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3264B - 茵白肝炎胶囊 - Google Patents

茵白肝炎胶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3264B
CN1923264B CN200610104072A CN200610104072A CN1923264B CN 1923264 B CN1923264 B CN 1923264B CN 200610104072 A CN200610104072 A CN 200610104072A CN 200610104072 A CN200610104072 A CN 200610104072A CN 1923264 B CN1923264 B CN 1923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add
water
dissolving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4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3264A (zh
Inventor
康惠燕
粱敬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Cosunter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Cosunter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Cosunter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Cosunter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04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23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923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3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3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3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茵白肝炎胶囊制剂及其质量控制方法,该制剂是用茵陈,泽兰,滑石,白茅根,蒲公英,甘草等中药制备的胶囊制剂,本发明的胶囊制剂,制法如下:茵陈蒿、蒲公英、白茅根、泽兰、甘草,加12倍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小时,粗滤,滤液离心,抽滤,得滤液I,滑石粉,加12倍水,煎煮2小时,放冷抽滤,得滤液II;滤液I和II混匀,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成稠浸膏后,于85℃下真空干燥至干,得干浸膏,称重,加入适量的药用微晶纤维素粉碎成细粉,混匀,分装入20颗0号胶囊中。

Description

茵白肝炎胶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消毒,利湿退黄,理气活血的中药制剂,特别涉及用茵陈,泽兰,滑石,白茅根,蒲公英,甘草等中药制备的胶囊制剂。
背景技术:
“茵白肝炎冲剂”是由茵陈,泽兰,滑石,白茅根,蒲公英,甘草等中药制成的中药成药,市场上已经有产品上市。由于该剂型使用大量的辅料,使疗效降低,使用不便,同时由于内含蔗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服用。
本发明经过研究提供一种茵白肝炎胶囊剂型:特点如下1)剂量减少,使用方便;2)革除大量的蔗糖辅料,选择微晶纤维素作为分散剂,使药物稳定而辅料量大大减少;本发明还在原冲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供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对君药-茵陈蒿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控制,使“茵白肝炎胶囊”的质量控制水平大为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茵白肝炎胶囊制剂,该制剂由茵陈,泽兰,滑石,白茅根,蒲公英,甘草等中药经过提取加工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胶囊制剂,是通过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药原料药材经过提取或其他方式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物质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所述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分别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共同提取中药原料药材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如:通过粉碎、压榨、研磨、过筛、渗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层析等方法得到、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是浸膏形式的物质,可以是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膏,根据制剂的不同需要决定制成不同的浓度。
本发明的胶囊制剂,各中药组分的配比如下:
各中药组分的配比如下:
茵陈蒿25-100g,白茅根25-100g,蒲公英25-100g,泽兰8-32g,甘草3.5-14g,
滑石粉21-84g。
优选的是:
茵陈蒿50g,白茅根50g,蒲公英50g,泽兰16.3g,甘草7.15g,
滑石粉42.9g。
本发明的胶囊制剂,优选的制法如下:
茵陈蒿、蒲公英、白茅根、泽兰、甘草,加12倍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小时,粗滤,滤液离心,抽滤,得滤液I。滑石粉,加12倍水,煎煮2小时,放冷抽滤,得滤液II。滤液I和II混匀,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成稠浸膏后,于85℃下真空干燥至干(或滤液经适当浓缩后直接喷雾干燥至干),得干浸膏,称重,加入适量的药用微晶纤维素(干浸膏∶微晶纤维素≈9∶1)粉碎成细粉,混匀,分装入胶囊中。
本发明的胶囊制剂,其[功能与主治]如下清热消毒,利湿退黄,理气活血;用于急性黄胆型病毒性肝炎,对湿热型慢性肝炎也有疗效.
[用法与用量]如下口服,一日二次,一次4粒,或遵医嘱。
[规格]如下每粒装0.4g。
[贮藏]方法如下: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本发明的处方筛选如下
上述方法制得浸膏干粉,深棕色,流动性不佳,因此,考虑加入一定量辅料,以增加原料的流动性和抗湿性,便于灌装胶囊。由资料和工作经验选择CaHPO4.淀粉、微晶纤维素进行辅料的吸湿性实验和流动性实验,以确定最佳辅料及用量。
1、吸湿速度测定
方法:取一大小适宜玻璃干燥器,清洗干净,吹干,在底部放入NaCl饱和水溶液(相对湿度75.3%,25℃)于25℃恒温箱中。精称三种辅料CaHPO4,淀粉,微晶纤维素各2.0g,并各加入原料药粉0.25g,充分混匀,于适宜称量瓶中,铺平。按2000版药典附录含水量测定法,烘干样品水分至恒重。最后将其置于玻璃干燥器隔板上,放置。分别于12h,24h,48h测定样品重,吸收水份的重量。
结果如表1:
表1辅料吸湿速度检测结果
结论:由上结果见,淀粉吸湿性较强,CaHPO4、微晶纤维素具一定吸湿性。
2、流动性实验
方法:先将绘图纸平铺于桌面,然后将漏斗固定于纸面上方,底部距纸面10cm。分别称取淀粉、CaHPO4、微晶纤维素,并分别加入原料药粉(比例2∶0.25)混合,分别将其小心倒入漏斗中,至漏斗下辅料形成圆锥体并尖端接触到漏斗下部止。用直尺测量圆锥的底(2R)和高(H),计算tgα=H/R,可得(休止角),α越小,样品流动性越好。结果如表2:
表2样品流动性测定结果
Figure G2006101040726D00032
结论:由上表结果见,微晶纤维素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其次为CaHPO4、淀粉。综合结果:由吸湿速度实验结果看,CaHPO4、微晶纤维素都具有明显抗湿能力,微晶纤维素略好一点。由流动性实验结果看,微晶纤维素具明显优势。该辅料同时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抗湿性,符合本制剂工艺需要,因此选择该辅料为本制剂的填加剂,可增加本药物的流动性和抗湿性,以利于胶囊灌装和药物稳定。
3、微晶纤维素用量选择
方法:由处方折算每粒胶囊灌装原料药粉为0.36g,拟装入0号或1号胶囊中(应要求装0号胶囊),那么在此微晶纤维素除用于助流、抗湿外,兼具填充剂作用。10粒0号空胶囊重:0.90g/10粒空胶囊
装入微晶纤维素后10粒胶囊重:4.90g/10粒装入辅料胶囊
10粒胶囊可装入微晶纤维素量:4.90-0.90=4.00g/10粒中辅料
经测试10粒药粉(3.60g)与3.60g微晶纤维素体积相当。
因此10粒胶囊中实际装入辅料量应为4.00-3.60=0.40g,每粒装0.04g辅料。
结论:每粒胶囊实际应装药粉0.36g,微晶纤维素0.04g。总装量:0.40g/粒,药粉与微晶纤维素混合比例约为9∶1。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方法:由于辅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因此不考虑制粒,同时要求灌装环境控制空气湿度RH≤50%,即可。
首先将辅料于研磨容器中,之后加入药粉,研磨混合10-30分钟,至均匀止。将混匀的药粉,灌装0号胶囊,随机抽样每粒装量控制在0.4g。
对本发明的胶囊进行了初步稳定性研究
重点考察室温放置下0、1、2、3、6个月的外观色泽、鉴别、水分、崩解时限、含量等项目。各项考察均按照临床试验用药质量标准(草案)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品在室温条件下六个月内性状、水分、含量、崩解时限等各项指标未有明显改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本发明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是针对本发明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控制产品质量。针对的其特点及本发明配方,我们提供了如下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性状的观察,内容物的鉴别,内容物的检查,对含有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因此,本发明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的步骤是:
其中性状的观察,步骤是: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棕色或棕黄色粉末,味微苦、微甜。
内容物的鉴别,步骤是:
[鉴别](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取本品内容物0.1g,加无水乙醇10ml,置水浴加热10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3~5ml,加10%α-萘酚醇溶液3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硫酸0.5ml,两液交界处显紫红色环。
(3)取本品内容物0.4g,加无水乙醇25ml,超声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2mol/L氢氧化钠溶液2ml溶解,再加0.2mol/L盐酸溶液2ml,摇匀,用氯仿萃取三次(5ml,5ml,5ml),合并萃取液,减压蒸馏至干,再用氯仿定容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适量,加氯仿制备成每1ml含0.1mg的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层析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10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以水饱和的醋酸乙酯-环己烷(10∶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254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内容物1.2g,加水40ml溶解,超声30分钟,以石油醚(60~90℃)萃取三次(20ml、20ml、15ml),减压蒸馏至干,再用石油醚(60~90℃)定容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茅根药材10克,加入水120ml浸泡0.5小时,回流煮沸2小时,放冷,粗滤,离心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加水40ml溶解,按供试品制备法自“加石油醚(60-90℃)萃取三次起——”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层析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溶液各25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清晰后置紫外灯(254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内容物1.2g,加水40ml溶解,超声30分钟,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15ml、15ml、10ml),合并萃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蒲公英药材10克,加入水120ml浸泡0.5小时,回流煮沸2小时,放冷,粗滤,离心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加水40ml溶解,按供试品制备法自“加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起——”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层析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溶液各10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混合分层后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放置至斑点清晰为止,进行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6)取本品内容物0.4g,加水20ml溶解,超声30分钟,以正丁醇萃取三次(15ml、15ml、10ml),合并萃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药材1.5克,加入水30ml浸泡0.5小时,回流煮沸2小时,放冷,粗滤,离心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60ml,再从中吸取10ml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按供试品制备法自“加正丁醇萃取三次起——”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层析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溶液各25μl,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液,在105℃将乙醇挥干,置紫外灯下(365nm)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内容物的检查,步骤是:
[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 L)。
对含有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步骤是: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2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值至3.0),水-甲醇-乙腈(75∶26∶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计算,均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11.8μg,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6.5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约0.24g,精密称定,于50ml量瓶中,加水40ml溶解,超声提取(功率250W,频率50kHz)40min后,定量转移至分液漏斗中,以氯仿萃取5次(20ml,20ml,20ml,15ml,10ml),合并萃取液,减压蒸馏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将溶液微孔滤膜滤过。精密量取滤液3ml,置于5ml量瓶中,用溶液(水∶甲醇∶乙腈=75∶26∶15)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供试品中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即得。
本品每粒含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总量不得少于0.35mg。
本发明的胶囊制剂,其质量控制方法筛选过程如下:
[性状]根据多批中试样品内容物描述。其味微苦、回味稍带甘甜。
[鉴别](1)茵陈为本品中君药,6,7-二甲氧基香豆素为茵陈的特征成分,根据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结构特征,以HPLC法进行鉴别。
(2)参照茵白肝炎冲剂鉴别方法而定。
(3)分别对本品中茵陈、白茅根、蒲公英、甘草进行了TLC鉴别(资料14),试验表明,该法分离好,专属性强,可有效的进行各药味的鉴别;各相应阴性对照液对各药味的鉴别不产生干扰。
结果:三批鉴别均符合。
此外,对处方中泽兰进行了TLC的研究,经更换多种不同极性和种类的展开体系因阴性干扰无法排除,未能成功。
综上所述,本方6味药中有效的进行了茵陈、白茅根、蒲公英和甘草等4味的鉴别,已超过药味的50%。
[检查](1)砷盐:依据《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对本品的砷盐进行了考察,方法如下:
取本品1g,加氢氧化钙0.5g,混匀,加水少量搅匀,干燥后,先用小火烧灼使炭化,再500~600℃炽灼至完全炭化,加盐酸4ml,水15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F),结果显示均低于2ppm,无需列入标准正文,考察结果见表15-1。
(2)重金属:依据《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对本品的重金属进行了考察,方法如下:
取本品1g,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1ml,使湿润,用低温加热至硫酸挥尽后,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除尽后,放冷,在500~600℃炽灼至完全炭化,加盐酸2ml,置水浴蒸干后,加水15ml,滴加氨试液至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微热溶解后,移至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另取瓷皿,加硫酸1ml低温加热挥尽,加硝酸0.5ml,蒸干,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15ml,微热溶解后,移至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再加水稀释至25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E),即得。考察结果均低于20ppm,无必要列入标准正文。考察结果见表15-1。
(3)水分: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 L)胶囊剂通则,规定水分不得超过9.0%。本品三批检测结果见表15-1,均符合规定。
(4)崩解时限:依据胶囊通则的要求,规定本品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并通过筛网。本品三批检测结果见表1,均符合规定。
表1茵白肝炎胶囊砷盐、重金属、水分、崩解时限检查结果
(6)装量差异: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 L)胶囊剂通则进行检查,结果见表2,均符合规定。
表2茵白肝炎胶囊装量差异检查结果
Figure G2006101040726D00082
[含量测定]茵陈是本方的君药之一,其特征性有效成分为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故选择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总量作为控制本品质量的指标成分。鉴于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图1a,图1b)和HPLC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准确等优点,本标准建立HPLC法测定本品中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
(1)仪器与试药:
仪器:岛津SHIMADZU SPD-10A
色谱柱:C18柱(250×4.6mm,5μm)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SPD-10A,浙江大学N2000色谱工作站
KQ-250 DB型数控超声清洗器,柱温箱:JZH柱温箱
试药:甲醇(分析纯),乙腈(色谱纯 进口分装),水(纯净水),磷酸(分析纯)。
对照品: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化教研室提供(供含量测定用),在选定色谱条件分离后,按归一化法计算含量,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分别为98.5和99.8。使用前干燥至恒重,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的色谱图见图2(a,b)。
(2)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ODS预柱,柱温:30℃。
流动相:0.025mol/L磷酸溶液(pH3.0)-甲醇-乙腈(75∶26∶15)。
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45nm
在选定条件下,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色谱峰与其它组分色谱峰可基线分离,分离度大于1.5;理论板数按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计算,均不低于2000。同时取阴性对照溶液进样,结果表明,阴性对照溶液在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色谱峰处无相应峰出现。供试品溶液及阴性对照溶液的HPLC色谱图见图3,图4。
(3)线性范围的考察:取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2.36、4.72、9.44、11.80、14.16、18.88和23.60μg,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1.30、2.60、5.20、6.50、7.80、10.4和13.0的标准系列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分别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分别以相应的峰面积(A)对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浓度(C1)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浓度(C2)进行回归,结果见表3。
表36,7-二甲氧基香豆素标准曲线(HPLC)
Figure G2006101040726D00101
结果显示:在2.36~23.6μg/ml范围内,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的峰面积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在1.3-13μg/ml范围内,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峰面积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
(4)检测限:取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溶液用流动相稀释至一定浓度的溶液,根据其色谱图,见图6,按信噪比为3∶1得到其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1μg/ml。
(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根据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结构特征,进行以下考察。
提取方法的考察:取本品(批号20021116)内容物约0.2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分别加氯仿、乙醚等不同溶剂溶解,超生40min,将溶液微孔滤膜滤过。取滤液3ml于5ml量瓶中,用溶液(水∶甲醇∶乙腈=75∶26∶15)定容至刻度作为供试品。分别精密量取各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结果表明,较多的极性杂峰,无法与6,7-二甲氧基香豆素色谱峰完全分离,故考虑采用以水溶解后再萃取的方法,去除部分水溶性干扰杂质。
萃取方法的考察:取本品(批号20021116)内容物约0.2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分别超声处理40min,冷却后,分别以氯仿、正丁醇、乙醚、乙酸乙酯、石油醚不同溶剂萃取,合并萃取液,挥去萃取溶剂,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将溶液微孔滤膜滤过.取滤液3ml于5ml量瓶中,用溶液(水∶甲醇∶乙腈=75∶26∶15)定容至刻度作为供试品.分别精密量取各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结果显示,以正己烷、乙醚、丙酮萃取时,杂峰较多,无论流动相如何调整,杂峰均不能与6,7-二甲氧基香豆素色谱峰基线分离;而以氯仿为萃取溶剂则可得较好色谱分离,故选定氯仿为萃取溶剂。
③提取时间的考察:取本品(批号20021116)内容物约0.24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分别超声处理不同时间,放冷后,以氯仿萃取5次(20ml,20ml,20ml,15ml,10ml),合并萃取液,挥去氯仿,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将溶液微孔滤膜滤过,取滤液3ml于5ml量瓶中,用溶液(水∶甲醇∶乙腈=75∶26∶15)定容至刻度作为供试品。
分别精密量取各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供试品中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总量,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超声处理时间的比较(n=2)
Figure G2006101040726D00111
结果表明,超声30min后,含量不再增加,为保证提取完全,超声处理时间定为40min。
(6)精密度试验: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20μl,重复进样6次,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峰面积的RSD均小于2%,结果见表5。
表5  精密度试验结果
Figure G2006101040726D00121
试验表明,精密度良好。
(7)稳定性试验:取样品供试液(批号:20021116)分别于0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6小时、24小时分别进样20μl,测得样品中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峰面积的RSD均小于2%,结果见表6。
表6稳定性试验结果(n=2)
试验表明,样品供试液在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8)重现性试验:按含量测定方法,对同一批样品(20021116)分别制备样品供试液,测得峰面积并计算含量,RSD<2%,结见表7。
表7样品重复性试验(n=2)
Figure G2006101040726D00131
试验结果表明,重现性良好。
(9)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的样品(批号:20021116)约0.1g,分别加入对照品溶液适量,按样品制备方法制备加样回收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0μl,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并以下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8。
表8回收率试验结果(n=2)
Figure G2006101040726D00133
试验结果表明:回收率在95~105%之间,加样回收率良好。
(10)样品测定: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供试品三批,测定结果见表9,附图7(a、b、c)。
表9HPLC法测定供试品含量(n=3)
Figure G2006101040726D00141
由试验结果,考虑药材来源以及制剂生产、贮藏等因素,每粒胶囊装0.4g,故本品每粒含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不得少于0.35mg。
(11)茵陈药材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茵陈药材粉末10.0g,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水约120ml,浸泡30分钟,回流煮沸2小时,待药汁冷却后,用纱布粗滤,滤液离心15分钟,上清液抽滤,滤液蒸干,加水50ml溶解,定量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萃取了5次(20ml,20ml,20ml,15ml,10ml),合并萃取液,挥去氯仿,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5ml;精密量取4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取该溶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3.0ml,置5ml量瓶中,以水-甲醇-乙腈(75∶26∶15)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茵陈药材供试品溶液。照正文所述色谱条件,精密量取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溶液(11.8μg/ml)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溶液(6.50μg/ml)及茵陈药材供试品溶液20μl,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暂定每克茵陈药材含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C10H8O4)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C11H16O4)的总量不得少于0.12mg,方可用于本制剂投料。
药材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是基于与制剂相同的测定条件,消除因测定方法不同带来误差,同时可更好的控制质量。三批茵陈药材测定结果见表10。
表10三批茵陈药材测定结果(n=3)
根据测定结果,考虑药材来源、加工炮制、贮藏等因素和《中国药典》中含量限度规定,暂定茵陈药材中含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总量不得少于0.12mg/g。
以上本发明的质量控制方法中所述本品,是指依本发明工艺制备的胶囊制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质量控制方法是在原法定标准基础上,增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鉴别该复方制剂中各药味,形成了新的质量控制方法(标准)。该方法保证了本发明的制剂的质量检测标准能够较全面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特征,具有准确性和先进性,可作为质量控制和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的有效技术手段。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胶囊制剂的制备
配方:
茵陈蒿50g,白茅根50g,蒲公英50g,泽兰16.3g,甘草7.15g,
滑石粉42.9g。
制法如下:
茵陈蒿、蒲公英、白茅根、泽兰、甘草,加12倍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小时,粗滤,滤液离心,抽滤,得滤液I。滑石粉,加12倍水,煎煮2小时,放冷抽滤,得滤液II。滤液I和II混匀,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成稠浸膏后,于85℃下真空干燥至干(或滤液经适当浓缩后直接喷雾干燥至干),得干浸膏,称重,加入适量的药用微晶纤维(干浸膏∶微晶纤维≈9∶1)粉碎成细粉,混匀,分装入20颗0号胶囊中。
实施例2胶囊制剂的制备
配方:
茵陈蒿25g,白茅根25g,蒲公英25g,泽兰8g,甘草3.5g,
滑石粉21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胶囊制剂的制备
配方:
茵陈蒿100g,白茅根100g,蒲公英100g,泽兰32g,甘草14g,滑石粉84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Claims (3)

1.一种茵白肝炎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中药浸膏和微晶纤维素组成,其中微晶纤维素与中药浸膏的重量百分比为1∶9,所述中药浸膏由茵陈蒿50g,白茅根50g,蒲公英50g,泽兰16.3g,甘草7.15g和滑石粉42.9g为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2.权利要求1的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茵陈蒿、蒲公英、白茅根、泽兰、甘草,加12倍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小时,粗滤,滤液离心,抽滤,得滤液I;滑石粉,加12倍水,煎煮2小时,放冷抽滤,得滤液II;滤液I和II混匀,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成稠浸膏后,于85℃下真空干燥至干,得干浸膏,称重,加入1/9中药浸膏量的药用微晶纤维素粉碎成细粉,混匀,装入胶囊中。
3.权利要求1的胶囊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性状的观察,内容物的鉴别,内容物的检查,对含有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其中性状的观察,步骤是: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棕色或棕黄色粉末,味微苦、微甜;内容物的鉴别,步骤是:
[鉴别](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取本品内容物0.1g,加无水乙醇10ml,置水浴加热10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3~5ml,加10%α-萘酚醇溶液3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硫酸0.5ml,两液交界处显紫红色环;
(3)取本品内容物0.4g,加无水乙醇25ml,超声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2mol/L氢氧化钠溶液2ml溶解,再加0.2mol/L盐酸溶液2ml,摇匀,用氯仿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减压蒸馏至干,再用氯仿定容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适量,加氯仿制备成每1ml含0.1mg的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层析法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10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以水饱和的醋酸乙酯-环己烷=10∶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254nm紫外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内容物1.2g,加水40ml溶解,超声30分钟,以石油醚萃取三次,减压蒸馏至干,再用石油醚定容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茅根药材10克,加入水120ml浸泡0.5小时,回流煮沸2小时,放冷,粗滤,离心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加水40ml溶解,以石油醚萃取三次,减压蒸馏至干,再用石油醚定容至1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层析法试验,吸取上述两溶液各25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清晰后置254nm紫外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内容物1.2g,加水40ml溶解,超声30分钟,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蒲公英药材10克,加入水120ml浸泡0.5小时,回流煮沸2小时,放冷,粗滤,离心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加水40ml溶解,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层析法试验,吸取上述两溶液各10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混合分层后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放置至斑点清晰为止,进行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6)取本品内容物0.4g,加水20ml溶解,超声30分钟,以正丁醇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药材1.5克,加入水30ml浸泡0.5小时,回流煮沸2小时,放冷,粗滤,离心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60ml,再从中吸取10ml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以正丁醇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层析法试验,吸取上述两溶液各25μl,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液,在105℃将乙醇挥干,置365nm紫外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内容物的检查,步骤是:
[检查]应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L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对含有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步骤是:
[含量测定]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25mol/L用三乙胺调pH值至3.0的磷酸溶液,水-甲醇-乙腈=75∶26∶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计算,均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11.8μg,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6.5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约0.24g,精密称定,于50ml量瓶中,加水40ml溶解,超声提取40min后,定量转移至分液漏斗中,以氯仿萃取5次,合并萃取液,减压蒸馏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将溶液微孔滤膜滤过;精密量取滤液3ml,置于5ml量瓶中,用水∶甲醇∶乙腈=75∶26∶15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供试品中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即得;
本品每粒含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总量不得少于0.35mg。
CN200610104072A 2006-08-02 2006-08-02 茵白肝炎胶囊 Active CN1923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04072A CN1923264B (zh) 2006-08-02 2006-08-02 茵白肝炎胶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04072A CN1923264B (zh) 2006-08-02 2006-08-02 茵白肝炎胶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3264A CN1923264A (zh) 2007-03-07
CN1923264B true CN1923264B (zh) 2010-05-12

Family

ID=37816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4072A Active CN1923264B (zh) 2006-08-02 2006-08-02 茵白肝炎胶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232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8401B (zh) * 2012-06-07 2013-12-25 黄芸 治疗慢性肝炎茅根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N102716369A (zh) * 2012-06-28 2012-10-10 陈慧婷 治疗胁痛的龙胆草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6963898A (zh) * 2017-04-20 2017-07-21 合肥今越制药有限公司 茵白肝炎颗粒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5830A (zh) * 1998-02-12 1999-08-18 赵钺英 益肝退黄药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5830A (zh) * 1998-02-12 1999-08-18 赵钺英 益肝退黄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1994,z9-1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3264A (zh) 2007-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2053C (zh) 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876040B (zh) 治疗肝炎的药物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0418563C (zh) 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766771A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2274401B (zh)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2012405B (zh) 木芙蓉总黄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1757099B (zh) 金茵利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2218097A (zh) 白花蛇舌草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74439A (zh) 润燥止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5510488B (zh) 一种止痛贴剂的指纹图谱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CN100541195C (zh) 一种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14689774B (zh) 一种当归补血汤标准煎液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923264B (zh) 茵白肝炎胶囊
CN100363029C (zh) 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647993B (zh) 一种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CN100388940C (zh) 一种小儿高热不退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CN101926889A (zh) 芍杞颗粒剂的检测方法
CN110464825A (zh) 一种地黄饮子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检测方法
CN103083388B (zh) 猪牙皂总皂苷的制备方法
CN113759056B (zh) 一种半边莲及其制剂的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
CN101647997B (zh) 感冒疏风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711827B (zh) 清热凉血、滋阴养肾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0571755C (zh) 一种感冒清热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0518798C (zh) 治疗头痛的天舒分散片及检测方法
CN101007053A (zh) 治疗妇科疾病的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AN COSUNTER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GUANGSHENGTA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O., LTD. FUJIA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50001, No. 54, 158, 32, global Plaza, Fuzhou, Fujian

Patentee after: Fujian Cosunter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50001, No. 54, 158, 32, global Plaza, Fu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Guangshengta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o., Ltd. Fu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