半径,计算休止角,结果见表7。
表7丸子休止角测定结果
Figure GDA00002081386300081
微丸的休止角平均为25.9°,说明微丸流动性较好,可保证装量差异控制在合格范围。
(3)堆密度
称取银黄丸三批中试样品各5g,置于10ml量筒中,以一定高度落下数次,使松紧适宜,读出丸子所占体积,计算堆密度,结果见表8。
表8丸子堆密度测定结果
Figure GDA00002081386300082
(4)临界相对湿度
称取丸剂六份,每份约2g,精密称定,将其置于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放置7天,测其重量变化,计算吸水率,结果见表9。
表9临界相对湿度测定数据
Figure GDA00002081386300083
从表9可知,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微丸重量变化不大,而当相对湿度达60%以上时微丸吸水量明显增加,由此可确定本品丸剂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0%,即在分装、贮存时,环境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以下,以保证丸剂的顺利分装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针对银黄片原料的特有理化性质,采用微晶纤维素等量递增混匀,以80%乙醇为润湿剂和粘合剂经包衣锅滚制法制备微丸后,克服了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提取物易吸潮、微丸崩解不完全的缺点,所得制剂载药量大,易于口服,携带、贮存,运输更方便,生物利用度高,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Claims (9)

1.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微丸:
原料药:金银花提取物300~500份、黄芩提取物110~210份;
辅料:微晶纤维素300~5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微丸:
原料药:金银花提取物400份、黄芩提取物160份;
辅料:微晶纤维素400~5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微丸:
原料药:金银花提取物400份、黄芩提取物160份;
辅料:微晶纤维素44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银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取金银花,分别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石灰乳调节pH值至10~12,静置,滤取沉淀,加适量水,用硫酸调节pH值至6~7,搅匀,滤过,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即得金银花提取物;
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取黄芩,分别加20倍量沸水中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加硫酸调节pH值至2,静置,滤过,沉淀用乙醇适量洗涤后,干燥,即得黄芩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丸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原辅料经等量递增法混匀后,通过包衣锅滚制法制丸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锅滚制法制丸过程中,以60~80%乙醇为润湿剂和粘合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锅滚制法制丸过程中,以80%乙醇为润湿剂和粘合剂。
8.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辅料;
(2)将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微晶纤维素混匀后,用60%~80%V/V乙醇作润湿剂、粘合剂,采用包衣锅滚制法成丸,干燥,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微晶纤维素通过等量递增法混匀后,用80%V/V乙醇作润湿剂、粘合剂,采用包衣锅滚制法成丸,干燥,即得。
CN201210316763.8A 2012-08-31 2012-08-31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13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6763.8A CN102813699B (zh) 2012-08-31 2012-08-31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6763.8A CN102813699B (zh) 2012-08-31 2012-08-31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3699A true CN102813699A (zh) 2012-12-12
CN102813699B CN102813699B (zh) 2015-02-04

Family

ID=47298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6763.8A Active CN102813699B (zh) 2012-08-31 2012-08-31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36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9518A (zh) * 2013-05-22 2013-08-14 烟台海研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禽流感的中药组合物
CN103285079A (zh) * 2013-06-06 2013-09-11 湖南圣雅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灌注剂制备工艺
CN103623053A (zh) * 2013-11-28 2014-03-12 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黄咀嚼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0347A (zh) * 2004-01-14 2005-08-31 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银黄组合物、含有银黄组合物的口服和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724001A (zh) * 2005-07-06 2006-01-25 王衡新 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0347A (zh) * 2004-01-14 2005-08-31 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银黄组合物、含有银黄组合物的口服和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724001A (zh) * 2005-07-06 2006-01-25 王衡新 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卫生部颁: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 31 December 1992, article "银黄片", pages: 168 *
李亚秋等: "银黄片中金银花提取工艺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vol. 34, no. 06, 18 June 2007 (2007-06-18), pages 802 - 803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9518A (zh) * 2013-05-22 2013-08-14 烟台海研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禽流感的中药组合物
CN103239518B (zh) * 2013-05-22 2014-08-06 烟台海研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禽流感的中药组合物
CN103285079A (zh) * 2013-06-06 2013-09-11 湖南圣雅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灌注剂制备工艺
CN103285079B (zh) * 2013-06-06 2014-09-24 湖南圣雅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灌注剂制备工艺
CN103623053A (zh) * 2013-11-28 2014-03-12 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黄咀嚼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3699B (zh) 2015-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025A (zh) 一种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766771A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313936A (zh) 一种疏风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757099B (zh) 金茵利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2813699B (zh)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5735B (zh) 一种具有化石、排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81852B (zh) 一种天麻醒脑制剂及其制法和质控方法
CN103585204B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百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7993B (zh) 一种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CN101618056B (zh) 中药牛蒡子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1827B (zh) 清热凉血、滋阴养肾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0540037C (zh) 一种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857445B (zh) 一种得生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1485736B (zh) 一种具有化石、排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866A (zh) 一种排毒养颜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40942A (zh) 一种肠炎宁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8669270A (zh) 一种寄生茶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991B (zh) 一种降糖舒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6129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23264B (zh) 茵白肝炎胶囊
CN100475241C (zh) 炎可宁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2228B (zh) 一种双氢青蒿素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929A (zh) 一种消瘀康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83411A (zh) 一种连翘及含连翘产品的检测方法
CN103830300A (zh) 中药牛菩子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3

Address after: 611730 111, 13, 1328, east campus road, Xipu Town, PI D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Chengdu small moon bud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Liucheng Qingfeng street Wenjiang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1137 No. 128 Building 1 unit 2

Patentee before: Zhang Mingq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9

Address after: 313200 No. 969 Zhongxing North Road, Wukang Town,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hengbo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1730 Layer 1328, 111 No. 13, East Campus Road, Xipu Town, Pid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small moon bud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