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9711B - 隔離器 - Google Patents

隔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9711B
TWI389711B TW099100497A TW99100497A TWI389711B TW I389711 B TWI389711 B TW I389711B TW 099100497 A TW099100497 A TW 099100497A TW 99100497 A TW99100497 A TW 99100497A TW I389711 B TWI389711 B TW I3897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rilizing material
sterilizing
sterilization
chamber
pa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0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2837A (en
Inventor
Yasuhiko Yokoi
Jiro Ohnishi
Shinji Fukui
Akifumi Iwam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32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2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9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97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20Gaseous substances, e.g. vapours
    • A61L2/208Hydrogen perox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22Phase substances, e.g. smokes, aerosols or sprayed or atomised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24Apparatus using programmed or automatic ope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7/00Means for sterilizing, maintaining sterile conditions or avoiding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00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pharmaceuticals, biologicals or living parts
    • A61L2/0011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pharmaceuticals, biologicals or living parts using physical methods
    • A61L2/0017Fil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22Fil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2Apparatus for isolating biocidal substances from the environment
    • A61L2202/122Chambers for sterilis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4Means for controlling sterilisation processes, data processing, presentation and storage means, e.g. sensors, controllers, progra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 Ventilation (AREA)

Description

隔離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隔離器。
隔離器係在其內部具有處於無菌環境之作業室,以進行在作業室中要求無菌環境之作業(例如細胞培養等之以活體由來材料為對象之作業)者。在此,無菌環境係指為了避免在作業室所進行之作業所需之物質以外的混入而極接近無塵無菌之環境。再者,以往已知有一種具備滅菌室之隔離器,該滅菌室係經由門與作業室相連結,且用以將搬入至作業室之物品予以滅菌者(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
作業室係具備氣體供給口及氣體排出口,從氣體供給口將隔離器外部之空氣供給至作業室內,並從氣體排出口排出作業室內之空氣。一般而言,在隔離器中,為了確保作業室內之無菌環境,在氣體供給口設置有HEPA過濾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高效率空氣微粒過濾器)等微粒子捕集過濾器,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將外氣供給至作業室。此外,在氣體排出口亦設置有微粒子捕集過濾器,作業室內之空氣係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從作業室排出。
再者,在隔離器中,將過氧化氫氣體等滅菌物質噴霧至作業室及滅菌室內,以實施對作業室及滅菌室內進行滅菌之滅菌處理。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68122號公報
在上述之狀況下,本發明人等認知到以下之課題。
亦即,在上述滅菌處理中,在滅菌步驟結束後實施:將空氣送至作業室內,並且藉由觸媒分解作業室內之滅菌物質,以將作業室內之滅菌物質取代為空氣之取代步驟。此時,在滅菌物質吸附在微粒子捕集過濾器時,由於難以將所吸附之滅菌物質從微粒子捕集過濾器剝離,因此取代步驟會花費較長之時間,結果造成滅菌處理整體時間變長。
隔離器係在作業室內之滅菌物質濃度成為不會對被處理物造成不良影響之濃度為止前,無法開始進行在作業室之作業。而且,一般在隔離器中,在作業室內之一項作業結束後,在下一項作業時實施滅菌處理。因此,為了謀求隔離器之作業效率的提升,必須將滅菌處理所需之時間予以縮短化。
本發明係依據本發明人等之認知而研創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縮短隔離器之滅菌處理所需之時間的技術。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一種隔離器。該隔離器係具備:作業室,具有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第1滅菌物質排出口、及設置有微粒子捕集過濾器之第1氣體供給口與第1氣體排出口,用以進行以活體由來材料為對象之作業;滅菌室,具有第2滅菌物質供給口、第2滅菌物質排出口、及設置有微粒子捕集過濾器之第2氣體供給口與第2氣體排出口,且經由門與作業室相連結,用以將搬入至作業室之物品予以滅菌;滅菌物質供給部,將滅菌物質供給至作業室及滅菌室;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未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而連接滅菌物質供給部與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未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而連接滅菌物質供給部與第2滅菌物質供給口;第1循環路,未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而連接第1滅菌物質排出口與滅菌物質供給部;第2循環路,未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而連接第2滅菌物質排出口與滅菌物質供給部;第1氣體供給路,連接外部與第1氣體供給口;第2氣體供給路,連接外部與第2氣體供給口;第1氣體排出路,連接第1氣體排出口與外部;第2氣體排出路,連接第2氣體排出口與外部;以及控制部,控制滅菌物質及從外部導入之氣體的流路切換。
依據上述態樣,可縮短隔離器之滅菌處理所需之時間。
此外,適當組合上述各要素者亦可包含在本專利申請案所要求保護之發明範圍內。
依據本發明,可縮短隔離器之滅菌處理所需之時間。
以下,依據較佳實施形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對於各圖式所示之相同或同等之構成元件、材料、處理賦予同一符號,並適當地省略重複之說明。再者,實施形態係僅為例示並非限定本發明者,實施形態中記述之所有特徵及其組合並不一定必為發明之本質者。
(實施形態1)
第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隔離器之構成的概略圖。
如第1圖所示,實施形態1之隔離器1係具備作業室10、滅菌室40、滅菌物質供給部200及控制部300。
作業室10係用以進行細胞抽出、細胞培養等之以活體由來材料為對象之作業的空間。在作業室10,以可開閉之方式設置有前面門12,在前面門12之預定位置設置有在作業室內進行作業之作業用手套14。作業者係將手從設置於前面門12之未圖示的開口部插入至作業用手套14,而可透過作業用手套14在作業室10內進行作業。在此,活體由來材料係指包含細胞之生物者、或構成生物之物質、或是包含生物所生產之物質等的材料。
再者,作業室10係具備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16、第1氣體供給口18及第1氣體排出口20。在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16設置有風扇22。再者,在第1氣體供給口18及第1氣體排出口20分別設置有HEPA過濾器24(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高效率空氣微粒過濾器)、HEPA過濾器26。此外,在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16並未設置HEPA過濾器。再者,在作業室10之配置有滅菌室40之側的側壁28設置有開口,並以可開閉之方式設置有門30,以覆蓋該開口。並且,在作業室10設置有照射作業室10內之照明32。
滅菌室40係用以對搬入至作業室10內之培養器具、培養基等物品進行滅菌之空間。滅菌室40係具備第2滅菌物質供給口42、第2氣體供給口44及第2氣體排出口46。在第2滅菌物質供給口42設置有風扇48。再者,在第2氣體供給口44及第2氣體排出口46分別設置有HEPA過濾器50、HEPA過濾器52。此外,在第2滅菌物質供給口42並未設置HEPA過濾器。再者,在滅菌室40之配置有作業室10之側的側壁54設置有開口,滅菌室40係以使該開口與設置於作業室10之側壁28之開口一致方式配置。藉此,作業室10與滅菌室40之彼此的內部空間係經由門30而連通。此外,在滅菌室40之側壁56設置有用以將物品搬入至滅菌室40內之開口,且以可開閉之方式設置有搬入門58,以覆蓋該開口。
滅菌物質供給部200係用以將滅菌物質供給至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內者,隔離器1係藉由將滅菌物質供給至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內而可將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內作成為無菌環境。在此,無菌環境係指為了避免在作業室所進行之作業所需之物質以外的混入而極接近無塵無菌的環境。滅菌物質供給部200係具備:滅菌氣體產生部202;收容滅菌物質原料之滅菌物質匣盒(cartridge)260;及將貯留在滅菌物質匣盒260之滅菌物質原料供給至滅菌氣體產生部202之泵264。在本實施形態中,滅菌物質係過氧化氫氣體,滅菌物質原料係過氧化氫水。此外,滅菌物質並不限定在過氧化氫氣體,亦可為包含例如臭氧等活性氧種的物質。
利用第2圖(A)及第2圖(B)說明滅菌物質供給部200之具體構成。第2圖(A)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滅菌物質供給部200之構成的概略圖,第2圖(B)係沿著第2圖(A)之A-A線的剖面圖。
如第2圖(A)所示,滅菌物質供給部200係具有由霧化部210及氣化部220所構成之滅菌氣體產生部202。
霧化部210係具有收容構件211、分隔構件212、超音波振動件213及抵接貯藏部之杯214。
收容構件211係構成霧化部210之容器。在收容構件211之底面設置有超音波振動件213。超音波振動件213係將電氣能量轉換為超音波振動之元件。在本實施形態中,超音波振動件213並非設置於收容構件211之底面的中央部分,而是設置在往後述之開口252之方向偏離的位置。
收容構件211係沿著上部外周形成有凸緣216。在凸緣216之上表面設置有用以嵌入O環218a之溝217。
分隔構件212係設置在凸緣216之上。分隔構件212係在中央部分形成有開口之甜甜圈狀的構件。分隔構件212之外徑係與凸緣216之外徑相等。在分隔構件212之上表面設置有用以嵌入O環218b之溝229。
杯214係安裝在設於分隔構件212之開口,杯214之底部係朝超音波振動件213之側突出。杯214係例如為樹脂製或厚度0.05mm左右之金屬薄板製。
在由收容構件211、分隔構件212及杯214所密閉之空間234,裝滿有用以傳播由超音波振動件213產生之超音波振動的超音波傳播用液240。超音波傳播用液係適合使用水之類之黏性小的液體。
在以上構成之霧化部210中,供給至杯214之過氧化氫水會因傳播於超音波傳播用液240之超音波振動而霧化,被霧化之過氧化氫係被送入氣化部220。此時,未霧化而附著在氣化部220之內側的過氧化氫之液滴係因重力而落下至杯214,再度被霧化。
此外,從超音波振動件213發出之超音波振動之波面的行進方向較佳為朝杯214之方向傾斜例如約7度。藉此,由於因貯留在杯214之過氧化氫水所成之水柱會傾斜地上昇,因此可穩定地進行過氧化氫水之霧化。
氣化部220係設置在霧化部210之上部,主要具有加熱管221、加熱器222、配管224及溫度計225、227。
加熱管221係以使軸方向成為鉛直方向之方式組裝在收容構件211之上部。更詳細言之,沿著加熱管221之下部外周形成有凸緣228。凸緣228之外徑係與分隔構件212及凸緣216之外徑相等。
在凸緣216、分隔構件212及凸緣228之預定部位設置有螺絲孔251。在溝217、229分別嵌入有O環218a、218b之狀態下,藉由將螺絲255螺合在螺絲孔251,而組裝霧化部210與氣化部220。凸緣216與分隔構件212之間的密閉性係藉由O環218a而提升。此外,凸緣228與分隔構件212之間的密閉性係藉由O環218b而提升。
在加熱管221之下部側面設置有開口250及開口252。在本實施形態中,開口250及開口252係設置在彼此相對向之位置。在開口250插入有用以將貯留在滅菌物質匣盒260之過氧化氫水供給至杯214的配管262。在配管262之途中設置有用以將貯留在滅菌物質匣盒260之過氧化氫水汲上的泵264(例如PELISTAR(商標名)泵)。
另一方面,在開口252連接有配管272。在配管272之與開口252相反側的端部連接有第1循環路114及第2循環爐116之最下游側。
在加熱管221之內部形成有過氧化氫及空氣從下方流至上方之流路226。
在本實施形態中,加熱管221係設置在杯214之正上方。因此,即使霧狀之過氧化氫在加熱管221內再結合而液滴化時,亦會因重力而落下至杯214。回到杯214之過氧化氫係藉由超音波振動而再度霧化,並送至加熱管221。藉此,以簡便之構造使在加熱管221液化之過氧化氫回到杯214,再度予以霧化,藉此可無浪費且確實地將杯214內之過氧化氫水予以氣化。
沿著加熱管221之軸在加熱管221之內部設置有加熱器222。加熱器222係藉由控制部300之ON/OFF的控制調溫成約180℃。加熱器222之溫度係由溫度計227所檢測出,所檢測出之溫度係傳送至控制部300。當加熱器222之溫度超過220℃時,藉由控制部300遮斷對加熱器222之電力供給。此外,較佳為在加熱器222設置複數個風扇223。藉此,加熱器222與流通於流路226之過氧化氫的接觸面積會增加,而可促進過氧化氫之氣化。
在加熱器222之上部設置有固定用之凸緣(鰭部)270。在蓋構件273,沿著加熱器222之周圍設置有溝236。在該溝236嵌入有O環218c。並且,在蓋構件273設置有開口,在該開口插入有加熱器222之上部。使用螺絲232將加熱器222連結在蓋構件273,並藉由O環218c提高凸緣230與蓋構件273之密閉性。
此外,在加熱管221之上部設置有凸緣238。在該凸緣238之與蓋構件273相對向之面設置有溝241。在該溝241嵌入有O環218d。凸緣238係藉由螺絲239與蓋構件273連結。因此,藉由O環218d提高密閉性,同時將蓋構件273安裝在加熱管221,並且保持將加熱器222插入加熱管221之內部的狀態。
在加熱管221之上部側面設置有與配管224之一方端部連接的開口254。在配管224設置有用以測量配管224之內部溫度的溫度計225。以溫度計225測量之配管224的內部溫度係送訊至控制部300。配管224之另一方端部係連接在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及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之最上游側。
回到第1圖,隔離器1係具備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第1氣體供給路64、第2氣體供給路66、第1氣體排出路68及第2氣體排出路70。
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係未經由HEPA過濾器而連結滅菌物質供給部200及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16。在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設置有開閉閥72。在滅菌物質供給路200產生之滅菌物質係在開閉閥72開啟、風扇22為ON的狀態下,通過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供給至作業室10內。
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係未經由HEPA過濾器而連結滅菌物質供給部200及第2滅菌物質供給口42。在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設置有開閉閥74。在滅菌物質供給路200產生之滅菌物質係在開閉閥74開啟、風扇48為ON的狀態下,通過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供給至滅菌室40內。
第1氣體供給路64係連結隔離器1之外部與第1氣體供給口18。在第1氣體供給口18設置有HEPA過濾器24,因此隔離器1之外部與作業室10係經由HEPA過濾器24而連結。在第1氣體供給路64設置有開閉閥76,第1氣體供給路64之作業室10側的端部係連結在鼓風機78。鼓風機78係以朝作業室10送風之方式設置,在開閉閥76開啟、鼓風機78為ON之狀態下,位於隔離器1之外部的空氣等氣體(以下稱為空氣)係通過第1氣體供給路64供給至作業室10內。在第1氣體供給路64之外部側端部設置有包含白金等金屬觸媒之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80,藉此防止滅菌物質從作業室10倒流,而防止滅菌物質流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
第2氣體供給路66係連結隔離器1之外部與第2氣體供給口44。在第2氣體供給口44設置有HEPA過濾器50,因此隔離器1之外部與滅菌室40係經由HEPA過濾器50而連結。在第2氣體供給路66設置有開閉閥82,第2氣體供給路66之滅菌室40側的端部係連結在風扇84。風扇84係以朝滅菌室40送風之方式設置,在開閉閥82開啟、風扇84為ON之狀態下,隔離器1之外部的空氣係通過第2氣體供給路66供給至滅菌室40內。在第2氣體供給路66之外部側端部設置有包含白金等金屬觸媒之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86,藉此防止滅菌物質從滅菌室40倒流,而防止滅菌物質流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
第1氣體排出路68係連結隔離器1之外部與第1氣體排出口20。在第1氣體排出口20設置有HEPA過濾器26,因此隔離器1之外部與作業室10係經由HEPA過濾器26而連結。在第1氣體排出路68設置有開閉閥88,第1氣體排出路68之外部側端部係連結在鼓風機90。鼓風機90係以朝隔離器1之外部送風之方式設置,在開閉閥88開啟、鼓風機90為ON之狀態下,作業室10內的空氣係通過第1氣體排出路68排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在第1氣體排出路68之開閉閥88與鼓風機90之間設置有包含白金等金屬觸媒之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92,藉此防止滅菌物質從作業室10流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
第2氣體排出路70係連結隔離器1之外部與第2氣體排出口46。在第2氣體排出口46設置有HEPA過濾器52,因此隔離器1之外部與滅菌室40係經由HEPA過濾器52而連結。在第2氣體排出路70設置有開閉閥94,在開閉閥94開啟、風扇84或風扇48為ON之狀態下,滅菌室40內的空氣係通過第2氣體排出路70排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在第2氣體排出路70之外部側端部設置有包含白金等金屬觸媒之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96,藉此防止滅菌物質從滅菌室40流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
再者,隔離器1係具備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及滅菌室壓調整流路100。
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係連結隔離器1之外部與第1氣體排出口20。在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設置有開閉閥102,在開閉閥102開啟、鼓風機78為ON之狀態下,作業室10內的空氣係通過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排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之流路徑係設定為比第1氣體供給路64之流路徑更小。因此,經由第1氣體供給路64之往作業室10內的空氣供給量亦比經由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之往作業室10外的空氣排出量更多。因此,在開閉閥88為關閉狀態下沒有經由第1氣體排出路68之空氣的流出之狀態下,或經由第1氣體排出路68之空氣的流出量與經由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之空氣的流出量的總量為預定量以下之狀態下,將作業室10內維持在正壓,以防止異物從外部進入作業室10內。在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之外部側端部設置有包含白金等金屬觸媒之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04,藉此防止滅菌物質從作業室10流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
滅菌室壓調整流路100係連結隔離器1之外部與第2氣體排出口46。在滅菌室壓調整流路100設置有開閉閥106,在開閉閥106開啟、風扇84為ON之狀態下,滅菌室40內的空氣係通過滅菌室壓調整流路100排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滅菌室壓調整流路100之流路徑係設定為比第2氣體供給路66之流路徑更小。因此,經由第2氣體供給路66之往滅菌室40內的空氣供給量亦比經由滅菌室壓調整流路100之往滅菌室40外的空氣排出量更多。因此,在開閉閥94為關閉狀態下沒有經由第2氣體排出路70之空氣的流出之狀態下,或經由第2氣體排出路70之空氣的流出量與經由滅菌室壓調整流路100之空氣的流出量的總量為預定量以下之狀態下,將滅菌室40內維持在正壓,以防止異物從外部進入滅菌室40內。在滅菌室壓調整流路100之外部側端部設置有包含白金等金屬觸媒之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08,藉此防止滅菌物質從滅菌室40流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
再者,本實施形態之隔離器1係具備設置在作業室10之第1滅菌物質排出口110、及設置在滅菌室40之第2滅菌物質排出口112。再者,隔離器1係具備:第1循環路114,未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而連接前述第1滅菌物質排出口110與前述滅菌物質供給部200;及第2循環路116,未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而連接前述第2滅菌物質排出口112與前述滅菌物質供給部200。
第1循環路114之滅菌物質供給部200側的端部係連結在配管272(參照第2圖)。藉此,形成令在滅菌物質供給部200產生之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作業室10、第1循環路114、滅菌物質供給部200的流路。在第1循環路114設置有開閉閥118,在開閉閥118開啟、風扇22為ON之狀態下,作業室10內的滅菌物質係通過第1循環路114被送至滅菌物質供給部200。
第2循環路116之滅菌物質供給部200側的端部係連結在配管272(參照第2圖)。藉此,形成令在滅菌物質供給部200產生之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滅菌室40、第2循環路116、滅菌物質供給部200的流路。在第2循環路116設置有開閉閥120,在開閉閥120開啟、風扇48為ON之狀態下,滅菌室40內的滅菌物質係通過第2循環路116被送至滅菌物質供給部200。
再者,本實施形態之隔離器1係具備第1經由過濾器循環路122及第2經由過濾器循環路124。
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2係在作業室10之外側連接第1氣體排出口20及第1氣體供給口18。在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2設置有開閉閥126,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2之第1氣體供給口18側的端部係連結在鼓風機78。在開閉閥126開啟、鼓風機78為ON之狀態下,作業室10內的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第1氣體排出口20、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2、第1氣體供給口18、作業室10。此時,滅菌物質係通過HEPA過濾器26及HEPA過濾器24。
再者,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2係包含第1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28。第1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28係在作業室10之外側連接第1氣體排出口20及第1氣體供給口18,且第1氣體供給口18側之端部係連結在鼓風機78。在第1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28設置有開閉閥130。此外,在第1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28設置有包含用以分解滅菌物質之白金等觸媒之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32。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32係構成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部。在開閉閥130開啟、鼓風機78為ON之狀態下,作業室10內的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第1氣體排出口20、第1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28、第1氣體供給口18、作業室10,在此過程中,滅菌物質係反覆通過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32而被分解。藉此,可更加減低排出至外部之滅菌物質的濃度。
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4係在滅菌室40之外側連接第2氣體排出口46及第2氣體供給口44。在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4設置有開閉閥134,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4之第2氣體供給口44側的端部係連結在風扇84。在開閉閥134開啟、風扇84為ON之狀態下,滅菌室40內的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第2氣體排出口46、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4、第2氣體供給口44、滅菌室40。此時,滅菌物質係通過HEPA過濾器52及HEPA過濾器50。
再者,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4係包含第2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36。第2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36係在滅菌室40之外側連接第2氣體排出口46及第2氣體供給口44,且第2氣體供給口44側之端部係連結在風扇84。在第2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36設置有開閉閥138。此外,在第2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36設置有包含用以分解滅菌物質之白金等觸媒之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40。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40係構成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部。在開閉閥138開啟、風扇84為ON之狀態下,滅菌室40內的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第2氣體排出口46、第2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36、第2氣體供給口44、滅菌室40,在此過程中,滅菌物質係反覆通過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40而被分解。藉此,可更加減低排出至外部之滅菌物質的濃度。
再者,隔離器1係具備控制部300。控制部300係控制各開閉閥之開閉及各鼓風機及風扇之ON/OFF,藉此控制滅菌物質及從外部導入之氣體的流路切換。此外,控制部300係控制在滅菌物質供給部200之滅菌物質的產生。再者,隔離器1係具備指示部310,使用者可從指示部310選擇後述之各種滅菌處理。控制部300係具有未圖示之記憶部,在記憶部儲存有各種滅菌處理用之控制程式、及對各滅菌處理之各開閉閥、鼓風機及風扇與其狀態賦予關連之轉換表。控制部300係從記憶部讀出與使用者所選擇之滅菌處理對應之控制程式及轉換表,依據該控制程式及轉換表控制流路切換,以執行所選擇之滅菌處理。
接著,說明具有上述構成之隔離器1中所實施之滅菌處理。首先,在作業室10內進行作業之狀態下,門30係為閉狀態,且控制部300係將開閉閥76、88、102設定為開啟,將開閉閥118、126、130設定為關閉,將鼓風機78、90設定為ON。藉此,形成以下流路,即外部之空氣會經由第1氣體供給路64供給至作業室10,作業室10內之空氣會經由第1氣體排出路68及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而排出至外部的流路。鼓風機78、90之送風量係調整成:經由第1氣體供給路64之往作業室10內的空氣供給量比經由第1氣體排出路68及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之從作業室10的空氣排出量更多。藉此,將作業室10內保持在正壓。
隔離器1之滅菌處理係包含前處理步驟、滅菌步驟及取代步驟。在前處理步驟中,將滅菌物質供給至作為滅菌對象之作業室10或滅菌室40,以滅菌物質充滿在室內。在前處理步驟中在作業室10或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成為滅菌所需之濃度以上後,開始對作業室10或滅菌室40內進行滅菌之滅菌步驟。在經過預定時間滅菌步驟結束時,開始取代步驟。在取代步驟中,滅菌物質會從作業室10或滅菌室40排出,以觸媒分解且濃度會減低,並且作業室10或滅菌室40內係被取代為外部之空氣。
本實施形態之隔離器1係具有以下處理作為滅菌處理:第1滅菌處理,對作業室10內進行滅菌;及第2滅菌處理,對滅菌室40內進行滅菌;而可獨立地執行第1滅菌處理與第2滅菌處理。因此,隔離器1係可獨立地對作業 室10及滅菌室40進行滅菌。第1滅菌處理與第2滅菌處理可同時執行。亦即,在任一方之滅菌處理之執行中,亦可在執行該滅菌處理之狀態下進行另一方之滅菌處理。此外,第2滅菌處理不僅可執行於對滅菌室40進行滅菌之情形,亦可執行於對搬入至作業室10內之物品進行滅菌之情形。
(第1滅菌處理:作業室之滅菌)
控制部300係從指示部310接受執行第1滅菌處理之指示時,執行第1滅菌處理。首先,在前面門12及門30關閉之狀態下,控制部300係開始進行前處理步驟。在前處理步驟中,滅菌物質供給部200開始進行滅菌物質之產生及供給,開閉閥76、88、102、118、126、130關閉,鼓風機78、90成為OFF。接著,在開閉閥72開啟且風扇22為ON之狀態下,滅菌物質經由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供給至作業室10。在作業室10內充滿滅菌物質,當滅菌物質濃度成為作業室10內之滅菌所需之濃度以上時,結束前處理步驟。
在前處理步驟結束時,控制部300係開始滅菌步驟。在滅菌步驟中,開閉閥118開啟,包含滅菌物質之作業室10內的氣體會經由第1循環路114被送至滅菌物質供給部200。藉此,形成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作業室10、第1循環路114、滅菌物質供給部200的循環流路。在經過預定時間後或滅菌物質原料之消耗量成為預定量時結束滅菌步驟。例如,滅菌步驟亦可在滅菌物 質匣盒260空無一物時結束。
在滅菌步驟結束時,控制部300係開始取代步驟。在取代步驟中,滅菌物質供給部200停止滅菌物質之產生與供給,開閉閥88開啟,鼓風機90成為ON。藉此,包含滅菌物質之作業室10內的氣體會排出至第1氣體排出路68。此外,開閉閥76開啟,鼓風機78成為ON,隔離器1之外部的空氣會供給至作業室10內。藉此,將作業室10內之滅菌物質取代為空氣。再者,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及第1循環路114內之滅菌物質亦被去除,而取代為空氣。排出至第1氣體排出路68之空氣係通過第1氣體排出路68排氣至隔離器1之外部,而在空氣通過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92時,包含在該空氣之滅菌物質係由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92所分解。此外,開閉閥102亦可開啟,而使滅菌物質亦排出至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
在取代步驟中,作業室1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成為預定濃度以下時,結束取代步驟,而成為可使用作業室10之狀態。在此,可使用作業室10之狀態的滅菌物質之濃度係為不會對用於作業之活體由來材料造成作業上無法忽略之程度的影響之濃度。若作業室10內之滅菌物質為過氧化氫氣體時,該濃度係為例如由ACGIH(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師協會)所規定之1ppm(TWA:時間加權平均值)以下的濃度。作業室1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係可藉由在作業室10內設置紅外線吸光式感測器等感測器而求出。或 是,亦可算出作業室1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成為預定值為止之時間,監視該時間之經過,從而檢測出作業室1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成為預定值。
(第2滅菌處理:滅菌室之滅菌)
控制部300係從指示部310接受執行第2滅菌處理之指示時,執行第2滅菌處理。首先,在門30及搬入門58關閉而對物品進行滅菌時,在該物品搬入至滅菌室40之狀態下,控制部300係開始進行前處理步驟。在前處理步驟中,滅菌物質供給部200開始進行滅菌物質之產生及供給,開閉閥82、94、106、120、134、138關閉,風扇84成為OFF。接著,在開閉閥74開啟且風扇48為ON之狀態下,滅菌物質經由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供給至滅菌室40。在滅菌室40內充滿滅菌物質,當滅菌物質濃度成為滅菌室40內之滅菌、或搬入至作業室10之物品的滅菌所需之濃度以上時,結束前處理步驟。
在前處理步驟結束時,控制部300係開始滅菌步驟。在滅菌步驟中,開閉閥120開啟,包含滅菌物質之滅菌室40內的氣體會經由第2循環路116被送至滅菌物質供給部200。藉此,形成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滅菌室40、第2循環路116、滅菌物質供給部200的循環流路。在經過預定時間後或滅菌物質原料之消耗量成為預定量時結束滅菌步驟。例如,滅菌步驟亦可在滅菌物質匣盒260空無一物時結束。
在滅菌步驟結束時,控制部300係開始取代步驟。在 取代步驟中,滅菌物質供給部200停止滅菌物質之產生與供給,開閉閥94開啟。藉此,包含滅菌物質之滅菌室40內的氣體會排出至第2氣體排出路70。此外,開閉閥82開啟,風扇84成為ON,隔離器1之外部的空氣會供給至滅菌室40內。藉此,將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取代為空氣。再者,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及第2循環路116內之滅菌物質亦被去除,而取代為空氣。排出至第2氣體排出路70之空氣係通過第2氣體排出路70排氣至隔離器1之外部,而在空氣通過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96時,包含在該空氣之滅菌物質係由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96所分解。此外,開閉閥106亦可開啟,而使滅菌物質亦排出至作業室壓調整流路100。
在取代步驟中,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成為預定濃度以下時,結束取代步驟,而成為可打開門30或側壁56之狀態,亦即可開放滅菌室40之狀態。在此,可開放滅菌室40之狀態的滅菌物質之濃度係為即使滅菌物質從滅菌室40散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或作業室10內亦不會對作業者或活體由來材料等造成影響之濃度。若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為過氧化氫氣體時,該濃度係為例如由ACGIH所規定之1ppm(TWA:時間加權平均值)以下的濃度。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可藉由在滅菌室40內設置紅外線吸光式感測器等感測器而求出。或是,亦可算出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成為預定值為止之時間,監視該時間之經過,從而檢知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成為預定值。
(第3滅菌處理:作業室及滅菌室之滅菌)
本實施形態之隔離器1係具有作為滅菌處理之一起對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進行滅菌之第3滅菌處理。控制部300係從指示部310接受執行第3滅菌處理之指示時,執行第3滅菌處理。首先,在前面門12及搬入門58關閉且門30打開之狀態下,控制部300係開始進行前處理步驟。在前處理步驟中,滅菌物質供給部200開始進行滅菌物質之產生及供給,開閉閥74、76、82、88、94、102、106、118、120、126、130、134、138關閉,鼓風機78、90、風扇48、84成為OFF。接著,在開閉閥72開啟且風扇22為ON之狀態下,滅菌物質經由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供給至作業室10。供給至作業室10之滅菌物質係經由門30移動至滅菌室40,藉此對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內供給滅菌物質,當滅菌物質濃度成為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內之滅菌所需之濃度以上時,結束前處理步驟。
在前處理步驟結束時,控制部300係開始滅菌步驟。在滅菌步驟中,開閉閥120開啟,包含滅菌物質之滅菌室40內的氣體會經由第2循環路116被送至滅菌物質供給部200。藉此,形成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作業室10、滅菌室40、第2循環路116、滅菌物質供給部200的循環流路,並對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進行滅菌。在經過預定時間後或滅菌物質原料之消耗量成為預定量時結束滅菌步驟。例如,滅菌步驟亦可在滅菌物質匣盒260空無一物時結束。
在滅菌步驟結束時,控制部300係開始取代步驟。在取代步驟中,滅菌物質供給部200停止滅菌物質之產生與供給,開閉閥88、94開啟,鼓風機90、風扇84成為ON。藉此,包含滅菌物質之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內的氣體會排出至第1氣體排出路68及第2氣體排出路70。此外,開閉閥76、82開啟,鼓風機78成為ON,隔離器1之外部的空氣會供給至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內。藉此,將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取代為空氣。再者,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及第2循環路116內之滅菌物質亦被去除,而取代為空氣。排出至第1氣體排出路68及第2氣體排出路70之空氣係由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92及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96所分解。此外,開閉閥102、106亦可開啟,而使滅菌物質亦排出至作業室壓調整流路98、滅菌室壓調整流路100。
在取代步驟中,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成為預定濃度以下時,結束取代步驟。
在滅菌步驟中,可同時進行或切換進行經由第2循環路116之滅菌物質往滅菌物質供給部200之送出、及經由第1循環路114之滅菌物質往滅菌物質供給部200之送出。依據上述方式,可使滅菌物質之供給量在作業室10與滅菌室40不同,而可在作業室10與滅菌室40調整滅菌之程度。具體而言,在例如滅菌步驟之初期階段中,藉由經由第1循環路之滅菌物質之循環,滅菌物質係主要從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16朝向第1氣體排出路110移動。因此,滅菌物質之主要流路係以僅通過作業室10內之方式形成。再者,在經過預定時間後從經由第1循環路114之循環切換至經由第2循環路116之滅菌物質的循環,藉此滅菌物質係主要從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16朝向第2氣體排出路112移動。因此,滅菌物質之主要流路係以亦通過滅菌室40內之方式形成。藉此,可重點地進行作業室10內之滅菌。
或者,在滅菌步驟之初期階段中,藉由同時進行經由第1循環路114之滅菌物質的循環及經由第2循環路116之滅菌物質的循環,而形成通過作業室10內之滅菌物質的主要流路、及從該流路分歧至滅菌室40之滅菌物質的流路。然而,供給滅菌物質之位置係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16,因此通過作業室10內之滅菌物質的量係比流至滅菌室40之量多。然後,在經過預定時間後遮斷經由第1循環路114之滅菌物質的循環,藉此,滅菌物質之主要流動係以通過滅菌室40內之方式形成。藉此,相較於切換第1循環路114與第2循環路116之情形,可增加供給至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的量,同時可重點地進行作業室10內之滅菌。
再者,在前處理步驟中,亦可將滅菌物質經由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供給至滅菌室40,再經由門30移動至作業室10,而在滅菌步驟中,使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滅菌室40、作業室10、第1循環路114、滅菌物質供給部200。此時,藉由同時進行或切換進行經由第1循環路114之滅菌物質的循環、及經由第2循環路116之滅菌物質的循環,即可使滅菌物質之供給量在作業室10與滅菌室40不同。藉此,可在作業室10與滅菌室40調整滅菌之程度。
在此,當滅菌物質通過HEPA過濾器時,滅菌物質之一部分會被吸附在HEPA過濾器。吸附在HEPA過濾器之滅菌物質係難以從HEPA過濾器剝離,而會花費比較長之時間逐漸剝離。因此,例如在滅菌物質被吸附而殘留在設置於作業室10之吸氣側的HEPA過濾器24時,會有滅菌物質在作業室10之作業中從HEPA過濾器24剝離而混入至作業室10之虞。因此,為了確實地將滅菌物質從HEPA過濾器去除,必須增長取代步驟之時間。相對於此,在上述第1滅菌處理、第2滅菌處理、及第3滅菌處理中,不經由設置在作業室10之吸氣側的HEPA過濾器24及設置在滅菌室40之吸氣側的HEPA過濾器50,將滅菌物質供給至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因此,與使之通過HEPA過濾器之情形相比較,可縮短取代步驟之時間,因此可縮短滅菌處理所需之時間。
(HEPA過濾器之滅菌)
在上述第1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中,由於滅菌物質不會通過HEPA過濾器24,因而會有HEPA過濾器24無法充分地被滅菌之情形。因此,為了對HEPA過濾器24進行滅菌,隔離器1係可執行以下之過濾器滅菌處理。該過濾器滅菌處理係在使用者選擇第1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並且選擇HEPA過濾器24之滅菌處理時執行。或者,該過濾器滅菌處理亦可選擇為與第1滅菌處理組合之第4滅菌處理、與第3滅菌處理組合之第5滅菌處理。
當選擇HEPA過濾器24之過濾器滅菌處理時,控制部300係在第1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中,在預定之時間點使供給至作業室10之滅菌物質經由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2進行循環。具體而言,在第1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之滅菌步驟中,在預定之時間點開閉閥126開啟,鼓風機78成為ON。藉此,包含滅菌物質之作業室10內的氣體係依序循環於HEPA過濾器26、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2、HEPA過濾器24、作業室10,而令HEPA過濾器24被滅菌。
再者,同樣地在上述第2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中,由於滅菌物質不會通過HEPA過濾器50,因而會有HEPA過濾器50無法充分地被滅菌之情形。因此,為了對HEPA過濾器50進行滅菌,隔離器1係可執行以下之過濾器滅菌處理。該過濾器滅菌處理係在使用者選擇第2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並且選擇HEPA過濾器50之滅菌處理時執行。或者,亦可將該過濾器滅菌處理選擇作為與第2滅菌處理組合之第6滅菌處理、與第3滅菌處理組合之第7滅菌處理、以及與第5滅菌處理組合之第8滅菌處理。
當選擇HEPA過濾器50之過濾器滅菌處理時,控制部300係在第2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中,在預定之時間點使供給至滅菌室40之滅菌物質經由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4而進行循環。具體而言,在第2滅菌處理或第 3滅菌處理之滅菌步驟中,在預定之時間點開閉閥134開啟,風扇84成為ON。藉此,包含滅菌物質之滅菌室40內的氣體係依序循環於HEPA過濾器52、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4、HEPA過濾器50、滅菌室40,而令HEPA過濾器25被滅菌。
再者,在上述HEPA過濾器24之過濾器滅菌處理中,控制部300係在預定之時間點使供給至作業室10之滅菌物質經由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8而循環。具體而言,在第1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之滅菌步驟中,在滅菌物質經由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2進行循環後在預定之時間點開閉閥130會開啟,開閉閥126會關閉。藉此,包含滅菌物質之作業室10內的空氣係依序循環於HEPA過濾器26、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8、HEPA過濾器24、作業室10,且滅菌物質係反覆通過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32而被分解去除。在作業室1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成為預定值以下時,控制部300係結束滅菌步驟,而開始進行取代步驟。
同樣地,在上述HEPA過濾器50之過濾器滅菌處理中,控制部300係在預定之時間點使供給至滅菌室40之滅菌物質經由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36而循環。具體而言,在第2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之滅菌步驟中,在滅菌物質經由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4而循環後,在預定之時間點開閉閥138會開啟,開閉閥134會關閉。藉此,包含滅菌物質之滅菌室40內的空氣係依序循環於HEPA過 濾器52、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36、HEPA過濾器50、滅菌室40,且滅菌物質係反覆通過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40而被分解去除。在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成為預定值以下時,控制部300係結束滅菌步驟,而開始進行取代步驟。
未如上所述在取代步驟之前先將滅菌物質分解去除時,由於在取代步驟之初期滅菌物質之濃度高,因此以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92及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96進行之滅菌物質的分解會花費較長時間。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形態中,在滅菌步驟中,作業室10內之氣體會反覆通過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8,且滅菌室40內之氣體會反覆通過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36而對滅菌物質進行分解。因此,可在短時間內減低作業室10或滅菌室40內之滅菌物質濃度,結果可縮短滅菌處理時間。此外,由於在充分地減低滅菌物質濃度後將作業室10或滅菌室40內之氣體排出至隔離器1之外部,因此可更確實地防止滅菌物質往外部漏出。在此,前述「預定值」係為例如既能縮短滅菌處理時間亦能防止滅菌物質之漏出的值,該值係可依據設計者之實驗或模擬而設定。
在執行上述過濾器滅菌處理時,由於使滅菌物質通過吸氣側之HEPA過濾器24、HEPA過濾器50,因此與不執行過濾器滅菌處理之情形相比較,取代步驟係設定為較長。因此,例如在作業室內之一個作業結束後,在下一個作業時實施滅菌處理時等,執行第1滅菌處理、第2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藉此,縮短滅菌處理時間,而提早開始下一個作業。另一方面,例如一日之作業結束而下一個作業要在翌日實施時,或實施定期性之維護時,在實施第1滅菌處理、第2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之同時,執行過濾器滅菌處理。藉此,吸氣側之HEPA過濾器亦被滅菌,可提升在隔離器1之作業的可靠性。
此外,在第1滅菌處理及第3滅菌處理中,由於供給至作業室10之滅菌物質通過排氣側之HEPA過濾器26,因此在HEPA過濾器26吸附有滅菌物質。再者,吸附在HEPA過濾器26之滅菌物質的剝離需要花費比較長之時間。然而,從HEPA過濾器26剝離之滅菌物質係順著在作業中產生之從作業室10往隔離器1之外部之空氣的流動被送出至第1氣體排出路68側,往作業室10內倒流之可能性低。因此,在未伴隨過濾器滅菌處理之情形時,儘管存在有吸附在HEPA過濾器26之滅菌物質,亦可比伴隨過濾器滅菌處理之情形更縮短滅菌處理時間。
總括以上說明之構成的作用效果,實施形態1之隔離器1係具備: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未經由HEPA過濾器而連接滅菌物質供給部200與作業室10;及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未經由HEPA過濾器而連接滅菌物質供給部200與滅菌室40。因此,可不經由設置在作業室及滅菌室之吸氣側的HEPA過濾器而進行作業室及滅菌室之滅菌。藉此,在前述處理步驟中滅菌物質濃度到達規定濃度為止之時間會縮短,且取代步驟之時間會縮短,因此可縮短滅菌處理所需之時間。此外,可抑制因吸附於HEPA過濾器所致之滅菌物質的浪費消耗,且可更確實地對作業室及滅菌室內進行滅菌。
此外,隔離器1係具備:第1循環路114,未經由HEPA過濾器而連接作業室10與滅菌物質供給部200;及第2循環路116,未經由HEPA過濾器而連接滅菌室40與滅菌物質供給部200。因此,可不經由設置在作業室及滅菌室之排氣側的HEPA過濾器而將滅菌物質送出至滅菌物質供給部。因此,在作業室與滅菌物質供給部之間或滅菌室與滅菌物質供給部之間可形成不經由HEPA過濾器之循環路。藉此,作業室及滅菌室之滅菌效率會提升,且可更確實地進行滅菌,而可使隔離器之可靠性提升。
此外,隔離器1係具備:連接外部與作業室10之第1氣體供給路64及第1氣體排出路68;及連接外部與滅菌室40之第2氣體供給路及第1氣體排出路70。因此,可更迅速且更確實地去除作業室及滅菌室內之滅菌物質。藉此,可使隔離器之可靠性提升。
再者,隔離器1係可互相獨立地執行以下處理:第1滅菌處理,經由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將滅菌物質供給至作業室10並對作業室10內進行滅菌;及第2滅菌處理,經由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將滅菌物質供給至滅菌室40對滅菌室40內進行滅菌。因此,可錯開作業室之滅菌及滅菌室之滅菌的開始時間來實施。例如,在作業室進行作業之期間開始滅菌室之滅菌處理,在滅菌室之滅菌中作業室之作業結束時,無須等待滅菌室之滅菌處理的結束,即可開始作業室之滅菌處理。藉此,隔離器之作業效率會提升,而可使被處理物之產生量增大。
再者,隔離器1係可執行第3滅菌處理,亦即在門30打開之狀態下,將滅菌物室經由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供給至作業室10,再將從作業室10移動至滅菌室40之滅菌物質經由第2循環路116送至滅菌物質供給部200,或將滅菌物質經由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供給至滅菌室40,再將從滅菌室40移動至作業室10之滅菌物質經由第1循環路114送至滅菌物質供給部200。藉此,可一起對作業室及滅菌室進行滅菌。再者,從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供給滅菌物質時係從第2循環路116送出滅菌物質,而從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62供給滅菌物質時係從第1循環路114送出滅菌物質。因此,可作成滅菌物質從作業室往滅菌室之流路、或滅菌物質從滅菌室往作業室之流路。因此,可確實地對作業室及滅菌室兩者進行滅菌。
隔離器1係在第3滅菌處理中,經由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60將滅菌物質供給至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並同時進行或切換進行經由第2循環路116之滅菌物質往滅菌物質供給部200之送出、及經由第1循環路114之滅菌物質往滅菌物質供給部200之送出。藉此,可使滅菌物質之供給量在作業室與滅菌室不同,而可在作業室與滅菌室調整滅菌之程度。因此,可依據隔離器1之使用狀況實施最適當之滅菌處理。
再者,隔離器1係具備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2,其係連接設置在作業室10之第1氣體供給口18及第1氣體排出口20。隔離器1係在第1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中,使供給至作業室10之滅菌物質在預定之時間點經由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2而循環。或者,隔離器1係具備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4,其係連接設置在滅菌室40之第2氣體供給口44及第2氣體排出口46。隔離器1係在第2滅菌處理或第3滅菌處理中,使供給至滅菌室40之滅菌物質在預定之時間點經由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4而循環。藉此,可對設置在作業室及滅菌室之吸氣側的HEPA過濾器進行滅菌,且可更確實地將作業室及滅菌室作成為無菌狀態。
再者,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2係包含通過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32之第1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28,隔離器1係在第1滅菌處理中,使供給至作業室10之滅菌物質在預定之時間點經由第1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28而循環。或者,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124係包含通過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140之第2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36,隔離器1係在第2滅菌處理中,使供給至滅菌室40之滅菌物質在預定之時間點經由第2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136而循環。藉此,作業室及滅菌室內之滅菌物質會反覆通過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而被分解。因此,能以更短時間減低滅菌物質,因而可縮短滅菌處理時間。此外,可更確實地防止滅菌物質往外部漏出,而可使隔離器1之安全性提升。
本發明並非限定在上述實施形態者,亦可依據相關業者之知識施加各種設計變更等變形,且施加上述變形之實施形態亦可包含在本發明之範圍。
例如,各閥並不限定為開閉閥,亦可為三方閥。再者,亦可在門30設置開閉檢測感測器,在檢知門30之開狀態的期間,至少使第2滅菌處理不執行。藉此,在作業室10進行之作業中欲在滅菌室40對物品進行滅菌時,可防止由於門30打開而讓滅菌物質流入作業室10內之事態。再者,亦可在檢知門30之開狀態的期間,使第1滅菌處理及第2滅菌處理不執行,在檢知門30之閉狀態的期間,使第3滅菌處理不執行。藉此,例如在執行第1滅菌處理或第2滅菌處理而對作業室10或滅菌室40進行滅菌時,可防止由於門30打開而使滅菌物質流入滅菌室40內或作業室10內而造成滅菌濃度降低且滅菌不充分之事態。此外,在執行第3滅菌處理而欲對作業室10及滅菌室40兩者進行滅菌時,可防止由於門30關閉而只有對作業室10或滅菌室40之任一者進行滅菌之事態。同樣地,亦在前面門12或搬入門58設置開閉檢測感測器,依據該感測器之檢知結果,控制滅菌處理之執行。
1...隔離器
10...作業室
12...前面門
14...作業用手套
16...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
18...第1氣體供給口
20...第1氣體排出口
22...風扇
24、26、50、52...HEPA過濾器
28、54、56...側壁
30...門
32...照明
40...滅菌室
42...第2滅菌物質供給口
44...第2氣體供給口
46...第2氣體排出口
48、84...風扇
58...搬入門
60...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
62...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
64...第1氣體供給路
66...第2氣體供給路
68...第1氣體排出路
70...第2氣體排出路
72、74、76、82、88、94...開閉閥
78、90...鼓風機
80、86、92、96、104、108...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
98...作業室壓調整流路
100...滅菌室壓調整流路
102、106、118、120、126、130、134、138...開閉閥
110...第1滅菌物質排出口
112...第2滅菌物質排出口
114...第1循環路
116...第2循環路
122...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
124...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
128...第1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
132...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
136...第2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
140...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
200...滅菌物質供給部
202...滅菌氣體產生部
210...霧化部
211...收容構件
213...超音波振動件
214...杯
216、228、238、230、270...凸緣
217、236、241...溝
218a、218b、218c、218d...O環
220...氣化部
221...加熱管
222...加熱器
223...風扇
224、262、272...配管
225、227...溫度計
239、255...螺絲
240...超音波傳播用液
250、252、254...開口
251...螺絲孔
260...滅菌物質匣盒
264...泵
273...蓋構件
300...控制部
310...指示部
第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隔離器之構成的概略圖。
第2圖(A)係顯示滅菌物質供給部之構成的概略圖,第2圖(B)係沿著第2圖(A)之A-A線的剖面圖。
10...作業室
12...前面門
14...作業用手套
16...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
18...第1氣體供給口
20...第1氣體排出口
22...風扇
24、26、50、52...HEPA過濾器
28、54、56...側壁
30...門
32...照明
40...滅菌室
42...第2滅菌物質供給口
44...第2氣體供給口
46...第2氣體排出口
48、84...風扇
58...搬入門
60...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
62...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
64...第1氣體供給路
66...第2氣體供給路
68...第1氣體排出路
70...第2氣體排出路
72、74、76、82、88、94...開閉閥
78、90...鼓風機
80、86、92、96、104、108...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
98...作業室壓調整流路
100...滅菌室壓調整流路
102、106、118、120、126、130、134、138...開閉閥
110...第1滅菌物質排出口
112...第2滅菌物質排出口
114...第1循環路
116...第2循環路
122...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
124...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
128...第1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
132...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
136...第2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
140...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過濾器
200...滅菌物質供給部
202...滅菌氣體產生部
260...滅菌物質匣盒
264...泵
300...控制部
310...指示部

Claims (6)

  1. 一種隔離器,係具備:作業室,具有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第1滅菌物質排出口、及設置有微粒子捕集過濾器之第1氣體供給口與第1氣體排出口,用以進行以活體由來材料為對象之作業;滅菌室,具有第2滅菌物質供給口、第2滅菌物質排出口、及設置有微粒子捕集過濾器之第2氣體供給口與第2氣體排出口,且經由門與前述作業室相連結,用以將搬入至前述作業室之物品予以滅菌;滅菌物質供給部,將滅菌物質供給至前述作業室及前述滅菌室;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未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而連接前述滅菌物質供給部與前述第1滅菌物質供給口;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未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而連接前述滅菌物質供給部與前述第2滅菌物質供給口;第1循環路,未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而連接前述第1滅菌物質排出口與前述滅菌物質供給部;第2循環路,未經由微粒子捕集過濾器而連接前述第2滅菌物質排出口與前述滅菌物質供給部;第1氣體供給路,連接外部與前述第1氣體供給口;第2氣體供給路,連接外部與前述第2氣體供給口;第1氣體排出路,連接前述第1氣體排出口與外部;第2氣體排出路,連接前述第2氣體排出口與外 部;以及控制部,控制滅菌物質及從外部導入之氣體的流路切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離器,其中,前述控制部可獨立地執行下述處理:第1滅菌處理,在前述門關閉之狀態下將前述滅菌物質經由前述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供給至前述作業室,且使供給至前述作業室之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前述第1循環路、前述滅菌物質供給部、前述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前述作業室後,從前述作業室排出至前述第1氣體排出路;及第2滅菌處理,在前述門關閉之狀態下將前述滅菌物質經由前述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供給至前述滅菌室,且使供給至前述滅菌室之滅菌物質依序循環於前述第2循環路、前述滅菌物質供給部、前述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前述滅菌室後,從前述滅菌室排出至前述第2氣體排出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隔離器,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可執行下述之第3滅菌處理:在前述門開放之狀態下,將滅菌物質從前述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或前述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供給至前述作業室及前述滅菌室,在使用前述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時將滅菌物質從前述第2循環路送至滅菌物質供給部,在使用前述第2滅菌物質供給路時將滅菌物質從前述第1循環路送至 滅菌物質供給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隔離器,其中,前述控制部係以下述方式進行控制:在前述第3滅菌處理中,經由前述第1滅菌物質供給路將前述滅菌物質供給至前述作業室及前述滅菌室,且同時進行或切換進行經由第2循環路之滅菌物質往前述滅菌物質供給部之送出、及經由前述第1循環路之滅菌物質往前述滅菌物質供給部之送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隔離器,具備: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在前述作業室之外側,連接前述第1氣體供給口及第1氣體排出口;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在前述滅菌室之外側,連接前述第2氣體供給口及第2氣體排出口;且前述控制部係以下述方式進行控制:在前述第1滅菌處理中,在預定之時間點使供給至前述作業室之滅菌物質經由前述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進行循環,在前述第2滅菌處理中,在預定之時間點使供給至前述滅菌室之滅菌物質經由前述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進行循環。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隔離器,其中,前述第1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係包含通過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部之第1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該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部係具有分解前述滅菌物質之觸媒,以減低排出至外部之 滅菌物質的濃度;前述第2經由過濾器之循環路係包含通過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部之第2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該滅菌物質分解處理部係具有分解前述滅菌物質之觸媒,以減低排出至外部之滅菌物質的濃度;且前述控制部係以下述方式進行控制:在前述第1滅菌處理中,在預定之時間點使供給至前述作業室之滅菌物質經由前述第1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進行循環,在前述第2滅菌處理中,在預定之時間點使供給至前述滅菌室之滅菌物質經由前述第2經由分解處理部之流路進行循環。
TW099100497A 2009-01-26 2010-01-11 隔離器 TWI389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4765A JP5485557B2 (ja) 2009-01-26 2009-01-26 アイソレ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2837A TW201032837A (en) 2010-09-16
TWI389711B true TWI389711B (zh) 2013-03-21

Family

ID=42354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0497A TWI389711B (zh) 2009-01-26 2010-01-11 隔離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41227B2 (zh)
JP (1) JP5485557B2 (zh)
CN (1) CN101791418B (zh)
TW (1) TWI3897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9875A1 (ja) * 2010-08-31 2012-03-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過酸化水素ガス生成装置および滅菌ガス発生装置
JP5555655B2 (ja) * 2011-03-31 2014-07-23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装置、アイソレータ
JP5823727B2 (ja) * 2011-04-28 2015-11-25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
JP5559737B2 (ja) * 2011-04-28 2014-07-23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
ITMI20112334A1 (it) * 2011-12-21 2013-06-22 Absolute Up S R L Sterilizzatrice a vapore
US10710758B2 (en) * 2017-07-12 2020-07-14 Vanrx Pharma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removal of a cover from a sealed tub in an aseptic environment
GB2502972B (en) * 2012-06-11 2014-07-16 Bioquell Uk Ltd Aseptic processing workstation
EP2889045B1 (en) * 2013-03-29 2017-09-27 Panasonic Healthcare Holdings Co., Ltd. Isolator system
JP6081269B2 (ja) * 2013-03-29 2017-02-15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6408894B2 (ja) * 2014-12-17 2018-10-17 Ph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6444741B2 (ja) * 2015-01-15 2018-12-26 Ph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US11140834B2 (en) * 2015-02-18 2021-10-12 Fuji Seiko Co., Ltd. Plant cultivation equipment
US10736981B2 (en) 2015-04-16 2020-08-11 Skan Ag Arrangement for performing a decontamination process by means of a decontamination agent introduced into a containment
WO2018182929A1 (en) 2017-03-27 2018-10-04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Sterilisation method
JP6898552B2 (ja) * 2017-05-01 2021-07-07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のエアレーション方法
SG11202004133YA (en) * 2017-11-08 2020-06-29 Ihi Corp Connection unit for cell culture device, incubator device, and cell culture device
JP7093496B2 (ja) * 2017-11-14 2022-06-30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無菌容器処理装置
US11918712B2 (en) * 2018-06-20 2024-03-05 Jgc Japan Corporation Bacteria treatment mechanism and bacteria treatment method
JP7004623B2 (ja) * 2018-07-31 2022-02-04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サービス 局所清浄化装置の解析方法、局所清浄化装置の除染方法および局所清浄化装置
WO2020078562A1 (en) * 2018-10-19 2020-04-23 Amsonic Ag Device for isolation, cleaning, drying, decontamination and sanitization of contaminated components
WO2021250806A1 (ja) * 2020-06-10 2021-12-16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パスボック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3258A (en) * 1989-10-11 1992-12-22 American Sterilizer Company Recirculation, vapor and humidity control in a sealable enclosure
JP3842928B2 (ja) * 1999-07-16 2006-11-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有機物処理装置
US7232545B2 (en) 2003-09-16 2007-06-19 Steris Inc. Sensor for determining concentration of fluid sterilant
JP4225208B2 (ja) * 2004-01-26 2009-02-18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4529593B2 (ja) * 2004-08-31 2010-08-25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5337339B2 (ja) * 2006-03-27 2013-11-06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殺菌庫
CH699641B1 (de) 2007-03-27 2010-04-15 Skan Ag Anordnung zur Dekontamination eines Reinraums und von temporär darin eingebrachtem Behandlungsgut.
JP4924570B2 (ja) * 2008-08-26 2012-04-25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85557B2 (ja) 2014-05-07
US20100189607A1 (en) 2010-07-29
TW201032837A (en) 2010-09-16
CN101791418A (zh) 2010-08-04
CN101791418B (zh) 2013-03-13
US8741227B2 (en) 2014-06-03
JP2010169366A (ja) 2010-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9711B (zh) 隔離器
TWI391151B (zh) 滅菌物質供給裝置及隔離器
CN102065909B (zh) 隔离器
EP2210618B1 (en) Isolator
JP5694964B2 (ja) ガス滅菌装置及びガス滅菌方法
CN105733926B (zh) 无菌操作系统和用于无菌操作系统的物体引入方法
US8883085B2 (en) Isolator
EP2517735B1 (en) Isolator
KR102316664B1 (ko) 무균 작업 시스템
JP5243163B2 (ja) アイソレータ
JP5341428B2 (ja) アイソレータ
JP2014195713A (ja) アイソレータ、アイソレータの制御方法
JP5189433B2 (ja) アイソレータ
JP5770872B2 (ja) アイソレータ
JP5688510B2 (ja) 過酸化水素ガス生成装置
CA2672401A1 (en) Device for batch treatment
JPH11319046A (ja) 滅菌方法、滅菌装置及び無菌試験装置
JP2010069256A (ja) アイソレータ
JP5877178B2 (ja) アイソレータ
JP2018015479A (ja)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と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のエアレーション方法
JP2017219281A (ja)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5757965B2 (ja) アイソレータおよびアイソレータ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