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5656B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5656B
TWI405656B TW96135437A TW96135437A TWI405656B TW I405656 B TWI405656 B TW I405656B TW 96135437 A TW96135437 A TW 96135437A TW 96135437 A TW96135437 A TW 96135437A TW I405656 B TWI405656 B TW I4056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fixed
plate
template
injection mo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35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4246A (en
Inventor
Chien Sheng Tu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96135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5656B/zh
Publication of TW200914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4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5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56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38Cutting-off equipment for sprues or ing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塑模具。
隨著技術之發展,注塑成型技術以其優良之特性逐漸進入光學領域。為了降低製造成本,使用塑膠製成之光學鏡片代替傳統之玻璃光學鏡片得到廣泛之應用。有關光學鏡片之設計方法請參閱Chao等人2000年於IEEE Ultrasonics Symposium上發表之論文Aspheric lens design。
塑膠光學鏡片一般採用注塑成型技術製造,其步驟包括:將注塑模具安裝於成型機上,控制壓力和溫度,將塑膠注入模具內,冷卻塑膠使其固化成型,開模並將鏡片半成品與凝料相分離。
惟,現有對鏡片半成品與凝料之分離通常是採用手工處理方式,即藉由人手操作使鏡片半成品與凝料發生相對運動而彼此分離,其效率較低,且需消耗大量之操作時間,不適於工業生產。
有鑒於此,提供一種可於開模之同時分離鏡片半成品與凝料之注塑模具實為必要。
下面將以實施例說明一種注塑模具,其可於對注塑模具進行開模之同時實現將鏡片半成品與凝料相分離。
一種注塑模具,其可於開模之同時分離鏡片半成品與凝 料,該凝料由相貫通之一主流道、複數分流道、複數澆口及一冷料穴內冷卻固化後之塑膠所形成,該注塑模具包括一定模座板、一定模板、一動模板、一支承板、複數母模仁、複數分別與該複數母模仁相適配之公模仁,以及一剪切塊與一主流道襯套;該定模板固連於該定模座板,該動模板與該定模板相對設置且形成一分型面,該支承板固接於該動模板且與該定模座板相對設置,該主流道襯套內形成該主流道,該定模座板及該定模座分別開設與該主流道襯套相適配之一第一收容孔及一第二收容孔以收容該主流道襯;該每一母模仁包括一成型部,該成型部與該公模仁相配合形成一用於成型鏡片半成品之型腔,且該成型部彈性設置於該定模座板與該公模仁之間以於開模時由該母模仁指向該公模仁之第一方向對鏡片半成品進行抵觸;該剪切塊包括一接合部,該接合部彈性設置於該定模板與該動模板和該支承板之間以於開模時由該剪切塊指向該定模板之第二方向對該凝料進行抵觸,該第二方向與該第一方向相反,進而可使該鏡片半成品與該凝料產生相對運動而彼此分離,該剪切塊進一步包括一從該接合部上延伸出來之支撐桿,該支承板對應開設一與該支撐桿相適配之第二導向孔,該第二導向孔貫穿該支撐板,該支撐桿滑動設置於該第二導向孔內,該注塑模具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止動元件,該第二導向孔對應設置為具有一第二抵靠面之階梯孔以收容該第二止動元件,該第二止動元件固連於該剪切塊之支撐桿且可於開模時抵靠於該第二導向孔之第二抵靠面以隨該支承板一起移動,進而可拉動該剪切塊及固化成形 於該剪切塊上之凝料隨該支承板一起移動。
相對於先前技術,該注塑模具藉由於定模座板與公模仁之間彈性設置母模仁,以及於定模板與支承板之間彈性設置剪切塊,以使母模仁與剪切塊於開模時從相反之兩個方向分別對鏡片半成品及凝料進行抵觸,進而使鏡片半成品與凝料產生相對運動並彼此分離,從而減免了利用人手操作將鏡片半成品與凝料分離之工序,提高了鏡片半成品之生產率。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之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一種注塑模具10,其可於開模之同時分離鏡片半成品20與凝料30。該注塑模具10包括一定模座板12、一定模板11、一支承板13、複數母模仁17、複數分別與複數母模仁17相適配之公模仁18、以及一剪切塊14。該鏡片半成品20包括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該凝料30由相貫通之主流道30a、複數分流道30b、複數澆口30c及一冷料穴30d內冷卻固化後之塑膠所構成。
該定模板11固連於該定模座板12上,該支承板13與該定模座板12相對設置。
請一併參閱圖2,該母模仁17包括一成型部171,該成型部171彈性設置於該定模座板12與該公模仁18之間。具體地,可藉由設置複數第一彈性元件15,如彈簧、墊片等,並使該第一彈性元件15之兩端分別彈性抵觸住該定模 座板12及該母模仁17之成型部171,以達成使該成型部171於開模時對鏡片半成品20進行抵觸之目的。優選地,該母模仁17之成型部171可進一步延伸出一頂壓部172,該定模座板12可對應開設複數與該頂壓部172相適配之第一導向孔121,藉由將該第一彈性元件15套設於該母模仁17之頂壓部172,並將該頂壓部172滑動設置於該第一導向孔121內,可增強該第一彈性元件15對該母模仁17之成型部171進行彈性抵觸時之穩定性。進一步地,該成型部171形成有一用於成型鏡片半成品20上表面之第一成型面1710。
該公模仁18安裝於該支承板13上,其形成有一用於成型鏡片半成品20下表面之第二成型面1810、及一圍繞於該第二成型面1810周邊之第一接合面1820,該母模仁17之第一成型面1710與該公模仁18之第二成型面1810之間形成一用於成型鏡片半成品20之型腔200。
請一併參閱圖1及圖3,該剪切塊14包括一接合部141,該接合部141彈性設置於該定模板11與該支承板13之間,具體地,可藉由設置一第二彈性元件16,如彈簧、墊片等,並使該第二彈性元件16之兩端分別彈性抵觸住該支承板13及該剪切塊14之接合部141,以達成使該接合部141於開模時對凝料30進行抵觸之目的。優選地,該剪切塊14之接合部141可進一步延伸出一支撐桿142,該支承板13可對應開設一第二導向孔131,藉由將該第二彈性元件16套設於該剪切塊14之支撐桿142,並將該支撐桿142滑動設置於該第二導向孔131內,可增強該第二彈性元件16 對該剪切塊14之接合部141進行彈性抵觸時之穩定性。該剪切塊14之接合部141包括一第二接合面1410,且其與該定模板11相配合形成複數分流道30b及一冷料穴30d,進一步地,該接合部141分別與複數公模仁18相鄰接並相互配合形成複數澆口30c。
可理解,該注塑模具10可進一步包括一固連於該支承板13上之動模板19,該動模板19與該定模板11形成一分型面190。另,該注塑模具10還可包括一主流道襯套21,該主流道襯套21內形成該主流道30a,該定模座板12及該定模座11分別相應開設有與該主流道襯21套相適配之一第一收容孔122,及一第二收容孔110以收容該主流道襯套21。注塑時,處於融化狀態之塑膠依次流經該主流道30a、該複數分流道30b及該複數澆口30c後注入該型腔200,從而可成型該鏡片半成品20。
當該注塑模具10合模時,該複數第一彈性元件15及該第二彈性元件16分別處於壓縮狀態,該第一彈性元件15對該母模仁17之成型部171具有一第一彈性力N1,該第一彈性力N1由母模仁17指向公模仁18之第一方向作用於母模仁17上,從而使母模仁17壓向公模仁18形成模壓狀態;該第二彈性元件16對該剪切塊14之接合部141具有一第二彈性力N2,該第二彈性力N2由剪切塊14指向定模板11之第二方向作用於剪切塊上,從而使剪切塊14壓向定模板11並形成壓緊狀態。具體地,該母模仁17之成型部171抵靠於該公模仁18之第一接合面1820而保持模壓狀態,該剪切塊14之接合部141藉由其第二接合面1410抵靠於該 定模板11而保持壓緊狀態,該第一彈性力N1與該第二彈性力N2方向相反。
請參閱圖4,開模時,注塑模具10沿圖4中箭頭I-I所示之方向分型,該定模座板12及定模板11保持不動,該動模板19、支承板13及安裝於支承板13上之複數公模仁18沿遠離該定模座板12及定模板11之一側移動。
可理解,當該公模仁18沿遠離定模座板12及定模板11之方向移動時,該公模仁18與該母模仁17不再抵觸,該母模仁17之成型部171將由第一方向抵觸住鏡片半成品20,同時,該剪切塊14之接合部141將由第二方向抵觸住凝料30,以使該凝料30保持不動,由於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方向相反,故該鏡片半成品20與該凝料30將產生相對運動而彼此分離。
請參閱圖5,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一種注塑模具50,其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注塑模具10之差異在於:該注塑模具50進一步包括複數分別與該複數母模仁17之頂壓部172相固連之第一止動元件22,及一與該剪切塊14之支撐桿142相固連之第二止動元件24;相對應地,該複數第一導向孔121及該第二導向孔131分別設置為階梯孔,該複數第一止動元件22及該第二止動元件24分別收容並滑動設置於該複數第一導向孔121及該第二導向孔131內,進而可分別抵靠於該複數第一導向孔121之複數第一抵靠面1210及該第二導向孔131之第二抵靠面1310。
請一併參閱圖6,由於該鏡片半成品20與該凝料30彼此分 離後,該第一彈性元件15對該母模仁17之成型部171繼續具有由母模仁17指向公模仁18之彈性力,因此,該母模仁17於該彈性力之作用下將繼續朝接近該公模仁18之方向運動,當該母模仁17運動至與公模仁18相抵觸時,其容易與該公模仁18相碰撞而彼此破損。故,藉由設置該複數第一止動元件22,以及將該複數第一導向孔121分別設置為階梯孔,可使該第一止動元件22隨該頂壓部172移動並抵靠於該第一導向孔121之第一抵靠面1210,從而對該母模仁17起止動作用,以防止該母模仁17進一步朝接近該公模仁18之方向運動並與該公模仁18相碰撞而破損。
請進一步參閱圖7,該鏡片半成品20與凝料30相分離後,可進一步朝遠離該定模板11之方向移動該支承板13,使該第二止動元件24抵靠於該第二導向孔131之第二抵靠面1310並隨該支承板13一起移動,從而可藉由該第二止動元件24拉動該剪切塊14及固化成形於該剪切塊14上之凝料30隨該支承板13一起移動,以將該凝料30從該主流道襯套21中脫出。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之注塑模具10、50,其藉由於定模座板12與公模仁18之間彈性設置母模仁17,以及於定模板11與支承板13之間彈性設置剪切塊14,以使母模仁17與剪切塊14於開模時從相反之兩個方向分別對鏡片半成品20及凝料30進行抵觸,進而使鏡片半成品20與凝料30產生相對運動並彼此分離,從而減免了利用人手操作將鏡片半成品20與凝料30分離之工序,提高了鏡片半成品20 之生產率。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50‧‧‧注塑模具
20‧‧‧鏡片半成品
11‧‧‧定模板
21‧‧‧主流道襯套
12‧‧‧定模座板
22‧‧‧第一止動元件
13‧‧‧支承板
24‧‧‧第二止動元件
14‧‧‧剪切塊
200‧‧‧型腔
15‧‧‧第一彈性元件
30‧‧‧凝料
16‧‧‧第二彈性元件
30a‧‧‧主流道
17‧‧‧母模仁
30b‧‧‧分流道
18‧‧‧公模仁
30c‧‧‧澆口
19‧‧‧動模板
30d‧‧‧冷料穴
110‧‧‧第二收容孔
121‧‧‧第一導向孔
122‧‧‧第一收容孔
1210‧‧‧第一抵靠面
131‧‧‧第二導向孔
1310‧‧‧第二抵靠面
141‧‧‧接合部
1410‧‧‧第二接合面
142‧‧‧支撐桿
1710‧‧‧第一成型面
171‧‧‧成型部
1810‧‧‧第二成型面
172‧‧‧頂壓部
1820‧‧‧第一接合面
190‧‧‧分型面
N1‧‧‧第一彈性力
N2‧‧‧第二彈性力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注塑模具合模時之剖面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注塑模具之母模仁與公模仁相配合之結構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注塑模具之剪切塊之結構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注塑模具開模時之剖面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注塑模具合模時之剖面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注塑模具開模時之剖面示意圖。
圖7係利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注塑模具將凝料從主流道襯套中脫出之剖面示意圖。
10‧‧‧注塑模具
20‧‧‧鏡片半成品
11‧‧‧定模板
21‧‧‧主流道襯套
12‧‧‧定模座板
200‧‧‧型腔
13‧‧‧支承板
30‧‧‧凝料
14‧‧‧剪切塊
30a‧‧‧主流道
15‧‧‧第一彈性元件
30b‧‧‧分流道
16‧‧‧第二彈性元件
30c‧‧‧澆口
17‧‧‧母模仁
30d‧‧‧冷料穴
18‧‧‧公模仁
N1‧‧‧第一彈性力
19‧‧‧動模板
N2‧‧‧第二彈性力
110‧‧‧第二收容孔
142‧‧‧支撐桿
121‧‧‧第一導向孔
171‧‧‧成型部
122‧‧‧第一收容孔
172‧‧‧頂壓部
131‧‧‧第二導向孔
190‧‧‧分型面
141‧‧‧接合部

Claims (7)

  1. 一種注塑模具,其可於開模之同時分離鏡片半成品與凝料,該凝料由相貫通之一主流道、複數分流道、複數澆口及一冷料穴內冷卻固化後之塑膠所形成,該注塑模具包括:一定模座板;一定模板,該定模板固連於該定模座板;一動模板,該動模板與該定模板相對設置且形成一分型面;一支承板,該支承板固接於該動模板,且與該定模座板相對設置;複數公模仁;複數分別與該複數公模仁相適配之母模仁,每一母模仁包括一成型部,該成型部與該公模仁相配合形成一用於成型鏡片半成品之型腔,且該成型部彈性設置於該定模座板與該公模仁之間以於開模時由該母模仁指向該公模仁之第一方向對鏡片半成品進行抵觸;一剪切塊,該剪切塊包括一接合部,該接合部彈性設置於該定模板與該動模板和該支承板之間,以於開模時由該剪切塊指向該定模板之第二方向對該凝料進行抵觸,該第二方向與該第一方向相反,進而可使該鏡片半成品與該凝料產生相對運動而彼此分離,該剪切塊進一步包括一從該接合部上延伸出來之支撐桿,該支承板對應開設一與該支撐桿相適配之第二導向孔,該第二導向孔貫穿該支撐板,該支撐桿滑動設置於該第二導向孔內,該注塑模具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止動元件,該第二導向孔對應設置為具有一第二 抵靠面之階梯孔以收容該第二止動元件,該第二止動元件固連於該剪切塊之支撐桿且可於開模時抵靠於該第二導向孔之第二抵靠面以隨該支承板一起移動,進而可拉動該剪切塊及固化成形於該剪切塊上之凝料隨該支承板一起移動;一主流道襯套,該主流道襯套內形成該主流道,該定模座板及該定模座分別開設與該主流道襯套相適配之一第一收容孔及一第二收容孔以收容該主流道襯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注塑模具進一步包括複數第一彈性元件及一第二彈性元件,該每一第一彈性元件之兩端分別彈性抵觸於該定模座板與該每一母模仁之成型部,該第二彈性元件之兩端分別彈性抵觸於該支承板與該剪切塊之接合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複數母模仁分別進一步包括一從該成型部上延伸出來之頂壓部,該定模座板對應開設複數與該複數頂壓部相適配之第一導向孔,該母模仁之頂壓部滑動設置於該第一導向孔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公模仁包括一第一接合面,合模時,該母模仁之成型部抵靠於該公模仁之第一接合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剪切塊之接合部包括一第二接合面,合模時,該剪切塊藉由其接合部之第二接合面抵靠於該定模板。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複數第一彈性元件及該第二彈性元件分別設置為彈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注塑模 具進一步包括複數第一止動元件,該複數第一導向孔分別對應設置為具有一第一抵靠面之階梯孔以收容該複數第一止動元件,該第一止動元件固連於該母模仁之頂壓部且可於開模時由該頂壓部帶動其移動並抵靠於該第一導向孔之第一抵靠面,以對該母模仁起止動作用。
TW96135437A 2007-09-21 2007-09-21 注塑模具 TWI405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35437A TWI405656B (zh) 2007-09-21 2007-09-21 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35437A TWI405656B (zh) 2007-09-21 2007-09-21 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4246A TW200914246A (en) 2009-04-01
TWI405656B true TWI405656B (zh) 2013-08-21

Family

ID=44725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35437A TWI405656B (zh) 2007-09-21 2007-09-21 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056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2214B (zh) * 2013-11-12 2016-01-13 大连众益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流量控制自动落成品装置
CN112770888B (zh) * 2018-09-27 2023-05-09 简易制造欧洲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三维物品的模具、机器和方法及与其相关的制造车间
TWI774551B (zh) * 2021-09-09 2022-08-11 永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澆道截斷式塑膠鏡片成型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9576U (zh) * 1976-07-29 1978-02-20
JPS6030533B2 (ja) * 1980-06-11 1985-07-17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筒状成形品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S6031648B2 (ja) * 1977-05-20 1985-07-23 株式会社クボタ 射出成形物の湯口切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9576U (zh) * 1976-07-29 1978-02-20
JPS6031648B2 (ja) * 1977-05-20 1985-07-23 株式会社クボタ 射出成形物の湯口切断方法
JPS6030533B2 (ja) * 1980-06-11 1985-07-17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筒状成形品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4246A (en)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0802B (zh) 注塑模具
CN101733904B (zh) 模内侧浇口自动切断注塑模
US20080175947A1 (en) Cut structure for mold
CN202088402U (zh) 一种一模一型腔热流道注塑模具
US20100047500A1 (e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resin molded product and mold
CN102785335B (zh) 注塑模具浇口拉丝切断机构
CN203765920U (zh) 双分型面注塑模具
TWI405656B (zh) 注塑模具
CN212045732U (zh) 一种防毛刺的光学镜片注塑模具
CN201061908Y (zh) 多层注塑模具
CN105751436A (zh) 一种电视机塑料壳的注塑模具
CN114407297B (zh) 一种汽车门板的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KR101037482B1 (ko) 사이드 게이트 자동 절단장치를 구비한 사출금형기
JP4746336B2 (ja) 成形品の型抜き方法及び射出成形金型装置
CN215396622U (zh) 显示屏胶框注塑模具
CN202388722U (zh) 一种自动去除水口的注塑模具
CN212147346U (zh) 一种具有刀头可替换式模内热切功能的hud反射镜光学模具
KR102493406B1 (ko) 금형
CN212528537U (zh) 软硬包胶美工刀壳模具
CN220113919U (zh) 一种电子产品显示端的注塑模具
KR20090110281A (ko) 사출성형금형의 금형내 게이트 커팅장치
JP2000094478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KR101464548B1 (ko) 게이트 자동절단 사출금형
CN209224425U (zh) 后视镜边框注塑模具
CN218700960U (zh) 一种可进行模内剪切的光学精密塑胶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