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1921B -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光碟之資料記錄方法及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光碟之資料記錄方法及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1921B
TWI391921B TW093118197A TW93118197A TWI391921B TW I391921 B TWI391921 B TW I391921B TW 093118197 A TW093118197 A TW 093118197A TW 93118197 A TW93118197 A TW 93118197A TW I391921 B TWI391921 B TW I3919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cording
area
recording layer
recording
lear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18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06885A (en
Inventor
Naoyasu Miyagawa
Motoshi Ito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06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06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1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192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11B7/1267Power calib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Description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光碟之資料記錄方法及再生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包含複數個資訊記錄層,至少在二個資訊記錄層中,設有用以求取最佳記錄條件之記錄學習區域的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此光碟之資料記錄方法及再生方法。
近年來,光碟日趨高密度化、大容量化,確保光碟之可靠性亦越來越重要。因此,為確保可靠性,提出了一種於光碟設置記錄學習區域,藉由在此記錄學習區域試行記錄,以進行求取記錄條件之記錄學習處理的技術(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1-338422號公報)。所謂記錄學習,係指將記錄時照射於光碟之雷射光相關的脈衝條件予以最佳化的動作。該脈衝條件,例如,包含記錄時照射於光碟之雷射脈衝的功率值,雷射脈衝之產生時序及長度等。
又,對記錄再生用之雷射光於雷射光射入側(前側)配置半透明的資訊記錄層,再於內側配置資訊記錄層來加以雙層化,據以使記錄容量加倍之光碟,亦在頻繁的開發中。此種雙層型光碟中亦需要記錄學習,而提出了一種分別就前方之資訊記錄層(稱L1層)與內側之資訊記錄層(稱L0層),在資料之記錄前進行記錄條件之學習的技術(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0-311346號公報)。
然而,上述記錄學習動作,有可能在L0層無法進行最佳記錄條件之抽出。記錄學習中,為記錄資料而與適當 之記錄功率(最佳記錄功率)相較,有可能以相當高的功率記錄測試訊號。因此,即使是在最佳記錄功率下有無L1層之記錄不會對L0層之記錄品質造成影響的光碟,在相當高功率的高測試記錄功率下,當雷射光通過L1層時會受倒強度變化等之影響,而有可能因記錄學習動作而無法獲得L0層之最佳記錄功率。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在具備複數個可記錄之資訊記錄層之光碟中,無論位於雷射光射入側之資訊記錄層的記錄狀態為何,內側之資訊記錄層亦能以良好精度進行記錄學習之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並進一步提供使用此光碟之資料記錄方法及再生方法。
本發明之光碟,包含複數個資訊記錄層,藉由從一面射入之雷射光,將資訊記錄於分別設於該複數個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其特徵在於:該複數個資訊記錄層,包含第1資訊記錄層,以及較該第1資訊記錄層設於雷射光射入側、且從接近該第1資訊記錄層側起依序配置的第2~第N資訊記錄層(N係2以上之整數);該第1資訊記錄層,包含讀取專用的控制資料區域、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1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1使用者記錄區域;第2~第N資訊記錄層中之至少一個資訊記錄層,在將該資訊記錄層作為第i資訊記錄層(i係滿足2≦i≦N之整數)時,其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i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i 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i使用者記錄區域;該第1記錄學習記錄區域與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彼此不同之半徑位置,且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設置該控制資料區域之半徑位置範圍內。
又,本發明之光碟中,第i記錄學習區域配置在設置該控制資料區域之半徑位置範圍內的構成,亦包含在存在軌道之偏心及公差等時,第i記錄學習區域從控制資料區域之半徑位置範圍內略微突出的情形。
又,上述本發明之光碟中,所謂N=2,係指配置在較第1資訊記錄層更靠近雷射光射入側之資訊記錄層為一個的情形。亦即,此時配置在較第1資訊記錄層更靠近雷射光射入側之資訊記錄層,僅有第2資訊記錄層。
本發明之光碟製造方法,係製造至少包含第1資訊記錄層,以及較該第1資訊記錄層設於雷射光射入側、且從接近該第1資訊記錄層側起依序配置的第2~第N資訊記錄層(N係2以上之整數)的光碟,其特徵在於:將該第1資訊記錄層形成為,至少包含讀取專用的控制資料區域、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1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1使用者記錄區域;將第2~第N資訊記錄層中之至少一個資訊記錄層形成為,在將該資訊記錄層作為第i資訊記錄層(i係滿足2≦i≦N之整數)時,其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i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i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i使用者記錄區域;將該第1 記錄學習記錄區域與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彼此配置在不同之半徑位置,並且將該第1記錄學習記錄區域與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形成為,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設置該控制資料區域之半徑位置範圍內。
本發明之資料記錄方法,係從光碟之一面射入雷射光,以將資訊記錄在分別設於該光碟所含之該複數個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其特徵在於:該光碟包含第1資訊記錄層,以及較該第1資訊記錄層設於雷射光射入側、且從接近該第1資訊記錄層側起依序配置的第2~第N資訊記錄層(N係2以上之整數);該第1資訊記錄層,包含讀取專用的控制資料區域、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1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1使用者記錄區域,該第2~第N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2~第N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2~第N使用者記錄區域;將資料記錄於該第1~第N資訊記錄層之前,透過該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之至少一個於該控制資料區域之至少一部分照射雷射光,以進行記錄於該控制資料區域之控制資料的再生。
本發明之資料之再生方法,係從光碟之一面射入雷射光,以進行分別設於該光碟所含之該複數個資訊記錄層之軌道中所記錄之資料的再生,其特徵在於:該光碟包含第1資訊記錄層,以及較該第1資訊記錄層設於雷射光射入側、且從接近該第1資訊記錄層側起依序配置的第2~第 N資訊記錄層(N係2以上之整數);該第1資訊記錄層,包含讀取專用的控制資料區域、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1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1使用者記錄區域該第2~第N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2~第N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2~第N使用者記錄區域;進行該第1~第N資訊記錄層中所記錄之資料的再生前,透過該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之至少一個於該控制資料區域之至少一部分照射雷射光,以進行記錄於該控制資料區域之控制資料的再生。
本發明之光碟,於第1資訊記錄層設有再生專用之控制資料區域與第1記錄學習區域,於第2~第N資訊記錄層(設置在較第1資訊記錄層更靠近雷射光射入側)之至少一個(第i資訊記錄層)中,則在設置第1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區域之半徑位置範圍內設有第i記錄學習區域。亦即,第1資訊記錄層、與第2~第N資訊記錄層中之至少一個層,係構成為各層所含之記錄學習區域不設在相同半徑位置(記錄學習區域不重疊)。例如,就本發明之工碟中所含之資訊記錄層為二層(第1資訊記錄層及第2資訊記錄層)之情形加以說明的話,第2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此第2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2記錄學習區域、與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2使用者資料記錄 區域,第1記錄學習區域與第2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半徑位置彼此不同的區域,且第2記錄學習區域係與控制資料區域對向配置。因此,即使因位於前方之第i資訊記錄層之記錄狀態而使穿透之雷射光強度受到影響時,亦能適當進行對第1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此外,雖然第i記錄學習區域係設置在第1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區域所配置的半徑位置範圍內,亦即,第i記錄學習區域與控制資料區域重疊,但即使雷射光在穿透前方之第i資訊記錄層時因受該記錄學習區域之記錄狀態影響而產生強度變化,亦幾乎不會對控制資料區域之再生訊號品質造成任何影響。又,於第1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置有控制資料區域、第1記錄學習區域、與第1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於第i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置有第i記錄學習區域與第i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
本發明之光碟中,在N為3以上之整數,第2~第N資訊記錄層所含之至少二個資訊記錄層,分別包含用以學習記錄資料時之記錄條件的記錄學習區域時,該二個資訊記錄層所含之記錄學習區域最好是彼此配置在不同之半徑位置。如此,在進行配置在較內側(由雷射光射入側視之)之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時,由於不會受配置在較前側(由雷射光射入側視之)之資訊記錄層之記錄狀態的影響,因此能適當進行對位於內側之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
本發明之光碟中,在N為3以上之整數,第3~第N 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至少一個資訊記錄層(設此資訊記錄層為第j資訊記錄層。j係滿足3≦j≦N之整數),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第j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j記錄學習區域時,第j記錄學習區域最好是配置在第2~第j-1資訊記錄層中、設置不進行資料記錄之區域的半徑位置範圍內。如此,不致縮減記錄容量,而能實現具有複數個資訊記錄層之光碟。
本發明之光碟之第1~第N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第k資訊記錄層(k係滿足1≦k≦N-1之整數)及第k+1資訊記錄層中,在第k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此第k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k記錄學習區域,第k+1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此第k+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k+1記錄學習區域的情形時,第k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第k+1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外周半徑(R2)、與第k資訊記錄層及該K+1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最好是能滿足R1-R2≧2△e之關係。又,此時,第k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第k+1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外周半徑(R2)、與第k資訊記錄層及K+1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以及雷射光收歛於第k資訊記錄層時雷射光於第k+1資訊記錄層之光束直徑(D),最好是能滿足R1-R2≧2△e+D之關係。又,此時,第k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第k+1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外周半徑(R2)、與第k資訊記錄層及K+1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 值(△e)、以及軌道始端之半徑位置之公差(△r),最好是能滿足R1-R2≧2(△e+△r)之關係,進一步考量雷射光收歛於第k資訊記錄層時該雷射光於第k+1資訊記錄層之光束直徑(D),則尤以滿足R1-R2≧2(△e+△r)+D之關係為佳。將R1-R2設為以上之關係,則即使在存在軌道之偏心或公差等情形時,由於能使彼此相鄰之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第k記錄學習區域與第k+1記錄學習區域不重疊,因此能適當進行對位於內側之第k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
本發明之光碟,從雷射光射入面至第1資訊記錄層之距離,與具有單一資訊記錄層之光碟中雷射光射入面與單一資訊記錄層的距離最好是相等。
本發明之光碟,可於第1資訊記錄層所含之控制資料區域,記錄關於第1~第N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此時,對第1資訊記錄層進行存取即能獲得所有資訊記錄層之識別資訊,因此具有例如啟動(start up)動作變快的優點。
本發明之光碟中,將使用者資料寫入該第1~第N資訊記錄層,可從內周往外周或從外周往內周連續進行。若以此方式設定寫入方向的話,由於可不受前方資訊記錄層之記錄狀態的影響而將使用者資料寫入內側的資訊記錄層,因此就前方之資訊記錄層而言,具有例如記錄材料之選擇性較大的優點。
本發明之光碟中,宜於該控制資料區域,以選自浮凸坑、波動槽及波動坑之至少一種方式預先記錄控制資料。
本發明之光碟中所含之複數個資訊記錄層中,可進一步包含從雷射光射入面觀察、配置在較第1資訊記錄層遠(相對第1資訊記錄層配置在雷射光射入側與相反側)之資訊記錄層。
本發明之光碟之製造方法,係將該第1資訊記錄層及第i資訊記錄層形成為第1記錄學習區域、與第2~第N資訊記錄層中之至少一個資訊記錄層之第i記錄學習區域彼此配置在不同之半徑位置,且將第i記錄學習區域配置在設置控制資料區域之半徑位置範圍內。因此,如上述本發明之光碟般,無論位於雷射光射入側之第i資訊記錄層的記錄狀態為何,皆能對第1資訊記錄層以良好精度進行記錄學習。
本發明之資料記錄方法及再生方法,係在進行資料之記錄或再生前,預先透過配置在前方之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區域,對控制資料區域照射雷射光,以進行控制資料的再生。如此,即能獲得各資訊記錄層之識別資訊等,以適當的條件對每一資訊記錄層進行資料之記錄或再生。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1》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光碟之一實施形態的立體圖。本實施形態之光碟101設有二層資訊記錄層,係藉由從一面射入之雷射光來對各資訊記錄層進行資料記錄及再生的單面雙層型光碟。圖1中,102係基板、103係第1資訊記錄層、104係以黏著樹脂等形成之間隔層,105係第2 資訊記錄層、106係光穿透層。從光穿透層106側照射雷射光,將資料記錄於第1資訊記錄層103及第2資訊記錄層105或進行再生。各層之厚度,例如光穿透層106約為70~80μm、間隔層104約為20~30μm(但光穿透層106與間隔層104之合計厚度約為95~105μm)。基板102為1.1mm、第1資訊記錄層103及第2資訊記錄層105皆為數10nm~數100nm。對各層以此方式形成之光碟照射的記錄再生用雷射光,例如其波長為405nm、聚光透鏡之數值孔徑為0.85。
本實施形態之雙層型光碟101中,第1資訊記錄層103相對光射入面之位置,最好是與僅具有一資訊記錄層之單層光碟(未圖示)中資訊記錄層相對光射入面之位置相同,例如,第1資訊記錄層103係配置在力光射入面100μm之位置。
圖2,係顯示光碟101之第1資訊記錄層103之構造的圖。於第1資訊記錄層103形成有軌道201。軌道201,可以是複數個軌道形成為同心圓狀、或單一軌道形成為螺旋狀,亦可是複數個軌道形成為螺旋狀。
第1資訊記錄層103,包含預錄區域202與可記錄區域203。預錄區域202中,儲存有用以存取第1資訊記錄層103所需之各種參數。預錄區域202係配置在光碟之最內周。於可記錄區域203,係進行用以記錄學習之試記錄及使用者資料之記錄。可記錄區域203係配置在預錄區域202之外周。
又,圖2中顯示了第1資訊記錄層103之構成,第2資訊記錄層105亦大致相同。
圖3,係顯示圖1所示之光碟101之第1資訊記錄層及第2資訊記錄層105中之配置區域之配置構造例。
第1資訊記錄層103之預錄區域202a,係記錄有光碟之識別資訊等資訊之區域。此資訊,係以形成於基板102或間隔層104(參照圖1)之浮凸狀坑(emboss pit)、波動槽(wobble groove)、或波動坑(wobble pit)等方式加以記錄之區域。
預錄區域202a,包含作為緩衝之保護區域301a與控制資料區域302a。控制資料區域302a,記錄有光碟種類、光碟尺寸、光碟構造、通道位元(channel bit)、資料存取區配置資訊、記錄線速度、可再生最大功率、記錄功率資訊、記錄脈衝資訊及光碟固有資訊中之至少一種,來作為光碟之識別資訊。本實施形態中,控制資料區域302a,包含關於第1資訊記錄層之資訊與關於第2資訊記錄層之資訊的雙方。
第2資訊記錄層之預錄區域202b,至少包含作為緩衝之保護區域301b。
第1資訊記錄層之可記錄區域203a,包含:可在預錄區域202a與可記錄區域203a之軌距不同時使用為軌距之遷移區域、不含資料的保護區域303a,第1記錄學習區域304a、緩衝區域305a、利用為收納光碟101之各種特性等資訊之驅動程式管理資訊區域306a、緩衝區域307a、記錄 使用者資料等之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a、緩衝區域309a、為因應日後擴張用之空白區域的保留區域310a、緩衝區域311a、以及不含資料之保護區域312a。
第2資訊記錄層之可記錄區域203b,包含: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保護區域303b、保留區域304b、緩衝區域305b、保留區域306b、緩衝區域307b、記錄使用者資料等之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b、緩衝區域309b、保留區域310b、緩衝區域311b、以及保護區域312b。保護區域303b,312b係不含資料之區域。保留區域304b,306b,310b係為因應日後擴張用之空白區域。
第1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保護區域303a與第2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保護區域303b,係配置在相同的半徑位置。
此外,第2資訊記錄層之可記錄區域203b中所含之保留區域304b、緩衝區域305b即保留區域306b,係分別配置在與第1資訊記錄層之第1記錄學習區域304a、緩衝區域305a及驅動程式管理資訊區域306a相同的半徑位置。
又,第2資訊記錄層之可記錄區域203b中所含之緩衝區域307b、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b、緩衝區域309b、保留區域310b、緩衝區域311b及保護區域312b,係分別配置在與第1資訊記錄層之緩衝區域307a、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a、緩衝區域309a、保留區域310a、緩衝區域311a及保護區域312a相同的半徑位置。
本實施形態中,使光碟旋轉以循軌進行記錄或再生時之方向,於第1資訊記錄層103係從內周往外周(箭頭 313a)、於第2資訊記錄層105則係從外周往內周(箭頭313b),分別連續的進行記錄或再生。又,本實施形態中對光碟進行資料之記錄或再生時,首先,係透過第2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對控制資料區域302a照射雷射光,據以讀出第1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區域302a中所記錄之控制資料的一部分或全部。
圖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中,第1資訊記錄層及第2資訊記錄層中所含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區域配置圖。該圖中,於上部顯示有第1資訊記錄層之保護區域301a、控制資料區域302a、保護區域303a、第1記錄學習區域304a、緩衝區域305a、驅動程式管理資訊區域306a、緩衝區域307a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a。該圖中,於下部顯示有第2資訊記錄層之保護區域301b、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保護區域303b、保留區域304b、緩衝區域305b、保留區域306b、緩衝區域307b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b。
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係與第1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區域302a對向配置。亦即,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係配置在控制資料區域302a所設置之半徑位置範圍內。此外,雖然在存在軌道之偏心及公差等時,亦有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一部分從控制資料區域302a略微突出(與保護區域303a稍微重疊)之情形,但此處,在此種情形下,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亦係配置在控制資料區域302a之半徑位置範圍內。詳言之,係配置成第2記錄學習區域 302b之最外週半徑R2與控制資料區域302a之最外周半徑R4相等,且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最內週半徑R3與控制資料區域302a之最內周半徑R5相等、或大於控制資料區域302a之最內周半徑R5。由於在控制資料區域302a,僅係對坑及波動形狀照射雷射光並檢測反射光量,以再生記錄於該處之控制資料,因此在雷射光穿透第2資訊層時,即使因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記錄狀態而產生強度變化,亦幾乎不會對控制資料之再生訊號品質造成影響。
以下,使用圖12A~圖12D,簡單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光碟(參照圖1)之製造方法。
首先,製作用以形成軌道、浮凸坑(用以將資訊訊號記錄於基板102)之主模版(master stamper)。以下,說明主模版之一形成方法例。首先,於壓模原版1001塗布光阻以形成光阻層1002(參照圖12A)。使設有光阻層102之壓模原版1001旋轉,一邊於光阻層1002照射雷射光一邊以既定速度將照射位置移動於半徑方向,使光阻層1002之欲形成螺旋狀軌道的部分曝光(參照圖12B)。圖12中,1003係光阻層1002之曝光部。此時,於雷射光之光程上設置偏光器(未圖示),根據輸入的訊號(例如對應位址資訊的訊號)使雷射光往半徑方向微幅振動,即能使軌道波動(wobble)。使用此種方式,即能將位址資訊作為軌道之波動記錄於光碟全面。進一步的,不僅是位址資訊,亦能在對應前述控制資料區域之半徑位置,視控制資料形成波動 之軌道。以此方式,藉由在既定位置形成控制資料,即能在既定半徑位置形成控制資料區域。曝光後,經顯影及蝕刻步驟來露出凹凸形狀(參照圖12C)。接著,藉由轉印此凹凸形狀(參照圖12D)來形成主模版1004(參照圖12E)。本實施形態之光碟,由於係採用所謂的槽內(in groove)記錄,因此係從主模版1004進一步轉印來製作母模版(mother stamper)1005(參照圖12F)。採用以上述方式形成之母模版1005,使用聚碳酸酯或PMMA等材料以射出成型等方式,來形成表面設有軌道(對應位址訊號及控制資料)的基板102。以此方式形成基板102,即能將後續製程中形成於基板102上之第1資訊記錄層之各區域,配置成如圖4所示。又,以上說明之方法中縮係以波動來形成控制資料區域,但亦可以浮凸方式形成。此時,不設置偏光器,而在雷射光光程上設置光強度調變器,視輸入之訊號(此處係對應控制資料之訊號)調變雷射光強度,即能在光阻層形成坑狀之曝光部。此時,從顯影後之處理,與波動之情形相同。
之後,於基板102上,以濺鍍法形成由複數個光學薄膜構成之第1資訊記錄層103。所謂複數個光學薄膜,例如,係金屬反射膜,介電體保護層、介面層、記錄層、介面層及介電體保護層,以此順序形成在基板上之多層膜。又,多層膜中,可省略部分的介面層及介電體保護層。此外,配錄層係使用例如包含Ge、Te及Sb之覆寫型相變化材料、或包含Te、Pd及O等之追加型相變化材料、以及 包含Cu及Si之追加型金屬材料等。此外,亦可設置色素系記錄層來作為光學薄膜,此時,除濺鍍法外亦可使用旋轉塗布法。
以此方式在基板102上形成多層膜後,形成由樹脂構成之間隔層104。使用另外製作之主模版(不同於用來製作基板102之主模版的另一主模版。此外,此主模版之形成方法亦與前述主模版類似),以光聚合(2P)法、或將該主模版壓製於片狀雙面膠帶之方法等,在間隔層104之形成第2資訊記錄層側之表面亦形成用以記錄資訊訊號之軌道或浮凸坑。以此方式形成間隔層104,即能將後續製程中形成於間隔層104上之第2資訊記錄層105之各區域,配置成如圖4所示。
形成間隔層104後,雖以第1資訊記錄層103相同的方法來形成第2資訊記錄層105,但由於第2資訊記錄層105會使一部分記錄再生用雷射光穿透,因此與第1資訊記錄層103之光學薄膜具有不同之構成。例如,可採用塗布光硬化性樹脂以旋轉塗布法加以形成之方法、或貼合樹脂片之方法等加以形成。
如前所述,使用設有軌道及浮凸坑形狀(對應位址訊號及控制資料)之主模版來形成基板102及間隔層104,即能製作各區域以前述位置關係(如圖4所示)配置之光碟101。
本實施形態之光碟,如圖4所示,係在與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重疊之半徑位置配置控制資料區域302a,因 此無須在第1資訊記錄層103之對向於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區域追加保留區域。一般而言,設有一層資訊記錄層之單層光碟,由於在資訊記錄層之前(較資訊記錄層靠近雷射光射入側)並無其他資訊記錄層(相對於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之第2資訊記錄層),因此不存在用來避免前方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區域之影響的保留區域。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亦可將第1資訊記錄層作成為與此種單層光碟具有相同的區域構成。例如,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a及308b之最內周半徑R0可與單層光碟相同,因此使用者資料之記錄容量不會減少。如此,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a,308b之半徑、位址與單層光碟之情形相同,因此使用光碟記錄再生裝置對本實施形態之光碟進行資料之記錄或再生時的存取皆容易。故可避免使用者資料等之記錄容量的縮減。
此外,在控制資料區域302a與第1記錄學習區域304a之間,配置有保護區域303a。保護區域303a之寬度,相當於第1記錄學習區域304a之最內周半徑R1與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最外周半徑R2的差。本實施形態中,保護區域303a之寬度(R1-R2),係考量第1及第2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雷射光收歛於第1資訊記錄層時雷射光在第2資訊記錄層之光束直徑(D)、以及軌道始端之半徑位置的公差(△r)來設定。據此,即使存在軌道之偏心及公差之情形時,亦能使第1記錄學習區域304a與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不至於重疊,因此能適當 的進行記錄學習。一般來說,由於軌道之偏心及公差在二個資訊記錄層之間(第1資訊記錄層與第2資訊記錄層之間)有反方向之情形,因此假設最差的情況,將其設定為R1-R2≧2×(△e+△r)+D較佳。如此,即能使保護區域303a具有充分的寬度,而能更適當的進行記錄學習。
又,第2資訊記錄層中,由於在與第1記錄學習區域304a相同之半徑位置配置有不記錄資料的保留區域304b,因此隨時能通過一定狀態(未記錄狀態,或將來有任何資訊記錄於保留區域304b時,則為以最佳記錄功率記錄的狀態)之第2資訊記錄層進行安定的記錄學習。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於第1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區域302a,儲存有第1資訊記錄層與第2資訊記錄層之雙方的記錄脈衝等媒體固有資訊。據此,由於先對第1資訊記錄層進行存取即能獲得所有的識別資訊,因此具有光碟之啟動動作變得較快的優點。
能對本實施形態之雙層型光碟進行使用者資料之記錄再生的光碟記錄再生裝置,一般來說,亦能對單層光碟使用者資料之記錄再生。如前所述,本實施形態之雙層型光碟中,係將相對光射入面之第1資訊記錄層之位置,設定成與僅具有一資訊記錄層之單層光碟中相對光射入面之資訊記錄層之位置相同。亦即,本實施形態之雙層型光碟,係將控制資料區域302a配置在與單層光碟之資訊記錄層相對光射入面之相同位置的第1資訊記錄層。因此,將本實施形態之雙層型光碟裝載於光碟記錄再生裝置時,即能以 和單層光碟相同之光學條件,將雷射光照射於控制資料區域302a。據此,能獲得順暢的讀取識別資訊之效果。
又,亦可定出圖3之箭頭313a及313b所示之記錄再生方向,於第1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往外周連續記錄使用者資料,第1資訊記錄層之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a滿了後,從第2資訊記錄層之外周往內周記錄使用者資料。此時,於第1資訊記錄層記錄使用者資料時,由於雷射光會穿透的第2資訊記錄層全為未記錄狀態,因此即使是最佳記錄功率亦能使用會因第2資訊記錄層之記錄,而使穿透光受到影響之記錄材料,第2資訊記錄層之材料的選擇範圍非常廣。即使使用此種記錄材料,根據本構成,由於第1記錄學習區域304a與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不會重疊,因此能適當進行記錄學習一事自是無庸贅言。特別是,僅能記錄一次的Write-once(追記型)光碟,由於如前所述,一般係從內周往外周、或從外周往內周連續記錄,因此使用本構成之效果非常大。
《實施形態2》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光碟的另一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之光碟,具備二層的資訊記錄層,除配置於各資訊記錄層之區域構造不同外,與實施形態1之光碟相同。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光碟,能獲得與實施形態1之光碟相同的效果。
圖5,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之第1資訊記錄層及第2資訊記錄層中所含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 區域配置圖。該圖中,於上部顯示有第1資訊記錄層之保護區域301a、控制資料區域302a、保護區域303a、第1記錄學習區域304a、緩衝區域305a、驅動程式管理資訊區域306a、緩衝區域307a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a。該圖中,於下部顯示有第2資訊記錄層之保護區域301b、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保留區域501b、保護區域303b、保留區域304b、緩衝區域305b、保留區域306b、緩衝區域307b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b。又,與實施形態1之光碟之各區域實質上相同之區域,係賦予與實施形態1相同之符號(參照圖4),並省略詳細之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中,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係與控制資料區域302a對向配置。亦即,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係配置在控制資料區域302a所設置之半徑位置範圍內。此外,雖然在存在軌道之偏心及公差等時,亦有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一部分從控制資料區域302a略微突出(與保護區域301a稍微重疊)之情形,但此處,在此種情形下,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亦係配置在控制資料區域302a之半徑位置範圍內。詳言之,係配置成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最內週半徑R3與控制資料區域302a之最內周半徑R5相同或較大,且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最外周半徑R2小於控制資料區域302a之最外周半徑R4。如實施形態之1之說明,雷射光穿透第2資訊記錄層時,即使因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記錄狀態而產生強度變化,亦幾乎不會對控制資料之再生訊號品質造成影響。再加上 係將控制資料區域302a配置在與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重疊之半徑位置,因此,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無須在第1資訊記錄層之對向於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區域追加保留區域,而能將第1資訊記錄層作成與單層光碟相同之區域構成。例如,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a及308b之最內周半徑R0可與單層光碟相同,因此使用者資料之記錄容量不會減少。如此,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308a,308b之半徑、位址與單層光碟之情形相同,因此使用光碟記錄再生裝置對本實施形態之光碟進行資料之記錄或再生時的存取皆容易。故可避免使用者資料等之記錄容量的縮減。
又,於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外鄰配置有保留區域501b,此保留區域501b加上保護區域303b之寬度,相當於第1記錄學習區域304a之最內周半徑R1與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之最外周半徑R2的差。本實施形態中,保留區域501b加上保護區域303b之寬度(R1-R2),係考量第1及第2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雷射光收歛於第1資訊記錄層時雷射光在第2資訊記錄層之光束直徑(D)、以及軌道始端之半徑位置的公差(△r)來設定。據此,即使存在軌道之偏心及公差之情形時,亦能使第1記錄學習區域304a與第2記錄學習區域302b不至於重疊,因此能適當的進行記錄學習。本實施形態中,不僅是保護區域303b,亦可使用保留區域501b,而在第1資訊記錄學習區域與第2資訊記錄學習區域之間設置期望的間隙 。承上所述,由於能將第1資訊記錄層之保護區域303a及第2資訊記錄層之保護區域303b之寬度縮小保留區域501b的份,因此能進一步的抑制使用者資料等記錄容量之縮減。
以上之實施形態1及實施形態2所說明之光碟,為了使預錄區域、特別是在控制資料區域之識別資訊之再生安定,可將軌距作得較可記錄區域寬。此時,於第2資訊記錄層中,預錄區域僅有保護區域301b,因此可使保護區域301b之軌距與可記錄區域相同。
《實施形態3》
圖6,係顯示本發明之光碟之另一實施形態的立體圖。本實施形態之光碟401設有四層資訊記錄層,係藉由從一面射入之雷射光來對各資訊記錄層進行資料記錄及再生的單面四層型光碟。
本實施形態之光碟401中,402係基板、403係第1資訊記錄層、404係第1間隔層、405係第2資訊記錄層、406係第2間隔層、407係第3資訊記錄層、408係第3間隔層、409係第4資訊記錄層、410係光穿透層。第1~第3間隔層404,406,408係以樹脂等形成。從光穿透層410側照射雷射光,將資料記錄於第1資訊記錄層403、第2資訊記錄層405、第3資訊記錄層407、第4資訊記錄層409或進行再生。
本實施形態之四層型光碟401中,第1資訊記錄層403相對光射入面之位置,最好是與僅具有一資訊記錄層 之單層光碟(未圖示)中資訊記錄層相對光射入面之位置相同。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各層厚度,例如光穿透層410約為40~60μm、第1間隔層404、第2間隔層406及第3間隔層408約為15~20μm、基板402約為1.1mm,第1資訊記錄層403、第2資訊記錄層405、第3資訊記錄層407及第4資訊記錄層409皆為數10nm~數100nm。
圖7,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中所配置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區域配置圖。該圖中,最上層係第1資訊記錄層、下一層係第2資訊記錄層、再下一層係第3資訊記錄層、最下層係第4資訊記錄層,顯示各資訊記錄層中之區域配置。於第1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701a、控制資料區域702a、保護區域703a、第1記錄學習區域704a、緩衝區域705a、驅動程式管理資訊區域706a、緩衝區域707a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708a。於第2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701b、第2記錄學習區域702b、保護區域703b、保留區域704b、緩衝區域705b、保留區域706b、緩衝區域707b、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708b。於第3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701c、第3記錄學習區域702c、保護區域703c、保留區域704c、緩衝區域705c、保留區域706c、緩衝區域707c、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708c。最後,於第4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701d、第4記錄學習區域702d、保護區域703d、保留區域704d、緩衝區域705d、保留 區域706d、緩衝區域707d、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708d。
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中,第2記錄學習區域702b、第3記錄學習區域702c及第4記錄學習區域702d,全部配置在第1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區域302a所設置之半徑位置範圍內,與控制資料區域702a重疊。亦即,本實施形態中,第2~第4資訊記錄層之全部,相當於上述說明之第i資訊記錄層。藉由此種配置方式,與實施形態1及2中所說明之雙層型光碟同樣的,即使因第2、第3及第4記錄學習區域702b,702c,702d之記錄狀態使該等層之穿透率產生變化,亦不至於對第1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造成影響。因此,與實施形態1及2中所說明之雙層型光碟同樣的,能以良好之精度對第1資訊記錄層進行記錄學習。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由於第2記錄學習區域702b、第3記錄學習區域702c及第4記錄學習區域702d彼此係配置在不同的半徑位置,因此即使因第3及第4記錄學習區域702c,702d之記錄狀態而使該等層之穿透率產生變化,亦不至於對第2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造成影響;即使因第4記錄學習區域702d之記錄狀態而使此層之穿透率產生變化,亦不至於對第3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造成影響。據此,對第2及第3資訊記錄層亦能以良好之精度進行記錄學習。
又,第3記錄學習區域702c及第4記錄學習區域702d,係配置在第2資訊記錄層中保護區域701b所設之 半徑位置範圍內,與保護區域701b重疊。此外,第4記錄學習區域702d,係配置在第2資訊記錄層中保護區域701b及第3資訊記錄層中保護區域701c所設之半徑位置範圍內,與保護區域701b,701c重疊。亦即,本實施形態中,第3及第4資訊記錄層相當於上述說明之第j資訊記錄層。如此,即不需要以和各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區域重疊之方式,在該資訊記錄層之內側(由從雷射光射入側視之)的資訊記錄層追加保留區域等空白區域,因此不會縮減各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容量,實現一具有四層資訊記錄層之光碟。
又,本實施形態之光碟,彼此相鄰之二個資訊記錄層中,較內側之資訊記錄層(相當於上述說明之第k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與較前側之資訊記錄層(相當於上述說明之第k+1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區域的最內周半徑(R2)的差(R1-R2),與實施形態1之光碟同樣的,最好是考慮軌道偏心量之最大值、雷射光之光束直徑及軌道始端之半徑位置之公差,來加以設定。又,使用本實施形態之光碟進行資料之記錄或再生時,亦與實施形態1之光碟同樣的,首先,係透過第2~第4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記錄學習區域之至少一個對控制資料區域照射雷射光,據以讀出第1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區域中所記錄之控制資料的一部分或全部,來進行資料之記錄或再生。
《實施形態4》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光碟的再一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之光碟,除配置於各資訊記錄層之區域配置不同外,與實施形態3之光碟相同。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光碟,能獲得與實施形態3之光碟相同的效果。
圖8,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中所含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配置圖。於第1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701a、控制資料區域702a、保護區域703a、第1記錄學習區域704a、緩衝區域705a、驅動程式管理資訊區域706a、緩衝區域707a、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708a。於第2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701b、第2記錄學習區域702b、保留區域804b、緩衝區域705b、保留區域706b、緩衝區域707b、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708b。於第3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701c、第3記錄學習區域702c、保留區域804c、緩衝區域705c、保留區域706c、緩衝區域707c、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708c。最後,於第4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701d、第4記錄學習區域702d、保留區域804d、緩衝區域705d、保留區域706d、緩衝區域707d、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708d。又,與實施形態3所說明之光碟之各區域實質上相同之區域,係賦予與實施形態3相同之符號。
該圖之第2資訊記錄層中,實施形態3之光碟中的保護區域703b與保留區域704b,已更換為新的保留區域804b。同樣的,第3資訊記錄層中,實施形態3之光碟中 的保護區域703c與保留區域704c已更換為新的保留區域804c,此外,第4資訊記錄層中,實施形態3之光碟中的保護區域703d與保留區域704d已更換為新的保留區域804d。此等保留區域804b,804c,804d,由於與該區域所處之資訊記錄層前側之資訊記錄層中的記錄學習區域不重疊,因此能重新記錄存在缺陷之位址等的管理資訊。據此,能有效活用光碟上之區域。
《實施形態5》
圖9,係顯示本發明之光碟之另一實施形態的立體圖。本實施形態之光碟601設有四層資訊記錄層,係藉由從一面射入之雷射光來對各資訊記錄層進行資料記錄及再生的單面四層型光碟。
本實施形態之光碟601中,602係基板、604係第1間隔層、605係第1資訊記錄層、606係第2間隔層、607係第2資訊記錄層、608係第3間隔層、609係第3資訊記錄層、610係光穿透層。第1~第3間隔層604,606,608係以樹脂等形成。從光穿透層610側照射雷射光,將資料記錄於第1資訊記錄層605、第2資訊記錄層607、第3資訊記錄層609或進行再生。此外,本實施形態之光碟601中,設有資訊記錄層603,其係相對於作為基準之第1資訊記錄層605,配置在雷射光射入側之相反側。又,為方便起見,以下,稱此資訊記錄層為第0資訊記錄層。關於此第0資訊記錄層,與其他資訊記錄層同樣的,亦係從光穿透層610側照射雷射光以進行資料之記錄或再生。
本實施形態之四層型光碟中,第1資訊記錄層605相對光射入面之位置,最好是與僅具有一資訊記錄層之單層光碟(未圖示)中資訊記錄層相對光射入面之位置相同。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各層厚度,例如光穿透層610約為50~70μm、第1間隔層604、第2間隔層606及第3間隔層608約為15~20μm、基板602約為1.1mm,第1資訊記錄層605、第2資訊記錄層607、第3資訊記錄層609及第0資訊記錄層603皆為數10nm~數100nm。將雷射光射入側起第3個資訊記錄層作為基準面,則在雷射光射入側剩下二個資訊記錄層,因此與實施形態3所說明之光碟相較,能將光穿透層610與第1~第3間隔層604,606,608形成得較厚。據此,能降低各資訊記錄層間之光學性串話(cross talk)。
圖10,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中所配置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配置圖。該圖中,係於最上層顯示第0資訊記錄層、下一層顯示第1資訊記錄層、再下一層顯示第2資訊記錄層、最下層顯示第3資訊記錄層之各層的區域配置。於第1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901a、控制資料區域902a、保護區域903a、第1記錄學習區域904a、緩衝區域905a、驅動程式管理資訊區域906a、緩衝區域907a、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908a。於第2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901b、第2記錄學習區域902b、保護區域903b、保留區域904b、緩衝區域905b、保留區域906b、緩衝區 域907b、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908b。於第3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901c、第3記錄學習區域902c、保護區域903c、保留區域904c、緩衝區域905c、保留區域906c、緩衝區域907c、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908c。最後,於第0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901d、控制資料區域902d、保護區域903d、緩衝區域905d、第4記錄學習區域906d、緩衝區域907d、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908d。
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中,第2記錄學習區域902b及第3記錄學習區域902c係與第1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區域902a及第0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區域902d重疊。亦即,本實施形態中,第2及第3資訊記錄層,相當於上述說明之第i資訊記錄層。
又,第0資訊記錄層中,與第1記錄學習區域904a重疊之處,配置有保護區域903d。此外,第3記錄學習區域902c,係配置成與第2資訊記錄層之保護區域901b重疊。亦即,本實施形態中,第3資訊記錄曾係相當於上述之第j資訊記錄層。藉由此種配置方式,與實施形態3及4中所說明之四層型光碟同樣的,即使因第1、第2及第3記錄學習區域之記錄狀態使該等層之穿透率產生變化,亦不至於對第0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造成影響,且即使因第2及第3記錄學習區域之記錄狀態而使該等層之穿透率產生變化,亦不至於對第1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造成影響。再者,由於第0資訊記錄層亦具備控制資料區域,而使 具備控制資料之區域成為二個,因此能降低控制資料讀取失敗的可能性,而提昇使用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之裝置的使用性。
又,本實施形態之光碟,彼此相鄰之二個資訊記錄層中,較內側之資訊記錄層(相當於上述說明之第k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與較前側之資訊記錄層(相當於上述說明之第k+1資訊記錄層)之記錄學習區域的最內周半徑(R2)的差(R1-R2),亦與實施形態1之光碟同樣的,最好是考慮軌道偏心量之最大值、雷射光之光束直徑及軌道始端之半徑位置之公差,來加以設定。又,使用本實施形態之光碟進行資料之記錄或再生時,亦與實施形態1之光碟同樣的,首先,係透過第2或第3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記錄學習區域之對控制資料區域照射雷射光,據以讀出第1資訊記錄層或第0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區域中所記錄之控制資料的一部分或全部,來進行資料之記錄或再生。
《實施形態6》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光碟的再一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之光碟,除配置於各資訊記錄層之區域配置不同外,與實施形態5之光碟相同。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光碟,能獲得與實施形態5之光碟相同的效果。
圖1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光碟中所含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配置圖。於第1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901a、控制資料區域902a、 保護區域903a、第1記錄學習區域904a、緩衝區域905a、驅動程式管理資訊區域906a、緩衝區域907a、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908a。於第2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901b、第2記錄學習區域902b、保留區域914b、緩衝區域905b、保留區域906b、緩衝區域907b、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908b。於第3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901c、第3記錄學習區域902c、保留區域914c、緩衝區域905c、保留區域906c、緩衝區域907c、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908c。最後,於第0資訊記錄層,從光碟內周側起依序配置有保護區域901d、控制資料區域902d、保護區域903d、緩衝區域905d、第4記錄學習區域906d、緩衝區域907d、及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908d。又,與實施形態5所說明之光碟之各區域實質上相同之區域,係賦予與實施形態5相同之符號。
該圖之第2資訊記錄層中,實施形態5之保護區域903b與保留區域904b,已更換為新的保留區域914b。同樣的,第3資訊記錄層中,實施形態5之保護區域903c與保留區域904c已更換為新的保留區域914c。此等保留區域914b,914c,由於與該區域所處之資訊記錄層前側之資訊記錄層中的記錄學習區域不重疊,因此能重新記錄存在缺陷之位址等的管理資訊。據此,能有效活用光碟上之區域。
又,上述發明內容中之具體的實施形態或實施例,僅 係為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非狹義的限定於該等具體例來加以解釋,在本發明之精神與申請專利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化來實施。
101,401,601‧‧‧光碟
102,402,602‧‧‧基板
103,403,605‧‧‧第1資訊記錄層
104,404,406,408,604,606,608‧‧‧間隔層
105,405,607‧‧‧第2資訊記錄層
106,410,610‧‧‧光穿透層
201‧‧‧軌道
202,202a,202b‧‧‧預錄區域
203,203a,203b‧‧‧可記錄區域
301a,301b‧‧‧保護區域
302a,702a‧‧‧控制資料區域
302b,702b,902b‧‧‧第2記錄學習區域
303a,303b‧‧‧保護區域
304a,704a,904a‧‧‧第1記錄學習區域
304b‧‧‧保留區域
305a,305b‧‧‧緩衝區域
306a,706a,906a‧‧‧驅動程式管理資訊區域
306b‧‧‧保留區域
307a,307b‧‧‧緩衝區域
308a,308b‧‧‧使用者資料區域
309a,309b‧‧‧緩衝區域
310a,310b‧‧‧保留區域
311a,311b‧‧‧緩衝區域
312a,312b‧‧‧保護區域
313a,313b‧‧‧記錄再生方向
407,609‧‧‧第3資訊記錄層
409‧‧‧第4資訊記錄層
501b‧‧‧保留區域
603‧‧‧第0資訊記錄層
701a~701d‧‧‧保護區域
702c,902c‧‧‧第3記錄學習區域
702d‧‧‧第4記錄學習區域
703a~703d‧‧‧保護區域
704b~704d‧‧‧保留區域
705a~705d‧‧‧緩衝區域
706b~706d‧‧‧保留區域
707a~707d‧‧‧緩衝區域
708a~708d‧‧‧使用者資料區域
804b~804d‧‧‧保留區域
901a~901d‧‧‧保護區域
902a,902b‧‧‧控制資料區域
903a~903d‧‧‧保護區域
904b,904c‧‧‧保留區域
905a~905d‧‧‧緩衝區域
906b,906c‧‧‧保留區域
906d‧‧‧第0學習記錄區域
907a~907d‧‧‧緩衝區域
908a~908d‧‧‧使用者資料區域
914b,914c‧‧‧保留區域
1001‧‧‧壓模原版
1002‧‧‧光阻層
1003‧‧‧曝光部
1004‧‧‧主模版
1005‧‧‧母模版
圖式部分
第1圖,係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光碟的立體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光碟之第1資訊記錄層之構造的說明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光碟之各資訊記錄層中之配置區域之配置構造的說明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光碟中,第1資訊記錄層及第2資訊記錄層中所含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區域配置圖。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2之光碟中,第1資訊記錄層及第2資訊記錄層中所含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區域配置圖。
第6圖,係本發明實施形態3之光碟的立體圖。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3之光碟中,第1~第4資訊記錄層中所含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區域配置圖。
第8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4之光碟中,第1~第4資訊記錄層中所含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區域配置圖。
第9圖,係本發明實施形態5之光碟的立體圖。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5之光碟中,第1~第3資訊記錄層、以及從雷射光射入側觀察較第1資訊記錄層更設置在內側之資訊記錄層中所含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區域配置圖。
第1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6之光碟中,第1~第3資訊記錄層、以及從雷射光射入側觀察較第1資訊記錄層更設置在內側之資訊記錄層中所含區域之主要部位之半徑位置關係的區域配置圖。
第12A圖至第12D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光碟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主模之製造方法例的截面圖。
701a~701d‧‧‧保護區域
702a‧‧‧控制資料區域
702b‧‧‧第2記錄學習區域
702c‧‧‧第3記錄學習區域
702d‧‧‧第4記錄學習區域
703a~703d‧‧‧保護區域
704a‧‧‧第1記錄學習區域
704b~704d‧‧‧保留區域
705a~705d‧‧‧緩衝區域
706a‧‧‧驅動程式管理資訊區域
706b~706d‧‧‧保留區域
707a~707d‧‧‧緩衝區域
708a~708d‧‧‧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

Claims (21)

  1. 一種光碟,包含複數個資訊記錄層,藉由從一面射入之雷射光,將資訊記錄於分別設於該複數個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其特徵在於:該複數個資訊記錄層,包含第1資訊記錄層,以及較該第1資訊記錄層設於雷射光射入側、且從接近該第1資訊記錄層側起依序配置的第2~第N資訊記錄層(N係2以上之整數);該第1資訊記錄層,包含讀取專用的控制資料區域、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1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1使用者記錄區域;該控制資料區域僅配置在該第1資訊記錄層;第2~第N資訊記錄層中之至少一個資訊記錄層,在將該資訊記錄層作為第i資訊記錄層(i係滿足2≦i≦N之整數)時,其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i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i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i使用者記錄區域;該第1記錄學習記錄區域與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彼此不同之半徑位置,且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設置該控制資料區域之半徑位置範圍內;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置有該控制資料區域、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1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 於該第i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置有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i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該N係3以上之整數;該第2~第N資訊記錄層所含之至少二個資訊記錄層,分別包含用以學習記錄資料時之記錄條件的記錄學習區域;該二個資訊記錄層所含之該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彼此不同之半徑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該N係3以上之整數;第3~第N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至少一個資訊記錄層,在將該資訊記錄層作為第j資訊記錄層(j係滿足3≦j≦N之整數)時,其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j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j記錄學習區域;該第j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第2~第j-1資訊記錄層中、設置不進行資料記錄之區域的半徑位置範圍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於該第1~第N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第k資訊記錄層(k係滿足1≦k≦N-1之整數)及第k+1資訊記錄層中:第k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k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k記錄學習區域,第k+1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k+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k+1記錄學習區域; 該第k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該第k+1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外周半徑(R2)、與該第k資訊記錄層及該K+1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滿足以下關係R1-R2≧2△e。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於該第1~第N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第k資訊記錄層(k係滿足1≦k≦N-1之整數)及第k+1資訊記錄層中:第k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k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k記錄學習區域,第k+1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k+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k+1記錄學習區域;該第k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該第k+1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外周半徑(R2)、與該第k資訊記錄層及該K+1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以及雷射光收歛於該第k資訊記錄層時該雷射光於該第k+1資訊記錄層之光束直徑(D),滿足以下關係R1-R2≧2△e+D。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於該第1~第N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第k資訊記錄層(k係滿足1≦k≦N-1之整數)及第k+1資訊記錄層中:第k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k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k記錄學習區域,第k+1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k+1資訊 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k+1記錄學習區域;該第k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該第k+1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外周半徑(R2)、與該第k資訊記錄層及該K+1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以及軌道始端之半徑位置之公差(△r),滿足以下關係R1-R2≧2(△e+△r)。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於該第1~第N資訊記錄層中所含之第k資訊記錄層(k係滿足1≦k≦N-1之整數)及第k+1資訊記錄層中:第k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k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k記錄學習區域,第k+1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k+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k+1記錄學習區域;該第k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該第k+1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外周半徑(R2)、該第k資訊記錄層及該K+1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與軌道始端之半徑位置之公差(△r)、以及雷射光收歛於該第k資訊記錄層時該雷射光於該第k+1資訊記錄層之光束直徑(D),滿足以下關係R1-R2≧2(△e+△r)+D。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從雷射光射入面至該第1資訊記錄層之距離,與具有單一資訊記錄層之光碟中雷射光射入面與單一資訊記錄層的距離相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於該控制 資料區域,記錄有關於該第1~第N資訊記錄層之控制資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將使用者資料寫入該第1~第N資訊記錄層,係從內周往外周或從外周往內周連續進行。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於該控制資料區域,係以選自浮凸坑、波動槽及波動坑之至少一種方式預先記錄有控制資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於該複數個資訊記錄層,包含從雷射光射入面觀察、配置在較該第1資訊記錄層遠之資訊記錄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該複數個資訊記錄層係由該第1資訊記錄層及該第2資訊記錄層之二層的資訊記錄層構成;該第2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2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2記錄學習區域,與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2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2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半徑位置彼此不同之區域,且該第2記錄學習區域係與該控制資料區域對向配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之光碟,其中,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置有該控制資料區域、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1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 於該第2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置有該第2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2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之光碟,其中,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該第2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外周半徑(R2)、與該第1資訊記錄層及該2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滿足以下關係R1-R2≧2△e。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之光碟,其中,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該第2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外周半徑(R2)、與該第1資訊記錄層及該2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以及雷射光收歛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時該雷射光於該第2資訊記錄層之光束直徑(D),滿足以下關係R1-R2≧2△e+D。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之光碟,其中,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該第2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外周半徑(R2)、與該第1資訊記錄層及該2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以及軌道始端之半徑位置之公差(△r),滿足以下關係R1-R2≧2(△e+△r)。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之光碟,其中,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內周半徑(R1)、該第2記錄學習區域之最外周半徑(R2)、該第1資訊記錄層及該2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偏心量的最大值(△e)、與軌道始端之半徑位置之公差( △r)、以及雷射光收歛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時該雷射光於該第2資訊記錄層之光束直徑(D),滿足以下關係R1-R2≧2(△e+△r)+D。
  19. 一種光碟之製造方法,此光碟包含第1資訊記錄層,以及較該第1資訊記錄層設於雷射光射入側、且從接近該第1資訊記錄層側起依序配置的第2~第N資訊記錄層(N係2以上之整數),其特徵在於:將該第1資訊記錄層形成為,至少包含讀取專用的控制資料區域、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1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1使用者記錄區域;該控制資料區域僅配置在該第1資訊記錄層;將第2~第N資訊記錄層中之至少一個資訊記錄層形成為,在將該資訊記錄層作為第i資訊記錄層(i係滿足2≦i≦N之整數)時,其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i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i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i使用者記錄區域;將該第1記錄學習記錄區域與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彼此配置在不同之半徑位置,並且將該第1記錄學習記錄區域與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形成為,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設置該控制資料區域之半徑位置範圍內;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置有該控制資料區域、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1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 於該第i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置有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i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
  20. 一種資料記錄方法,係從光碟之一面射入雷射光,以將資訊記錄在分別設於該光碟所含之該複數個資訊記錄層之軌道,其特徵在於:該光碟包含第1資訊記錄層,以及較該第1資訊記錄層設於雷射光射入側、且從接近該第1資訊記錄層側起依序配置的第2~第N資訊記錄層(N係2以上之整數);該第1資訊記錄層,包含讀取專用的控制資料區域、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1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1使用者記錄區域,該第2~第N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2~第N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2~第N使用者記錄區域;該控制資料區域僅配置在該第1資訊記錄層;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彼此不同之半徑位置,且該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設置該控制資料區域之半徑位置範圍內;將資料記錄於該第1~第N資訊記錄層之前,透過該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之至少一個於該控制資料區域之至少一部分照射雷射光,以進行記錄於該控制資料區域之控制資料的再生;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 置有該控制資料區域、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1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於該第i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置有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i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
  21. 一種再生方法,係從光碟之一面射入雷射光,以進行分別設於該光碟所含之該複數個資訊記錄層之軌道中所記錄之資料的再生,其特徵在於:該光碟包含第1資訊記錄層,以及較該第1資訊記錄層設於雷射光射入側、且從接近該第1資訊記錄層側起依序配置的第2~第N資訊記錄層(N係2以上之整數);該第1資訊記錄層,包含讀取專用的控制資料區域、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1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1使用者記錄區域該第2~第N資訊記錄層,包含用以學習將資料記錄於該第2~第N資訊記錄層時之記錄條件的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以及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2~第N使用者記錄區域;該控制資料區域僅配置在該第1資訊記錄層;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彼此不同之半徑位置,且該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係配置在設置該控制資料區域之半徑位置範圍內;進行該第1~第N資訊記錄層中所記錄之資料的再生前,透過該第2~第N記錄學習區域之至少一個於該控制資料區域之至少一部分照射雷射光,以進行記錄於該控制 資料區域之控制資料的再生;於該第1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置有該控制資料區域、該第1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1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於該第i資訊記錄層,從內周側起,至少依此順序配置有該第i記錄學習區域與該第i使用者資料記錄區域。
TW093118197A 2003-06-25 2004-06-24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光碟之資料記錄方法及再生方法 TWI3919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81694 2003-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6885A TW200506885A (en) 2005-02-16
TWI391921B true TWI391921B (zh) 2013-04-01

Family

ID=3341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18197A TWI391921B (zh) 2003-06-25 2004-06-24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光碟之資料記錄方法及再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169883B2 (zh)
EP (1) EP1492098A3 (zh)
JP (2) JP4740993B2 (zh)
KR (1) KR100634141B1 (zh)
CN (1) CN1577552B (zh)
CA (1) CA2472075C (zh)
MY (1) MY147940A (zh)
TW (1) TWI3919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041A (zh) * 2000-09-13 2007-03-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学信息记录方法
US7684307B2 (en) * 2003-02-13 2010-03-23 Doug Carson & Associates, Inc. Identifier tag to track layers in a multi-layer optical disc
KR100677108B1 (ko) 2003-06-12 2007-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매체
EP1914737B1 (en) 2003-06-12 2011-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ata
CA2472075C (en) * 2003-06-25 2013-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data using optical disk
JP2005063589A (ja) * 2003-08-18 2005-03-10 Sony Corp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CN1890717B (zh) 2003-10-03 2010-05-12 日本先锋公司 信息记录装置及方法
JP2005285153A (ja) * 2004-03-26 2005-10-13 Toshiba Corp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再生装置、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JPWO2006004087A1 (ja) * 2004-07-05 2008-04-2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
WO2006003979A1 (ja) 2004-07-05 2006-01-12 Pioneer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80095024A1 (en) * 2004-07-05 2008-04-24 Toshio Suzuki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US20070230309A1 (en) * 2004-07-05 2007-10-04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O2006006619A1 (ja) * 2004-07-13 2006-01-19 Pioneer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媒体
EP2068318B1 (en) * 2004-09-28 2010-12-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US7940633B2 (en) 2005-01-06 2011-05-10 Pioneer Corporation Recording device, record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KR20060082513A (ko) * 2005-01-12 2006-07-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록매체 및 기록매체의 기록방법과 기록장치
US8755258B2 (en) 2005-02-16 2014-06-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JP3812584B1 (ja) 2005-02-16 2006-08-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8254240B2 (en) * 2005-02-16 2012-08-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US8248907B2 (en) 2005-02-16 2012-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US8213290B2 (en) 2005-02-16 2012-07-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JP4437760B2 (ja) * 2005-03-15 2010-03-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JP2006277828A (ja) * 2005-03-29 2006-10-12 Tdk Corp 光記録媒体
CN100412957C (zh) * 2005-05-30 2008-08-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信息装置
KR20070003511A (ko) 2005-06-30 2007-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록매체 및 기록매체 기록/재생방법 및 장치
JP2007048409A (ja) * 2005-08-12 2007-02-22 Toshiba Corp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
MY152449A (en) * 2008-09-29 2014-09-30 Panasonic Corp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and reproducing method
US20100172226A1 (en) * 2008-10-27 2010-07-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10050143A1 (ja) * 2008-10-27 2010-05-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US20100103793A1 (en) * 2008-10-27 2010-04-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Multilayer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in the multilayer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US20100110850A1 (en) * 2008-11-04 2010-05-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00142346A1 (en) * 2008-11-04 2010-06-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EP2398018B1 (en) * 2009-02-13 2019-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JP4586096B2 (ja) * 2009-02-24 2010-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層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その記録方法
JP4664425B2 (ja) * 2009-06-05 2011-04-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層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
JP2011014203A (ja) * 2009-07-03 2011-01-20 Sony Corp 記録可能型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再生装置
JP5735202B2 (ja) 2009-07-03 2015-06-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可能型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US9792942B2 (en) * 2015-05-18 2017-10-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medium having multiple layers wit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reas disposed at the same distance from cent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44096A2 (en) * 2001-03-21 2002-09-25 Nippon Columbia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 medium, method of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TW514908B (en) * 2000-07-07 2002-12-21 Tdk Corp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1318509A1 (en) * 2000-09-13 2003-06-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8306B2 (ja) 1994-07-26 2004-08-2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多層記録ディス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再生システム
DE69609076T2 (de) * 1995-10-19 2001-03-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nformationsspeichermedium, informationswiedergabeverfahren und informationswiedergabegerät
JP3476647B2 (ja) 1996-04-19 2003-12-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製造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3707137B2 (ja) * 1996-07-04 2005-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3552143B2 (ja) * 1997-07-15 2004-08-1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多層ディスク用キャリッジ制御装置
JP3720624B2 (ja) * 1999-04-26 2005-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と光ディスクの最適記録パワー値決定方法
JP4060022B2 (ja) * 2000-02-16 2008-03-1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そ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情報記録媒体への信号記録装置及びその信号記録方法
JP4436986B2 (ja) 2000-03-23 2010-03-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記録パワー決定方法
JP2001311346A (ja) 2000-04-27 2001-11-09 Kinki Aluminum Kogyo Kk 折 戸
JP2002150568A (ja) * 2000-11-07 2002-05-2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多層ディスク及び多層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7068579B2 (en) * 2001-04-27 2006-06-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able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recording apparatus, optical disc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onto recordable optical disc
JP2002352469A (ja) 2001-05-25 2002-12-0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7177261B2 (en) * 2001-06-05 2007-02-13 Flexplay Technologies, Inc. Limited play optical devices with interstitial reactive layer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JP2003168221A (ja) * 2001-11-28 2003-06-13 Tdk Corp 多層光記録媒体、記録データの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4101666B2 (ja) * 2002-01-22 2008-06-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再生装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
CN101281769B (zh) * 2002-01-22 2013-11-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层信息记录媒介,信息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JP4295474B2 (ja) * 2002-05-24 2009-07-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媒体、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KR20030094730A (ko) * 2002-06-07 2003-1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록 방지 정보를 저장하는 기록 매체, 그 기록 방법 및기록 방지 방법
US20040013067A1 (en) * 2002-06-29 2004-0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ata thereon
US20040085874A1 (en) * 2002-10-28 2004-05-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KR100677108B1 (ko) * 2003-06-12 2007-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매체
EP1914737B1 (en) 2003-06-12 2011-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ata
CA2472075C (en) * 2003-06-25 2013-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data using optical disk
US7345973B2 (en) * 2003-06-26 2008-03-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layer writable optical record carrier with an optimum power calibration area,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optimum power calibration areas on such a record carri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4908B (en) * 2000-07-07 2002-12-21 Tdk Corp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1318509A1 (en) * 2000-09-13 2003-06-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EP1244096A2 (en) * 2001-03-21 2002-09-25 Nippon Columbia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 medium, method of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40993B2 (ja) 2011-08-03
EP1492098A2 (en) 2004-12-29
MY147940A (en) 2013-02-15
TW200506885A (en) 2005-02-16
US8169883B2 (en) 2012-05-01
JP2010186555A (ja) 2010-08-26
CA2472075A1 (en) 2004-12-25
JP2009087531A (ja) 2009-04-23
KR20050001458A (ko) 2005-01-06
CA2472075C (en) 2013-02-26
CN1577552A (zh) 2005-02-09
KR100634141B1 (ko) 2006-10-16
CN1577552B (zh) 2011-10-26
US20040264339A1 (en) 2004-12-30
EP1492098A3 (en) 200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1921B (zh)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光碟之資料記錄方法及再生方法
JP2005038584A (ja) 光ディスク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の光ディスクを用いたデータの記録方法及び再生方法
JP3250989B2 (ja) 光学情報記録媒体、その記録再生方法、その製造法及び光学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514261B2 (ja) 光情報媒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カセットケ―ス
US5674583A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929390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on multilaye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0011453A (ja) 光記録媒体と光記録再生装置
CN101083090A (zh) 多层光盘、信息记录方法和信息再现方法
WO2006035721A1 (ja)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097693A (ja) 多層光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記録再生方法、並びに多層光記録媒体
JP4271116B2 (ja) 光記録再生装置
JP3522938B2 (ja) 光ディスクの信号記録再生方法
JP2002279707A (ja) 片面2層ディスクの作製方法、該2層ディスク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US20050073940A1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er,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3522937B2 (ja) 光ディスクの信号記録再生方法
JPH09147415A (ja) 多層ディスク
JP4494487B2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再生方法
JP3671484B2 (ja) 光学記録媒体
JP4043862B2 (ja) 光記録媒体製造装置
JP2004213705A (ja) 3次元情報記録媒体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JPH10293942A (ja) 光学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光学情報記録再生消去方法
JP4494486B2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再生方法
JP4108730B2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再生方法、再生方法
JP4494488B2 (ja) 光記録再生装置、再生装置
JP4108731B2 (ja) 光記録再生装置、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