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3310B - 能精確測定血壓之血壓測定裝置 - Google Patents

能精確測定血壓之血壓測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3310B
TWI403310B TW095144960A TW95144960A TWI403310B TW I403310 B TWI403310 B TW I403310B TW 095144960 A TW095144960 A TW 095144960A TW 95144960 A TW95144960 A TW 95144960A TW I403310 B TWI403310 B TW I4033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fluid bag
compression
bag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44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27862A (en
Inventor
Akihisa Takahashi
Yoshihiko Sano
Shingo Yamashita
Takahide Tanaka
Yukiya Sawanoi
Tomonori Inoue
Takashi Wa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727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27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3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33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33Occlu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the pressure being controlled by electric signals, e.g. derived from Korotkoff s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2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using the oscillometric meth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4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sensor contact press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Description

能精確測定血壓之血壓測定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血壓測定裝置,特別是有關可將腕帶固定在身體上之血壓測定裝置。
以往在測定血壓之際,係將包含有血壓測定用流體袋之阻血帶的腕帶捲繞在身體的一部分之後進行固定並對流體袋進行加減壓。如此,經由對捲繞在身體一部分的腕帶壓進行加減壓而將受壓迫之血管的容積變化作為腕帶壓變動之振幅變化來加以掌握以算出血壓的技術係被稱為示波振盪(oscillometric)法。
在利用示波振盪法的電子血壓計中,腕帶壓之狀態一變化時,依血管之容積變化而產生腕帶壓變動之振幅也會發生變化。又,即便是相同壓力之腕帶壓,在腕帶容積一變化時,腕帶壓變動之振幅也會發生變化。亦即,即使依要作測定之測定部位(臂部等)的柔軟度、測定部位之尺寸(周長)、腕帶之捲繞狀態並以相同腕帶壓來壓迫動脈,若腕帶的容積不同的話則產生的壓力脈波振幅還是不同。具體而言,若腕帶容積大則壓力脈波變小,若腕帶容積小則壓力脈波變大。亦即,壓力脈波之振幅係依身體的血壓資訊以外之測定狀態而異,在測定部位之尺寸大、身體是柔軟的情況,為了提高到與相反情況相同的腕帶壓,是有必要大的腕帶容積。為此,在測定狀態不同時則進行血壓算出之壓力脈波振幅係變化而波及測定精度。以抑制因此種身體之血壓資訊以外的測定狀態造成之誤差為目的,在專利第3113737號公報(以下簡稱專利文獻1)中係揭示一種預先備有腕帶相對於腕帶壓之容積變化特性而將腕帶壓力變化的訊號重新換算成容積變化、再利用其來計測血壓值之電子血壓計。
又,若是用以固定腕帶的力量不充分的話,在流體袋加壓時並未壓迫血管而朝外側膨脹,無法有效地達成原本所謂壓閉血管之角色而成為使血壓之測定精度劣化的原因。又,若在加壓中捲繞狀態起變化的話,認為在加壓時所要進行之血壓推定的精度會大大地惡化。因此,在將腕帶捲繞於身體之後,確實地將其狀態固定、在用以抑制誤差方面上也是很重要的。
有關用以固定腕帶之構成方面可知有下列所述之構成。亦即,最為公知者係可舉出利用面扣件來維持腕帶捲繞狀態之構成。又,在腕帶是自動地捲繞身體以進行血壓測定的血壓測定裝置中,係可舉出日本專利特開2004-215847號公報(以下簡稱專利文獻2)所示、係具有在利用滑動機構來牽引腕帶之一端而使之捲繞在身體的一部分之機構、及在捲繞結束位置與滑動單元卡合而形成不可移動之鎖定機構的構成、以及日本專利特開平6-14889號公報(以下簡稱專利文獻3)所示、在藉由捲繞繋於腕帶的繩索而將腕帶捲繞於身體的一部分上的機構中,於捲繞結束時鎖定捲繞機構而阻止逆旋轉的構成。
然而,有關本案申請人先前申請並被公開的日本專利特開2005-230175號公報(以下簡稱專利文獻4)所揭示之血壓測定裝置,係與以往的血壓測定裝置之構成大不相同,而是將隔著扣環而設置的獨立之2個流體袋使用在腕帶之捲繞與血壓測定上的構成之血壓測定裝置。
在有關將此種2個流體袋利用在腕帶之捲繞與血壓測定之血壓測定裝置的構成方面,在日本專利特開平11-309119號公報(以下簡稱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平11-318835號公報(以下簡稱專利文獻6)係揭示一種設置有對壓迫人體用的壓迫用流體袋供給預定量之流體而使壓迫用流體袋推壓於身體之推壓手段的構成。又,日本專利特開平5-269089號公報(以下簡稱專利文獻7)係揭示一種將低黏性傳導液裝入用以壓迫動脈的小內腕帶,再利用位在其外側的外腕帶將內腕帶朝人體作按壓之構成。
在專利文獻4所揭示那樣的構成之血壓測定裝置中,係執行第12圖所示那樣的測定動作。亦即,參照第12圖,一開始在步驟S1執行起始化之後,在步驟S2,藉由對屬壓迫用流體袋的壓迫固定用袋送入空氣,而透過扣環將屬測定用流體袋的測定用空氣袋朝血壓測定部壓迫。在測定用空氣袋之壓力達到預定的壓力時、判斷測定用空氣袋朝向血壓測定部之捲繞既結束,而在步驟S3將加壓結束。其次,在步驟S4,將壓迫身體並測定血壓用的屬空氣袋之測定用空氣袋,加壓至足以壓閉血管之壓力,其後、在步驟S5一邊減壓一邊檢測動脈壓力脈波與壓力值,在步驟S6依據上述動脈壓力脈波和壓力值而算出血壓。其後,測定結果在步驟S7被顯示,同時開放在步驟S8使壓迫固定用空氣袋及測定用空氣袋內的空氣,以解放身體的壓迫。
再者,使用第13圖~第16圖係詳細說明上述測定動作中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及測定用空氣袋的加減壓動作詳細地作說明。
第13圖係說明在上述步驟S2~S3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及測定用空氣袋的加減壓動作進行之模式圖。參照第13圖,在測定開始時,壓迫固定用空氣袋係在大氣中被解放之非加壓狀態而為收縮的狀態。其後,測定用空氣袋被供給預先決定之一定量的空氣而被預先加壓。
第14圖係針對在上述步驟S4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及測定用空氣袋的加減壓動作進行說明之模式圖。參照第14圖,在上述步驟S2~S3既被予備加壓之測定用空氣袋的內壓及內壓變化達成既定值時,結束對壓迫固定用空氣袋之空氣供給,緊接著在上述步驟S4對測定用空氣袋供給空氣而被加壓。在對測定用空氣袋進行空氣供給並被加壓時,因為外周以殼體固定著,所以在徑向內側膨脹,扣環係被推壓於內徑方向。為此,備有之比扣環還內側的測定用空氣袋係被朝向測定部位按壓。
第15圖係針對在上述步驟S5之測定用空氣袋的加減壓動作進行說明之模式圖。參照第15圖,在上述步驟S4、對測定用空氣袋供給空氣並在達成用以壓閉動脈所需之充分高的內壓時、結束空氣之供給,在上述步驟S5被排氣而被減壓。一被減壓之後,對動脈之推壓係變弱。在上述步驟S5中、藉由那時之測定用空氣袋的內壓以檢測動脈壓力脈波。
第16圖係表示將測定用空氣袋予備加壓之過程設定為第1過程(I)、在上述步驟S2加壓壓迫固定用空氣袋之加壓過程設定為第2過程(Ⅱ)、而在上述步驟S4加壓測定用空氣袋的過程設定為第3過程(Ⅲ)、以及在上述步驟S5使測定用空氣袋被減壓的過程設定為第4過程(Ⅳ),而在第1過程~第4過程中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及測定用空氣袋的內壓之變動圖。
參照第16圖,在第1過程中,壓迫固定用空氣袋因為是非壓縮狀態、所以內壓係大致等於0,測定用空氣袋被預先送入用以作捲繞檢測之一定量的空氣。然後,當測定用空氣袋一被供給一定供給量的空氣時,空氣之供給係結束,接著在第2過程,係開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之加壓。
在第2過程中,測定用空氣袋的內壓及內壓變化受到監視,而在其到達既定值之前,加壓壓迫固定用空氣袋。
緊接著於第3過程中,保持壓迫固定用空氣袋的內壓原狀,且加壓測定用空氣袋,而在達到壓閉動脈所需之足夠的高壓力時,於第4過程,將測定用空氣袋減壓。
【專利文獻1】專利第3113737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4-215847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6-14889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5-230175號公報【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平11-309119號公報【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特開平11-318835號公報【專利文獻7】日本專利特開平5-269089號公報
在以往屬於利用示波振盪法之電子血壓計的測定方法之上述專利文獻1所揭示那樣的方法中,有必要預先賦予腕帶的壓力和容積變化特性。然而此變化特性係依腕帶之捲繞方式、測定部位的周長、及身體之柔軟度等的測定狀態而有無限的變化,所以具有所謂無法充分進行補正的問題。又,在被要求流量檢測、測定部位的周長之檢測、捲繞狀態檢測及身體的軟度檢測等之更複雜的多個補正之情況下係成為需要大花費的裝置而也具有所謂並不實用的問題。
專利文獻4所記載之血壓測定裝置因與以往的血壓測定裝置之構成大不相同,所以難以應用用以固定上述那樣的腕帶之機構。為此,在上述構成之血壓測定裝置中,具有所謂難以將相當於腕帶的測定用流體袋作適切固定的問題點。亦即,有因為測定部位之狀態(測定部位的周長等)而發生對壓迫固定用流體袋供給之流體的量少之情況。在此情況,壓迫固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及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係有形成第17圖所示之情況,有時在上述第3過程加壓測定用流體袋時會發生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超過壓迫固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之情況(第17圖之周圍部分)。其結果為,如第18圖所示般、測定用流體袋膨脹而從內周側壓迫扣環之壓力係勝於從外周側壓迫扣環的壓力,而具有所謂造成扣環朝徑向外側擴張,致使測定用流體袋形成未適切地對測定部位按壓之狀態的問題。又,流體對測定用流體袋之供給量變多時,也具有所謂變得難以檢測壓力脈波之問題。此等問題係成為對血壓測定之精度造成不良影響之要因。
又、再者,對測定用流體袋所供給的量越多則也有所謂花費在測定動作的時間變多之問題。
又,在為了壓迫一定容積的壓迫用流體袋而按壓於測定部位時,測定用流體袋之容積係相對於該推壓而發生變化。在推壓是低壓時,流體袋容積變大,自身體產生的壓力脈波係變小。又,推壓一變高壓時、壓力脈波係變大。特別是用以檢測壓力脈波的測定用流體袋一變小時則取決於壓力的容積比係變大。因此具有所謂的壓力脈波容易偏差且血壓計測之精度惡化的問題。
又,壓力脈波的大小係依測定部位的周長而有差異,也具有所謂的血壓計測之精度惡化的問題。亦即,腕帶容積係依其測定時之測定部位的周長等之測定狀態而變化、及由取決於血管容積變化而產生的腕帶壓之變化所產生的壓力脈波係依測定狀態而異,所以具有所謂的血壓測定之精度惡化的問題。
本發明係有鑒於這樣的問題而完成者,其第1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血壓測定裝置,而在使用了隔著扣環而設置的測定用流體袋以及用以捲繞流體袋的機能之構成的血壓測定裝置中,係可適切地將測定用之流體袋固定在身體上以使血壓測定之精度提升。
又,其第2目的在於一種血壓測定裝置,其係可依測定狀態來抑制測定用流體袋內壓與測定用流體袋容積之關係的變化以使血壓測定的精度。
為達成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某情況,血壓測定裝置係具備: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與測定用空氣袋13相當之測定用流體袋;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之與泵21、閥22、泵驅動電路26及閥驅動電路27相當之對測定用流體袋供給流體之供給手段;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線81相當之將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於測定部位的方向之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之與壓力感測器23相當之測定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之感測器、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與壓力感測器33相當之測定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測定的測定用流體袋之壓迫程度的壓迫程度檢測手段;以及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之與CPU(中央處理單元)40相當之用以控制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測定用流體袋的壓迫程度之第1控制手段,且在將測定開始時要對測定用流體袋供給預定量之流體的過程設為第1過程、將第1過程之後、要利用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將測定用流體袋壓迫至預定的壓迫程度為止的過程設為第2過程、以及在第2過程之後、把對測定用流體袋供給流體、其後再將排出流體的過程設為第3過程時,第1控制手段係於第3過程,依據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控制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上述第1、第2過程係相當於第7圖所示的第1、第2過程、上述第3過程係相當於第7圖所示的第3~第4過程。
又,第1控制手段係以在上述第3過程,依據表示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之資訊及表示供給手段中之流體供給量變化的資訊來控制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者為宜。
具體而言,上述第3過程係相當於第7圖所示的第3過程,包含有藉對測定用流體袋供給流體而進行測定用空氣袋之加壓的第1步驟、以及與第7圖所示第4過程相當之、藉由流體排出而進行測定用空氣袋之減壓的第2步驟,第1控制手段係以在第1步驟控制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而使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不會比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的壓迫程度還大者為宜。
或,上述第3過程係相當於第7圖所示的第3過程,包含有藉對測定用流體袋供給流體而進行測定用空氣袋之加壓的第1步驟、以及與第7圖所示第4過程相當之、藉由流體排出而進行測定用空氣袋之減壓的第2步驟,第1控制手段係在第2步驟以控制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使得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不會比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還小者為宜。
或,第1控制手段係以控制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使得測定用流體袋之體積保持為一定者為宜。
或,第1控制手段係以控制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使得測定用流體袋之順從性保持為一定者為宜。具體而言,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係以在將測定用流體袋加壓的工程中加大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及/或在將測定用流體袋減壓的工程中使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變小的方式控制壓迫程度者更好。此外,在此,所謂的順從性係指表示測定用流體袋之容積變化對測定用流體袋的壓力變化之數值,在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P時之測定用流體袋的容積變化設為△V時,有關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P之順從性Cp係表示成Cp=△V/△P。
又,第1控制手段係以從表示第2過程之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之資訊來推定測定部位的周長,基於表示上述第3過程之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的資訊,而因應測定部位的周長來控制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具體而言,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與測定用空氣袋的捲繞狀態(「緊緊捲繞」「和緩捲繞」)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具有第8圖所示那樣的關係,在加壓速度是快速的情況當成測定用流體袋被緊緊捲繞而控制降低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而在加壓速度是緩慢的情況當成測定用流體袋被和緩捲繞而控制增加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
此外,上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具體而言,係以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相當、且隔著與以下的實施形態中之扣環10相當之可撓構件而位在比測定用流體袋之測定部位還遠側的壓迫固定用流體袋者為較佳。
又,第1控制手段係為,從表示第2過程中之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之資訊來推定測定部位的周長,並在推定周長是比既定值還大的情況,亦即在檢測出測定部位的粗細係比設為標準的尺寸還粗的情況,於第2過程中,因應上述測定部位的周長來控制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中之壓迫程度者係較佳。具體而言,其控制係以在第2過程中之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的壓迫程度與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之差變得比在第3過程中之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的壓迫程度與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之差還大的控制者為更好。
又,血壓測定裝置更具備用以控制供給手段中之流體供給的第2控制手段,第2控制手段係從表示第2過程中之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之資訊來推定測定部位的周長,而在推定周長是比既定值還小的情況,亦即在測定出測定部位的粗細是比設定為標準的尺寸還細之情況,於第2過程,控制成利用供給手段供給與上述測定部位的周長對應的量之流體者較佳。具體而言,與上述測定部位的周長對應的量最好為,在周長是上述既定值之情況亦即在測定部位粗細是標準的情況下於第3過程被供給至測定用流體袋之流體的量、與在周長是所推定的周長之情況亦即在測定部位粗細是比標準尺寸還細的情況下於第3過程被供給至測定用流體袋之流體的量之差分。
本發明所涉及的血壓測定裝置,係在將測定用流體袋利用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按壓於測定部位之後,依據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來控制在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之測定用流體袋的壓迫程度,依此可將測定用流體袋適切地固定於測定部位而可提升血壓測定之精度。
又、本發明所涉及的血壓測定裝置係藉由使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的壓迫程度因應測定部位的周長而變化,且藉控制成測定用流體袋之容積與測定部位的周長無關可呈一致的方式而使一定容積的測定用流體袋壓迫在身體上的構造,以抑制依測定狀態(身體之柔軟度、測定部位之周長、捲繞方式等等)的測定用流體袋內壓與測定用流體袋容積之關係的變化。藉此,依測定用流體袋內壓之順從性的變化係被抑制成一定而可提升血壓測定之精度。
【發明最佳實施形態】
以下,茲一邊參照圖面一邊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作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係對同一個零件及構成要素賦予同一個符號。而其等之名稱及機能也是相同。
參照第1圖,本實施形態所涉及的血壓測定裝置(以下,血壓計)1主要備有載置於桌上等的本體2、及用以將屬測定部位的上臂插入之測定部5。本體2的上部備有配置著電源按鈕、測定按鈕等的操作部3、顯示器4、及手肘承座。又,測定部5被安裝成可對本體2變換角度、且備有大致呈圓筒狀之屬機架的殼體6及收納在殼體6之內周部的身體壓迫固定裝置。此外,如第1圖所示般,在通常的使用狀態中、收納在殼體6之內周部的身體壓迫固定裝置並未露出而是由蓋7所覆蓋著。
參照第2圖,在進行血壓測定之際,係將上臂100插入殼體6之內部並將手肘載置上述手肘承座並指示測定開始。上臂100係被上述身體壓迫固定裝置所壓迫固定而被測定血壓。
身體壓迫固定裝置具備:與腕帶相當之用以壓迫測定部位以測定血壓之屬測定用流體袋的測定用空氣袋13;位在測定用空氣袋13的外側可在徑向伸縮之略圓筒形的屬可撓性構件之扣環10;位在扣環10之外側、且依膨脹將扣環10的外周面朝內側推壓以使扣環10縮徑,連同殼體一起透過扣環10將測定用空氣袋13按壓在身體之測定部位的屬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
參照第3圖,於測定部5中,殼體6的內側備有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而依後述的壓迫固定用空氣系統30(參照第4圖)進行膨脹/縮小。
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內側配置有由捲成略圓筒狀之板狀構件所構成的扣環10,其藉由被施加外力而在徑向進行彈性變形。測定用空氣袋13被配置在扣環10之內側,而依後述的測定用空氣系統20(參照第4圖)進行膨脹/縮小。
參照第4圖,血壓計1係包含上述測定用空氣袋13和上述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各自係與測定用空氣系統20及壓迫固定用空氣系統30連接。測定用空氣系統20含有用以測定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之壓力感測器23、對測定用空氣袋13執行給氣/排氣之泵21、及閥22,壓迫固定用空氣系統30含有用以測定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之壓力感測器33、對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執行給氣/排氣之泵31、及閥32。
又,血壓計1中含有控制血壓計1整體的CPU(中央處理單元)40、連接於測定用空氣系統20之放大器28、泵驅動電路26及閥驅動電路27、連接於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放大器38、泵驅動電路36及閥驅動電路37、各自連接於放大器28、38的A/D(類比轉數位)轉換器29、39、記憶要在CPU40執行之程式或測定結果用的記憶體41、顯示測定結果等之顯示器4、及包含測定開始按鈕、電源按鈕等的操作部3。
CPU40係依據自操作部3輸入的操作訊號而執行記憶在記憶體41的預定程式,再對泵驅動電路26、36及閥驅動電路27、37輸出控制訊號。泵驅動電路26、36及閥驅動電路27、37係按控制訊號而使泵21、31及閥22、32驅動以執行血壓測定動作。
壓力感測器23係檢測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並將檢測訊號對放大器28輸入。又,壓力感測器33相當於壓迫程度檢測手段,係檢測與藉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壓迫測定用流體袋的程度相當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並將檢測訊號對放大器38作輸入。被輸入之壓力訊號係各自於放大器28、38被放大至預定振幅,而在A/D轉換器29、39中被轉換成數位訊號之後,再被輸入於CPU40輸入。
CPU40係依據自壓力感測器23、33所獲得的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而執行預定之處理,因應其結果而對泵驅動電路26、36及閥驅動電路27、37輸出上述控制訊號。又,CPU40係依據自壓力感測器23所獲得的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並參照血壓值使測定結果輸出顯示於顯示器4。
第5圖之流程所示之血壓計1的血壓測定動作為,藉由CPU40讀出並執行被記憶在記憶體41中的程式以控制第4圖的各部而被實現。
參照第5圖,一開始,在步驟S11執行了起始化之後,藉由對測定用空氣袋13供給預定量的空氣而進行預先加壓之後,在步驟S12,開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加壓。在此際,CPU40係監視從壓力感測器23獲得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及內壓變化,並在其等值達到預先設定的既定值時,在步驟S13將加壓結束。
其次,在步驟S14,開始測定用空氣袋13之加壓。在此際,CPU40係監視從壓力感測器23獲得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及從壓力感測器33獲得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以判定該差是否既達到預先設定的既定值。在此的既定值,具體而言,是指30mm Hg以上左右的值,以50mm Hg左右的值為宜。又,此既定值係以扣環10之材質、其表面的摩擦力等素材之特性,以及依半徑等之形狀的特性來設定者較佳。再者,此既定值除了預先設定者以外,也可以是以當時對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之預定比例算出並作設定。
在判定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自壓力感測器33獲得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間的差既達上述既定值時(步驟S15為是),對泵驅動電路36及閥驅動電路37輸出控制訊號,而開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加壓(步驟S16)。
測定用空氣袋13之加壓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加壓係一直進行到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達到足以壓閉血管之高壓力為止(步驟S17為是),其後,在步驟S18開始測定用空氣袋13之減壓。在此際,與加壓時同樣地,CPU40係監視自壓力感測器23獲得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自壓力感測器33獲得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並使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減壓以使其差可對當時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維持預定的比例。
CPU40於步驟S19中,係依據從上述步驟S14之測定用空氣袋13加壓時,或步驟S17之測定用空氣袋13減壓時的壓力感測器23所獲得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壓力脈波而算出血壓,並在步驟S20使之顯示於顯示器4。其後,在步驟S21使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及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被開放以解放身體之壓迫。
此外,有關用以在血壓測定時控制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之關係的方法方面,也可以是CPU40控制泵驅動電路36,以於檢出測定用空氣袋13既適切捲繞(捲繞結束)後,自壓力感測器23取得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再依據其值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設為預定壓。具體而言,以在加壓測定用空氣袋13之際執行那樣的控制之情況的具體例而言,茲參照第22圖所示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之時間變化,也可以作成CPU40係取得用以對測定用空氣袋13供給空氣(或排出)之泵驅動電路26(或閥驅動電路27)的驅動電壓α,再以對驅動電壓α加上預定值之電壓β後的起動電壓(α+β)使泵驅動電路36(或閥驅動電路37)驅動。預定值的電壓β不限定為本發明中之特定值,以測定部位之粗細、現在的測定用空氣袋13內壓、測定用空氣袋13之順從性等來決定者較佳。
在本實施形態所涉及的血壓計1中,在上述步驟S16及步驟S18,CPU40係執行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作最適當地保持的控制。具體而言,係執行將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控制成盡可能地保持一定、控制成將順從性盡可能地保持一定、以及控制成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保持一定的關係等等者較佳。在此所謂的順從性係指表示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變化對測定用空氣袋13的壓力變化之數值,在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P變化時之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變化設為△V時,則有關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之順從性Cp係表示成Cp=△V/△P。又,順從性Cp係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之函數。在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低時、因為測定用空氣袋13的容積變小,所以為使其內壓降低一定量,有必要把比在測定用空氣袋13的容積大(內壓P高)時還多的空氣予以排出。為此,如第6圖所示般,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變越低壓則順從性Cp變越大。順從性函數係受測定部位(臂部)之粗細、柔軟度、腕帶之捲繞方式、測定用空氣袋13之材質的特性(彈性力等)等所影響。在上述步驟S16及步驟S18,CPU40係以執行盡可能地抑制第6圖所示那樣的順從性的變化並予以保持一定的控制者為較佳。第19圖所示之、在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減壓之際,從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變化的情況下順從性Cp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之關係,對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進行減壓之際而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被保持為一定時(B),比起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是伴隨著減壓而逐漸變小的通常減壓時(A),順從性之變化可被抑制成較小。再者,在將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一邊增加一邊減壓(C)時,可將順從性更保持成一定。此外,當然也可藉一邊減少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一邊作加壓,而在加壓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之際使順從性Cp更保持成一定。亦即,CPU40係以執行要對測定用空氣袋13供給(或排出)之空氣量的控制、在將測定用空氣袋13內壓P減壓之際用以使順從性Cp保持一定之使容積增加之控制、及/或在加壓測定用空氣袋13內壓P之際使容積減少的控制者較佳。
藉由進行這樣的控制,可由測定結果排除順從性變化之影響,可使在血壓計1之測定精度提升。
在血壓計1之血壓測定動作中,設測定用空氣袋13予備加壓的過程為第1過程(I)、在上述步驟S12使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被加壓的過程設為第2過程(Ⅱ)、在上述步驟S14使測定用空氣袋13被加壓的過程設為第3過程(Ⅲ)、以及在上述步驟S18使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被減壓的過程設為第4過程(Ⅳ)。第7圖係表示第1過程~第4過程中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及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之變動圖。
參照第7圖,在血壓計1,於第2過程中、在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及內壓變化達到既定值以前,亦即在扣環10與測定部位之空間成為適當的容積以前,空氣被加壓供給至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扣環10係在徑向被朝內側推壓以對測定部位按壓。
其後,於第3過程開始朝測定用空氣袋13供給空氣時,其內壓被監視並在達到預定壓力之時間時點、開始朝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供給空氣。CPU40係因應測定用空氣袋13的加壓狀況而算出要朝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供給之空氣量。然後,控制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加壓而使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成為預定的關係。
同樣地,即使在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達到預定壓力之後會減壓的第4過程中,CPU40係因應測定用空氣袋13之減壓狀況而算出來自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空氣排出量。接著,控制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減壓而使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成為預定的關係。
藉由於本實施形態所涉及的血壓計1中進行上述控制,可防止之前第17圖所示那樣、在3過程及第4過程中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超過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其結果,係防止利用第18圖所說明的扣環10在徑向朝外側擴張的事態而得以將測定用空氣袋13適切按壓於測定部位。此乃與提高血壓測定之精度息息相關。
此外,於上述步驟S14中之測定用空氣袋13加壓時,於CPU40執行第20圖之流程所示那樣的處理也可以。
參照第20圖,在步驟S14開始測定用空氣袋13之加壓時,CPU40係在步驟S51執行評估測定用空氣袋13的捲繞速度之處理。具體而言,係依據在測定用空氣袋13之加壓所需要的時間來推定測定部位的周長。例如,在加壓所需要的時間是5秒時、測定部位的周長是30cm,而在10秒時則是25cm等等,而將加壓所需要的時間與測定部位的周長之對應預先作記憶。然後,可使用其來測定出測定部位的周長。CPU40係依據所推定之測定部位的周長來算出泵21的驅動電壓,用以實現用來加壓測定用空氣袋13的目標加壓速度(例如6 mm Hg/秒)。接著,將依據其算出結果的控制訊號對泵驅動電路26作輸出。例如,在測定部位的周長是30cm之情況、可算出泵21的驅動電壓是6V,而在25cm之情況則算出為5V等等。或者預先記憶測定部位的周長與泵21的驅動電壓之對應關係,也可利用其來把必要的泵21之驅動電壓算出。
其後,在步驟S14開始測定用空氣袋13之加壓時,CPU40係取得在其起始之過程(例如在從20mm Hg被加壓到40mm Hg之過程等)的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以確認依步驟S12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壓迫所形成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捲繞是否適當。在測定用空氣袋13之捲繞為適當時(步驟S51為「適當」),上述目標加壓速度係可實現。例如與受捲繞動作中之體動等所影響使測定用空氣袋13未被適切捲繞之情況無關而判定既適切捲繞之情況等,藉由確認測定用空氣袋13之加壓速度,在此階段評估捲繞狀態可修正捲繞狀態。
茲使用是屬於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與測定用空氣袋13的捲繞狀態之關係的概略圖-第8圖來作具體說明。第8圖中,縱軸係自壓力感測器23獲得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橫軸係泵21之屬驅動時間的經過時間。由此等值,在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是比被設定為標準變化量的範圍(第8圖之實線圖表部分之領域)還大的情況(例如在加壓速度是7mm Hg/秒以上的情況)(步驟S51為「快速」),亦即,於第8圖中在「緊緊捲繞」領域所示之領域上存在有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之情況,CPU40係認定測定用空氣袋13對測定部位之捲繞不適當而推定成屬於壓迫過度之(「緊緊捲繞」)。接著,在步驟S53因應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而將用以使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減壓的控制訊號對泵驅動電路36作輸出。在進行如此控制時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變化係顯示於第9A圖。
另一方面,在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是比設定為標準變化量的範圍還小的情況(步驟S51為「緩慢」),亦即,於第8圖中、在「和緩捲繞」領域所示的領域上存在有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之情況(例如在加壓速度是5 mm Hg/秒以下的情況),CPU40係認為測定用空氣袋13對測定部位之捲繞不適當而推定為屬於壓迫力量太弱之(「和緩捲繞」)。然後,在步驟S55因應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而將加壓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用的控制訊號對泵驅動電路36作輸出。進行如此控制時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變化係表示於第9B圖。
藉由在本實施形態所涉及的血壓計1之CPU40中進行上述控制,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被加壓而使相當於腕帶的測定用空氣袋13捲繞於測定部位,而就算是在既開始測定用空氣袋13之加壓後,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對扣環10的推壓係被調整。因此,可防止因測定部位之粗細(周長)使扣環10與測定部位間的空間太小而使測定用空氣袋13緊緊捲繞、或扣環10與測定部位間之空間太大而使測定用空氣袋13和緩捲繞。其結果,可使相當於腕帶的測定用空氣袋13適切地按壓於測定部位。
此外,隔著扣環10將測定用空氣袋13按壓於測定部位上的測定用流體袋壓迫手段並不限定為壓迫固定用空氣袋,若具備同樣機能者則也可以是其他的機構。具體而言,變形例所涉及的血壓計1係如第10A圖、第10B圖所示般,也可取代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而改為具備有線捲繞裝置82,其係將與隔著扣環10將測定用空氣袋13按壓於測定部位之線81及泵驅動電路36相當之未圖示的線捲繞驅動電路驅動以進行線81捲繞的機構。如第10A圖所示般,也可以是利用由線捲繞裝置82所捲繞之線81的勒緊而隔著扣環10將測定用空氣袋13按壓於測定部位,如第10B圖所示利用由線捲繞裝置82所陸續抽出的線81之回捲,而使既隔著扣環10被按壓於測定部位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壓迫緩和。
在變形例所涉及的血壓計1中,係進行第11圖的流程所示之血壓測定動作。參照第11圖,於步驟S31,伴隨著來自CPU40的控制訊號,線捲繞驅動電路係驅動而使線81被線捲繞裝置82所捲繞,測定用空氣袋13係隔著扣環10而被捲繞於測定部位。與上述的血壓測定動作同樣地,CPU40係監視從壓力感測器23獲得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而在達到預定的壓力時、在步驟S32暫時結束線81之捲繞。接著,在步驟S33將測定用空氣袋13加壓至可壓閉血管之足夠高的壓力,而在達成其壓力時、在步驟S34將加壓結束。然後,在步驟S35、開始測定用空氣袋13之減壓,在步驟S36以預定的壓力將減壓結束。而在步驟S37中,從步驟S33之加壓時、或步驟S35之減壓時來自於壓力感測器23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而將血壓值算出,並在步驟S38顯示於顯示器4。其後,在步驟S39開放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及測定用空氣袋13內之空氣而解放身體之壓迫。
變形例所涉及的血壓計1也是,CPU40係在上述步驟S34之測定用空氣袋13加壓時、及/或在步驟S36之減壓時,監視從壓力感測器23獲得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而在達成既定值時,為了利用線捲繞裝置82將線81捲繞/陸續抽出以增加或減少勒緊力而算出在泵驅動電路36之驅動電力。
藉由進行這樣的控制,即便血壓計1是第10A圖、第10B圖所示的構成之情況,也可防止扣環10在徑向朝外側擴張的事態而可將測定用空氣袋13適切地按壓於測定部位。又,也可將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盡可能地控制成保持一定、以及將順從性盡可能地控制成保持一定。
再者,為了實現上述在減壓時將順從性控制成盡可能地保持一定,於CPU40中也可執行如次那樣的控制。
亦即,於步驟S13中、在結束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加壓時,CPU40係如同上述依據加壓所要的時間來推定測定部位的周長。又,在步驟S14由加壓測定用空氣袋13之際的壓力變化來取得最高壓力值。又,在步驟S18取得在將測定用空氣袋13減壓之際的壓力變化。接著,使用此等值,在步驟S18按預先決定的控制規則而執行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容積控制成一定、或將順從性控制成一定。具體而言,係即時監視與空氣供給量變化相當之泵驅動電路26、36中的施加電壓資料、閥22、32之開閉狀態相當的閥驅動電路27、37中的施加電壓資料、及自壓力感測器23、33獲得之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接著,依據此等值來算出用以對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作加壓/減壓之泵31的驅動電壓,在步驟S18將依據其算出結果的控制訊號對泵驅動電路36作輸出。亦即,利用此等資料即時決定要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對應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在步驟S18與測定用空氣袋13的減壓並行地控制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減壓而得以成為既決定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之壓力。
如同上述,在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減壓之際,在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被保持一定時,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係伴隨著減壓而變小,在與通常減壓時相較下,順從性之變化上係被抑制成較小。其情況為,如第21圖所示般,(A)係指在通常減壓時,而(B)指使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減壓。再者,在一邊增加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且一邊作減壓時,成為可將順從性保持更為一定。其情況為,如第21圖所示般,為不使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變化而進行比起使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減壓的情況(B)減去更多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C)。
在上述步驟S18、藉由於CPU40執行此種控制,在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進行減壓之際,利用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而從外側按壓的壓力係變弱。為此,扣環10朝外側擴張而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被控制成一定或增加。其結果為,在測定用空氣袋13減壓時、順從性被盡可能地保持為一定而可使測定精度提升。
在此,將測定部位(例如臂部)之周長(亦即粗細)作多階段(例如大、標準、小)區分時,進行上所述的控制而在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時,順從性被盡可能地保持一定所得之結果,測定部位各粗細的順從性曲線係成為第23圖所示。參照第23圖,在測定部位係粗的情況(臂部尺寸大:A),相較於測定部位的粗細是標準時(臂部尺寸標準:B),順從性係較大,而在測定部位是細時(臂部尺寸小:C)、順從性係較小。其結果為,參照第24圖,在測定部位為粗時(臂部尺寸大:A),亦即在順從性大的時候,與測定部位之粗細是標準時(臂部尺寸標準:B)相較下、振幅係較小。在測定部位是細的時候(臂部尺寸小:C),亦即在順從性小時,振幅係較大。這樣的脈波之振幅係依測定部位之粗細亦即因順從性而異,有時也與測定結果之誤差息息相關。
於是,茲針對用以實現使順從性與測定部位之粗細無關而盡可能地使之一致的控制之在CPU40的控制進行說明。在此,在測定之前,先行檢測測定部位之粗細所屬區分,並將檢測出的區分運用在控制上。在測定部位是粗的情況,扣環10與測定部位之間的空間係小,在測定用空氣袋13是最適當地捲繞時之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量係比在測定部位之粗細是標準的情況還少。又,在測定部位為細的情況,扣環10與測定部位之間的空間係大,而測定用空氣袋13是最適當地捲繞時之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量係比在測定部位之粗細是標準的情況還多。因此,對測定用空氣袋13階段性地注入空氣,檢測在檢測出測定用空氣袋13既被最適當捲繞時之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量,藉此可檢測測定部位之粗細所屬區分。
第25圖表示為實現與測定部位粗細無關地使順從性盡可能一致的控制而在CPU40之控制流程,係與第5圖所示血壓計1的血壓測定動作相當之處理。
參照第25圖,一開始,在步驟ST1執行起始化。在進行此處理的情況,CPU40係內部含有計數器,而在步驟ST1起始化之際將其計數器設為0。
其次,CPU40係對泵驅動電路26輸出控制訊號而在時間X(s)的期間使泵21驅動並對測定用空氣袋13供給預定量之空氣(步驟ST3),並在其狀態使泵21停止驅動。其後,對泵驅動電路36輸出控制訊號並在時間Y(s)的期間使泵31驅動而對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供給預定量的空氣(步驟ST5),在其狀態使泵31停止驅動。然後,CPU40係在對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供給預定量的空氣之後,或對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一邊執行空氣之供給一邊檢測測定用空氣袋13對測定部位之捲繞狀態是否既滿足最適當的捲繞條件(步驟ST7)。而如同先前所說明那樣,測定用空氣袋13之捲繞狀態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係如第8圖所示的關係。於是,以在步驟ST7之測定用空氣袋13之捲繞狀態的一種檢測方法而言,可舉出監視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並將其變化是否包含在預定範圍內之條件與臨限值作比較以進行檢測之方法。又,在步驟ST7之檢測方法並非限定為特定方法,也可以是其他的方法。
在步驟ST7之檢測的結果,在檢測出於步驟ST5中在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被供給預定量的空氣並停止泵31之驅動的狀態中,測定用空氣袋13之捲繞狀態並未滿足最適當的捲繞條件之情況(步驟ST7為否),CPU40係對計數器加1(步驟ST9)並使處理返回步驟ST3。接著,再度於時間X(s)的期間使泵21驅動而對測定用空氣袋13供給預定量的空氣。步驟ST3、ST5係一直被反覆到在步驟ST7檢測出測定用空氣袋13的捲繞狀態既滿足最適當的捲繞條件為止。在其條件滿足被滿足以前,階段性地對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供給各個預定量之空氣。
於步驟ST7之檢測結果,在步驟ST5對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供給預定量之空氣並停止泵31之驅動的狀態中,在檢測出測定用空氣袋13的捲繞狀態滿足最適當的捲繞條件之情況(步驟ST7為是),CPU40係讀出計數器所儲存之數。而計數器所儲存之數係表示在測定用空氣袋13之捲繞狀態達成最適當狀態以前,空氣被階段性地供給至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次數。
如同先前所述,測定用空氣袋13內之空氣量係與測定部位之粗細具有關連。為此,可預先將對測定用空氣袋13階段性地供給空氣時之供給的次數、與測定部位的粗細所屬區分間的關係記憶在記憶體部41等。例如,在此,係設定為記憶有、計數1亦即在上述步驟ST3、5執行各1次的情況、測定部位是粗的區分(臂部尺寸大)、計數2亦即上述步驟ST3、5執行各2次的情況、測定部位之粗細是標準之區分(臂部尺寸標準)、以及計數3亦即上述步驟ST3、5各執行3次的情況、測定部位是細的區分(臂部尺寸小)之關係。該關係可以是預先被記憶在記憶體部41等者,也可以是利用使用者粗細不同的測定部位之取樣等而加以登錄者。
第26圖係顯示在上述步驟ST3~ST7之供給到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空氣量的時間變化圖,茲利用該圖來說明檢測測定部位之粗細所屬區分的方法。第26圖中,縱軸係對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供給之空氣量,而橫軸係表示時間經過。
參照第26圖,在時間X(1)之期間停止泵31並在驅動泵21而對測定用空氣袋13供給空氣之後,在時間Y(1)之期間驅動泵31並使泵21停止而對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供給空氣時(第26圖之Point A),在檢測出測定用空氣袋13是最適當的捲繞狀態之情況,檢測出測定部位之所屬區分是粗的區分(臂部尺寸大)。所以在未檢測出是最適當的捲繞狀態之情況,係再階段性的反覆進行空氣之供給。
然後,在時間X(2)之期間停止泵31並驅動泵21而對測定用空氣袋13供給空氣之後,於時間Y(2)之期間驅動泵31並停止泵21以對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供給空氣時(第26圖之Point B),在檢測出測定用空氣袋13是最適當的捲繞狀態之情況,檢測出測定部位之所屬區分是標準之區分(臂部尺寸標準)。所以在未檢測出是最適當的捲繞狀態之情況,係再階段性的反覆進行空氣之供給。
再者,在時間X(3)之期間停止泵31並驅動泵21而對測定用空氣袋13供給空氣之後,於時間Y(3)期間驅動泵31並停止泵21而對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供給空氣時(第26圖之Point C),在檢測出測定用空氣袋13是最適當的捲繞狀態之情況,係檢出測定部位之所屬區分是細的區分(臂部尺寸小)。
步驟ST11中,CPU40係將既讀出之儲存在計數器之數值與所記憶之上述關係進行比較,以檢測測定部位之粗細所屬區分。在其區分是粗的區分(臂部尺寸大)或細的區分(臂部尺寸小)之情況(步驟ST11中係「大」或「小」),因應其區分而控制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加壓(步驟ST13)。在是標準的區分(臂部尺寸標準)之情況,步驟ST13之控制係跳開。接著其後,係執行與上述步驟S14~S21相當的血壓測定處理(步驟ST15)。
在步驟ST11檢測出測定部位之粗細所屬區分是粗的區分(臂部尺寸大)之情況,在步驟ST13、CPU40係執行以下所要說明之控制。
第27圖係顯示在步驟ST11檢測出測定部位之粗細所屬區分是粗的區分(臂部尺寸大)之情況下、供給至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空氣量的時間變化圖。在第26圖之Point A所示的時間點,檢測出測定用空氣袋13之最適當的捲繞狀態,而在一檢測出測定部位之粗細所屬區分是粗的區分時,移行至步驟ST13、15之處理。然後,在經過時間Y(1)之後係開始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加壓。
如同上述,在測定部位是粗的情況,因為與測定部位的粗細是標準的情況及細的情況相較下順從性係較大,所以與順從性為小的情況相較之下,在壓力變化△P相同時容積變化△V係變大。亦即,與臂部之粗細是標準的情況及細的情況相較,在相同壓力下、測定用空氣袋13膨脹的體積變化係大。於是,在測定部位是粗的情況,為了使順從性降低到與測定部位的粗細是標準之情況相同的程度,有必要執行抑制測定用空氣袋13之膨脹那樣的控制。
在具體的控制方法方面,參照第28圖所示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之時間變化,如上述那樣,在測定部位的粗細是標準(臂部尺寸標準)的時候,CPU40係控制成於上述步驟S15中加壓測定用空氣袋13直到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之差成為預定的值為止,其後、於步驟S16開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加壓,而使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之差A保持在某程度之範圍(第28圖虛線)。在測定部位是粗(臂部尺寸大)的情況也是同樣地控制成使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之差保持在某程度之範圍。以在該情況之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之差B可比在測定部位之粗細是標準(臂部尺寸標準)時之差A還大的方式(B>A),控制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加壓(第28圖鏈線)。在此,具體而言、差B的值未被限定為特定的值,但以是差A的數倍左右者較佳。
第29A圖表示在CPU40未執行上述控制的情況、第29B圖表示在有執行該控制的情況下、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與扣環10之關係圖。
參照第29A圖,在CPU40未執行上述控制之下,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設成與在測定部位之粗細是標準(臂部尺寸標準)時是同樣的情況,在測定部位是粗(臂部尺寸大)的時候,因為與標準(臂部尺寸標準)時相較下,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量少,所以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之差A也小。為此,扣環10之重疊部分L係變小,扣環10與布之間的摩擦力係變小。其結果,測定用空氣袋13係變得容易膨脹。
另一方面,參照第29B圖,CPU40係執行上述控制而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提升成比在測定部位粗細是標準(臂部尺寸標準)時的內壓還高,因測定用空氣袋13內之空氣量少所以在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間之差B控制成變得比測定部位粗細是標準(臂部尺寸標準)時之差A還大的情況,比上述壓力差A還更大的壓力差B被持續加至測定用空氣袋13而抑制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之增加,測定用空氣袋13係與測定部位粗細是標準(臂部尺寸標準)的情況同樣地被壓縮。亦即,如第30圖所示般,順從性係依上述控制而被抑制,可接近於測定部位之粗細是標準(臂部尺寸標準)的情況之順從性。
上述步驟ST13中,在檢測出於步驟ST11中測定部位之粗細是大的區分之情況,於步驟S15之測定處理中,係對泵驅動電路36輸出控制訊號,使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相對於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增加成具有第28圖中以鏈線所示的差。
在步驟ST11檢測出測定部位之粗細為細的區分(臂部尺寸小)的情況,在步驟ST13、CPU40係執行以下所要說明之控制 。
測定部位之粗細與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量係呈上述那樣的關係,所以測定部位之各粗細的順從性和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量係成為第31圖所示那樣的關係。於第31圖中,縱軸係順從性、而橫軸係表示測定用空氣袋13內壓。
由第31圖可清楚了解,在各壓力時之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量係可將順從性曲線積分至壓力而獲得。亦即,在測定部位為細的情況,與粗細是標準時相較之下,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量少。
第32圖係用以說明在測定部位為細的情況下、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與扣環10之關係圖。參照第32圖,在測定部位為細的情況,與是標準(臂部尺寸標準)時相較之下,扣環10重疊的部分L大。為此,扣環10與布之間的摩擦力變大。其結果,測定用空氣袋13欲朝外側擴張的現象係受到抑制。
於上述步驟ST13、在CPU40於步驟ST11檢測出測定部位之粗細是細的區分(臂部尺寸小)之情況,於步驟S15之測定處理中,係對泵驅動電路26輸出用以供給差分之控制訊號,以於測定用空氣袋13內之空氣量是標準的區分(臂部尺寸標準)之情況下可形成與要供給至測定用空氣袋13之空氣量相同量。又、預先按測定部位之各粗細之測定用空氣袋13內之空氣量作測定並將與測定部位之粗細對應的空氣量預先記憶在記憶體部41等處,而藉由讀出其值可獲得所要供給之空氣量。
執行這樣的控制,CPU40係如同第33圖所示般地對測定用空氣袋13供給空氣。第33圖係顯示測定用空氣袋13內之空氣量的時間變化圖,在為了檢測上述測定部位之粗細而階段性地供給空氣之後(時間X(1)~X(3),Y(1)~Y(3)),再對測定用空氣袋13供給空氣,以於測定部位的粗細是標準之情況,可變得與要供給至測定用空氣袋13之空氣量接近。藉由如此的控制,能以與在測定部位之粗細是標準(臂部尺寸標準)的情況相同程度之順從性的條件下進行測定。
再者,也可將檢測出測定部位之粗細是粗的區分(臂部尺寸大)的控制與測定部位之粗細是細的區分(臂部尺寸小)的情況之控制加以組合。藉由組合上述2個控制,測定部位之粗細與順從性之關係乃如第34圖所示般,不論測定部位是粗或細的情況,係成為在接近於標準情況的順從性且相同的條件下執行血壓測定。於第34圖中,虛線係表示在先前第23圖所示之在未執行上述控制的情況之測定部位是粗時(臂部尺寸大:A)及測定部位是細時(臂部尺寸小:C)之順從性與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量之關係,依上述控制,此等係被表示成接近於測定部位之粗細是標準的情況(臂部尺寸標準:B)。其結果為,由測定部位之各粗細的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所獲得之脈波的振幅乃如第35圖所示般,測定部位之粗細係形成與標準情況之振幅相同程度。第35圖中,虛線係表示先前第24圖所示之在未進行上述控制之情況下測定部位是粗時(臂部尺寸大:A)及測定部位是細時(臂部尺寸小:C)之脈波振幅,依上述控制,此等係被表示成接近於測定部位之粗細是標準的情況(臂部尺寸標準:B)。
藉如此的控制,在本實施形態所涉及的血壓計1中,順從性係不易依測定部位之粗細差異的測定狀態而發生變化,亦即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與容積之關係係變難以變化。為此,從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所獲得之壓力脈波係不容易受到依受檢者之測定部位的粗細(亦即臂部周長)而使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不同所造成的影響,可使血壓計測的精度更加提升。
在此揭示的實施形態,所有都僅是例示且不應視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並非上述之說明,而是意味著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所顯示,或和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義或範圍內之所有變更者。
1...血壓計
2...本體
3...操作部
4...顯示器
5...測定部
6...殼體
7...蓋
8...壓迫固定用空氣袋
13...測定用空氣袋
10...扣環
20...測定用空氣系統
23,33...壓力感測器
21,31...泵
22,32...閥
26,36...泵驅動電路
27,37...閥驅動電路
28,38...放大器
29,39...A/D轉換器
30...壓迫固定用空氣系統
40...CPU
41...記憶體
81...線
82...線捲繞裝置
100...上臂
【第1圖】係表示血壓計1之外觀的具體例之斜視圖。
【第2圖】係血壓測定時之血壓計1的斷面概略圖。
【第3圖】係用以說明測定部5之內部構造的斷面圖。
【第4圖】係表示血壓計1之機能構成的具體例之方塊圖。
【第5圖】係表示血壓計1之血壓測定動作的流程。
【第6圖】係說明順從性Cp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之關係的概略圖。
【第7圖】係表示第1過程~第4過程中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及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之變動圖。
【第8圖】係表示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與測定用空氣袋13的捲繞狀態之關係的概略圖。
【第9A圖】係表示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變化之概略圖。
【第9B圖】係表示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變化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變化之概略圖。
【第10A圖】係說明用以把變形例所涉及的血壓計之測定用空氣袋13按壓於測定部位的機構之圖。
【第10B圖】係說明用以把變形例所涉及的血壓計之測定用空氣袋13按壓於測定部位的機構之圖。
【第11圖】係表示變形例所涉及的血壓計1之血壓測定動作的流程。
【第12圖】係表示將隔著扣環而設置的獨立之2個流體袋使用於腕帶之捲繞與血壓測定之構成的血壓測定裝置中之血壓測定動作的流程。
【第13圖】係用以說明壓迫固定用空氣袋及測定用空氣袋之加減壓動作的模式圖。
【第14圖】係用以說明壓迫固定用空氣袋及測定用空氣袋之加減壓動作的模式圖。
【第15圖】係用以說明壓迫固定用空氣袋及測定用空氣袋之加減壓動作的模式圖。
【第16圖】係表示第1過程~第4過程中的壓迫固定用空氣袋及測定用空氣袋的內壓之變動的圖。
【第17圖】係表示壓迫固定用空氣袋的內壓變化及測定用空氣袋的內壓變化之概略圖。
【第18圖】係說明壓迫固定用空氣袋及測定用空氣袋的加減壓動作之模式圖。
【第19圖】係說明在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減壓之際使測定用空氣袋13之容積變化的情況之順從性Cp與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P之關係的概略圖。
【第20圖】係表示調整測定用空氣袋13的捲繞狀態之處理的流程。
【第21圖】係表示第4過程中在控制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減壓時之、在第1過程~第4過程中之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及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之變動圖。
【第22圖】係表示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的內壓之時間變化圖。
【第23圖】係表示測定部位之各粗細的順從性曲線圖。
【第24圖】係表示測定部位各粗細的脈波的振幅圖。
【第25圖】係表示為使順從性一致而在CPU40控制之流程。
【第26圖】係表示供給到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空氣量的時間變化圖。
【第27圖】係表示供給到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之空氣量的時間變化圖。
【第28圖】係表示測定用空氣袋13的內壓之變化圖。
【第29A圖】係表示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與扣環10之關係圖。
【第29B圖】係表示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與扣環10之關係圖。
【第30圖】係表示測定部位各粗細的順從性曲線圖。
【第31圖】係表示測定部位之各粗細的順從性與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量之關係圖。
【第32圖】係表示測定用空氣袋13及壓迫固定用空氣袋8與扣環10之關係圖。
【第33圖】係表示測定用空氣袋13內的空氣量之時間變化圖。
【第34圖】係表示測定部位各粗細的順從性曲線圖。
【第35圖】係表示測定部位各粗細的脈波之振幅圖。

Claims (13)

  1. 一種血壓測定裝置,係具備:測定用流體袋(13);對前述測定用流體袋供給流體之供給部(21、22、26、27、40);將前述測定用流體袋朝測定部位方向壓迫之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8、31、32、36、37、40);測定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之感測器(23);測定依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的前述測定用流體袋之壓迫程度的壓迫程度檢測部(33);及控制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壓迫程度之第1控制部(40),於測定開始時,對前述測定用流體袋供給預定量之流體的過程設為第1過程(I)、和將前述第1過程之後,於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將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對前述測定部位壓迫迄至達到預定壓迫程度之過程設為第2過程(II)、以及在前述第2過程之後對前述測定用流體袋供給流體,其後再將前述流體排出之過程設為第3過程(III、IV)時,前述第1控制部係於前述第3過程,依據前述測定用流 體袋的內壓,控制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前述第1控制部係於前述第3過程中,依據表示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之資訊、及表示前述供給部之前述流體的供給量變化之資訊來控制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前述第3過程係包含對前述測定用流體袋供給流體以加壓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第1步驟(III)、及排出前述流體以使前述測定用流體袋減壓的第2步驟(IV),前述第1控制部係於前述第1步驟中控制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使得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不會變得比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還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前述第3過程係包含對前述測定用流體袋供給流體以加壓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第1步驟(III)、及排出前述流體以使前述測定用流體袋減壓的第2步驟(IV),前述第1控制部係於前述第2步驟中控制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使得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不會變得比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還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前述第1控制部係控制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使前述測定用流體袋之體積被保持成一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前述第1控制部控制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使前述測定用流體袋之順從性被保持成一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係控制前述壓迫程度,使得在加壓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工程中加大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及/或在將前述測定用流體袋減壓的工程中減少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前述第1控制部係由表示前述第2過程中之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之資訊來推定前述測定部位的周長,依據表示前述第3過程中之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之資訊,因應前述測定部位的周長而控制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係壓迫固定用流體袋,且隔著可撓構件而位在比前述測定用流體袋之前述測定部位 還遠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前述第1控制部係由表示前述第2過程中之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之資訊來推定前述測定部位的周長,在推定前述周長是比既定值還大的情況,於前述第2過程,因應前述測定部位的周長而控制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前述第2過程中之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與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之差係比前述第3過程中的前述測定用流體袋壓迫部中之前述壓迫程度與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之差還大。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更具備用以控制前述供給部中之前述流體的供給之第2控制部(40),前述第2控制部係由表示前述第2過程中之前述測定用流體袋的內壓變化之資訊來推定前述測定部位的周長,在推定前述周長比既定值還小的情況,控制成在前述第2過程中利用前述供給部供給與前述測定部位的周長對應的量之流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血壓測定裝置,其中與前述測定部位的周長對應的量,係前述周長是前述既定值的情況時在前述第3過程中被供給至前述測定用流 體袋之流體的量與前述周長是所推定的周長之情況時在前述第3過程中被供給至前述測定用流體袋之流體的量之差分。
TW095144960A 2005-12-05 2006-12-04 能精確測定血壓之血壓測定裝置 TWI4033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50937 2005-12-05
JP2006041036 2006-02-17
JP2006125910A JP4325639B2 (ja) 2005-12-05 2006-04-28 血圧測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27862A TW200727862A (en) 2007-08-01
TWI403310B true TWI403310B (zh) 2013-08-01

Family

ID=38122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4960A TWI403310B (zh) 2005-12-05 2006-12-04 能精確測定血壓之血壓測定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206310B2 (zh)
EP (1) EP1958565B1 (zh)
JP (1) JP4325639B2 (zh)
KR (1) KR100999986B1 (zh)
CN (1) CN101325907B (zh)
TW (1) TWI403310B (zh)
WO (1) WO20070664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5639B2 (ja) 2005-12-05 2009-09-02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CN102264296B (zh) * 2008-12-26 2013-09-04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生体信息获取系统及生体信息获取方法
CN102307519B (zh) * 2009-02-06 2014-07-30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具有卷绕在测定部位上的袖袋的血压测定装置
JP5316117B2 (ja) * 2009-03-12 2013-10-16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腕帯選定装置
JP5335498B2 (ja) * 2009-03-18 2013-11-06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圧計
JP5424756B2 (ja) * 2009-07-15 2014-02-26 テル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5424757B2 (ja) * 2009-07-15 2014-02-26 テル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5366704B2 (ja) * 2009-08-21 2013-12-11 フクダ電子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計測装置
WO2011059429A1 (en) * 2009-11-11 2011-05-19 Kaz, Incorporated Cuff for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
JP5589501B2 (ja) * 2010-03-30 2014-09-17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5640527B2 (ja) * 2010-07-28 2014-12-17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CH703815A1 (de) * 2010-09-16 2012-03-30 Hsr Hochschule Fuer Technik Rapperswil Kniescheibengreifer, Gerät zum Bewegen einer Kniescheibe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des Geräts zum Bewegen einer Kniescheibe.
JP2012139286A (ja) * 2010-12-28 2012-07-26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血圧測定装置
JP5718189B2 (ja) * 2011-08-23 2015-05-13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WO2015121892A1 (en) * 2014-02-13 2015-08-20 Nec Corporation A blood pressure meter and cuff
JP6627502B2 (ja) * 2015-12-28 2020-01-0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6852446B2 (ja) * 2017-02-16 2021-03-31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JP6783691B2 (ja) 2017-03-27 2020-11-1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血圧計及び血圧測定装置
JP6859236B2 (ja) * 2017-09-13 2021-04-14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血圧計
EP3456252A1 (en) * 2017-09-14 2019-03-2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Inflation apparatus for an inflation-based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7019416B2 (ja) * 2017-12-28 2022-02-15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7019415B2 (ja) * 2017-12-28 2022-02-15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6976841B2 (ja) * 2017-12-28 2021-12-0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6976842B2 (ja) * 2017-12-28 2021-12-0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6896609B2 (ja) * 2017-12-28 2021-06-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EP3628217A1 (en) * 2018-09-26 2020-04-0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wearable cuff
KR102482081B1 (ko) * 2020-06-22 2022-12-28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혈압을 측정하기 위한 가이드를 제공하는 마사지 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82332A1 (en) * 2004-02-18 2005-08-18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Device for securing living body by pres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95483B2 (ja) 1989-09-22 1998-09-1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光パワー制御回路
JP3039123B2 (ja) 1992-03-20 2000-05-08 株式会社エー・アンド・デイ 血圧計とそのカフ
JP3113737B2 (ja) 1992-06-03 2000-12-04 テル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H0614889A (ja) 1992-07-03 1994-01-25 Omron Corp 血圧測定用カフ自動巻付装置
US5797850A (en) * 1993-11-09 1998-08-25 Medwav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blood pressure of an artery
US6186967B1 (en) * 1997-12-18 2001-02-13 Frank Messina Elevation support for a limb
JPH11309119A (ja) 1998-04-27 1999-11-09 Omron Corp 血圧計用カフ
US6336901B1 (en) * 1998-04-27 2002-01-08 Omron Corporation Sphygmomanometer cuff achieving precise 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JPH11318835A (ja) 1998-05-08 1999-11-24 Omron Corp 生体圧迫装置
US6224558B1 (en) * 1999-03-12 2001-05-01 Critikon Company, L.L.C. Signal enhancing and artifact reducing blood pressure cuff
DE60223747T2 (de) * 2001-05-07 2008-10-30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Am Handgelenk zu tragende Manschette eines Blutdruckmessgeräts
JP3790212B2 (ja) 2002-11-28 2006-06-28 コーリンメディカル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3779274B2 (ja) 2003-01-14 2006-05-24 株式会社テクノクラーツ 血圧測定用カフ自動巻付装置
JP3815487B2 (ja) 2004-04-26 2006-08-30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用帯の巻付け制御装置
RU2281687C1 (ru) 2005-02-14 2006-08-20 Пензе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ГУ) Способ мониторинга артериаль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JP4325639B2 (ja) 2005-12-05 2009-09-02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82332A1 (en) * 2004-02-18 2005-08-18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Device for securing living body by pres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25639B2 (ja) 2009-09-02
TW200727862A (en) 2007-08-01
CN101325907B (zh) 2010-10-27
EP1958565B1 (en) 2014-05-07
CN101325907A (zh) 2008-12-17
KR20080072963A (ko) 2008-08-07
KR100999986B1 (ko) 2010-12-10
US20090163823A1 (en) 2009-06-25
EP1958565A4 (en) 2010-02-24
WO2007066461A1 (ja) 2007-06-14
EP1958565A1 (en) 2008-08-20
US8206310B2 (en) 2012-06-26
JP2007244837A (ja) 2007-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3310B (zh) 能精確測定血壓之血壓測定裝置
US7118535B2 (en) Electronic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method
JP4240034B2 (ja) 血圧測定装置
KR100695711B1 (ko) 혈압 측정용 띠의 권취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4470876B2 (ja) 電子血圧計
US9642540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US9119538B2 (en)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US9596996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and control program of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TWI418337B (zh) 高精確度血壓計及血壓量測方法
RU238943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змерения кровя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обеспечивающее возможность точн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кровя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JP5405860B2 (ja) 血圧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